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器的频率特性》PPT课件
放大器的频率特性课件
采用低噪声、高稳定性的元件可以减小放大器本身的失真 。同时,采取良好的散热措施也可以降低因温度变化引起 的失真。
调整放大器增益和带宽
根据实际需要调整放大器的增益和带宽,以避免进入非线 性区域。同时,可以采用均衡器来补偿频率失真,提高通 信系统的性能。
05
放大器的频率稳定性 和可靠性
频率稳定性和可靠性的定义和重要性
带通放大器对一定频率 范围内的信号具有较高 的放大效果,而对其他 频率的信号则具有较小 的放大效果。其频率响 应具有带状的特点。
带阻放大器对一定频率 范围内的信号具有较小 的放大效果,而对其他 频率的信号则具有较高 的放大效果。其频率响 应具有陷波特性的特点 。
频率响应的测量方法
测量方法
频率响应的测量方法包括使用网络分析仪进行测量和使用信号发 生器和示波器进行测量等方法。
各类放大器的特点
每种类型的放大器都有其特定的应用场景和优缺点。例 如,模拟放大器适用于信号处理领域,数字放大器适用 于数字信号处理;音频放大器用于音频信号的增强和传 输,射频放大器用于高频信号的放大和传输;共射放大 器具有高输入阻抗、低输出阻抗和电压增益高的特点, 共基放大器具有高频率特性、高输出阻抗和电压增益低 的特点,共集放大器具有高输入阻抗、高输出阻抗和电 压增益低的特点等。
高通放大器特点
带通放大器特点
带阻放大器特点
根据频率响应的形状和 特点,可以将放大器的 频率响应分为低通、高 通、带通和带阻等四种 类型。
低通放大器对低频信号 的放大效果较好,而对 高频信号的放大效果逐 渐下降。其频率响应具 有平坦的特点。
高通放大器对高频信号 的放大效果较好,而对 低频信号的放大效果逐 渐下降。其频率响应具 有单调递增的特点。
放大器的频率特性和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应用课件
放大级
放大级是运算放大器的第二级, 主要作用是进一步放大输入信号
,同时提高输出电阻。
输出级
输出级是运算放大器的最后一级 ,主要作用是将放大的信号输出
到负载。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开环增益
开环增益是运算放大器的一个重要指标,它反映 了运算放大器对输入信号的放大能力。
带宽
带宽是运算放大器的另一个重要指标,它反映了 运算放大器的工作频率范围。
03
在音频放大器设计中,还需考虑噪声和失真等性能指标 ,以确保放大后的音频信号质量优良。
应用实例:无线通信系统的频率调制电路
01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频率调制电路是实现信号调制的关键部分。
02
选择具有高速响应和低失真的放大器,用于频率调制电路,以
确保信号调制的质量和稳定性。
在频率调制电路中,还需考虑放大器的线性度和带宽等性能指
电流放大器
1 2
电流放大器的基本原理
利用晶体管的Ib控制集电极电流Ic实现电流放大 。
共发射极电流放大器
晶体管的发射极作为输入和输出公共端,基极作 为控制端,集电极作为输出端的电流放大器。
3
共基极电流放大器
晶体管的基极作为输入和输出公共端,发射极作 为控制端,集电极作为输出端的电流放大器。
电压跟随器
03
标,以满足无线通信系统的要求。
应用实例:自动控制系统的反馈控制电路
自动控制系统中的反馈控制电路 用于实现系统输出的调节和控制
。
选择具有高灵敏度和快速响应的 放大器,用于反馈控制电路,以 确保系统控制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
在反馈控制电路中,还需考虑放 大器的输入和输出阻抗匹配问题 ,以确保系统控制的精度和稳定
精品课件-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
fT =β0 fβ fα=(1+β0) fβ
fβ<fT<fα
2.阻容耦合单管放大器频率特性
放大电路如右图所示, 其混合π参数等效电路 如下图所示:
(1)中频特性
C1容抗较小看作 短路;极间电容容抗 较大看作开路:
(2)低频特性
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
1、频率响应的一般概念, 2、三极管混合Π 3、参数等效电路, 4、放大器的频率特性分析。
3.1 频率特性概念
1.放大器频率特性曲线
放大器的放大倍数与所放大信号的频率有关: 频率较小、较大时,放大倍数均变小、且相位 随之变化,只有当频率适中(中频)时放大倍 数为一常量。如下式所示。
Auc=(Uo1– Uo2)/Uic=0
Auc1=Uo1–/Uic≈- Ad/Ac 双端输出CMRR = Ad/Ac = Ad/0 = ∞ 单端输出CMRR1 = Ad1/Ac1 ≈ βRE /(RS+rie)
(5)带恒流源差动放大电路
静态分析:
UB≈﹣R1VCC/(R1 + R2)
fT =β0 fβ fα=(1+β0) fβ
fβ<fT<fα
3.3 单级放大器频率特性
1.三级管混合π参数等效电路 (1)混合π参数等效电路
三极管内部的实际体现。
(2)简化混合π参数等效电路
r′b c 、rce较大,可略去。再用密勒定理变换,得 到下图所示的简化混合π参数等效电路:
Cb’e≈gm/(2πfT)
K=-gmRC
(3)π参数等效电路与h参数等效电路的对比
中低频时,电容影响忽略,简化混合π参数等效电路 即化为简化h参数等效电路: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ch05】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 培训教学课件
1.低频电压增益; 2.通频带BW的估算;
多级放大器高、低截止频率的估算方法
两级差动放大器的频率特性分析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感谢观看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4版)
放大电路的复频域分析法
放大电路增益函数的特点
2.在s平面坐标原点处零点或极点的波特图;
放大电路的复频域分析法
放大电路增益函数的特点
04
基本放大器高、低 截止频率的估算
基本放大器高、低截止频率的估算
主极点的概念
然而基本放大器的零、极点分布往往有以下特点:在低频段,其零点通常 比所有极点或部分极点在数值上要小得多;
RC电路的频率响应
RC高通电路的频率响应
RC电路的频率响应
RC低通电路的频率响应
图5-5为RC低通电路,所谓低通电路是指该电路主要用于通过低频或直流信号,而 阻止或抑制高频信号通过。
RC电路的频率响应
RC低通电路的频率响应
RC电路的频率响应
频率响应的一般性分析方法
通过对RC高通和低通电路的频率响应的分析,可以得到以下具有普遍意义的结论: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第五章
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4版)
01
放大电路频率特性 的基本概念
放大电路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
频率特性和通频带
1.RC阻容耦合放大器
放大电路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
频率特性和通频带
2.直接耦合放大器
放大电路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
频率特性和通频带
3.通频带
放大电路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
频率失真和增益带宽积
1.频率失真 频率失真也称为线性失真,它与非线性失真是两种产生原因完全不同的失真。
第三章 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
第三章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本章研究输入信号的频率不同时,对放大电路电压放大倍数的不同影响及线性失真问题。
着重分析电路参数对放大电路通频带的影响。
本章内容:3.1 频率特性的一般概念3.2 三极管的频率特性3.3 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3.4 多级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本章要点:1. 放大电路频率特性的概念2. 三极管的频率参数3. 电路参数对放大电路通频带的影响4. 多级放大电路的通频带与级数的关系电子课件三: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课时授课教案一授课计划批准人:批准日期:课序:7 授课日期:授课班次:课题:第三章第3.1节频率特性的一般概念目的要求:1. 了解信号频率对电压放大倍数的影响。
2. 了解放大电路产生线性失真的原因。
3. 掌握影响放大电路通频带的因素。
重点:影响放大电路通频带的因素难点:线性失真教学方法手段:结合电子课件讲解教具:电子课件、计算机、投影屏幕复习提问: 1. 电容和电感元件的阻抗与频率的关系?2. 何谓三极管的PN结结电容?课堂讨论:RC滤波电路的特性?布置作业:课时分配:二 授课内容3.1 频率特性的一般概念3.1.1 频率特性的概念下面以共发射极放大电路为例进行分析。
当输入信号的频率不同时,不仅放大电路电压放大倍数的模不一样,而且输入电压与输出电压的相位关系(简称相移)也不一样。
一、 中频段在中频段,即通带内,因为耦合电容和旁路电容的容量较大,其容抗可忽略不计,把他们视为短路;又因为极间分布电容(含PN结结电容)很小,其容抗很大,可把他们视为开路;感抗视为短路。
可认为电压放大倍数基本与频率无关而保持定值,输入电压与输出电压反相位。
二、低频段当输入信号的频率逐渐降低时,耦合电容和旁路电容的容抗逐渐增大,不能把它们视为短路,如图3-1(a)所示。
电压放大倍数的模随频率的降低而减小,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之间的相移也发生变化,不再保持o180的关系。
当放大倍数降到中频段电压放大倍数的21时所对应的频率l f 为通频带的下限频率,如图3-2(a)所示,相移ϕ如图3-2(b)所示。
第三章.放大器的频率特性
A ( ) ( ) A V V
o ( j ) V AV ( ) i ( j ) V
( ) o ( ) i ( )
称为幅频响应
称为相频响应
4
中频区
普通音响系统放大电路 的幅频响应
其中
f H — —上限频率 f L — —下限频率
40
3dB 3dB 频率点 频率点 (半功率点) (半功率点)
分析方法
9
3.1.2 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
对低频段 , 由于耦合电容和射级旁路电容的容抗变大 , 低频段时 1/ωC<<R不成立。电容不能视为短路,等效电路 如图所示。
10
对高频段, 影响频率响应的主要因素是三极管极间电 容和接线,这两者电容在电路中与其他支路是并联的,等 效电路如图所示。
11
基本RC电路的频率响应
U s
U o
29
中频区电压放大倍数
A usm
' U Uo Ui R R o i L Us Ui U s R R rbe s i
Ri Rb // rbe Rb1 // Rb 2 // rbe
R'L Rc // RL
30
2.低频区频率响应的分析
E
Cb
e
20
混合π型等效电路
21
1.密勒定理
• 密勒定理原理图
I 1
U 1
K
I 2 U 2
U U ( 1 K ) U ( 1 U / U ) 1 U U 1 2 1 1 1 2 I1 Z1 Z Z Z
22
简化过程 U U U U 2 1 2 2 I2 ) Z Z Z /(1 1 / K 2
高二物理竞赛课件多级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
6dB
3dB
≈H1
fL
fH
fL>fL1,fH<fH1,频带变窄
已知某放大电路的幅频特性 如图所示,讨论下列问题:
Au ?
1. 该放大电路为几级放大电路? 2. 耦合方式? 3. 在 f=104Hz 时,增益下降多少?附加相移φ’=? 4. 在 f=105Hz 时,附加相移φ’≈? 5. 画出相频特性曲线; 6. fH=?
Ans: (1)三级;(2)直接耦合;(3)3dB,-135;(4)-270;(5)电路中 没有耦合电容及旁路电容,低频特性不考虑;(6)104 。
电路差模参数的规律
1、差模电压放A大d 倍数 仅与输出方式有关,若双端输
出时,与单管的放大倍数相同,即 Ad
为单管放大倍数的一半,即 。Ad
;12A若A1 1 单端输出时,
多级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
多级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
(一)多级放大电路的幅频特性与相频特性 如前所述,多级放大电路总的电压放大倍数为各单级放
n
Au Au1 Auc Aun Auk
n=0,1,2…
k 1
将上式取绝对值后再取对数,就可得到多级放大电路的
对数幅频特性。 20 lg Au 20 lg Au1 20 lg Au2 20 lg Aun 20 lg | Auk |
从曲线上可以看到,原来对应 每级下限3dB的频率fLຫໍສະໝຸດ fH,两 级电路比中频段要下降6dB。
结论:多级放大电路 3dB的通频带,总比组 成它的每一级的通频带 要窄。
两级放大电路幅频特性与相频特性的合成 (a)幅频特性; (b)相频特性
(二)多级放大电路的上限频率和下限频率
放大器的频率特性共78页文档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谢谢!
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放大器的频率特性
26、机遇对于有准备的头脑有特别的 亲和力 。 27、自信是人格的核心。
28、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 量泉源பைடு நூலகம்之一, 也是成 功的利 器之一 。没有 它,天 才也会 在矛盾 无定的 迷径中 ,徒劳 无功。- -查士 德斐尔 爵士。 29、困难就是机遇。--温斯顿.丘吉 尔。 30、我奋斗,所以我快乐。--格林斯 潘。
第三章 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频率响应)PPT课件
为更好满足学习和使用需求,课 件在下载后可以自由编辑,请根
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In order to better meet the needs of learning and using, the courseware is freely edited after downloading
3、高频区(大于几十千赫到几百千赫):这时 X’C容抗很小,忽略。X”C 的容抗随频率升高而 变小,对信号电流起分流作用,因此电压放大倍数 也随频率增加而减小。(低通电路,附加相移最大 达-90o)。 一、 混合Л型等效电路 (电路图见书169页图3.3.2) 二、单管共射电路的频率特性 (电路图见书172页图3.3.5)
以单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共射)为例:
(1)中频区 flu<f<fH的区域称为中频区。
(2)低频区 (3)高频区 Nhomakorabeaf<fL的区域称为低频区。 f>fH的区域称为高频区 +
C1
+
ui
│Au│
-
I1
ie
R b1
UB IB T
Rc
+
C2
+ VCC
+
I2
ie UE
R b2 R e
uO R L
Ce
-
│Au0│
一、 频率特性 如果用幅度不变、频率不断改变的正弦波信号加到放大 的输入端,则会发现输出电压u0的大小或电压放大倍数 Au随输入信号的频率而变。这种特性称幅频特性,同时, 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之间的相位差也随输入信号的频率 而变,这种特性称为相频特性。二者之和称频率特性。 放大电路对不同频率的正弦信号的稳态响应特性称为频 率特性(包括幅频和相频特性)或称频率响应。 即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的值Au和相位差 均为频 率的函数,可表示为Au=| Au | (f) (f) Au=Au(f) (f) | Au | (f)---- 幅频特性 ↑ (f)---- 相频特性
放大电路频率特性PPT课件
其中:
C
C
1
1 K
得:
表明从c、e两端看进去, Cμ的作用并联在 c、e两端的电容 等效。即 : C
C C 1第19K1页/共 63页
三极管的混合π型等效电路:
b
二者变换关系:
C C C
Ib b
rbb rbe
C
rbc C Ube
c Ic
gmUbe
rce
e 完整混合π型电路:
C 1 K C
第2页/共63页
3. 输入信号的频率 :
输入信号往往不是单一频率的,而是多频率信号的叠加,如图所示。由 于放大电路存在各种电容,各种信号通过放大电路时,被放大的幅值和相位 移也是不同的。
ui 复合信号
基波 四次谐波 二次谐波
ωt
0
输入信号的合成
第3页/共63页
4. 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
幅频特性 : 指放大电路放大倍数的幅值与频率的关系。 相频特性 : 指放大电路放大倍数的相位与频率的关系。
Ausm
Uo US
第23页/共63页
b rbb′ b′
RS
+
Ui
US–
Rb rb′ e Ub′e
c
IC
gmUb′ e
RC U0
中频段等效电路
Ui
U s ri Rs ri
ri Rb // rbb rbe
Ube
Ui rbe rbb rbe
p Ui
式中 p
rbe
rbb rbe
Uo
则得:
rb’e
Cπ
E
三极管电容效应
Cμ
rIb
B
Ube B′
bb′
rb’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基本知识
在式
H
(s)
an (s z1)(s bm (s p1)(s
z2 )(s p2 )(s
zn ) pm )
中
分子等于零的根 分母等于零的根
s zi
s pj
零点 极点
因此一个线性系统的传输函数完全由零极 点和比例因子决定,据此可分析线性系统的频 率响应。
20
退出
3.1.2 分析方法
退出
第 3章
放大器的频率 特性
退出
目录
3.1 线性失真及其分析方法 …………………………………302 3.2 单级放大器的频率响应 …………………………………338 3.3 多级放大器的频率响应 …………………………………385 3.4 放大器的阶跃响应 ………………………………………393
2
退出
A( )(dB) 20lg A(j ) 20lg k' n 20lg 1 j m 20lg 1 j
i1
zi
j1
pj
Im(1 j )
Im(1 j )
()
arctan
Im Re
A (j) A (j)
n
arctan
i 1
Re (1
zi
j
)
m
arctan
j 1
Re (1
pj
j
)
放大器对输入信号的不同频率分量的放大倍数大 小不同,使输出信号各个频率分量的振幅相对比例关 系发生了变化,从而导致输出波形失真。
例3-2:
7
退出
3.1.1 线性失真
输入信号由基波、二次谐波和三次谐波组成
输入信号基波、二次和三次谐波振幅比为10:6:2; 输出信号基波、二次和三次谐波振幅比为10:3:0.5; 因此出现失真。
该信号包含两个频率信号:1.5kHz和50kHz,均处于中频 区,故不会产生线性失真;但1.5kHz分量的信号幅度远大于 线性区允许的输入电压幅度最大值,即信号的最大值为10V, 故会产生严重的非线性失真。
16
退出
(3) ui 0.1sin(2π 1.5103 ) t 0.2sin(2π 1.5105 ) t
2.渐近线波特图法
(3)原点处的零点
表达式为 s
可以看出,零点 zi 0
令 s j, 则
幅频特性为
20dB 0.1
20lg j 0dB 1
20dB 10
相频特性为90
30
退出
3.1.2 分析方法
2.渐近线波特图法
(3)原点处的极点
表达式为s 1 可以看出,极点 p j 0
令s j, 则
对于相位失真:在话音通信中的中的放大器, 可以不考虑相位失真,但在图像通信中的放大器, 则必须考虑。
12
退出
3.1.1 线性失真
4. 和非线性失真的区别 ⑴ 产生原因不同
线性失真是含有电抗元件的线性电路产生的 失真。
非线性失真是含有非线性元件(如晶体管、 场效应管等)的非线性电路产生的失真。
13
退出
( z1 )( ( p1 )(
z2 p2
)( )(
zn ) pm )
21
退出
3.1.2 分析方法
1.基本知识 对于正弦输入信号,增益函数可表示为
(1 j )(1 j )(1 j )
A (j)
k'
(1
z1
j
)(1
z2
j
)(1
zn
j
)
p1
p2
pm
由上述的增益函数表达式可以得到用分贝表示 的增益函数的幅值与频率的关系(幅频特性);也可 得到增益函数的相位和频率的关系(相频特性)。
zi
pj
由上式可以看出,在求增益函数的幅频和相频特 性时,可以先分别求出单个零极点的贡献,最后合成。
24
退出
3.1.2 分析方法
2.渐近线波特图法
(1)一阶零点
设一阶零点表达式为:(1
令s j
s
i
)
(1
s
) 1 j
幅频特性
i
i
0dB i
20 lg
1
i
2
20 lg
i
i
当 i 时,幅频特性为0dB;
arctan Re (1
zi
j
)
m
arctan
j 1
Re (1
pj
j
)
zi
pj
23
退出
1.基本知识
3.1.2 分析方法
扩展频率范 围的视野
幅频特性波特图:横坐标用频率对数刻度,纵坐标用dB表示,
描述幅频特性曲线。
相频特性波特图:横坐标用频率对数刻度,纵坐标用度(或弧度)
表示,描述相频特性曲线。
8
退出
3.1.1 线性失真
2. 线性失真的分类
相位失真:(与相位频率特性有关)
放大器对输入信号的不同频率分量滞后 时间不相等而造成的输出波形失真。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9
退出
3.1.1 线性失真
3. 不失真传输的条件
(1)不产生幅度失真的条件
从幅频特性上看放大倍数的幅值与频率无关。
即
| Au(j ) | K
10
退出
3.1 线性失真及其分析方法
3.1.1 线性失真 3.1.2 分析方法
返回
3
退出
3.1.1 线性失真
1. 基本概念
由于放大电路中存在电抗元件(电容、电感等), 所以在放大含有丰富频率成分的信号(如语音信号、 脉冲信号等)时,导致输出信号不能重现输入信号的 波形,这种在线性系统中产生的失真称为线性失真。
3.1.1 线性失真
3. 不失真传输的条件
(2)不产生相位失真的条件
从相频特性上看放大器对各频率分量滞后时间相同
即 t d
滞后时间
11
退出
3.1.1 线性失真
3. 不失真传输的条件
对于要放大的输入信号,其主要频率成分总 是集中在一定的频率范围内,通常称为信号带宽。
对于幅度失真:只要放大器的通频带略大于信 号带宽,就可以忽略幅度失真。
0 +4.0 -5.7
27
退出
3.1.2 分析方法
2.渐近线波特图法
(2)一阶极点
设一阶极点表达式为:(1 s )1
j
令 s j
(1 s )1 (1 j )1
幅频特性
ωj
j
2
20lg
1
j
0dB j
20lg
j
j
当 j时,幅频特性为0dB;
当 j 时,幅频特性是斜率
为-20dB/十倍频的斜线。
失真?
(1)ui 0.1sin(2π 1.5105 ) t (V) (2)ui 10sin(2π 1.5103 ) t 0.1sin(2π50103 ) t (V) (3)ui 0.1sin(2π 1.5103 ) t 0.2sin(2π1.5105 ) t (V) (4)ui 0.1sin(2π3) t 0.2sin(2π1.5103 ) t (V)
22
退出
3.1.2 分析方法
1.基本知识 幅频特性:用分贝表示模值。
A()(dB) 20lg A(j) 20lg k' n 20lg 1 j m 20lg 1 j
i1
zi
j1
pj
相频特性
Im(1 j )
Im(1 j )
()
arctan IRme
A (j) A (j)
n i 1
幅频特性为
20 dB 0.1
20lg j 0dB 1
20dB 10
相频特性为 90
31
退出
3.1.2 分析方法
2.渐近线波特图法
例3-4:已知某放大器的增益函数为
108 s A(s) (s 100)(s 105 )
试画出其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渐近线波特图。
解: 由增益函数,可以看出 一个原点处的零点 z1 0
20lg1
j 10
5
相频特性为:
90
arctan
100
arctan
105
33
退出
3.1.2 分析方法
(2)画出单个零极点的渐近线幅频特性波特图
34
退出
3.1.2 分析方法
(2)画出单个零极点的渐近线相频特性波特图
35
退出
3.1.2 分析方法
3.计算机辅助分析法
MATLAB语言
由于渐近线波特图分析法存在误差,因此 为了精确分析放大器增益函数的幅频特性和相 频特性曲线,可以根据增益函数的表达式,用 MATLAB语言写程序。
10i 90
0.1i
10
,
i
斜率为45º/十倍频程的直线。
实际上,在 0.1i处和 10i 处的相 角分别为5.7º和84.3º,实际的相频特性
曲线如虚线所示。
26
退出
3.1.2 分析方法
折线误差
/i
0.1
幅值误差/dB 0.04
0.5
1
1 3.01
2 10 1 0.04
相位误差/º +5.7 -4.0
当 i 时,幅频特性是斜率为
20dB/十倍频的斜线。
这样用两线段构成的折线就称为渐近线波特图,它与实际曲线
存在一定的误差,如
在 i 处的模值应为3.01dB,因此实际的幅频特
性曲线如虚线所示。
25
退出
3.1.2 分析方法
2.渐近线波特图法
(1)一阶零点
相频特性为 arctan 0.1i 0 i i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