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纲要上人物传记7墨子
墨家墨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墨家墨子是一个怎样的人墨子是我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杰出的思想家,墨家的创始人,那么墨家墨子是个怎样的人?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墨家墨子是个怎样的人,希望对你有帮助!墨家墨子简介墨子,姓墨名翟,春秋末战国时期宋国人,但是墨子到底是哪国人也还未从得知,有说是楚国人,鲁国人,更有现在一个大胆的想法――墨子是外国人!墨子出生贫寒,也是我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农民出世的思想家,他曾经学儒之道,但是后来放弃了儒学,另行钻研!墨子为了宣张自己的政治主张,四处游历多国,广收门徒,他的行迹也很广,东到齐国,西到郑国、卫国,南到楚国、越国。
他自立门派――墨家学派!墨家学派也成为当时最具有影响的学派!墨子不仅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当时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
他倡导以人为本的治国之道,主张“非攻”与“兼爱”的理念。
墨子“好学而博”,并且是个以天下为己任、立志救民于水火中的大好人。
墨子也是非常有勇有谋的一个人,例如《公输》中就可以看得出来,墨子揭穿了鲁班于惠阳的阴险计谋,还成功的劝退了其攻打宋国的念头。
他倡导勿要铺张浪费,节约勤俭的观念,认为“官无常贵,民无终贱”。
墨子也是个发明制造工业的伟大科学家。
“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一日而败”可想而知,墨子善于制造武器。
墨子堪称全能人才,他在我国历史上所做的贡献多之又多,他的一生都在传播墨家精神,始终为民着想。
历史中,由墨子创建的墨家实际上也是一个非常严密且干练的神秘组织,其领导称之为“巨子”,而其他的都称为墨者,墨者必须服从巨子的领导,赴汤蹈火再所不辞;墨家的规则也是非常严明的,轻则判刑重则处死!墨子主张从劳动者中发现人才,重用有贤能的人才,因此也受到了百姓的爱戴。
墨家墨子出生在哪里墨子是古代著名的思想家,他的生卒年份没有详细的记载,只知道他活动在春秋战国时期,而关于他具体是哪个国家的人,历史上的记载也有不同的说法,下面重点分析几个可能性相对较大的说法。
而关于墨子的故里介绍时只能用相传两个字来说。
墨子的人物生平
墨子的人物生平墨子(约前468-前376年),姓墨,名翟,战国初年学者、思想家,墨家学派创始人。
墨子作为中国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社会活动家和自然科学家,提出了“兼爱”“非攻”等观点,创立墨家学说,并有《墨子》一书传世。
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墨子的人物生平,欢迎大家阅读。
墨子的人物生平家世出身墨子墨子的先祖是殷商王室,他是宋国君主宋襄公的哥哥目夷的后代,目夷生前是宋襄公的大司马,后来他的后代因故从贵族降为平民。
后简略为墨姓。
约在春秋末年周敬王四十年(约公元前480年,一说公元前476年,墨氏喜添贵子,墨子应运而生。
虽然其先祖是贵族,但墨子却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农民出身的哲学家。
早年经历作为一个平民,墨子在少年时代做过牧童,学过木工。
据说他制作守城器械的本领比公输班还要高明。
他自称是“鄙人”,被人称为“布衣之士”。
作为没落的贵族后裔,他自然也受到必不可少的文化教育,《史记》记载墨子曾做过宋国大夫。
墨子是一个有相当文化知识,又比较接近工农小生产者的士人。
自诩说“上无君上之事,下无耕农之难”,是一个同情“农与工肆之人”的士人。
在他的家乡,滔滔的黄河奔流东去,墨子决心出去拜访天下名师,学习治国之道,恢复自己先祖曾经有过的荣光。
师从儒者墨子穿着草鞋,步行天下,开始在各地游学。
墨子曾从师于儒者,学习孔子的儒学,称道尧舜大禹,学习《诗》、《书》、《春秋》等儒家典籍。
但墨子批评儒者对待天帝、鬼神和命运的不正确态度,以及厚葬久丧和奢靡礼乐,认为儒家所讲的都是些华而不实的废话,“故背周道而行夏政”。
从墨子对儒家的攻讦中可以看出,两者在爱的问题上似乎没有什么扞格。
而且墨子构建兼爱体系使用的术语或概念,基本上是儒者惯用的词汇,如孝、慈、仁、义等,表明墨子基本上认同、认可儒家的价值理念,只是在具体走向上以不同的诠释构建起自己的理论体系。
创立墨学墨子最终舍掉了儒学,另立新说,在各地聚众讲学,以激烈的言辞抨击儒家和各诸侯国的暴政。
【名人故事】墨子的故事
【名人故事】墨子的故事墨子(Mozi),名瑶,又名瑶仲,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工程师和军事家,也是一位伟大的社会改革者。
他是中国古代儒家和墨家思想的创始人,也是中国古代自然科学与技术的奠基者之一。
墨子出生在战国时期的国际燕国的学徒家庭。
他天资聪颖,孜孜不倦地研究各种学问。
在幼年的时候,家庭条件并不好,他的父亲是一个木匠,虽然是个木匠,但却为墨子奠定了好好读书的条件。
父亲为了儿子上学,将手里工作是所有的钱都给了他,告诉他这是为了将来创出一番事业.墨子因此由此得到了一片木头,可以去出来读书,所以墨子很爱写学习。
他在充满争端和战乱的战国时期,目睹了人民的疾苦和社会的黑暗,这使他决心要改变这一切。
于是,他开始研究社会政治、伦理道德、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知识,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和主张。
墨子主张以"兼爱"来裨益人类,强调不分族群、不问利益、无私无己地去爱所有人。
他以兼爱为基础,否定了儒家的等级观念和家族伦理,提出了废除贵族制度和重视人民利益、平等的主张。
他主张“尊王攘邪”,即尊崇君王,但也主张消灭野心家。
认为士人应该自己直接从事生产和劳动,并批判了儒家的“千金之家”以及兼爱的家庭伦理。
墨子是一位反对战争的思想家,他认为战争是社会的毒瘤,造成人民痛苦和财富的浪费,应该设法消除战争。
他提出了“非攻”的主张,主张使用和平手段来解决争端和冲突。
墨子主张消除仇恨,以互利互惠和平交往的方式来缓解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以达到社会和谐。
他认为政府应该倡导爱心和公义,利用儒家的“仁”、“义”的思想,作为治理国家的根本原则。
墨子对自然科学也有深刻的认识,他是中国最早的科学实验家之一。
他提出了光的直线传播说,认为光是由于物体散发出的光线传播到人们的眼中。
墨子还设计了一种能够测量距离的“测距车”,可以用来计算城墙的高度。
他还在声学、光学、天文学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墨子对于工程技术也有很多建树,在战国时代,城市之间的交通不便,墨子用几年的时间,研制发明出了一种环形车。
墨子
墨子先祖
墨子的先祖是宋国的公族。顾颉刚《禅让说起源于墨家考》
说:“墨确是他的真姓氏,而且从这个姓氏上,可知道他是 公子目夷之后,原是宋国的公族。”童书业《春秋左传研究》 说:“墨子实目夷子后裔,以墨夷为氏,省为墨也。” 国的左师。目夷死后,其子公孙友继为左师。公孙友卒后, 其孙鱼石为左师,鱼府为少宰。宋共公卒时(公元前576年), 宋国公族内讧,鱼石、鱼府失败,退居彭城。四年后,宋国 围攻彭城,鱼石、鱼府向晋国求援。晋国出兵,把鱼石、鱼 府接到晋国,安置在瓠丘。这就是著名的墨(鱼)氏迁晋事 件。
非乐、非命
墨子极其反对音乐,甚至有一次出行时,听说车是 在向朝歌方向走,立马掉头。他认为音乐虽然动听, 但是会影响农民耕种,妇女纺织,大臣处理政务,上 不合圣王行事的原则,下不合人民的利益,所以反对 音乐。
墨子反对儒家所说的“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认为这种说法“繁饰有命以叫众愚朴之人”墨子看到 这种思想对人的创造力的消磨与损伤,所以提出非命。 反对奢靡的音乐活动,提倡节约人财物力。 反对命运之说,主张强力从事
公子目夷,又名墨夷须,字子鱼,他是宋襄公的庶兄,为宋
墨子幼时
当墨子出生时,墨氏早已沦为平民,故墨子一生都 称自己为“北方之鄙人”。鄙人,就是小人、平民。 作为一个平民,墨子的少年时代做过牧童,学过木 工。作为没落的贵族后裔,他自然也受到必不可少的 文化教育。在他的家乡,滔滔的黄河奔流东去,巍巍 的黛眉山经年岚黛飘飘,他们阻挡了墨子的视线。墨 子决心走出大山,去拜访天下名师,学习治国之道, 恢复自己先祖曾经有过的荣光。于是他开始各地游学, 学习儒家之术。但是,他逐渐发现,儒家所讲的都是 些华而不实的废话。
墨子出山
墨子带着各地收集的典籍回到故里,他登上高高的黛眉山,在
先秦诸子中不一样的烟火:墨子
墨子见了楚王,说:“现在这里有个人,舍弃自己装饰华美的车子, 邻居有破车就想去偷;舍弃自己华美的衣服,邻居有粗布衣服就想去偷; 舍弃好饭好菜,邻居有粗劣饭菜就想去偷.这是什么样的人呢?” 楚王说:“一定是有偷窃毛病吧.” 墨子说:“楚国的土地方圆五千里,宋国的土地方圆五百里.这就 好像华丽的车子和破车子相比.楚国有云梦这样的大河,犀兕麋鹿到处 都是,长江汉水里的鱼鳖鼋鼍多得天下无比,宋国正如人们所说是连小 兔小鱼都没有的地方.这就好像好饭好菜和糟糠粗劣饭菜相比.楚国有 松梓楩楠樟这样的名贵木材,宋国却连多余的木材都没有.这就好像华 美的衣服和粗布衣服相比.我认为大王派官吏攻打宋国,就和上面所说 的行为一样。楚王说:“好呀!虽然如此,公输盘为我制造云梯,我一定 要攻打宋国.”于是,召见公输盘.墨子解下衣带当作城,用木片当器械.公 输盘多次用了攻城的巧妙战术,墨子多次抵挡了他.公输盘的攻城器械 用完了,墨子的守卫方法还有很多. 公输盘理屈了,但他说:“我知道用来抵挡你的方法了,我不说.” 墨子也说:“我知道你用来抵挡我的方法,我也不说.” 楚王问他原因. 墨子说:“公输盘的意思,不过是想要杀死我.杀了我,宋国守不住 就可以攻下.可是我的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经拿着我守城的器械,在 宋国城墙上等待楚国进攻.即使杀了我,也不能杀尽宋国的抵抗者.” 楚王说:“好吧.那么我不攻打宋国了.”
墨子小故事
驳巫马子 巫马子谓子墨子曰:“子兼爱天下,未云利也;我不爱天下,未云贼也. 功皆未至,子何独自是而非我哉?” 子墨子曰:“今有燎者于此,一人奉水,将灌之;一人掺火,将益之. 功皆未至,子何贵于二人?” 巫马子曰:“我是彼奉水者之意,而非夫掺火者之意.” 子墨子曰:“吾亦是吾意,而非子之意也." 译文: 巫马子对墨子说:“您博爱天下,谈不上什么好处;我不爱天下人, 谈不上什么害处.都没有产生 什么效果,您怎么能认为只有您对而我不对呢?” 墨子说:“现在有一处失火,一个人端来水,要浇灭它;一个人举 着火,要使它烧得更大.都还没有产生 后果,您更赞同二人中的哪一个呢?” 巫马子说:“我赞同那个端水者的意愿,而否定那个举火人的意 愿.” 墨子先生说:“现在你该明白了,我兼爱天下的主张是正确的,你 不爱天下的用意是错误的.”
中国历史上的智者墨子
中国历史上的智者墨子墨子(约公元前470年-公元前391年),名翟,字墨子,原籍今河南省灵宝市墨子镇,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也是儒家学派之外的一位重要代表。
墨子提出了尊崇兼爱、反对战争和武力的理念,被誉为中国历史上的智者之一。
本文将从墨子的生平、主要思想以及对中国历史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第一部分:墨子的生平墨子出生于战乱的春秋战国时期,他的家族曾经是郑国士族。
墨子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很年轻的时候就展现出非凡的才华和智慧。
他在学问方面广泛涉猎,尤其对于机械学、光学以及社会伦理学有着深入研究。
墨子以其卓越的智慧和学问成就,吸引了大量的学生和追随者。
他的追随者通过墨家学派的传承和弘扬,将墨子的思想发扬光大。
第二部分:墨子的主要思想墨子的思想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兼爱和反对战争。
墨子主张“兼爱”,认为世界上所有人都应该彼此关爱、互相帮助。
他强调人类之间的平等和共同的利益,反对封建社会中存在的阶级和贵族特权。
墨子强调“兼爱”的原则,并不是简单的道德声讨,他提供了实际可行的方式。
他提倡各国各派之间的合作,以维护和平与稳定。
他主张将有限资源利用在人民福祉上,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公共福利。
同时,墨子反对战争和武力。
他认为战争无助于解决问题,只会给社会带来破坏和流血。
他主张以和平方式解决纷争,寻求互惠互利的协商。
第三部分:墨子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墨子的思想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提出的“兼爱”理念对于后来的儒家学派和其他思想家都产生了启发。
在兼爱思想的影响下,墨子的学派逐渐发展成为一支重要的力量,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和变革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墨子对科学事业的贡献也不可忽视。
他对于机械学和光学的研究,奠定了中国古代科学的基础。
他发明了墨西拿包、水车等一系列机械装置,这些发明对于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和改进起到了重要作用。
此外,墨子的反对战争和武力的思想也对后来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社会产生了积极影响。
墨子主张用和平来解决冲突,这种思想为中国古代的外交政策提供了借鉴。
国学概说人物之八:墨子
背弃精神契约的最终结局
马丁· 尼莫拉,德国新教牧师,他在美国波士 顿犹太人屠杀纪念碑上铭刻了一首短诗:在 德国,起初他们追杀共产主义者,我没有说 话,因为我不是共产主义者;接着他们追杀犹 太人,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犹太人;后来 他们追杀工会成员,我没有说话,因为我是 新教教徒;最后他们奔我而来,再也没有人站 出来为我说话了。
墨 子
一、生平与著作
墨子(前468 -前376),名翟,春秋末战国初期宋国(今河 南商丘)人,一说鲁国(今山东滕州)人,是战国时期著名 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社会活动家,墨家学 派的创始人,墨子创立墨家学说。墨学在当时影响很大,与 儒家并称“显学”,墨家是一个有着严密组织和严密纪律的 团体,最高领袖被称为“巨子”,墨家的成员都称为“墨者 ”,必须服从“巨子”的指导,听从指挥,可以“赴汤蹈火 ,死不旋踵”。 墨子在先秦时期创立了以几何学、物理学、光学为突出成就 的一整套科学理论。 主要内容有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 天志、明鬼、非命等项,以兼爱为核心,以节用、尚贤为支 点。
节用节葬
首先,节用的根基是民利。
“圣王为政,其发令、兴事、使民多矣!”(《节用上》) “凡足以奉给民用,则止。诸加费不加于民利者,圣王弗为。” (《节用中》)
其次,反对儒家的厚葬久丧。
“细计厚葬,为多埋赋之财者也;计久丧,为久禁从事者也。 财以成者,扶而埋之;后得生者,而久禁之。”(《节用下》) “今唯无以厚葬久丧者为政,国家必贫,人民必寡,刑政必 乱。”(《节用下》) “死则既已葬矣,生者必无久哭,而疾而从事,人为其所能, 以交相利也。此圣王之法也。”(《节用下》)
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 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 有余。 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楚王向其故。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 ,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 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 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墨子
• 对于臣下,他认为要去“五蠹”, 防“八奸”。他认为这些人会扰乱 法制,是无益于耕战的“邦之虫”, 必须铲除。 这些人都有良好的条 件威胁国家安危,要像防贼一样防 备他们。 • 韩非的这些主张,反映了新兴封建 地主阶级的利益和要。秦始皇统一 中国后采取的许多政治措施,就是 韩非理论的应用和发展。
• 一、蛙 • 肯定:知足常乐 • 珍惜眼前的幸福 • 否定:目光短浅、盲目自大 • 容易满足,不思进取 • 夜郎自大的可悲
• 二:龟 • 肯定:一山更比一山高 • 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和目标 • 开阔眼界,放眼看世界 • 否定:自以为是,嘲笑他 人
《韩非子》中的成语
• • • • • • • 螳螂捕蝉 守株待兔 塞翁失马 买椟还珠 滥竽充数 曾子杀猪 智子疑邻
• 从兼爱的观点出发,墨子又提出 “节用”“节葬”“非攻”等主张, 反对统治者穷奢极欲、挥霍无度的 生活,也反对以大欺小、以强凌弱 的非正义战争。《墨子· 公输篇》记 载了一个故事:公输班为楚国造云 梯准备攻宋。楚是大国,宋是较小 的国,墨子从齐国赶到楚国,说服 公输班和楚王不能以大国欺侮小国; 同时,他还派人赶到宋国帮助作好非攻即反对攻战,即“大不攻小也,强不 侮弱也,众不贼寡也,诈不欺愚也,贵不 傲贱也,富不骄贫也,壮不夺老也。是以 天下庶国,莫以水火毒药兵刃以相害也”。 兼爱是大到国家之间要兼相爱交相利,小 到人与人之间也要兼相爱交相利。而非攻 则主要表现在国与国之间。只有兼爱才能 做到非攻,也只有非攻才能保证兼爱。
墨子简介
• 墨子名翟,鲁国人(一说宋国人), 大约生于公元前468年,死于公元 前376年。他出身微贱,做过工匠, 自称“贱人”。曾学过儒学,后不 满其烦琐的“礼”,另立新学,聚 徒讲学,创立墨家学派。
• 墨子对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有深切 的体会,激烈反对“富侮贫,贵傲 贱”,主张“兼相爱,交相 利”(《墨子· 兼爱》),有力的要以 力助人,有财的要将财分人,有道 的要用道教人,这样可使“饥者得 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乱者得 治”。但是这种“兼爱思想”抹煞 了阶级对立的事实,在人剥削人、 人压迫人的阶级社会里是无法实现
墨子
1.兼爱 【译文】不分等级,不分远近,不分亲疏地爱天下所有的人。 2.非攻 【译文】反对侵略战争,维护人类和平。 3.尚贤 【译文】不分贵贱地推荐、选拔、使用德才兼备的人。 4.尚同 【译文】政令、思想、言语、行动等要与圣王的意志相同一。 5.节用 【译文】反对奢侈浪费,主张勤俭节约。 6.节葬 【译文】反对厚葬久丧,主张薄葬短丧。 7.非乐 【译文】反对奢靡的音乐活动,提倡节约人财物力。 8.非命 【译文】反对命运之说,主张强力从事。 9.天志 【译文】天是有意志的最高主宰,天的意志是兴利除害。 10.明鬼 【译文】辨明鬼神的存在,鬼神能扬善惩恶。
• 墨子文章中,以“非”这种 否定式为题的就有四个: 《非儒》、《非命》、《非 乐》、《非攻》。除《非攻》 是对一种社会现象进行否定 外,其他三种都是对现存文 化传统的否定。
•《尚贤》《兼爱》反“亲 亲”,《节用》《节葬》 反礼乐……我们可以说, 墨子是在对前代文化进行 清理。他在对一个大帝国 及其根深蒂固的文化传统 大声说“不”!
•墨子是第一个使用“国 家”这个词的人。他把 诸侯的“国”与大夫的 “家”合起来,用来指 代原先天子的“天下” 所包含的一切内涵。
• 你看,他已不再是周天子的 理论家,而自甘做诸侯大夫 的理论家了。他的“天下”, 将要从这些“国家”中融铸 而成,他的“天子”,更将 从众多贤良中破空而出。一 切腐朽没落的,必将死亡, 墨子在呼唤着新的世界!
《淮南子要略》
• 墨子学儒者之业,受孔子 之术,以为其礼烦扰而不 说(悦),厚葬靡财而贫 民,(久)服伤生而害事, 故背周道而用夏政。
• 墨子最初乃是儒家的门徒,学孔 子的思想,但越学越不对胃口, 越学越觉得儒学不是那么回事。 儒者的礼那么繁琐而不切用,儒 者提倡的厚葬浪费财富而使人民 贫穷,长期服丧伤害身体而妨碍 正事,所以他背弃儒家了!他当 了儒门的叛徒了!
墨子
4.名不可简而成也,誉不可巧而立也,君子以身戴行者也。
【译文】好名声不能轻而易举地得到,荣誉不能以巧诈树立,君子的荣誉是靠 身体力行地得到的。
•
1.作为小生产的代表有其时代及阶级的局限性如 认识不到“兼爱”、及“非攻”实现的不可能性, 认识不到阶级之间的压迫,不能意识到处理用暴 力来改变现实的压迫状况及分裂状况,任何爱的 说教都是不可能的。 • 2.把统治阶级的听狱治政、聚敛民财也看作是一 种正当的“劳动”,从而不自觉的对剥削阶级占 有人民的劳动果实做了合理化的论证。 • 3.求助于天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从无神论走向有 神论,从唯物论走向了唯心论。
据《墨子》可知,墨子思想,有十条五类纲领, 即《墨子·鲁问》所云:“凡入国,必择务而从事 焉。国家昏乱,则语之尚贤、尚同;国家贫,则语 之节用、节葬;国家熹音湛湎,则语之非乐、非命; 国家淫僻无礼,则语之尊天、事鬼;国家务夺侵凌, 即语之兼爱、非攻。” 其中兼爱和非攻是墨子思想的核心 。
① 兼爱非攻 所谓兼爱,包含平等与博爱的意思。墨子要求君臣、父子、兄弟都要 在平等的基础上相互友爱,“爱人若爱其身”,并认为社会上出现强执弱、 富侮贫、贵傲贱的现象,是因天下人不相爱所致。他反对战争,要求和 平。 ② 天志明鬼(政治手段) 所谓天志就是天有意志,天爱民,君主若违天意就要受天之罚,反之, 则会得天之赏。 ③ 尚同尚贤 尚同是要求百姓与天子皆上同于天志,上下一心,实行义政。尚贤则 包括选举贤者为官吏,选举贤者为天子国君。墨子认为,国君必须选举 国中贤者,而百姓理应在公共行政上对国君有所服从。墨子要求上面了 解下情,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赏善罚暴。墨子要求君上能尚贤使能,提出 “官无常贵,民无终贱”的主张。
墨子(约公元前468年—约公元前376年),名翟(dí), 东周春秋末期战国初期鲁国人,一说滕州人,一说鲁阳人。宋国 贵族目夷的后代,曾担任宋国大夫。他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也 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 墨子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农民出身的哲学家,墨子创 立了墨家学说,墨家在先秦时期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 他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 “明鬼”、“非命”、“非乐”、“节葬”、“节用”等观点。 以兼爱为核心,以节用、尚贤为支点。墨子在战国时期创立了以 几何学、物理学、光学为突出成就的一整套科学理论。在当时的 百家争鸣,有“非儒即墨”之称。墨子死后,墨家分为相里氏之 墨、相夫氏之墨、邓陵氏之墨三个学派。其弟子根据墨子生平事 迹的史料,收集其语录,完成了《墨子》一书传世。
中华历史名人墨子
中华历史名人墨子中华历史名人墨子墨子[春秋战国][公元前468年-前390年,战国初期思想家、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约公元前476—前390年),战国初期思想家、墨家学派创始人。
姓墨,名翟,鲁国人,曾为宋之大夫。
墨子出身于社会下层,生活接近“农与工肆之人”。
他自称“今翟上无君上之事,下无耕农之难”,似属当时“士”阶层。
但他又承认自己是“0”。
他可能当过工匠或小工业主,具有相当丰富的生产工艺技能。
他“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长期奔走于各诸侯国之间,宣传他的政治主张。
据传,他曾止楚攻宋,实施兼爱、非攻的主张。
他“南游使卫”,宣讲“畜士”以备守御。
他又屡游楚国,献书楚惠王。
他拒绝楚王赐地而去,晚年到齐国。
墨子早年学习儒者之业,深感其礼仪烦琐,害人害己:“夫繁饰礼乐以淫人,久丧伪哀以谩亲,立命缓贫而高浩居(傲倨),倍(背)本弃事而安怠傲”。
厚葬即多埋财,久丧则久禁从事,既误政治,又侵农时。
墨子由此提出自己的理论体系。
墨子在政治上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等主张。
“兼以易别”是他的社会政治思想的核心,“非攻”是其具体行动纲领。
他认为,只要大家“兼相爱,交相利”,社会上就没有强凌弱、贵傲贱、智诈愚和各国之间互相攻伐的现象了。
他对统治者发动战争带来的祸害以及礼俗上的奢侈佚乐,都进行了尖锐的揭露和批判。
在用人原则上,墨子主张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主张“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
他还主张从天子、诸侯国君到各级正长,都要“选择天下之贤可者”来担任;而人民则要服从君上,做到“一同天下之义”。
这些主张反映了小生产者要求参与政权的愿望。
墨子主张以“耳目之实”的直接感觉经验为认识的唯一来源,主张“闻之见之,则必以为有;莫闻莫见,则必以为无”。
他认为,判断事物的有与无,不能凭个人的臆断,而要以大家所看到和听到的为依据。
由此,墨子提出了检验认识真伪的标准,即三表:“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废(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
墨子
墨子一、生平简介墨子,名翟,春秋末期鲁国人,著名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活动家。
(约公元前468年~前376年)。
他曾提出“兼爱”“非攻”等观点,创立墨家学说,并有《墨子》一书传世。
墨学在当时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
公元前5世纪初,墨子可能是出生在宋国一个以木工为谋生手段的手工业者家庭。
当时的社会是一个“处工就官府”的社会,即工匠处于官府的严格控制之下,隶属和服务于官府,社会地位十分低下。
而当时的工匠是世袭的,因此墨子从小就承袭了木工制作技术,并由于他的聪明巧思,使他成为一名高明的木工匠师和杰出的机械制造家,为他后来的社会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他精通手工技艺,可与当时的巧匠鲁班相比。
他自称是"鄙人",被人称为"布衣之士"和"贱人"。
汉朝的王充甚至说,孔子和墨子的祖先都是粗鄙之人。
墨子曾做宋国大夫,自诩说"上无君上之事,下无耕农之难",是一个同情"农与工肆之人"的士人。
墨子曾经从师于儒者,学习孔子之术,称道尧舜大禹,学习《诗》、《书》、《春秋》等儒家典籍。
但后来逐渐对儒家的烦琐礼乐感到厌烦,最终舍掉了儒学,形成自己的墨家学派。
二、思想1、"农与工肆之人"的代表墨家和儒家在战国时期并称“显学”,但风格不同。
儒家植根于贵族文化,继承了西周以来的文化传统,比较重视传统、情感,有浓厚的人文色彩。
墨家主要植根于"农与工肆之人" ,重视实用,强调下层人民的利益。
2、“素丝说”与教育作用墨子坚信教育对建立理性社会的作用,认为教育是有功于天下的事业。
教育能够对改造社会发挥巨大作用,其前提是人是可教的。
墨子以染丝的过程比喻环境和教育对人品形成的影响:“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其所入者变,其色亦变。
”他的这一比喻实际提出了人性如素丝的观点,有人概括为“人性素丝说”,在先秦“人性论”中独树一帜。
关于思想家墨子的资料介绍
关于思想家墨子的资料介绍墨子,本名墨翟,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墨子的资料介绍,希望对你有帮助!墨子的资料介绍墨子,相传是战国时期鲁国人,他是中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门下弟子无数。
他的代表作有《墨子》,不过这本书却不是他独自写成的,而多是一些对他和他的弟子言论的记载。
他成就卓著,在各方面都有涉及,所以后世给他冠上了很多大家的称号。
在春秋战国时期,战争频繁,社会动荡不安,在这样的情况下,墨子心怀悲悯之心,积极的针对社会问题,希望通过自己的能力力挽狂澜,拯救世道人心。
他把自己的思想传播出去,得到了许多手工业者和下层人士的支持,在百家争鸣的文化鼎盛时期,有人称“非儒即墨”,由此可见,他是名非常杰出的思想家。
墨子开始时追随儒家理论,后来自立门户,自创墨家学说,在东周春秋末期战国初期曾担任宋国的宋大夫,是墨家公派的创始人。
墨子还是历史上唯一一个农民出身的哲学家,他所提出的“认识论”,“逻辑学”,对后世都有很大的影响。
并且创立了几何学,物理学,光学等科学论断,是首个提出宇宙论的人,被后人称作“科圣”。
后期,墨子的地位逐渐低下,和普通劳动者无异。
他所创立的墨家,向来纪律严明,几乎所有人无一例外都穿草鞋,如果有人违背了这种清苦的方式,轻则驱逐,重则斩杀。
但墨家的弟子依旧达到百人以上,形成了非常庞大的力量。
作为教育家,他无疑是成功的。
墨子的故事墨子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他喜好讲论理学,他一向主张勤俭节约,吃苦耐劳,最不喜欢铺张浪费,娇纵奢侈,墨子曾和儒家辩论过一个这样的话题,儒家的代表认为,君子就应该像钟一样,即意味着,钟你敲打它,它才会响,对于君子而言,你不问他也绝不会回答,你问他,他才会回答,墨子回到,就你这口钟,我没敲你,你怎么响了呢?儒家代表最后没能辩论过,这也为后人津津乐道。
再讲一个墨子选择徒弟的故事,墨子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人思想家,他收过一个叫做耕柱的弟子,耕柱被很多人认为是墨子最优秀的弟子,当然,耕柱本人各方面的确优秀于他人,这也让耕柱自己也特别有自信。
高中历史选修(新课改)·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思想家墨子
2. 节葬
厚葬的危害 使王公大人行此,则必不能蚤朝晏退,治五官 六府,辟草木,实仓廪。 使农夫行此,则必不能蚤出夜入,耕稼树艺。 使百工行此,则必不能修舟车,为器皿矣。 使妇人行此,则必不能夙兴夜寐,纺绩织纴。 (《节葬下》)
五. 天志与明鬼
1. 天志
子墨子言曰:戒之慎之,必为天之所欲,而 去天之所恶。曰:天之所欲者何也?所恶者 何也?天欲义而恶其不义者也。何以知其然 也?曰:义者,正也。何以知义之为正也? 天下有义则治,无义则乱,我以此知义之为 正也。 (《天志下》)
三. 尚贤与尚同
1. 尚贤
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 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断予之令…… 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 无能则下之。(《尚贤上》) 与孔子“亲亲有术,尊贤有等”的思想 不同,墨子把一个人是否有能力作为选才 的标准,而不注重其出身。
2. 尚同
尚同者,即人民上同於其正长,正长再上 同於上一级之正长,最后则上同於天子, 而天子再上同於天志。
目夷后裔
目夷国原为商王朝建立的同姓方国,位于滕州 市木石一带。入周之后,目夷国变成小邾国, 先后曾为宋、邾、鲁、齐等国的附庸。随着历 史的变迁,目夷氏从贵族降为平民。(目夷即 墨夷,后省为墨姓)。约在春秋末年(公元前 480年),墨氏喜添贵子,墨子应运而生。
母梦赤乌
据民间传说,墨子出生前,“其母梦日中赤乌 飞入室中,光辉照耀,目不能正,惊觉生乌”。 乌即翟,是凤凰的别名,因而取名墨翟今滕州 市木石村有目夷亭,村西为狐骀(即目夷)山、 目夷河;村西是落凤山,传说墨子出生时,凤 凰落于此山,因而得名。
. 墨 子 其 书
明· 福建芝城姚奎排 印的铜活字本《墨子》
鲁山文史系列之一——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墨子
墨子(约公元前480年—公元前389年),名翟,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自然科学家,墨家学派创始人。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鲁阳邑(今河南鲁山)人。
墨子是当之无愧的百工之祖春秋末年,墨子诞生在楚国鲁阳邑西部尧山脚下的一个工匠家庭。
鲁阳南、西、北三面环山,尤其是西部为崇山峻岭,盛产木材。
墨翟父祖世代为工匠,耳濡目染,墨翟年纪轻轻就成为一名高明匠师,尤善木工。
他天资聪颖,勤于思索,善于创新,又与同为鲁山人的公输班多有交往,遂成为杰出的机械制造家。
鲁阳西部群山起伏,道路崎岖,人们出行交通极为不便。
墨翟向往蓝天,梦想着人们也能在天空自由飞翔。
一天,墨子怅望天空,看到一只雄鹰在碧蓝的天空中自由翱翔,就产生了创制一种能够飞行的木鸢的念头。
墨翟比比画画,反复试验,潜心研制三年时间,终于研制出木鸢,初次飞行就飞了一天。
这只木鸢便是中国最早的风筝,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风筝。
墨子成为我国古代风筝的创始人。
鲁山民间传说,鲁班不服气,也制作了一只木鸢,约墨子一决高下。
墨子和鲁班在今鲁山瀼河黑石头村南风筝山比赛木鸢。
二人一起放飞木鸢,鲁班制作的飞了一整天,令他意外的是,墨子制作的木鸢却在空中飞了三天。
原来,墨子潜心改进,木鸢制作技艺又有了突飞猛进。
后来,墨子把制作木鸢的技术传授给了鲁班。
《墨子·鲁问》记述,鲁班根据墨翟的理想和设计,用竹子做风筝。
他把竹子劈开削光滑,用火烤弯曲,做成了喜鹊的样子,称为“木鹊”,在空中也能飞翔三天。
如今,黑石头村木匠庄自然村有鲁班庙遗址,风筝山下,依然传诵着墨子、鲁班比巧的故事。
传说,一年秋天,淫雨霏霏。
一天,天气放晴,墨子去中汤外婆家。
他在山脚下漫步,地上还有积水,经过长时间雨水浸泡,一些野果腐烂后流出黑褐色的液体。
墨子拿起一颗果子,这种黑褐色的液体沾染在手上。
他费了好大力气才洗干净。
回到家里,墨子看到家人穿的粗麻布衣服多是本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墨子鲁山文史系列之一———讧石随欣┃协商论坛┃人文中原┃56色,他就想,能不能让山上收回来的野果沤烂,用来染色呢?他立马做实验,还真的成功了。
先秦政治思想史——7墨子
“尚同一义” 尚同一义” 尚同一义
天下之乱在于人的“异义” 引起人们“交相非” 天下之乱在于人的“异义”,引起人们“交相非”、 别相恶” 所以需要一同天下之义, “别相恶”。所以需要一同天下之义,以及从事于一 同天下之义的人即天子 。 建立一整套国家行政体系。天子确立后, 建立一整套国家行政体系。天子确立后,由于能力有 又选择贤能者为三公; 限,又选择贤能者为三公;三公以其智力不足以辅佐 天子,于是又分万国;诸侯又选贤者为将军、大夫、 天子,于是又分万国;诸侯又选贤者为将军、大夫、 乡长、里长等官,帮助诸侯, 一同其国之义” 乡长、里长等官,帮助诸侯,“一同其国之义” 。 行政体系建立后,下级要绝对服从上级, 上之所是, 行政体系建立后,下级要绝对服从上级,“上之所是, 必皆是之;上之所非,必皆非之” 最后统一于天子。 必皆是之;上之所非,必皆非之”,最后统一于天子。
为政也。”
贤能的标准: 贤能的标准:“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
以教人。”
尚贤的原则: 尚贤的原则:“不党父兄,不偏富贵,不嬖颜色。贤者举而上
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不肖者抑而废之,贫而贱之,以为徒 役”
节用节葬
墨子讲节用,并不简单地讲节省开支、反对浪费等消费问题, 墨子讲节用,并不简单地讲节省开支、反对浪费等消费问题, 还包括开辟财源、增加生产等问题。 还包括开辟财源、增加生产等问题。他把生产作为消费的前 提来考虑。 提来考虑。 墨子非常重视生产劳动, 墨子非常重视生产劳动,他认为人与禽兽的不同之处就在于 人依靠劳动而生存, 人依靠劳动而生存,“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 统治者治政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增加物质财富。 统治者治政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增加物质财富。 物质财富增加了,还应节用。节用的原则是, 物质财富增加了,还应节用。节用的原则是,首先要满足人 们生活的最低要求,逾此则为奢侈。 们生活的最低要求,逾此则为奢侈。 当时贵族普遍实行厚葬,以显示贵贱有等, 当时贵族普遍实行厚葬,以显示贵贱有等,墨子本着从俭求 富的思想,主张节葬。 富的思想,主张节葬。
关于墨家墨子的资料介绍
关于墨家墨子的资料介绍墨子是有名的思想家,他是墨家的创始人,安墨子的资料有哪些?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墨子资料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墨子资料简介墨子,名翟,东周春秋战国时期的宋国人,也有说他为鲁阳人或滕国人,他是宋国目夷的后人,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杰出的思想家、军事家、教育家、科学家。
墨子的先祖原是殷商的王室,后因故降为了平民,所以在中国历史上,墨子是唯一一个农民出身的哲学家。
墨子小时候做过牧童,学过木工,也接受了文化教育,曾学习儒学,但对儒家的一些思想不予认同。
墨子最后舍弃儒学,而另外创立了“墨学”,提出了“非攻”、“兼爱”、“尚贤”等管线,四处讲学,广收门徒,很快有了大批的追随着,形成了一个团体称“墨家”。
在墨子晚年的时候,墨学已与儒学齐名,并称为“显学”,在当时的诸子百家之中,有“非儒即墨”之称,儒墨显学可谓是百家之首。
墨子死后,墨家分裂为三个学派,分别为相里氏之墨、相夫氏之墨、邓陵氏之墨。
后墨子的弟子根据其生平事迹与语录,写成了《墨子》。
墨子徒弟有谁鬼谷子是春秋时期极具神秘色彩的人物,擅长心里揣摩,是纵横家的鼻祖。
历史上有名的人物,像孙膑、庞涓、张仪和苏秦都是他的徒弟。
据史料记载,孙膑跟庞涓拜入鬼谷子门下主修兵法;张仪跟苏秦则学习的是游说之术。
众所周知,孙膑、庞涓大战于桂陵,是因为庞涓嫉妒孙膑的才学在自己之上,在孙膑在魏国期间,几番陷害,使得孙膑不但没有得到魏惠王的重用,反而被膑足,靠装疯卖傻逃离魏国才没有丧命。
之后孙膑投奔齐国,得到齐国国君的重用,在齐魏两国爆发战争后,,孙膑利用计策将魏军大败,同时生擒了魏国大将庞涓。
只是庞涓此次命不该绝,被释放归国。
回国后的庞涓越发坚定了要出去孙膑的决心,后两人又各自领兵进行了会战。
马陵之战的时候,庞涓中计被孙膑引到马陵,见大势已去,便在刻有“庞涓死于此树之下”的树下拔剑自杀了。
再说苏秦跟张仪,学习期间,苏秦自认为课业方面比不过张仪,便在学成之后让张仪来投奔自己。
墨子的生平简介
墨子的生平简介墨子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鲁山县人。
他不仅是道家之人,而且是先秦墨家学派创始人。
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科学家。
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墨子的生平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墨子的生平简介墨子的出身微贱,曾经学习过儒家的儒术,后来由于不满儒家烦琐的礼乐制度和学说,于是就自己创立了墨家学派以抗衡儒家学派。
墨子曾经提出“兼爱”“非攻”等观点,创墨家学说,有《墨子》一书流传于世。
墨学在当时影响很大,甚至和儒家学说并称“显学”。
公元前5世纪,墨子出生在以木工为生活手段的家庭。
墨子从小就学习了家里的木工制作技术,由于聪明又善于思考,他成为杰出的木匠工程师,为他后来的社会活动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墨子曾经做宋国大夫,觉得"上无君上之事,下无耕农之难",可以看出墨子是一个体察"农与工肆之人"苦难的士人。
墨子"好学而博",是个以天下为己任、立志救民于水火中的忧国忧民的爱国爱民者。
墨子可能是察觉到了人性薄弱的地方,他的著作《天志》《明鬼》宣扬要敬重天道和鬼神,用来威慑当时权力不受约制的皇帝,逐渐的形成了墨家宗教观。
墨子一生的活动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大量的收门徒,将自己的学说宣传出去;二是积极地反对兼并战争。
前376年,墨子卒,墨家弟子将他的遗体安葬在狐骀山下中。
他的陪葬品很是简单,最有价值的是《墨子》这部手稿。
墨子与公输班的故事墨子和公输班两个人,让世人经常拿来比较的就是他们的工艺。
众所周知,无论是墨子还是公输班他们的机关术在当时的情况下可谓是出神入化,甚至推进了整个社会的发展,所以,很多人都喜欢讨论二者究竟谁更高一筹。
公输班,一般指鲁班,(约公元前507年到公元前444年,)姬姓,公输氏,名班,人称公输盘,公输班,班输,被人尊称车输子,惯称“鲁班”。
鲁国人(现山东滕州),约生于周敬王三十三年,卒于周贞定王二十五年,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发明家。
他发明的许多工具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外历史纲要上人物传记7墨子编辑张书林墨子的事迹墨子,名翟,鲁国人,活动年代大约在公元前468年至前376年。
他的生平事迹,由于史文的残缺,已经难于详考。
《史记》没有为墨子立传,仅在《孟子荀卿列传》附记二十四字,说:“盖墨翟,宋之大夫,善守御,为节用。
或曰并孔子时,或曰在其后。
”相传,墨子在鲁国,曾经向史角的后人学习;又曾受过儒者的教育,后来他发现儒家所讲的礼,如厚葬久丧,不适于一般民众的时候,便离开儒家而创立了墨家学派。
墨子的出身不可考。
他的思想反映了平民群众的利益。
楚惠王的使者穆贺当面说他的学说是“贱人之所为”;荀子批评他的学说是“役夫之道”。
墨子的生活俭朴,“量腹而食,度身而衣”。
他的弟子生活也跟墨子差不多,吃藜藿之羹,穿短褐之衣。
这跟孔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讲究生活,大不相同。
《庄子·天下》载,墨子称禹为“大圣”,“以裘褐为衣,以跂蹻为服,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曰:不能如此,非禹之道也,不足谓墨。
”墨子是个巧匠。
在《墨子》书中,有许多关于生产技术、科学知识的记载,也对《诗》、《书》等古代典籍有广征博引。
墨子自称:“翟上无君上之事,下无耕农之难。
”可见,他不是贵族统治者,也不是直接生产者,而是一个有文化知识,又接近“农与工肆之人”的人物。
墨子曾为宋国的大夫。
为了推行政治主张,他还曾游历过齐、卫,屡游楚,曾到楚郢和鲁阳(今河南鲁山县),欲试越而未果,《淮南子·脩务训》有“墨子无煖席”之说。
楚惠王(公元前488年—前432年)年间,公输般自鲁至楚,为楚国制造舟战的器械钩拒,打败越人。
他又为楚制成攻城的工具云梯,准备去攻打宋国。
墨子得到楚欲攻宋的消息,便从鲁趋楚,足重茧而不休息。
裂裳裹足,走了十日十夜,才到达楚都。
他先以助强楚而攻无罪的小宋为不义,折服了公输般,并因以见楚惠王。
墨子历陈攻宋之非义。
楚王及公输般皆无言可对,但仍恃有云梯而攻宋。
墨子为了在楚王面前较量城池的攻防战术,便解身上的革带为城,用木片当武器。
公输般九设攻城之变,墨子九拒之。
公输般之攻械尽,而墨子之守御有余,公输般失败了。
公输般意欲杀墨子而攻宋。
墨子当面向楚王揭穿了这一图谋,并且说,我的弟子禽滑釐等三百人,已操持着我的防守器械在宋国城上,以待楚寇。
这样,楚王只得说:“吾请无攻宋矣。
”墨子是一位富有实践精神的思想家,他主张“非攻”,不仅是止楚攻宋,还有许多行动贯彻这一主张。
有一次,齐将伐鲁。
墨子见齐将项子牛及齐王,说而罢之。
又一次,楚欲攻郑,墨子也劝说鲁阳文君而作罢。
墨子尝遣弟子公尚过于越。
越王使公尚过以车五十乘迎墨子于鲁,欲以原来吴国地方五百里封墨子。
墨子对公尚过说,如果越王“将听吾言用吾道,则翟将往,量腹而食,度身而衣,自比于群臣,奚能以封为哉?抑越王不听吾言,不用吾道,而吾往焉,则是我以义糶也。
”墨子不肯做违反自己政治主张的事。
他不肯“义糶”,并教导他的弟子“倍(背)禄而乡(向)义”。
孟子虽诋毁墨子“兼爱”的主张是“无父”、“禽兽”、“邪说”,但也不能不承认“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
”墨家墨子创立了墨家学派。
这是一个有组织纪律,具有政治性质而带有宗教色彩的团体。
它的成员生活刻苦,跟贫贱者相似。
《庄子·天下》说墨者“其生也勤,其死也薄,其道大觳。
”又说:“墨者,必自苦以腓无胈,胫无毛,相进而已矣。
”墨家的首领叫巨(钜)子,由上代指定,代代相传。
墨者“以巨子为圣人,皆愿为之尸(主),冀得为其后世”。
墨子是第一代巨子,《淮南子·泰族训》说“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皆可使赴火蹈刃,死不还踵”。
《吕氏春秋·上德》记载,另一个巨子孟胜,为楚国阳城君守城死,“弟子死之者百八十三人”。
他生前所派往宋国传巨子位于田襄子的两个弟子,在完成任务后,没有听田襄子的劝阻,亦皆返楚而死。
这说明墨者团体的成员对类似宗教教主的巨子,有以死尽忠和舍命行道的精神。
《吕氏春秋·去私》载:墨者巨子腹暾居秦,儿子杀人。
秦惠王说,先生年老,只此一子,我已赦免了他。
腹暾说:“墨者之法曰:杀人者死,伤人者刑。
此所以禁杀伤人也。
大王虽有好意,我不可不行墨者之法。
”腹暾不听秦王的劝说,终于把儿子处死。
这说明墨家的规约是很严格的。
墨者巨子推荐弟子到各国去做官。
做官的墨者都必须忠实于墨家的学说。
如果不能推行墨家的主张,就要依据“背禄而向义”的精神,自动辞职。
墨子的弟子高石子因卫国君主不采用他的意见,便辞掉“高官厚禄”,而得到墨子的赞扬。
另一个在齐国做官的胜绰,随从齐将项子牛,三次侵犯鲁国,遭到墨子“禄胜于义”的责备,并使之被斥退。
墨家有经济上的互助义务。
做官的墨者,需将俸禄的一部分,交到团体中来。
据记载:墨子的弟子耕柱子在楚国为官,因对过往的墨者“客之不厚”而遭到非议。
但不久却“遗十金”于墨子。
墨家的互助还不仅限于经济方面,他们认为,“为贤之道”是“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
”这所谓“为贤之道”,是墨家的主张,当有墨家规约与墨者行为标准的性质。
《墨子》墨子和墨家学派的言论,汇集在《墨子》一书里。
据《汉书·艺文志》载,“《墨子》七十一篇”,今存五十三篇。
从《墨子》书的体裁、内容、形式的不同来分析,作者既非一人,也有时间早晚的区别,大体可分为五类:第一,记载墨子主要思想的二十三篇。
《鲁问》记,墨子曾告诉弟子魏越说:凡入国,必择务而从事焉。
国家昏乱,则语之尚贤、尚同。
国家贫,则语之节用、节葬。
国家熹(喜)音湛湎,则语之非乐、非命;国家淫僻无礼,则语之尊天、事鬼。
国家务夺侵凌,即(则)语之兼爱、非攻。
故曰,择务而从事焉。
墨子提出的这十大主张: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非命、尊天、事鬼、兼爱、非攻,既是墨子针对当时不同国家弊病灵活运用的政治主张,又是墨子思想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
《墨子》书中的这十篇原来都各有上中下三篇,今缺七篇,存二十三篇。
从今所存有上中下的各篇来看,文义大同小异,当系三个墨子弟子记录分别整理而汇编在一起的。
第二,记载墨子言行的十二篇。
《耕柱》、《贵义》、《公孟》、《鲁问》、《公输》五篇,体裁跟儒家的《论语》相似,当为墨子弟子记载的墨子言行,是研究墨子思想的重要资料。
《法仪》、《七患》、《辞过》、《三辩》四篇,亦记墨子之言,但记纂成篇,当晚于上述五篇。
《亲土》、《修身》、《所染》三篇,过去有不少治“墨子”的学者认为是儒家的伪窜,理由是“与儒言相近”。
这一说法的根据只是这些篇中某些话好像是儒家的言词,而没有从思想体系的考察得到证明,因而很难确立。
儒墨两家的时代相近或相同,所使用的语言虽有时相同而含义却是各异。
正如《韩非子·显学》所说,“孔子墨子俱道尧舜,而取舍不同。
”第三,记载墨子后学诋斥儒家的《非儒》一篇。
儒墨两家齐名,但在一些重要论点上是相对立的。
孔墨的后学亦互相诟毁。
孟子为孔子的后学,以“能言距杨墨”为“圣人之徒”,是“闲先圣之道。
”墨子的后学,也可能将非儒者作为墨子之徒,认为是在捍卫墨子之道。
有人认为《非儒》篇中没有“子墨子曰”,当不是记墨子之言;又篇中所诋者为孔子及其弟子,而对反墨家最力的《孟子》却未提到,大概《非儒》写成在《孟子》以前。
这个说法,理由恐还不能算是充分。
第四,关于逻辑学、认识论和自然科学知识的记述有六篇:《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大取》、《小取》,有《墨辩》之称。
它们的基本思想具有墨家学派的传统,却又扬弃了如“天志”“明鬼”一类宗教唯心主义的杂质。
它们的内容涉及到战国中期以后出现的问题,例如对惠施、公孙龙一些观点的批判等。
《墨辩》当是后期墨家的作品。
第五,《墨子》最后,从《备城门》到《杂守》十一篇,专门记述守御之法。
墨子以善守御著称。
这十一篇可能是墨家师徒相传关于这方面知识的汇编。
墨子的思想墨子比孔子的生活年代稍晚而社会变动较剧。
他们所代表的学派和社会阶层有别,对事物的感受、态度、思想也各异。
孔子向往、称赞西周制度,对“礼坏乐崩”的现象惋惜地加以批评,在客观上虽也暴露了社会矛盾,但他的态度温和,企图以“损益”、改良的办法来消解矛盾,以达到他那古圣先王的理想社会。
墨子比孔子的社会政治思想激进。
他揭露了战国初年的社会矛盾和贵族政治、生活的丑恶、腐朽。
他凭借“先王”来增强他抨击贵族社会的力量,增强他改革理想的权威性。
墨子社会政治的中心思想是:“欲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对贵族社会政治黑暗的暴露墨子揭露了“当今之主”及贵族们奢侈糜烂的生活。
他们穿的衣服,冬天要轻暖,夏天要轻凉,并有锦绣文采,金带钩、珠玉的装饰。
他们吃的美味佳肴,“大国累百器,小国累十器,列于前方一丈,目不能遍视,手不能遍操,口不能遍味”。
所剩食物,冬天冰冻,夏天变得酸臭难闻。
他们住的华丽宫室,有台榭曲直之望,青黄刻镂之饰。
乘坐的车、船,不仅要坚固轻快,还要“饰车以文采,饰舟以刻镂”。
他们“蓄私(妾媵),大国累千,小国累百。
”这些“王公大人”,生活骄奢淫泆,死后埋葬奢华,还要杀人殉葬。
“天子诸侯杀殉,众者数百,寡者数十。
将军大夫杀殉,众者数十:寡者数人。
”这一切,都转嫁给老百姓,“厚敛于百姓,暴夺民衣食之财”,迫使民人饥寒交迫。
“民有三患: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
”阶级矛盾尖锐,“寇乱并兴,不可禁止。
”贵族统治的社会矛盾重重,是非颠倒。
“国相攻”、“家相篡”、“人相贼”、“强劫弱”、“众暴寡”、“富侮贫”、“贵做贱”。
至于大国对小国的攻伐,墨子指出:差论爪牙之士,比列其舟车之卒伍,以攻伐无罪之国。
入其边境,刈其禾稼,斩其树木,残其城郭,以抑(堙、塞)其沟池,焚烧其祖庙,攘杀其牺牲。
民之格者,则刭杀之;不格者,系累而归。
丈夫以仆圉、胥靡,妇人以为舂酋。
墨子评论说,这种“不仁不义”的行为,却被好攻伐的国君当作“仁义”来宣扬,邻国也来祝贺,还“有书之竹帛,藏之府库”,让他的子孙后代传颂、效法,使“攻伐世世代代而不已”。
墨子认为这是些“知小物”而“不知大物”的人。
他说:今有人于此,入人之场园,取人之桃李瓜姜者,上得且罚之,众闻则非之,是何也?曰:不与其劳,获其实,已(以)非其所有而取之故。
窃取了别人的劳动果实桃李瓜姜,都知道不对,而“今天下之诸侯,将犹皆侵凌攻伐兼并”,比“窃人之桃李瓜姜者,数千万矣,而自曰义也。
”这是“少而示之黑,谓之黑,多示之黑谓白”,这是对黑白的颠倒。
《墨子·鲁问》载:子墨子谓鲁阳文君曰:“攻其邻国,杀其民人,取其牛马、粟米、货财,则书之于竹帛,镂之于金石,以为铭于钟鼎,传遗后世子孙,曰:莫若我多(战功多)!今贱人也,亦攻其邻家,杀其人民,取其狗豕、食粮、衣裘,亦书之竹帛,以为铭于席豆,以遗后世子孙,曰:莫若我多!其可乎?”鲁阳文君曰:“然,吾以子之言观之,则天下之所谓可者,未必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