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虚词“以”字用法详解PPT

合集下载

《文言虚词“以”》课件

《文言虚词“以”》课件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2
“以”的常见用法
表示工具、手段
总结词
表示使用某种工具或方法来完成 某个动作或实现某个目的。
详细描述
在文言文中,“以”可以用来表示 使用某种工具或方法,例如“以戈 击之”(用戈攻击他),“以火焚 之”(用火烧掉它)。
示例
“以锯锯木”(用锯子锯木头)。
总结词
翻译练习是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将文言文句子翻译 成现代汉语,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以”字的用法和意义。
详细描述
选取一些包含“以”字的典型例句,要求学生将它们翻译成现代汉语。例如,“ 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等。同时,也可以要求学 生将现代汉语句子翻译成文言文,以检验他们对“以”字的掌握程度。
“以今日暮”(在今天黄昏时分)。
详细描述
在文言文中,“以”可以用来表示某 个动作或行为发生的时间或方位,例 如“以去年秋”(在去年秋天),“ 以上”(在上方)。
表示对象、范围
01
总结词
表示某个动作或行为所涉及的对象或范围。
02 03
详细描述
在文言文中,“以”可以用来表示某个动作或行为所涉及的对象或范围 ,例如“以君为长”(把您当作首领),“以天下为己任”(把天下当 作自己的责任)。
选择练习
总结词
选择练习是一种常见的练习形式,通过提供多个选项,让学生从中选择正确的 答案,以检验他们对文言虚词“以”的掌握程度。
详细描述
设计一些包含“以”字的句子,并在“以”字前后给出多个选项,让学生根据 语境选择正确的答案。例如,“以( )为意”、“以为( )”、“以( )人 者仁”等。

《文言文以的用法》课件

《文言文以的用法》课件

表示目的
总结词
表示行为的目的
详细描述
“以”在文言文中常用于表示行为的目的,后面常接动词或动词短语,表示为 了达到某个目的而采取的行为。例如,“以取天下”(为了夺取天下)。
表示结果
总结词
表示行为的结果
详细描述
“以”在文言文中也可以表示行为的结果,后面常接动词或动词短语,表示由于 某种原因或条件而产生的结果。例如,“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 余年”(由于公子贤能,多有门客,诸侯不敢出兵谋取魏国十多年)。
表示修饰关系
总结词
表示修饰关系,即修饰谓词的成分
详细描述
“以”在文言文中还可以表示修饰关系,即修饰谓词的成分,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地”。例如,“以疑众”( 用疑惑来使众人)。
03 “以”作为动词的用法
表示认为
总结词
表达个人或某个团体的看法、观点或态度。
详细描述
在文言文中,“以”常用于表示认为、以为的意思,后面常跟名词、形容词或动词,表示对某事物的 看法或态度。例如,“以天下为己任”表示把天下大事当作自己的责任。
《文言文“以”的用 法》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以”作为介词的用法 • “以”作为连词的用法 • “以”作为动词的用法 • “以”的特殊用法
01 “以”作为介词的用法
表示工具
总结词
表示动作行为所使用的工具或方法。
详细描述
“以”用于表示动作行为所使用的工具或方法,后面常跟名词,表示 工具或方法。例如,“以刀劈之”中的“以”表示用刀砍。
“以官阶定待遇”(按照官阶 确定待遇)。
表示原因
总结词 详细描述
示因,后面常跟名词或代词, 表示原因。例如,“以病请假”中的“以”表示因为生病请假

文言虚词“以”的用法

文言虚词“以”的用法

1 表示手段
以武力征服敌人
2 表示方式
以礼相待
3 表示材料
以石制造工具
“以”作为动词的用法
1 表示用某种方式进行
以笑对人生的挑战
“以”作为连词的用法
1 表示根据条件
以天气决定是否出门
2 表示根据标准
以成绩确定奖励
“以”引导的状语从句
1 表示目的
以便更好地完成工作
2 表示结果
以至于他无法忍受
“以”的常见搭配
以...为基础
以学问为基础建立理论
以...为准
以老师的意见为准备任务
以...为例
以青岛为例说明城市规划
以...为目标
以健康为目标进行锻炼
“以”在文言文中的应用
1
经史百家争鸣
2
以研究经史为目的进行学术讨论
3
新文化运动
以启蒙思想为基础推动了社会变革
礼乐之邦
以礼仪音乐为核心塑造了国家形象
文言虚词“以”的用法
“以”在中文中有着多种用法,既可以做介词,又可以作为动词和连词。它还可 以引导状语从句。本文详细介绍了“以”的基本含义和常见的搭配作为介词
表示手段、方式、材料等
3 作为连词
表示根据某种条件或标准
2 作为动词
表示用某种方式进行
“以”作为介词的用法

文言虚词“以”

文言虚词“以”

三.助词
1.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如: 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自王侯以下莫不逾奢 2.起调整音节的作用,如: 逆以煎我怀
四.动词
1.“以为” “认为” ,如:
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 皆以美于徐公 2.“用” “任用”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五.名词,译为“缘由” “原因” , 如:
古人秉烛游,良有以也
归纳“以”的用法
一.介词
1.表示工具,“拿” “用” ,如: 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2.表示凭借,“凭”“靠” ,如: 以勇气闻于诸侯 3.表示所处置的对象,“把” ,如: 操当以肃还付乡党 4.表示时间、处所,“于” “在” “从” ,如: 以八月十三斩于市
5.表示原因,“因为” “由于” ,如: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6.表示依据,“按照”“依照”“根据” , 如: 今以实校之
巩固练习
1.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2.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3.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4.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5.以其无礼于晋 6.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
7.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
8.皆以美于徐公
9.余船以次俱进
10.受命以来,夙夜忧叹
11.铸以为金人十二
12.敢以烦执事
谢谢观看
4.归去来兮辞
整理虚词“以”
1.耕植不足以自给(连词,用来) 2.诸侯以惠爱为德(介词,把) 3.家叔以余贫苦(介词,因为,由于) 4.舟摇摇以轻飏(连词,相当于“而”) 5.引壶殇以自酌(连词,来) 6.策扶老以流憩(连词,相当于“而”) 7.农人告余以春及(介词,把) 8.既自以心为形役(介词,让) 9.问征夫以前路(介词,用)
二.连词
1.表示并列和递进关系,“而且”“并且” ,如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2.表示承接关系,“而”,如: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3.表示目的或结果关系,“用来” ,如: 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文言虚词“以”字用法详解[1]

文言虚词“以”字用法详解[1]

(二)连词。
• ①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 记》) • ②忽魂悸以魄动。(《梦游天姥吟留 别》)
猛然间心惊胆颤,神志恍惚 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 “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① 樊哙侧其盾以撞。
2.表示修饰关系,前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 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
1.认为,把……当作或看作。 ①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把它设为。 ②铸以为金人十二。 把……作为或制成。
公子去了,我却不给您临别赠言,因此我知公子心里怪我,定会回来的
• ①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 之陋也。(《石钟山记》) • ②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 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2.用,任用。
• ①古人秉烛游,良有以也(李白《春夜宴 桃李园序》)
(五)名词。译为:缘由,原因。
(六)通假
• 1.通“已”,已经。 ①固以怪之矣。 ②日以尽矣。 • 2.通“已”,止。 ①无以,则王乎?以为功!
医生喜欢给没有病的人看病,并且把他们的痊愈当作是自己的功劳
二、下列加点的“以”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 是 • A.赵亦盛设兵以待 • B.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 C.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 D.余与四人拥火以人 • E.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 F.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 G.今以钟馨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H. 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
BG(A目的连词 B把 C并列连词 D顺承连词 E因为 F凭借 G把 H在)
1.作语助,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
• ①逆以煎我怀。(《孔雀东南飞》)
2.作语助,起调整音节作用。
(四)动词
• ①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触龙说 赵太后》) • ②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文言文以的用法》课件

《文言文以的用法》课件

结果的词语,如“以败北丧师,困辱亡国。”(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表示修饰关系
01
总结词
表示修饰关系,即“以”连接的两个成分存在修饰与被修饰的关系
02 03
详细描述
“以”在文言文中还可以表示修饰关系,即“以”连接的两个成分存在 修饰与被修饰的关系,其中被修饰成分通常是中心词,修饰成分则是对 中心词的补充说明。
详细描述
在文言文中,“以”还可以用作动词,表 示使用某物或利用某种资源。例如,“以 乘韦先,牛十二,犒师”(《左传·僖公 三十三年》)中的“以”表示使用牛作为 先行的礼物,即用四张牛皮作为先行的礼 物,十二头牛作为犒劳军队的礼物。
04
“以”的特殊用法
“以为”结构
总结词
表示主观判断或评价
详细描述
“以为”结构通常用于表示说话人的 主观判断或评价,相当于现代汉语中 的“认为”。在文言文中,“以为” 常用于句首,表示对某事的看法或观 点。
THANK YOU
02
“以”作为连词的用法
表示目的
总结词
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
详细描述
“以”在文言文中常用于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后面常接表示目的 的词语,如“以取”、“以求”、“以望”等。
示例
“以伐远扬,猗彼女桑。”(出自《诗经·魏风·伐檀》)
表示结果
总结词
01
表示动作行为的结果
详细描述
02
“以”在文言文中也可以表示动作行为的结果,后面常接表示
《文言文“以”的用法》PPT课件
目 录
• “以”作为介词的用法 • “以”作为连词的用法 • “以”作为动词的用法 • “以”的特殊用法
01
“以”作为介词的用法

文言虚词以

文言虚词以

5.杀之以应陈涉
6.属予作文以记之 7.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课堂检测:
1.路幽昧以险远
2.各各竦立以听
连词,表并列
3.淫侈之俗日日以长
4.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5.杀之以应陈涉
6.属予作文以记之 7.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课堂检测:
1.路幽昧以险远
2.各各竦立以听
连词,表并列
连词,表修饰
3.淫侈之俗日日以长
4.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5.杀之以应陈涉
6.属予作文以记之 7.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课堂检测:
1.路幽昧以险远
2.各各竦立以听
连词,表并列
连词,表修饰
3.淫侈之俗日日以长
连词,表修饰
4.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5.杀之以应陈涉
6.属予作文以记之 7.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五)名词
◆古人秉烛游,良有以也。
译为:缘由、原因。

(六)通假
◆固以怪之矣。
1.通“已”,已经。
◆无以,则王乎?
2.通“已”,止。

(七)复音虚词
◆项羽卒闻汉军之楚歌,以为汉尽得楚 地。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1、【以为】认为,把……当作或看作。

(七)复音虚词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2、【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 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
7.于是辞相印不拜,以资政殿学士行。 (《指南录后序》)
8.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9.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 之兴怀
7.于是辞相印不拜,以资政殿学士行。 (《指南录后序》) 凭借….的身份 8.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文言虚词(以)

文言虚词(以)

• 自唐显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登泰山记》)
• • • • • •
★复音虚词,“是以”、“以是”,今译:因此 是以( 因此 )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余是以( 因此 )记之,盖叹郦元之简(《石钟山记》 ★附:动词:以为,认为,任命,率领、用 皆以( 以为 )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用)。(屈原《涉江》)
一、连词 一 、 1、表并列:又、并 连 2、表递进:并且、而且 词 3、表承接:就、才、也 4、表因果:因而、因为 5、表假设:如果、假如 前 八 6、表修饰:地 项 7、表目的:来、用来 与 8、表时间、方位 而 处所的界限, 相 同 同“以”,而(以)南。 • 9、表转折:但是、然而 • 二、代词,你、你的 • 三、助词,而已、而已矣
• ★通“已”,今译:已经、停止。
通“已”,停止 •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 ) 一瞬(《前赤壁赋》)
• 而:
• • • • • • • • •

二、介词 三 1、介绍工具、凭借、 、 动 身份、办法:用、 词 拿,凭借、按照依 : 据、根据 认 为 2、介绍原因:由于、 、 因为(修饰动词, 任 命 无果) 、 3、介绍涉及的对象: 用 、 把、同 率 4、介绍时间、处所: 领 等 在、从于 四 、 通 ﹃ 已 ﹄ , 已 经 、 停 止
• ②赵王岂以(
由于 )一璧之故欺秦耶《廉蔺》
• ③以( 由于 )故其后名之曰“褒禅”。(《游褒禅山 记》) • 2、介绍原因,今译为: • 因,因为,由于
• ①以( 把 )沛公言报项王《鸿门宴》 • ②申之以( 拿 )孝悌之义《寡人之于国也》 • ③秦亦不以( 把 )城予赵。(《廉蔺》)

文言虚词“以”ppt课件

文言虚词“以”ppt课件
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用 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而〞——以致
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可以凭仗 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凭
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战国策·周策>〕
〔二〕.用作连词。用法相当于“而〞。 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 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夫夷以近,那么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2、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 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 省去。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
3、表示目的关系,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 果。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4、表示因果关系
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信陵君窃符救赵>〕
5、表示修饰关系,衔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 为"而",或省去。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陶渊明<归去来辞>〕
3、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缘由, 可译为"因""由于"
不赂者以赂者丧。〔<六国论>〕 以其无礼于晋,〔<烛之武退秦师>〕
4、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 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 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
5、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 译为"和"虚词“以是〞“是以〞,相当 于“因此〞,引出事理开展或推断的结果。

高中语文:文言虚词“以”字用法详解

高中语文:文言虚词“以”字用法详解

• 25、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 26、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 27、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 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连词,表因果;
• 28、木欣欣以向荣
连词,表修饰;
• 29、 作《师说》以贻之 • 30、 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连词,表目的“来 用来”;
• 31、背晋以归梁
表承接
• 32、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副词,通“已”,已
• 16、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 17、请其矢,盛以锦囊
介词“拿,用,把,凭
• 18、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 19、余船以次进
介词“按照”;
• 20、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 21、高祖以圣武定鼎 介词“依靠”;
• 22、以相国守代
介词“凭借……的身份”
• 23、以资政殿学士行
• 2险4以、远夫,夷则以至近者,少则。游者众;连词,表并列
练习
• 1、 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 2、 自以寿不得长 • 3、 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动词“以为” “认为”
• 4、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 5、 忠不必用矣,贤不必以
动词“使用”
• 6、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动词“做”
• 7、 宫之奇以其族行 • 8、 农民以鬻子者
动词“率领” 动词“有”;
• ①操当以肃还付乡党。(《赤壁之战》)
表示所处置的对象。译为:把
曹操想必会把我送还乡里
• ①以八月十三斩于市。 • ②以崇祯十七年夏,自京师徒步入华山为
黄冠。 • ③ 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
4.表示时间、处所。译为:于,在,从
在崇祯十七年夏天,从京都徙步到华山当道士。
• ①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 相如列传》)

高中语文:文言虚词“以”字用法详解精选课件PPT

高中语文:文言虚词“以”字用法详解精选课件PPT

• ①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 明《归去来辞》)
• ②各各竦立以听。(《促织》) • ③余与四人拥火以入。(《石钟山记》)
5.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 语,可译为\"而\",或省去。
(三)助词
• ①受命以来,夙夜忧叹。(以:表时间) (《出师表》)
• ②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以:方位) (《廉颇蔺相如列传》)

(一)介词
• ①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 (《廉颇蔺相如列传》)
• ②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璧之下。 (《石钟山记》)
1.表示工具。译为:拿,用,凭着。
• ①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 传》)
• ②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 ③皆好辞而以赋见称。(《屈原列传》)
2.表示凭借。译为:凭,靠。
1.认为,把……当作或看作。 ①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把它设为。
②铸以为金人十二。 把……作为或制成。
公子去了,我却不给您临别赠言,因此我知公子心里怪我,定会回来的
• ①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 之陋也。(《石钟山记》)
• ②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 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别那么大口,小心烫着。” 我点点头。
“对对,放点醋,这样好吃,我去拿。” 她转身去厨房拿来醋,给我碗里倒。 “怎么样,淡不淡,再放点盐?” 我摇摇头。
“当花瓣离开花朵,暗香残留,香消在风起雨后,无人来嗅”忽然听到沙宝亮的这首《暗香》,似乎这香味把整间屋子浸染。我是如此迷恋香味,吸进的是花儿的味道,吐出来的是无尽的芬芳。轻轻一流转,无限风情,飘散,是香,是香,它永远不会在我的时光中走丢。 旧的东西其实极好。学生时代喜欢写信,只是今天书信似乎早已被人遗忘,那些旧的记忆,被尘埃轻轻覆盖,曾经的笔端洇湿了笔锋,告慰着那时的心绪。现在读来,仿佛嗅到时光深处的香气,一朵墨色小花晕染了眼角,眉梢,是飞扬的青春,无知年少的轻狂,这份带不走的青涩,美丽而忧伤。 小心翼翼珍藏着,和母亲在一起的美好时光。母亲身体一直不好,最后的几年光景几乎是在医院渡过,然而和母亲在一起的毎一刻都是温暖美好的。四年前,母亲还是离开了这个世界,离开了我。生命就是如此脆弱,逝去和別离,陈旧的情绪某年某月的那一刻如水泻闸。水在流,云在走,聚散终有时,不贪恋一生,有你的这一程就是幸运。那是地久天长的在我的血液中渗透,永远在我的心中,在我的生命里。 时光就是这么不经用,很快自己做了母亲,我才深深的知道,这样的爱,不带任何附加条件,不因万物毁灭而更改。只想守护血浓于水的旧时光,即便峥嵘岁月将容颜划伤,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那时的时光无限温柔,当清水载着陈旧的往事,站在时光这头,看时光那头,一切变得分明。执笔书写,旧时光的春去秋来,欢喜也好,忧伤也好,时间窖藏,流光曼卷里所有的宠爱,疼惜,活色生香的脑海存在。 回忆的老墙,偶尔依靠,黄花总开不败,所有囤积下来的风声雨声,天晴天阴,都是慈悲。时光不管走多远,不管有多老旧,含着眼泪,伴着迷茫,读了一页又一页,一直都在,轻轻一碰,就让内心温软。旧的时光被揉进了岁月的折皱里,藏在心灵的沟壑,直至韶华已远,才知道走过的路不能回头,错过的已不可挽留,与岁月反复交手,沧桑中变得更加坚强。 是的,折枝的命运阻挡不了。人世一生,不堪论,年华将晚易失去,听几首歌,描几次眉,便老去。无论天空怎样阴霾,总会有几缕阳光,总会有几丝暗香,温暖着身心,滋养着心灵。就让旧年花落深掩岁月,把心事写就在素笺,红尘一梦云烟过,把眉间清愁交付给流年散去的烟山寒色,当冰雪消融,自然春暖花开,拈一朵花浅笑嫣然。 听这位老友,絮絮叨叨地讲述老旧的故事,试图找回曾经的踪迹,却渐渐明白了流年,懂得了时光。过去的沟沟坎坎,风风雨雨,也装饰了我的梦,也算是一段好词,一幅美卷,我愿意去追忆一些旧的时光,有清风,有流云,有朝露晚霞,我确定明亮的东西始终在。静静感念,不着一言,百转千回后心灵又被唤醒,于一寸笑意中悄然绽放。 唯用一枝瘦笔,剪一段旧时光,剪掉喧嚣尘世的纷纷扰扰,剪掉终日的忙忙碌碌。情也好,事也罢,细品红尘,文字相随,把寻常的日子,过得如春光般明媚。光阴珍贵,指尖徘徊的时光唯有珍惜,朝圣的路上做一个谦卑的信徒,听雨落,嗅花香,心上植花田,蝴蝶自会来,心深处自有广阔的天地。旧时光难忘,好的坏的一一纳藏,不辜负每一寸光阴,自会花香满径,盈暗香满袖。

《文言虚词“以”》课件

《文言虚词“以”》课件

2
转折连词
了解“以”作为转折连词的使用场景,增强对古代文献的阅读理解能力。
以”作为连词的灵活运用。
“以”作为动词
1 含义和用法
探索“以”作为动词的含义和用法,加深对 其在古代文献中的理解。
2 例句分析及练习
通过例句分析和练习,巩固对“以”作为动 词的应用能力。
“以”与其他文言虚词的区别
与“乃”的区别
比较“以”和“乃”的用法和意义,准确理解古代文 献中的区别。
与“则”的区别
学习“以”和“则”的异同,提升对古代文献的阅读 和理解能力。
与“皆”的区别
掌握“以”和“皆”的区别,准确运用于古代文献中。
与“者”的区别
了解“以”和“者”的用法和意义,更好地理解古代 文献中的句法结构。
鼓励同学们多读古籍,加深对“以”的理解 和应用。
总结
复习文言虚词“以”的使用方法
总结所学的文言虚词“以”的使用方法和要点, 巩固理解和应用能力。
学习文言虚词“以”的重要性和意义
强调学习文言虚词“以”的重要性,提高对古 代文献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参考文献
1 相关文献和资料的推荐
2 建议同学们多读古籍
推荐相关的文献和资料,供同学们深入学 习和探索。
《文言虚词“以”》PPT课 件
探索古代文献的关键 - 文言虚词“以”。了解它的含义和用法,让我们更好地阅 读和理解古代文献。
简介
文言虚词“以”的含义和用法
了解文言虚词“以”的意义和用法,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文献。
学习文言虚词“以”的重要性
深入学习文言虚词“以”,拓宽我们阅读古代文献的视野和能力。
“以”作为介词
1 表示手段、方式、
条件、原因

文言虚词(以)

文言虚词(以)
“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例如: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二)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 动 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三)表示目的关系,“以”后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 动 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而”“来”“用来”“以 致”等。 例如:
(二)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例如:
a.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b.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三)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 “因”“由于”。例如: a.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b.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大半。(《赤壁之战》)
(四)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 同“于”,可译为“在”“从”。例如: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四)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 可译为“因为”。例如: 不赂者以赂者丧。(《六国论》) 古人……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五)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 为“而”,或省去。例如: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归去来兮 辞》) 各各竦立以听。(《促织》)
十二、以:
1.用作介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 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 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 a等.愿。以例十如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b.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c.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小练习: 注释:b,都表假设 ,如果
1、下列文句中的“以”与例句中的“而”用法
Hale Waihona Puke 相同的一项是()• 例: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中职语文《文言虚词:之、而、以》课件

中职语文《文言虚词:之、而、以》课件


词性
用法
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 在句中作主语、宾语或 一个分句时,“之”用 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 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 可不译。
教材例句 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 之无惑也难矣!(《师说》)
②即患秦兵之来。(《廉颇 蔺相如列传》)
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 ①扣舷而歌之《前赤壁赋》
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 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 ②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凑成四个起调整音节的 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 ③倚歌而和之《前赤壁赋》

词性
用法
教材例句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 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劝学)) 结构助词、定 语后置的标志。 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 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③凌万顷之茫然。《前赤壁赋》
动 词
相当于“到…… 去”“往”
词性
用法
表示目的关系。可译 为“来”或“用来”。
教材例句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 房宫赋》)
代词
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 作定语,译为“你的”: 偶尔也作主语,译为 “你”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 织》)
复音 “而已",放在句末,表 虚词 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
当于“罢了”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 是而已。(师说》)
表示因果关系. 常用在表原因的 分句前,可译为 “因为”。
“以是"“是 以”“以此”, 相当于“因此", 引出事理发展或 推断的结果。
教材例句 ①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 者,徒以吾两人在也。(《廉 颇蔺相如列传》
以此知之,故欲往。(廉颇 蔺相如列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一)介词
• ①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 (《廉颇蔺相如列传》) • ②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璧之下。
(《石钟山记》)
1.表示工具。译为:拿,用,凭着。
2
• ①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 传》)
• ②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 ③皆好辞而以赋见称。(《屈原列传》)
2.表示凭借。译为:凭,靠。
• G.今以钟馨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H. 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
BG(A目的连词 B把 C并列连词 D顺承连词
E因为 F凭借 G把 H在)
28
• ③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以:表范围)
1.作语助,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
13
• ①逆以煎我怀。(《孔雀东南飞》)
2.作语助,起调整音节作用。
14
(四)动词
• ①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触龙说 赵太后》)
• ②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老臣认为太后为长安君考虑得太短浅了
1.以为,认为。
医生喜欢给没有病的人看病,并且把他们的痊愈当作是自己的功劳
1.认为,把……当作或看作。 ①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把它设为。
②铸以为金人十二。 把……作为或制成。
19
公子去了,我却不给您临别赠言,因此我知公子心里怪我,定会回来的
• ①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 之陋也。(《石钟山记》)
【有以】【无以】意思分别是“有什么办法 用来……”“没有什么办法用来……”
21
练习
22
• 1、 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 2、 自以寿不得长 • 3、 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动词“以为” “认为”
• 4、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 5、 忠不必用矣,贤不必以
动词“使用”
• 6、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动词“做”
15
• ①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涉江》)
2.用,任用。
பைடு நூலகம்16
• ①古人秉烛游,良有以也(李白《春夜宴 桃李园序》)
(五)名词。译为:缘由,原因。
17
(六)通假
• 1.通“已”,已经。 ①固以怪之矣。 ②日以尽矣。
• 2.通“已”,止。 ①无以,则王乎?
18
【以为】
• ①虎视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 ②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自京师乘风雪
• 15、不以此时引纲维,尽思虑 介词“在……的时候
• 16、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 17、请其矢,盛以锦囊
介词“拿,用,把,凭
• 18、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25
• 19、余船以次进
介词“按照”;
• 20、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 21、高祖以圣武定鼎 介词“依靠”;
• 22、以相国守代
介词“凭借……的身份”
• ② 卒以吾郡这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 (《五人墓碑记》)
• ③ 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 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
5.表示原因。译为:因为,由于。
6
现在按照实际情况察核他(的数字) • ①今以实校之。(《赤壁之战》) • ②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6.表示依据。译为:按照,依照,根据。
11
• ①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 明《归去来辞》)
• ②各各竦立以听。(《促织》) • ③余与四人拥火以入。(《石钟山记》)
5.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 语,可译为\"而\",或省去。
12
(三)助词
• ①受命以来,夙夜忧叹。(以:表时间) (《出师表》)
• ②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以:方位) (《廉颇蔺相如列传》)
3
• ①操当以肃还付乡党。(《赤壁之战》)
表示所处置的对象。译为:把
曹操想必会把我送还乡里
4
• ①以八月十三斩于市。 • ②以崇祯十七年夏,自京师徒步入华山为
黄冠。 • ③ 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
4.表示时间、处所。译为:于,在,从
在崇祯十七年夏天,从京都徙步到华山当道士。
5
• ①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 相如列传》)
8
① 樊哙侧其盾以撞。
2.表示修饰关系,前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 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
9
• ①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蔺 相如列传》)
• ②当求数顷之田,于伊、颍之上,以待余 年,教吾子与汝子(《祭十二郎文》)
• ③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 亡(《六国论》)
说明:“以”字的宾语有时可以前置,有时 可以省略。 ①以一当十(成语) ②夜以继日(成语) ③秋以为期(《诗经·氓》)
7
(二)连词。
• ①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 记》)
• ②忽魂悸以魄动。(《梦游天姥吟留 别》)
猛然间心惊胆颤,神志恍惚
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 “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3.表示目的关系,后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 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 “而”“来”“用来”“以致”等。
10
• ①不赂者以赂者丧(《六国论》) • ②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游褒禅山记》) • ③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
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
4.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 分句前,可译为\"因为\"。
连词,表目的“来 用来”;
• 31、背晋以归梁
表承接
• 32、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副词,通“已”,已
27
二、下列加点的“以”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 是
• A.赵亦盛设兵以待
• B.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 C.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 D.余与四人拥火以人
• E.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 F.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23
• 7、 宫之奇以其族行 • 8、 农民以鬻子者
动词“率领” 动词“有”;
• 9、 无以,则王乎!
动词通“已”,“停止”
• 10、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11、 不赂者以赂者丧 • 12、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介词“因为” “由于”
24
• 13、 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 14、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 介词“在,从”;
• ②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 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 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
20
• ①项王未有以应,曰:“坐。”(《鸿门 宴》)
• ②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庄暴 见孟子》)
• ③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 无以成江(《劝学》)
• ④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 以终余年(《陈情表》)
• 23、以资政殿学士行
• 2险4以、远夫,夷则以至近者,少则。游者众;连词,表并列
26
• 25、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 26、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 27、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 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连词,表因果;
• 28、木欣欣以向荣
连词,表修饰;
• 29、 作《师说》以贻之 • 30、 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