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鸡育雏期温度密度与通风

合集下载

育雏温度和湿度管理制度

育雏温度和湿度管理制度

育雏温度和湿度管理制度一、背景育雏温度和湿度管理是家禽养殖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雏鸡的健康和生长发育。

恰当的温度和湿度能够提高雏鸡的饲料利用率,促进其生长和发育,预防疾病的发生。

因此,制定和执行科学的育雏温度和湿度管理制度对于家禽养殖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二、温度管理1. 育雏温度范围根据雏鸡不同年龄段的需求,育雏室内的温度需要有所调整:- 1-7天龄的雏鸡:温度保持在32-35摄氏度之间;- 8-14天龄的雏鸡:温度要逐渐降低至30摄氏度;- 15-21天龄的雏鸡:温度保持在28摄氏度左右;- 21天龄以上的成鸡:温度逐渐适应环境,不再需要额外的暖气。

2. 温度调控设备- 采用暖气设备,如电热毯、电热棒等,根据实际需要适当调整温度;- 定时开启或关闭暖气设备,以保持适宜的室内温度。

3. 定期检查温度- 每日数次检查育雏室内的温度,确保温度处于合适范围内;- 若发现温度偏低或偏高,及时调整暖气设备,确保温度稳定。

4. 温度监控- 安装温度监控仪器,监测育雏室内的温度变化;- 设定温度报警值,一旦超出合适范围,及时发出警报并进行处理。

5. 温度记录- 每日记录育雏室内的温度变化情况,并进行存档备查;- 设立责任人负责温度记录工作,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三、湿度管理1. 确定湿度范围- 育雏室内的湿度应保持在50%左右;- 不同季节和气候条件下,可适当调整湿度范围,但需确保不低于40%,不高于60%。

2. 加湿设备使用- 可采用喷雾器、加湿器等设备进行加湿;- 定时开启或关闭加湿设备,以保持室内湿度稳定。

3. 确保通风顺畅- 保持育雏室内通风良好,确保空气流通;- 防止由于通风不良导致湿度过高。

4. 湿度监控- 安装湿度监控仪器,监测育雏室内的湿度变化;- 设定湿度报警值,一旦湿度超出合适范围,及时发出警报并进行处理。

5. 湿度记录- 每日记录育雏室内的湿度变化情况,并进行存档备查;- 设立责任人负责湿度记录工作,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肉鸡饲养应注意控制温度和密度

肉鸡饲养应注意控制温度和密度

肉鸡饲养应注意控制温度和密度温度温度是肉仔鸡正常生长发育的首要条件。

育雏给温的原则是:前期高,后期低;弱雏高,强雏低;小群高,大群低;阴雨天高,晴天低;夜间高,白天低。

温度的变化,应根据日龄增长与气温情况逐步平稳进行,绝不可忽高忽低变化无常。

开始温度较高,不能与孵化出雏的温度相差太大,否则雏鸡不适应,团缩打堆不愿活动,更不会采食,无法正常生长。

在肉鸡饲养过程中,温度是影响肉鸡生长的重要因素。

饲养肉鸡之前,要注意养鸡场的选址。

首先养鸡场应该选在通风的地方。

众所周知,养鸡场会产生刺激性很强的气味,这种气味不仅会破坏周围的环境质量,还会影响肉鸡的生长。

通风不仅可以去除异味刺激,改善环境质量,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对舍内温度有所调节。

养鸡场还应选择比较干燥的地方,潮湿的空气里各种细菌比较多,会使肉鸡患上各种疾病,湿度对温度的调节也会产生影响。

饲养场要选择在向阳处,阳光可以调节温度,阳光中的紫外线具有杀毒的作用。

温度必须根据肉鸡生长时期的需求进行具体调节,一般每个时期都有一个适合的温度范围,只有将温度控制在适宜的范围之内,才能获得肉鸡的最佳生长状态。

因为温度过高会影响雏鸡的正常代谢,产生不良的应激反应,表现为采食量减少,饮水增加,生长缓慢;而温度过低会引起感冒等疾病的发生。

应该在养鸡场安装一定数量的温度计,准确掌握温度状况,便于及时调节。

密度饲养密度也是影响肉鸡生长的重要因素。

肉鸡的饲养密度不仅会对温度产生影响,也会影响饲养场的湿度。

所谓密度就是每平方米饲养肉鸡的数量。

饲养密度过小,会造成资源浪费,减少经济收入,但对肉鸡不会造成什么影响。

如果肉鸡饲养密度过大,肉鸡正常活动会受到限制,鸡舍内的空气质量会很差,容易引发各种疾病,甚至死亡,严重影响经济效益。

肉鸡的饲养密度应根据肉鸡的不同生长时期做出相应调节。

如何做好肉鸡育雏期的饲养管理

如何做好肉鸡育雏期的饲养管理

如何做好肉鸡育雏期的饲养管理育雏期是指肉鸡在0~21日龄这段时期。

育雏期的管理应注意开食、饮水的方法,温度、湿度、通风、光照、密度、卫生等环境因素的控制。

(1)雏鸡的蘸嘴与饮水:雏鸡舍的温度较高,加上运输过程,雏鸡体内水分消耗很大,因此,雏鸡进舍后应立即蘸嘴、饮水。

饮水方法如何,对雏鸡以后的生长发育有很大影响。

①蘸嘴:目的是让每只雏鸡都尽快的学会喝水,虽然蘸嘴比较麻烦,但实践证明。

对提高雏鸡成活率有很大的好处,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季和长途运输后。

蘸嘴的方法是手轻轻握住雏鸡,用拇指和食指固定鸡头部。

让鸡喙浸于水中1~2次,注意不要将雏鸡的绒毛弄湿。

②饮水:第一次饮水应用温开水,在水中加入2%~5%的白糖或葡萄糖和0.05%~0?1%的维生素c。

将饮水器均匀的摆放在育雏器上,水不要加得太多,少给勤添。

饮水时要注意观察鸡群,蘸嘴后的雏鸡一般会自己饮水,如果发现不会饮水的鸡只,要人工强制饮水,必须确保全部鸡只都喝到水。

育雏舍内最好准备一个水缸,装满清洁的饮用水,这样可以使水温与室温相当,防止饮水过凉引起雏鸡生病。

饮水器要每天清洗1次,夏季炎热季节最好清洗2次。

饮水器内要不断及时补充新水。

在整个育雏期饮水一定不能间断。

从育雏的第2天开始饮水中要加入防雏鸡白痢的药物。

地面平养的为使垫料不弄到水里,饮水器下要垫块小砖头。

(2)开食及饲喂:一定注意雏鸡入舍后一定先饮水,后喂料,这样做有利于雏鸡的消化。

待全部鸡只都喝到水,饮水后2~3个小时再将饲料放入开食盘中供鸡啄食。

无论采用开食盘、塑料蛋托饲喂,都应注意少喂勤添以防饲料污染和浪费。

开食盘数量可按80~100只鸡雏一个,随日龄增长再添加。

有的养鸡户图省钱、省事,用厚纸或塑料布铺在地上,撒上料喂鸡,这种方法不仅浪费饲料,而且易造成饲料污染,增加鸡发病的机会,不利鸡的生长发育。

开食料可以采用粉状雏鸡饲料,也可以玉米面加少量蛋黄或奶粉当作开食料。

开食:一天喂给玉米面加少量蛋黄或奶粉为理想,100只鸡两个鸡蛋黄即可。

肉鸡饲养管理注意事项

肉鸡饲养管理注意事项

肉鸡饲养管理注意事项篇一:肉鸡日常管理及注意事项进鸡后的日常管理及注意事项1、0-7日龄1.1温、湿度:温湿度是育雏的关键,而育雏的成败又决定了整个饲养过程的成败。

尤其是1-3日龄,适当的高温高湿是符合鸡的需要的。

适当的高温可促进雏鸡活动,促进采食饮水,促进卵黄物质的吸收。

而适当的高湿则利于鸡的羽毛生长,也利于雏鸡采食。

所以1-3日龄,我们把握的原则为,温度宁高不低,一般以垫料温度不低于32度,60cm高度温度35-36度为标准,相对湿度控制在60-70%.1.2 光照:第一周目的是尽可能增加体重,达到出生重的4倍以上,所以光照强度应稍大一些,一般以40-50LUX为宜。

光照时间,第一天24小时,其它几天为23小时,闭灯1小时的目的是为了使雏鸡能适应因停电而造成的黑暗。

.1.3、饮水:真空饮水器、水线在进鸡之前一定要用清水冲洗干净,并提前放水预温(包括乳头水杯)。

水线水压指示管调节器调整至10cm,水线要平,第一天水线高度以乳头平于雏鸡眼睛为宜,2-3天后调至45度角饮水。

1.4、喂料:小雏要少喂勤添刺激采食,一般前3天3-4小时加料一次,3天后4-6小时一次。

料线应从首日龄使用。

1.5、注意事项:a、育雏重在保温,所以该阶段一定不要使雏鸡受凉,鸡舍的两端温度一定要够。

应该调整好加热系统,使舍内的昼夜温差以及鸡舍的不同部位的温差波动不能大,鸡舍漏风处一定要封好。

b、如果在寒冷季节,我们需要关注墙边,墙边的温度往往要和目标温度差7-8度,最好墙边用塑料布将鸡隔开。

C、对于采食饮水不好的小鸡挑到小鸡栏单独饲喂。

d、进雏后要教雏鸡饮水开食,轻轻敲打料盘水线吸引小雏的注意。

2、7-21日龄随着鸡只增长,工作方向要调整,降低光照强度,缩短光照时间,整个饲养期23小时以上的长光照不适应现在的需要,持续6小时以上的黑暗会增加体内褪黑素的产生从而促进机体免疫系统的发育,协调骨骼和内脏器官的发展,控制这一段时间的生长速度是我们的目的,对于控制呼吸道病的发生和发展很重要。

育雏饲养管理制度内容

育雏饲养管理制度内容

育雏饲养管理制度内容一、育雏环境管理1. 温度管理:新生雏鸡对温度的要求非常高,适宜的温度可以促进雏鸡的生长和发育。

通常情况下,0-7天龄的雏鸡需要在30-35摄氏度的环境下生活,逐渐降低至25摄氏度左右。

因此,在初生期需要提供适宜的温度,保持鸡舍内的温度稳定,避免出现温度过高或过低的情况。

2. 通风管理:良好的通风是保持鸡舍内空气清新、湿度适宜的重要条件之一。

通风不良会导致氨气积聚、湿度过高,影响雏鸡的生长发育。

因此,应定期清洁鸡舍,保持通风管道畅通,确保鸡舍内通风良好。

3. 垫料管理:鸡舍内的垫料应选用干燥、透气性好的材料,如木屑、稻草等。

及时更换垫料,保持鸡舍内干燥清洁,避免细菌滋生,确保雏鸡健康成长。

4. 大气压力管理:大气压力的变化会直接影响雏鸡的健康和生长发育,因此,在高原地区或气压变化大的地方,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调整气压,保障雏鸡的生长发育。

二、饲料管理1. 饲料配方:雏鸡的生长发育需要多种营养物质,因此要科学合理地配制饲料,保证雏鸡各项营养需求的满足。

不同阶段的雏鸡需要不同的饲料配方,应根据雏鸡的发育状态和需要来调整饲料的配方。

2. 饲料投喂:合理的饲料投喂量可以促进雏鸡的生长发育,过少或过多的饲料都会影响雏鸡的健康状况。

因此,要定期检查雏鸡的饲料摄入量,根据雏鸡的生长情况适时调整饲料投喂量。

3. 饲料清洁:饲料的清洁度直接影响到雏鸡的健康状况,应保持饲料的清洁干净,避免受到污染。

同时,在夏季高温天气要特别注意饲料的防潮防霉,避免饲料变质影响雏鸡的生长。

三、水源管理1. 饮水卫生:雏鸡对水的需求量较大,水的卫生状况直接影响到雏鸡的健康。

因此,要定期清洗和消毒饮水器具,保证饮水的干净卫生,避免细菌的传播。

2. 饮水温度:雏鸡的体温调节功能较差,所以饮水的温度要适中,避免过热或过冷的情况。

夏季高温时要多次更换水源,保持水温在适宜范围内。

3. 饮水频率:雏鸡每天需要多次饮水,特别是在夏季高温时更要保证雏鸡的饮水频率。

肉鸡的育雏管理

肉鸡的育雏管理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要养好肉鸡,育雏管理是中心环节。

特别是雏鸡出生后的前3天尤为重要,管理环节中任何失误都会影响鸡只遗传潜力的正常发挥。

在实际生产中,这些环节的管理很容易被忽视。

为了确保鸡群获得最佳的生产性能,鸡舍的环境(包括温度、湿度、密度、光照、通风等)、雏鸡的开饮和开食,对雏鸡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虽然生产水平较以前有了很大进步,但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仍然有很多养殖者忽视这些问题。

一、温度温度控制的好坏直接影响肉鸡的健康生长和饲料利用率。

在育雏的前5-7日龄,雏鸡基本没有自我体温调节的能力。

当环境温度升高或降低时,雏鸡的体温也随之升高或降低。

只有当鸡只的体温维持相对的恒定,才能确保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和代谢水平,获得最优的生产性能。

1、育雏温度一般在33—35℃,切忌不能忽高忽低,上下不超过3度,否则容易产生冷应激,引发鸡只呼吸道疾病。

2、温度计是控制温度的主要工具,温度计摆放位置一定要合理,网上平养的鸡群,温度计的水银球应该在网床下10cm左右。

防止网床下方温度偏低,使鸡只腹部受凉。

3、实际生产过程中要看雏施温,鸡群状态和温度计的只是数据结合考虑。

看雏施温,以鸡群中有3%-5%的鸡张口呼吸,少数鸡只两翅张开平铺于地为准。

这时,鸡群感到最为舒适,舒适的表现是鸡群很安静无不快的叫声。

若温度偏低则鸡只聚堆,分散不均匀,身体不展;若温度偏高,张口呼吸的鸡只较多。

温度过高,采食量减少,饮水增多,生长缓慢;温度过低,卵黄吸收不良,易引起消化不良等疾病,增加饲料消耗;温度正常,鸡只分布均匀,在育雏室内呈星型分布,来回悠闲走动。

4、地面平养应注意垫料厚度,因为鸡趴在地上,感受的是地面温度。

5、在进雏前两天,开始试温,①注意检查炉子是否好烧,有无烟倒烟现象,鸡舍各处受热是否均匀;②避免进鸡后再升温给鸡带来冷应激。

二、湿度育雏期间,湿度要求控制在65%--70%。

雏鸡腹部没有羽毛,脐孔没有完全闭合。

卵黄中的营养物质是雏鸡早期主要的营养来源,也是母源抗体的供给场所。

白羽肉鸡饲养管理

白羽肉鸡饲养管理
白羽肉鸡饲养管理
白羽肉鸡的生产管理规程
• 采用全进全出,全面清扫卫生,提前一周消毒,冬季进雏 提前一天加热,温度33 ~ 35℃,温度达不到育雏温度, 影响卵黄吸收,育雏面积,夏天50~70只/㎡,冬天70 ~ 90只/㎡。1到10日龄育雏.
• 第一日龄 • 1.饮水:在进雏1-2小时将饮水器装满20 ℃左右温开水,
水中加电解多维。 • 2.温度与湿度:白天不低于33 ℃,夜间部低于35 ℃.相对
湿度65 ~70%。 • 3.开食:饮水后2 ~3小时喂食,少给勤添白天3到5次,
晚间1到2次。
• 4.光照:24小时,每15 ㎡一个40到60瓦灯泡.前7天 采取 24小时。
• 第二日龄 • 1.温度:33 ~ 35℃。 • 2开口药:水中加电解多维,减少应激,加氟苯尼考,净
• 2.免疫后吧 灯泡换成7 ~ 9瓦。
第十四日龄
法氏囊饮水免疫,进口疫苗用一倍量,国产疫苗2到4倍量。 免疫后用环丙沙星。
十八日龄
十八日龄左右防治球虫,用磺胺类药物,重症首次用药可加倍, 也要注意药物过量引起的中毒,如果中毒马上服用维生素C或 小苏打。

二十到二二日龄
新城疫Ⅳ饮水免疫,有呼吸道时免疫可推后一两天
化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连加3到5天,药量25毫克/Kg体 重。
• 第四日龄 • 1.温度,33℃。以后每周降2到3度,28天以后,温度最还
保持早 23℃左右,最低被能低于18℃。 • 2.通风:可以适当打开通风口,以免舍内二氧化氮和氨气
超标。
• 第七日龄
• 1.做做新支二联苗免疫,免疫前后加多维,免疫后会有疫苗 反应,有 轻微的呼吸道,用药物进行防治,一般用红霉素, 多西环速+氟苯尼考。

肉鸡育雏期饲养管理及疫病防治

肉鸡育雏期饲养管理及疫病防治

8 疫 病 防 治 措 施
做 好 鸡舍 环境 的消毒 工作 。雏 鸡 的鸡 舍 内部 , 全 面用 戊 二醛 、 酸碱 类 或 者是 卤族 之类 的消 毒液 喷洒 , 关 闭 门窗使 用福 尔 马林 熏 蒸 的方 式 消 毒 。雏 鸡 鸡 舍 的 周 围环境 要 做 好 定期 消毒工 作 。每 隔 2 - 3星 期 使
死亡率 高。在 肉鸡 的饲养管理过程 中,育雏期很关 键, 直接对 肉鸡正常生长和出栏时间造成很大影 响, 进 而对 肉鸡 的经济 效益 产 生影 响 。因此 , 笔者 就如 何 做 好 良种 肉鸡 育雏 期 的饲 养 管理 工 作 ,以 及育 雏 期
的疫病 防治 工作 提 出一些 雏 期 饲 养 管 理 及 疫 病 防 治
余 传 新 ( 贵州省余庆县 小腮镇农业服务 中心 贵 1 ' 1 余庆 5 6 4 4 0 0 )
改 革 开放 之 后 , 农 村不 断调 整 产业 结构 , 家 禽养
殖业 渐渐 被 重 视 ,成 为农 村 经济 发 展最 重要 的产 业
之一 。在 良种 肉鸡 养殖 过 程 中 , 育 雏期 是 肉鸡 饲养 各
环 节 里 最重 要 的一个 阶段 , 在 这个 阶段 , 雏鸡 虽 然 生
长发育旺盛 , 但是其体温调节能力差 , 消化能力也不 强, 如果饲养管理工作没有做好 , 肉鸡 很 容 易 发 病 ,
影 响 其 成 活 率 以及 后期 的生 长性 能 。所 以要 特别 关 注育 雏期 的管理 工作 与疫 病 防治 工作 。
加 大通风 力 度 , 以免 雏鸡 吹 了风着 凉从 而带 来损 失 。
取 养分 , 加 上雏 鸡 的体 温调 节 能力 不 强 , 发 病 率 以及

肉鸡育雏的环境管理

肉鸡育雏的环境管理

肉鸡育雏的环境管理
1、温度:育雏温度应稳定在34-36℃,从第7天开始,以后每周降低2-3℃,至第四周龄结束时舍温应保持在20℃左右。

2、湿度:育雏室在一周内相对湿度保持在70%左右,第二周以后保持在60%左右。

3、光照:1-6周龄保持60瓦灯炮,22小时光照。

7-20日龄应采用15瓦灯泡,16-18小时光照,从21日龄开始至出栏应采用15瓦灯泡,20-22小时光照制度。

4、通风换气:每1至2小时打开门窗30秒到1分钟,排除舍内污浊空气,换上新鲜空气,但应避免穿堂风。

5、称重与分群:每周周末称重,计算鸡群平均体重与均匀度,检查总结管理工作的好坏。

同时对公鸡、母鸡实行分群饲养,根据各自特点进行管理。

小雏鸡育雏管理制度

小雏鸡育雏管理制度

小雏鸡育雏管理制度一、引言为了提高小雏鸡的成活率和生长发育速度,养殖户必须建立科学的育雏管理制度。

本文将从饲养环境、饲养饲料、疫病防控等几个方面详细介绍小雏鸡的育雏管理制度。

二、育雏环境管理1. 温度控制小雏鸡在出生后的头几天内对温度的需求非常高,一般要保持在摄氏35-37度之间。

随着小雏鸡的生长,温度可以逐渐降低,但也不能低于摄氏20度。

养殖户应根据小雏鸡的生长发育情况随时监测温度,并及时调整。

2.湿度控制小雏鸡对湿度的要求也较高,一般要保持在60%-70%之间。

如果湿度过高,容易引起小雏鸡患上呼吸道疾病;如果湿度过低,容易导致小雏鸡脱水。

因此,养殖户应注意保持适宜的湿度,可通过加湿器或通风设备来调节。

3.通风管理通风是保持小雏鸡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养殖户应确保鸡舍内有良好的通风,并避免氨气积聚。

通风可以促进小雏鸡的新陈代谢,减少疾病的传播。

4.光照管理适量的光照可以促进小雏鸡的生长发育和消化吸收。

养殖户应确保鸡舍内有足够的自然光照或人工光照,并避免强光直射。

此外,光照时间应根据季节变化进行调整,确保小雏鸡的合理作息。

三、育雏饲料管理1. 饲料配比小雏鸡的饲料配比需要根据不同生长阶段进行调整。

一般来说,出生后的头几天内可采用助孵料;后续可逐渐过渡到全价料。

养殖户应根据小雏鸡的年龄、品种和生长状况,科学配比饲料,确保其获得充分营养。

2. 饮水管理小雏鸡对水的需求也非常大,应随时保持水源清洁、充足。

养殖户应定时清洗水管和水盆,防止细菌滋生。

此外,要确保饮水温度适宜,不要过冷或过热。

3. 饲料投喂量和频次小雏鸡的胃容量较小,一次不能吃太多。

养殖户应根据小雏鸡的年龄和生长发育情况,科学控制饲料的投喂量和频次,避免浪费和胃肠道问题的发生。

四、疫病防控管理1. 预防接种小雏鸡在出生后应及时接种疫苗,建立免疫系统。

常见的疫苗包括新城疫疫苗、传染性鼻炎疫苗等。

养殖户应注意选择正规生产厂家生产的疫苗,确保接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肉鸡饲养温度

肉鸡饲养温度

肉鸡饲养温度温度是肉鸡生长必备条件之一,调控好鸡舍温度是非常重要的任务,怎样把控好温度呢?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店铺为大家精心推荐的肉鸡饲养温度,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肉鸡舍温度和湿度(一)鸡舍温度控制肉鸡饲养前期个体小,绒毛稀,体温调节能力差,对环境温度变化十分敏感,因而要为其创造一个适宜的温度环境。

温度是育雏阶段最主要的要素。

肉仔鸡在适宜温度环境中,能获得较高的成活率、增重速度和饲料报酬。

究竟每次育雏的温度是否合适,还要通过雏鸡的动态表现来判定:(1)温度适宜时,雏鸡在室内散布均匀、活泼好动、羽毛光顺、紧贴体表,睡眠时较为安静,吃食时争先恐后。

(2)温度太低时,雏鸡就会出现低温表现,雏鸡拥挤于热源附近或某角落,羽毛蓬松,精神萎顿,发出连续不断的叫声。

这样时间长了,容易引起雏鸡感冒或被压死。

必须立即加温,并驱散挤堆雏鸡。

(3)温度过高时,雏鸡远离热源,展翅爬卧,张口喘气,争相喝水,饮水器内常常无水,绒毛却湿了。

时间长了,会使雏鸡体质衰弱,生长受阻,甚至热死。

温度过高时要逐渐降温,但要注意,骤然降温会引起感冒。

因此在肉仔鸡的整个饲养期内都要注意对鸡舍温度的控制。

可在舍内适当位置放置温度计进行观测,并采取一定措施进行降温或升温调节。

如在炎热季节,鸡舍内气温较高时,可打开门、窗及通气孔,开启风扇或排风扇,加大舍内通风量,使舍内温度降下来。

必要时还可用冷水喷洒地面或采取在屋顶喷雾的措施进行降温。

在寒冷季节,应加强鸡舍保温取暖工作,关闭门窗,在舍内用火炉、烟道、暖气或红外线灯取暖,但同时要考虑适当的通风换气,避免诱发呼吸道疾病、腹水综合征等,或发生窒息、中毒。

另外在建造鸡舍时,屋顶、墙壁要用隔热保温性能好的材料,这对鸡舍的防寒和防暑都非常重要。

(二)鸡舍湿度控制一般情况下,相对湿度对鸡群的影响并不太大,以保持干燥为宜,可以防止细菌繁殖和感染,但相对湿度不宜低于40%。

育雏前2周应保持在60%--70%,以后在50%--60%。

肉鸡各阶段适宜温度范围是多少_肉鸡饲养方法

肉鸡各阶段适宜温度范围是多少_肉鸡饲养方法

肉鸡各阶段适宜温度范围是多少_肉鸡饲养方法在不同的阶段对于肉鸡养殖的温度要求也是不一样的,每一个阶段的温度是多少呢?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店铺为大家精心推荐的肉鸡各阶段适宜温度范围,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肉鸡各阶段适宜温度范围肉鸡对温度的要求:1~3日龄为34~35℃,4~7日龄为32~33℃,以后每周下降2~3℃,到第三周周末降至27℃,直到20~21℃,停止降温,并保持这一温度。

育雏期间,炎热天气要注意防止舍温过高,每周可降3℃,冬季要注意防寒流及贼风,每周可降2℃。

降温要均匀,不能太快或太慢。

温度是否合适可以通过观察雏鸡的行为状态。

温度适宜时,鸡只分散均匀,活泼好动,羽毛光顺,食欲良好,饮水正常,粪便正常,鸡群20~30只为一群,且鸡群间相互走动。

育雏前期的温度不足,会影响肉鸡的正常的生理活动,表现为行动迟缓,扎堆,向热源靠拢,食欲不振,卵黄吸收不良,易引起消化道疾病,增加死亡率,严重时大量雏鸡会窒息死亡。

温度过高也会影响肉鸡的正常代谢,表现为肉雏鸡张嘴喘气,远离热源分布,精神懒散,采食量减少,饮水增加,生长减缓。

中后期环境温度过低,会降低饲料的利用率。

肉鸡育成期的温度专业资料显示,白羽肉鸡育肥期,室内温度在18-19℃时,生长的速度最快,25℃时饲料转化率最高。

所以,通常育肥期的环境温度控制在20-21℃为宜,因为在这个温度段下,肉鸡生产的饲料转化率和生长速度都比较理想。

肉鸡能适应的温度范围比较大,但超出适宜温度外,对其生长、生产都是不利的。

例如,温度较低时,肉鸡采食量大,生长速度感觉上很快,其实有相当一部分饲料用以维持体温,料肉比会很高,也就是造成了饲料隐形损失。

不过也有人认为,肉鸡在温度时,常常扎堆取暖,活动减少,生长速度和饲料效率都会降低。

当然,在高出适宜温度的环境下生存,饮水增加,食欲下降,饲料采食量低,生长缓慢。

肉鸡的饲养密度饲养密度对雏鸡的健康和生长影响很大,密度过高,鸡群踩踏增加,意外死亡率高,疫病发生率高。

肉鸡的生长温度适宜范围

肉鸡的生长温度适宜范围

肉鸡的生长温度适宜范围肉鸡的生长温度适宜范围对于其健康和生长速度具有重要影响。

以下是关于肉鸡生长温度适宜范围的详细讨论:一、肉鸡对温度的需求肉鸡是恒温动物,对温度的变化非常敏感。

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肉鸡能够保持正常的代谢活动,促进生长。

然而,过高的温度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对肉鸡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二、适宜的温度范围根据研究和实践经验,肉鸡生长的适宜温度范围为18℃-32℃。

在这个范围内,肉鸡能够保持健康,生长速度较快。

1、1-7日龄:雏鸡刚孵化出来时,对温度的需求较高。

1-3日龄的雏鸡需要保持33℃-35℃的环境温度,4-7日龄的雏鸡需要保持31℃-33℃的环境温度。

在这个阶段,雏鸡通过母体的保温能力逐渐降低,因此需要保持适当的温度以促进其生长。

2、8-14日龄:从第8天开始,雏鸡的生长速度加快,对温度的需求逐渐降低。

此时,环境温度可以逐渐降低到28℃-31℃。

这个阶段的温度管理对于雏鸡的骨骼发育和免疫系统的建立非常重要。

3、15-21日龄:在第15天到第21天期间,雏鸡的生长速度进一步加快,对温度的需求继续降低。

环境温度可以逐渐降低到25℃-28℃。

在这个阶段,雏鸡的羽毛开始长出,能够通过自身的调节来适应环境温度的变化。

4、22日龄以后:从第22天开始,雏鸡的羽毛已经长齐,能够通过自身的调节来适应环境温度的变化。

此时的环境温度可以逐渐降低到20℃左右,但需要注意避免突然降温和温差过大。

三、温度对肉鸡生长的影响适宜的温度范围对于肉鸡的生长具有重要影响。

过高的温度会导致雏鸡出现热应激,表现为张口呼吸、饮水增加、食欲下降等症状。

长时间的高温环境会导致雏鸡生长受阻、免疫力下降、死亡率增加等问题。

而过低的温度则会导致雏鸡出现冷应激,表现为颤抖、蜷缩身体、相互挤压等症状。

长时间低温环境会导致雏鸡生长缓慢、免疫力下降、死亡率增加等问题。

四、温度管理注意事项为了确保肉鸡生长的适宜温度范围,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定期检查育雏室的温度计和湿度计,确保其准确可靠;2、根据肉鸡的生长阶段和季节变化,及时调整育雏室的温度;3、在育雏期间,注意观察肉鸡的行为和健康状况,及时调整环境温度;4、在寒冷的季节里,可以采用电热毯、火炉等设备来提高育雏室的温度;5、在炎热的季节里,可以采用湿帘、喷水等设备来降低育雏室的温度;6、在育雏期间,要注意通风换气,避免室内空气污浊;7、在运输或转移雏鸡时,要注意保持适当的温度和通风换气。

肉鸡育雏期温度密度与通风

肉鸡育雏期温度密度与通风

肉鸡育雏期管理参照
温度
注:适宜的温度表现在雏鸡活动正常。

温度低,雏鸡拥挤,容易压死,会出现拉稀糊肛,诱发慢性呼吸道病。

温度高雏爱睡觉,吃食少,生长慢,喝水多,粪较稀等。

湿度
注:观察雏鸡最好的特征是看脚趾(脚鳞)。

如湿度合适,脚趾光亮,丰满无皱纹。

如湿度低,则脚趾干瘪,皱纹多。

湿度高,细菌易繁殖,诱发疾病,湿度低,易起灰尘,灰尘带病菌进入呼吸道而发病,所以圈舍要经常消毒。

密度
注:密度过高,发生拥挤,雏鸡找不到水料,整齐度差,发病率高。

如果出现断水,很容易造成脱水死亡。

通风
注:温度逐渐降低,通风逐渐加强。

育雏室内,人在里面10分钟,感觉不敝气,嗅不出氨气为宜。

光照
注:自然天黑,防突然停电带来应激,光照以鸡能吃料为准,20平方米40W白炽灯。

光线强,鸡兴奋好斗,啄肛。

鸡常见病诊断表
1、肉鸡生长期内,采食量每天呈递增趋势,如果食量不增加,说明管理有问题,或者有疾病感染。

采食量下降,必然有病菌感染。

细菌感染初期症状不明显的情况下,是不会减料的。

如果没有症状,出现减料,必有病毒感染。

2、每天仔细观察活动状况、粪便情况,发现弱病者,隔离观察和治疗。

对病弱的要及时淘汰。

育雏期肉鸡的饲养管理

育雏期肉鸡的饲养管理
影响。
保 全部 鸡 只都 喝 到水 。饮 水 器每 天清 洗 1 次, 炎 热 季 节最 好清 洗 2次 。饮 水器 内要 及时 补充新 水 。在 整 个育 雏期 饮水 一定 不 能间断 。 从 育雏 的第 2天 开 始 饮水 中要 加入 防雏 鸡 白痢 的药物 。 2开食 及饲 喂 雏 鸡 人 舍 后 一 定要 先 饮 水 . 后 喂料 , 这 样 做 有 利 于雏鸡 的消化 。 饮 水后 2 ~ 3个小 时再 将饲 料放人 开食 盘 中供 雏鸡 啄食 。应注 意少喂 勤添 以防 饲料 污 染 和浪 费 。开 食料 可 以用 粉状 雏鸡 饲料 , 也 可 以用 玉 米面加 少 量蛋 黄或 奶粉 当作 开食料 。 第 1天喂 给
理应 注 意饮 水 方 法 、 开食 、 密度 、 温度 、 湿度 、 通风 、 光照 、 卫 生等 因素 的控 制 。
1蘸嘴 与饮 水
的葡 萄糖 和 0 . 1 %的维 生素 C 。 将饮 水器 均匀 的摆 放 在 育雏 器上 , 水 要加 得适 量 , 少 给勤 添 。 饮水 时要 注
蘸 嘴 : 目的是 让 每只 雏鸡 都 尽快 的学会 喝水 ,
虽然 蘸 嘴 比较麻 烦 , 但 对提 高 雏鸡 成 活 率有 很 大 的
好处 , 尤 其 是在 炎 热 的夏季 和 长途 运 输 后 。蘸 嘴 的
方法 是 手轻 轻握 住 雏鸡 。 用 拇 指 和食 指 固定 肉鸡 头
部, 让 肉鸡 喙浸 于水 中 l ~ 2次 。
种 鸡福 利 的情 况下 , 获得 最佳 的饲 养效 果 。
在2 . 5 ~ 3 . 5千 克 , 由于 颗粒 料 适 口性 好 、 采 食 时 间 短、 易消化吸收、 故增重较快 , 所 以一 般 肉鸡 都 饲

养殖技术-肉鸡育雏把握好温度是关键

养殖技术-肉鸡育雏把握好温度是关键

养殖技术-肉鸡育雏把握好温度是关键雏鸡需要的环境条件包括温度、湿度、通风换气等条件。

温度与雏鸡的体温调节、活动、采食、饮水、饲料的消化吸收、抗病能力和生长发育等有密切关系。

育雏前两周雏鸡恒定自身体温的功能较差,需要依靠环境温度来调节。

温度过低,体热散发加快,雏鸡因怕冷而密集,不爱采食和活动,影响生长发育并诱发白痢,造成挤压伤亡;温度过高,影响雏鸡的正常代谢,雏鸡食欲减退,大量失水,体质变弱,生长发育缓慢,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生感冒或感染呼吸道疾病以及发生啄癖。

所以育雏时一定要掌握好适宜的温度标准。

正常情况下,刚出壳的肉用雏鸡要求的育雏温度为33℃-35℃,以后每周下降2℃-3℃。

衡量育雏温度是否合适,除了观察温度计外,主要是观察鸡群精神状态和活动表现。

温度过高,雏鸡远离热源,张口喘气,饮水量增加张翅下垂,食欲下降;温度过低,雏鸡互相拥挤、扎堆,靠近热源,羽毛蓬乱,不断发出“唧唧”叫声,采食减少。

育雏期鸡群所需温度为:0-7日龄为29℃-31℃;8-14日龄为27℃-28℃;15-121日龄为24℃-25℃;以后为18℃-21℃。

育雏时应将鸡舍用隔帘分隔成两部分,用前部分育雏,育雏期面积按10.8只/平方米计算。

用保温伞育雏。

每只保温伞可养400-500只雏鸡,保温伞周围高度为30-50厘米,距保温伞下的温度为35℃,而保温伞周围为27℃,第二周保温伞下的温度为29℃-32℃,温度为24℃,保温伞护围3天就开始逐步扩大,直到一周后全部拆除后,鸡群密度约为10.8只/平方米。

整个鸡舍供暖。

为了节约燃料,开始隔出的育雏面积要保证21只/平方米,随着雏鸡日龄增大及育雏所需温度的逐步降低,逐渐将隔帘向后移动,直到育雏期结束时达到饲养密度10.8只/平方米。

随着育雏日龄的增加,肉用雏鸡应逐步降低育雏温度,最后停止加温。

具体脱温时间,应根据育雏季节、雏鸡健康状况及外界气温变化灵活掌握。

一般早春、晚秋、冬季育雏可在4-6周龄左右脱温,晚春、初夏及早秋育雏,可在3-4周龄脱温,夏季育雏,只需早、晚加温几次就行。

肉鸡养殖中的饲养密度如何合理分配

肉鸡养殖中的饲养密度如何合理分配

肉鸡养殖中的饲养密度怎样合理分派肉鸡养殖中的饲养密度怎样合理分派1、温度在整个饲养期内肉鸡对温度要求都很严格。

有试验表示,5 周龄后偏离适合温度1℃,到8 周龄时每只肉鸡体重约减少20g 。

肉鸡适合温度的范围以下:1— 2 日龄 34— 35℃,3— 7 日龄 32— 34℃,8— 14 日龄 30— 32 ℃,15— 21 日龄 27—30℃,22— 28 日龄 24—27℃,29— 35 日龄 21—24℃,35 日龄至出栏保持在21 ℃左右。

应注意,上述列出的温度是指鸡背高度处的温度。

还能够经过察看鸡群的活动来判断。

当温度正常时,肉鸡表现为开朗,散布平均,食欲优秀,饮水适合,睡眠时不挤堆,寂静,听不到尖喊声。

当温度过高时,鸡不好动,远离热源,张口喘息,采食量减少,饮水量减少,常常出现拉稀现象,长久偏离则生长发育迟缓,羽毛缺少光彩。

当温度过低时,肉鸡主动凑近热源,发出连续不停的尖叫,夜间睡眠时不寂静,易挤堆甚至出现压死或憋死现象,应付此惹起足够重视。

2、湿度肉用仔鸡适合的相对湿度范围是 5O %~ 70 %。

一般 10 日龄前要求湿度大一些,可达 70 %,这对促使雏鸡腹内卵黄的汲取和防备雏鸡脱水有益。

10 日龄后相对湿度要少一些,可保持在65 %左右,这样有益于棚内保持干燥,防备因垫料湿润而引起球虫病。

3、光照光照的目的是延伸肉鸡的采食时间,促使其生长速度。

一种光照时间安排是在整个饲养期每日 23 小光阴照, 1 小时黑暗,采纳此法可使中后期肉鸡死亡率增添。

当前一般采纳以下光照方案:1~2 日龄 24 小光阴照;3~42 日龄 16 小光阴照, 8 小时黑暗;43 日龄后 23 小光阴照, 1 小时黑暗,这类光照方案既不影响肉鸡生长又可提升成活率。

光照强度的原则要求是由强变弱,1~7 日龄应达到 3.8w /平方米,8~42 日龄为 3 .2w /平方米,42日龄此后为 1.6w /平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肉鸡育雏期管理参照
温度
注:适宜的温度表现在雏鸡活动正常。

温度低,雏鸡拥挤,容易压死,会出现拉稀糊肛,诱发慢性呼吸道病。

温度高雏爱睡觉,吃食少,生长慢,喝水多,粪较稀等。

湿度
注:观察雏鸡最好的特征是看脚趾(脚鳞)。

如湿度合适,脚趾光亮,丰满无皱纹。

如湿度低,则脚趾干瘪,皱纹多。

湿度高,细菌易繁殖,诱发疾病,湿度低,易起灰尘,灰尘带病菌进入呼吸道而发病,所以圈舍要经常消毒。

密度
注:密度过高,发生拥挤,雏鸡找不到水料,整齐度差,发病率高。

如果出现断水,很容易造成脱水死亡。

通风
注:温度逐渐降低,通风逐渐加强。

育雏室内,人在里面10分钟,感觉不敝气,嗅不出氨气为宜。

光照
注:自然天黑,防突然停电带来应激,光照以鸡能吃料为准,20平方米40W白炽灯。

光线强,鸡兴奋好斗,啄肛。

鸡常见病诊断表
1、肉鸡生长期内,采食量每天呈递增趋势,如果食量不增加,说明管理有问题,或者有疾病感染。

采食量下降,必然有病菌感染。

细菌感染初期症状不明显的情况下,是不会减料的。

如果没有症状,出现减料,必有病毒感染。

2、每天仔细观察活动状况、粪便情况,发现弱病者,隔离观察和治疗。

对病弱的要及时淘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