生物教学设计(李龙教学设计模版)
课堂教学设计模板(V105版)

课堂教学设计模板(V10.5版)李龙内蒙古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呼和浩特010022一、课堂教学设计模板的填写课堂教学设计模板通常称为课堂教学设计表,专供学科教师做课堂教学设计之用。
在填写课堂教学设计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章节名称按照教科书上的章、节(或课)的顺序和名称填写。
在一般情况下,是以教科书上的一节(或一课)为单位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的。
如果教科书上的一节(或一课)在实际教学时需要两堂以上的课(我们把它称为学时)才能完成,那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既可以统一设计、分段教学;也可以按学时分别设计、各成体系。
如《化学》第二章第二节:原子,统一设计时章节名称可填写为:§2.2 原子;分别设计时则为:§2.2 原子(第一学时)和§2.2 原子(第二学时)两个设计表。
2.学科按照教学计划的规定,填写本节课所属学科的正式名称。
3.授课班级填写本课堂教学设计的授课对象。
不同的班级学生情况不同,因而教学设计方案也不应该相同。
4.授课时数按照设计的授课实际需要填写。
如上述统一设计,需要两堂课来完成“原子”这一节的教学内容,因此在“授课时数”栏中应填写“2”;若按照第二种分学时的设计方案,则在对应的“授课时数”栏中填写“1”。
5.本节(课)教学内容分析概要介绍本节(课)的主要内容,重点描述本节(课)知识点的划分,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一般情况下,是根据已完成的课程教学设计中的与本节(课)相关的内容进行介绍,同时截取知识和能力结构图中的相关部分放在此栏中,以表明本节(课)中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和其他章节相关知识点之间的关系。
6.依据标准在这里只选择、填写课程标准中与本节(课)有关的具体要求。
当需要填写的内容较多时,可以只填写课程标准中与本册教材相关的条文的编号。
学生教育技术标准的填写方法,请参照课程教学设计中相应的要求。
7.本节(课)教学目标应根据本课程的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要求,认真研究教学内容和分析教学对象(学生)的特点,提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老李教案(原创优质课教案)

老李教案(原创优质课教案)一、教案背景本次教案是针对高中生物课程设计的一节优质课教案。
老李是一位经验丰富的生物教师,他通过创新的教学方法和生动的教学内容,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研究效果。
二、教学目标1.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2.认识细胞的类型及其特点;3.了解细胞的组织和器官的组织结构;4.掌握细胞的代谢过程;5.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三、教学内容1. 细胞的基本结构:- 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常见细胞器的功能和相互关系。
2. 细胞的类型和特点:-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 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区别;- 细菌细胞的特点。
3. 细胞的组织和器官的组织结构:- 植物细胞壁、细胞间质和动物细胞的基质的作用;- 组织的层次和分类。
4. 细胞的代谢过程:-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原理和过程;- ATP的合成和利用。
5. 观察和实验能力:- 利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 进行酵母发酵实验;- 进行叶绿素提取实验。
四、教学方法1. 探究式研究:- 利用问题引入新知识,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来深入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2. 多媒体辅助教学:- 使用电子教具展示细胞的结构和作用;- 播放相关视频和动画,提升学生的研究兴趣。
3. 小组合作研究:- 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和讨论,促进互动与合作。
五、教学评估1. 口头回答问题:- 在课堂上提问学生,检查对细胞结构、类型和特点的理解程度。
2. 实验报告评估:- 对学生进行实验报告的评分,检查其观察和实验能力。
3. 小组合作评估:- 对小组合作的表现进行评估,鼓励学生互相研究与合作。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探究式学习和多媒体辅助教学方法,让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增加了知识的吸收和理解。
通过评估发现,学生对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并能够通过实验和观察来进一步加深理解。
但是,在小组合作学习方面还存在一些困难,需要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
生物整本教案设计模板范文

一、课程名称:生物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生物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生命、关爱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生物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2. 教学难点:生物的进化、遗传和变异等内容。
四、教学时间:根据教学进度,一般安排为40课时。
五、教学进度安排:第一周:生物的基本概念和细胞结构第二周: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第三周:生物的进化第四周:生物的分类第五周:生物与环境第六周:生物的生态第七周:生物的生态保护第八周:生物技术第九周:生物伦理第十周:生物综合实践六、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生物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对生物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 案例分析法:通过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生物学的应用。
4. 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
5.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七、教学手段:1. 教科书: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2. 多媒体课件:制作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3. 实验器材:显微镜、实验器材等。
4. 实验指导书:提供实验指导书,帮助学生进行实验操作。
八、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生物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3. 讨论:引导学生对生物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4. 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生物学的应用。
5. 实验:进行实验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
6.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巩固学生的知识。
7. 作业布置:布置适量的作业,巩固学生的知识。
九、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2024年秋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案)第六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同所有生物一样,人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
只有灵敏低感知环境的变化并对自身的生命活动进行调节,才能维持自身的生存。
第一节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课型:新授课课时:3教材分析:本节主要概述人体通过眼、耳等感觉器官获取外界环境信息的情况,让学生描述眼球和耳的结构和主要功能,说出近视的原因和预防的方法,知道导致耳聋的各种原因及预防的措施。
学情分析:学生虽然对自己的眼、耳等感觉器官较熟悉,但对视觉和听觉是怎样形成的还知之甚少。
所以教师要注意多从生活实际出发,通过图片分析和具体实例,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和认识。
教学目标:1、概述人体通过眼、耳等感觉器官获取外界环境信息的情况;描述眼球和耳的结构和主要功能;说出近视的原因和预防的方法;知道导致耳聋的各种原因及预防的措施2、尝试观察瞳孔大小变化的情况并做出解释;练习观察和测量的技能3、认同视觉卫生和听觉卫生;关爱和帮助有视觉和听觉障碍的人教学策略:创设情景---分析讨论---教师点拨---相互交流---得出结论教学过程:练习巩固教学反思:第二节神经系统的组成课型:新授课课时:2教材分析:本节教学要充分利用书中的资料分析和插图,调动学生的主动与意识,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归纳出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学情分析:学生对神经系统的知识虽有一定的认识,但有关神经元的知识却知之甚少。
所以教师要注意多从生活实际出发,通过直观教学,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和认识。
教学目标:1、描述神经系统和神经元的组成和功能2、说明人体各部分的协调动作主要靠神经你同的调节来实现教学策略:创设情景---看书自学---分析讨论---教师点拨---相互交流---得出结论教学过程:练习巩固教学反思:第三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课型:新授课课时:2教材分析:本节教学应从学生的亲身体验出发,引导学生的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紧扣人与环境的关系,概述出反射和反射弧的有关知识。
生物教学设计方案(李龙教学设计方案模版)

10.通过听教师讲解和个人分析与概括,能够自己正确写出植物体细胞杂交步骤,发展总结概括 能力。
11.学生在学习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通过听教师讲解和个人思考,能够正确说出植物体细胞杂 交人工诱导原生质体融合通常采用的方法。
教学媒体(资源) 设计意图、依据
.
课程导入 环节 1
.
集中注意力
教师按照知识点顺序 听教师讲解 边讲解边播放 ppt 做课堂笔记 环节 2
幻灯机 投影仪
教师讲到需要理解层 听教师讲解 次的知识点时进行图 看教师演示 环节 3 示讲解,并与学生进 回答教师问题 行互动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 认真记住作业是什么 1、写出教材上没有 的植物组织培养的两 个应用实例; 环节 4 2、写出教材上没有 的植物体细胞杂交的 两个应用实例; 3、教科书 67 页课后 题。
幻灯机 投影仪
教学流程图
开始
教师环节 1
教师环节 3
幻灯片
复习
幻灯片 需理解知识
学生环节 1
学生环节 3
教师环节 2 幻灯片 基础知识点
学生环节 2
教学内容和 教师的活动
.
学生是否掌握? Y
教师环节 4
学生环节 4
媒体的 应用
结束
学生的 活动
避免直接步入课程 讲解,带着思考进入 讲解 先让学生获得本课 生物科学和技术的 基础知识 PPT 具有更好的表 现性 让学生回答问题对 流程记忆更深刻 PPT 具有更好的表 现性 让学生课后做作业 会强化学习内容的 记忆。
教学三维目标
(一)、植物组织培养:
教学设计模板(李龙)说明

6
板书设计
关于教学策略选择的阐述 关于教学策略选择的阐述 教学策略选择
3
课堂教学过程结构设计(本栏为课堂教学设计的重点,应详细阐述并绘出流程图) 课堂教学过程结构设计(本栏为课堂教学设计的重点,应详细阐述并绘出流程图) 教学过程结构设计
教学 环节 教师的活动 学生的活动 教学媒体(资源) 设计意图、依据
环节 1
环节 2
4
教学流程图
开始
教师活动 1 动画 2
教师活动 3
视频
视频内容
动画 2 内容
教师活动 2
教师活动 4 结束
动画 1
动画 1 内容
学生活动
N 条件? Y
教学内容和 教师的活动
媒体的 应 用
学生的 活 动
教师进行 逻辑判断
个性化教学 个性化教学
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所做的调整:
为需要帮助的学生所做的调整:
1. 2.
学习者特征分析
1
一般特征: 初始能力: 信息素养:
知识点学习目标描述 知识点学习目标描述 知识点 学习 编 号 目标
2-1-1 2-1-2 2-1-3
具
体
描
述
语
句
说出、背诵、辨认、 了解 说出、背诵、辨认、回忆 解释、说明、阐明、比较、分类、归纳、 理解 解释、说明、阐明、比较、分类、归纳、概述 运用、使用、质疑、辩护、设计、解决、撰写、 应用 运用、使用、质疑、辩护、设计、解决、撰写、拟定
教学重点和难点 项 目 内 容 解 决 措 施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环境设计 教学环境设计
2
教学媒体(资源) 教学媒体(资源)选择 知识点 学习 编 号 目标
2024年最新初中生物教案模板范文

2024年最新初中生物教案模板范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初中生物》教材第七章第一节《生命的起源与进化》,详细内容包括生命的起源假说、生命进化证据、自然选择与物种形成、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生命的起源假说,理解生命进化的基本原理。
2. 掌握生命进化证据,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自然选择与物种形成的原理。
重点:生命的起源假说、生命进化证据、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实物模型、挂图。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地球生命演化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生命起源与进化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生命的起源假说、生命进化证据、自然选择与物种形成、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等内容。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探讨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及方法。
4. 例题讲解:分析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例题,引导学生理解自然选择与物种形成的关系。
5. 随堂练习:设计有关生命起源与进化的选择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七、板书设计1. 生命的起源假说a. 化学进化论b. 海底热液口生命起源说2. 生命进化证据a. 化石证据b. 生物形态学证据c. 分子生物学证据3. 自然选择与物种形成a. 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b. 物种形成原因4.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a. 保护区建设b. 法律法规保护c. 科普宣传与教育八、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解释生命的起源假说。
b. 列举三种生命进化证据。
c. 简述自然选择与物种形成的关系。
d. 谈谈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意义及方法。
2. 答案:a. 生命的起源假说包括化学进化论和海底热液口生命起源说。
b. 生命进化证据包括化石证据、生物形态学证据和分子生物学证据。
c. 自然选择与物种形成关系密切,自然选择是物种形成的主要驱动力。
d.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有助于维持生态平衡,方法包括保护区建设、法律法规保护、科普宣传与教育等。
课堂教学设计模板(V1[1].0修改版)
![课堂教学设计模板(V1[1].0修改版)](https://img.taocdn.com/s3/m/7fd9980703d8ce2f00662353.png)
课堂教学设计模板(V课堂教学设计模板的填写注意事项课堂教学设计模板通常称为课堂教学设计表,本表参考内蒙古师范大学李龙教授编写的《教学设计》一书所附光盘里的教学设计模板后进行修改而成,以供现代教育技术专业学生在修完《教学系统设计》课程后做课堂教学设计方案之用。
在填写课堂教学设计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本页只供进行教学设计时参考,不需要打印。
2.按课堂教学设计表进行教案设计并打印、装订并提交以作为课程期末考核项目。
3. 表格中红字部分请大家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删除。
课堂教学设计表封面:1.学科名称填写所写教案的学科,如:语文、英语、数学等。
2.授课班级填写使用本教案进行授课的班级,如:七年级七班。
3.设计者可同时为授课教师本人。
4.授课学校为授课班级所在学校,如:第七中学。
课堂教学设计表第1页:1.本页填写内容涉及到理论模式、教学目标、特征分析、模式选择与策略设计、学习环境分析等,内容较多,请大家仔细斟酌,简要、精要填写相关内容,尽可能不要遗漏以符合要求。
课堂教学设计表第2页:1.本页中板书设计是指进行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板书的内容,在这里预先归纳本节课所教授内容的精要部分进行板书,使得板书简洁、清晰以利教学。
本表准备六个屏幕进行板书,考虑到檫黑板等各种因素,通常一节课书写四至六屏板书即可,因此,大家可以根据需要填写。
课堂教学设计表第3页:1.本页中教学活动设计与分析部分包括了课堂中具体的教学活动即教师与学生双边的教与学活动,依据本节课所采用的相关教学策略或模式来划分各个教学阶段,然后在这里预先规划与设计本堂课即将进行的这类教学活动形式或内容以及使用教学媒体或资源的情况、所费时间等。
课堂教学设计表第4页:1.本页中教学过程结构用教学流程图来规划设计整节课的教学流程,有关图示可以自己定义或参考有关资料,也可以用某概念图软件来设计教学流程,然后把相关概念图复制在此处。
课堂教学设计表第5页:1.本页内容涉及到教学评价部分,需要说明的这里不是对本节课的具体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评价,而是针对本节课教学方案设计的教学效果或结果进行评议,评价方式分为形成性与总结性评价两大块,结合具体的评议方式进行设计并填写。
生物教案设计模板5篇

生物教案设计模板5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总结、工作报告、工作计划、心得体会、讲话致辞、教育教学、书信文档、述职报告、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reports, work plans, reflections, speeches, education and teaching, letter documents, job report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生物教案设计模板5篇高质量的教案一般都是我们根据自己的教学任务和目标写出的,教案是教师为了更有力把握知识点提早整理的文字载体。
2024年最新初中生物教案模板范文

2024年最新初中生物教案模板范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六章《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具体内容为第一节《细菌和真菌》。
本节课将详细介绍细菌和真菌的分类、结构、生活习性和与人类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细菌和真菌的基本特征,掌握它们的分类、结构和生活习性,理解它们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关爱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细菌和真菌的分类、结构及生活习性。
2. 教学重点: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显微镜、细菌和真菌的挂图、实物模型、PPT课件。
2. 学具:观察用显微镜、细菌和真菌的图片、实验器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细菌和真菌的图片,引发学生对这些生物的好奇心,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导入:详细讲解细菌和真菌的分类、结构、生活习性等知识,配合PPT课件和实物模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这些生物。
3.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分组观察细菌和真菌的标本,引导学生分析它们的特点,并进行讨论。
4. 例题讲解:针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设计典型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与本节课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完成,检验学习效果。
7.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课堂所学,完成相关练习。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细菌和真菌2. 板书内容:(1)细菌和真菌的分类、结构、生活习性(2)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3)细菌和真菌与人类的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细菌和真菌的分类、结构及生活习性。
(2)举例说明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3)谈谈细菌和真菌与人类的关系。
2. 答案:(1)细菌和真菌的分类、结构及生活习性见教材。
生物课程板书设计方案模板

一、课程名称及教学目标1. 课程名称:生物学2. 教学目标:(1)掌握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
(2)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和总结能力。
(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学素养。
(4)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二、教学内容1. 本节课主要讲解内容:(1)生物学的基本概念(2)生物的分类(3)生物的遗传与变异(4)生物的进化2. 教学重点:(1)生物学的基本概念(2)生物的分类(3)生物的遗传与变异3. 教学难点:(1)生物的分类方法(2)遗传与变异的原理三、板书设计1. 板书标题:生物学概览2. 板书内容:(1)生物学的基本概念- 生物学是研究生物现象、生物结构和生物功能的科学。
- 生物学的研究对象包括生物体、生物群体和生物环境。
(2)生物的分类- 生物分类是根据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相似性,将生物划分为不同的类群。
- 生物分类的主要依据:形态结构、生理功能、遗传信息等。
(3)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遗传:生物的性状在后代中的传递。
- 变异:生物在遗传过程中出现的差异。
- 遗传与变异的关系:遗传为变异提供基础,变异为遗传提供多样性。
(4)生物的进化- 进化:生物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通过自然选择、基因突变等机制,逐渐形成适应环境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
- 进化的证据:化石、分子生物学、比较解剖学等。
3. 板书布局:- 标题居中,采用醒目的字体和颜色。
- 内容分为四个部分,采用分栏式布局,使内容清晰易读。
- 每个部分采用不同的颜色和字体,突出重点内容。
- 板书底部可添加教学提示或思考题,引导学生思考。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生物学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按照板书内容,逐一讲解生物学的基本概念、生物的分类、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生物的进化。
3. 讨论:引导学生对板书内容进行讨论,加深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
4. 实践:布置与板书内容相关的实验或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生物学知识。
生物整本教案设计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使学生掌握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2)使学生了解生物学在人类生产、生活和科技发展中的应用;(3)使学生具备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2)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3)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
3.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生物学学习的兴趣,树立热爱科学的观念;(2)培养学生关爱生命、尊重自然的情感;(3)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教材分析:根据教材内容,明确本节课的知识点、重点和难点。
2. 教学内容安排:(1)导入:结合生活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讲解:详细讲解本节课的知识点,注重联系实际;(3)实验:进行必要的实验操作,巩固所学知识;(4)讨论: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5)总结: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梳理,强调重点和难点。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2. 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了解生物学现象,提高实验技能;3. 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意识;4.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使学生了解生物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展示生活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提出问题,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1)讲解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2)联系实际,举例说明生物学知识的应用。
3. 实验(1)进行必要的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实验技能;(2)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
4. 讨论(1)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2)组织学生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意识。
5. 总结(1)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梳理,强调重点和难点;(2)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发言情况等;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3. 实验操作:评估学生的实验技能;4. 考试成绩:通过考试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2024年七年级生物老师教学方案优质模板

2024年七年级生物老师教学方案优质模板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物学的基本概念、特点和研究对象。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兴趣和热爱,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动机。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与策略1. 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教学内容:(1) 生物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2) 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教学策略:(1) 利用图表、图片等多媒体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生物学的基本概念;(2) 进行小组讨论或课堂互动,加深学生对生物学特点的理解。
2. 生物学实验教学内容:(1) 实验的基本要素和步骤;(2) 常见的生物学实验。
教学策略:(1) 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实验,培养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2) 鼓励学生观察和思考实验现象,培养他们的实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生物的组成结构教学内容:(1) 生物的细胞组成;(2) 生物的组织和器官。
教学策略:(1) 利用模型、实物等教具,帮助学生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2) 进行小组合作,制作生物的组织和器官模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4. 生物种群与生态系统教学内容:(1) 种群的概念和特征;(2) 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相互关系。
教学策略:(1) 引导学生进行野外考察和实地实践,观察和研究自然生态系统;(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报告汇报,加深对种群和生态系统概念的理解。
5. 生物多样性保护教学内容:(1)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意义;(2)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方法和措施。
教学策略:(1) 组织学生参观动植物园,了解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2) 让学生设计生物多样性保护方案,培养他们解决生物环境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1. 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图片、视频等辅助教学材料,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
2. 实践教学法:组织学生进行实验、野外考察和模型制作等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设计模板(李龙)

课件
通过华侨中学运动会 通过 PPT 展示的图片了解到 的铺垫,让学生找出 42062 和 31121 所代表的含 运动员的号码编排规 义,找出其运动员的编排规 律以及说出 63061 运 律,及为某运动员编号。最 实际应 动员所代表的意义, 后来给自己学校的同学编 用 还有为该校的某名运 一个学号。 动员编号。最后让学 生为自己学校的每一 位同学编一个独一无 二的号码
②媒体的使用方式包括:A.设疑—播放—讲解;B.设疑—播放—讨论;C.讲解—播放—概括;D.讲解—播放—举例; E.播放—提问—讲解;F.播放—讨论—总结;G.边播放、边讲解;H. 边播放、边议论;I.学习者自己操作媒体进行学习; J.自定义。
板书设计
110 119 120 114 117 121 0591 12315
依据标准
课程标准: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学生的数学 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 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 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教育技术标准: 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 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3501448
数字编码 不同的数字所表示的意义是不同的
关于教学策略选择的阐述
首先从生活情境导入,提出数学问题,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字编码现象,运用引导探 究教学模式让学生进一步的去探究数字的奥秘;接着通过了解邮政编码还有身份证号码各个数字的 意义,理解掌握在不同的事例中数字所代表的不同的含义;接着利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例题,体验 成功,最后让学生自己设计编码,“为全校的每一位同学设计一个独一无二的号码”,通过这一实际 应用来巩固教学成果。
2024年初中生物教案范本大全(15篇)

2024年初中生物教案范本大全(15篇)2024年初中生物教案范本大全(篇1)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实验课程的第一课,本节教材符合课标的要求,在教材编排上,文字优美,行云流水;安插了先进的科学知识以及许多精美的图片,并就先进的生物科学技术提出了很多问题,设置悬念,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生物学的积极性。
教学目标:本节的教学目标侧重放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80%),体现思维和表达的能力目标占15%,知识目标占5%。
课时准备:1、了解初一新生的基本情况。
2、收集关于生物方面尖端先进的科学技术方面的资料,图片、光盘,如DNA侦破技术,人工智能,基因芯片以及目前受社会关注的与生物学有关的问题方面的图片、光盘。
3、磁带(如《校园的早晨》等)。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放一首优美的钢琴曲(或其它如《校园的早晨》磁带)使学生进入情境,感受到课堂氛围的和谐、轻松、愉快、缩短师生间的感情距离,尽量体现师生间的民主平等关系。
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中阅读全文。
二、分组:选定小组长(组织教学:制定课堂纪律规则及评价条例)进行小组讨论,再作记录,小组讨论内容。
1、学校的垃圾问题(特别是食品包装袋、快餐盒等)用哪些方法解决,哪种方法最好?分析原因。
2、学校伙食房周围树干与其它区域的树干比较,有什么不同?为什么?3、校园内麻雀数量比前几年有所增加,为什么?4、今年暑期发生的洪涝灾害说明了什么问题?5、关注自我:有的同学长得健康结实,而有的同学长得瘦弱,你知道原因吗?你能简单回答你是怎样由小到大的吗?你希望自己在原有的基础上长得列健壮吗?更聪明吗?6、你是从什么途径了解克隆和转基因的?你了解哪些。
三、全班分小组交流、讨论四、教师作补充,修正和总结,并对同学们的表现作出积极性的评价。
因为是第一节课,学生第一次分组完成不同的.讨论项目,然后进行表达和交流,所以无论对和错,应首先给予充分的鼓励,通过交流,辨清正误,这样可以使学生保持积极的思考,积极发言的高昂激情,否则,参与的积极性容易受到打击,以致影响以后的教学。
生物教案模板

生物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生物知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理解生物学的基本原理和规律。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生物的兴趣和热爱,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生物知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生物实验的操作技能。
2. 难点,生物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实际运用,生物实验的设计和分析能力。
三、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关于植物生长的基本原理和过程。
通过对植物生长的观察和实验,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规律和影响因素,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不同环境下植物的生长情况,引发学生对植物生长的好奇和思考。
2. 学习,介绍植物生长的基本原理和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植物生长的关键因素。
3. 实验设计,组织学生设计植物生长实验,包括选取不同植物种类、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实验方案。
4. 实验操作,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记录植物生长的数据和变化,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
5.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结果,分析影响植物生长的因素,加深对植物生长规律的理解。
6. 拓展,引导学生思考植物生长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激发学生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五、教学方法。
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出问题和情境引发学生思考和探究。
2. 实验教学,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
3. 讨论交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展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六、教学手段。
1. 多媒体课件,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展示植物生长的情况和实验过程。
2. 实验器材,准备植物种子、培养皿、土壤、水等实验器材。
3. 教学工具,黑板、粉笔、实验记录表等教学工具。
七、教学评价。
1. 课堂表现,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实验操作情况进行评价,包括参与度、观察记录和数据分析能力。
2.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方法、结果和分析等内容。
生物实践教学设计模板(3篇)

第1篇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学生能够掌握本次实验或实践活动的基本理论知识。
- 学生能够了解相关实验或实践活动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2. 能力目标:- 学生能够熟练操作实验仪器和设备。
-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或实践活动提高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 学生能够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科学探究精神。
3. 情感目标:- 学生能够对生物学产生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 学生能够树立科学严谨的态度,培养良好的实验习惯。
二、教学内容1. 理论教学:- 介绍实验或实践活动的背景知识。
- 阐述实验或实践活动的原理和方法。
2. 实践教学:- 实验或实践活动的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
- 实验或实践活动的预期结果和分析方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 结合实际生活,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简要介绍本次实验或实践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2. 实验或实践活动准备:- 学生分组,明确每组任务和分工。
- 教师演示实验或实践活动的操作步骤,强调注意事项。
- 学生熟悉实验或实践活动的仪器和设备。
3. 实验或实践活动进行:- 学生按照实验或实践活动的步骤进行操作。
-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纠正操作错误。
- 学生记录实验或实践活动数据。
4. 实验或实践活动总结:- 学生分组讨论实验或实践活动结果,分析原因。
- 教师总结实验或实践活动中的关键点和注意事项。
- 学生撰写实验或实践活动报告。
5. 课后拓展:- 鼓励学生查阅相关资料,深入了解实验或实践活动的背景知识。
- 学生之间交流实验或实践活动的经验和心得。
四、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 观察学生在实验或实践活动中的操作是否规范、认真。
- 评估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2. 结果评价:- 检查学生实验或实践活动报告的完成情况。
- 评估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反馈与改进:- 教师根据评价结果,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
- 学生根据反馈,提高实验或实践活动的技能。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与参考书:- 相关生物学教材和实验指导书。
高中生物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应用分析李龙

高中生物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应用分析李龙发布时间:2021-03-29T11:10:31.657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2月下作者:李龙[导读] 高中阶段,各科教学都面临着更大的压力,无论是教师的教学,还是学生的学习,都面临着高考的严峻挑战,生物教学亦是如此。
为了达成教学目标,教师必须要积极改革教学方式,才能确保生物教学质量的提升,而启发性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加快学生的知识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所以应当深入展开讨论,为教学改革提供可靠的借鉴。
宁蒗彝族自治县第一中学李龙 674306摘要:高中阶段,各科教学都面临着更大的压力,无论是教师的教学,还是学生的学习,都面临着高考的严峻挑战,生物教学亦是如此。
为了达成教学目标,教师必须要积极改革教学方式,才能确保生物教学质量的提升,而启发性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加快学生的知识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所以应当深入展开讨论,为教学改革提供可靠的借鉴。
关键词:高中教学;生物教学;启发式启发式教学方法是一项具有科学性和先进性特点的教学方法,受到了高中生物教学的广泛应用,其教学根本是以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核心,为不同学生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帮助。
启发式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引导学生科学思维,从而使学生提高自主生物学科知识水平和思维逻辑能力。
因此,在高中生物学科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需正确应用启发式教学方法,确保高中生物学科得以顺利开展。
1高中生物学科启发式教学方法的注意原则 1.1自主性原则在以往的高中生物学科教学中,常常以教师为主导的形式开展授课,并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严重约束着学生在学习生物学科时的自主积极性。
因此,在高中生物学科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应重视启发式教学方法在课程教学中的有效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生物学科。
1.2独立思考原则学生在学习高中生物学科教学知识点时,应进行独立思考,只有学生形成自主思维逻辑,才能使学生更加深层的理解及掌握教学知识点,因此,在高中生物学科教学过程中应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时,授课教师应充分利用生物学科课程教材内容的丰富知识引起学生的关注,使学生对教学知识点进行不断思考,探索、分析及解决相关教学问题,从而强化学生对生物学科教学知识点的独立思考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者特征分析
一般特征: 初始能力:
年龄特征:高三学生处于发展认识论的直觉运演阶段(15——18 岁) 个性差异:性格与气质方面的情绪性、独立性 预备技能:已获得了一定的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 目标技能:本课教学三维目标 学习态度:能端正学习态度,可自行预习,复习等。
(一)、植物组织培养:
1.了解细胞工程的概念; 2.理解细胞全能性的概念; 3.了解愈伤组织的细胞的特点; 4.了解脱分化(去分化)的概念; 5.了解再分化的概念; 6.了解植细胞工程通常采用的技术手段; 7.理解植物组织培养流程; 8.了解植物组织培养的应用。
(二)、植物体细胞杂交:
9.了解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概念; 10. 理解植物体细胞杂交步骤; 11. 了解植物体细胞杂交人工诱导原生质体融合的方法; 12. 了解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应用; 13. 了解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意义。
幻灯机 投影仪
教学流程图
开始
教师环节 1
教师环节 3
幻灯片
复习
幻灯片 需理解知识
学生环节 1
学生环节 3
教师环节 2 幻灯片 基础知识点
学生环节 2
教学内容和 教师的活动
学生是否掌握? Y
教师环节 4
学生环节 4
媒体的 应用
6
结束
学生的 活动
避免直接步入课程 讲解,带着思考进入 讲解 先让学生获得本课 生物科学和技术的 基础知识 PPT 具有更好的表 现性 让学生回答问题对 流程记忆更深刻 PPT 具有更好的表 现性 让学生课后做作业 会强化学习内容的 记忆。
N
教师进行 逻辑判断
个性化教学
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所做的调整: 自己查资料深入学习植物组织培养和植物体细胞杂交的过程,试着 了解其原理。
为需要帮助的学生所做的调整: 如果是不能记住流程操作顺序就在答疑时帮助其理清流程各操作 步骤及其之间的联系。
知识点 编号
形
1、3、
成 4、5、
6、9、
性 11
检
2、7、
测 8、
10、 12、
13
学习 目标
了解
理解
课后检测试题
1、“植物组织培养”概念; 2、“愈伤组织”细胞的特点; 3、“脱分化(去分化)”这个概念、回答脱分化后会形成什么; 4、“再分化”以及“再分化”过程后会形成什么 5、植物细胞工程通常采用的技术手段 6、“植物体细胞杂交”概念 7、植物体细胞杂交人工诱导原生质体融合通常采用的方法
6. 学生在学习细胞工程简述过程中,通过听教师讲解和个人思考,能够正确说出植物细胞工程通 常采用的技术手段。
7.通过听教师讲解和个人分析与概括,能够自己正确写出植物组织培养流程,发展总结概括能力。 8.通过课后上网或者到图书馆查阅资料(布置课后题),能够说出教材上没有的植物组织培养的
两个应用实例。
(二)、植物体细胞杂交:
3
知识要素:对与技术相关的陈述性知识(名词、术语、概念)掌握得比较好,对程序性 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低;
信息素养: 能力要素:能运用网络搜集学习材料; 情意要素:对知识产权的意识低。
知识点的学习目标描述
知识点 学习 编 号 目标
具体描述语句
1、3、
4、5、 6、9、
了解
能够正确
11
背诵出:“植物组织培养”概念; 说出“愈伤组织”细胞的特点; 背诵出“脱分化(去分化)”这个概念、回答脱分化后会形成什么; 回答什么是“再分化”以及“再分化”过程后会形成什么 说出植物细胞工程通常采用的技术手段 背诵出“植物体细胞杂交”概念 说出植物体细胞杂交人工诱导原生质体融合通常采用的方法
2、7、
8、
10、 理解 能够
12、
13
用自己的话解释什么是“细胞全能性”,并能对各种细胞的全能性大 小进行正确排序;
正确写出植物组织培养流程,发展总结概括能力; 说出教材上没有的植物组织培养的两个应用实例; 自己正确写出植物体细胞杂交步骤,发展总结概括能力; 说出教材上没有的植物体细胞杂交的两个应用实例; 正确回答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意义,并能说出自己是怎样理解此概念 的。
课堂教学设计表
章节名称
植物细胞工程
学科
生物
授课班级 高三 x 班 授课时数 1课时
设计者
于新艳
所属学校
xxx 高中
本节(课)教学内容分析
教材内容:
(一)、植物组织培养:
序号 1
2 3 4
5 6
7 8
名称 细胞工程 概念
细胞全能 性 愈伤组织 细胞特点 脱分化 (去分 化) 再分化
植物细胞 工程通常 采用的技 术手段 植物组织 培养流程 植物组织 培养的应 用
8、对各种细胞的全能性大小进行正确排序; 9、写出植物组织培养流程,发展总结概括能力; 10、写出植物体细胞杂交步骤; 11、写出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意义。
7
(二)、植物体细胞杂交:
序号 9
10
名称 植物体细 胞杂交的 概念 植物体细
知识点主要内容 概念:植物体细胞杂交是用两个来自于不同植物的体细胞融合成一个杂种细 胞,并且把杂种细胞培育成新的植物体的方法。
(1)、概念:去除两个植物体细胞的细胞壁——>原生质体融合——>再生出
1
11 12 13
胞杂交步 骤 人工诱导 原生质体 融合的方 法 植物体细 胞杂交的 应用 植物体细 胞杂交的 意义
12.通过课后上网或者到图书馆查阅资料(布置课后题),能够说出教材上没有的植物体细胞杂 交的两个应用实例。
13.通过对“植物体细胞杂交”概念的学习,听教师讲解和个人分析与概括,能够正确回答植物 体细胞杂交的意义,并能说出自己是怎样理解此概念的。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目标:
进一步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进一步培养学习生物科学的兴趣,养成乐于质疑、求实、创新的 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细胞壁——>细胞分裂——>愈伤组织——>植物体
方法:物理方法:离心、振动、电刺激; 化学方法:聚乙二醇试剂作为诱导剂诱导融合。
科学家们用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方法相继培育出了烟草等植物的种内杂 种,和烟草——海岛烟草、白菜——甘蓝、胡萝卜——羊角芹等有性杂交不 亲和的种间或属间杂种。 克服了植物远源杂交不亲和的障碍大大扩展了可用于杂交的亲本组合范围。
教室
12、
13
① 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D.提供 示范,正确操作;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开阔 视野;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自定义。
② 媒体的使用方式包括:A.设疑—播放—讲解;B.设疑—播放—讨论;C.讲解—播放—概括;D.讲解—播放—举 例;E.播放—提问—讲解;F.播放—讨论—总结;G.边播放、边讲解;H. 边播放、边议论;I.学习者自己操作媒体进行 学习;J.自定义。
依据标准
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要求学生通过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将在以下各方面得到发展: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 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初步 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本节()教学目标
教学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教学目标
为植物细胞的脱分化,或者叫做去分化。 (2)、脱分化后形成:愈伤组织。 (1)、概念:愈伤组织继续进行培养重新分化成根和芽等器官的过程。 (2)、再分化后形成:根和芽等器官。 技术手段:植物组织培养;
植物体细胞杂交等。
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脱分化—>愈伤组织—再分化—>根、芽——> 植物体 快速繁殖,培育无病毒植物;生产药物、食品添加剂、香料、色素和杀虫剂; 制造人工种子。
教学媒体(资源) 设计意图、依据
5
课程导入 环节 1
集中注意力
教师按照知识点顺序 听教师讲解 边讲解边播放 ppt 做课堂笔记 环节 2
幻灯机 投影仪
教师讲到需要理解层 听教师讲解 次的知识点时进行图 看教师演示 环节 3 示讲解,并与学生进 回答教师问题 行互动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 认真记住作业是什么 1、写出教材上没有 的植物组织培养的两 个应用实例; 环节 4 2、写出教材上没有 的植物体细胞杂交的 两个应用实例; 3、教科书 67 页课后 题。
3.学生在学习“愈伤组织”这个概念的过程中,通过听教师讲解和个人思考,能够正确说出“愈 伤组织”细胞的特点。
4. 学生在学习“脱分化(去分化)”这个概念的过程中,通过听教师讲解和个人思考,能够正确 背诵出“脱分化(去分化)”这个概念,并能正确回答脱分化后会形成什么。
5. 学生在学习“再分化”这个概念的过程中,通过听教师讲解和个人思考,能够正确回答什么是 “再分化”以及“再分化”过程后会形成什么。
知识点主要内容 概念:细胞工程是指应用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原理和方法,通过某种 工程学手段,在细胞整体水平或细胞器水平上,按照人们的意愿来改变细胞 内的遗传物质或获得细胞产品的一门综合科学技术。 (1)、概念:生物体的细胞具有使后代细胞形成完整个体的潜能的特性。 (2)、各种细胞全能性排序(由大到小):受精卵>生殖细胞>体细胞 概念:愈伤组织的细胞排列疏松而无规则是一种高度液泡化的呈无定形状态 的薄壁细胞。 (1)、概念:由高度分化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产生愈伤组织的过程,称
关于教学策略选择的阐述
教学目标
了解 理解
教师边播放,边讲解 学生根据教师所讲解的内 容记课堂笔记
教师控制 ppt 的播放,边 讲解边与学生进行互动, 最后做总结; 学生回答问题,并在教师 总结后进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