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类法医精神病学概述PPT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法医精神病学ppt课件
1、反复出现的言语性幻听
2、明显的思维松弛、思维破裂、言语不连贯或 思维内容贫乏
3、思维被插入、被撤走、被播散、思维中断或 强制性思维
4、被动、被控制,或被洞悉体验
5、原发性妄想(包括妄想性知觉,妄想性心境) 或其他荒谬的妄想
6、思维逻辑倒错、病理性象征性思维,或语词 新作
7、情感倒错,或明显的情感淡漠
8、紧张综合征,怪异行为或愚蠢行为
9、明显的意志减退或缺乏
• 临床症状 • 抑郁发作 • 躁狂发作 • 混合发作 • 恶劣心境 • 环性心境障碍 • 临床类型 • 单相抑郁 • 单相躁狂 • 双相障碍(I、II型)
癔症
• 临床特征: • 易患个性基础:情感易变不稳定、自我中心、
富于表演性和幻想性、暗示性高。 • 发病前有明显精神因素。 • 症状没有可证实的器质性基础。 • 症状具有夸张、做作、表演性。 • 症状可由暗示诱发,也可通过暗示而消失。 • 疾病发作使病人继发获益。 • 病程呈反复发作性。
酒精所致精神障碍
• 急性酒中毒: 普通醉酒 病理性醉酒 复杂性醉酒 • 慢性酒中毒: 酒依赖 震颤谵妄 酒中毒性幻觉症 酒中毒性妄想症 酒中毒性脑病:
Wernicke’s 、Korsakov’s、痴呆
PPT学习交流
37
第五章 法医精神病学
司法精神病学
• 运用精神医学知识,研究和解决各种 精神障碍患者在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 中的地位和法律责任的学科。 • 精神病学的一个分支,建立在临床精 神病学与法学基础上的交叉学科。 • 狭义的司法精神病学也指法医精神病 学。
• 合作病人的精神检查 • 不合作病人的精神检查 • 一般表现:意识状态、姿态步态、日常生活 • 言语:失语症、缄默症 • 面部表情与情感反应:
法医精神病学鉴定ppt课件
8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997年)第18条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 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 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 轻处罚。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 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 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 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
9
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 当负刑事责任。
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 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 轻或者减轻处罚。
11
控制能力:行为人对自我选择或者不选择 实施为刑法所禁止、所制裁的某行为的能 力。
辨认能力是控制能力存在的基础。当辨认 能力丧失时,控制能力也丧失;但在某些 精神障碍影响下,虽有不同程度的辨认能 力,也可能丧失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
12
责任能力分级、评定原则 医学标准与法学标准相结合,医学标准是 基础,法学标准是准则,缺一不可。 无刑事责任能力 严重精神障碍的精神病人 不能辨认或不能控制自己行为 限制刑事责任能力 精神病人 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的能 力
16
民事行为能力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 行为能力、无民事行为能力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18周岁以上的成年公民; 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 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者。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 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和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 为的精神病人 无民事行为能力 包括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和不能辨认自己行 为的精神病人; 民事活动必须由法定代理人代为进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997年)第18条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 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 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 轻处罚。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 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 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 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
9
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 当负刑事责任。
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 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 轻或者减轻处罚。
11
控制能力:行为人对自我选择或者不选择 实施为刑法所禁止、所制裁的某行为的能 力。
辨认能力是控制能力存在的基础。当辨认 能力丧失时,控制能力也丧失;但在某些 精神障碍影响下,虽有不同程度的辨认能 力,也可能丧失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
12
责任能力分级、评定原则 医学标准与法学标准相结合,医学标准是 基础,法学标准是准则,缺一不可。 无刑事责任能力 严重精神障碍的精神病人 不能辨认或不能控制自己行为 限制刑事责任能力 精神病人 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的能 力
16
民事行为能力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 行为能力、无民事行为能力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18周岁以上的成年公民; 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 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者。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 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和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 为的精神病人 无民事行为能力 包括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和不能辨认自己行 为的精神病人; 民事活动必须由法定代理人代为进行
第五章精神疾病精品PPT课件
症状:分三类:一是单纯型恐怖:如恐高症、黑暗恐 怖、 动物恐怖等。二是广场恐怖:恐怖出现在公开场合和人群聚 集的地方,如操场、车站、市场等。三是社交恐怖:在社交 场合局促不安,如对视恐怖、学校恐怖等。
11
五、焦虑症
病因:与遗传素质有关,与早期冲突经验也有关。 症状:经常表现出毫无理由的紧张与焦虑情绪,常有莫 名其妙的“大祸临头”感。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广泛性 焦虑:经常性地对客观并不存在的某种威胁或危险感到不 安与害怕,明知是“杞人忧天”,但不能控制。二是急性 焦虑,又称“惊恐发作”:在没有任何危险的情况下,突 然感到大祸临头,立即出现躲藏、发抖、大声呼救等惊恐 万状行为。
癔症中女性患者远远多于男性患者,青少年中有群体 爆发现象。
17
案例:学生群体癔症发作
我国有多起学生群体癔症爆发的报道。多与迷信或对 疾病的恐惧有关。如某校对学生进行乙脑疫苗接种,接种 前老师提醒学生说“这种疫苗接种后可能会出现头痛头晕 反应,接种后30分钟内不要离开教室”。不想这种关怀成 为一种不良暗示,结果在此批接种的152名学生中诱发108 名学生群体癔症发作,纷纷出现了头痛头晕、甚至胸闷、 恶心、哭闹、肢体麻木等症状。
9
强迫行为主要有:
强迫性洗涤:反复多次洗手、洗澡,明知没必要,但不 能自制。
强迫性计数:见到可计数的东西(电杆、楼窗等)便不 由自主地反复数数,否则会感到烦躁。常为此误事。
强迫性仪式动作:如进门必先迈左腿,否则不安。上 床前 要围绕床转几圈,否则难以入睡等等。
10
四、恐怖症
病因:患者的遗传素质及幼年受到父母过于保护早期的 不良体验等因素导致其胆小、害羞、被动、依赖、焦虑等人 格特质成为发病基础。
症状:经常不由自主出现某种固定的莫名其妙的念头或重 复毫无意义的行为,患者明知没必要但又不能控制,为此苦 恼不已。分两大类: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
11
五、焦虑症
病因:与遗传素质有关,与早期冲突经验也有关。 症状:经常表现出毫无理由的紧张与焦虑情绪,常有莫 名其妙的“大祸临头”感。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广泛性 焦虑:经常性地对客观并不存在的某种威胁或危险感到不 安与害怕,明知是“杞人忧天”,但不能控制。二是急性 焦虑,又称“惊恐发作”:在没有任何危险的情况下,突 然感到大祸临头,立即出现躲藏、发抖、大声呼救等惊恐 万状行为。
癔症中女性患者远远多于男性患者,青少年中有群体 爆发现象。
17
案例:学生群体癔症发作
我国有多起学生群体癔症爆发的报道。多与迷信或对 疾病的恐惧有关。如某校对学生进行乙脑疫苗接种,接种 前老师提醒学生说“这种疫苗接种后可能会出现头痛头晕 反应,接种后30分钟内不要离开教室”。不想这种关怀成 为一种不良暗示,结果在此批接种的152名学生中诱发108 名学生群体癔症发作,纷纷出现了头痛头晕、甚至胸闷、 恶心、哭闹、肢体麻木等症状。
9
强迫行为主要有:
强迫性洗涤:反复多次洗手、洗澡,明知没必要,但不 能自制。
强迫性计数:见到可计数的东西(电杆、楼窗等)便不 由自主地反复数数,否则会感到烦躁。常为此误事。
强迫性仪式动作:如进门必先迈左腿,否则不安。上 床前 要围绕床转几圈,否则难以入睡等等。
10
四、恐怖症
病因:患者的遗传素质及幼年受到父母过于保护早期的 不良体验等因素导致其胆小、害羞、被动、依赖、焦虑等人 格特质成为发病基础。
症状:经常不由自主出现某种固定的莫名其妙的念头或重 复毫无意义的行为,患者明知没必要但又不能控制,为此苦 恼不已。分两大类: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
法医精神病学概述 PPT
醉酒是自我放纵的结果,并非疾病 造成。
普通醉酒状态(酩酊状态)下,实 质性辨认能力存在。
醉酒中的危害行为,在性质上可以比 照过失犯罪,(疏忽大意,过分自信)
预防犯罪。
三 刑事责任能力的评定 如何理解刑法第十八条?
分析作案时的行为动机,作案的预备, 作案实施的选择,伤害对象及残酷性以 及案发后的行为,有助于判断辨认能力。
3 精神障碍者权益的法律保障:强制治疗, 住院
4 违法行为精神障碍者的治疗,监护,各 种罪犯的行为矫正和监狱心理卫生问题
5 精神障碍者危险行为预测和预防 6 酗酒,吸毒,自杀等引起的法律问题和
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精神卫生问题
7 精神卫生与立法。
二 相关学科
一)与法学的关系:掌握法学基本概念 二)和心理学的关系:法律心理学 犯罪
心理学 三)和行为科学的关系:矫正精神病学 四)和法医学的关系:属临床法医学 五)和精神病学的关系
临床精神病学是法医精神病学的基础, 两者互相渗透,各有侧重。区别在于:
1 服务对象不同 2 工作性质,任务不同 3 关系不同 4 认识和思考问题的方法的不同
三 发展简史
一)国外 1 奴隶时代《汉穆拉比法典》(1792-
精神病人危害行为动机 1现实动机 2病理动机 3混合动机 4不明动机
作案的准备 1突然发案,难以理解和预料 2工具“就地取材” 3单一行动,无合伙作案 4缺乏准备过程 作案实施的选择 1通常不加选择,易被发现,被抓获 2即使有安排和选择,也漏洞百出
作案对象及残酷性 亲密的人,所谓病 的仇人,行为残忍,不合常理
1997年7月1日起实施。 刑法第十八条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
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 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责任,但 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 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 疗。
普通醉酒状态(酩酊状态)下,实 质性辨认能力存在。
醉酒中的危害行为,在性质上可以比 照过失犯罪,(疏忽大意,过分自信)
预防犯罪。
三 刑事责任能力的评定 如何理解刑法第十八条?
分析作案时的行为动机,作案的预备, 作案实施的选择,伤害对象及残酷性以 及案发后的行为,有助于判断辨认能力。
3 精神障碍者权益的法律保障:强制治疗, 住院
4 违法行为精神障碍者的治疗,监护,各 种罪犯的行为矫正和监狱心理卫生问题
5 精神障碍者危险行为预测和预防 6 酗酒,吸毒,自杀等引起的法律问题和
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精神卫生问题
7 精神卫生与立法。
二 相关学科
一)与法学的关系:掌握法学基本概念 二)和心理学的关系:法律心理学 犯罪
心理学 三)和行为科学的关系:矫正精神病学 四)和法医学的关系:属临床法医学 五)和精神病学的关系
临床精神病学是法医精神病学的基础, 两者互相渗透,各有侧重。区别在于:
1 服务对象不同 2 工作性质,任务不同 3 关系不同 4 认识和思考问题的方法的不同
三 发展简史
一)国外 1 奴隶时代《汉穆拉比法典》(1792-
精神病人危害行为动机 1现实动机 2病理动机 3混合动机 4不明动机
作案的准备 1突然发案,难以理解和预料 2工具“就地取材” 3单一行动,无合伙作案 4缺乏准备过程 作案实施的选择 1通常不加选择,易被发现,被抓获 2即使有安排和选择,也漏洞百出
作案对象及残酷性 亲密的人,所谓病 的仇人,行为残忍,不合常理
1997年7月1日起实施。 刑法第十八条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
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 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责任,但 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 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 疗。
《法医精神病学概述》课件
深入研究法医精神病学中的法律和伦理问题,以推动相关政策和法 律的完善。
05
法医精神病学与其他学科的关 系
Chapter
与医学的关系
医学是法医精神病学的基础
法医精神病学涉及到医学知识,如病理学、生理学、解剖学等,这些知识是理解 和评估精神疾病的基础。
医学诊断与法医评估的结合
在法医精神病学中,医生需要对受害者或嫌疑人的精神状态进行医学诊断,同时 还需要考虑法律因素,如判断其是否具有刑事责任能力。
03
法律与伦理问题
法医精神病学涉及到许多法律和伦理问题,例如隐私权、公正审判等。
如何在保护个人权利和满足司法需求之间找到平衡是一个挑战。
发展前景
技术进步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新的评估 和诊断工具将被开发出来,这将 有助于提高法医精神病学的准确
性和可靠性。
国际合作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不同国家和地 区之间的法医精神病学交流和合作 将增加,有助于推动该领域的标准 化和一致性。
司法鉴定是法医精神病学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对于维 护社会公正和司法公信力具有重要意义。
法律援助
法律援助是指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当事人提供免费的法律服务,以保障其合法 权益。
在法律援助中,法医精神病学专家可以为当事人提供关于精神状态、行为能力等方 面的评估,协助律师和法院对案件进行全面了解。
法医精神病学的评估结果对于确定当事人的法律责任、保障其合法权益具有重要作 用。
法律和政策的完善
随着法律和政策的不断完善,法医 精神病学在司法实践中的应用将更 加规范和有效。
未来研究方向
跨文化研究
研究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精神状态评估和诊断标准,以推动国际间 的理解和合作。
新技术应用
05
法医精神病学与其他学科的关 系
Chapter
与医学的关系
医学是法医精神病学的基础
法医精神病学涉及到医学知识,如病理学、生理学、解剖学等,这些知识是理解 和评估精神疾病的基础。
医学诊断与法医评估的结合
在法医精神病学中,医生需要对受害者或嫌疑人的精神状态进行医学诊断,同时 还需要考虑法律因素,如判断其是否具有刑事责任能力。
03
法律与伦理问题
法医精神病学涉及到许多法律和伦理问题,例如隐私权、公正审判等。
如何在保护个人权利和满足司法需求之间找到平衡是一个挑战。
发展前景
技术进步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新的评估 和诊断工具将被开发出来,这将 有助于提高法医精神病学的准确
性和可靠性。
国际合作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不同国家和地 区之间的法医精神病学交流和合作 将增加,有助于推动该领域的标准 化和一致性。
司法鉴定是法医精神病学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对于维 护社会公正和司法公信力具有重要意义。
法律援助
法律援助是指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当事人提供免费的法律服务,以保障其合法 权益。
在法律援助中,法医精神病学专家可以为当事人提供关于精神状态、行为能力等方 面的评估,协助律师和法院对案件进行全面了解。
法医精神病学的评估结果对于确定当事人的法律责任、保障其合法权益具有重要作 用。
法律和政策的完善
随着法律和政策的不断完善,法医 精神病学在司法实践中的应用将更 加规范和有效。
未来研究方向
跨文化研究
研究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精神状态评估和诊断标准,以推动国际间 的理解和合作。
新技术应用
人卫版法医学之精神疾病司法鉴定教学护理课件
鉴定人员的专业素养与培训
总结词
鉴定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培训是精神疾病 司法鉴定质量的重要保障,需要不断提 高鉴定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
VS
详细描述
目前,精神疾病司法鉴定人员的专业素养 和培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为了提高鉴 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加强鉴定人员 的专业培训和职业素养教育,建立完善的 培训和考核机制,提高鉴定人员的专业水 平和工作责任心。
鉴定技术的创新与应用
总结词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精神疾病司法鉴定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为提高鉴定效率和准确性提供了有力支持。
详细描述
目前,一些新的鉴定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如神经影像学技术、基因检测技术等。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 展,将会有更多的创新技术应用于精神疾病司法鉴定中,提高鉴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精神疾病的分类对于诊断和治疗具有 重要意义,有助于医生更好地理解疾 病本质,制定合适的治疗计划。
精神疾病的常见症状
精神疾病的常见症状包括情绪低落、焦虑、恐惧、幻觉、妄想、行为异常等。这些症状会影响患者的思维、情 感和行为,导致其社会功能受损。
精神疾病的症状可能因个体差异而异,有些患者可能仅表现出轻微的症状,而有些患者则可能出现严重的精神 障碍。
常用的评估工具有韦氏成人智力量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等。
神经影像学检查
MRI检查
利用磁共振成像技术观察大脑结构,了解脑部病变情况。
CT检查
利用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观察大脑结构,发现脑部病变。
其他相关检查
实验室检查
包括血液检查、尿液检查等,以排除 其他躯体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
神经生理学检查
如脑电图、诱发电位等,了解大脑功 能活动情况。
法医学总论-幻灯片(1)
• 物证的种类繁多,根据物品性质可分为下列五类: • 1 生物性检材,包括人体组织器官(血液、毛发、牙齿、
骨骼、组织块等)和人体分泌物、排泄物(唾液、精液、 粪便、呕吐物等)。 • 2 残存人体痕迹,如指纹、掌纹、鞋印、足迹、咬痕、抓 痕、唇纹等。 • 3 凶器、工具及其上附着物。 • 4 药品、毒品。 • 5 印鉴、笔记、票证、信件、遗书。
1.担任鉴定人 政法机关为了查明案情,解决案 件中的某些专门性问题,需要具有专门知识的各 类医学专家,这类专家接受司法机关的委托进行 法医学鉴定,这种鉴定人称为医生鉴定人。
2.作为证人 作为一名普通公民,更作为医生,由 于职务上的方便,常能目击一些真实情况,获得 案发的第一手资料。对于一些诈病、造作病者, 有些是与刑事案有关的伪装者,医生的专业知识 可识别这些“病人”,可起到揭露犯罪的目作用。
5.个人识别 对无名尸体鉴别其身源是通过个人识 别(personal identification)来完成的。
(三)活体检查 ①损伤的认定 ②损伤类型 ③致伤物的推断 ④损伤时间的判定 ⑤成伤方式的判定 ⑥损伤程度评定 ⑦伤残程度评定 ⑧伤病关系的评价
(四)物证检验
物证(material evidence, physical evidence )是指 凡对案件的真实情况有证明作用的物品和痕迹
(四)法医精神病学[forensic psychiatry] 法医精神病学是研究并解决与法律
有关的精神疾病、精神状态和精神卫生 问题的一门学科。研究的目的是确定违 法或犯罪行为是否在精神正责任能力和精神状态。
(五)法医毒理学[forensic toxicology] 法医毒理学是研究因自杀和他杀以
第二节 法医学鉴定
一 法医学鉴定
骨骼、组织块等)和人体分泌物、排泄物(唾液、精液、 粪便、呕吐物等)。 • 2 残存人体痕迹,如指纹、掌纹、鞋印、足迹、咬痕、抓 痕、唇纹等。 • 3 凶器、工具及其上附着物。 • 4 药品、毒品。 • 5 印鉴、笔记、票证、信件、遗书。
1.担任鉴定人 政法机关为了查明案情,解决案 件中的某些专门性问题,需要具有专门知识的各 类医学专家,这类专家接受司法机关的委托进行 法医学鉴定,这种鉴定人称为医生鉴定人。
2.作为证人 作为一名普通公民,更作为医生,由 于职务上的方便,常能目击一些真实情况,获得 案发的第一手资料。对于一些诈病、造作病者, 有些是与刑事案有关的伪装者,医生的专业知识 可识别这些“病人”,可起到揭露犯罪的目作用。
5.个人识别 对无名尸体鉴别其身源是通过个人识 别(personal identification)来完成的。
(三)活体检查 ①损伤的认定 ②损伤类型 ③致伤物的推断 ④损伤时间的判定 ⑤成伤方式的判定 ⑥损伤程度评定 ⑦伤残程度评定 ⑧伤病关系的评价
(四)物证检验
物证(material evidence, physical evidence )是指 凡对案件的真实情况有证明作用的物品和痕迹
(四)法医精神病学[forensic psychiatry] 法医精神病学是研究并解决与法律
有关的精神疾病、精神状态和精神卫生 问题的一门学科。研究的目的是确定违 法或犯罪行为是否在精神正责任能力和精神状态。
(五)法医毒理学[forensic toxicology] 法医毒理学是研究因自杀和他杀以
第二节 法医学鉴定
一 法医学鉴定
【法医学课件】-法医精神病学PPT
行为能力的年龄划分
无行为能力:10周岁以下 限制行为能力:10-18周岁 完全行为能力:18周岁以上,16-
18周岁自食其力的
鉴定注意事项
按法定的程序进行 伪装精神病犯罪的 精神病人在病情稳定期犯罪的
法医精神病学
概述
精神病鉴定的历史及现状 法医精神病学(司法精神病学) 概念 司法精神病鉴定的内容、目的和意义
法医精神病学
Legal psychiatry
概念:是研究与法律相关的精神障碍和精 神卫生问题的医学科学,主要研究诉讼当事 人或诉讼参与者精神状态和法定能力的评 定,为司法部门提供法医学证据和处理意 见;并研究和参预有违法犯罪行为的精神 障碍者的治疗和处理。又称司法精神病学 Forensic psychiatry
精神疾病的鉴定
目的:对被鉴定人的精神状态作出正确的 评价,进而对被鉴定人在法律上行使某种 权利或承担某种义务的能力进行恰如其分 的衡定。
司法精神病鉴定的内容
刑事责任能力 民事行为能力 诉讼能力 受审能力 凭证能力 服刑能力 自我防卫能力 其它
司法精神病鉴定
对象:患有或可能患有精神病者 主体:法医精神病学鉴定人 鉴定方式:直接/间接 鉴定应解决的问题
意识障碍或自动症 智能障碍 精神病性症状
躁狂症的行为失控 抑郁症的扩大性自杀 精神病人的冲动行为
民事行为能力
civil capability
概念:指精神正常的公民通过自已的行为, 行使依法享有的权利和履行法律赋予的义 务的能力。包括自己协商和处理财产、婚 姻、订立契约和承担社会义务方面的能力。
行为能力评定的要件
医学要件:是否有影响其判断力或自我保 护能力的各种精神障碍
法学要件:是否能辨认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是否能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是否能保 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医精神病学概论ppt课件
题又患有或怀疑有精神疾病的人。
研究内容
1.精神疾病患者的法律能力
常见的法律能力有:刑事责任能力、受审能力、服刑 能力、性自我防卫能力、民事行为能力等
2.精神疾病司法鉴定(程序问题)
3.精神损害
4.精神疾病患者合法权益的保障
5.对肇事精神疾病患者的医疗监护 6.精神疾病患者的其他问题
麦克·纳顿条例:
“在任何情况下都应告知陪审员们:应假设每个 被告人是心神正常的并具有足够的理由应对其犯 罪负责任,除非证明了是相反的情况。如果被告 人以精神错乱为理由进行辩护时,那么必须能清 楚地证明他在进行危害行为的当时,由于患精神 疾病而处于精神错乱状态,例如他不了解自己行 为的性质,或者他虽然了解但不知道自己的作为 是错误的或违法的。”
5 惩罚精神病人,不能预防犯罪。 6 惩罚精神病人,将产生消极的 社会后果。
司法鉴定基本业务介绍
1.接受公安机关、检察机关、 法院的委托,对犯罪嫌疑人进 行有无精神病或智能障碍的鉴 定,并评定有无刑事责任能力; 这是司法鉴定最重要的内容。
精神病人出现违法行为时是否具 有刑事责任能力,根据《刑法》第 十八条规定,是否精神病人是评定 的医学(生物学)条件,是否不能 辨认或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是评定 的法学(心理学)条件,因此我国 法律所规定的刑事责任能力评定是 按照医学条件与法学条件相结合的 原则进行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1986)
第十三条规定:不能辨认自己行为 的精神病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 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关于当前办理强奸案件中具体应用法律 的若干问题解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 人民检察院、公安部,1984)
研究内容
1.精神疾病患者的法律能力
常见的法律能力有:刑事责任能力、受审能力、服刑 能力、性自我防卫能力、民事行为能力等
2.精神疾病司法鉴定(程序问题)
3.精神损害
4.精神疾病患者合法权益的保障
5.对肇事精神疾病患者的医疗监护 6.精神疾病患者的其他问题
麦克·纳顿条例:
“在任何情况下都应告知陪审员们:应假设每个 被告人是心神正常的并具有足够的理由应对其犯 罪负责任,除非证明了是相反的情况。如果被告 人以精神错乱为理由进行辩护时,那么必须能清 楚地证明他在进行危害行为的当时,由于患精神 疾病而处于精神错乱状态,例如他不了解自己行 为的性质,或者他虽然了解但不知道自己的作为 是错误的或违法的。”
5 惩罚精神病人,不能预防犯罪。 6 惩罚精神病人,将产生消极的 社会后果。
司法鉴定基本业务介绍
1.接受公安机关、检察机关、 法院的委托,对犯罪嫌疑人进 行有无精神病或智能障碍的鉴 定,并评定有无刑事责任能力; 这是司法鉴定最重要的内容。
精神病人出现违法行为时是否具 有刑事责任能力,根据《刑法》第 十八条规定,是否精神病人是评定 的医学(生物学)条件,是否不能 辨认或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是评定 的法学(心理学)条件,因此我国 法律所规定的刑事责任能力评定是 按照医学条件与法学条件相结合的 原则进行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1986)
第十三条规定:不能辨认自己行为 的精神病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 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关于当前办理强奸案件中具体应用法律 的若干问题解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 人民检察院、公安部,198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醉酒状态(酩酊状态)下,实 质性辨认能力存在。
醉酒中的危害行为,在性质上可以比 照过失犯罪,(疏忽大意,过分自信)
预防犯罪。
三 刑事责任能力的评定 刑法如条何文理中的解精刑神法病第人:十应八当条理?解
为各种类型的精神障碍者(精神疾 病)
何谓“间歇性精神病”
为法律意义上的用词,非严格的精神医学 诊断名称
2 中世纪 教会黑暗统治 3 1800年James Hadfield向英皇乔治三世开
枪射击案
4 《麦克纳顿条例》 5 AIL条例
二)国内发展史
1 《汉书 刑法志》三宥 三赦 一曰弗识,二曰过失,三曰遗忘 一曰幼弱,二曰老眊,三曰蠢愚 《汉书 东方朔传》醉酒杀人不免除刑罚。 2 旧上海法医研究所所长林几教授在其
法医精神病鉴定的法律依据 一 社会对精神病人的基本态度 宽容 理解 免除惩罚 二 鉴定的法律依据 精神病人在丧失辨认或丧失控制能力,
不负刑事责任的理由(立法依据)
1 精神病人是疾病的受害者,应该得到 社会的同情。
2 疾病不受主观意志控制。
3 精神病人的危害行为并非故意或过失, 而是精神病之结果。
精神病人危害行为动机 1现实动机 2病理动机 3混合动机 4不明动机
作案的准备 1突然发案,难以理解和预料 2工具“就地取材” 3单一行动,无合伙作案 4缺乏准备过程 作案实施的选择 1通常不加选择,易被发现,被抓获 2即使有安排和选择,也漏洞百出
作案对象及残酷性 亲密的人,所谓病 的仇人,行为残忍,不合常理
第17章 法医精神病学概述
一 概念 是研究与法律相关的精神障碍和精神卫生
问题的医学科学。 狭义 即指司法精神病学 (forensic psychiatry) 广义 则泛指精神病学与法律,法律精神病
学(psychiatry and law )
广义法医精神病学的内容
1 精神障碍与违法行为的关系 2 与精神状态有关的各种法定能力,劳动能
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精神卫生问题
7 精神卫生与立法。
二 相关学科
一)与法学的关系:掌握法学基本概念 二)和心理学的关系:法律心理学 犯罪
心理学 三)和行为科学的关系:矫正精神病学 四)和法医学的关系:属临床法医学 五)和精神病学的关系
临床精神病学是法医精神病学的基础, 两者互相渗透,各有侧重。区别在于:
1 服务对象不同 2 工作性质,任务不同 3 关系不同 4 认识和思考问题的方法的不同
三 发展简史
一)国外 1 奴隶时代《汉穆拉比法典》(1792-
1750BC)巴比伦 《十二铜表法》(古罗马共和国449BC) 对精神障碍者行为能力,监护最早的立
法 希腊柏拉图《理想国》 古罗马皇帝手谕释放杀母之精神病人。
力,伤害性质和程度,医疗事故的法医学 评定标准和方法;
刑事:被告的受审能力,责任能力,服刑 能力;被害人自我防卫能力;
民事:诉讼当事人的行为能力;作证能力; 监护能力
3 精神障碍者权益的法律保障:强制治疗, 住院
4 违法行为精神障碍者的治疗,监护,各 种罪犯的行为矫正和监狱心理卫生问题
5 精神障碍者危险行为预测和预防 6 酗酒,吸毒,自杀等引起的法律问题和
作案后行为 大多时候缺乏逃避,部分 潜逃,仍缺乏计划,隐蔽不周,或在原 地点逗留。如被害妄想患者,杀死众人 后仍然若无其事继续吃喝。
THANKS
FOR WATCHING
演讲人: XXX
PPT文档·教学课件
4 病人对疾病后果均不负责任。
5 惩罚精神病人,不能预防犯 罪。
6 惩罚精神病人,将产生消极的 社会后果。
法律依据 最重要的是刑法第十八条
1997年7月1日起实施。 刑法第十八条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
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 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责任,但 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 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 疗。
《法医学讲义》中专列精神鉴定一章 3 1979年第一部刑法第十五条 4 1997年新刑法颁布,第十八条
四 法医精神病学的任务
与传统概念上的法医学关系不甚密切。 一)刑法及刑事诉讼法领域 1 被告精神状态及刑事责任能力 2 受审能力,服刑能力 3 受害人,证人护人确定 2 行为能力鉴定 3 损伤与精神疾病间关系 三)其他法规 1 婚姻法 劳动法 2 自知力与强制治疗问题
如 躁抑症 癫痫 癔症 周期性精神病 短暂性 精神疾病
关于辨认能力
所谓辨认能力是指行为人具备自己的行为 在刑法上的意义,性质,作用,后果的分 辨认识能力并不是指对一般事物和是非的 抽象辨别,而是指对于所实施的特定行为 的辨别。
分析作案时的行为动机,作案的预备, 作案实施的选择,伤害对象及残酷性以 及案发后的行为,有助于判断辨认能力。
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 应当负刑事责任。
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 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醉酒的人犯罪,为何应负刑事责任? (立法依据)
正常人具有自由意志,应当有自制 力。
醉酒是自我放纵的结果,并非疾病 造成。
醉酒中的危害行为,在性质上可以比 照过失犯罪,(疏忽大意,过分自信)
预防犯罪。
三 刑事责任能力的评定 刑法如条何文理中的解精刑神法病第人:十应八当条理?解
为各种类型的精神障碍者(精神疾 病)
何谓“间歇性精神病”
为法律意义上的用词,非严格的精神医学 诊断名称
2 中世纪 教会黑暗统治 3 1800年James Hadfield向英皇乔治三世开
枪射击案
4 《麦克纳顿条例》 5 AIL条例
二)国内发展史
1 《汉书 刑法志》三宥 三赦 一曰弗识,二曰过失,三曰遗忘 一曰幼弱,二曰老眊,三曰蠢愚 《汉书 东方朔传》醉酒杀人不免除刑罚。 2 旧上海法医研究所所长林几教授在其
法医精神病鉴定的法律依据 一 社会对精神病人的基本态度 宽容 理解 免除惩罚 二 鉴定的法律依据 精神病人在丧失辨认或丧失控制能力,
不负刑事责任的理由(立法依据)
1 精神病人是疾病的受害者,应该得到 社会的同情。
2 疾病不受主观意志控制。
3 精神病人的危害行为并非故意或过失, 而是精神病之结果。
精神病人危害行为动机 1现实动机 2病理动机 3混合动机 4不明动机
作案的准备 1突然发案,难以理解和预料 2工具“就地取材” 3单一行动,无合伙作案 4缺乏准备过程 作案实施的选择 1通常不加选择,易被发现,被抓获 2即使有安排和选择,也漏洞百出
作案对象及残酷性 亲密的人,所谓病 的仇人,行为残忍,不合常理
第17章 法医精神病学概述
一 概念 是研究与法律相关的精神障碍和精神卫生
问题的医学科学。 狭义 即指司法精神病学 (forensic psychiatry) 广义 则泛指精神病学与法律,法律精神病
学(psychiatry and law )
广义法医精神病学的内容
1 精神障碍与违法行为的关系 2 与精神状态有关的各种法定能力,劳动能
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精神卫生问题
7 精神卫生与立法。
二 相关学科
一)与法学的关系:掌握法学基本概念 二)和心理学的关系:法律心理学 犯罪
心理学 三)和行为科学的关系:矫正精神病学 四)和法医学的关系:属临床法医学 五)和精神病学的关系
临床精神病学是法医精神病学的基础, 两者互相渗透,各有侧重。区别在于:
1 服务对象不同 2 工作性质,任务不同 3 关系不同 4 认识和思考问题的方法的不同
三 发展简史
一)国外 1 奴隶时代《汉穆拉比法典》(1792-
1750BC)巴比伦 《十二铜表法》(古罗马共和国449BC) 对精神障碍者行为能力,监护最早的立
法 希腊柏拉图《理想国》 古罗马皇帝手谕释放杀母之精神病人。
力,伤害性质和程度,医疗事故的法医学 评定标准和方法;
刑事:被告的受审能力,责任能力,服刑 能力;被害人自我防卫能力;
民事:诉讼当事人的行为能力;作证能力; 监护能力
3 精神障碍者权益的法律保障:强制治疗, 住院
4 违法行为精神障碍者的治疗,监护,各 种罪犯的行为矫正和监狱心理卫生问题
5 精神障碍者危险行为预测和预防 6 酗酒,吸毒,自杀等引起的法律问题和
作案后行为 大多时候缺乏逃避,部分 潜逃,仍缺乏计划,隐蔽不周,或在原 地点逗留。如被害妄想患者,杀死众人 后仍然若无其事继续吃喝。
THANKS
FOR WATCHING
演讲人: XXX
PPT文档·教学课件
4 病人对疾病后果均不负责任。
5 惩罚精神病人,不能预防犯 罪。
6 惩罚精神病人,将产生消极的 社会后果。
法律依据 最重要的是刑法第十八条
1997年7月1日起实施。 刑法第十八条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
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 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责任,但 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 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 疗。
《法医学讲义》中专列精神鉴定一章 3 1979年第一部刑法第十五条 4 1997年新刑法颁布,第十八条
四 法医精神病学的任务
与传统概念上的法医学关系不甚密切。 一)刑法及刑事诉讼法领域 1 被告精神状态及刑事责任能力 2 受审能力,服刑能力 3 受害人,证人护人确定 2 行为能力鉴定 3 损伤与精神疾病间关系 三)其他法规 1 婚姻法 劳动法 2 自知力与强制治疗问题
如 躁抑症 癫痫 癔症 周期性精神病 短暂性 精神疾病
关于辨认能力
所谓辨认能力是指行为人具备自己的行为 在刑法上的意义,性质,作用,后果的分 辨认识能力并不是指对一般事物和是非的 抽象辨别,而是指对于所实施的特定行为 的辨别。
分析作案时的行为动机,作案的预备, 作案实施的选择,伤害对象及残酷性以 及案发后的行为,有助于判断辨认能力。
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 应当负刑事责任。
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 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醉酒的人犯罪,为何应负刑事责任? (立法依据)
正常人具有自由意志,应当有自制 力。
醉酒是自我放纵的结果,并非疾病 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