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毒性中药饮片和用法用量讲课教案

合集下载

医疗用毒性药品和毒性药材饮片相关知识培训课件

医疗用毒性药品和毒性药材饮片相关知识培训课件

定义
简称毒性药品)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医疗用毒性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中 简称毒性药品)
品种
由卫生部会

国家医药管理局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规定 。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西药毒药品种(11种)
绵马贯众 紫萁贯众
蒺藜 榼藤子
鹤虱 翼首草
小毒 小毒 小毒 小毒 小毒 小毒
中国药典分类方法(饮片与药材同名的没单独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列出)
有毒品种
药材品名 毒性程度 药材品名 毒性程度 饮片品名 毒性程度 饮片品名
毒性程度
三颗针
有毒
附子
有毒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中药毒性分级
不同时期,研究深度不同,分 级情《况神不农本同草。经》分为“有毒”、“无毒”两类
《本草纲目》分为“大毒”、“有毒”、“小毒”、“微毒”四类
……
现在——中国药典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 中药有毒成分往往是治病的有效成分,即以 毒攻毒。例如,马钱子的番木鳖碱、巴豆中 的巴豆油等既是有毒成分,也是有效成分。
• 现代药物概念
• 毒性:一般系指药物对机体所产生的不良影 响及损害性。
• 毒药:一般系指对机体发生化学或物理作用, 能损害机体,引起功能障碍、疾病甚至死亡 的物质。
• 中药有毒无毒,关键是能否对证治疗。古人 说:“药之害在医不在药”。只要对证治疗, 有毒的药也安全;不对证治疗,无毒的药也 有害。

医疗用毒性药品和毒性药材饮片相关知识培训课件

医疗用毒性药品和毒性药材饮片相关知识培训课件

绵马贯众 紫萁贯众
蒺藜 榼藤子
鹤虱 翼首草
小毒 小毒 小毒 小毒 小毒 小毒
中国药典分类方法(饮片与药材同名的没单独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列出)
有毒品种
药材品名 毒性程度 药材品名 毒性程度 饮片品名 毒性程度 饮片品名
毒性程度
三颗针
有毒
附子
有毒
云南省饮片标准
小毒品种
小毒品种
有毒品种
大毒品种
酒吴茱萸
小毒 炒土鳖虫 小毒
炒木鳖子 有毒 三分三饮片 大毒
盐吴茱萸
小毒 盐川楝子 小毒 披麻草饮片 有毒
黄连炒吴茱萸 小毒 醋川楝子 小毒
披麻草粉 有毒
金铁锁饮片 小毒 心不干饮片 小毒 墨江蜈蚣饮片 有毒
金铁锁粉
小毒 四块瓦饮片 小毒 火把花根饮片 有毒
京大戟 牵牛子
轻粉 香加皮 洋金花 臭灵丹草
狼毒 常山 商陆 硫磺 雄黄 蓖麻子 蜈蚣 罂粟壳 蕲蛇 蟾酥
有毒 有毒 有毒 有毒 有毒 有毒 有毒 有毒 有毒 有毒 有毒 有毒 有毒 有毒 有毒 有毒
制草乌 生天南星 木鳖子仁 木鳖子霜
生甘遂 醋甘遂 生白附子 制白附子 白果仁 炒白果仁 生半夏 朱砂粉 醋芫花 炒苍耳子 白附片 黑顺片
32种有毒品种药材品名毒性程度药材品名毒性程度饮片品名毒性程度饮片品名毒性程度三颗针有毒附子有毒制川乌有毒有毒干漆有毒苦楝皮有毒千金子霜有毒有毒土荆皮有毒金钱白花蛇有毒制天南星有毒盐附子有毒山豆根有毒京大戟有毒制草乌有毒醋京大戟有毒千金子有毒牵牛子有毒生天南星有毒炒牵牛子有毒天南星有毒轻粉有毒木鳖子仁有毒生狼毒有毒木鳖子有毒香加皮有毒木鳖子霜有毒醋狼毒有毒甘遂有毒洋金花有毒生甘遂有毒生商陆有毒仙茅有毒臭灵丹草有毒醋甘遂有毒醋商陆有毒白附子有毒狼毒有毒生白附子有毒制硫磺有毒白果有毒常山有毒制白附子有毒雄黄粉有毒白屈菜有毒商陆有毒白果仁有毒蜜罂粟壳有毒半夏有毒硫磺有毒炒白果仁有毒蟾酥粉有毒朱砂有毒雄黄有毒生半夏有毒华山参有毒蓖麻子有毒朱砂粉有毒全蝎有毒蜈蚣有毒醋芫花有毒芫花有毒罂粟壳有毒炒苍耳子有毒苍耳子有毒蕲蛇有毒有毒两头尖有毒蟾酥有毒有毒医疗用毒性药品和毒性药材饮片相关知识培训中国药典分类方法饮片与药材同名的没单独列出大毒药材

最新整理部分有毒中药饮片内服最大用量表说课材料

最新整理部分有毒中药饮片内服最大用量表说课材料

部分有毒中药饮片内服最大用量表
2015年中国药典对有毒、有小毒的部分中药饮片进行了修订,根据药典要求,对原《有毒中药饮片内服最大用量表》进行了修改。

原目录中,新增加的中药饮片为:艾叶(内服最大量9g)、两面针(内服最大量10g)、苦杏仁(内服最大量10g)、
苍耳子(内服最大量10g)、醋红大戟(内服最大量3g)、九里香(内服最大量12g)、鹤虱(内服最大量9g)、仙茅(内服最大量10g)、香加皮(内服最大量6g)、蕲蛇(内服最大量9g),对新增的有毒、有小毒中药饮片,内服超过药典规定的最大剂量,请医生在电子处方上双签字,否则按不合格处方论处;原目录中,取消的中药饮片为:法半夏、细辛、制蜂房、胆南星,对已取消的中药饮片,在用量上超过药典规定最大剂量,不再要求双签。

常用毒性中药饮片和用法用量.pdf

常用毒性中药饮片和用法用量.pdf

毒性药品1、硫磺:酸、温、有毒。

功能主治:壮阳,杀虫。

治阳痿。

虚寒。

泻痢,大便冷秘。

外用治疥癣。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0.5—3克。

外用适量。

2、制川乌:辛热、有毒。

功能主治:祛寒湿,散风邪,温经止痛。

治风寒湿痹,历节风痛,四肢拘挛,半身不遂,头风头痛,心腹冷痛,阴疽肿毒。

用法用量:内服1—3克,外用适量。

3、制草乌:辛苦热,有大毒。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温经止痛。

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麻醉止痛,一般用制草乌。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生品勿内服。

4、黑附片:辛苦大热,有毒。

功能主治:回阳补火,散风除湿。

治阴盛格阳,大汗亡阳,吐利厥逆,心腹冷痛,脾泄冷痢,脚气水肿,小儿慢毒,风寒湿痹。

用法用量:内服3---15克,外用适量。

5、吴茱萸:辛,苦温,有毒。

功能主治:温中,止痛,理气,燥湿。

治呕逆吞酸,厥阴头痛,脏寒吐泻,脘腹胀痛,脚气,疝气,口疮,溃疡,齿痛,湿疹,。

用法用量:内服1—5克,外用适量。

6、细辛:辛、温,有小毒。

功能主治:祛风解表,散寒止痛,温肺化饮,通鼻。

用量过大或煎煮时间过短,易引起中毒。

中毒症状有头痛,呕吐等,严重者牙关紧闭,抽搐等,最后可因呼吸麻痹而死亡。

用法用量:内服1—3克,入丸散0.5—1克,外用适量。

8、天南星:苦、辛、温,有毒功能主治:燥湿化痰,祛风定惊,消肿散结。

用法用量: 2.4——4.5克9、冰片:辛、苦、凉功能主治:通诸窍,散郁火,去翳明目,消肿止痛。

治中风口噤,热病神昏,惊痫痰迷,气闭耳聋,喉痹,口疮,中耳炎,痈肿,痔疮,目赤翳膜,蛲虫病。

用法与用量:内服,入丸、散,0.5~1分。

外用:研末撒或调敷。

10、雷公藤:苦、大毒。

功用主治:杀虫,消炎,解毒。

宜忌:本品有大毒,内服宜慎。

使用本药须去除表皮,主要用其木质部。

因主要毒素含于皮部,而且雷公藤必须先煎2小时才可以和其他药共煎。

用法与用量:12克为宜。

(30—60)克即可使人中毒死亡。

选方:(1):治风湿性关节炎:雷公藤根、叶,捣烂外敷,半小时后即去,否则起泡。

毒性中药饮片的合理使用

毒性中药饮片的合理使用

细辛
功效主治: 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窍,温肺化饮。用于风寒感 冒,头痛,牙痛,鼻塞流涕,鼻鼽,鼻渊,风湿痹痛, 痰饮喘咳。此外,细辛还具有抗炎免疫、局部麻醉、 提高新陈代谢、抗菌作用,亦可用于肿瘤患者化疗和 放疗所致的白细胞减少。
用法用量: 1~3g。散剂每次服0.5~1g。外用适量。(细辛不过 钱)
全蝎 全蝎为钳蝎科动物东亚钳蝎的干燥体。其主要成份为蝎 毒,为毒性蛋白和非毒性蛋白,类似蛇毒神经毒蛋白。
全蝎具有抗惊厥,抗血栓、 抗肿瘤,抗癫痫的作用。
全蝎
功能主治: 息风镇痉,通络止痛,攻毒散结。用于肝风内动, 痉挛抽搐,小儿惊风,中风口歪,半身不遂,破伤 风,风湿顽痹,偏正头痛,疮疡,瘰疬。
常用毒性中药饮片的合理 使用与中毒处理
药剂科
目录
1 毒性中药饮片的定义
2 毒性中药饮片的分类
3
常用毒性中药饮片合理使用 与中毒处理
4 毒性中药饮片的管理
1 毒性中药饮片的定义
一、毒性中药饮片定义:
中医药学对中草药毒性的认识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中药毒性泛指一切中草药的作用或中草药的
偏性。“药以治病,因毒为能,所谓毒者,以气味之 有偏也”。
谢谢聆听!
4 毒性中药饮片的管理
毒性中药饮片的管理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医疗用毒性药品 1 管理办法>>执行。
毒性药材设专库储存,双人双锁保管,并有良好的防盗
2
设施。毒性药材库要有明显的标志,无关人员严禁入内。 库房应符合国家消防安全规定,并经有关部门验收。
毒性药材验收储存保管时,检查药材与采购计划单是否 3 一致,其包装是否完好,封口是否严密,标签是否完整、

毒性中药简介 ppt课件

毒性中药简介  ppt课件

毒 瘰疬,疥癣, 等
疮毒,狂犬
外用适量
咬伤等症。 败毒抗癌,
孕妇忌用。
肝、食管、
贲门、胃癌。
苦、 破瘀解毒.治 脂肪油 0.15-0.3g,
辛、 瘀阻经闭、; 红色素、极量0.7g
平、 外治疥癣、 黑色素、
有 恶疮,瘰沥 毒
氨基酸 外用适量. 孕妇禁用
皮肤、黏膜充血、灼 洗胃,服牛
痛和发疱,甚而坏疽 乳、蛋清、
中药
砒石(红砒、白砒)、砒霜、水银、生马线、生川乌、生草
乌、生白附子、生附子、生半夏、生南星、生巴豆、斑蝥、
红娘虫、青娘虫、生甘遂、生狼毒、生藤黄、生千金子、闹
阳花、生天仙子、雪山一支蒿、红升丹、白降丹、蟾酥、洋
金花、红粉、轻粉、雄黄
ppt课件
6
毒性中药饮片
1砒石(红砒、白砒)
• 含砷矿物(砷华矿,硫砷铁矿, 雄黄等)加工品。As2O3
ppt课件
16
毒性中药饮片
12 斑蝥
• 芫青科昆虫南方大斑蝥或黄黑小斑蝥的全体。
• 辛,热。有大毒。破血逐瘀,散结消癥,攻毒蚀疮。
1 癥瘕、经闭。 2 痈疽恶疮,顽癣,瘰疬等。 外敷,发泡疗法治面瘫、 风湿痹痛等。
• 内服米炒,多入丸、散,0.03—0.06。外用适量。
• 化学成分:斑蝥素,油脂、蚁酸、色素等
等。
• 性温,味辛;有毒。祛风痰,定惊搐,解毒散结止痛。用 于中风痰壅、口眼歪斜、语言涩謇、痰厥头痛、偏正头痛、 喉痹咽痛、破伤风;外治瘰疲痰核、毒蛇咬伤。
• 用法用量:一般炮制后用,3~6g。外用生品适量。生品
内服宜慎。禁:血虚生风、内热生惊、孕妇
• 毒性成分——草酸钙针晶 中毒量 15~45克。

常用毒性中药饮片和用法用量

常用毒性中药饮片和用法用量

资料范本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常用毒性中药饮片和用法用量地点: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毒性药品1、硫磺:酸、温、有毒。

功能主治:壮阳,杀虫。

治阳痿。

虚寒。

泻痢,大便冷秘。

外用治疥癣。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0.5—3克。

外用适量。

2、制川乌:辛热、有毒。

功能主治:祛寒湿,散风邪,温经止痛。

治风寒湿痹,历节风痛,四肢拘挛,半身不遂,头风头痛,心腹冷痛,阴疽肿毒。

用法用量:内服1—3克,外用适量。

3、制草乌:辛苦热,有大毒。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温经止痛。

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麻醉止痛,一般用制草乌。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生品勿内服。

4、黑附片:辛苦大热,有毒。

功能主治:回阳补火,散风除湿。

治阴盛格阳,大汗亡阳,吐利厥逆,心腹冷痛,脾泄冷痢,脚气水肿,小儿慢毒,风寒湿痹。

用法用量:内服3---15克,外用适量。

5、吴茱萸:辛,苦温,有毒。

功能主治:温中,止痛,理气,燥湿。

治呕逆吞酸,厥阴头痛,脏寒吐泻,脘腹胀痛,脚气,疝气,口疮,溃疡,齿痛,湿疹,。

用法用量:内服1—5克,外用适量。

6、细辛:辛、温,有小毒。

功能主治:祛风解表,散寒止痛,温肺化饮,通鼻。

用量过大或煎煮时间过短,易引起中毒。

中毒症状有头痛,呕吐等,严重者牙关紧闭,抽搐等,最后可因呼吸麻痹而死亡。

用法用量:内服1—3克,入丸散0.5—1克,外用适量。

8、天南星:苦、辛、温,有毒功能主治:燥湿化痰,祛风定惊,消肿散结。

用法用量:2.4——4.5克9、冰片:辛、苦、凉功能主治:通诸窍,散郁火,去翳明目,消肿止痛。

治中风口噤,热病神昏,惊痫痰迷,气闭耳聋,喉痹,口疮,中耳炎,痈肿,痔疮,目赤翳膜,蛲虫病。

常用的中草药毒性及不良反应ppt课件

常用的中草药毒性及不良反应ppt课件

常用中草药不良反应——神经不良反应
➢ 萱草花—可致脑、脊髓白质、视神经变性 ➢ 白果—可使人惊厥、强直、呕吐、腹泻 ➢ 天竹子—对心脏、呼吸有抑制作用 ➢ 瓜蒂—对呼吸有抑制作用 ➢ 马钱子—可使人惊厥、强直,对神经有毒性 ➢ 麻黄—有中枢兴奋作用 ➢ 长春花、山慈姑—有不可逆性的周围神经毒

常用中草药不良反应——过敏反应
➢ 益母草、茺蔚子—大剂量、长期使用可致急、 慢性肾衰。
➢ 紫草—可致蛋白尿、血尿,光过敏, ➢ 山慈姑—可致蛋白尿、亚急性肾小球肾炎 ➢ 苍耳子—长期服用,有的可致肾功能下降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常用中草药不良反应——血液毒性反应
➢ 龙葵、蜀羊泉—可致溶血、血液白细胞下降 ➢ 雷公藤、青风藤—可致血液白细胞下降、 ➢ 长春花、喜树、山慈姑—有骨髓抑制作用 ➢ 三棱、莪术、蜈蚣—可致溶血、出血 ➢ 斑蝥、蜂毒、雷公藤、天花粉—可致弥漫性
常用中草药的毒副反应
常用中草药的毒副反应——常见原因
➢ 辩证错误 ➢ 不熟悉药物整体性能 ➢ 不熟悉药物炮制作用 ➢ 剂量过大(有个体差异) ➢ 疗程过长 ➢ 配伍欠妥 ➢ 病症复杂,顾此失彼
常用中草药的不良反应
常用中草药的不良反应——消化道反应
➢ 黄柏—剂量超过10克,可能出现恶心、食欲减退 ➢ 苦参—剂量超过10克,可能出现恶心、食欲减退 ➢ 秦艽—剂量过大,可出现恶心、食欲减退、腹泻 ➢ 龙葵、蜀羊泉—部分人可致便稀、腹泻 ➢ 仙茅—剂量超过10克,可能出现恶心、内热感 ➢ 青风藤—剂量过大,可出现恶心、泛酸、胃痛 ➢ 百部—剂量过大,可出现恶心、胃痛 ➢ 山豆根—可出现恶心、泛酸、胃痛 ➢ 山慈姑—剂量过大,可出现恶心、呕吐、腹泻
➢ 下列药物可致过敏性皮炎:天花粉、全 蝎、水蛭、地鳖虫、蜈蚣、鱼腥草注射 液

中药中毒课件

中药中毒课件
2010年发现因服灵芝粉后口唇发绀,经验证为汞含量过 高。当时又随机抽查了八种热门中成药,又发现三种中成 药重金属(砷、汞、铅等)不同程度超标。其中以名牌北京 同仁堂之“牛黄解毒片”最甚,砷含量超标八倍,被港报指 责为“愈解毒愈中毒”的“毒王”。
因重金属超标而遭非难在海外已非首次,95年新加坡一次 查禁了十二种(其中包括了在澳有售的兰州品牌),加拿大 也因重金属超标禁过“牛黄清心丸”。
中药中毒课件
川乌、附片
• 中毒原因: 1、用量过大。川乌常用量3-9克,附片常用
量3-15克。 2、煎煮不当。乌头类药物宜久煎,因其具有
水解性,在水中加热,双酯型乌头碱水解 为单酯型乌头次碱,再水解为无酯键的乌 头原碱,毒性为乌头碱的1/2000—— 1/4000,而强心作用增强。 3、配伍或制剂不当。如乌头类药物泡酒服用 易导致中毒。中药中毒课件
15
•1、炮药制物减毒
巴豆
乌头
斑蝥 马钱子 水蛭 厚朴 马兜铃 硫磺 蜈蚣
蟾酥
千金子
附子
炮制 目的
米炒 减毒 矫味
砂炒 滑石粉 姜炙 减毒 减毒 减毒
蜜炙 豆腐煮 烘焙 减毒 减毒 减毒
制霜 白酒制 黑豆制
减毒
减毒 减毒
中药中毒课件
•2、配伍减毒
甘遂 + 大枣 砒霜 + 防风 巴豆 + 绿豆 杏仁 + 麝香 附子 + 干姜,甘草、人参、生姜,大黄 马钱子 + 甘草、绿豆 苍耳子 + 黄芪 雷公藤 + 白芍、赤芍
中药中毒
• 急诊科 吴国新
中药中毒课件Βιβλιοθήκη 中草药真的安全吗?中草药一向被认为具有毒副作用少、使用安全的 特点。

毒性中药饮片培训

毒性中药饮片培训

川乌、制川乌
2.生川乌: 除去杂质。 3.制川乌: 净制:除去杂质,大小个分开。 浸泡:4-5日(冬季5-7日),每日换水2次,至川乌泡透、 切开无干心。 蒸:蒸6-8小时,至川乌剖面呈褐色、无白心,口尝微有 麻舌感。 晾:至六成干(用手指捏不易变形) 切:使用多功能精切机,调整刀距为3mm,将川乌切制 成2-4mm的厚片。 烘干:工作温度为70-80℃,烘干5-7小时,至水分检查 ≤9%。 筛:用震动式筛选机和10目筛网,筛净药屑≤3%。
附片、淡附片
性状:
盐附子 呈圆锥形,长4~7cm,直径3~5cm。表面灰黑色,被盐霜,顶端 有凹陷的芽痕,周围有瘤状突起的支根或支根痕。体重,横切面灰褐色,可 见充满盐霜的小空隙和多角形形成层环纹,环纹内侧导管束排列不整齐。气 微,味咸而麻,刺舌。

黑顺片 为纵切片,上宽下窄,长1.7~5cm,宽0.9~3cm,厚0.2~0.5cm。 外皮黑褐色,切面暗黄色,油润具光泽,半透明状,并有纵向导管束。质硬 而脆,断面角质样。气微,味淡。
半夏、姜半夏、清半夏、法半夏
4.清半夏: 净选:去净杂质,大、小个分开。 浸泡:按照每100kg半夏用白矾20kg计算,取适量白矾, 倒入不锈钢池内,加入11.5倍量的清水搅拌使白矾溶化, 制成 8%的白矾液。将半夏倒入白矾液内,浸泡(夏、秋季 2-3日,冬季4-5日),每日搅拌2-3次,至半夏泡透、大个半 夏切开后无干心。 浸泡药材的水收集至蒸煮罐,煮沸1小时降解毒性后排放 洗药:使用洗药机和清水,将泡透的半夏喷淋洗净。 切制:使用多功能精切机,调整刀距为3mm,将半夏切制 成2-4mm的厚片。 烘干:使用热风循环烘箱,将半夏片平铺在料盘上,厚度 不超过3cm,工作温度为70-80℃,烘干4-6小时,至水分 检查≤11.0%。 筛选:使用震动筛选机和12目筛网,将半夏片筛净粉末。

毒性中药饮片的合理使用

毒性中药饮片的合理使用
常用毒性中药饮片的合理 使用与中毒处理
药剂科
目录
1 毒性中药饮片的定义
2 毒性中药饮片的分类
3
常用毒性中药饮片合理使用 与中毒处理
4 毒性中药饮片的管理
1 毒性中药饮片的定义
一、毒性中药饮片定义:
中医药学对中草药毒性的认识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中药毒性泛指一切中草药的作用或中草药的
偏性。“药以治病,因毒为能,所谓毒者,以气味之 有偏也”。
半夏
半夏在临床上对治疗食道 癌、胃癌、皮肤癌有较好 的疗效。还具有降压作用。
半夏
半夏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块茎。
半夏常用品种: 生半夏:不用炮制辅料,将原药村拣净杂质即可。 清半夏:是用20%的白矾经过炮制而成。功效偏重于 健胃化痰。 法半夏:是用15%甘草,10%生石灰经过炮制而成。 功效长于祛痰止咳,除湿。 姜半夏:是用25%生姜,12.5%白矾为辅料炮制而成。 功效善于和胃止呕,祛寒痰,镇咳。
中毒症状: 舌、咽、口腔麻木和肿痛、流涎、呕吐、张口困难,失音、 严重者可导致窒息。半夏有毒成分难溶于水,但长久加热 可以破坏。
中毒处理: 轻微中毒--只要停服半夏,多饮水促进代谢,很快就没事了。 较严重中毒--可以用生姜煮水频服,可以解毒。 严重中毒--应及时洗胃,并输液,应用呼吸兴奋剂。
细辛
细辛为马兜铃科植物北细辛、华细辛的干燥根和根茎。 主要有效成分为细辛挥发油。
全蝎 全蝎为钳蝎科动物东亚钳蝎的干燥体。其主要成份为蝎 毒,为毒性蛋白和非毒性蛋白,类似蛇毒神经毒蛋白。
全蝎具有抗惊厥,抗血栓、 抗肿瘤,抗癫痫的作用。
全蝎
功能主治: 息风镇痉,通络止痛,攻毒散结。用于肝风内动, 痉挛抽搐,小儿惊风,中风口歪,半身不遂,破伤 风,风湿顽痹,偏正头痛,疮疡,瘰疬。

毒性中药饮片用法用量

毒性中药饮片用法用量

47 巴豆 48 甘遂 49 华山参 50 红粉 51 芜花 52 苦木
有大毒 有毒 有毒 有大毒 有毒 有小毒
有毒成分主要是秋水仙碱 ,中毒量为 15~ 45克 凡阴虚火旺者忌服。 报道加大剂量能引起中枢麻痹,注射剂引起过敏或 中毒反应。临床应用时应注意用量。 因有强烈的发汗作用,虚弱者及孕妇忌服。 孕妇及体虚无瘀者慎用。 生品为国家规定的毒性中药品种*。孕妇及体弱便 辛,温;有毒。归肝肾、大肠经 溏者忌用。 本品为国家规定的毒性中药管理类品种*。临床使 苦,温;有大毒。归肝、脾经 0.3~0.6g 用本药或含马前子的成药时,应控制一次服用剂 量:含士的宁在6mg左右。 峻猛泻药,注意正确炮制、合理剂量和恰当服用方 辛,热;有大毒。归胃、大肠经 外用适量,研末敷患处,或捣烂以 法。巴豆霜0.1~0.3g多入丸散,用于寒积便秘, 纱布涂搽患处。 乳食停滞,下腹水肿,二便不通,喉风,喉痹。 苦,寒;有毒。归肺、肾、大肠 0.5~1.5g,炮制后多入丸散用。 本品为国家规定毒性中药管理品种*。孕妇禁用, 经 与甘草为十八反药物。 甘、微苦,热;有毒 0.1~0.2g 青光眼患者禁用,孕妇及前列腺重度肥大者慎用 外用适量,研极细粉单用,或与其 国家规定的毒性中药管 辛,热;有大毒 它药味配成散剂或制成药捻。 理品种* 苦、辛,温;有毒。归肺、脾、 1.5~3g。醋芜花研末吞服,1次0.6 注意用量,与甘草相反。 肾经 ~0.9g,日1次。 枝:4.0~4.5g。叶:1~3g。外 苦,寒;有小毒。归肺、大肠经 孕妇忌服 用适量。
孕妇妇禁用,不谊与半夏、瓜蒌、天花粉、贝母、 白蔹、白及同用。 微温有小毒,主治咳嗽并有润肠作用,阴虚咳嗽及 有小毒 17 苦杏仁 大便溏泄和亡血者忌服。 生品为国家规定的毒性中药管理品种*。生品内服 生:大毒、制:有毒。 归心肝 一般用制品。1.5~3g,宜先煎久煎 18 制草乌 有毒 慎用。不宜与贝母、半夏、白及、白蔹、天花粉、 、肾、脾经 。 瓜蒌同用。 19 南鹤虱 有小毒 苦,辛,平。有小毒。归脾、胃 3~9g 临床使注意剂量不可过大。 苦,寒,有毒。归肺、肾、大肠 本品为泻下重剂,所以孕妇及脾胃虚弱者忌服,不 20 牵牛子 有毒 3~6g 经 胀满、不大便秘者慎用。 0.5~2g用龙眼肉包裹或装胶囊吞 21 鸦胆子 有小毒 苦,寒,有小毒。归大肠、肝经 因有局部剌激作用,故需包裹后服用。 服。外用适量。 辛、苦,温,有毒。归肝、肾、 本品毒性主要是强心成份,其酒浸剂作用更强,临 22 香加皮 有毒 3~6g 心经 床应注意用量及应用时间,以防中毒。 本品为治疮圣药,临床见虚火、阴证疮疡及孕妇应 有小毒 23 重楼 苦,微寒,小毒。归肝经 3~9g。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忌服。 微苦、辛,温,有小毒。归肺、 本品为消积破血、软坚之品,动物试验虽未见流产 24 急性子 有小毒 3~4.5g 肝经 作用,但临床凡内无瘀积证者及孕妇应忌服。 苦、辛,寒,有毒。归肺、肝、 药力峻猛,易伤正气,剌激肠胃,有催吐作用,孕 25 常山 有毒 5~9g 心经 妇慎用,注意制品和服法 3~9g。外用适量,多煎汤熏洗,或 26 蛇床子 有小毒 辛、苦,温,有小毒。归肾经 肾家有火及下部有热者勿服。 研末调敷。 辛、咸,温,有小毒。归肺、大 1~1.5g,多入丸散。外用研末吹鼻 27 猪牙皂 有小毒 孕妇及咳血、吐血者禁用。 肠经 取嚏或调敷。 苦,微寒,有小毒。归肝、胃经 阴虚内热及脾胃虚寒者不宜服用, 孕妇应慎 28 绵马贯众 有小毒 4.5~9g 用。 有小毒 29 蒺藜 辛、苦,微温,有小毒。归肝经 6~9g 血虚气亏患者及孕妇慎用。 3~9g;研末吞服1~1.5g/次,1 30 蕲蛇 有毒 甘、咸,温,有毒。归肝经 阴虚内热患者禁服。 日2~3次。 苦、辛,平,有小毒。归脾、胃 31 鹤虱 有小毒 3~9g 孕妇、衰弱者及腹泻者均禁用。 经 0.1—0.5g多入丸散服,不宜入煎 不宜大量服用,也不宜少量久服,肝肾功能不全者 32 朱砂 有毒 甘,微寒。归心经 剂,外用适量 禁服。 含马兜铃酸,不宜大量或长期服用,儿童及老年人 33 马兜铃 含马兜铃酸苦微寒,归肺、大肠经 3—9g 慎用,孕妇、婴幼儿及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16 附子 有毒

医疗用毒性药品和毒性药材、饮片相关知识培训PPT演示课件

医疗用毒性药品和毒性药材、饮片相关知识培训PPT演示课件

有毒药材:38种 单独列出有毒饮片:
32种
18
中国药典分类方法(饮片与药材同名的没单独列出)
药材品名 川乌
马钱子 天仙子
巴豆 红粉 闹羊花 草乌 斑蝥
大毒品种
毒性程度 饮片品名
大毒
生川乌
大毒
生马钱子
大毒
制马钱子
大毒
生巴豆
大毒
生草乌
大毒
生斑蝥
大毒
巴豆霜
大毒
马钱子粉
毒性程度 大毒 大毒 大毒 大毒 大毒 大毒 大毒 大毒
毒性程度 小毒 小毒 小毒 小毒 小毒 小毒 小毒
猪牙皂
小毒 绵马贯众炭 小毒
绵马贯众 紫萁贯众
蒺藜 榼藤子
鹤虱 翼首草
小毒 小毒 小毒 小毒 小毒 小毒
小毒药材:29种 单独列出小毒饮片:
8种
17
中国药典分类方法(饮片与药材同名的没单独列出)
药材品名 三颗针 干漆
土荆皮
山豆根 千金子 天南星 木鳖子
4
医疗用毒性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中简称毒性药品)
定义
5
医疗用毒性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中简称毒性药品)
品种
由卫生部会同 国家医药管理局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规定。
6
西药毒药品种(11种)
去乙酞毛花甙丙 阿托品
洋地黄毒甙
氢溴酸后马托品 三氧化二砷
毛果芸香碱
升汞
水杨酸毒扁豆碱 亚砷酸钾
艾叶
北豆根 地枫皮 红大戟 两面针 吴茱萸
苦木 苦杏仁
毒性程度 小毒 小毒 小毒 小毒 小毒 小毒 小毒
小毒
小毒 小毒 小毒 小毒 小毒 小毒 小毒
小毒品种

毒性饮片培训

毒性饮片培训
于普通生产线,其醒目部位有“毒”标识。
3.毒性饮片的验收、生产及防护要求
防护 1.毒性饮片生产要自我保护,佩戴口罩手套 2.禁止裸手直接接触毒性中药材或中药饮片 3.毒性中药饮片生产车间的所有工具都必需带
有“毒”字样的标记。 4.不得将带“毒”字样的任何物品带出车间。 5.毒性饮片生产车间的工作服应在毒性车间进
行清洗。
4.毒性饮片的保管
• 1.储存的设施设备:储存毒性中药材、中药饮 片的仓库必须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专库,库房 牢固无窗,安装双层钢制防盗门和监视器,精 毒性中药材专库实行双人双锁管理,消防和报 警设备齐全良好。其他应符合药品仓库的基本 条件。
• 2.做好安全保卫工作 • 3.非保管人员和未经允许的人员禁止进入仓库,
毒性饮片培训
方国政 2020年07月04日
目录
• 1.什么是毒性饮片。 • 2.常用的毒性饮片有哪些。 • 3.毒性饮片的验收、生产、防护要求。 • 4.毒性饮片的保管。 • 5.毒性中药饮片的发放
1、什么是毒性饮片
•毒性中药饮片指毒性 剧烈,治疗剂量和中 毒剂量相近,使用不 当会使人中毒或死亡 的药材Fra bibliotek感谢聆听!
3.毒性饮片的验收、生产、防护要求
验收 • 1.质量管理部:负责毒性中药材、中药饮片
的验收。
• 2.特殊管理药品实行双人验收制度
• 3.验收特殊药品按一般药品严守规定进行外 观和包装的质量检查。
3.毒性饮片的验收、生产、防护要求
• 4.成批进货的原箱,在原包装完整的前提下 开箱验收到最小包装,必须两人以上同时 在场验收。如出现原箱短少或破损,由验 收人写出验收报告,报质管签字盖章后, 连同原箱向供货单位索赔
• 5.做好验收记录,验收记录保存期限应当自 药品有效期期满之日起不少于5年。

2021年毒性中药饮片

2021年毒性中药饮片

目前因毒并引起中毒的有三类: 强心苷类、氰 苷类、皂苷类。
常见的如含强心苷类: 致毒主要成分为多种强 心苷,毒性及中毒症状与洋地黄中毒相似,引起 心血管系统相关症状。主要有夹竹桃、万年青、 羊角拗,还有罗布麻、福寿草、五加皮、铃兰、 毒筋木等。
三、中毒常见临床表现
含毒性蛋白类植物中毒
毒蛋白主要含在种子中, 如巴豆、相思子, .巴 豆毒蛋白是一种细胞原浆毒, 能溶解红细胞, 并使 局部组织坏死。
三、中毒常见临床表现
矿物类药物中毒
本类药物常见有砒霜、朱砂、雄黄、水银、 胆矾、铅、硫磺等。
砒霜: 若吸入其粉尘引起中毒,首先呼吸道刺 激症状,神经系统可见肌肉痉挛、儋妄昏迷,最 后可死于呼吸及血管运动中枢麻痹;若由消化道 进入引起中毒则首先出现: 口干、痛,吞咽困难、 剧烈吐泻,严重者似霍乱。毒素对血管舒缩中枢 及周围毛细血管的麻痹导致“七窍流血”的严重后 果,最后大多死于出血或肝肾功能衰竭和呼吸中 枢麻痹: 慢性中毒除一般神经衰弱症候群和轻度 胃肠道症状外,主要为皮肤粘膜病变及多发性神 经炎。
三、中毒常见临床表现
含生物碱类中毒
含毒苷类植物中毒
含生物碱的较易发生中毒的植物有曼陀罗、 莨菪(又名天仙子)、乌头、附子、钩吻、雪上一 枝蒿、马钱子等。
生物碱具有强烈的药理及毒理作用, 其中毒潜 伏期一般较短, 多在进食后2~3小时内发病。毒 性成分大多数侵害中枢神经系统及植物神经系统, 因而中毒的临床表现多与中枢神经系统、植物神 经系统的功能紊乱有关。
二、常见中药毒药
药名: 白果
功效: 敛肺定喘,止带缩尿。
主治: 1.喘咳痰多,善于敛肺定喘,且 有一定化痰之功,为治哮喘痰嗽之常用 药。2.带下白浊,遗尿尿频。治下元虚 衰,带脉失约之袋下色清质稀,常配伍 莲子、山药、黄柏等。

最新中药毒性简介培训教学讲义ppt课件

最新中药毒性简介培训教学讲义ppt课件
巴豆(毒性球蛋白)—溶解红血球使局部细胞坏死,内服 使消化道腐蚀出血,并损坏肾脏而尿血。
苍耳子(苍耳子毒蛋白)—神经消化系统机能障碍,使毛 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9
三、毒性中药的化学成分
金属元素——砷、汞、铅等矿物
As——细胞原浆毒,作用于机体酶系统,抑制酶蛋白的巯 基便失去活性,阻碍细胞氧化和呼吸,而且损害神经细胞, 使神经系统发生各种病变,如砒石、雄黄等。
中药毒性简介培训
一、概 述
毒性中药:广义—药三分毒 狭义—产生毒性反应或损伤
毒性中药 以毒攻毒
急性毒性确定毒性 LD50(g/kg)
5
大毒 有
15 16 20
毒 小毒
50
无毒
2
药典:中药有毒72(大毒10、有毒38、小毒24)
删除含马兜铃酸成分,肾毒性,关木通、广防己、青木香 1988《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28种毒性
搜风胜湿,散寒止痛, 开痰,消肿。治风寒湿 痹,中风瘫痪,破伤风, 头风,脘腹冷痛,痰癖, 气块,冷痢,喉 痹,痈 疽,疔疮,瘰疬。
1-3g。外用 孕妇禁 舌、四肢或全身发麻, 萝卜
适量。生用 研末调敷或 醋、酒磨涂
不宜与半 夏,瓜蒌, 天花粉,贝 母,白蔹,
恶心、呕吐,烦躁不 安,甚或昏迷,皮肤 苍白,心慌气短,心
麻黄碱(麻黄)—α,β肾上受体激动剂 ,兴奋大脑皮层及皮层下中枢
7
三、毒性中药的化学成分
含苷类 主要是对循环系统有毒性作用。
商陆(商陆皂苷)—— 交感神经刺激作用, 促进胃肠道 蠕动并刺激肠黏膜,引起腹痛腹泻,且有溶血作用,用量 过大可引起惊厥,严重者血压下降,瞳孔散大,心脏抑制 和麻痹而死亡。
莨宕碱类(洋金花,曼陀罗,华山参,天仙子,罂粟)—中枢及周围神经系统 东莨宕碱—抑制大脑皮层和皮层使意识丧失,产生麻醉,兴奋延髓和脊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毒性药品1、硫磺:酸、温、有毒。

功能主治:壮阳,杀虫。

治阳痿。

虚寒。

泻痢,大便冷秘。

外用治疥癣。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0.5—3克。

外用适量。

2、制川乌:辛热、有毒。

功能主治:祛寒湿,散风邪,温经止痛。

治风寒湿痹,历节风痛,四肢拘挛,半身不遂,头风头痛,心腹冷痛,阴疽肿毒。

用法用量:内服1—3克,外用适量。

3、制草乌:辛苦热,有大毒。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温经止痛。

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麻醉止痛,一般用制草乌。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生品勿内服。

4、黑附片:辛苦大热,有毒。

功能主治:回阳补火,散风除湿。

治阴盛格阳,大汗亡阳,吐利厥逆,心腹冷痛,脾泄冷痢,脚气水肿,小儿慢毒,风寒湿痹。

用法用量:内服3---15克,外用适量。

5、吴茱萸:辛,苦温,有毒。

功能主治:温中,止痛,理气,燥湿。

治呕逆吞酸,厥阴头痛,脏寒吐泻,脘腹胀痛,脚气,疝气,口疮,溃疡,齿痛,湿疹,。

用法用量:内服1—5克,外用适量。

6、细辛:辛、温,有小毒。

功能主治:祛风解表,散寒止痛,温肺化饮,通鼻。

用量过大或煎煮时间过短,易引起中毒。

中毒症状有头痛,呕吐等,严重者牙关紧闭,抽搐等,最后可因呼吸麻痹而死亡。

用法用量:内服1—3克,入丸散0.5—1克,外用适量。

8、天南星:苦、辛、温,有毒功能主治:燥湿化痰,祛风定惊,消肿散结。

用法用量:2.4——4.5克9、冰片:辛、苦、凉功能主治:通诸窍,散郁火,去翳明目,消肿止痛。

治中风口噤,热病神昏,惊痫痰迷,气闭耳聋,喉痹,口疮,中耳炎,痈肿,痔疮,目赤翳膜,蛲虫病。

用法与用量:内服,入丸、散,0.5~1分。

外用:研末撒或调敷。

10、雷公藤:苦、大毒。

功用主治:杀虫,消炎,解毒。

宜忌:本品有大毒,内服宜慎。

使用本药须去除表皮,主要用其木质部。

因主要毒素含于皮部,而且雷公藤必须先煎2小时才可以和其他药共煎。

用法与用量:12克为宜。

(30—60)克即可使人中毒死亡。

选方:(1):治风湿性关节炎:雷公藤根、叶,捣烂外敷,半小时后即去,否则起泡。

(2):治皮肤发痒:雷公藤叶,捣烂,搽敷。

(3):治腰带疮:雷公藤花、乌药,研末调擦患处。

11、蟾蜍:辛、凉,有毒。

归经:入阳明经。

入心、肝、脾、肺四经。

功用主治:破症结、行水湿,化毒,杀虫,定痛。

治疔疮,发背,阴疽瘰疬,恶疮,症瘕癖积,臌胀,水肿,小儿疳积,慢性气管炎。

用法与用量:1只。

丸、散0.9——3克12、朱砂:甘、寒,有毒。

归经:心经。

功用主治:安神、定惊、明目、解毒用法与用量:0.1——0.5克13雄黄:辛温有毒归经:肝,胃。

大肠经功用主治:解毒。

杀虫用法用量:内服0.05~~~0•1克,入丸,散用。

外用适量,研末敷宜忌:内服宜慎,不可久服,孕妇禁用,切忌火煅14.黄药子:苦,寒。

有毒归经:肺肝经功用主治:化痰散结消瘿,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用法用量:煎服,5~15克。

研末敷,1~2克。

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研末调敷或末汁涂宜忌:本品有毒,不宜过量,故胃虚弱及肝功能损害者慎用14.鸦胆子:苦,寒归经:大肠,肝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止利,截疟,用法用量:内服0.5~2克,以干龙眼肉包裹或入胶囊吞服,不宜入煎剂,外用适量宜忌:本品有毒,对胃肠道及肝肾均有损害,不宜多用久服。

孕妇及小儿慎用。

胃肠出血及肝肾病患者,应忌用或慎用。

15急性子:微苦辛温有小毒功能主治:破血软坚,消积用法用量:3~4.5克宜忌:内无瘀积及孕妇忌用16. 水蛭:咸,苦,平。

有小毒归经:肝经功用主治:破血通经,逐瘀消()用法用量:煎服,1.5~3克,研末服,0.3~0.5克。

以入丸,散或研末服为宜。

或以鲜活者放置于瘀肿局部吸血消瘀。

宜忌:孕妇及月经过多者忌用17.守宫:咸,寒,有小毒。

祛风,定惊,散结,解毒。

治中风瘫痪,历节风痛,风痰,瘰疬,恶疮。

用法与用量:内服:焙研入丸、散。

外用:研末调敷。

18.蜈蚣:辛,温,有毒归经:肝经功能主治: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用法用量:煎服,3~5克,研末冲服,每次0.6~1克。

外用适量宜忌:本品有毒,用量不宜过大,孕妇忌用19麻黄:辛,微苦,温归经:肺,膀胱经功能主治: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用法用量:煎服,2~9克,发汗解表宜生用,止咳平喘多蜜用宜忌:本品发汗宣肺力强,凡表虚自汗,阴虚盗汗及肺肾虚喘者均当慎用21芒硝:咸,苦,寒归经:胃,大肠经功能主治:泻下攻积,润燥软坚,清热消肿用法用量:10~15克,冲入药汁内或开水溶化后服。

外用适量宜忌:孕妇及浦乳期妇女忌用或慎用22牵牛子:苦,寒;有毒归经:肾,肺,大肠经功能主治:泻下逐水,去积杀虫用法用量:煎服,3~9克,入丸散服,每次1.5~3克。

本品炒用药性减缓宜忌:孕妇忌用,不宜与巴豆,巴豆霜同用23甘遂:苦,寒,有毒归经:肺,肾,大肠经功能主治:泻水逐饮,消肿散结用法用量:入丸,散服,每次0.5~1克,外用适量,生用。

内服醋制用,以减低毒性宜忌:虚弱者及孕妇忌用,不宜与甘草同用24巴豆:辛,热;有大毒归经:胃,大肠经功用主治:峻下冷积,逐水退肿,祛痰利咽,外用蚀疮用法用量:入丸散服,0.1~0.3克,大多数制成巴豆霜用,以减低毒性,外用适量。

宜忌:孕妇及体弱者忌用,不宜与牵牛子同用25商陆:苦,寒;有毒归经:肺,脾,肾,大肠经功能主治:泻下逐水,消肿散结用法用量:煎服,5~10克,醋制以降低毒性,外用适量。

宜忌:孕妇忌用26马钱子:苦温有大毒攻能主治:通络止血,散结消肿。

用法用量:0.3~0.6克,炮制后入丸散用宜忌:不宜生用,多服久服,孕妇禁用27虻虫:苦,微寒。

有小毒归经:肝经功能主治:破血逐瘀,散积消症。

用法用量:煎服,1~1.5克,研末服,0•3克宜忌:孕妇及体虚无瘀,腹泻者忌28斑蝥:辛,热,有大毒归经:肝,肾,胃经功用主治:破血逐瘀,散结消(),攻毒浊疮用法用量:内服多入丸散,0.03~0.06克。

外用适量,研末敷贴,或酒醋浸涂,或作发泡用。

内服需以糯米同炒,或配青黛,丹参以缓其毒。

宜忌:本品有大毒,内服宜慎,应严格掌握剂量,体弱忌用,孕妇忌用。

外用不宜久熬和大面积使用29皂荚:辛,咸,温。

有小毒归经:肺,大肠经功用主治:袪顽痰,通窍开闭,袪风杀虫用法用量:研末服,1~1.5克;亦可入汤,1.5~5克。

外用适量。

宜忌:辛散走窜之性强,非顽疾证实体壮者慎用。

孕妇,气虚阴亏有出血倾向者忌用30马兜铃:苦,微辛,寒归经:肺,大肠经功能主治:清肺化痰,止咳平喘,清肠消逝用法用量:煎服3~10克。

外用适量,煎汤熏洗。

一般生用,肺虚久咳者蜜用宜忌:用量不宜过大,以免引起呕吐。

虚寒喘咳及脾虚便溏者禁服,胃弱者慎用31洋金花:辛,温。

有毒归经:肺,肝经功能主治:止咳平喘,麻醉镇痛,止痉用法用量:内服0.2~0.6克,宜入丸,散剂,做卷烟吸,一日量不超过1.5克,外用适量,煎汤洗或研末外敷。

宜忌:外感及痰热咳喘,青光眼,高血压,心动过速禁用,孕妇,体弱者慎用32罂粟壳:酸,涩平,有毒归经:肺,大肠,肾经功用主治:涩肠止泻,敛肺止咳,止痛用法用量:煎服3~6克,止咳蜜用,止血止痛醋炒用宜忌:本品过量或持续服用易成瘾,咳嗽或泻俐初起邪实者忌用33常山:苦,辛,寒有毒归经:肺,心,肝经功能主治:涌吐痰诞,截疟用法用量:煎服4.5~9克,涌吐可生用,截疟宜酒制用。

治疟宜在病发作前半天或2小时服用,并配伍陈皮,半夏等减轻其呕吐的副作用宜忌:本品有毒,且能催呕,故用量不宜过大,体虚及孕妇不宜用35硫黄:酸温有毒归经:肾大肠经功能主治:外用解毒杀虫止痒,内服补火助阳通便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研末敷或加油调服患处,内服1.5~3克,炮制后入丸宜忌:阴虚火旺及孕妇忌用36白矾:酸涩寒归经:脾,肺肝大肠功能主治:外用解毒杀虫,燥湿止痒,内服止血,止泻,化痰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研末撒布,调服或化水洗患处,内服0.6~1.5克入丸,散服宜忌:体虚胃弱及无湿热痰火者忌用37蟾酥:辛温有毒归经:心经功能主治:解毒,止痛,开窍醒神用法用量:内服0.015~0.03克,研细,散用,外用适量宜忌:本品有毒,内服慎勿过量,外用不可入目,孕妇慎用38木鳖子:苦微甘凉有毒归经:肝脾胃经功能主治:攻毒疗疮,消肿散结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研末,用油或醋调涂患处,内服0.9~1.2克,多入丸,散用宜忌:孕妇及体虚者忌用39土荆皮:辛温有毒归经:肺脾经功能主治:杀虫止痒用法用量:外用适量,酒或醋浸涂擦,或研末涂患处宜忌:只供外用,不宜内服40升药:辛,热,有大毒归经:肺,胃经功能主治:拔毒,去腐用法用量:外用适量,本品只供外用,不能内服,且不用纯品,而多配煅石膏外用。

同时,研极细粉末,干掺或调敷,或以药捻沾药粉使用宜忌:本品有大毒,外用亦不可过量或持续使用,外疡腐肉已去或脓水已尽者,不宜用。

41轻粉:辛,寒,有毒归经:大肠,小肠经功能主治:外用攻毒杀虫,蔹疮,内服逐水通便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研末调涂或干掺,或制膏外贴。

内服每次0.1~0.2克,入丸,散服宜忌:本品有毒(可至汞中毒),内服宜慎,且服后应漱口,体虚及孕妇忌服42砒石:辛,大热,有大毒归经:肺,肝经功能主治:外用攻毒杀虫,蚀疮去腐,内服劫痰平喘,截疟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研末撒敷,宜做复发散剂或入膏药,药捻用,内服一次0.002~0.004克,入丸散宜忌:本品剧毒,内服宜慎,外用亦应注意,以防局部吸收中毒,孕妇忌服43铅丹:辛,微寒归经:心,肝经功用主治:拨毒生肌,杀虫止痒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研末撒布或熬膏贴敷。

内服每次0.3--0.6克,入丸散服宜忌:本品有毒,用之不当可引起铅中毒,应慎用。

不可持续使用以防蓄积中毒。

44炉甘石:甘,平归经:肝,胃经功用主治:解毒明目退翳,收湿止痒敛疮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研末撒布或调敷,水飞点眼,吹喉。

一般不内服宜忌:宜炮制后用45硼砂:甘,咸,凉归经:肺,胃经功用主治:外用清热解毒,内服清肺化痰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研极细末干撒或调敷患处,或化水含漱,内服,1.5~3克入丸,散用。

宜忌:本品以外用为主,内服宜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