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手段让语文课堂活起来]如何让语文课堂活起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艺术手段让语文课堂活起来]如何让语文课堂活起来
语文是最具艺术魅力的课程之一。《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目标就明确提出:“在语文学习中,应让学生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我们该如何让语文课闪现艺术之美呢?其实,艺术细胞无处不在,它时时处处存在于教与学之间。在语文教学之中适时融于艺术手段,定会使教学美化,课堂活跃。一、音乐走进语文课堂,让创新思维在旋律中飞扬将音乐引进语文课堂,语文课就成了一首歌,一段曲,能说不言之言,能达意外之意,教学将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语文课融入音乐的形式多样,大体有以下几种情况:第一,音乐是人们对社会人生的心的体验,中国古代的诗、词、曲都是可以歌唱的。至今还有些诗词名篇被谱之以曲,广为传唱。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雪》,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等,在教学时我们不妨让学生听一听、唱一唱,不仅助于领会其弦外之音,言外之意,而且让学生从而做到不背而诵,终生不忘,没有谱曲的诗词可以作为翻唱版的歌词来唱;第二,像电视诗歌散文那样,教师在范读课文或学生朗诵之时,适当配以音乐,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意境,获得美的享受,激发审美情趣;第三,在作文课上,可以结合作文内容播放轻音乐,以激发学生作文灵感,让他们深思熟虑,文思泉涌。二、美术走进语文课堂,培养学生语文鉴赏能力语文和美术是一对孪生兄弟,单说其中的诗与画,自古就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佳话,语文课借助美术手段,极易做到水乳交融。现在人教版的初中语文教材每课都配有挂图,可借助挂图向学生直观的再现课文的意境美、人物美;有的课文可以选用或制作幻灯片,如教学《中国石拱桥》一课时,用幻灯机播放像赵州桥、卢沟桥的中国石拱桥图片,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可以把课文制成CAI课件,给课文配以动画片,如在教学蒲松龄的《狼》时,可利用相关软件创制二维动画短片,并配上背景音乐,在课件的播放中学生轻轻松松就把握了课文的情节;指导学生理解课文时,可以给课文画出示意图,使课文分析得更生动形象,学生也可以画一画,装饰课堂笔记本。书法虽然高于语文的书写,可是又源于
书写。让书法回归语文课,更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师生在课堂上,可以展示名篇书法作品,体会意境。如教学《沁园春・雪》时,引导学生欣赏毛泽东的手迹,更利于领会该首词磅礴的气势;教学诸葛亮的《出师表》,则不妨一睹岳飞手书的该篇文章,以助于理解中国古代大臣的忠贞报国之心。还可以让学生书写名篇名段名句,以自娱自励。这样既利于学生识记原文,又培养了他们对书法的情趣,可谓一箭双雕。四、编制课本短剧或舞蹈,师生同台演出,丰富语文课堂在教学小说、戏剧文学及其它叙事性课文时,教师可引入“戏剧教学法”,在教师与学生的同台演出中,学习语文。某些课文篇幅短小,故事性强,教师可放弃传统的课文分析,而去组织学生自编课本剧,在师生的共同表演中,完成对课文的学习。如寓言、童话类的课文,完全就可以采用这种方式教学;对篇幅较长的叙事性课文,可以将其精彩片段编成短剧演出,或者让学生即兴表演。例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课,可以将鲁达“三激三打”郑屠的片段编剧表演;在教学某些意境优美、语短情长的诗歌时,可配以音乐、伴以舞蹈,引导学生欣赏诗歌的美。如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可以配上小夜曲,并根据诗歌内容编排舞蹈,创设情境,帮助学生领会作者不满现实黑暗、执着追求光明而又略带忧郁的复杂感情。在语文课上引入艺术手段,归根结底是为了提高学生艺术欣赏能力和语文素养,如果只图热闹,不着门道,必将走向语文教学的反面。在实现语文和艺术学科的整合中,要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语文无处不存在美,如果你是一位善驾驭美的教师,必将拥有一群懂美、爱美、享受美的学生。让我们在语文教学天地里,不断锤炼自己的艺术细胞,努力成为一位具有艺术魅力的语文教学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