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夏商王朝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一课教案

篇一:历史必修一第一课教案一、夏商社会的政治制度1.基础知识: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
我国开始有了早期国家政治制度。
其死后,其子启即位。
原始社会后期的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
2.夏商的政治制度如何?已有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
中央设有相、卿士等官职。
地方封侯、伯,他们要定期向商王纳贡,并奉命征伐。
二、商的政治制度:政治制度:内外服制度;1、商王的权利是有限的;2、附属国的自主权相对大;3、政治制度的特点:神权高于皇权,利用神权,强化王权。
三、西周的政治制度1.分封制①定义:又称封邦建国。
②目的:巩固统治③对象:王族、功臣、先代贵族④内容:一方面,受封的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另一方面,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⑤影响:积极:a. 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b.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消极:c.受封诸侯,在自己领地内有相当大的独立性。
d.随着诸侯国势力的日益强大,到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
⑥分封制的破坏(春秋战国时期)a.原因:在分封制下,受封的诸侯在他们的领地,有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的独立性。
b.表现;a.楚王问鼎;b.诸侯争霸。
2.宗法制一个官员生前娶了一位妻子,为他生了一个女儿,然后他再娶了一个妾氏,为他生了大儿子,此后妻子又为他生了一个小儿子,结果这官员不幸殉职,于是他的两个儿子都想取得他的爵位和家业,请问应该判给谁?小儿子。
①定义: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②目的: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③最大的特点(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④内容:1、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的制度;2、宗法制度确立了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⑤作用:1、宗法制度保障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2、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第 1 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知识大纲导引答题术语导学(1)王位世袭制、等级威严的分封制以及血缘关系所维系的宗法制,组成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
(2)分封制是西周增强对领土管理的一种行政制度。
它利用血缘关系推行分封,起到了稳固政权的作用,但在周王室衰微后造成分裂盘据。
(3)西周的宗法制以嫡长子继承制为中心,大宗和小宗既是家族血缘关系,也是政治上君臣隶属关系。
知识点一从禅让到王位世袭1.王位世袭制确实立(1) 确定:约公元前 2070 年,禹成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
他的儿子启夺得王位,并传位给自己的后辈。
王位世袭制指“家天下”取代了“公天下”。
(2)影响:政治权益由“传贤”变为“传子”,“家天下”的场面渐渐形成。
原始社会后期的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
商朝占卜表现出王权与神权相联合。
2.初步成立行政管理制度(1) 神化王权:夏商的最高统治者把自己的行为说成是天的意志,王权拥有了神奇色彩。
(2)中央:相、卿士等的建立。
(3)地方:侯、伯等的建立,他们作为臣服于商朝的方国领袖,按期向商王进贡,并受命讨伐。
[ 学思之窗 ]( 赐教材 P5) 从这段记录,你能看出商朝的相权有多大吗?提示:从资料能够看出,商朝的相,权益很大。
相在中央的行政官员中,权益最高。
他不单辅助商王,还要对其教育、劝说,甚至能放逐商王。
商朝也存在分封,但这些封国大多数是地方部族,与商王朝王室无血缘关系,在商王朝强盛时,听从于商王朝,在商王朝衰败时,就会与中央抗衡甚至反叛,与中央的关系特别不稳固。
知识点二等级威严的分封制1.目的:为了进行有效统治,西周推行分封制。
2.内容(1)对象:王族、元勋和古代帝王的后辈。
(2)义务:听从周天子命令,为周天子镇守疆土、跟从作战、缴进贡赋和朝觐述职。
(3)权益: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对卿医生推行再分封;可设置官员、成立武装、征派赋役等。
3.作用(1)西周经过分封制,增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
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第1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经典课件(48张)(共48张PPT)

孔子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
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孔子这句话中的“
礼”的主要含义是
D( )
A.礼仪 C.风俗
B.政权 D.政治制度
二. 西周的政治制度
㈠ 分封制
1.目的: 加强统治,拱卫王室 2.分封对象: 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 3.应尽的义务: 服从命令,镇守疆土、贡献财物、
朝觐述职、随从作战。
4.分封者的获得的好处(权利):
得到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可以设官、建立军 队、征赋等;有再次分封的权利。
❖ 看课本P5《西周分封示意图》 回答:
1.西周的都城在今天哪里? 2.主要诸候国有哪些? 3.同姓封国与异姓封国的分布有什么特点?这反
映了统治者什么目的?
5.作用
A.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加强了对地方的统治。 B.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天子——诸侯— —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王位世袭制出现是必然还是偶然? 原因? 原因:生产力水平进步导致贫富分化出现
1. 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的主要因素是( C )
A.家天下局面的出现 B.国家机器的完善 C.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D.历史人物的决策
2.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
子,货力为己。”文中的“大道”是指A( )
①禅让制 ②世袭制 ③公有制 ④私有制 A. ①③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②
但由于各地政治经济文化联系不密切,商王对 方国的控制力有限,方国基本上保持了原有的社会 结构,有很大的自主权,所以商朝国家就是一种方 国与方国间松散的联合体。
但由于方国多数就是原本的部落 ,本来就是存 在的,因而并不是分封。
及时反馈:
中国古代,在中央设相的官职以参与国王
高中历史必修1笔记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一.从禅让到王位世袭1.夏: 禹的儿子启夺得王位并传位后代2.国家大事占卜决定,王权具有神秘色彩3.商: 中央设相和卿士,地方封侯和伯二.等级森严的分封制1. 目的: 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2. 内容: 把王畿以外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有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的义务。
3. 特点:层层分封(天子---诸侯----卿大夫------士)4. 影响:◆积极:加强了对地方的统治,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西周成为强国◆消极:诸侯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势力日益强大,导致西周后期王权衰微,分封制遭破坏。
三.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1. 目的:加强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2. 内容:嫡长子继承制3. 特点:依据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统治。
与分封制互为表里。
4. 作用: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前言:●尧舜禹时期,传位给贤能人,称为“禅让制”●禹后来在部落斗争中取得了胜利,享有极高威望,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也为实行王位世袭奠定了基础。
总结:1.西周分封制有利于政治稳定,有一定积极意义2.王位世袭,等级森严的分封制,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构成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和特征。
夏:前2070 —前1600商:前1600 —前1046西周:前1046 —前771春秋:前770 —前476战国:前475 —前221❖西周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其作用是什么?宗法制和分封制,二者互为表里。
宗法制的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宗法制和分封制的结合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特点、影响?内容:把王畿以外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课

商朝的主要官员及其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官员 相、卿士 卜、祝、史 师 地方侯、伯
职责或 义务
掌管政务 负责祭祀、占卜 参与商王 和记录王朝大事 决策
执掌军权
向商王纳贡, 奉献征伐
一.夏商政治制度的三个主要内容:
实行王位世袭制。
神化王权。
夏商已有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 制度,国王统率大小官员,治理国家。 地方上设侯、伯,他们对商王有一定义务。
西周分封
二.西周的分封制
内容:镇守疆土、随从作战、 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特点:层层分封,等级森严 作用:加强统治,巩固王权 破坏: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受破坏
扩大统治区域、交通网络、众星捧月
三.西周的宗法制
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
序,解决贵族之间矛盾。
内容: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
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内容 特点 作用 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 嫡长子继承制 保证了贵族的垄断地位,有利 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宗法制
学习目标
了解王位世袭制以及夏商时期国家 行政管理制度 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 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深 刻体会我国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
小组任务分配
从第一小组开始,每组依次负责一个问题
国家产生
国家产生:生产力发展→私有制壮大→阶级 对立→国家产生
王位世袭制
朝代:夏 人物:启 方式:武力夺取王位,传给自己后代
含义 目的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什么呢?
1.王权与神权相结合 2.血缘关系为纽带 3.最高执政者尚未形成权力高度集中 4.具有开创性、继承性和发展性
以宗法制为核心, 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1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课件(共34张PPT)

必修一
同学们,今天也是我们第一次接触高中历史,可能你们会以 为初中已经学习了世界史和中国史,没有必要再学习一遍, 但今天我将以一个与以前不一样的视角带领大家共同学习中 国史的开篇——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你们能不能以认 识一个新朋友的心态来学习我们这本书? 那你们还记得中学学的夏、商、西周都有哪些制度吗?下面 我们就来学习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这一课。
西周建立后,又是怎样巩固自己的统治的呢?阅读教材中的《西 周分封示意图》,归纳西周实施分封制的目的、对象、国家。
2.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目的
巩固统治
把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建立诸侯
对象 国,拱卫王室
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有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
内容 义务 朝觐述职的义务
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1. 西周的建立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史称西周。
牧野之战
周武王灭商的决定性战役,又称武王伐纣。 周武王即位时,商忙于对东夷用兵,损耗很大, 国内阶级矛盾尖锐。武王九年曾率兵东进至盟 津(今河南孟津县东),诸侯不期而会者多达800 个。武王审时度势,认为时机仍未完全成熟, 所以命令退兵。直至纣王杀比干、囚箕子,陷 于彻底孤立时,武王才认为灭商时机已到。公 元前1046年,武王联合庸、蜀、羌、卢、彭、 濮等族或方国,在牧野(今河南淇县南)打败纣王。 纣王自焚,商朝灭亡。
6.福建民居——土楼结构的特点是中轴对称、有强烈的向心意识,高低尊卑、 主次分明等。一楼之内一般居住着一个家族,房舍根据“长幼有序”“男尊女
卑”的原则安排。这种建筑布局( A)
A. 深受宗法影响 B. 突出皇权至上 C. 体现宗教色彩 D. 利于邻里和睦
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2019·湖南永州一模·1)据甲骨文记载,商朝除与所属盟邦联 合行动外,商王还亲自或派人到各地举行祭祀典礼等活动,并 接受方国的贡献或对朝贡者予以报偿。这说明( )
A.早期王权主要通过神权来表现
B.商王与方国首领地位完全平等
C.中央对地方实现了有效的控制
D.商朝与所属方国重视礼尚往来
【解 析】材料中商王接受方国的贡献后也对朝贡者予以报偿,说明商朝与所属 方国重视礼尚往来,故选D项;材料中商王除进行祭祀外,还接受方面的贡献或对 朝贡者予以报偿,说明商王通过祭祀等活动来加强对方国的控制,因而早期王权只 是借助神权,而不是主要通过神权来表现,排除A项;商朝内外服制下,方国首领臣 服于商王,因而商朝与方国首领地位不可能完全平等,排除B项; 【答 案】D
西周地方实行分封制,周天子成为天下共主,地方诸侯有一 定独立性,所以不是中央集权,但也有了中央集权的因素。到 后来出现诸侯争霸的局面。
(2021·广东茂名二模·1)据史书记载,商王自称 “余一人 ”、 “予一人 ”,以示其至高无上,唯我 独尊。商王朝见于甲骨卜辞的官职名称有 “尹 ”、 “多尹 ”、 “司工 ”, “马 ”、 “多马 ”、 “射 ”, “巫 ”、 “卜 ”等二十余种。这表明商朝 A.君主专制的确立 B.中央集权已经形成 C.宗法制度的成熟 D.国家机构趋于完善
(2021·广东深圳模拟)周公平定三监之乱后,调整分封策略,并 采取了新办法安置旧殷势力。如卫康叔受封于殷都旧地,他领 有的七个殷人氏族大多是原住民;鲁侯伯禽领有的六个殷人氏 族,则是随伯禽受封迁过去的。这反映了分封制( A ) A.结合地缘与血缘加强国家管理 B.巩固了贵族的世袭特权 C.实现了天子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重视对边远地区的开发
解析 材料西周分封王族成员统治殷商遗民,体现出结合地缘与血缘加强国家 管理,故选A项;宗法制巩固了贵族的世袭特权,排除B项;分封制下天子对 地方实行间接控制,对地方的直接控制开始于秦朝郡县制的实行,排除C项; 殷商所在地属于中原地区,并非边远地区,排除D项。
历史高一必修一知识点人教版

历史高一必修一知识点人教版关于历史高一必修一知识点人教版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1、夏商政治制度的内容:中央:○1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2参与决策相、卿士,负责祭祀占卜和记录王朝大事的卜、祝、史,执掌军权的师等。
地方:侯、伯夏商政治制度的影响:夏商的早期政治制度,对西周宗法制和分封制有直接影响。
2、西周的分封:○1被封的诸侯国的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朝觐述职○2影响:积极影响: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形成了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消极影响:西周后期王权衰弱,春秋战国暑期列国纷争○3结果:西周后期分封制受到破坏;战国末年周王室失去分封大权3、西周的宗法制:○1内容:用父系的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政治的制度。
○2特点:嫡长子继承制○3影响:保证贵族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第2课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特点:一人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评价:标志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2、中央集权的基本特征:权力高度集中3、中央集权制的作用及影响:积极作用:○1使秦实力增强,通过战争扩大疆域,形成中国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成为当时世界大国。
○2使秦能一实行各种巩固统一的措施。
○3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
消极作用:依靠皇帝的专制权威,加强对人民的压榨,造成阶级矛盾迅速激化。
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1、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汉朝汉承秦制有所变化中央设三公(相、御史大夫、太尉)中朝决策机构外朝执行机构尚书台中枢机构魏晋南北朝逐步形成三省体制隋朝尚书省、内史省、门下省为中央政府高统治机构唐朝中书省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尚书省负责执行政令。
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门下省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
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消极: 家族本位,人情关系,任人为亲,传宗接代、 重男轻女的思想。
孰对孰错
天子永远都是大宗 嫡长子永是大宗 非嫡长子永是小宗 诸侯的大宗、小宗地 位是相对的
(√) (×) (×)
(√)
分析下图,并结合教材P6图示,探寻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
①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②确立严格的大
2、内容:宗、小宗体系③大宗与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④大宗
与小宗在亲缘上是兄弟关系,在政治上是君臣关系。
3、特征:①最大的特点:嫡长子继承制(核心)
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相结合,带有浓重的宗族统治色彩
4、作用: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 有利
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几个子女都想争王位,请问王位该传给谁?又是根据什 么制度来确定的?
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
宗(本义):宗庙,祖庙
宗,尊祖庙也。 《说文》
——
宗法:就是以家族为中心, 按血统远近区别亲疏的法则。
(2014广东文综)“宗”是一个会意 字。在甲骨文中,宗字象宫室屋 宇之形,“T”可能表示( ) A祖先牌位 B皇帝宝座 C青铜兵器 D铁制农具
2、目的: 进行有效统治
①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古帝王后代
*
3、内容
②诸侯权利和义务 权利: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税
义务:镇守疆土、的森严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5、特点: 层层分封,等级森严;
诸侯权利和义务相统一。
6、实质: 西周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分封制是权力的分配
宗法制是分配的原则
1.二者是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
课件7: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唐尧虞舜夏商周 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晋统一 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 宋元明清帝王休
一、从禅让到王位世袭 1.大禹建夏王朝始
部落联盟首领
夏王
2.夏启即位家天下
及禹崩,虽受益,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洽,故诸侯
皆去益而朝启,曰“吾君帝禹之子也”,于是启遂即
天子之位。
——《史记•夏本纪》
问:夏启的做法改变了禅让制,对后世产生了怎样 的影响?
问:“选贤与能”的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代替是否是历 史的退步?为什么?
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 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养。……是谓大同”。 材料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 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故谋 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 由此其选也。 ……是谓小康”。 ——《礼记·礼运篇》
周武王已封次子诞为邘、四子为应候、五子为韩侯。 长女大姬婚陈候。武王崩,嫡长子诵年幼,叔伯们具 以年长;诵还有同母弟虞。谁来继承王位?
“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互为表里的分封制与宗法制
宗法制
分封制
里
表
分配的原则 是维系分封制的 血缘纽带
权利的分配 是宗法制在政治制 度方面的外在体现
共同起到维护贵族统治阶级内部的稳定与团结的作用。
谢谢观看!
材料二 凡进食之礼……食居人之左,羹居人之右。(食:
干饭类食品; 羹:有浓汁的食品)羹之有菜者用枝,其无
菜者不用枝。
──摘自《礼记》
材料三 以饮食之礼,亲宗族兄弟。 ……以飨燕之礼,亲
第一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宗法制示意图
天子 天子 诸侯 诸侯
天子
诸侯
诸侯
诸侯
卿大夫
卿大夫
卿大夫
士
士
士
平民
平民
四、礼乐制度
为了巩固统治,西周统治者实行了分封制,为了 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实行了宗法制,为了维 护宗法分封制,制定了礼乐制度。
西周时规定了贵族饮宴列鼎的数量和鼎内的肉食 种类:王九鼎、诸侯七鼎、卿和大夫五鼎、士三鼎。 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西周时已有表示等级制度的规定,即周礼。
公天下 (天下为公选贤与能)
家天下(天下为家,各亲其亲)
1)背景: BC2070禹建立我国历史 上第一个王朝—夏。 2)确立 3)特点
4)方式: 禹死后,他的儿子启夺得王位,并传位给自己的后代 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家天下局面形成 王位采用世袭制,有时父子相传,有时兄终弟及
商王依靠神权来强化王权
夏商统治者一般是用占卜的方法征询神意, 并把占问的事情和结果、占问后事情发展的经过, 用文字记录、刻在龟甲和兽骨上。后人把这种文 字称作甲骨文,也叫卜辞。
小儿子。
三.宗法制 ①定义: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一种权 力继承制度。是用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来确立 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中的地位,最终以保证王权的 稳定。 ②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 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③最大的特点(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原则:“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④内容:大宗和小宗的划分、大宗和小宗的关系* ⑤作用: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 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⑥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 在家中、族内就是宗法制,上升到国家就是分封制
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度
课件11:第1课 夏、商、西周政治制度

(一)宗法制
2.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最大的特点(核心) 血缘与政治相结合(家国同构) 3.原则:“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
1.二者是互为表里、相辅相成的关系; 2.共同起到维护贵族统治阶级内部的稳定与团结的作用。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一、从禅让到王位世袭
(一)禅让制:在部落联盟内实行民主选举,选贤能之人
在原始社会,部落联盟的首领选举实行的是禅让制,在部落联盟内部实行民主选举,“选贤与能”。到了禹的时候,夏部落逐渐强大起来,部落联盟首领的权利也越来越大。禹按照禅让制推举伯益为继承人,但是没给实权。相反,禹把实权给了自己的儿子启。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王朝——夏朝。
左图为戴冠冕的夏禹
(二)王位世袭制 1.夏朝的建立-禹传位给儿子启。 2.“家天下”(王位世袭制)的确立
(1)传承方式:父死子继,兄终弟及 (2)特点: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宗族关系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 (3)影响:A.“公天下”—“家天下”(实质上是生产资料私有制发展在政治上的反映,是一种历史进步) B.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带有浓厚的血缘政治色彩。
二、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二、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1
公元前1046年,武王发动了灭商的总攻击,纣王逃回王宫,自焚而亡,商朝灭亡。武王建立周王朝,定都镐京,历史上称为西周。
武王灭商
周武王(姬发)
庶民
士
﹝卿﹞大夫
诸侯
天子
奴隶
层层分封
等级森严
6.分封制的评价
积极作用: a.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 b.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 c.西周成为一个延续百年的强国。
第1课 史前时期与夏商西周更迭

世袭制与禅让制的区别
制度
禅让制
开始人物 尧
王位
启
世袭制
产生方式
民主推举
父死子继 兄终弟及
时代
天下为公
天下为家
想一想:世袭制与禅让制有什么区别?
禅让制是我国原始社会部落联盟民主推举首领 的制度,开始于尧担任部落联盟首领时。 公天下
世袭制是指一个家族世世代代世袭王位(帝位), 或父死子继、或兄终弟及。开始于夏朝。
前 1046 年
商纣
酒池肉林 修建鹿台 宠爱妲己 荒淫无道
商朝的发展?
(1)政治:商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 的国家,建立了庞大的军队。 (2)经济: ①农业是主要生产部门, 还有规模较大的畜牧业;
②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明
(3)文化:甲骨文发展到成熟阶段
世界上迄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
商代青铜器中最为精致的!
三星堆青铜人像
商朝虽然很强大也很成 熟,但是商朝末年,商纣王奢 侈残暴,最终和夏桀一样走向 了灭亡!
“武王伐纣”,思考商朝灭亡的原因以及西周建立的相关史实有哪些!
•夏桀,商纣的极端残暴统治激起了平民和奴 隶的不满和反抗;
•商汤和武王伐无道,除暴君,深得人心
•商汤和武王能重用人才,联合周边小国,部 落,抓住时机一起取胜
“禅让时代”结束,王位世袭制开始,“公天下”变 成“家天下”。
3 、夏朝建立强大的国家机器 设各种官吏;组建军队;制定刑法;修造监狱
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尧舜 禹
启
禅让制 王位世袭制
思考: 世袭制和禅让制有什么区别?
思考:启是怎样继承王位的? 世袭制与禅让制有什么区别?
禅让制
世袭制
才德 推举
血缘 相传
历史教学设计——夏商王朝的统治1

历史教学设计——夏商王朝的统治1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夏商王朝的统治1教学目标禹传启,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我国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
夏朝建立的时间、国家机构。
夏朝粮食等的生产。
夏桀的暴政。
商汤灭夏。
盘庚迁殷。
商朝统治区。
商朝的繁荣:农业、畜牧业、手工业的发展。
商朝奴隶主贵族的奢侈。
奴隶的悲惨生活:“人牲”和“人殉”。
通过的“商汤灭夏”的讲解,指导学生用对比的方法去分析原因,从而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结合教科书上的图画,进行形象直观教学,由学生看图说文,提高他们的观察想象能力。
通过对夏朝奴隶制国家建立的讲述,使学生熟悉到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奴隶社会的国家之一,是世界着名的文明古国,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
通过对商朝奴隶制文明的介绍,不仅使学生熟悉到奴隶制统治的残酷性,同时,还熟悉到奴隶社会扩大了生产规模,促进了经济繁荣,它比原始杜会前进了一步,从而帮助学生树立社会发展的观点。
通过“司母戊鼎”等手工业精品的教学,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感情,并对学生进行保护国家文物观念的教育。
教学建议知识分析公元前2070年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建立,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阶级社会取代了奴隶社会。
夏朝出现了国家机构。
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建立商朝。
指导盘庚迁殷后,商朝统治才稳定下来。
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得到了发展。
重点分析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朝的建立是本课的一个重点.因为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也是第一个阶级社会。
是本课的又一个重点。
因为商朝无论在农业,畜牧业还是在手工业方面都超过了前代.非凡是商代的青铜器,从其铸造的精工、外形的繁多和花纹的精巧,都已达到很高的水平,而为全世界所有青铜器时代的文化所少见。
地位分析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他的出现改变了中国社会的性质,中国开始了阶级社会。
对学生发展的影响通过对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的讲解,是学生理解阶级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从而让学生能够把朝代的更迭放入历史发展的大背景下去考虑。
[中国古代史]第二单元 第一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与经济
![[中国古代史]第二单元 第一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与经济](https://img.taocdn.com/s3/m/321fb7a9b0717fd5360cdcef.png)
成都平原“三星堆”文化出土的
3、青铜时代
【点睛】青铜时代就是人们使用青铜制 作生产工具、武器及生活用具的文化 发展阶段。当时的青铜器已经渗透到 农业、手工业、畜牧业及商业之中, 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2、农业 ①商周已有成为“五谷”的农作物 ②知道选种、施肥和治虫害 ③已有一定数量的青铜农具 3、畜牧业: 商朝时已有家畜家禽的主要品种 青铜业、陶瓷业、玉器制造业发达 4、手工业: 5、奴隶的悲惨生活 ①在农业、手工业和畜牧业当中大量使用奴隶 ②没有人身自由,被奴隶主随意转让和买卖 ③被屠杀作为祭祀的供品和殉葬品
铁制工具 牛耕技术的 推广
1、夏朝的兴衰 ①建立: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定都阳城 ②制度: 启继禹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 下”变为“家天下”。 ③巩固: 夏朝设立了官吏、军队和监狱,制定了 刑法,建立起一套国家机构 ④灭亡: 桀的暴政,激起人民反抗。约公元前 1600年,商汤联合一些部落打败夏桀, 夏朝灭亡
【相似点】都因残暴统治而亡 【启示】(1)统治者要勤于政事、爱护百姓、 政策要符合人民意愿;用人要唯才是举, 广纳谏言。 (2)荒淫无度、暴虐成性的国军必将被人民 所抛弃。
夏朝开国是夏禹,王位传给儿子启, 禅让从此变世袭,暴君夏桀被商替。 商汤建立新王朝,商王盘庚迁都殷, 有名暴君是纣王,武王伐纣灭掉商。 西周实行分封制,天子统治要加强, 暴君厉王无人道,激起国人来暴动。 幽王烽火戏诸侯,前771(年)周灭亡。
考点一 夏、商、西周的更替
【典例1】(南充中考)下面哪个王朝的建立标 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 ) A.夏 B.商 C.秦 D.汉 【典例2】(汕头中考)西周为了巩固统治,实 行“封建亲戚,以蕃屏周”的政治制度。这种 制度是 ( )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课

• C、②③④
D、②③
概念: 将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制度 目的: 维护周王朝的统治和政权的稳定 核心: 嫡长子继承制
体系: 大宗、小宗体系
实质: 按照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力 作用: 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 “世卿 世禄”的特权。 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纷争,强化王权, “国”“家”一体
西周的宗法制有哪些特点?
C
C
6.时至今日,宗法制已经消亡,但中国传统文化中 的宗法思想影响仍然存在。你能结合当今社会现 实分析一下它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吗? 积极作用是注重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易 于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消极影响是强调家庭本位,过分重视人情关系, 人为地划分远近尊卑,个人的自主意识和平等 权利受到约束。这与现代的平等和法制意识多 少有些违背。
• 1、分封制:
概念: 目的: 巩固统治 分封的对象: 内容: 特点: 作用:
解体:
“周公兼 制天下,立七十 一国,姬姓独 居五十三人”。
《荀子· 儒效》
概念: 目的: 巩固统治 分封的对象: 同姓亲族 、姻亲、功臣、先代的贵族 权利:受封土地和人口再分封、享有世袭统治权 义务: 军赋、力役、朝贡 特点: 作用:
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一、夏商两代的政治制度
• 1、夏(BC2070):创立王位世袭制
• 2、商(BC1600):内、外服制度;神权 色彩
羌方附属 国
鬼方附属 国
商
王畿
人方附属 国 土方附属 国
内外服制度
●商代——弥漫着神权色彩
占 卜 用 的 龟 甲
甲 骨 文 卜 辞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BC1046)
⑴嫡长子继承制为主要特点,大宗 和小宗有相对性 ⑵ 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相结合 ⑶形成森严的社会等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较成熟的文字——甲骨文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
青铜王朝——夏商周
基础知识小结: 1、夏(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建立者:禹 (约公元前2070年)
禅让制(公天下)
2、商:
建立者:汤(约公元前1600年) 亡国者:纣(有名的暴君) 都城:汤定于亳,约公元前1300年,盘庚迁殷 文字:甲骨文(比较成熟的文字) 器具:青铜器
禹 公元前2070年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想一想
尧、舜时期,首领的位置是由儿子继承的吗?
为什么禹的儿子启能继承父亲的位置?
(阅读课本第6页小字部分)
禹在位时权力已经很大 禹扶植儿子启的势力,帮助启树立威信 根本原因:从原始禅让制走向王位世袭制,从原始社 会走向国家和王朝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都城:阳城 统治中心:今天的山西南部、河南西部
足迹遍及:今天的陕西、河北、山东、湖北一带
桀,夏朝最后。
汤定都亳(今河南偃师)——约公元前1600年 盘庚迁殷(今河南安阳)——约公元前1300年
商 纣王
最后一任君王。名辛, 为帝乙的儿子,史称 为纣王。曾平定东夷, 使中原文化逐渐传播 到长江、淮河流域, 奠定中国统一的规模。 虽才力过人,然拒谏 饰非、耽于酒色、暴 敛重刑,遂导致民怨 四起。周武王东伐至 盟津,诸侯叛商者八 百;战于牧野,纣军 败,自焚于鹿台。
王位世袭制(家天下)
第二课 青铜时代的王朝
第1节 文明曙光——夏商王朝
朝代歌 夏商和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与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王朝至此完。
阅读思考:
1.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叫什么?何时由谁建立的? 2.你知道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当 时的文字叫什么? 3.西周建立于哪一年?西周建立后,周王为加强统治 实行了什么制度?有何意义? 4.东周分为哪两个时期?起止时间从哪年到哪年? 这个时期的特点有哪些?最显著的特点是什么? 导致这一显著特点的根原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