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流行病学 试卷1
流行病学试题(含参考答案)
![流行病学试题(含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14a9d4d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cc.png)
流行病学试题(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下列哪项不是流行病学的特征 ( )A、预防为主的观点B、对比的观点C、以治疗疾病为主的特征D、群体观点E、以分布为起点的特征正确答案:C2.与病例对照研究相比,队列研究的优点是A、更适合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分折B、适用于暴露常见而疾病罕见的情况C、既可获得相对危险度,又可获得特异危险度D、对研究对象进行了前瞻性的随访观察,因此无需矫正混杂因素E、更适合采取双盲法正确答案:C3.在某保健品的广告宣传中,经常引用“用户来信”、“亲身体验”来说明其功效,此种宣传存在的关键问题是A、没有临床试验设计B、没有统一的疗效考核指标C、没有治疗的时间D、没有疾病轻重的区别E、没有可信的对照组正确答案:E4.某单位有十余人吃了某冷饮店的冰棒后,感染了痢疾,同时防疫站从冰棒中分离到痢疾杆菌,从而确定冰棒是A、传染源B、传播途径C、传播媒介D、带菌者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C5.有关疾病三级预防,下列哪项说法是正确的 ( )A、治疗宫颈糜烂以防止宫颈癌的发生属于三级预防B、一级预防仅指对病因已明疾病的预防C、筛检是二级预防的重要手段D、定期体检属一级预防E、康复治疗是特指伤残者采取的特殊治疗方法正确答案:C6.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流行病学可应用于疾病的诊断与预后的评价B、流行病学研究中主要使用临床诊治与统计学方法C、流行病学是医学的基础学科D、人群现场是流行病学的主要实验室E、流行病学研究可用于群体诊断正确答案:B7.流行病学探讨病因的一般程序是A、从统计学联系到因果联系B、从间接联系到统计学联系C、从人为联系到统计学联系D、从人为联系到因果联系E、从间接联系到因果联系正确答案:A8.下列哪项是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点A、可用于研究罕见病的病因的研究B、估计危险因素的暴露情况时,很少或没有偏倚C、可减少研究对象对回忆的依赖性D、有可能确立该病的发病率E、在选择出暴露因素后,可研究多种疾病的结局正确答案:A9.病例对照研究中病例与对照的选择A、新病例的对照不难选择B、病例较对照难选择C、病例与对照都不易选择D、病例与对照都容易选择E、对照较病例难选择正确答案:E10.病原体的排出门户不包括A、消化道B、呼吸道C、心血管系统D、皮肤E、泌尿生殖道正确答案:C11.流行病学实验研究中,下列哪项不是其缺点A、盲法实施比较困难B、研究人群的依从性较差C、设计与实施比较复杂D、容易引起医德和伦理学的争议E、采用随机分组很难控制混杂因素正确答案:E12.描述疾病流行强度的常用术语是( )A、散发、流行、大流行B、季节性、周期性、长期变异C、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D、致病力、传染性、流行性E、致病力、传染性、易感性正确答案:A13.下列哪项关于死亡率的论述是正确的 ( )A、死亡率可反映一个人群的实际死亡水平,是衡量一个地区的居民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B、死亡率可按病种,年龄、性别、种族、职业等分别计算,称为死亡专率;对于病死率高的疾病,可以用死亡专率代替发病率C、死亡率计算时分母必须是与分子对应的人口D、比较不同地区死亡率时因人口构成不同,需要先对死亡率进行标化E、以上都正确正确答案:E14.在匹配病例对照研究时,为了节约样本,提高效率,常用1∶M配比,但M 的取值一般不超过A、6B、4C、2D、5E、3正确答案:B15.在临床试验中,对照组使用安慰剂的目的是A、不会受到道德的限制B、有利于增加试验组的治愈率C、减少受试对象的主观偏倚D、减少样本含量E、有利于降低对照组的治愈率正确答案:C16.下述哪项不是队列研究的特点A、每次调查能同时研究几种疾病B、可直接计算发病率C、因素可分为几个等级,以便计算剂量-反应关系D、多用于罕见病E、多数情况下要计算人年发病(死亡)率正确答案:D17.目前我国规定的国境检疫传染病是A、鼠疫、天花、疟疾、伤寒B、鼠疫、霍乱、黄热病C、流行性感冒、霍乱、天花、鼠疫D、鼠疫、天花、伤寒、回归热E、天花、流行性感冒、伤寒、回归热正确答案:B18.吸烟与肺癌关系的许多研究都是前瞻性队列研究,最初调查过吸烟情况的研究对象中有一部分后来失访了,这些失访者A、应从研究中剔除出去B、只在随机化试验中才影响结果C、因为进入研究时存在选择偏性,可得出不正确的相对危险度估计值D、其被随访到的那段时间应包括在暴露人年中E、只有当这些失访者具有较高的肺癌危险度时,才会得出有偏差的相对危险度的估计值正确答案:D19.在病例对照研究中,下列哪项对研究因素的选择是不正确的A、与目的有关的变量绝不可少,与目的无关的变量一个也不要B、通过良好组织,由病例提出可疑的因素作为研究变量C、每项变量都要通过测量手段获得,尽量使用定量指标D、多利用客观手段和证据,尽量做到研究变量符合规定E、每项变量要有明确的定义,尽可能采取国际或国内统一的标准正确答案:B20.在检验某因素与某疾病的因果联系时,下列哪种观察法最有效A、生态学研究B、病例报告C、实验性研究D、现况调查E、前瞻性队列研究正确答案:E21.在队列研究中,对关联强度进行统计学检验的无效假设是A、RR=0B、RR=1C、RR>0D、RR<1E、RR>l正确答案:B22.广泛搜寻可能的危险因子的分析性研究是A、描述性研究B、检验性病例对照研究C、历史性队列研究D、探索性病例对照研究E、双向性队列研究正确答案:D23.流行病学实验不具备以下哪个特征A、将同一批研究人群随机分为实验与对照两个组B、人为地给予实验组以干预措施C、评价干预措施的有效性D、运用危险度的分析与评价E、实验中运用盲法正确答案:D24.某幼儿园共有 132 名儿童,2003 年 5 月 19 日午餐后 2 天内出现34 名感染性腹泻儿童。
流行病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流行病学考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210fa88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22.png)
流行病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流行病学的定义要素?A. 疾病B. 时间C. 地点D. 治疗方法答案:D2. 以下哪种流行病学类型主要研究疾病在人群中的分布规律?A. 描述流行病学B. 分析流行病学C. 实验流行病学D. 理论流行病学答案:A3. 以下哪个指标用于描述疾病在人群中的发生频率?A. 发病率B. 患病率C. 死亡率D. 累计发病率答案:A4. 以下哪个因素可能导致疾病的发生率上升?A. 疾病诊断技术的提高B. 疾病治疗方法的改进C. 疾病监测系统的完善D. 人群中易感者的增加答案:D5. 以下哪个疾病属于传染病?A. 高血压B. 糖尿病C. 肺炎D. 心肌梗死答案:C6. 以下哪个指标用于描述疾病在时间上的变化趋势?A. 发病率B. 患病率C. 时间趋势图D. 累计发病率7. 以下哪个选项是描述性研究的局限性?A. 无法确定因果关系B. 样本量较大C. 可以观察到暴露与结局的关系D. 研究结果具有较高的可靠性答案:A8. 以下哪种流行病学方法主要用于分析疾病与暴露因素之间的关系?A. 病例对照研究B. 队列研究C. 交叉研究D. 随机对照试验答案:A9. 以下哪个选项是队列研究的优点?A. 结果可信度较高B. 研究对象易于选择C. 可以观察到暴露与结局的时间关系D. 研究成本较低10. 以下哪个选项是病例对照研究的局限性?A. 结果可信度较低B. 需要大量研究对象C. 易于产生混杂因素D. 不能确定因果关系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流行病学的三个基本要素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疾病、时间、地点2. 患病率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一定人群中______的频率。
答案:某病新旧病例3. 疾病监测的目的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早期发现病例、及时治疗患者、预防疾病的发生和传播4. 描述性流行病学主要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流行病学试题含参考答案
![流行病学试题含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6de9810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12ddc08.png)
流行病学试题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下列哪种关于流行病学的论述是正确的()A、流行病学是在系统水平上研究疾病B、流行病学是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疾病C、流行病学是在群体水平上研究疾病D、流行病学是在细胞水平上研究疾病E、流行病学是在个体水平上研究疾病正确答案:C2.在临床场所对健康者和无症状的“患者”的危险因素进行评价,然后实施个体的预防干预措施来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
称之为()A、临床预防B、二级预防C、健康教育D、三级预防E、一级预防正确答案:A3.下列关于疾病年龄分布的论述哪项是错误的()A、出生队列分析有助于探明年龄、所处时代特点和暴露经历在疾病的变化中的作用B、暴露致病因子的机会不同可导致出现疾病年龄分布的差异C、横断面分析可明确地呈现致病因子与年龄的关系D、人群免疫水平是出现疾病年龄分布差异的重要原因E、有效的预防接种可改变某些疾病固有的年龄分布特征正确答案:C4.流行病学实验研究中,下列哪种试验不可能出现A、自然试验B、双盲试验C、单盲试验D、开放试验E、三盲试验正确答案:A5.下列哪类人群宜作为实验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A、孕妇B、青壮年C、可从研究中受益的人群D、老人E、儿童正确答案:C6.以下哪一项不是潜伏期的流行病学意义A、其长短影响流行特征B、决定预防措施C、是决定病人隔离期限的重要依据D、评价某项预防措施的效果E、判断传染源与续发病例的关系正确答案:C7.衡量某因素和某疾病间联系强度的最好指标是A、总人群中疾病的发生率B、相对危险度C、因素的流行率D、暴露者中疾病的发生率E、特异危险度正确答案:B8.描述疾病流行强度的常用术语是()A、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B、季节性、周期性、长期变异C、散发、流行、大流行D、致病力、传染性、流行性E、致病力、传染性、易感性正确答案:C9.流行病学探讨病因的一般程序是A、从间接联系到统计学联系B、从间接联系到因果联系C、从人为联系到因果联系D、从人为联系到统计学联系E、从统计学联系到因果联系正确答案:E10.比值比主要应用于A、流行病学实验研究B、病例对照研究C、队列研究D、生态学研究E、描述研究正确答案:B11.将肺癌病例与非肺癌对照按年龄、性别、职业以及文化程度进行配对,然后对两组观察对象吸烟情况进行比较。
临床流行病学考试试题及答案大全(一)
![临床流行病学考试试题及答案大全(一)](https://img.taocdn.com/s3/m/68bfb4e859eef8c75ebfb3d4.png)
临床流行病学考试试题及答案1. 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是::A、动物模型B、病原体,如细菌、病毒C、病人群体D、社区人群E、单个具体病人2. 临床流行病学和临床医学的关系,正确的说法是: :A 、是相互独立的两门学科B、只和一些临床学科有关系C、临床流行病学是临床医学的一门分支学科D、是一门临床医学的基础学科E、是预防医学的一个分支3. 有关临床流行病学的不正确说法是: : A 、是临床医学研究方法学B、是专门研究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学科C、不是流行病学的一个分支D、是一门临床科研设计和评价的方法学E、是实践循证医学的基础4. 临床流行病学的主要特色不包括: : A 、临床流行病学必须是以临床医学为主体的多学科合作B、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是病人及其群体 C、临床流行病学力求研究结果的真实性与可靠性 D、临床流行病学的定位在临床医学E、研究特定人群中的健康相关状况或疾病事件的分布及其决定因素,同时要应用这种研究的结果去解决健康问题5. 临床研究的质量评价主要围绕: :进行。
(多选: A、研究的真实性B、临床的重要性C、研究成果的实用性D、研究课题的新颖性E、研究课题的创新性1. 进行临床疗效考核试验设计时,下列哪一条是错的,: :A. 设立对照B.随机分组C〃要有明确的疗效判断标准D〃要使调查者和被调查者明确受试因素E〃要有足够的样本数2. 随机抽样的主要目的是: :A 〃减少样本量B〃消除抽样误差C〃避免研究者主观因素对结果的影响D〃避免研究对象主观因素对结果的影响E. 提高样本的代表性3. 关于分层随机分组正确的是: :A〃根据研究对象中某些可能产生混杂作用的特征作为分层因素B〃根据研究对象进入研究的时间先后进行分层C〃根据可能影响研究者判定临床结局的因素作为分层因素D〃只能设置一个分层因素E. 分层后,同一层的对象全部进入同一个组别4.关于对照的处理方式,下述正确的是: :A 〃空白对照等于不设对照B〃空白对照能有效避免医德问题C〃安慰剂对照的效果与空白对照相同D〃安慰剂对照能有效避免医德问题E. 有效对照是最常用的对照方式5. 在临床试验研究对象分组时,常用的随机化方法有: A〃简单随机法B.分层随机法C〃区组随机法D〃系统随机法E〃非随机化分配6. 采用随机化分配的主要优点是A〃保证了研究对象的代表性B〃保证试验组与对照组人数相等C. 提高了试验组与对照组的可比性D. 可以避免来自被研究者主观因素的干扰E〃为盲法评价打下基础1. 关于样本含量的描述,错误的说法是: : A 、临床研究中,应选择最适的样本含量B、样本含量越大越好C、纳入全部病例进行研究,可以取得完整、无一遗漏结果,但可能出现系统误差D、以全体病例作为研究对象,不存在抽样误差E、在估计样本含量的基础上,还要审视它对总体的代表性2. 导致检出症候偏倚的原因不可能是: :A 、同一症侯可为不同的疾病所致B、不同疾病也会有相同的症侯重叠出现C、症侯轻微或处于潜伏期的患者,不一定到医院就诊D、从医院内选择的研究对象E、以普查、筛查或疾病监测所发现的病例作为研究对象3. 有关排除标准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只要制定纳入标准即可,不需要专门制定排除标准B 、排除标准不是纳入标准的对立面,两者是互补的C、制定排除标准,可进一步提高试验研究结果的可靠性D 、有试验药物过敏或不良反应者应列入排除范围E、一般将孕妇列为新药评价试验的排除对象4. 下列疾病诊断的方法中,属于临床诊断标准的是: : A 、肿瘤的病理学诊断B 、行业学会制定的诊断标准,如类风湿病、脂肪肝等的诊断标准C、遗传性疾病:如染色体或基因异常:的分子生物学诊断D、传染病的病原学诊断E、冠心病的影像学冠脉造影诊断5. 下列那一项不属于选择偏倚: :A 、现患一新病例偏倚Ber ks on偏倚B、C、混杂偏倚D、检出症侯偏倚E、入院率偏倚6. 在临床研究中,诸多与研究对象有关的混杂因素会影响结果的真实性,这些因素有A、研究对象的病情轻重不一B、研究对象接受的干预措施不同C、研究对象的病程不同D、研究对象的合并症和并发症存在差异E、研究对象间心理因素、文化和社会背景等也不尽相同7. 以社区人群为研究对象时,主要途径和来源包括:: A、专门防治机构B、传染病报告C、疾病报告登记D、疾病监测E、普查和筛查1.关于随机对照试验的描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 A.研究对象的选择不必要进行随机抽样B.不存在任何影响研究结果的偏倚C. 各组研究对象间基线完全帄衡D〃必须采用盲法测量结果E〃没有选择性偏倚2.关于随机对照试验的描述,下列哪项描述不正确: : A 〃是评价干预措施疗效的标准设计方案B 〃将研究对象随机分配到不同干预组C〃适合于任何类型临床问题的研究D〃可用于教学效果的评估E〃可用于动物试验3.关于随机对照试验的描述,下列哪项描述不正确: : A 〃将研究对象随机分配入组B〃试验组和对照组要同时进行研究C〃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研究场所应相同D〃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试验期间应一致E〃纳入研究的对象不能退出4.有关随机对照试验,下列哪项说法是错误的: : A〃如能采用盲法观察结果,可减少测量偏倚B〃有严格诊断和纳入标准,研究对象的同质性好C〃前瞻性研究,论证能力强D〃研究结果外推不受限制E〃随机分配研究对象入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可比性好5.下列属于试验性研究的是: :A 、病例对照研究B、队列研究C、交叉试验D、横断面研究E、病例分析6. 随机对照试验的优点包括哪些: :A 〃随机分配研究对象入组,组间可比性好B〃随机分配研究对象,可减少选择性偏倚C〃盲法测量结果,结果更真实、可靠D〃不存在伦理问题E〃高质量的单个 R C T,可成为系统评价的可靠资源1. 如果漏斗图呈明显的不对称,提示流行病学 A. meta分析统计学检验效能不够 B.meta 分析的各个独立研究的同质性差C.me t a分析的合并效应值没有统计学意义D.me t a分析可能存在发表偏倚E.m e t a分析的结果更为可靠2. 前瞻性队列研究是指A. 从"现在"开始的前瞻性研究B.从"过去"开始追溯到"现在"的前瞻性研究C.从"过去"开始追溯到"将来"的前瞻性研究D.从"现在"追溯到"过去"的前瞻性研究E.以上均不是3. 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 人群易感性增高,就可导致疾病的暴发或流行B.人群易感性降低,就可终止疾病的流行C.人群人口数增加, 就使人群易感性增高D.人群人口数减少, 就使人群易感性降低E.人群易感性增高,只是为一次流行或暴发准备了条件4.相对危险度是指A. 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非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之比B.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非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之差C.病例组有某因素的比例与对照组无某因素的比例之比D.病例组有某因素的比例与对照组无某因素的比例之差E.以上都不是6.实验性研究中采用双盲法的主要目的是A.尽可能减少失访B.减少抽样误差的影响C.使实验组和对照组不知道实验目的D.消除研究者和研究对象对结果的主观影响E.使实验组和对照组人口学特征更具有可比性7.关于随机对照试验的描述,下列哪项描述不正确A.将研究对象随机分配入组B.试验组和对照组要同时进行研究C.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研究场所应相同D.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试验期间应一致E.纳入研究的对象不能退出8. 关于流行病学的用途下列不正确的是A. 可用来研究疾病完整的自然史B.可以个体为研究的落脚点C.可以用于探讨未明原因疾病的病因D.可以评价疫苗的预防效果E.可以为卫生决策提供素材9. 下列哪项不是经食物传播的传染病流行病学特征A. 病人有进食某共同食物的历史,不食者不发病B.如食物属一次性大量污染,用餐者中可呈现暴发,并且病人临床经过往往较重C.停供该食物后,暴发立即可帄息D.夏季多发E.无职业、性别差异10.关于混杂因子,下列哪项描述是错误的A.混杂因子必须同时暴露和结局有统计学关联B.混杂因子可以是暴露原因C.混杂因子可以是结局变量的病因D.混杂因子可以是结局变量的某一结果E.混杂因子不能是暴露与结局之间的中间变量11. 某村人口数为 60万,对该村进行了一次高血压普查,共查出高血压病例 180人,由此可得出A. 该村高血压发病率为30, 10 万B.该村高血压罹患率为30, 10 万C.该村高血压患病率为30, 10万 D. 该村高血压续发率为30, 10 万E.该村高血压累积发病率为 30, 10 万12. 医院感染监测收集资料的核心是A.发现感染病例B.调查感染因素C.计算感染率D.计算病死率E.分析抗生素使用情况13. 反映疾病严重程度的指标是A.死亡率B.病死率C.发病率D.感染率E.罹患率14.甲乙两地年龄标化死亡率相等,而甲地粗死亡率低,原因可能是A.两地人群有相同的年龄分布B.甲地诊断比乙地更准确C.甲地老年人比重高于乙地D.甲地老年人比重低于乙地E.乙地诊断比甲地更准确15.以下哪类人群不是医院感染的易感人群A. 机体免疫功能严重受损者B.接受各种介入性操作的病人C.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者D.手术时间或住院时间长的患者 E.偶因感冒到医院就诊的病人16.以下正确的说法是A.t检验可用于多组均数间的两两比较B.直线回归可用来定量描述两个变量的相关关系及密切程度C.方差分析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各组总体均数均不等D.对于两组均数比较的资料, t检验与方差分析等价E.以上论述都不对17.研究一种传染病在一个家庭或集体宿舍内的传染力的大小时,使用的指标是A.发病率B.感染率 C.患病率D.续发率 E.罹患率18.有关知情同意书的签署不正确的是A. 知情同意书签署后一式两份,分别由研究机构和受试者保存B.签署一份知情同意书远比知情同意的讨论过程更加重要C.对于无自主能力或自主能力不全的受试者,经过伦理委员会审查同意, 并由监护人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才可进入试验D.受试者如果同意参与试验,则由受试者或监护人签署知情同意书E.知情同意常常贯穿于整个试验过程19.进行临床疗效考核试验设计时,下列哪一条是错的A.设立对照B.随机分组C.要有明确的疗效判断标准D.要使调查者和被调查者明确受试因素E.要有足够的样本数20.医院感染分为内源性感染和外源性感染的主要依据是A.病人住院时间的长短B.感染传播方式C.病原体的来源D.病原体的种类E.病原体对药物的敏感性21.课题经费预算中,一般不包括在内的经费项目是A.科研业务费B.劳务费C.实验材料费D.仪器设备费E.管理费22.通过提倡使用避孕套、促进安全性行为来防止H I V的传播属于 A.一级预防B.二级预防C.三级预防D.常规报告E.哨点监测23.帄行试验较单项试验可以A.提高试验的灵敏度B.提高试验的特异度C.降低试验的阴性预测值D.提高试验的阳性预测值E.提高试验的疾病漏诊率24.临床流行病学和临床医学的关系,正确的说法是A.是相互独立的两门学科B.只和一些临床学科有关系C.临床流行病学是临床医学的一门分支学科D.是一门临床医学的基础学科E.是预防医学的一个分支25. 异质性检验的目的是A.评价研究结果的不一致性B.检查各个独立研究的结果是否具有一致性C.评价一定假设条件下所获效应合并值的稳定性D.增加统计学检验效能E.计算假如能使研究结论逆转所需的阴性结果的报告数26. 在病例对照研究中,研究对象选择时,下述何项考虑是正确的A.应选择有暴露的病例B.应选择无暴露的病例C.应选择有暴露的对照D.应选择无暴露的对照E.不应考虑其有无暴露27. 有关假设检验结果 "P<0.05"的描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差异由抽样误差造成的可能性 <5,B.无效假设正确的可能性<5,C.备择假设正确的可能性 >95,D.差异是由选择性偏倚造成的可能性 <5,E.以上选择均不对28. 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更换宿主在外界环境下所经历的途径即A.传染病在群体间的传播B.病原体由母亲到其后代间的传播C.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的过程D.病原体侵入机体, 与机体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E.传染病在个体间的传播29. 出生队列分析可正确地反映A.行为生活方式对疾病的影响B.环境对疾病的影响C.致病因子与年龄的关系D.遗传因素对疾病的影响E.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影响30.100名失眠患者采用气功疗法治疗,随访3个月,80人失眠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因样本量小而无法下结论B.气功对失眠作用的O R为0.8 C.气功对失眠作用的 O R为1.25 D.因未设立对照组而无法下结论E.气功对失眠治疗的有效率为80,31. 关于随机对照试验的描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 研究对象的选择不必进行随机抽样B.不存在任何影响研究结果的偏倚D.必须采用盲法测量结果E.没有选择性偏C.各组研究对象间基线完全帄衡倚32. 有对照 (比较 )组的研究,其逻辑学基础是A.求同法B.求异法C.同异并用法D.共变法E.剩余法33.关于样本含量的描述,错误的说法是A.临床研究中,应选择最适的样本含量B.样本含量越大越好C. 纳入全部病例进行研究,可以取得完整、无一遗漏结果,但可能出现系统误差D.以全体病例作为研究对象,不存在抽样误差E.在估计样本含量的基础上,还要审视它对总体的代表性34.患病率指标来自A.现况调查资料B.门诊病例资料C.住院病例资料D.专科医院病例资料E.对所有病人的调查35.病人排出病原体的整个时期称为A.传染期B.潜伏期C.前驱期D.临床症状期E.病原携带状态36.以下何项不是横断面研究的特点A.可观察多种疾病的发生状况B.是由因寻果的研究C.又称现况研究D.研究某一时点或短时间内的患病状况E.可观察人群抗体阳性率37.在进行两组病死率差别比较时,可用的假设检验方法是A.t检验B.单因素方差分析C.秩和检验D.X2检验E.以上方法均不是38.在分析食物中毒的可能原因时,最常用的指标是A.总发病率B.二代发病率C.患病率D.病死率E.吃不同食物者的罹患率39.严重突发事件的最初,最紧迫的任务是A.对病员进行及时的诊断和救治B.寻求合作和帮助C.稳定群众情绪D.搞好紧急情况下的公共卫生管理E.找到相关负责人40.以下哪个一般不是控制混杂偏倚的方法A.多因素分析B.随机分组C.分层分析D.配对E.盲法41.一般来说,医院感染率较高的是A.大医院B.小医院C.门诊D.校医室E.中医院4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选择偏倚A.现患一新病例偏倚B.B e r k s o n偏倚C.混杂偏倚D.检出症候偏倚E.入院率偏倚43.某项临床试验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病死率分别为35,和 20,,则该试验的R R R和AR R 分别是A.15,,75,B.75,, 25,C.35,, 75,D.75,, 15,E.75,, 35, 44.失效安全数主要是用来估计A.文献库偏倚B.发表偏倚C.纳入标准偏倚D.筛选者偏倚E.英语偏倚45.据某高速公路交警统计,蓝色车辆较其他颜色的车辆出事故更多。
临床流行病学试题及答案
![临床流行病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77bfa3db14e852459fb5796.png)
一、单选题(题数:40,共80.0 分)1如果要评价某一新疗法是否确实有效,最好采用:(2.0分)0.0 分A、以上均不正确B、历史对照C、空白对照D、安慰剂对照E、交叉对照我的答案:B2临床试验中,采用随机分组法,是为了(2.0分)2.0 分A、使试验更有代表性B、平衡非试验因素对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影响C、使试验组和对照组人数相等D、平衡试验因素对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作用E、使试验结论更可靠我的答案:B3根据专门设计的调查所获得的资料,按照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人群特征分组,将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分布特点真实地描述出来,为进一步的流行病学的研究提供线索。
该研究方法为:(2.0分)2.0 分A、现况调查B、实验性研究C、诊断试验D、队列研究E、病例对照研究我的答案:A4在一项近期口服避孕药与心肌梗死关系的研究中,已知年龄的混杂偏倚值是-0.577。
该偏倚是(2.0分)2.0 分A、正混杂偏倚B、该值的大小只能说明混杂的程度,不能说明混杂的方向C、因为该值太小,尚不能说存在混杂偏倚D、负混杂偏倚E、该值的大小只能说明混杂的程度,不能说明是否存在混杂我的答案:D5流行病学三角模型认为,疾病与健康有关的三大因素是:(2.0分)2.0 分A、宿主、环境、致病因子B、社会、病人、家属C、传染源、传播途径、人群易感性D、生物因素、理化因素、社会因素E、生物因素、自然因素、社会因素我的答案:A6为研究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十二指肠溃疡的关系,调查某地324名幽门螺杆菌感染者,10年中有11%发生十二指肠溃疡;而133例非感染者仅有0.8%发生十二指肠溃疡,RR为13.75。
结论:幽门螺杆菌是十二指肠溃疡的病因之一。
该结论符合病因推断标准中的(2.0分)2.0 分A、关联的重复性B、关联合理性证据C、关联的一致性D、剂量-反应关系证据E、关联时间顺序和关联强度证据我的答案:E7某传染病的最短潜伏期为7天,最长潜伏期为25天,平均潜伏期14天,症状期21天,恢复期30天,问该病的检疫期限为(2.0分)2.0 分A、7天B、21天C、30天D、E、14天我的答案:D8在随机对照试验中,以下不能控制选择性偏倚的是:(2.0分)2.0 分A、严格掌握研究对象的排除标准B、仪器和试剂标准化C、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D、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E、严格掌握研究对象的入选标准我的答案:B9临床疗效的评价不包括:(2.0分)2.0 分A、医疗服务效果的评价B、预防措施的评价C、一组治疗方案的评价D、药物利用的评价E、评价药物、手术的疗效我的答案:B10某种新疗法可延长寿命,但不能治愈疾病,可能会出现:(2.0分)2.0 分A、该病患病率将减少B、该病发病率和患病率都减少C、该病发病率将增加D、该病患病率将增加E、该病发病率将减少我的答案:D11某区在社区进行糖尿病调查时,首先将全区的社区按经济条件分为好、较好、差三类。
临床流行病学试题题
![临床流行病学试题题](https://img.taocdn.com/s3/m/fe2409a4ee06eff9aff80770.png)
流行病学1.如果漏斗图呈明显的不对称,提示A.meta分析统计学检验效能不够B.meta分析的各个独立研究的同质性差C.meta分析的合并效应值没有统计学意义D.meta分析可能存在发表偏倚E.meta分析的结果更为可靠2.前瞻性队列研究是指A.从"现在"开始的前瞻性研究B.从"过去"开始追溯到"现在"的前瞻性研究C.从"过去"开始追溯到"将来"的前瞻性研究D.从"现在"追溯到"过去"的前瞻性研究E.以上均不是3.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人群易感性增高,就可导致疾病的暴发或流行B.人群易感性降低,就可终止疾病的流行C.人群人口数增加,就使人群易感性增高D.人群人口数减少,就使人群易感性降低E.人群易感性增高,只是为一次流行或暴发准备了条件4.相对危险度是指A.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非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之比B.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非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之差C.病例组有某因素的比例与对照组无某因素的比例之比D.病例组有某因素的比例与对照组无某因素的比例之差E.以上都不是6.实验性研究中采用双盲法的主要目的是A.尽可能减少失访B.减少抽样误差的影响C.使实验组和对照组不知道实验目的D.消除研究者和研究对象对结果的主观影响E.使实验组和对照组人口学特征更具有可比性7.关于随机对照试验的描述,下列哪项描述不正确A.将研究对象随机分配入组B.试验组和对照组要同时进行研究C.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研究场所应相同D.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试验期间应一致E.纳入研究的对象不能退出8.关于流行病学的用途下列不正确的是A.可用来研究疾病完整的自然史B.可以个体为研究的落脚点C.可以用于探讨未明原因疾病的病因D.可以评价疫苗的预防效果E.可以为卫生决策提供素材9.下列哪项不是经食物传播的传染病流行病学特征A.病人有进食某共同食物的历史,不食者不发病B.如食物属一次性大量污染,用餐者中可呈现暴发,并且病人临床经过往往较重C.停供该食物后,暴发立即可平息D.夏季多发E.无职业、性别差异10.关于混杂因子,下列哪项描述是错误的A.混杂因子必须同时暴露和结局有统计学关联B.混杂因子可以是暴露原因C.混杂因子可以是结局变量的病因D.混杂因子可以是结局变量的某一结果E.混杂因子不能是暴露与结局之间的中间变量11.某村人口数为60万,对该村进行了一次高血压普查,共查出高血压病例180人,由此可得出A.该村高血压发病率为30/10万B.该村高血压罹患率为30/10万C.该村高血压患病率为30/10万D.该村高血压续发率为30/10万E.该村高血压累积发病率为30/10万12.医院感染监测收集资料的核心是A.发现感染病例B.调查感染因素C.计算感染率D.计算病死率E.分析抗生素使用情况13.反映疾病严重程度的指标是A.死亡率B.病死率C.发病率D.感染率E.罹患率14.甲乙两地年龄标化死亡率相等,而甲地粗死亡率低,原因可能是A.两地人群有相同的年龄分布B.甲地诊断比乙地更准确C.甲地老年人比重高于乙地D.甲地老年人比重低于乙地E.乙地诊断比甲地更准确15.以下哪类人群不是医院感染的易感人群A.机体免疫功能严重受损者B.接受各种介入性操作的病人C.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者D.手术时间或住院时间长的患者E.偶因感冒到医院就诊的病人16.以下正确的说法是A.t检验可用于多组均数间的两两比较B.直线回归可用来定量描述两个变量的相关关系及密切程度C.方差分析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各组总体均数均不等D.对于两组均数比较的资料,t检验与方差分析等价E.以上论述都不对17.研究一种传染病在一个家庭或集体宿舍内的传染力的大小时,使用的指标是A.发病率B.感染率C.患病率D.续发率E.罹患率18.有关知情同意书的签署不正确的是A.知情同意书签署后一式两份,分别由研究机构和受试者保存B.签署一份知情同意书远比知情同意的讨论过程更加重要C.对于无自主能力或自主能力不全的受试者,经过伦理委员会审查同意,并由监护人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才可进入试验D.受试者如果同意参与试验,则由受试者或监护人签署知情同意书E.知情同意常常贯穿于整个试验过程19.进行临床疗效考核试验设计时,下列哪一条是错的A.设立对照B.随机分组C.要有明确的疗效判断标准D.要使调查者和被调查者明确受试因素E.要有足够的样本数20.医院感染分为内源性感染和外源性感染的主要依据是A.病人住院时间的长短B.感染传播方式C.病原体的来源D.病原体的种类E.病原体对药物的敏感性21.课题经费预算中,一般不包括在内的经费项目是A.科研业务费B.劳务费C.实验材料费D.仪器设备费E.管理费22.通过提倡使用避孕套、促进安全性行为来防止HIV的传播属于A.一级预防B.二级预防C.三级预防D.常规报告E.哨点监测23.平行试验较单项试验可以A.提高试验的灵敏度B.提高试验的特异度C.降低试验的阴性预测值D.提高试验的阳性预测值E.提高试验的疾病漏诊率24.临床流行病学和临床医学的关系,正确的说法是A.是相互独立的两门学科B.只和一些临床学科有关系C.临床流行病学是临床医学的一门分支学科D.是一门临床医学的基础学科E.是预防医学的一个分支25.异质性检验的目的是A.评价研究结果的不一致性B.检查各个独立研究的结果是否具有一致性C.评价一定假设条件下所获效应合并值的稳定性D.增加统计学检验效能E.计算假如能使研究结论逆转所需的阴性结果的报告数26.在病例对照研究中,研究对象选择时,下述何项考虑是正确的A.应选择有暴露的病例B.应选择无暴露的病例C.应选择有暴露的对照D.应选择无暴露的对照E.不应考虑其有无暴露27.有关假设检验结果"P<0.05"的描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差异由抽样误差造成的可能性<5%B.无效假设正确的可能性<5%C.备择假设正确的可能性>95%D.差异是由选择性偏倚造成的可能性<5%E.以上选择均不对28.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更换宿主在外界环境下所经历的途径即A.传染病在群体间的传播B.病原体由母亲到其后代间的传播C.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的过程D.病原体侵入机体,与机体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E.传染病在个体间的传播29.出生队列分析可正确地反映A.行为生活方式对疾病的影响B.环境对疾病的影响C.致病因子与年龄的关系D.遗传因素对疾病的影响E.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影响30.100名失眠患者采用气功疗法治疗,随访3个月,80人失眠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因样本量小而无法下结论B.气功对失眠作用的OR为0.8C.气功对失眠作用的OR 为 1.25D.因未设立对照组而无法下结论E.气功对失眠治疗的有效率为80%31.关于随机对照试验的描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研究对象的选择不必进行随机抽样B.不存在任何影响研究结果的偏倚C.各组研究对象间基线完全平衡D.必须采用盲法测量结果E.没有选择性偏倚32.有对照(比较)组的研究,其逻辑学基础是A.求同法B.求异法C.同异并用法D.共变法E.剩余法33.关于样本含量的描述,错误的说法是A.临床研究中,应选择最适的样本含量B.样本含量越大越好C.纳入全部病例进行研究,可以取得完整、无一遗漏结果,但可能出现系统误差D.以全体病例作为研究对象,不存在抽样误差E.在估计样本含量的基础上,还要审视它对总体的代表性34.患病率指标来自A.现况调查资料B.门诊病例资料C.住院病例资料D.专科医院病例资料E.对所有病人的调查35.病人排出病原体的整个时期称为A.传染期B.潜伏期C.前驱期D.临床症状期E.病原携带状态36.以下何项不是横断面研究的特点A.可观察多种疾病的发生状况B.是由因寻果的研究C.又称现况研究D.研究某一时点或短时间内的患病状况E.可观察人群抗体阳性率37.在进行两组病死率差别比较时,可用的假设检验方法是A.t检验B.单因素方差分析C.秩和检验D.X2检验E.以上方法均不是38.在分析食物中毒的可能原因时,最常用的指标是A.总发病率B.二代发病率C.患病率D.病死率E.吃不同食物者的罹患率39.严重突发事件的最初,最紧迫的任务是A.对病员进行及时的诊断和救治B.寻求合作和帮助C.稳定群众情绪D.搞好紧急情况下的公共卫生管理E.找到相关负责人40.以下哪个一般不是控制混杂偏倚的方法A.多因素分析B.随机分组C.分层分析D.配对E.盲法41.一般来说,医院感染率较高的是A.大医院B.小医院C.门诊D.校医室E.中医院4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选择偏倚A.现患一新病例偏倚B.Berkson偏倚C.混杂偏倚D.检出症候偏倚E.入院率偏倚43.某项临床试验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病死率分别为35%和20%,则该试验的RRR和ARR 分别是A.15%,75%B.75%,25%C.35%,75%D.75%,15%E.75%,35%44.失效安全数主要是用来估计A.文献库偏倚B.发表偏倚C.纳入标准偏倚D.筛选者偏倚E.英语偏倚45.据某高速公路交警统计,蓝色车辆较其他颜色的车辆出事故更多。
临床流行病学考试
![临床流行病学考试](https://img.taocdn.com/s3/m/ac47691255270722192ef74d.png)
临床流行病学测试一、单项选择题1. 某医师治疗了2例视网膜炎患者,1 例有效,下列哪项说法是错误的( A )A. 有效率为 50% B.最好用绝对数表示C.分母太小,用相对数不可靠D.不能得知总体有效率2. 卫生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包括( D )A. 动物实验、临床试验、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B. 资料整理、统计描述、参数估计和统计推断C. 实验设计、资料收集、资料整理和统计分析D. 资料收集、资料核对、资料整理和资料分析3. 以下哪项属于数值变量资料( C )A. 体质指数(体重/身高2)B. 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C. 铅作业工人血红蛋白D.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4.调查某疫苗在儿童中接种后的预防效果,在某地全部 1000 名易感儿童中进行接种,经一定时间后从中随机抽取 300名儿童做效果测定,得阳性人数228 名。
若要研究该疫苗在该地儿童中的接种效果,则( D )A. 该研究的样本是 1000 名易感儿童B. 该研究的样本是 228 名阳性儿童C. 该研究的总体是 300 名易感儿童D. 该研究的总体是 1000 名易感儿童5. 关于随机抽样, 以下论述中正确的是( D )A. 单纯随机抽样适合大规模的抽样调查B. 当学生学号按入学成绩编排时, 评价学生成绩的抽样调查可采用系统抽样C. 在一次抽样调查中只能采用一种抽样方法D. 分层抽样可以通过分层控制非研究因素对调查结果的影响6.某地某年肝炎发病人数占同年传染病人数10%,这是一种什么指标( B )A.率B.构成比C.发病率D.集中趋势7.在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中,无效假设是( B )A.两样本均数不等B.两样本均数相等C.两总体均数不等D.两总体均数相等8. 衡量某因素和某病间联系强度的最好指标是( D )A.总人群中疾病的发病率 B.暴露者该病的发病率C.特异危险度 D.相对危险度9. x表示一组对称分布的变量值的( A )A. 平均水平B. 频数分布C. 离散情况D. 极差10. 统计中的抽样是指( C )A. 在总体中随意抽取部分观察单位B. 有意识的选择部分观察单位C. 按照随机的原则抽取部分观察单位D.抽取有典型意义的观察单位11.调查某地高血压患病情况,以舒张压≥90mmHg为高血压,结果在1000人中有10名高血压患者,990名非患者,整理后的资料是( B )A. 计量资料B. 计数资料C. 等级资料D. 以上都不是12.某医院的资料,计算了各种疾病所占的比例,该指标为( B )A.发病率B.构成比C.相对比D.标化发病率13.用一种新药治疗高血脂症8例,观察治疗前后红血清成固醇的浓度变化,欲知该药是否有效,宜采用( A )A. 配对设计差值均数与总体差值均数0的比较t检验B. 成组设计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C. 成组设计两样本几何均数比较t检验D. 两样本均数比较u检验14. 在常用的几种抽样方法中,误差最小的是( C )A.单纯随机抽样B.分层抽样C.整群抽样D.机械抽样15.某年甲、乙两地儿童麻疹流行,甲地发病300人,乙地发病250人。
临床流行病学考试试题及答案01
![临床流行病学考试试题及答案01](https://img.taocdn.com/s3/m/4aa7eb9167ec102de3bd89a5.png)
临床流行病学考试试题及答案1.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是()A、动物模型B、病原体,如细菌、病毒C、病人群体D、社区人群E、单个具体病人2.临床流行病学和临床医学的关系,正确的说法是()A、是相互独立的两门学科B、只和一些临床学科有关系C、临床流行病学是临床医学的一门分支学科D、是一门临床医学的基础学科E、是预防医学的一个分支3.有关临床流行病学的不正确说法是()A、是临床医学研究方法学B、是专门研究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学科C、不是流行病学的一个分支D、是一门临床科研设计和评价的方法学E、是实践循证医学的基础4.临床流行病学的主要特色不包括()A、临床流行病学必须是以临床医学为主体的多学科合作B、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是病人及其群体C、临床流行病学力求研究结果的真实性与可靠性D、临床流行病学的定位在临床医学E、研究特定人群中的健康相关状况或疾病事件的分布及其决定因素,同时要应用这种研究的结果去解决健康问题5.临床研究的质量评价主要围绕()进行。
(多选)A、研究的真实性B、临床的重要性C、研究成果的实用性D、研究课题的新颖性E、研究课题的创新性1.进行临床疗效考核试验设计时,下列哪一条是错的?()A.设立对照B.随机分组C.要有明确的疗效判断标准D.要使调查者和被调查者明确受试因素E.要有足够的样本数2.随机抽样的主要目的是()A.减少样本量B.消除抽样误差C.避免研究者主观因素对结果的影响D.避免研究对象主观因素对结果的影响E.提高样本的代表性3.关于分层随机分组正确的是()A.根据研究对象中某些可能产生混杂作用的特征作为分层因素B.根据研究对象进入研究的时间先后进行分层C.根据可能影响研究者判定临床结局的因素作为分层因素D.只能设置一个分层因素E.分层后,同一层的对象全部进入同一个组别4.关于对照的处理方式,下述正确的是()A.空白对照等于不设对照B.空白对照能有效避免医德问题C.安慰剂对照的效果与空白对照相同D.安慰剂对照能有效避免医德问题E.有效对照是最常用的对照方式5.在临床试验研究对象分组时,常用的随机化方法有:A.简单随机法B.分层随机法C.区组随机法D.系统随机法E.非随机化分配6.采用随机化分配的主要优点是A.保证了研究对象的代表性B.保证试验组与对照组人数相等C.提高了试验组与对照组的可比性D.可以避免来自被研究者主观因素的干扰E.为盲法评价打下基础1.关于样本含量的描述,错误的说法是()A、临床研究中,应选择最适的样本含量B、样本含量越大越好C、纳入全部病例进行研究,可以取得完整、无一遗漏结果,但可能出现系统误差D、以全体病例作为研究对象,不存在抽样误差E、在估计样本含量的基础上,还要审视它对总体的代表性2.导致检出症候偏倚的原因不可能是()A、同一症侯可为不同的疾病所致B、不同疾病也会有相同的症侯重叠出现C、症侯轻微或处于潜伏期的患者,不一定到医院就诊D、从医院内选择的研究对象E、以普查、筛查或疾病监测所发现的病例作为研究对象3.有关排除标准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只要制定纳入标准即可,不需要专门制定排除标准B、排除标准不是纳入标准的对立面,两者是互补的C、制定排除标准,可进一步提高试验研究结果的可靠性D、有试验药物过敏或不良反应者应列入排除范围E、一般将孕妇列为新药评价试验的排除对象4.下列疾病诊断的方法中,属于临床诊断标准的是()A、肿瘤的病理学诊断B、行业学会制定的诊断标准,如类风湿病、脂肪肝等的诊断标准C、遗传性疾病(如染色体或基因异常)的分子生物学诊断D、传染病的病原学诊断E、冠心病的影像学冠脉造影诊断5.下列那一项不属于选择偏倚()A、现患一新病例偏倚B、Berkson偏倚C、混杂偏倚D、检出症侯偏倚E、入院率偏倚6.在临床研究中,诸多与研究对象有关的混杂因素会影响结果的真实性,这些因素有A、研究对象的病情轻重不一B、研究对象接受的干预措施不同C、研究对象的病程不同D、研究对象的合并症和并发症存在差异E、研究对象间心理因素、文化和社会背景等也不尽相同7.以社区人群为研究对象时,主要途径和来源包括()A、专门防治机构B、传染病报告C、疾病报告登记D、疾病监测E、普查和筛查1.关于随机对照试验的描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研究对象的选择不必要进行随机抽样B.不存在任何影响研究结果的偏倚C.各组研究对象间基线完全平衡D.必须采用盲法测量结果E.没有选择性偏倚2.关于随机对照试验的描述,下列哪项描述不正确()A.是评价干预措施疗效的标准设计方案B.将研究对象随机分配到不同干预组C.适合于任何类型临床问题的研究D.可用于教学效果的评估E.可用于动物试验3.关于随机对照试验的描述,下列哪项描述不正确()A.将研究对象随机分配入组B.试验组和对照组要同时进行研究C.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研究场所应相同D.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试验期间应一致E.纳入研究的对象不能退出4.有关随机对照试验,下列哪项说法是错误的()A.如能采用盲法观察结果,可减少测量偏倚B.有严格诊断和纳入标准,研究对象的同质性好C.前瞻性研究,论证能力强D.研究结果外推不受限制E.随机分配研究对象入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可比性好5.下列属于试验性研究的是()A、病例对照研究B、队列研究C、交叉试验D、横断面研究E、病例分析6.随机对照试验的优点包括哪些()A.随机分配研究对象入组,组间可比性好B.随机分配研究对象,可减少选择性偏倚C.盲法测量结果,结果更真实、可靠D.不存在伦理问题E.高质量的单个RCT,可成为系统评价的可靠资源流行病学1.如果漏斗图呈明显的不对称,提示A.meta分析统计学检验效能不够B.meta分析的各个独立研究的同质性差C.meta分析的合并效应值没有统计学意义D.meta分析可能存在发表偏倚E.meta分析的结果更为可靠2.前瞻性队列研究是指A.从"现在"开始的前瞻性研究B.从"过去"开始追溯到"现在"的前瞻性研究C.从"过去"开始追溯到"将来"的前瞻性研究D.从"现在"追溯到"过去"的前瞻性研究E.以上均不是3.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人群易感性增高,就可导致疾病的暴发或流行B.人群易感性降低,就可终止疾病的流行C.人群人口数增加,就使人群易感性增高D.人群人口数减少,就使人群易感性降低E.人群易感性增高,只是为一次流行或暴发准备了条件4.相对危险度是指A.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非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之比B.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非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之差C.病例组有某因素的比例与对照组无某因素的比例之比D.病例组有某因素的比例与对照组无某因素的比例之差E.以上都不是6.实验性研究中采用双盲法的主要目的是A.尽可能减少失访B.减少抽样误差的影响C.使实验组和对照组不知道实验目的D.消除研究者和研究对象对结果的主观影响E.使实验组和对照组人口学特征更具有可比性7.关于随机对照试验的描述,下列哪项描述不正确A.将研究对象随机分配入组B.试验组和对照组要同时进行研究C.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研究场所应相同D.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试验期间应一致E.纳入研究的对象不能退出8.关于流行病学的用途下列不正确的是A.可用来研究疾病完整的自然史B.可以个体为研究的落脚点C.可以用于探讨未明原因疾病的病因D.可以评价疫苗的预防效果E.可以为卫生决策提供素材9.下列哪项不是经食物传播的传染病流行病学特征A.病人有进食某共同食物的历史,不食者不发病B.如食物属一次性大量污染,用餐者中可呈现暴发,并且病人临床经过往往较重C.停供该食物后,暴发立即可平息D.夏季多发E.无职业、性别差异10.关于混杂因子,下列哪项描述是错误的A.混杂因子必须同时暴露和结局有统计学关联B.混杂因子可以是暴露原因C.混杂因子可以是结局变量的病因D.混杂因子可以是结局变量的某一结果E.混杂因子不能是暴露与结局之间的中间变量11.某村人口数为60万,对该村进行了一次高血压普查,共查出高血压病例180人,由此可得出A.该村高血压发病率为30/10万B.该村高血压罹患率为30/10万C.该村高血压患病率为30/10万D.该村高血压续发率为30/10万E.该村高血压累积发病率为30/10万12.医院感染监测收集资料的核心是A.发现感染病例B.调查感染因素C.计算感染率D.计算病死率E.分析抗生素使用情况13.反映疾病严重程度的指标是A.死亡率B.病死率C.发病率D.感染率E.罹患率14.甲乙两地年龄标化死亡率相等,而甲地粗死亡率低,原因可能是A.两地人群有相同的年龄分布B.甲地诊断比乙地更准确C.甲地老年人比重高于乙地D.甲地老年人比重低于乙地E.乙地诊断比甲地更准确15.以下哪类人群不是医院感染的易感人群A.机体免疫功能严重受损者B.接受各种介入性操作的病人C.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者D.手术时间或住院时间长的患者E.偶因感冒到医院就诊的病人16.以下正确的说法是A.t检验可用于多组均数间的两两比较B.直线回归可用来定量描述两个变量的相关关系及密切程度C.方差分析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各组总体均数均不等D.对于两组均数比较的资料,t检验与方差分析等价E.以上论述都不对17.研究一种传染病在一个家庭或集体宿舍内的传染力的大小时,使用的指标是A.发病率B.感染率C.患病率D.续发率E.罹患率18.有关知情同意书的签署不正确的是A.知情同意书签署后一式两份,分别由研究机构和受试者保存B.签署一份知情同意书远比知情同意的讨论过程更加重要C.对于无自主能力或自主能力不全的受试者,经过伦理委员会审查同意,并由监护人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才可进入试验D.受试者如果同意参与试验,则由受试者或监护人签署知情同意书E.知情同意常常贯穿于整个试验过程19.进行临床疗效考核试验设计时,下列哪一条是错的A.设立对照B.随机分组C.要有明确的疗效判断标准D.要使调查者和被调查者明确受试因素E.要有足够的样本数20.医院感染分为内源性感染和外源性感染的主要依据是A.病人住院时间的长短B.感染传播方式C.病原体的来源D.病原体的种类E.病原体对药物的敏感性21.课题经费预算中,一般不包括在内的经费项目是A.科研业务费B.劳务费C.实验材料费D.仪器设备费E.管理费22.通过提倡使用避孕套、促进安全性行为来防止HIV的传播属于A.一级预防B.二级预防C.三级预防D.常规报告E.哨点监测23.平行试验较单项试验可以A.提高试验的灵敏度B.提高试验的特异度C.降低试验的阴性预测值D.提高试验的阳性预测值E.提高试验的疾病漏诊率24.临床流行病学和临床医学的关系,正确的说法是A.是相互独立的两门学科B.只和一些临床学科有关系C.临床流行病学是临床医学的一门分支学科D.是一门临床医学的基础学科E.是预防医学的一个分支25.异质性检验的目的是A.评价研究结果的不一致性B.检查各个独立研究的结果是否具有一致性C.评价一定假设条件下所获效应合并值的稳定性D.增加统计学检验效能E.计算假如能使研究结论逆转所需的阴性结果的报告数26.在病例对照研究中,研究对象选择时,下述何项考虑是正确的A.应选择有暴露的病例B.应选择无暴露的病例C.应选择有暴露的对照D.应选择无暴露的对照E.不应考虑其有无暴露27.有关假设检验结果"P<0.05"的描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差异由抽样误差造成的可能性<5%B.无效假设正确的可能性<5%C.备择假设正确的可能性>95%D.差异是由选择性偏倚造成的可能性<5%E.以上选择均不对28.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更换宿主在外界环境下所经历的途径即A.传染病在群体间的传播B.病原体由母亲到其后代间的传播C.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的过程D.病原体侵入机体,与机体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E.传染病在个体间的传播29.出生队列分析可正确地反映A.行为生活方式对疾病的影响B.环境对疾病的影响C.致病因子与年龄的关系D.遗传因素对疾病的影响E.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影响30.100名失眠患者采用气功疗法治疗,随访3个月,80人失眠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因样本量小而无法下结论B.气功对失眠作用的OR为0.8C.气功对失眠作用的OR 为1.25D.因未设立对照组而无法下结论E.气功对失眠治疗的有效率为80%31.关于随机对照试验的描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研究对象的选择不必进行随机抽样B.不存在任何影响研究结果的偏倚C.各组研究对象间基线完全平衡D.必须采用盲法测量结果E.没有选择性偏倚32.有对照(比较)组的研究,其逻辑学基础是A.求同法B.求异法C.同异并用法D.共变法E.剩余法33.关于样本含量的描述,错误的说法是A.临床研究中,应选择最适的样本含量B.样本含量越大越好C.纳入全部病例进行研究,可以取得完整、无一遗漏结果,但可能出现系统误差D.以全体病例作为研究对象,不存在抽样误差E.在估计样本含量的基础上,还要审视它对总体的代表性34.患病率指标来自A.现况调查资料B.门诊病例资料C.住院病例资料D.专科医院病例资料E.对所有病人的调查35.病人排出病原体的整个时期称为A.传染期B.潜伏期C.前驱期D.临床症状期E.病原携带状态36.以下何项不是横断面研究的特点A.可观察多种疾病的发生状况B.是由因寻果的研究C.又称现况研究D.研究某一时点或短时间内的患病状况E.可观察人群抗体阳性率37.在进行两组病死率差别比较时,可用的假设检验方法是A.t检验B.单因素方差分析C.秩和检验D.X2检验E.以上方法均不是38.在分析食物中毒的可能原因时,最常用的指标是A.总发病率B.二代发病率C.患病率D.病死率E.吃不同食物者的罹患率39.严重突发事件的最初,最紧迫的任务是A.对病员进行及时的诊断和救治B.寻求合作和帮助C.稳定群众情绪D.搞好紧急情况下的公共卫生管理E.找到相关负责人40.以下哪个一般不是控制混杂偏倚的方法A.多因素分析B.随机分组C.分层分析D.配对E.盲法41.一般来说,医院感染率较高的是A.大医院B.小医院C.门诊D.校医室E.中医院4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选择偏倚A.现患一新病例偏倚B.Berkson偏倚C.混杂偏倚D.检出症候偏倚E.入院率偏倚43.某项临床试验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病死率分别为35%和20%,则该试验的RRR和ARR 分别是A.15%,75%B.75%,25%C.35%,75%D.75%,15%E.75%,35%44.失效安全数主要是用来估计A.文献库偏倚B.发表偏倚C.纳入标准偏倚D.筛选者偏倚E.英语偏倚45.据某高速公路交警统计,蓝色车辆较其他颜色的车辆出事故更多。
流行病学练习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_0
![流行病学练习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_0](https://img.taocdn.com/s3/m/c88ba8fa0722192e4436f67f.png)
流行病学练习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A1型题1.罹患率通常适用于A.慢性病B.某病的隐性感染C.疾病的长期流行D.较小范围内疾病的短期流行E.较大范围内疾病的长期流行正确答案:D2.试验的灵敏度愈高,则A.阴性预测值愈高B.阴性预测值愈低C.阳性预测值愈低D.阳性预测值愈高E.特异度愈高正确答案:A3.在对病因不明疾病的研究中,描述性研究的主要用途是A.早期发现病人B.早期诊断病人C.早期治疗病人D.检验病因假说E.提出病因假说正确答案:E4.发生传染病爆发时,考察疫情应计算下列哪个率A.发病率B.罹患率C.患病率D.感染率E.引入率正确答案:B5.现况调查中常见的偏性不包括A.失访偏倚B.无应答偏倚C.调查对象引起的偏倚D.测量偏倚E.调查员偏倚正确答案:A6.一般而言,流行病学认识疾病的途径是A.流行病学从群体水平认识疾病B.流行病学从细胞水平认识疾病C.流行病学从基因水平认识疾病D.流行病学从个体水平认识疾病E.流行病学从分子水平认识疾病正确答案:A7.在建立病因假设的时候,所用的逻辑思维法则通常不包括下列哪项A.求同法B.求异法C.共变法D.排除法E.演绎法正确答案:E8.疾病的三间分布中,地区分布有哪项不是A.国家间的分布B.城乡之间的分布C.疾病的局部地区分布D.疾病的家庭的分布E.国内不同地区的分布正确答案:D9.在病因推断过程中,反映某个因素与疾病的关联强度常用下列哪个指标A.特异危险度B.相对危险度C.归因危险度D.人群归因危险度E.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正确答案:B10.串联试验可以提高A.灵敏度B.特异度C.真实性D.可靠性E.收益正确答案:B11.对某病爆发流行进行调查时,首先应采取的措施是A.一般情况(人口资料、自然和社会状况)调查B.计算各比较组的率C.证实爆发的存在D.形成有关致病因素的假设E.采取相应的防制措施正确答案:C12.在探索疾病病因的过程中,通过在不同的事件中寻找共性,这一逻辑思维方法被称为A.求同法B.求异法C.共变法D.排除法E.类推法正确答案:A13.流行病学研究的主要问题是A.疾病的流行特征B.疾病的病因C.疾病的防制措施D.流行病学研究方法E.以上均是正确答案:E14.疾病的时间分布中,长期变异的现象多发生在A.传染病B.非传染病C.传染病、非传染病均有D.传染病、非传染病均无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C15.提出病因假设的目的是为了A.肯定病因B.代替病因C.否定病因D.认定病因E.检验病因正确答案:E16.疾病的三间分布中,人群分布有哪项不是A.年龄、性别B.职业C.家庭D.种族E.城乡正确答案:E17.流行病学主要应用于A.考核疾病的防制效果B.评价人群的健康状况C.研究疾病预防和控制D.研究疾病的病因E.以上均是正确答案:E18.反应确诊疾病死亡概率的指标是A.病死率B.现患率C.罹患率D.发病率E.死亡率正确答案:A19.在流行病学抽样调查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选择适当的抽样方法B.确定调查对象范围C.样本越大越好D.杜绝调查的重复、遗漏问题E.制定质量控制的标准正确答案:C20.流行病学探索病因的一般程序是A.从人为关联到统计学关联B.从间接关联到因果关联C.从间接关联到统计学关联D.从人为关联到因果关联E.从统计学关联到因果关联正确答案:E。
临床流行病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
![临床流行病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https://img.taocdn.com/s3/m/e9f1f079fab069dc51220127.png)
临床流行病学考试试题及答案1.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是()A、动物模型B、病原体,如细菌、病毒C、病人群体D、社区人群E、单个具体病人2.临床流行病学和临床医学的关系,正确的说法是()A、是相互独立的两门学科B、只和一些临床学科有关系C、临床流行病学是临床医学的一门分支学科D、是一门临床医学的基础学科E、是预防医学的一个分支3.有关临床流行病学的不正确说法是()A、是临床医学研究方法学B、是专门研究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学科C、不是流行病学的一个分支D、是一门临床科研设计和评价的方法学E、是实践循证医学的基础4.临床流行病学的主要特色不包括()A、临床流行病学必须是以临床医学为主体的多学科合作B、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是病人及其群体C、临床流行病学力求研究结果的真实性与可靠性D、临床流行病学的定位在临床医学E、研究特定人群中的健康相关状况或疾病事件的分布及其决定因素,同时要应用这种研究的结果去解决健康问题5.临床研究的质量评价主要围绕()进行。
(多选)A、研究的真实性B、临床的重要性C、研究成果的实用性D、研究课题的新颖性E、研究课题的创新性1.进行临床疗效考核试验设计时,下列哪一条是错的?()A. 设立对照B.随机分组C.要有明确的疗效判断标准D.要使调查者和被调查者明确受试因素E.要有足够的样本数2.随机抽样的主要目的是()A.减少样本量B.消除抽样误差C.避免研究者主观因素对结果的影响D.避免研究对象主观因素对结果的影响E. 提高样本的代表性3.关于分层随机分组正确的是()A.根据研究对象中某些可能产生混杂作用的特征作为分层因素B.根据研究对象进入研究的时间先后进行分层C.根据可能影响研究者判定临床结局的因素作为分层因素D.只能设置一个分层因素E. 分层后,同一层的对象全部进入同一个组别4.关于对照的处理方式,下述正确的是()A.空白对照等于不设对照B.空白对照能有效避免医德问题C.安慰剂对照的效果与空白对照相同D.安慰剂对照能有效避免医德问题E. 有效对照是最常用的对照方式5.在临床试验研究对象分组时,常用的随机化方法有:A.简单随机法B.分层随机法C.区组随机法D.系统随机法E.非随机化分配6.采用随机化分配的主要优点是A.保证了研究对象的代表性B.保证试验组与对照组人数相等C.提高了试验组与对照组的可比性D.可以避免来自被研究者主观因素的干扰E.为盲法评价打下基础1.关于样本含量的描述,错误的说法是()A、临床研究中,应选择最适的样本含量B、样本含量越大越好C、纳入全部病例进行研究,可以取得完整、无一遗漏结果,但可能出现系统误差D、以全体病例作为研究对象,不存在抽样误差E、在估计样本含量的基础上,还要审视它对总体的代表性2.导致检出症候偏倚的原因不可能是()A、同一症侯可为不同的疾病所致B、不同疾病也会有相同的症侯重叠出现C、症侯轻微或处于潜伏期的患者,不一定到医院就诊D、从医院内选择的研究对象E、以普查、筛查或疾病监测所发现的病例作为研究对象3.有关排除标准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只要制定纳入标准即可,不需要专门制定排除标准B、排除标准不是纳入标准的对立面,两者是互补的C、制定排除标准,可进一步提高试验研究结果的可靠性D、有试验药物过敏或不良反应者应列入排除范围E、一般将孕妇列为新药评价试验的排除对象4.下列疾病诊断的方法中,属于临床诊断标准的是()A、肿瘤的病理学诊断B、行业学会制定的诊断标准,如类风湿病、脂肪肝等的诊断标准C、遗传性疾病(如染色体或基因异常)的分子生物学诊断D、传染病的病原学诊断E、冠心病的影像学冠脉造影诊断5.下列那一项不属于选择偏倚()A、现患一新病例偏倚B、Berkson偏倚C、混杂偏倚D、检出症侯偏倚E、入院率偏倚6.在临床研究中,诸多与研究对象有关的混杂因素会影响结果的真实性,这些因素有A、研究对象的病情轻重不一B、研究对象接受的干预措施不同C、研究对象的病程不同D、研究对象的合并症和并发症存在差异E、研究对象间心理因素、文化和社会背景等也不尽相同7.以社区人群为研究对象时,主要途径和来源包括()A、专门防治机构B、传染病报告C、疾病报告登记D、疾病监测E、普查和筛查1. 关于随机对照试验的描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研究对象的选择不必要进行随机抽样B.不存在任何影响研究结果的偏倚C.各组研究对象间基线完全平衡D.必须采用盲法测量结果E.没有选择性偏倚2. 关于随机对照试验的描述,下列哪项描述不正确()A.是评价干预措施疗效的标准设计方案B.将研究对象随机分配到不同干预组C.适合于任何类型临床问题的研究D.可用于教学效果的评估E.可用于动物试验3. 关于随机对照试验的描述,下列哪项描述不正确()A.将研究对象随机分配入组B.试验组和对照组要同时进行研究C.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研究场所应相同D.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试验期间应一致E.纳入研究的对象不能退出4.有关随机对照试验,下列哪项说法是错误的()A.如能采用盲法观察结果,可减少测量偏倚B.有严格诊断和纳入标准,研究对象的同质性好C.前瞻性研究,论证能力强D.研究结果外推不受限制E.随机分配研究对象入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可比性好5.下列属于试验性研究的是()A、病例对照研究B、队列研究C、交叉试验D、横断面研究E、病例分析6.随机对照试验的优点包括哪些()A.随机分配研究对象入组,组间可比性好B.随机分配研究对象,可减少选择性偏倚C.盲法测量结果,结果更真实、可靠D.不存在伦理问题E.高质量的单个RCT,可成为系统评价的可靠资源流行病学1.如果漏斗图呈明显的不对称,提示A.meta分析统计学检验效能不够B.meta分析的各个独立研究的同质性差C.meta分析的合并效应值没有统计学意义D.meta分析可能存在发表偏倚E.meta分析的结果更为可靠2.前瞻性队列研究是指A.从"现在"开始的前瞻性研究B.从"过去"开始追溯到"现在"的前瞻性研究C.从"过去"开始追溯到"将来"的前瞻性研究D.从"现在"追溯到"过去"的前瞻性研究E.以上均不是3.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人群易感性增高,就可导致疾病的暴发或流行B.人群易感性降低,就可终止疾病的流行C.人群人口数增加,就使人群易感性增高D.人群人口数减少,就使人群易感性降低E.人群易感性增高,只是为一次流行或暴发准备了条件4.相对危险度是指A.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非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之比B.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非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之差C.病例组有某因素的比例与对照组无某因素的比例之比D.病例组有某因素的比例与对照组无某因素的比例之差E.以上都不是6.实验性研究中采用双盲法的主要目的是A.尽可能减少失访B.减少抽样误差的影响C.使实验组和对照组不知道实验目的D.消除研究者和研究对象对结果的主观影响E.使实验组和对照组人口学特征更具有可比性7.关于随机对照试验的描述,下列哪项描述不正确A.将研究对象随机分配入组B.试验组和对照组要同时进行研究C.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研究场所应相同D.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试验期间应一致E.纳入研究的对象不能退出8.关于流行病学的用途下列不正确的是A.可用来研究疾病完整的自然史B.可以个体为研究的落脚点C.可以用于探讨未明原因疾病的病因D.可以评价疫苗的预防效果E.可以为卫生决策提供素材9.下列哪项不是经食物传播的传染病流行病学特征A.病人有进食某共同食物的历史,不食者不发病B.如食物属一次性大量污染,用餐者中可呈现暴发,并且病人临床经过往往较重C.停供该食物后,暴发立即可平息D.夏季多发E.无职业、性别差异10.关于混杂因子,下列哪项描述是错误的A.混杂因子必须同时暴露和结局有统计学关联B.混杂因子可以是暴露原因C.混杂因子可以是结局变量的病因D.混杂因子可以是结局变量的某一结果E.混杂因子不能是暴露与结局之间的中间变量11.某村人口数为60万,对该村进行了一次高血压普查,共查出高血压病例180人,由此可得出A.该村高血压发病率为30/10万B.该村高血压罹患率为30/10万C.该村高血压患病率为30/10万D.该村高血压续发率为30/10万E.该村高血压累积发病率为30/10万12.医院感染监测收集资料的核心是A.发现感染病例B.调查感染因素C.计算感染率D.计算病死率E.分析抗生素使用情况13.反映疾病严重程度的指标是A.死亡率B.病死率C.发病率D.感染率E.罹患率14.甲乙两地年龄标化死亡率相等,而甲地粗死亡率低,原因可能是A.两地人群有相同的年龄分布B.甲地诊断比乙地更准确C.甲地老年人比重高于乙地D.甲地老年人比重低于乙地E.乙地诊断比甲地更准确15.以下哪类人群不是医院感染的易感人群A.机体免疫功能严重受损者B.接受各种介入性操作的病人C.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者D.手术时间或住院时间长的患者E.偶因感冒到医院就诊的病人16.以下正确的说法是A.t检验可用于多组均数间的两两比较B.直线回归可用来定量描述两个变量的相关关系及密切程度C.方差分析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各组总体均数均不等D.对于两组均数比较的资料,t检验与方差分析等价E.以上论述都不对17.研究一种传染病在一个家庭或集体宿舍内的传染力的大小时,使用的指标是A.发病率B.感染率C.患病率D.续发率E.罹患率18.有关知情同意书的签署不正确的是A.知情同意书签署后一式两份,分别由研究机构和受试者保存B.签署一份知情同意书远比知情同意的讨论过程更加重要C.对于无自主能力或自主能力不全的受试者,经过伦理委员会审查同意,并由监护人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才可进入试验D.受试者如果同意参与试验,则由受试者或监护人签署知情同意书E.知情同意常常贯穿于整个试验过程19.进行临床疗效考核试验设计时,下列哪一条是错的A.设立对照B.随机分组C.要有明确的疗效判断标准D.要使调查者和被调查者明确受试因素E.要有足够的样本数20.医院感染分为内源性感染和外源性感染的主要依据是A.病人住院时间的长短B.感染传播方式C.病原体的来源D.病原体的种类E.病原体对药物的敏感性21.课题经费预算中,一般不包括在内的经费项目是A.科研业务费B.劳务费C.实验材料费D.仪器设备费E.管理费22.通过提倡使用避孕套、促进安全性行为来防止HIV的传播属于A.一级预防B.二级预防C.三级预防D.常规报告E.哨点监测23.平行试验较单项试验可以A.提高试验的灵敏度B.提高试验的特异度C.降低试验的阴性预测值D.提高试验的阳性预测值E.提高试验的疾病漏诊率24.临床流行病学和临床医学的关系,正确的说法是A.是相互独立的两门学科B.只和一些临床学科有关系C.临床流行病学是临床医学的一门分支学科D.是一门临床医学的基础学科E.是预防医学的一个分支25.异质性检验的目的是A.评价研究结果的不一致性B.检查各个独立研究的结果是否具有一致性C.评价一定假设条件下所获效应合并值的稳定性D.增加统计学检验效能E.计算假如能使研究结论逆转所需的阴性结果的报告数26.在病例对照研究中,研究对象选择时,下述何项考虑是正确的A.应选择有暴露的病例B.应选择无暴露的病例C.应选择有暴露的对照D.应选择无暴露的对照E.不应考虑其有无暴露27.有关假设检验结果"P<0.05"的描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差异由抽样误差造成的可能性<5%B.无效假设正确的可能性<5%C.备择假设正确的可能性>95%D.差异是由选择性偏倚造成的可能性<5%E.以上选择均不对28.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更换宿主在外界环境下所经历的途径即A.传染病在群体间的传播B.病原体由母亲到其后代间的传播C.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的过程D.病原体侵入机体,与机体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E.传染病在个体间的传播29.出生队列分析可正确地反映A.行为生活方式对疾病的影响B.环境对疾病的影响C.致病因子与年龄的关系D.遗传因素对疾病的影响E.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影响30.100名失眠患者采用气功疗法治疗,随访3个月,80人失眠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因样本量小而无法下结论B.气功对失眠作用的OR为0.8C.气功对失眠作用的OR 为 1.25D.因未设立对照组而无法下结论E.气功对失眠治疗的有效率为80%31.关于随机对照试验的描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研究对象的选择不必进行随机抽样B.不存在任何影响研究结果的偏倚C.各组研究对象间基线完全平衡D.必须采用盲法测量结果E.没有选择性偏倚32.有对照(比较)组的研究,其逻辑学基础是A.求同法B.求异法C.同异并用法D.共变法E.剩余法33.关于样本含量的描述,错误的说法是A.临床研究中,应选择最适的样本含量B.样本含量越大越好C.纳入全部病例进行研究,可以取得完整、无一遗漏结果,但可能出现系统误差D.以全体病例作为研究对象,不存在抽样误差E.在估计样本含量的基础上,还要审视它对总体的代表性34.患病率指标来自A.现况调查资料B.门诊病例资料C.住院病例资料D.专科医院病例资料E.对所有病人的调查35.病人排出病原体的整个时期称为A.传染期B.潜伏期C.前驱期D.临床症状期E.病原携带状态36.以下何项不是横断面研究的特点A.可观察多种疾病的发生状况B.是由因寻果的研究C.又称现况研究D.研究某一时点或短时间内的患病状况E.可观察人群抗体阳性率37.在进行两组病死率差别比较时,可用的假设检验方法是A.t检验B.单因素方差分析C.秩和检验D.X2检验E.以上方法均不是38.在分析食物中毒的可能原因时,最常用的指标是A.总发病率B.二代发病率C.患病率D.病死率E.吃不同食物者的罹患率39.严重突发事件的最初,最紧迫的任务是A.对病员进行及时的诊断和救治B.寻求合作和帮助C.稳定群众情绪D.搞好紧急情况下的公共卫生管理E.找到相关负责人40.以下哪个一般不是控制混杂偏倚的方法A.多因素分析B.随机分组C.分层分析D.配对E.盲法41.一般来说,医院感染率较高的是A.大医院B.小医院C.门诊D.校医室E.中医院4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选择偏倚A.现患一新病例偏倚B.Berkson偏倚C.混杂偏倚D.检出症候偏倚E.入院率偏倚43.某项临床试验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病死率分别为35%和20%,则该试验的RRR和ARR 分别是A.15%,75%B.75%,25%C.35%,75%D.75%,15%E.75%,35%44.失效安全数主要是用来估计A.文献库偏倚B.发表偏倚C.纳入标准偏倚D.筛选者偏倚E.英语偏倚45.据某高速公路交警统计,蓝色车辆较其他颜色的车辆出事故更多。
流行病学方法练习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流行病学方法练习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d67f57d07cd184254a353543.png)
流行病学方法练习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A1型题1.随访主要用于A.现况调查B.前瞻性调查C.回顾性调查D.临床试验E.社区试验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流行病学方法2.流行病学实验的基本特征不包括A.它是前瞻性研究B.不能确证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因果关系C.必须施加一种或多种干预措施D.分组必须采取严格的随机分配原则E.必须有平行的实验组和对照组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流行病学方法3.队列研究的主要目的是A.描述疾病的分布特征,寻找疾病线索,为行政决策提供依据B.比较暴露组与非暴露组的发病情况,验证病因假说C.比较干预措施在干预组与非干预组的效果D.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暴露因素的差别,检验病因假说E.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的阳性率,评价实验措施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流行病学方法4.罹患率为A.观察期内新旧病例数/同期暴露人口数×100%B.观察期内新病例数/同期暴露人口数×100%C.观察期内新旧病例数/同期平均人口数×100%D.观察期内病例数/同期平均人口数×100%E.一年内的新病例数/同年暴露人口数×100%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流行病学方法5.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包括A.描述疾病在人群、时间及空间的分布B.病例对照研究及定群研究C.现况调查D.个案调查E.描述性研究、分析性研究、实验性研究、理论性研究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流行病学方法6.队列研究属于A.描述性研究B.实验性研究C.理论性研究D.分析性研究E.分析性与理论性研究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流行病学方法7.筛检适用于A.患病率低的疾病B.患病率高的疾病C.任何疾病D.早期诊断可改善预后的疾病E.没有有效治疗方法的疾病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流行病学方法8.以下哪个因素与偏倚的产生无关A.调查员B.调查对象C.调查环境D.调查内容E.调查样本大小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流行病学方法9.在城市,哪种疾病较易出现A.自然疫源性疾病B.肠道传染病C.呼吸道疾病D.虫媒传染病E.寄生虫病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流行病学方法10.在进行预防接种效果评价时,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实验地区人口比较稳定B.实验现场要有较高的患病率C.实验人群中近期未发生过该病流行D.现场的登记报告制度较完善E.当地领导重视,群众乐于接受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流行病学方法11.在流行病学研究中,选入到研究中的研究对象与没有被选入者特征上的差异所造成的系统误差是A.报告偏倚B.暴露怀疑偏倚C.信息偏倚D.选择偏倚E.混杂偏倚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流行病学方法12.流行病学任务中的解释现象要用哪种流行病学方法完成A.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B.分析性流行病学方法C.实验性流行病学方法D.数理实验法E.观察法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流行病学方法13.实验效应是指A.实验取得的预期效果B.实验组产生的预期效应C.处理因素在受试对象身上产生的预期效应D.实验最后取得的结果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流行病学方法14.对孕妇进行访视,询问并记录她在怀孕期间的吸烟情况,而后分析吸烟史与婴儿出生低体重的关系,这种研究的类型是A.横断面研究B.临床研究C.现场实验D.队列研究E.病例对照研究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流行病学方法15.用某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病人30例,两周后痊愈25例,由此可以认为A.该疗法效果好B.该疗法疗效一般C.该疗法只有近期疗效D.因无对照故不能说明该疗法疗效如何E.因治疗例数太少,尚不能说明该疗法的疗效如何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流行病学方法16.有关抽样误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抽样误差是由随机抽样而造成的B.抽样误差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C.抽样误差可通过科学地调查研究设计加以控制D.抽样误差可应用统计学方法加以估计E.抽样误差最常用的指标是标准差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流行病学方法17.疾病的流行是A.罹患率大于10%B.发病率以十万分率计算C.某病的发病率虽低,但在该地区人群中却长年不断D.某病的发病数明显超过往年同期发病数E.某病的发病呈季节性升高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流行病学方法18.信息偏倚的控制措施主要是A.制定严格的质量控制标准B.尽量采用”双盲”法C.尽量采用客观指标D.提高测量技术E.以上均是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流行病学方法19.发病率适用于A.慢性病B.疾病的长期流行C.易于确切指出发病时间的急性病D.某病的隐性感染E.以上都不对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流行病学方法20.对一种疫苗的效果进行双盲研究,是指A.观察者和受试者都不知道哪些受试者接受疫苗,哪些受试者接受安慰剂B.研究设计者和实施者都不知道哪些受试者接受疫苗,但知道哪些受试者接受安慰剂C.观察者和受试者都不知道安慰剂的特征D.研究设计者和实施者都不知道安慰剂的特征E.观察者和受试者都是盲人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流行病学方法21.选择100例肺癌患者和200例对照组进行吸烟与肺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调查发现100例患者中有50人吸烟,200例对照中也有50人吸烟,则OR值为A.OR=1B.OR=2C.OR=3D.OR=5E.OR=4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流行病学方法22.在社区干预试验中,下列哪条不是它的缺点A.设计与实施比较复杂B.采用随机分组很难控制混杂因素C.对研究对象的有关条件控制过严D.研究人群的依从性较差E.容易引起医德和伦理学的争议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流行病学方法23.社区干预试验研究的目的不包括下列哪条A.评价新疫苗对预防某种传染病发生的作用B.评价自动戒烟对降低某些疾病发生或死亡的作用C.评价健康教育对居民健康状况产生的作用D.探索疾病的病因E.比较不同药物对某些疾病的预防效果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流行病学方法24.我国广东地区是世界上鼻咽癌的高发区,但美国的广东人鼻咽癌仍然维持在较高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1.现代流行病学的定义研究人群中疾病和健康动态分布及影响因素,藉以探索病因和流行规律,拟定并评价防治疾病、增进健康的对策和措施的科学。
2.发病率: 表示一定时期内,某一定人群中新发生某病的频率。
3.患病率(现患率): 指某特定时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的病例数(新、旧病例,但不含死亡、痊愈者)所占的比例。
有期间患病率、时点患病率。
4.病死率:指某病患者中因该病而死亡的比例。
5.现况调查:是指在特定的时间内,通过调查的方法,对特定人群中某疾病或健康状况及有关因素的情况进行调查,从而描述该病或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与相关因素的关系。
6.队列研究:是将特定人群分为暴露于某因素与未暴露于某因素的两种人群或不同暴露水平的几个亚人群,追踪观察期各自的发病结局并比较两组或各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从而判定暴露因子与发病有无因素关联及关联程度大小的一种分析性研究方法7.病例对照研究:它是选择一组能代表所研究疾病特征的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时选择一组未患该病但与病例组有可比性的个体作为对照组; 用同样的方法调查两组对象过去有无暴露于某种(些)可疑病因的历史及其暴露的程度; 通过分析比较两组对象的暴露史的差别有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 藉以推断暴露因素作为病因的可能性。
8.沾染:治疗措施→对照组干扰:类似效果的附加措施→试验或对照组1.诊断试验:用于确定或排除疾病的方法,这里泛指临床上所进行的各种实验室检验、器械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2.真实性(validity): 表示测量值与实际值符合的程度3.灵敏度(sensitivity,Se)又称真阳性率,是实际患病且被诊断试验正确判为该病患者的百分比,即患者被判为阳性的概率。
反映检出患者的能力,该值愈大愈好。
a/a+c4.漏诊率(omission diagnostic rate,β)又称假阴性率,是实际患病而被诊断试验错误诊断为非患者的百分比,即患者被判为阴性的概率。
1-Se5.特异度(specificity,Sp)又称真阴性率,是实际未患病被诊断试验正确判为非患者的百分比,即非患者被判为阴性的概率。
反映鉴别非患者的能力,该值愈大愈好。
d/b+d6.误诊率(mistake diagnostic rate,α)又称假阳性率,是实际未患病而被诊断试验错误诊断为患者的百分比,即非患者中被判为阳性的概率。
1-Sp7.准确度(accuracy)又称总符合率,粗一致性(crude agreement rate),是真阳性与真阴性之和占受检总人数的百分比。
a+d/a+b+c+d8.预告值(predictive value, PV)又称预测值,预检值,检验结果的正确率。
9.阳性预告值(+PV)是阳性结果中真阳性所占的百分比,它表示当诊断试验结果为阳性时患有该病的概率。
a/a+b10.阴性预告值(-PV)是阴性结果中真阴性所占的百分比,它表示当诊断试验结果为阴性时未患该病的概率。
d/c+d11.似然比(likelihoodratio,LR): 是诊断试验的结果在患者中出现的概率与在非患者中出现的概率之比。
在四格表中:12.阳性似然比(+LR)=真阳性率(灵敏度)/假阳性率(误诊率) Se/1-Sp13.阴性似然比(-LR)=假阴性率(漏诊率)/真阴性率(特异度) 1-Se/Sp9.约登指数(Youden’s Index, YI),又称正确指数YI=Se+Sp-1=1-α-β其值0~1,其值越大,真实性越好二、填空14.对医学其他专业而论,流行病学已成为一门方法学。
15.同一种病,有的医生观察的重病人多,而有的医生观察的轻病人多,所得的结论必然存在矛盾,这称之为选择性偏倚。
16.对同一种病,有的医生观察得仔细,测量得精密;而有的医生观察粗糙、测量误差大,则所得的诊断和疗效结果也必然不同,这称之为测量偏倚。
17.还有,对同一种疾病,有的医生观察的病例多,有的医生观察的病例少,两者的结果不同,究竟相信哪一个?这是样本数量的问题。
又如,对某病用某药治疗,观察50例,有40例痊愈,因此下结论为该药对某病的疗效是80%,这种结论可信否?如果该病有部分病人可以自愈,或该病对安慰剂的效应较大,此结论将不真实,这是一个缺乏对照的问题。
临床上存在的诊断的准确性和治疗的有效性的许多问题,单靠临床医学本身很难解决。
18.临床医学以解决单个病人的诊断、治疗为主要任务,可称之为个体领域的医学。
基础医学则偏重于探讨疾病在器官、细胞、亚细胞结构乃至分子水平的发生、发展机理及防治基础,故属医学的微观领域。
流行病学则研究疾病的人群现象(分布)及其原因和相关因素,为疾病防治和健康促进提供科学基础,属宏观医学。
19.因此这门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相结合的新兴交叉学科,是适应临床研究从经验型向科学型的转化,从个体医学的观察上升为人群规律的认识的必然趋势20.诊断试验评价内容:真实性可靠性可行性。
21.评价真实性的指标:(1)评价试验(症、史)本身的诊断能力:敏感度(Se):从病人中检出病人的能力。
特异度(Sp):从非病人中排除病人的能力(2)评价试验结果对受检者患病的预测价值:阳性预告值:判定受检者患某病的概率阴性预告值:排除受检者不患某病的概率22.病因研究方法:描述分析实验。
23.临床流行病学研究方法:DME(设计测量评价)24.测量中的两种误差:随机误差、系统误差。
25.病因研究横断面现况调查:患病率。
前瞻性队列研究:发病率。
26.死亡率:是测量人群死亡危险的最常用指标。
27.横断面研究的问题1)研究对象的代表性(抽样、选择偏性) 2)不能分析因果时序关系28.队列研究(cohort study)也称定群研究或群组研究,是流行病学验证病因假设的常用方法之一。
29.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 RR)=暴露人群(组)某病发病(或死亡)率 /非暴露人群(组)某病发病(或死亡)率。
= I1/I0 =a/N1/c/N030.特异危险度或归因危险度 (attributable risk AR) 是指暴露组的发病(死亡)率I1与非暴露组的发病(死亡)率I0之差。
表示暴露者中完全由某暴露因素所致的发病率或死亡率。
AR = I1 - I0或= I0(RR-1)31.病例对照研究设计的核心:病例的代表性和对照的可比性32.33.实践循证医学的基本步骤:提出问题、收集证据、评价证据、使用证据、后效评价证据。
三、选择题1.病例对照研究优点: 1.所需样本量小,病例容易找到,因此工作量小,所需人力物力少,易进行,出结果快; 2.尤其适合一病多因的研究 3.适合于病因复杂、发病率低,潜伏期长的疾病研究2.病例对照研究缺点: 1.回忆偏倚 2.不能计算RR值3.研究对象的选择(代表性、抽样方法、诊断标准、样本量)4.对照组的可比性(抽样方法、来源)5.抽样方法(单纯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多阶段抽样)6.临床试验的特点1.人(病人)为研究对象2.必须设对照组3.人为的干预性措施4.前瞻性研究7.临床试验的内容: 1.新药物、新疗法的临床疗效评价 2.评价几种疗法的优劣3.新疗法的副作用的评价4.病因研究8.临床试验的分期:第一期:小规模临床试验第二期:正式临床试验(初(II)期、后(III)期)第三(IV)期:推广应用9.随机对照试验的基本原则:对照组的设立\随机化分组\盲法原则10.对照的必要性a. 难以预料的病程:自然病程b. 向均数回归现象c. 霍桑效应:被关注或其他未知因素d. 安慰剂效应11.对照的方式(1)按时间和随机与否分: 历史、同期、RCT等 (2)按措施的方式分: a. 药物对照:也称标准对照, 有效对照 b. 安慰剂对照(placebo) c. 自身前后对照 d. 交叉对照研究:自身前后+ 同期对照12.随机的作用1)使非研究因素在组间分布均衡,减少偏倚2)正确运用统计学方法的基础13.评价研究对象的代表性 1.诊断标准的可靠性2.有无明确的纳入、排除标准3.研究基线是否明确14.评价分组及组间的可比性1.是否真正随机分组2.对照方式的科学性3. 比较组间的均衡性15.评价治疗方案的实用性1.方案提出的依据2.是否明确、具体、统一3.依从性如何4.有无沾染与混杂16.评价疗效观察与测量的真实性1.测量方法的客观性、敏感性、特异性 2.是否盲法测量3.测量质控措施17.诊断试验评价可靠性指标 (1). 计量资料:可用均数±标准差,或变异系数表示。
CV=测量值均数的标准差(SD) /测量值均数() (2). 计数资料: 观察符合率(a+d/a+b+c+d)帕值Kappa值定义及计算K=2(ad-bc)/(a+b)(b+d)+(a+c)(c+d) ,k=0.01~0.39 缺乏 ,k=0.40~0.74 一般或较好,k=0.75~1.00 极好18.预告值与似然比:正确率方面PV直观易理解但受患病率影响,LR为率比,不如PV直观,但稳定推荐使用。
联合试验(multiple tests)的起源:Se、Sp都高最理想,但一个试验很难:平行试验Se高,用于筛检排除诊断系列试验Sp高,用于确诊四、计算题1、不吸烟组暴露人年为15107, 死亡数1人, 年死亡率0.07%; 重度吸烟者(25g/日以上)的暴露人年为23415, 死亡数为34, 年死亡率1.66%。
RR=1.66÷0.07=24 AR=1.66%-0.07%=1.59%表明:吸烟者中,由于吸烟所致的肺癌死亡率为 1.59%2、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 RR) 暴露人群(组)某病发病(或死亡)率概念= 非暴露人群(组)某病发病(或死亡)率但病例对照研究中仅能得到暴露者和非暴露者的比数比例(odds Ratio, OR)。
当病例组和对照组的代表性较好,人群发病率较低时 OR 可作为 RR 的估计值,其公式:3、例:为了研究西安市肺癌与吸烟的关系,欲进行一次病例对照研究。
已知西安市普通人群中吸烟率P0为40%, OR为3.0, 定为0.05,把握度定为(把握度(power): 1-β)0.90, 问需要多少病例与对照?结果:病例对照各71例+(71 x 15-20%=14)=82~85 例共计:170例4、心电图运动试验 潜在性冠心病 Se=80% Sp=74% 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