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中风景文化环境的营造
生态风光带建设工作方案
生态风光带建设工作方案一、背景及目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的建设,生态环境面临严重的挑战。
城市化进程中,许多地方存在着资源浪费、生态破坏、环境恶化等问题。
为了加强城市生态建设,促进绿色发展,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各级政府和部门开始实施生态风景带建设。
生态风景带被定义为位于城市周边或市区内自然、文化、景观资源丰富的地带,是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休闲、观光、游玩的重要场所。
因此,本文旨在制定一项生态风景带建设工作方案,以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和人民生活质量。
二、建设目标1. 增加生态景观资源:在生态风景带沿线种植各种植物、营造湖泊、摆放雕塑艺术品等,为市民提供更多的生态景观资源,并使其更加美观。
2. 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加强生态风景带沿线的绿化和城市规划,防止水、土壤污染,并净化城市空气,使其成为城市绿色生态空间。
3. 提高城市景观品质:通过生态风景带建设,提高城市的美观程度,与此同时,展示本地区的文化和历史遗产,促进本区域的旅游,以及促进经济发展。
三、建设措施1. 确定生态风景带规划范围:在研究市民休闲娱乐需求、生景资源和生态环境现状的基础上,确定生态风景带的位置和规划范围。
2. 建设生态景观资源:根据规划,选择适应生态环境的植物进行种植,建设雕塑、垃圾分类回收区等,来增加生态景观资源。
3. 建设交通设施:在生态风景带沿线,建立自行车道、健康跑道、散步街等交通设施,以方便市民获取生态资源,以及增加市民的健康和锻炼空间。
4. 完成城市绿化建设:进行城市规划,对生态风景带沿线的城市建设进行绿化,整体氛围更加良好。
5. 提高环保知识:在沿线社区和学校设置环境保护公示栏,以加强居民环保意识,推广环保知识。
四、建设保障1. 国家财政投入:政府应当为生态风景带建设投入资金,确保各项建设措施的实施。
2. 社区义务劳动:社区居民经过充分的讲解和教育,应当配合政府收集地址信息,找到所在区域的潜在资源,并伸出援手进行义务劳动。
风景园林设计与规划
风景园林设计与规划一、引言风景园林设计与规划是一门集美学、技术和生态学于一体的学科,是城市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重点阐述风景园林设计与规划的基本概念、内容和方法。
二、基本概念风景园林设计与规划是指利用自然生态环境和文化传统背景,通过设计和规划手段,营造出让人们愉悦、舒适的自然和人工环境,推进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学科和实践。
它涵盖了很多领域,包括城市园林、旅游景点、文化园、生态景观以及私人花园等。
风景园林设计与规划所追求的就是利用景观、植物和构筑物的组合,创造出一种空间氛围,使人们在其中能够得到精神、视觉、听觉等方面的享受与放松。
三、内容1.景观设计:景观设计是整个风景园林设计与规划的核心。
它通过改变原有环境,使得新的环境可以包容自然景观、人工景观和文化景观等多种景观形式。
景观设计需要考虑到的因素有多种,包括但不限于空间变化、气候条件、植物栽种、水源管理和建筑构筑等。
2.园林规划:园林规划是景观设计之外的一个范畴。
它的主要目的是为人们的生活活动提供场所和建筑,同时保证这些场所不为现有的自然环境带来太大破坏并合理利用其资源。
园林规划的关键是要在满足人们需求的同时,注重环境保护,达到人、自然和谐的目的。
3.水景设计:水是自然景观中非常重要的元素。
在园林中,水景设计是非常重要的。
设计水景时,需要考虑水景的形态、容积、水质等多方面因素,以便达到最好的视觉和感官效果。
同时,水景设计也需要注重环境保护,避免水源污染和环境破坏。
四、方法1.科学研究:在建立一个美丽的风景园林项目之前,需要进行大量的科学研究。
这包括基础研究、实地考察和市场分析等等,这些研究工作一般由一个专业的团队来完成。
只有在充分了解了当地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后,才能制定出可行的设计和规划方案。
2.资源整合:在风景园林设计与规划中,需要对各种资源进行充分的整合。
这包括人力、财力、技术等多个方面。
在整合资源的同时,还需要注重环保、节约能源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
园林景观设计——浅谈城市园林景观规划与设计
浅谈城市园林景观规划与设计摘要:城市的景观园林就如同一个亮丽的文化标记,凸显着整座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以及现代人民群众的精神风貌,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今天,城市里景观园林的建设工作,也变得尤为重要。
文章立足我国园林绿化景观现状,探讨提升我国园林绿化景观设计水平的重要策略,以期为我国风景园林事业的发展贡献重要力量。
关键词:园林景观;规划;设计1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意义据作者多年的实践经验,认为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意义有几个方面:一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中唯一有生命的基础设施,在保持城市生态系统平衡、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方面,具有其他设施不可替代的功效,是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一个必不可少的依托条件。
二是美化市容,充分烘托城市环境的文化氛围。
城市园林根据不同城市的自然生态环境,把大量具有自然气息的花草树木引进城市,按照园林手法加以组合栽植,同时将民俗风情、传统文化、宗教、历史文物等融合在园林绿化中,营造出各种不同风格的城市园林绿化景观,从而使城市色彩更丰富,外观更美丽,并且通过不同园林绿化景观的展现,充分体现出城市的历史文脉和精神风貌,使城市更富文化品位。
三是让人们感受到大自然的气息,让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2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忽视的一些问题(1)风景园林设计专业性不强。
关于我国风景园林景观的建设需要在专业性上不断提高,只有专业水平得到认可,才能够为今后的园林工作做出很大的贡献。
现代园林景观建设就是我们生态环境改善的重要内容之一,需要在不同的程度对环境进行改善,这也是现代生态园林建设的主要目标之一。
提高我国园林景观建设的专业性人才是我国工作的重要内容,需要不断进行改善和调整。
(2)在总体规划上忽视绿地设计师的参考。
现在大部分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往往只单纯参考了规划师与建筑师的意见,忽视了设计师意见,使园林建设很难达到功能与生态效益相结合的效果。
(3)忽视植物空间布局与造景之间的规划。
日前现在大多数园林的绿化建设只重视总体的布局规划,忽视了功能与生态效益,单纯地认为园林绿化就是随便种植花、树木等,结构凌乱,色彩搭配不协调,植物稀少,营造的景观单调乏味,不仅体现不出艺术气息,还缺乏生机盎然的景象。
城市绿地景观规划与设计案例分析
城市绿地景观规划与设计案例分析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绿地的规划与设计成为了提高城市生活质量、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一环。
城市绿地景观规划与设计旨在营造宜人的城市环境,为居民提供舒适的休闲空间,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城市绿地景观规划与设计案例,探讨其特点、亮点以及对城市发展带来的影响。
第一个例子是新加坡滨海湾花园。
滨海湾花园是新加坡著名的景点之一,它位于滨海湾地区,是一个以绿色植物和艺术品为特色的综合性公园。
滨海湾花园的规划与设计致力于打造一个水系景观与人造山丘相结合的生态系统。
整个花园由多个主题花园组成,每个主题花园都有不同的特色,如亲子花园、湿地花园、奇幻花园等。
它们以多样的景观元素、绿植和艺术品融合在一起,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独特的休闲和娱乐场所。
滨海湾花园的设计不仅仅是为了美化城市环境,更是为了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花园中拥有大片的草坪和树木,为人们提供了休闲散步、户外运动的场所。
此外,花园还设置了多个水上活动项目,如人工湖泊和人工瀑布,让人们可以在都市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
滨海湾花园的规划和设计成功地将绿色生态与城市化相结合,提供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空间,为城市带来了独特的魅力。
第二个例子是丹麦哥本哈根的自行车友好城市规划。
丹麦一直以来都是自行车友好的国家,而哥本哈根则被誉为世界上最适合骑自行车的城市之一。
哥本哈根的城市绿地规划与设计非常注重鼓励和改善自行车出行。
城市中的自行车道、停车场和租赁系统得到了充分发展,为居民提供了便捷的出行方式。
哥本哈根的自行车友好城市规划的成功得益于政府和居民的共同努力。
政府设立了专门的自行车规划部门,制定了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来推广骑自行车。
城市中的道路和人行道也经过了改造,以适应自行车的通行。
此外,哥本哈根还为居民提供了丰富的自行车租赁和维修服务,为骑行者提供了更好的保障。
哥本哈根的自行车友好城市规划不仅减少了城市交通拥堵问题,还促进了居民的身体健康和环保意识。
城市规划的原则
城市规划的原则城市规划是指根据城市发展需求和人们生活需求,科学合理地组织和布局城市空间,以实现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一系列规划活动和政策措施。
城市规划的原则是指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应当遵循和贯彻的基本准则。
以下是城市规划的一些原则。
1. 合理布局原则。
城市规划应根据城市自身的特点和发展需求,合理布局城市的基础设施、功能区域、绿地与建筑等要素,使之具有合理的空间组织和功能分区。
2. 城市可持续发展原则。
城市规划应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追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要注重资源的合理利用、生态环境的保护,推动城市建设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存。
3. 人文关怀原则。
城市规划应以人为本,关注人们的生活和生态需求,营造人们喜爱的城市环境。
要注重人们的日常生活品质,提供良好的居住、工作和文化环境,增强城市的宜居性和人文氛围。
4. 综合协调原则。
城市规划应综合考虑城市的社会、经济、环境等多个方面的因素,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和发展需求。
要注重各项规划之间的一体化和相互配合,避免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和冲突。
5. 分区专业原则。
城市规划应根据不同区域的特点和功能要求,采取相应的规划设计措施。
要根据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和环境条件,合理规划不同功能区域,如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文化区等,使其相互衔接、协调发展。
6. 可达性原则。
城市规划应注重城市的交通和交通设施规划,使城市各个区域之间具有良好的交通联通性,增强城市居民的出行便利性。
要合理规划交通网络,提高公共交通的普及率,减少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
7. 合理利用土地原则。
城市规划应根据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合理进行土地利用规划。
要注重保护农田和生态环境,合理划定城市用地与农村用地的边界,避免大面积的土地浪费和不合理的建设。
8. 风景名胜和历史文化保护原则。
城市规划应注重保护城市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遗产。
要合理规划城市的公园绿地和景观保护区,保护城市的自然生态和文化景观,传承和弘扬城市历史文脉和文化传统。
城市环境设计的美学与功能分析
城市环境设计的美学与功能分析在当今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中,城市环境设计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关乎城市的外在形象,更是影响着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城市环境设计需要在美学与功能之间找到平衡,以创造出既美观又实用的城市空间。
美学在城市环境设计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
一个具有美学价值的城市环境能够给人带来愉悦的视觉享受,提升城市的吸引力和魅力。
比如,富有特色的建筑风格、精心规划的景观布局以及协调统一的色彩搭配,都能让城市展现出独特的风貌。
当我们漫步在古老的欧洲城市,那些哥特式、巴洛克式的建筑让人仿佛穿越时光;而现代都市中摩天大楼的玻璃幕墙与钢结构所展现的简洁与大气,同样令人赞叹。
这些美学元素不仅让城市成为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还能增强居民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然而,城市环境设计不能仅仅追求美学上的表现,功能同样是关键因素。
功能性的城市环境设计能够满足居民的各种需求,提高生活的便利性和舒适度。
良好的交通规划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合理布局的道路网络、便捷的公共交通系统以及充足的停车位,能够有效地减少交通拥堵,方便人们的出行。
此外,公共设施的设置也至关重要。
公园、广场、图书馆、医院等设施的合理分布,能够让居民在短距离内就能享受到各种服务和休闲娱乐活动。
在城市环境设计中,如何实现美学与功能的有机结合是一个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首先,设计师需要充分了解城市的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
每个城市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底蕴和自然风貌,将这些元素融入设计中,能够使城市环境既具有美学价值,又能反映当地的特色。
例如,苏州的园林设计巧妙地结合了江南水乡的自然风光和传统文化,营造出一种宁静、优雅的氛围,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了休闲和观赏的功能。
其次,要注重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城市环境是为居民服务的,因此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人们的需求和行为习惯。
比如,在街道设计中,要设置足够宽的人行道,为行人提供安全舒适的行走空间;在公园设计中,要配备多样化的游乐设施和休息区域,满足不同年龄段人群的需求。
景观规划在城市规划中的意义及发展举措
景观规划在城市规划中的意义及发展举措摘要:景观规划设计在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带动城市建设工作持续推进,现代城市景观设计水平直接影响到当前城市化建设发展水平。
目前我国城市化建设及发展水平较为落后,现代城市景观内部设计问题较多,需要综合注意各方面设计型问题,充分将大自然环境同城市化发展相结合,注重整体城市化建设发展,提升整体建设质量,保障景观设计水平。
同时将硬质景观和软质景观相互搭配,提升整体景观设置的合理性,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景观规划;城市规划;意义;发展举措引言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由此也使得城市成为人类重要的生活场所,其环境的优劣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在恶劣的生态环境下,人们美好宜居的生活环境也就变成了空谈。
据此,为了实现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打造宜居城市,在城市开发中应坚持生态理念,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在规划开发中应用景观设计来提高城市的生态功能,提升城市品质,创建美丽宜居城市。
这是城市开发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成为实现城市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必经之道。
1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首先,现代景观规划工作作为城市建设工作中的一环,应当充分重视其中的安全性建设,为整体城市的安全提供基础性保障。
目前园林景观使用率较高的为少年儿童及老年人群体,因此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使用者的安全,为区域内人员提供全面的安全性保障。
其次,在现代景观规划过程中,需要充分重视设计的创新,将美观性充分体现出来。
当前,我国许多园林设计充分结合了我国传统艺术风格,避免了与国外的园林艺术的冲突性。
设计师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应当重视对艺术的创新,将传统景观规划理念同当前现代景观规划理念相结合,提升整体建设质量。
具体需要设计人员从原有的建设思维中脱离出来,将山石、植被、水体同街道及周围环境相结合,运用标志性建筑达成独特的园林设计效果。
在城市内进行现代景观规划工作时,受到周围环境限制较为严重。
风景园林人性化设计在城市景观规划中的要点分析
风景园林人性化设计在城市景观规划中的要点分析摘要:园林作为城市绿化场所,对城市起到调节小气候、改善周边环境质量等功能。
在城市景观规划过程中,应坚持以人为本,融入人性化设计。
本文根据多年工作实践,对城市风景园林人性化设计的意义及要点进行分析,供同行借鉴参考。
关键词:风景园林;城市景观规划;人性化设计一、城市风景园林人性化设计意义分析(一)延续了城市历史文脉与归属感在古代,我们国家和世界的关系重心都放在了不同的文化上,这一看法现在依然是正确的。
在当今的时代,网络突破了时空的局限,促进了全球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但是全球化并不代表着整个世界都是一个整体。
这让它更能体现出各国的文化特征。
在城市景观设计中,要注重对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对老建筑的再利用,以达到人们的物质和心理需要。
景观设计的人性化,应该从历史背景和生态结构的角度,对传统的建筑功能进行改造和扩展,运用现代科技和材料,对建筑的空间结构进行调整和改造;赋予传统建筑以新的生命力,增强市民的认同与归属感,使城市的文化脉络得以延续,并促进都市景观的发展。
(二)尊重自然和适宜人的空间尺度我国古代就已有了成熟的园林景观,这些园林的细节处理随处可见,处处暗藏的典故引人入胜;古代的园林,讲究人的情感和对自然的尊重。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变化,自然资源的数量急剧下降,人们对待资源的方法也在发生变化。
目前,人们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和利用,已经给我们的环境发展造成了负面的影响。
在传统的庭园设计中,人们把对象的原始形态加以修饰,使之处于适当的位置,从而体现出大自然的和谐气氛。
然而,今天的城市,由于建筑过于密集,占地面积较少,如果盲目地将我国的传统文化元素填满在有限的空间里;只能增强景观设计的紧凑度,从而降低景观设计的人性化程度。
一座繁华的都市,不但要有经济上的吸引力,更要能让人感到舒适,要让人放松;而不是让人在活动的时候感觉不舒服。
因此,在城市景观规划中,要注意体现人性化的空间规模。
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营造策略———以小河口镇生态湿地公园为例
2023Vol.55No.1林㊀业㊀科㊀技㊀情㊀报∗第一作者简介:王茜(1983-),女,汉,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风景园林㊂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营造策略以小河口镇生态湿地公园为例王㊀茜∗㊀盛㊀丹㊀竺宏飞(荆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湖北荆州434000)[摘㊀要]㊀城市湿地具有维持水㊁生态平衡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功能㊂小河口生态湿地公园是长江故道生态绿廊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自然保护价值㊂通过保护动㊁植物种群源,逐步实现改善城镇生态环境,构建平原水乡特色,使小河口生态湿地公园在小河口镇城市建设中充分发挥生态㊁经济和社会效益㊂它将成为城市的自然生态 博物馆 ,还将是市民休闲㊁运动和科普学习的大型公共绿地㊂[关键词]㊀湿地公园;生态绿廊;规划营造中图分类号:TU986㊀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㊀㊀文章编号:1009-3303(2023)01-0157-03Urban Wetland Park Landscape Construction StraegyTake Ecological Wetland Park in Xiaohekou Town as an ExampleWang Qian ∗㊀Sheng Dan ㊀Zhu Hongfei(Jingzhou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Jingzhou 434000,Hubei,China)Abstract :Urban wetlands maintain water,balance of nature and biodiversity.Xiaohekou eco -wetland Park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ecological green corridor of the old Yangtze River and has important natural protection value.Through the protection of animal and plant population sources,we will gradually realize the improvement of the ur-ba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lain and water country,the Ecological Wetland Park will bring into full play the ecological,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s in the urban construction of Xi-aohekou Town.It will become the city s natural ecology Museum ,but also the public leisure,sports,science learning large -scale green space.Key words :Wetland park,ecological green corridor;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我国是世界上湿地类型齐全㊁数量丰富的国家之一㊂湿地特点是类型繁多㊁绝对数量大㊁分布广和生物多样性丰富㊂城市湿地不仅具有维持区域水文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功能,还能为城市供应鱼类,提供野生物种的栖息地及为人们提供娱乐㊁教育和美学欣赏的场所[1]㊂小河口镇生态湿地公园规划以湿地保护为核心,利用景观生态学为理论指导,旨在通过此研究使城市湿地的资源保护和经济协同发展㊁相互促进[2]㊂1㊀场地解读小河口镇位于石首市东北部,长江北岸,东与监利县一水相依,南与调关镇隔江相望,西抵天鹅洲长江故道,北连监利大垸农场,东行24km 与沙洪公路相接,是石首市北部四个乡镇之一㊂小河口生态湿地公园位于老镇区的东部,衔接着老镇区和新镇区,它是长江故道生态绿廊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自然保护价值㊂故道洲滩形成大面积的自然湿地,生物多样性丰富,是多种动物特别是候鸟重要的栖息地㊂湿地拥有巨大的生态功能和效益,城市湿地不但具有丰富的资源,还具有巨大的环境调节功能㊁景观美化和生态效益[3]㊂1.1㊀区位小河口生态湿地公园设计范围北至希望路,南抵中华大道,西边界为环堤东路,东边界为公园路,被连心大道划分为北㊁南二部分㊂规划总面积16.2hm 2,其中连心大道以北面积9.2hm 2,连心大道以南面积7hm 2,如图1所示㊂图1㊀鸟瞰图1.2㊀现状分析湿地公园现状存在的问题是水体面积较大,陆地偏少;植被品种少㊁层次单一,可观赏性不强;交通组织不完善,河岸缺乏亲水空间,缺乏游憩设施,㊃751㊃林㊀业㊀科㊀技㊀情㊀报2023Vol.55No.1没有供人参与的功能场地㊂优势是水资源丰富,水质较好污染少;生态基底条件良好,生物多样性非常丰富,是多种动物特别是候鸟重要的栖息地;基地南北向分别于长江故道相接,具备良好的水乡文化底蕴,也是长江故道生态绿廊重要的组成部分㊂2㊀规划设计2.1㊀规划目标生态系统保护 在充分保护㊁改善利用原有的植物㊁水体等景观的基础上,使小河口生态湿地公园形成具有 生态性㊁地域性 的可持续发展的景观体系,丰富城市景观㊁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功能[4]㊂生态旅游的窗口 坚持 保护为主,开发为辅 的原则,在规划范围内生态敏感度较低的区域,开放游憩空间,优化小河口镇旅游资源,作为城镇在未来可持续的发展之路㊂城镇发展的绿心 小河口生态湿地公园将成为生物多样性的种群源以及城市整体绿地系统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供氧中心,能有效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维持生态平衡㊂2.2㊀规划原则2.2.1㊀生态保护原则小河口生态湿地公园在小河口镇总体规划中处于衔接新旧两个城镇的核心地带,是未来城镇的 绿心 ,是承载动㊁植物多样性的载体,它对小河口镇的总体生态环境建设的优劣程度起着关键作用㊂2.2.2㊀文化性原则在满足景观观赏性的同时,满足居民生态㊁文化㊁娱乐及休闲的需求㊂同时让历史文化㊁自然生态和水乡风情成为重要景观要素,将人文元素融入园区景观建设之中㊂2.2.3㊀经济原则尽量保留原有水体,对现状地形进行微调整,避免大量的土方工程㊂同时利用优美的景观环境提升周边土地价值,带动经济发展㊂2.2.4㊀可参与原则小河口生态湿地公园规划强调游人的可参与性㊂游人可以通过一系列娱乐休闲活动㊁滨河游览,真正深入到生态环境中去,通过近距离的切身体会,增加生态意识,增加科普知识㊂2.3㊀分区规划规划依据基地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 一带,两心,四区 规划结构㊂ 一带 指构建衔接南北长江故道的带状生态绿廊㊂ 两片 指连心大道以北地块文化休闲㊁绿意盎然的自然生态组团,及连心大道以南地块以满足居民娱乐㊁开展水上游乐项目等形成的运动活力组团,形成动态与静态的对比㊂ 四区 指四个主要的功能区,如图2所示,分为张智垸文化园区㊁安静休息区和康体活动区㊁云梦湿地漫步区㊂图2㊀分区图2.3.1㊀张智垸文化园区该区位于规划区西北部,面积为3.78hm2㊂该区以张智垸广场为主景,设置了 张之洞 雕塑㊁系列浮雕墙和树阵广场等,其内容紧扣文化纪念性主题,该区是公园的主入口形象区,也是人流的主要来向区域,入口景墙借助墙面浮雕壁画赋以文化内涵为背景,展示小河口镇的水乡特色,长江故道地雕㊁与有序树阵完美结合,以张公廊为背景,形成一个圆形的半围合空间,它既是公园入口的对景,也是将来举行广场活动的舞台背景㊂在场地上有规律地成排成行种植庭荫树,形成大片的林荫,在炎炎夏日为市民提供一方绿色天地㊂2.3.2㊀安静休憩区该区位于规划区东北部,面积为3.78hm2㊂入口对面设景墙一组,作为公园入口的对景㊂经过入口景墙两边布置幽静的竹林及樱花小径,以杜鹃㊁紫薇点缀其间㊂入口北侧为茶社,茶社四周种植桂花㊁香樟和翠竹㊂沿湖布置木栈道与枫荫鸟语廊相接,枫荫鸟语廊四周多植桂花㊁海棠㊁合欢和石榴等,向内观赏树姿花色,向外近观荷花,远眺波光湖影㊂2.3.3㊀康体运动区该区位于规划区西南部,紧邻环堤东路,面积约4hm2㊂以运动㊁休闲作为主题,设有羽毛球场㊁乒乓球场和童趣园等活动设施,入口广场以及鲜艳的花带及剪形篱等非常受儿童的喜爱,其中童趣园以设置小型的游戏器械为主,比如,转椅㊁翘翘板㊁木马㊁平衡木㊁秋千和攀爬墙等适合不同年龄儿童的需要㊂花架南侧设草坪供儿童集体活动做游戏用,并在草坪上设置几组趣味雕塑㊂2.3.4㊀云梦湿地漫步区该区位于规划区东南部,面积约2.74hm2㊂以环湖散步休息和观赏湿地景观为主,次入口对景设置跌水景观立假山,隐喻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之意㊂沿水岸设置滨水步道,为居民提供近距离观水游憩的空间㊂在临水面浅水局部区域种植丰富的湿生植物,比如,池杉㊁垂柳㊁红碧桃和云南黄馨等以及水生植物比如美人蕉㊁旱伞草㊁香蒲㊁菖蒲㊁千屈菜和黄菖蒲等净化湖水,柔化岸㊃851㊃2023Vol.55No.1林㊀业㊀科㊀技㊀情㊀报线㊂水中小岛,拟放养游禽,添野趣,岛上立石景上刻 天趣 ㊂岛上以浆果类植物及密源植物为主㊂以静观近赏为主,于观赏之中学习各种知识,通过挂牌标名㊁介绍相应的水生植物知识,以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㊂3㊀植物规划小河口生态湿地公园植物以乡土树种为主,从常见的涉禽㊁游禽和鸣禽的生活习性以及生存生境偏好[5]研究,结合各景点景观意境营造和展现具有水乡生态湿地的特征,在不同区域体现不同季相,不同的色相㊂比如,柳堤一片,桃红柳绿,点缀樱花海棠,突出春景;河边辟荷花池3处,张公廊边点缀几株合欢,形成夏季;远香茶社旁桂香暗来,枫荫鸟语廊旁秋枫烂漫,构成秋景;梅香岛冬有红梅㊁腊梅㊁罗汉松和慈竹等,营造冬景;岸边种植垂柳㊁水杉㊁云南黄馨和夹竹桃等树木,使得岸线时隐时现, 4㊀竖向规划竖向规划充分利用现状水体,对现状水体进行局部改造,在满足城市调蓄洪的功能前提下,利用清淤土方堆岛,局部填方形成绿地,改造修缮现状驳岸㊂地形处理,采用因地制宜的方法,尽量减少土方量,结合原有地貌进行场地平整,适当地进行微地形处理㊂在景观布局时,植物群落的布置结合地形,高低错落,形成变化丰富的林相和林冠线㊂结合现状确定公园景观常水位32.50m,控制洪水位33.00m㊂园内堤顶路标高控制在38.50m,主环路标高控制在33.50~34.00m左右㊂驳岸采取生态处理,以自然草坡入水,沿岸种植水生㊁湿生植物,柔化河岸线㊂5㊀交通规划沿周边道路各设置出入口,将海绵城市理念运用到园区道路网,道路及停车场均采用生态透水材料㊂堤顶道路:修缮现状堤顶道路,宽4m,在连心大道处设计生态织补连通桥,利用生态织补缝合的方式将连心大道南北两侧地块联系起来,使整个小河口生态湿地公园融为一体㊂其宽2.5~3.0m作为一级园路,是园内主要的景观大道,游步道的设计应充分体现旅游行为与生态保护的融合[6]㊂串联各功能区,材质为彩色透水混凝土㊂宽1.5~2m为二级园路,采用石材与碎石㊁木屑相结合的铺地形式,连接各景点,供游人林间穿越,漫步休闲㊂6㊀建筑及小品规划结合主入口景区景观功能安排,设置张公廊,通过对人们活动行为的分析,于公园南北两侧各设置公厕1处㊂小品以自然化㊁生态化为设计原则,或掩藏林间,或点缀河边,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㊂比如儿童乐园内散置于草坪中的趣味雕塑,沿绿地自由布置水乡民俗雕塑点缀景致,融于绿地之中,增强湿地景观的地域性和文化属性[7]㊂7㊀照明规划亮化设计范围主要为环境景观节点及园路㊂其包括庭院灯㊁绿化灯光和广场灯等装饰性景观灯光㊂设计过程遵循科学规范的原则,严格参照国家和国际城市夜景照明技术标准和规范,避免电力财务的浪费和光污染的发生㊂采用不同的照明设施,突出植物景观特色㊁文化景观特色及水乡园林特色㊂使其成为一个以线带面,突出重点,既统一和谐又主次分明的灯光照明规划㊂8㊀结语城市湿地公园是生态型城市建设中城市绿地系统和城市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8],小河口生态湿地公园的建设完善了城市的休闲系统,为市民提供了大量的休闲娱乐场地和运动休憩场地,为青少年提供了科普学习空间㊂未来的湿地公园碧水萦绕,林木苍秀,展现野朴淡雅的自然风光㊂它将成为飞鸟禽鱼的生态乐园,是城市的自然生态 博物馆 [9]㊂改善城市生态环境㊁科普教育和休闲娱乐等方面所具有的生态㊁环境和社会效益,从而实现城市生态的协调可持续发展[10-11]㊂参考文献[1]王紫雯,潘翠霞.城市湿地旅游开发中的景观特质保护 以杭州西溪湿地为例[J].中国园林,2007(7):74-78.[2]夏国元.景观生态学在湿地风景区规划中的应用 以浙江下渚湖湿地风景区规划为例[J].中国园林,2008(9):75-78.[3]仇保兴.城市湿地公园的社会㊁经济和生态意义[J].中国园林,2006(5):5-8.[4]林建桃,胡洋,曹磊.基于场地特征的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J].中国园林,2013(11):4-108. [5]马嘉,高宇,陈茜,等.城市湿地公园的鸟类栖息地生境营造策略研究 以北京莲石湖公园为例[J].中国城市林业,2019(5):69-73. [6]卜文娟,陆诤岚.湿地公园游步道设计的探讨 以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为例[J].人文地理,2009(4):110-114.[7]孙新旺,王浩.基于乡土景观元素的湿地公园景观营造 以浙江安吉西港湿地公园为例[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1):93-96.[8]张庆辉,赵捷,朱晋,等.中国城市湿地公园研究现状[J].湿地科学,2013(1):129-135. [9]王向荣,林箐,沈实现.湿地景观的恢复与营造──浙江绍兴镜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及启动区规划设计[J].风景园林,2006(8):18-23. [10]李勇.湿地的生境修复及景观规划设计 以潍坊市白浪河湿地公园为例[J].中国园林, 2011(8):17-20.[11]黄宇.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改建项目的建设规划方向初探 以南宁市相思湖湿地公园植物景观提升工程为例[J].林业科技情报, 2018,50(4).来稿日期:2022-06-08㊃951㊃。
城市规划中的旅游发展建议
城市规划中的旅游发展建议在城市规划中,旅游发展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合理的城市规划能够提供优质的旅游环境和便利的旅游设施,吸引更多的游客,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提出旅游发展建议:景点规划、交通规划、旅游设施建设和文化保护。
一、景点规划在城市规划中,应充分考虑旅游资源的合理布局和景点的保护利用。
首先,应选择具有独特魅力的景点作为旅游资源开发对象,同时注意保护生态环境,避免过度开发。
其次,合理规划景点间的距离和交通连通性,方便游客的参观和旅行。
最后,建议将一些历史文化遗址、自然风景区和特色街区纳入景点规划范围,以提升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旅游吸引力。
二、交通规划交通规划是旅游发展的重要保障。
城市规划中,应充分考虑旅游客流的特点和需求,合理规划交通线路和交通工具。
首先,建议完善公共交通网络,提供便捷的公共交通线路,方便游客的出行。
其次,合理布局停车场和游客服务中心,解决旅游用车和咨询服务的问题。
最后,建议加强与周边城市的交通联通,提供便利的交通条件,吸引更多外地游客前来旅游。
三、旅游设施建设旅游设施是提升游客满意度和吸引力的重要因素。
在城市规划中,应重视旅游设施的建设和提升。
首先,建议增加旅游接待中心和游客服务中心,提供便捷的咨询、导览和购物服务。
其次,完善旅游住宿设施,提供多样化的住宿选择,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同时,加大对旅游设施的投入,提升设施的品质和舒适度,给游客更好的体验。
四、文化保护城市的文化遗产和历史街区是独特的旅游资源,需要得到保护和利用。
在城市规划中,应注重文化保护和传承。
首先,加强对历史建筑的保护和修复,恢复历史风貌。
其次,引导和支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相结合,营造出独特的旅游氛围。
最后,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通过举办文化活动和节庆活动吸引游客。
综上所述,城市规划中的旅游发展需要从景点规划、交通规划、旅游设施建设和文化保护等方面综合考虑。
通过合理规划和建设,能够提供优质的旅游环境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增加城市的旅游吸引力和竞争力,促进城市经济的繁荣发展。
关于风景园林规划中生态规划的应用及分析
关于风景园林规划中生态规划的应用及分析摘要:现如今,我国经济发展十分迅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我国风景园林规划的发展也在不断加快。
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应该积极探索新的风景园林规划技术,并在此基础上,更好地为人们服务。
在进行风景园林规划时,必须充分考虑到生态环境保护,并结合实际情况,以合理的方式进行规划设计。
而生态规划是目前最科学、最高效的风景园林规划方式,所以在实际风景园林规划过程中,应该积极研究生态规划技术的具体应用情况,并不断优化风景园林规划技术,提升其应用水平。
本文主要阐述了生态规划技术的具体应用,以期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风景园林规划;生态规划;应用;分析引言当前,我国的风景园林建设规模逐渐扩大化,工程项目的数量日益增多。
如果在进行风景园林规划和植物景观施工时未能遵循工程建设的原则,分析场地因素、气候因素、工程的客观成本控制因素,合理的完成相关设计方案的优化过程,很可能在后续施工和养护的过程中产生各种问题,影响到植物景观的构成效果,造成项目资源的浪费和景观规划的不合理性。
通过详细探究园林景观工程项目规划和设计的方法,找到植物景观建设中的要点,也可达到施工优化的目标,提高相关工程项目的整体建设水平。
1涵义城市景观生态规划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充分考虑到城市规划和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设计,使其能够在满足城市建设需求的同时,更加体现出自然生态环境的特点,从而在保证城市正常运行的同时,更好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具体来说,城市景观生态规划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第一,环境保护方面。
主要是以节约能源、提高资源利用率为基础,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有效结合起来;第二,景观结构方面。
主要是通过城市景观规划设计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第三,空间布局方面。
主要是通过对城市土地利用情况进行合理规划来实现的;第四,功能区划方面。
城市规划建设中园林景观设计风格与意境探讨
Construction & Decoration34 建筑与装饰2023年9月上 城市规划建设中园林景观设计风格与意境探讨张倩茹 张培山东建筑大学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 济南 250000摘 要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改善,人们对现代园林建设要求也在提高,因此,在现代园林设计过程中,应满足生态建设和生活需要,同时,风格与意境设计决定园林建设成败,有必要设计出集观赏性、功能性和娱乐性于一体的现代园林景观。
因此,在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必须提升园林建设的水平,对生态园林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让园林为现代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城市规划建设中园林景观设计风格与意境。
关键词 城市规划建设;园林景观;设计风格;意境Discussion on Garden Landscape Design Style and Artistic Conception in Urban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Zhang Qian-ru, Zhang PeiShandong Jianzhu University Design Group Co., Ltd., Jinan 250000, Shandong Province, ChinaAbstract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quality of life, people’s requirements for modern garden construction are also increasing. Therefore, in the process of modern garden design,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and life needs should be met. At the same time, the style and artistic conception design determines the success of garden construction, it is necessary to design a modern garden landscape that integrates ornamental, functional and entertainment features. Therefore, in the process of urban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it is necessary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garden construction, analyze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ecological garden design, and make due contributions of the garden to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modern urba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Based on this condition,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garden landscape design style and artistic conception in urban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Key words urban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garden landscape; design style; artistic conception引言园林设计要在“以人为本”的思想指导下,从景观园林的规划设计方案出发,运用新技术、新思维和新材料来提高景观的实用性、艺术性和观赏性。
浅谈城市规划中风景文化环境的营造
( S c h o o l o f C i v i l E n g i n e e i r n g , N o r t h e a s t F o r e s t r y U n i v e r s i t y , H a r b i n 1 5 0 0 4 0 , C h i n a )
・
6 4・
价值 工 程
浅谈城 市规划 中风 景文化环境 的营造
Cr e a t i on o f La nd s c a pe a nd Cul t ur a l Env i r o n me n t i n Ur ba n Pl a nn i ng
侯 宇鹏 HOU Y u — p e n g
e x p l o in r g t h e c i t y l a n d s c a p e w h i c h h a s mo r e ic r h r e li a s t i c s i g n i i f c nc a e .On l y t h o u g h t h i s ,i t c a n c r e a t e he t c i t y w h i c h h a s i r c h l a n d s c a p e
n e e d t o h a v e i t s o w n f e a t u r e s a n d c o n n o t a t i o n . T h e f u s i o n o f ma ny d i s c i p l i n e , ma n y s y s t e m, ma n y me ho t d a n d a n d ma n y d i me n s i o n a b o u t
三位一体的生态场景营造探索
三位一体的生态场景营造探索———以巫山宁江渡为例宋秋明(重庆市风景园林规划研究院,重庆渝中401147)摘要:公园城市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新时代城市建设新理念,是生态、人文、社会和经济多维价值实现的综合凝练,是中国式人居环境的新范式。
本研究以巫山宁江渡项目为例,探索公园城市理念下,生态、风景、场景三位一体的生态场景营造技术方法与实践路径。
在生态层面,形成保护与修复相结合的“全要素”生态技术体系支撑;在风景层面,融合传统风景理念与现代生态手段的“大风景”塑造;在场景层面,基于人文历史溯源与本土工法材料的“小场景”营造。
关键词:风景园林;三位一体;生态场景;宁江渡要内容,如何在新理念引领下创新营造方法,实现综合价值最优化,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求[3],已成为当下风景园林领域的重要课题。
现以巫山宁江渡生态修复项目为例,从生态、风景、场景三位一体“生态场景”营造出发,探索公园城市理念下生态价值转化的有效方法和实践路径。
1生态场景概念及内涵解析1.1场景与生态场景“场景”一词最初来源于戏剧和电影,主要指舞台及空间布景,后逐步为社会学、传播学等学科所应用。
从早期场景主义者欧文·戈夫曼的“拟剧理论”,到20世纪80年代传播学者约书亚·梅罗维茨的“媒介场景理论”[4],再到生态心理学家罗杰·巴克的“行为场景理论”[5],“场景”已成为生动刻画当下城乡空间及生活的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四川天府新区时,首次提出“公园城市”理念,强调“要突出公园城市特点,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1]。
随着成都全面开启公园城市建设后,北京、上海、扬州、贵阳等城市也陆续提出建设公园城市,从规划到建设,积极推进公园城市理念的内涵特征及实践路径探索[2]。
作为新时代中国式人居环境新范式,公园城市强调“以人民为中心”,注重生态、人文、社会和经济等综合价值的凸显。
从实践路径来讲,可从3个层面来实现,一是通过生态保护与修复,夯实生态本底,提升生态系统服务效能;二是通过风景提升与塑造,优化空间形态,彰显城景融合的城市风貌;三是通过场景营造与完善,融合多元需求,推动城乡高质量绿色发展。
海绵城市理论及其在风景园林规划中的实践
海绵城市理论及其在风景园林规划中的实践海绵城市理论是指建设一种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水资源,改善城市水环境质量,提高城市适应能力的城市规划和建设思路。
它的提出旨在解决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诸多水环境问题,包括水资源过度开发、城市内涝、水体污染等。
海绵城市理论侧重于通过自然化的方式,将城市转化为一个具有高效、灵活和可持续水管理系统的“海绵”,实现城市和自然水循环的有机结合。
在风景园林规划中,海绵城市理论被广泛应用,旨在创造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景观。
海绵城市理论在风景园林规划中可以延伸为景观海绵理念。
景观海绵是指在城市设计中,通过植被与景观的合理配置,使城市内的景观环境具备一定的吸水、保水、透水和净水功能。
景观海绵旨在通过自然的方式来处理城市中的降雨和雨水径流,减少洪水威胁,提高城市的水资源利用效率。
在风景园林规划中,可以通过合理设置绿地、雨水花园、湿地和河道等景观元素,将降水进行有效的收集和滞留,从而减少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
海绵城市理论在风景园林规划中可以促进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
绿色基础设施是指一系列基于自然系统和生态过程的绿色解决方案,用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提高城市适应能力。
通过建设湿地公园、河岸林带、城市森林等绿地景观,可以增加城市的绿化覆盖率,改善空气质量,提供生态服务,增加城市的自然回归感。
通过建设生态廊道、绿色道路和景观墙等绿色基础设施,可以提高城市的景观质量和宜居性,增强城市的生态连续性和景观多样性。
海绵城市理论在风景园林规划中可以促进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通过注重城市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可以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增加城市的生态景观,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通过利用自然景观元素,如湖泊、山脉和植被等,来营造城市的自然氛围和自然体验空间,可以带给居民与自然亲近的感觉,提高城市的人文氛围和文化价值。
海绵城市理论在风景园林规划中的实践可以通过景观海绵理念、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可持续水管理和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等方面展开。
城市规划中的风景名胜保护与利用策略
城市规划中的风景名胜保护与利用策略引言城市规划是指对城市空间的有序布局和功能组织的过程,旨在提高城市的宜居性和可持续性发展。
在城市规划中,风景名胜保护与利用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风景名胜是城市的瑰宝,代表着城市的历史、文化和自然遗产。
保护和合理利用风景名胜,不仅可以丰富城市的文化内涵,还可以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本文将探讨城市规划中的风景名胜保护与利用策略。
一、保护风景名胜的重要性风景名胜是城市的宝贵资源,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自然价值。
保护风景名胜,可以保留城市的历史记忆,传承文化遗产,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
同时,风景名胜也是城市的绿肺,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保护风景名胜可以维护生态平衡,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此外,风景名胜还是吸引游客和投资的重要因素,保护好风景名胜可以促进旅游业和经济的发展。
二、风景名胜保护的原则在城市规划中,保护风景名胜应遵循以下原则:1. 保护优先。
对于具有重要历史、文化和自然价值的风景名胜,应优先考虑保护,确保其完整性和可持续性。
2. 合理利用。
保护风景名胜不仅仅是保护其原貌,还要充分发挥其功能和价值。
在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利用风景名胜,促进旅游业和经济的发展。
3. 公众参与。
风景名胜的保护应该是一个公众参与的过程,政府、专家和公众应共同参与,形成共识,确保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风景名胜保护与城市规划的结合风景名胜保护应与城市规划相结合,形成有机的整体。
首先,城市规划应充分考虑风景名胜的保护需求,将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保护其周边环境。
其次,城市规划应合理利用风景名胜,将其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资源和亮点。
通过规划,将风景名胜与城市的其他功能区域相衔接,形成统一的城市形象。
最后,城市规划应注重风景名胜的可持续发展,通过科学规划和管理,保护其生态环境,防止过度开发和破坏。
四、风景名胜保护与利用的策略1. 制定保护规划。
针对每个风景名胜,制定相应的保护规划,明确保护的目标和措施。
保护规划应综合考虑历史、文化、自然等因素,确保保护工作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探析园林景观设计在城市规划中的作用框架
探析园林景观设计在城市规划中的作用框架摘要:现如今,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人们的物质文化程度也在不断提升,对于园林景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园林景观作为城市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业人员在开展相关工作时,需加强对园林景观的重视,掌握其在城市规划中的作用,从实际出发,合理完成设计工作,为园林景观各种作用与价值的充分展现提供有效保障。
基于此,本文将以园林景观设计为例,分析园林景观设计在城市规划中的作用,提出优化园林景观设计成效的有效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园林景观设计;城市规划;作用框架引言若想要保证城市实现长远稳健的发展,就需要从实际出发,对这座城市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
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园林景观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实现对城市自然环境的有效保护与利用,同时也能为人们提供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促进城市经济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而想要实现这一目标,相关从业人员就需要以城市规划为基准,合理运用切实可行的设计方法来完成园林景观设计,保证园林总体环境结构能够得到提升,从而成为新时代城市建设的标志。
1 园林景观设计在城市规划中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各类建筑物也在不断拔地而起,社会经济得以飞速发展。
在此进程中,多方面对自然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与破坏。
时至今日,居民日常生活中,时常见到酸雨、雾霾及其他环境污染问题,对人们身体健康和正常生活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正因如此,人们对城市规划的关注不再仅仅局限于经济发展,同时也开展逐渐重视生态建设,希望可以通过有效措施来推动生态城市的打造,在保证城市经济正常发展的同时,为人们营造舒适、健康的居住环境。
在这种背景下,人们对于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视程度日益提升。
园林景观设计可以实现现代建筑及生态之间的和协调统一,不仅可以提升城市的绿化覆盖率,为现代城市增加一抹绿色,还可以改善空气质量以及城市环境质量,降低PM2.5等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缓解热岛效应对人们生活质量的影响。
风景园林规划方案
风景园林规划方案
一、项目背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对于生态环境和休闲空间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为了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提升城市形象,现拟定了一份风景园林规划方案。
二、规划目标
本规划旨在打造一个集休闲、游憩、教育和文化活动于一体的风景园林区,为市民提供一个美好的休闲场所,促进城市绿色发展。
三、规划范围
本规划所涉及的项目位于城市中心区域,总占地面积约100亩,包括公园、景观道路、休闲广场等设施。
四、规划内容
1.基础设施建设
规划中将建设健身步道、自行车道、绿化带等基础设施,方便市民进行健身活动和休闲游玩。
2.园林景观打造
规划中将引入各类树木和花卉,打造出丰富多样的园林景观,营造出优美的自然环境。
3.文化活动场地设置
规划中将设置开放广场、露天剧场等文化活动场地,举办各类文艺
活动,满足市民对文化生活的需求。
4.生态湿地建设
规划中将建设生态湿地,保护当地的水资源和生态环境,提高城市
的生态承载力。
5.游园设施设置
规划中将设置休息亭、长椅、儿童游乐设施等,为市民提供舒适便
利的游园体验。
五、预期效果
本规划的实施将使公园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提升城市形象,增加城市绿地面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六、总结
风景园林规划方案的制定是为了满足城市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希望通过规划的实施,能够为城市居
民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幸福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城市规划中风景文化环境的营造摘要:在特色中国背景下的城市设计应探究城市设计和风景园林实践的特点和趋势,吸收国际景观设计成功经验,更需有自身特色和内涵。
风景园林、城市设计的多学科多体系多方法多向度的融会应该以社会实践方式沿袭传统生存艺术文化,探索更富有现实意义的文化城市的特色景观。
这样才能营造真正富有风景文化环境的城市,才能建造具有可持续性生存艺术的城市,才能建设有中国传承、历史文脉的风景园林特色文化城市。
abstract: the urban desig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should study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rends about the urban design and landscape architecture practice, and absorb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international landscape design. what is more, it need to have its own features and connotation. the fusion of many discipline, many system, many method and and many dimension about landscape architecture and urban design should be based on following the traditional art culture by the method of the social practice, exploring the city landscape which has more rich realistic significance. only though this, it can create the city which has rich landscape cultural environment, build sustainable survival art of city, construct the cultural city which has the chinese heritage, historical context oflandscape characteristics.关键词:城市特色;风景园林;景观文化key words: urban characteristic;landscape architecture;landscape culture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3-0064-03————————————作者简介:侯宇鹏(1986-),男,黑龙江绥化人,东北林业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城市规划。
0 引言全球一体化使地球变成了地球村。
正是在这种不断趋同的世界文化背景下,我们的城市逐渐地褪去了特有的各自的形象;以“文化主体”自居的西方世界不断地在世界范围内泛滥他们的价值观。
然而城市恰恰又是人类文明进程中最大的物质记载,正如雨果曾说过“注入人类家园的每一条细流都不再是自然之物,他的每一滴水珠都折射着文明之光”。
因此,探索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地域特色,并在此基础上深刻地研究每个城市本身所展现的和将面临的城市景观问题,对我们来说都关系到华夏文明的承袭与发展,关系到民族文化得到自尊与他尊;更关系到是否能够在压力下实现城市文化进程中和谐的可持续的文化景观城市,建设城市风景文化的环境品位。
1 风景文化的本质及内涵再认识1.1 风景文化风景包括自然风景和人文风景两类景观,是一种物质景观现象。
风景是能从审美与欣赏上引人关注的,它涵盖景物、景感、条件三个基本要素,其内涵广泛,但通常指代风光、景物。
“风景”一词早在中国古代就有记载,如《晋书》中“风景不殊,举目有江山之异”。
李白诗词“当时饮酒逐风景,壮士成就功名疏”。
《滕王阁序》中王勃有“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的描述。
可见中国对风景的认识由来已久,风景具有变化无穷的实质,形象与色彩各有迥异的特点。
中国古人有深刻的理解,并添加了诸多感情和艺术色彩。
在领会风景的生态循环、气象变迁、外力作用的客观事实中,加入了许多人文因素。
这种朴素的特色生态观使风景文化深深根植于人心。
所以中国从古至今不仅仰慕向往自然,也在通过造园的方式延续自然景观,丰富城市风景。
风景随着人为因素的融入,渐进地由个体转向群体,由情感转化为文化。
这种文化承担了对美感的向往,“施法自然”、“天人合一”等造园与风景审美的思想穿凿了富含极高文化艺术造诣的的文化景观特色园林,总而言之是一种风景文化环境。
风景存在于人的参与和自然之间,这体现一种互动的关系。
在发展的过程中,每个时期都有对“风景”的特定实践特点,从而产生实施的深度和价值宽度。
在古代人们对风景的朴素的感性认识在当时条件下产生了丰富而深刻的风景文化;现代随着生态学、美学等诸多学科的发展以及文化产业交流和发展的兴盛,创造了理性认识风景的条件。
现代风景文化不同于较为单一审美价值的传统风景文化,而是富含审美文化价值的同时,又具有多样性的生物和文化保护,多种学科的理论发展、生态文明以及社会经济价值。
在古代,风景在城市中,绝大多数是以园林这种特定方式存在,它的实践主体是皇家贵族或名商富贾一类人,以一种“知行合一,施法自然的实践途径,体现一种私人化的个性审美实践。
这是一种整体规模小、环境影响小的上层风景文化。
现代是一种公众性社会实践时代,在打破历史围墙的同时,现实状况下的风景景观成为开放的公众受益的开敞风景景观——开敞空间。
它实践的主体扩展为整个社会群体,其产生的效果具有较大的规模和环境影响。
1.2 风景文化内涵文化是一个非常广阔的概念,《现代汉语词典》将“文化”释义为“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
风景文化环境则是这个总和系统中的一部分,是现实表现中的一部分。
这其中有自然的物质层面,更有很多文化内涵。
这种风景文化的内涵释义为健康的文化价值观和思维方式为指导所表现出来的使城市得以延续和发展的能力,是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力量源泉。
城市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对于不同历史时期、地域,应营造不同的城市风景文化环境。
这种与时俱进的传承是解决城市特色发展的科学道路。
特色的城市不仅受物质建设的影响,还受到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历史传统、民风民俗等方面的直接或间接的作用和影响。
2 风景与文化关系风景做为一种极具内涵的表现形式,承载生态、文化、生命、灵魂和思想。
几千年来,中华民族有钟爱自然山水的传统,其中构建城市山林和私家园林都是我们祖先拥抱自然的方式。
如今,那些曾经若隐若现的、显赫一时的古代园林都已然成为历史的遗迹。
然而今天我们打破它们历史的围墙,作为一种公共的时代特色空间,使它富含了新的生机活力。
在这种变化的过程中,沉淀与他身上的历史文化沿革,仍然需要我们学习和研究。
风景与文化的水乳交融关系由来已久,这也是现今作为城市名片的风景景观在创造过程中越来越强调文化的原因。
正如18世纪一位英国建筑师来到中国,在领略气象万千的中国园林后感叹诗画与哲学的融合。
中国的园林绝非只作为单一的居住与休闲场所,它的建筑形式、色彩搭配、空间组合、声光景致、植物姿态等都富含美学情趣和人生态度;在充满积极人生哲学的同时也倡导依山峦水、养性助寿的生存艺术。
正如孔子所说,“智者乐山,仁者乐水”。
以一种内省的思维模式营造“虽由天作,宛自天开”的风景文化意境。
将日月天地、草木山川等自然万物与人类精神世界统一起来,因而风景与文化息息相关。
现代城市更讲求生态文明,文化在城市景观中不可或缺,不仅使经济文明、生态文明、社会教育、休闲文化等等诸多文化渗透到风景元素中,还使以人为本思想、科学发展观念、生态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思想湛透于风景文化。
景观文化色彩更甚景物本身,就像梅兰竹菊被称为四君子一样,在园林中美学是其中一个层面,彰显品德风度,修养学识是其所含真意,这种“君子比德”的思想文化就如苏东坡“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可见风景文化已经成为从整个社会到单一个体的精神文明。
“天人合一”的文化思想表现在与生存空间的紧密关系,在园林造园中有具体的体现:景观建造多有深池,蕴含“临深使人志清”,奇峰怪石有“登高使人意远”,而亭楼曲廊是“故故匿之,不使人见”,蜿蜒小道,层峦叠嶂,为“曲径通幽”的文化思想。
在有限的空间中筑山理水营造自然景观,是一种悠远峥嵘文化,展现的是“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的文化底蕴。
3 风景文化的现实取向及问题城市作为一种空间的组织和利用形式,其活力来源于多样性。
城市建设的目的在于催生和协调各种功能来满足各类人群多样而复杂的需求。
城市建设作为一个历史的范畴,都需要立足时代,传承历史,塑造城市文化环境,在自身的城市文化基础上进行再创造,使城市形象脱颖而出。
而创造这种鲜明的文化环境,就应否定单一依靠规则的建筑和机械的规划形式,以风景园林的形式展开的景观文化或许更加符合城市现实价值的取向。
丰富特色的规划思想,建立先进的建设规范,生动展现地区文化精神。
以风景园林为基础的文化环境营造更加适于建设有特色的城市生态文明,依据城市的性质、规模、布局、空间结构和人口结构等方面做深入分析。
从抽象到具体,由分散向整合,落实城市风景文化环境要素特征,实现城市景观可持续的发展。
斗转星移,快速的城市化和大规模的旧城改造运动从西半球来到了东半球的中国。
过去的几十年是中国城市景观破坏最严重的时期,城市美化运动此起彼伏,城市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由此我们看到眼前种种城市景观正面临着许多挑战。
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环境正遭到破坏,在我国众多的城市中有将近三分之二的缺水,有更多的人处于自然灾害威胁之下;荒漠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严重。
中国每年消耗的钢材是世界50%以上,水泥达到30%;城市内部的生态脆弱难以为继,很多城市街道上除人外没有任何生物,钢筋水泥林立不是风景文明,更不是生态文明,而是几千年沿袭下来的园林景观文化的荒漠。
文化缺失的问题是中华民族面临的又一危机。
我国一些受西方文化影响较深的城市,在恰当的地段建设一些欧式古典风格的建筑无可厚非。
但一些城市流行的“欧陆风”则是不伦不类的文化错位,是一种低质低品位的风景文化。
西方人在不断追求自己的文化回归,而我们也趋之若鹜,是景观文化的缺失,更是民族文化的危机。
在中国封建帝王的华丽与现代纷繁之间我们不知所措。
风景文化的定位与城市环境的营造是当代中国乃至设计师应考虑的重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