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学教案第一章-总论

合集下载

审计学》课程教案

审计学》课程教案

审计学》课程教案第一章:审计学概述1.1 审计的定义与目标1.2 审计的必要性1.3 审计的类型与范围1.4 审计的主体与客体第二章:审计程序与方法2.1 审计准备阶段2.1.1 审计计划的制定2.1.2 审计证据的收集2.1.3 审计重要性的确定2.2 审计实施阶段2.2.1 审计测试2.2.2 审计调整2.2.3 审计意见的形成2.3 审计报告阶段2.3.2 审计报告的发布与传递第三章:审计证据与审计风险3.1 审计证据的性质与分类3.1.1 证据的充分性3.1.2 证据的适当性3.2 审计风险的识别与评估3.2.1 固有风险3.2.2 控制风险3.2.3 检查风险3.3 审计风险的应对措施第四章:财务报表审计4.1 资产负债表审计4.1.1 流动资产审计4.1.2 固定资产审计4.1.3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审计4.2 利润表审计4.2.1 营业收入审计4.2.2 营业成本审计4.2.3 利润审计4.3 现金流量表审计4.3.1 经营活动现金流审计4.3.2 投资活动现金流审计4.3.3 筹资活动现金流审计第五章:内部控制与合规性审计5.1 内部控制的概念与目标5.2 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评估5.3 内部控制审计的方法与程序5.4 合规性审计的含义与目标5.5 合规性审计的程序与方法第六章:审计准则与职业规范6.1 国际审计准则与中国审计准则6.2 审计准则的应用与遵守6.3 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6.4 审计质量控制准则第七章:审计抽样与分析程序7.1 审计抽样的原理与方法7.1.1 统计抽样7.1.2 非统计抽样7.2 审计分析程序的应用7.2.1 比率分析7.2.2 趋势分析7.2.3 现金流量分析第八章: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8.1 采购与付款循环的业务流程8.2 采购与付款循环的关键内部控制8.3 采购与付款循环的审计程序8.4 审计案例分析第九章: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9.1 销售与收款循环的业务流程9.2 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关键内部控制9.3 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审计程序9.4 审计案例分析第十章:存货与成本循环审计10.1 存货与成本循环的业务流程10.2 存货与成本循环的关键内部控制10.3 存货与成本循环的审计程序10.4 审计案例分析第十一章:固定资产与投资循环审计11.1 固定资产的确认与计量11.2 投资业务的分类与核算11.3 固定资产与投资循环的内部控制11.4 固定资产与投资循环的审计程序第十二章:金融工具与财务报表列报审计12.1 金融工具的分类与计量12.2 金融资产与金融负债的审计12.3 财务报表列报的原则与要求12.4 金融工具与财务报表列报的审计程序第十三章:或有事项与期后事项审计13.1 或有事项的确认与计量13.2 期后事项的识别与处理13.3 或有事项与期后事项的审计程序13.4 审计案例分析第十四章:审计报告与后续审计14.1 审计报告的内容与格式14.2 非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的出具14.3 后续审计的概念与目的14.4 后续审计的程序与方法第十五章:审计学实践与案例分析15.1 审计学实践操作流程15.2 审计案例研究15.3 审计模拟练习15.4 审计学课程设计重点和难点解析第一章:审计学概述重点:审计的定义、目标、类型与范围,审计的主体与客体。

《审计学》第一章 总论

《审计学》第一章 总论
1997年审计定义 ❖4、审计定义中的基本要素
33
1、中国审计学会1989年4月审计定义
❖审计是由专职机构和人员,依法对被审 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经济 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审 查,评价经济责任,用以维护财经法纪, 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宏 观调控的独立性经济监督活动。
24
2、我国民间审计引进与发展的历史过程 ❖(1)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演进(产生)
❖(2)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发展
25
(1)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演进(产生)
❖ ①我国第一部注册会计师法规—1918年《会计师暂行章程》 ❖ ②我国注册会计师第一人—谢霖 ❖ ③我国第一家会计师事务所—正则会计师事务所
❖ 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竞争更趋激烈。企业为了 在竞争中求生存,十分重视加强内部的经济监督,实行事前预防性的 控制,内部审计的重点逐步由过去的财务审计转向以内部控制审计为 基础的经济效益审计和管理审计,广泛开展内部控制制度评审并逐步 开展经营审计,将提出改进经营活动的建议作为工作重点,把评价和 改善风险管理作为内部审计重要的服务领域。
19
(2)1844年到20世纪初的英式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形成与特点
20
(3)20世纪初美式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形成与特点
21
(4)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后对注册会计师审 计目的和方法的影响
22
(5)注册会计师审计发展历程的启示
❖ 注册会计师审计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产 生的直接原因是财产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
审计的本质在于审计是一项独立的经济监督活动。
4
受托责任论
5
受托责任论
发展阶段 受托责任 财产保管责

审计第一章总论教案.doc

审计第一章总论教案.doc

第一•章总论第一节审计的产生与发展一、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客观基础(一)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客观基础审计是在财产所有权与管理经营权相分离以及多层次经营管理分权体制所形成的经济责任关系下,基于经济监督的需要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受托经济责任关系的确立是审计产生的前提条件,没有受托经济责任,也就不存在审计这项经济监督活动。

所谓受托责任关系就是指资源占有人与资源经管人之间所形成的资源委托管理与资源受托经管关系,以及资源经管人与其资源经管执行人之间所形成的资源受托经管与执行资源经管关系。

从内涵上看,由于资源占有人占有的资源数量巨大,自身无法有效经管这些资源,因此将资源委托给他人经管,形成受托责任关系。

受托经济责任关系确立后,客观上产生了授权委托者对受托管理者或受托经营者实行经济监督的需要。

但应指出,受托经济责任的确立,并不一定产生审计活动,它只是审计产生的前提条件。

如果这种审查评价活动由授权委托者自身完成,就不能称之为审计活动。

只有*这种经济监督活动是由授权委派人委派(或委托人委托)独立的机构和人员代行的,才会产生这种具有独立性的审计活动。

受托经济责任关系作为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客观基础,其涵义包括:1.受托经济责任是不断演进的,它是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客观基础2.资源财产的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分离以及管理者内部分权制,是受托经济责任关系形成的根据,也是审计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社会条件3.资源财产所有者X寸经营管理者无法实施直接监督,是审计产生和发展的直接动因(-)审计关系受托经济责任关系产生审计的同时,也形成了审计关系。

审计关系是指审计行为所必然涉及的审计人、被审计人和审计授权人或委托人三方之间形成的监督与证明关系。

审计关系由三方审计关系人所组成。

其中,第一关系人是承担审计工作的一方,称审计人。

审计人受资源财产所有者、主管人员的授权或委托,并代表他们对经营管理者所承担和履行的经济责任情况,实施独立的审计监督与证明。

审计人不经管所有者的资源财产,也不参与被审计人的经济活动,必须处于独立的地位。

《审计学》教案1-4章.doc

《审计学》教案1-4章.doc

模块一第1章总论授课学时4教学目标与要求教学目标1.了解国外审计的产生与发展状况2.掌握审计的含义和特征3.熟悉审计对象、审计目标、审计职能和审计任务4.掌握审计学科体系包含的内容能力要求1.能正确区分政府审计、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

2.能对审计独立性进行分析。

学容教内1.审计的产生和发展2.审计的含义和特征3.审计对象和审计目标4.审计职能和审计任务5.审计学科体系教学重占二J\W 1.审计的独立性2.审计目标3.政府审计、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的区别教学难点1.审计独立性2.认定层次的审计目标多媒体+PPT导入:由世界上第一个民间审计案例南海公司事件导入审计的概念,审计产生原因。

新课:详见PPT复习总结1.审计产生的直接原因2.审计的含义和特征3.审计对象和目标作业要求运用审计的特征理论分析给出的审计案例模块二第一章审计的种类' 机构和程序授课学时4教学目标与要求教学目标1.掌握按照不同标准对审计进行的多种分类2.熟悉国内外审计机构的设置3.熟悉审计工作的基本程序,特别是民间审计的基本程序能力要求1.能对民间审计、政府审计、内部审计的独立性进行分析2.能分析一个审计项冃的具体程序教学内容1.审计的种类2.审计机构3.审计程序教学重占1.审计基本分类2.我国的审计组织机构3.民间审计组织的业务范围教学难点1.注会对财务报表审计的基本程序和内容2.民间审计的独立性教学方法多媒体+PPT教学过程从普华永道对萨蒂扬审计失败案例复习旧课引入新课。

新课:详见PPT习结复总1.民间审计的特点2.我国民间审计组织的业务范围3.民间审计组织就地财务报表审计的基本程序作业要求1.结合实际谈谈我国民间审计的业务范围2.对给出的一个财务报表审计项目分析其具体程序三块模章-- 4教学目标与要求标酸械蹄讎舞写明了勢教L2.3.4要翎陽力厶冃育匕匕• • 厶月1 2教学内容教学重占二1=1/\\\学点教难£复习总结作业要求对给出的CPA考试中关于审计职业道德和审计质量控制的两个案例进行分析模块四第四章审计计划审计重要性和审计风险授课学时4标教学目标1.了解初步业务活动的目的和内容2.社戏审计业务约定书的内容3.掌握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4.掌握重要性和审计风险的定义和识别方法5.掌握审计风险组成要素及其关系能力要求1.能自己学习操作审计中的初步业务活动2.会写审计业务约定书3.能学习拟定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4.学习确定审计中的重要性水平和审计风险1.审计计划2.重要性3.审计风险教学重点1.初步业务活动的内容2.审计业务约定书的写法3.审计计划的拟定4.重要性的概念及其确定方法5.审计风险的识别和应对方法教学难点1.具体审计计划的拟定2.重要性的概念3.财务报表层次和认定层次的重要性水平的确定方法4.审计风险的识别评估及应对方法II多媒体+PPT教学过程由财务报表审计流程引入新课。

《审计学》第一章总论

《审计学》第一章总论

(三)内部审计的起源与发展
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不仅使企业、事业单位及行政管 理机关的规模有了扩大,业务范围更加广泛,也促使了授权 管理方法的普遍使用、授权层次的增加和授权范围的扩大。 这样,部门和单位的最高管理当局就有必要对其下属各层次 管理者履行职责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部门和单位的内部审 计也就因此而产生。
审计机构从事审计活动要有一定的合法经济收入和经费保障,不受被审 计单位的牵制。对于国家审计,审计法中明确规定:审计机关履行职责所必 需的经费,应当列入财政预算,由本级人民政府予以保证。对于注册会计师 审计,由于其是民间组织有偿服务,国家对其收费标准做出规定,保证其生 存和发展,同时也规定除了正常的业务收费外,不允许与被审计单位有其他 经济依附关系。
目录
1 1 2 3
审计的概念、起源与发展 审计的定义和特征 审计的职能和作用 我国审计的种类 我国审计的组织形式
4
5 3
一、审计的定义
审计是由独立的专职机构或人员为确定或解除被审计单 位的受托经济责任,接受委托或授权,对被审计单位特定时 期的财务报表及其他有关资料以及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 性、合规性、公允性和效益性进行审查、监督、评价和鉴证 的活动。 上述定义涵盖了四个方面的内容:
(3)经济鉴证职能
审计的经济鉴证职能,是指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对被 审计单位会计报表及其他经济资料进行检查和验证,确 定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是否真实、公允、合法、合规 ,并出具书面证明,以便为审计的授权人或委托人提供 确切的信息,并取信于社会公众的一种职能。鉴证既为 被审计单位服务,又为被审计单位以外的授权者或委托 人服务,这一职能更突出地表现在民间审计或独立审计 中。
(2)人员独立 人员独立包括形式上的独立和精神上的独立。为保证审计工作顺利开展 ,审计结果客观公正的评价和报告,审计人与被审计单位在形式上不应存在 任何经济利益关系,不参与被审计单位的经营管理工作。审计人依法行使审 计职权时受到法律保护。在精神上,审计人执行审计业务时,必须按照审计 范围、审计内容、审计程序独立进行审计,坚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精神 ,做出公允、合理的评价和结论,不受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的干涉。 (3)经济独立

审计学之总论

审计学之总论

我们的分析:
会计信息失真 是伴随会计工作永存的阴影, 当前已成相当普遍和严重的 问题。
惊人的数字:
财政部曾对全国110家酿酒企业的会计 状况进行抽查,结果有102家的会计信息严 重失真,收入、费用不实的金额共计近25亿 元,导致虚假利润13.88亿元。
其中:会计报表所显示的利润与检查组 核实的利润相差一倍以上的企业达41户。
【讲授新课】
第一节 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一、审计产生的原因 ◆受托经济责任关系是审计产生的客观基础;
◆ 两权分
是审计产生的直接原因。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财产所有者 受托经济责任关系
报告经营情况
需要监督,怎么办?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惊人的数字:
上海曾对22家市管企业及其202家子公司进行 经济责任审计时,查出114家虚增利润22.69亿 元,65家虚减利润4.93亿元。 这些企业的实际利 润还不及会计报表所显示利润的三分之一。
财政部以后几次的会计信息真实性检查都表 明,会计信息失真有逐渐加重之势。
银广夏案件
广夏(银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通过伪 造购销合同、伪造出口报关单、虚开增 值税专用发票、伪造免税文件和伪造金 融票据等手段,虚构主营业务收入,虚 构巨额利润7.45亿元,其中,1999年为 1.78亿元,2000年为5.67亿元。
计报告和内部控制评价报。 一
总结:
▲所有者及相关利益者需要真实的会计信息; ▲会计信息需要保持其真实性; ▲审计对此可以有所作为; ▲审计也有作假问题,也需要受到监督。
第一章 总 论
▲ 什么是审计?审计是怎样产生的? ▲ 审计有何作用? ▲ 本章将予以回答。

《审计学》课程教案

《审计学》课程教案

《审计学》课程教案第一章:审计学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审计学的定义、目的和重要性理解审计的类型和程序掌握审计报告的基本内容1.2 教学内容审计学的定义和起源审计的目的和重要性审计的类型(内部审计、外部审计、国家审计)审计程序(准备阶段、执行阶段、完成阶段)审计报告的格式和内容1.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审计学的定义、目的和重要性,解释审计的类型和程序,讲解审计报告的基本内容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审计学的应用1.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出问题和观点,增强对审计学的理解第二章:审计程序2.1 教学目标理解审计程序的步骤和流程掌握审计证据的收集和分析方法学会制定审计计划和控制风险2.2 教学内容审计程序的步骤(初步调查、风险评估、计划审计工作、执行审计程序、完成审计工作)审计证据的收集和分析方法(观察、询问、检查、分析)审计计划的重要性和平衡控制风险的方法和原则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审计程序的步骤和流程,阐述审计证据的收集和分析方法,介绍审计计划的重要性和控制风险的方法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实际案例,提出审计计划和控制风险的策略2.4 教学评估审计计划设计:学生设计审计计划,检验对审计程序的掌握程度第三章:审计证据3.1 教学目标理解审计证据的概念和重要性掌握审计证据的收集和评价方法学会判断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3.2 教学内容审计证据的概念和分类(实物证据、书面证据、口头证据、环境证据)审计证据的收集方法(观察、询问、检查、分析、重新计算、重新操作)审计证据的评价标准(充分性、适当性、可靠性、相关性、重要性)审计证据的评价过程和技巧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审计证据的概念和分类,阐述审计证据的收集和评价方法,介绍审计证据的评价标准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审计证据的收集和评价过程3.4 教学评估审计证据评价设计:学生设计审计证据评价方案,展示对审计证据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第四章:审计报告4.1 教学目标理解审计报告的作用和重要性掌握审计报告的格式和内容4.2 教学内容审计报告的作用和重要性审计报告的格式和结构(封面、摘要、、附件)审计意见的类型和表达(无保留意见、保留意见、否定意见、无法表示意见)4.3 教学方法4.4 教学评估第五章:内部控制审计5.1 教学目标理解内部控制的概念和重要性掌握内部控制的评估和审计方法学会识别和评价内部控制缺陷5.2 教学内容内部控制的概念和分类(预防性控制、纠正性控制、混合性控制)内部控制的评估方法(询问、观察、检查、分析)内部控制的审计程序(了解内部控制、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测试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内部控制缺陷的识别和评价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内部控制的概念和第六章:财务报表审计6.1 教学目标理解财务报表审计的目的和重要性掌握财务报表审计的程序和步骤学会评估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6.2 教学内容财务报表审计的目的和重要性财务报表审计的程序和步骤(初步调查、风险评估、计划审计工作、执行审计程序、完成审计工作)财务报表审计的关键领域(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评估财务报表真实性和准确性的方法和技术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财务报表审计的目的和重要性,阐述财务报表审计的程序和步骤,介绍评估财务报表真实性和准确性的方法和技术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财务报表审计的实践应用6.4 教学评估财务报表审计设计:学生设计财务报表审计计划,展示对财务报表审计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第七章:审计风险与质量控制7.1 教学目标理解审计风险的概念和管理方法掌握审计质量控制的原则和程序学会评估审计风险和质量控制的效果7.2 教学内容审计风险的概念和管理方法(风险评估、风险应对)审计质量控制的原则和程序(内部控制、独立性、专业判断、职业道德)审计风险和质量控制的效果评估(风险水平、质量指标)审计风险和质量控制的应用实例7.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审计风险的概念和管理方法,阐述审计质量控制的原则和程序,介绍审计风险和质量控制的效果评估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审计风险和质量控制的实践应用7.4 教学评估审计风险与质量控制设计:学生设计审计风险管理和质量控制方案,展示对审计风险和质量控制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第八章:信息技术审计8.1 教学目标理解信息技术审计的概念和重要性掌握信息技术审计的程序和方法学会评估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和风险8.2 教学内容信息技术审计的概念和重要性信息技术审计的程序和方法(初步调查、风险评估、计划审计工作、执行审计程序、完成审计工作)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和风险评估(硬件、软件、数据)信息技术审计的工具和技术(数据分析、程序审查、系统测试)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信息技术审计的概念和重要性,阐述信息技术审计的程序和方法,介绍评估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的方法实践操作法: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学习信息技术审计的工具和技术8.4 教学评估信息技术审计设计:学生设计信息技术审计计划,展示对信息技术审计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第九章:审计质量保证9.1 教学目标理解审计质量保证的概念和重要性掌握审计质量保证的程序和标准学会评估审计质量保证的效果9.2 教学内容审计质量保证的概念和重要性审计质量保证的程序和标准(内部控制、独立性、专业判断、职业道德)审计质量保证的效果评估(质量指标、客户满意度)审计质量保证的应用实例9.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审计质量保证的概念和重要性,阐述审计质量保证的程序和标准,介绍审计质量保证的效果评估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审计质量保证的实践应用9.4 教学评估审计质量保证设计:学生设计审计质量保证方案,展示对审计质量保证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第十章:审计伦理与职业道德10.1 教学目标理解审计伦理的概念和重要性掌握审计职业道德的原则和规范学会评估审计伦理和职业道德的影响10.2 教学内容审计伦理的概念和重要性审计职业道德的原则和规范(独立性、客观性、专业判断、保密性、职业道德)审计伦理和职业道德的影响评估(职业形象、信誉度、法律责任)审计伦理和职业道德的实际应用实例重点和难点解析1. 第六章:财务报表审计难点解析:理解财务报表审计的概念和流程,掌握评估财务报表真实性和准确性的方法和技术。

审计学第1章总论

审计学第1章总论
深圳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及其签字 注册会计师违反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 他们非但没有对审计证据的真伪给予应有 的关注,甚至都没有执行必要的审计程序, 出具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PPT文档演模板
审计学第1章总论
结果:
在事情被揭露后,银广夏集团趋于崩溃, 进入了“PT”公司的行列。
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也由于此案件 的影响:执业资格被吊销,事务所被摘牌。
二、审计产生的社会基础
(1)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
◆ 审计的最初形态
•官厅审计即国家审
(2)在资本主义社会中: 计
◆ 审计的形态
•民间审计
(3)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 发展,在政府内部实行中央、地方各级政府的 分层管理时:
◆ 审计的形态
•内部审 计
PPT文档演模板
审计学第1章总论
签字注册会计师刘加荣、徐林文被 吊销注册会计师资格, 被追究刑事责任。
PPT文档演模板
审计学第1章总论
安然事件
安然公司是美国最大的天然气采购商、 出售商,2000年《财富》500强中安然排 名第16位。2000年底美国加州出现能源危 机前,安然公司的股价一直是直线上涨的, 但后来安然公司利润很快就下降。2001年 10月,安然公司宣布第3季度亏损6.38亿 美元。
➢ 账项导向审计 ➢ 内控导向审计 ➢ 风险导向审计
PPT文档演模板
审计学第1章总论
内部审计发展历史
1941
•现代内部审 计职业出现
•V·布克林(Victor Brink)出版了第一部 系统论述内部审计的 专著《内部审计学》
PPT文档演模板
•J·B·瑟斯顿 (John·B·Thurston)领导 下,24名内部审计师在美 国成立了内部审计协会

《审计学教案》

《审计学教案》

《审计学教案》word版第一章:审计学概述1.1 审计的定义与目的解释审计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讨论审计的主要目的和目标1.2 审计的类型与过程介绍不同类型的审计,如财务审计、内部审计和合规审计概述审计的基本流程,包括计划、执行和报告阶段1.3 审计师的角色与责任探讨审计师的职责和专业道德要求分析审计师与客户、监管机构和用户之间的关系第二章:审计证据与审计程序2.1 审计证据的概念与分类解释审计证据的重要性及其在审计过程中的作用区分主要证据和次要证据,并讨论其获取方法2.2 审计程序的设计与实施介绍常用的审计程序,如观察、询问、检查和分析探讨审计程序的实施步骤和技巧2.3 审计抽样的方法与应用讲解审计抽样的概念和目的介绍常用的审计抽样方法,如简单随机抽样和分层抽样第三章:审计报告与审计意见3.1 审计报告的编制与提交讨论审计报告的结构和内容要求解释审计报告的提交方式和时间3.2 审计意见的形成与表达分析审计师在形成审计意见时的考虑因素阐述不同审计意见的含义和使用场景3.3 审计报告的应用与解读指导用户如何正确理解和应用审计报告强调审计报告在决策中的作用和局限性第四章:内部控制与风险评估4.1 内部控制的概念与重要性解释内部控制的定义和目的讨论内部控制在审计过程中的作用4.2 风险评估的方法与步骤介绍风险评估的基本概念和方法阐述风险评估的实施步骤和关键要素4.3 内部控制测试与评价讲解内部控制测试的目的和方法探讨内部控制评价的指标和标准第五章:财务报表审计5.1 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与范围解释财务报表审计的基本目标和要求讨论财务报表审计的范围和限制5.2 资产负债表审计分析资产负债表的审计重点和程序讲解不同资产和负债项目的审计方法5.3 利润表审计探讨利润表的审计重点和程序解释收入、成本和费用项目的审计技巧第六章: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审计6.1 现金流量表审计分析现金流量表的审计重点和程序讲解经营、投资和筹资活动现金流的审计方法6.2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审计探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审计重点和程序解释所有者权益变动项目的审计技巧第七章:审计质量控制7.1 审计质量控制的概念与目的解释审计质量控制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讨论审计质量控制的目标和原则7.2 审计质量控制框架与程序介绍审计质量控制的框架和基本要素阐述审计质量控制的实施程序和措施7.3 审计质量控制的责任与评价探讨审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的质量控制责任分析审计质量评价的方法和指标第八章:信息技术审计8.1 信息技术审计的概念与范围解释信息技术审计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讨论信息技术审计的范围和目标8.2 信息技术审计的程序与技巧介绍信息技术审计的程序和方法讲解信息技术审计的常用技巧和工具8.3 信息系统审计与评价探讨信息系统的审计重点和程序解释信息系统评价的指标和标准第九章:合规审计9.1 合规审计的概念与目的解释合规审计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讨论合规审计的目标和原则9.2 合规审计的程序与方法介绍合规审计的程序和方法讲解合规审计的常用技巧和工具9.3 合规审计的风险与挑战分析合规审计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和挑战探讨应对合规审计风险和挑战的策略和方法第十章:审计前沿与未来发展10.1 可持续发展审计解释可持续发展审计的概念和重要性讨论可持续发展审计的目标和实施方法10.2 数据分析与审计介绍数据分析在审计中的应用和重要性讲解数据分析审计的程序和技巧10.3 未来审计发展趋势探讨审计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挑战分析未来审计师所需技能和素质要求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审计的定义与目的审计的定义和目的是理解审计学的基础,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关键概念。

第一章 总论 教案 审计学 人大版 第九版 秦荣生

第一章 总论 教案 审计学 人大版 第九版 秦荣生
难点
教学重点安排:
1.我国现代审计发展萌芽阶段的标志性人物和事件、审计产生的经济基础
2.审计对象的演变、审计目的的内容
3.审计的职能、特点与概念
教学难点提示:
1.我国现代审计复兴阶段的各项法律法规
2.审计目的的内容、审计目的之间的关系
3.在理解审计概念的基础上明确审计与会计的关系
本章是审计学课程的第一章,重点除了要求学生掌握对审计进行界定、区分审计与会计、区分审计的三种主要类型外,主要是要学生对课程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并具体清楚审计学课程在本科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让学生明白学好审计需要掌握系统掌握审计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审计方法、审计程序;掌握审计的基本技能;能进行实务审计;能编写审计工作底稿、审计报告和建议书外,建立远期的能力目标:成为一名CPA、ACCA等。让学生明白学好本课程的知识背景:管理类、经济类基础知识、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知识
本章属于审计学课程的入门课,除了对整体课程做一个导论外,还要求掌握审计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问题。关键是通过结合实实在在的经济生活中的事项和事件,来引起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本次课对审计课程的整体框架介绍不够到位,没有高屋建瓴地让同学理解审计的内涵和本质。
利用教材上的内容,对内容作适度发散。为学生理解后面内容打基础。把整个教学看做一个整体,起承转合都要花心思,这样教学具有连贯性,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容易,而且印象因为具有了逻辑性会更加深刻的。
上述表达都是审计的专业词汇,对财务管理专业来讲,都是新的名词,和其他专业衔接不是很紧密,有些隔离,所以,让学生掌握接受新的理论体系和新的表达陈述,是审计学第一节课的难点所在。
讲授法、讲解与多媒体演示结合
案例教学课堂教学与学生自主收集材料相结合
教学内容的衡接及学时分配

审计学第一章总论

审计学第一章总论
准确性和 计价
财务信息已被恰当地列报和 财务信息已被恰当地列 描述,且披露内容表述清楚 报和描述,且披露内容
表述清楚
财务信息和其他信息已公允 财务信息和其他信息已
披露,且金额恰当
公允披露,且金额恰当
关于具体目标,强调:
▪ 1、审计目标是审计实务工作的指南和导向,它界定了审计的 责任范围,直接影响审计人员如何计划和实施审计;同时,审 计目标决定了审计人员针对审计对象如何发表审计意见。
列报相关的认定与具体审计目标
认定 发生及权 利和义务
完整性
各类认定的含义
各类认定对应的具体审 计目标
披露的交易、事项和其他情 发生的交易、事项,或
况已发生,且与被审计单位 与被审计单位有关的交
有关
易和事项包 括在财务
报表中
所有应当包括在财务报表中 应当披露的事项有包括
的披露均已包括
在财务报表中
分类和可 理解性
三项暗示性的认定(1)所有存货均已包括在内; (2)所有报告存货都归企业所有; (3)存货使用不受限制。
具体目标
▪ 1.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认定与具体审计 目标
▪ 2.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认定与具体审计目 标
▪ 3.列报相关的认定与具体审计目标
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认定与具体审计目标
认定 发生 完整性 准确性 截止
所有应当记录的资产、负债和 所有者权益均已记录
资产归属于被审计单位, 负债属于 被审计单位 的义务
已存在的金额均已记录
计价和 分摊
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以恰 当的金额包括在财务报表中, 与之相关的计价或分摊调整已 恰当记录
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 益以恰当的金额包括在 财务报表中,与之相关 的计价或分摊调整已恰 当记录

《审计学》课程教案

《审计学》课程教案

《审计学》课程教案一、引言1. 课程目标:使学生了解审计学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掌握审计流程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审计思维和能力。

2.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3. 教学材料:教材、案例、PPT、参考文献等。

二、第一章:审计学概述1.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审计学的定义、历史和发展,理解审计的目的和作用。

2. 教学内容:a. 审计学的定义和历史b. 审计的目的和作用c. 审计的类型和范围d. 审计师的责任和素质3. 教学活动:a. 讲授审计学的定义和历史b. 讨论审计的目的和作用c. 案例分析:审计师的职责和素质三、第二章:审计程序和计划1.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审计程序的步骤和内容,掌握审计计划的制定方法。

2. 教学内容:a. 审计程序的步骤和内容b. 审计计划的制定方法c. 审计风险评估和应对措施d. 审计证据的收集和分析3. 教学活动:a. 讲授审计程序的步骤和内容b. 练习:制定审计计划c. 案例分析:审计风险评估和应对措施四、第三章:审计准则和标准1.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审计准则和标准的内容和要求,掌握审计准则的应用和遵守方法。

2. 教学内容:a. 审计准则的定义和分类b. 国际审计准则和中国审计准则c. 审计标准的制定和实施d. 审计准则的应用和遵守3. 教学活动:a. 讲授审计准则的定义和分类b. 讨论国际审计准则和中国审计准则c. 案例分析:审计准则的应用和遵守五、第四章:审计证据和审计报告1.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审计证据的定义和性质,掌握审计报告的编写方法和内容。

2. 教学内容:a. 审计证据的定义和性质b. 审计证据的收集和分析方法c. 审计报告的编写方法和内容d. 审计报告的类型和用途3. 教学活动:a. 讲授审计证据的定义和性质b. 练习:收集和分析审计证据c. 讲授审计报告的编写方法和内容六、第五章:内部控制和风险评估1. 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内部控制的概念和重要性,掌握风险评估的方法和工具。

审计学原理__教案

审计学原理__教案
查明事实 (搜集证据) 作出判断 (对照标准) 引出结论 (撰写报告)
6.审计目标——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
会计资料 财政财务收支 有关经济活动 真实性 合法性 效益性
二.审计的本质
(一)审计与会计的联系:审计的主要对象是会计资料及其所 反映的财政、财务收支活动 1.会计资料是审计的前提和基础 2.会计活动是审计监督的主要对象
(二)我国社会审计的发展
1.解放前的社会审计 (1)北洋政府1918年颁布了《会计师暂行章程》 (2)1921年开始在上海设立会计师事物所,先后颁布了《会计师注册章程》等 2.解放后的社会审计 (1)建国后很长时间取消了社会审计 (2)1979年开始陆续设立会计顾问处,1980年财政部颁布了《关于成立会计顾 问处的暂行规定》,同年五月开始筹备上海公证会计师事物所 (3)1985年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4)1986年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师条例》 (5)1993年全国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 (6)1995年财政部批准发布了《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基本准则》等。
第四节
审计基本假设
一.假设与审计假设 (一)假设 1.涵义 2.特征 (二)审计假设 1.涵义 2.假设与推理、惯例、准则、观点的区别 3.审计假设特点 4.审计假设存在的原因 5.审计假设的作用 二.国外审计基本假设 (一)毛茨和夏拉夫的基本假设(8假设论) (二)托马斯· 李的审计假设(13假设论) (三)弗林特的审计假设(7假设论)
(三)美国审计总局的定义——审计一语,包括审查会计记 录、帐务事项和财务报表,但就审计总局的全部工作 来说,还包括: ①审核各项工作是否遵守有关的法律和规章制度 ②查核各项工作是否经济有效率 ③查核各项工作的结果是否达到预期效果(包括立法 机构规定的目标) 1.审计对象——会计记录、财务事项和财务报表。 2.审计目的——合规性、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

审计授课教案

审计授课教案
3.资源财产所有者对经营管理者无法直接监督,是审计产生和发展的直接动因
(二)审计的产生奠定了审计关系人理论
第一关系人
依 提 委 报
约 供 托 告
审 资 审 结
查 料 查 果
委托经管财产
第二关系人承担受托经济责任 第三关系人
按照审计关系人理论,审计行为的发生必须有审计人、被审计人和审计委托人或授权人
三方面关系人,他们顺次为第一关系人、第二关系人和第三关系人。其中,审计人是第一关
1.证明审计工作质量。
2.证明审计责任履行情况。
第三节审计假设和审计特征
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审计假设
审计假设也称审计假定、审计公设、审计假说、审计公理、审计前提,它是对审计领域中存在的尚未确知或无法论证的事物按照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所做的合乎逻辑的推理或判断。
我国的审计假设体系应包括如下具体内容:信息不确定假设、信息可验证假设、审计主体独立性假设、审计主体胜任性假设、审计主体理性假设、内控相关性假设、风险可控性假设、认同一贯性假设、责任明确性假设。
(三)经济鉴证
经济鉴证是指通过对被审计单位的会计报表及有关经济资料所反映的财务收支和有关经济活动的公允性、合法性的审核检查,确定其可信赖程度,并做出书面证明,以取得审计委托人或其他有关方面的信任。
经济鉴证职能的发挥应当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审计组织的权威性;二是审计组织要有良好的信誉。权威和信誉是互为前提、相辅相成的。
认证、签证与非认证服务之间的关系
二、西方审计的起源和演进启示:
1、注册会计师审计产生的直接原因是两权分离;
2、注册会计师审计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发展;
3、注册会计师审计具有独立、客观、公正的特征。
第二节审计的概念、对象、职能和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审计学教案第一章总论【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历程及其存在的动因;理解并掌握审计的概念、对象、职能和作用;了解审计假设的各种理论及其不足之处;理解审计目标及其与企业管理当局五项认定的关系;理解独立性是审计的灵魂本质特征;结合当前经济社会现状,对不同类型审计活动如何发展各自的职能作用有初步的认识。

【教学要点】1.审计的产生、发展和存在的动因。

2•审计的涵义.3•审计主体、审计客体、审计对象。

4•审计职能与作用。

5•审计假设、审计目标、五项认定。

6.审计的独立性。

7•审计种类。

【教学时数】4学时【教学内容】本章共分5节。

【案例引入】见教材。

第一节审计的起源与发展一、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客观基础(一)受托经济责任关系是审计产生的基础我国著名的会计审计学家杨时展教授认为:“审计因受托责任的发生而发生,又因受托责任的发展而发展。

”1•受托经济责任关系是不断演进的,也是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客观基础2•资源财产的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分离以及管理者内部分权制,是受托经济责任关系早期形成的基本根据,也是审计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社会条件3•资源财产所有者对经营管理者无法直接监督,是审计产生和发展的直接动因(二)审计的产生奠定了审计关系人理论第一关系人依提委报约供托告厶+审资审结查料查果委托经管财产第二关系人承担受托经济责任第三关系人按照审计关系人理论,审计行为的发生必须有审计人、被审计人和审计委托人或授权人三方面关系人,他们顺次为第一关系人、第二关系人和第三关系人。

其中,审计人是第一关系人,作为被审计人的第二关系人是财产的受托经管者;第三关系人即为财产的所有者。

三者关系如上图所示。

(三)加强经济管理和控制是审计发展的动力(四)现代科学管理为审计的发展提供了方法和手段(五)审计的动因审计存在和发展的动因可以从多个角度去理解,主要的学说包括:受托经济责任论(认为审计是在两权分离所形成的受托经济责任关系下,基于经济监督的客观需要而产生的卜代理人学说(审计的出现是委托人和代理人利益最大化的共同选择)、信息经济学说(审计可以降低信息不对称,使市场更有效率)、保险论(审计就是一种降低风险的活动,甚至认为审计是分担风险的一种服务)、冲突论(会计报表的提供者和使用者之间的利益冲突需要外部独立专家发表意见)、多因决定论(多方面因素共同导致了审计的出现)。

(六)审计业务范围的拓展会计报表审计一直是各国注册会计师的主要业务。

但随着企业经济活动国际化和多元化的发展,许多会计师事务所也不断调整发展战略。

除了证实会计报表的公允性、合法性这一审计工作之外,审计工作逐步转型为社会提供多元化、全方位的专业服务。

审计的重心由传统的会计报表审计业务(Audits)向鉴证服务(Attestation Services)、认证服务(Assura ncesServices)转变。

根据AICPA 于1986年发布的《鉴证约定准则公告》(Statement Standards fof AttestationEngagement. SSAE),鉴证服务除了审计服务,即执业人员受托对由另一方负责的历史性财务报表发表意见以外,还包括对以下信息表示专业意见:具有未来性的财务信息、期中财务报表、内部控制制度及其有效性、对法规或合约的遵循。

1993年5月,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召集举行了一个有关审计前途的研讨会,指出了审计未来发展的方向——认证服务(AssIlranee Services)。

1994年,AICPA成立了认证服务特别委员会(ASEC),对认证服务具体的执行准则、有待开拓的认证服务展开了持续性的系统研究。

与此同时,国际各大会计公司纷纷推出认证服务,在其所提供服务的分类清单中,第一项通常是“认证服务”,审计仅仅是认证服务下的一个项目。

国际会计公司已将认证服务作为其最核心的业务领域。

目前,AICPA制定了相关标准的认证服务包括:电子商务认证、信息系统认证、绩效评价认证、风险评估认证、养老工作认证、其他认证服务。

审计服务、鉴证服务和认证服务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图审计、签证和认证服务之间的关系与认证服务相对应的服务是非认证服务( Non-assuranee Services),包括会计服务、税务服务、咨询服务。

处于认证服务与非认证服务重叠之处的主要咨询业务。

各种服务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认证、签证与非认证服务之间的关系二、我国审计的产生和发展1. 西周时期初步形成阶段。

2. 秦汉时期最终确立阶段。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初步形成了统一的审计模式。

二是“上计”制度日趋完善。

三是审计地位提高,职权扩大。

3. 隋唐至宋日臻健全阶段。

隋唐的比部审计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和较高的权威性,开司法审计之先河。

宋代专门设置“审计司”,是为我国“审计”的正式命名,从此,“审计” 一词便成为财政监督的专用名词,对后世中外审计建制具有深远的影响。

4. 元明清停滞不前阶段。

元代取消比部,户部兼管会计报告的审核,独立的审计机构即告消亡。

明清设置都察院,但其行使审计职能,却具有一揽子性质。

5. 中华民国不断演进阶段。

1912年在国务院下设审计处,1914年北洋政府改为审计院,同年颁布了《审计法》。

国民党政府根据孙中山先生五权分立的理论,在监察院下设审计部,各省(市)设审计处,分别对中央和地方各级行政机关以及企事业单位的财政和财务收支实行审计监督。

国民党政府也于1928年颁布过《审计法》和实施细则,次年还颁布了《审计组织法》,审计人员有审计、协审、稽察等职称。

与此同时,随着我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民间审计应运而生。

1918年9月,北洋政府农商部颁布了《会计师章程》,标志着我国民间审计的诞生。

自20年代以后,在一些大城市中相继成立了“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如:谢霖创办的正则会计师事务所( 1921年,北京),潘序伦创办的立信会计师事务所(1927年,上海),奚玉书创办的公信会计师事务所(1927年,北京)和徐永柞创办的徐永柞会计师事务所(1927年,上海)。

1925年3月,我国最早的民间审计职业组织一一上海会计师公会成立。

6•新中国不断振兴阶段。

1978年以前,我国没有设置独立的国家审计机关。

1982年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在我国建立审计制度,1983年9月成立了我国国家审计的最高机关一一审计署,在县以上各级人民政府设置各级审计机关。

1985年8月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审计工作的暂行规定》;1998年11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条例》;1995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的实施,在法律上确立了政府审计的地位;2000年1月,审计署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基本准则》;2000年8月,审计署发布《审计机关审计方案准则》等五项具体准则;2003年12月,审计署发布《审计机关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评价准则》等五项具体准则;2004年2月,审计署发布《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试行)准则》;2006年2月28日八届人大九次会议通过了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并予以发布实施,为政府审计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1980年恢复和重建注册会计师制度。

1993年10月,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并于1996年1月1日颁布并实施了《中国独立审计准则》。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中国注册会计师鉴证业务基本准则》、《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01号一一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一般原则》等48项审计准则(其中22项为新发布,26项为修订),我国民间审计准则体系已经基本建立。

为了全面开展审计工作,完善审计监督体系,加强部门、单位内部经济监督和管理,我国于1984年在部门、单位内部成立了审计机构,实行内部审计监督。

1985年10月发布了《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若干规定》,在各级审计机关、各级主管部门的积极推动下,内部审计蓬勃发展。

2003年3月,审计署颁布修订后的《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

2003年6月,我国颁布并实施了《中国内部审计准则》。

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国家审计、民间审计和内部审计三位一体的审计监督体系。

三、西方审计的起源和演进(一)西方官厅审计的产生与发展据考证,早在奴隶制度下的古罗马、古埃及和古希腊时代,已有官厅审计机构。

审计人员以“听证” (audit)方式,对掌管国家财物和赋税的官吏进行审查和考核,成为具有审计性质的经济监督工作。

在资本主义时期,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资产阶级国家政权组织形式的完善,国家审计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在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中,大多实行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议会为国家的最高立法机关,并对政府行使包括财政监督在内的监督权。

为了监督政府的财政收支,切实执行财政预算法案,以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

西方国家大多在议会下设有专门的审计机构,以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

西方国家大多在议会下设有专门的审计机构,由议会或国会授权,对政府及国有企事业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进行独立的审计监督。

(二)西方民间审计的产生与发展注册会计师审计产生于意大利合伙企业制度,形成于英国股份制企业制度,发展和完善于美国的资本市场。

它是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1、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起源一一意大利合伙企业制度16世纪末期,地中海沿岸国家的商品贸易得到了发展,出现了为筹集大量资金进行贸易活动的合伙经营方式,这样,财产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了,对经营管理者进行监督成为必要,所有者便聘请会计工作者来承担这项工作。

1582年,威尼斯会计协会成立。

2、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形成一一英国股份制企业制度1721年,南海公司破产案是注册会计师审计产生的“催化剂”,它促成了独立会计师一—注册会计师的诞生。

1844年颁布的《公司法》规定股份公司必须设监察人,负责审查公司账目。

1845年修订《公司法》规定,股份公司可以聘请执业会计师协助办理此项业务。

这一规定 无疑对发展民间审计起了推动作用。

1853年在苏格兰的爱丁堡成立了“爱丁堡会计师协会”,这是世界上第一个职业会计师的专业团体。

1862年,《公司法》确定注册会计师为法定的破产清算人,从而奠定了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法 定地位。

1979年,《公司法》要求银行接受特许会计师的独立审计。

1985年,《公司法》要求全部有限公司年度会计报告必须经过审计师的审查。

英国民间审计,没有成套的方法和理论依据,只是根据查错揭弊的目的,对大量的账簿记录进行逐笔审查,即详细审计。

审计师的法律地位得到法律确认;审计报告使用人为企业股东。

3、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发展一一美国的资本市场。

19世纪末期、20世纪初期,美国的民间审计得到了迅猛发展。

1887年美国会计师公会成立,1916年该会改组为美国会计师协会,后来发展为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merican Institute of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s,AICPA) ,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民间审计专业团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