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筑结构模型周期比的调整方法
(完整版)周期比合理情况与调整
今天看到一个悬赏的帖子,关于振型为扭转时的调整的,给他回复了,不过很多人可能不容易找到,并且这是我们这种新手一般会遇到的问题,所以就再发一个帖子,当然了,帖子的内容不是我写的,谁写的这些也无从查起了,但是其内容还是很有价值的,在这里对其人表示敬意。
如其人看到了,感觉有不妥之处联系我,立刻删除,绝对尊重别人的成果,当然了,最好一直留着供是大家互相学习。
1)SATWE程序中的振型是以其周期的长短排序的。
2)结构的第一、第二振型宜为平动,扭转周期宜出现在第三振型及以后。
见抗规3.5.3条3款及条文说明“结构在两个主轴方向的动力特性(周期和振型)宜相近”;高规7.1.1条条文说明“在抗震结构中……宜使两个方向的刚度接近”;高规8.1.7条7款“抗震设计时,剪力墙的布置宜使各主轴方向的侧移刚度接近”。
3)结构的刚度(包括侧移刚度和扭转刚度)与对应周期成反比关系,即刚度越大周期越小,刚度越小周期越大。
4)抗侧力构件对结构扭转刚度的贡献与其距结构刚心的距离成正比关系,结构外围的抗侧力构件对结构的扭转刚度贡献最大。
5)当第一振型为扭转时,说明结构的扭转刚度相对于其两个主轴(第二振型转角方向和第三振型转角方向,一般都靠近X轴和Y轴)的侧移刚度过小,此时宜沿两主轴适当加强结构外围的刚度,或沿两主轴适当削弱结构内部的刚度。
6)当第二振型为扭转时当第二振型为扭转时当第二振型为扭转时当第二振型为扭转时,,,,说明结构沿两个主轴方向的侧移刚度相差较大说明结构沿两个主轴方向的侧移刚度相差较大说明结构沿两个主轴方向的侧移刚度相差较大说明结构沿两个主轴方向的侧移刚度相差较大,,,,结构的扭转刚度相对其中一主轴(第一振型转角方向)的侧移刚度是合理的;但相对于另一主轴(第三振型转角方向)的侧移刚度则过小,此时宜适当削弱结构内部宜适当削弱结构内部宜适当削弱结构内部宜适当削弱结构内部沿沿沿沿““““第三振型转角方向第三振型转角方向第三振型转角方向第三振型转角方向””””的刚度的刚度的刚度的刚度,或适当加强结构外围或适当加强结构外围或适当加强结构外围或适当加强结构外围((((主要是沿第一振型转主要是沿第一振型转主要是沿第一振型转主要是沿第一振型转角方向角方向角方向角方向))))的刚度的刚度的刚度的刚度。
高层结构周期比的调整
浅析高层结构周期比的调整摘要:通过周期比的相关概念分析,指出控制周期比的目的,实际是控制结构的扭转效应;控制周期比的实质,实际是避免结构的扭转破坏。
同时,对周期比计算时应注意的问题做了一些总结。
重点阐述了几种周期比有效调整的方式方法。
关键词:周期比;扭转周期;平动周期;振型;扭转刚度;侧移刚度abstract: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related concepts of cycle ratio,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control cycle than the objective, practical is to control the torsion effect; the control cycle than real, practical is to avoid the damage of structure torsion. the methods for several cycles than effective adjustment method.keywords: periodic ratio;torsional period;translation period;vibration; torsional stiffness;lateral stiffness 中图分类号:tu97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引言国内、外历次大地震震害表明,平面不规则、质量与刚度偏心和抗扭刚度太弱的结构,在地震中极易遭受到严重的破坏。
国内一些振动台模型试验结果也表明,过大的扭转效应会导致结构的严重破坏。
限制结构的抗扭刚度成为限制结构扭转效应的一个主要方面,而限制结构的抗扭刚度不能太弱,关键是限制结构的周期比。
1周期比的相关概念新《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第3.4.5条规定:结构扭转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tt与平动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t1之比,a级高度高层建筑不应大于0.9,b级高度高层建筑、超过a级高度的混合结构及复杂高层建筑不应大于0.85。
周期比 的调整方法
周期比的调整方法如果某单塔楼结构不能满足高规(4.3.5)条的位移比要求或者周期比要求,就说明该结构或者刚度分布和质量分布的均匀性差、或者抗扭能力不足、或者二者兼具之。
这时需要对结构做适当调整以谋求改善。
通常可以按下面的次序进行调整:(1)质量和刚度分布的均匀化调整(减小偏心率e/r)(2)观察振型,了解平面各个部位的相对强弱,根据总体刚度情况,或削强,或补弱。
(3)经过调整,直到结构出现足够纯粹的主振型,均匀化调整即告完成。
(4)侧振(扭振)成分超过80%的振型可视为较纯粹的侧振(扭振)振型。
(5)结构内外圈刚度比例调整(减小周期比Tt/T1)如周期比不满足要求,说明结构的扭转刚度相对于侧移刚度较小,一般只能通过调整平面布置来改善这一状况,这种改变一般是整体性的,局部的小调整往往收效甚微。
总的调整原则是通过相对加强楼层的外圈刚度,以增强结构抗扭能力,从而可以使周期比减小乃至于满足要求。
所谓相对加强,其含义为:如果整体结构的抗侧力刚度不够强,位移角刚刚能够满足规范要求,这时需要加强外圈刚度;如果整体结构的抗侧力刚度已经足够强,位移角远小于规范限值,这时也可以考虑削弱结构内筒的刚度。
具体方法有:(1)增加剪力墙之间的连梁数、增大连接板的厚度、尽量减少角窗、将角窗上的折梁改为反梁。
(2)尽量加大周边构件截面,增大平面抗扭刚度;(3)加厚离质心较远处的剪力墙厚度,使质心刚心偏心率显著改善;尤其是加强四角剪力墙(4)中间减弱剪力墙。
(5)平面凹凸不规则处加拉梁,有条件的应增设拉接楼板;(6)中间刚度很大的筒体可加开结构洞以减小刚度偏心,楼板薄弱处局部加厚。
☆特别值得强调的事(1)在结构的刚度、质量均匀性未调整至足够好,以至于结构的一阶振型中不存在足够纯粹的侧振振型和扭振振型时,验算周期比近乎徒劳,此时的周期比满足或者不满足要求,都不能说明任何问题。
(2)先调刚度和质量的均匀性;再加强外圈提高抗扭能力;最后验算周期比、位移比:这个顺序不能颠倒或遗漏。
浅谈结构计算中几个重要参数的调整方法
浅谈结构计算中几个重要参数的调整方法摘要:为保证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对结构计算结果的正确判断与调整是设计中的关键。
以下针对规范中对轴压比、周期比、层间位移角、位移比、刚度比、层间受剪承载力比、刚重比、剪重比等几个重要参数的规定,提出最佳的调整方法,与同行探讨。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结构;结构计算;参数调整Will: to ensure the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 more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structure calculation results of the judging correctly and adjustment of the design is the key. The following for specification to axial compression ratio, cycle of displacements Angle than, than, stiffness ratio, the displacement between layers, shear bearing capacity, and just weight than, cut the heavy than than the provisions of several important parameters, put forward the best adjustment method, and peer discussion.Keywords: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 Structure calculation; Parameters adjustment1 轴压比主要为控制结构延性。
规范对墙肢和柱均有相应限值要求,见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以下简称《抗规》)6.3.6和6.4.2。
高层结构如何调位移比和周期比
高层结构如何调位移比和周期比-本质分析位移比本质是结构抗扭:1 调整结构平面布置的不规则性。
减小结构相对偏心距;结构扭转效应与结构相对偏心距成线性关系。
因此调整结构平面布置,使结构的质心与刚心接近或者比较接近将会明显减小楼层位移比值,从而改善结构的扭转效应。
调整结构平面布置的不规则性一般是在初步计算分析以后,从计算结果文件中找出结构的质心和刚心位置,从而判断结构的刚度分布情况。
然后再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增加或者减少离质心较远处的剪力墙.从而达到减小质心和刚心偏心率,改善结构扭转效应的目的。
2 调整结构抗扭刚度与抗侧刚度之比.控制结构周期比:结构扭转效应与结构周期比Tt/T1的平方成线性关系。
因此结构方案设计时,除了调整结构平面布置的不规则性减小相对偏心距外,还应该更加重视减小结构扭转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Tt与平动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T1之比Tt/T1。
因为当两者接近时,由于振动耦联的影响.结构的扭转效应明显增大。
调整结构抗扭刚度与抗侧刚度之比一般采取以下措施:(1) 在建筑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加长或加厚周边剪力墙尤其是离刚心最远处的剪力墙,提高抗扭刚度,减小结构扭转周期Tt:(2) 减少核心筒的剪力墙厚度或采用弱连梁连接剪力墙,从而减少核心筒刚度,削弱结构侧移刚度,加大第一平动周期T1;(3) 在结构周边加设拉梁,加强周边连梁刚度,增强结构抗扭刚度,减小结构扭转周期Tt:(4) 结构刚心附近的剪力墙对结构抗扭刚度贡献不大,但对侧移刚度贡献较大,因此削弱刚心附近的剪力墙,可以加大第一平动周期T1;(5) 在既不能加强周边剪力墙也不能削弱中部剪力墙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加强周边框架梁的刚度,从而对结构整体形成套箍效应,增强结构抗扭刚度,减小结构扭转周期Tt。
显然这种方法是不经济的。
只有在以上办法都行不通的情况下才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采用。
3、适当提高周边抗扭构件的抗剪能力,增强结构抗扭能力安全度;。
]结构第一周期扭转调整方法
如果看这个您判断扭转周期是第二周期吗?有人会断定第四周期才是第一扭转周期吗?
【最最直接的判断方法】
看各个振型里面各个位移分量的质量参与系数,根据他们可以判断第二周期究竟是平动为主还是扭转为主;可惜PKPM不提供这样的输出结果。sap2000和etabs的输出结果就比较详细一些。对于一般工程,估计大部分设计人员都不会使用etabs进行复核,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判别结构的固有周期特性?
12 1 -0.012 0.164 -0.013
11 1 -0.011 0.143 -0.011
10 1 -0.009 0.123 -0.010
1 1 0.000 0.000 0.000
振型 2
-------------------------------------------------------
Floor Tower X-Disp Y-DISP Angle-Z
9 1 -0.008 0.104 -0.008
8 1 -0.007 0.085 -0.007
7 1 -0.006 0.067 -0.006
3 8468.62
4 6.92
5 5.62
6 3616.59
7 12.15
各振型作用下 Y 方向的基底剪力
-------------------------------------------------------
振型号 剪力(kN)
耦联时的振型
Floor : 层号
Tower : 塔号
X-Disp : 耦联振型在 X 方向的位移分量
pkpm周期比、位移比、刚度比、层间受剪承载力之比、刚重比、剪重比的调整
周期比、位移比、刚度比、层间受剪承载力之比、刚重比、剪重比等。
一、位移比、层间位移比控制规范条文:新高规的4.3.5条规定,楼层竖向构件的最大水平位移和层间位移角,A、B级高度高层建筑均不宜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1.2倍;且A级高度高层建筑不应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1.5倍,B级高度高层建筑、混合结构高层建筑及复杂高层建筑,不应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1.4倍。
名词释义:(1)位移比:即楼层竖向构件的最大水平位移与平均水平位移的比值。
(2)层间位移比:即楼层竖向构件的最大层间位移角与平均层间位移角的比值。
其中:最大水平位移:墙顶、柱顶节点的最大水平位移。
平均水平位移:墙顶、柱顶节点的最大水平位移与最小水平位移之和除2。
层间位移角:墙、柱层间位移与层高的比值。
最大层间位移角:墙、柱层间位移角的最大值。
平均层间位移角:墙、柱层间位移角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和除2。
控制目的:高层建筑层数多,高度大,为了保证高层建筑结构具有必要的刚度,应对其最大位移和层间位移加以控制,主要目的有以下几点:1.保证主体结构基本处于弹性受力状态,避免混凝土墙柱出现裂缝,控制楼面梁板的裂缝数量,宽度。
2.保证填充墙,隔墙,幕墙等非结构构件的完好,避免产生明显的损坏。
3.控制结构平面规则性,以免形成扭转,对结构产生不利影响。
结构位移输出文件(WDISP.OUT)Max-(X)、Max-(Y)----最大X、Y向位移。
(mm)Ave-(X)、Ave-(Y)----X、Y平均位移。
(mm)Max-Dx ,Max-Dy : X,Y方向的最大层间位移Ave-Dx ,Ave-Dy : X,Y方向的平均层间位移Ratio-(X)、Ratio-(Y)---- X、Y向最大位移与平均位移的比值。
Ratio-Dx,Ratio-Dy : 最大层间位移与平均层间位移的比值即要求:Ratio-(X)= Max-(X)/ Ave-(X) 最好<1.2 不能超过1.5Ratio-Dx= Max-Dx/ Ave-Dx 最好<1.2 不能超过1.5Y方向相同电算结果的判别与调整要点:1.若位移比(层间位移比)超过1.2,则需要在总信息参数设置中考虑双向地震作用;2.验算位移比需要考虑偶然偏心作用,验算层间位移角则不需要考虑偶然偏心;3.验算位移比应选择强制刚性楼板假定,但当凸凹不规则或楼板局部不连续时,应采用符合楼板平面内实际刚度变化的计算模型,当平面不对称时尚应计及扭转影响4.最大层间位移、位移比是在刚性楼板假设下的控制参数。
结构设计中的8个参数比超限调节方法
结构设计中的几个参数比调节方法:1)程序调整:S A T W E程序不能实现。
2)人工调整:增大该墙、柱截面或提升该楼层墙、柱混凝土强度。
2.扭转周期比目的:周期比侧重控制的是侧向刚度与扭转刚度之间的一种相对关系,而非其绝对大小,它的目的是使抗侧力构件的平面布置更有效、更合理,使结构不致于出现过大(相对于侧移)的扭转效应。
一句话,周期比控制不是在要求结构足够结实,而是在要求结构承载布局的合理性要求:规范规定(高规3.4.5):结构扭转为主的第一周期T t与平动为主的第一周期T1之比,A级高度高层建筑不应大于0.9;B级高度高层建筑、混合结构高层建筑及复杂高层建筑不应大于0.85振型判别方法:振型方向因子来判断,因子以50%作为分界。
注重:全国超限建筑抗震设防中,对周期比比值不足不是一项超限,广东抗震审查技术要求中无该条规定。
调节方法:一般只能通过调整平面布置来改善这一状况,这种改变一般是整体性的,局部的小调整往往收效甚微。
周期比不满足要求说明结构的扭转刚度相对于侧移刚度较小,总的调整原则是加强结构外圈刚度,削弱结构内筒刚度。
3.有效质量参与系数目的:保证考虑充足的地震作用。
要求:详见规范(抗规5.2.2条文及高规5.1.13)计算振型数应使各振型参与质量之和不小于总质量的90%。
调节方法:增加计算参与的振型数量。
4.刚重比目的:确定在水平荷载下,结构二阶效应不致过大,而引起稳定问题。
要求:详见规范(高规5.4)重力二阶效应及结构稳定注重:此处重力为重力荷载设计值,取1.2恒+1.4活。
刚重比与结构的侧移刚度成正比关系;周期比的调整将导致结构侧移刚度的变化,从而影响到刚重比。
因此调整周期比时应注重,当某主轴方向的刚重比小于或接近规范限值时,应采用加强刚度的方法;当某主轴方向刚重比大于规范限值较多时,可采用削弱刚度的方法。
同样,对刚重比的调整也可能影响周期比。
特别是当结构的周期比接近规范限值时,应采用加强结构外围刚度的方法规范上限主要用于确定重力荷载在水平作用位移效应引起的二阶效应是否可以忽略不计。
浅析高层结构需要控制的七个比值及调整方法
浅析高层结构需要控制的七个比值及调整方法摘要:随着苏州经济的高速发展,近几年苏州市区、园区及高新区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在不断的拔地而起,特别是随着由苏州乾宁置业有限公司投资开发的具有号称“中国结构最复杂的超高层建筑”和“中国最高的苏式园林”的东方之门建筑将高层建筑推向了顶峰。
可是随着建筑结构的高度不断增高,建筑外形越复杂,平面凹凸越严重,那对于建筑本身的结构整体性能的控制条件也就越严格,因此这就给我们设计者带来很多矛盾,正确合理的把握好高层结构的竖向承重构件(柱、剪力墙等)的合理布置,快速准确的控制好目标参数的合理取值及掌握各个目标参数相应的调整方法,使其即要满足规范要求,又要满足建筑的使用功能,这将是日常设计工作的中学习的关键点。
关键词:轴压比剪重比刚度比位移比周期比刚重比层间受剪承载力比1.轴压比柱(墙)轴压比N/(fc*A) 是指柱(墙)轴压力设计值与柱(墙)的全截面面积和混凝土周欣抗压强度设计值乘积之比。
它反映了柱(墙)的受压情况,是影响柱(墙)抗震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使柱(墙)具有很好的延性和耗能能力,规范采取的措施之一就是限制轴压比。
规范对墙肢和柱均有相应的限制要求,详见《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JGJ-2010第6.4.2条和第7.2.13条,其中,柱轴压比计算中轴力设计值考虑地震作用计算,当可不进行地震作用计算的结构,取无地震作用组合的轴力设计值;而在剪力墙的轴压比计算中,轴力取重力荷载代表值,与柱子不一样;轴压比不满足时的调整方法:(1). 程序调整:SATWE程序不能实现;(2). 人工调整:增大该墙、柱截面或提高该楼层墙、柱混凝土强度。
电算结果的判别与具体调整方法:a.抗震等级越高的建筑结构,其延性要求也越高,因此对轴压比的限制也越严格。
对于框支柱、一字形剪力墙等情况而言,则要求更严格。
抗震等级低或非抗震时可适当放松,但任何情况下不得小于1.05;b.限制墙柱的轴压比,通常取底截面( 最大轴力处) 进行验算,若截面尺寸或混凝土强度等级变化时, 还验算该位置的轴压比。
结构设计:周期比不满足规范要求时有哪些调整?[工程类精品文档]
结构设计:周期比不满足规范要求时有哪些调整?[工程类精品文档]本文内容极具参考价值,如若有用,请打赏支持,谢谢!大于大于大于1、程序调整:SATWE程序不能实现。
2、结构调整:只能通过调整改变结构布置,提高结构的抗扭刚度。
由于结构外围的抗侧力构件对结构的抗扭刚度贡献最大,所以总的调整原则是加强结构外围墙、柱或梁的刚度,或适当削弱结构中间墙、柱的刚度。
利用结构刚度与周期的反比关系,合理布置抗侧力构件,加强需要减小周期方向(包括平动方向和扭转方向)的刚度,削弱需要增大周期方向的刚度。
当结构的第一或第二振型为扭转时,可按以下方法调整:1)SATWE程序中的振型是以其周期的长短排序的。
2)结构的第一、第二振型宜为平动,扭转周期宜出现在第三振型及以后。
见抗规3.5.3条3款及条文说明结构在两个主轴方向的动力特性(周期和振型)宜相近。
3)当第一振型为扭转时,说明结构的抗扭刚度相对于其两个主轴(第二振型转角方向和第三振型转角方向,一般都靠近X轴和Y轴)的抗侧移刚度过小,此时宜沿两主轴适当加强结构外围的刚度,并适当削弱结构内部的刚度。
4)当第二振型为扭转时,说明结构沿两个主轴方向的抗侧移刚度相差较大,结构的抗扭刚度相对其中一主轴(第一振型转角方向)的抗侧移刚度是合理的;但相对于另一主轴(第三振型转角方向)的抗侧移刚度则过小,此时宜适当削弱结构内部沿第三振型转角方向的刚度,并适当加强结构外围(主要是沿第一振型转角方向)的刚度。
5)在进行上述调整的同时,应注意使周期比满足规范的要求。
6)当第一振型为扭转时,周期比肯定不满足规范的要求;当第二振型为扭转时,周期比较难满足规范的要求。
结语:借用拿破仑的一句名言: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
事实表明,习惯左右了成败,习惯改变人的一生。
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的人,对学习很难做到学而不厌,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坚持。
结构周期的调整方法 九
结构周期的调整方法九扭转周期发生在第五阵型需不需要调整?说明了什么,扭转周期能不能发生在第一周期,如果发生在第一周期和第二周期怎么调整?答:从结果上看抗扭刚度偏大,抗扭构件可削弱些造价上可能会经济些,也就是说出现在第五阵型是可能的,主要是不经济,具体要不要调整是各结构优化的问题,而不是结构安全问题。
个人认为扭转周期发生在哪个振型都是有可能的,是平动还是扭动,是侧向刚度与扭转刚度比值的体现,扭转周期越靠前,说明扭转刚度越大,结构越不安全,构件更容易因为扭转而破坏,因为竖向构件在受到扭矩总用时,离结构刚心越远的竖向构件将承受越大的剪力,构件的剪力破坏是脆性的,而目前结构设计均基于小震作用的组合内力进行配筋,中震和大震通过构造措施来实现的,例如强柱弱梁,强剪弱弯,也就是在结构在中震和大震作用下产生的扭矩作用将明显增大结构构件的剪力,造成竖向墙柱构件不足以抵抗水平剪力,从而导致发生脆性剪切破坏,甚至导致整体结构倒塌,当第一阵型是扭转周期的时候,扭转时间最长,使得发生扭转破坏的几率最大,非常危险。
附:第一或第二振型为扭转时的调整方法1)SATWE程序中的振型是以其周期的长短排序的。
2)结构的第一、第二振型宜为平动,扭转周期宜出现在第三振型及以后。
见抗规3.5.3条3款及条文说明“结构在两个主轴方向的动力特性(周期和振型)宜相近”;高规7.1.1条条文说明“在抗震结构中……宜使两个方向的刚度接近”;高规8.1.7条7款“抗震设计时,剪力墙的布置宜使各主轴方向的侧移刚度接近”。
3)结构的刚度(包括侧移刚度和扭转刚度)与对应周期成反比关系,即刚度越大周期越小,刚度越小周期越大。
4)抗侧力构件对结构扭转刚度的贡献与其距结构刚心的距离成正比关系,结构外围的抗侧力构件对结构的扭转刚度贡献最大。
5)当第一振型为扭转时,说明结构的扭转刚度相对于其两个主轴(第二振型转角方向和第三振型转角方向,一般都靠近X轴和Y轴)的侧移刚度过小,此时宜沿两主轴适当加强结构外围的刚度,或沿两主轴适当削弱结构内部的刚度。
框架班06 周期比概念讲解及模型调整实战演示
整体计算时Satwe后处理结果查看及与规范的关系
何为整体计算?
要知道每个指标的结构假设,即前提条件,反映到实际操作上就是satwe参数设置。
整体计算前提条件——刚性楼板假定
扭转周期比:高规3.4.5 只有高层控制,多层也尽量满足,多层可以不满足周期比。
周期比显示的是结构的扭转能力,而位移比是结构实际存在的扭转量值。
周期比不满足时调整方法:1、总体调整原则是加强结构外部刚度,削弱内部刚度;2、找到位移大的位置,刚度加大。
3、当第一振型为扭转时,说明结构的扭转刚度相对于其两个主轴(第二振型转角方向
和第三振型转角方向,一般都靠近X轴和Y轴)的侧移刚度过小,此时沿两主轴加强结构外围的刚度,并削弱结构内部的刚度。
4、当第二振型为扭转时,说明结构沿两个主轴方向的侧移刚度相差较大,结构的扭转
刚度相对其中一主轴(第一振型转角方向)的侧移刚度是合理的;但相对于另一主轴(第三振型转角方向)的侧移刚度则过小,此时宜适当削弱结构内部沿“第三振型转角方向”
的内部刚度,并适当加强结构外围(主要是沿第一振型转角方向)的刚度。
5、001的情况要注意,也有不满足的时候,此时削弱内部刚度即可。
为什么要调成两平一扭?抗规274页倒数第五行。
平动系数尽量调整为1.0或者接近1.0.
有效质量系数:大于90%。
见高规5.1.13.
综上,层间位移角与扭转效应在调整的时候应当互相兼顾,层间位移角不满足的时候要注意增加刚度不要引起扭转过大。
作业:把我发给大家的模型周期比调为001 100 010。
(完整版)周期比合理情况与调整
(完整版)周期比合理情况与调整今天看到一个悬赏的帖子,关于振型为扭转时的调整的,给他回复了,不过很多人可能不容易找到,并且这是我们这种新手一般会遇到的问题,所以就再发一个帖子,当然了,帖子的内容不是我写的,谁写的这些也无从查起了,但是其内容还是很有价值的,在这里对其人表示敬意。
如其人看到了,感觉有不妥之处联系我,立刻删除,绝对尊重别人的成果,当然了,最好一直留着供是大家互相学习。
1)SATWE程序中的振型是以其周期的长短排序的。
2)结构的第一、第二振型宜为平动,扭转周期宜出现在第三振型及以后。
见抗规3.5.3条3款及条文说明“结构在两个主轴方向的动力特性(周期和振型)宜相近”;高规7.1.1条条文说明“在抗震结构中……宜使两个方向的刚度接近”;高规8.1.7条7款“抗震设计时,剪力墙的布置宜使各主轴方向的侧移刚度接近”。
3)结构的刚度(包括侧移刚度和扭转刚度)与对应周期成反比关系,即刚度越大周期越小,刚度越小周期越大。
4)抗侧力构件对结构扭转刚度的贡献与其距结构刚心的距离成正比关系,结构外围的抗侧力构件对结构的扭转刚度贡献最大。
5)当第一振型为扭转时,说明结构的扭转刚度相对于其两个主轴(第二振型转角方向和第三振型转角方向,一般都靠近X轴和Y轴)的侧移刚度过小,此时宜沿两主轴适当加强结构外围的刚度,或沿两主轴适当削弱结构内部的刚度。
6)当第二振型为扭转时当第二振型为扭转时当第二振型为扭转时当第二振型为扭转时,,,,说明结构沿两个主轴方向的侧移刚度相差较大说明结构沿两个主轴方向的侧移刚度相差较大说明结构沿两个主轴方向的侧移刚度相差较大说明结构沿两个主轴方向的侧移刚度相差较大,,,,结构的扭转刚度相对其中一主轴(第一振型转角方向)的侧移刚度是合理的;但相对于另一主轴(第三振型转角方向)的侧移刚度则过小,此时宜适当削弱结构内部宜适当削弱结构内部宜适当削弱结构内部宜适当削弱结构内部沿沿沿沿““““第三振型转角方向第三振型转角方向第三振型转角方向第三振型转角方向””””的刚度的刚度的刚度的刚度,或适当加强结构外围或适当加强结构外围或适当加强结构外围或适当加强结构外围((((主要是沿第一振型转主要是沿第一振型转主要是沿第一振型转主要是沿第一振型转角方向角方向角方向角方向))))的刚度的刚度的刚度的刚度。
对某33层高层建筑周期比调整的案例分析
对某33层高层建筑周期比调整的案例分析摘要:在进行实际工程结构设计及平面布置时,需整体考虑结构布置的刚度均匀性和对称性,在方案设置时尽量对称的调整结构布置对建筑的指标计算及整体受力抗震都较为有利。
抗侧力构件对结构扭转刚度的贡献与其到刚心的距离成正比关系,即角部刚度增加对整体结构的刚度增加效率最大。
本文以某33层高层建筑作为案例展开分析,首先对其结构布局进行了简略的分析,其次分析了该高层的指标调整,希望通过本文的案例分析可以为更多的业内人士提供有价值的借鉴与参考,进而为我国高层建筑行业的未来发展略尽绵薄之力。
关键词:高层建筑;周期比调整;案例分析引言:在高层建筑的设计中,国内外的相应法规都要求结构尽可能均匀的布置刚度,我国的抗震规范要求包括周期比,位移比,位移角,竖向刚度比,剪切刚度比,受剪承载力等指标的控制来保证建筑的规则性和受力均匀[1],美国的ACI code(American Concrete Insititution)也有相应的规范条文来对刚度的均匀性做出控制[2]。
其中周期比,位移比,位移角为平面指标的控制值。
其中周期比会反应结构的抗扭刚度,指的是结构扭转为主的第一周期Tt与平动为主的第一周期的比值,A级高度建筑此周期不应大于0.9,B级高度此指标不应大于0.85[2]。
指标计算时,平动系数大于0.5即为平动周期,扭转系数大于0.5为扭转周期。
此指标主要控制的是扭转刚度与侧向刚度的相对关系,因此在控制此指标时需整体考虑平面布置而非单纯的加强某个部分的构件,体现的是结构平面布置的合理性。
即周期比的指标其实更多的是体现结构布局承载的合理性,是一个体现相对关系而非绝对刚度的指标。
设计时通常的考虑是增加周圈的构件刚度,减小内部构件的刚度来做调整,加强角部梁与墙柱,削弱布置于楼梯间及电梯间周圈的竖向构件(剪力墙体及柱等)都是出于加强周圈构件相对刚度的考量。
《高规》第3.4.5条对结构扭转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Tt与平动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T1?之比值进行了限制[3],其目的就是控制结构扭转刚度不能过弱,?以减小扭转效应。
浅谈高层结构周期判断与调整
构 设计 中,由于各种限制 ,不容 易 出现 以下这 种情况 :当结 构 中 存 在 某 些 相 对 软 弱 的部 分 或 者 构 件 的 时候 , 则 结 构 的主
振 型 会 出现 的 比 较 靠 后 ,这 很 容 易 理 解 , 因 为 软 弱 的地 方 在 激 励 能 量 相 对 小 的 时 候 就 会 局 部 振 动 ,此 时 不 是 整 体 振 动 ,
下 ,也 尽 量 不 要 超 的 太 多 。 怎 么 理 解 主 振 型 ,P P 采 用 了 KM W1o教授 的 质量 参 与系 数 的概 念 , 比如我 们计 算 1个振 isn 5 型 ,质 量 参 与 系 数 达 到 了 9 % 那 么 l 个 振 型 当 中就 有 一 个 8, 5
那 么它就是 结构 振动的主要成分 ,所 以我们在 抗震的时候特
别 给 予关 注 ,尽 量 避 免 它 与 扭 转 振 型 靠 近 。在 常 规 的 高 层 结
型 分别是 扭转振 型还是 平动 振型 ; ( )周 期最长 的扭振 2
振 型对 应 的 就 是 第 一 扭 振 周 期 T , 周 期 最 长 的侧 振 振 型 对 t 应 的 就 是 第 -  ̄j 周 期 T, ( )计 算 T/ 。 看 是 否 超 过 t 振 ; 3 T, 0 9 (. 5 。 多 塔 结 构 ( 塔 部 非 连 体 建 筑 )周 期 比 : . 08) 多 对 于 多 塔 楼 结 构 , 不 能 直 接 按 上 面 的 方 法 验 算 。 这 时 应 该
质 量参与系数最 大的振型 ,比如是2 振型,它对这个 9% 8 的贡
献 最大 ( 比如 达 N 4 % ,那 么 我 们 就 认 为 它 就 是 主 振 型 。 0)
周期比 的调整方法
周期比的调整方法如果某单塔楼结构不能满足高规(4.3.5)条的位移比要求或者周期比要求,就说明该结构或者刚度分布和质量分布的均匀性差、或者抗扭能力不足、或者二者兼具之。
这时需要对结构做适当调整以谋求改善。
通常可以按下面的次序进行调整:(1)质量和刚度分布的均匀化调整(减小偏心率e/r)(2)观察振型,了解平面各个部位的相对强弱,根据总体刚度情况,或削强,或补弱。
(3)经过调整,直到结构出现足够纯粹的主振型,均匀化调整即告完成。
(4)侧振(扭振)成分超过80%的振型可视为较纯粹的侧振(扭振)振型。
(5)结构内外圈刚度比例调整(减小周期比Tt/T1)如周期比不满足要求,说明结构的扭转刚度相对于侧移刚度较小,一般只能通过调整平面布置来改善这一状况,这种改变一般是整体性的,局部的小调整往往收效甚微。
总的调整原则是通过相对加强楼层的外圈刚度,以增强结构抗扭能力,从而可以使周期比减小乃至于满足要求。
所谓相对加强,其含义为:如果整体结构的抗侧力刚度不够强,位移角刚刚能够满足规范要求,这时需要加强外圈刚度;如果整体结构的抗侧力刚度已经足够强,位移角远小于规范限值,这时也可以考虑削弱结构内筒的刚度。
具体方法有:(1)增加剪力墙之间的连梁数、增大连接板的厚度、尽量减少角窗、将角窗上的折梁改为反梁。
(2)尽量加大周边构件截面,增大平面抗扭刚度;(3)加厚离质心较远处的剪力墙厚度,使质心刚心偏心率显著改善;尤其是加强四角剪力墙(4)中间减弱剪力墙。
(5)平面凹凸不规则处加拉梁,有条件的应增设拉接楼板;(6)中间刚度很大的筒体可加开结构洞以减小刚度偏心,楼板薄弱处局部加厚。
☆特别值得强调的事(1)在结构的刚度、质量均匀性未调整至足够好,以至于结构的一阶振型中不存在足够纯粹的侧振振型和扭振振型时,验算周期比近乎徒劳,此时的周期比满足或者不满足要求,都不能说明任何问题。
(2)先调刚度和质量的均匀性;再加强外圈提高抗扭能力;最后验算周期比、位移比:这个顺序不能颠倒或遗漏。
浅析建筑结构模型周期比的调整方法
浅析建筑结构模型周期比的调整方法预览说明:预览图片所展示的格式为文档的源格式展示,下载源文件没有水印,内容可编辑和复制浅析建筑结构模型周期比的调整方法周期比是建筑结构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控制信息,周期比侧重控制的是侧向刚度与扭转刚度之间的一种相对关系,而非其绝对大小,它的目的是使抗侧力构件的平面布置更有效、更合理,使结构不至于出现过大(相对于侧移)的扭转效应。
随着时代发展,现阶段建筑方案越来越复杂,其平面形状也越来越多不规则,因此满足周期比也越来越困难。
理解结构刚度和周期之间的关系,归纳周期比的调整方法,使结构布局更合理,缩短模型的调整时间,为周期比的调整提供参依据标签:建筑结构;周期比;刚度1、概述周期比控制什么?如同位移比的控制一样,周期比侧重控制的是侧向刚度与扭转刚度之间的一种相对关系,而非其绝对大小,它的目的是使抗侧力构件的平面布置更有效、更合理,使结构不至于出现过大(相对于侧移)的扭转效应。
一句话,周期比控制不是在要求结构足够结实,而是在要求结构承载布局的合理性周期比是新高規的3.4.5条规定,结构扭转为主的第一周期Tt与平动为主的第一周期T1 之比,A级高度高层建筑不应大于0.9;B级高度高层建筑、混合结构高层建筑及复杂高层建筑不应大于0.85。
周期比不满足要求,如何调整?一旦出现周期比不满足要求的情况,一般只能通过调整平面布置来改善这一状况,这种改变一般是整体性的,局部的小调整往往收效甚微。
周期比不满足要求说明结构的扭转刚度相对于侧移刚度较大,总的调整原则是加强结构外圈刚度,削弱结构内筒刚度。
2、周期比的调整方法当第一振型为扭转时,说明结构的扭转刚度相对于其两个主轴(一般都靠近X轴和Y轴)方向的侧移刚度过小,此时宜沿两主轴适当加强结构外围的刚度,并适当削弱结构内部的刚度。
当第二振型为扭转时,说明结构沿两个主轴方向的侧移刚度相差较大,结构的扭转刚度相对其中一主轴(侧移刚度较小方向)的侧移刚度是合理的;但相对于另一主轴(侧移刚度较大方向)的侧移刚度则过小,此时宜适当加强结构外围(主要是沿侧移刚度较大方向)的刚度,并适当削弱结构内部沿侧移刚度较大方向的刚度。
结构设计经验--模型调整
慢慢探索的构造设计经验高层构造需要控制的几个比值:轴压比、周期比、剪重比、刚度比、位移比、刚重比、层间受剪承载力之比1.轴压比轴压比主假如控制构造的延性,详细要求见抗规和,高规和。
轴压比过大则构造的延性要求没法保证,此时应加大截面面积或提升混凝土强度;轴压比过小,则构造的经济性不好,此时应减小截面面积。
PKPM中的查察方法:2.周期比周期比控制的是构造侧向刚度与扭转刚度之间的相对关系,它的目的是使抗侧力构件的平面部署更合理,使构造不致于出现过大的扭转效应。
一句话,周期比不是要求构造足够结实,而是要求构造承载部署合理,详细要求见高规 4.3.5 。
刚度越大,周期越小。
抗侧力构件对构造扭转刚度的贡献与其距构造刚心的距离成正比,意思是构造外头的抗侧力构件对构造的扭转刚度贡献最大。
构造的第一、第二振型宜为平动,扭转周期宜出此刻第三振型及此后。
当第一振型为扭转时,说明构造的扭转刚度有关于其两个主轴的侧移刚度过小,此时应沿两个主轴适合增强构造外头的刚度,或沿两个主轴适合削弱构造内部的刚度。
当第二振型为扭转时,说明构造沿两个主轴的侧移刚度相差较大,构造的扭转刚度有关于此中一主轴(第一振型转角方向)的侧移刚度是合理的,但关于另一主轴(第三振型转角方向)的侧移刚度过小,此时应适合削弱构造内部沿第三振型转角方向的刚度或适合增强构造外头假如沿第一振型转角方向)的刚度。
(主PKPM中的查察方法:3. 位移比位移比是指采纳刚性楼板假定下,端部最大位移(层间位移)与两头位移(层间位移)均匀值的比,位移比的大小反应了构造的扭转效应,同周期比的观点同样都是为了控制建筑的扭转效应提出的控制参数。
见抗规 3.4.3 ,高规 4.3.5 。
位移比不知足时只好经过人工调整构造平面部署, 减小构造刚心与形心的偏爱距。
调整方法以下:(1)因为位移比是在刚性楼板假定下计算的 , 最大位移比常常出此刻构造的四角部位 , 所以应留神调整构造外头对应地点抗侧力构件的刚度 ;同时在设计中 , 应在构造举措上对楼板的刚度予以保证。
浅议高层结构周期比的控制
mm,结构洞口高2
600
2周期比的调整
实际工程巾有诸多凶素影响着周期Z与乃的比值,如建筑
152
试算结果如下:
8 结构周期:兀=1.714 s。平动系数为0.OI,扭转系数为0.99
T:1.704 2 8,平动系数为1.00,扭转系数为0.00
孙晓斌浅议高层结构周期比的控制
本刊E—rnajl:bjb@sxi墒.net科技论坛
mm;第二,外
围A轴、B轴剪力墙厚度改为300mm;第三,图2中标注洞口 000mm;第四.图中 C3部位窗户宽度减小.加强外部刚度;第五,结构井筒部分局部
3结语
综上所述.在方案设计和初步设计阶段。工程师需并j概念设 计的方法有效地对结构体系进行构思、比较、选择与优化。这种 近似的方法虽然有一定误差,但是能够比较和选择出相对最佳 的方案,为随后的计算机分析提供比较确切的结构计算模型,这 也是判断计算机软件分析输fI{数据可靠与否的主要依据。 参考文献 [1]JGJ 3—2002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s].北京:中国 工业建设出版社,2002. [2]黄小坤.《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若干问题解说[J]. 土木工程学报.2004(3):6. [3]徐勤,石磊.结构布置平面不规则对住宅经济指标的影响 [J].建筑结构,2008(5):117. (责任编辑:王永胜)
mmxl 000
o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注重建筑的美观.复杂体型的建 筑越来越多.现在大部分建筑物由于建筑物功能和立面效果的 需要。往往形成结构规范所规定的不规则建筑,当这种情况无法 调整时。最好在方案阶段就设置防震缝将不规则结构划分为几 个简单的结构单元。其次在户型组合时应尽量考虑剪力墙布置 的位置及部位,这样结构工程师在建模计算时剪力墙布置能有 相对灵活的选择。最后给方案设计人员提一点建议:建筑结构若 为纯剪力墙结构时应尽量避免角窗的出现,角窗对结构的抗扭 转影响非常不利,特别是在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及以上的地区 应慎用。
浅谈结构周期比的调整
浅谈结构周期比的调整
叶坚如
【期刊名称】《化工与医药工程》
【年(卷),期】2014(035)003
【摘要】结合实例介绍了高层结构设计中,应用PKPM建筑工程CAD集成系统中的多、高层建筑结构空间有限元分析设计软件SATWE程序对周期比的电算结果,结合规范条文的要求,论述如何对电算结果进行合理性分析与调整。
【总页数】3页(P14-16)
【作者】叶坚如
【作者单位】上海亚新工程顾问有限公司,上海20005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276.91
【相关文献】
1.浅谈结构周期比的调整 [J], 叶坚如
2.谈高层结构设计中的常用电算指标——以轴压比、周期比、位移比的控制调整指标为论述依据 [J], 王翔宇;任力勇
3.高层结构设计中周期比规范和位移角调整分析 [J], 王毅;袁冰
4.多层框架结构周期比调整的方法研究--以广东某渔港办公楼为例 [J], 聂懿
5.高层结构设计中周期比规范和位移角调整分析 [J], 王毅;袁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建筑结构模型周期比的调整方法
周期比是建筑结构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控制信息,周期比侧重控制的是侧向刚度与扭转刚度之间的一种相对关系,而非其绝对大小,它的目的是使抗侧力构件的平面布置更有效、更合理,使结构不至于出现过大(相对于侧移)的扭转效应。
随着时代发展,现阶段建筑方案越来越复杂,其平面形状也越来越多不规则,因此满足周期比也越来越困难。
理解结构刚度和周期之间的关系,归纳周期比的调整方法,使结构布局更合理,缩短模型的调整时间,为周期比的调整提供参依据
标签:建筑结构;周期比;刚度
1、概述
周期比控制什么?如同位移比的控制一样,周期比侧重控制的是侧向刚度与扭转刚度之间的一种相对关系,而非其绝对大小,它的目的是使抗侧力构件的平面布置更有效、更合理,使结构不至于出现过大(相对于侧移)的扭转效应。
一句话,周期比控制不是在要求结构足够结实,而是在要求结构承载布局的合理性
周期比是新高規的3.4.5条规定,结构扭转为主的第一周期Tt与平动为主的第一周期T1 之比,A级高度高层建筑不应大于0.9;B级高度高层建筑、混合结构高层建筑及复杂高层建筑不应大于0.85。
周期比不满足要求,如何调整?一旦出现周期比不满足要求的情况,一般只能通过调整平面布置来改善这一状况,这种改变一般是整体性的,局部的小调整往往收效甚微。
周期比不满足要求说明结构的扭转刚度相对于侧移刚度较大,总的调整原则是加强结构外圈刚度,削弱结构内筒刚度。
2、周期比的调整方法
当第一振型为扭转时,说明结构的扭转刚度相对于其两个主轴(一般都靠近X轴和Y轴)方向的侧移刚度过小,此时宜沿两主轴适当加强结构外围的刚度,并适当削弱结构内部的刚度。
当第二振型为扭转时,说明结构沿两个主轴方向的侧移刚度相差较大,结构的扭转刚度相对其中一主轴(侧移刚度较小方向)的侧移刚度是合理的;但相对于另一主轴(侧移刚度较大方向)的侧移刚度则过小,此时宜适当加强结构外围(主要是沿侧移刚度较大方向)的刚度,并适当削弱结构内部沿侧移刚度较大方向的刚度。
1)最有效原则:削弱内部刚度,增强周边刚度,尽量周边均匀对称连续;
2)有较大凹入的部位加拉梁;
3)看看位移,将位移大的地方加拉梁,或者加大梁截面,加厚板;
4)增加外围梁截面,特别加强角部,和抗震墙部位的梁截面。
电算结果的判别与调整要点:
(1)计算结果详周期、地震力与振型输出文件(WZQ.OUT)。
因SATWE 电算结果中并未直接给出周期比,故对于通常的规则单塔楼结构,需人工按如下步骤验算周期比:
a)根据各振型的两个平动系数和一个扭转系数(三者之和等于1)判别各振型分别是扭转为主的振型(也称扭振振型)还是平动为主的振型(也称侧振振型)。
一般情况下,当扭转系数大于0.5时,可认为该振型是扭振振型,反之应为侧振振型。
当然,对某些极为复杂的结构还应结合主振型信息来进行判断;
b)周期最长的扭振振型对应的就是第一扭振周期Tt,周期最长的侧振振型对应的就是第一侧振周期T1;
c)计算Tt / T1,看是否超过0.9(0.85)。
对于多塔结构周期比,不能直接按上面的方法验算,这时应该将多塔结构分成多个单塔,按多个结构分别计算、分别验算(注意不是在同一结构中定义多塔,而是按塔分成多个结构)。
(2)对于刚度均匀的结构,在考虑扭转耦联计算时,一般来说前两个或几个振型为其主振型,但对于刚度不均匀的复杂结构,上述规律不一定存在。
总之在高层结构设计中,使得扭转振型不应靠前,以减小震害。
SATWE程序中给出了各振型对基底剪力贡献比例的计算功能,通过参数Ratio(振型的基底剪力占总基底剪力的百分比)可以判断出那个振型是X方向或Y方向的主振型,并可查看以及每个振型对基底剪力的贡献大小。
(3)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分析计算周期,地震力时,还应注意两个问题,即计算模型的选择与振型数的确定。
一般来说,当全楼作刚性楼板假定后,计算时宜选择“侧刚模型”进行计算。
而当结构定义有弹性楼板时则应选择“总刚模型”进行计算较为合理。
至于振型数的确定,应按上述[高规]5.1.13条执行,振型数是否足够,应以计算振型数使振型参与质量不小于总质量的90%作为唯一的条件进行判别。
(4)如同位移比的控制一样,周期比侧重控制的是侧向刚度与扭转刚度之间的一种相对关系,而非其绝对大小,它的目的是使抗侧力构件的平面布置更有效、更合理,使结构不至于出现过大(相对于侧移)的扭转效应。
即周期比控制不是在要求结构足够结实,而是在要求结构承载布局的合理性。
考虑周期比限制以后,以前看来规整的结构平面,从新规范的角度来看,可能成为”平面不规则
结构”。
一旦出现周期比不满足要求的情况,一般只能通过调整平面布置来改善这一状况,这种改变一般是整体性的,局部的小调整往往收效甚微。
周期比不满足要求,说明结构的扭转刚度相对于侧移刚度较小,总的调整原则是要加强结构外圈,或者削弱内筒。
(5)扭转周期控制及调整难度较大,要查出问题关键所在,采取相应措施,才能有效解决问题。
a)扭转周期大小与刚心和形心的偏心距大小无关,只与楼层抗扭刚度有关;
b)剪力墙全部按照同一主轴两向正交布置时,较易满足;周边墙与核心筒墙成斜交布置时要注意检查是否满足;
c)当不满足周期限制时,若层位移角控制潜力较大,宜减小结构竖向构件刚度,增大平动周期;
d)当不满足周期限制时,且层位移角控制潜力不大,应检查是否存在扭转刚度特别小的层,若存在应加强该层的抗扭刚度;
e)当不满足扭转周期限制,且层位移角控制潜力不大,各层抗扭刚度无突变,说明核心筒平面尺度与结构总高度之比偏小,应加大核心筒平面尺寸或加大核心筒外墙厚,增大核心筒的抗扭刚度;
f)当计算中发现扭转为第一振型,应设法在建筑物周围布置剪力墙,不应采取只通过加大中部剪力墙的刚度措施来调整结构的抗扭刚度。
参考文献:
[1]丛北华,廖光煊,韦亚星.计算机仿真在火灾科学与工程研究中的应用[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03,23(2):63-69.
[2]刘永军,姚斌,陈长坤,范维澄.性能化结构抗火设计的若干关键问题[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3,22(6):473-476.
[3]Kevin McGrattanb,Glenn Forney.Fire dynamics simulator (Version 4)uer’s guide [R].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2006,5:1~31.
[4]Dat Duthinh,Kevin McGrattan,Abed Khaskia. Recent advances in fire–structure analysis[J]. Fire Safety Journal ,2008,43:161-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