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品牌战略方案的十步法之七:利用品牌杠杆

合集下载

商业模式——杠杆借力:向蒙牛学习中国最牛的杠杆借力

商业模式——杠杆借力:向蒙牛学习中国最牛的杠杆借力

在我很多的案例研究和分析里,我一直不太愿意去讲大企业的事情。

因为那离我所服务的客户群体,距离太远。

听多了大企业,不但无益,反而有害。

但是今天这个案例很特别,特别到你几乎可以立即学习这种思维,并应用到你的生意中。

有关杠杆借力的生意故事,非常多。

但近现代来,几乎没有一个人能象牛根生那样,将之运用得炉火纯青,出神入化。

相信大家都知道蒙牛,这是一家牛奶制品公司。

但你可能不知道这家公司的成长史。

牛根生的蒙牛案例,是一个从头到脚都在运用杠杆的企业历史。

这是一头牛,却跑出了火箭速度。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他的故事。

1999 年,蒙牛由牛根生投资 100 万元起步,无厂房,无资产,无奶源;2001 年,蒙牛销售收入 7.24 亿元;2002 年,蒙牛销售收入 16.68 亿元;2003 年,蒙牛销售收入 40.71亿元;2004 年,蒙牛销售收入 72.13 亿元;2005 年,蒙牛销售收入 108 亿元, 净利润 4.56 亿元。

2009 年,蒙牛拥有总资产 300 多亿元,职工近 3 万人。

2008 年 9 月,发生三鹿乳粉的三聚氰胺事件,蒙牛受此影响订单大跌,最危时期,订单跌幅达 80% ,传言资金缺口达 30 亿之巨,蒙牛虽遭重创,却逃过死劫。

2009 年 2 月,蒙牛的高端产品特仑苏(占据中国高端乳品市场超过七成份额),被质疑含有“OMP”致癌物质(造骨牛奶蛋白),质检总局紧急叫停,蒙牛受致命打击。

2009 年 7 月,中粮集团以 61 亿港币收购蒙牛公司 20%的股权,成为蒙牛第一大股东。

牛根生辞去内蒙古蒙牛乳业董事长职务。

至此,牛根生与他的蒙牛故事告一段落。

我在这里提起这个牛根生与蒙牛的案例,重点不是要去评论这个企业的是非。

而是剖析牛根生在创业过程中,如何进行杠杆借力,将之运用得炉火纯青,出神入化。

第一步,刚开始时,牛根生没有钱,只有 100 万元现金,要进入乳业几乎不可能。

怎么办?找老朋友投资, 5 个月后获得了1000 多万元;这是资金杠杆。

卓越品牌战略的十步法之七利用品牌杠杆

卓越品牌战略的十步法之七利用品牌杠杆

卓越品牌战略的十步法之七利用品牌杠杆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卓越品牌战略的十步法之七:利用品牌杠杆第七步利用品牌杠杆利用品牌杠杆是品牌战略管理的第七个步骤,品牌杠杆是利用现有的品牌资产来发展新业务同时通过新业务的发展来反哺资产价值的双向过程,是将创造未来的发展平台与扩充现有的品牌资产这两大关键点很好结合起来以实现螺旋式上升的方法。

品牌杠杆认为品牌是最有价值的资产,品牌资产的利用程度越高则自我保值增值的能力也就越强;相反未经充分利用的品牌就是没有使用的资产,被闲置的品牌资产会因为不能运用于更好更新更大规模的环境而逐渐贬值,正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本世纪初太太药业更名为健康元的案例就相当典型,笔者当时就说这是“引刀自宫”之举而健康元还呶呶辩解说“太太”并未完全取消仍然保留着产品主品牌的地位,但实际上“太太”从公司品牌下降为产品品牌肯定会使其未来品牌延伸的机会大大减小,这意味着将丧失从更大的产品类别范围源源不断汲取品牌资产的机会,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其结果必然是资产缩水和品牌老化,现在的情况完全证实了我们当初的判断,不仅“健康元”一点不健康,“太太”也成了老徐娘!品牌杠杆和前面的品牌体验、品牌网络是承前启后、紧密接合的关系,前面的品牌战略活动着眼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创建和积累品牌价值(无论是基于产品品牌还是基于品牌网络的方式),而品牌杠杆则强调充分利用已有的品牌价值去创造更多的价值(让强势品牌发挥更大的作用才是品牌的终极价值),实现“品牌价值—公司价值—品牌价值”的良性循环,如果说前面的品牌建设是蛋生鸡的话,品牌杠杆就是鸡生蛋!谈到品牌杠杆很多人的脑海里面可能会想到品牌延伸,没错,品牌延伸的确是品牌杠杆的一种类型而且是很重要的类型,但品牌杠杆除了品牌延伸之外还包括更广泛的内容,笔者开发了“品牌杠杆矩阵”来说明品牌资产在流动转移中增值的杠杆机制(品牌资产和企业的其它资产一样也需要流动性),品牌资产的杠杆效应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企业杠杆(分为内部转移和企业间转移),另一个层面是产品杠杆(分为现有产品转移和新产品转移)。

卓越品牌战略的十步法

卓越品牌战略的十步法

卓越品牌战略的十步法随着“没有品牌就没有未来”的观念越来越成为商业界的共识,当前已不再是需不需要品牌战略的问题,而是做不做得好品牌战略的问题,要想做好品牌战略,除了意识强烈、观念对头、讲求策略和富有创造性之外,一套科学完整、严密规范的作业程序必不可少。

但是根据笔者多年的品牌实践观察,现在企业界和咨询界正恰恰缺少这样的一套程序(即便有也通常是东拼西凑残缺不全),其结果自然是品牌战略常常因片面而陷入失败、因冲动而走向不归,这方面的典型可谓不胜枚举:有的企业认为品牌战略就是战略思维,沾沾自喜于搞出一本号称“品牌基本法”的红宝书,学好文件抓好纲纲举目张;有的企业认为品牌战略就是形象识别,觉得穿新鞋才能走新路,换标就会换一切;有的企业认为品牌战略就是广告传播,深信只要“360度”拥抱顾客就能让顾客拥抱品牌,大投入才能有大产出;有的企业认为品牌战略就是“品牌年”,热衷于全体动员抓住“战略转折点”,打它几个“三大战役”自然以后就会“百万雄师过大江”;有的企业认为品牌战略就是组织安排,什么“品牌经理”、“首席品牌官”、“品牌管理委员会”,一个都不能少,能给安上的全给安上,兵强马壮对品牌负责还怕品牌不对绩效负责?然而这些做法都是盲人摸象各执一端,管中窥豹各私所见,坐井观天岂能九天揽月?以蠡测海岂能九洋捉鳖?现在必须警醒和明白,好的结果只会来自好的过程,只有精心设计的品牌战略流程才能确保谋全局而不仅仅是谋一隅、谋万世而不仅仅是谋一时,才能达到可持续性创建强势品牌、积累品牌价值的目的。

笔者基于多年的品牌战略理论和实践浸润,经过不断的总结、归纳、修正和补充得出了“卓越品牌战略十步法”,这个“卓越品牌战略十步法”包括前后衔接、环环相扣的十个品牌建设活动节点:战略品牌分析、经营战略匹配、明确品牌远景、设计品牌识别、发展品牌体验、构建品牌网络、利用品牌杠杆、管理品牌组合、建立内部品牌、以及打造横向品牌,这是一个逻辑严密、全方位且随需应变的品牌战略管理程序,不仅能够解决在各个不同层面管理品牌价值的问题(如业务/组合/集团/跨边界等),而且能够对策当前重要的品牌建设议题(领导/再造/国际化等),希望“卓越品牌战略十步法”未来能够帮助更多的企业从成功走向成功。

品牌养成计划十步法则

品牌养成计划十步法则

关系为中心,理顺品牌作为组织、个人、产品或者符号出现时的具体表现。

步骤六:策划品牌更深的体验通过组织概念、原产地、地方文化、品牌故事、娱乐元素等方面,进一步带给消费者感观刺激、触动情感,从而广泛引发生活形态及行为思考,让品牌在社会文化中起到主导潮流的作用。

案例:左岸咖啡馆小资情调成功佐证台湾统一企业的乳类食品都是以统一牌子出售,长期以来无法突破二、三线商品的形象。

当时台湾市场上,以TetraPak包装的饮料,不论是高价的咖啡还是低价的豆奶,价钱总是10~15元新台币,罐头包装饮料则卖20元,市场竞争非常激烈。

策划者希望能将统一同样类别、相同容量的饮料卖到20元。

如何让消费者接受25元一杯的高价?最后选取了咖啡。

经过分析,觉得来自左岸咖啡馆的咖啡价值最高,人们愿为此付出最高价钱。

左岸咖啡馆带着咖啡芬芳、成人品味,给她们精神上一种全新的感觉,左岸咖啡馆的电视广告是一个女孩的旅行摘记;平面广告是发生在左岸咖啡馆的一系列短篇故事;电台则在深夜播放着诗般的左岸咖啡馆故事。

为使消费者相信左岸咖啡馆的存在,策划一系列幻想变成现实的动作。

在台湾最豪华的书店外面布置左岸咖啡馆,还制作了15分钟题为《左岸咖啡馆之旅》的有线电视节目,介绍塞纳河左岸20家咖啡馆。

法国国庆期间,左岸咖啡馆与雷诺、标致、香奈尔、ChristianDior等法国口牌同是庆宴和法国电影节赞助商之一步骤七:让品牌视觉说话视觉信息一直是人类最主要是信息方式,让品牌视觉说话!是每个企业品牌传播战略的重要目标。

品牌VI主要就是品牌符号与辅助图形,能够很好的起到形象传播的作用,统一品牌的形象视觉系统,帮助消费者更好识别企业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印象。

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美国或者是其他国家,肯德基、麦当劳的品牌视觉都是全球统一的,在很远的地方你就会看到KFC、M等标识,走近肯德基、麦当劳的店面你就会看到微笑的上校爷爷和山姆大叔的亲切笑脸,不管在全球有多少家店,他们的视觉形象总是统一的。

卓越品牌战略的十步法之九建立内部品牌

卓越品牌战略的十步法之九建立内部品牌

卓越品牌战略的十步法之九:建立内部品牌第九步建立内部品牌建立内部品牌是品牌战略管理的第九个步骤,内部品牌是品牌战略的内部化过程(亦即以企业成员为对象在内部开展的品牌建设项目、计划和活动),是通过对品牌资源的配置、品牌运作的规范、品牌活动的控制、品牌意识的渗透、品牌努力的激励、以及品牌内部的忠诚来有效地实施品牌战略。

长期以来内部品牌一直受到孤立和忽视,由于狭隘地将品牌(实际上是产品品牌)的视野局限于顾客而非所有的利益关系者(也包括内部成员),所以人们普遍认为组织内部与品牌战略无关,误以为任何组织都有可能执行完美的品牌战略,并不了解传统落伍的、未经精心设计的组织会对品牌发展不合时宜,但事实上组织因素对能否创造强势品牌是有极大影响的,品牌战略只能在那些组织安排鼓励其发展的公司里顺利实施,如有些公司的控制系统设计是为了能够监控和提高品牌的绩效,而其它的公司由于缺乏这样的系统因而完全不了解品牌的业绩,显然前者比后者更有可能打造成功品牌。

内部品牌从性质上来说是支持、补充和深化前面步骤的品牌建设活动,我们知道前面所介绍的品牌建设活动都带着明显的外部导向,但这些外部品牌活动的执行和效果最终都有赖于内部成员是否能够凝聚共识、协调一致和持续努力,可以说没有内部品牌绝无外部品牌,这一点非常像蒋中正所说的“攘外必先安内”、以及辩证法所说的“内因决定外因”,所以由内而外进行全方位的品牌建设是必经之道。

内部品牌战略能够实现更加平衡的品牌战略,使得品牌战略不仅注重以顾客为中心的承诺,也能够深入考虑利益关系者尤其是内部顾客(员工)的期望和要求,从而协调一致顾客和主要利益关系者对于品牌价值的见解,完整统一的品牌才有可能。

内部品牌要求以品牌为基础来建立和完善整个公司的物理结构和心理结构,为了更系统性地解读这种物理性和心理性结构,笔者开发了“OPPCLE model”:O指的是organization(品牌管理组织),P 指的是process(品牌管理流程),P指的是performance(品牌管理绩评),C指的是culture(品牌文化),L指的是leadership(品牌领导力),E指的是employer(雇主品牌)。

卓越品牌战略的十步法之六构建品牌网络

卓越品牌战略的十步法之六构建品牌网络

卓越品牌战略的十步法之六:构建品牌网络第六步构建品牌网络构建品牌网络是品牌战略管理的第六个步骤,品牌网络是与特定环境相关的具有品牌资产的要素所构成的集合,这些特定要素的品牌资产能够通过积极主动的管理转移给目标品牌,从而达到加强/改变原有的资产价值或者为其创造新的资产价值的目的。

品牌网络这个由笔者首创的概念是传统品牌管理所没有的,但类似的提法并非绝无仅有,如大卫艾克的“品牌化差异点/活力点”和凯文凯勒的“次级联想”就和品牌网络有异曲同工之意,只是艾克和凯勒将其当成一项偶尔为之的技巧,所以没有进一步探索深入下去形成系统性的架构,另外他们也没有看穿其重要的战略涵义,所以并没有将其作为品牌战略在内容和流程上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品牌网络由于提供了绕过业务/产品品牌来创建品牌价值的解决方案,所以对传统品牌管理的思维和方法是一种颠覆,我们知道传统品牌管理所说的品牌实际上指的是产品品牌,所谓的品牌战略和品牌管理不过是产品品牌战略和产品品牌管理而已,无论是宝洁的“品牌经理”还是奥美的“品牌管家”其焦点都在于产品品牌,甚至连公司品牌是否存在这样的基本问题都有争议(如定位专家特劳特就认为公司品牌是一种本不存在的幻觉),这就是我们把传统品牌管理称之为“品牌近视眼”的原因了(其危害性不次于莱维特的经典说法“营销近视症”),这种鼠目寸光只盯着产品中蕴藏的品牌资产,却看不到那些不以产品的形式出现的品牌资产,当然更谈不上去发掘、关联和利用这些宝贵的潜在品牌资源了。

品牌网络观点认为应该用更深广的视野来进行品牌管理,由于品牌资产分布的广泛性和表现的多样性,每一个品牌本质上都是一套品牌网络,前台或许是一个具体的可视的产品品牌,后台则一定是一套泛化的潜藏的品牌网络,只有管理好作为后台的整个品牌网络,作为前台的产品品牌才有可能被管好,孤立地管理产品品牌是没有办法真正管好的(基于产品品牌的品牌识别和品牌体验并不是最终和唯一的解决之道),品牌网络极大地拓宽了品牌管理的领域,能够提供全方位创建强势品牌的蓝图,产品品牌的建设也可以从品牌网络中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绝的动力。

十个杠杆撬起领导力

十个杠杆撬起领导力

杠杆一-愿景管理大师彼得斯(Tom Peters)说过:“畏缩不前是不可能让你变得优秀的。

”你必须纵观全局、高瞻远瞩。

你必须要对你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将来的成功做到心中有数,否则它们将永远不会实现。

可能有些人会认为,愿景是天才、寓言家或者英雄们的专利。

其实它取决于从该愿景中获益的对象。

如果你希望你的愿景能够改变国家的命运或者是将全人类联合起来,你也许需要等待历史上那重要一刻的来临并完成你的使命。

但是,如果你希望你的愿景能够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从而改变你的家庭、公司或社区的未来,那么你有权力拥有远大梦想,并且竭尽所能实现你的愿景。

愿景,就是把远大的抱负与富有挑战性的目标结合起来,最终描绘出一幅你心目中的“成功蓝图”。

然后,你决意将其变为现实。

你毅然决然地朝着愿景前进。

你每天的思维都围绕着愿景展开。

你调配资源,运筹帷幄。

你对悲观派视而不见。

你义无反顾绝不回头,一心朝着终点线冲刺。

杠杆二-坚持原则“行之有道”是讲求效率。

“坚持正道”是达到效果。

既有效率又有效果自然很好。

然而,坚持原则比“坚持正道”更重要:目的明确,讲究原则,对众人施以正面的影响。

坚持原则有两层含义:首先,你从那些成功和幸福所赖以生存的原则中获益匪浅,而这些原则是你从老师、书本和经验那里学到的。

然后,你对当前及未来的行为做出某种从一而终的决定。

例如,某人知道大家都有“私有财产权”,而且偷窃非君子所为,因此决定一生绝不会当一个小偷。

他绝不会对自己的行为规范有丝毫犹豫。

他不会站在珠宝店内,心里却盘算着一颗钻戒的诱惑也许值得他为之冒一次险。

他早已做出绝不偷盗的决定。

就是这样。

他不会在偷还是不偷的念头之间举棋不定,忍受痛苦抉择的煎熬。

这才是坚持原则的要义。

杠杆三-人际关系当今社会,人际关系是如此之紧密,乃至忽略它你就是忽略了一生中最重要的投资机会。

人际关系讲究的是灵活、尊重、沟通与信任。

一段关系是否融洽,终极指标就是看关系的双方是否能够相互信任。

信任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卓越品牌战略的十步法之:设计品牌识别

卓越品牌战略的十步法之:设计品牌识别

卓越品牌战略的十步法之:设计品牌识别设计品牌识别是品牌战略管理的第四个步骤,品牌识别就是组织希望能创造和保持与品牌有关联的事物和理念,是为了在顾客心目造就美好的品牌形象而赋予品牌的特质和承诺。

如果嫌这个定义太过复杂(这是大卫艾克的定义),简单的说品牌识别就是定义品牌(从联想的角度对品牌的内涵进行完整定义),通过物理性和心理性的各种维度来对品牌进行描述和写真;如果还嫌这个定义太过抽象,形象的说品牌识别就是品牌的身份证(对新品牌是出身证,对品牌组合就是户口本了),正是有了识别,品牌才能超越产品而存在同时赋予产品以生命和灵魂。

品牌识别是品牌战略管理中最为关键的内容之一,被用来推动几乎所有的品牌建设活动,无论对企业还是对顾客品牌识别都有重要意义:首先品牌识别能够驱动品牌形象使其按照管理预期实现,而不至于出现形象与组织预期相背离的情况(这意味着品牌战略失败);其次品牌识别能够积累品牌资产(因为品牌资产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就是品牌联想),品牌识别通过高效且富有创造性的体验活动将会形成均衡而丰富的品牌资产;最后品牌识别能够建立、巩固和加强顾客关系,品牌识别不仅通过向顾客承诺提供功能性、情感性或自我表达性利益,而且通过向其它品牌提供可信度来创造关系价值,正因为如此,所有的强势品牌毫无例外地都拥有清晰、独特、丰富和活力的品牌识别,如BMW就以“终极驾驶乐趣、极致技术美学、非凡活力尊荣、全球顶级声望” 的品牌识别在世界范围内广受推崇。

从程序上来讲,品牌识别的设计需要考虑前一个步骤的品牌远景,品牌远景的三个组成部分都对品牌识别有明显的指引作用,其中品牌愿景能够帮助启发对潜在品牌识别的构思(如丰田的“领导者”),而品牌使命也意味着必须找到能够在不同的利益关系群中产生一致性共鸣的识别元素(如索尼的“实现梦想”),品牌价值观更会直接地反映到具体的识别内容中去(如耐克的“不断超越”)。

从规划、执行和控制的角度,设计品牌识别主要涉及到两项工作:一是设计品牌识别要素模型(什么样的品牌识别能够完整地定义和展现目标品牌);二是设计品牌识别实施系统(在复杂的实践中品牌识别如何贯彻到位)。

卓越品牌战略的十步法之八管理品牌组合

卓越品牌战略的十步法之八管理品牌组合

卓越品牌战略的十步法之八:管理品牌组合第八步管理品牌组合管理品牌组合是品牌战略管理的第八个步骤,品牌组合是基于某种具有内在关联的品牌所形成的集合,更准确的表述是与特定品牌相关的所有产品市场环境以及多重品牌关系的集合既是品牌的集合又是产品品牌的集合;必须知道品牌组合并不是一堆砖头,也不是一麻袋土豆,多个品牌托权者/产品品牌受托者只有通过主动精心的管理形成一定的整体性才谈得上组合化,所谓的组合就是组织加合力对于许多大中型规模企业来说,品牌战略的焦点已经不再是单体品牌而是品牌组合管理品牌组合的难度远远超过管理单个品牌,受市场细分化、业务多样化和并购重组的影响,各式各样的品牌衍生和产品派生行为变得非常普遍,这使得品牌组合日益膨胀、复杂和缺少战略意义,使得在不同的品牌和品类之间实现资产价值的最大化变得困难重重,如通用汽车的破产很大程度是因为多年以来其品牌组合管理的失败,通用汽车一直没能让12个独立主品牌Cadilac、Buick、Pontiac、Oldsmobile、Chevrolet、Saturn、Opel、Saab、Vauxall、Holden、Hummer、GMC协调一致去创造组合价值,也没能发挥品牌组合的庇护效应;为了应对这种不利的局面,必须能够提供一套系统的方法用来审查现有的品牌组合,发现需要进一步分析和解决的在品牌组合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清晰地界定品牌组合的结构、品牌的范围、品牌的职能角色/地位、品牌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品牌在不同的产品市场环境中的作用,进而对整体品牌组合进行宏观管理,用组合的视野对品牌进行团队式管理,将原来杂乱无章、互相冲突的品牌组合变得秩序井然、相互连贯,最后品牌组合就会象交响乐团一样奏出和谐之声;品牌组合必须考虑与之前的品牌建设活动的紧密衔接,尽管从品牌识别、品牌体验、品牌网络到品牌杠杆都是着眼于为单个品牌创建和利用资产价值,属于业务/产品品牌战略的范畴,而品牌组合则是着眼于为多个品牌平衡和优化资产价值,属于集团/公司品牌战略的范畴;但单体品牌战略和品牌组合战略并非风牛马不相及,就像人总会长大成家一样,个体品牌发展到一定阶段也会形成品牌家族如英美烟草的品牌家族包括300多个品牌,伊莱克斯的品牌家族也包括300多个品牌,而ATT 的品牌家族甚至包括多达1500个品牌,这个时候单体战略和组合战略就会产生强烈的相互作用,一方面对家族品牌的投资以及价值建设能够使整个品牌家族受益,另一方面品牌家族的协调一致也能使其中的家族品牌更加强势和具有优势;品牌组合战略是集团/公司品牌战略的核心内容之一犹如业务组合战略在经营战略中的地位,但很多人对品牌组合战略理解“矮化”,最突出的一点就是把品牌架构等同于品牌组合战略,就连Interbrand、Futurebrand、Enterprise IG这些所谓的国际公司也未能免俗,其实品牌组合战略需要处理更加错综复杂的议题,远远不是一个简单的品牌架构就能替代的后文将看得很清楚;一般而言,品牌组合战略包括两大块工作内容:一块是品牌组合健康度审查,另一块是品牌组合要素规划;首先是进行品牌组合健康度审查,品牌组合健康度审查是对当前品牌组合的系统性、批判性和建设性审查,旨在评价品牌组合是否满足品牌战略的要求,如果不能满足的话存在哪些具体的问题,以及这些问题需要采取哪些相应的解决措施;品牌组合健康度审查应该针对协同效应、杠杆作用、相关性、品牌力和清晰度这五个方面展开:第一是协同效应审查,协同效应是品牌组合作为相互关联的有机整体所必须具有的根本属性,协同效应指的是对一个品牌/产品品牌施加影响能够使得另外的品牌/产品品牌发生改变,协同效应包括正面协同和负面协同两种类型,正面协同能够提高品牌的显着性、强化品牌联想并带来成本效率,而负面协同则可能使品牌形象在跨环境和跨品牌的情况下造成混乱扭曲、削弱消极;协同效应审查的关键内容应包括:品牌组合是否过于庞大以致于分散了原本不足的资源问题可能是过多的品牌/产品衍生品牌资源分配是否仅仅依据品牌的利润贡献以致于不能支持整体的品牌战略问题可能是组合角色不明导致战略品牌和任务品牌无法得到足够的资源组合中的品牌是否因互相重叠而彼此竞争以致于相互侵蚀相互削弱问题可能是品牌逻辑不够清楚使得品牌不能相互支持和提升关键品牌是否任务不明确从而导致战略执行的瘫痪问题可能是跨品牌和跨环境不能协调一致第二是杠杆作用审查,杠杆作用指的是充分利用品牌价值以提高品牌组合在不同的类别环境中的影响力,杠杆作用和前面提到过的品牌杠杆极其相似因为品牌杠杆最终会形成或扩大品牌组合,只不过杠杆作用将焦点置于品牌延伸而不是其它三种品牌杠杆;强大的杠杆效应能够帮助品牌组合更加有能力去引领未来同时扩充现有的品牌资产,通过建立一些有很大发展潜力的主品牌去匹配未来发展的机会,不仅通过战术性品牌延伸将品牌横向延伸到其它的机会领域,以及将品牌纵向延伸到更有吸引力的细分市场,而且通过战略性品牌延伸去建立广域品牌平台,为整体战略无论是经营战略还是品牌战略提供连贯性和框架结构;杠杆作用审查的关键内容应包括:是否正面临着市场停滞、新事业成长乏力等不能满意的发展状况问题可能是有潜力的品牌资产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而被闲置的品牌资产又由于不能运用于好的环境因而逐渐贬值是否没有参与当核心市场不利时出现的新市场以及盈利性子市场或经济性子市场问题可能是没能通过横向和纵向延伸以扩大品牌范围去提高对核心市场的影响力同时抓住新机会是否品牌延伸经常会造成失败问题可能是没能提供相应的结构和程序以创造延伸机会并评估延伸风险同时调整品牌组合品牌延伸是否过于考虑现实的业务情况而不够有战略性问题可能是忽视了广域品牌平台在未来发挥较大延伸潜力的价值第三是相关性审查,相关性指的是品牌组合在不断变化的市场上与顾客需求保持关联的能力,相关性能够赋予品牌组合动态的力量,使品牌与时俱进与重要的趋势保持一致,通过改变以适应背景和环境因素的变化,并且在适当的时候以有效的方式来产生;相关性审查的关键内容应包括:当前的品牌组合和哪些产品市场相关品牌组合是否正在失去相关性问题可能是品牌组合过于静态不能响应重要子市场和关键成功因素的变化品牌组合是否有调整现有品牌的能力以对新的产品市场提供支持问题可能是缺乏对市场动态变化做出反应的能力、资源以及品牌力量是否存在创造新品类或子品类的机会问题可能是不能与重大的市场潮流建立关联第四是品牌力审查,创建强势品牌显然是品牌组合战略的最低目标,如果不能拥有更多的强势品牌或者使得品牌更加强势,那么品牌组合战略还不如单体品牌战略来得有效,所谓品牌组合的相互连贯、相互支持则是毫无意义的,品牌组合的庇护效应也成了动听的空话;优秀的品牌组合战略能够更好地帮助创建相互关联、与众不同和充满活力的强势品牌,其价值主张能够与目标顾客发生共鸣、能够与竞争者形成差异、能够形成持续巩固的生命力,从而在品牌组合涉及的重要领域建立起强有力的价值地位;品牌力审查的关键内容应包括:是否既不能利用现有的品牌资产也不能创造新的品牌资产来保障企业战略的达成问题可能是当前没有支持企业战略的强势品牌以及相应的创建计划品牌是否不够强势以致于不能履行在产品角色和组合角色上的职责问题可能是品牌没有被赋予其胜任的角色同时也没有集中资源服务最有前途的品牌是否品牌的联想过于单调而且狭隘问题可能是没有基于共同的资产价值在不同的背景下形成强势识别投入大量资源的品牌是否反而对市场没有什么太大的吸引力问题可能是品牌缺乏鲜明和持续的差异点是否品牌虽然给人以大的感觉却显得过时过气问题可能是关键品牌平淡老化需要注入活力以改变形象是否能够随着时间推移不断发展并积极管理品牌的差异和活力问题可能是缺少银弹品牌、联合品牌以及相应的管理思维和机制第五是清晰度审查,清晰度指的是品牌组合结构的逻辑性、秩序性和可辨认性,品牌组合应该具备联贯一致的清晰度,让顾客/利益关系者明确知道每个品牌所扮演的角色,这样才能鼓励他们帮助实现品牌的目标;但是缺乏清晰度恰恰是品牌组合最容易出现的问题,由于品牌组合通常拥有多种有时是完全不同的产品、顾客、渠道和识别,再加上过分的品牌/产品衍生,结果势必会造成像万花筒一样纷繁复杂、支离破碎、混乱冲突的品牌组合,这样不仅让顾客感到迷惑和沮丧不知道该如何购买,也会让股东、管理层、员工、合作伙伴等利益相关者感觉到含混不清和不能取信不知道该如何进行参与运作;清晰度审查的关键内容应包括:品牌组合是否令利益相关群体有混乱的感觉问题可能是界面不够清晰没能适时分离品牌、避免重叠品牌相互侵蚀等品牌是否过多以至于失去核心问题可能是没有充分利用公司品牌或保护伞品牌在提高组合清晰度上的潜力是否品牌范围过大失去焦点问题可能是缺乏对品牌衍生的审核机制是否采用了不当的品牌逻辑形成混乱问题可能是品牌之间没有建立合理的等级结构其次是进行品牌组合要素规划,品牌组合要素规划就是规划品牌组合战略的具体方案,通常品牌组合要素规划不会把所有的品牌都包括进去,而是集中于那些对组合价值有重要影响或对未来成功有决定作用的关键品牌;另外品牌组合要素规划也不是要穷尽所有的组合战略方案,而是辨别对主要组合决策有影响的关键问题;品牌组合要素规划应该针对组合品牌、产品角色、组合角色、品牌范围、组合逻辑、视觉组合这六个方面展开:第一是组合品牌,组合品牌就是组合中的品牌,是组织所管理的具有资产价值和运作潜力的全部品牌,组合品牌包括:主品牌在驱动顾客需求中扮演主要角色的品牌、描述性品牌界定类别的术语品牌、副品牌在特定的产品市场环境中用于增加或改善联想的品牌、背书品牌提供信誉担保的品牌、公司品牌代表整个组织的品牌、联合品牌结合在一起但来自不同公司或业务单位的品牌、品牌网络要素组成品牌网络的各品牌,也称作品牌化的差异点/活力点;有关组合品牌有两点问题需要注意:一点是组合品牌不仅包括所有权品牌也包括管理权品牌,那些处于组织外部、与组织内部的品牌有联系,并且这种联系得到有效管理的品牌如联合品牌、授权品牌等,也应当归属于组合品牌之中;另一点是组合品牌不仅包括产品性品牌也包括非产品性品牌,只要是具有认知价值能够帮助驱动顾客决策的因素,不管其是不是以产品的形式出现如公司品牌、技术品牌、个人品牌等,也应当归属于组合品牌之中;组合品牌无论数量过多还是数量过少都不利于品牌组合的健康:组合品牌数量过多会导致品牌建设资源和管理力量的分散边缘品牌争夺相关的投入会损害战略品牌的价值和市场地位,以及关键环节注意力的分散品牌过多的组合将制造大量的问题和冲突使得管理人员沦陷于就事论事的“救火”中;相反组合品牌数量过少也会导致品牌资产的驱动力不足品牌没有能力为各个产品类别提供必要的价值联想、可信度和相关性,以及丧失创造新品牌平台的机会新的品牌能够以独特明确的价值定位与顾客需求相联;第二是产品角色,产品角色就是品牌在定义产品时扮演的角色也称作品牌架构,产品角色可以分为主要驱动角色、辅助驱动角色和联合驱动角色这三种类型,如果产品角色定义不当就无法顺利地驱动顾客购买;笔者开发的“广义品牌关系谱”能够帮助产品角色更为精确的定位定义产品品牌的基本模块和模式:第一个基本关系定位是单一品牌包括相同识别和不同识别这两个次级关系,亦即产品品牌由主品牌加描述语来定义,维珍的产品角色是单一品牌架构的典型,维珍做为主品牌覆盖了所有的经营领域,从唱片到传媒、从化妆品到饮料、从服饰到铁路,从航空到财金,从婚纱到电信,从博彩到火箭,甚至还有避孕套;第二个基本关系定位是主副品牌包括主品牌驱动和强势副品牌这两个次级关系,亦即产品品牌由主品牌加副品牌来定义,索尼的产品角色就是主副品牌架构的典型,SONY拥有Walkman、Handycam、Vaio、PSP等一系列强大的副品牌,这样的架构能够把主品牌的影响力和副品牌的针对性很好地接合在一起;第三个基本关系定位是联合品牌包括合作主品牌和要素联合这两个次级关系,亦即产品品牌由两个以上扮演联合驱动角色的品牌来定义,索爱的产品角色就是联合品牌架构的典型,由于结合了爱立信在通信技术方面的声誉和索尼在创新和个性上的追求,索爱不仅创造了极强的品牌资产优势而且打造了延伸性的品牌平台;第四个基本关系定位是背书品牌包括强势背书、关联名称和象征背书这三个次级关系,亦即产品品牌由主品牌加背书品牌来定义,万豪的产品角色就是背书品牌架构的典型,Marriott开发了一系列被背书品牌如Courtyard、Fairfield inn、Residence inn、Towneplace suites、Springhill suites来运营不同的旅客市场;第五个基本关系定位是独立品牌包括影子关联和互不关联这两个次级关系,亦即产品品牌由新的品牌来定义,宝洁的产品角色就是独立品牌架构的典型,宝洁成功地经营了300多个彼此之间相互独立的品牌,各自针对不同的细分市场并有自己的一套核心价值和功能利益定位,这些品牌和宝洁的公司品牌之间联系也很少;第三是组合角色,组合角色就是品牌在品牌组合内部所扮演的角色,每个品牌都应该在组合中找到自己的地位和意义,否则就会被贴上“边缘品牌”的标签其未来是值得怀疑的;组合角色包括战略品牌、银弹品牌、侧翼品牌、金牛品牌、机会品牌这五种类型:战略品牌是对组织战略具有重要意义的品牌,是必须取得或保持成功的品牌,为此应得到所需的任何资源和政策保证,如G3就是中移动的战略品牌帮助其开发新一代的无线通讯市场;银弹品牌是能够支持、改变目标品牌形象的品牌,所以对银弹品牌的投资不应仅考虑其本身的回收能力,更要考虑其对品牌组合的正面影响,如尽管Thinkpad只占IBM销售中微不足道的部分,但仍大为提高了IBM的品牌形象;侧翼品牌是从竞争品牌定位切入压制其势头以保护目标品牌不会被迫改变核心识别的品牌,如柯达为应对富士的攻势推出低价的“柯达快乐一刻”就是典型的侧翼品牌;金牛品牌是未来已无发展机会但现在已经确立巩固地位因而不需要太多支持的品牌,金牛品牌的作用是创造富余资源以投入到其它的组合角色品牌中以履行战略使命,如微软的Office就是典型;机会品牌是针对那些风险和前景不可预测的业务而试探性推出的品牌,如多年以前摩托罗拉失败的“铱星”;前瞻而成功的品牌组合需要有多样的、相互合作以支持整体发展的组合角色从而能够更加高效合理地配置品牌建设和管理资源:战略品牌代表品牌组合的核心,银弹品牌提升品牌组合的形象,侧翼品牌保护品牌组合的核心资产,金牛品牌向品牌组合提供资金支持,机会品牌为品牌组合提供发展探索;第四是品牌逻辑,品牌逻辑就是组合品牌之间的相互关系也称为品牌组合结构,品牌组合的逻辑关系如果复杂混乱就会导致品牌组合缺乏秩序性和目标感,不仅顾客/利益关系者无法对品牌/产品品牌产生清楚的认识,无法驱动他们在品牌建设中协调一致,而且品牌/产品品牌也会无法产生区隔保持差异,很难避免相互重叠、相互挤压和相互侵蚀的不利局面;理顺组合逻辑主要有品牌分组、品牌树和品牌网这三种方法:品牌分组是根据有意义的品牌共有特征进行逻辑分组,可沿用市场营销中的一些市场细分标准,如万豪根据市场不同区分了Courtyard inn商务旅客和Fairfield inn休闲旅客,根据产品不同区分了Marriott residence长期居留和Marriott单晚住宿,根据品质不同区分了Ritz-carlton超豪华酒店和Marriott高级酒店;品牌树是为每个组合品牌画出等级树,横向的树冠代表品牌所涉及的品类不管是作为主品牌、联合品牌还是背书品牌的架构,纵向的树干则代表在某个产品类别上品牌组合的纵深;品牌网是用一张网来显示组合品牌如何互相影响,直接产生影响的品牌之间用线条相连,影响程度的大小用线条的粗细来代表,品牌网与品牌分组、品牌树相比优点在于能够包括产品品牌之外的组合品牌如品牌网络,同时也能够揭示那些非直接的品牌关系,在实践中品牌网还有些变体形式存在像分子模型和太空模型;第五是品牌范围,品牌范围就是品牌在产品和市场上的跨度,如GE品牌不仅横跨仪器设备、飞机引擎和金融服务等多个产品大类,而且就仪器设备这个类别而言也囊括消费者市场和专业市场等细分市场,品牌范围和品牌杠杆中的品牌延伸有着密切的关系,品牌延伸能够扩大品牌的范围,不过品牌范围还需要处理品牌收缩的问题;每个组合品牌都有其范围跨度当然真正值得关注的还是驱动性品牌,无论是已经跨越产品类别和细分市场还是有这么做的潜力,基本的问题是到底应将品牌范围扩展到什么程度;品牌在产品和市场上跨度无论过狭还是过宽都会损害资产价值:品牌范围如果过于狭窄的话,品牌就会在适宜的环境中缺席,资产价值就不会得到充分的利用,就会丧失创造更有影响、更强有力的品牌的机会,这个时候就需要通过品牌延伸去推动更强力更高效的品牌建设;品牌范围如果过于宽广的话,品牌则可能会丧失差别化优势、可信度以及相关性,可能会削弱甚至伤害到品牌价值,这个时候就需要通过品牌收缩来实现核心和价值聚焦;第六是视觉组合,视觉组合就是在跨品牌和跨环境情况下的品牌视觉展示形式,其实就是品牌组合战略在视觉系统方面的实施,视觉组合与品牌识别中的组合符号有很多相似之处,只不过前者是品牌组合的视角而后者则是单体品牌的视角;视觉组合的目标是在跨环境和跨品牌情况下既要能形成合力同时又要能彼此区分,否则就无法支持品牌组合的协同效应和清晰度的要求,在跨品牌的情况下,视觉组合应反映品牌之间的相对重要性以及驱动者角色;在跨环境的情况下,视觉组合应将同一品牌家族不同的产品品牌相互区分;。

品牌杠杆作用下品牌创新的策略研究

品牌杠杆作用下品牌创新的策略研究

品牌杠杆作用下品牌创新的策略研究引言概述:品牌创新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

在品牌创新的过程中,品牌杠杆作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品牌杠杆作用指的是通过已有品牌的影响力和认知度,推动新品牌或新产品的推广和市场占有率的提升。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探讨品牌杠杆作用下品牌创新的策略研究。

一、品牌价值的提升1.1 品牌定位的优化:通过品牌杠杆作用,企业可以借助已有品牌的影响力,重新定位新品牌或新产品的市场定位。

通过深入了解目标市场的需求和竞争对手的定位,企业可以确定新品牌的差异化竞争策略,提升品牌的价值。

1.2 品牌形象的塑造:品牌杠杆作用可以帮助企业在新品牌或新产品推广过程中更好地塑造品牌形象。

通过与已有品牌的关联,新品牌可以借用已有品牌的形象和声誉,从而快速建立起消费者对新品牌的信任和认可。

1.3 品牌扩张的实施:品牌杠杆作用可以帮助企业实施品牌扩张战略。

通过已有品牌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企业可以将新品牌或新产品快速推向市场,并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同时,品牌杠杆作用也可以减少新品牌推广的成本和风险。

二、市场竞争力的提升2.1 市场份额的扩大:品牌杠杆作用可以帮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扩大市场份额。

通过已有品牌的影响力和认知度,新品牌或新产品可以更快地获得市场认可和消费者的选择,从而提升市场份额。

2.2 品牌竞争优势的建立:品牌杠杆作用可以帮助企业建立品牌竞争优势。

通过与已有品牌的关联,新品牌可以借用已有品牌的品质和口碑,从而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赢得消费者的青睐。

2.3 市场渗透率的提高:品牌杠杆作用可以帮助企业提高市场渗透率。

通过已有品牌的市场渗透率,新品牌或新产品可以更快地渗透到目标市场中,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

三、产品创新的推动3.1 基于品牌的产品创新:品牌杠杆作用可以促进企业进行基于品牌的产品创新。

通过借用已有品牌的影响力和认知度,企业可以更好地推动新产品的研发和创新,满足消费者对新产品的需求。

品牌杠杆运用

品牌杠杆运用

品牌杠杆运用作者:David C. Court, Mark G. Leiter, Mark A. Loch来源:《麦肯锡高层管理论丛》 1999.2杠杆运用品牌的绩效、个性与知名度制订营运策略,可迅速扩张品牌效益品牌行销是近年来的热门话题。

主要原因是,许多最高主管已发现,一个强势的品牌,可以为股东创造可观的价值。

根据我们的分析,财星五百大的前二百五十名企业,约有一半的市值与公司的无形资产有密切的关连。

某些世界知名的大企业,这个百分比甚至更高。

品牌当然不是无形资产的全部。

然而根据我们的研究,品牌的确是无形资产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

我们曾经以一百三十家消费品公司为对象,用股东总报酬率(TRS)为衡量指针,研究品牌力量与公司整体绩效的关连。

我们发现,拥有强势品牌的业者,股东总报酬率较业界平均值高出1.9%;而弱势品牌的股东总报酬率,则较业界平均值低3.1%。

消费者为何吃「强势品牌」这一套呢?有很多理由,但内涵都差不多:选购强势品牌可以使例常的购物行为单纯化(消费者到超级市场购物,通常直接就从货架上拿一盒Crest牙膏,而不必每次都烦恼该买哪一种牌子的牙膏);降低复杂的采购决策的风险(购买IBM的主机计算机及波音公司的喷射客机,就是低风险的采购决策);提供购买者情绪层面的附加价值(穿戴第凡尼的饰物);及让购买者觉得自己对所在社区有些许贡献(购买本国制的苹果计算机与钍星汽车)等。

因此,那些看过任何一本有关如何打造及维持强势品牌的教科书,或阅读过任何一篇介绍相关主题论文的资深经理人,都对这个课题特别关心。

但值得注意的是,任何人对品牌行销这个课题深入研究的话,很快就会发现,强势品牌基本上可分为两类:单一强势品牌与多角化强势品牌。

在这个光谱的左边,戴尔计算机(Dell)集中全力,在其品牌与核心产品线个人计算机之间,建立了一个牢不可破的紧密关系;而光谱的右边,以迪士尼(Disney)最具代表性。

早在1950年代,迪士尼即以制作世界一流、适合儿童观赏的卡通影片闻名于世。

商业模式——杠杆借力花店服装店如何通过杠杆借力

商业模式——杠杆借力花店服装店如何通过杠杆借力

商业模式——杠杆借力花店服装店如何通过杠杆借力商业模式的本质是通过创新和优化企业的运营方式,以实现盈利和持续发展。

在这一过程中,使用杠杆借力是一种常见的策略,尤其适用于花店和服装店这样的零售业务。

杠杆借力指的是通过与其他业务和资源进行合作或利用,以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和利润空间。

在商业模式中使用杠杆借力的主要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提高收入,同时减少成本和风险。

一种常见的杠杆借力方式是与供应商进行合作。

对于花店或服装店来说,与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关系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供应商的支持和合作,商家可以获得更好的产品质量和更优惠的价格。

这不仅可以提高其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力,还可以减少成本,并为企业带来更高的利润。

另一种常见的杠杆借力方式是与其他商家合作。

花店和服装店可以与其他与自己业务相关的商家展开合作,共享资源和客户群体。

例如,在一些地区,一个花店可以与婚纱摄影店合作,为新婚夫妇提供花束和装饰,以获取更多的客户资源。

这种合作可以通过互相推荐、共同举办活动或联合营销来实现。

通过与其他商家的合作,花店和服装店可以共同扩大影响力,提高品牌知名度,并为合作伙伴带来相互利益。

此外,花店和服装店还可以通过线上渠道来借力。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线上零售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趋势。

花店和服装店可以搭建自己的在线商店,通过互联网销售产品和服务。

在线渠道不仅可以扩大潜在客户群体,还可以减少线下店面的运营成本。

此外,花店和服装店还可以通过将线下和线上渠道相结合,提供更好的购物体验,吸引更多的顾客。

最后,花店和服装店还可以通过差异化战略来借力。

在竞争激烈的零售市场中,花店和服装店需要在产品、服务和消费者体验方面有所突破,以吸引更多的客户。

通过提供独特的产品或服务、打造个性化的品牌形象,或通过社交媒体和营销活动与客户互动,花店和服装店可以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总之,花店和服装店可以通过与供应商和其他商家合作、开展线上渠道、差异化策略等方式,实现杠杆借力,提高收入和利润,保持持续发展。

卓越品牌战略的十步法

卓越品牌战略的十步法

卓越品牌战略的十步法
刘威
【期刊名称】《科技与企业》
【年(卷),期】2009(000)007
【摘要】@@ 随着"没有品牌就没有未来"的观念越来越成为商业界的共识,当前已不再是需不需要品牌战略的问题,而是做不做得好品牌战略的问题,要想做好品牌战略,除了意识强烈、观念对头、讲求策略和富有创造性之外,一套科学完整、严密规范的作业程序必不可少.
【总页数】3页(P75-77)
【作者】刘威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服务大局谋发展品牌战略求卓越
2.品牌战略制胜五步法
3.浅析卓越品牌战略
4.品牌战略制胜五步法
5.卓越的品牌战略服务商——江苏省宁海商标事务所成就显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建立强势品牌十大步骤定稿版

建立强势品牌十大步骤定稿版

建立强势品牌十大步骤精编W O R D版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建立强势品牌十大步骤品牌是如何建成的呢奥美用了12年的时间跟客户研讨如何建立客户品牌,并根据上面所说的强势品牌十大特征,总结出了十个步骤。

今天奥美整合营销传播集团大中华区宋秩铭董事长和奥美北京董事长庄淑芬聊起了奥美对于建立强势品牌的观点。

10年前,人们谈论到如何建立品牌时,想到的一般都是打广告。

奥美国际集团提出了“360度品牌管家”(360 Degree Brand Stewardship)概念,提倡用全方位的角度、利用品牌与消费者接触的每个联结点来创建品牌,是营销领域的一次创新。

奥美也被公认为是品牌管理的专家。

根据奥美长期的经验和研究,强势品牌的建立绝对不是靠短期的低价路线,也不是靠几部精美的广告宣传片,而是需要企业健康持续地树立自己的企业文化,与消费者建立牢固的关系。

纵观国际市场上历史较长的强势品牌无一不是这样。

品牌是消费者所经历的总和。

品牌到底是什么呢?奥美的创始人大卫·奥格威在1955年这样阐述品牌的定义:“品牌是一种错综复杂的象征。

它是品牌属性、名称、包装、价格、历史、声誉、广告的方式的无形总和。

品牌同时也因消费者对其使用者的印象,以及自身的经验而有所界定。

”品牌的力量包括了品牌重量、品牌长度、品牌宽度和品牌深度。

根据奥美多年的研究和实践认为,品牌的核心真相之一就是“是消费者所经历的总和”。

强势品牌通常具有10大特征。

第一,品牌一定很基本,它传达了消费者真正渴望的利益;第二,品牌的一切都要息息相关、与时俱进;第三,品牌的价格策略要低于消费者所认知的价值,而不是厂商所决定的价值;第四,品牌的定位要适中,要有同质性和差异性;第五,品牌有的方面要不断变化,有的方面要维护持续性,因此变化和持续性之间的平衡要保持得很好;第六,品牌的族群组合要合理,这样在品牌延伸的时候才不会走向地雷区;第七,必须整合品牌形象的资源,建立品牌资产;第八,品牌的负责人应该了解品牌对于消费者的意义;第九,要长期支持和维护品牌;第十,必须定期做品牌的健康检查,让品牌不断的改进修正,不断的增强。

如何用价格杠杆撬动市场

如何用价格杠杆撬动市场

如何用价格杠杆撬动市场价格杠杆是一种常用的市场操纵手段,它可以通过调整产品或服务的价格来刺激消费者的需求,从而撬动市场。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技巧,可以帮助企业利用价格杠杆来撬动市场。

首先,企业需要对市场需求进行准确的分析和预测。

只有了解消费者的需求,企业才能制定合适的价格策略,并在正确的时间和地点推出促销活动。

市场调研可以帮助企业了解消费者的购买习惯、偏好和心理需求,有助于制定针对性的价格策略。

其次,企业可以通过降低产品或服务的价格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这种策略适用于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通过降价可以吸引潜在消费者,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当然,降价策略需要根据企业的成本和利润目标进行合理调整,以确保企业的盈利能力。

另外,企业可以通过打折促销和套餐优惠等手段来撬动市场。

打折促销可以给消费者提供更实惠的价格,增加产品的购买欲望。

套餐优惠可以使消费者获得更多的价值和选择,进一步增加购买的动力。

这些促销活动需要充分考虑消费者的需求和购买力,以确保其有效性。

此外,企业可以通过差异化定价来撬动市场。

差异化定价是指根据不同的市场细分和消费者群体,制定不同的价格策略。

针对不同的需求和购买力制定不同的价格,可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并提高市场份额。

差异化定价需要充分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对产品的价值认知,以避免价格歧视和不公平竞争。

最后,企业需要注意价格调整对品牌形象和市场定位的影响。

价格杠杆可以带来市场份额的增加,但同时也可能带来消费者对产品质量和价值的质疑。

因此,企业在使用价格杠杆时需要权衡利弊,确保价格调整与品牌形象相符,并与其他市场推广手段相辅相成,形成整体的营销策略。

总的来说,企业可以通过价格杠杆来撬动市场,但需要在适当的时机和合理的策略下运用。

精确的市场分析、合理的价格调整和有效的促销活动是增加销售和市场份额的关键。

同时,企业还需要注意价格调整对品牌形象和市场定位的影响,保持持续的市场竞争力。

您好,以下是关于如何用价格杠杆撬动市场的进一步内容:一、定价策略和市场调研1.竞争定价策略: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企业可以采取竞争定价策略,即通过将产品价格定位在市场平均水平或略低于竞争对手来吸引消费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卓越品牌战略的十步法之七:利用品牌杠杆第七步利用品牌杠杆
利用品牌杠杆是品牌战略管理的第七个步骤,品牌杠杆是利用现有的品牌资产来发展新业务同时通过新业务的发展来反哺资产价值的双向过程,是将创造未来的发展平台与扩充现有的品牌资产这两大关键点很好结合起来以实现螺旋式上升的方法。

品牌杠杆认为品牌是最有价值的资产,品牌资产的利用程度越高则自我保值增值的能力也就越强;相反未经充分利用的品牌就是没有使用的资产,被闲置的品牌资产会因为不能运用于更好更新更大规模的环境而逐渐贬值,正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本世纪初太太药业更名为健康元的案例就相当典型,笔者当时就说这是“引刀自宫”之举而健康元还呶呶辩解说“太太”并未完全取消仍然保留着产品主品牌的地位,但实际上“太太”从公司品牌下降为产品品牌肯定会使其未来品牌延伸的机会大大减小,这意味着将丧失从更大的产品类别范围源源不断汲取品牌资产的机会,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其结果必然是资产缩水和品牌老化,现在的情况完全证实了我们当初的判断,不仅“健康元”一点不健康,“太太”也成了老徐娘!
品牌杠杆和前面的品牌体验、品牌网络是承前启后、紧密接合的关系,前面的品牌战略活动着眼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创建和积累品牌价值(无论是基于产品品牌还是基于品牌网络的方式),而品牌杠杆则强调充分利用已有的品牌价值去创造更多的价值(让强势品牌发挥更大的作用才是品牌的终极价值),实现“品牌价值—公司价值—品牌价值”的良性循环,如果说前面的品牌建设是蛋生鸡的话,品牌杠杆就是鸡生蛋!
谈到品牌杠杆很多人的脑海里面可能会想到品牌延伸,没错,品牌延伸的确是品牌杠杆的一种类型而且是很重要的类型,但品牌杠杆除了品牌延伸之外还包括更广泛的内容,笔者开发了“品牌杠杆矩阵”来说明品牌资产在流动转移中增值的杠杆机制(品牌资产和企业的其它资产一样也需要流动性),品牌资产的杠杆效应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企业杠杆(分为内部转移和企业间转移),另一个层面是产品杠杆(分为现有产品转移和新产品转移)。

两个层面的叠加就可以得出四种品牌杠杆策略(“品牌杠杆矩阵”的四个象限):第一种是品牌延伸(品牌资产在企业内部转移至新产品),第二种是品牌联盟(品牌资产在企业内部继续强化现有产品),第三种是品牌特许经营(品牌资产在现有产品的基础上转移给其它的企业),第四种是品牌授权(品牌资产转移给新产
品同时转移给其它的企业),这四种品牌杠杆各有其特色,不仅增加了品牌资产利用方式的灵活性,更拓宽了品牌战略的视野(传统品牌战略对这样的任务涉及不够),加强了品牌管理的连贯性。

第一项工作内容是品牌延伸,所谓的品牌延伸就是全部或部分利用现有的品牌进入新的产品市场(特劳特反对品牌延伸是因为他狭隘地将品牌延伸定义成单一品牌的延伸),品牌延伸从表面上看是品牌名称的转移,但实质上却是品牌资产和价值主张的策略性转移。

品牌延伸是最常见最普遍的品牌杠杆,由于品牌资产会继续保留在企业内部只是从现有产品转移至新产品,所以那些担心对品牌资产丧失控制力的组织通常会青睐品牌延伸。

品牌延伸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类型是跨线延伸(Category extension),亦即品牌从原有的产品大类延伸到新的大类,跨线延伸又包括专业化延伸(延伸品类和现有品类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如吉列从剃须刀延伸到男用修饰用品再到个人修饰用品)、一体化延伸(沿产业链向上游或下游延伸,如灿坤电器开发自己的3C卖场品牌)和多样化延伸(延伸到弱相关甚至不相关的类别,如virgin从唱片延伸到航空、电信、金融等);另一种类型是线内延伸(Line extension),亦即在原有的产品大类中延伸到新的细分市场,线内延伸又包括垂直延伸(向高端/中端/低端细分市场延伸,如DKNY向上延伸出Donna Karen New York而向下延伸出D Karen)、水平延伸(延伸到不同的型号,如强生泰诺从糖衣片延伸到胶囊、药水)和升级延伸(延伸到升级换代产品,如Microsoft不断推出的Windows、Office新版本)。

品牌延伸决策包括两项内容:一是向哪延伸,这个决策包括品牌资产探测(对现有的品牌联想进行强度评估和可转移性评估)、延伸方向探索(考察品牌联想与延伸产品之间的匹配性以确定候选领域名单)、延伸价值评估(评价延伸利益、品类吸引力、组织资源、协同效应、平台性等因素)、延伸领域界定(品牌延伸的领域、优先序列安排和延伸禁区设置)以及延伸风险管理(确定关键风险、设立预警指标和准备应变方案)这五个步骤;二是如何延伸,这个决策包括确定品牌架构(延伸产品品牌在单一品牌、主副品牌、联合品牌、背书品牌和独立品牌这五种架构中定位)、设计品牌识别(延伸产品品牌既要保留源品牌有利的识别要素同时又要创造新的特色识别)、发展品牌体验(潜在成功性再高的品牌延伸也离不开品牌体验计划、活动和预算的充分支持)以及构建品牌网络(延伸产品品牌既要充分利用与源品牌相联的品牌网络同时也要对其中的要素进行匹配性调整)这四个步骤。

第二项工作内容是品牌联盟,所谓的品牌联盟就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品牌为了使品牌资产价值最大化而建立的伙伴关系,品牌联盟并不是前面提到过的联合品牌,品牌联盟不追求以合作主品牌形式来直接表达的合作关系(如索尼爱立信),而是强调在品牌建设活动或者影响品牌建设的经营活动方面进行合作(如可口可乐和雀巢合作出品的原叶茶),精心设计、有效发展的品牌联盟能够
吸引任何单个品牌无法企及的潜在客户,也能够创造任何单个品牌无法达到的资产价值。

建立品牌联盟需要从四个方面着手:首先是确定品牌联盟的目标,当品牌识别缺乏关键和强度时(如需要增加能吸引客户的关键联想或增强已有但不足的价值联想),当品牌体验缺乏资源和能力时(如产品和技术不支持所需的体验、广告和零售无法承担体验所需的投资水平等),当品牌网络缺乏有力组成部分时(如公司品牌不够强大等),就应当考虑通过品牌联盟来弥补这些缺陷了;其次是选择适当的联盟对象,这就需要详细评估品牌的互补性(如百事可乐与星巴克合作推出Frappuccin冰咖啡饮料)、合作的积极性(如Dreyer主动构思并积极促成了与星巴克合作的冰激凌咖啡)和文化的相容性(如星巴克和B&N书店联合开设咖啡店)这三个方面的因素;再次是设计高效的联盟结构,这不仅要求有一套联盟管理系统(专门的联盟管理部门、规范的联盟运作流程/手册/清单),而且应该有一套冲突处理机制(如树立合作里程碑、避免与母公司的战略冲突、斡旋解决办法等),更重要的是做好风险控制,防止合作方得到我方应予以保护的关键信息;最后是联盟持续改善,需要定期评估品牌联盟的绩效并据此改进或重组联盟的框架。

第三项工作内容是品牌授权,所谓的品牌授权就是将自己拥有的品牌通过有偿的方式授予其它的组织使用,品牌授权其实和品牌延伸非常相似,都是将品牌的识别资产转移给新的业务/产品,只不过品牌延伸是采取内部化的方式,而品牌授权则是采取外部化的方式,另外的一个区别是品牌延伸倾向于将品牌扩展到相关的产品类别(企业有足够的控制能力),而品牌授权则倾向于将品牌扩展到不相关的产品类别(企业没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如可口可乐将品牌授权给沙滩毛巾、拳击短裤、婴儿服饰、耳环甚至还有鱼饵(看来连地球鱼都知道只有可口可乐才是真正可乐)。

发展品牌授权包括三项工作:首先是授权影响力评估,需要切实评估品牌识别资产(品牌是否有授权的能力)、授权产品的匹配性(品牌可以或不能向哪些产品类别授权)以及顾客对授权的认知(顾客是积极还是消极看待授权行为)这三个方面的内容;其次是建立授权体系,需要制定权利金额度、被授权人的资质、授权的产品类别、授权的销售区域、授权的期限、授权的发展节奏、授权的SOP、授权风险防范以及授权法律保护这九个方面的内容;最后是加强授权管理,应该制定明确的标准定期对品牌授权进行考核,如SNOOPY(史努比)的持有人每两年对姗拉娜的授权使用情况进行审核,SNOOPY关注姗拉娜对授权产品的品质控制,防止可能出现的劣质产品会影响其品牌形象,另外也会严格考察姗拉娜的授权产品种类和销售区域是否按契约执行,像姗拉娜对SNOOPY使用就被严格限定在沐浴粉、护肤霜/膏、乳液、润肤油、爽身粉、沐浴露、泡沐浴、洗面奶、啫喱水、护手霜、洗手液、驱蚊水、润唇膏、洗发露、香皂、湿纸巾、面霜这十七大类。

第四项工作内容是品牌特许经营,所谓的品牌特许经营就是将自己的产品品牌和零售模式特许给连锁体系中的加盟商使用,尽管特许经营和品牌授权在形式非常相似,但就本质而言还是有相当大区别的,品牌授权中授权方和被授权方之间的联系纽带是品牌,授权方无需进行大量的实体投资(如产品线、分销系统等),而特许经营中许可方和被许可方之间的联系纽带则是品牌化的产品以及零售系统,许可方需要有个样板母体才能成功地开发复制,总之品牌授权是品牌资产转移给其它企业的其它产品,而特许经营则是品牌资产在现有产品的基础上转移给其它的企业,如麦当劳的童装是品牌授权而快餐则是特许经营。

品牌特许经营需要分为三个步骤展开:首先是特许可行性评估,需要详细评估品牌的特许价值、产品/市场的吸引力、标准化的可能、可复制性的程度以及平均投资回报这五个方面的内容;其次是特许业务计划,需要明确区域划分办法、选址展店标准、零售形象/设施、体验活动框架、加盟商援助政策、旗舰店建设、特许管理系统这七个方面的内容;最后是特许经营实施,需要有力执行加盟商招募、试营业协助、持续经营督导和定期考评这四个方面的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