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思考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考题

一简述什么是自然辩证法。

1 广义的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是研究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问题,特别是科学技术的生产力功能问题,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结合科学技术发展史探讨科技发展及其重大哲学问题。

2 自然辩证法是一个学科群:自然辩证法是研究各门具体学科技术领域中重大哲学问题的学科,科学发展到一定阶段对重大科技成果从哲学高度进行审视,进行价值评价,还包括对高科技及其伦理社会后果的哲学思考。

3 狭义的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是应当以最新科技成果为基础,探讨自然界的本质及其演化规律及自然观问题,具体包括四大起源与演化:天体起源与演化,地球起源与演化,生命起源与演化以及人类的起源与演化。

4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哲学。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自然界科学技术本质规律的科学,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科学技术观,也是指导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学方法论,还包括各门具体学科中的重大哲学问题,其内容主要有自然观、科学技术观和科学方法论三部分,其中两对矛盾,即人与自然的矛盾、科学实践与科学认识的矛盾,贯穿自然辩证法体系的始终。

二简述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一书的体系结构及主要内容。

自然辩证法一书以两对矛盾为主线,将论文和札记分成六个部分。

1 第一部分,导言。一篇论文,若干札记。论述了自文艺复兴以来自然科学的发展及取得的重大成就,说明形而上学自然观的产生有其必然性,同时论述了十九世纪以来重大科学发现,在形而上学自然观上打开了一个缺口,为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2 第二部分,自然科学与哲学。两篇论文《<反杜林论>旧序-论辩证法》,《自然科学中的神秘世界》,一篇札记。论述哲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哲学为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研究者只要掌握了正确的哲学思维,就能在研究中避免麻木性,少走弯路,排除唯心主义和宗教神学的干扰,加速研究进程。

3 第三部分,辩证法。一篇论文《辩证法》,一篇札记《辩证法》。论述了辩证法的科学体系,强调辩证法是客观的,是由三大规律、五对范畴构成的。

4 第四部分,物质运动形式。一篇论文《物质运动形式》,一篇札记《运动基本形式科学分类》。论述了辩证唯物主义运动观,解释了物质运动同时间、空间之间的内在联系,并说明科学分类是以对象运动形式为依据的。

5 第五部分,各门学科中的哲学问题或各门具体学科中的辩证法。四篇论文,五篇札记,论述了各门学科中的重大哲学问题。

6 第六部分,劳动创造了人。一篇论文《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化中的作用》。论述了劳动创造了人,创造了人类社会,在辨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之间架起了桥梁,实现了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

三结合古代自然观的具体成就,简要说明古代自然观是朴素唯物主义与自发辩证法的统一。

古代自然观是由三个部分构成:探讨世界本源的元素论、探讨物质结构的原子论、探讨天体运行规律的宇宙论。

1 元素论。古希腊的米利都学派、赫拉克利特的“活火说”,中国的“八卦”、“五行”学说,认为某些具体的要素组成了世界万物,并且这些要素相互依赖,相互制约。

2 原子论。包括留基伯-德谟克利特原子说,伊壁鸠鲁的原子,卢克莱修的原子论-《物性论》。认为世界是由原子微粒构成的,并且用原子的重量、吸引和排斥这对矛盾以及其他力学原因,解释了事物的形成和消失。

3 宇宙论。对天体的形状和状态进行了描述及勾画提出了宇宙无限的概念。这些古代的自然观都摆脱了上帝或神灵创造世界的束缚,开始从自然界自身存在的东西寻找世界的本源。

这些思想以自然界自身存在的事物为本源,解释其他万物现象的产生及存在。从事物出发,体现了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在解释世界状况问题上,以联系和发展的观点进行解释,具有鲜明的辩证法特征。即实现了朴素唯物主义同自发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四试比较L-D原子论与伊氏原子论的异同。

相同点:

1 它们都认为原子是构成世界万物的基本要素,原子在虚空中存在运动着;

2 认为原子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实物粒子,数量无限;

3 原子即不能产生,也不能消灭。(物质不灭论)

不同点:

1 伊氏原子论在承认L-D原子论提出的始原原子的基础上进一步把原子分为始原原子和结构原子;

2 L-D原子论认为原子有大小、位置、形状、次序等数量上的差异,本质上没有区别。而伊氏原子论在承认量的差异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原子有性质方面的差异,原子有重量,正是由于重量的不同导致了性质上的差异;

3 L-D原子论认为原子的波动形式是一切事物的动因,并把它归结为自然界的必然性;伊氏提出原子运动的偏斜学说,原子除了由于重力引起的下降运动外,还有偶然的偏斜运动,克服了L-D原子论否认偶然性存在的缺陷,确立了偶然性在运动中的地位,具有朴素辩证法的思想。

五简述中国古代“八卦”、“五行”学说中朴素唯物主义与自发辩证法的思想。

1 中国的“八卦”学说最早出现在《周易》中,分乾、坤、震、坎、离、兑八种,分别对应天、地、雷、风、水、火、山、泽;从日常生活中选取八种自然物作为构成万物的本原;认为世界上万物都是由这八种要素构成的,这是朴素唯物主义的思想;又将这八种要素分为两个层次,乾、坤为阴、阳,其余的六种是由阴阳交互生成的,由这八种要素相互作用,生成万物;即阴阳对立,但阴阳以不同比例结合以可形成其它事物,矛盾存在其中。通过阴、阳的相互交互来解释事物的产生、发展及消亡,这是辩证法的思想。

2 中国的“五行”学说认为世界万物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要素构成的。中国古代思想家把这五种物质作为构成万物的元素,以此说明自然界万物的起源和多样性的统一,体现了朴素唯物主义的思想;提出“五行”相生相克和无常胜,既相互促进又相互排斥,相生对应着统一关系,相克对应着对立关系,这是辩证法的思想。

六简述古代自然观的特性。

1 直观性:将世界的本原归结为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不清楚一般和特殊的关系,将具体的物质形态等同于物质自身。

2 猜测性:用想象的幻想联系去代替真实的联系,甚至用臆测去填补空白。

3 思辨性:从某一前提出发,通过严谨的逻辑推理得出结论,很难以付诸实践检验,甚至回避实践的检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