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作文题及审题立意解析汇总

合集下载

2017全国卷高考作文解析

2017全国卷高考作文解析
这些关键词为什么受到来华留学生的关注?
…… (3)怎么做?
如何借助这些关键词,建设一个更美好的中国?如何通 过这些关键词,认识一个更真实的中国?
第6页,共22页。
一、读懂材料
4.审出道理
中国的繁荣发展,引起了来华留学生的关注。 中国的繁荣发展,表现在传统文化在现代中国 焕发出生机,表现在自信、开放、包容的大国情怀, 表现在衣食住行诸方面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迅猛 发展……
唱,一曲精妙的文化。 唱念做打,那舞台上的的一颦一笑,无不是时间积淀下来的精髓;生旦净丑 ,那灯光下的红脸白脸,无不是智慧塑造的传奇。指尖跳跃,喉头震颤,那音调 的起伏透着泱泱大国的艺术魅力,恰如书法的轻重缓急,有着吞吐日月的气概。 折扇轻握,打开来,遮住了脸,缓缓现出一双柔情的眼,眼风犹如大朵牡丹花的 背景,惊艳了时光,仿佛身在堂皇富丽的大唐盛世,而微醺的贵妃,就着月光凭 栏远望,直叫人恍惚了台上台下,戏里戏外。
第11页,共22页。
了,相信,现在真实的中国,也让您刮目相待了。因为你们看到 了一个文明、发展、进取、创新、日新月异的富强幸福的中国。 当然,您也见识了中国的空气污染和食品的安全问题。真为我的 伟大的中国感到骄傲,也为您的关注感到由衷的高兴,请大家告 诉大家,您所看到的中国,才是最真实的中国。
作为一个来自乡村中学的学生,我知道,您来中国都是生活在大城 市,您已经了解和认识了中华文明的绚丽灿烂和中国社会的飞速发展。 在那里,你知道了京剧,知道了一带一路;观看了动物园里的大熊猫, 大妈们跳的广场舞;游览了长城,体会了“吃在中国”的吃货生活。 因此,我愿意带你走进别样的洞天——中国美丽的乡村;让你见识别
【原题再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

2017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1)作文的审题立意

2017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1)作文的审题立意

路”我们联想石近平同Jfe 在2016年G 20峰会上的讲话中H 对外开放.本基寥 谋求势力范围,而是要支持各国共同发 展;不碁要营遣處B 的后花两1而是要建 设各国共享的苜花园*;从高铁我们联想 到中国高铁与英国、乌克兰等国家合作共 赢,聰中:国如何利用雛技术造福世畀, 麵世界額麟同麵a这样繼我们 的立意自然而然出来了:追求世界共同发 展屈济融会、.文化包容的中:f t ,5.辩证思维法辩证思维法就是将对象作为 ^个鑛 体,从其内在矛盾的运动、变化及各个方 面的相苴联系中进行考窜,以便抓本质 上蔘统地、佥画地、完整地认识対象,例 如/竄赞、.移动支付和空气污染、高铁.、. 移动支付獅塵纖发展、科技发达的 藥给■中3:人民带来了便利《但由于过 乎雇求a >p ,我:國出现空气污染等现 象。

据此我们辩证麟*中廳济要发 展,但同时要注意环癀保护,实现经济的 绿色发展9,因此,可以这样立黨:中闺目: 前科技发达、经济发展,但同时也存在誉 齒气織等问題。

中幽在设法麵,努 力实现经济的,色賺、和谐发展和可持 续发展,既讲成绩,又不回避何题,这样辩 麵#■敏章鑛度,也有深度(作者单位;湖南.省隆回县教师进修学较)2017年金崔高考语文试卷<:1)作文 題时代感很強,濟每作要求的命制方面, 反复斟酌试题的素材、内容.和情境,直观 地反映时代主題,巧妙地传递价值观念。

考生普遍觉得该作文比较难写、阅卷老 师也普遍觉得该作文的出彩文章较少。

如何在短时藤内霉出理想的文章:r 首先 要求考生一 g :要有快速审题意意的能一、读懂作文材料,把握材料的关键信息点读懂材料是高考作文审題立倉的第 —■.歩,也是很关键的.一歩2017辱全.国..嘗者语文试卷(1)作文要求考&查面理 解材料,从材料中读出观点:。

參生在迪择 关键词之前,首先要读懂材料作文题目 的四个要求。

其一是義两到3介关键词, 不可多选或少选;其二JS呈现自B 所认 识的中嵐,要选择最感兴趣和最了解.的 关键词,所选关键词自己必须熟悉,有话 可免其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要 站在外国赫的角度,思考他们想了解 什么,是中国的文化还是中国的科技?是 中国的斑_史还是申國的现在?擧中國_的 政治■是中国的经:济?最好联系碧今的 国R 普景来思考;其四是词与減之闾要 有关联,并且是有机关联。

2017二卷高考作文立意

2017二卷高考作文立意

2017二卷高考作文立意作文材料围绕一个话题展开的,称为话题式材料作文。

这类材料作文,“话题”是核心,材料可以围绕话题摆出一些现象,或者对话题进行解说、阐述,或者是对话题的引出做铺垫等。

从写作的角度看,材料是次要的,考生应该抓住话题,谈自己对话题的看法,由此确定文章的主题。

例1:(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60分)也许将来存有这么一天,我们发明者了一种智慧芯片,存有了它,任何人都能够古今中外无一不知,天文地理并无所不识。

比如说,你在心里念著一声“物理”,人类有史以来有关物理的一切公式、定律便纷纷显露出,比老师谈的还多,比书本绣的还全系列。

你逛街秦淮河时,脱口一句“旧时王谢堂前燕”,旁边买雪糕的老大娘就接茬说道“飞进寻常百姓家”,还慈祥地说你,这首诗的作者就是刘禹锡,这时一个金发碧眼的外国小女孩枪着说道,诗名《乌衣巷》,出自于《全唐诗》卷页……这将就是怎样的情形啊!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联想或思考?请就此写一篇文章。

建议:①自定角度,executed标题;②文体不减半(诗歌除外),文体特征独特;③不少于字;④严禁剽窃,严禁套作。

【审题指导】这则材料作文,核心话题是“智慧芯片”。

命题人假设“将来有这么一天,我们发明了一种智慧芯片,有了它,任何人都能古今中外无一不知,天文地理无所不晓”,让考生联想或思考“这将是怎样的情形”。

命题不预设任何立意方向,考生只要把握住“智慧芯片”这个话题,或写议论文谈“智慧芯片”的意义与局限,或写记叙文,用故事曲折表达自己对“智慧芯片”的理解、看法,都会被视为“符合题意”。

【立意范例】一个人如若同时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当然就是美好的。

大部分人都会沉醉在在这梦想同时实现后的美丽、悠闲和美好当中。

假如有一天真的存有了“智慧芯片”,梦想也许唾手而得。

但人们往往也可以忽略了更应该使人珍藏、更让人感觉到美好的东西,那就是为同时实现梦想而不懈努力的过程。

(天津学生《美好就是一个过程》)【技法借鉴】考生抓住材料的话题词“智慧芯片” 立意,指出“智慧芯片”帮助人们实现了梦想的同时,也会让人们忽视为追求梦想而努力的过程,对“智慧芯片”带来的负面效应表现出担忧。

2017年高考全国2卷作文解析

2017年高考全国2卷作文解析

• 魏源是一个进步的思想家、史学家和坚决反对外国侵略的爱国 学者。他积极要求清政府进行改革,
• 强调:“天下无数百年不弊之法,无穷极不变之法,无不除弊 而能兴利之法,无不易简而能变通之法。”他着重于经济领域 的改革。 • 代表作《海国图志》名句:师夷长技以制夷
• 受光于隙见一床,受光于床见室央,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 于天下照四方的意思就是说理想与志向,放眼世界,胸怀天下。
• 单独这两句来说,意思就是开多大的口子受多大的光,可以 看见多大的范围,也就可以有多大的作为。这是六句里比较 难的句子,估计选的人也很少,作者魏源应该在在历史书上 见过,是《海国图志》的作者,是清末“睁眼看世界”的先 驱。《海国图志》就是当时中国最全面的介绍世界的书。 • 位置决定格局 胸襟,远见,开放, • 兼济天下的家国情怀
正眼看各方面的勇气”(《猛进》十九期)。诚然,必须敢于正视, 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作,敢当。倘使并正视而不敢,此外还能 成什么气候。然而,不幸这一种勇气,是我们中国人最所缺乏的。

正视现实 正视历史 不避艰险 责任担当
6、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命题要求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实则是引导考生结合自己的感触与思考在充分理解名句内涵的基础上自主进行组合从小我或大我的角度以古鉴今古为今用激活名句的内在生考生既可以集中论述两三个名句的相通内涵如以为基础探讨自强奋发敢作敢为
2017高考语文全国卷二 题目: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3、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 4、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魏源 5、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 当。——鲁迅 6、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

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II卷作文评析及优秀作文24篇

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II卷作文评析及优秀作文24篇

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II卷作文评析及优秀作文一、全国II卷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③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李清照)④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

(魏源)⑤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

(鲁迅)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

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二、专家点评思路一:考生应审题准确,完成题目要求。

作文要求的关键是在六个诗句中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所以考生在写作时应明确每个诗句的立意,然后选出两三个在立意上有内在逻辑关联的句子确定出一个立意,可寻每个句子立意的共同点,因果关系等。

第一句可立意为君子要自强不息方可强大;第二句可立意为思乡;第三句可立意为重视内在之美,或自信的品格;第四句可立意为人因所处位置不同,而视野、格局不同,实现的理想价值也不同。

或人要有远大的理想,立志四方;第五句可立意为要敢于正视自己;第六句可立意为个人、民族、国家的自信自强。

例如,第一句和第六句的立意有共同点均是自信自强,那么考生可据此立意;可将一、四、六立意为实现理想需要视野、自强、自信等因素。

总之,考生需寻找两句或三句间的立意关联,从而确定出一个立意,并在写作时引用。

思路二:考生需准确审题、明确立意、体现思考,准确理解诗句含义,并选择其中两至三句在文中合理引用,言之成理即可。

三、优秀作文欣赏自是花中第一流“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是李清照的一句词,也不愧是李清照的词,写出了李清照的独特心性和不俗气质。

何必去寻求和别人一样浮华艳丽的外表,没有脂粉钗裙,我自有我的一番理想和志趣!当别的女子还在闺阁描眉画鬓的时候,李清照已经在读四书五经了。

2017年高考作文题及审题立意解析汇总精华版

2017年高考作文题及审题立意解析汇总精华版

2017年高考作文题汇总一、全国卷I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

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二、全国卷II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③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李清照)④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

(魏源)⑤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

(鲁迅)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毛泽东)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

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三、全国卷III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今年是我国恢复高考40周年。

40年来,高考为国选材,推动了教育改革与社会进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40年来,高考激扬梦想,凝聚着几代青年的集体记忆与个人情感,饱含着无数家庭的泪珠汗水与笑语欢声。

想当年,1977的高考标志着一个时代的拐点。

看今天,你正与全国千万考生一起,奋战在2017的高考考场上......请以“我看高考”或“我的高考”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四、北京卷大作文(50分)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不少于700字。

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①纽带是能够起联系作用的人或事物。

人心需要纽带凝聚,力量需要纽带汇集。

当今时代,经济全国化的发展、文化的交流、历史的传承、社会的安宁、校园的和谐等都需要纽带。

2017山东高考作文最佳立意及题目

2017山东高考作文最佳立意及题目

2017山东高考作文最佳立意及题目高考作文作为每年高考的重要议题,广泛地被社会大众议论着,我们每年都会对高考作文品头论足。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2017山东高考作文最佳立意,给大家作为参考,欢迎阅读!2017山东高考作文最佳立意篇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骆走沙漠,虎啸深山,每1种生命都有它的最爱。

人呢?亲情、友情、爱情是人的3种最宝贵的情感,金钱可以买到名车豪宅,但在这3种情感面前,它连街头流浪的乞丐都不如。

这3种情感是人1生不可丢弃的财富,正是这3种情感像3颗灿烂的宝石将人生道路映照,伴随着你我他从无忧无愁的童年走到饱经沧桑的老年。

我们向往至纯至真的亲情,向往刘关张式的友情,向往天长地久的爱情,然而有时这3种情感也会像无形的窗帘遮住了我们的眼睛。

“情人眼里出西施。

”这句话是不无道理的,即使1个人再丑,但在他爱人眼里,却是天女下凡。

何止是“情人眼里出西施”呢?父母眼里出爱因斯坦、出爱迪生,也未必是不可能的。

天下父母亲谁不希望子女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1直是天下父母的愿望,在父母眼里,自己的孩子是最好的。

于是当自己的孩子和别人发生争执后,总是认为自己的孩子是对的,虽然有时不会说出口,这就是人们眼睛上的窗帘在作怪。

我们眼睛上的窗帘是灰色的,有时也可能是绿色的,它有时像魔鬼,搅乱了人们正常的思维,有时又像天使,给人以温馨。

当它是灰色时,它是可怕的。

它曾多少次助长了人们心中的怨恨,它曾多少次引发冲突?父仇子报,恩恩怨怨,代代相传,本来是可以化解的,却因为1个“情”字把人们的眼睛掩住了。

有多少次因为这眼睛上的窗帘,使人徇私舞弊,无视事实,错判了冤案。

当它是绿色时,它是可爱的。

有时我们会因孩子、父母或其他1些亲人做错1些无关紧要的事,虽然很可笑,但它代表了亲人之间那个“情”字。

错也是情,对也是情。

情,作为人们眼睛上的窗帘,是需要用心打开的。

善待它,用我们的心去打开它,无论外面是风雨交加,还是艳阳高照,都要给我们的眼睛1片绿色的窗帘。

2017高考江苏作文立意

2017高考江苏作文立意

2017高考江苏作文立意2017高考江苏作文题目,立意。

范文参考:立意,是指一个人在做事情的时候,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和目的。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而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和困难,就需要有一个正确的立意。

一个人的立意决定了他的人生方向和发展道路,所以,我们应该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有一个正确的立意。

首先,立意是人生的方向标。

一个人的立意是对自己人生的规划和定位,它决定了一个人将来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一个人如果没有一个正确的立意,就很容易迷失在人生的道路上,无法找到正确的方向,最终导致人生的失败和迷茫。

因此,一个人应该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明确自己的立意,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努力朝着这个目标前进。

其次,立意是成功的基础。

一个人如果没有一个正确的立意,就很难取得成功。

因为一个正确的立意可以给人以动力和信心,让人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不轻易放弃,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目标。

而一个错误的立意则会让人在困难面前丧失信心,最终导致失败。

因此,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要有一个正确的立意,坚定不移地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

最后,立意是行动的指南。

一个人的立意决定了他的行动方向和方式,它可以帮助人们在做事情的时候不至于迷失方向,有一个清晰的目标和计划。

而一个错误的立意则会让人在行动的时候盲目前进,最终导致失败。

因此,一个人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有一个正确的立意,明确自己的目标和计划,坚定不移地朝着这个目标前进。

综上所述,立意是一个人成功的关键,它决定了一个人的人生方向和发展道路。

因此,一个人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有一个正确的立意,明确自己的目标和计划,坚定不移地朝着这个目标前进。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取得成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017年高考作文解析(九套)

2017年高考作文解析(九套)

2017年高考作文9套试题及专家名师解析1.2017年全国I卷(乙卷)作文题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

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专家解析1:美丽中国,请你解说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陈少华2017年广东高考全国语文试卷的作文题,材料是一则调查,讲的是来华留学生所关注的12个“中国关键词”。

要求考生从中选择两三个来呈现考生所认识的中国。

考生要使这两三个关键词形成有机联系。

读者对象是外国青年,目的是帮助他们了解中国。

材料涉及经济、文化、社会等多个方面,考题具有开放性,立意具有多种选择性,为考生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考生的自主性能够得到发挥。

这是一则有多角度可选择的作文题,考生可以根据自己对中国的认识,从中选出三个关键词,并让他们形成有机联系,形成作文。

比如,可以选择“一带一路”“高铁”“京剧”,畅谈“一带一路“战略,可以带动中国”高铁“的出口,可以扩大以”京剧“为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又比如,可以选择“空气污染”、“共享单车”“移动支付”。

共享单车广泛使用,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空气污染的问题,有利于人们的健康,而移动动支付又为共享单车的使用提供了方便和技术支持。

这是一道引导考生关注现实的作文题,题意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让学生在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条件下,面对中国和世界的互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以正确立场和方法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在此基础上向外国青年“讲好中国故事”,作文题引导考生要关注自己国家的历史、现实与未来,关注自己国家的发展成就与特点,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增强对外交流的自豪感,激发青年一代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同心同向的使命感。

2017年高考作文题目解析及点评-作文

2017年高考作文题目解析及点评-作文

2017年高考作文题目解析及点评
命题在引领价值观的同时,并不限制考生的想象力,相反鼓励关键词搭配组合的创造性,为批判性思维的发挥预留了很大空间。

如由美丽乡村走笔于旧式城镇化的痼疾和留住乡愁的必要,从大熊猫延伸到动物保护乃至生态保护的迫切,借空气污染食品安全论述过度追求的危害以及对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五大发展理念的呼唤。

考生可以直面发展中的问题,正视前进中的矛盾,看到潜在的危机,以高度的忧患意识未雨绸缪,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出谋划策,添砖加瓦。

本题立意空间极其广阔,不仅考虑到了不同层次、不同地域的考生,也考虑到了不同考生的写作优势。

在立意行文的过程中,使关键词形成有机的关联并不难;但要作出有新意、有创造性乃至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的关键词组合,并能由此写好文章则又不那么容易。

2017年高考作文备考(10道材料作文题目,含材料解读及立意)

2017年高考作文备考(10道材料作文题目,含材料解读及立意)

2017年高考作文备考(10道材料作文题目,含材料解读及立意)一、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苏州市城管部门发放一种“绿色存折”,居民每次“卖”废品(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得到的金额,都会记录在“存折”上,通过“以物换物”的方式,在环卫流动车上兑换成家居日用品。

到年末还会根据“绿色存折”的记录,对积极参与垃圾分类的居民进行适当的奖励。

“绿色存折”制度,通过适当的奖励措施来调动起居民分拣的积极性,久之,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也得到提升,垃圾分类工作也往前跨出一大步。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对生活的哪些思考?请选择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明确文体,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义范围,不少于800字,不抄袭或套作。

【题目阐释】近年来,高考命题导向,是引导学生投入生活,多角度观察生活,独立表达对生活中的某种现象、问题的真实感受,理解并有条理地表达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独特领悟。

提升个人道德修养、倡导崇高的思想境界、确立积极的价值观、人生观和处世态度,体现当代人文关怀和辨证理性思维。

本题目属于叙议结合时事类材料作文。

材料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叙述苏州市城管部门发放:“绿色存折”推进垃圾分类的成功事例;第二部分评论“绿色存折”的积极作用。

评论中的关键词:适当奖励、调动积极性、提升意识、推进工作等,目的是引导学生对适当的奖励措施调动参与积极性的相关思考。

另外,题目还提出“引发了你对生活的哪些思考?”的要求,要学生联系生活实例,谈谈适当奖励的作用与局限。

所以文章可以从正面立意,探究适当奖励的作用,突出适当奖励对学习、工作的推动作用;也可以从反面立意,不能一味依赖奖励措施,奖励措施只是一种手段,不是最终的目的,夸大奖励的作用就容易落入功利的陷进;或者两者结合,谈奖励的利与弊,要客观全面评价不同的时期所采取的奖励措施。

学生很容易就能了解到写作的话题,可联系社会各领域对适当的奖励措施的运用事例进行评论,选材角度比较广,能较容易考察出学生对某个问题的见解。

2017年高考作文审题立意解读

2017年高考作文审题立意解读

2017年高考作文审题立意解读2017年高考作文审题立意解读紧贴生活和时代注重传承与思辨有关专家认为,今年的作文题目兼具稳重和鲜活,紧扣时代主题,囊括个人、社会和国家。

题目的设置不仅能展现学生文章写得怎么样,还能体现文章背后的人格和修养。

--贴近生活,富有时代气息。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语文备课组组长田云等一线教师认为,生活化是今年高考作文题的一大特点,考题中纽带、车、书店等都是学生身边的事,这让学生有一种天然的亲切感,容易有表达的欲望和发挥的空间。

教育部考试中心专家表示,贴近考生、贴近现实生活,使考生感到熟悉、友好,更易产生思想情感共鸣与交流,是作文试题命制的努力方向。

国家热点战略“一带一路”、大众娱乐活动“广场舞”、几乎人人在用的“移动支付”等关键词,让人耳目一新。

--融古通今,传承发展文化。

教育部考试中心专家表示,全国Ⅱ卷作文题选取了六个分别来自古代、近代和现代不同时期的诗词文学名句,要求学生不是用静态记忆来传承文化,而是合理引用,从中解读出相应的意义,使优秀传统文化在使用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浙江省高考作文阅卷组组长陈建新表示,全国Ⅲ卷的“我和高考”,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考题以40年前恢复高考这件有着时代转折意义的.事件为背景,连通了数十年的历史和学生当下的个人体验,学生可以表达自己对“高考”的独特体会和理解,也可以从更高层面,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探讨高考改革的方向。

--深邃思考,培育思辨能力。

北京市京源学校语文教研组组长王晨阳说,避免高考作文套路化,培养学生的思考力是这些年高考作文的努力方向,在一些题目中已经体现。

如上海的“预测”,预测的东西有很多,有巫婆跳神的预测,有黑洞理论的预测,需要学生有足够深邃的思考、足够开阔的视野才能写好。

陈建新认为,这些题目有利于那些平时重积累、有思想并在议论文写作方面有实力的考生展示其思考与议论的能力。

“无论是从高中生的心理成长历程看,还是从与大学学习的接轨看,让高中生学会写议论文很重要。

2017年高考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分析及参考例文

2017年高考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分析及参考例文

2017年高考材料作文审题立意训练及参考例文印130份一、审题时应关注五点:①审题干。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告诉你是材料类命题。

文章不少于800字。

②审材料。

材料式命题的材料大体可以归为三类,寓言类(包括寓言故事、寓言诗、漫画等赋材料以哲理的文字)、名言类(包括名人之名言、领导之名言等以说理为目的的警言类文字)、新闻类(包括新闻事件、社会现象等现实生活的表述性文字)。

③审导思。

这些文字引导你思考的方向。

如“有网友说:这个事件,最值得我们反思的是当代青年人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心。

”“请就青年人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展开思考,”“认真阅读材料,把握含意。

”④审题核。

题核,指命题的核心部分,它一般要明确题目或话题,如“请就青年人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展开思考”、“你支持那个观点?请认真思考”。

退一步要写明“感想、感悟、联想、启示”等指导立意取向的文字。

二、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原则:1.整体性原则:审题要有全局意识,要从材料的整体着眼,不能纠缠局部的细节,否则很有可能出现偏题跑题现象。

2.多向性原则:材料所蕴涵的观点并不是唯一的,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的结论,因此,要学会多角度审视材料。

3.筛选性原则:因为我们从材料中获得的观点具有多样性,因此,在动笔前对所得到的观点还要适当的筛选。

筛选的原则:①服从材料的整体;②观点可能比较新颖;③有话可说。

三、写作训练(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趴在鱼缸里晒太阳的乌龟对刚被捕捞起来的鲥鱼说:“哎,你马上就要成为盘中佳肴,再也不能像我一样呼吸自由的空气了。

”鲥鱼奄奄一息:“虽然我的生命短暂,但我至少领略过江海的辽远;你的生命再长,却从未欣赏过鱼缸外的山色湖光。

”乌龟悠闲地踱了几步,笑着:“连生命都没有了,还拿什么去见识外面的世界?”这个寓言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全面理解材料,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作文;不少于800字;不得套作、抄袭。

高考作文2017解析

高考作文2017解析

高考作文2017解析2017年高考作文题目为“人生处处是考场”,考查学生对于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理解和思考。

这是一个非常有深度和启发性的话题,要求考生从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对社会的观察中,深入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在这篇作文中,我将对这个话题进行解析,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首先,我们需要理解“人生处处是考场”这句话的含义。

人生是一个巨大的考场,我们在这个考场上接受各种挑战和考验,不断地成长和进步。

无论是在学校、家庭、社会还是工作中,我们都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这些都是我们人生考场上的“试题”。

我们需要通过不断地努力和奋斗,去解决这些问题,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从而取得成功。

其次,我们需要思考“人生处处是考场”对于我们的启示。

这句话告诉我们,无论我们身处何地,都要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困难。

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成长,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才能在人生的考场上取得好成绩。

同时,我们也需要珍惜每一个机会,不断地努力,不断地追求进步,才能在人生的考场上取得成功。

最后,我们需要思考“人生处处是考场”对于我们的指导。

这句话告诉我们,人生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考场,我们需要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和困难。

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成长,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才能在人生的考场上取得好成绩。

同时,我们也需要珍惜每一个机会,不断地努力,不断地追求进步,才能在人生的考场上取得成功。

综上所述,“人生处处是考场”这句话告诉我们,人生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考场,我们需要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和困难。

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成长,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才能在人生的考场上取得好成绩。

同时,我们也需要珍惜每一个机会,不断地努力,不断地追求进步,才能在人生的考场上取得成功。

这句话对于我们的启示和指导都是非常重要的,希望我们能够在人生的考场上取得好成绩,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017年浙江卷高考作文真题及点评

2017年浙江卷高考作文真题及点评

浙江卷高考作文真题及点评2017年浙江卷高考作文真题及点评2017年的高考结束了,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17年浙江卷高考作文真题及点评,欢迎阅读。

【作文题目】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有位作家说,人要读三本大书:一本是“有字之书”,一本是“无字之书”,一本是“心灵之书”。

对此你有什么思考?写一篇文章,对作家的看法加以评说。

[注意]①题目自拟。

②不得少于800字。

③不得抄袭、套作。

【专家解析】本题命题材料源自作家卢新华《读三本书,走归零路》(初发《光明日报》2015.12.10,《新华文摘》2016年第5期转载)。

作者认为,人要读好“三本大书”,观点较为全面,有利于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特别是作者不但强调读“有字之书”“无字之书”,还强调读“心灵之书”,提倡认识自己、反省自己、解剖自己,有利于学生精神层面的人格养成。

根据《2017年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能写三类文体(应用类、论述类、文学类)要求,针对近年来缺乏客观、冷静、理性的思考,不具备论证思维的基本范式以及少整体结构感、空疏而有欠严谨的“伪抒情/文化散文”的泛滥,浙江省加强高考作文的命题导向,重视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特别是思辨能力的培养,所以此次命题仍着重论述类文章,围绕语文核心素养,突出语言、思维与表达品质的提升;对于文体虽无显性的规定,却有隐性的指向,在题干中有“对此你有什么思考?写一篇文章,对作家的看法加以评说”一段话,引导学生写成“论述类”文体。

这既能检测考生对文体的审题能力,也体现浙江省高考作文命题思路的延续性,更符合浙江省高中老师和学生的心理预期。

当然,为体现高考的公平性原则,考生写成其他文体,只要能表达自己看法,根据作文分项分等评分办法,也可以得到相应的分数。

该作文题贴近时代,立足学生生活,审题难度不大。

考生一般可以从“书本知识”(读万卷书),“生活,或自然与社会”(行万里路),“自己的心灵”(三省吾身)三方面展开。

最新2017全国一卷高考作文立意满分模板

最新2017全国一卷高考作文立意满分模板

最新2017全国一卷高考作文立意满分模板2017全国一卷高考作文立意篇1在绿树遮映的弘一法师骨塔下,时光的力量已经渗透到旁边高耸的碑石上,"悲欣交集"四个红色耀眼的大字在萧瑟的松声中屹然不动,年复一年,它又在告诉人们些什么呢?这样密而不宣的内心轨迹,我是没有能力揭示它的任何光片羽,也许你也不能——但我想起来了,那年大师正在书斋中打坐,有一位女子携友而来——那是大师出道前认识的,也许有十几年不见面了,当满山门的弟子都期待一次亲情上演时,大师却执意下令把她赶走,这一举动曾经引来世人唏嘘不已,只有大师自己清楚,只有那"悲欣交集"能告诉我们一些只言片语。

人生的境界是自己的意识组成,浮华的世界仿佛越来越模糊这一点,太多的外人期望,众目已待,太多的众望所归充实进我们的生命,造成了自己理想世界的空白,这样的空白太宽太大,如栖鸟飞过汪洋,使人言语起来陷入了犹豫,在夜阑时分清醒地想象,什么是你孩提时的憧憬和梦想,如今它们在你生命的哪个角落?同样存在着人的空间里,我们不免发现古人的自我认识相当清醒。

太多的文人骚客,仿佛除了写作与习画,其他的事顾及很少。

李贺说:"我生二十不得志,一心愁谢如枯兰。

"才二十岁的人,心旌已经褴褛,像他这样的年龄,正是旁人急于升官进仕,正是他人期望宦达的年代,而他却不顾暇这些,当后人抽丝剥茧地打开他固守的精神世界的产物发现,凄美与惊艳——这样令人惊讶的精神果实,惟独没有蒙翳。

跟随他人的期望可以声名显赫,可以去争取物质世界的充裕,这事实上已成为一种倾向,像古人那样自娱自乐在这个精神世界日渐泯灭的社会中早已销声匿迹。

但只是在无功利的同时,内心澄澈如水,如入无碍之境,司马迁在他人眼里完全是个废人,苏格拉底日日拖着肥大的身躯踽踽而行,贝多芬在他人看来是个聋子,但他们都超乎他人的期望成为伟人。

我们不禁要反省他们对于人生的自我认识,凡是精神伟大的人都拥有一颗自我认识的心,强烈的精神意识能帮助他们摒除外界走向的干扰,在他们心中自己选择的走向是通向精神殿堂的捷径,不论世殊事异,他们在自己选择的路上奋斗拼搏,从未放弃,"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他们在他人期望的悖论中走向辉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高考作文题汇总一、全国卷I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

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二、全国卷II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③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李清照)④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

(魏源)⑤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

(鲁迅)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毛泽东)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

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三、全国卷III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今年是我国恢复高考40周年。

40年来,高考为国选材,推动了教育改革与社会进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40年来,高考激扬梦想,凝聚着几代青年的集体记忆与个人情感,饱含着无数家庭的泪珠汗水与笑语欢声。

想当年,1977的高考标志着一个时代的拐点。

看今天,你正与全国千万考生一起,奋战在2017的高考考场上......请以“我看高考”或“我的高考”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四、北京卷大作文(50分)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不少于700字。

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①纽带是能够起联系作用的人或事物。

人心需要纽带凝聚,力量需要纽带汇集。

当今时代,经济全国化的发展、文化的交流、历史的传承、社会的安宁、校园的和谐等都需要纽带。

请以“说纽带”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②2049年,我们的共和国将迎来百年华诞。

届时假如请你拍摄一幅或几幅照片来展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辉煌成就,你将选择怎样的画面?请展开想象,以“共和国,我为你拍照”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想象合理,有叙述,有描写。

可以写宏大的画面,也可以写小的场景,以小见大。

五、天津卷请根据下面的材料,写一篇文章。

(60分)我们在长辈的环绕下成长,自以为了解他们,其实每一位长辈都是一部厚书,一旦重新打开,就会读到人生的事理,读到传统的积淀,读到时代的印记,还可以读出我们自己,读出我们成长时他们的成长与成熟,读出我们和他们之间认知上的共识或分歧……十八岁的我们已经长大,今天的重读,是成年个体之间平等的心灵对话、灵魂触摸,是通往理性认知的幽径。

请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深入思考,围绕“重读长辈这部书”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六、上海卷写作(70分)预测,是指预先推测。

生活充满变数,有的人乐于接受对生活的预测,有的人则不以为然。

请写一篇文章。

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七、江苏卷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生活中离不开车。

车,种类繁多,形态各异。

车来车往,见证着时代的发展,承载了世间的真情;车来车往,折射出观念的变迁,蕴含着人生的哲理。

八、浙江卷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有位作家说,人要读三本大书:一本是“有字之书”,一本是“无字之书”,一本“心灵之书”。

对此你有什么思考?写一篇文章,对作家的看法加以评说。

注意:①题目自拟;②不得少于800字;③不得抄袭、套作。

九、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某书店开启24小时经营模式。

两年来,每到深夜,当大部分顾客离去,有一些人却走进书店。

他们中有喜欢夜读的市民,有自习的大学生,有外来务工人员,也有流浪者和拾荒者。

书店从来不驱赶任何人,工作人员说:“有些人经常看着看着就睡着了,但他们只要来看书,哪怕只看一页、只看一行,都是我们的读者;甚至有的人只是进来休息,我们也觉得自己的工作是有意义的。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试题分析和审题立意一、全国卷I【解析】2017年全国Ⅰ卷继续采用有明确写作任务的新材料作文题型。

立意高远却力避空泛,坚持以学生为本,接地气、有生气,时代感强。

将“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作为明确指令,鼓励考生从所知所学所感出发,在对宏大话题的把握中,感性叙说,理性思辨,畅所欲言,“讲好中国故事”;引导考生用中国梦激扬青春梦,关心现实国情与改革发展,展示他们的理想信念、精神状态与综合素质。

写作要求中,“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也是命题的核心所在。

它既是“任务驱动”的指令,也是“具体思辨”的语境。

这里,作为写作预设对象的“外国青年”属于泛指。

考生可想象自己面向全体外国青年侃侃而谈,也可预设某一个或某一类外国青年与之对话。

“读懂”可理解为从茫然无知到初步了解,也可理解为从不全面到更全面的了解,而如何理解并落实“帮助”,则与预设的读者类型相关,也会影响立意的深度、写作的难度。

此外,命题要求明确文体,而不限制考生写作的文体,只要能“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且能“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论述类、叙述类乃至说明、抒情类的文体都可以自由选择,只要在写作中能体现所选文体的特征。

【参考立意】如由“长城”“京剧”讲讲拥有古老文明的传统中国,由“高铁”“移动支付”谈谈现代开放的高科技中国,由“中华美食”“广场舞”说说好玩的中国或热情的中国,由“共享单车”“移动支付”聊聊生机勃勃的时尚中国或新生事物层出不穷的互联网中国。

另外,还可以将传统的国粹“京剧”与时下流行的“广场舞”并置而观,将文化悠久的“中华美食”与“食品安全”的严峻现实作勾连,也可以将古时的“长城”与当下的“一带一路”相互对照。

考生也可以直面发展中的问题,正视前进中的矛盾,看到潜在的危机,以高度的忧患意识未雨绸缪,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出谋划策,添砖加瓦。

如由“美丽乡村”走笔于旧式城镇化的痼疾和“留住乡愁”的必要,从“大熊猫”延伸到动物保护乃至生态保护的迫切,借“空气污染”“食品安全”论述过度追求GDP的危害以及对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五大发展理念”的呼唤。

【标题示例】《大国风范》《一横长城长,一点茉莉香》《雅俗皆乐,幸福中国》《大美中华,有容乃大》《正午光辉,普照大地》《蛙鸣伴驼铃》《领略中国“味道”》二、全国卷II【解析】2017年全国Ⅱ卷继续采用有明确写作任务的新材料作文题型。

试题材料由精心选择的六个中华名句组成,试题命制充分发挥作文的积极导向功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导学生自觉继承、转化优秀文化传统,增强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六个名句言浅理明,考生在理解上没有难度;而在审题立意、文体选择等方面又具有很大的开放度,便于考生发挥。

分别来自古代、近代和现代不同时期的中华名句,有诗词有随感,或豪迈或温婉,有的抒怀有的思辨;包含了自强奋发、家国情怀、坚持自我、豁达自信、开放进取、提升境界、敢于正视问题、勇于面对困难、勇于实践、敢于担当等丰富内涵,涉及个人“小我”与家国、社会“大我”等不同层面;既各自独立,言简意赅,又彼此关联,声气相通。

命题要求“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实则是引导考生结合自己的感触与思考,在充分理解名句内涵的基础上自主进行组合。

要求考生“合理引用”名句,既呼应了中国诗词大会引发的诗词记诵热,更隐含了“文化传承不应只是静态记忆”的认知。

“引用”,可以是名句字面意义的简单借用,也可以是名句哲理的深度化用;可以是正引,也可以是反用。

将名句自然融入文章、与全文浑然一体,对考生的表达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参考立意】以①⑤为基础探讨自强奋发、敢作敢为;也可以辩证思考由两三个名句组合生发的新含意,如以③④⑤为基础,讨论自信与正视问题、开放进取之间的关系;考生还可以深入研析个人、国家、社会及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以①③④⑤为基础,探究如何全面提升个人的人格境界,或以②⑤为基础,表现个人对家国情怀、社会现实的关注与思索,或以③⑤⑥为基础,论说坚持自我与承担社会责任之间关系,等等。

【标题示例】《眼界无穷世界宽》《悠悠文墨贯古今》《故乡月明与他国月圆》《兼济天下,不负青春》《民族灵魂》《自是花中第一流》《“敢”字为先风流再现》《筑梦中华舍我其谁》《燕雀心态与鲲鹏境界》三、全国卷III【解析】今年是恢复高考40周年,以此命题显然着意于引导考生在社会历史的大背景下审视个人发展,激励一代青年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

高考作文直接写“高考”,既出人意表而又在情理之中。

“高考”,人人参与其中,但绝大多数考生又未系统地思考与梳理过,所以细想又有些陌生,这在经验储备相对公平的基础上保证了考试的公正。

试题材料中的内容,意在引导考生洞悉材料自身的内在关联与生长性,如为国选材与社会进步,时代拐点与国家走势,个人奋斗与家庭期许,历史沉思与当下使命,集体记忆与个人情感,今昔对比与感慨生发。

考生更要关注题目的具体指令:“以‘我看高考’或‘我的高考’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

不同于一般的话题作文,聚焦审视与表达的主体——“我”,唤醒考生的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

考生对于“我”的构思定位,既可写实,亦可虚构。

可供选择的两个副标题,为考生在不同文体上的选择预留了写作空间,利于考生完成边界清晰且能自由发挥的理想写作。

【参考立意】若选择以“我看高考”为副标题写作,既可肯定高考对于国家、社会、个人的意义与价值,如对于社会进步的推动价值,对于公平社会的建设意义,对于个人提升的引领作用等;也可质疑讨论高考的科学性、录取制度的公平性以及高考催生的教育乱象等。

若选择以“我的高考”为副标题写作,可供考生写作的空间比较大,选择的文体较多,如记叙类文体,可以围绕材料的触发点对自己的高考经历或憧憬进行筛选整合,传达出“我”之于“高考”的生活过往与内心期许,甚至通过个人轨迹折射时代变迁。

有能力的考生还可以将其虚构为小说,间接传达“我”之于“高考”的独特体验与个性理解。

此题也有散文诗歌等文体的写作空间。

【标题示例】《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我看高考》《从独木桥到阳光道——我看高考》《人道是清光更多——我看高考》《四十年,追梦人——我看高考》《天涯何处无芳草——我看高考》《彼岸花开,高考为舟——我看高考》《逆水行舟——我的高考》《鲤鱼跃龙门——我的高考》《陌上花开,缓缓而来——我的高考》四、北京卷【解析】第一题:“人心需要纽带凝聚,力量需要纽带汇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