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实验探究
过氧化钠与水及二氧化碳反应实质的实验探究
过氧化钠与水及二氧化碳反应实质的实验探究过氧化钠与水及二氧化碳反应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实验,它可以用来探究过氧化钠的性质。
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观察和记录反应过程中的现象和现象,了解过氧化钠的化学性质。
以下是该实验的详细步骤和实验记录。
实验材料:1. 过氧化钠(Na2O2)粉末2. 蒸馏水3. 高压玻璃瓶4. 手电筒或激光笔5. 试管6. 蓄电池实验步骤:1. 将过氧化钠粉末加入高压玻璃瓶中。
2. 加入适量的蒸馏水,使过氧化钠完全溶解。
3. 将玻璃瓶口封好。
4. 用手电筒或激光笔照射玻璃瓶底部,观察反应过程中的现象。
5. 将试管倒置在玻璃瓶上方,收集反应产生的气体。
6. 用蓄电池将试管中的气体点燃,观察燃烧现象。
实验记录:实验现象观察记录如下:1. 过氧化钠溶解后,溶液变成无色透明的液体。
2. 照射过氧化钠溶液底部时,溶液中产生大量气泡,气泡从底部向上升。
3. 试管倒置在玻璃瓶上方时,观察到试管中有气体产生,并且气体逐渐充满整个试管。
4. 将试管中的气体点燃后,发出明亮的火焰,并且火焰燃烧时间相对较长。
实验结果分析:根据观察记录,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气体,即二氧化碳(CO2)。
2. 二氧化碳气体是产生气泡和充满试管的气体。
3. 通过点燃试管中的气体发现,该气体是可燃的,可能是由于二氧化碳中的氧气与燃烧时所需的火焰提供的燃料反应产生的。
实验结论: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2. 二氧化碳是一种可燃气体。
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本质的实验探究
第二步 : 生成的 H 。 O 2 迅速发生分解 。 2 H 0 2 —2 H 2 o+0 2 十
因此总反应为 : 2 N a 2 02 +2 3 2 0 :2 N a 2 C O 3 +0 2
既然干燥 的 C 0 2 不 能与 N a 2 0 2 反应 , 为什 么成都等 地的研究者 的实 验又证 明 了该反应 能 够发生 呢?我们
一
①按装置 2 ( 见图 2 ) 开展实 验 , 验证 干燥 的 C O 2 与 Na 2 0 2 粉末 的反应 ; ②观察淡黄色 的 Na 2 0 2 粉末 颜 色 的变 化 以及 脱脂 棉能否燃烧 。 现象 : ①无水硫 酸铜 粉末 的颜 色无 明 显变化 ; 沾满 N a 2 Q 粉末的脱脂棉颜色无明显变化 ; ②脱脂棉未燃烧。
二、 实 验 设 想
干燥二氧化 碳与 潮湿 二 氧化碳 的区别 在于 是否 有 水, 结合相关研究 先验证 N a O 2 与水 反应 的实 质 , 再 进 步研究干燥 C O 2 与 Na 0 2 的反应 。 三、 Na O 2 与水 反应的实验探究 按照文献 中杨 生 贵 的方法 重 复实 验 , 现象 、 结论 一 致 。N a 2 0 2 与水 的反应 , 实 质分为 两步 。第一 步 : Na 2 0 2 +2 H O一 2 N a O H+ H2 0 2 ; 第 二步: 2 H2 0 2 —2 H: O+ 0 2 十。 由于 Na z 0 2 与水 反应是放热反应 , H O2 受热分解 产生氧气 , 因此总反应 为 2 N a 2 Q +2 H 2 O =4 N a O H+ 十 。
[ - 1 3 李晓 军. 过氧化 钠 与二氧 化碳反 应 的 实验 设计 E J ] . 中国教育技术设备 , 2 0 0 7 , ( 1 1 ) : 1 7 . [ 2 ] 周媛. 有 关过 氧化钠 与二 氧化碳 反 应 实质 的创 新 实验探 究[ J ] . 中国教育技术设备 , 2 0 1 1 , ( 9 ) : 9 8 . E 3 7 李志 富. 关 于过 氧化 钠与 二氧化 碳反 应 实质 的 进一步探析E J ] . 化学教学 , 1 9 9 7 , ( 8 ) : 4 2 . [ 4 ] 舒雪源. 过氧化钠 与二氧化 碳 、 二氧 化硫 的 实验 探 究[ J ] . 中国校外教育 , 2 0 1 1 , ( 1 0 ) : 4 7 . F 5 ] 杨生贵. 过氧化钠与水 、 二 氧化碳反 应的 实验探 究E J - 1 . 化学教学 , 2 0 1 1 , ( 8 ) : 1 2 . ( 责任编辑 罗 艳)
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实验[论文]
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的实验探究[摘要]:通过探究干燥co2、潮湿co2与过氧化钠反应的实质。
引导学生猜想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硫可能发生的反应,并探究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硫的实质,培养学生在化学科学探究方面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设计方案反应过程实验探究探究问题的提出:高中《化学》(必修1)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在“金属的化学性质”一节中,讲到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起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
化学方程式如下:2na2o2+2co2=2na2co3+o2↑,从方程式中同学们看到了氧气的生成,教材中并给出演示实验,同学们容易错误认为干燥的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粉末是很容易就直接发生反应的。
但实质上是否如此呢?可以让学生设计方案进行实验的探究。
二氧化硫与过氧化钠是否发生同样的反应?问题解决的设想: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的反应无外乎就是两个条件:一是干燥的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的反应;二是干燥的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
要解决实质的问题,我们打算设计两组实验作对比实验,对比干燥二氧化碳、潮湿二氧化碳跟过氧化钠反应的不同,根据反应产物氧气的助燃性质,可以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反应是否有氧气的生成。
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干燥的二氧化碳如何制取,co2是非还原性的酸性气体,一般可选用酸性的或中性的干燥剂对其干燥,为了尽量干燥co2,也可采取重复干燥并用无水硫酸铜检验是否干燥彻底。
教学过程: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的实质究竟是什么呢?学生共同探究设计了如下实验。
一、实验设计方案(1)实验仪器与药品仪器:分液漏斗、直型玻璃管、各种玻璃管、集气瓶、双孔橡皮塞、锥形瓶药品:大理石、稀盐酸、饱和nahco3溶液、浓硫酸、无水硫酸铜粉末、na2o2粉末(2)实验设计思路第一,制备潮湿的co2。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一般选择用大理石和稀盐酸为原料,制出的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有少量hcl、水蒸气杂质,可以用饱和nahco3溶液除去hcl杂质,可得潮湿的co2。
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探究性实验设计
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探究性实验设计摘要:在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要求下,学生掌握化学知识技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本文通过对高中新课改后化学《必修一》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实验,在实验教学中进行探究性实验设计,使二氧化碳(CO2)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通过实验探究学习;就让很多不可能的事情变成现实。
实现二氧化碳(CO2)点火这一不可能的梦想;化学实验的设置情况、特色,分析相关的化学实验教学,探讨新课改化学教学方法,是有效实施化学实验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新课改、创新、灵魂、化学探究实验设计、过氧化钠、二氧化碳点火、改进教学实验一、化学实验探究的重要性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是:教师讲实验,学生“照方抓药”做实验。
最后得出与书本一致的结论,学生的大脑只是一个容器。
在高中化学新课程下,化学实验及科学探究既是十分重要的教学内容,也是新课程倡导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化学实验探究,不仅在于探究化实验的设计,还在于采用探究式实验教学模式,在改进教学实验方面进行教学探究。
这意味着教师在教学时要尽可能设计探究实验来开展教学,这更有利于发挥化学实验的功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促进学生科学素养主动、全面的发展。
二、化学实验探究的知识背景其他参考书上介绍过氧化钠:(1)过氧化钠中钠为+1价,氧元素为-1价;(2)物理性质:淡黄色固体(粉末);(3)化学性质:过氧化钠不是碱性氧化物,但也可与水、二氧化碳,酸反应,反应过程中均有氧气放出,化学方程式分别为:2Na2O2+2H2O=4NaOH+O2↑2Na2O2+2CO2=2Na2CO3+O22Na2O2+4HCl=4NaCl+2H2O+O2↑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化学必修《1》课本第三章第二节钠的重要化合物上只是介绍过氧化钠还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Na2CO3)和氧气(O2)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但此方程式对天真活泼青年学生的学习和记忆而言实在是乏味,而且对学生进一步学习Na2CO3的物理性质帮助也不大。
过氧化钠与水及二氧化碳反应实质的实验探究
过氧化钠与水及二氧化碳反应实质的实验探究【摘要】本实验旨在探究过氧化钠与水及二氧化碳反应的实质。
通过将过氧化钠溶液逐渐与水混合并通入二氧化碳气体,观察反应产物变化。
实验结果表明,产生了气泡并出现沉淀现象,随着反应进行,pH值逐渐降低。
实验分析认为,实验中生成了碱性和酸性物质,反应中的气泡可能为氧气。
实验讨论中指出,反应过程可能包含过氧化氢的分解和碳酸溶解等步骤。
实验结论为过氧化钠与水及二氧化碳反应产生了气体和沉淀,实验有助于深入理解该反应机理。
实验意义在于拓展化学知识,展望未来可进一步探究该反应的影响因素及应用价值。
【关键词】过氧化钠、水、二氧化碳、实验探究、引言、研究背景、实验目的、实验材料、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实验分析、实验讨论、结论、实验结论、实验意义、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过氧化钠与水及二氧化碳反应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实验,在实验室中广泛使用。
过氧化钠是一种含氧酸盐,其化学式为Na2O2,是一种白色固体,在水中能够自发分解释放氧气。
过氧化钠与水及二氧化碳反应是一种氧化还原反应,通过该反应可以观察到气体的生成、颜色的变化等现象。
研究这种反应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化学反应的性质和机理,促进我们对化学知识的学习和理解。
过氧化钠与水及二氧化碳反应实质的实验探究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还有助于培养我们的观察力、实验设计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还可以了解过氧化钠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和作用,进一步拓展我们的化学知识面。
1.2 实验目的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探究过氧化钠与水及二氧化碳反应的机理,了解反应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变化及产物生成情况。
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探讨过氧化钠在碱性条件下与二氧化碳的反应特点,并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和讨论。
通过该实验,可以加深对化学反应动力学及反应机理的理解,同时对过氧化钠的性质和应用有更深入的了解。
这将有助于拓展化学实验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为今后的实验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和指导。
过氧化钠与水及二氧化碳反应实质的实验探究
过氧化钠与水及二氧化碳反应实质的实验探究过氧化钠与水及二氧化碳反应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反应,通过实验探究这个反应的实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该反应的机理和特点。
我们需要准备以下实验器材和试剂:1. 过氧化钠(Na2O2)固体2. 蒸馏水3. 二氧化碳气体源(如气球或气瓶)4. 反应容器(如试管或烧杯)5. 倒计时器6. pH指示剂或酸碱试纸7. 实验安全设备(如手套、护目镜、实验台布等)实验步骤如下:1. 将一定量的过氧化钠固体加入到反应容器中。
可以根据需要的实验量来确定过氧化钠的用量。
2. 加入适量的蒸馏水至反应容器中。
在加水的过程中可以观察到有气体产生,这是因为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过氧化氢(H2O2)和氧气(O2)。
3. 在反应容器上方加入二氧化碳气体源。
可以使用气球或气瓶将二氧化碳气体导入反应容器中,也可以直接将反应容器置于二氧化碳气体环境中。
4. 开始倒计时,记录反应发生后的时间。
5. 在反应进行的过程中,观察反应容器内的变化。
可以注意到气泡产生的速率和大小,以及可能的颜色变化。
6. 如果有pH指示剂或酸碱试纸,可以在适当的时候测定反应体系的pH值。
这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反应过程中酸碱性发生的变化。
7. 当反应达到一定时间后,可以停止观察。
实验结果和讨论:通过实验观察,我们可以发现过氧化钠与水及二氧化碳反应的主要实质是产生过氧化氢(H2O2)、氧气(O2)和碳酸钠(Na2CO3)。
过氧化氢的产生可以通过气泡产生的速率和大小来观察,氧气的产生可以通过观察到的气体释放来判断,而碳酸钠的生成可以通过测定反应体系的pH值来分析。
该反应可以表示为以下化学方程式:2 Na2O2 + 2 H2O + CO2 -> 2 H2O2 + O2 + Na2CO3在反应过程中,过氧化氢的产生是通过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的。
而氧气的产生则是由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反应的机理可以归因于CO2的还原性能。
注意事项:1. 过氧化钠是一种氧化剂,具有一定的腐蚀性和氧化性。
过氧化钠与水及二氧化碳反应实质的实验探究
过氧化钠与水及二氧化碳反应实质的实验探究实验目的:1. 观察过氧化钠与水及二氧化碳反应的实质。
2. 练习正确操作实验器材和进行实验记录。
实验原理:过氧化钠是一种结晶性粉末,它在水中或空气中易分解,迅速释放氧气。
过氧化钠在水中分解时,生成氧气和氢氧化钠,反应式如下:2Na2O2 + 2H2O → 4NaOH + O2当向过氧化钠溶液中通入CO2时,CO2与溶液中的NaOH反应,形成碳酸钠溶液,反应式如下:这个反应是一种中和反应,生成的溶液中呈中性。
同时,溶液中氧气与CO2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式如下:CO2 + O2 → CO2实验材料:过氧化钠、纯水、氢氧化钠、碳酸氢钠、凹底烧杯、滴定管、试管架、加热板等。
实验步骤:1. 取适量过氧化钠放入凹底烧杯中;2. 加入适量纯水,观察分解反应,用试验记录器或者视频记录下实验现象,记录时间也一同记录;3. 在分解反应结束后,向溶液中通入气体,以上文反应式为例,按照一定比例的量加入氢氧化钠溶液;4. 前往实验室者可以使用溶液浓度为 0.1mol/L 的氢氧化钠溶液,采用滴定剂方式,向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注意搅拌均匀,滴定至pH=7;5. 观察变化,能够发现溶液由碱性向中性转变。
实验注意事项:1. 操作时要带好安全眼镜和实验手套,尤其是处理过氧化钠粉末时;2. 在实验操作中,要注意设备的干净,以免产生误差;3. 注意尽量减小漏斗的误差;4. 注意溶液搅拌均匀,滴定到 PH=7。
实验结果:1. 加入纯水的过氧化钠溶液,迅速分解产生氧气,释放氧气产生气泡。
2. 加入CO2后,溶液在PH值上有所变化,变为可及时地滴入氢氧化钠溶液继续操作。
实验分析:过氧化钠溶液加入水后,分解产生大量的氧气,同时生成氢氧化钠溶液,生成的氢氧化钠溶液的pH值常常较高。
在向溶液中通入CO2后,CO2和NaOH反应,形成碳酸钠溶液,溶液变为酸性,之后,气泡不再产生,可以用滴定剂向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直到溶液中的氢氧化物完全转化为水,这时溶液变为中性或略有碱性。
过氧化钠与水及二氧化碳反应实质的实验探究
过氧化钠与水及二氧化碳反应实质的实验探究过氧化钠是一种常见的过氧化物,它的分子式为Na2O2。
它在实际应用中有着广泛的用途,比如作为漂白剂、氧化剂等。
在化学实验中,过氧化钠常常被用来展示化学反应的特性,其中包括与水和二氧化碳的反应。
本文将对过氧化钠与水及二氧化碳的反应进行实验探究。
实验材料和方法:1. 实验材料:- 过氧化钠固体- 蒸馏水- 二氧化碳气体- 试管- 壶式反应瓶2. 实验方法:(1) 将一定量的过氧化钠固体加入到一个试管中。
(2) 向试管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观察试管中的变化。
(3) 在另一个试管中倒入一些过氧化钠固体,并向其中通入一些二氧化碳气体,观察试管中的变化。
(4) 将过氧化钠固体和适量的蒸馏水倒入壶式反应瓶中,并通入一些二氧化碳气体,观察反应的结果。
实验原理:过氧化钠是一种强氧化剂,在与水及二氧化碳接触时,会发生化学反应。
具体的反应过程如下:1. 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Na2O2 + 2H2O -> 2NaOH + H2O2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过氧化氢。
氢氧化钠是一种碱性物质,而过氧化氢则是一种强氧化剂。
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
实验结果分析:在实验中,我们可以观察到以下几个现象:1. 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在向过氧化钠中加入适量的水后,会发生剧烈的气体放出现象,同时试管中的液体会逐渐变成淡黄色,同时放出气体。
2. 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在通入二氧化碳气体时,会观察到试管中产生气泡,并且试管周围会有白色的物质沉淀。
在将过氧化钠和水以及二氧化碳放入壶式反应瓶中时,会产生大量的气泡,并且壶式反应瓶中的液体也会变成淡黄色。
反应产生的气体会使得壶式反应瓶中的橡皮塞膨胀。
1. 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产生氢氧化钠和过氧化氢,氢氧化钠具有碱性,而过氧化氢是一种强氧化剂。
2. 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
过氧化钠能够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生成碳酸盐和氧气。
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原理再探究
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原理再探究
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实验,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有关化学反应的本质。
这种反应是通过将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混合在一起,形成包括水、甲醛和水的气体混合物的一种反应,因此也被称为“水甲醛反应”。
首先,过氧化钠是一种强氧化剂,它可以将氧从空气中分离出来,与二氧化碳反应,形成甲醛和水。
此反应有利于把二氧化碳从大气中捕获,从而改善环境污染。
具体来说,反应机理如下:过氧化钠通过吸收多余氧原子,将二氧化碳释放出来,形成甲醛和水,而甲醛和水再次反应,形成一氧化碳和水。
此外,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是一种“真空”反应。
如果在正常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进行反应,可能会形成更多的中间产物,因此需要在真空状态下进行反应,以避免污染环境。
在实验中,可以使用四个容器进行反应,分别是真空容器、含氧容器、液态过氧化钠容器和液态二氧化碳容器。
在真空容器中,将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混合,随后将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分别加入到含氧容器和液态容器中,这样便可以进行反应。
完成反应后,可以看到四个容器中的不同产物。
此外,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也可以通过加入其它物质,如含氯物质的溶剂,产生更多的中间产物。
总之,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反应,可以
帮助我们把二氧化碳从大气中捕获和分解,从而改善环境污染,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反应机理和反应后产生的中间产物。
过氧化钠与水及二氧化碳反应实质的实验探究
过氧化钠与水及二氧化碳反应实质的实验探究过氧化钠是一种强氧化剂,可以和水及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
这种反应具有一定的实质,可以通过实验来进行探究。
本文将介绍过氧化钠与水及二氧化碳反应的实验方法和实质探究。
实验材料准备:1. 过氧化钠固体2. 蒸馏水3. 二氧化碳气源4. 试管5. 实验台6. 常规实验室器材实验步骤:1. 取一根试管,加入适量的过氧化钠固体。
2. 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将试管口用橡皮塞封闭。
3. 用二氧化碳气源将试管内空气排出,保持试管内为二氧化碳气体。
4. 观察试管内的化学反应情况。
实验观察: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过氧化钠固体在蒸馏水中溶解,释放氧气气泡。
此时试管内的气体会被排出,并会出现气泡。
较长时间后,试管内的气泡消失,产物残留在试管底部。
这表示过氧化钠与水及二氧化碳发生了化学反应。
实验实质探究:过氧化钠在水中溶解后,会发生以下化学反应:Na2O2 + 2H2O + CO2 → 2NaHCO3过氧化钠与水及二氧化碳的反应实质为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气体,而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钠。
整个反应过程是一个复杂的氧化还原反应,实质是通过氧化还原反应产生了氧气气体和碳酸氢钠。
通过本实验,不仅可以观察到过氧化钠与水及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过程,还可以理解该反应的实质。
这种实验有助于学生加深对化学反应原理的理解,对于学习化学课程具有一定的帮助。
在实验中,我们还可以通过对反应产物进行检测,比如用盐酸检测碳酸氢钠生成的气体是否为二氧化碳气体,用PH试纸检测碳酸氢钠生成的溶液是否为碱性等方式,进一步验证反应的实质,加深对化学反应的理解。
(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趣味实验
(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趣味实验原创作者:江苏省徐州市科技中学李敏〔能够转载,但不能有意抹掉或假冒原创作者,不可剽窃核心内容发表或参赛。
〕有许多化学教师做“口含玻管对包裹了过氧化钠的棉花吹气,棉花燃烧”的实验,从而说明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
笔者做了下面三组实验,发明水蒸气在该反应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实验过程:1.1在一个500mL的烧杯里粘一段蜡烛头,在倒放一只50Ml的小烧杯,小烧杯上放一片铁片,防止棉花燃烧把小烧杯烧裂,大烧杯里放入适量的碳酸钠或碳酸氢钠,点燃蜡烛,把包了过氧化钠固体的棉花放在小烧杯上,向大烧杯里滴加盐酸〔如上图所示〕,二氧化碳大量放出,我们会看到燃烧的蜡烛首先熄灭,片刻后棉花燃烧起来。
颇有趣味性。
1.2在大烧杯里也作如图1的预备,但不要放碳酸钠或碳酸氢钠,用沉浮式气体发生器制取二氧化碳〔如中图所示〕。
随着二氧化碳想大烧杯里注入,我们会看到燃烧的蜡烛首先熄灭,片刻后棉花燃烧起来。
1.3在大烧杯里也作如图2的预备,沉浮式气体发生器的配重盒里放入浓硫酸〔如下图所示〕,让生成的二氧化碳气通过浓硫酸干燥后再注入大烧杯,我们会看到燃烧的蜡烛首先熄灭,而棉花不能燃烧。
2分析:在1、2两组实验里,二氧化碳气都没通过干燥处理,棉花都能燃烧起来。
在第3组实验里,二氧化碳气通过干燥处理,棉花不能燃烧。
我们可作如此的假设:2.1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有氧气生成。
2.2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不反应。
2.3通常情况下,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不反应,但在水蒸气催化作用下,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有氧气生成。
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机理的探究
子情 况。
【 关键词 】 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机理; 氧化还原机理
1 问 题 提 出
以 用饱 和 Na HCO, 溶 液 除 去 HC1 气体 , 可 用 浓硫 酸 出去 水 蒸 气, 用无 水 硫 酸铜 粉 末检 验 水 蒸 气是 否 除尽 。 对 比 实验 :
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的 方式 应 付教 师 的检 查 ,这 样 就使 得 实验效 果 大打 折扣 。 因 此, 作 为教 师 , 一定要 对 实验 结束 以后 的 实验 报 告 的 填 写进 行
认 真的监督检 查;作为学生 ,也应 当认 识到 实验报告的重要
性, 要 通过 实验报 告 认 真 总 结和反 思 实验 中的得 与失 , 从 而 实 现 实验 教 学 的 目标 。 总之 ,无论 是 教 师还 是 学生都 要 充 分认 识 到 实验 教 学的
在做“ 生物 组织中还原糖 、 脂肪、 蛋 白质 ” 的 实验时 , 我给 学生 选 择 了花 生 、 大 豆和 白萝 卜 进 行 实验 , 待 实验 结 束 以后 , 我 又 给 学生 提 了这样 几 个 问题 : “ 为什 么 实验 中我 们 要 选 择 花 生 、 大豆、 白萝 卜 作 为 实验 材 料 呢? 我 们 能不 能找 到 其他 的材 料 来 代替这 些材料进行 实验呢? ” 就这样 , 在 问题的启发之下, 很多 学 生 开始 思 考 能 不能 用 其他 的 实 验材 料 进行 实验 ,并 且 利 用 手 中的实验材料进行尝试。 在这个实验过程 中, 学生不再是被 动 地按 照教 师 事 先制 定 好 的 实验 步骤 进 行 实验 , 而更 多的是 把 自己的思考活动 融入 了生物 实验中,这样 不仅 可以活跃 学 生的思维, 更能够培养学生大胆探 索、 大胆创新的精神。 六、 重视 实验 报告 的 填 写 实验 结 束 以后 , 为 了 总结 实验 过 程 中 的收 获 , 反 思 实验 中 出现的问题 , 老师都会要 求学生认真填写实验报告。然 而, 很 多学 生对 于这 个环 节往 往 不 够认 真 ,一 些 学 生 即使 实验 失败 了, 在教 师要 求 填 写 实验报 告 时 , 也 会 采 取抄 袭 他 人 实验 报 告
过氧化钠与水及二氧化碳反应实质的实验探究
过氧化钠与水及二氧化碳反应实质的实验探究过氧化钠与水及二氧化碳反应是一个重要的实验研究项目,它与环境保护、能源利用等方面有着密切的关联。
在这个实验中,通过观察反应过程中的现象和数据变化,可以揭示出过氧化钠与水及二氧化碳反应的本质。
我们先了解一下过氧化钠的基本性质。
过氧化钠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Na2O2,它可以分解产生氧气和氢氧根离子。
当过氧化钠溶解在水中时,会产生氢氧根离子和氧气。
当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溶液接触时,会产生重要的二氧化碳吸收反应,生成碳酸盐和氧气。
根据上述的基本性质,我们可以设计实验步骤如下:1. 实验器材准备:取一只烧杯,称取适量的过氧化钠固体,向其中加入适量的去离子水,并搅拌均匀。
2. 测量初始数据:使用数据记录仪或手动记录器,记录下开始时的溶液质量、溶液体积、溶液温度等参数。
3. 反应开始:将烧杯中的溶液加入反应器中,同时开始记录从反应开始到反应结束的时间。
4. 观察反应现象:在反应进行的过程中,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气泡产生情况等现象。
5. 记录数据变化:每隔一段固定的时间间隔,记录下溶液质量、溶液体积、溶液温度等数据的变化情况。
6. 反应结束:根据实验设计,停止反应,并记录下最终的溶液质量、溶液体积、溶液温度等数据。
7. 数据处理: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反应过程中溶液质量的变化率、体积的变化率、温度的变化率等数据。
8. 结果分析:根据数据处理的结果,分析过氧化钠与水及二氧化碳反应的实质,并结合实验现象和反应机理,进行讨论和解释。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实验操作要小心谨慎,避免发生意外。
特别是在处理过氧化钠等强氧化剂时,要注意安全。
2. 实验中的参数选择要合适,要能够全面反映实验过程的变化。
3. 数据处理要准确,尽量采用现代科学手段,如数据采集仪器、计算软件等,以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4. 结果分析要客观,结合实验原理和反应机理,进行合理的推断和解释。
通过以上的实验探究,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过氧化钠与水及二氧化碳反应的本质,为环境保护和能源利用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
过氧化钠与水及二氧化碳反应实质的实验探究
过氧化钠与水及二氧化碳反应实质的实验探究过氧化钠(Na2O2)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它能够与水和二氧化碳反应产生氧气。
这种反应在化学实验中广泛应用,因为它不仅可以产生氧气,还能清除一些有毒气体,所以很有实用价值。
本文将介绍过氧化钠与水及二氧化碳反应实质的实验探究。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O2 + H2O + CO2 -> 2NaHCO3 + O2根据这个方程式,当过氧化钠与水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时,会生成碳酸氢钠(NaHCO3)和氧气。
这个实验的主要目的就是观察这个反应过程,并了解过氧化钠在其中的作用。
为了进行这个实验,我们需要准备以下材料和仪器:1. 过氧化钠(固体)2. 水3. 二氧化碳气体4. 烧杯5. 试管6. 气相层析仪实验步骤如下:1. 将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水。
2. 将试管中放入一小块过氧化钠固体,并将试管倒置放入烧杯中的水中。
3. 启动气相层析仪,并向试管中注入二氧化碳气体。
4. 观察试管中气体的变化,记录氧气生成的现象和过程。
5. 将实验数据输入到计算机中,进行气体成分的分析和检测。
通过以上实验步骤,我们可以清晰地观察到过氧化钠与水及二氧化碳反应的实质,并且可以通过气相层析仪来对生成的气体进行分析和检测。
这个实验不仅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化学反应的过程,还能培养我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化学分析能力。
这个实验还可以进行一些变化和扩展,比如可以改变过氧化钠和水的比例,观察对氧气生成量的影响;可以改变二氧化碳气体的流量和浓度,观察对反应速度和产物生成的影响;还可以改变反应温度和压力,观察对反应过程的影响。
这些变化和扩展都可以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这个反应的特性和规律。
过氧化钠与水及二氧化碳反应实质的实验探究是一个非常有趣和有意义的化学实验。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不仅可以了解这个反应的原理和过程,还可以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化学分析能力。
希望通过这篇文章的介绍,能让更多的人对这个实验有所了解和兴趣,从而促进对化学科学的学习和研究。
过氧化钠与水及二氧化碳反应实质的实验探究
过氧化钠与水及二氧化碳反应实质的实验探究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过氧化钠这个化学物质的名字,尤其在家庭清洁用品中广泛应用。
然而,少有人知道过氧化钠与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实质是什么。
本文通过实验探究,来探究过氧化钠与水及二氧化碳反应的实质。
实验步骤:1.将过氧化钠粉末加入至水中,搅拌,观察。
2.将加入过氧化钠的水放置一段时间后,再次观察,并将提取出的气体通入钙水中。
实验结果:1.当过氧化钠粉末加入水中后,立即产生气泡,水变得有点混浊。
搅拌过程中,气泡持续产生,并散发出一股氧气的味道。
2.将加入过氧化钠的水放置一段时间后,水逐渐清晰透明,没有气泡产生,没有味道。
提取出的气体通入钙水中后,发现钙水变浑,散发出气泡并有白色沉淀形成。
分析与解释:1.加入过氧化钠粉末后,水中产生气泡的原因是由于过氧化钠能够分解为氧气和氢氧根离子(HO-)两种物质,具体的反应式为:2HO2- → H2O2 + O2其中,HO-是水分子失去了一个氢离子后形成的带负电荷的离子,常用H-代替。
2.经过一段时间后,过氧化钠完全分解为水和氧气,气体泡沫消失,并且气味消失。
这是由于氧气具有很高的溶解度能力,可以溶解在水中,而产生的氢氧根离子则与水中其他离子形成钙、铁等离子的碱性盐,因此酸碱中和反应使水中的氢氧根离子浓度逐渐降低。
3.将提取出的气体通入钙水中后,观察到钙水变浑,散发气泡并有白色沉淀形成。
这是由于氧气与水中的二氧化碳(CO2)反应,生成碳酸钙(CaCO3)沉淀。
具体的反应式为:结论:通过实验探究,我们可以看到过氧化钠能够分解为氧气和氢氧根离子,同时氧气具有很高的溶解度能力,可以溶解在水中。
过氧化钠和水反应后,二氧化碳能够进一步与氧气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
这个过程具有重要的工业应用,如过氧化氢的生产等。
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实验探究
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实验探究一.探究冲动现行高中化学教材第一册第二章“钠的化合物”一节中,讲到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起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化学方程式如下:2Na2O2+2CO2=2Na2CO3+ O2。
这是本节教学中的难点,通常情况下,干燥的固体与气体是很难在无须任何条件的情况下直接反应的,从方程式中同学们看到生成了氧气,但教材中并没有给出演示实验,同学们容易错误的认为干燥的CO2气体与Na2O2固体粉末是很容易就直接反应的。
其实这个反应必须要在潮湿的环境下,借助水的作用,在这个问题上仅凭教师的讲解没有说服力,所以可以让同学们自己设计方案对CO2与Na2O2反应时的环境进行探究,看看CO2与Na2O2反应的真正原理何在。
二.思维的火花在强烈的探究欲望指引下,同学们想到许多方法去实现干燥CO2与Na2O2固体粉末反应,潮湿CO2与Na2O2固体粉末反应的对比。
如:通过实验室制法即大理石与稀酸反应制得的CO2气体虽然本身是带有少量H2O,但为了实验效果更加明显,可不可以让它通过某些溶液带出更多的水?要想获得尽量干燥的CO2气体,应选用什么干燥剂、干燥仪器是否须要重复干燥?不同环境下的CO2与Na2O2是否反应?用什么方法检验既灵敏又准确等的问题,同学们通过反复的实验、对比,最终从以下三个方面设计出一套比较合理的探究方案。
三.实验设计根据以上三个主要的疑惑,请同学们分为三组,分别解决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设计思路设计思路一:如何制得潮湿的CO2初中教材中,CO2的实验室制法一般选用大理石和稀盐酸为原料,制出的CO2气体中含少量HCl 、水蒸气杂质,所以可选用饱和NaHCO3溶液,一方面出去HCl 杂质,另一方面可得潮湿的CO2。
设计思路二:如何制得尽量干燥的CO2CO2为非还原性的酸性气体,一般可选用酸性或中性干燥剂对其干燥,为尽量干燥CO2,也可采取重复干燥并用无水 C uSO4检验是否干燥彻底。
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条件的探究
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条件的实验探究李友银范广伟石璞安徽省合肥一中合肥 230601摘要: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是高中阶段的一个重要实验。
基于数字实验的基础上,用湿度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等仪器来分别测量潮湿的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干燥的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过程中相对湿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从而厘清Na2O2与CO2反应要不要有水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过氧化钠二氧化碳反应数字实验一、问题提出:过氧化钠(Na2O2)是高中化学的一种重要化合物,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是高中阶段的一个重要实验。
但目前对 Na2O2与CO2在什么条件下能发生反应,众说不一。
一种观点认为干燥的二氧化碳不与过氧化钠反应,只有潮湿的二氧化碳才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另一种观点认为干燥的以及潮湿的二氧化碳都能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
笔者基于数字实验对此加以探究。
二、实验探究1、过氧化钠与潮湿的二氧化碳反应1.1实验仪器、用品实验材料:威尼尔数据采集器,湿度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三颈烧瓶,二氧化碳制取、洗气与收集装置,电脑,插铁丝的胶塞。
实验药品:大理石,稀盐酸,碳酸氢钠饱和溶液,过氧化钠(用薄塑料袋密封,放入三颈烧瓶内)等。
1.2 实验装置图(见图1-2)图1 制备潮湿的二氧化碳气体图2 过氧化钠与潮湿的二氧化碳反应1.3 实验操作1.连接好二氧化碳制取、洗气与收集装置(如图1),检查装置气密性,装入大理石和稀盐酸。
2.滴入稀盐酸,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并将产生的潮湿二氧化碳气体通入三颈烧瓶片刻。
3.迅速在三颈烧瓶的瓶颈口分别插入湿度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并且密封传感器与瓶颈的接触部位,连接威尼尔数据采集器,塞上带铁丝的胶塞(如图2)。
4.待二氧化碳浓度稳定后,用铁丝戳破装有过氧化钠的塑料袋,使过氧化钠粉末与制得的潮湿二氧化碳气体充分接触,迅速打开数据采集器,采集相对湿度和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
1.4 实验曲线与分析图3相对湿度变化曲线图4二氧化碳浓度变化曲线相对湿度(Relative Humidity),指空气中水汽压与饱和水汽压的百分比。
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定量试验设计
从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变化的定量关系可得出:反应前后气体物质
的量之比为2:】,体积比也为2 I(同温、同压下);
2
从温度计水银枉舯变化可看出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3
对反应后生成物的进行定性检验(确定生成的气体为钒气,词体为Xa:CO。) 般据以r定性与定量测定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的宜牲n的,特设‘I一奁反应装Leabharlann 幽惦C02【一【l
①反应前
@厦庶后
(亍{l=:央持装簧及制co。简易装置略:u型管寿右的链接装置¨f对调;带温度计的塞了与装 宵co,的注射器必须同制。) 四实验操作
i在u型管内装入约29Na:仉与少量碎瓷片的混合物.立即塞L带温度计的单扎橡腔章
用止水夹夹住a、b处乳胶管:在b处连接好注射器A。井固定在铁桨台【.待用; 2用制c。。的简易装置制取一瓶CO,(HCI已除),并用注射器A抽取IOOmLCO:后连接在 a处,然后嗍定在铁架白t; 3打开止永戎a、b,推动注射器A活梓,Jlj较慢速度将CO,气体压至U型管内,qf以看 到No,O,由波黄色变为白色,温度计东银柱J.升.注射器^’内肯气体产生;再推动活 括将注射器^’内气体推^U型管内,如此反复2~3次。鞘后,可观察到A’内气体 体积约为50mL: 4.冉崩止水夹夹住a、b乳胶管,打开橡胶塞,立E时自入带火型的木条。木条复燃.可 证明有0,生成: 5打开另带温度计的橡胶塞,用药匙取出适量的发舟粉末十试管中.j卤入稀盐酸.可 观察到有大话气泡产生。再片{燃着的术条仲进试管内(不能与液体接触).可观察剑木
3、该装置是类似于启普发生器的装置,方便控制反应的进行。可代替许多“固一液不
加热型”的发生装置。 4、该装置仪器简单.操作方便,功能多,为初中实验教学的改革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 和方法。
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实验(课件)高考化学实验
3、用脱脂棉包住约0.2g的Na2O2粉末,放 在石棉网上。
4、缓慢持续吹气,观察现象。
实验探究
实验现象:脱脂棉并未燃烧起来 。
结论分析:干燥的二氧化碳不跟过氧化钠反应。但在水蒸气催化作 用下,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有氧气生成。
实验总结: 改进后的实验操作简单,现象明显,过程有趣,安全 性强,既适合教师课堂演示,也可以开设学生分组实验,达到了改 进实验的目的。
如何排除水蒸气对该实验结果的影响?
实验设计:改进装置,增加水蒸气干燥装置,以排除水蒸气对该实验 结果的影响。
改进装置
排除水蒸气对该实验结果的影响
→
实验探究
学生分组实验操作: 1、取一只球形干燥管,先加入少量棉花,堵 住管口。往里面加入无水硫酸铜固体,使其 约占体积的三分之一。再加入少量棉花,最 后加无水氯化钙固体,填满整个球形干燥管。
课堂检测
5.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验证CO2跟Na2O2反应时需要与水接触。
【装置分析】 (1)装置①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C_a_C_O__3+__2_H__+_=_=_=_C_a_2_+_+__H_2_O_+__C_O__2↑___。
(2)装置②中的试剂是__a___(填字母)。
a.饱和NaHCO3溶液
碳反应,放出氧气,会越烧越旺。
生活应用
过氧化钠通常用作潜水艇、防毒面具中的供氧剂
实验反思
1、以往的化学实验都是教材上已有的,对实验的原理、实验的步骤、实验 的现象以及实验的结论都有了清晰地认识,但是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只 是基于一个化学方程式,需要教师和学生进行合理的实验设计,自主探究,并 通过探究了解反应的相关问题。在进行化学教学时,应在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 知识的前提下进行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实验探究
一.探究冲动
现行高中化学教材第一册第二章“钠的化合物”一节中,讲到过氧化钠与二
氧化碳起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化学方程式如下:2Na
2O
2
+2CO
2
=2Na
2
CO
3
+ O
2。
这是本节教学中的难点,通常情况下,干燥的固体与气体是很难在无须任何条件的情况下直接反应的,从方程式中同学们看到生成了氧气,但教材中并没有给出
演示实验,同学们容易错误的认为干燥的CO
2气体与Na
2
O
2
固体粉末是很容易就直
接反应的。
其实这个反应必须要在潮湿的环境下,借助水的作用,在这个问题上
仅凭教师的讲解没有说服力,所以可以让同学们自己设计方案对CO
2与Na
2
O
2
反应
时的环境进行探究,看看CO
2与Na
2
O
2
反应的真正原理何在。
二.思维的火花
在强烈的探究欲望指引下,同学们想到许多方法去实现干燥CO
2与Na
2
O
2
固体
粉末反应,潮湿CO
2与Na
2
O
2
固体粉末反应的对比。
如:通过实验室制法即大理石与稀酸反应制得的CO
2
气体虽然本身是带有少
量H
2
O,但为了实验效果更加明显,可不可以让它通过某些溶液带出更多的水?
要想获得尽量干燥的CO
2
气体,应选用什么干燥剂、干燥仪器是否须要重复干燥?
不同环境下的CO
2与Na
2
O
2
是否反应?用什么方法检验既灵敏又准确等的问题,同
学们通过反复的实验、对比,最终从以下三个方面设计出一套比较合理的探究方案。
三.实验设计
根据以上三个主要的疑惑,请同学们分为三组,分别解决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设计思路
设计思路一:如何制得潮湿的CO
2
初中教材中,CO
2的实验室制法一般选用大理石和稀盐酸为原料,制出的CO
2
气体中含少量HCl 、水蒸气杂质,所以可选用饱和NaHCO
3
溶液,一方面出去HCl
杂质,另一方面可得潮湿的CO
2。
设计思路二:如何制得尽量干燥的CO
2
CO
2
为非还原性的酸性气体,一般可选用酸性或中性干燥剂对其干燥,为尽量
干燥CO
2,也可采取重复干燥并用无水 C uSO
4
检验是否干燥彻底。
设计思路三:设计如何让这两种情况下的CO
2与Na
2
O
2
是否反应得以验证
在Na
2O
2
与H
2
O反应的演示实验中,当我们用胶头滴管向一小团包有少量
Na
2O
2
粉末的棉花滴水时,利用这一反应生成O
2
放热棉花迅速燃烧起来。
我们
正好可将这一检验
少量O
2是否生成的方法迁移到Na
2
O
2
固体与CO
2
气体是否直接反应生成O
2
的实验
验证中。
为保证实验的安全及防止空气的干扰,选用密闭锥形瓶并用一玻璃直导管与外界大气相通以平衡内外压强。
(二)实验装置图及仪器,药品等
仪器:分液漏斗、锥形瓶、集气瓶、双孔橡皮塞、直形玻璃管、各种玻璃导管
药品:大理石、稀盐酸、饱和NaHCO
3溶液、浓H
2
SO
4
、无水 C uSO
4
粉末、Na
2
O
2
粉末、脱脂棉花少许
四. 实验探究过程
请同学们将分组设计的装置组合在一起,记录观察现象,得出相应的结论
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潮湿CO
2与Na
2
O
2
反应的情况
1.实验室制气体CO
2
2.将CO
2通入饱和NaHCO
3
溶液除杂
3.将潮湿CO
2的通入锥形瓶中与用棉花包好的Na
2
O
2
粉末接触
伴随着饱和NaHCO
3溶液中出现明显气泡一段时间后,包有Na
2
O
2
粉末的棉花燃烧
起来
Na
2O
2
粉末可与潮湿的CO
2
反应
干燥CO
2与Na
2
O
2
反应的情况
1.实验室制气体CO
2
2.同如浓H
2SO
4
溶液中干燥一段时间直到无水 C uSO
4
粉末不变色
3.将CO
2干燥彻底后的通入锥形瓶中与用棉花包好的Na
2
O
2
粉末接触
当无水C uSO
4粉末不变色,而其后的浓H
2
SO
4
中出现明显气泡一段时间后,包
有Na
2O
2
粉末的棉花无任何现象
Na
2O
2
粉末不与干燥的CO
2
反应
五.实验结论
六.实验感悟
七.实验拓展
“二氧化碳是否在有水存在时才能与过氧化钠反应?”这个问题实验室里可通过以下实验加以证明:
(1)按图装置,在干燥的试管Ⅲ中装入Na
2O
2
后,在通入CO
2
之前,应事先用
弹簧夹(K
1、K
2
)夹持好,目的何在? 。
(2)试管I内的试剂X应该是,打开弹簧夹K
1、K
2
,加热
试管Ⅲ约5分钟后,将带火星的小木条插入试管Ⅱ的液面上,可观察到带火星的
小木条不能剧烈地燃烧起来,且Ⅲ内淡黄色粉末未发生变化。
则所得的化学结论是。
(3)试管I内试剂为CO
2
饱和水溶液时,其他操作同(2),通过的
现象,可以证明Na
2O
2
与潮湿的CO
2
能反应且放出O
2。
方法二
1 实验药品
镊子、胶头滴管(30 mL 分液漏斗) 、U 型管、铁架台、单孔橡皮塞、棉花、稀盐酸(体积比约1∶2) 、大理石(或碳酸氢钠粉末) 、Na2O2粉末
2 实验装置(铁架台略去)
图2
3 实验步骤与现象
(1) 按图2 所示装置连接好,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 在U 型管内先装入大理石(或碳酸氢钠粉末) ,再塞上带分液漏斗的单孔橡皮塞,固定在铁架台上,并向分液漏斗中装入稀盐酸,最后用棉花包住0. 2g Na2O2装入如图所示的位置。
(3) 将稀盐酸慢慢地滴下,便可观察到U 型管的底部有大量气泡产生,而后观察到棉花团剧烈燃烧的现象。
4 实验原理
稀盐酸与大理石接触迅速反应产生CO2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CO2与Na2O2接触反应,产生高纯度的O2和大量的热,当疏松的棉花达到着火点时,便剧烈燃烧起来。
5 注意事项
过氧化钠的用量不宜过多,否则反应放出的热会使U 型管炸裂。
优点:设计的2 种方法都验证了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在通常情况下能剧烈反应,产生氧气并放出大量的热。
反应耗时短,操作简便安全,现象明显,成功率高,适合课堂演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