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成人脑死亡判定标准与操作规范(第二版)

合集下载

脑死亡

脑死亡
1980年中国学者李德祥提出脑死亡应是全脑死亡,从而克服了大脑死(不可逆昏迷)、脑干死等脑的部分死亡等同于脑死亡的缺陷,这一观点已获中国学者共识。
[编辑本段]中国脑死亡的诊断标准:
脑死亡是包括脑干在内的全脑技能丧失的不可逆转的状态。
先决条件包括:昏迷原因明确,排除各种原因的可逆性昏迷。
据了解,卫生部脑死亡法起草小组的最新标准是:深昏迷,脑干反射全部消失,无自主呼吸(靠呼吸机维持,呼吸暂停试验阳性)。在首次确诊后,观察12个小时无变化,方可确认脑死亡。
脑死亡
由于人工呼吸器能在病人全身其他器官都已衰竭的情况下,继续长时期地维持心肺功能,致使法学界和社会各界广泛接受这样的观点,即病人死亡的标志是起整合作用的脑功能,特别是脑干功能的全部停止.医生若要宣布病人脑死亡,必须要有引起大脑损伤的结构性或代谢性病因的证据,而且要排除可能起麻醉作用或肌肉松弛性瘫痪作用的药物的影响,特别是自行服毒的可能.如有体温降低至30℃以下的情况,必须予以纠正.脑死亡的全套诊断标准见表170-3.
更可怕的是,在长达17个小时内,威尔玛就连脑部活动也几乎完全停止,没有任何可检测到的脑电波产生!尽管医生们尝试了一切办法试图挽救威尔玛的生命,甚至对她采取“冷冻疗法”——用冰块降低她的体温,从而刺激她大脑复苏,然而威尔玛却毫无生还征兆。负责抢救她的内科医生凯文·艾格莱斯顿说:“当时,已没有丝毫征兆表明威尔玛仍具备神经功能。”
[编辑本段]分类
脑死亡分为原发性脑死亡和继发性脑死亡,原发性脑死亡是由原发性脑疾病或损伤引起;继发性脑死亡是由心、肺等脑外器官的原发性疾病或损伤致脑缺氧或代谢障碍所致。脑死亡的基本原因是:脑组织的严重损伤、出血、炎症、肿瘤、脑水肿、脑压迫、脑疝或继发于心肺功能障碍
[编辑本段]发展史

脑死亡判断标准

脑死亡判断标准

脑死亡判断标准
脑死亡是指颅内压力增高或脑血流灌注减少导致脑细胞发生不可逆性损害,从
而引起脑功能完全丧失的状态。

脑死亡的判断标准对于器官移植、医疗纠纷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准确判断脑死亡对于医学界和社会大众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脑死亡的判断标准。

首先,脑死亡的判断需要排除所有可能干扰判断的因素。

这包括了镇静药物、
肌松药物和低体温等因素的排除。

在确认患者没有受到这些影响后,医生才能够进行脑死亡的判断。

其次,脑死亡的判断需要进行严格的神经系统检查。

这包括了对脑干反射、瞳
孔反射、角膜反射、咽反射等进行全面而细致的检查。

只有在这些神经系统功能全部丧失的情况下,才能够判断患者为脑死亡状态。

此外,脑死亡的判断还需要进行脑电图检查。

脑电图检查能够帮助医生观察患
者的脑电活动情况,确认是否存在脑电静止。

只有在脑电图呈现静止状态的情况下,才能够进一步确认患者的脑死亡状态。

最后,脑死亡的判断还需要进行脑血流灌注检查。

这一检查能够帮助医生观察
患者的脑血流情况,确认是否存在脑血流灌注减少。

只有在脑血流灌注减少的情况下,才能够最终确认患者的脑死亡状态。

综上所述,脑死亡的判断标准包括排除干扰因素、神经系统检查、脑电图检查
和脑血流灌注检查。

只有在这些严格的判断标准下,才能够准确判断患者是否处于脑死亡状态。

这对于医学界和社会大众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希望大家能够加强对脑死亡判断标准的了解,以便更好地应对相关医疗和社会问题。

最新:成人脑死亡自主呼吸激发试验的研究进展

最新:成人脑死亡自主呼吸激发试验的研究进展

最新:成人脑死亡自主呼吸激发试验的研究进展摘要自主呼吸激发试验(AT)是判定成人脑死亡的关键步骤,它提供了成人脑死亡患者脑干功能丧失的重要依据。

近年来,随着成人脑死亡判定和器官捐献移植的逐步开展,各国在制定成人脑死亡判定标准中更加注重AT实施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医务工作者们也针对AT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断进行探索和改良。

本文现围绕当前AT的实施标准、经典AT的潜在风险及其并发症、AT的改良探索、体外膜肺氧合下的AT实施、AT失败后的对策及辅助检查的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加深脑死亡判定医师对AT的认知了解,推动AT更加规范、有序地开展。

刖≡目前,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对脑死亡的定义通常是指全脑功能的完全永久性丧失,即无反应性昏迷伴意识能力、脑干反射和独立呼吸能力丧失,但仍有少数国家以脑干死亡定义脑死亡[1-2]。

脑死亡判定的有效实施能够为重症脑损伤患者终止治疗提供选择,在节约医疗资源、减轻家庭负担的同时推动器官捐献移植的发展,尤其是对于心脏器官移植[3]。

目前,成人脑死亡的判定标准主要包括:先决条件(昏迷原因明确、排除各种原因的可逆性昏迷\临床标准(深昏迷、脑干反射消失、无自主呼吸)、确认试验等。

其中,自主呼吸激发试验(AT)是成人脑死亡判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步骤,是证实患者无自主呼吸的可靠依据和必要条件,其原理是通过增加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02)和降低脑脊液PH值,以最大程度刺激位于延髓的呼吸中枢,从而评估脑干功能是否保留[4]。

尽管AT的实施有诸多危险因素,但其是确定成人脑死亡的必要检查,因为它提供了明确的脑干功能丧失的重要依据。

因此,为体现成人脑死亡判定的严谨性,在我国目前实行的成人脑死亡判定标准和操作规范中规定必须实施AT[5]。

本文现围绕当前AT的实施标准、经典AT的潜在风险及其并发症、AT的改良探索、体外膜肺氧合下的AT实施、AT失败后的对策及辅助检查的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加深脑死亡判定医师对AT的认知了解,推动AT更加规范、有序地开展。

脑死亡判定标准与技术规范(成人质控版)

脑死亡判定标准与技术规范(成人质控版)
20 mm
mm
Hg或PaCO:超过原有水平
Hg,仍无呼吸运动,即可判定无自主呼吸。
4.注意事项:(1)自主呼吸激发试验过程中可能出现明 显的血氧饱和度下降、血压下降、心率减慢以及心律失常等, 此时须即刻终止试验,并宣告本次试验失败。为了避免自主 呼吸激发试验对下一步确认试验的影响,须将该试验放在脑 死亡判定的最后一步。(2)自主呼吸激发试验至少由2名 医师(1名医师监测呼吸、血氧饱和度、心率、心律和血压,另 一名医师管理呼吸机)和1名护士(管理输氧导管和抽取动 脉血)完成。 三、确认试验 (一)SLSEP 1.环境条件:(1)环境温度控制在20—25℃。(2)使用 独立电源,必要时使用稳压器。(3)必要时暂停其他可能干 扰诱发电位记录的医疗仪器设备。 2.记录技术:(1)电极安放:参考脑电图国际10-20系 统,安放盘状电极或一次性针电极。c’,和c’。:分别位于国 际10.20系统的C,和C。后2 em,刺激对侧时C’,或C’。称 C’.。Fz和FPz:Fz位于国际10—20系统的额正中点,FPz位 于国际10-20系统的额极中点。C。6:位于第6颈椎棘突。 CL;和CL,:分别位于同侧或对侧锁骨中点上方1 em。(2) 电极导联组合(记录电极-参考电极):至少4通道。第1通 道:cL..cL。(N9)。第2通道:C。6一Fz,C,6一FPz或C,6-CL。 (N13)。第3通道:CIC--cIJc(P14、N18)。第4通道:C’,-Fz或 C?c-FPz(N20)。(3)电极阻抗:记录、参考电极阻抗≤5
somatosensory evoked
第二部分脑死亡判定技术规范 脑死亡是包括脑干在内的全脑功能不可逆转的丧失,即 死亡。脑死亡判定如下。 一、先决条件 (一)昏迷原因明确 原发性脑损伤引起的昏迷包括颅脑外伤、脑血管疾病 等;继发性脑损伤引起的昏迷主要为心跳骤停、麻醉意外、溺 水、窒息等所致的缺氧性脑病。昏迷原因不明确者不能实施 脑死亡判定。 (二)排除各种原因的可逆性昏迷 可逆性昏迷包括急性中毒,如一氧化碳中毒、乙醇中毒、 镇静催眠药物中毒、麻醉药物中毒、抗精神病药物中毒、肌肉 松弛药物中毒等;低温(膀胱温度或肛温≤32 oC);严重电解 质及酸碱平衡紊乱;严重代谢及内分泌功能障碍,如肝性脑 病、尿毒症性脑病、低血糖或高血糖性脑病等。 二、临床判定 (一)深昏迷 1.检查方法及结果判定:拇指分别强力压迫患者两侧眶 上切迹或针刺面部,不应有任何面部肌肉活动。格拉斯哥昏 迷评分(Glasgow

中国成人脑死亡判定标准

中国成人脑死亡判定标准

中国成人脑死亡判定标准脑死亡是指全脑功能不可逆转的永久性丧失,包括意识、思维、记忆和脑干反射等生命活动的基本功能。

中国成人脑死亡判定标准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意识丧失患者处于深度昏迷状态,对外界刺激无反应。

对外界刺激的生理反应如瞳孔对光反射、角膜反射等均消失。

2.脑干反射消失患者眼球运动、舌咽反射、角膜反射均消失。

这一特征是判断脑死亡的重要指标之一,因为脑干是控制基本生命活动的主要部分。

3.呼吸停止患者呼吸频率低于每分钟12次,且呼吸时空气无法进入肺脏。

此时,患者一般需要借助呼吸机进行辅助呼吸。

4.脑电图静息电位患者脑电图显示静止电位,这表明脑细胞活动已经停止。

脑电图静息电位是判断脑死亡的重要指标之一,其出现意味着全脑功能已经永久性丧失。

5.循环停止患者心脏无活动迹象,心电图显示静止心电图。

这一特征表明心脏已经停止跳动,血液无法在体内循环。

6.脑循环停止患者脑血流量减少或停止,导致脑组织发生不可逆损害。

此时,患者的脑组织已经受到严重破坏,无法维持基本的生命功能。

7.脊髓反射消失当患者触及足底时,无背伸、跖屈反射出现。

这一特征表明脊髓反射已经消失,意味着神经系统受到严重损害。

8.自主呼吸停止患者呼吸运动受到抑制,自主呼吸消失。

这一特征表明患者已经无法自主维持呼吸功能,需要借助呼吸机进行辅助呼吸。

综合以上标准,中国成人脑死亡判定标准包括意识丧失、脑干反射消失、呼吸停止、脑电图静息电位、循环停止、脑循环停止、脊髓反射消失和自主呼吸停止等方面。

当患者被确认为脑死亡后,其全脑功能已无法逆转且为永久性丧失,这为临床判定患者是否已经死亡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脑死亡判定标准

脑死亡判定标准
昏迷原因不明确者不能实施脑死亡判定。
一、先决条件
(二)排除一切可逆性昏迷的原因 如急性中毒(一氧化碳中毒、镇静安眠药、麻
醉药、精神药物、肌肉松弛剂等)、低温(肛 温32C)、严重电介质及酸碱平衡紊乱、代谢 及内分泌障碍(如肝性脑病、尿毒症脑病、非 酮性高血糖脑病)及休克等。
二、临床判定(一)深昏迷
二、临床判定 (一)深昏迷
(3)脊髓自动反射必须与自发运动相区别,自发运 动通常在无刺激时发生,多数为一侧性,而脊髓自 动反射固定出现于特定刺激相关部位。
(4)有末梢性三叉神经病变或面神经麻痹时,不应 轻率判定脑死亡。
(5)脑死亡者不应有去大脑强直、去皮质强直、痉 挛或其他不自主运动。
(6)脑死亡应与植物状态严格区别。
二、临床判定 (二)脑干反射消失
(2)结果判定:双侧直接和间接对光均无反应即可判 定为瞳孔对光反射消失。
(3)注意事项: a脑死亡者多数伴有双侧瞳孔散大( >4mm),但少
数瞳孔可缩小。因此,不应将瞳孔散大作为脑死亡判定 的必要条件。有些药物如阿托品可以影响瞳孔的大小, 但不影响对光反射。 b眼部外伤可影响对光反射的观察。
二、临床判定 (三)自主呼吸停止
(三)自主呼吸停止脑死亡者均无自主呼吸,必须依 靠呼吸机维持通气,但是判断自主呼吸停止除根据肉 眼观察胸腹部有无呼吸运动外,还必须通过自主呼吸 诱发试验来判定。
二、临床判定 (三)自主呼吸停止
1先决条件:自主呼吸诱发试验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1)肛温>=36.5C(如体温低下,可升温); (2)收缩压>=90mmhg 或平均动脉压
(一)深昏迷 1 检查方法及结果判定:用拇指分别强力压迫
患者两侧眶上切迹或针刺面部,不应有任何面 部肌肉活动。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测 定昏迷评分为3 分。 2 注意事项: (1)任何刺激必须局限于头面部。

脑死亡判定标准

脑死亡判定标准

脑死亡判定标准脑死亡是指脑干和大脑两个部分完全丧失功能,不可逆转的状态。

在临床上,脑死亡的判定对于器官移植和医学伦理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脑死亡的判定标准需要严谨和科学。

本文将就脑死亡判定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脑死亡判定需要满足一定的临床条件。

一般情况下,脑死亡患者需要在没有任何镇静药物或麻醉药物的情况下,经过一定时间的观察和治疗后进行判定。

在观察期间,医生需要进行多次的神经系统检查,包括对瞳孔反射、角膜反射、头部神经反射等方面进行检查,以确保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已经完全丧失。

其次,脑死亡判定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实验室检查。

这些检查包括脑电图(EEG)、脑血流灌注检查、颅内压监测等。

其中,脑电图是一种重要的检查手段,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大脑的电活动情况,从而确认大脑功能是否已经完全丧失。

脑血流灌注检查则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脑血流灌注情况,从而确定脑干功能是否已经完全丧失。

最后,脑死亡判定需要进行一定的等待期。

根据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等待期的长度可能会有所不同。

在等待期内,医生需要进行多次的检查和观察,以确保脑死亡的判定是准确无误的。

只有在等待期结束后,经过多次确认仍然符合脑死亡的条件,才能最终确认患者已经达到脑死亡状态。

总之,脑死亡的判定标准需要严谨和科学,包括临床条件的观察、实验室检查和一定的等待期。

只有在这些条件都得到满足的情况下,才能最终确认患者已经达到脑死亡状态。

这对于器官移植和医学伦理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对患者和家属负责任的态度。

中国脑死亡诊断标准

中国脑死亡诊断标准

中国脑死亡诊断标准诊断标准第一句开宗明义:脑死亡是包含脑干在内的全脑技能丧失的不可逆转的状态。

先决条件包含:昏迷原因明确,排解各种原因的可逆性昏迷。

临床诊断:深昏迷,脑干反射全部消逝,无自主呼吸(靠呼吸机维持,呼吸暂停试验阳性)。

以上必须全部具备。

确认试验,脑电图平直,经颅脑多普勒超声呈脑死亡图型。

体感诱发电位P十四以上波形消逝。

此三项中必须有一项阳性。

脑死亡观察时间:首次确诊后,观察十二小时无变化,方可确认为脑死亡。

补充说明:自主呼吸停止指需要手法或机械维持呼吸。

停止手法或机械呼吸后,低流量供氧3~5分钟或应用常规诱发自主呼吸的方法,自主呼吸仍不能出现;必要条件:1、深昏迷:即病人对外界强刺激物任何反响〔主要是面部不应有任何肌肉活动〕,Glasgow 昏迷量表评分为3分。

药物中毒、低温、内分泌代谢疾病必须除外。

不少冷静安眠药、精神药物、神经肌肉接头阻滞剂都能导致深度昏迷,因此必须做血液、尿中药物浓度的监测。

低于35℃的体温可能为冻伤,也需积极抢救。

甲状腺功能低减、肾上腺皮质功能代减等病都应排解。

心血管原因引起的休克会干扰下丘脑和脑干功能,引起一过性脑功能丧失。

2、脑干反射全部消逝。

脑干反射包含:瞳孔对光反射、角膜反射、头眼反射、眼前庭眼反射〔冰水试验〕、劲睫反射、咽反射、咳嗽反射。

但脊髓反射可以存在:在脑死亡时,由于人工维持呼吸、心跳、血压条件下足以保证脊髓血供,脊髓神经元得以存活。

一般脑死亡发生后1-2天内会出现脊髓休克,闹事脊髓反射全部消逝,在随后1-2周内脊髓反射可不同程度地恢复,出现一些肢体反射,这与脑死亡的诊断并不矛盾,故肌腱反射、腹壁反射以及在颈以下对疼痛刺激的反射可以消逝也可以存在。

脑死亡病人的脊髓反射可消逝、存在或甚至活泼。

因此,肌腱反射消逝或脊髓反射消逝并非诊断脑死亡的必要条件。

3、经标准的呼吸暂停试验确定的无自主呼吸:确诊自主呼吸完全停止时诊断脑死亡的关键辅助检测手段。

但必须排解人过过度换气下自主呼吸被抑制的假象。

脑死亡判定标准

脑死亡判定标准

脑死亡判定标准
脑死亡是指脑干及大脑两个半球全部停止功能,包括呼吸、心跳、体温调节等重要生命体征全部停止的状态。

脑死亡的判定对于
确定一个人是否已经死亡至关重要,因为这关乎器官移植、医疗护
理等重大问题。

因此,脑死亡的判定标准是非常严格和细致的。

首先,脑死亡判定需要有明确的临床表现和体征。

脑死亡患者
通常会表现出深度昏迷,对外界刺激无反应,瞳孔扩大且对光反射
消失,脑神经反射消失等临床表现。

此外,脑死亡患者的自主呼吸
和心跳也会停止,需要通过仔细观察和检测来确认这些体征的消失。

其次,脑死亡判定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检查和测试。

常见的包括
脑电图(EEG)、颅内压监测、脑血流灌注扫描等。

这些检查可以帮
助医生确定患者的脑干和大脑功能是否已经完全停止,从而确定脑
死亡的状态。

除此之外,脑死亡判定还需要满足一定的时间要求。

根据不同
的医学标准,通常需要在一定时间间隔内进行两次脑死亡判定,以
确保患者的脑干和大脑功能已经完全停止。

这样可以排除一些临时
性的生命体征停止,确保脑死亡的准确性。

在脑死亡判定过程中,医生需要严格按照相关的规范和流程进
行操作,确保判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还需要与患者的家属
进行充分沟通,解释清楚脑死亡的意义和后果,取得家属的理解和
支持。

总之,脑死亡的判定标准是非常严格和细致的,需要通过临床
表现、体征检查、时间要求等多方面的确认来确定患者的脑死亡状态。

只有在确保准确性和可靠性的前提下,才能做出脑死亡的判定,这对于医学实践和伦理道德都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成人脑死亡判断标准与操作规范第二版解读(全文)

中国成人脑死亡判断标准与操作规范第二版解读(全文)

中国成人脑死亡判断标准与操作规范第二版解读(全文)对脑死亡概念的认可是医学科学的进步,对脑死亡判定标准的接纳是医学行业的进步,对脑死亡判定操作规范的遵循是医学行为约束的进步。

2015年,一项全球调查结果显示:具有脑死亡判定标准与操作规范的国家有70/91个(77%)。

一、背景2013—2014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原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脑损伤质控评价中心(简称"中心")推出中国《脑死亡判断标准与技术规范(成人、儿童)(中文、英文)》,从此中国有了自己的行业标准。

5年过去了,"中心"的千人专业技术人员培训计划已经覆盖中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百家示范医院建设遍布中国大陆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当我们对数百个脑死亡判定病例进行质控分析后,发现有必要对原版《脑死亡判断标准与技术规范》(简称原版《标准与规范》)进行修订与完善。

2018年,中心的专家委员会、技术委员会、咨询委员会几经讨论,推出新版《中国成人脑死亡判定标准与操作规范(第二版)》(简称新版《标准与规范》)。

为了对新版《标准与规范》继续沿用内容和修订完善内容有所了解,作者按照全文顺序进行重点解读。

二、脑死亡判定标准1.临床判定:脑死亡临床判定是确认脑死亡最基本的部分,多数国家(72%)的判定标准一致。

我们的脑死亡质控病例分析显示:深昏迷检查的实施率、完成率和脑死亡判定标准符合率均达到100%,提示该项检查可行、准确、可靠;5项脑干反射检查的总实施率高达97.5%~98.0%,完成率和脑死亡判定符合率达到100%,提示5项脑干反射检查也切实可行,准确可靠;呼吸停止激发试验(apneatesting,AT)的实施率85.3%,虽然完成率仅占49.3%,但符合率达到100%,提示AT的准确性很高,但可行性存在问题。

AT是脑死亡临床判定的最后一个步骤,也是证实脑死亡(呼吸中枢不可逆转损伤)最有力的证据。

脑死亡判定标准与技术规范

脑死亡判定标准与技术规范
脑电图显示电静息。
• (三)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TCD)
TCD显示颅内前循环和后循环血流呈振荡波、尖小收缩波或血流信号消 失。
• 以上3项确认试验至少具备2项。
现在您浏览的位置是第五页,共二十六页。
第一部分 脑死亡判定标准
四、判定时间
• 临床判定和确认试验结果均符合脑死亡判定标准者可首次判 定为脑死亡。首次判定12 h后再次复查,结果仍符合脑死 亡判定标准者,方可最终确认为脑死亡。
二、临床判定
(一)深昏迷
• 检查方法及结果判定: • 注意事项:
现在您浏览的位置是第十页,共二十六页。
二、临床判定
(一)深昏迷
• 检查方法及结果判定:
✓ 拇指分别强力压迫患者两侧眶上切迹或针刺面部, 不应有任何面部肌肉活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Glasgow Coma Scale,GCS)为3分。
现在您浏览的位置是第十一页,共二十六页。
二、临床判定
(一)深昏迷
• 注意事项:
✓ (1)任何刺激必须局限于头面部。
✓ (2)三叉神经或面神经病变时,不应轻率判定为深昏迷。 ✓ (3)颈部以下刺激时可引起脊髓反射。脑死亡时枕骨大孔以下的脊髓
可能存活,仍有脊髓反射和(或)脊髓自动反射。脊髓反射包括各种深 反射和病理反射。脊髓自动反射大多与刺激部位相关,刺激颈部可引 起头部转动;刺激上肢可引起上肢屈曲、伸展、上举、旋前和旋后; 刺激腹部可引起腹壁肌肉收缩;刺激下肢可引起下肢屈曲和伸展。脊 髓自动反射必须与肢体自发运动区别,脊髓自动反射固定出现于特定 刺激相关部位,而自发运动通常在无刺激时发生,多数为一侧性。脑 死亡时不应有肢体自发运动。 ✓ (4)脑死亡时不应有去大脑强直、去皮质强直和痉挛发作。

脑死亡判定标准

脑死亡判定标准

脑死亡判定标准脑死亡是指脑干和大脑两者同时完全丧失功能,是一种不可逆的生物学现象。

对于脑死亡的判定,一般需要符合一定的标准和程序。

本文将对脑死亡判定标准进行详细介绍,以便读者对此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首先,脑死亡判定需要进行严格的临床检查。

这包括神经系统的检查,如对瞳孔反射、角膜反射、头部冲击试验等。

此外,还需要进行一系列的神经生理学检查,如脑电图(EEG)和脑血流灌注扫描等。

这些检查能够帮助医生全面地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状态,从而判断是否达到了脑死亡的标准。

其次,脑死亡判定需要排除可能干扰的因素。

在进行脑死亡判定时,医生需要排除一些可能会干扰判定的因素,如药物中毒、低体温、神经肌肉疾病等。

这些因素可能会导致患者表现出类似脑死亡的症状,因此需要在判定过程中进行排除。

另外,脑死亡判定还需要进行多次检查。

根据《脑死亡判定技术操作规范》的规定,脑死亡判定需要至少进行两次全面的临床检查,并且每次检查之间需要间隔一定的时间。

这样可以确保判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避免因为临时因素导致判定错误。

最后,脑死亡判定需要进行相关的法律程序。

在确定患者达到脑死亡的标准后,医生需要及时向患者家属进行通知,并征得家属的同意进行器官捐献。

此外,还需要进行相关的法律程序和文件的签署,确保整个过程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总的来说,脑死亡判定是一个严肃的医学程序,需要医生们严格按照规定的标准和程序进行操作。

只有在确保了判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的前提下,才能做出脑死亡的判定。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能对脑死亡判定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

结语,脑死亡判定是一项重要的医学程序,需要医生们严格按照规定的标准和程序进行操作,确保判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也需要进行相关的法律程序,确保整个过程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能对脑死亡判定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

2021中国脑死亡判定标准与操作规范专家补充意见(全文)

2021中国脑死亡判定标准与操作规范专家补充意见(全文)

2021中国脑死亡判定标准与操作规范专家补充意见(全文)脑死亡(brain death,BD)是神经病学标准的死亡(death by neurologic criteria,DNC),判定过程复杂,既需要专业、熟练的知识与技能,又需要可靠、严谨的分析与证据,以免错判。

《脑死亡判定标准与操作规范:专家补充意见(2021)》(以下简称专家补充意见)是在中国第二版《脑死亡判定标准与操作规范》基础上,参考2020年《全球脑死亡建议案‐脑死亡/神经病学标准死亡的判定》并结合临床实践撰写的。

本文将整理出专家补充意见中的部分专家推荐与建议,以供参考。

01、脑死亡判定先决条件补充意见专家补充意见强调:确认脑死亡判定先决条件,需要足够的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

➤推荐意见:推荐脑死亡判定前,通过病史、体格检查、辅助检查获取神经病学诊断依据和不可逆昏迷证据,特别是神经影像学证实的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增高(脑水肿/脑疝),或颅内压大于平均动脉压。

➤建议意见:建议脑死亡判定前,符合以下条件:(1)最低核心(血液、膀胱、直肠)体温36.5 ℃,收缩压≥90 mmHg(1 mmHg=0.133 kPa),或平均动脉压≥60 mmHg(儿童不低于年龄相关目标血压)。

(2)纠正严重代谢异常、酸碱失衡、电解质紊乱和内分泌失调。

(3)排除导致昏迷的药物(或毒物)影响。

(4)采用肌松检测仪,予以4个成串刺激或连续4次刺激,如果有反应可排除药物性麻痹。

若无肌松检测仪,腱反射存在也可排除药物性麻痹。

(5)排除其他混杂因素影响。

➤建议意见:建议脑死亡判定前,在昏迷至判定之间留出足够观察时间。

心肺复苏后缺血缺氧性脑损伤至少观察24 h;其他脑损伤观察时间不确定,应以确认脑损伤不可逆所需时间为准。

02、脑死亡临床判定补充意见专家补充意见强调:(1)启动脑死亡临床判定,不应以器官捐赠为目的;(2)神经系统检查是临床判定最复杂的部分,需要相关专业知识、检查条件和操作规范,有时即便经验丰富的临床医师也难免产生疑问和困惑,因此需要不断地实践与完善。

现代脑死亡的标准

现代脑死亡的标准

现代脑死亡的标准成人诊断标准判定先决条件昏迷原因是明确的。

排除了各种原因的可逆性昏迷,包括急性中毒、休克等临床判定标准深昏迷。

脑干反射消失无自主呼吸。

以上三项临床判定标准必须全部符合确认试验标准脑电图显示电静息正中神经的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 (SLSEP) 显示双侧N9和(或) N13存在,P14、N18和N20消失.。

经颅多普勒超声(TCD) 显示颅内前循环和后循环血流呈振荡波,尖小收缩波或血流信号消失以上三项确认试验至少两项符合。

在满足脑死亡判定先决条件的前提下,3项临床判定和2项确认试验完整无疑,并均符合脑死亡判定标准,即可判定为脑死亡。

如果临床判定缺项或有疑问,再增加一项确认试验项目(共3项),并在首次判定6小时后再次判定(至少完成一次自主呼吸激发试验并证实无自主呼吸),复判结果符合脑死亡判定标准,即可确认为脑死亡。

儿童诊断标准29天-18岁儿童,诊断脑死亡时,不仅需要满足成人的诊断标准,还需要进行复判。

29天~1岁以内婴儿,需在首次判定24小时后复判,若结果仍符合脑死亡判定标准,方可最终确认为脑死亡。

1- 18岁儿童,需在首次判定12小时后复判,若结果仍符合脑死亡判定标准,方可最终确认为脑死亡.严重颅脑损伤或心跳呼吸骤停复苏后,应至少等待24小时再行脑死亡判定判定人员资质要求:脑死亡的判定医师均为从事临床工作5年以上的执业医师,仅限神经内科医师、神经外科医师、重症医学科医师、急诊科医师、麻醉科医师和儿科医师(对于29天~ 18岁儿童),并经过规范化脑死亡判定培训。

脑死亡判定时,至少两名临床医师同时在场,其中至少一名为神经科医师,并且分别判定,意见一致才可确诊。

脑死亡需要和哪些疾病区别?脑死亡的诊断非常慎重,需要与多种情况相鉴别。

首先需鉴别各种可逆性昏迷。

可逆性昏迷是指脑细胞暂时受损,尚未完全死亡,一旦病因解除,脑细胞活力和功能仍可能恢复。

包括:急性中毒:如一氧化碳中毒,乙醇中毒,镇静催眠药、抗精神病药、全身麻醉药使用过量等。

脑死亡判定标准与技术规范成人质控2021优秀PPT

脑死亡判定标准与技术规范成人质控2021优秀PPT
干反射消失。 假设5项脑干反射中有不能判定的工程时,
二、临床判定
(三)无自主呼吸 急性中毒,如一氧化碳中毒、乙醇中毒、镇静催眠药物中毒、麻醉药物中毒、抗精神病药物中毒、肌肉松弛药物中毒等;
• 以上3项临床判定必须全部具备。
第一局部 脑死亡判定标准
三、确认试验
• (一)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 (short.1atency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LSEP)
正中神经SLSEP显示双侧N9和(或)N13存在,P14、N18和 N20消失。
• (二)脑电图
脑死亡判定标准与技术规范成人质控
〔优选〕脑死亡判定标准 与技术标准成人质控版
第一局部 脑死亡判定标准
一、判定的先决条件
• (一)昏迷原因明确 • (二)排除了各种原因的可逆性昏迷
二、临床判定
• (一)深昏迷 • (二)脑干反射消失 • (三)无自主呼吸
靠呼吸机维持通气,自主呼吸激发试验证实无自主呼吸。
高血糖性脑病等。
二、临床判定
(一)深昏迷 (二)脑干反射消失[5项] (三)无自主呼吸
二、临床判定
(一)深昏迷 检查方法及结果判 检查方法及结果判定:
✓ 拇指分别强力压迫患者两侧眶上切迹或针刺面部, 不应有任何面部肌肉活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Glasgow Coma Scale,GCS)为3分。
二、临床判定
(二)脑干反射消失 2.角膜反射: 检查方法: 抬起一侧上眼睑,露出角膜,用棉花丝触及角膜周
边部,观察双眼有无眨眼动作。检查一侧后再检查 另一侧。 结果判定: 双眼均无眨眼动作即可判定为角膜反射消失。 本卷须知: 即使未见明确眨眼动作,但上下眼睑和眼周肌肉有 微弱收缩时,不应判定为角膜反射消失。眼部疾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HANKS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 先决条件
1.1 昏迷原因明确 1.2 排除可逆性昏迷
2. 临床判定
2.1 深昏迷 2.2 脑干反射消失 2.3 无自主呼吸
3. 确认试验
3.1 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 3.2 脑电图 3.3 经颅多普勒超声
二、脑死亡判定具体程序
1. 脑外伤、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并脑疝形 成等
2. 心肺复苏术后
3
实验室确认
1 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 2 脑电图(电静息) 3 经颅多普勒超声
1. 先决条件
1.1 昏迷原因明确 1.2 排除可逆性昏迷
2. 临床判定
2.1 深昏迷 2.2 脑干反射消失 2.3 无自主呼吸
3. 确认试验
3.1 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 3.2 脑电图 3.3 经颅多普勒超声
二、脑死亡判定具体程序(三步)
中国成人脑死亡判定标准与操作规范 (第二版)
2020
目录 一、脑死亡判定标准 二、脑死亡判定操作规范
一、脑死亡判定标准
一、脑死亡判定标准
1 深昏迷 2 脑干反射消失 3 无自主呼吸(依赖呼吸机,
自主呼吸激发试验证实无自主呼吸)
2
4
临床评估
1
先决条件
1 昏迷原因明确 2 排除各种可逆性昏迷
自主呼吸 激发试验
医2.3师无同自主时呼在吸场(其中至少•一脑名电为图神显经示科电医静息师。)T,CD分显别示判颅内定前,循意环见和一后致循环。血流
3. 确认试验
3.1脑电图 3.2 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 3.3 经颅多普勒超声
呈尖小收缩波;正中神经SLSEP显示双侧N9和N13存 在,P14、N18和N20消失 四、自主呼吸激发试验证实无自主呼吸 五、判定结果:脑死亡
1. 先决条件
1.1 昏迷原因明确 1.2 排除可逆性 昏迷
2. 临床判定
2.1 深昏迷 2.2 脑干反射消失 2.3 无自主呼吸
3. 确认试验
3.1 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 3.2 脑电图 3.3 经颅多普勒超声
二、脑死亡判定具体程序
• 自主呼吸激发试验验证无自主呼吸
结果判定:
1. 如果先决条件的PaCO2为35-45mmHg,试验结果显 示PaCO2≥60mmHg或PaCO2超过原有水平20mmHg仍 无呼吸运动,即可判定无自主呼吸。
2. 如果先决条件的 PaCO2>45mmHg ,试验结果显示 PaCO2超过原有水平20mmHg仍无呼吸运动,即可 判定无自主呼吸。
1. 先决条件
1.1 昏迷原因明确 1.2 排除可逆性 昏迷
2. 临床判定
2.1 深昏迷 2.2 脑干反射消失 2.3 无自主呼吸
3. 确认试验
3.1 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 3.2 脑电图 3.3 经颅多普勒超声
• 无抗精神病药物中毒,无低温无严重电解质 及酸碱平衡紊乱;休克或持续低血压;无低 血糖或高血糖性脑病等
• 可逆性昏迷包括急性中毒,如一氧化碳中毒、 乙醇中毒、镇静催眠药物中毒、麻醉药物中 毒、抗精神病药物中毒、肌肉松弛药物中毒 等。低温(膀胱温度或肛温≤32℃);严重电 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休克或持续低血压; 严重代谢及内分泌功能障碍,如肝性脑病、 尿毒症性脑病、低血糖或高血糖性脑病及先 天性遗传代谢性疾病等。
1. 先决条件
1.1 昏迷原因明确 1.2 排除可逆性 昏迷
2. 临床判定
2.1 深昏迷 2.2 脑干反射消失 2.3 无自主呼吸
3. 确认试验
3.1 脑电图 3.2 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 3.3 经颅多普勒超声
二、脑死亡判定具体程序
3.1 脑电图 • 当EEG长时程(≥30 min)显示电静息状态
试验方法步骤:
1. 抽取动脉血检测PaCO2。 2. 脱离呼吸机。 3. 即刻将输氧导管通过人工气道置于隆突水平,输
入100%氧气6L/min. 4. 密切观察胸、腹部有无呼吸运动。 5. 脱 离 呼 吸 机 8-10min 后 , 再 次 抽 取 动 脉 血 监 测
PaCO2。 6. 恢复机械通气。
二、脑死亡判定具体程序
3.3 TCD
• 前循环以双侧MCA为主要判定血管; 双侧ICA末段 或ICA虹吸段为备选判定血管。后循环以基底动 脉为主要判定血管,双侧椎动脉颅内段备选血管。
• 判定次数:间隔30min,检测2次 • 2次检测颅内前循环和后循环均为下图B/C/D任一
血流频谱,符合TCD脑死亡判定标准
正常 收缩早期尖小波
震荡波 血流信号消失
1. 先决条件
1.1 昏迷原因明确 1.2 排除可逆性 昏迷
2. 临床判定
2.1 深昏迷 2.2 脑干反射消失 2.3 无自主呼吸
3. 确认试验
3.1脑电图 3.2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 3.3 经颅多普勒超声
二、脑死亡判定具体程序
判定次数
• 在满足脑死亡判定先决条件的前提 下,3项临床判定和2项确认试验完 整无疑,并均符合脑死亡判定标准, 即可判定为脑死亡。
3. 确认试验
3.1 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 3.2 脑电图 3.3 经颅多普勒超声
二、脑死亡判定具体程序
5个脑干反射 瞳孔对光反射
角膜反射 头眼反射 前庭眼反射 咳嗽反射
状态 消失 消失 消失 消失 消失
需反复检查确认。如五项脑干反射检查缺项,应至少重复可 判定项目2次(间隔5min),并增加确认试验项目。
5 遵命动作
6
呼唤睁眼
3 回答错误
4 刺痛定位
5
刺痛睁眼
2 含糊不清
3 刺痛肢体回缩
4
无反应
1 仅有鼾声
2 刺痛肢体屈曲
3
无反应
1 刺痛肢体过伸
2
插管或气切无法正常 T
发声
无反应
1
1. 先决条件
1.1 昏迷原因明确 1.2 排除可逆性 昏迷
2. 临床判定
2.1 深昏迷 2.2 脑干反射消失 2.3 无自主呼吸
1. 先决条件
1.1 昏迷原因明确 1.2 排除可逆性 昏迷
2. 临床判定
2.1 深昏迷 2.2 脑干反射消失 2.3 无自主呼吸
3. 确认试验
3.1 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 3.2 脑电图 3.3 经颅多普勒超声
二、脑死亡判定具体程序
GCS=E1VTM1
睁眼反应 言语反应
运动反应
正常睁眼
4 回答正确
5. 自主呼吸激发试验实施前,应加强生命支持和器 官功能支持。
1. 先决条件
1.1 昏迷原因明确 1.2 排除可逆性 昏迷
2. 临床判定
2.1 深昏迷 2.2 脑干反射消失 2.3 无自主呼吸
3. 确认试验
3.1 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 3.2 脑电图 3.3 经颅多普勒超声
二、脑死亡判定具体程序
• 自主呼吸激发试验验证无自主呼吸
2. 收缩压≥90 mmHg(1mmHg=0.133 kPa)或平均动脉 压≥60mmHg。如果低于这一标准,可予升血压药 物。
3. 动脉氧分压(PaO2)≥200mmHg。如果低于这一标 准 , 可 予 100 % 氧 气 吸 人 10 ~ 15min , 至 PaO2≥200 mmHg。
4. 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35~45mmHg。如果低 于这一标准,可减少每分钟通气量。慢性二氧化 碳潴留者,可PaCO2>45mmHg。
2. 临脑死床亡判判定定医师均为从事二 • 临、深床临昏床工迷判作,定脑5(年干两以反个射上临全的床部执判消业定失医医,生师无两自(次主仅判呼限定吸神) 经内
2科.1 深医昏师迷、神经外科医师、• 重以症上全医部学具科备医师、急诊科医师和麻醉科医
师2.2)脑,干反并射经消失过规范化脑死三亡、判确定诊培试验训(。两脑次死判亡定判间隔定1时2小,时至)少两名临床
1. 先决条件
1.1 昏迷原因明确 1.2 排除可逆性 昏迷
2. 临床判定
2.1 深昏迷 2.2 脑干反射消失 2.3 无自主呼吸
3. 确认试验
3.1 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 3.2 脑电图 3.3 经颅多普勒超声
二、脑死亡判定具体程序
• 自主呼吸激发试验验证无自主呼吸
试验的先决条件:
1. 核心体温≥36.5℃。如果低于这一标准,可予物 理升温。
二、脑死亡判定具体程序
• 自主呼吸激发试验验证无自主呼吸
注意事项:
1. 需要确认是否存在机械通气误触发可能。 2. 自主呼吸激发试验过程中,一旦出现明显血氧饱和
度下降、血压下降、心率减慢或心律失常等,即刻 终止试验,此时如果PaCO2升高达到判定要求,仍 可进行结果判定;如果PaCO2升高未达到判定标准, 宣告本次试验失败。为了避免自主呼吸激发试验对 确认试验的影响,可放在脑死亡判定的最后一步。 3. 自主呼吸激发试验至少由2名医师(一名医师负责 监测呼吸、心率、心律、血压和血氧饱和度,另一 名医师负责观察胸腹有无呼吸运动)和1名医生或 护士(负责管理呼吸机、输氧导管和抽取动脉血) 完成。 4. 如果自主呼吸激发试验未能实施或未能完成,需要 加强生命支持和各器官系统功能支持,达到先决条 件后重新实施。
(脑电波活动≤2μV)时,符合EEG脑死亡判 定标准。
标准图示
A:正常;B:静息脑电
1. 先决条件
1.1 昏迷原因明确 1.2 排除可逆性 昏迷
2. 临床判定
2.1 深昏迷 2.2 脑干反射消失 2.3 无自主呼吸
3. 确认试验
3.2 脑电图 3.2 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 3.3 经颅多普勒超声
二、脑死亡判定具体程序
• 如果临床判定缺项或有疑问,再增 加一项确认试验项目(共3项),并 在首次判定6h后再次判定(至少完 成一次自主呼吸激发试验并证实无 自主呼吸),复判结果符合脑死亡 判定标准,即可确认为脑死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