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组织培养复习题 (标准)

合集下载

《植物组织培养》试题及答案

《植物组织培养》试题及答案

试卷编号NO:高等函授教育《植物组织培养》试题学号:姓名:一名词解释:(10*2分=20分)1、植物细胞组织培养2、细胞全能性3、脱分化4、外植体5、试管苗驯化6、间接不定芽发生7、双极性8、微体嫁接9、人工种子10、体细胞无性系变异二填空:(30*1分=30分)1、目前植物组织培养应用最广泛的方面是和。

2、由脱分化的细胞再分化出完整植株有两种途径,一种叫做,另一种叫做。

3、培养用具的常用灭菌方法有、、。

4、某些生长调节物质及抗生素、酶类物质遇热不稳定,对其灭菌时不能进行,而要进行。

5、一般来说,黑暗条件下有利于的增殖,而往往需要一定的光照。

6、植物离体授粉技术通常包括、、三个方面。

7、一般液体培养的继代时间较短,继代一次;而固体培养继代时间可以长些,继代一次。

8、外植体器官发生的三种途径包括、、。

9、从再生植株倍性来看,小孢子培养通常产生植株,胚培养通常产生植株,通常产生三倍体植株。

10、脱毒苗鉴定与检测的主要方法有、、、。

11、在生长素中,对于许多作物花粉的启动、分裂、形成愈伤组织和胚状体起着决定性作用,但是对却有抑制作用。

12、用平板培养法培养单细胞或原生质体时,常用来衡量细胞培养效果。

13、用药剂处理是诱导染色体加倍的传统方法。

三计算题(1*10分=10分)某培养基的配方是MS+BA 2.0mg/L+NAA 0.5mg/L+2.5%蔗糖+0.7%琼脂粉。

MS母液的浓度分别是:大量元素20倍,微量元素500倍,铁盐100倍,有机物50倍;BA母液浓度1.0 mg/ml ,NAA母液浓度0.1mg/ml。

要配制400ml 该培养基,需要吸取各种母液各多少ml?分别称取蔗糖、琼脂粉各多少克?(要求写出计算步骤)四简答题(5*5分=25分)1、造成组织培养过程中发生污染的原因有哪些?如何有效控制污染?2、简述外植体消毒的一般步骤。

3、胚培养在科学研究及生产实践中有哪些应用?4、结合花粉培养,简述看护培养法。

植物组织培养试题

植物组织培养试题

农业生物技术第二章植物组织培养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60)1.植物组织培养是()A.离体的植物器官或细胞培育成愈伤组织 B.愈伤组织培育成植株C.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培养成完整植物体D.愈伤组织形成高度液泡化组织2.由于培养物脱离母株在试管内培养,故将植物组织培养又叫()A.初代培养B.继代培养 C.器官培养 D.离体培养3.细胞形态和功能发生永久性变化过程称为()A.分生B.分化 C.脱分化 D.再分化4.对外植体进行的第一次培养称为()A.初次培养B.器官培养 C.初代培养 D.继代培养5.在人工培养基上通过诱导外植体而形成的一团无序的薄壁细胞团叫()A.分生组织B.保护组织 C.同化组织 D.愈伤组织6.大量生产实践证明,通过()可以有效地去除植物体内的病毒,获得无毒种苗.A.茎段培养技术B.茎尖脱毒技术 C.组织快繁技术 D.转基因技术7.植物体因受伤或生理上分离而失掉组织或器官后,恢复或复制失去的部分,形成新的完整植株的能力,称为()A.植物细胞全能性B.植物的极性现象 C.植物的再生功能 D.细胞的分化8.下列关于细胞全能性叙述正确的是()A.每个生物体内的所有细胞具有相同的功能B.生物体内任何一个细胞可完成该生物体全部功能C.生物体每一个活细胞都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D.生物体每个细胞都经过产生、分裂、生长、衰老、死亡的全过程9.构成胚的所有细胞几乎都保持着未分化的状态和旺盛的分裂能力,称为()A.脱分化细胞B.成熟细胞 C.胚性细胞 D.再分化细胞10.愈伤组织表面和内部形成很多胚状体,称为()A.胚囊B.胚泡 C.体细胞胚 D.合子胚11.植物再生功能的产生是由于植物受伤组织产生了()A.细胞分裂素B.赤霉素 C.创伤激素 D.生长素12.草莓茎尖在4℃黑暗条件下,可以保持生活力达()年之久A.4B.5 C.6 D.813.脱毒培养指的是()A.种苗消毒后的培养B. 种苗及土壤消毒后的培养C.外植体消毒后的培养 D.无毒茎尖的培养技术14.植物组织培养的用途中不正确的是()A.快速繁殖B.生产新品种 C.生产生物碱 D.生产白细胞介素-215.植物细胞表现出全能性的必要条件是()A.给予适宜的营养和外界条件B.导入其他植物细胞的基因C.脱离母体后给予适宜营养和外界条件D.将成熟筛管细胞核移植到去核的卵细胞内16.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因是()A.生物体细胞具有使后代细胞形成完整个体的潜能B.生物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具有全能性C.生物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含有个体发育的全部基因D.生物体的每一个细胞都是由受精卵发育来的17.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的脱分化是指()A.植物体的分生组织通过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B.未成熟的种子经过处理培育出幼苗的过程C.植物的器官、组织或细胞,通过离体培养产生愈伤组织的过程D.取植物的枝芽培育成一株新植物的过程18.植物组织培养过程的顺序是()①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②根、芽③愈伤组织④脱分化⑤再分化⑥植物体A.①④③⑤②⑥ B.①④③②⑤⑥ C.①⑤④③②⑥ D.⑥①④③⑤②19.下列细胞全能性最高的是()A.植物的卵细胞 B.植物的精子细胞C.被子植物的受精卵 D.被子植物的的叶肉细胞20.世界上首次提出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的理论概念的科学家是()。

植物组织培养复习题答案

植物组织培养复习题答案

植物组织培养复习题答案植物组织培养是一种生物技术,它涉及将植物的一小部分组织(如叶片、茎尖或根尖)在无菌条件下培养在特定的营养培养基上,以诱导其生长和分化成新的植物体。

以下是植物组织培养复习题的答案:一、选择题1. 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是什么?A.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B. 植物细胞的分裂性C. 植物细胞的分化性D. 植物细胞的再生性答案:A2. 植物组织培养中常用的培养基是什么?A. MS培养基B. LB培养基C. 酵母提取物培养基D. 血浆培养基答案:A3. 在植物组织培养中,以下哪个因素不是影响培养成功的关键因素?A. 无菌操作B. 培养基成分C. 光照条件D. 培养基的pH值答案:C二、填空题1.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和_______三个阶段。

答案:外植体的消毒、诱导分化、生根与移栽2. 植物组织培养中常用的生长调节剂包括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答案: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三、简答题1. 简述植物组织培养的优点。

答案:植物组织培养具有快速繁殖、遗传稳定性、避免病毒传播、节约空间和成本等优点。

2. 描述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步骤。

答案: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步骤包括:选择适当的外植体,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将外植体转移到含有适宜营养成分和激素的培养基中,提供适宜的温度和光照条件,观察并记录生长情况,最后进行生根和移栽。

四、论述题1. 论述植物组织培养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

答案:植物组织培养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作用,它不仅能够快速繁殖优良品种,提高生产效率,还能通过基因工程等手段改良植物品种,增强植物的抗病、抗虫和抗逆性。

此外,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植物保护、药用植物生产以及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五、实验操作题1. 设计一个简单的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方案。

答案:实验方案应包括实验目的、实验材料、实验设备、实验步骤、预期结果和注意事项。

植物组织培养试题库

植物组织培养试题库

传播 27、试管微型薯 28、污染
二、 填空
1、按切除的植物体来源和培养对象的不同可分为





2、植物组织培养也叫

培养。
3、植物组织培养属于
繁殖。
4、裸子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的脱分化比
植物困难,成熟组织

组织困难,单倍体植物比
植物困难。
5、植物组织培养所需的营养成分主要有



种。
6、植物组织培养所需的营养成分都是以


五种方法。



34、脱毒苗的检测方法有




五种方法。
35、植物根段培养采用
的光照条件,其培养基多采用含无机
盐离子浓度
的培养基。
36、植物器官的培养分

两类。
37、植物茎段培养的外植体包括


在内的幼茎切段。
38、叶器官培养的外植体包括






2
39、植物花器官培养的外植体为



40、植物组织培养包括
A、内源激素---生长素由茎尖生长点产生 B、内源激素---生长素由茎尖生长点下面第一对叶原基产生
C、内源激素---生长素由茎尖生长点下面第二对叶原基产生
6
D、以上都是 37、物理脱毒能使植物病毒( A、全部死亡 B、活性钝化
)。 C、活性增强
38、以下不是植物脱毒方法的为( )
A、生物方法
B、物理方法
植物组织培养复习题
一、 名词解释
1、植物组织培养
2、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试题六答案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试题六答案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试题六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1、植物组织培养:是指在无菌条件下,将植物的离体器官、组织、细胞以及原生质体,应用人工培养基,创造适宜的培养条件,使其长成完整小植株的过程。

2、驯化:试管苗移植前可将培养瓶移到自然光照下锻炼3~10d,让试管苗接受自然光的照射,感受自然温度的昼夜温差现象,使其壮实,然后再开瓶移植,经过较低温、湿度的处理,以适应自然温、湿度条件。

3、接种:在无菌条件下,用灼烧过的镊子将外植体放到培养基上的操作过程。

4、细胞悬浮培养:是指将单个游离细胞或小细胞团在液体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增殖的技术。

5、脱毒苗:是指不含该种植物的主要危害病毒,即经检测主要病毒在植物内的存在表现阴性反应的苗木。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植物组织培养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萌芽阶段、奠基阶段和快速发展和应用阶段。

2、在固体培养时琼脂是使用最方便、最好的凝固剂和支持物,一般用量为6-10g/L 之间。

3、常用的化学灭菌剂有酒精、氯化汞、次氯酸钠等。

4、愈伤组织的形态发生方式主要有不定芽方式、和胚状体方式。

5、茎尖培养根据培养目的和取材大小分为茎尖分生组织培养和普通茎尖培养两种类型。

前者主要是对茎尖长度不超过0.1mm,最小只有几十微米的茎尖进行培养,目的是获得无病毒植株;后者是对几毫米乃至几十毫米长的茎尖、芽尖及侧芽的培养,目的是加快繁殖速度。

6、分子生物学鉴定脱毒苗的主要方法:①双链RNA法(dsRNA)和②互补DNA(cDNA)检测法。

7、花药培养前的预处理:低温冷藏是最常用的方法。

8、原生质体的纯化方法有:离心沉淀法、漂浮法和界面法。

三、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不包括( D )。

A、准备室B、无菌操作室C、培养室D、显微实验室2、离体叶培养中,消毒后的叶片应整理切割成( C )大小。

A、3×3mmB、4×4mmC、5×5mmD、6×6mm3、( D )是植物离体培养常用的主要糖类。

植物组织培养期末复习题

植物组织培养期末复习题

植物组织培养期末复习题一、填空题每空0.5分1.植物组织培养按培养对象分为__组织培养__、_器官培养_、_胚胎培养_、__细胞培养_、_原生质体培养__等几种类型.2.在分离原生质体的酶溶液内,需要加入一定量的Cacl2·2H2O和葡聚糖硫酸钾_其作用是保持原生质体膜的稳定,避免破裂.3.1902年德国植物生理学家Haberlandt第一次提出植物__细胞具有全能性_____的理论概念;1943年White提出植物细胞“____全能性_____”学说,并出版了植物组织培养手册,从而使植物组织培养成为一门新兴的学科;4.用烘箱迅速干燥洗净后的玻璃器皿时温度可以设在_80_℃的温度范围内,而若用它高温干燥灭菌则需在__150__℃的温度下1-3小时;烘干植物材料的温度是_60_℃.5.细胞全能性是指植物的每个细胞都具有该植物的__全部遗传信息__和___形成完整植株的潜在__的能力;6.1962年,Murashige和Skoog为培养烟草花叶细胞设计了__MS_培养基,其特点是_无机盐_浓度较高,且为较稳定的__________;7. 7.6-BA/NAA的高低决定了外植体的发育方向,比值低时促进_根_的生长,这时_脱分化_占主导地位;比值高促进_芽_的生长,这时_分化占主导地位.9.组织培养的特点是:__无菌_、__人工控制_、_离体_.10.1962年印度Guha等人成功地培养毛叶曼陀罗花药获得__单倍体植株_,这促进了花药和花粉培养的研究;11.在组织培养中,不耐热的物质用__过滤__法灭菌,而培养基常用___湿热灭菌__法灭菌.13.在组织培养中,非洲菊是靠_从生芽的方式进行繁殖的,而蝴蝶兰是以__原球茎_的方式进行快繁的;15.在通过微茎尖培养脱毒时,外植体的大小应以成苗率和脱毒率综合确定,一般以__0.3-0.5__mm、带__1-2__个叶原基为好;16.原生质体的分离有_机械法_和__酶解法_两种方法.17.进行植物组织培养最基本的前提条件是__离体_;18.植物组织培养按培养过程中是否需要光,可分为___适光_培养和___嗜光培养;20.组织培养中有三大不易解决的问题,它们分别是__黄化污染、_褐化__、_玻璃化;21.White培养基_无机盐_浓度低,适合生根培养;22.在无毒苗的组织培养中,外植体的大小与其成活率成__正比_,而与脱毒效果成__反比__;23.一个已停止分裂的成熟细胞转变为分生状态,并形成未分化的愈伤组织的现象称为"__脱分化___";25.茎尖培养根据培养目的和取材大小可分为__普通茎尖__培养和_茎尖分生组织_培养两种类型;27.愈伤组织的形态发生有_器官发生__和__体细胞胚发生__两种情况;28.植物组织培养按培养的方式分为__液体_培养和__固体__培养;29.1960年,英国学者Cocking用__真菌纤维素酶酶解_分离原生质体成功,从而创新原生质体的培养技术;30.大多数植物组织培养的适宜温度范围是_23-25__℃,培养基的PH值是__5.8_.32.在组织培养中,ZT和GA必须用_过滤_法灭菌,而接种室空间采用_紫外线照射__或_甲醛熏蒸_法灭菌.33.不同的灭菌剂其灭菌的机理一般不一样,次氯酸钙和次氯酸钠都是利用分解产生_cl离子ClO-_来杀菌的;升汞是靠_汞离子_来达到灭菌目的;34.幼胚培养时,其发育过程有_早熟萌发___、___胚性发育__、_形成愈伤__三种方式;35.植物的胚胎培养,包括__胚胎__培养、幼胚培养、__胚乳__培养、胚珠_培养以及子房的培养.38.一个已停止分裂的成熟细胞转变为__分生_状态,并形成_愈伤组织_的现象称为"脱分化".39.由胚乳培养可以获得__单__倍体植株,经秋水仙素处理可以获得_二_倍体植株.40.去除植物病毒的主要方法是_理化法_和_组培法__两种方法,当把二者结合起来脱毒效果最好.41.花药培养是_器官__培养,花粉培养属于__细胞__培养,但二者的培养目的一样,都是要诱导花粉细胞发育成单倍体细胞,最后发育成__单倍体植株__.43.原生质体的融合可实现_体细胞_的杂交,其融合的方式分为__自然融合_和__人工诱导_两类.二、不定选择题每小题2分1.培养室里的湿度一般保持在_C_.A30~40%;B50~60%;C70~80%;D80~90%2.下列不属于生长素类的是__AD_;AKt;BIAA;CNAA;DZT3.影响培养基凝固程度因素有_ABD_.A琼脂的质量好坏;B高压灭菌的时间;C高压灭菌的温度;D培养基的PH4..活性炭在组织培养中的作用有_ABC_;A吸附有毒物质;B减少褐变,防止玻璃化;C创造黑暗环境,增加培养基的通透性,利于根的生长;D增加培养基中的养分;5.下列具有细胞全能性的细胞是:_ABCD_;A成熟的老细胞;B幼嫩的组织细胞;C愈伤组织细胞D番茄的受精合子6.第一次提出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的理论概念的科学家是_B_:.A□Morel;BHaberland;C□Schleiden;D□White7.下列培养基中__C_无机盐的浓度最低;AMS培养基;BB5培养基;CWhite培养基;N6培养基8.高温易被破坏分解的植物激素是__AbD_;AIAA;BGA;CNAA;DZt9.从单个细胞或一块外植体形成典型的愈伤组织,大致经历__ACD三个时期;A诱导期;B潜伏期;C分化期;D分裂期10.下列不属于活性炭在组织培养中作用的是___D_.A吸附有毒物质;B减少褐变,防止玻璃化;C创造黑暗环境,增加培养基的通透性,利于根的生长;D增加培养基中的养分;11.下列不属于细胞分裂素的植物激素是_B_;A6-BA;BNAA;CZt;DKt12.植物组织培养的特点是_ABC_;A培养条件可人为控制;B生长周期短,繁殖率高;C管理方便;D产量大14..下列不属于大量元素的盐是_C_;ANH4NO3;BKNO3;CZnSO4.7H2O;DMgSO4.7H2O15.下面属于处于愈伤组织分裂期的特征是__ABCD_;A细胞分裂加快B正在分裂的细胞体积小,内无液泡C细胞的核和核仁增至最大D细胞中的RNA含量减少,16.在原生质体的培养中,渗透稳定剂的作用是:AA稳定原生质体的形态而不使其被破坏B支持作用C提供营养D调节PH值17.能打破种子休眠,促进种子、块茎、鳞茎等提前萌发的激素是:ABAGA;BIAA;CNAA;DZt3.下列实验中可能获得单倍体植株的是_BCD_;A小麦的茎尖培养;B番茄花药培养;C玉米胚乳培养;D玉米花粉培养18.在组培条件下,花粉的发育大致有下列几种途径:cdA营养细胞发育途径B生殖细胞发育途径C营养细胞和生殖细胞同时发育途径D花粉的均等分裂19.同一植株下列_B_部位病毒的含量最低.A叶片细胞;B茎尖生长点细胞;C茎节细胞;D根尖生长点细胞20.第一次提出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的理论概念的科学家是__B_:.AMorel;BHaberland;CSchleiden;DWhite21.脱落酸ABA需要用__C__法灭菌;A灼烧灭菌;B干热灭菌;C过滤灭菌;D高压湿热灭菌;23.下列实验中可能获得三倍体植株的是__C__.A小麦的茎尖培养;B番茄花药培养;C玉米胚乳培养;D玉米花粉培养24.原生质体纯化步骤大致有如下几步:①将收集到的滤液离心,转速以将原生质体沉淀而碎片等仍悬浮在上清液中为准,一般以500r/min离心15min;用吸管谨慎地吸去上清液;②将离心下来的原生质体重新悬浮在洗液中除不含酶外,其他成分和酶液相同,再次离心,去上清液,如此重复三次;③将原生质体混合液经筛孔大小为40~100um的滤网过滤,以除去未消化的细胞团块和筛管、导管等杂质,收集滤液;④用培养基清洗一次,最后用培养基将原生质调到一定密度进行培养;一般原生质体的培养密度为104~106/ml;正确的操作步骤是:③①②④C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③①②④D③②①④25.下列不属于生长素类的植物激素是_A_D_.AKtBIAACNAADABA26.玉米素ZT需要用_C_法灭菌.A灼烧灭菌B干热灭菌C过滤灭菌D高压湿热灭菌三、判断题对的画“√”;错题画“×”,并改正;每小题2分1.一个已分化的细胞若要表现其全能性,首先要经历脱分化过程;√2.由胚乳培养获得的三倍体植株,也一定要进行染色体倍数的检查.√3.一般来说,光照强度较强,幼苗容易徒长,而光照强度较弱幼苗生长的粗壮;×4.经过花药培养所获得的植株都是单倍体;×5.2,4—D可用0.1mol/L的HCl助溶,再加蒸馏水定容.×6.环境的相对湿度可以影响培养基的水分蒸发,一般要求80%-90%的相对湿度;√7.幼年细胞和组织比成年细胞和组织诱导愈伤组织容易.√8.一般的说,PH值高于6.5时,培养基全变硬;低于5时,琼脂不能很好地凝固;√9.在配制6-BA母液时,要先加少量的1mol的HCl溶解,再加蒸馏水定容;√10.未成熟胚较小、较嫩、颜色浅,不易培养;成熟胚较大、较硬、颜色较深,易培养.√11.花器脱分化比茎叶容易;幼嫩的组织比成熟的老组织脱分化难;×12.通过子房的培养,即可能得到单倍体植株,又可能得到二倍体植株..√13.在配制NAA母液时,要先加少量的1mol的HCl溶解,再加蒸馏水定容;×15.环境的相对湿度过低会使培养基丧失大量水分,湿度过高时,易引起棉塞长霉,造成污染;√16.White培养基无机盐浓度低,适合生根培养;√17.由性细胞发育而成的胚叫做胚状体,而由体细胞发育而成的胚叫做合子胚.×18.2,4-D可用0.1mol/L的NaOH或KOH助溶,而后加无菌水定容;√20.二倍体细胞比单倍体细胞容易诱导愈伤组织.×21.在MS的培养基成分中,MgSO4.7H2O属于微量元素.×22.未成熟胚较小、较嫩、颜色浅,易培养;成熟胚较大、较硬、颜色较深,不易培养.×23.固体培养基可加进活性炭来增加通气度,以利于发根;×24.兰花可以通过芽丛分离的组培途径快繁,非洲菊通过原球茎增殖的途径快繁.×25.用于外植体、手、超净台等的表面消毒酒精浓度越大,消毒效果越好.×四、名词解释1.植物组织培养:是指在无菌和人工控制的环境条件下,利用适当的培养基,对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细胞及原生质体进行培养,使其再生细胞或完整植株的技术;2.细胞全能性:指每一个植物细胞都携带有该植物的全部遗传信息,在适当条件下可表达出该细胞的所有遗传信息,分化出植物有机体所有不同类型的细胞,形成不同类型的器官甚至胚状体,直至形成完整植株的潜在能力;3.脱分化:是指离体培养条件下生长的细胞、组织或器官经过细胞分裂或不分裂逐渐失去原来的结构和功能而恢复分生状态,形成无组织结构的细胞团或愈伤组织或成为未分化细胞特性的细胞的过程;4.母液:在配制培养基之前,为了使用方便、简化操作、用量准确,减少每次配药称量各种化学成分所花费的时间和误差,常常将配制培养基所需无机大量元素、微量元素、铁盐、有机物、激素成分分别配制成比需要量大若干倍的浓缩母液5.驯化:指通过改变其遗传性状以适应新环境的过程6.外植体:把由活植物体上切取下来以进行培养的那部分组织或器官叫做外植体7.愈伤组织培养:将一个细胞、一块组织或一个器官的细胞,通过去分化形成愈伤组织,并在体外培养使之再分化成植株的技术;8.单细胞培养.:亦称游离细胞培养freecellculfure;是指酵母菌、细菌等单细胞生物的培养,或取多细胞生物体上的一个细胞的无菌培养;9.灭菌:是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杀灭全部微生物,包括致病和非致病微生物以及,使之达到无菌保障水平;10.玻璃化现象:指试管苗的一种生长失调症状,当植物材料进行离体繁殖时,有些培养物的嫩茎、叶片往往会出现半透明状和水渍状,这种现象称为玻璃化;其苗称为玻璃化苗;11.无病毒苗:指不含该种植物主要危害病毒的苗木;12.胚状体:离体培养条件下,没有经过受精过程,但是经过了过程所形成的胚状类似物,此现象无论在培养还是生殖细胞培养中均可以看到,因而统称为胚或胚状体;在离体、组织或过程中,由一个或一些体细胞,经过和发育过程,形成与相类似的结构13.细胞全能性:指植物的每一个细胞都携带有一完整的基因组,并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潜在能力;14.指示植物:指示植物与被指示对象之间在全部分布区内保持联系的称为普遍指示植物;只在分布区的一定地区内保持联系的则称为地方指示植物;15.消毒:消毒是指杀死病原、但不一定能杀死细菌芽孢的方法;通常用化学的方法来达到消毒的作用;16.植物生长物质:是指一些在低浓度下能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微量有机物;植物生长物质包括五大类被公认的植物激素和其他内源植物生长调节物质;17.单倍体:只含有配子体染色体组数的植株;18.无菌操作:用于防止进入人体组织或其它无菌范围的操作技术称为无菌操作19.脱分化:离体培养条件下生长的器官、组织、细胞,经过细胞分裂或不分裂而恢复分生状态,形成无组织结构的细胞团或愈伤组织或成为未分化细胞特性的细胞过程;21.花粉胚:花粉胚就是用花粉经过人工的组织培养而形成的幼胚,发育成的植株就只有正常胚一半的染色体组,所以由花粉胚发育成的植株不会产生种子;22.褐变:饲料在加工过程中或长期贮存于湿热环境下,其所含的氨基化合物如、氨基酸及醛、酮等与还原糖相遇,经过一系列反应生成褐色聚合物的现象称为褐变反应,简称褐变;24.指示植物法:25.再分化:离体培养的植物细胞和组织可以脱分化状态重新进行分化,形成另一种或几种类型的细胞、器官、组织、、甚至完整植株;26.平板培养:亦称平面培养;将琼脂或明胶等凝胶状固体培养基制成平面状,然后在此平面上培养微生物或多细胞生物的细胞、组织或器官,这种培养称为平板培养27.次生代谢产物:植物中一大类并排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小分子化合物,其产生和分布通常有种属、器官组织和生长发育期的特异性;次生产物在植物中的合成与分解过程称为此生代谢;28.人工种子:又称合成种子,指植物离体培养中产生的胚状体或不定芽,被包裹在含有养分和保护功能的人工胚乳和人工种皮中,从而形成能发芽出苗的颗粒状;五、简答题1.植物组织培养有哪些特点答:植物组织培养的主要特点是采用微生物学的实验手段来操作植物离体的器官、组织和细胞;特点:①培养条件可人为控制②植物生长周期短,繁殖系数高③管理方便,不受季节环境条件影响,有利于工厂化生产和自动化控制;2.培养基一般包括哪些基本成分其作用是什么如何配制答:培养基的构成要素通常可分为:水分、无机盐类、有机营养成分、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天然物质、Ph、凝固剂等;水分是一切生物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是很多生物化学反应的原料和代谢产物;无机盐类是构成植物细胞中核酸、蛋白质以及生物膜系统等必不可少的营养元素;有机营养成分为植物生命活动提供必不可少的碳源、氮源、能源等物质;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促进植物组织的脱分化和形成愈伤组织,还可以诱导不定芽、不定胚的形成;天然有机添加剂通常富含有机营养成分或生理活性物质;pH过高时,培养基会变硬;pH过低时,则影响培养基的凝固;凝固剂是在配制固体培养基时使用,使培养基凝固;其他添加物是有时为了减少外植体的褐变,需要向培养基中加入一些防止褐化的物质;3.简述愈伤组织细胞分化;4.原生质体融合有哪几种主要方法答:植物原生质体最大特性是去掉细胞壁的裸细胞无论来源如何都具有彼此融合的能力1.自发融合2.诱发融合:a,NaNO处理b,高PH值—高浓度钙离子处理c,聚乙二醇PEG处理d,电融合3.化学融合5.组织培养中,pH值起什么作用如果pH值过高或过低会有什么后果6.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主要包括哪些环节各环节的主要工作内容是什么答:1培养基配置技术:包括培养基的选择、母液配制、培养基配制、培养基灭菌;2培养材料制备灭菌技术:供体植物材料选择、外植体的选择和处理;3无菌接种技术:包括接种室的消毒、工作人员用工作服、口罩等的消毒、超净工作台的清洁与杀菌、操作工具的灭菌;4培养技术:主要是培养条件的控制,包括温度、光照、湿度等各种物理环境条件及培养基组成、PH、渗透压等各种化学环境条件;7.培养基、培养器皿和植物材料通常怎样灭菌答:1培养基一般采用湿热灭菌,如果培养基中的有些成分高温易分解,则可采用过滤灭菌;2培养器皿可采用湿热灭菌或干热灭菌;3植物材料一般采用药剂浸泡灭菌,具体操作如下:A外植体的预处理,对植物组织进行修整,去掉不需要的部分,并将外植体用流水冲洗干净;B用70%的酒精浸润材料30s左右;C用灭菌剂浸泡灭菌,灭菌时不时搅动,使植物材料与灭菌剂有良好的接触,若灭菌过程中加入数滴吐温,则灭菌效果更好;D植物材料用无菌水冲洗3--5次,以除去灭菌剂;8.由胚乳培养获得的植株,是否一定要进行染色体倍数的检查为什么9.花药培养产生的植株染色体倍性如何其产生的原因是什么10.为什么对脱毒处理后产生的植株必须进行病毒鉴定为什么已通过病毒特定病毒鉴定的无病毒苗还须重复鉴定11.使用植物生长物质应注意些什么12.为什么幼胚比成熟胚培养要求的培养基成分复杂13.胚胎培养技术在育种工作中有哪些应用14.试比较花药培养与花粉培养的异同;15.简述酶法分离原生质体的步骤.答:叶片表面消毒→去除表皮,将叶片切成小块→叶碎片放入含有酶和渗透压稳定剂的溶液中→摇床保温培养→原生质体沉到培养皿底部→除去酶溶液→将原生质体移入CPW清洗→离心→清洗基质两次→重悬浮于培养基16.影响马铃薯茎尖培养脱毒的因素有哪些17.简述人工种子生产步骤答:选取目标植物→从适合的外植体上诱导愈伤组织→将愈伤组织转移到液体培养基→愈伤组织在液体培养基中增生扩大→愈伤组织转移至无激素培养基→产生体细胞胚→包裹人工种皮→炼苗→温室大棚播种→获得目标植物18.愈伤组织的形态发生有哪两种情况并比较各自由此形成完整植株的不同;1、答:愈伤组织的形态发生可通过两种途径实现,一种是根芽器官直接分化形成植株,即器官发生途径;另一种是产生具胚芽、胚根的胚状体结构再形成植株,即体细胞胚胎发生途径;在器官发生途径中,芽或芽原基起源于培养组织中比较表层的细胞,即外起源,而根原基则发生于组织较深处,呈现单向极性,所形成植株的维管组织与外植体的维管组织联在一起;而在胚状体发生途径中,绝大多数体细胞胚起源于单细胞,形成的胚状体有双极性,维管组织与外植体没有联系;19.简述幼胚和成熟胚的区别;20.无病毒原种母株的保存及繁殖中最关键的问题是什么怎样解决21.NAA的中文名称是什么有何作用和特点答:NAA的中文名称叫萘乙酸,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生长素;其在植物体内有促使茎和节间伸长、向性运动、顶端优势、器官脱落和生根的作用;在组织培养中NAA被用于诱导细胞的分裂和根的分化,并能与细胞分裂素互作促进茎芽的增殖;六、论述题1.请你设计一个组培实验室,说明你设计组培实验室各分室的作用及其所需主要仪器设备;2.请论述非洲菊的无菌苗的诱导、继代快繁、生根培养及其驯化移栽过程;3.某地区的一种马铃薯经多年的种植后,植株变的矮小,产量和品质都下降,怀疑是由病毒所至;请你设计一个病毒的鉴定和脱毒的技术方案;4.请阐述原生质体的分离、纯化和活力鉴定的技术过程;5.请分别列出七种仪器设备和七种玻璃器皿的名称,并说明它们的作用;6.请阐述用大蒜脱毒和快繁的程序;为什么试管苗在经过热处理和茎尖培养等方法脱毒后,还需要进行病毒的鉴定7.请论述非洲菊的无菌苗的诱导、继代快繁、生根培养及其驯化移栽过程;8.请论述香石竹的无菌苗的诱导、继代快繁、生根培养及其驯化移栽过程;9.现在需要你配制3升胡萝卜肉质根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其配方为MS+2.4-D2mg/L+KT0.2mg/L+蔗糖3%+琼脂0.7%,请你阐述培养基的配制和分装直到灭菌的全部技术过程;。

植物组织培养试题库(整理)

植物组织培养试题库(整理)

一、填空题1、植物组织培养成功与否,一方面取决于培养材料本身的性质;另一方面取决于培养基的种类和成分。

2.一个已停止分裂的成熟细胞转变为____分生______状态,并形成___细胞团_______的现象称为"脱分化"。

3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三大难题分别为褐变、污染和玻璃化。

4具有防止褐变作用的维生素是_____维生素C____。

5病毒在植物体内的运转方式有短距离运转和长距离运转两种,前者经过胞间连丝向邻近细胞中扩散,速度很慢。

后者通过寄主植物韧皮部的疏导组织随着营养输送进行转移,速度很快。

6、6-BA / NAA的高低决定了外植体的发育方向,比值低时促进_____根_____的生长,这时___分化_____占主导地位;比值高促进__苗___的生长,这时__分裂__占主导地位;悬浮培养的材料必须达到悬浮培养物质分散性多、细胞核较小均一性好和生长迅速等三个要求。

7、连续培养是指在培养过程中,以不断抽取用过的培养基并注入新鲜的培养基,使培养不断得到养分补充,保持其稳定状态的培养。

8.培养基的母液一般是配成大量元素,微量元素,维生素和_氨基酸_4类存放备用。

MS培养基中组成大量元素的盐类分别是_硝酸钾_和_硝酸铵_。

9.一般情况下,细胞分裂/生长素的比值高,有利于愈伤组织长_芽_,比值低有利于长_根_。

10.在植物的材料灭菌中,酒精的浓度用70%~75%,处理时间一般在几秒至几十秒范围,是靠_使蛋白质凝固_杀菌的;升汞的浓度一般用1%~2%,处理的时间在5~10min范围,升汞是靠_Hg2+_杀菌的;杀菌剂中的次氯酸钠是靠_ClO-_杀菌的。

11.培养植物适宜的温度大多在_25±2℃_,光照强度在_1000lx_,光照时间在_16h_。

12、进行热处理植物脱毒的温度在__85℃___左右。

13、配制螯合态铁盐需要的成分是__FeSO4·7H2O__和_Na2-EDTA_。

植物组织培养试卷及答案4套

植物组织培养试卷及答案4套

《植物组织培养》试题(一)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一般培养室控制的温度是________,培养基常选用的pH值是________。

2、在组织培养中,培养基常用____________法灭菌,不耐热物质用_________法灭菌。

3、非洲菊的叶片_______,故没有直立的茎,在组织培养的继代过程中用________法繁殖。

4、1962年,Murashige 和Skoog为培养烟草细胞设计了____培养基,其特点是__________浓度较高,且为较稳定的_______________。

5、从单个细胞或外植体形成的愈伤组织,大致要经历 ______、____和___期。

6、6-BA / NAA 的高低决定着外植体的发育方向,其比值高时________,比值低时_______________。

7、脱毒苗培养的常用两种方法是_______和__________。

8、菊花在生产实践中常用 _______法繁殖,在组织培养可用______作为外植体进行培养。

9、草莓属于_____科植物,用微尖培养草莓主要使其____,从而提高产量和质量。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对外植体材料用酒精消毒目的只是灭菌。

()2、菊花属于球根花卉,而兰花属于宿根花卉。

()3、诱导愈伤组织重新脱分化出各种不同的器官和组织,这个过程称为脱分化。

()4、MS0培养基是没有激素的培养基。

()5、受精卵和体细胞都具有全能性。

三、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1、细胞全能性2、灭菌3、玻璃化现象4、指示植物5、驯化四、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下列哪种不是原生质体分离所用的酶A 纤维素酶B 半纤维素酶C果胶酶D淀粉酶()2、下列哪种不是组织培养常用的维生素A:维生素B2 、B:维生素B1 、C:维生素B6、 D:维生素C()3、在花药培养中下列哪种不是花粉的发育过程。

A营养细胞发育途径 B 生殖细胞发育途径C 胚状体发育途径D 花粉均等分裂途径()4、下列哪种激素不属于生长素类①IAA ②IBA ③6-BA ④NAA()5、在未成熟胚胎培养中下列哪种不常见的生长方式A“胚性”生长B早熟萌发C先胚根后胚芽D先形成愈伤组织再分化()6、适于花粉培养的最佳时期是__A双核期B单核期C多核期D无核期()7、下面哪种是MS培养基大量元素所用药剂A 硫酸镁B 硫酸亚铁C硫酸锌 D 硫酸铜()8、下列哪种不是在MS培养基起作用的有机物A氨基酸 B 肌醇 C 维生素 D 琼脂()9、常见的组织培养程序包括①取材②接种③灭菌④做培养基A①②③④B①④③②C①③②④D①④②③()10、和组织培养相似的代名词是A 克隆B有性生殖C孤雌生殖 D 单性生殖五、简答题(共50分)1、6-BA在组织培养中有何作用?(6分)2、述活性炭在组织培养中有哪些作用及使用注意事项?(6分)3、什么叫花粉看护培养法?原理是什么?(6分)4、尖培养脱毒的原理是什么?接种时应注意什么?(6分)5、移栽驯化香石竹时怎样选用基质和搭配基质?(6分)6、接种室有哪些技术要求?(6分)7、用湿热法进行高压灭菌的大致步骤有哪些?(7分)8、怎样用指示植物法鉴定草莓是否含有病毒?(7分)《植物组织培养》试题 (二)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在分离原生质体酶溶液内,需加入一定_____稳定剂,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完整版)植物组织培养试题及答案总结

(完整版)植物组织培养试题及答案总结

(完整版)植物组织培养试题及答案总结《绪论》复习题及参考答案⼀、填空:★1、根据培养的材料,植物组织培养分:愈伤组织培养、器官培养、细胞培养、原⽣质体培养、悬浮培养等类型。

2、植物组织培养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萌芽阶段、奠基阶段和快速发展和应⽤阶段。

3、1902年,Haberlandt提出了植物细胞“全能性”学说,1934年,White出版了《植物组织培养⼿册》从⽽使植物组织培养为⼀门新兴学科。

⼆、名词解释:★1、植物组织培养(plant tissue culture):是指通过⽆菌和⼈⼯控制的环境条件下,利⽤适当的培养基,对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细胞及原⽣质体进⾏培养,使其再⽣细胞或完整植株的技术。

由于培养材料已脱离了母体,⼜称为植物离体培养(Plant culture in vitro)。

2、脱分化(dedifferentiation):由⾼度分化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产⽣愈伤组织的过程,称为植物细胞的脱分化。

3、再分化(redifferentiation):脱分化产⽣的愈伤组织继续进⾏培养⼜可以重新分化成根或芽等器官,这⼀过程称为植物细胞的再分化。

★4、外植体(explant):由活体(in vivo)植物体上切取下来的,⽤于组织培养的各种接种材料。

包括各种器官、组织、细胞或原⽣质体等★5、愈伤组织(callus):原指植物在受伤之后于伤⼝表⾯形成的⼀团薄壁细胞,在组培中则指在离体培养过程中形成的具有分⽣能⼒的⼀团不规则的薄壁细胞,多在植物体切⾯上产⽣。

三、问答题:1、简述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依据?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依据是细胞全能性学说,即植物体的每⼀个细胞都携带有⼀套完整的基因组,并具有发育成为完整植株的潜在能⼒。

★2、植物组织培养有哪些特点?(1)培养条件可以⼈为控制(2)⽣长周期短,繁殖率⾼:(3)管理⽅便,利于⼯⼚化⽣产和⾃动化控制:★3、植物组织培养的分类?(1)根据培养对象不同:组织培养、器官培养、胚胎培养、细胞培养、原⽣质体培养等;(2)根据培养物培养过程:初代培养、继代培养;(3)根据培养基的物理状态:固体培养、液体培养。

植物组织培养 复习题

植物组织培养 复习题

名词解释:植物组织培养:不仅包括在无菌条件下利用人工培养基对植物组织的培养,而且包括对原生质体悬浮细胞核植物器官的培养工厂化育苗:以先进的育苗设施和设备装备种苗生产车间,将现代生物技术,环境调控技术,施肥灌溉技术,信息管理技术贯穿种苗生产过程,以现代化,企业化的模式组织种苗生产和经营以实现种苗的规模化生产愈伤组织:在人工培养基上由外植体长出来的一团无序生长的薄壁细胞脱分化:以分化的细胞在一定因素作用下重新恢复分裂机能并改变原来的发展方向而沿着一条新的途径发育的过程再分化:脱分化的细胞团或组织经重新分化而产生出新的具有特点,结构和功能的组织或器官的一种现象外植体:由活植体上切取下来进行培养的那部分组织或器官植物细胞全能性:任何具有完整的细胞核的植物细胞都拥有形成一个完整植株所必需的全部遗传信息继代培养:由最初的外植体上切下新增的组织,转入新的培养基上继续培养灭菌:采用强烈的理化因素使任何物体内外部的一切微生物永远丧失其生长繁殖能力的措施消毒:采用较温和的理化因素,仅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的一部分对人体有害的病原菌,对被消毒的物体基本无害的措施大量元素:植物所需浓度大于0.5mmol/L的元素称大量元素或主要元素微量元素:植物所需浓度小于0.5mmol/L的元素称微量元素或次要元素无性系:由一个个体通过无性繁殖产生的一个群体快速繁殖技术: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将优良植株的器官,组织成细胞进行离体培养,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遗传性较为一致的个体的方法或技术植物种质保存:利用天然或人工创造的适宜环境,使个体中所含的遗传物质保持其遗传完整性,有高的活力,能通过繁殖将其遗传特性传递下去穴盘育苗:以草炭,蛭石,珍珠岩等轻型材料为基质,以不同规格的穴盘为容器,采用机械自助精量播种生产线完成装填,压穴,播种,覆土,镇压和浇水等系列作业,在催芽室和温室等设施内进行有效管理,一次培养成苗的现代化育苗技术水培育苗:利用成型的膨化聚苯乙烯格盘成泡沫为载体,在营养液内培育秧苗扦插育苗:取植物体的部分营养器官插入基质中,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促使其生根,培养成幼苗的育苗方式解答题:1.植物组织培养包括哪些类型?包括愈伤组织培养、悬浮细胞培养、器官培养(胚,花药,子房,根和茎的培养等)、茎尖分生组织培养和原生质体培养。

园林植物组织培养题库及答案

园林植物组织培养题库及答案

园林植物组织培养题库及答案植物组织培养试题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30分)1、细胞全能性:2、外植体:3、植物组织培养:4、脱分化:5、再分化:6、愈伤组织:7、玻璃化”现象8、初代培养基:9、继代培养:10、液体培养:11、母液:12、热处理脱毒:13、指示植物:14、器官培养:15、原生质体: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65分)1、6-BA/NAA的高低决定了外植体的发育方向,比值低时促进__________的生长,这时__________占主导地位;比值高促进__________的生长,这时__________占主导地位。

2、用次氯酸钠灭菌时应用无菌水冲洗_____次,用氯化汞灭菌应冲洗______次以上。

3、固体培养基熬制的主要目的是让溶解。

4、外植体的消毒流程一般是先用消毒10--30秒,再用__________消毒5—15分钟,然后用无菌水冲洗5次以上或用__________消毒5--30分钟,然后用无菌水冲洗3次。

5、组织培养中有三大不易解决的问题,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某培养基为MS+BA2mg/l+NAA0.2mg/l,问:如果做2升,应加激素的毫升数为BA__________,NAA__________。

(BA母液为0.5mg/ml,NAA为0.5mg/ml)。

7、生根培养基常用的生长素为,,8、培养用具的常用灭菌方法有、、9、某些生长调节物质及抗生素、酶类物质遇热不稳定,对其灭菌时不能进行,而要进行10、污染的原因从病源菌上分析主要有两大类、11、进行植物组织培养时,外植体可以是、、、12、在培养基中添加活性炭的目的主要是利用其,减少一些有害物质的影响。

13、根据培养物的培养过程,培养基可以分为和14、配制培养基时,常用和调节pH。

大多数植物要求的pH范围在15、在配制培养基时,可以在培养基中添加,利用其吸附能力,可以降低褐变的发生,但它对物质的吸附16、培养基的种类按其态相不同分为与,其灭菌方法一般采用17、pH的大小会影响琼脂的凝固能力,一般当pH大于6.0时,培养基将会,低于5.0时,琼脂18、植物组织培养按培养的方式分为_______培养和_______培养。

2024-2025植物组织培养高考题汇编(含详解)

2024-2025植物组织培养高考题汇编(含详解)

1.(2024广东卷)(16分)铁皮石斛是我国珍贵中药,生物碱是其有效成分之一,应用组织培育技术培育铁皮石斛拟原球茎(简称PLBs,类似愈伤组织)生产生物碱的试验流程如下:在固体培育基上,PLBs的重量、生物碱含量随增殖培育时间的改变如图17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⑴选用新生养分芽为外植体的缘由是,诱导外植体形成PLBs的过程称。

⑵与黑暗条件下相比,PLBs在光照条件下生长的优势体现在,,。

⑶脱落酸(ABA)能提高生物碱含量,但会抑制PLBs的生长。

若采纳液体培育,推想添加适量的ABA可提高生物碱产量。

同学们拟开展探究试验验证该推想,在设计试验方案是探讨了以下问题:①ABA的浓度梯度设置和添加方式:设4个ABA处理组,1个空白比照组,3次重复。

因ABA受热易分解,故肯定浓度的无菌ABA母液应在各组液体培育基后按比例加入。

②试验进程和取样:试验50天完成,每10天取样,将样品(PLBs)称重(g/瓶)后再测定生物碱含量。

如初始(第0天)数据已知,试验过程中还需测定的样品数为。

③依所测定数据确定相宜的ABA浓度和培育时间:当某3个样品(重复样)的时,其对应的ABA浓度为相宜浓度,对应的培育时间是相宜培育时间。

【答案】(1)细胞分化程度低,简单诱导形成PLBs(2分);细胞的脱分化(2分)(2)生长起始快(2分),快速生长时间较长(2分);PLBs产量较高(2分);(3)①灭菌、冷却(2分);②75(2分);③PLBs重量和生物碱含量乘积的平均值最大(3分)【解析】(1)新生养分芽分裂实力强,全能性简单表达;依据题干可知,PLBs类似愈伤组织,外植体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是脱分化。

(2)据图分析,光照下PLBs的重量高于黑暗条件下,缘由可能是光照有利于细胞增殖、叶绿体的形成和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3)①由于ABA受热易分解,所以各种液体培育基灭菌后,冷却,再加入不同浓度的ABA ②依据题干可知,试验50天完成,每10天取样,须要取样5次,4个ABA处理组,1个空白比照组,3次重复,因此每次取样须要记录15个样品中的数据,共须要测定样品数75 ③适量的ABA可提高生物碱产量,当样品的平均值最大时,所对应的ABA浓度和时间为最适。

植物组培自测题与参考标准标准答案(简)

植物组培自测题与参考标准标准答案(简)

第1章复习测试题二、填空题1.根据外植体地不同,一般可以将植物组织培养分为:植株培养、胚胎培养、器官培养、组织培养、细胞培养和原生质体培养.2.在植物组织培养中,外植体脱分化后,再分化形成完整植株地途径有两条:一是器官发生途径,二是胚状体途径.3.通过器官发生再生植株地方式有三种:第一种最普遍地方式是先分化芽,再分化根;第二种是先分化根,再分化芽,这种方式中芽地分化难度比较大;第三种是在愈伤组织块地不同部位上分化出根或芽,再通过维管组织地联系形成完整植株.4.体细胞胚发生地途径可分为间接途径和直接途径.5.植物组织培养地整个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一个多世纪来,植物组织培养地发展大致可以分为探索、奠基和迅速发展三个阶段.6.在Schleiden和Schwann所发展起来地细胞学说推动下,1902年德国植物生理学家G.Haberlandt提出了细胞全能性地设想,并成为用人工培养基对分离地植物细胞进行培养地第一人.7.White、Gautheret和Nobecourt在1939年确立地植物组织培养地基本方法,成为以后各种植物组织培养地技术基础,他们三人被誉为植物组织培养地奠基人.8.1958年英国人Steward等将胡萝卜髓细胞培养成为一个完整植株,首次通过实验证明了植物细胞地全能性,成为植物组织培养研究历史中地一个里程碑.9.1960年Cocking等人用酶分离原生质体获得成功,开创了植物原生质体培养和体细胞杂交工作.同年Morel培养兰花地茎尖,获得了快速繁殖地脱毒兰花.其后,国际上相继把组织培养技术应用到兰花地快速繁殖上,建立了“兰花工业”.10.花药培养在20世纪70年代得到了迅速发展,获得成功地物种数目不断增加,其中包括很多种重要地栽培物种.烟草、水稻和小麦等地花培育种在我国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地成就.三、是非题(×)1.从理论上说,所有地植物细胞与组织材料都能培养成功,其培养地难易程度基本相同.(√)2.愈伤组织是一种最常见地培养类型,因为除了茎尖分生组织培养和少数器官培养外,其它培养类型都要经历愈伤组织阶段才能产生再生植株.(√)3.在组织培养中可采用愈伤组织诱变、花粉培养诱变等方法来进行植物育种等.(×)4.单倍体育种已成为改良植物抗病、抗虫、抗草、抗逆性、品质等特性地新地重要手段.(√)5.利用植物组织或细胞大规模培养,可以从中提取所需地天然有机物,如蛋白质、脂肪、糖类、药物、香料、生物碱、天然色素以及其它活性物质.四、选择题1.在A中培养物生长过程中排出地有害物质容易积累,由此造成自我毒害,所以必须及时转移.A.固体培养基 B. 液体培养基 C.初代培养基 D.继代培养基2.用C技术可以克服杂交不亲合地障碍,使杂种胚顺利生长,获得远缘杂种.A.体细胞杂交 B.基因工程 C.胚培养 D.单倍体育种3.A是打破物种间生殖隔离,实现其有益基因交流,改良植物品种,以致创造植物新类型地有效途径.A.体细胞杂交 B.基因工程 C.人工种子 D.单倍体育种4.D方法不仅可以快速获得纯系,而且还能缩短育种年限、提高选择效率.A.胚培养 B.基因工程 C.人工种子 D.单倍体育种5.B是指将植物离体培养产生地体细胞胚包埋在含有营养成分和保护功能地物质中,在适宜条件下能发芽出苗地颗粒体.A.胚培养 B.人工种子 C.基因工程 D.单倍体育种第2章复习测试题二、填空题1.植物组织培养是一项技术性较强地工作.为确保培养成功,植物组织培养地全过程要求严格地无菌条件和无菌操作,在专门地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内进行.2.一个标准地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要能够满足整个组织培养工艺流程,通常需要具备以下四个单元:准备室、缓冲室、无菌操作室和培养室.3.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地大小、简繁可以根据组培目地而定,但必须能够完成培养基配置、无菌接种和培养三个基本环节.4.常见地培养器皿有试管、三角瓶、广口培养瓶、和培养皿.5.植物组织培养地无菌操作需要镊子、剪刀、解剖刀、接种针等金属用具6.清洗玻璃器皿用地洗涤剂主要有肥皂、洗洁精、洗衣粉和铬酸洗涤液.7.新购置地器皿地清洗是,先用稀盐酸浸泡,然后用肥皂水洗净,清水冲洗,最后用蒸馏水冲淋1遍,干后备用三、是非题(√)1.无菌操作室适当位置应吊装1~2盏紫外灯,用以经常地照射灭菌.(×)2.瓶口封塞可用多种方法,但要求绝对密闭,以防止培养基干燥和杂菌污染.(√)3.分注器地作用是把配制好地培养基按一定量注入到培养器皿中.(×)4.干燥箱用于干燥需保持80~100℃;进行干热灭菌需保持120℃,达1~3小时.(√)5.培养室湿度要求恒定,一般保持相对湿度70%~80%.四、选择题1.A用于配制培养基时添加各种母液及吸取定量植物生长调节物质溶液.A.移液管B.分注器C.过滤灭菌器 D.酸度计2.C也称解剖镜,用于切取很小地外植体(如茎尖分生组织、胚胎等)和解剖、观察植物地器官、组织等.A.倒置显微镜B.电子显微镜C.双目实体显微镜D.普通生物显微镜3.离心机用于分离培养基中地细胞以及解离细胞壁内地原生质体.一般选择低速离心机,每分钟C转左右即可.A.1000B.2000C.3000D.40004.植物组织培养地振动速率可用每分钟A次左右,摇床冲程在左右.A.100,3cm B.100,2cmC.200,3cm D.200,3cm5.培养室温度一般要求常年保持C℃左右.A.20 B.22 C.25 D.28第3章复习测试题二、填空题1.培养基地成分主要包括无机营养、维生素、氨基酸、有机附加物、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糖类、琼脂、其它成分和水等.2.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要注意决定愈伤组织生根还是生芽地关键取决于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之间浓度地比率.当配制地培养基中生长素/细胞分裂素地比例高时则有利于生根;生长素/细胞分裂素地比例低时则有利于生芽;若两者浓度相当时,既不利于生根,也不利于生芽,而是愈伤组织地产生占优势.3.蔗糖,葡萄糖和果糖都是较好地碳源.一般多用蔗糖,其浓度为2%-5%.4.在灭菌之前,培养基地pH值一般都调节到5.0~6.0,最常用地是5.6~5.8.pH值一般用1mol/L盐酸调低,用1mol/L氢氧化钠调高.5.MS培养基是1962年Murashige和Skoog为培养烟草材料而设计地.它地特点是无机盐地浓度高,具有高含量地氮、钾,尤其硝酸盐地用量很大,同时还含有一定数量地铵盐.6.N6培养基是1974年由我国地朱至清等为水稻等禾谷类作物花药培养而设计地.其特点是KNO3和(NH4)2SO4含量高且不含钼.7.根据培养基作用地不同,培养基分为诱导培养基、增殖培养基和生根培养基三种.三、是非题(√)1.常用地生长素类植物生长调节物质有IAA、IBA、NAA、2,4-D等.(×)2.组培过程中培养物地细胞分裂停止,绿叶变黄,进而变白,这属于缺氮症.(×)3.维生素C是所有细胞和组织必须地基本维生素,可以全面促进植物地生长(×)4.在植物组织培养中,GA3、IAA、ZT、ABA、NAA、泛酸钙、植物组织提取物等不能进行高压高温灭菌,需要进行过滤灭菌.(√)5.在培养基配制时常常把Fe盐单独配制,把FeS04和螯合剂乙二胺四乙酸钠(Na2EDTA)先分别配成溶液,再相互混合使形成螯合铁用于培养基中,以防止沉淀和助其被植物吸收.四、选择题1.下列不属于生长素类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地是_____A____.A.KT B. IAAC. NAAD. IBA2.下列培养基中____C _____无机盐地浓度最低.A. MS培养基;B.B5培养基;C.White培养基;D. N6培养基3.影响培养基凝固程度因素有____D_____.A. 琼脂地质量好坏;B. 高压灭菌地时间;C. 高压灭菌地温度;D. 培养基地pH4.活性炭在组织培养中地作用有_________A B C.A. 吸附有毒物质;B. 减少褐变,防止玻璃化;C. 创造黑暗环境,利于根地生长;D. 增加培养基中地养分5.下列不属于大量元素地盐是____C_____.A. NH4NO3;B. KNO3;C. ZnSO4·7H2O;D. MgSO4·7H2O第4章复习测试题二、填空题1.选择适宜地外植体需从植物基因型、外植体来源、外植体大小、取材季节及外植体地生理状态和发育年龄等方面加以考虑.2.70%~75%酒精具有较强地杀菌力、穿透力和湿润作用,可排除材料上地空气,利于其它消毒剂地渗入.3.外植体接种后,须置于适宜地条件下进行培养,培养条件主要包括温度、光照、湿度和通气,还有培养基地pH值等.4.外植体地培养可分为初代培养、继代培养与生根培养等阶段5.真菌性污染主要指霉菌引起地污染,往往表现出白、黑或绿等不同颜色菌丝块症状,其蔓延速度较细菌慢.一般接种后7天左右才可发现.三、是非题(√)1.氯化汞能使菌体蛋白变性,造成菌体生物酶失去活性,从而抑制微生物繁殖,灭菌效果极好.但使用后残留液对外植体有毒害作用,需用无菌水进行多次冲洗.(√)2.每次接种前,可用70%酒精喷雾接种室,使空气中地细菌和真菌孢子随灰尘地沉降而沉降;用70%酒精擦洗超净工作台面,再用紫外灯照射20min.(×)3.光照条件下有利于细胞、愈伤组织地增殖,而器官地分化往往需要黑暗,(√)4.生根培养可采用1/2或1/4MS培养基,全部去掉细胞分裂素,并加入适量地生长素.(×)5. 驯化时初期保持温室地湿度,后期可以直接恢复到自然条件下地湿度.四、选择题1. 细菌繁殖速度很快,一般在接种后A d即可发现.A.1-2;B.5-6;C.10-12;D. 15-162.B能使菌体蛋白变性,造成菌体生物酶失去活性,从而抑制微生物繁殖,灭菌效果极好.A.酒精;B.氯化汞;C.次氯酸钠;D. 抗生素3.接种使用地解剖刀、镊子、培养皿、滤纸、三角瓶等要事先经D处理.A.高温灭菌B. 干热灭菌C.过滤灭菌D. 高压蒸汽灭菌4.在剥离微茎尖或幼胚时,必须应用地仪器是A .A.低倍显微镜B.高倍显微镜C.解剖镜D.放大镜5.一般来说,在植物组织培养中,培养物地污染、褐变以及玻璃化现象是最常见问题,尤其是B现象危害最严重.A.污染B.褐变C.玻璃化D.无第5章复习测试题二、填空题1.植物生长调节物质中生长素对离体根地影响有三种情况:生长素促进离体根地生长(如玉米、小麦等),有些植物(如黑麦、小麦地一些变种)离体根要依赖于生长素地作用,生长素抑制樱桃、番茄等植物离体根地生长.2.适合于根培养地培养基多为无机离子浓度低地White培养基,适合于茎培养地培养基多为多为无机离子浓度高地MS培养基,叶培养常用地培养基有MS、B5、White、N6等.3.离体叶组织茎和芽地发生途径有直接产生不定芽、由愈伤组织产生不定芽、胚状体形成及其他途径.4.单倍体加倍地途径有三条:自发加倍(或称自然加倍)、人工加倍和从愈伤组织再生.5.被子植物地花粉发育可分为四个时期:四分孢子期、单核期(小孢子期)、二核期和三核期(雄配子期).三、选择题1.以下植物中,最适合茎段诱导出丛生芽地是_____A.A.月季B.大花蕙兰C.蝴蝶兰D.红豆杉2. 以下植物中,最适合叶片诱导,从而再生植株地是______B.A.月季 B.秋海棠 C.大蒜 D.菊花3.对于大多数植物来说,花粉培养地适宜时期是________C.A.四分孢子期B.三核期C.单核晚期D.二核期4.花药培养中为了促进愈伤组织或胚状体地形成,提高花粉地诱导率,可以对花药进行各种预处理,禾谷类作物常用地预处理方法是A处理.A.低温B.高温 C.辐射 D.化学试剂5.适用于禾谷类花药培养地培养基是D.A.MS B. WhiteC. MillerD. N6四、是非题(×)1.植物组织培养切取外植体时,所切取地外植体越小越好.(×)2.1/2MS培养基是指其母液浓度、琼脂用量、蔗糖用量、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地用量都是MS地1/2.(×)3.在植物组织培养中,植物对培养时地温度要求是一样地.(×)4.糖类在培养基中主要作为有机碳源起营养地作用,并调节培养基地渗透压.对于幼胚和成熟胚来说,培养时要求蔗糖地浓度在8%以上.(√)5.花药对离体培养地反应存在“密度效应”,因此接种密度不宜太少,以形成一个合理地群体密度,促进诱导率地提高.第7章复习测试题二、填空题1.在通过微茎尖培养脱毒时,外植体地大小应以成苗率和脱毒率综合确定,一般以0.3-0.5mm、带1-3个叶原基为好.2.茎尖培养脱毒时,一般顶芽地脱毒效果比侧芽好,生长旺盛季节地芽比休眠芽或快进入休眠地芽地脱毒效果好.3.在去除植物病毒时,茎尖培养结合热处理可明显提高脱毒效果,但不足之处是脱毒时间相对延长.4.指示植物法可以分为汁液接种法和嫁接接种法.草莓脱毒苗常用指示植物小叶嫁接法进行病毒鉴定.5.无病毒苗低温保存,就是将茎尖或小植株接种到培养基上,放在1~9℃地低温下保存,超低温保存是将试管苗放在-196℃地液氮低温下进行保存.6.玻璃化超低温保存方法包括玻璃化法和包埋玻璃化法 .三、判断题(√)1.研究表明,通过顶端分生组织培养,能够脱除植株营养体部分地病毒,获得无病毒植株.(√)2.茎尖大小与脱毒效果呈负相关,而与茎尖培养地成活率呈正相关.(×)3.热水处理对活跃生长地茎尖效果较好,既能消除病毒,又能使寄主植物有较高地存活机会,目前热处理大多采用这种方法.(√)4.无病毒原种即使在隔离区内种植,仍有重新感染地可能性,因此还要定期进行病毒测定.(×)5.利用茎尖培养或其他途径得到地无毒苗不必进行病毒鉴定.四、选择题1.同一植株下列B部位病毒地含量最低.A.茎段B.根尖生长点细胞C.茎节细胞D.叶柄细胞2.利用植物组织培养进行脱毒,最常用地是 A.A.茎尖脱毒B.愈伤组织脱毒C.微尖嫁接脱毒D.花药脱毒3.对于不易生根,较难形成完整植株地植物来说,最好地脱毒方法是C.A.茎尖脱毒B.愈伤组织脱毒C.微尖嫁接脱毒D.花药脱毒4.在脱毒苗脱毒效果检测中B专一性最强、效果最好.A.指示植物法B.抗血清鉴定法C.电镜检测法D.分子生物学鉴定法5.无病毒苗长期保存地方法A.A.低温保存B.冷冻保存C.隔离保存D.种植保存第8章复习测试题二、填空题1.我国学者罗士韦根据植物组织培养离体分化过程地差异,将植物离体再分化过程分为原球茎发生型、芽增殖型、器官发生型、胚状体发生型和无菌短枝型5类.2.丛生芽增殖是目前应用最广泛地组培快繁方法,适用于这种快繁方法地植物种类也比较多,因为它不经过发生愈伤组织而再生,是最能使无性系后代保持原种特性地一种繁殖方式.3.通过体细胞胚状体地发生,来进行无性系地大量繁殖具有极大地潜力,其特点是成苗数量多、速度快、结构完整.3.植物快繁殖程序一般可以分为4个阶段:启动和建立稳定地无菌培养系、芽苗地增殖、生根与壮苗、试管苗地移栽驯化.4.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进行快速繁殖受到许多因素地影响,主要有外植体、培养基、培养条件、继代培养次数等6.组培育苗工厂生产车间一般由以下5个部分组成:洗涤灭菌车间、化学实验车间、接种车间、培养车间和移栽车间(包括温室和苗圃).三、是非题(√)1.原球茎可理解为缩短地、呈珠粒状地、由胚性细胞组成地、类似嫩茎地器官.(×)2.植物快繁时,培养周期愈长、每次增殖地倍数愈高,年增殖总倍数就更高.(×)3.在组培快繁中为避免发生变异,大多希望产生愈伤组织,能尽快出苗,因此生长素用量宜适当控制.(√)4.接种增殖与生根地比例取决于增殖率,增殖倍率高地,生根地比例大,每个工作日需用地母株瓶数较少,产苗数较多.(√)5.快速繁殖过程中繁殖系数、生根率和移栽成活率高、增殖、生根周期短,生产成本就低.四、选择题1.B途径再生地植株中出现变异地可能性往往较大,而变异频率太高会降低组培苗地商品价值.A.丛生芽增殖 B.器官发生型不定芽 C.器官型不定芽 D. 微型扦插2.B阶段地主要目标是维持培养物稳定增殖,达到需要数量.A.启动和建立稳定地无菌培养系B. 芽苗地增殖 C. 生根与壮苗D. 试管苗地移栽驯化3.一植物从12瓶试管苗开始,每瓶有6株苗,周期增殖3倍,一年可增殖8次,理论上全年可繁殖地苗约是A.A.47.24万株B.17.28万株C.4.724万株D.1728株4.某植物每天接种2000株,生根率为75%,污染率在9%,按全年300工作日计算,全年出瓶苗数约为C株.A.40.50万株 B.4.05万株 C.40.95万株D.4.95万株5.某植物扩繁中每天有5人接种,每人每天按接种100瓶计算,如一个月为一个增殖周期,按每个月工作20天计算,则存架增殖总瓶数为D.A.12000B.120000C.1000D.10000版权申明本文部分内容,包括文字、图片、以及设计等在网上搜集整理.版权为个人所有This article includes some parts, including text, pictures, and design. Copyright is personal ownership.DJ8T7。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考核试卷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考核试卷
D. Western blot
14.植物组织培养中,以下哪些条件适宜于芽的分化?()
A.降低细胞分裂素浓度
B.提高生长素浓度
C.增加光照时间
D.提高温度
15.以下哪些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用于繁殖病毒-free植物?()
A.茎尖培养
B.胚培养
C.愈伤组织培养
D.叶片培养
16.植物组织培养中,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效果?()
3.植物组织培养可以在任何环境条件下进行,不需要控制环境因素。(×)
4.在植物组织培养中,愈伤组织的形成通常需要降低细胞分裂素的浓度。(×)
5.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用于生产无病毒植物,从而提高植物的健康状况。(√)
6.在植物组织培养中,所有的植物细胞都能在相同的培养基上生长和分化。(×)
7.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只能用于实验室研究,不能应用于生产实践。(×)
A. 70%酒精
B. 10%次氯酸钠
C. 1%硝酸银
D. 5%苯酚
5.植物组织培养中,决定植物生长方向的因素是:()
A.光照方向
B.培养基成分
C.培方式可以用于快速繁殖:()
A.胚培养
B.愈伤组织培养
C.芽培养
D.根培养
7.植物组织培养中,诱导愈伤组织的培养基通常含有较高浓度的:()
8.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实现对植物遗传特性的精确改变。(√)
9.在植物组织培养中,外植体的消毒可以使用紫外线照射的方法。(×)
10.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是一种快速、高效且成本低的植物繁殖方法。(√)
五、主观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
1.请简述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基本步骤,并说明每个步骤的重要性。
A.提高细胞分裂素浓度

植物组培自测题参考答案(1-4章)

植物组培自测题参考答案(1-4章)

1.根据外植体的不同,一般可以将植物组织培养分为:植株培养、胚胎培养、器官培养、组织培养、细胞培养和原生质体培养。

2.在植物组织培养中,外植体脱分化后,再分化形成完整植株的途径有两条:一是器官发生途径,二是胚状体途径。

3.通过器官发生再生植株的方式有三种:第一种最普遍的方式是先分化芽,再分化根;第二种是先分化根,再分化芽,这种方式中芽的分化难度比较大;第三种是在愈伤组织块的不同部位上分化出根或芽,再通过维管组织的联系形成完整植株。

4.体细胞胚发生的途径可分为间接途径和直接途径。

5.植物组织培养的整个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

一个多世纪来,植物组织培养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探索、奠基和迅速发展三个阶段。

6.在Schleiden和Schwann所发展起来的细胞学说推动下,1902年德国植物生理学家G.Haberlandt提出了细胞全能性的设想,并成为用人工培养基对分离的植物细胞进行培养的第一人。

7.White、Gautheret和Nobecourt在1939年确立的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方法,成为以后各种植物组织培养的技术基础,他们三人被誉为植物组织培养的奠基人。

8.1958年英国人Steward等将胡萝卜髓细胞培养成为一个完整植株,首次通过实验证明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成为植物组织培养研究历史中的一个里程碑。

9.1960年Cocking等人用酶分离原生质体获得成功,开创了植物原生质体培养和体细胞杂交工作。

同年Morel培养兰花的茎尖,获得了快速繁殖的脱毒兰花。

其后,国际上相继把组织培养技术应用到兰花的快速繁殖上,建立了“兰花工业”。

10.花药培养在20世纪70年代得到了迅速发展,获得成功的物种数目不断增加,其中包括很多种重要的栽培物种。

烟草、水稻和小麦等的花培育种在我国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成就。

三、是非题(×)1.从理论上说,所有的植物细胞与组织材料都能培养成功,其培养的难易程度基本相同。

(完整word版)植物组织培养试题

(完整word版)植物组织培养试题

植物组织培养试题一、名词解释1. 外植体2.愈伤组织培养3. 单倍体育种4. 液体悬浮培养5. 玻璃化现象1、外植体: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由植物体上切取的根、茎、叶、花、果、种子等器官以及各种组织、细胞或原生质体等统称为外植体。

2、热处理脱毒:利用病毒和植物细胞对高温忍耐性不同,选择适当的高温处理染病植株,使植株体内的病毒部分或全部失活,而植株本身仍然存活。

3、平板培养法:是把单细胞悬浮液与融化的琼脂培养基均匀混合,平铺一薄层在培养基底上的培养方法。

4、消毒:指杀死、消除或充分抑制部分微生物,使之不再发生危害作用。

5、玻璃化现象:在长期的离体培养繁殖时,有些试管苗的嫩茎、叶片呈现半透明水渍状,这种现象称为玻璃化。

1、脱毒苗:是指不含该种植物的主要危害病毒,即经检测主要病毒在植物内的存在表现阴性反应的苗木。

2、灭菌:是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杀死物体表面和孔隙内的一切微生物或生物体,即把所有生命的物质全部杀死。

3、褐变:是指外植体在培养中体内的多酚氧化酶被激活,使细胞里的酚类物质氧化成棕褐色的醌类物质,有时使整个培养基变褐,从而抑制其他酶的活性,影响材料的培养。

4、纸桥培养:将培养基中放入滤纸,再将材料置于滤纸上进行培养称为纸桥培养。

5、微尖嫁接:指在人工培养基上培养实生砧木,嫁接无病毒茎尖以培养脱毒苗的技术。

主要程序:无菌砧木培养—茎尖准备—嫁接—嫁接苗培养—移栽。

1. 植物细胞全能性:一个生活的植物细胞,只要有完整的膜系统和细胞核,它就会有一整套发育成一个完整植株的遗传基础,在适当的条件下可以通过分裂、分化再生成一个完整的植株。

2. 人工种子:将组织培养产生的体细胞胚或不定牙包裹在能提供养分的胶囊里,再在胶囊的外面包上一层具有保护功能和防止机械损伤的外膜,形成一种类似自然种子的结构。

3. 试管苗驯化:植物组织培养中获得的小植株,长期生长在试管或三角瓶内,体表几乎没有保护组织,生长势弱,适应性差,要露地移栽成活,完成由“异养”到“自养”的转变,需要一个逐渐适应的驯化过程。

植物组织培养习题

植物组织培养习题

植物组织培养习题《概述》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植物组织培养;2、脱分化;3、再分化;4、外植体;5、愈伤组织;6、器官发生;7、胚状体发生;8、细胞全能性二、问答题:1、简述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依据?2、植物组织培养有哪些特点?3、培养基的种类?4、植物组织培养主要应用于哪些方面?第1章《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的构建和操作技术》复习题一、填空:1、组织培养实验室必要的设备有。

2、培养基成分主要包括。

3、培养基最常用的碳源是,使用浓度在1%-5% 常用。

4、诱导胚状体比诱导芽的优点:、、。

5、试管苗的生态环境:、、、。

6、培养基中加入活性炭的目的:。

二、名词解释1、MS培养基;2、母液;3、褐变;4、玻璃化现象;5、消毒;6、灭菌;7、接种。

三、问答题一般组织培养的操作工序。

MS培养基的成分?论述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在组织培养中的作用?并列举常见的种类在培养基中加入活性炭有什么作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主要包括哪些环节?各环节的主要工作内容?如何配制组织培养用的培养基?组织培养中常用的灭菌方法?植物发生褐变的原因器官发生途径,植物重建的三种形式第2章《愈伤组织培养》复习题一、填空:1、绝大多数培养植物再生植株时都先经过阶段。

2、愈伤组织形成大致经历、和三个时期。

3、使用植物生长调节物质时要注意:和。

4、愈伤组织的形态发生方式主要有和方式。

二、名词解释:1、愈伤组织培养;2、继代培养;3、形态建成;4、体细胞胚;玻璃化褐变三、问答题愈伤组织的形态发生有哪些情况?胚状体特点?胚状体发生途径与器官发生途径形成植株的区别什么是体细胞胚?胚状体发生方式与不定芽发生方式相比有哪些特点?第3章《器官培养》复习题一、填空:1、植物器官培养主要是指的无菌培养。

2、茎尖培养根据培养目的和取材大小分为和两种类型。

前者主要是对茎尖进行培养,目的是;后者是对培养,目的是。

4、不定芽产生的途径:一是从上直接产生;二是从上产生。

5、离体叶培养是指包括等叶组织的无菌培养。

植物组织培养复习题(标准)

植物组织培养复习题(标准)

植物组织培养复习题一、填空题:1.植物脱病毒一般采用茎尖培养脱毒和热处理两种方法。

2.最典型的培养基是1962年发表的的一种适合于烟草愈伤组织快速生长的改良培养基,该培养基后来被称为MS培养基,现已广泛用于植物组织培养。

3.胚状体发育顺次经过原胚期、球形胚期、心形胚期、鱼雷形胚期和子叶期。

4.具有防止褐变作用的维生素是Vc。

5.植物组织培养按培养对象分为愈伤组织培养、器官培养、胚培养、细胞和原生质体培养等几种类型。

6.在通过微茎尖培养脱毒时,外植体的大小应以成苗率和脱毒率综合确定,一般以0.3~0.5mm、带1~3个叶原基为好。

7.对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灭菌时,一般情况采用的条件是121温度,保持时间是15~20分钟。

8.在幼胚培养基中,蔗糖的主要作用是维持渗透压、提供碳源和能源和防止幼胚早熟萌发。

9.植物组织培养中,微量元素铁的用量较大,由于在较高pH下,易形成Fe(OH)3沉淀,难以被吸收,所以多用硫酸亚铁(FeSO4·7H20)和乙二胺四乙酸(Na2-EDTA)形成的螯合物,并且单独配制。

10.种质保存大致分为原地保存和异地保寸两种方式。

11.外植体选择的原则是:选择优良的种质、选择健壮的植株、选择最适时期、选取适宜的大小。

12.细胞悬浮培养的方法有成批培养和连续培养等。

13.植物原生质体分离的方法有酶解法和机械法。

14.植板率是指已形成细胞团的单细胞与接种总细胞数的百分数。

15.花粉分离的方法有挤压法、磁搅拌法、漂浮释放法。

16.植物组织培养发展可分为三个时期:萌芽阶段、奠基阶段、快速发展和应用阶段。

17.一个年产4-20万株苗的商业性组织培养实验室,其总面积不应少于60平方米,可划分为准备室、缓冲室、无菌操作室和培养室。

18.盐酸硫胺素VB1是脱羧酶辅酶,吡哆醛VB6是转氨酶辅酶。

19.愈伤组织形成大致经历三个时期,即:诱导期、分裂期、分化期。

20.茎尖培养根据培养目的和取材大小可分为茎尖分生组织组织培养和普通茎尖培养两种类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组织培养复习题一、填空题:1.植物脱病毒一般采用茎尖培养脱毒和热处理两种方法。

2.最典型的培养基是1962年发表的的一种适合于烟草愈伤组织快速生长的改良培养基,该培养基后来被称为MS培养基,现已广泛用于植物组织培养。

3.胚状体发育顺次经过原胚期、球形胚期、心形胚期、鱼雷形胚期和子叶期。

4.具有防止褐变作用的维生素是Vc。

5.植物组织培养按培养对象分为愈伤组织培养、器官培养、胚培养、细胞和原生质体培养等几种类型。

6.在通过微茎尖培养脱毒时,外植体的大小应以成苗率和脱毒率综合确定,一般以0.3~0.5mm、带1~3个叶原基为好。

7.对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灭菌时,一般情况采用的条件是121温度,保持时间是15~20分钟。

8.在幼胚培养基中,蔗糖的主要作用是维持渗透压、提供碳源和能源和防止幼胚早熟萌发。

9.植物组织培养中,微量元素铁的用量较大,由于在较高pH下,易形成Fe(OH)3沉淀,难以被吸收,所以多用硫酸亚铁(FeSO4·7H20)和乙二胺四乙酸(Na2-EDTA)形成的螯合物,并且单独配制。

10.种质保存大致分为原地保存和异地保寸两种方式。

11.外植体选择的原则是:选择优良的种质、选择健壮的植株、选择最适时期、选取适宜的大小。

12.细胞悬浮培养的方法有成批培养和连续培养等。

13.植物原生质体分离的方法有酶解法和机械法。

14.植板率是指已形成细胞团的单细胞与接种总细胞数的百分数。

15.花粉分离的方法有挤压法、磁搅拌法、漂浮释放法。

16.植物组织培养发展可分为三个时期:萌芽阶段、奠基阶段、快速发展和应用阶段。

17.一个年产4-20万株苗的商业性组织培养实验室,其总面积不应少于60平方米,可划分为准备室、缓冲室、无菌操作室和培养室。

18.盐酸硫胺素VB1是脱羧酶辅酶,吡哆醛VB6是转氨酶辅酶。

19.愈伤组织形成大致经历三个时期,即:诱导期、分裂期、分化期。

种类型。

21.离体叶组织的茎和芽发生途径有:直接产生不定芽、由愈伤组织产生不定芽、胚状体形成、其它途径。

23.单细胞培养方法有看护培养法、微室培养法和平板培养法。

24.原生质体纯化的方法有:离心沉淀法、漂浮法、界面法。

25.试管苗的增殖率是指植物快速繁殖中间繁殖体的繁殖率。

26.低温保存是基本特征是保存材料的定期继代培养,不断繁殖更新。

27.快速冷冻法的关键是使细胞内的水分迅速越过冰晶生长的危险温度区,检测冷冻保存后的细胞和器官活力的最基本方法是再培养法28.茎尖培养的方法有固体培养法和纸桥培养法29.茎段培养是指对不带芽和带有腋(侧)或叶柄的茎切段进行离体培养的技术。

30.带芽茎段培养可能获得:单苗(芽)、丛生苗(芽)、完整植株、愈伤组织。

二、名词解释:1. 半连续培养:是指每隔一定时间后倒出一定量的悬浮液,并同时补充加入等量的新鲜培养液,这相当于成批培养时频繁地进行再培养,半连续培养能重复地取得大量、均一的培养细胞,供生物研究之用。

2. 玻璃化:偶然的情况下,培养的植物会生长出肿胀的、扭曲的叶片,这种叶片不可逆的变成半透明状并最终坏死。

这种情况下会导致苗的死亡。

这一现象称之为玻璃化。

3. 人工种子:是指植物离体培养中产生的胚壮体或不定芽,被包裹于含有养分和保护功能的人工胚乳和人工种皮中从而形成的能发芽出苗的颗粒体。

4. 体细胞胚:是指二倍体或单倍体的体细胞在特定条件下,未经性细胞融合而通过与合子胚发生类似的途径发育出新个体的形态发生过程。

经体胚发生形成类似合子胚的结构称为体细胞胚。

5. 体细胞杂交:分离下来的不同亲本的原生质体,在人工控制条件下,像性细胞受精一样互相融合成一体。

6. 植板率:植板率是指已形成细胞团的单细胞与接种总细胞数的百分数。

7. 无病毒苗:是指不含该植物的主要危害病毒,即经检测主要病毒在植物体内的存在表现阴性反应的苗木。

8. 植物细胞全能性:植物体的每一个细胞都携带有一套完整的基因组,并具有发育成为完整植株的潜在能力。

象称为脱分化。

10. 指示植物:是指对病毒反应敏感、症状特征显著的植物。

11. 植物组织培养:指植物的离体器官、组织、细胞以及去除细胞壁的原生质体,放在离体无菌条件下,在人工控制环境条件下,培养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对其进行克隆,使其生长、分化并成长为完整植株的过程。

12. 愈伤组织:是指植物受伤后的伤口或在植物组织培养中切口处产生的一团不定行的薄壁组织。

13. 母液:欲配培养液的浓缩液,也称储备液。

14. 外植体:是指植物组织培养中的各种接种材料。

15. 植物器官培养:主要是指植物的根、茎、叶、花器和幼小果实的无菌培养。

16. 胚培养:是指采用人工方法把胚从种子、子房或胚珠分离出来,再放在离体无菌条件下,让其进一步生长发育,以至形成幼苗的过程。

17. 连续培养:是指在培养过程中,以不断抽取悬浮培养物并注入等量新鲜培养基,使培养物不断得到养分补充,保持其恒定体积的培养。

三、选择题:1. 植物组织培养室适宜湿度是( C )A. 50-60%B. 60-70%C. 70-80%D. 80-90%2. 有关无菌短枝扦插说法错误的是( C )A. 又称微型扦插B. 形成小灌木丛结构C. 经过脱分化产生D. 利用细胞分裂素抑制顶端优势3. 组织培养适宜的花粉发育是( A )A. 单核期B. 双核期C. 三核期D. 任何时期4. 下列材料遗传上最稳定的是( A )A. 茎尖分生组织B. 不定芽C. 体细胞胚D. 愈伤组织5. 有关试管苗生态系统特点说法错误的是( D )A. 高温B. 高湿C. 无菌D. 强光6. 下列有关生根培养基特点说法错误的有( C )A. 低盐培养基B. 低糖培养基C. 含细胞分裂素培养基D. 含活性炭培养基7. N6培养基适合( B )A. 番茄根尖B. 禾谷类花药C. 大豆组织D.木本植物A. NaOHB. HClC. NaClD. 95%乙醇9. 下列不能作消毒剂进行外植体消毒时( D )A.升汞 B.次氯酸钠 C.过氧化氢 D.甲醛10. 下列培养基中无机盐的浓度最低的是( C )A.MS培养基 B.B5培养基 C.White培养基 D.N6培养基11. 下列有关生长素说法错误的( D )A. 诱导愈伤组织形成B. 体细胞胚的产生C. 试管苗生根D. 促进茎增粗12. 有关细胞分裂素说法错误的是( B )A. 促进细胞分裂与分化B. 促进细胞脱分化C. 促进侧芽生长D. 增强蛋白质合成13. 植物组织培养第二个突破是( A )A. 胡萝卜髓细胞培养成完整植株B. 酶法分离原生质体成功C. 兰花产业化D. 花药培养获得再生植株14. 植物组织培养室适宜湿度是( C )A. 50-60%B. 60-70%C. 70-80%D. 80-90%15. 6-BA是指( A )A、苄基腺嘌呤B、激动素C、萘乙酸D、吲哚乙酸16. N6培养基适合( B )A、番茄根尖B、禾谷类花药C、大豆组织D、木本植物四、判断题:1. 胚培养可以拯救杂种败育胚(√)2. 培养基中加入活性炭是为了向植物提供碳源。

(×)3. 胚壮体微管组织的分布是独立的“Y”形。

(√)4. 叶片接种是将背叶面朝下放置。

(×)5. 珠心胚为单性生殖的一种。

(√)6. 花粉植物细胞均为单倍体。

(×)7. 条件培养基是针对性加入某种营养物质的培养基。

(×)8. 原生质体培养必须加渗透压稳定剂。

(√)9. 愈伤组织培养可以达到脱毒效果。

(√)10. 植物组织培养可以用食糖代替蔗糖。

(√)12. 叶片接种是将背叶面朝下放置。

(√)13. 条件培养基是针对性加入某种营养物质的培养基。

(×)14. 原生质体培养必须加渗透压稳定剂。

(√)15. 植物组织培养可以用食糖代替蔗糖。

(√)五、简答题:1. 植物组织培养的三大难题是什么,并加以解释。

答:植物组织培养的三大难题是污染、褐变、玻璃化。

污染是指在组织培养过程中培养基和培养材料滋生杂菌,导致培养失败的现象。

褐变是指外植体在培养过程中体内的多酚氧化酶被激活,使细胞里的酚类物质氧化成棕褐色的醌类物质,这种致死性的褐化物不但向外扩散致使培养基逐渐变成褐色,而且会抑制其他酶的活性,严重影响外植体的脱分化和器官分化,最后变褐而死亡的现象。

玻璃化是指培养的植物会生长出肿胀、扭曲的叶片,这种叶片不可逆地变成半透明状并最终坏死,这种情况下会导致苗的死亡。

2. 为什么幼胚比成熟胚培养要求的培养基成分复杂?答:因为幼胚是异养型,处于这一时期的幼小胚完全依赖和吸收周围组织的有机营养物质,而成熟胚则为自养型,这一时期胚能吸收培养基中的无机盐和糖,经过自身代谢作用合成所必须的物质,所以在进行胚培养时,幼胚比成熟胚培养要求的培养基成分复杂。

3. 培养基、培养器皿和植物材料通常怎样灭菌?答:培养基一般采用湿热灭菌,如果培养基中的有些成分高温易分解,则可采用过滤灭菌。

培养器皿可采用湿热灭菌或干热灭菌。

植物材料一般采用药剂浸泡灭菌,具体操作如下:(1)外植体的预处理,对植物组织进行修整,去掉不需要的部分,并将外植体用流水冲洗干净。

(2)用70%的酒精浸润材料30s左右。

(3)用灭菌剂浸泡灭菌,灭菌时不时搅动,使植物材料与灭菌剂有良好的接触,若灭菌过程中加入数滴吐温,则灭菌效果更好。

(4)植物材料用无菌水冲洗3--5次,以除去灭菌剂。

4. 什么是看护培养? 其具体的方法是什么?答:看护培养指用一块生长活跃的愈伤组织来看护单个细胞或其他培养物,使其生长和增殖的方法。

具体方法:1、将生长活跃的愈伤组织放入灭过菌的固体培养基上,并在愈伤组织上放一片无菌滤纸片。

2、将该愈伤培养过夜。

3、将单细胞或其他培养物放于滤纸片上面,移入培养室培养。

5. 外植体成苗途径有哪些?第一种,外植体先形成愈伤组织,然后再分化成完整植株。

第二种,在组织培养中再生植株可通过与合子胚相似的胚胎发生过程,即形成胚状体,再发育成完整植株。

第三种,外植体经诱导后直接形成根与芽,发育成完整的植株。

6. 比较初代培养与继代培养。

初代培养:是将外植体进行的第一次培养。

继代培养:组织培养中外植体或培养物培养一段时间后,为了防止培养的细胞老化,或培养基中养分利用完而造成营养不良及代谢物过多积累而产生毒害的影响,要及时将其转接到新鲜培养基中继续进行培养,以使其能够顺利地增殖、生长、分化,长成完整的植株。

7. 茎尖微繁过程一般包括哪五个阶段?无菌培养体系的建立,芽的增殖,中间繁殖体的增殖,壮苗和生根,试管苗的移植。

8. 叶组织消毒的一般方法是什么?取植物的幼嫩叶片,用流水冲洗后,用蘸有少量75%酒精的纱布擦拭叶片两面后,放入0.1%升汞溶液中消毒5-8分钟,再用无菌水冲3-4次,•消毒后的叶片转入到铺有滤纸的无菌培养皿内,用解剖刀切成5mm×5mm左右的小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