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赏树木的生物学和生态学习性

合集下载

观赏树木----园林特性

观赏树木----园林特性

观赏树木的园林特性第一节观赏树木的美化特性观赏树木的重要特性之一,是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这也是树木能作为观赏应用的前提。

总体上,观赏树木的美有个体美与群体美之分,在个体美的基础上形成的群体美,更增加了观赏树木美的多样性与复杂性。

这里,我们将着重介绍观赏树木的个体美。

观赏树木的美主要表现在色彩、形态、芳香及感应等方面,而色彩、形态、芳香等又都是通过以体量、冠形,叶、花、果、枝、干、根等观赏器官或观赏要素为载体,给人以现实客观的直接美感,构成了园林美的主角。

一、观赏树木的色彩(一)观赏树木色彩的意义有人认为,园林植物对园林美的贡献,主要是向人们呈现出视觉的美感,对人眼最敏感的东西是色彩,其次才是形体和线条等。

因此,从美学的角度,观赏树木的色彩在园林上应是第一性的,为风景园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给人的视觉感观效果尤其显著。

观赏树木色彩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它可以使人镇静或激动,使人感到温暖或凉爽,进而影响到人的情绪变化以及对环境的反应。

如在我国,红色、黄色常是热烈、喜庆的象征,而蓝色、灰色、白色等又给人有素雅、柔和、清静之感。

在风景园林设计中,色彩是联系过去与将来的桥梁,使园林四季有景,时时有变化。

根据特定需要,色彩的正确应用也可以产生使园林景物体量与空间尺度增大或减小的视觉效果,突出景物美感,增强景观层次变化。

.尽管种类众多的观赏树木绚丽多彩,万紫千红,但观赏树木色彩的基本色调仍然为红、橙、黄、绿、青、蓝、紫所组成,其他色彩均是在此基础上的组合变化。

由于色彩具有冷、暖性质的区别,因而,在北方寒冷的冬季和早春,园林中可充分利用暖色调系统,如红,橙、黄等观赏树木的配置,而在南方炎热的盛夏时节,宜加强冷色调系统,如绿、蓝、紫、白等观赏树木的应用,以增添凉爽的效果。

(二)观赏树木色彩的表现1.叶色许多观赏树木色彩的类型和格调,主要取决于叶色。

因为叶色与花色、果色相比,群体效果显著,在一年中呈现的时间长,能起到良好的突出树形的作用,观赏价值高。

园林树木的观赏特性

园林树木的观赏特性
一些观赏树木以华丽的花朵而 闻名,如樱花、杜鹃花和桃花 等。
娇豔的花瓣
其他观赏树木的花朵则以鲜艳 的颜色、丰满的花瓣和美妙的 香味令人愉悦。
独特的开花方式
部分观赏树木在开花时展示出 别致而独特的形态,如仙人掌。
观赏树木的叶子特点
宽度和长度 形状和边缘 颜色和纹理
从小巧的叶子到巨大的叶片,观赏树木的叶子 大小各异。
3 剥落与覆盖
有些观赏树木的树皮剥落,露出光滑的下层,而其他则被苔藓或藤蔓覆盖,增加了花园 的纹理和魅力。
观赏树木的四季变化
1

2
夏季是观赏树木最繁茂的时候,树冠 郁郁葱葱,为花园提供了浓密的阴影。


4
寒冷的冬季,观赏树木的树干和树皮 成为了花园的焦点,为景色增添了纹
理和立体感。

观赏树木在春季迎来新绿,绽放出美 丽的花朵,为花园注入生机。
观赏树木的外观特点
树干和枝干
树木的形态独特多样,可以是笔直的、弯曲的、分叉的,或者具有奇特的树干纹理。
树冠
观赏树木的树冠可以是圆形、锥形、扁平、倒向地面或悬垂的形状,增添了花园的视觉层次。
枝条与叶子
观赏树木的枝条和叶子的形状、颜色和纹理各不相同,为花园带来丰富的观赏价值。
观赏树木的花朵特点
华美的花束
• 况使。用环保的肥料和农 药,避免对环境造成 污染。

秋季,观赏树木的叶子变成了壮丽的 红、黄、橙色,创造出无比美丽的秋 景。
如何选择和养护观赏树木
选择
• 根据花园的气候和土 壤条件选择适应性强
• 的考虑树树木木。的成长速度、 大小和可塑性。
养护
• 为观赏树木提供充足 的阳光和水源。
• 定期修剪和除草,保 持园景整洁。

园林树木学-重庆三峡职业学院

园林树木学-重庆三峡职业学院
(4)在各类植物上又大致按子房上位→子房半 下位→子房下位的次序排列。
哈钦松(John Hutchinson,1884-1972)分类系统 的特点:
(1)认为单子叶植物比较进化,故排在双子 叶植物之后。
(2)在双子叶植物中将木本与草本分开,并 认为木本为原始性状,草本为进化性状。
(3)认为花的各部分呈离生状态,花的各部 成螺旋状排列,具有多数离生雄蕊,两性花等 性状为原始的,而花的各部分呈合生,附生, 合生雄蕊,单性花为进化的性状。
园林树木学
绪论
主讲:王强
Email:wqiang720@
tell:58800589
乔 木 ︱ 落 羽 杉
灌木是指不具明显主干而由地面分出多数枝条 或虽具主干而高度不超过3m,如石榴、千头柏、 大叶黄杨等。 木质藤本是指茎干柔软,只能倚 附它物支撑而上的树木,如紫藤、凌霄等。
灌木-蓝果杜鹃
3、本地区对有害气体、烟尘抗性强的树种 有哪些?
4、调查本地区抗盐碱、耐水湿、耐阴树种 和喜光树种。
5、举例你所在的地区用于园林绿化的10种 乡土树种和10种外来树种。
物种简称“种”,是具有一定的形态和生理特征 以及一定的自然分布区的生物种群,物种之间在 生殖上是隔离的。亚种和变种两者均是种内变异 类型。
2、植物学名
植物学名是用拉丁文表示的植物名称。
植物学名均采用双名法。每一学名由属名和种名 两部分组成,属名多为名词,第一字母必须大写, 种名多为形容词,种名后附以命名人姓氏。如银 杏的学名为Ginkgo biloba L.,其属名Ginkgo为 中国广东话的拉丁文拼音; 种名biloba为形容词, 意为二裂的, 形容银杏的叶片先端二裂状; 最 后的“L”为命名人Car von Linne(即林奈 Linnaeus)的缩写。

园林树木学课件——第三章 观赏树木的习性

园林树木学课件——第三章 观赏树木的习性
1.枝的生长类型:背地性;向上生长、水平或垂直生长;顶端加长和茎干 加粗、竹类植物的居间生长。
三种生长类型:直立生长、攀援生长、匍匐生长
2.分枝方式:
总状分枝:又称单轴分枝,枝的顶芽具有生长优势,能形成通直的主 干或主蔓,同时依次发生侧枝,侧枝又以同样方式形成次级侧枝。这 种有明显主轴的分枝方式称为总状分枝。如银杏、水杉、松柏等。
根系生长与地上部密切相关,往往交错进行, 生长要求的温度比地上部低
根的生长发育高峰:春季、地上部生长趋于停 止时、落叶前。
2.根的生命周期: 根系的发根方式:侧生式或二叉式
幼树根系的领先生长期
根系不断发生的局部自疏与更新
3.影响根系生长的因素:土壤温度、土壤湿度、 土壤通气、土壤营养、树体有机养分
(二)枝干的生长
每年开花次数:一次开花、二度开花、多次开 花
2.结果:授粉受精后,子房膨大发育成果实称为 结果。
二、观赏树木生长发育的相关性
相关性:植物体各部分之间,存在着相 互联系、相互促进或相互抑制的关系, 即某一部位或器官的生长发育,常能影 响另一部位或器官的形成和生长发育, 这种相互促进或抑制的关系称为相关性。
地上部与根系间存在着对养分的相互供应和竞争关系。
根的冠幅与根系存在密切关系。根冠比:树冠和根系在生长 量上常呈一定的比例。
树木移植过程中,修剪的原理。
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营养器官、生殖器官。(1) 营养生长是生殖发育的基础,生殖器官的数量和强度又影响 营养生长。(2)营养生长和生殖发育是相互依赖、竞争和 抑制的
城市土壤肥力的特点:有毒物质直接影响植物 的生长发育,污染物还可引起土壤PH值的变 化。
三、城市其他因子
城市的地上线路 城市的地下线路

观赏树木学 概述

观赏树木学   概述
2)观赏树种选择要满足其生态学要求 • 主要因子分析如下: 温度因子: 最喜温树种(热带树种):生长在热带的树种。 喜温树种(亚热带树种):生长在亚热带的树种。 耐寒树种(温带树种):生长在温带的树种。 最耐寒树种(寒带树种):生长在寒带的树种。
4.1.2观赏树木选择要满足其生态学要求
2)观赏树种选择要满足其生态学要求 • 主要因子分析如下: 光因子: 喜光树种(阳性树种) 耐荫树种(阴性树种) 中性树种:即介于阳性树种与阴性树种之间。
4.1.3观赏树木的配置要体现色彩季相的变化和形体变化
1)树木本身具有的季相特点引起的 2)不同色彩的花木配置形成的
4.1.2观赏树木选择要满足其生态学要求
2)观赏树种选择要满足其生态学要求 • 主要因子分析如下: 水因子: 旱生树种:土壤水分少、空气干燥,极强的耐寒能力 湿生树种:湿润环境 中生树种:介于旱生与湿生之间的植物。
4.1.3观赏树木的配置要体现色彩季相的变化和形体变化
1)树木本身具有的季相特点引起的 2)不同色彩的花木配置形成的
4.1观赏树木的选择与配置原则(6) 4.2观赏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木的配置方式(2)
4.1.1观赏树木的配置要体现设计意图,满足功能要求
适当树种 配置方式
表现主题 植物主题公园
4.1.2观赏树木选择要满足其生态学要求
1)树种选择的基本要求 • 基本原则:适地适树(乡土树种) • 以乡土树种为主,适当引种外来树种。 • 以乔木为主,兼顾灌木、藤本、地被和花草。 • 速生树和慢生树,常绿树和落叶树相结合。 • 抗性强的树种。 • 满足各种绿地的特定功能要求。
4.1.2观赏树木选择要满足其生态学要求
2)观赏树种选择要满足其生态学要求 • 生态学特征:观赏树木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和适应能

观赏树木的生物学和生态学习性全解

观赏树木的生物学和生态学习性全解
件等的影响,其离心生长是有限的。
❖ 离心秃裸:树体离心生长过程中,以离心方 式进行的根系的“自疏”和树冠的“自然打 枝”,统称为离心秃裸。
自然疏根(自疏):根系在离心生长过程中, 随着年龄的增长,骨干根上早年形成的须根, 由基部向根端方向出现衰亡的现象。
自然打枝:地上部分由于不断地离心生长,外 围生长点增多,枝叶茂密,使内膛光照恶化。 逐年出现由骨干枝基部向枝端方向出现枯落 的现象。
❖ 截顶-当树木生长接近在该地达到其最大树 体时,某些中心干明显的树种,其中心干延 长枝发生分叉或弯曲的现象。
❖ 树上长树-当离心生长日趋衰弱,具有潜伏 芽寿命长的树种,常于主枝弯曲的高位处, 萌生直立旺盛的徒长枝,开始进行树冠的更 新的现象。
第二节 树木的生态学特性
❖ 由于树木长期生长在某种环境条件下,形成 了对该种环境条件的要求和适应能力,称之 为生态学特性。
❖ 北部地区:构树、皂荚、榆、白蜡、沙枣、柽柳、 臭椿、侧柏、杜松、枣、五叶地锦、地锦、蔷薇。
❖ 中部地区:大叶黄杨、青冈栎、龙柏、蚊母、棕 榈、枸橘、夹竹桃、小叶黄杨、山茶、木槿、海 桐、凤尾兰、构树、无花果、丝棉木、胡颓子、 橘、构骨、广玉兰。
❖ 南部地区:夹竹桃、构树、棕榈、樟叶槭、盆架 树、印度榕、小叶驳骨丹、广玉兰。
❖ 湿生树种:为需要生长在潮润多湿环境中的树种,在干燥的或中生
的环境下常致死或生长不良,这类树种的根系短而浅,在长期淹水条件 下,树干基部膨大,具有呼吸根,如水松、落羽杉及红树等;
❖ 中生树种:介于上两者之间,绝大多数树木都属此类,这类树种多
生于湿润的土壤上,如油松、麻栎、杉木及枫杨等。
❖ 不少树种对水分条件的适应性很强,如旱柳、柽柳、 紫穗槐及沙柳,在干旱与低温条件下均能正常生长。 另一些树种如杉木、白玉兰等则既不耐干旱又不耐 水湿,对水分条件要求较为严格。

观赏树木的生物学和生态学习性全解共71页文档

观赏树木的生物学和生态学习性全解共71页文档

谢谢!
51、 天 下 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常成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53、 伟 大 的 事 业,需 要决心 ,能力 ,组织 和责任 感。 ——易 卜 生 54、 唯 书 籍 不 朽。——乔 特
观赏树木的生物学和生态学习性全解
51、没有哪个社会可以制订一部永远 适用的 宪法, 甚至一 条永远 适用的 法律。 ——杰 斐逊 52、法律源于人的自卫本能。——英 格索尔
53、人们通常会发现,法律就是这样 一种的 网,触 犯法律 的人, 小的可 以穿网 而过, 大的可 以破网 而出, 只有中 等的才 会坠入 网中。 ——申 斯通 54、法律就是法律它是一座雄伟的大 夏,庇 护着我 们大家 ;它的 每一块 砖石都 垒在另 一块砖 石上。 ——高 尔斯华 绥 55、今天的法律未必明天仍是法律。 ——罗·伯顿
55、 为 中 华 之 崛起而 读书。 ——周 恩来

第四章观赏树木的园林特性

第四章观赏树木的园林特性
(2)浅淡绿色 如水杉、落羽杉、金钱松、 玉兰
57
B.春色叶类及新叶有色类
(1)春色叶树:对春季新发生的嫩叶有显 著不同叶色的树木。如臭椿、五角枫的春 叶呈红色,黄连木春叶呈紫红色。 (2)新叶有色类:不论季节,只要发生新 叶就具有彩色,犹如开花的效果。如铁力 木、红叶石楠等。
58
春色叶类(红臭椿) 新叶有色类(铁力木)
伞形 (龙爪槐)
5
棕椰形(椰子)
6
棕椰形(槟榔)
7
卵形(laurus) (球柏)
8
芭蕉形
“扶疏似树,质则非木,高舒垂荫"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 "
9
垂枝形
10
馒头形
匍匐形
Salix matsudana cv. 馒头柳
铺地柏 Sabina procumbens
11
扯旗形 在山脊多风处的树木
67
E.双色叶类 显著不同。
银白杨
叶背和叶表的颜色
红背桂
68
F.斑色叶类
星点木
变叶木
69
洒金珊瑚
70
花叶蔓长春,金边大叶黄杨,银心大叶 黄杨,银边大叶黄杨。
71
二、干枝色
树木枝干的色彩多但不明显, 在建筑物的衬托下,或落叶后则会 被突显出来。
72

紫竹
金竹 73
白皮松
74
白桦林
般; ③秤锤树的果实如秤锤一样; ④紫珠的果实宛若许多晶莹透体的紫色小珍珠
⑤佛手的果实象佛手;
⑥红豆树引起唐代诗人王维为之果实写下了千古流传 的诗句:“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 此物最相思。”
38
秤锤树Sinojackia xylocarpa

第三章园林树木的生态习性

第三章园林树木的生态习性

“习性是基础”园林树木学习性主要指园林树木的生物学习性和生态学习性。

树木的物候期:指的是树木随着四季气候的变化,树木有不同的生命活动的现象. 物候是地理气候研究、树木栽培的区域规划等重要的依据。

掌握树木的季相变化,可以为园林树木设计、选配树种提供依据,同时为园林树木的繁殖、栽培、养护与育种提供生物学依据,提供科学的指导。

要想正确观察树木的物候期,需要做到以下这些方面: 1. 选定观测点(观测点要具固定性、代表性,选定后将观测点的详细情况记载) 2. 选定观测目标(应为发育正常,开花结实3年以上;树冠、枝叶较匀称,体形中庸) 3. 固定观测时间(一般3-5 天观测一次。

但在开花、展叶期要每天观测,一天中最好在下午2-3 点观测) 4. 选定观测的部位(一般在向阳的一面,最好观测树木的中部枝条和全面观测) 5. 固定观测记录的人员(认真、责任心强) 6. 观测的内容包括:根系生长期、树液流动期、萌芽期、展叶期、开花期、果实生长发育和落果期、新梢生长周期、花芽分化期、叶秋季变色期、落叶期。

根系生长周期――树木根系随气候变化而在根系数量,长度,粗度上有规律的增长的现象称根系生长周期。

树液流动开始期――树木以新伤口出现水滴状分泌液为标志称树液流动开始期。

萌芽期――指芽萌动至芽膨大这一时期。

1) 芽膨大始期2)芽开放期或显蕾期(花蕾或花序出现期)展叶期――从芽苞中伸出卷曲或按叶脉褶叠着的小叶至春叶特有色彩在整体上消失这一时期。

1) 展叶开始期2)展叶盛期3) 春色叶呈现始期4)春色叶变色期开花期――指观测株上5% 的花瓣完全展开至残留约5% 的花这一时期。

1)开花始期2)开花盛期3)开花末期4)多次开花期果实生长发育和落果期――从座果至果实或种子成熟脱落止。

1)幼果出现期2)果实生长周期3)生理落果期4)果实或种子成熟期5)脱落期新梢生长周期――由叶芽萌动开始,至枝条停止生长为止。

一次梢(春梢)二次梢(夏梢)三次梢(秋梢)花芽分化期――指花芽分化始终这一时期称花芽分化期。

观赏树木学

观赏树木学

观赏树木:凡适合于各种风景名胜区、休疗养胜地和城乡各类型园林绿地应用的木本植物,统称观赏树木。

观赏树木学:以园林建设为宗旨,对园林树木的分类、习性、繁殖、栽培管理和应用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的学科。

观赏树木学的研究范畴:1.“识别”环节:主要是从形态特征入手,按植物进化分类系统来正确的鉴定树木的种类,进而辨明其变种、变形与品种。

2.“习性”环节:主要包括观赏树木的地理分布、生态习性和其本身的生物学特性要求等。

具体分述如下:1。

观赏树木的地理分布包括包括原产地、自然分布区和栽培分布区;2。

生态习性是指观赏树木对气候、土壤、地形和生物等一系列外界环境因子的要求和反应。

意义:掌握观赏树木的生态习性,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安排与贯彻适地适树的原则。

3。

观赏树木的生物学特性要求,是指观赏树木的生长发育规律,包括生长的快慢、寿命的长短、结果的早晚、根系的深浅、萌蘖性和发枝力的强弱以及年周期的物候期早晚变化规律等等。

目的:了解园林树木的生物学特性,有利于我们更好地配置树种和正确地进行栽植和养护工作。

3.栽培环节:包括观赏树木的繁殖育苗和栽培养护工作。

4.应用环节:主要是根据城乡绿化的综合任务和要求,对各类园林绿地的树种,进行合理的选择、搭配和配置。

我国园林树种丰富多彩,种质资源久享盛名,被称为“世界园林之母”,有四个方面特点:1.种类繁多我国原产的乔灌木种类共约7500种,在世界园林树木中占很大比重。

我国还是许多园林树种的母国之乡。

例如:四川峨嵋珙桐,盛花期间,满树如白鸽飞舞;河南洛阳和山东菏泽的牡丹,国色天香,驰名中外;西南山区蕴藏着杜鹃花的丰富资源;云南的山茶举世无双;其他如报春花,铁线莲、蔷薇、冬青、小蘖等种类和品种之多,都排世界首富。

银杉、银杏、水杉、水松,被称为“残遗种”或“活化石”2.分布集中世界上很多著名的观赏花木,系以我国华西地区为其分布中心,在相对较少的范围内,集中分布着众多的种类。

华西山脉的植物种类比邻近的印度、缅甸、尼泊尔山地的种类多4—5倍;近年来,水杉、银杉、观光木、夏腊梅和金花茶和多种新属种陆续在我国被发现。

观赏树木的生物学和生态学习性全解共71页

观赏树木的生物学和生态学习性全解共71页

观赏树木的生物学和生态学习性全解
51、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52、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53、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54、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 55、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 池桑竹 之属, 阡陌交 通,鸡 犬❖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园林树木的生态学习性

园林树木的生态学习性

园林树木的生态学习性园林树木的生态学习性是指园林树木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和适应能力。

凡是对树木生长发育有影响的因素称为生态因素,其中树木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因子称为生存因子,如光照、温度、水分、空气等。

生态因素大致可分为气候、土壤、地形和生物四大类。

一、气候因素(一)温度温度的变化规律:纬度0.5~1℃/度(110㎞),海拔0.6℃/100m。

温度与四季划分:10~22℃春秋,﹥22℃夏季 ,﹤10℃冬季。

影响树木分布的温度条件:年平均气温、积温、冬季极端温度。

树木生长的温度三基点:常绿针叶树种 温带落叶树种 常绿阔叶树种最低 -5~3℃ -3~1℃ 0~5℃最适 10~20℃ 15~25℃ 25~30℃最高 35~42℃ 40~45℃ 40~45℃不同树种的萌芽、生长、休眠、发叶、开花、结果等生长发育过程中要求一定的温度,在一定的温度范围,超过极限高温与极限低温,树木就难生长。

各种不同的树木对温度要求是不同的,根据树木对温度的要求和适应范围分:1、最喜温树种(热带树种):主要生长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年均温20~30℃,﹤5℃受冻害或死亡。

椰子、可可、橡胶、槟榔、木棉、红树等。

2、喜温树种(亚热带树种):可忍受短时间霜雪,大多-10℃受冻害。

鸡蛋花、凤凰木、白兰、樟树、棕榈、马尾松、毛竹、油茶、杉木等。

3、耐寒树种(温带树种):可适应霜雪天气,大多-20℃受冻害,夏季高温也会使树木生长受到影响。

桃、油松、刺槐、毛白杨、苹果等。

4、最耐寒树种(寒带亚寒带树种):可耐-30℃低温,在温热环境下生长不良或根本不生长。

落叶松、樟子松、红松、白桦。

不同树种都有自身的适应范围,树木对温度的要求和适应范围决定了树木的分布范围。

有些树种既能耐高温又能耐低温,如麻栎、桑树等全国各地都有分布,而有些树种对温度的适应范围很小,仅具有较小的分布范围,如橡胶树分布范围必定在绝对低温大于10℃的地区。

有些耐寒树种南移时,由于温度过高和缺乏必要的低温阶段,或者因湿度过大而生长不良,如东北的红松移到南京栽培,虽然不会死亡,但生长极差,呈灌木状。

园林树木的生态习性

园林树木的生态习性

Gardeners must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environmental factors and plants, then they can correctly selecting and applying plants for gardening.
③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a year 年生长期 describes the rule of dormancy,germination, flowering, fruit growth and defoliation of a tree during a year.树木在一 年中休眠、发芽、开花、结果、落叶的发育规律。
树木原产于热带干燥地区者较耐高温,生命活动的高 不超过50--60℃;原产于温带的树木则常在35℃左 右的气温下,其生命活动就减退或发生不正常的现象 ,而在50℃左右就常受到伤害了。
生命活动的最低温度大抵在1℃左右,但有的在0℃以 上较低温度下即可受害。而原产北方的树木,如一些 杜鹃花科(石南科)的小灌木,却能在千里冰封的雪 地中开出美丽的花朵。
The tree native to the tropical dry areas ----can endure higher temperature, and the temperature of life activity is not higher than 50--60℃; The tree native to temperate zone ----will reduce their life activity at around 35℃ and will be damaged at around 50℃.

观赏树木

观赏树木

观赏树木绪 论一、观赏树木与观赏树木学二、我国丰富的观赏树木资源三、观赏树木在城乡建设中的作用四、观赏树木的分类一、观赏树木与观赏树木学观赏树木——凡适合于各种风景名胜区、休疗养胜地和城、乡各种园林绿地应用的木本植物,包括各种乔木、灌木和木质藤本,统称为观赏树木。

观赏树木学——以园林绿化为宗旨,对观赏树木的分类、习性、繁殖、栽培管理和应用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的学科称为观赏树木学。

★注意观赏树木与园林树木、森林树木的区别:(《园林树木学》卓丽环、陈龙清主编)园林树木——凡适合城乡各类型园林绿地、风景名胜区、休疗养胜地、森林公园等应用,以绿化美化、改善和保护环境为目的的木本植物(乔木、灌木、木质藤本)统称为园林树木。

园林树木学——是对园林树木的形态特征、系统分类、地理分布、习性、栽培繁殖及应用进行系统研究的一门学科。

二、我国丰富的观赏树木资源注意几个特点:种类繁多、分布集中、丰富多彩、特点突出。

参考书:《园林树木学》卓丽环、陈龙清主编三、观赏树木在城乡建设中的作用P3《冰州远古文集》中记载“神树”可连接天堂-人间-地狱我国农村的各种“风水树”、“神树”、“老爷树”、“古树”银杏、松柏等长寿树种:汉柏、唐槐观赏树木能够改善城市环境条件:1. 观赏树木能改善温度条件——夏降温冬增温2. 观赏树木能提高空气湿度——升高7%-14%3. 观赏树木能自然净化空气——CO2 O 24. 观赏树木能吸收有害气体——HF 、SO 2等5. 观赏树木能滞尘、杀菌、消噪声——增加虫鸟繁殖场所,带来蝉的噪声四、分类(一)、自然分类法,根据植物进化系统和植物之间的亲缘关系而分类,是植物学的基础。

要求了解即可,但自然分类法是学习植物类课程的基础。

植物的种或称物种是植物最基本的分类单位:1.物种是客观存在的——命名是人为的2.物种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遗传与变异3.不同的种具明显的形态上的间断或生殖上的隔离(杂交不育或能育性降低)——某些属内不同种间可进行杂交,如榛属,欧洲榛子×平榛==杂交榛。

园林树木的生态习性

园林树木的生态习性

园林树木学
二、常绿树木的年周期特点 无明显的季节变化和外观形态变化。 1、无明显的季节变化和外观形态变化。 树叶的寿命:树种不同变化较大, 2、树叶的寿命:树种不同变化较大,从1年 10年以上 落叶期也不同, 年以上; 至10年以上;落叶期也不同,多数在新叶萌发期 落叶。 落叶。 生长发育表现出多次性,如多次开花, 3、生长发育表现出多次性,如多次开花,多 次抽梢。果实发育期长等。 次抽梢。果实发育期长等。 无自然休眠期, 4、无自然休眠期,但会因高温或低温而被迫 休眠。 休眠。 三、园林树木的物侯观测 (一)物候观测的意义
园林树木学
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状况,除取决于树种外, 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状况,除取决于树种外, 还受土壤条件、栽培技术以及树龄等因素影响。 还受土壤条件、栽培技术以及树龄等因素影响。 (二)树根的生长动态 1、生命周期 、 一棵植株上的根, 一棵植株上的根,寿命由长至短的顺序大致 支持根、贮藏根、运输根、吸收根。 是,支持根、贮藏根、运输根、吸收根。
园林树木学
4、休眠期 、 抗性强,生命活动较微弱、缓慢。 抗性强,生命活动较微弱、缓慢。 依休眠状态的不同, 又分为自然休眠期 自然休眠期和 依休眠状态的不同 , 又分为 自然休眠期 和 被迫 休眠期。 休眠期。 自然休眠: 自然休眠:是由于树木的生理过程或树木的遗 传特性决定的, 传特性决定的 , 此期即使给予适合树木生长的环 境条件,也不能萌芽生长。 境条件,也不能萌芽生长。 被迫休眠:是由于环境条件不适而造成的。 被迫休眠:是由于环境条件不适而造成的。
园林树木学
浅根性树种:主根不发达, 浅根性树种:主根不发达,侧根水平方向生 长旺盛,大部分根分布于土上层的树木, 长旺盛,大部分根分布于土上层的树木,如部分 须根系和灌木树种。 须根系和灌木树种。 浅根系树种则起苗、移栽相对容易, 浅根系树种则起苗、移栽相对容易,并能适 应含水量较高的土壤条件,但抗旱、 应含水量较高的土壤条件,但抗旱、抗风及与杂 草竞争力较弱,其中有部分树木根系因分布太浅, 草竞争力较弱,其中有部分树木根系因分布太浅, 随着根的不断生长挤压,会使近地层土壤疏松, 随着根的不断生长挤压,会使近地层土壤疏松, 并向上凸起,容易造成路面的破坏。 并向上凸起,容易造成路面的破坏。 根系的水平分布范围,在正常情况下, 根系的水平分布范围,在正常情况下,多数 与树木的冠幅大小相一致。 与树木的冠幅大小相一致。

园林树木生物学特性

园林树木生物学特性

A优势种的生活型:所谓生活型,是植物在生活环 境的综合影响下,经过长期的适应而显示的外部形 状。植物的生活型简单的分为:乔木、灌木和草本 三类。群落的外貌主要决定于优势种的生活型。 B 密度:单位面积上的得体数量。群落中植物个 体的疏密程度与群落的外貌有着密切的关系。如稀 疏的松林与浓郁的松林有着不同的形貌。 C 种类的多寡:群落中种类的多寡对其外貌有很 大的影响。例如单纯一种树木的林丛常形成高度一 致的线条,而若多种树木生长在一起,则无论在群 落立面上或平面上的轮廓、线条都可有不同的变化 。
4、无自然休眠期,但会因高温或低温而被迫休眠。
树木生长发育的相关性
顶端优势
地上部与地下部的关系
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 树高生长与加粗生长的关系
枝芽特性
芽序,芽的异质性, 芽的早熟性与晚熟性, 萌芽力与成枝力, 芽的潜伏力,分枝方式
花芽分化的类型
(1)夏秋分化型:主要分化期在6-8月,部分延续到9-10月, 此类树木花芽的进一步分化与完善还需经过一段低温,直到 第二年春天才能完成性器官的分化。如梅、牡丹、樱花、玉 兰、海棠等。
生命周期:园林树木从播种开始,经幼年, 性成熟,开花,衰老直至死亡的全 过程称生命周期。
离心生长、离心秃裸(自疏,自然整 枝),向心更新、向心枯亡
有长寿潜伏芽的树种更新容易
实生树与营养繁殖树的生命周期不同
抑制剂等对 促进开花
乙烯剂
阿拉
三点苯甲酸
无效果
幼年阶段 种子 发芽

花 成年阶段


乔灌木物候记录表
第三章 观赏树木的习性
习性 观赏树木本身所固有的特性
——观赏树木的生物学特性 观赏树木与环境相关的特性 ——观赏树木的生态习性

观赏树木的习性

观赏树木的习性

树体内营养物质的供求关系 激素等物质的调节作用
第二节 观赏树木的物候观测
一、物候观测的意义 1、掌握树木的季相变化,可以为观赏树木种 植设计、选配树种、形成四季景观提供依据; 2、可以为观赏树木栽培提供生物学依据。 二、物候观测的方法 1、观测点的选定 (1)观测点可以多年观测,不轻易移动 (2)所选的观测点,基本上具有代表性 (3)观测点选定后,务必对各方面情况作详 细记载
2、分枝方式
总状分枝(单轴分枝)或 合轴分枝 假二叉分枝式
3.顶端优势 4、干性与层性
(四)叶的生长 叶的来源:叶芽中的叶原基→叶 片 叶的功能:光合作用 随枝的伸长,活跃中心不断向上转移。
幼嫩叶 : 光合作用弱 成熟叶:光合作用强 老叶:光合作用减弱
(五)开花与结果
一、基本概念 环境——植物所生活的空间。 生境——通常将植物具体所生存于其间的小环境 称为“生境”。 生态因子——环境中对植物有直接间接影响的因 子。 生存条件——生态因子中,对植物的生活属于必 需的,即没有它们植物就不能生存的因素,如O2、 CO2、光、热、H2O、无机盐等六因素。 间接因子——对植物生活的影响是属于间接关系 的因子。
2、观测目标的选定 应选发育正常、开花结实3年以上者, 树冠、树叶较匀称、体形中庸 3、观测时间 一般3-5d观测一次,一天中最好在下 午2~3点观测 4、观测部位 一般应选向阳面的枝条或上部枝 5、观测记录和人员 随看、随记、人员应固定
三、物候观测的内容 1、根系生长期 2、树液流动期 3、萌芽期 芽膨大期 : 鳞芽记载
第二章 观赏树木的习性 第一节、观赏树木的生长发育特性
发育——在植物生活史中,建立在细胞、组织、器官
分化基础上的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叫发育。

园林树木观赏特性

园林树木观赏特性

园林树木观赏特性第一篇:园林树木观赏特性园林树木的枝,干,树皮,刺毛,根等及其观赏特性一、树木的枝树木的枝条,除因其生长习性而直接影响树形外,它的颜色亦具有一定的观赏意义。

尤其是当深秋叶落后,枝干的颜色更为显目。

对于枝条具有美丽色彩的树木,特称为观枝枉种。

习见供赏红色枝条的有红瑞木、红茎木、野蔷薇、杏、山杏等;可赏古铜色枝的有山桃、桦木等;而于冬季欲赏青翠碧绿色彩时则可植梧桐、棣棠、青榨槭等。

二、树木的干皮乔木干皮的形、色也很有观赏价值。

以树皮的外形而言,大抵可分为如下几个类型:(一)干皮形态1.光滑树皮表面平滑无裂,例如许多青年期树木的树皮大抵均呈平滑状,典型者如胡桃幼树,柠檬桉等。

2.横纹树皮表面呈浅而细的横纹状,如山桃、桃、樱花等。

3.片裂树皮表面呈不规则的片状剥落,如白皮松、悬铃木、木瓜、榔榆等。

4.丝裂树皮表面呈纵而薄的丝状脱落,如青年期的柏类。

5.纵裂树皮表面呈不规则的纵条状或近于人字状的浅裂,多数树种均属于本类。

6.纵沟树皮表面纵裂较深,呈纵条或近于人字状的深沟。

例如老年的胡桃、板栗等:7.长方裂纹树皮表面呈长方形之裂纹,例如柿、君迁子等。

8.粗糙树皮表面既不平滑,又无较深沟纹,而呈不规则脱落之粗糙状,如云杉、硕桦等。

9.疣突树皮表面有不规则的疣突,暖热地方的老龄树木可见到达种情况。

树皮外形的变化颇为繁复,且可随树龄而变化,但是上述的类型已可包括一般的形貌了。

(二)干皮色彩树干的皮色对美化配植起着很大的作用。

例如在街道上用白色树干的树种,可产生极好的美化及路宽范围的实用效果。

而在进行丛植配景时,也要注意树干颜色之间的关系。

现将干皮有显著颜色的树种举例于下: 1.呈暗紫色的如紫竹。

2.呈红褐色的如马尾松、杉木、山桃等。

3.呈黄色的如金竹、黄桦等。

4.呈灰褐色的一般树种常为此色。

5.呈绿色者如竹、梧桐等。

6.呈斑驳色彩的如黄金嵌碧玉竹、碧玉嵌黄金竹、木瓜等。

7.呈白或灰色者如白皮松、白桦、胡桃、毛白杨、朴、山茶、悬铃木、柠檬桉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地形因子:包括山岳、平原和坡向、坡度等。 ❖ 生物因子: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
❖ 人为因子:包括人对树木资源的利用、发展、 保护与破坏等作用。
❖ 在环境因子中,对树木生活有直接、间接作用的因 子称为生态因子。在生态因子中,对于树木生活必 不可少的因子称为生存条件。树木和环境是相互作 用的统一体。在研究树木与环境关系时,不仅要了 解树木本身各方面的特性,还应了解它们生活的环
❖ 耐荫树种:冷杉属、红豆杉属、铁杉属、八角属、 水青冈属、云杉属中一些种类。
❖ 中等耐荫树种:红松、杉木、樟树、槭属、鹅耳枥 属、青冈属等。
判断树木耐荫性的方法有生理指标法和 形态指标法两种。
❖ 生理指标法是通过光合作用测定,确光补偿点和光 饱和点。
❖ 形态指标法是根据树木的外部形态来判断树种的喜 光性和耐荫性。
所谓园林树木的环境条件,主要是指气候因子(温度、 水分、光照、空气)、土壤因子、地形地势、生物及 人类活动等因子。在园林工作中,必须充分了解环境 因子与植物之间的关系,才能运用这些规律来控制、 改造植物,使之更好地为园林绿化事业服务。
第一节 树木的生物学习性
一、相关概念
❖ 树木的生长是指树木在同化外界物质的过程中,通过 细胞分裂和扩大,使树木的体积和重量产生不可逆的 增加。
第二节 树木的生态学特性
❖ 由于树木长期生长在某种环境条件下,形成 了对该种环境条件的要求和适应能力,称之 为生态学特性。
一、环境因子
❖ 树木生活的地面和空间称为生境。构成树木 生活环境的因子称为环境因子。环境因子通 常有下列5类:
❖ 气候因子:包括光、温度、水分、空气等。
❖ 土壤因子:包括土壤的有机物质、无机物质 及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微生物。
❖ 树木的发育是指树木的个体从受精卵最初的分裂开始, 经过种子的萌发,营养体形成,生殖体形成,开花、 传粉、受精、结实等阶段,直至衰老和死亡。生长和 发育关系密切,生长是发育的基础。
❖ 树木一生所经历的上述全过程,即树种的生命周期。 ❖ 植物在一年中经历的生活周期称为年周期。
二、树木生长与衰亡的变化规律
❖ 其主要内容见喜光性与耐荫性树种的形态比较表:
喜光性与耐荫性树种的形态比较表
树冠 树干
树皮 叶 林下天然 更新
喜光性形态
耐荫性形态
枝叶稀疏、透光 枝叶浓密、透光度小
自然整枝良好、枝 自然整枝不良,枝下高
下高长
短或近无
通常较厚
通常较薄
叶小而厚、落叶 叶大而薄,明显叶相嵌
不良,常为单层林 良好,常为复层林
自然打枝:地上部分由于不断地离心生长,外 围生长点增多,枝叶茂密,使内膛光照恶化。 逐年出现由骨干枝基部向枝端方向出现枯落 的现象。
❖ 2.向心更新与向心枯亡
❖ 随着徒长枝的扩展,加速了主枝和中心干的先端出 现枯梢,全树由许多徒长枝形成新的树冠,逐渐代 替原来衰老的树冠,当新树冠过到其最大限度以后, 同样会出现先端衰弱,枝条开张而引起优势部位下 移,从而又可萌生新的徒长枝来更新。
应用 (1)配置:
(2)引种:植物南移 (3)利用光照调节花期
一品红,短日照植物。 “十一”开花
(2)温度 ❖ 温度是树木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因子,也是
树种分布区的主导因子。 ❖ 不同树种对温度的适应范围不同,谚语说
“樟不过长江”、“杉不过淮河”就是这个 道理。 ❖ 各树种因遗传性不同,对温度的适应性也有 很大差异。
1.离心生长与离心秃裸 ❖ 离心生长:由根颈向两端不断扩大其空间的,
以离心的方式进行的生长。 ❖ 树木因受遗传性和树体生理以及所处土壤条
件等的影响,其离心生长是有限的。
❖ 离心秃裸:树体离心生长过程中,以离心方 式进行的根系的“自疏”和树冠的“自然打 枝”,统称为离心秃裸。
自然疏根(自疏):根系在离心生长过程中, 随着年龄的增长,骨干根上早年形成的须根, 由基部向根端方向出现衰亡的现象。
❖ 这种更新与枯亡的发生,一般是由树冠外向内,由 上(顶到其最大树 体时,某些中心干明显的树种,其中心干延 长枝发生分叉或弯曲的现象。
❖ 树上长树-当离心生长日趋衰弱,具有潜伏 芽寿命长的树种,常于主枝弯曲的高位处, 萌生直立旺盛的徒长枝,开始进行树冠的更 新的现象。
(3)水分 ❖ 水分是决定树木生存、影响分布与生长发育
的重要条件之一。 ❖ 不同树种对水分的需要与适应不同。
树种对土壤水分的适应性可分为3类:
❖ 旱生树种:为通常在土壤水分少、空气干燥的条件下生长的树种,
具极强的耐旱能力,这类树种的根系通常极为发达,其叶常退化为膜质 鞘状或叶面具发达的角质层、蜡质及绒毛,如梭梭树、沙拐枣、木麻黄 及相思树等;
根据树种对温度的要求与适应范围可分为4类: ❖ 最喜温树种:如橡胶树、椰子、团花等; ❖ 喜温树种: 如杉木、马尾松、毛竹、油桐、茶、苦
楝、樟树等; ❖ 耐寒树种:如油松、毛白杨、刺槐、侧柏、榆、枣树、
胡桃等; ❖ 最耐寒树种:如落叶松、樟子松、冷杉属、白桦、蒙
古栎等。
❖ 应用 A、 催延花期 抑制花期:桂花,国庆。 促成栽培:牡丹(谷雨三朝看牡丹),春节。 B、引种驯化 引种 驯化 南树北移(解决越冬问题) 北树南移(解决越夏的问题)
❖ 湿生树种:为需要生长在潮润多湿环境中的树种,在干燥的或中生
观赏树木的生物学和生态学习性
❖ 生物学特性是制树木本身固有的生长发育规律。一般
包括三个方面:
❖ ①系统发育,指树木从地球出现到消灭的整个过程。
❖ ②个体发育,一个树木从种子发芽、生长、开花、结 实到死亡的整个过程。
❖ ③年生长期,树木在一年中休眠、发芽、开花、结果、 落叶的发育规律。
❖ 生态学习性是指园林树木与其生长环境之间的关系。
境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1、气候因子
(1)光 ❖ 各种树种在其系统发育中形成了对光照强度
不同的要求。根据树木对光的需求将树种分 为喜光树种、耐荫树种和中等耐荫树种。
树种的喜光性和耐荫性常因生长地区、 环境、年龄不同而有所差异。同一树种幼年 期较耐荫,生长在干旱条件下的树木则要求 更多的光照。
❖ 喜光树种:落叶松属、松属(2针松)、杨属、柳属、 臭椿、刺槐;泡桐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