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手法专题——5
中考语文 专题五 修辞练习(含解析)
![中考语文 专题五 修辞练习(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8c68884998fcc22bdd10d57.png)
专题五修辞1.(2019·原创题)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秋天是美丽的,在曼妙的韵律中舞着她的裙摆。
B.愚蠢是一种天生的无奈,是一种后天的懒惰,是一颗自己种下的恶果,是一条好果实中的蛀虫。
C.李医生给人看病,药方没开,病就好了三分。
D.天擦黑的时候,此起彼落的鞭炮轰炸着村庄,空气里弥漫着丝丝缕缕火药味儿。
2.(2019·原创题)下列对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时间好比一把锋利的小刀,如果用得不恰当,会在美丽的面孔上刻下深深的纹路,使旺盛的青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的消磨掉。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自己对时间的看法,时间是小刀,生命好不好要看自己把握得好不好。
)B.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这句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诗人愁之深。
)C.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赞美了他们的优点。
)D.于是我接过笔,放开了手,大甩笔画了一只小兔。
齐老高兴得像孩子:“好!好!这个小兔画得有神,就是嫩了点,好!”(连用三个“好”字,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写出“我”画的小兔逼真有神,突出地表现了齐白石先生的高兴和对“我”的鼓励。
)3.(2019·原创题)对下列诗句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比喻B.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对偶C.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比喻D.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排比4.(2019·原创题)下列对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作“银盘里的青螺”,色调淡雅,山水浑然一体。
)B.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在表面的劝慰下流露出诗人内心的悲苦,显得哀而不伤,怨而不怒。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复习专题五表现手法-(含答案)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复习专题五表现手法-(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7d87fb5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ff71364.png)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复习专题五表现手法-(含答案)期末复习专题五:表现手法-语文六年级上册统编版一、单选题1.下列语句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是()A.破课桌,俨然一个叱咤风云的古战场。
B.老师大步流星走过来,怒气冲冲伸手一拂,“屏风"颓然倒了,一切秘密暴露遗。
C.教室里的课桌破旧得看不出年纪,桌面上是一道道豁开的裂缝,像黄河长江。
D.有时其中一个的线卡住了,那“斗士”便显出一副呆头呆脑的傻样子,挺着肚子净挨揍。
2.下面的句子属于比喻句的是()A.今年的丁香花似乎开得格外茂盛。
城里城外。
都是一样。
B.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C.人也似乎轻灵得多。
不那么浑浊笨拙了,3.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①大街小巷里,花色斑端的小圆虫,披着俏丽的彩衣。
②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
③遇到困难,共产党员怎么能退缩呢?④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
A.拟人夸张反问比喻B.拟人比喻反问对比C.拟人夸张疑问比喻D.比喻夸张反问拟人4.下列句子中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两项不相同的一项是()A.《中国诗词大会》如一阵清风,唤醒了国民对传统诗词文化的兴趣。
B.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C.我婆娑起舞,芳草为我鼓掌。
5.与“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
"修辞手法一样的句子是()A.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给予死者最后的祭献。
B.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C.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
D.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
6.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这么松散的地,简直是一张软床。
B.农民恨不得自己变成一粒种子,躺在土里试一试温暖不温暖。
C.路灯照着大雨冲刷过的马路,马路上像铺了一层明晃晃的玻璃。
五种修辞手法
![五种修辞手法](https://img.taocdn.com/s3/m/062bc0fc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00.png)
五种修辞手法
1. 比喻:将两个不同的事物进行比较,以便产生新的理解和感受。
例如,“她的笑容如阳光般明亮。
”
2. 拟人:给非人物的事物赋予人的性质和行为。
例如,“时间悄悄地溜走。
”
3. 夸张:对事物的描述进行夸大,以强调其重要性或特点。
例如,“她是个世界上最美的女人。
”
4. 反问:用疑问句的形式表达肯定或否定的观点,以引起读者的思考和注意。
例如,“难道我们不应该为环境保护付出努力吗?”
5. 对比:将两个事物进行对比,以突出它们之间的差异或相似之处。
例如,“他的声音如同冬天的寒风,却温暖如春天的阳光。
”。
专题05 修辞、对联(含答案解析)--安徽省2017-2021年5年中考1年模拟语文试题分项汇编
![专题05 修辞、对联(含答案解析)--安徽省2017-2021年5年中考1年模拟语文试题分项汇编](https://img.taocdn.com/s3/m/1d21cb8358fafab068dc0229.png)
专题05 修辞、对联【1-2021年安徽省中考语文真题】请从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下面的文字。
儿子上小学这几年,眼瞅着“债台”又一天天高筑,我也想见天陪着他,但工作实在太忙,书要读,文章也要写。
【答案】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以“债台”日渐高筑比喻对儿子的亏欠越来越多,表达作者因不得不忙于工作而无法陪伴儿子的无奈和愧疚。
【解析】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
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句子,具体解答时可表述为:运用了XX修辞手法,(生动传神、具体准确、形象生动等)表现了(写出了)人或事物……的情感、心理、性格等(特点、特征)。
语句“儿子上小学这几年,眼瞅着‘债台’又一天天高筑,我也想见天陪着他,但工作实在太忙,书要读,文章也要写”,把“对儿子的亏欠”比作“债台”,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作者因忙于工作而无法陪伴儿子的情况,表达了作者的无奈和对不能陪伴孩子的愧疚之情。
【2-2020年安徽省中考语文真题】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一本地人告诉我,这些生长在石缝里的松树,根部能够分泌一种酸性的物质,腐蚀石头的表面,使其化为养分被自己吸收。
为了从石头里寻觅生机,也为了牢牢抓住绝bì,以抵抗不期而至的狂风的撕扯与摧折,它们的根日日夜夜与石头bó斗着,最终不可思议地穿入坚如钢铁的石体。
细心便能看到,这些松根在生长和壮大时常常把石头从中挣裂!还有什么树木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画线句子运用了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修辞手法。
【答案】拟人比喻【解析】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运用。
作答时要了解常用的修辞,结合句子内容作出具体分析。
“它们的根日日夜夜与石头搏斗着”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搏斗”赋予松树的根拟人的动作;“坚如钢铁”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将石体比作钢铁。
拟人: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的修辞手法。
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是修辞学的辞格之一。
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专题:修辞排序(知识盘点+试题)
![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专题:修辞排序(知识盘点+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c00dc076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856d56c.png)
专题5 修辞、语言运用、排序一、知识盘点。
(一)修辞手法【修辞盘点】所谓修辞,就是要使说的话或写的文章生动、有力,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
在小学阶段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设问和反问等。
【常见考点】1.修辞手法的判断。
比喻:有明显的本体和喻体,把一种事物比作另一种事物。
拟人:把事物当作人,写成和人一样的有感情、有语言、有动作。
夸张: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的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
排比:把结构相同、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词语或句子成串地排列,利用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和语气相同的词组(主、谓、动、宾)或句子并排(三句或三句以上),段落并排(两段即可),达到一种加强语势的效果。
对偶: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应或相近或相同的意思。
主要特征:语言凝练,句式整齐,音韵和谐,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
设问:故意先提出问题,明知故问,自问自答。
反问:只问不答,答在其中。
对比:把两种不同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人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可以使特征更突出,主题更鲜明。
2.修辞手法的变换。
注意原句中事物,抓住事物的特点,根据要求选用合适的内容补充。
如:雨一直下着。
雨一直下着,欢快地唱着动听的歌。
(改为拟人句)雨像断了线的珍珠一样,下个不停。
(改为比喻句)(二)语言运用。
1.句子仿写。
【方法提示】(1)仔细揣摩例句,寻找和例句在内容上与结构上的相同点。
(2)依据例句的特点,仿抄相同点改写不同点。
(3)仿写要注意的几个问题:①仿句与被仿句不能雷同要有创新。
②修辞要恰当。
③用词不能重复,仿句的用词尽可能不与被仿句重复,避免语意雷同。
2.语言运用。
(1)根据词语联想写一段话。
【教材示例】看到下面的事物,你会想到哪些人?请选择其中一个,试着写一段话。
竹子梅花蜜蜂路灯(提示:把握并提炼这些事物的精神如“竹子正直,梅花坚韧,蜜蜂勤劳,路灯奉献。
专题五 仿用(含修辞)、选用和变换句式
![专题五 仿用(含修辞)、选用和变换句式](https://img.taocdn.com/s3/m/99cbde11b4daa58da1114a23.png)
1.仿照下面的画线句,另写两句话,要求使用比拟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生命是一种站起来的姿态。
礁石,在海浪的拍击中,耸立成伟岸的信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仿写和运用常见修辞方法的能力。
本题必须完全扣住语境来仿写,并注意所仿造句子的语言组织形式和内容意向两个方面,同时要运用相关的修辞。
【答案】(示例)腊梅,在严寒的肆虐里,挺拔成芬芳的春意野草,在乱石的压制下,茁壮成蓬勃的绿洲胡杨,在干旱的威胁中,挺立成不死的神话2.围绕“雨”这个话题,仿照画线句子,在横线处续写两句话。
雨丝最能扯动昔日的情思,雨声也最易叩响感情的门环。
垂老的将帅有“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的回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解答仿写题,先明确仿写要求,后分析例句特点。
诗中的人物+有+诗句及其意境。
【答案】(示例)迟暮的美人有“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的幽怨,多情的诗人有“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遐想。
3.仿照下面例句,另选话题,仿写一句,要求与例句格式一致。
例句:涓滴之水终可磨损大石,不是由于它力量强大,而是由于昼夜不舍地滴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解析】例句的句式为“××终可××,不是由于它××,而是由于××”,通过对比表达了一种顽强或坚持的精神。
修辞手法专题——5.反问
![修辞手法专题——5.反问](https://img.taocdn.com/s3/m/cf7f5d4533d4b14e8424688b.png)
✓我今天的心情:很开心100分❤()还不错80分❤()
一般般吧60分❤()一点都不开心20分❤()✓今天天气:阳光明媚()阴云密布()风雪交加()
蒙蒙细雨()大雨倾盆()灰蒙蒙的雾霾天()反问句改陈述句。
1.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2.海边上不是还泛着白色的浪花吗?
3.我们遇到困难,怎么能退缩呢?
4.说出的话难道可以不算数?
5.不好好学习,怎能取得好成绩呢?
1.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冬天来了,春天不会远了。
2.海边上不是还泛着白色的浪花吗?
海边上泛着白色的浪花。
3.我们遇到困难,怎么能退缩呢?
我们遇到困难,不能退缩。
4.说出的话难道可以不算数?
说出的话不可以不算数。
5.不好好学习,怎能取得好成绩呢?
不好好学习,就不能取得好成绩。
反问修辞手法的掌握
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
●将反问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
●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词(怎、怎么、难道等)去掉;
●将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吗等)去掉,问号改为句号;
【例如】如:我们怎能言而无信呢?
在改为陈述句时(将“能”改为“不能”,去掉“怎”,将“呢”去掉,问号改为句号。
)
所改成的陈述句是:我们不能言而无信。
第5辑:修辞手法主观题30练-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修辞手法与句子表达效果专练
![第5辑:修辞手法主观题30练-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修辞手法与句子表达效果专练](https://img.taocdn.com/s3/m/45d7804f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05f857d.png)
第5辑:修辞手法主观题30练练习一1.树在车窗外面和车里的人遥遥相望,不知要走多远才能见到下一棵树。
黑夜里,树更孤单了,有狼趴在它脚下做伴也是好的。
草原的星空漫无边际,星星根本不按星座排列,好像什么人把桶里的星星碰撒就不管了。
星星从坚硬的夜色里钻出来,看大地发生过什么事情,但它什么也看不到。
漆黑的夜色里,草在安眠,海拉尔河、额尔古纳河静悄悄地流淌。
星星更看不到草原上的小树。
小树若要长到让星星看得见,还要过许多年。
◎分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修辞及效果。
2.洵河上横陈一座破旧的老木桥,不足一丈宽,两边护栏有些零落,桥面时有鸡窝坑一样的漏洞。
透过漏洞,可见桥下的水自北地向南流去。
◎比喻具有相似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比喻进行简要分析。
3.年前腊月,我曾经来到这里,那时候樱花树上几无色彩,黑瘦的树干,黑瘦的枝条,满院的冷风。
岁月造化,三两月如一瞬,那些花事已然写满枝头,极尽灿烂,像极了书斋里雅静的女孩子的谈天说地。
沉默不是无言,时光是你的舞台呵。
◎比喻具有相似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进行简要分析。
4.九龙山郁郁蓊蓊的山林里,毛竹有的是。
砍一棵来,破竹,剖条,截短,将一头削尖,穿过腌肉的一端,缠绕成环。
有了这翠绿的竹环,肉就可以挂架熏烤了。
经过一个月烟熏的腊肉,虽然外表看起来黑漆漆、硬邦邦,似块烧焦的柴,吃起来却如经霜的岁月一般,有嚼劲,耐回味。
◎请简要赏析文中画横线处的修辞手法。
5.传统文化展现传统节日,传统节日传承传统文化。
剪纸灯谜,描绘城乡风物;秧歌花鼓,传播时代精神。
火树银花踏歌行,古风新韵颂文明,一席汁醇味正的文明盛宴,让市民近距离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深厚魅力和传统节日的浓厚氛围。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
6.新疆是我国较早大量种植和使用棉花的地区之一。
新疆光照充足,热量丰富,空气干燥,昼夜温差大,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适宜棉花的种植和生长,新疆棉尤其是长绒棉品质优良,深受消费者喜爱。
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训练 专题05 修辞手法之主观效果分析题专训(1) Word版无答案
![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训练 专题05 修辞手法之主观效果分析题专训(1) Word版无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159c68f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3a.png)
专题02 2022高考新题型语言运用之修辞手法(主观)专训(1)(学生版)时间:45分钟分值:50分得分:(2023优秀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江南的风景,处处可爱;江南的人事,事事堪哀。
你看,在这一个秋尽冬来的寒月里,四边的草木,岂不还是青葱红润的么?运河小港里,岂不依旧是白帆如织满在行驶的么?还有小小的水车亭子,疏疏的槐柳树林。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
(5分)答案:(2023优秀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雪落在那些“高大上”的现代建筑上时,显得平淡无奇;而当长桥短亭、雕梁画栋、飞檐翘角等与皑皑白雪相遇时,总能呈现出让人惊叹的构图与意境。
这当然不是雪花偏爱古老的事物,而是人们的眼睛和镜头钟情于雪景中的“诗意”:雪给我们带来了一种轻、一种慢、一种久违的停顿、一种忘我的宁静。
那些“美到哭”的雪景,仿佛把人们的思绪带回到了唐诗宋词、水墨丹青的世界当中。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排比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5分)答案:(2023优秀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神农溪发源于神农架南麓的溪河,湍急险恶却又不失玲珑秀丽,既温顺又刚烈,由南向北穿行于深山峡谷之中,河流两岸的山岩陡峭耸峙、绵延不断,狭窄处如险峻关隘,崖壁上钟乳密布,怪石嶙峋。
神农溪一路收纳十几条缠绵的山间小溪,好几处飞流直下的瀑布,形成各具“险、秀、雄”的绵竹峡、鹦鹉峡、龙昌峡。
河水迂回曲折,形成一道道长短各异、急缓不同的险滩,峡中既有深潭碧水,也有水深几尺的浅滩,船儿行走于此,船底必与河底的卵石摩擦,船工纤夫得跳下河去,肩扛船帮。
若是落差高达几米的急滩,船儿好似迫不及待,只一晚就到了很远的地方。
但这条夹杂着远古气息以及树木、药草芳香的神农溪已经今非昔比,这是由于三峡大坝修建的结果,长江水位上涨、巫峡口回水进入神农溪,奔流湍急变得平静如镜。
溯源而上,那巍巍古老的原始森林也变得不再遥远如梦。
职业高中高考复习专题5修辞手法
![职业高中高考复习专题5修辞手法](https://img.taocdn.com/s3/m/5457c4a8c77da26925c5b0ad.png)
(2)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4、比喻的种类:
(1)明喻。典型形式是:甲像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 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相联结。 例如: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练习
请分辨以下句子用了
借喻
还是
借代
1、一朵浮云把银盘遮盖了。
借喻
本体是月亮,喻体是银盘。
2、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 借代 借用事物:黃口 代替事物:雏燕(雏鸟的嘴呈黃色。) 3、烽火連三月,家书抵萬金。 借代 借用事物:烽火
代替事物:战争
三、比拟
1、概念:
比拟是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来写的修辞方 式。
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 ”的形象?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的 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的分析。”
拟人. 前一首的“绿荷”有“恨”而“背西风”,含 有诗人之恨,表露了伤感不平之情,基调凄怨低沉。后 一首的“荷花”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叶之中,似是“ 愁热”,却呈现娇羞之态,表露了作者的怜爱喜悦之情 ,基调活泼有趣。
比拟与比喻的区别
比喻重在“喻”,即以甲事物喻乙 事物,甲乙两物有主有从; 比拟重在“拟”,即将甲事物当作乙 事物,甲乙两事物彼此相融,浑然 一体。
修辞格介绍 比拟与比喻的区别
瘸腿老头是个老牛贩子,他一进牛市所有卖 牛的买牛的都拿眼睛挖他,凡他拍过角板的牛 马上涨价。 比拟 虽然在紧张的劳动中大家都少说话了,但 是那眼神仿佛在诉说着这一切…… 比拟
(新)部编人教版高中语文《专题-第5讲-正确使用修辞手法》复习讲解课件
![(新)部编人教版高中语文《专题-第5讲-正确使用修辞手法》复习讲解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f8c43a1168884868662d66b.png)
(教学讲解课件)
4.夸张 运用超出客观事实的语言来对人、事、物尽力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分为
扩大、缩小、超前三种。
夸张的作用:①深刻地表现作者对事物的鲜明的情感态度,从而引起读者 的强烈共鸣。②引起丰富的想象,有利于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
5.对偶 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数相等、意义密切相连的两个短语或句子,对称
霜天晓角 ·仪真江上夜泊 南宋 黄机
寒江夜宿,长啸江之曲。水底鱼龙惊动,风卷地,浪翻屋。 诗 情吟未足,酒兴断还续。草草兴亡,休问功名,泪欲盈掬。
分析词作上片运用的艺术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一声“长啸”而能使“水底鱼龙惊动,风卷地,浪翻屋。”运用 夸张手法极写长啸的深沉和力度。想象奇诡,笔力遒劲,气势磅礴, 有雷霆万钧之力,排山倒海之势。充分表现了“长啸”中所郁积的 强烈的情感。
(2)反复使用“领取”的好处是:层层铺开,逐步扩大,对点明本文主旨起 到强化作用。
(教学讲解课件)
10.衬托 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作
陪衬的辞格叫映衬,也叫衬托。分正衬和反衬两种。 衬托的作用:有利于突现正面或反面事物,表达强烈的思想感
情,深化文章的中心思想。
(教学讲解课件)
作用却有所不同。
“便”字连用,造成一种动感。副词“便”,既可以表示在很短的时间以内, 又可以表示前后事情紧接着。文章连用“便”字,将一个个节气紧凑地衔 接起来,中间连标点符号都省略了,读起来一气贯通,好像一个个节气从 眼前飞速掠过,给人以时光飞逝的真切感受。这几个“便”字确实用得巧 妙。只要求能回答“紧凑地衔接”和“强调时光快”这两点即可。
2020年山东新高考模拟卷在语段综合题中首次考查对修辞手法的判定。 复习时不必把时间花在单纯修辞手法的辨析上,而应重在理解应用。
第二部分专题五修辞与仿写课件——中考语文系统复习
![第二部分专题五修辞与仿写课件——中考语文系统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067fced54b35eefdc9d3339b.png)
用喻体直接代替本体。
群黄蝴蝶飞起来了!” (叶圣陶《三棵银杏树 染、P9)
(续表)
修辞
定义
例句
作用
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
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 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全
比拟
拟人 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或思 想感情。
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 拟物 甲物当作乙物来写。
第二部分
海浪是橡皮擦, 注:排比的各项之间一般为并列关系,有时也有先后、大小、轻重等逻辑关系,此时顺序不能颠倒。 “借代”也是不直接说出 所要说的事物名称,是用跟它有关系的另一事物名称代替它。 海浪是娃娃 注:排比的各项之间一般为并列关系,有时也有先后、大小、轻重等逻辑关系,此时顺序不能颠倒。 ②部分代整体: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了盼望,婆娑的泪眼才放出坚毅的光芒; 设问是先提出问题,再把自己的看法说出来的一种修辞手法。
基础知识积累
修辞与仿写
考点一 修辞
修辞类型
1. 比喻与比拟 (教材七下P5、P9)
修辞
定义
例句
作用
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和喻体( 用来做比喻的事物)之间用“像
将平淡 春天(本体)像(比喻词)小姑娘(喻体) 、深奥
明喻 ”“好像”“仿佛”“如同
, 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朱自清《春 、抽
”“……似的”等比喻词连接。 》)
喻和借代
代替它。 二者比较相似,区别它们主要把握相似性和相关性——原事物与代替事物
之间,具有相似性,就是借喻;具有相关性,就是借代。
3. 排比与反复 (教材七下P40)
修辞 排比
定义
例句
作用
①假山怪石,花坛盆景,藤萝翠竹,点缀
把结构相同或相似、 其间。
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中考总复习专题5 修辞手法的运用与仿写(含答案)
![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中考总复习专题5 修辞手法的运用与仿写(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9a4afdb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29.png)
专题五修辞手法的运用与仿写知能优化训练中考回顾1.(2022湖南衡阳)根据上下文,仿写一个有关传统习俗的句子。
船山故里文化底蕴深厚,寄托着衡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祝愿。
辞旧岁挂灯笼,寓意红红火火;,;中秋夜吃月饼,寓意团团圆圆……这些代代相传的习俗如香茗般散发着清香,久久缭绕。
2.(2022陕西)请用一组排比句完成演讲稿的开头部分。
同学们,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主题是“千秋太史公,精神永流传”。
今天,他的精神依然激励我们奋勇前行!链接资料《史记》在描绘历史的同时,也展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积极进取,建功立业;勇于革新,敢于革命;忧国,爱国……司马迁曾写下自己身处逆境的思索——“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若选择功业未竟而死,则“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只有发愤图强,完成《史记》,才能不负太史令立言之志!(摘编自张新科《“千秋太史公”司马迁》) 3.(2021湖南郴州)阅读下面两则材料,补出下联末尾三个字。
材料一1934年11月,中央红军迫于严峻形势放弃汝城县城,翻过大山向宜章进军,经过汝城县文明乡(当时叫文明司)的沙洲村。
11月6日,三位女红军住进农民徐解秀家里,当天晚上四人睡在一起,盖的是她床上的一块烂棉絮和红军的一条被子。
第二天临走时,为感谢徐解秀,女红军把她们仅有的一条被子剪了一半送给她。
徐解秀后来回忆说:“虽然那时候为了红军留下的半条被子吃了点儿苦,不过也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什么叫红军?什么叫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只有一条被子,也要给穷苦人半条的人。
”材料二2021年1月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力争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积极谋划乡村振兴快速发展之路,让百万乡村的广大农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上联:岁月沧桑半条被子铸经典下联:党恩浩荡百万乡村4.(2021内蒙古包头)参照下面小诗的表达形式,仿写一首小诗。
言论的花儿开得愈大,行为的果子结得愈小。
小升初总复习:第5讲《修辞手法》(讲义)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小升初总复习:第5讲《修辞手法》(讲义)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8db73793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d1cef65.png)
部编版小升初第一轮精选案例+学生练习专题复习(讲义)第5讲:修辞手法姓名:班级:得分:课标解读修辞手法,就是通过修饰、调整语句,运用特定的表达形式以提高语言表达作用的方式或方法。
小学常见的修辞手法有七种: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对偶。
我们要认识这七种常见的修辞手法,能辨别句子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并能在说话和习作中灵活运用修辞手法,丰富自己的语言,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知识点归纳▒1:比喻(1)比喻就是打比方,用一个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或情境来比方另一个抽象的、深奧的、生疏的事物或情境。
比喻的种类一般有:①明喻;②暗喻;③借喻。
(2)作用: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
▒2:拟人(1)拟人就是把事物当作人来写,让事物具有人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或感情,使它们人格化。
(2)作用:使所写“物”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
▒3:排比(1)排比就是把内容相关、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致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词组或句子排列在一起来表达相关的内容,表示强调和一层层的深入。
(2)作用: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
▒4:夸张(1)夸张就是故意把事物的某一特征进行扩大或缩小,以增强表达效果,使人得到突出的印象。
夸张的形式一般有:①扩大夸张;②缩小夸张;③超前夸张。
(2)作用:烘托气氛,增强联想,给人启示。
▒5:反问(1)反问就是提出问题而不作答,但答案就在问中,也就是明知故问。
反问的形式有两种:①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②用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
(2)作用:加强语气,增强表达效果。
▒6:设问(1)设问就是故意先提出问题以引起读者注意与思考,然后自己作答。
(2)作用:强调问题,以引起读者注意,启发读者进行思考。
▒7:对偶(1)对偶就是把字数相等、结构相似的两个句子或短语排列在一起,表达相近、相关或相反的意思。
可分为正对(上下句意思相似、相近、相补、相衬)、反对(上下句意思相反、相对)、串对(上下句意思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
修辞手法5对偶借代夸张通感(原卷版)-高考语文分点讲练与全面突破之语言文字运用(全国卷新高考卷)
![修辞手法5对偶借代夸张通感(原卷版)-高考语文分点讲练与全面突破之语言文字运用(全国卷新高考卷)](https://img.taocdn.com/s3/m/301a7006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3d.png)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对偶+借代+夸张+通感突破训练【对偶】一、辨别手法,分析效果(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2021年·全国新高考Ⅰ卷)欢快的锣鼓敲起来,欢腾的雄狮舞起来。
“闹元宵、学‘四史’”文明实践示范活动昨日在市文化艺术中心隆重举行,活动分为“四史”猜谜颂红色文化、非遗展示传民俗文化、戏曲联唱扬传统文化三个篇章。
民俗与党史彼此交融,传统与现代_____________。
元宵线上活动直播间里___________,一场关于党史知识和传统民俗知识的直播宣讲“圈粉”无数,辖区党员、青年志愿者以及现场观众___________地进入直播间,感受节日的欢快气氛。
宣讲员平易的话语、幽默的口吻以及宣讲内容十分接地气,导致收看直播的群众既听得进又记得牢。
传统文化展现传统节日,传统节日传承传统文化。
剪纸灯谜,描绘城乡风物;秧歌花鼓,传播时代精神。
火树银花踏歌行,古风新韵颂文明。
一席___________的文明盛宴,让市民近距离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深厚魅力和传统节日的浓厚氛围。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交相辉映喧闹无比络绎不绝原汁原味B.相互映衬热闹非凡连绵不断原汁原味C.相互映衬喧闹无比连绵不断汁醇味正D.交相辉映热闹非凡络绎不绝汁醇味正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宣讲员话语平易,口吻幽默,宣讲内容也十分接地气,这导致收看直播的群众既听得进又记得牢。
B.宣讲员话语平易,口吻幽默,宣讲内容也十分接地气,导致收看直播的群众既听得进又记得牢。
C.宣讲员平易的话语、幽默的口吻以及宣讲内容十分接地气,这使得收看直播的群众既听得进又记得牢。
D.宣讲员平易的话语、幽默的口吻以及十分接地气的宣讲内容,使得收看直播的群众既听得进又记得牢。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
(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期末考点:修辞手法专题专练(含答案)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期末考点:修辞手法专题专练(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b18cffa84868762caaed5d1.png)
要点1. 比喻:打比方,是用具体的、浅显的、熟悉的、形象鲜明的事物去说明或描写抽象的、深奥的事物。
这样可以把事物的形象描写得更生动、具体。
打比方的双方要有共同特征。
2. 拟人:借助想象力,把事物当作人来写。
即赋予它们人的言行、思想、感情等。
3. 排比:运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句子或词组,排成一串。
这样的句子可以加强语言的气势,表达强烈的感情,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4. 夸张:对描写的事物有意识地加以夸大或缩小,以突出事物的特征,表达作者的感情,引起读者的联想,加深印象。
5. 设问: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或思考,先自行提出问题,再自己进行回答。
即自问自答。
6. 反问:将明确的意思用问句的形式表达出来,即只问不答,问中有答。
7. 对偶: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词性相同或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应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手法。
修辞专项练习一、判断下列句子中分别使用什么修辞手法,填在括号内。
1. 豆大点的人也想造反。
()2. 春天,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3. 学习如钻探石油,钻得愈深,愈能找到知识的精髓。
()4.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5. 这件事怎么不是你的错呢?()6.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7. 花儿在欢笑,鸟儿在歌唱,小草在翩翩起舞。
()8. 老师是园丁,我们是花朵。
()9.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二、说说下面句子使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在括号里写出一到两种。
1. 一串串宝石般的水珠飞腾着,飞腾着,落进深潭。
()2. 听了这感人的故事后,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3. 别看小草的身躯是那样的柔弱,却有着惊人的生命力。
狂风暴雨休想催垮它;洪水干旱不能灭绝它;即使是车轮将它碾得粉身碎骨,不用多久,它又会从地下挺直身躯,开始新的生活。
()4. 蒲公英妈妈为孩子们准备了降落伞,把自己的娃娃送到四面八方。
()5. 渐渐的,天边的鱼肚白变成了淡色,好像人们喝了一点酒,脸上呈现出红晕一样。
中考语文复习试题 专题五 修辞手法的运用与仿写
![中考语文复习试题 专题五 修辞手法的运用与仿写](https://img.taocdn.com/s3/m/86c31160bcd126fff7050b8b.png)
专题五修辞手法的运用与仿写知能优化训练中考回顾1.(2018湖北随州)根据语境,仿写画线句子。
优秀的书法作品,如洒落在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的珍珠,散发着璀璨而独特的光芒。
颜真卿的楷书;王羲之的行书;张旭的草书癫狂恣肆,如暴风骤雨,让猝不及防的人们找不到前进的方向……,如巍峨的大山,静默中自有一份威严沉稳端庄飘逸,如云集云舒,时而恬静祥和,时而悠闲缠绵,先用一个四字词语准确概括其书法特点,再用一个比喻句贴切地体现其书法特点。
2.(2018湖北黄石)在语文学习的旅程中,我们可以感受自然山水的魅力,可以细味名胜古迹的意蕴……(1)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写一句话。
夏天是个好季节。
假如我是诗人,我就要写一首长诗来赞美它的热情明朗;假如我是,我。
(2)在我国许多旅游胜地,精彩的对联比比皆是,自成一道风景。
下面这副对联来自黄石市团城山公园的凝碧亭,上联已给出,下联有待整理,请将整理后的下联填到横线上。
上联:把酒问鲶鱼谁道磁湖水浅下联:盛世山高声随月亮歌临风略(扣住“夏天是个好季节”这个中心句,可从画家、作曲家、雕刻家等角度去展开)(2)临风歌盛世声随月亮山高3.(2018江苏盐城)有同学根据下面的材料拟写了一副对联的上联,请你写出下联。
《经典咏流传》用现代的唱法和曲调来演绎传统经典,将诗词文化与电视媒介有机结合,兼顾诗词文化的意境悠远和表现形式的通俗易懂。
经典传唱人结合自身的音乐风格,将经典诗词转化为优美的歌曲,以现代人更喜闻乐见的方式,去学习诗词。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受到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
上联:变形式演绎经典下联:4.(2018江苏泰州)为消除部分同学的网瘾,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阅读经典”活动。
一位网瘾少年受益匪浅,他准备拟一副对联,上联已拟好:沉迷网络误学业。
请你对出下联。
5.(2018四川宜宾)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忘初心”“热爱生命”“敬畏自然”“难忘今宵”四个短语都是动宾短语。
《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修辞手法》习题5
![《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修辞手法》习题5](https://img.taocdn.com/s3/m/3c86462beefdc8d376ee32c4.png)
《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修辞手法》习题同步测控一、基础知识1.修辞格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型:一类偏重于语句意义变化和特色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另一类是偏重于语句形式变化和特色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回环、顶真、粘连和镶嵌等。
答案:比喻借代比拟夸张双关对偶排比反复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比喻只要有两个有某些相像之处的事物就可以构成,如:他的眼睛长得像他母亲的眼睛。
B.借代可以分为部分代整体、特征代本体、专称代通称、具体代抽象四种情况。
C.比拟是把一种事物当成另一种事物加以描绘说明。
这种手法可分为两类:拟人和拟物。
D.象征和借喻的区别在于:借喻一般都可以补出省略的本体和连接词,而象征的征体和象征物之间的关系却比较复杂,也很难补出被象征物。
解析:选A。
构成比喻的两个事物要有不同性质,A项不是比喻。
3.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及其表达作用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江上的景色越发奇丽。
两岸都是悬崖峭壁,累累垂垂的石乳一直浸到江水里面,像莲花,像海棠叶,像一挂一挂的葡萄,也像仙人骑鹤,乐手吹箫……说不定你忘记自己在漓江上了呢!——此句运用了多个比喻句,写出漓江两岸石乳的千姿百态,进而表现了漓江景色的奇丽。
B.我们总希望一切都是完美的,总希望所有的机缘都能在同时出现,总希望整条路上都是和风丽日、鸟语花香。
却没想到,追求完美的我们,本身就是一种不完美,一种极端的不完美。
——句中三个“总希望”领起的排比句强调了“我们”对“完美”的希求,以及对完美难以得到的深深的惋惜。
C.海与山绸缪在一起,分不出,是海侵入了山间,还是山诱俘了海水;只见海把山围成了一角角的半岛,山呢,把海围成了一汪汪的海湾。
——此句运用了拟人手法,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海、山浑然一体的优美意境。
D.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宝贵的性格。
高考修辞手法5(附答案)
![高考修辞手法5(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6f8ff9e2e3f5727a4e962a4.png)
专题修辞手法(五)1.列选项中的诗句不是对偶的一项是( C )A.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B.竹雨松风琴韵,茶烟梧月书声。
C.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D.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2.从语言连贯和修辞运用的角度看,填入横线上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 A )唐诗以韵胜,故丰腴;宋诗以意胜,故瘦劲。
譬如花,则。
A.唐诗如芍药海棠,浓花繁枝;宋诗如寒梅秋菊,幽韵冷香B.唐诗如寒梅秋菊,浓花繁枝;宋诗如芍药海棠,幽韵冷香C.宋诗如芍药海棠,幽韵冷香;唐诗如寒梅秋菊,浓花繁枝D.宋诗如寒梅秋菊,幽韵冷香;唐诗如芍药海棠,浓花繁枝3.下列诗句中,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对偶比拟)B.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顶真设问)C.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互文借代)D.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反问比喻)【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辨析、使用修辞手法的能力。
A 项,“栗”“惊”赋予“深林”“层巅”人的情态,但无对偶;B项,原诗中“人生一代一代地无穷无尽,而江上的月亮一年一年地总是相似”是对这两问的回答,所以这是设问,但无顶真;C项,前一句互文,意思是“主客下马上船”;“管弦”代音乐;D项,这句话的意思是“如何历经四纪,身份贵为天子,却不及卢家夫婿,朝朝夕夕陪伴莫愁”,使用了反问的修辞,但无比喻。
故选C。
4.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文段划线的句子不同的一项是()我是一个好静喜独处的人。
小时候,闲着无事,我常常面对着梯田,坐在石头上托着两腮,一个上午或一个下午地和梯田作着无声交流。
无穷无尽的弧线像优美的线谱,在微风的弹拨下汩汩流淌出悦耳的乐音,乡亲们和着这仙乐,一边劳动,一边哼着小调或唱着情歌。
我看见灌满山泉水的层层梯田,仿佛无以数计的魔镜,在暖暖阳光的映照下,亮晶晶,明晃晃,把整个山寨照得山光水鲜,人靓物美。
我还看见,乡亲们把梯田当作稿纸,用灵巧的双手,将翠绿的秧苗栽成一行行立体的诗句,让贫困的生活添了好些诗意,也让梯田带着一身浓浓重重的色彩和我们朝夕相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今天的心情:很开心100分❤()还不错80分❤()
一般般吧60分❤()一点都不开心20分❤()✓今天天气:阳光明媚()阴云密布()风雪交加()
蒙蒙细雨()大雨倾盆()灰蒙蒙的雾霾天()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是比喻句(用√、×表示)。
1、她长得很像我邻居的小妹妹。
()
2、这个地方我似乎已到过了。
()
3、弯弯的月亮像一条小船挂在夜空中。
()
4、他的性格很像他爸爸。
()
5、红红的柿子像灯笼似的挂在枝头。
()
6、天无边无垠的,几朵绒毛似的白云轻轻地掠过去。
()
1、她长得很像我邻居的小妹妹。
(×)
(“她”和“小妹妹”都是“人”是同类的事物。
)
2、这个地方我似乎已经去过了。
(×)
(无本体和喻体,只是出现了“似乎”这个词。
)
3、弯弯的月亮像一条小船挂在夜空中。
(√)
(本体:月亮;喻体:小船。
)
4、他的性格很像他爸爸。
(×)
(无本体和喻体,只是出现了“像”这个字。
)
5、红红的柿子像灯笼似的挂在枝头。
(√)
(本体:柿子;喻体:灯笼。
)
6、天无边无垠的,几朵绒毛似的白云轻轻地掠过去。
(√)
(本体:白云;喻体:绒毛。
)
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
构成比喻句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
●本体和喻体必须是不同类的事物;
●本体和喻体要有相似点。
【注意】不是所有含有“像”、“好像”、“仿佛”、“像……似的”
这类的词语的句子都是比喻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