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观察叶》教科版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观察叶》教案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观察叶》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运用手指、眼睛等多种感官,观察周围事物,探究叶的形态与结构;2.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叶的形态和颜色,初步认识到叶的生长环境与功能;3.能够让学生运用所学科学知识,调动主动探究的兴趣,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初步感受科学的魅力。
二、教学内容及课时分配1.观察叶的形态和颜色,初步认识叶的生长环境与功能— 1.5课时(因地区环境不同,叶的种类和生长习性不同,此部分授课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2.制作以叶为主题的海报— 1课时三、教学步骤及内容安排第一步:引入环节(0.5课时)1.教师预先准备好不同种类的叶子,让学生根据颜色、形态等特点,完成分类,并与同桌交流;2.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地方可以看到叶子呢?”通过简单讨论引出本节课程的主题——《观察叶》。
第二步:观察叶的形态和颜色,初步认识叶的生长环境与功能(1.5课时)1.学生们观察教师提供的不同种类的叶子,并运用多种感官特别是手指、眼睛、嘴巴等,探究叶子的形态、颜色、大小等特点;2.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选取一张所观察的叶子并认真观察,完成下列问题:–该叶子的形状是什么样的?–该叶子的颜色是什么样的?–这种叶子生长在哪里?它为植物提供了什么?3.学生将自己的观察结果告诉同桌,并相互核对,纠正错误。
第三步:小游戏(0.5课时)1.在课前教师已准备好随机选择一种树叶,并将其藏于教室某个角落;2.学生们分组去寻找这张树叶,找到后,观察叶子的特点,然后依照上述问题进行讨论;3.教师介绍了叶的功能,并让学生结合掌握的知识,尝试回答下列问题:–叶的生长环境有哪些?–叶为植物提供了什么?–叶子在自然界中有哪些作用?第四步:制作海报(1课时)1.学生们在教师的指导下,用手中绘纸、颜料等材料制作以叶为主题的海报;2.学生们把所制作的海报用黑板报或展板进行展示,让全班同学欣赏并进行互动。
四、教学评价1.观察叶子的形态、颜色,以及对其生长环境和功能作出合理的描述;2.能够结合所学知识,初步确定叶所处的生长环境;3.参与小组讨论,认真完成问题,并与同桌互相核对;4.能够热情参与制作海报,完成海报的创作并进行互动展示。
一年级科学上册《观察叶》教案
一年级科学上册《观察叶》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叶子,了解叶子的基本特征。
2. 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和交流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好奇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认识叶子的基本特征,学会观察和描述叶子。
难点:学会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叶子的形状、颜色和脉络。
三、教学准备:1. 准备若干种不同的叶子作为实物标本。
2. 准备彩色笔、画纸等绘画工具。
3. 准备显微镜等观察工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不同种类的叶子,引导学生关注叶子的外观特征。
2. 观察叶子:学生分组观察不同的叶子,用彩色笔在画纸上描绘叶子的形状和颜色。
3. 描述叶子:学生用语言描述所观察到的叶子形状、颜色和脉络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4. 交流分享:每组学生展示自己的画作,并用语言描述叶子的特征,其他学生倾听并给予评价。
5.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叶子的基本特征,如形状、颜色和脉络等。
五、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找一找家中的叶子,用彩色笔描绘并在课堂上分享。
2. 家长协助孩子观察叶子,并用手机拍照,让孩子用语言描述叶子的特征。
六、教学延伸:1. 开展“叶子收藏家”活动,鼓励学生收集不同种类的叶子,观察和比较它们的特征。
2. 组织一次户外观察活动,让学生在大自然中寻找叶子,体验观察的乐趣。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观察学生的学习效果,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整。
2. 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总结在观察、描述和交流方面的收获和不足。
八、教学评价:1. 教师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作品展示和课后作业,对其观察和表达能力进行评价。
2. 学生之间相互评价,给予意见和建议,共同促进彼此的进步。
九、教学拓展:1. 邀请植物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叶子的结构和功能。
2. 开展叶子手工艺品制作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十、教学总结:1.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叶子的基本特征和观察的重要性。
一年级科学上册《观察叶》教案
一年级科学上册《观察叶》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不同种类的叶子,了解叶子的基本结构。
2. 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和比较叶子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叶子的形状、颜色和大小。
2. 叶子的脉络结构。
3. 不同种类的叶子。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学会观察叶子,并能描述叶子的特征。
2. 难点:让学生了解叶子的脉络结构。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观察、比较、讨论的方法进行教学。
2. 利用实物、图片等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兴趣。
3.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对叶子的认识。
五、教学步骤1. 导入:展示各种叶子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叶子的形状、颜色和大小。
2. 观察叶子:让学生拿出自己带来的叶子,观察叶子的形状、颜色和大小,并互相交流。
3. 探讨叶子脉络:引导学生观察叶子的脉络结构,讲解脉络的作用。
4. 认识不同种类的叶子:展示不同种类的叶子,让学生了解其特点。
5. 总结与拓展:让学生谈谈对叶子的认识,提出保护环境、热爱自然的建议。
6. 作业布置:让学生收集不同种类的叶子,下节课分享。
7. 板书设计:课题:观察叶内容:1. 叶子的形状、颜色、大小2. 叶子的脉络结构3. 不同种类的叶子六、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各种树叶样本、放大镜、笔记本、彩色笔。
2. 环境布置:将教室内的窗户打开,确保光线充足,方便学生观察树叶。
3. 学生准备:请学生提前从家里带来不同种类的树叶。
七、教学过程1. 课程导入(5分钟):a. 教师向学生展示一片树叶,引发学生对树叶的好奇心。
b. 教师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片树叶是什么树的叶子吗?它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鼓励学生积极回答。
2. 观察树叶(10分钟):a. 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发一片树叶和放大镜。
b. 教师引导学生用放大镜仔细观察树叶的形状、颜色和脉络结构。
c. 学生将观察到的信息记录在笔记本上。
3. 讨论交流(5分钟):a. 每组派一名代表分享本组的观察结果。
小学科学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13观察叶教科版
小学科学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13观察叶教科版观察叶的特征与功能引言:科学是一门注重观察现象和推理的学科,通过观察可以从细微之处发现规律和原理。
在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13中,我们将学习如何观察叶子的特征和功能,以加深对植物的认识和理解。
本文将详细介绍观察叶子的步骤和方法,同时分享叶子的重要特征和功能。
通过这篇文章的阅读,让我们一起来探索植物世界的神奇之处吧!一、观察叶子的步骤和方法观察叶子是一项简单却又有趣的活动。
下面将介绍观察叶子的步骤和方法:1. 准备叶子样本:可以在校园或家庭周围收集一些不同种类的叶子作为样本。
确保叶子没有受损或污秽,最好是新鲜的叶子。
2. 观察叶子的整体形状:首先,仔细观察叶子的整体形状。
有的叶子呈椭圆形,有的呈心形,还有的可能呈长条状。
记录下每种叶子的形状特征。
3. 观察叶子的边缘:接下来,观察叶子的边缘。
有的叶子边缘光滑,有的叶子边缘有锯齿状的边缘,还有的叶子则具有波浪状的边缘。
记录下每种叶子的边缘特征。
4. 观察叶子的颜色:注意观察叶子的颜色,有的叶子呈绿色,有的叶子可能是红色、黄色、橙色等。
记录下每种叶子的颜色特征。
5. 观察叶子的质感和表面特征:轻轻触摸叶子的表面,感受一下叶子的质感。
同时,注意观察叶子表面是否光滑、粗糙、有毛发、或有透明的斑点等。
记录下每种叶子的质感和表面特征。
6. 观察叶子的叶柄和叶脉:仔细观察叶子的叶柄和叶脉。
有的叶子具有长长的叶柄,有的叶子则没有叶柄。
同时,观察叶子上的叶脉是否清晰可见,或形成网状等。
记录下每种叶子的叶柄和叶脉特征。
7. 进行分类和比较:最后,根据观察到的叶子特征进行分类和比较。
可以将叶子按形状、边缘、颜色等特征进行分类,并找出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异。
二、叶子的重要特征叶子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器官,它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特征:1. 光合作用:叶子通过含有叶绿素的叶绿体,利用阳光的能量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为氧气和葡萄糖。
这个过程称为光合作用,是植物生长和生存所必需的。
小学科学教案《观察叶》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
小学科学教案《观察叶》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观察叶是小学科学课程中的一项重要实践活动,通过观察不同的叶片,孩子们可以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结构以及与环境的关系。
本文将围绕小学科学教案《观察叶》展开讨论,介绍教案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等方面。
教案名称:观察叶教材版本:科学一年级上册1.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 学习植物的基本结构,特别是叶片的形态;- 掌握观察和比较的方法,培养科学思维;- 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好奇心和积极探索的精神;-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描述能力。
2. 教学准备:- 准备足够的植物叶片样本,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有一份;- 准备放大镜或显微镜,方便学生观察细节;- 准备记录和描述叶片的工具,如笔、纸等;- 准备一个简单的实验报告表格,帮助学生整理观察结果。
3. 教学过程:步骤一:引入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植物基本结构,包括根、茎和叶片。
通过问题的提出,激发学生对叶片形态的好奇心。
步骤二:展示与讨论向学生展示不同植物的叶片样本,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比较。
提醒学生观察叶片的形状、颜色、大小等特征,并帮助他们回答一些问题,如:这些叶片有什么相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这些特征与它们生长的环境有什么关系?步骤三: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自行选择一个叶片样本进行观察。
每个小组在观察过程中可以使用放大镜或显微镜来更仔细地观察叶片的细节。
鼓励学生进行记录和描述,帮助他们养成科学的观察和思考习惯。
步骤四:展示和分享每个小组将自己观察的叶片样本和观察结果分享给全班。
鼓励学生用简单明了的语言描述叶片的特征,可以使用图表或报告表格来展示观察结果。
步骤五:总结和拓展通过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总结叶片的基本特征,如形状、颜色、大小和纹路等,并帮助他们理解这些特征与植物的生长环境之间的关系。
鼓励学生提出更多的问题,激发他们对植物的进一步观察和思考。
4. 教学评价: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 观察学生在观察和描述叶片特征时的表现,包括是否注重细节和描述准确性;- 观察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和分享的积极程度,包括是否与组员合作、分享观察结果的能力;- 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包括提出问题的能力和对他人观点的理解。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观察叶》教案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观察叶》教案
科学学科一年级上册教案第3课:观察叶
教学目标:
1.理解植物的叶具有多种形态特征。
2.观察、比较各种叶,认识植物的叶具有相同和不同之处。
3.对植物的叶表现出探究兴趣。
4.认识到植物是有生命的,是大自然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学准备:
1.校园中各种形状的叶。
2.一根长有叶芽、嫩叶、老叶的植物枝条。
3.学生活动手册。
4.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出示几片叶柄、叶片、叶脉都清晰完整的叶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它们的名称。
二、聚焦
提问:“这些叶是什么样的?都有什么特点?有没有相同的地方?”
三、观察各种各样的叶
1.出示需要观察的各种叶的图片,让学生通过图片认识这些叶的名称。
2.接着出示各种叶,让学生说出它们的名称,并和图片做比较,判断这些是什么叶。
3.让学生观察、比较各类叶的不同之处,如颜色、大小、硬度、形状、厚度、气味等方面的不同之处。
四、观察同一棵植物的叶
让学生观察同一棵植物的不同叶,比较它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五、画一片叶(活动手册)
让学生在活动手册上画一片叶,标注出叶片、叶柄、叶脉等部分。
六、拓展
教师可板书植物的叶的形态特征,让学生自主研究。
课后反思:
本节课通过观察各种叶,让学生认识到植物的叶具有多种形态特征,并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进行描述。
同时,通过观察同一棵植物的不同叶,让学生了解到植物的叶具有相同和不同之处。
一年级教科版科学《观察叶》教案
一年级教科版科学《观察叶》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不同植物的叶的形状、颜色和大小等特征。
了解叶的基本结构,如叶片、叶柄等。
学会用多种方法观察叶,如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等。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比较、交流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叶的好奇心和探究兴趣。
培养学生爱护植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观察不同植物叶的特征。
了解叶的基本结构。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用准确的语言描述叶的特征。
三、教学方法观察法、讨论法、演示法。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展示一些美丽的叶的图片或实物,引起学生的兴趣。
提问学生:你们见过这些叶吗?它们有什么特点呢?2.认识叶的特征分发一些不同植物的叶给学生,让学生观察叶的形状、颜色和大小等特征。
引导学生用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等方法,感受叶的不同之处。
提问学生:你们发现了叶的哪些特征呢?3.了解叶的结构出示一片完整的叶,向学生介绍叶的基本结构,包括叶片、叶柄等。
让学生指出自己手中叶的叶片和叶柄。
提问学生:叶的这些结构有什么作用呢?4.比较不同的叶展示几种不同植物的叶,让学生比较它们的异同点。
引导学生从叶的形状、颜色、大小、结构等方面进行比较。
提问学生:这些叶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有哪些不同的地方呢?5.总结归纳回顾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总结叶的特征和结构。
强调观察要仔细、全面,描述要准确、简洁。
6.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周围的植物叶,并把它们的特征记录下来。
要求学生爱护植物,不要随意采摘叶。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实物和图片等教学资源,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叶的特征和结构。
同时,要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进行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探究精神。
此外,还可以通过比较不同的叶,让学生发现叶的多样性,激发学生对自然的好奇心和热爱之情。
一年级科学上册《观察叶》教案
教案编辑专员回应:一年级科学上册《观察叶》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不同种类的树叶,了解树叶的基本特征。
2.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类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不同种类的树叶,了解树叶的基本特征。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类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收集各种树叶标本或图片,制作教学课件。
2. 学生准备:每人准备一片树叶,最好是不同的种类。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展示不同种类的树叶标本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观察树叶学生将自己准备的树叶拿在手中,仔细观察树叶的形状、颜色、纹理等特征,并与同桌进行交流。
3. 比较树叶教师组织学生将手中的树叶进行比较,让学生发现树叶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4. 分类树叶根据树叶的特征,教师引导学生将树叶进行分类,培养学生的分类能力。
五、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找一找家里或身边的树叶,观察其特征,并与家人分享。
2. 学生绘制一幅自己喜欢的树叶画,下周课堂上展示。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小组合作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兴趣。
2. 树叶特征观察记录:检查学生对树叶特征的观察记录,评估学生对树叶特征的理解和记忆。
3. 课后作业评估: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反思课后,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教学方法的选择等,以便于下一节课的改进和优化。
八、拓展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校园植物考察,让学生深入了解校园内的植物种类和特征。
2. 邀请植物学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加专业地了解植物的生长和繁殖过程。
3. 开展植物摄影比赛,鼓励学生用镜头记录校园内的植物,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审美能力。
九、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包括在课堂上的表现、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等。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1.3《观察叶》教案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1.3《观察叶》教案一. 教材分析《观察叶》这一课是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的一部分,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叶子的形态、颜色、纹理等特点,了解叶子的结构和功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教材中提供了多种类型的叶子图片,以及相关的提问,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他们喜欢通过观察和操作来学习新知识。
但是,由于年龄较小,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还未完全发展,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启发。
此外,学生对于叶子的认知程度不同,有的可能在生活中接触过各种叶子,有的可能较少接触。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观察叶子的形态、颜色、纹理等特点,了解叶子的结构和功能。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思考等方法,培养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增强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观察叶子的形态、颜色、纹理等特点,了解叶子的结构和功能。
2.教学难点: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思考等方法,培养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五. 教学方法1.引导法:教师通过提问、引导,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
2.比较法:教师提供多种叶子图片,让学生进行观察和比较,引导学生发现叶子的不同特点。
3.操作法:学生通过触摸、观察叶子的实物,加深对叶子结构的认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具:教师准备多种叶子实物、叶子图片、放大镜等。
2.学具:学生准备笔记本、彩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不同种类的叶子实物和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问:“你们见过这些叶子吗?它们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叶子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叶子的形态、颜色、纹理等特点,同时提问:“叶子有什么结构和功能?”引导学生关注叶子的结构和功能。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观察,使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叶子实物,记录叶子的形态、颜色、纹理等特点。
一年级科学观察叶教案
一年级科学观察叶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不同种类的叶子,了解叶子的基本结构。
2. 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和比较叶子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认识不同种类的叶子。
2. 了解叶子的基本结构:叶柄、叶片、叶脉。
3. 学习观察叶子的大小、形状、颜色、纹理等特征。
4. 学习用比较的方法分析叶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认识不同种类的叶子,了解叶子的基本结构。
难点:学会观察叶子的大小、形状、颜色、纹理等特征,并用比较的方法分析叶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四、教学准备1. 各种类型的叶子标本或图片。
2. 放大镜、剪刀、铅笔、笔记本等观察工具。
3. 教学课件或黑板。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关注校园里的植物,发现叶子的多样性。
2. 认识叶子:展示各种类型的叶子标本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叶子的外观特征。
3. 观察叶子:让学生亲自观察叶子,用放大镜观察叶子的细节,用剪刀剪下叶子,用铅笔在笔记本上描绘叶子的形状。
4. 分析讨论:引导学生发现叶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总结叶子的基本结构。
5.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叶子的结构和观察方法。
6. 作业:让学生课后收集不同种类的叶子,观察并记录叶子的特征。
7. 评价:通过学生的观察记录和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对叶子特征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延伸1. 开展校园植物考察活动,让学生观察并记录不同植物的叶子特征。
2. 邀请植物学家或环保专家进行讲座,加深学生对植物和环境保护的认识。
3. 组织学生进行叶子手工艺创作,如叶子贴画、叶子书签等,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七、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参与到观察叶子的活动中。
2.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引导学生主动发现和总结。
3. 教学评价要全面,既要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也要关注学生的课后实践成果。
八、教学调整1. 根据学生的实际观察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
《观察叶》(教案)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
教科版一年级上册小学科学《观察叶》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1单元植物第3节《观察叶》,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叶子的形态、颜色、质地等特征,了解叶子的功能和作用。
通过观察实物叶子,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类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a. 了解叶子是植物的一部分,具有呼吸和光合作用的功能。
b. 了解叶子的形态、颜色、质地等特征。
c. 学会观察和描述叶子的特点。
2. 能力目标:a.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类能力。
b. 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a. 培养学生对植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学重点:1. 让学生了解叶子的功能和作用。
2. 培养学生观察叶子的能力。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叶子的形态、颜色、质地等特征。
2. 如何培养学生的分类能力。
四、学情分析:学生是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对植物的认识和观察能力较为有限。
需要通过直观的实物观察和简单的描述,帮助他们理解叶子的功能和作用。
同时,由于学生年龄较小,他们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因此需要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五、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新课1. 老师: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程是关于植物的,你们喜欢看植物吗?你们知道植物是怎么呼吸的吗?2. 学生回答问题。
第二环节:导入新知1. 老师:现在我给大家展示一些不同形状、颜色、质地的叶子实物,你们仔细观察一下。
2. 老师展示不同的叶子实物,如长方形的绿叶、心形的红叶、圆形的黄叶等。
3. 老师:请大家描述一下你们观察到的叶子的形态、颜色、质地等特征。
例子:学生A:我看到的叶子是绿色的,形状像长方形,质地比较光滑。
学生B:我看到的叶子是红色的,形状像心形,质地比较柔软。
第三环节:学习新知1. 老师:非常好!你们观察到的叶子的形态、颜色、质地都不一样,但它们都是植物的一部分,叫做叶子。
叶子除了有不同的形态、颜色、质地外,还有什么功能和作用呢?2. 学生回答问题。
小学科学教科版一年级上册1-3《观察叶》优秀教案
小学科学教科版一年级上册1-3《观察叶》优秀教案一. 教材分析《观察叶》是小学科学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物体”的第三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观察叶子的形态、结构和功能,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以及叶子在其中的作用。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详细的文字描述,引导学生自己观察、探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但是观察缺乏目的性和系统性。
他们在家庭和学校中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树叶,对树叶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对树叶的结构和功能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有目的、有系统地进行观察,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叶子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知道叶子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作用。
2.培养学生有目的、有系统地进行观察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叶子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知道叶子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作用。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叶子各部分结构的名称和功能。
五. 教学方法1.引导观察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叶子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进行观察、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3.实践活动法:学生动手操作,制作叶子的模型,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叶子标本、显微镜、投影仪、教学课件等。
2.学具准备:每人一片叶子,彩色笔、剪刀、胶水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不同种类的叶子,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提出问题:“你们知道叶子是什么样子的吗?叶子有什么作用?”让学生思考,导入新课。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教学课件,呈现叶子的形态、结构和功能,让学生初步了解叶子的基本知识。
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用彩色笔在叶子上标记出叶子的各个部分,并尝试说出各部分结构的名称和功能。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观察叶》教案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观察叶》教案一. 教材分析《观察叶》是一年级上册的科学教材,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叶子的形态、颜色、纹理等特点,了解叶子的结构和功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易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但观察的目的性和方法性不强。
学生在生活中接触过各种叶子,但对叶子的结构和功能了解不多,为本节课的学习提供了生活经验基础。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认识不同种类的叶子,了解叶子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方法,培养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认识不同种类的叶子,了解叶子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方法,深入了解叶子的结构和功能。
五. 教学方法1.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叶子的特点,发现叶子的结构和功能。
2.比较法:学生通过比较不同叶子的特点,深入了解叶子的结构和功能。
3.实践活动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培养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各种类型的叶子标本或图片,以及相关的教学资料。
2.学生准备观察叶子的工具,如放大镜、彩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各种类型的叶子标本或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叶子的多样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叶子标本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叶子的形态、颜色、纹理等特点,并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叶子的特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观察不同的叶子标本或图片,通过比较、分析等方法,深入了解叶子的结构和功能。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观察到的叶子特点和结构功能。
学生通过讨论,巩固所学知识。
1.3《观察叶》(教案)一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
(5)叶子科普讲座:邀请植物学家或科普专家进行叶子科普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叶子在自然界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6)叶子主题研究项目:鼓励学生开展叶子主题的研究项目,如叶子在不同季节的变化、叶子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等,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研究能力。
1.3《观察叶》(教案)一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1.3《观察叶》(教案)一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观察叶》
2.教学年级和班级:一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
3.授课时间:2022年9月15日,周四上午第一节课
2.3游戏:通过设计“叶子拼图”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教学媒体和资源的使用
3.1 PPT:使用PPT展示叶子的形状、颜色、纹路等特征,帮助学生建立对叶子的基本认识。
3.2视频:通过播放叶子的生长过程的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叶子的生长和变化。
3.3在线工具:使用在线工具进行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分析,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和效率。
1.3实验:通过观察叶子的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通过制作叶子的标本,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4游戏:通过设计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教学活动设计
2.1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叶子,通过模拟叶子的生长过程,加深学生对叶子特征的理解。
2.2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叶子的形状、颜色、纹路等特征,制作叶子的标本,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科学3《观察叶》(教案)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科学
小学科学3《观察叶》(教案)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科学观察叶是小学科学中非常基础且重要的一项实践活动。
通过观察叶子的形态、结构及生长等方面的特点,孩子们可以培养自己的观察力和科学思维,加深对植物的认识。
本文将介绍一节适用于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科学课程的观察叶的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了解叶子的形态特点以及叶子的主要功能;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描述能力和问题提出能力;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植物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爱护植物的意识。
二、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提前准备好几种不同形状的叶子样本,并将其贴在黑板上;准备一些放大镜、放大镜支架等小工具;2. 学生准备:没有特别的要求。
三、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并复习上一节课学到的知识,即植物的生长和变化;2. 教师提问:你们记得上次我们学到的是什么吗?植物的哪些部分能够帮助它们生长?(等待学生回答)3. 教师说: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植物的一部分——叶子。
请你们回想一下,植物的叶子长什么样?步骤二:观察叶子的外形(15分钟)1. 教师将黑板上贴好的叶子样本展示给学生,然后引导学生逐个观察,并请他们描述叶子的形状、颜色、大小等特点;2. 教师适时提问:你们观察到的叶子都有什么不同?相同的地方又是什么?(鼓励学生积极回答)3. 学生可以用放大镜来观察叶子上的细节,并可以找出一些特殊的叶子来说明。
步骤三:分组观察不同叶子的结构(25分钟)1. 教师让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随机拿到一张不同的叶子样本;2. 学生使用放大镜观察叶子的上下表皮、叶脉以及叶柄等结构,并尽可能用自己的话来描述;3. 教师鼓励学生围绕以下问题展开讨论:叶子的结构有什么作用?叶脉有什么作用?4. 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上台展示并描述他们观察到的叶子结构,其他小组成员可以进行补充和提问。
步骤四:探究叶子的主要功能(15分钟)1. 教师和学生共同回顾并总结之前观察到的叶子结构,并引导学生思考叶子的主要功能是什么;2. 教师提问:你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植物都有叶子呢?它们的叶子有什么作用?请你们好好思考一下。
1.3观察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科学一年级上册教科版
1.3 观察叶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科学一年级上册教科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2023-2024学年科学一年级上册教科版,课程主题为“1.3 观察叶”。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观察植物叶片的正确方法,了解叶片的结构和功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本节课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叶片的结构:通过观察,了解叶片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以及叶片内部的结构,如叶脉、叶片表皮等。
2. 叶片的生长和发育:通过观察,了解叶片从生长到衰老的过程,以及叶片在生长过程中所经历的变化。
3. 叶片的生理功能:通过观察,了解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生理功能的过程,以及这些功能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
4. 观察方法的培养:通过观察,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显微镜等观察工具的能力,以及观察、记录和分析观察结果的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同时,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符合教学实际,能够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实践,掌握观察植物叶片的正确方法。
二、核心素养目标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合作交流能力。
通过观察叶片的结构和功能,学生能够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分析问题、提出假设、进行实验并得出结论。
在观察和实验过程中,学生需要与同伴合作,交流观察结果和心得,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同时,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培养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增强科学素养。
三、学情分析在开始本节课之前,我们需要对学生的学情进行深入分析,以便更好地制定教学策略。
首先,学生层次方面,我们班的学生在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一些学生在科学探究方面有较强的兴趣和能力,他们能够主动观察、思考和提出问题。
然而,也有一些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较弱,需要教师更多的引导和帮助。
其次,知识方面,大部分学生对植物叶片的基本结构有一定的了解,但对其功能和生长过程的理解可能还不够深入。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观察叶》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导学案)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观察叶》教学设计学生活动21.观察各类叶的不同之处,并填写记录表。
观察对象观察方法记录表用眼睛看用手触摸用鼻子闻…银杏叶枫树叶柳树叶桑树叶…颜色大小硬度形状厚度气味…学生活动31.观察同一种植物的叶。
观察对象观察角度观察心得大小颜色学生活动41.画一片叶子。
教师活动21.教师拿出叶片,提问:老师带了一些叶子到课堂上,你们想观察它们吗?那怎么来观察呢?2.师总结方法:看来小朋友们都是观察小能手,我们可以用以下方法:(1)用眼看,看一看树叶的颜色、形状和大小。
(2)用手摸,摸一摸叶子是光滑的还是粗糙的。
(3)用鼻子闻,闻一闻叶子的气味。
老师给大家的叶都非常安全,但是如果去室外观察可不能随意去闻啊。
(边说边演示)3.教师观察前提示:小朋友观察时我们可以轮流观察,有了发现可以小声地说给小组同学听,但不能影响了别的小组,让我们做一个安静的观察小能手。
发现越多的小朋友越能干。
听到音乐马上坐端正,做好交流准备。
4.指导学生分组观察5.交流、汇报。
教师活动31.教师出示不同大小、颜色的绿萝叶照片,提问:老师这里还有几片叶子,你觉得它们来自同一株植物吗?说说判断的理由?2.教师拿出绿萝盆,总结:其实这些叶是老师从这盆绿萝上修剪下来的。
绿萝叶会从叶芽长成嫩叶,从嫩叶长成老叶,老叶最后还会枯萎死亡。
它也和我们人类一样是有生命的。
3.教师提问:我们的绿萝叶有这样的生命过程,其他的叶也有这样的生命过程吗?4.教师出示其他几种叶的变化过程。
总结:是的,小朋友们平时也观察得很仔细,发现了在我们周围不易发现的细节。
5.组织学生交流、汇报观察方法,观察到的特征,并填写记录表。
教师活动41.教师引导:小朋友,这么多漂亮的树叶,你能用画图的方式记录一片叶子吗?2.教师拿出一片叶,把叶子贴在黑板上,指导学生边观察边进行画。
讲画法:先画叶片、再画叶柄, 最后画叶片上的叶脉。
3.学生与老师一起画叶子;3.请小朋友们选择一片叶子,拿出活动手册翻到第3页,先写上日期,然后边观察边画。
《观察叶》教案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科学
一、教学内容
《观察叶》教案,选自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材第四章《丰富多彩的植物》。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1.叶子的外部形态特征,如叶尖、叶缘、叶脉等;2.叶子的颜色、大小和形状;3.观察不同植物的叶子,了解它们的多样性;4.培养学生用观察、比较、描述的方法研究叶子。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叶子的基本特征,激发学生对植物科学的兴趣。
五、教学反思
今天我们在课堂上一起探索了叶子的世界,通过观察、讨论和实验,学生们对叶子的结构和特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我觉得有几个方面做得不错,也有一些地方需要改进。
首先,我发现学生们对叶子的外部特征非常感兴趣,他们在观察叶子时表现得非常专注。通过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他们能够主动发现叶子的不同之处,并尝试用科学术语进行描述。这说明我们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是非常必要的,它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2)观察方法的运用:学生在观察过程中可能难以做到细致、全面,需要教师引导和示范。
举例:教师演示如何用放大镜观察叶子的细节,并指导学生如何记录观察到的特征。
(3)描述叶子的特征:学生可能不知道如何用恰当的形容词描述叶子,教师需提供词汇支持和表达示范。
举例:教师给出一些描述叶子颜色、形状的词汇,如“翠绿”、“椭圆形”,让学生模仿并运用到自己的描述中。
此外,小组讨论环节中,有些学生参与度不高,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讨论主题不够感兴趣或者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针对这个问题,我会尝试引入更多贴近学生生活的讨论主题,激发他们的兴趣,同时在讨论过程中给予更多的引导和鼓励,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进来。
最后,课后我会认真批改学生的作业,了解他们对本节课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并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通过不断反思和改进,我希望能够使我的教学方法更加贴近学生的需求,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科学知识。四、教学流程源自(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一年级科学上册《观察叶》教案
一年级科学上册《观察叶》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不同的叶子,了解叶子的基本结构。
2.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类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叶子的形状、颜色、大小、质感等特征。
2. 叶子的基本结构:叶柄、叶片、叶脉等。
3. 不同种类的叶子。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认识叶子的基本结构和特征。
2. 难点:学会观察和描述叶子的不同特点。
四、教学准备:1. 各种类型的叶子标本或图片。
2. 放大镜、剪刀、镊子等观察工具。
3. 记录表格或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不同种类的叶子,引导学生关注叶子的外观特征。
2. 观察叶子的形状、颜色、大小、质感等特征,并用词语描述。
3. 小组合作,用放大镜、剪刀、镊子等工具仔细观察叶子,了解叶子的基本结构。
4. 填写记录表格或卡片,总结叶子的主要特征。
5. 展示各小组的观察成果,进行交流分享。
6. 教师总结,强调叶子的生态意义,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
7. 作业:让学生采集不同种类的叶子,进行观察和描绘。
8. 板书设计:课题:观察叶教学内容:1. 叶子的形状、颜色、大小、质感等特征。
2. 叶子的基本结构:叶柄、叶片、叶脉等。
3. 不同种类的叶子。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对叶子形状、颜色、大小、质感等特征的描述,了解学生对叶子外观特征的认识程度。
2. 检查学生对叶子基本结构(叶柄、叶片、叶脉等)的理解,评估学生对叶子内部结构的掌握情况。
3. 评价学生在观察、比较、分类叶子过程中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4. 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和兴趣,了解学生对大自然和生态环境的关注程度。
七、教学建议:1. 在进行叶子观察时,鼓励学生亲自动手,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2. 在小组合作环节,引导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他们的交流和合作能力。
3. 针对不同学生的兴趣和能力,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观察叶子的过程中找到乐趣。
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观察叶》 教科版
《观察叶》教学设计【教材简析】本课是《植物》单元的第三课,学生初步了解周围的植物,学习了《观察一棵植物》之后,缩小观察对象,通过对叶的具体观察了解叶的共同特征和特定植物的叶的特征。
本课的学习活动主要分为四个:1.观察不同植物的叶;2.观察同一棵植物的叶;3.画一片叶;4.了解制作叶画。
通过四个学习活动,学生在比较和观察的过程中形成一种科学的认识,即叶具有相同的结构,但在形状、大小、颜色等方面又存在差异,并体会植物的叶是多种多样的。
比较一根枝条上的叶能够让学生感受叶也是有生命的,会经历不同的成长阶段。
通过画叶、做叶画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植物的叶的特点,培养学生对叶的研究兴趣。
【学生分析】学生在生活中对叶比较熟悉,尤其是认识一些特殊形状的叶,如银杏叶、槭树叶和枫树叶等。
学生对观察叶有十分浓厚的兴趣,在观察植物的过程中,学生很容易就被多样的植物的叶吸引。
经过上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可以使用多种感觉器官帮助观察,本节课将继续引导学生使用不同方法观察、比较植物的叶,获取信息。
本课延续了之前画图记录的方法,通过画一片叶表现出叶的特点。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植物的叶是多种多样的,每一种叶在形状、大小、颜色等方面都具有自己的特征。
2.知道植物的叶是有生命的,会长大、会变化也会死亡。
科学探究目标1.在教师指导下,能利用感官观察叶的外部形态特征,并用简单的语言进行描述。
2.通过观察、比较各种各样的叶,认识到植物的叶具有相同和不同之处。
科学态度目标1.能在好奇心驱使下,对植物的叶表现出探究兴趣。
2.愿意倾听、分享他人有关植物的信息,乐于表达。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认识到植物是有生命的,是大自然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学重难点】重点:在教师指导下,能利用多种感官观察叶的外部形态特征,并用简单的语言进行描述。
难点:通过观察、比较各种各样的叶,认识到植物的叶具有相同和不同之处。
【器材准备】为学生准备:每小组银杏叶(2片)、槭树叶(1片)、核桃树叶(1片)、李树叶(1片)、大小不同的绿萝叶(3片)、彩笔(若干),每个学生一本学生活动手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察叶》教学设计
开发区第二中学窦玉君
【教材简析】
《观察叶》是第一单元《植物》的第3课,学生初步了解周围的植物,学习了《观察一棵植物》之后,缩小观察对象,通过对叶的具体观察了解叶的共同特征和特定植物的叶的特征。
本课的学习活动主要分为四个:1.观察不同植物的叶;2.观察同一棵植物的叶;3.画一片叶;4.了解制作叶画。
通过4个学习活动,学生在比较和观察的过程中形成一种科学的认识,即叶具有相同的结构,但在形状、大小、颜色等方面又存在差异,并体会植物的叶是多种多样的。
比较一根枝条上的叶能够让学生感受叶也是有生命的,会经历不同的成长阶段。
通过画叶、做叶画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植物的叶的特点,培养学生对叶的研究兴趣。
【学生分析】
学生在生活中对叶比较熟悉,对观察叶有十分浓厚的兴趣,很容易就被多样的植物的叶吸引,能够使用多种感觉器官帮助观察,认识一些特殊形状的叶,如银杏叶和枫树叶等。
本节课学生将继续使用不同方法观察、比较植物的叶,获取信息。
本课延续了之前画图记录的方法,通过画一片叶表现出叶的特点。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植物的叶是多种多样的,每一种叶在形状、大小、颜色等方面都具有自己的特征。
2.知道植物的叶是有生命的,会长大、会变化也会死亡。
科学探究目标
1.在教师指导下,能利用感官观察叶的外部形态特征,并用简单的语
言进行描述。
2.通过观察、比较各种各样的叶,认识到植物的叶具有相同和不同之处。
科学态度目标
1.能在好奇心驱使下,对植物的叶表现出探究兴趣。
2.愿意倾听、分享他人有关植物的信息,乐于表达。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认识到植物是有生命的,是大自然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学重难点】
重点:植物的叶是多种多样的,叶是有生命的,会长大、会变化也会死亡。
难点:学生利用多种感官观察叶的外部形态特征,并用简单的语言进行描述。
观察、比较各种各样的叶,认识到植物的叶具有相同和不同之处。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每小组银杏叶(
1片)、槭树叶(1片)、核桃树叶(1片)、李树叶(1片)、大小不同的绿萝叶(3片)、彩笔(若干),每个学生一本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准备:课件、板贴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视频课件出示观察照片)
师:我们观察了植物,一起了解了植物的结构。
二、聚焦:不同植物叶的特点
活动一:观察银杏叶。
1.教师出示一片银杏叶,提问:这是什么?你怎么知道的?
追问:你用看的方法,还发现它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扇形、绿色、有硬梗、边缘起伏……
2.教师继续提问:除了用眼睛,我们还可以用身体的什么部位观察植物?
学生回答:耳、鼻、手。
3.教师给学生分发银杏叶,并进行活动安排。
你可以用鼻子闻叶的气味,可以用手感受它的质地、薄厚,还可以更仔细地用眼观察。
叶很娇嫩,用手去触摸它的时候一定要轻柔。
4.学生观察活动结束后,教师提问:你用了什么方法,发现了银杏叶的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叶片上有小绒毛、颜色有深有浅、有清香味等。
5.讨论:每个组都仔细观察了自己的叶,你们想不想看看其他组的叶?观察投影上的几片叶子,它们是什么叶?都是同一种叶,你又发现了它们的什么特点呢?
学生发现同一种植物的叶也有不同点。
6.小结:仅仅一片银杏叶,你们就通过眼看、鼻闻、手摸的方法发现了这么多特点,太棒了!今天我们就像这样观察叶。
(板贴课题)
活动二:观察几种叶。
1.教师展示观察对象:今天老师还带来了几种叶,分别是:槭树叶、桃树叶、桑树叶、雪松叶、栎树叶、杨树叶、枫树叶……。
2.提问:这几种叶分别有什么特点?为了获得更多信息,你打算用哪些感觉器官观察?
学生回答:眼、鼻、手。
追问:你想了解叶哪些方面的特点?
学生回答:大小、颜色、气味、摸上去的感觉……
3.教师分发活动器材,并提出活动要求:你还可以像这样图文并茂地把你的观察结果及时记录在记录表上,分享的时候跟大家说说,你用了什么方法观察叶,发现了叶的什么特点。
学生分组活动,观察4种叶,并进行记录。
4.活动完成后教师提问:你用什么方法,发现了叶的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用看、摸、闻的方法,发现了叶的特点,如:
槭树叶——有红色的叶子、有黄色的叶子,像五角星一样,叶片分了几个叉,叶边缘是锯齿样的……
桃树叶——细长的叶子,纹路是平行的……
枫树叶——有红色的、有绿色的,像手掌,比较大,有叶脉……
雪松叶——绿色的,像一根根针,摸起来的时候会扎人,……
追问:刚才你们都发现了叶上有纹路,纹路是怎样长的?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学生回答,教师引出科学词汇——叶脉。
5.小结:每种植物的叶各有特点,但是都有叶脉。
活动三:讨论叶的共同特点。
教师提问:这些植物各式各样,它们的叶各有特点。
既然它们都叫叶,都是植物的一部分,那么它们有没有相同的地方?
学生回答:所有的叶都有叶脉、叶片和叶柄三部分结构。
追问:你有没有在其他叶上见过这些部分?
小结:叶有很多不同的特点,也有相同的结构。
活动四:讨论同一棵植物的叶。
1.提出问题:用各种方法观察和比较,你们已经发现不同种类植物的叶各有特点。
同一棵植物上的叶会一样吗?
2.老师这里还有两片叶,它们是不是同一种树叶?
不着急回答,老师给每组都准备两片叶,你们就用刚才的方法获取信息,再来说说理由。
教师分发叶片,学生分组观察并讨论。
3.活动结束,全班讨论:它们是不是同一棵植物的叶?你有什么理由。
学生回答,并说明理由。
教师总结,并引导学生发现两片叶子是同一棵植物的叶。
4.教师出示一根枝条:它们的确是一棵植物上面的叶,那为什么会有大、有小?
追问:为什么这棵植物上还有这么小的一片叶呢。
你预测这片叶将来还会怎样变化?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1)颜色深且比较大的是“长大后”的叶,颜色浅且比较小的是“小时候”的叶。
(嫩叶、老叶)
(2)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
即使是同一棵植物上的叶子,也会因为光照、水分、营养、周围环境等差异而有所不同。
(3)植物是有生命的,植物的叶也是有生命的,会不断生长、发育、衰老、死亡。
(4)随着季节变化叶子都会经历由嫩叶、老叶、黄叶到落叶的变化。
三、画一片叶
就像你们说的,每片叶都是有生命的,不能摘下来带回家。
大自然中还有更多有特点的叶子,我们可以用前几课的记录方法,把叶画下来。
接下来,我们玩一个小游戏:猜叶子。
每位同学从今天观察的几片叶中选一片画,不写它的名称,让全班同学猜一猜你画的是什么叶。
如果你想让大家能猜出来,你觉得画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要画出叶的特点。
限时3分钟。
教师组织学生画叶,完成猜叶子的活动。
小结:我们能猜对叶子,是因为不同植物的叶各有特点。
四、做叶画
今天我们观察了这些叶,你觉得还有没有其他样子的叶?植物是多种多样的,叶也各有特点。
秋天植物的叶纷纷凋落,我们可以捡一些掉下来的叶,把它们压平晾干,根据不同叶的特点做成叶画。
工具:叶子、白纸、剪刀、胶水。
(1)在白纸上画出自己想要制作的图形。
(2)在叶子背面抹上胶水并粘贴在图形的相应位置。
(3)等胶干后即可欣赏美丽的叶画了。
欣赏:教师课件展示叶画,并鼓励学生课后完成叶画。
【板书设计】
观察叶
银杏叶槭树叶桃树叶雪松叶枫树叶……
感觉器官:眼、耳、鼻、手
叶的结构:都有叶脉、叶片和叶柄三部分。
【课后反思】
一年级的学生学习科学,对科学有着浓厚的兴趣,植物的叶对他们来说看似是比较熟悉的,但他们对叶的结构认识还不够,特别是对叶的生命历程的认识,学生通过观察叶的活动,进行探索,发现叶子的特征。
如:叶子长得是什么样子?有哪些颜色?哪些形状?像什么?摸上去有什么感觉?闻一闻有什么气味。
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观察、探索,学生观察得比较认真。
在分享观察结果时,学生知道叶子有黄色的,有绿色的,还有红色的,了解树叶的组成,最后学生按其颜色、形状来分类。
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做到有的放矢,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老师作为引导者和倾听者的身份,真正做到玩中学、学中玩,会对教学效率的提高有所帮助,教育不断在更新发展!学生真真正正参与活动,了解叶子的特征,切切实实在活动中有所体验、有所得。
我想这正是“科学”所期待和关注的!发展研究植物叶的兴趣,培养爱护植物,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态度和意识。
让学生知道植物不仅有生命特征,连它的叶子也是有生命的;但学生对叶子结构的认识较生疏,特别是对叶子的生命特征认识。
比较老叶与嫩叶有什么不同,新鲜叶和落叶有什么不同。
体会出叶子的生命特征老叶生长的时间长,嫩叶生长的时间短。
新鲜的叶是活的,而落叶是死的;观察同一条枝条上的叶子变化过程,知道叶子有生长、发育、衰老的过程,感悟生命历程。
欣赏叶画,学生享受美,鼓励学生课后完成叶画,去创造美!
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二中学
窦玉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