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章太阳系和地球系统的元素分布和分配2概要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软流层温度较高,但刚性较弱,能够长
期缓慢变形,可能部分呈熔融状态。相 对低温的、刚性的岩石圈可作为一个整 体漂流在软流圈之上。
地壳均衡(Isostasy)之调整带
2021/2/6
10
1.2.1 地球的结构和各圈层的成分
地球和地壳是地球化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了解地球内部结构的物质与状态是理解地壳 中各类地球化学过程的前提。
2021/2/6
6
②地幔(Mantle )
位于地球金属地核之上的巨厚的硅酸盐圈层,是地球
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占地球体积的82%),地幔受到
放射性同位素衰变的加热,引起地幔内部的大规模物质
对流,通常认为板块的运动是由这一对流驱动的。
地幔与地核的分界面称为古登堡面。 根据波速在400km和670km深度上存在两个明显的不
莫霍间断面的性质
♣一种观点认为它是一种物理学的不连续面,是由于辉长岩
成分的下地壳岩石相变为榴辉岩的结果,而榴辉岩具有较
4
预习题
1. 地球的结构和各圈层的组成 2. 地球元素丰度研究方法 3. 地球元素丰度及其规律 4. 地球的形成和早期分异
2021/2/6
5
与地球结构有关的几个概念/名词
➢① 地壳(Earth Crust)
地球最表面的构造层,只占地球体
积的0.8%。根据其性质可分大陆地壳 和大洋地壳。
地壳和地幔之间以莫霍面分界。
2.地球结构:分层结构
2021/2/6
12
地球结构模型
2021/2/6
13
地球内部的主要壳层参数及特征
2021/2/6
14
1.2.1.2 地壳的组成
1.地壳范围
地壳为从地表到第一分 界面(莫霍面M)的地 球表层(A层)。至少它 的上部是人们能够直接 观察的。地壳是不均一, 表现在成分和厚度等方 面。
由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组成。岩石圈的厚度
是变化的,平均厚度为100km
大洋部分在洋中脊的最新部分只有6~8
km,在最老部分则有100 km;大陆岩石圈
更厚一些,基本上在100~400 km之间。
2021/2/6
9
⑤ 软流圈(Asthenosphere)
巴雷尔于岩石圈同时提出的地球圈层概
念。它位于上地幔低速层之下至过渡层 上部。
由玄武岩组成,大洋拉斑玄武岩占99%。
♣大陆地壳平均厚度常常处于海平面之下约35km处,
但在造山带它可下降到最大深度(65km)。
2021/2/6
16
3.大陆地壳认识及进展★
➢① 经典大陆地壳认识
大陆地壳可分两层,上层具有花岗岩或花岗
闪长岩成分,下层具有玄武岩成分。它们分别
相当于硅铝层(富于Si和Al)和硅镁层(富于
1 太阳系和地球系统元素的丰度
➢1.1 太阳系的组成及其元素丰度 ➢1.2 地球的结构和化学成分 ➢1.3 地壳的化学组成
2021/2/6
1
1.2 地球的结构和化学成分
1.2.1 地球的结构和各圈层的成分 1.2.2 地球的元素丰度 1.2.3 地球成因
2021/2/6
2
2021/2/6
3
2021/2/6
2021/2/6
15
2. 地壳类型及各自组成
♣ ①上地壳和下地壳,其间有康拉德波速不连续面,
不具备全球性;
♣②大洋地壳和大陆地壳
在大洋盆地中大约有4km厚的水层,其下洋壳先
为0.5~2km厚的未固结的沉积物,然后为玄武岩
来自百度文库
成分的物质(5~8km),直到莫霍面,平均厚度
7km,洋壳一般厚度为0~10km。大洋地壳主要
Si和Mg)。
有人认为上地壳厚约8~12km,由偏酸性的
火成岩和沉积岩组成,下地壳主要由麻粒岩、
长英质麻粒岩核镁铁质麻粒岩组成,它在组成
上比上地壳均一。
2021/2/6
17
♣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的研究产生了一
些新的认识,认为大陆下地壳在物质 成分上也极不均匀,可在超基性岩至 中性岩的组成范围变化,因此相当于 玄武岩成分的统一下地壳或硅镁层看 来并不存在。
♣ 因此,一般认为地幔应主要由镁-铁硅酸盐组成 ♣ 林伍德的“地幔岩”模型=3份橄榄岩+1份玄武岩
2021/2/6
24
课外作业
利用岩浆岩课本中标准橄榄岩和
玄武岩的岩石化学成分计算出地幔 岩岩石化学成分
橄榄岩采用p77样品1(纯橄榄岩) 玄武岩采用p110样品6(大洋拉斑玄武岩)
2021/2/6
25
2021/2/6
19
大陆地壳组成模型
2021/2/6
20
1.2.1.3 地幔的组成
2021/2/6
21
1. 地幔结构
2021/2/6
22
2. 地幔物质组成的鉴别依据
地幔物质无法直接测定,间接鉴别途径:
♣① 在火山岩管中呈包体状的可能为地幔
岩石的样品;
♣② 高温、高压下矿物和岩石行为的实验
研究;
由于地球的物质组成是不均一的,不能用
地表的物质成分代表地球组成,所以地球的 结构模型成为研究地球化学成分的基础。
至今地球内部结构和成分及状态的认识还
主要依据间接资料。
2021/2/6
11
1.2.1.1 地球的结构
1.获得方法
地球物理学资料是建立地球内部结构最
重要的基础。根据地震波传播速度在地球 内部的变化和其显示出的间断面,以及地 球内部物质密度等的不均匀分布,人们已 得出地球具有层圈结构的认识,即地球是 由地壳、地幔和地核3层组成的。
♣③ 与陨石及地球以外的星球对比。
2021/2/6
23
3. 地幔物质组成
♣ 实验结果表明:只有3类岩石—纯橄榄岩、橄榄岩和榴辉
岩,正好具有依据上地幔中已测出的地震波速所指明的 那种弹性。
球粒陨石物质的成分也基本上是含有少量斜长石的橄榄
岩。在火山岩(玄武岩和含金刚石的金伯利岩)中纯橄 榄岩和橄榄岩的包体常常普遍出现,而榴辉岩包体则较 少见。
2021/2/6
18
② 现代认识
通过精密的地震波研究、超深钻探索以
及许多出露的大陆地壳断面研究,大大动
摇了地壳的分层概念。
现在认为大陆地壳是由沉积岩、变质岩、各类
侵入岩和火山岩镶嵌组成的,并且在物质平均成 分上大致存在一种由浅到深的渐变趋势,在近地 表处接近花岗岩成分而到深处变为辉长岩成分。
多种地壳结构模型被提出。
连续面,可将地幔分成由浅至深的三个部分:上地幔、
过渡层和下地幔。
2021/2/6
7
③ 地核(Core)
位于地下2900 km以下。地震地球
物理资料表明地核可分为两个部分:
内地核和外地核。
2021/2/6
8
④ 岩石圈(lithosphere )
巴雷尔( Barrell )于1914年根据板块理论
提出的地球圈层概念。
期缓慢变形,可能部分呈熔融状态。相 对低温的、刚性的岩石圈可作为一个整 体漂流在软流圈之上。
地壳均衡(Isostasy)之调整带
2021/2/6
10
1.2.1 地球的结构和各圈层的成分
地球和地壳是地球化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了解地球内部结构的物质与状态是理解地壳 中各类地球化学过程的前提。
2021/2/6
6
②地幔(Mantle )
位于地球金属地核之上的巨厚的硅酸盐圈层,是地球
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占地球体积的82%),地幔受到
放射性同位素衰变的加热,引起地幔内部的大规模物质
对流,通常认为板块的运动是由这一对流驱动的。
地幔与地核的分界面称为古登堡面。 根据波速在400km和670km深度上存在两个明显的不
莫霍间断面的性质
♣一种观点认为它是一种物理学的不连续面,是由于辉长岩
成分的下地壳岩石相变为榴辉岩的结果,而榴辉岩具有较
4
预习题
1. 地球的结构和各圈层的组成 2. 地球元素丰度研究方法 3. 地球元素丰度及其规律 4. 地球的形成和早期分异
2021/2/6
5
与地球结构有关的几个概念/名词
➢① 地壳(Earth Crust)
地球最表面的构造层,只占地球体
积的0.8%。根据其性质可分大陆地壳 和大洋地壳。
地壳和地幔之间以莫霍面分界。
2.地球结构:分层结构
2021/2/6
12
地球结构模型
2021/2/6
13
地球内部的主要壳层参数及特征
2021/2/6
14
1.2.1.2 地壳的组成
1.地壳范围
地壳为从地表到第一分 界面(莫霍面M)的地 球表层(A层)。至少它 的上部是人们能够直接 观察的。地壳是不均一, 表现在成分和厚度等方 面。
由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组成。岩石圈的厚度
是变化的,平均厚度为100km
大洋部分在洋中脊的最新部分只有6~8
km,在最老部分则有100 km;大陆岩石圈
更厚一些,基本上在100~400 km之间。
2021/2/6
9
⑤ 软流圈(Asthenosphere)
巴雷尔于岩石圈同时提出的地球圈层概
念。它位于上地幔低速层之下至过渡层 上部。
由玄武岩组成,大洋拉斑玄武岩占99%。
♣大陆地壳平均厚度常常处于海平面之下约35km处,
但在造山带它可下降到最大深度(65km)。
2021/2/6
16
3.大陆地壳认识及进展★
➢① 经典大陆地壳认识
大陆地壳可分两层,上层具有花岗岩或花岗
闪长岩成分,下层具有玄武岩成分。它们分别
相当于硅铝层(富于Si和Al)和硅镁层(富于
1 太阳系和地球系统元素的丰度
➢1.1 太阳系的组成及其元素丰度 ➢1.2 地球的结构和化学成分 ➢1.3 地壳的化学组成
2021/2/6
1
1.2 地球的结构和化学成分
1.2.1 地球的结构和各圈层的成分 1.2.2 地球的元素丰度 1.2.3 地球成因
2021/2/6
2
2021/2/6
3
2021/2/6
2021/2/6
15
2. 地壳类型及各自组成
♣ ①上地壳和下地壳,其间有康拉德波速不连续面,
不具备全球性;
♣②大洋地壳和大陆地壳
在大洋盆地中大约有4km厚的水层,其下洋壳先
为0.5~2km厚的未固结的沉积物,然后为玄武岩
来自百度文库
成分的物质(5~8km),直到莫霍面,平均厚度
7km,洋壳一般厚度为0~10km。大洋地壳主要
Si和Mg)。
有人认为上地壳厚约8~12km,由偏酸性的
火成岩和沉积岩组成,下地壳主要由麻粒岩、
长英质麻粒岩核镁铁质麻粒岩组成,它在组成
上比上地壳均一。
2021/2/6
17
♣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的研究产生了一
些新的认识,认为大陆下地壳在物质 成分上也极不均匀,可在超基性岩至 中性岩的组成范围变化,因此相当于 玄武岩成分的统一下地壳或硅镁层看 来并不存在。
♣ 因此,一般认为地幔应主要由镁-铁硅酸盐组成 ♣ 林伍德的“地幔岩”模型=3份橄榄岩+1份玄武岩
2021/2/6
24
课外作业
利用岩浆岩课本中标准橄榄岩和
玄武岩的岩石化学成分计算出地幔 岩岩石化学成分
橄榄岩采用p77样品1(纯橄榄岩) 玄武岩采用p110样品6(大洋拉斑玄武岩)
2021/2/6
25
2021/2/6
19
大陆地壳组成模型
2021/2/6
20
1.2.1.3 地幔的组成
2021/2/6
21
1. 地幔结构
2021/2/6
22
2. 地幔物质组成的鉴别依据
地幔物质无法直接测定,间接鉴别途径:
♣① 在火山岩管中呈包体状的可能为地幔
岩石的样品;
♣② 高温、高压下矿物和岩石行为的实验
研究;
由于地球的物质组成是不均一的,不能用
地表的物质成分代表地球组成,所以地球的 结构模型成为研究地球化学成分的基础。
至今地球内部结构和成分及状态的认识还
主要依据间接资料。
2021/2/6
11
1.2.1.1 地球的结构
1.获得方法
地球物理学资料是建立地球内部结构最
重要的基础。根据地震波传播速度在地球 内部的变化和其显示出的间断面,以及地 球内部物质密度等的不均匀分布,人们已 得出地球具有层圈结构的认识,即地球是 由地壳、地幔和地核3层组成的。
♣③ 与陨石及地球以外的星球对比。
2021/2/6
23
3. 地幔物质组成
♣ 实验结果表明:只有3类岩石—纯橄榄岩、橄榄岩和榴辉
岩,正好具有依据上地幔中已测出的地震波速所指明的 那种弹性。
球粒陨石物质的成分也基本上是含有少量斜长石的橄榄
岩。在火山岩(玄武岩和含金刚石的金伯利岩)中纯橄 榄岩和橄榄岩的包体常常普遍出现,而榴辉岩包体则较 少见。
2021/2/6
18
② 现代认识
通过精密的地震波研究、超深钻探索以
及许多出露的大陆地壳断面研究,大大动
摇了地壳的分层概念。
现在认为大陆地壳是由沉积岩、变质岩、各类
侵入岩和火山岩镶嵌组成的,并且在物质平均成 分上大致存在一种由浅到深的渐变趋势,在近地 表处接近花岗岩成分而到深处变为辉长岩成分。
多种地壳结构模型被提出。
连续面,可将地幔分成由浅至深的三个部分:上地幔、
过渡层和下地幔。
2021/2/6
7
③ 地核(Core)
位于地下2900 km以下。地震地球
物理资料表明地核可分为两个部分:
内地核和外地核。
2021/2/6
8
④ 岩石圈(lithosphere )
巴雷尔( Barrell )于1914年根据板块理论
提出的地球圈层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