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民族主义思潮与当代中国外交政策

合集下载

理解中国外交政策以民族主义为线索

理解中国外交政策以民族主义为线索

理解中国外交政策:以民族主义为线索【内容提要】近年来,民族主义成为研究中国外交政策的重要视角。

海外许多学者倾向于认为现阶段中国民族主义的出现是冷战后一个新的和负面的现象。

本文试图就理解中国民族主义与中国外交政策的相互关系提出一种新的解释。

本文将论证,自20世纪初以来,民族主义一直是影响中国外交政策走向的一个长期因素;而自1980年代初以来,中国民族主义已日渐温和;从那时起,一种积极民族主义已经建构起来。

其积极性表现在:它采用国际化的战略,重视国际合作和全球经济一体化;它不再宣扬革命以推翻现状;它在设计和实现中华民族的自身抱负时能考虑并增进世界和地区的普遍福利。

【关键词】民族主义中国外交政策文化主义积极民族主义近年来,民族主义成为研究中国外交政策的重要视角。

一些中国学者开始运用这一概念分析中国外交政策,或为中国外交政策出谋划策;在英文文献中,对中国民族主义的研究在某种程度上主导了有关中国未来对外政策走向和各国应对之策的辩论。

这些海外研究的一个共通主题是,现阶段中国民族主义的发展正在成为国际不安定的一个根源。

塞缪尔・亨廷顿对于中国意图“洗涤长达一个世纪之久屈服于西方和日本的耻辱”感到担忧。

理查德·伯恩斯坦(Richard Bernstein)和罗斯・门罗(Ross Munro)认为,“在民族主义者的情绪鼓动下,(中国)产生了一股从过去耻辱中恢复过来的渴望;并在单纯渴求国际影响力的鼓动下,中国正谋求在亚洲替代美国而成为该地区主导力量。

”甚至爱德华・弗里德曼(Edward Friedman),这位老资格的中国问题专家也不无忧虑地表示,“中国新的、毛之后的民族主义不仅对台湾的自治发出了挑战,并可能危及亚太地区的和平”。

尽管有许多学者倾向于认为现阶段中国民族主义的出现是冷战后一个新的和负面的现象,本文试图就理解中国民族主义与中国外交政策的相互关系提出一种新的解释。

本文将论证,自20世纪初以来,民族主义一直是影响中国外交政策走向的一个长期因素;而自1980年代初以来,中国民族主义已日渐温和;从那时起,一种积极民族主义已经建构起来,它既能够满足中国渴望民族复兴的愿望,又能增进世界的普遍福利。

意识与外交政策

意识与外交政策

意识与外交政策在当今高度全球化的世界中,国家之间的关系变得愈发紧密。

外交政策作为一种国家行为的表现,是国际关系中至关重要的方面。

而国家的意识形态则在很大程度上塑造着其外交政策。

本文将讨论意识与外交政策之间的关系,并探讨意识如何影响了不同国家的外交政策。

一、意识与国家外交政策意识是指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思考与理解方式,是一种内在于个体心智中的东西。

而国家的外交政策则是一系列行为、措施和原则的总和,以实现国家利益和塑造国际环境。

国家的意识形态对外交政策产生广泛深远的影响。

例如,如果一个国家主张和平与合作,鼓励国际组织的发展和利用外交手段解决争端,那么它的外交政策很可能强调多边主义和合作。

相反,如果一个国家追求军事实力的扩张和霸权主义,那么其外交政策可能会倾向于采取强硬立场,并有可能引发紧张局势。

二、不同意识形态对外交政策的影响不同的意识形态对国家的外交政策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以下是几个例子:1. 自由主义意识形态自由主义意识形态认为人的基本权利和自由是至高无上的,强调个体的自由选择和人权保护。

因此,自由主义国家的外交政策通常会重视人权问题,主张国际合作,以促进经济和政治的自由化。

例如,美国作为自由主义国家,其外交政策通常包括民主促进和人权改善的议程。

2.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强调公平和社会正义,主张在国内外推行社会主义价值观。

因此,社会主义国家的外交政策可能更注重对穷国的援助和支持,以及维护其自身的社会主义制度。

例如,中国的外交政策常常强调南南合作和经济援助,以支持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

3. 民族主义意识形态民族主义意识形态注重保护民族利益和文化价值,强调维护国家独立和主权。

因此,民族主义国家的外交政策可能更加强调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

例如,印度作为一个民族主义国家,在外交政策中着重保护印度的领土完整和国家利益。

三、实例分析:中美意识形态的影响中美两国意识形态的差异不仅在国内政治制度上表现明显,也在两国的外交政策中产生了重要影响。

论中国的外交政策

论中国的外交政策

论中国的外交政策中国的外交政策一直以来都备受国际社会的关注。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中国在外交舞台上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推动全球合作与和平发展。

本文将对中国的外交政策进行论述。

一、和平发展政策中国一直坚持和平发展的政策,将外交努力的重点放在国内发展和外部合作上。

中国提倡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积极推动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和完善,旨在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

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通过经济援助力促发展等方式为国际社会作出了积极贡献。

二、独立自主政策中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坚定维护国家的核心利益和主权。

中国坚决捍卫国家的领土完整,并对外交关系保持开放和包容的态度。

中国倡导的“一国两制”原则在香港、澳门等地的实践得到了成功,充分展示了中国在处理特殊地区问题上的灵活性和智慧。

三、合作共赢政策中国外交政策以合作共赢为原则,积极发展与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

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已经在多个国家得到了积极响应和支持,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中国以实际行动推动互联通信、贸易投资、人文交流等方面的合作,给世界带来了更多机遇和福祉。

四、多边主义政策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倡导多边主义,尊重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准则。

中国积极参与并推动多边机制的建设和发展,如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等。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代表,一直致力于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维护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正当权益。

五、和平崛起政策中国坚持和平崛起的政策,通过与各国的友好合作,实现自身的发展目标。

中国积极发展与其他大国的关系,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分歧,致力于建设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推动国际关系的稳定与和谐。

六、支持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中国始终支持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在全球贸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积极参与南北、南南合作,推动全球贸易体系的平衡和公正。

中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积极促进区域和全球一体化进程,为世界经济注入新的动力。

总结起来,中国的外交政策秉持着和平、独立、合作、多边和和谐的原则,积极参与全球事务,为维护国际秩序和世界和平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当代民族主义思潮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当代民族主义思潮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当代民族主义思潮及其对中国的影响[摘要]民族主义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和最有影响力的政治思潮之一,它是_把双刃剑,对于尚未实现现代化的中国来说,民族主义可以提供强大的凝聚力,是不可缺少的力量,但它也有自身的局限性。

因此我们要倡导理性爱国主义,促进民族主义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民族主义;爱国主义;爱国教育1民族主义的概念1.1民族主义民族主义作为一种历史范畴,其含义总是在历史的进程中不断地变化的,例如西欧早期就出现了反对封建专制统治,追求平等、自由和民主,创建民主政治的国家,最后形成以侵略和奴役其他民族为核心的民族主义(nationalism)。

同样,具有不同历史文化背景的民族,其所产生的民族主义也拥有不尽相同的内容和形式。

尽管不同的时期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民族主义观点,但是它往往都包含着民族感情、民族意识和民族自尊。

因此,现代意义上的民族主义本质上可看做是同一民族的所有成员基于民族意识、民族感情、民族自尊上对本民族文化和价值观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以争取本民族独立、维护本民族健康发展为目标的意识形态和具体实践行为。

1.2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的区别民族与国家的关系也就是命运与政治共同体之间的关系。

但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主要体现在:首先,爱国主义在本质上表现为人们对自己国家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结合起来,把国家的利益与个人的利益统一起来。

因此,爱国主义可以与正确的、理性的、包容的民族主义统一起来,在内涵上二者基本一致,在外表上趋于相同,都是人们对自己国家的热爱和对本民族历史文化传统的认同和忠诚,这既是一种情感,又是一种理念,一种改变自己国家面貌,捍卫自己国家主权,维护自己国家利益的需要和奋斗的结合体。

在历史上民族主义曾多次等同于爱国主义,例如在18世纪和19世纪,欧洲资本主义兴盛时期的资产阶级革命,以及20世纪中期各发展中国家人民反对殖民主义和民族压迫、争取民族独立与解放革命运动等,那时的民族主义都是捍卫国家主权,维护国家利益,促进国家发展的精神支柱,它与爱国主义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简述我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简述我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简述我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我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是指中国坚持独立自主原则,根据自身利益和国际形势,制定和执行外交政策。

这一政策的主要原则是维护自身主权和发展利益,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下面将对我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进行简述。

首先,我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强调坚持和平发展道路。

中国一贯坚持和平外交,反对侵略和扩张主义,主张通过和平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和矛盾。

中国提出的和平发展理念,即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同世界各国共同推动和平、发展与合作,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和支持。

其次,我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强调坚持多边主义和国际法治制度。

中国坚持维护国际秩序,主张通过国际法治和多边机制解决国际争端和问题。

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组织和多边合作机制,推动建设公平、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

中国积极主张建设一个没有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世界,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和法治化进程。

第三,我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强调互利共赢的合作发展。

中国主张各国应该携手合作,推动共同发展。

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经济合作,推动构建以开放包容为特征的新型全球经济治理体系。

中国倡导互利共赢的经济合作模式,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和其他合作机制,推动实现共同发展和繁荣。

第四,我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强调民族独立和国家尊严。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历史上曾受到过多次的外来侵略和列强控制。

基于历史经验,中国高度重视民族独立和国家尊严,拒绝任何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干涉。

中国主张各国应该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维护各国的正当权益和核心利益。

第五,我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强调大国之间的和平共处。

中国是一个大国,拥有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

中国坚持和平发展,积极倡导和推动大国和小国之间的和平共处和合作。

中国与其他大国保持战略稳定和互利互信的关系,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分歧和争端,避免大国之间的冲突和对抗。

综上所述,我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是基于自身国家利益和和平发展理念,坚持和平发展、多边主义、合作共赢、民族独立和国家尊严、大国和平共处等原则。

关于民族主义思潮与当代中国外交政策

关于民族主义思潮与当代中国外交政策

民族主义思潮与当代中国外交政策出于条理清晰,我们将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民族主义思潮划分为两种:学理性民族主义思潮和大众性民族主义思潮(房宁称之为精英民族主义和平民民族主义)。

所谓学理性民族主义,指的是具有概括、表达能力,提倡民族主义的知识分子对民族主义所做的理论探讨和分析;所谓大众性民族主义,指的是普通民众的民族主义情绪表达。

90年代互联网普及后,大众民族主义情绪更多地在互联网上发泄,所以有人称之为“网络民族主义”。

与学理性民族主义相应和,大众性民族主义思潮和运动也在九十年代后开始强化。

1993年出现的“银河号”事件,刺激了中国民众的民族主义产生。

到1999年,美国轰炸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使民众的民族主义情绪达到一个顶峰。

紧接着2001年又发生了中美撞机事件。

另外,美国对台湾、对西藏的干涉也严重影响着中国民众的民族主义情感。

从20世纪90年代末起,由于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借助网络平台公众的民族情绪得到了一种全新的表达方式。

“网络”与“民族主义”结合构成的“网络民族主义”新术语与新现象,成为近年来媒体关注的新议题。

人们把2003年称为中国“网络民族主义”年。

在这一年里,中国“网络民族主义”除了继续在论坛上发表尖锐的、痛快淋漓的议论外,还投入到了具体的政治活动中:2003年6月,一些倡导民族主义的网站组织了登钓鱼岛的保钓活动;8月,当发生日本侵华期间遗留的毒气弹伤人事件后,这些网站发起了征集百万签名的活动,要求日本赔偿受害者;与此同时,一家网站为抗议日本右翼分子登上钓鱼岛,在日本驻华大使馆外焚烧日本国旗。

2004年以来,由于连续发生教科书事件、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事件、东海油田事件,严重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感情和民族尊严,互联网上连续又掀起了一浪高过一浪的反日浪潮。

90年代初期,产生于知识界的民族主义思潮与主流意识形态并无多少关系,但是因为有利于论证政权合理性,这一社会思潮得到默许。

由于民族主义的话语形式让主流意识心态感到陌生和异样,民族主义所依据的理念和主张的政策倾向被主流意识形态疏远。

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解读

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解读

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解读——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杜正艾家好,今天我跟大家交流的主题是“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党的十九大是党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

习近平同志所作的十九大报告内容丰富、思想深邃、意义深远,是发展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纲领。

习近平同志关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论述言简意赅、亮点纷呈、立意高远,报告对中国外交在二十一世纪的地位、角色和战略内涵进行了准确、清晰、科学的定位。

他在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将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坚定不移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呼吁“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向世界亮明了中国外交的大方向,把中国外交战略提升到了历史性的新高度,充分展现了中国外交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

深入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思想,应着重把握五个方面的内容。

一、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总目标习近平同志旗帜鲜明地提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总目标是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明确了新型国际关系的内涵习近平同志倡导建立的新型国际关系与传统国际关系不同。

十九大报告对新型国际关系的内涵做了明确的阐述,包含三个关键词。

第一个关键词是相互尊重。

强调的是,要摈弃传统的以强凌弱的丛林法则,坚持国家不分大小、贫富、强弱,要一律平等,各国主权范围内的事情只能由本国政府和人民去管,要尊重各国根据各自国情选择发展道路,坚决反对外部势力干涉国家内政。

第二个关键词是公平正义。

强调的是,世界的命运必须由各国人民共同掌握,世界上的事情应该由各国政府和人民共同商量来办。

要尊重彼此的关切、照顾彼此的利益,捍卫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维护国际关系基本准则,推动制定平衡反映各方利益和关切的国际规则,确保各国发展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营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

《我们的外交方针和任务》

《我们的外交方针和任务》

《我们的外交方针和任务》1952年4月30日,周恩来在中国驻外使节会议上的讲话节录,收入《周恩来选集》下卷。

讲话全面阐述了当时中国的外交方针和任务。

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一直坚持和平的外交政策,相信以和平竞赛的方法来战胜帝国主义是完全可能的。

为了实施我国的和平政策,须坚持以下具体方针:一、“另起炉灶”,即不承认国民党政府旧的外交关系,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立新的外交关系。

二、“一边倒”,即站在苏联为首的和平民主阵营内,打破帝国主义的幻想。

三、必须清除帝国主义在华的经济势力和文化影响。

四、坚持礼尚往来。

资本主义国家,你对我好,我也对你好;你对我不好,我也对你不好,针锋相对。

五、在平等互利原则下互通有无,无论对社会主义国家,或是资本主义国家均应如此。

六、要团结全世界人民,以巩固和发展国际和平力量,扩大新中国的影响。

关于外交阵线,周恩来认为,首先要分清敌我友,区分敌我的主要关键是对战争与和平的态度。

对同中国最敌对的国家,要坚决斗争;对属于资本主义世界,或与我友好,或对战争不参加表示中立的国家均要争取;就是对于帝国主义阵营也要分析。

总之,要依靠进步,争取中间,分化顽固,打开外交工作的局面,不是简单地两大阵营对立,外交无事可做。

外交虽然处理的是国家间的关系,但着眼点在影响、争取团结各国人民。

关于外交工作的指导思想,周恩来强调了七条:一、坚持国际主义,反对狭隘民族主义;二、坚持爱国主义,反对狭隘民族主义;三、坚持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四、坚持无产阶级的纪律性,反对自由主义;五、坚持民主集中制,反对官僚主义;六、要求有高度党性,反对政治空气稀薄;七、提倡勤俭朴素的作风,反对铺张浪费思想。

只有这样,外交工作才能绝对地接受无产阶级思想的领导,从而保证外交工作顺利健康地发展,维护世界和平,保护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周恩来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结合当时国际国内的实际情况,从理论上阐述了新中国外交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原则,并应用于外交实践,为新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和外交风格,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中国的外交政治介绍

中国的外交政治介绍

中国的外交政治介绍
中国的外交政策是一个基于和平发展、互利共赢原则的政策框架。

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并致力于推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地区合作。

中国的外交政策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中国坚决捍卫国家的核心利益,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反对外部势力干涉中国内政。

2. 和平发展:中国奉行和平发展道路,坚持走和平崛起的道路。

中国不会追求扩张,不会对其他国家构成威胁,致力于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和热点问题。

3. 互利共赢:中国倡导互利共赢的合作理念,坚持通过开放、包容的态度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支持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4. 多边外交: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的工作,推动多边外交合作,维护国际社会的公平正义。

5. 周边外交:中国重视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致力于维护地区稳定与合作。

中国提出了一系列与周边国家合作的倡议,如“一带一路”倡议,以加强区域互联互通和经济合作。

6. 文化外交:中国注重文化外交,推广中国文化,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

中国的外交政策也受到国内外形势的影响,会根据时代的变化和国际形势做出相应调整。

但总体上,中国的外交政策始终以和平、发展、合作为基本原则,旨在维护国家利益,促进世界和平与繁荣。

当前国际形势与我国的外交政策

当前国际形势与我国的外交政策

当前国际形势和我国的外交政策外交是内政的延续,强大国力是外交的坚强后盾。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国际形势与我们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世界少不了中国,中国离不开世界。

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就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发展。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

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

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革命加速推进,全球和区域合作方兴未艾,国与国相互依存日益紧密,国际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方向发展,国际形势总体稳定。

同时,世界仍然很不安宁。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局部冲突和热点问题此起彼伏,全球经济失衡加剧,南北差距拉大,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诸多难。

中国坚定不移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这一政策的基本目标是维护中国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其主要内容包括:1、中国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原则。

2、中国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3、中国积极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4、中国愿意在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建立和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5、中国实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政策,愿在平等互利原则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和地区广泛开展贸易往来、经济技术合作和科学文化交流,促进共同繁荣。

6、中国积极参与多边外交活动,是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的坚定力量。

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是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和发展。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是符合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的。

然而中国外交目前主要有三大难题:一是台湾问题。

中国是大国中惟一没有实现统一的国家。

二是中国选择的政治道路是独特的,一些西方国家不愿信任这种选择。

三是中国所处的东亚地区可能是国际关系最复杂的地区,大国小国、各种宗教力量等集中于此。

国际关系中的民族主义思潮分析

国际关系中的民族主义思潮分析

国际关系中的海洋权益争端海洋权益争端是国际关系中的一个重要议题,涉及到国家间的领土、海洋资源、海洋安全等方面的问题。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成为各国争夺的焦点,这也引发了越来越多的海洋权益争端。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现状、解决途径等方面探讨国际关系中的海洋权益争端。

一、历史背景海洋权益争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当时各国主要通过航海和贸易来获取资源和利益。

随着近代工业革命的兴起,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逐渐成为各国争夺的重点。

特别是在20世纪,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更加深入,各国之间的海洋权益争端也愈演愈烈。

二、现状目前,国际社会对于海洋权益的认知和保护还存在许多争议和分歧。

一方面,一些国家认为海洋是全球共享的资源,应该通过国际合作来共同开发和利用;另一方面,一些国家则认为海洋是本国领土的一部分,应该通过外交手段和武力手段来维护本国的海洋权益。

在实践中,海洋权益争端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领土争端:一些国家主张拥有其他国家的海域或岛屿的主权,而其他国家则认为这些海域或岛屿属于本国领土。

2.资源争端:一些国家主张拥有其他国家的海洋资源,如石油、天然气、渔业资源等,而其他国家则认为这些资源属于本国管辖范围之内。

3.安全争端:一些国家主张在争议海域建立军事基地或部署军事力量,以维护本国的安全利益,而其他国家则认为这些行动侵犯了本国的安全利益。

三、解决途径解决海洋权益争端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采取多种途径和方法。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解决途径:1.国际法:国际法是解决海洋权益争端的基础和依据。

各国应该遵守国际法,尊重其他国家的主权和利益。

同时,国际社会应该加强海洋法的制定和执行,明确各国的权利和义务。

2.谈判协商:通过外交谈判和协商是解决海洋权益争端的有效途径之一。

各方应该本着平等、互利、合作的原则,通过对话和协商寻求解决方案。

3.国际仲裁:对于一些复杂的海洋权益争端,可以通过国际仲裁来解决。

《当代中国外交与对外政策》(第六章)

《当代中国外交与对外政策》(第六章)
第六章 关于当代中国外交的若干思考
• 一、后邓小平时代中国外交的思路与战略:基本状况
• • • • • • • • • • • • • 1、确定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更深入的全方位外交(all-round peace diplomacy) 2002年11月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了更深入的全方位外交战略布局。 2004-2005年是中国全方位外交的一次总实践。 全方位和平外交的含义与内容: 全面推进与主要大国的关系; 巩固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保持与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 参与多边外交; 在热点和全球问题上发挥积极作用; 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安全; 依法保护我国海外公民的合法权益; 积极宣传我国内政外交方针政策。
• 补充:关于“中国例外论”。
• 2、20世纪中国外交的启示
• 中国与国际体系的关系呈现三个明显的事实: • 第一,每当国际体系发生重大变动的时候,也正是中国内部出现 深刻变化的时候。 • 第二,每当国际体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时候,一些大国的对华政策 总是指向中国内部,总想干预中国内部的发展,力图操纵中国内 政发展、以利于自己的区域或全球势力对比。 • 第三,每次国际体系的转换,在其初期往往对中国不利,然而每 次变动的结果都是中国的国际地位获得不同程度的改善和提高, 中国的国际影响也有所扩大。 • 中国应对国际格局大变动的三条经验: • ①国际政治大格局的转换一般是在相对短的时间内完成的,中国 尚不具备干预这类转换的能力。 • ②改变自己是中国力量的主要来源,改变自己也是中国影响世界 的主要方式。 • ③国际政治格局的转换、大国政策对中国的影响是相当有限的。
• 2、21世纪初中国外交战略新选择
• • • • • • •
(3)通过实行开放战略融入世界体系 中国融入世界体系的目的是改造它,要有发言权。 中国融入国际社会的目标和具体内容包括: ①向国际社会表达参加的兴趣。 ②表明中国愿意遵守各种国际行为准则。 ③中国达到和具备参加最主要的国际组织的条件,并成为成员。 ④中国努力按照国际组织的程序,对现行不合理的政治经济秩序 提出修正要求,并通过与主要成员协商和谈判的方式达到目标。

当代中国民族主义思潮的评析

当代中国民族主义思潮的评析

当代中国民族主义思潮的评析-社会科学论文当代中国民族主义思潮的评析陈佳摘要:当代民族主义作为一大思潮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在历史进程中由于历史、国际环境、国内现实等因素的影响,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都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

本文简要地对当代中国民族主义思潮进行了评价,以期对以后社会发展及思潮作用的完善发挥具有建设性意义。

关键词:当代;民族主义;积极;消极“近百年的中国历史中,凡是能掀起一时人心的政治、社会、文化的运动,分析到最后,殆无不由民族主义的力量或明或暗地支持着。

”①民族主义思潮在当代再次回归后,立即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各种声音此起彼伏。

受全球化浪潮、国内的政治经济因素、传统观念、意识形态以及外交环境的影响,当代中国民族主义对内加强国家凝聚力、对外维护国家尊严的同时,内部也产生了诸如情绪化逐渐凸显,狭隘的民族思想涌动,非理性民族主义思想占据上风等问题。

而民族主义在当代发挥的作用学界对此有不同的意见,有些学者所认为“民族主义所具有的政治整合和凝聚功能是其他任何意识形态所难以取代的”②,对民族主义的作用给予了肯定。

然而也有些学者认为民族主义是伪民族主义、恐怖主义、排外思想歇斯底里式的发作,可见,对中国民族主义的批判也不在少数。

的确,有些评论言过其实,但是,反观中国当代民族主义的各种表现,我们也不得不承认批判是有根据的。

当代中国民族主义的影响是双重的,是正面效应和负面效应同时兼备、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并存的。

一、当代中国民族主义思潮的积极作用当代中国民族主义是在国内外环境共同作用下催生的,并迅速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政治思潮之一。

不言而喻,中国民族主义是有积极影响的,可从其对内、对外的影响进行论述。

谈到国内影响,首当其冲的是培养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当代中国民族主义正是以传统文化为依托进行重新组合和建构的,它的重要内涵之一就是维护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使其在多元文化碰撞、国际格局风云变幻时不失去本真。

新时代下的中国外交政策研究

新时代下的中国外交政策研究

新时代下的中国外交政策研究第一章:引言新时代下的中国外交政策是当今中国的重要议题之一,因为外交政策影响着中国在国际上的形象和地位,也关系到国家的发展战略、经济安全、国际影响力等方面。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等方面探讨新时代下的中国外交政策。

第二章:历史背景中国外交政策始于新中国成立之初。

在毛泽东的领导下,中国奉行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积极支持亚非拉国家的解放事业,参与了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等多个局势。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外交政策逐渐由“革命性”向“现实性”转变,奉行“以邻为友、以诚待人”的外交方针。

21世纪初,中国提出了“和平崛起”的战略,主张维护团结、和平的外交政策。

第三章:理论基础中国外交政策的理论基础主要有两部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和谐世界观。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包括: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和谐世界观是中国提出的对世界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方向的观察和判断,主张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强调文明交流、文化传承、多元和谐等。

第四章:实践经验中国外交政策的实践经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坚持发展中国家的利益,积极参与南南合作。

二、坚持多边主义,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治理。

三、坚持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积极推动地区热点问题的解决。

四、坚持发展与安全并重,积极推动共建“一带一路”。

五、坚持文明交流、互鉴共赢,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五章:思考与建议新时代下的中国外交政策,在继承传统基础上,还需要对国际环境变化做出及时的反应和调整,切实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和形象。

具体而言,可在以下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一、根据国际形势调整政策重点和策略定位。

二、加强国际合作,推动建设性参与全球治理。

三、注重国家软实力提升,提高国家形象和吸引力。

四、坚持对外文化优势战略,加强文化自信和文化交流。

五、注重信息技术创新,加强国家信息安全和网络治理。

第六章:结论总之,新时代下的中国外交政策是我国面对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所面临的重大任务。

新时代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有哪些丰富内涵

新时代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有哪些丰富内涵

新时代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有哪些丰富内涵
新时代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中国领导人提出的一项外交思想,它强调中国的外交工作应该以维护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尊重国际法等为核心价值观,同时秉持着强烈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对外宣扬“和平、发展、合作”的精神,推动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交流与互利共赢。

在实践中,新时代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拥有丰富的内涵和表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维护世界和平。

中国外交积极推动国际间和平发展的建设。

中国旗帜鲜明地反对侵略战争与武力解决问题,坚持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和地区冲突,积极推进和平发展。

同时,中国坚持将自身作为全球和平积极推动者,积极推动世界和平的发展进程。

二、促进全球普惠发展。

中国倡导推动全球普惠发展,推动多边主义,加强与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的发展合作,通过实施宏观政策与创新发展战略,推动全球经济的协调与稳定发展。

三、坚决捍卫国家利益。

中国外交坚持保护和维护国家的根本和战略利益,而不追求只看到互惠共赢的实质,适当维护国家的核心利益与重要利益,坚决维护国家的发展与安全。

四、创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外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宣扬全球化与多边主义的同时,已在国际交往中履行了本着共赢与共同发展的原则,从而构建了建立平等地位的相互理解与信任的多边关系。

总体来说,新时代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世界和平、全球发展与各国间合作上,已有了极大的进展。

中国始终坚持发展问题的自主性、平和主义、相互尊重和互利合作的基本原则,这样的外交理念不仅符合国际国家间和睦友谊关系的发展趋势,同时也通过新时代中国的外交路线,推动了世界组织与平衡的共同发展。

当代中国外交政策

当代中国外交政策

当代中国外交政策新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又是从长期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处境中由被压迫民族获得解放和新生的国家。

中国的外交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外交,又是刚摆脱被压迫民族地位的国家的外交。

从80年代起,中国的外交又是一个按照中国特色建设着社会主义的这样一个国家的外交。

新中国在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奉行马克思主义,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外交是在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这样的意识形态下展开的。

但是,外交是国家之间的政治关系,外交关系中的任何一方都是为了自己的国家利益而同对方打交道。

任何一方如果单纯地突出自己的意识形态,在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之间展开外交关系根本不可能。

因此,中国当代外交史充满着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但它们又是符合外交特点,即按照外交所允许的形式表现出来。

新中国从诞生的第一天起,所展开的外交在性质上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新中国在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础上诞生,有强烈的独立自主的品格。

新中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热爱和平是其本性。

新中国遵循马列主义“革命不能输出”的基本原理,明确以不同制度国家和平共处为基本指导思想。

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是历史的必然,是国家性质和马克思主义原理的要求。

由于中国人口众多、幅员广大,政治上有革命传统,新中国的诞生鼓舞了亚非等地的民族独立解放运动,削弱了帝国主义,使战后初期世界社会主义和民族民主进步力量同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反动力量之间的力量对比,出现了大大有利于前者的变化。

新中国的诞生有力地打击给了帝国主义战争力量。

新中国站在社会主义国家一边,站在被压迫民族一边,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成为一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

新中国的诞生使世界历史的发展出现了一个新阶段。

国际关系中存在有三大基本矛盾: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帝国主义同被压迫民族的矛盾,帝国主义国家同社会主义国家的矛盾。

近代中国的外交政策与国际形势

近代中国的外交政策与国际形势

近代中国的外交政策与国际形势在近代中国的外交政策中,最为重要的挑战是如何应对来自海外的侵略和霸权。

自19世纪末期以来,西方列强开始对中国进行瓜分,这导致了中国的领土减少、主权受损、国家独立遭遇威胁。

此时,中国必须在严峻的国际形势中找到生存和发展的出路。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走出了逐渐自闭保守的国际政策,开始向外开放并积极参与国际事务。

1899年,中国加入了海牙国际公约,标志着中国正式成为了国际社会的一员。

但在此之后不久,日本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中国的领土和主权再次遭受打击。

在此后数十年间,中国的外交政策内容和形式不断发生变化。

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国民党领导人孙中山提出“扶助东亚”的政策,试图团结东亚各国对西方列强的霸权进行反击。

然而该政策并没有发挥预期效果,因为各个国家因为各自的国家利益而各自为政,而中国在内部动荡的情况下很难发挥引领作用。

20世纪30年代初,中国的外交政策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面对日本的威胁,中国采取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即尝试团结中国各族群、社会阶层、政治派别等力量,共同抵抗外来侵略。

这一策略得到了国内外舆论和其他国家的支持,提高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声誉和地位。

同期,中国还加入了国际联盟,并积极参与国际会议和论坛。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影响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1945年,在溥仪代表的中国政府的要求下,中国作为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成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之一。

此后,中国继续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不断提高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和地位,同时也优先考虑了自身利益,在特定时期偏向了某些国家和势力。

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加快,中国的外交政策也发生了重大转变。

中国开始高度重视经济合作,并借鉴发达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相对自制的“软实力”手段,开展了一系列外交活动。

此后,中国积极参与世界贸易组织、亚太经合组织等国际组织,并与各国签署了许多经济合作协议和条约。

新中国的三大外交政策内容

新中国的三大外交政策内容

新中国的三大外交政策内容
新中国的三大外交政策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开放的对外政策。

1.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该政策旨在坚持独立自主、和平相处、平等互利、不干涉内政和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原则。

中国认为国家主权和不干涉内政原则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坚持这些原则,并在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全球经济发展方面做出贡献。

2. 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该政策旨在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霸权主义,不说服别国效仿中国模式,而是以自己的方式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3. 开放的对外政策
该政策旨在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和互惠互利的经济合作,正在推进一系列国际合作,以促进文化、科技、教育和贸易等领域的交流,让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具活力的经济体之一。

孙中山先生的国际影响与外交政策

孙中山先生的国际影响与外交政策

孙中山先生的国际影响与外交政策孙中山先生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杰出政治家和革命者,他的国际影响以及外交政策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本文将从孙中山先生的国际影响和外交政策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孙中山先生的国际影响孙中山先生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是一位杰出的领导人,同时也在国际舞台上赢得了广泛的尊重和认可。

他早期在日本的留学经历以及与各国领导人的交往,为他日后对中国革命的推动和外交方针的制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首先,孙中山先生在中国民族主义思潮的推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他不仅提出了“三民主义”的思想,同时也在国际舞台上倡导亚洲和平与团结的理念。

孙中山先生的思想对中国和亚洲国家的独立与自由运动产生了重要影响,被广泛认为是亚洲民族主义运动的奠基人之一。

其次,孙中山先生通过与各国领导人的交往,加深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的了解与支持。

他积极与西方国家的领导人进行沟通,争取他们的支持与帮助。

尤其是孙中山先生在美国的旅程中,与美国总统威尔逊会面,争取到了他对中国政治状况的了解和人道主义的支持,使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得到提升。

最后,孙中山先生的领导地位以及他对国际事务的积极参与,为中国的崛起提供了契机和平台。

孙中山先生积极倡导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包括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现代化。

他的领导地位和国际影响力使得中国能够与世界各国开展紧密的合作与交流,为中国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孙中山先生的外交政策孙中山先生的外交政策旨在维护中国的独立和领土完整,促进国内的现代化进程,以及与其他国家的友好合作。

他的外交政策包括重视国际联盟、亚洲团结以及与西方国家的合作。

首先,孙中山先生提出了“联俄容共”、“融会贯通”的外交思想。

他支持并促进中国共产党与苏联的合作,认为联合起来打败帝国主义是保卫国家利益的重要手段。

此外,他也通过与西方国家进行对话与合作,争取西方国家的支持与援助,以实现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其次,孙中山先生倡导亚洲国家的团结与合作,以应对西方列强的压力。

当前网络民族主义思潮的传播对中国外交的影响

当前网络民族主义思潮的传播对中国外交的影响

作者: 卜建华
作者机构: 滨州医学院医学人文中心,山东烟台264003
出版物刊名: 山东社会科学
页码: 188-192页
年卷期: 2017年 第10期
主题词: 网络民族主义 中国外交 影响
摘要:由于网络技术的普及性、大众性、便捷性,普通民众的公民意识和民主意识在网络虚拟空间得到不断彰显。

当前网络民族主义对外交政策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它通过高举爱国主义的旗帜进行社会动员,通过强大的民意支持增强外交政策的群众基础与舆论基础,并使外国政府感到中国民众的压力并调整政策,这是当前网络民族主义思潮对中国外交的助推作用。

但当前网络民族主义也反映出群体极化现象与悲情意识,参与者对一些正常的对外事件过于敏感、极端,尤其是部分民众的黑客行为、现实生活中借助民族主义而产生的暴力行为,给中国对外政策的实施造成障碍。

在网络民族主义思潮聚焦发酵的过程中,网络民族主义参与者的言辞与实际爱国行动的巨大反差,以及太快的喜恶态度变化。

进一步削弱了网络民族主义对外交政策的积极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族主义思潮与当代中国外交政策出于条理清晰,我们将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民族主义思潮划分为两种:学理性民族主义思潮和大众性民族主义思潮(房宁称之为精英民族主义和平民民族主义)。

所谓学理性民族主义,指的是具有概括、表达能力,提倡民族主义的知识分子对民族主义所做的理论探讨和分析;所谓大众性民族主义,指的是普通民众的民族主义情绪表达。

90年代互联网普及后,大众民族主义情绪更多地在互联网上发泄,所以有人称之为“网络民族主义”。

与学理性民族主义相应和,大众性民族主义思潮和运动也在九十年代后开始强化。

1993年出现的“银河号”事件,刺激了中国民众的民族主义产生。

到1999年,美国轰炸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使民众的民族主义情绪达到一个顶峰。

紧接着2001年又发生了中美撞机事件。

另外,美国对台湾、对西藏的干涉也严重影响着中国民众的民族主义情感。

从20世纪90年代末起,由于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借助网络平台公众的民族情绪得到了一种全新的表达方式。

“网络”与“民族主义”结合构成的“网络民族主义”新术语与新现象,成为近年来媒体关注的新议题。

人们把2003年称为中国“网络民族主义”年。

在这一年里,中国“网络民族主义”除了继续在论坛上发表尖锐的、痛快淋漓的议论外,还投入到了具体的政治活动中:2003年6月,一些倡导民族主义的网站组织了登钓鱼岛的保钓活动;8月,当发生日本侵华期间遗留的毒气弹伤人事件后,这些网站发起了征集百万签名的活动,要求日本赔偿受害者;与此同时,一家网站为抗议日本右翼分子登上钓鱼岛,在日本驻华大使馆外焚烧日本国旗。

2004年以来,由于连续发生教科书事件、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事件、东海油田事件,严重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感情和民族尊严,互联网上连续又掀起了一浪高过一浪的反日浪潮。

90年代初期,产生于知识界的民族主义思潮与主流意识形态并无多少关系,但是因为有利于论证政权合理性,这一社会思潮得到默许。

由于民族主义的话语形式让主流意识心态感到陌生和异样,民族主义所依据的理念和主张的政策倾向被主流意识形态疏远。

相比一下90年代初、中期有关民族主义思想与官方的政策显示,二者的差距显而易见。

批判全球化及其相关的思想是中国民族主义思潮的理论依据。

自90年代初,中国坚持民族主义立场的思想家、理论家开始大力阐释其关于经济全球化的批判理论,他们认为经济全球化会加剧全球分裂,对发展中国家不利,呼吁中国对全球化大潮保持警惕,趋利避害。

的确,作为发达国家资本在全球的新一轮扩张,经济全球化有如下逐渐积累的负面作用:(1)经济危机。

随着全球经济链条日益紧密,能源价格大幅攀升、金融秩序严重失控,大国经济明显衰退诱发全球经济衰退甚至危机的可能性增大,并且其传导速度、影响深度可能远远超过以往的世界经济危机。

此外,气候变化、环境恶化等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理,也最终会威胁全球与各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社会动乱。

全球化导致国家之间和国家内部贫富差距扩大,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内部的社会矛盾都有可能激化。

全球化还使各国国内因素与国际因素的联系与互动增强,国际问题诱发国内动荡、国内问题引发国际动荡的机率都在增大。

(3)大国对抗。

有的国家背离全球化的演进方向、背离人类历史前进的步伐,没有放弃霸权主义、战略扩张、军备竞赛、遏制其他新兴大国。

特别是它还将在一二十年内保持战略优势,一旦摆脱当前的战略困境,仍有再次挑起大国对抗的可能,那将对国际体系的转型、人类和平进步事业产生严重危害。

(4)地区动荡。

全球化中边缘化的国家、霸权主义、恐怖主义、核扩散等,可能使用21世纪头20年内地区热点不是随全球化深入逐步减少而是继续增多,使地区热点对全球安全形势的牵动作用增大,使国际形势在总体和平状态下的局部动荡继续加剧。

可是与民族主义对全球化的消极评价和批评态度大相径庭的是,直到90年代中期,官方仍然对全球化表现十分积极和全面肯定的态度,使中国全球化批评者们陷入十分尴尬的处境。

然而,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发生后,中国官方对待全球化的评价开始发生变化,到1999年“五八事件”后,中国官方对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局势的判断发生了明显的改变。

2000年9月7日,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出席联合国首脑会议,这是迄今为止中国官方在正式国际场合就全球化问题所做的唯一一次专题阐述政府立场的发言。

江泽民说:“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各国的地位和处境是很不相同的。

”有关统计资料表明,四十年前,全世界最富的人口和最穷的人口人均收入是30:1,而现在已上升到74:1。

目前联合国成员国中有48个最不发达国家,而二十年前仅20有余。

但经济全球化毕竟还是有积极作用的:(1)促进发展模式创新。

全球化促进生产、资源、人员、贸易、投资和金融等生产要素全球优化配置、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

跨国公司已发展到在全球公司阶段。

经验显示,一国经济开放度提高与其人均GDP增长之间成正比。

无论一个国家发展模式如何调整变化,不考虑全球化因素,不利用全球化机遇,就不可能探索出先进的发展模式。

(2)促进国际利益融合。

利益融合既表现在经济领域,又表现在其他领域;既表现在双边领域又表现在多边领域。

国家间经济相互依赖逐步深化,俱荣俱损局面开始形成。

全球经济链条越拧越紧,一国经济发展对全球经济发展的依赖增强。

除国家利益外,共同地区利益和全球利益明显增多。

利益融合有利于国家关系的改善并增多国家间协调合作。

(3)促进安全内涵扩展。

安全已从传统安全领域扩展到非传统安全领域。

涉及到经济、民生、社会和自然等广泛领域的非传统安全问题威胁增大。

非传统安全问题主要由人类发展的不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自然的不协调引起,其实质是发展问题,模糊了安全与发展的界限,增大了国际安全合作的紧迫性,挑战着传统安全的主导地位,缓和了国家间的军事对抗关系。

(4)促进国家主权转移。

全球化促进了国际组织的发展。

在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主权在越来越多地向政府间国际组织转移。

比如:向联合国、地区组织转移政治、外交和军事权利;向WTO、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全球公司转移经济权利;向各种各样的其他非政府国际组织转移社会权利。

全球化还促使一国的国内规则尽可能与国际规则协调与一致。

(5)推进国际体系转型。

现行国际体系的主要特征是由西方特别是美国主导、国家间名义上平等而事实上不平等、国际组织作用有限、霸权主义和“问题国家”得不到有效制约。

现行国际体系在应对日益增多的全球性问题方面日渐乏力,其调整、完善和转型乃大势所趋。

今后几十年内新的国际体系有可能基本形成,其主要特征是世界格局多极化、西方与非西方国家共同主导、国际组织作用增强、国际治理多样化且具有和平渐进性。

(6)推进人类文明进步。

人类有可能在全球化、全球性问题、全球利益和全球治理的基础上,形成人类新的共同价值观念和文明,打破西方在人类文明中的主导地位,实现对西方文明的总体超越。

由此可见,我们不能走闭关锁国的老路,不能因噎废食,而应采取策略防范风险,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尽多受益,为自己谋求发展。

当民族主义思潮在民间大行其道的同时,民族主义也受到了来自官方的制约和知识界的批评。

知识界中自由派知识分子们日益感到来自民族主义思潮的压力,开始反击、批评民族主义思想及某些代表性人物。

对民族主义的批评主要集中于关于“极端民族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的方面。

所谓“极端民族主义”的指责,更倾向批评民族主义的极端的政治立场和行为表现,他们指责民族主义“反美”、“反全球化”,阻止中国的开放和融入国际主流社会的进程。

而“狭隘民族主义”则更多地是指民族主义是“民族利己主义”,批评民族主义过分强调本民族利益及眼前利益,而不顾及全人类利益,也同样有害于中国的开放和对外交往,不利于中国以负责任的态度对待国际社会和全人类做出贡献,不符合人道主义。

我们坚决反对盲目排外的“极端民族主义”和以社会达尔文为理论基础的“狭隘民族主义”。

民族主义思潮与官方及官方政策的关系则呈现出微妙关系。

从意识形态角度,作为“外围”民族的中国民族主义思潮,十分有利于中国坚持具有本民族特色的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

民族意识高涨,一般有利于稳定国内政治秩序,强化政权的合法性,加强社会及各民族团结,促进积极的政治参与。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高度肯定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报告中,要求“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但在另一面,未来20年是中国“战略机遇期”,在“战略机遇期”内维护中美关系的现状,保持与美国、日本等西方国家的和平外交,争取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即继续坚持世界和平发展是时代主题,坚持“韬光养晦”的战略策略,是中国政府的既定方针。

在这一方针的指导下,“和为贵”外交政策经常受到民族主义的批评,中国的外交表现也经常在民族主义情绪高涨的互联网上成为被嘲弄的对象。

而持有传统保守风格的中国外交部门,也常常抱怨受到国内民族主义情绪的干扰,中国外贸部门的官员也抨击民族主义的经济学说。

西方政府和舆论经常发出对中国官方纵容民族主义的指责,事实却与此相反,中国政府实际上是非常小心对待国内民族主义情绪,并尽量加以控制。

在日益融入国家意识形态和与官方政策发生碰撞冲突之间,中国的民族主义思潮也颇有几分尴尬。

民族主义思潮在出现一些国际问题时,常常在民间和互联网上用舆论给政府施加压力,不能不说对政府官方外交政策产生多多少少的影响。

但为了国家目前和长远利益,还是要采取保守态度,持中庸思想,不能走极端民族主义道路。

经济全球化趋势不可避免,在全球化大潮中,我们应该继续坚定不移的走和平发展道路,稳定民心,抓住机遇,趋利避害,防范风险,勇敢迎接挑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