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现代西方经济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确认识现代西方经济学

摘要:钱颖一认为,现代西方经济学代表了一种研究经济行为和现象的分析方法或框架,并认为它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视角、参照系或基准点和分析工具。笔者针对现代西方经济学这三个部分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指出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分析框架,从视角、参照系到分析工具处处体现出了强烈的非科学甚至反科学的倾向,其理论除了为资本主义制度辩护和让发展中国家屈从于国际垄断资本外,别无价值。

关键词:现代西方经济学参照系视角分析工具

一年前,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了笔者的《微观经济学批判》一书。笔者在这本书里,采用现代西方经济学的体系结构,对其进行了系统地批判,尤其是对其不当地运用数学工具进行了批判。后来,有人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创办的网站上,发贴子说:“余斌这种书是狗屁不通的垃圾书!他之前还写过一本很SB的《诺贝尔奖的耻辱——评MM定理》。非常可笑!也就是说,余到了现在还不知道现代经济学的‘基准’是什么!建议余斌及楼上发帖子的同学好好读一下钱颖一教授的一篇文章——《理解现代经济学》。”

这个贴子的作者还把钱颖一的那篇文章放到了网上。

下面笔者就通过分析钱颖一的那篇文章中的内容来谈谈应当如何正确认识现代西方经济学。

一、正确认识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分析框架

钱颖一把最近的半个世纪以来发展起来的、在当今世界上被认可为主流的经济学称为现代经济学。但是,这种主流地位只是西方经济学家们自封的,因此,在本文中,笔者将钱颖一所称的现代经济学,称为现代西方经济学。

钱颖一认为,现代西方经济学代表了一种研究经济行为和现象的分析方法或框架。作为理论分析框架,他认为,它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视角、参照系或基准点和分析工具,并认为理解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理论,需要懂得这三个部分。

1、就视角而言

钱颖一的原话是,“首先,现代经济学提供了从实际出发的看问题的角度或曰‘视角’。这些视角指导我们避开细枝末节,把注意力引向关键的、核心的问题。经济学家看问题的出发点通常基于三项基本假设:经济人的偏好、生产技术和制度约束、可供使用的资源禀赋,包括信息。不论是消费者、经营者还是工人、农民,在做经济决策时出发点基本上是自利的,即在所能支配的资源限度内和现有的技术和制度条件下,他们希望自身利益越大越好。……这种利益最大化包括利他行为。从这样的出发点开始,经济学的分析往往集中在各种间接机制(比如价格、激励对经济人行为的影响,并以‘均衡’、‘效率’作为分析的着眼点。经济学家探讨个人在自利动机的驱动下,人们如何在给定的机制下互相作用,达到某种均衡状态,并且评估在此状态下是否有可能在没有参与者受损的前提下让一部分人有改善(即是否可以提高效率。以这种视角分析问题不仅具有方法的一致性,且常常会得出出人意表,却实际上合乎情理逻辑的结论。经济学家看问题,往往跨越第一直觉――‘分配’,不仅仅考虑利润的多少,而是从效率着眼,例

如在股份公司,大股东会照顾小股东或股民的利益,不然公司就不能有效地运行。这就是所说的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

对于钱颖一的上述观点,笔者的分析如下:

第一,现代西方经济学的视角,并不是一个从实际出发看问题的角度。如果在股份公司里,大股东真的会主动照顾小股东或股民的利益的话,那就根本没有必要对大股东进行任何形式的监督了,关联交易也就不必披露了,西方发达国家的证券监管机构也就纯属多余了。

第二,就现代西方经济学特别看重的价格机制而言,在现代西方经济学中有两个函数,一个是需求函数,一个是供给函数。现代西方经济学,以假定收入等其它条件不变来避开细枝末节,并把注意力引向核心问题的结果是,供求函数的自变量都是价格,即供求都是由价格决定的。那么,价格又是由什么决定的呢?现代西方经济学在其教科书中避而不谈,只说均衡价格是由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的交点决定的。因此,现代

西方经济学抓关键问题的结果是,价格是由价格决定的。其所谓的从实际出发看问题的视角只不过以虚无的价格理论来排斥一切可能的价格理论。现代西方经济学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想尽办法绕开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理论,以免惹上剩余价值理论,从而得罪资产阶级。

实际上,现代西方经济学恰恰是抓住细枝末节而避开核心问题,比如张五常用邓丽君的高收入来诋毁劳动价值理论,还误以为劳动价值理论是马克思提出来的,就是如此。实际上,马克思只是从李嘉图提出的劳动价值理论中推导出了剩余价值理论。对于张五常在这一问题上的谬论,程恩富、曾澍基、顾钰民、何干强等已经进行了彻底的批驳,笔者就不再赘述。

第三,韩德强曾经指出,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完全竞争市场模型恰恰是没有竞争的模型”。实际上,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完全竞争市场模型恰恰是计划经济模型。以其均衡理论为例。现代西方经济学认为,如果价格高过均衡价格,将导致供给量增加,需求量减少,由于供过于求,就只能降价销售,而价格下降后,供给减少,需求增加,最后达到均衡。但是,现代西方经济学并没有表明,当初价格过高时生产出来的供给量中超出均衡时供给量的那部分跑到哪里去了?是作为库存呢?还是倒进海里了?这些成本又是由谁来负担的,怎么负担的?从而,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均衡只能在所谓的市场社会主义里,在中央计划局的拍卖师的安排下或者在马克思所提到的全能的神的安排下才能达成。现代西方经济学这种以计划经济的抽象来谈市场经济的视角,大概就是其常常会出人意表的原因,但并不合乎情理。

第四,在马克思那个时代,西方经济学家就意识到劳动能力不卖出去就等于零。这是由于资本主义制度造成的。但在资本家看来,只要他购买了工人的劳动能力,无论其付出的工资多么低,剥削多么严重,都是对工人的恩赐。这就是现代西方经济学认为资本家的利益最大化包括利他行为的原由。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经济人只不过马克思早就批判过的被边沁说成是标准的人的当年英国市侩式的人。笔者在《微观经济学批判》一书中用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供的史料表明,只有资本家才能追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而工人则由于受制于资本家而并不能象现代西方经济学所展示的那样去追求自身的利益最大化。

第五,现代西方经济学以帕累托最优作为效率的代名词,实际上只不过是维护资本家的利益而已,其实质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指出过的,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国民财富与人民贫困是一回事”。

2、就参照系或基准点而言

钱颖一的原话是,“现代经济学提供了多个‘参照系’或‘基准点’。这些参照系本身的重要性并不在于它们是否准确无误地描述了现实,而在于建立了一些让人们更好地理解现实的标尺。比如一般均衡理论中的阿罗-德布罗定理,产权理论中的科斯定理和公司金融理论中的默迪格利安尼-米勒定理都被经济学家用作他们分析的基准点。一般均衡理论的奠基人之一的阿罗曾经说过:一般均衡理论中有五个假定,每一个假定可能都有五种不同的原因与现实不符,但是这一理论提供了最有用的经济学理论之一。他的意思是这一理论提供了有用的参照系,就像无摩擦状态中的力学定理一样,尽管无摩擦假定显然是不现实的。把这些基本定理定位于参照系有助于澄清两种常见的误解:一种是以为这些定理描述的就是现实世界,因此将它们到处套用。却不知在通常情况下它们是用来作进一步分析的参照系,与现实的距离因地而异。另一种是因为观察到这些定理与现实的差距而认为它们都是胡言乱语,因此认为毫无所用。却不知它们本身的价值并非直接解释现实,而是为解释现实的进一步理论提供参照系。”

但是,现代西方经济学的这些定理完全不同于无摩擦状态中的力学定理,而更接近于天文学中的地心说。试问,当今的哪个天文学家把地心说作为其天体理论的参照系和基准点呢?为什么说现代西方经济学的这些定理更接近于地心说,而不是物理学中的定理呢?这是因为,第一,无摩擦状态中的力学定理能够很好地解决有摩擦状态下的力学问题,而且能够以此计算出火箭上天需要多大的初速度,并以此把卫星送上绕地球运行的轨道。而现代西方经济学的这些定理完全解决不了与其假定不同的现实中的问题,因此,现代西方经济学的这些定理根本没有资格作什么基准,其中的假定更象地心说的假定那样来源于幻觉,而不是象物理学中的假定那样是为了排除不相干因素的干扰。第二,现代西方经济学的这些定理在逻辑上存在不可原谅的错误的。以钱颖一提到的默迪格利安尼-米勒定理为例,笔者在被称为SB的《诺贝尔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