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摄影发展史

合集下载

新闻摄影资料

新闻摄影资料

新闻摄影
新闻摄影是一种具有重要意义的多媒体传播方式,通过图像记录和传递新闻事件。

这种形式迅速传播信息,引起公众关注,对社会产生深远影响。

本文将探讨新闻摄影的历史、特点以及发展趋势。

历史回顾
新闻摄影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叶,当时的摄影技术开始发展,为新闻传播提供了全新的方式。

第一张被认为是新闻摄影的照片是由马修·布雷迪(Matthew Brady)拍摄的美国内战照片。

随着技术的进步,新闻摄影在报纸和杂志中得到广泛应用。

特点
新闻摄影以其生动直观的方式,迅速传递信息。

相比文字报道,图像更容易引起观众共鸣,增强记忆效果。

新闻摄影的主题广泛,包括突发事件、人物特写、社会现象等,丰富多样。

发展趋势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新闻摄影也在不断创新。

现代摄影师利用无人机、虚拟现实等新技术,拍摄出更加震撼和引人入胜的作品。

同时,社交媒体的兴起也为新闻摄影提供了更广泛的传播平台。

新闻摄影在未来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图像传递真实和有力的信息,引领观众了解世界。

摄影师们将不断探索创新方式,呈现出更加精彩的作品,为新闻传播做出更大的贡献。

本文通过探讨新闻摄影的历史、特点以及发展趋势,展现了这一传播方式的重要性和未来潜力。

新闻摄影的纪实性和影响力将继续影响社会,推动信息传播的发展。

新闻摄影

新闻摄影

新闻摄影1. 摄影术诞生于 1839年8月19日达盖尔摄影术(银版摄影术)。

碘化银2.1931年,法国画家亨利〃卡蒂埃—布列松从绘画转入摄影。

3.王小亭(1900)著名照片有《上海南站日军空袭下的儿童》(1937.8)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央人民政府决定,在新闻总署下,设立新闻摄影局。

陈正青拍摄的《开国大典》,齐观山拍摄的《斗争地主》等。

5.新闻摄影改革的成就:(1))确立了“图文并重”、“两翼齐飞”的办报指导方针新闻照片是一种视觉新闻形式,在版面构成中,它是引人注日的一种新闻体载。

6.常用相机分类:135型、120型、110型1、135型 24×36mm画幅,36张照片7.在数码相机中安装的CCD(电荷耦合器件)是一种对光敏感的半导体器件,由几百万个称作像素的小点组成。

例如,300万像素的相机装有一块由300万个像素组成的CCD。

当光线到达CCD时,每个像素点将它转化成与光谱中的一种颜色相对应的电荷。

而传统相机中使用的胶卷是一种光敏感的乳胶,通过化学反映来记录图像。

8.RAW : 用原始的没有处理过的形式保存图像. 图像在保存为JPEG或TIFF 格式之前就是以这种形式保存在相机上的.9.镜头的构造:多组凸透镜和凹透镜组合而成,是一个复式透镜镜头成像的原理:利用凸透镜聚光成像的原理10.光圈系数:1.2(或1.4) 2 、2.8、4 、 5.6、 8、 11、16、22 、32、64 快门的速度:1、2、4、8、15、30、60、125、250、500、1000、2000、4000数字倒数,单位是秒。

11.镜头的分类:1).标准镜头(是指镜头的视角与人眼的视角相近的镜头,即镜头焦距的长度接近底片对角线的长度。

视角为45°~53°,焦距:135相机24×36mm的为50mm)2.)广角镜头 3)超角镜头 4)鱼眼镜头 5)长焦距镜.变焦距镜头(指镜头焦距在一定范围内可以通过调节来改变的镜头。

新闻摄影的起源与发展

新闻摄影的起源与发展
( 者单位 : 南艺术 职业 学院 ) 作 河
责 任 编 辑 : 芳 晓
《 约 民报 》 者 雅 可 布 ・ 斯 , 入 到 纽 约 各 贫 民 纽 记 里 深
窟 , 摄 了 大 量 的 照 片 , 后 把 这 些 照 片做 成 素 描 图 发 拍 然
9 4
奇 般 的 人 物 芬 顿 ・ 雷 迪 分 不 开 的 。而 新 闻 摄 影 的 全 面 布 展 开 , 依 赖 于 一 批 关 注 社 会 问题 , 生 活 怀 有 热 忱 关 则 对 怀 之 心 的社 会 改 革 家 。 进 行 摄 影 记 录 的摄 影 家 。
身边 的 、与 自己切 身利 益 密切 相 关 的事情 投 入 的关注 程 度 会 更 高 些 。新 闻 事 实 奇 特 、 满 情 趣 , 有 人 性 味 , 充 富 这 些 事 实 能 够 引 起 读 者 的 接 受 兴 趣 。 真 实 是 新 闻 摄 影 的 本 质 规 定 , 其 赖 以存 在 的 根 本 。 是
合成 的第 一幅 永久性 照 片。 13 8 7年 , 国 画 家 路 易 . 盖 尔 用 水 银 蒸 汽 使 曝 过 法 达
新 闻摄影 是 以摄影 技 术 为手段 , 正 在 发 生 的 , 对 具 有报 道价 值 的新 闻事 实 , 过 现场 选 择 抓拍 的 手段 , 通 摄
取 特 定 的 瞬 间 形 象 , 并 结 合 必 要 的 文 字 因 素 来 进 行 新
闻 摄 影 技 法 与 洛 伦 特 的 现 代 新 闻 摄 影 准 则 及 图 片 编 辑
原 则 , 养 了一 大 批 世 界 著 名 的 摄 影 记 者 。 1 4 年 在 培 97 巴 黎 成 立 “ 格 南 图 片 社 ” 麦 。
记录 下 窗外 的景 色。 这 是人 类 用暗 箱和 感 光材 料 摄影

中国新闻摄影的发展历程

中国新闻摄影的发展历程

中国新闻摄影的发展历程中国新闻摄影的发展历程1839年8月19日,路易·达盖尔发明了银版摄影术,标志着摄影术的正式诞生。

1842年5月5日,德国的汉堡发生了一场大火,比欧乌和史特尔茨纳赶赴现场拍摄照片,后仅存一幅,这次拍摄被认为为世界上第一次新闻摄影活动和第一张新闻摄影照片。

至此,世界新闻摄影拉开了序幕。

中国的新闻摄影则晚了半个多世纪,总体来看,中国新闻摄影发展历程可以分为解放前和建国后两个阶段。

一、解放前阶段1. 摄影术的传入: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随着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外国人以牟取暴利为目的开设照相馆,摄影术传入,标志着中国摄影术的产生。

1860年,意大利人F.A.比托作为英法联军的随军摄影师,最早拍摄了英法侵略军攻占天津、北京的照片。

到19世纪70年代,中国人陆续拍摄了修复后的天津大沽炮台和在洋务运动中兴建的一些军工企业及其产品的照片。

这是中国人拍摄的最早的新闻照片。

1884年中法战争中,提督刘永福大败法军,广州《述报》曾于同年3月27日将“用西国映相法拍得刘提督小像”印成单张随报赠送。

2. 新闻摄影术的早期阶段:1900年照相铜板制版技术传入中国,铜板照片影像逼真,是报刊图片宣传的的一大革新。

1905年同盟会在日本出版《民报》,刊登革命先驱孙中山、邹容、秋瑾的肖像和时事照片。

1906年中法“南昌教案”交涉过程中,北京《京话日报》曾在3月29日发表南昌知县江召棠被法国传教士杀害后的遗体铜版照片,揭穿了法方推卸罪责的谎言。

3. 新闻摄影中期阶段:辛亥革命成功后,以新闻为主要手段的画报、摄影周刊开始出现。

1911年武昌起义,革命党人李白贞出入战地拍摄照片, 从战争开始到停战议和,没有中断。

所拍《革命军占领蛇山轰击衙署时之写真》、《瑞督逃匿之兵舰》等照片,具有较强的新闻性,被当时许多报刊转载。

起义后,武汉、上海、广州等地报纸纷纷发表起义照片,宣传革命。

仅同盟会在上海出版的《警报》,在不到4天时间内,就刊出有关革命军在武昌与清军作战的新闻照片10多幅。

新闻摄影在中国

新闻摄影在中国

新闻摄影在中国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其新闻摄影事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新闻照片开始在中国出现,到如今已成为中国新闻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探讨新闻摄影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以及它在当代的价值。

一、新闻摄影在中国的发展史1、早期阶段中国的新闻摄影始于19世纪60年代。

1860年,意大利人F.A.比托作为英法联军的随军摄影师,最早拍摄了英法侵略军攻占天津、北京的照片。

这些照片打开了中国新闻摄影的大门。

在随后的几十年里,中国的新闻摄影逐渐发展起来,但速度较为缓慢。

2、发展阶段20世纪初,新闻摄影在中国的发展有了明显的加速。

这一时期,出现了一批专业的新闻摄影师和摄影机构。

他们的作品广泛涉及国内外的重要事件,为公众提供了直观、生动的视觉报道。

例如,1904年,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的合影以及1911年广州黄花岗起义的现场拍摄,都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

3、成熟阶段新中国成立后,新闻摄影逐渐发展成熟。

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新闻摄影越来越受到重视,成为传递信息、记录历史、服务社会的重要手段。

中国的新闻摄影也逐渐走向世界,与国际接轨。

二、新闻摄影的当代价值1、传递信息新闻摄影作为新闻报道的一种形式,具有直观、生动的特点,能够迅速传递有效的信息。

在当代社会,信息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新闻摄影通过图像的直观表达,能够迅速传递信息,满足人们对于信息的需求。

2、记录历史新闻摄影具有记录历史的功能。

通过拍摄重要事件、重要人物、重要活动等,能够将历史瞬间定格为永恒。

这些照片不仅具有历史价值,还能够在未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当时发生的事情。

3、服务社会新闻摄影不仅具有传递信息和记录历史的功能,还能够服务社会。

通过拍摄社会上的热点事件、典型人物等,能够引起社会的和思考,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此外,新闻摄影还可以通过宣传公益事业、传递正能量等方式服务社会。

4、促进文化交流新闻摄影作为一种视觉文化形式,也具有促进文化交流的功能。

中国新闻摄影的发展

中国新闻摄影的发展

中国新闻摄影的发展中国新闻摄影的发展:旧中国的新闻摄影发展1876年6月15日,上海《申报》刊登了一则《拍照火轮车》的广告,是中国早期采访摄影的一个先例,拍摄地点不再是照相馆,而是新闻现场。

20世纪初,中国国内报刊上开始出现摄影图片。

1906年3月29日,北京《京话日报》刊登了在?°南昌教案?±中被法国传教士杀害的江召棠县令的照片。

这是国内日报上刊登的第一张时事照片。

1907年创刊的《世界》画报,每期刊用100至200幅照片,介绍国内外时事的新闻照片,是当时行销国内的唯一一种摄影画报。

五四运动中,报纸摄影附刊兴起。

《时报图画周刊》(又称《图画时报》),是我国第一个报纸摄影附刊,创刊于1920年6月9日。

中国最早的新闻摄影机构是大约成立于五四运动之后的?°中央写真通讯社?±,由北京大学学生发起和建立;李少穆是我国报纸上有姓名可考的第一个职业摄影记者。

这一职业大量出现则是在20年代末。

中国新闻摄影的发展:中国共产党的新闻摄影事业发展中国的无产阶级新闻摄影事业诞生于五四运动之后,中国共产党从成立起,就比较重视新闻摄影的?°宣传?±作用。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1927年1月20日汉口《民国日报》发表了一幅署名?°本报摄影部?±的照片,被看作是我国无产阶级报刊史上的最早的新闻摄影机构诞生的标志。

抗日战争时期,摄影事业得到极大的发展,一些中国人民革命摄影史上的杰作,如《战斗在古长城上》、《白洋淀的雁翎队》、《晓行》等,都诞生在抗日战争中。

抗日战争造就了罗光达、石少华、沙飞、吴印咸等一批中国革命新闻摄影事业史上的著名新闻摄影工作者。

1949年,中央人民政府决定,在新闻总署下设立新闻摄影局。

1952年划归新华社。

20世纪50年代起,中国出现导演、摆布及弄假?±之风,认为摄影是宣传,必须服从政治需要;摄影是艺术,必须讲究美感。

新闻摄影

新闻摄影

新闻摄影相关历史事件1844年,电报出现,发明每小时印20000份的滚筒“轻”印刷机;1876年,A.G.贝尔发明电话;1895年,马可尼发明无线电;卢米埃尔兄弟发明电影摄影机,从而进入电影时代;1906年,德福赖斯发明真空管,广播传送成为可能;1915年,格里菲斯摄制电影《一个国家的诞生》,电影技术进入新时代;1923年,佐理金发明了用于电视信号传送和接受的光电摄像1946年,发明X光摄影;1962年,通信卫星升空,国际现场直播成为可能;1981年,日本索尼公司推出玛维卡相机,开始了用CCD对光学摄像进行感光记录的摄影新时代-数字摄影时代。

MA VICA,Magnetic Video Camera. 管;新闻摄影的界定为什么发明摄影?人类一直期望能找到一种手段,将自己看到的东西记录下来。

大众传播史上与影像传播相关的重要事件1822年,N.尼普斯制成第一张照片,JosephNicéphoreNiépce运动影像的原理:视觉暂留现象被发现。

1839年,照片在期刊上出现;标志着影像传播进入大众传播领域。

1927年,第一部有声电影《爵士歌手》诞生;什么是新闻摄影广义:泛指一切用摄影手段报道新闻的活动,包括用照相机拍摄照片,用摄影机拍摄新闻纪录电影,以及用摄像机拍摄电视新闻这三大类用影像报道新闻的手段。

什么是新闻摄影狭义:指用相机为工具,以摄影图片为手段,以报纸、杂志和网络为载体的新闻摄影报道活动。

News photography是报道某些事件和与这些事件有关的个人或知名人物。

新闻摄影作为摄影报道的一个组成部分,可包括重要新闻(政治、经济或社会上的突发事件)、特写新闻(文化上有重要意义的引人入胜的或一般生活方式的主题),以及某些记录报道性新闻。

Press photography报刊摄影,或定期刊物所需要的那种照片摄制,可分为三个有时相互交叉的基本类型:突发或爆炸性新闻摄影、特写摄影和摄影报道。

新闻摄影发展历程

新闻摄影发展历程

新闻摄影发展历程
新闻摄影作为一种重要的新闻表达方式,经历了长期的发展历程。

从最早的无法记录图像的时代到拍摄胶片的相机,再到现在的数字摄影技术,新闻摄影在技术和实践上不断创新与发展。

早期的新闻摄影非常困难,由于技术限制和设备不足,拍摄和传播新闻图片都面临巨大的挑战。

最早的新闻摄影工作者需要使用大型相机来拍摄,通过显影和放大,将照片制成黑白胶片,然后才能进行媒体传播。

这些步骤耗时且复杂,限制了新闻摄影的实时报道能力。

到了20世纪,胶片相机的发明和广泛应用使得新闻摄影的发
展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胶片相机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新闻图片的清晰度和质量,使摄影师能够更好地捕捉和记录新闻事件。

同时,胶片相机的迅速普及也使得新闻摄影工作者的数量增多,新闻摄影开始成为一种专业化的职业。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数字摄影技术逐渐取代了胶片相机,成为新闻摄影的主流。

数字摄影技术的出现使得拍摄、后期处理和传播新闻图片变得更加便捷和快速。

摄影师可以通过数码相机和智能手机随时随地记录新闻事件,并通过网络快速传播给全球的读者。

此外,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新闻摄影也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平台。

人们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分享新闻图片,使得新闻摄影更加直观、生动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这不仅提高了新闻摄影的影响力,也加深了观众对新闻事件的理解和关注。

总结起来,新闻摄影经历了从无法记录图像到胶片相机再到数字摄影技术的发展历程。

而随着科技和传媒的不断进步,新闻摄影的技术和传播方式也在不断创新与变革,为观众呈现出更真实、直观的新闻事件。

2012-第5章 新闻摄影发展简史

2012-第5章 新闻摄影发展简史

中国报刊上出现照片是在 20世纪初。1901年上海 的《大陆报》创刊号用了 11张照片,被认为是开国 内报纸用照片之先河。 1904年创刊的《东方杂志》 是国内最早刊用照片的杂 志。 我国的中文报刊中,最早 刊登新闻照片的是1902年 以梁启超为首的维新派创 办、在日本横滨发行的报 纸《新民丛报》。 国内的报纸中,最早使用 时事新闻照片的是1906年 3月17日上海《时报》和3 月29日北京《京话日报》 对“南昌教案”的报道。

多萝西娅·兰格 《流民母子》,1936年
“纪实摄影记录我们这个时代的社会 纪实摄影记录我们这个时代的社会 景象。它反映现在,但为将来作纪实。 景象。它反映现在,但为将来作纪实。 它的焦点是人与人的关系。 它的焦点是人与人的关系。它记录人 们在工作中、战争中和娱乐中的行为, 们在工作中、战争中和娱乐中的行为, 或在一天二十四小时中,四季中, 或在一天二十四小时中,四季中,甚 至一年中周而复始的活动。它描写人 至一年中周而复始的活动。 类的各种制度——家庭、教堂、政府、 家庭、 类的各种制度 家庭 教堂、政府、 政治组织、社会团体、工会。 政治组织、社会团体、工会。它不仅 展现他们的表面形象, 展现他们的表面形象,同时还刻意揭 示人们的活动方式, 示人们的活动方式,以及影响人类世界上第一 幅永久性照片 的成功拍摄者。 《窗外》(又 名哥兹沃), 1826年
虽然全世界都公认1839年8月19日是摄影术发明的纪念日,但达盖尔的银 版摄影术实际上吸取了人们在这方面长期探索的成果。早在 13年以前法国 的尼尔普斯拍出的世界上第一张永久性的照片《哥兹沃》,他把感光后能变 硬的白沥青涂在锡铭合金板上,曝光长达八个小时,
我国第一个报纸摄影附刊 《时报·图画周刊》创刊号
1920 年6月9日,上海《时报》首 创《时报·图画周刊》。戈公振主编, 郎静山为摄影记者。至1923年2月, 共出137期。

新闻摄影历史

新闻摄影历史

新闻摄影历史:1、1839.8.19摄影术诞生2、世界上第一张新闻照片:德国汉堡大火废墟(1842.5.5)3、罗杰分顿拍摄的克里米亚战争(1855)历史上第一次用摄影记录历史事件4、早期新闻照片的媒介主要是画报(1842《伦敦新闻画报》)5、英国《每日镜报》率先在报纸上刊登照片中国新闻摄影发展史1、19世纪末申报请照相馆的人去现场拍摄2、国内时报刊登第一张时事照片(1906.3.29《京话时报》)3、我国第一个报纸摄影副刊《时报.图画周刊》预刊号(1920)4、中国最早的新闻摄影机构由北京大学学生创立5、20世纪20年代末出现图片通讯社6、职业摄影记者的出现(第一个在报上登出名字的是李少穆,在上海《神州日报》中国无产阶级新闻摄影史1、诞生于五四运动之后,中共成立就较重视新闻摄影的宣传作用2、红军长征和抗日战争时期,摄影事业得到极大发展3、革命战争时期的摄影家:罗光达《金顶妙峰山》《收复西斋堂》、沙飞《战斗在古长城上》、吴印咸《白求恩大夫》(1939河北)、石少华中国新闻摄影改革进程:1、确立了“图文并茂”、“两翼齐飞”的办报指导方针2、确立了“幅大量多”的新闻图片刊用原则3、新闻摄影实践的探索与突破4、新闻摄影基本理论体系的建立20世纪30~60年代世界新闻摄影繁荣时期的重要事件1、法国亨利.卡蒂埃-布列松与《决定性瞬间》2、1947 马格南图片社创立(迄今为止全球最重要的摄影图片社)——布列松、罗伯特.卡帕、西蒙、乔治.罗杰3、美国农业部农业安全管理局大型记事摄影活动4、1937美国《生活》画报创刊,以专题新闻摄影报道见长5、1942普利策新闻奖开设最佳新闻照片奖,1968又增加新闻特写照片奖6、1956“世界新闻摄影荷兰基金会”成立基本技巧:1、感光度越高,底片颗粒越粗,放大后效果越差(ISO=0.8/H暴光量)2、小光圈(1.4)用于特写,景深小,前后景是模糊的;中值光圈(22)景深大,前后景都很清晰。

第六章 新闻摄影简史

第六章    新闻摄影简史

链接 链接 新闻摄影历史人物介绍—— 王小亭(教材P109)、沙飞(P111)
三、我国新闻摄影理论的初步概括
新中国成立前的这一时期,邵飘萍、戈公 振、林泽苍、胡伯洲等一些著名报人和新 闻摄影实践者,归纳总结了有关新闻摄影 的理论,对指导当时新闻摄影工作起到了 积极作用。(教材P112—113)
第三节 新中国的新闻摄影事业
第二节 新闻摄影的繁荣发展
一、国外新闻摄影的繁荣时期
20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是西方新闻摄 影繁荣发展时期。
• 摄影技术的新发展:轻便的小型相机,高感光度 胶卷,使得摄影记者有可能手持相机利用现场光 拍摄新闻现场中的人物动态和神情。 • 现代新闻摄影技法和理论的出现 : • 萨洛蒙创立的“小相机+现场光+抓拍”的 新闻摄影技法。 • 《慕尼黑画报》主编洛伦特的摄影原则:摄影 记者应真实地记录所发生的事情,不应该有意识 安排镜头。坚决拒绝任何摆拍。
• 3、第一批关注社会问题的摄影家 • 19世纪70年代,《纽约先驱报》记者雅各 布· A· 里斯第一个把摄影当作社会批评的工具。他 在《另一半人是怎样生活的》中展示了移民们居 住在拥挤破烂的下等公寓里。 • 1908年到1914年间,社会学家路易斯· 海因效仿 里斯,拍摄了 在工厂与田野里一天工作12小时 的童工,还记录了他们破烂的 住所和艰苦的生活 条件。这些照片促使美国当局制定了一部童工劳 动法。
一、曲折发展的中国新闻摄影 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我国新闻摄影 事业进入了曲折发展的时期。新中国成立前后, 出现了一批反映新中国成立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 优秀新闻摄影图片。新华社成立新闻摄影部并在 全国形成新闻摄影网络。人大等高校开设新闻摄 影专业或讲授新闻摄影课程。另一方面,从20世 纪50年代起,出现了“导演、摆布及作假”之风, 背离了新闻摄影基本原则,极大损害了中国新闻 摄影事业的发展。

新闻摄影

新闻摄影

1、大众传媒活动都可以分为三种形式——视觉传播活动、听觉传播活动和结合的大众传播活动。

报纸、杂志、书籍等都是视觉传播媒介。

2、1822年,法国石版印刷技术工匠尼赛弗尔·尼埃普斯(1765—1833年)为了改进印刷方法,开始了对沥青感光版的研究,并于1826年拍了第一张永久性照片《鸽子窝》,这张照片曝光共计8小时。

3、1839年8月19日,在法国科学院院士阿剌戈等的支持,赞助下,银版摄影术为法国政府购买并公布于世,这个日子就是今天人们公认的摄影术诞生的日子。

4、1856年,伦敦大学就开出了一门新的课程——摄影技术。

5、1842年5月5日,德国汉堡发生了一场大火,大火连续烧了4天。

6、一是1884年乔治·伊斯曼(George Eastman)发明了胶卷,胶片的感光度也有了提高。

7、三是1924年由德国技现奥斯卡·巴纳克研制的小型135莱卡(Leica)相机面世。

8、1936年,美国报业大王、时代公司的创立者亨利·卢斯(Henry Luce)创办了《生活》画报,灾是美国美一家全用照片的画报。

《生活》画报首创了专题新闻摄影报道的形式,当时称为摄影文章。

9、1942年,美国普利策新闻奖开始设立最佳新闻照片奖,1987年又增设了新闻特写照片奖。

10、中国最早成立的新闻摄影机构是“中央写真通讯社”,大约成立于五四运动之后,这家通讯社是由北京大学学生发起和建立的照片多以反映学界情况为主,质量颇高。

11、李少穆是我国报纸上有姓名可考的第一个职业摄影记者。

12、1923年,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正规新闻教育机构——北京平民大学新闻系成立,该系设置的课程中有“照相制版术”,每周授课一学时。

13、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1927年1月20日汉口《民国日报》刊登了一幅照片,署名为“本报摄影部摄”,这被看成是我国无产阶级报刊史上的最早的新闻摄影机构诞生的标志。

14、1956年12月,中国摄影学会在北京成立,《中国摄影1957年4月创刊》和《大众摄影》(1958年7月创刊)。

新闻摄影1

新闻摄影1

新闻摄影1第一篇:新闻摄影1第一编新闻摄影基本史论第一章静态新闻摄影发展简史1.摄影技术的产生需要两个基本条件:暗箱和感光材料。

为是美国在1955年—1960年间发表的最优秀的新闻照片之一。

25.1923年,著名报人邵飘萍在其著作《实际应用新闻学》2.最早发现“针孔成像”原理的是墨家学派,其创始人为墨翟。

3.法国人尼埃普斯发明了“日光摄影法”,并用此方法拍摄出了世界上第一张照片:《窗外景色》。

4.法国人达盖尔是“银版摄影法”的发明者,他的首张照片为:《工作室一角》。

5.1939年8月19日,购买“银版摄影法”这一发明,这一天成为公认的摄影术诞生日。

6.塔尔博特发明了“卡罗摄影法”。

7.战争摄影是早期新闻摄影的重要内容。

《汉堡大火废墟》被公认为世界上第一张新闻照片。

8.1988年伊斯曼參照“卡罗摄影法”,发明了最早的胶卷。

9.1914年,德国工程师奥斯卡.巴纳克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小型135照相机。

10.1942年5月,英国《伦敦新闻画报》开始用照片代替绘画。

11.1880年,美国人霍根发明了照相铜板术,纽约《每日新闻报》用这种方法印出了一张清晰的新闻照片。

12.1902年,人们第一次用无线电波传送照片,这逐渐成为新闻行业传递信息的基本手段之一。

13.1960年,日本宾得公司的前身——日本旭光学公司开发出了内测光镜头,35毫米照相机从此进入自动化发展阶段。

14.1904年,英国《每日镜报》率先尝试刊登以新闻照片为主要内容的新闻,将文字仅仅作为对新闻图片的简单说明。

15.1936年,美国报业大王亨利.卢斯创办了《生活》杂志,并成为美国影响力最大的画报之一。

16.1942年,普利策新闻奖设立最佳新闻照片奖,新闻摄影的地位得到普遍的认可。

17.1952年,布列松出版《决定性瞬间》,对新闻摄影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和总结。

18.1956年,谢勒、米伦登克和威斯曼这3位荷兰摄影家发起并成立了“世界新闻摄影荷兰基金会”。

1 新闻摄影的发展历程

1 新闻摄影的发展历程
在摄影的诸多功能中最贴近摄影本质的是纪实性的视觉延伸功能新闻摄影正是诞生于这种视觉延伸功能的基础之上用于传播新闻信息记录新闻事件表现新闻现象逐步发展成为影响最大规模最广的摄影类首先摄影术诞生时全世界尚未出现成熟发达的新闻事业其次摄影术诞生时受到印刷传播条件的限制照片只能在小范围内进行展览第三作为新生事物摄影并没有完全受到社会的接受人们也没有来得及对它的社会功用进行深入思索世界上第一张新闻摄影照片汉堡大火1842年5月14日创刊的世界上第一家使用新闻图片的伦敦新闻画报用绘画印刷的方式报道了汉堡大火罗杰芬顿
四.建国后的新闻摄影事业
• 1.新闻摄影在建国之 初获得快速发展 • 2.新闻摄影事业在 “极左”思潮中不断下 滑 • 3.改革开放后新闻摄 影事业的重新发展
第二节 当代新闻摄影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一.读图时代:当代新闻摄影的语境
• • • • 1.图书:青睐图像化 2.广告:图片引领眼球 3.杂志:图片唱主角 4.媒体:图片大传播 4
二.新闻摄影与现代科技
• 1.新闻摄影的数字化发展
– (1)数字化与新闻摄影的时效性 – (2)数字化对新闻摄影记者的新要求 – (3)数字化是一柄双刃剑
• 2.新闻摄影的网络化生存
– (1)网络中的新闻摄影 – (2)网络对新闻摄影的销蚀
三.新闻摄影的全球化趋势
•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发展,中国的各个 文化领域都与世界上其他国家发生着越来 越紧密的联系,日益体现出文化全球化的 发展趋势。作为一种以视觉图像语言为载 体的传播方式,新闻摄影正以其大众化的 接受群体、通俗化的传播方式以及富有冲 击力的画面语言成为文化全球化的急先锋。
• 1.新闻摄影的地位开始提升
– 在技术因素获得突破的背景下,新闻摄影的地 位开始提升,摄影记者的岗位得到确立 – 新闻摄影除了为报社和期刊所广泛采用之外, 也逐渐得到了通讯社的重视 – 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中国共产党的新闻摄影 事业也在20世纪30年代艰难起步

第七章新闻摄影概述

第七章新闻摄影概述

谢谢合作!
2011-09-01
二、新闻摄影的含义及特点
新闻摄影的特点:
(一)形象直观性
新闻摄影主要作用于人的视觉系统,让读 者通过视觉来感知、获取新闻信息。 新闻摄影的形象要有冲击力! 吸引力 说服力 感染力 震撼力
第七章 新闻摄影概述
使新闻图片具有画面冲击力的方法: (1)善于捕捉信息含量大的瞬间 信息含量的两个方面:事实信息含量和 情感信息含量。这也是许多新闻照片尽管事实 信息含量不大,但情感信息含量大,所以同样 受人欢迎的原因。
《 乌 干 达 干 旱 的 恶 果 》
第七章 新闻摄影概述
使新闻图片具有画面冲击力的方法:
(3)善于捕捉幽默瞬间
幽默瞬间画面常常赋予形象以神奇、新 颖的意义,采摄这一瞬间是新闻照片拍出新 意和有视觉感受的主要途径。
贝卢斯科尼想拥抱米歇尔,后者却只肯握手
第七章 新闻摄影概述
使新闻图片具有画面冲击力的方法:
救援部队用担架将地震幸存者抬出。摄于中国四川北川县,5月14日。
4月17日在青海,几名喇嘛在为地震中的遇难者准备集体火化。拍摄/牛光
阿富汗遭割鼻少女。 Jodi Bieber 摄
第七章 新闻摄影概述
二、新闻摄影的含义及特点
新闻摄影定义: 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新闻摄影: 泛指一切用摄影手段报道新闻的活动,包 括用照相机拍摄照片,用摄影机拍摄新闻纪录 电影,以及用摄像机拍摄电视新闻这三大类用 影像报道新闻的手段。
第七章 新闻摄影概述
一、新闻摄影的诞生与发展
新中国建立后的新闻摄影
弯路 少,假。 改革开放后新闻摄影向纪实回归 1987年成立中国摄影家学会,评选、比赛 参加世界摄影比赛 1996年李楠《聊城少儿杂技》艺术类一等奖 2000王瑶艺术类一等奖 2009年陈庆刚《走出北川》新闻单幅一等奖 图文并重,两翼齐飞的办报方针

第三章新闻摄影1发展简史

第三章新闻摄影1发展简史



新闻摄影在文化大革命和极 “左”思潮影响下,曾经走过 一段弯路,如:个人崇拜、歪 曲事实等,造假等新闻照片充 斥各种报刊,但在改革开放后 新闻摄影事业很快重新发展, 具体体现在: 首先,新闻摄影的教育事业不 断发展壮大,许多大学的新闻 系开设了新闻摄影课,有少数 大学还设了新闻摄影系,新闻 摄影教育的发展,培养了一大 批精明强干的摄影记者和图片 编辑人员,极大地充实了报纸 图片报道力量。

1884年,在上海创刊的 《点石斋画报》刊登了大 量的新闻时事、人物、民 俗等为内容的图画,该报 先后出版了13年,每月3 本,每本8张图画,余秋 雨称之为是我国“海外文 化的新起点”…… 因为在此期间报纸的插 图,都是木刻或石刻的印 刷,多是请画家绘画,所 以还谈不上是真正的新闻 摄影,可以把它看作是我 国新闻摄影的前奏,也为 我国的新闻摄影奠定了基 础。
3、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新闻摄影在艰苦 的革命战争年代诞生并发展壮大

我党历来十分重视新闻事业,发挥新闻事业在 革命战争中的作用,也十分重视新闻摄影在新 闻事业的作用和地位。1938年9月,为拍摄记 录片《延安与八路军》,在生活条件、物质条 件极其艰苦的环境下成立“延安电影团”,主 要负责战地的摄影与摄像(电影)。为了培养 我党的新闻摄影记者,还举办了三期摄影班, 这是我党新闻史上的第一个摄影班,当时全团 只有5架相机,著名的无产阶级摄影家吴印咸 和徐肖冰当时就在这个团工作。吴印咸同志于 1939年夏天,在树林里,坐在岩石上挥汗写下 了《摄影常识》一书。
842年5月 8日由德国比欧乌与史尔茨纳合作拍摄 的“汉堡大火”,由于受当时印刷技术 的限制,在报纸上发表时只是由画家在 城市规划图上添加了火焰和浓烟,于 1842年5月14日发表在《伦敦新闻画报》 创刊号上。

静态新闻摄影发展简史新闻摄影的产生和发展

静态新闻摄影发展简史新闻摄影的产生和发展

静态新闻摄影发展简史:新闻摄影的产生和发展引言新闻摄影作为一种重要的新闻传媒形式,可以通过视觉影像和文字的结合,生动地传递信息,引起读者的共鸣。

本文将介绍新闻摄影的产生和发展历程,探讨其在新闻行业中的地位和影响。

1. 新闻摄影的起源新闻摄影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当时的摄影技术刚刚出现,人们开始意识到摄影可以用于新闻报道,取代传统的绘画和文字叙述。

1847年,英国的《伦敦新闻画报》成为第一家刊登了照片新闻报道的媒体,开启了新闻摄影的先河。

2. 新闻摄影的发展阶段2.1 早期发展阶段20世纪初,新闻摄影在国际范围内开始蓬勃发展。

记者们开始携带相机在采访过程中拍摄照片,奠定了新闻摄影的基础。

随着摄影设备的不断改进和摄影技术的日益成熟,新闻摄影的质量和数量都得到了提升。

2.2 摄影记者的崛起在20世纪中叶,随着新闻行业的发展,摄影记者的地位和影响力开始提升。

他们不仅仅是记录事件的见证者,更是将新闻事实通过摄影作品传达给公众的重要角色。

他们需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敏锐的观察力,才能拍摄出有力的照片报道。

2.3 数字化时代的新挑战随着数码摄影技术的广泛应用,新闻摄影进入了数字化时代。

相机的普及使得更多人参与到新闻摄影中来,各类社交媒体和新闻网站成为新闻图片传播的平台。

这为新闻摄影带来了更多的机会和挑战,同时也加大了新闻真实性和准确性的把握。

3. 新闻摄影的作用和影响3.1 传递信息和感染读者新闻摄影通过图像的力量,直观地传递信息,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一张有力的新闻摄影作品,可以在瞬间抓住人们的眼球,激起共鸣,让人们对事件产生强烈的情感和反思。

3.2 推动社会进步和艺术创新新闻摄影不仅仅是传递信息的工具,也是推动社会进步和艺术创新的媒介。

通过记录社会问题和事件,呈现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新闻摄影促使人们思考和反思,推动社会变革和进步。

同时,新闻摄影也是一门艺术,摄影师通过构图、光线和色彩的运用,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个人观点。

新闻摄影教程PPT 第六章 新闻摄影简史

新闻摄影教程PPT 第六章    新闻摄影简史
第六章 新闻摄影简史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早期新闻摄影活动 新闻摄影的繁荣发展 新中国的新闻摄影事业 新闻摄影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第一节 早期新闻摄影活动
一、国外早期新闻摄影活动
摄影为大众传播领域提供了一播服务的视 觉载体之一。
二、中国新闻摄影的新课题
(一)积极应对数字技术给新闻摄影带来的发展变 革
(二)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创新 (三)改革和完善摄影报道运行机制 (四)提升新闻摄影人才水平 (五)提升新闻摄影的品质和品位,抵制暴力、偷
窥等低级趣味 (六)适应全球化、国际化的发展潮流,加快我国
新闻摄影走向世界的步伐
【思考练习题】
一、曲折发展的中国新闻摄影
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我国新 闻摄影事业进入了曲折发展的时期。
二、改革开放以来新闻摄影的发展历程
(一)确立了“图文并重、两翼齐飞”的办报指导 方针并不断深化
(二)开展各种评选和活动 1.全国“十佳”新闻摄影记者 2.中国新闻摄影记者金眼奖 3.中国新闻奖新闻摄影奖 4.中国国际新闻摄影比赛 5.中国新锐媒体视觉联盟
1.西方新闻摄影的繁荣时期在什么时候,原 因是什么?
2.从20世纪初至今,我国新闻摄影事业经历 了哪几个发展阶段?
3. 21世纪,我国新闻摄影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有哪些?做为准新闻摄影从业者,应该从哪 些方面加以储备?
(三)建立新闻摄影基本理论体系 (四)新闻摄影教育发展 (五)对外交流广泛开展
第四节 新闻摄影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媒介转向
新千年互联网作为新媒介在信息传播 领域走向正轨并日趋强大,“电子时代” 取代“印刷时代”,媒介变革将新闻摄影 推到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新的竞争关口。
案案例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后一个阶段:1978—
• 1978年改革开放,此后的30年,我国新闻摄影得到了长足的 发展。 • 1983年,新华社社长穆青提出“两翼齐飞”的方针,确立了 新闻摄影的地位和作用。他认为,世界上几个大通讯社都在 加快自己的图片事业,图片报道的竞争比文字报道还要激烈 ,还要迫切。所以没有丰富的国内国际图片资源,要建设世 界性通讯社是不可能的。他重申:一个图片,一个文字,是 腾飞的两翼,缺少哪一个都飞不起来。文字报道再多,失效 再快,也不能代替新闻摄影。 • 此后10年间,“两翼齐飞”在我国新闻界得到广泛认同,成 为推动新闻摄影事业快速发展富有创见的理论。这是中国新 闻界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生动体现。
•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新闻摄影对外交流广泛开展,影响 不断扩大。 • 1987年4月,中国新闻摄影学会首次派代表团代表团访问了 荷兰世界新闻摄影比赛基金会,双方达成了互相交流的协议 。 • 1988年,在北京首次举办了“国际新闻摄影周”活动。来自 全国的新闻摄影“中坚力量”和美联社、《美国国家地理》 杂志的著名摄影记者、图片编辑进行了业务及学术交流和联 合采访,互相学习。此后,中国记者也不断组团出国交流。 • 我国摄影师从1988年开始获得世界新闻摄影比赛(简称“荷 赛”)奖项,并且逐年递增。据统计,截至2012年的第55届 荷赛,共有27位摄影师的作品获得该项大奖。凭借2008年成 功举办奥运会的“地利”和汶川大地震,2009年第52届“荷 赛”有7名中国摄影师获得奖项,获奖人数为“荷赛”举办以 来中国摄影师获奖最多的一次。
• 20年代末期,林泽苍最先把“新闻价值”理论植入新闻摄影 领域,在其著作《增广摄影良友》中指出:“新闻摄影,最 要之点,在于有‘新闻之价值’,若缺此要素,则报馆必弃 之而不用,而摄影者受时间与金钱之损失亦无所取偿矣。 ” 当时拍摄新闻照片,流行摆拍,呆板而僵硬,失去了现场 感,削弱了新闻性。林泽苍认为 “新闻照片最重要之点,则 在其能表现其当时新闻之紧要情形或动作,此即新闻之价值 ,谓之摄取新闻照片之秘诀亦无不可。”也即新闻摄影的要 点是表现新闻的现场动作。当然,新闻价值不仅仅表现在照 片有无“动作”上,还有其含义是否丰富。这些研究丰富了 新闻摄影的内涵,帮助人们正确认识新闻摄影的要点,增强 新闻照片的活力、改善新闻照片的质量,加强了新闻摄影的 理论色彩
在家中看报纸
• 《退下来以后的邓小平》,杨绍明摄,在1988年第 32届荷兰新闻摄影比赛(这是世界最著名的新闻摄 出席中共十三大 影比赛,差不多相当于电影界的“奥斯卡”奖)中 获得系列人物三等奖。虽然是三等奖,却是中国大 陆作品在这个领域零的突破。《退下来以后的邓小 平》系列照片一共4幅,成为了邓小平“打破终身 制”理论的形象注解。
• 1988年“世界新闻摄影”,成为一年一度在荷兰首 都阿姆斯特丹举行的世界新闻摄影比赛,被认为是 国际专业新闻摄影比赛中最具权威性的赛事(见图 2-23)。由于,这一比赛是荷兰人发起并主办,所 以中国摄影界习惯称之为“荷赛奖”。
图2-23 一名阿富汗妇女逃 离自杀式爆炸袭击现场, 2010年第53届世界新闻摄 影比赛突发新闻类单幅一 等奖,澳大利亚摄影师亚 当弗格森拍摄
新闻摄影发展史
互联网时代对新闻摄影的影响
• 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电视成了平面媒体最大的竞争对手 。在西方,新闻摄影的发展似乎走向了下坡。 • 1982年9月,以全彩色印刷报纸《今日美国》横空出世为标 志,西方传统大众印刷媒体通过版面的“视觉因素”来争夺 市场,摆出了和电视竞争的架势。到了20世纪90年代,西方 报刊又掀起了“重新设计”运动,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加有效 的阅读方式。 • 1969年互联网在美国诞生。1987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圣何塞 信使报》作为全球第一家走上网络的报纸,开创了网络时代 的报业和网络新闻业的新纪元,拉开了网络新闻传播的序幕 。 • 到1994年底,美国上网的报纸不过几十家,全世界也不超过 100家。但是从1995年户联想走上完全商业化道路之后则有 了迅速发展,到1995年底,互联网上的电子报纸迅速增长到 1000多家。 • 互联网为报纸提供了新的展示空间,也为新闻摄影提供了新 的发展空间和展示平台,流媒体技术带来的新型幻灯图集、 FLASH、综合运用音视频、图片与文字的新型多媒体文本等 层出不穷。
然而,经过几年的对抗之后,人们发现电视图像取代不了 照片形象,正像电视取代不了报纸、杂志一样。因为平面 照片提供的固定形象远比一闪即逝的电视画面更能给人以 深刻印象。1978年10月,《生活》复刊,标志着新闻摄影 进人应对竞争的新变革发展期。《生活》复刊词中写道: “现代读者,不要说比60年代,就是比70年代初期已大不 一样:他们每天受到通讯卫星上传来的电视画面而且是彩 色的图像的‘轰击’,变得非常老练了;看到的事事物物, 一切均习以为常,毫不觉得稀奇。”“面对这一变化,该 怎么办?一句话,还是有赖于‘图片魅力’;图片的威力 就在使人惊奇,使人受教育,使人欢乐、感动、久久难忘 „„ 必须提供见到的景象更多的图片,必须是使人们要看的、 美丽的、能吸引人和留下深刻印象的。” 与此同时,报刊界在对新闻摄影自身规律与价位的重新研 究之后,采取种种使新闻摄影的优势得到更好的发挥方法。 诸如:
• 随着新闻摄影事业的发展和各种新闻摄影活动的展开,许多 优秀新闻摄影记者和许多优秀摄影作品脱颖而出,受到了社 会的广泛关注。 • 1987年5月首次开展了十佳新闻摄影记者评选,在连续评选 两届后中断了10年,1999年恢复评选。 • 1991年设立中国新闻奖新闻摄影奖。中国新闻奖是全国性年 度优秀新闻作品最高奖,开设以来一年一次,新闻摄影是其 中重要一项奖项。 • 1993年开设中国新闻摄影金眼奖,每3年举办一次。从三个 方面考察新闻摄影记者的抓拍瞬间、专题报道和理论修养等 综合业务能力。每届优胜奖10名、提名奖10名。 • 2005年举办中国国际新闻摄影比赛(简称“华赛” ,CHIPP ),这是由中国举办的重大国际新闻摄影比赛,一年一届, 正在成长为国际新闻摄影比赛中声誉日高的新品牌。
邓小平在家中与孙子
打桥牌
1996年获笫39届世 界新闻摄影(WPP) 比赛艺术新闻类单幅 一等奖
山东聊城少儿杂技学校,李 楠摄 山东聊城少儿杂技学校,李楠摄
从剧场回到酒店,陈爱莲病倒了
陈爱莲祈祷演出成功
第二天一早,陈爱莲匆匆赶往下一个城 市,继续她的演出
《60岁舞蹈家重返舞台》,组 照,王瑶摄,2000年获世界新 闻摄影比赛(WPP)艺术类系列 一等奖
• 30年来,我国的新闻摄影教育也在不断前进。 • 1983年中国人民大学一分校、江西大学(现南昌大学)等一 批高校开办了摄影干部专修科。1985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 系等高校院系也开办了摄影干部专修科。 • 1985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恢复新闻摄影专业,并开始招 生。1986-1988年又招生了三级,培养了黄文、刘昕、孙京 涛、陈远忠、王瑶等新闻摄影杰出人才。2005年,中国人民 大学新闻学院招收全国首届新闻摄影方向和视觉传播方向的 博士研究生。 • 1987年以来,新闻摄影教材编写不断涌现。
准备登台 60岁的陈爱莲,在由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改编的舞 剧中,领街主演16岁的少女林黛玉
演出结束后,陈爱莲为观众签名
重返舞台的陈 爱莲在沙滩上 起舞,仿佛回 到自己的年轻 时代

救援部队用担架将地震幸存者抬出。摄于中国四川北川县,5月14日。杭州日报记者陈 庆港。第52届“荷赛突发新闻单幅一等奖。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1979年起连续举办三届“自然、社会、人”摄影艺术展,把 包容广大的人文精神注入镜头,打破了过去意识形态一统天 下的单一模式,人文精神的显现、民主意识的觉醒强烈地体 现在创作实践中,开创了摄影多元化的格局,也唤醒了对摄 影纪实性的认识。1983 年10月27日,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在天 津召开的第一届全国新闻摄影理论年会上宣布成立,中国新 闻摄影学会成立后,积极开展各项学术活动,大大推动了新 闻摄影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的发展,是我国新闻摄影史上的创 举。由此,新闻摄影呈现蓬勃发展之势,中国新闻摄影工作 和理论研究进入到改革时期。
• 进人20世纪70年代以后,电视成了平面媒体最大的竞争对手 。在西方,新闻摄影的发展似乎走向了下坡。1982年9月以 全彩印刷报纸《今日美国》的横空出世为标志,西方传统大 众印刷媒体通过版面的“视觉因素”(visual dement)来争夺 市场,摆出和电视竞争的架势。到了20世纪90年代,西方报 刊又掀起了“重新设计”运动,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加有效的 阅读方式。 •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新闻摄影界拨乱反正,思想得 到极大解放;新闻摄影跨进了一个调整发展阶段。新闻摄影 服务对象由单一为政治服务拓展到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 生活各个领域,新闻题材也由重大事件拓展到体现新闻热点 的一般性社会事件,新闻焦点也由记录事体拓展到人的内心 、情感和心理的反映。随着人民生活的普遍提高,照相机不 仅是“家庭生活”的工具,而且成为很多“发烧友”进行艺 术创作和记录重大事件的工具。面对大变革的中国,摄影者 把更多的镜头对准我们的时代,记录下特定时代丰富多彩的 现实生活。
• 2005年9月,中国7家都市 报和搜狐网站宣告成立“中 国新锐媒体视觉联盟”。这 是我国报纸第一次采用联合 网络媒体的形式进行业务交 流和合作。 • 联盟既重视摄影记者,又重 视图片编辑;既重视创新新 闻摄影报道,又重视报纸版 面视觉要素的创造性运用。
• 通过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的努力,中国缺乏对于新闻摄影 理论的全面、系统研究的状况得到了根本改变,新闻摄影基 本理论体系已逐步建立起来。 • 中国新闻摄影学会组织的全国新闻摄影理论年会 • 中国新闻摄影学会首任会长蒋齐生为推动新闻摄影理论研究 做出了卓越贡献,出版了《蒋齐生新闻摄影理论及其他》、 《论蒋齐生》 • 一些新闻摄影理论研究出版,蒋铎《抓拍——纪实摄影新闻摄 影的基本方法》、许林《读图时代的新闻摄影论说》等等 • 研究范围不断扩大,扩展到新闻摄影的审美特征和规律、新 闻摄影的审美价值、新闻摄影审美的特殊性等方面,并试图 推动对于新闻摄影美学的全面、系统的研究,建立新闻摄影 独特的审美体系,如《摄影美学初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