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选修2-1第二章 (9)
高中数学选修2-1精品教案9:1.3.1 且(and)-1.3.2 或(or)-1.3.3 非(not)教学设计
1.3.1 且(and)1.3.2 或(or)1.3.3 非(not)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命题的概念,理解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掌握含有“或”,“且”,“非”的命题的构成.2.过程与方法(1)经历抽象的逻辑联结词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抽象,推理的思维能力.(2)通过发现式的引导,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合作交流的主体意识,并在这过程中,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通过数学实例,了解逻辑联结词“或”、“且”的含义,使学生能正确地表述相关数学内容.难点:(1)正确理解命题“p∧q”“p∨q”“綈p”真假的规定和判定.(2)简洁、准确地表述命题“p∧q”“p∨q”“綈p”.教学过程知识点1:“且”问题导思1.观察下列三个命题:①2是6的约数;②2是8的约数;③2是6的约数且是8的约数.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答案】命题③是将命题①、②用“且”联结得到的新命题.2.以上三个命题的真假情况是怎样的?【答案】均为真命题.1.定义一般地,用逻辑联结词“且”把命题p和命题q联结起来就得到一个新命题,记作p∧q.读作“p且q”.2.真假判断当p、q都是真命题时,p∧q是真命题;当p、q两个命题中有一个命题是假命题时,p ∧q是假命题.知识点2:“或”问题导思1.观察下列三个命题:①27是7的倍数;②27是3的倍数;③27是7的倍数或是3的倍数.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答案】命题③是将命题①②用“或”联结得到的新命题.2.以上三个命题的真假情况是怎样的?【答案】①是假命题,②③是真命题.1.定义一般地,用逻辑联结词“或”把命题p和命题q联结起来,就得到一个新命题,记作p∨q.读作“p或q”.2.真假判断当p、q两个命题有一个命题是真命题时,p∨q是真命题;当p、q两个命题都是假命题时,p∨q是假命题.知识点3:“非”问题导思1.观察下列两个命题①4是16的算术平方根;②4不是16的算术平方根.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答案】命题②是对命题①的全盘否定.2.以上两个命题的真假情况是怎样的?【答案】命题①为真命题,命题②为假命题.1.定义一般地,对一个命题p全盘否定,就得到一个新命题,记作綈p,读作“非p”或“p的否定”.2.真假判断若p是真命题,则綈p必是假命题;若p是假命题,则綈p必是真命题.例1.指出下列命题的形式及构成它的简单命题:(1)方程x2-3=0没有有理根;(2)有两个内角是45°的三角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3)±1是方程x3+x2-x-1=0的根.解:(1)这个命题是“非p”形式的命题,其中p:方程x2-3=0有有理根.(2)这个命题是“p且q”形式的命题,其中p:有两个内角是45°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q:有两个内角是45°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3)这个命题是“p或q”形式的命题,其中p:1是方程x3+x2-x-1=0的根,q:-1是方程x3+x2-x-1=0的根.规律方法1.判断一个命题的结构,不能仅从字面上看它是否含有“或”“且”“非”等逻辑联结词,而应从命题的结构上看是否用逻辑联结词联结两个命题.2.用逻辑联结词“且”“或”联结两个命题时,关键是正确理解这些词语的意义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同义词,选择合适的联结词,有时为了语法的要求及语句的通顺也可进行适当的省略和变形.变式训练指出下列命题的构成形式:(1)菱形的对角线垂直且平分;(2)9的算术平方根不是-3;(3)不等式x2-x-2>0的解集是{x|x>2或x<-1}.解:(1)是“p∧q”形式,其中p:菱形的对角形互相垂直,q: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2)是“綈p”形式,其中p:9的算术平方根是-3;(3)是“p∨q”的形式,其中p:不等式x2-x-2>0的解集是{x|x>2},q:不等式x2-x-2>0的解集是{x|x<-1}.例2.分别写出由下列各组命题构成的“p∨q”“p∧q”“綈p”形式的命题,并判断其真假.(1)p:6是自然数,q:6是偶数;(2)p:等腰梯形的对角线相等,q:等腰梯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3)p:函数y=x2-2x+2没有零点,q:不等式x2-2x+1>0恒成立.解:(1)p∨q:6是自然数或是偶数,真命题.p∧q:6是自然数且是偶数,真命题.綈p:6不是自然数,假命题.(2)p∨q:等腰梯形的对角线相等或互相平分,真命题.p∧q:等腰梯形的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假命题.綈p:等腰梯形的对角线不相等,假命题.(3)p∨q:函数y=x2-2x+2没有零点或不等式x2-2x+1>0恒成立,真命题.p∧q:函数y=x2-2x+2没有零点且不等式x2-2x+1>0恒成立,假命题.綈p:函数y=x2-2x+2有零点,假命题.规律方法1.判断含有逻辑联结词的命题的真假的步骤:(1)确定含逻辑联结词的命题的构成形式;(2)判断其中简单命题p、q的真假;(3)由真值表判断命题的真假.2.真值表解读真值表变式训练分别指出下列各组命题构成的“p∨q”“p∧q”“綈p”形式的真假;(1)p :3是无理数,q :3是实数; (2)p :4>6,p :4+6≠10.解:(1)∵p 为真命题,q 也为真命题.∴p ∨q 为真命题,p ∧q 为真命题,綈p 为假命题. (2)∵p 为假命题,q 也为假命题.∴p ∨q 为假命题,p ∧q 为假命题,綈p 为真命题.例3.已知a >0且a ≠1,设p :函数y =log a (x +1)在(0,+∞)上单调递减,q :曲线y =x 2+(2a -3)x +1与x 轴交于不同的两点.若p 或q 为真,p 且q 为假,求a 的取值范围. 解:y =log a (x +1)在(0,+∞)内单调递减,故0<a <1.曲线y =x 2+(2a -3)x +1与x 轴交于两点等价于(2a -3)2-4>0,即a <12或a >52.又a >0,∴0<a <12或a >52.∵p 或q 为真,∴p ,q 中至少有一个为真. 又∵p 且q 为假,∴p ,q 中至少有一个为假, ∴p ,q 中必定是一个为真一个为假. ①若p 真,q 假. 则⎩⎪⎨⎪⎧0<a <1,12≤a ≤52且a ≠1, ∴12≤a <1. ②若p 假,q 真.则⎩⎪⎨⎪⎧a >1,0<a <12或a >52,∴a >52. 综上可知,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12,1)∪(52,+∞).规律方法1.含有逻辑联结词的命题p ∧q 、p ∨q 的真假可以用真值表来判断,反之根据命题p ∧q 、p ∨q 的真假也可以判断命题p 、q 的真假. 2.解答这类问题的一般步骤:(1)先求出命题p ∧q 、p ∨q 在命题p ,q 成立时的参数范围; (2)其次根据命题p ∧q 、p ∨q 的真假判断命题p 、q 的真假; (3)根据p 、q 的真假求出参数的取值范围. 变式训练命题p :关于x 的不等式x 2+2ax +4>0对一切x ∈R 恒成立,命题q :函数f (x )=-(5-2a )x 是减函数,若p 或q 为真,p 且q 为假,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解:设g (x )=x 2+2ax +4,由于关于x 的不等式x 2+2ax +4>0对一切x ∈R 恒成立,所以函数g (x )的图象开口向上且与x 轴没有交点,故Δ=4a 2-16<0, ∴-2<a <2,∴命题p 中a 应满足-2<a <2. 函数f (x )=-(5-2a )x 是减函数,则有5-2a >1,即a <2.∴命题q 中a 应满足a <2. 又由于p 或q 为真,p 且q 为假,可知p 和q 一真一假.(1)若p 真q 假,则⎩⎪⎨⎪⎧-2<a <2,a ≥2,此不等式组无解.(2)若p 假q 真,则⎩⎪⎨⎪⎧a ≤-2,或a ≥2,a <2,∴a ≤-2.综上,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a ≤-2. 课堂小结1.利用逻辑联结词“且”“或”可以联结两个命题,得到新命题;命题的真假可以通过真值表进行判断.2.命题綈p 是对命题p 的全盘否定,p 和綈p 的真假性相反,要区别于命题p 的否命题. 逻辑联结词的意义又可结合集合的运算理解,利用p ∧q ,p ∨q ,綈p 形式命题的真假可以得到一些集合的关系,确定其中参数的范围. 当堂检测1.命题“矩形的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是( ) A .“p ∧q ”形式的命题B .“p ∨q ”形式的命题C .“綈p ”形式的命题D .以上说法都不对2.若p是真命题,q是假命题,则()A.p∧q是真命题B.p∨q是假命题C.綈p是真命题 D.綈q是真命题3.命题“在△ABC中,若∠C=90°,则∠A,∠B都是锐角”的否定为________.4.已知p:x2-x≥6,q:x∈Z,若p∧q和綈q都是假命题,求x的取值集合.【答案】1.A2.D3.在△ABC中,若∠C=90°,则∠A、∠B不都是锐角4.解:∵綈q是假命题,∴q为真命题.又p∧q为假命题,∴p为假命题.因此x2-x<6且x∈Z,解得-2<x<3且x∈Z,故x=-1,0,1,2,所以x取值的集合是{-1,0,1,2}.。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1课件:第2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2.3.1
合作探究 课堂互动
高效测评 知能提升
(2)设双曲线的方程为 mx2+ny2=1(mn<0), ∵双曲线经过点(3,0),(-6,-3),
∴93m6m++0= 9n1=,1, 解得nm==-19,13, ∴所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x92-y32=1.
数学 选修2-1
第二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
自主学习 新知突破
合作探究 课堂互动
高效测评 知能提升
定义法求方程
已知圆C1:(x+3)2+y2=1和圆C2:(x-3)2+y2= 9,动圆M同时与圆C1及圆C2相外切,求动圆的圆心M的轨迹方 程.
思路点拨: 根据两圆外切的定义从中找出相关的几何关 系,与所学椭圆、双曲线的定义进行对比可解.
数学 选修2-1
第二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
合作探究 课堂互动
高效测评 知能提升
(2)焦点F1,F2的位置是双曲线定位的条件,它决定了双曲 线标准方程的类型“焦点跟着正项走”,若x2项的系数为正, 则焦点在x轴上;若y2项的系数为正,那么焦点在y轴上.
(3)当且仅当双曲线的中心在原点,其焦点在坐标轴上时, 双曲线的方程才具有标准形式.
(4)双曲线的标准形式的特征是数xⅠ2 +数yⅡ2 =1,数Ⅰ与
合作探究 课堂互动
高效测评 知能提升
3.与双曲线x82-1y02 =1 具有相同焦点的双曲线方程是 ________(只写出一个即可).
解析: 与x82-1y02 =1 具有相同焦点的双曲线方程为8+x2 k -10y-2 k=1(-8<k<10).
答案: x62-1y22 =1
数学 选修2-1
第二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
数学 选修2-1
第二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
人教A版选修2-1第二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全章教案
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课题:2.1曲线与方程一、教学目标(一)知识教学点使学生掌握常用动点的轨迹以及求动点轨迹方程的常用技巧与方法.(二)能力训练点通过对求轨迹方程的常用技巧与方法的归纳和介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方面知识的能力.(三)学科渗透点通过对求轨迹方程的常用技巧与方法的介绍,使学生掌握常用动点的轨迹,为学习物理等学科打下扎实的基础.二、教材分析1.重点:求动点的轨迹方程的常用技巧与方法.(解决办法:对每种方法用例题加以说明,使学生掌握这种方法.)2.难点:作相关点法求动点的轨迹方法.(解决办法:先使学生了解相关点法的思路,再用例题进行讲解.)教具准备: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资料。
教学设想: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严谨的学习态度,培养积极进取的精神.三、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大家知道,平面解析几何研究的主要问题是:(1)根据已知条件,求出表示平面曲线的方程;(2)通过方程,研究平面曲线的性质.我们已经对常见曲线圆、椭圆、双曲线以及抛物线进行过这两个方面的研究,今天在上面已经研究的基础上来对根据已知条件求曲线的轨迹方程的常见技巧与方法进行系统分析.(二)几种常见求轨迹方程的方法1.直接法由题设所给(或通过分析图形的几何性质而得出)的动点所满足的几何条件列出等式,再用坐标代替这等式,化简得曲线的方程,这种方法叫直接法.例1(1)求和定圆x2+y2=k2的圆周的距离等于k的动点P的轨迹方程;(2)过点A(a,o)作圆O∶x2+y2=R2(a>R>o)的割线,求割线被圆O截得弦的中点的轨迹.对(1)分析:动点P的轨迹是不知道的,不能考查其几何特征,但是给出了动点P的运动规律:|OP|=2R或|OP|=0.解:设动点P(x,y),则有|OP|=2R或|OP|=0.即x2+y2=4R2或x2+y2=0.故所求动点P的轨迹方程为x2+y2=4R2或x2+y2=0.对(2)分析:题设中没有具体给出动点所满足的几何条件,但可以通过分析图形的几何性质而得出,即圆心与弦的中点连线垂直于弦,它们的斜率互为负倒数.由学生演板完成,解答为:设弦的中点为M(x,y),连结OM,则OM⊥AM.∵kOM·kAM=-1,其轨迹是以OA为直径的圆在圆O内的一段弧(不含端点).2.定义法利用所学过的圆的定义、椭圆的定义、双曲线的定义、抛物线的定义直接写出所求的动点的轨迹方程,这种方法叫做定义法.这种方法要求题设中有定点与定直线及两定点距离之和或差为定值的条件,或利用平面几何知识分析得出这些条件.直平分线l交半径OQ于点P(见图2-45),当Q点在圆周上运动时,求点P的轨迹方程.分析:∵点P在AQ的垂直平分线上,∴|PQ|=|PA|.又P在半径OQ上.∴|PO|+|PQ|=R,即|PO|+|PA|=R.故P点到两定点距离之和是定值,可用椭圆定义写出P点的轨迹方程.解:连接PA ∵l⊥PQ,∴|PA|=|PQ|.又P在半径OQ上.∴|PO|+|PQ|=2.由椭圆定义可知:P点轨迹是以O、A为焦点的椭圆.3.相关点法若动点P(x,y)随已知曲线上的点Q(x0,y0)的变动而变动,且x0、y0可用x、y表示,则将Q点坐标表达式代入已知曲线方程,即得点P的轨迹方程.这种方法称为相关点法(或代换法).例3 已知抛物线y2=x+1,定点A(3,1)、B为抛物线上任意一点,点P在线段AB上,且有BP∶PA=1∶2,当B点在抛物线上变动时,求点P的轨迹方程.分析:P点运动的原因是B点在抛物线上运动,因此B可作为相关点,应先找出点P与点B的联系.解:设点P(x,y),且设点B(x0,y0)∵BP∶PA=1∶2,且P为线段AB的内分点.4.待定系数法求圆、椭圆、双曲线以及抛物线的方程常用待定系数法求.例4 已知抛物线y2=4x和以坐标轴为对称轴、实轴在y轴上的双曲曲线方程.分析:因为双曲线以坐标轴为对称轴,实轴在y轴上,所以可设双曲线方ax2-4b2x+a2b2=0∵抛物线和双曲线仅有两个公共点,根据它们的对称性,这两个点的横坐标应相等,因此方程ax2-4b2x+a2b2=0应有等根.∴△=16b4-4a4b2=0,即a2=2b.(以下由学生完成)由弦长公式得:即a2b2=4b2-a2.(三)巩固练习用十多分钟时间作一个小测验,检查一下教学效果.练习题用一小黑板给出.1.△ABC一边的两个端点是B(0,6)和C(0,-6),另两边斜率的2.点P与一定点F(2,0)的距离和它到一定直线x=8的距离的比是1∶2,求点P的轨迹方程,并说明轨迹是什么图形?3.求抛物线y2=2px(p>0)上各点与焦点连线的中点的轨迹方程.答案:义法)由中点坐标公式得:(四)、教学反思求曲线的轨迹方程一般地有直接法、定义法、相关点法、待定系数法,还有参数法、复数法也是求曲线的轨迹方程的常见方法,这等到讲了参数方程、复数以后再作介绍.五、布置作业1.两定点的距离为6,点M到这两个定点的距离的平方和为26,求点M的轨迹方程.2.动点P到点F1(1,0)的距离比它到F2(3,0)的距离少2,求P点的轨迹.3.已知圆x2+y2=4上有定点A(2,0),过定点A作弦AB,并延长到点P,使3|AB|=2|AB|,求动点P的轨迹方程.作业答案:1.以两定点A、B所在直线为x轴,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为y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得点M的轨迹方程x2+y2=42.∵|PF2|-|PF|=2,且|F1F2|∴P点只能在x轴上且x<1,轨迹是一条射线六、板书设计课题:椭圆及其标准方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椭圆的概念,掌握椭圆的定义、会用椭圆的定义解决实际问题;理解椭圆标准方程的推导过程及化简无理方程的常用的方法;了解求椭圆的动点的伴随点的轨迹方程的一般方法.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探究、验证与交流等数学活动能力。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1课件:第2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2.3.2 第1课时
a=13,b=m1 ,
9 m2
取顶点0,13,一条渐近线为 mx-3y=0, 所以15=|-m32×+139|,则 m2+9=25,
∵m>0,∴m=4.
答案: D
数学 选修2-1
第二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
自主学习 新知突破
合作探究 课堂互动
高效测评 知能提升
3.已知点(2,3)在双曲线 C:ax22-by22=1(a>0,b>0)上, C 的焦距为 4,则它的离心率为________.
合作探究 课堂互动
高效测评 知能提升
1.双曲线 2x2-y2=8 的实轴长是( )
A.2
B.2 2
C.4
D.4 2
解析: 双曲线方程可化为x42-y82=1,∴a2=4,a=2,
则 2a=4,故选 C. 答案: C
数学 选修2-1
第二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
自主学习 新知突破
合作探究 课堂互动
高效测评 知能提升
c e=__a__
__y_=__±_ba_x_
_y_=__±_ab_x__
数学 选修2-1
第二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
自主学习 新知突破
合作探究 课堂互动
高效测评 知能提升
等轴双曲线
___实__轴__和___虚__轴___等长的双曲线叫做等轴双曲线.
数学 选修2-1
第二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
自主学习 新知突破
由①②联立,无解.
数学 选修2-1
第二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
数学 选修2-1
第二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
自主学习 新知突破
合作探究 课堂互动
高效测评 知能提升
令 y=0,解得 x=±3,因此顶点坐标为 A1(-3,0),A2(3,0), 焦点坐标为 F1(- 13,0),F2( 13,0). 实轴长是 2a=6,虚轴长是 2b=4, 离心率 e=ac= 313, 渐近线方程 y=±bax=±23x. 作出草图(如图所示).
选修2-1数学课后习题答案(全)
新课程标准数学选修2—1第一章课后习题解答第一章 常用逻辑用语1.1命题及其关系练习(P4)1、略.2、(1)真; (2)假; (3)真; (4)真.3、(1)若一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则这个三角形两边上的中线相等. 这是真命题.(2)若一个函数是偶函数,则这个函数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 这是真命题.(3)若两个平面垂直于同一个平面,则这两个平面平行. 这是假命题.练习(P6)1、逆命题:若一个整数能被5整除,则这个整数的末位数字是0. 这是假命题.否命题:若一个整数的末位数字不是0,则这个整数不能被5整除. 这是假命题.逆否命题:若一个整数不能被5整除,则这个整数的末位数字不是0. 这是真命题.2、逆命题:若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则这个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 这是真命题.否命题:若一个三角形有两条边不相等,这个三角形有两个角也不相等. 这是真命题.逆否命题:若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不相等,则这个三角形有两条边也不相等.这是真命题.3、逆命题:图象关于原点对称的函数是奇函数. 这是真命题.否命题:不是奇函数的函数的图象不关于原点对称. 这是真命题.逆否命题:图象不关于原点对称的函数不是奇函数. 这是真命题.练习(P8)证明:若1a b -=,则22243a b a b -+-- ()()2()2322310a b a b a b b a b b a b =+-+---=++--=--=所以,原命题的逆否命题是真命题,从而原命题也是真命题.习题1.1 A 组(P8)1、(1)是; (2)是; (3)不是; (4)不是.2、(1)逆命题:若两个整数a 与b 的和a b +是偶数,则,a b 都是偶数. 这是假命题.否命题:若两个整数,a b 不都是偶数,则a b +不是偶数. 这是假命题.逆否命题:若两个整数a 与b 的和a b +不是偶数,则,a b 不都是偶数. 这是真命题.(2)逆命题:若方程20x x m +-=有实数根,则0m >. 这是假命题.否命题:若0m ≤,则方程20x x m +-=没有实数根. 这是假命题.逆否命题:若方程20x x m +-=没有实数根,则0m ≤. 这是真命题.3、(1)命题可以改写成:若一个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则这个点到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逆命题:若一个点到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则这个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这是真命题.否命题:若一个点到不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则这个点到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不 相等.这是真命题.逆否命题:若一个点到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不相等,则这个点不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这是真命题.(2)命题可以改写成:若一个四边形是矩形,则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逆命题:若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则这个四边形是矩形. 这是假命题.否命题:若一个四边形不是矩形,则四边形的对角线不相等. 这是假命题.逆否命题:若四边形的对角线不相等,则这个四边形不是矩形. 这是真命题.4、证明: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边所对的角相等,根据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且这两条边是等腰三角形,也就是说这两条边相等. 这就证明了原命题的逆否命题,表明原命题的逆否命题为真命题. 所以,原命题也是真命题.习题1.1 B 组(P8)证明:要证的命题可以改写成“若p ,则q ”的形式:若圆的两条弦不是直径,则它们不能互相平分.此命题的逆否命题是:若圆的两条相交弦互相平分,则这两条相交弦是圆的两条直径.可以先证明此逆否命题:设,AB CD 是O 的两条互相平分的相交弦,交点是E ,若E 和圆心O 重合,则,AB CD 是经过圆心O 的弦,,AB CD 是两条直径. 若E 和圆心O 不重合,连结,,AO BO CO 和DO ,则OE 是等腰AOB ∆,COD ∆的底边上中线,所以,OE AB ⊥,OE CD ⊥. AB 和CD 都经过点E ,且与OE 垂直,这是不可能的. 所以,E 和O 必然重合. 即AB 和CD 是圆的两条直径. 原命题的逆否命题得证,由互为逆否命题的相同真假性,知原命题是真命题.1.2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练习(P10)1、(1)⇒; (2)⇒; (3)⇒; (4)⇒.2、(1). 3(1).4、(1)真; (2)真; (3)假; (4)真.练习(P12)1、(1)原命题和它的逆命题都是真命题,p 是q 的充要条件;(2)原命题和它的逆命题都是真命题,p 是q 的充要条件;(3)原命题是假命题,逆命题是真命题,p 是q 的必要条件.2、(1)p 是q 的必要条件; (2)p 是q 的充分条件;(3)p 是q 的充要条件; (4)p 是q 的充要条件.习题1.2 A 组(P12)1、略.2、(1)假; (2)真; (3)真.3、(1)充分条件,或充分不必要条件; (2)充要条件;(3)既不是充分条件,也不是必要条件; (4)充分条件,或充分不必要条件.4、充要条件是222a b r +=.习题1.2 B 组(P13)1、(1)充分条件; (2)必要条件; (3)充要条件.2、证明:(1)充分性:如果222a b c ab ac bc ++=++,那么2220a b c ab ac bc ++---=. 所以222()()()0a b a c b c -+-+-=所以,0a b -=,0a c -=,0b c -=.即 a b c ==,所以,ABC ∆是等边三角形.(2)必要性:如果ABC ∆是等边三角形,那么a b c ==所以222()()()0a b a c b c -+-+-=所以2220a b c ab ac bc ++---=所以222a b c ab ac bc ++=++1.3简单的逻辑联结词练习(P18)1、(1)真; (2)假.2、(1)真; (2)假.3、(1)225+≠,真命题; (2)3不是方程290x -=的根,假命题;(31≠-,真命题.习题1.3 A 组(P18)1、(1)4{2,3}∈或2{2,3}∈,真命题; (2)4{2,3}∈且2{2,3}∈,假命题;(3)2是偶数或3不是素数,真命题; (4)2是偶数且3不是素数,假命题.2、(1)真命题; (2)真命题; (3)假命题.3、(1不是有理数,真命题; (2)5是15的约数,真命题;(3)23≥,假命题; (4)8715+=,真命题;(5)空集不是任何集合的真子集,真命题.习题1.3 B 组(P18)(1)真命题. 因为p 为真命题,q 为真命题,所以p q ∨为真命题;(2)真命题. 因为p 为真命题,q 为真命题,所以p q ∧为真命题;(3)假命题. 因为p 为假命题,q 为假命题,所以p q ∨为假命题;(4)假命题. 因为p 为假命题,q 为假命题,所以p q ∧为假命题.1.4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练习(P23)1、(1)真命题; (2)假命题; (3)假命题.2、(1)真命题; (2)真命题; (3)真命题.练习(P26)1、(1)00,n Z n Q ∃∈∉; (2)存在一个素数,它不是奇数;(3)存在一个指数函数,它不是单调函数.2、(1)所有三角形都不是直角三角形; (2)每个梯形都不是等腰梯形;(3)所有实数的绝对值都是正数.习题1.4 A 组(P26)1、(1)真命题; (2)真命题; (3)真命题; (4)假命题.2、(1)真命题; (2)真命题; (3)真命题.3、(1)32000,x N x x ∃∈≤; (2)存在一个可以被5整除的整数,末位数字不是0; (3)2,10x R x x ∀∈-+>; (4)所有四边形的对角线不互相垂直.习题1.4 B 组(P27)(1)假命题. 存在一条直线,它在y 轴上没有截距;(2)假命题. 存在一个二次函数,它的图象与x 轴不相交;(3)假命题. 每个三角形的内角和不小于180︒;(4)真命题. 每个四边形都有外接圆.第一章 复习参考题A 组(P30)1、原命题可以写为:若一个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则此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相等.逆命题:若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相等,则此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是真命题;否命题:若一个三角形不是等边三角形,则此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不全相等. 是真命题; 逆否命题:若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不全相等,则此三角形不是等边三角形. 是真命题.2、略.3、(1)假; (2)假; (3)假; (4)假.4、(1)真; (2)真; (3)假; (4)真; (5)真.5、(1)2,0n N n ∀∈>; (2){P P P ∀∈在圆222x y r +=上},(OP r O =为圆心);(3)(,){(,),x y x y x y ∃∈是整数},243x y +=;(4)0{x x x ∃∈是无理数},30{x q q ∈是有理数}. 6、(1)32≠,真命题; (2)54≤,假命题; (3)00,0x R x ∃∈≤,真命题;(4)存在一个正方形,它不是平行四边形,假命题.第一章 复习参考题B 组(P31)1、(1)p q ∧; (2)()()p q ⌝∧⌝,或()p q ⌝∨.2、(1)Rt ABC ∀∆,90C ∠=︒,,,A B C ∠∠∠的对边分别是,,a b c ,则222c a b =+;(2)ABC ∀∆,,,A B C ∠∠∠的对边分别是,,a b c ,则sin sin sin a b c A B C ==.新课程标准数学选修2—1第二章课后习题解答第二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2.1曲线与方程练习(P37)1、是. 容易求出等腰三角形ABC 的边BC 上的中线AO 所在直线的方程是0x =.2、3218,2525a b ==. 3、解:设点,A M 的坐标分别为(,0)t ,(,)x y .(1)当2t ≠时,直线CA 斜率 20222CA k t t -==-- 所以,122CB CA t k k -=-= 由直线的点斜式方程,得直线CB 的方程为 22(2)2t y x --=-. 令0x =,得4y t =-,即点B 的坐标为(0,4)t -.由于点M 是线段AB 的中点,由中点坐标公式得4,22t t x y -==. 由2t x =得2t x =,代入42t y -=, 得422x y -=,即20x y +-=……① (2)当2t =时,可得点,A B 的坐标分别为(2,0),(0,2)此时点M 的坐标为(1,1),它仍然适合方程①由(1)(2)可知,方程①是点M 的轨迹方程,它表示一条直线.习题2.1 A 组(P37)1、解:点(1,2)A -、(3,10)C 在方程2210x xy y -++=表示的曲线上;点(2,3)B -不在此曲线上2、解:当0c ≠时,轨迹方程为12c x +=;当0c =时,轨迹为整个坐标平面. 3、以两定点所在直线为x 轴,线段AB 垂直平分线为y 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得点M 的轨迹方程为224x y +=.4、解法一:设圆22650x y x +-+=的圆心为C ,则点C 的坐标是(3,0).由题意,得CM AB ⊥,则有1CM AB k k =-.所以,13y y x x⨯=--(3,0)x x ≠≠ 化简得2230x y x +-=(3,0)x x ≠≠当3x =时,0y =,点(3,0)适合题意;当0x =时,0y =,点(0,0)不合题意.解方程组 222230650x y x x y x ⎧+-=⎪⎨+-+=⎪⎩, 得5,3x y == 所以,点M 的轨迹方程是2230x y x +-=,533x ≤≤. 解法二:注意到OCM ∆是直角三角形, 利用勾股定理,得2222(3)9x y x y ++-+=,即2230x y x +-=. 其他同解法一.习题2.1 B 组(P37)1、解:由题意,设经过点P 的直线l 的方程为1x y a b+=.因为直线l 经过点(3,4)P ,所以341a b+= 因此,430ab a b --= 由已知点M 的坐标为(,)a b ,所以点M 的轨迹方程为430xy x y --=.2、解:如图,设动圆圆心M 的坐标为(,)x y . 由于动圆截直线30x y -=和30x y +=所得弦分别为 AB ,CD ,所以,8AB =,4CD =. 过点M 分别 作直线30x y -=和30x y +=的垂线,垂足分别为E ,F ,则4AE =,2CF =.ME =,MF =. 连接MA ,MC ,因为MA MC =, 则有,2222AE ME CF MF +=+ 所以,22(3)(3)1641010x y x y -++=+,化简得,10xy =. 因此,动圆圆心的轨迹方程是10xy =.2.2椭圆练习(P42)1、14. 提示:根据椭圆的定义,1220PF PF +=,因为16PF =,所以214PF=. 2、(1)22116x y +=; (2)22116y x +=; (3)2213616x y +=,或2213616y x +=. 3、解:由已知,5a =,4b =,所以3c .(1)1AF B ∆的周长1212AF AF BF BF =+++. 由椭圆的定义,得122AF AF a +=,122BF BF a +=.所以,1AF B ∆的周长420a ==.(2)如果AB 不垂直于x 轴,1AF B ∆的周长不变化.这是因为①②两式仍然成立,1AF B ∆的周长20=,这是定值.4、解:设点M 的坐标为(,)x y ,由已知,得 直线AM 的斜率 1AM y k x =+(1)x ≠-; 直线BM 的斜率 1BMy k x =-(1)x ≠; 由题意,得2AM BM k k =,所以211y y x x =⨯+-(1,0)x y ≠±≠ 化简,得3x =-(0)y ≠因此,点M 的轨迹是直线3x =-,并去掉点(3,0)-.练习(P48)1、以点2B (或1B)为圆心,以线段2OA (或1OA ) 为半径画圆,圆与x 轴的两个交点分别为12,F F .点12,F F 就是椭圆的两个焦点.这是因为,在22Rt B OF ∆中,2OB b =,22B F OA =所以,2OF c =. 同样有1OF c =.2、(1)焦点坐标为(8,0)-,(8,0);(2)焦点坐标为(0,2),(0,2)-. 3、(1)2213632x y +=; (2)2212516y x+=. 4、(1)22194x y += (2)22110064x y +=,或22110064y x +=. 5、(1)椭圆22936x y +=的离心率是3,椭圆2211612x y +=的离心率是12, 12>,所以,椭圆2211612x y +=更圆,椭圆22936x y +=更扁; (2)椭圆22936x y +=的离心率是3,椭圆221610x y +=的离心率是5, 因为35>,所以,椭圆221610x y +=更圆,椭圆22936x y +=更扁.6、(1)8(3,)5; (2)(0,2); (3)4870(,)3737--. 7、7. 习题2.2 A 组(P49) 1、解:由点(,)M x y10=以及椭圆的定义得,点M 的轨迹是以1(0,3)F -,2(0,3)F 为焦点,长轴长为10的椭圆. 它的方程是2212516y x +=. 2、(1)2213632x y +=; (2)221259y x +=; (3)2214940x y +=,或2214940y x +=. 3、(1)不等式22x -≤≤,44y -≤≤表示的区域的公共部分;(2)不等式x -≤≤101033y -≤≤表示的区域的公共部分. 图略. 4、(1)长轴长28a =,短轴长24b =,离心率2e =,焦点坐标分别是(-,,顶点坐标分别为(4,0)-,(4,0),(0,2)-,(0,2);(2)长轴长218a =,短轴长26b =,离心率3e =,焦点坐标分别是(0,-,,顶点坐标分别为(0,9)-,(0,9),(3,0)-,(3,0).5、(1)22185x y +=; (2)2219x y +=,或221819y x +=; (3)221259x y +=,或221259y x +=. 6、解:由已知,椭圆的焦距122F F =.因为12PF F ∆的面积等于1,所以,12112P F F y ⨯⨯=,解得1P y =. 代入椭圆的方程,得21154x +=,解得2x =±. 所以,点P的坐标是(1)2±±,共有4个. 7、解:如图,连接QA . 由已知,得QA QP =.所以,QO QA QO QP OP r +=+==.又因为点A 在圆内,所以OA OP <根据椭圆的定义,点Q 的轨迹是以,O A 为焦点,r 为长轴长的椭圆.8、解:设这组平行线的方程为32y x m =+. 把32y x m =+代入椭圆方程22149x y +=,得22962180x mx m ++-=. 这个方程根的判别式 223636(218)m m ∆=--(1)由0∆>,得m -<<当这组直线在y 轴上的截距的取值范围是(-时,直线与椭圆相交.(2)设直线与椭圆相交得到线段AB ,并设线段AB 的中点为(,)M x y . 则 1223x x m x +==-. 因为点M 在直线32y x m =+上,与3m x =-联立,消去m ,得320x y +=. 这说明点M 的轨迹是这条直线被椭圆截下的弦(不包括端点),这些弦的中点在一条直线上. 9、222213.525 2.875x y +=. 10、地球到太阳的最大距离为81.528810⨯km ,最下距离为81.471210⨯km.习题2.2 B 组(P50)1、解:设点M 的坐标为(,)x y ,点P 的坐标为00(,)x y ,则0x x =,032y y =. 所以0x x =,023y y = ……①. 因为点00(,)P x y 在圆上,所以22004x y += ……②.将①代入②,得点M 的轨迹方程为22449x y +=,即22149x y += 所以,点M 的轨迹是一个椭圆与例2相比可见,椭圆也可以看作是由圆沿某个方向压缩或拉伸得到.2、解法一:设动圆圆心为(,)P x y ,半径为R ,两已知圆的圆心分别为12,O O .分别将两已知圆的方程 22650x y x +++=,226910x y x +--=配方,得 22(3)4x y ++=, 22(3)100x y -+=当P 与1O :22(3)4x y ++=外切时,有12O P R =+……① 当P 与2O :22(3)100x y -+=内切时,有210O P R =- ……② ①②两式的两边分别相加,得1212O P O P +=12……③化简方程③.先移项,再两边分别平方,并整理,得 12x =+ ……④ 将④两边分别平方,并整理,得 22341080x y +-= ……⑤ 将常数项移至方程的右边,两边分别除以108,得 2213627x y += ……⑥ 由方程⑥可知,动圆圆心的轨迹是椭圆,它的长轴和短轴长分别为12,. 12= ……①由方程①可知,动圆圆心(,)P x y 到点1(3,0)O -和点2(3,0)O 距离的和是常数12, 所以点P 的轨迹方程是焦点为(3,0)-、(3,0),长轴长等于12的椭圆.并且这个椭圆的中心与坐标原点重合,焦点在x轴上,于是可求出它的标准方程. 因为 26c =,212a =,所以3c =,6a =所以236927b =-=. 于是,动圆圆心的轨迹方程为2213627x y +=. 3、解:设d 是点M 到直线8x =的距离,根据题意,所求轨迹就是集合12MF PM d ⎧⎫==⎨⎬⎩⎭由此得 12= 将上式两边平方,并化简,得 223448x y +=,即2211612x y += 所以,点M 的轨迹是长轴、短轴长分别为8,.4、解:如图,由已知,得(0,3)E -,(4,0)F 因为,,R S T 是线段OF 的四等分点,,,R S T '''是线段CF 的四等分点, 所以,(1,0),(2,0),(3,0)R S T ;933(4,),(4,),(4,)424R S T '''. 直线ER 的方程是33y x =-;直线GR '的方程是3316y x =-+. 联立这两个方程,解得 3245,1717x y ==. 所以,点L 的坐标是3245(,)1717.同样,点M 的坐标是169(,)55,点N 的坐标是9621(,)2525.由作图可见,可以设椭圆的方程为22221x y m n+=(0,0)m n >> ……①把点,L M 的坐标代入方程①,并解方程组,得22114m =,22113n =. 所以经过点,L M 的椭圆方程为221169x y +=. 把点N 的坐标代入22169x y +,得22196121()()11625925⨯+⨯=, 所以,点N 在221169x y +=上. 因此,点,,L M N 都在椭圆221169x y +=上. 2.3双曲线 练习(P55)1、(1)221169x y -=. (2)2213y x -=. (3)解法一:因为双曲线的焦点在y 轴上所以,可设它的标准方程为22221y x a b-=(0,0)a b >>将点(2,5)-代入方程,得222541a b-=,即22224250a b a b +-= 又 2236a b +=解方程组 222222425036a b a b a b ⎧+-=⎪⎨+=⎪⎩令22,m a n b ==,代入方程组,得425036mn m n m n +-=⎧⎨+=⎩解得 2016m n =⎧⎨=⎩,或459m n =⎧⎨=-⎩第二组不合题意,舍去,得2220,16a b ==所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2212016y x -=解法二:根据双曲线的定义,有2a ==.所以,a = 又6c =,所以2362016b =-=由已知,双曲线的焦点在y 轴上,所以所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2212016y x -=. 2、提示:根据椭圆中222a b c -=和双曲线中222a b c +=的关系式分别求出椭圆、双曲线的焦点坐标.3、由(2)(1)0m m ++>,解得2m <-,或1m >- 练习(P61)1、(1)实轴长2a =,虚轴长24b =;顶点坐标为-;焦点坐标为(6,0),(6,0)-;离心率4e =. (2)实轴长26a =,虚轴长218b =;顶点坐标为(3,0),(3,0)-;焦点坐标为-;离心率e =(3)实轴长24a =,虚轴长24b =;顶点坐标为(0,2),(0,2)-;焦点坐标为-;离心率e =(4)实轴长210a =,虚轴长214b =;顶点坐标为(0,5),(0,5)-;焦点坐标为;离心率e =2、(1)221169x y -=; (2)2213628y x -=. 3、22135x y -= 4、2211818x y -=,渐近线方程为y x =±. 5、(1)142(6,2),(,)33-; (2)25(,3)4习题2.3 A 组(P61)1、把方程化为标准方程,得2216416y x -=. 因为8a =,由双曲线定义可知,点P 到两焦点距离的差的绝对值等于16. 因此点P 到另一焦点的距离是17.2、(1)2212016x y -=. (2)2212575x y -= 3、(1)焦点坐标为12(5,0),(5,0)F F -,离心率53e =; (2)焦点坐标为12(0,5),(0,5)F F -,离心率54e =;4、(1)2212516x y -=. (2)221916y x -=(3)解:因为ce a==,所以222c a =,因此2222222b c a a a a =-=-=. 设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 22221x y a a -=,或22221y x a a-=.将(5,3)-代入上面的两个方程,得222591a a -=,或229251a a -=.解得 216a = (后一个方程无解).所以,所求的双曲线方程为2211616x y -=. 5、解:连接QA ,由已知,得QA QP =.所以,QA QO QP QO OP r -=-==. 又因为点A 在圆外,所以OA OP >.根据双曲线的定义,点Q 的轨迹是以,O A 为焦点,r 为实轴长的双曲线.6、22188x y -=.习题2.3 B 组(P62)1、221169x y -= 2、解:由声速及,A B 两处听到爆炸声的时间差,可知,A B 两处与爆炸点的距离的差,因此爆炸点应位于以,A B 为焦点的双曲线上.使,A B 两点在x 轴上,并且原点O 与线段AB 的中点重合,建立直角坐标系xOy . 设爆炸点P 的坐标为(,)x y ,则 34031020PA PB -=⨯=. 即 21020a =,510a =.又1400AB =,所以21400c =,700c =,222229900b c a =-=.因此,所求双曲线的方程为221260100229900x y -=. 3、22221x y a b-=4、解:设点11(,)A x y ,22(,)B x y 在双曲线上,且线段AB 的中点为(,)M x y .设经过点P 的直线l 的方程为1(1)y k x -=-,即1y kx k =+-把1y kx k =+-代入双曲线的方程2212y x -=得 222(2)2(1)(1)20k x k k x k ------=(220k -≠) ……①所以,122(1)22x x k k x k +-==- 由题意,得2(1)12k k k-=-,解得 2k =. 当2k =时,方程①成为22430x x -+=.根的判别式162480∆=-=-<,方程①没有实数解.所以,不能作一条直线l 与双曲线交于,A B 两点,且点P 是线段AB 的中点.2.4抛物线 练习(P67)1、(1)212y x =; (2)2y x =; (3)22224,4,4,4y x y x x y x y ==-==-.2、(1)焦点坐标(5,0)F ,准线方程5x =-; (2)焦点坐标1(0,)8F ,准线方程18y =-;(3)焦点坐标5(,0)8F -,准线方程58x =; (4)焦点坐标(0,2)F -,准线方程2y =; 3、(1)a ,2pa -. (2),(6,- 提示:由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求出准线方程. 由抛物线的定义,点M 到准线的距离等于9,所以 39x +=,6x =,y =±练习(P72)1、(1)2165y x =; (2)220x y =;(3)216y x =-; (4)232x y =-. 2、图形见右,x 的系数越大,抛物线的开口越大. 3、解:过点(2,0)M 且斜率为1的直线l 的方程 为2y x =-与抛物线的方程24y x =联立 224y x y x=-⎧⎨=⎩解得1142x y ⎧=+⎪⎨=+⎪⎩2242x y ⎧=-⎪⎨=-⎪⎩ 设11(,)A x y ,22(,)B x y,则AB ===4、解:设直线AB 的方程为x a =(0)a >.将x a =代入抛物线方程24y x =,得24y a =,即y =±因为22AB y ==⨯== 所以,3a =因此,直线AB 的方程为3x =.习题2.4 A 组(P73)1、(1)焦点坐标1(0,)2F ,准线方程12y =-; (2)焦点坐标3(0,)16F -,准线方程316y =;(3)焦点坐标1(,0)8F -,准线方程18x =;(4)焦点坐标3(,0)2F ,准线方程32x =-.2、(1)28y x =-; (2),或(4,-3、解:由抛物线的方程22y px =(0)p >,得它的准线方程为2px =-. 根据抛物线的定义,由2MF p =,可知,点M 的准线的距离为2p .设点M 的坐标为(,)x y ,则 22p x p +=,解得32px =. 将32p x =代入22y px =中,得y =. 因此,点M的坐标为3()2p,3(,)2p.4、(1)224y x =,224y x =-; (2)212x y =-(图略)5、解:因为60xFM ∠=︒,所以线段FM所在直线的斜率tan 60k =︒=. 因此,直线FM 的方程为1)y x =-与抛物线24y x =联立,得21)142y x y x ⎧=-⎪⎨=⎪⎩将1代入2得,231030x x -+=,解得,113x =,23x =把113x =,23x =分别代入①得1y =,2y =由第5题图知1(,33-不合题意,所以点M 的坐标为.因此,4FM ==6、证明:将2y x =-代入22y x =中,得2(2)2x x -=,化简得 2640x x -+=,解得 3x=±则 321y ==±因为OB k ,OA k=所以15195OB OA k k -⋅===--所以 OA OB ⊥7、这条抛物线的方程是217.5x y = 8、解: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设拱桥抛物线的方程为22x py =-, 因为拱桥离水面2 m ,水面宽4 m 所以 222(2)p =--,1p =因此,抛物线方程为22x y =- ……①水面下降1 m ,则3y =-,代入①式,得22(3)x =-⨯-,x =这时水面宽为 m.习题2.2 B 组(P74)1、解:设垂线段的中点坐标为(,)x y ,抛物线上相应点的坐标为11(,)x y .根据题意,1x x =,12y y =,代入2112y px =,得轨迹方程为212y px =. 由方程可知,轨迹为顶点在原点、焦点坐标为(,0)8p的抛物线. 2、解:设这个等边三角形OAB 的顶点,A B 在抛物线上,且坐标分别为11(,)x y ,22(,)x y ,则 2112y px =,2222y px =.又OA OB =,所以 22221122x y x y +=+即221212220x x px px -+-=,221212()2()0x x p x x -+-=因此,1212()(2)0x x x x p -++= 因为120,0,20x x p >>>,所以12x x = 由此可得12y y =,即线段AB 关于x 轴对称. 因为x 轴垂直于AB ,且30AOx ∠=︒,所以11tan30y x =︒=. 因为2112y x p=,所以1y =,因此12AB y ==.3、解:设点M 的坐标为(,)x y由已知,得 直线AM 的斜率 (1)1AM yk x x =≠-+. 直线BM 的斜率 (1)1BM yk x x =≠-. 由题意,得2AM BM k k -=,所以,2(1)11y y x x x -=≠±+-,化简,得2(1)(1)x y x =--≠± 第二章 复习参考题A 组(P80)1、解:如图,建立直角坐标系,使点2,,A B F 在x 轴上,2F 为椭圆的右焦点(记1F 为左焦点).因为椭圆的焦点在x 轴上,所以设它的标准方程为22221(0)x y a b a +=>>.则 22a c OA OF F A -=-=63714396810=+=,22a c OB OF F B +=+=637123848755=+=,解得 7782.5a =,8755c =所以b ===用计算器算得 7722b ≈因此,卫星的轨道方程是2222177837722x y +=. 2、解:由题意,得 12a c R r a c R r -=+⎧⎨+=+⎩, 解此方程组,得1221222R r r a r r c ++⎧=⎪⎪⎨-⎪=⎪⎩因此卫星轨道的离心率21122c r r e a R r r -==++. 3、(1)D ; (2)B .4、(1)当0α=︒时,方程表示圆.(2)当090α︒<<︒时,方程化成2211cos y x α+=. 方程表示焦点在y 轴上的椭圆. (3)当90α=︒时,21x =,即1x =±,方程表示平行于y 轴的两条直线.(4)当90180α︒<≤︒时,因为cos 0α<,所以22cos 1x y α+=表示双曲线,其焦点在x 轴上.而当180α=︒时,方程表示等轴双曲线. 5、解:将1y kx =-代入方程224x y -=得 2222140x k x kx -+--= 即 22(1)250k x kx -+-= ……① 222420(1)2016k k k ∆=+-=-令 0∆<,解得2k >,或2k <- 因为0∆<,方程①无解,即直线与双曲线没有公共点, 所以,k的取值范围为k >k <6、提示:设抛物线方程为22y px =,则点B 的坐标为(,)2p p ,点C 的坐标为(,)2pp - 设点P 的坐标为(,)x y ,则点Q 的坐标为(,0)x .因为,PQ y ==2BC p =,OQ x =.所以,2PQ BC OQ =,即PQ 是BC 和OQ 的比例中项.7、解:设等边三角形的另外两个顶点分别是,A B ,其中点A 在x 轴上方.直线FA 的方程为 )32py x =-与22y px =联立,消去x ,得 220y p --=解方程,得 12)y p =,22)y p =把12)y p =代入)2p y x =-,得 17(2x p =+.把22)y p =代入)32p y x =-,得 27(2x p =-.所以,满足条件的点A 有两个17((2))2A p p +,27((2))2A p p -.根据图形的对称性,可得满足条件的点B 也有两个17((,2))2B p p +-,27((,2))2B p p --所以,等边三角形的边长是112)A B p =,或者222(2A B p =. 8、解:设直线l 的方程为2y x m =+.把2y x m =+代入双曲线的方程222360x y --=,得221012360x mx m +++=.1265mx x +=-,2123610m x x += ……①由已知,得 21212(14)[()4]16x x x x ++-= ……②把①代入②,解得 3m =±所以,直线l 的方程为23y x =±9、解:设点A的坐标为11(,)x y,点B的坐标为22(,)x y,点M的坐标为(,)x y.并设经过点M的直线l的方程为1(2)y k x-=-,即12y kx k=+-.把12y kx k=+-代入双曲线的方程2212yx-=,得222(2)2(12)(12)20k x k k x k------=2(20)k-≠. ……①所以,122(12)22x x k kxk+-==-由题意,得2(12)22k kk-=-,解得4k=当4k=时,方程①成为21456510x x-+=根的判别式25656512800∆=-⨯=>,方程①有实数解.所以,直线l的方程为47y x=-.10、解:设点C的坐标为(,)x y.由已知,得直线AC的斜率(5)5ACyk xx=≠-+直线BC的斜率(5)5BCyk xx=≠-由题意,得AC BCk k m=. 所以,(5)55y ym xx x⨯=≠±+-化简得,221(5)2525x yxm-=≠±当0m<时,点C的轨迹是椭圆(1)m≠-,或者圆(1)m=-,并除去两点(5,0),(5,0)-;当0m>时,点C的轨迹是双曲线,并除去两点(5,0),(5,0)-;11、解:设抛物线24y x=上的点P的坐标为(,)x y,则24y x=.点P到直线3y x=+的距离d===当2y=时,d. 此时1x=,点P的坐标是(1,2).12、解:如图,在隧道的横断面上,以拱顶为原点、拱高所在直线为y轴(向上),建立直角坐标系.设隧道顶部所在抛物线的方程为22x py=-因为点(4,4)C -在抛物线上 所以 242(4)p =-- 解得 24p =-所以,隧道顶部所在抛物线的方程 为24x y =-.设0.5EF h =+. 则(3, 5.5)F h -把点F 的坐标代入方程24x y =-,解得 3.25h =. 答:车辆通过隧道的限制高度为3.2 m.第二章 复习参考题B 组(P81)1、12PF F S ∆=.2、解:由题意,得1PF x ⊥轴.把x c =-代入椭圆方程,解得 2b y a=±. 所以,点P 的坐标是2(,)b c a -直线OP 的斜率21b k ac =-. 直线AB 的斜率2bk a =-.由题意,得2b bac a =,所以,b c =,a =.由已知及1F A a c =+,得a c +=所以 (1c +=+ c =所以,a =,b =因此,椭圆的方程为221105x y +=. 3、解:设点A 的坐标11(,)x y ,点B 的坐标22(,)x y .由OA OB ⊥,得12120x x y y +=. 由已知,得直线AB 的方程为25y x =-+. 则有 12125()250y y y y -++= ……①由25y x =-+与22y px =消去x ,得250y py p +-= ……②(第4题)12y y p +=-,125y y p =- ……③ 把③代入①,解得54p = 当54p =时,方程②成为245250y y +-=,显然此方程有实数根. 所以,54p = 4、解:如图,以连接12,F F 的直线为x 轴,线段12F F 的中点为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对于抛物线,有176352922922p=+=, 所以,4584p =,29168p =.对于双曲线,有2080529c a c a +=⎧⎨-=⎩解此方程组,得775.5a =,1304.5c = 因此,2221100320b c a =-=.所以,所求双曲线的方程是221601400.31100320x y -=(775.5)x ≥. 因为抛物线的顶点横坐标是 (1763)(1763775.5)987.5a --=--=- 所以,所求抛物线的方程是 29168(987.5)y x =+ 答:抛物线的方程为29168(987.5)y x =+,双曲线的方程是221601400.31100320x y -=(775.5)x ≥. 5、解:设点M 的坐标为(,)x y由已知,得 直线AM 的斜率 (1)1AM yk x x =≠-+ 直线BM 的斜率 (1)1BM yk x x =≠-由题意,得2AM BM k k +=,所以2(1)11y y x x x +=≠±-+,化简,得21(1)xy x x =-≠± 所以,点M 轨迹方程是21(1)xy x x =-≠±.6、解:(1)当1m =时,方程表示x 轴;(2)当3m =时,方程表示y 轴;(3)当1,3m m ≠≠时,把方程写成22131x y m m +=--. ①当13,2m m <<≠时,方程表示椭圆; ②2m =时,方程表示圆;③当1m <,或3m >时,方程表示双曲线.7、以AB 为直径的圆与抛物线的准线l 相切.证明:如图,过点,A B 分别作抛物线22(0)y px p =>的准线l 的 垂线,垂足分别为,D E .由抛物线的定义,得 AD AF =,BE BF =.所以,AB AF BF AD BE =+=+.设AB 的中点为M ,且过点M 作抛物线22(0)y px p =>的准线l 的垂线,垂足为C .显然MC ∥x 轴,所以,MC 是直角梯形ADEB 的中位线. 于是,11()22MC AD BE AB =+=. 因此,点C 在以AB 为直径的圆上.又MC l ⊥,所以,以AB 为直径的圆与抛物线的准线l 相切. 类似地,可以证明:对于椭圆,以经过焦点的弦为直径的圆与相应的准线相离; 对于双曲线,以经过焦点的弦为直径的圆与相应的准线相交.新课程标准数学选修2—1第三章课后习题解答第三章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3.1空间向量及其运算 练习(P86)1、略.2、略.3、A C AB AD AA ''=+-,BD AB AD AA ''=-+,DB AA AB AD ''=--. 练习(P89)1、(1)AD ; (2)AG ; (3)MG .2、(1)1x =; (2)12x y ==; (3)12x y ==. 3.练习(P92) 1、B .2、解:因为AC AB AD AA ''=++,所以22()AC AB AD AA ''=++2222222()4352(0107.5)85AB AD AA AB AD AB AA AD AA '''=+++⋅+⋅+⋅=+++⨯++=(第7题)PRS B CAQ O(第3题)所以85AC '=3、解:因为AC α⊥所以AC BD ⊥,AC AB ⊥,又知BD AB ⊥.所以0AC BD ⋅=,0AC AB ⋅=,又知0BD AB ⋅=. 2CD CD CD =⋅222222()()CA AB BD CA AB BD CA AB BDa b c =++⋅++=++=++所以CD .练习(P94)1、向量c 与a b +,a b -一定构成空间的一个基底. 否则c 与a b +,a b -共面, 于是c 与a ,b 共面,这与已知矛盾.2、共面2、(1)解:OB OB BB OA AB BB OA OC OO a b c ''''=+=++=++=++;BA BA BB OC OO c b '''=+=-+=-CA CA AA OA OC OO a b c '''=+=-+=-+(2)1111()2222OG OC CG OC CB b a c a b c '=+=+=++=++. 练习(P97)1、(1)(2,7,4)-; (2)(10,1,16)-; (3)(18,12,30)-; (4)2.2、略.3、解:分别以1,,DA DC DD 所在的直线为x 轴、y 轴、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0,0,0)D ,1(1,1,1)B ,1(1,,0)2M ,(0,1,0)C 所以,1(1,1,1)DB =,1(1,,0)2CM =-.所以,111110cos ,153DB CM DB CM DB CM-+⋅<>===⋅.习题3.1 A 组(P97)1、解:如图,(1)AB BC AC +=;(2)AB AD AA AC AA AC CC AC ''''++=+=+=;(3)设点M 是线段CC '的中点,则12AB AD CC AC CM AM '++=+=; (4)设点G 是线段AC '的三等分点,则11()33AB AD AA AC AG ''++==.向量,,,AC AC AM AG '如图所示. 2、A .3、解:22()AC AB AD AA ''=++2222222()15372(53573722298AB AD AA AB AD AB AA AD AA '''=+++⋅+⋅+⋅=+++⨯⨯+⨯⨯+⨯⨯=+所以,13.3AC '≈.4、(1)21cos602AB AC AB AC a ⋅=⋅︒=; (2)21cos1202AD DB AD DB a ⋅=⋅︒=-;(3)21cos1802GF AC GF AC a ⋅=⋅︒=- 11()22GF AC a ==;(4)21cos604EF BC EF BC a ⋅=⋅︒= 11()22EF BD a ==;(5)21cos1204FG BA FG BA a ⋅=⋅︒=- 11()22FG AC a ==;(6)11()22GE GF GC CB BA CA ⋅=++⋅2111()222111424111cos120cos60cos6042414DC CB BA CA DC CA CB CA BA CA DC CA CB CA BA CA a =++⋅=⋅+⋅+⋅=⋅︒+⋅︒+⋅︒=5、(1)60︒; (2)略.6、向量a 的横坐标不为0,其余均为0;向量b 的纵坐标不为0,其余均为0;向量c 的竖坐标不为0,其余均为0.7、(1)9; (2)(14,3,3)-.8、解:因为a b ⊥,所以0a b ⋅=,即8230x --+=,解得103x =.9、解:(5,1,10)AB =--,(5,1,10)BA =-设AB 的中点为M ,119()(,,2)222OM OA OB =+=-, 所以,点M 的坐标为19(,,2)22-,(AB =-10、解:以1,,DA DC DD 分别作为x 轴、y 轴、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O xyz -.则1,,,C M D N 的坐标分别为:(0,1,0)C ,1(1,0,)2M ,1(0,0,1)D ,1(1,1,)2N . 1(1,1,)2CM =-,11(1,1,)2D N =- 所以2312CM ==,21312D N == 111114cos ,994CM D N --<>==- 由于异面直线CM 和1D N 所成的角的范围是[0,]2π因此,CM 和1D N 所成的角的余弦值为19. 11、31(,,3)22- 习题3.1 B 组(P99)1、证明:由已知可知,OA BC ⊥,OB AC ⊥∴ 0OA BC ⋅=,0OB AC ⋅=,所以()0OA OC OB ⋅-=,()0OB OC OA ⋅-=. ∴ OA OC OA OB ⋅=⋅,OB OC OB OA ⋅=⋅.∴ 0OA OC OB OC ⋅-⋅=,()0OA OB OC -⋅=,0BA OC ⋅=. ∴ OC AB ⊥.2、证明:∵ 点,,,E F G H 分别是,,,OA OB BC CA 的中点.∴ 12EF AB =,12HG AB =,所以EF HG = ∴四边形EFGH 是平行四边形.1122EF EH AB OC ⋅=⋅11()()44OB OA OC OB OC OA OC =-⋅=⋅-⋅∵ OA OB =,CA CB =(已知),OC OC =. ∴ BOC ∆≌AOC ∆(SSS ) ∴ BOC AOC ∠=∠∴ OB OC OA OC ⋅=⋅∴ 0EF EH ⋅= ∴ EF EH ⊥∴ 平行四边形□EFGH 是矩形.3、已知:如图,直线OA ⊥平面α,直线BD ⊥平面α,,O B 为垂足. 求证:OA ∥BD证明:以点O 为原点,以射线OA 方向为z 轴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O xyz -,,,i j k 分别为沿x 轴、y 轴、z 轴的坐标向量,且设(,,)BD x y z =.∵ BD α⊥.∴ BD i ⊥,BD j ⊥.∴ (,,)(1,0,0)0BD i x y z x ⋅=⋅==,(,,)(0,1,0)0BD j x y z y ⋅=⋅==. ∴ (0,0,)BD z =. ∴ BD zk =.∴ BD ∥k ,又知,O B 为两个不同的点.∴ BD ∥OA .3.2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 练习(P104)1、(1)3b a =,1l ∥2l ; (2)0a b ⋅=,1l ⊥2l ; (3)3b a =-,1l ∥2l .2、(1)0u v ⋅=,αβ⊥; (2)2v u =-,α∥β; (3)292247u v u v⋅=-,α与β相交,交角的余弦等于292247.练习(P107)1、证明:设正方形的棱长为1.11D F DF DD =-,AE BE BA =-.因为11()000D F AD DF DD AD ⋅=-⋅=-=,所以1D F AD ⊥. 因为1111()()00022D F AE DF DD BE BA ⋅=-⋅-=+-+=,所以1D F AE ⊥. 因此1D F ⊥平面ADE .2、解:22()CD CD CA AB BD ==++(第3题)222222361664268cos(18060)68CA AB BD CA AB CA BD AB BD =+++⋅+⋅+⋅=+++⨯⨯⨯︒-︒=∴CD =练习(P111)1、证明:1()()2MN AB MB BC CN AB MB BC CD AB ⋅=++⋅=++⋅ 222211()22111cos120cos60cos600222MB BC AD AC AB a a a a =++-⋅=+︒+︒-︒=∴ MN AB ⊥. 同理可证MN CD ⊥.2、解:222222()2cos l EF EA A A AF m d n mn θ''==++=+++(或2cos()mn πθ-)22222cos d l m n mn θ=--,所以 22cos AA d mn θ'=.3、证明:以点D 为原点,,,DA DC DD '的方向分别为x 轴、y 轴、z 轴正方向,建立坐标系,得下列坐标:(0,0,0)D ,(0,1,0)C ,(1,1,0)B ,(0,1,1)C ',11(,1,)22O . ∵ 11(,1,)(1,0,1)022DO BC '⋅=---⋅-= ∴DO BC '⊥ 习题3.2 A 组(P111)1、解:设正方形的棱长为1(1)1()()2MN CD MB B N CC C D ''''''⋅=+⋅+=,212MN CD '⋅== 112cos 12θ==,60θ=︒.(2)1()2MN AD MB B N AD ''⋅=+⋅=,212MN AD ⋅==1cos 2θ==,45θ=︒.2、证明:设正方体的棱长为1因为11()000DB AC DB BB AC ⋅=+⋅=+=,所以1DB AC ⊥.因为111111()000DB AD DA AB AD ⋅=+⋅=+=,所以11DB AD ⊥. 因此,1DB ⊥平面1ACD .3、证明:∵()cos cos 0OA BC OC OB OA OC OA OB OA θθ⋅=-⋅=-=,∴OA BC ⊥.4、证明:(1)因为11()000AC LE A A AC LE ⋅=+⋅=+=,所以1AC LE ⊥. 因为11()000AC EF A B BC EF ⋅=+⋅=+=,所以1AC EF ⊥. 因此,1AC ⊥平面EFGHLK . (2)设正方体的棱长为1因为1111()()1AC DB A A AC DB DB ⋅=+⋅+=-,211(3)3AC DB ⋅== 所以 1cos 3θ=-. 因此1DB 与平面EFGHLK 的所成角α的余弦cos 3α=. 5、解:(1)222211111()()22222DE DE DE DE DA AB AC AB OA AC AB ==⋅=++-=++11(111111)42=++-+-= 所以,2DE =(2)11111()()22222AE AO AC AB AO ⋅=+⋅=+=,32AE AO ⋅=1cos 2θ===sin θ=点O 到平面ABC 的距离sin 1OH OA θ===. 6、解:(1)设1AB =,作AO BC ⊥于点O ,连接DO .以点O 为原点,,,OD OC OA 的方向分别为x 轴、y 轴、z 轴正方向, 建立坐标系,得下列坐标:(0,0,0)O,D ,1(0,,0)2B,3(0,,0)2C,A . ∴3((4DO DA ⋅=-⋅=,184DO DA ⋅=,cos 2θ=. ∴ AD 与平面BCD 所成角等于45︒. (2)(0,1,0)(0BC DA ⋅=⋅=. 所以,AD 与BC 所成角等于90︒.(3)设平面ABD 的法向量为(,,1)x y ,则1(,,1)(,,1)(0,,02x y AB x y ⋅=⋅=,(,,1)(,,1)0x y AD x y ⋅=⋅=. 解得 1x =,y =显然(0,0,1)为平面BCD 的法向量.(0,0,1)1⋅=,cos θ==因此,二面角A BD C --的余弦cos cos()απθ=-=7、解:设点B 的坐标为(,,)x y z ,则(1,2,)AB x y z =-+.因为AB ∥α,所以123412x y z-+==-. 因为226AB α==26=.解得5x =-,6y =,24z =,或7x =,10y =-,24z =-.8、解:以点O 为原点建立坐标系,得下列坐标:(,,0)A a a -,(,,0)B a a ,(,,0)C a a -,(,,0)D a a --,(0,0,)V h ,(,,)222a a hE -.(1)222233(,,)(,,)6222222cos ,10a a h a a h h a BE DE h a BE DE--⋅-<>==+.(2)223(,,)(,,)02222a a h h VC BE a a h a ⋅=--⋅--=-=,222h a = 222222641cos ,10123h a a BE DE h a a --<>===-+9、解:以点A 为原点建立坐标系,得下列坐标:(0,0,0)A ,(0,1,0)B ,111(,,)222O -,1(0,0,1)A ,1(1,0,1)D -,1(0,0,)2M .因为10OM AA ⋅=,10OM BD ⋅=,所以1OM AA ⊥,1OM BD ⊥,2OM ==. 10、解:以点A 为原点建立坐标系,得下列坐标:(0,0,0)A ,(0,7,0)B ,(0,0,24)C ,(,,)D x y z .因为(,7,)(0,7,0)0BD AB x y z ⋅=-⋅=,所以7y =.由24BD ==,25CD ==解得12z =,x =1cos 2BD AC BD ACθ⋅==⋅,60θ=︒ 因此,线段BD 与平面α所成的角等于9030θ︒-=︒.11、解:以点O 为原点建立坐标系,得下列坐标:(0,0,0)O ,(4,0,0)A ,(0,3,0)B ,(0,0,4)O ',(4,0,4)A ',(0,3,4)B ',3(2,,4)2D ,(0,3,)P z .由3(0,3,)(2,,4)02OP BD z ⋅=⋅-=,解得98z =. 所以,938tan 38PB OB θ===.12、解:不妨设这条线段MN 长为2,则点M 到二面角的棱的距离1MP =,点N 到二面角的棱的距离1NQ =,QM PN ==PQ =22cos 2PQ MNPQ PQ MNθ⋅====⋅, 45θ=︒. 习题3.2 B 组(P113) 1、解:12222ABC S ∆=⨯⨯=, ()224502AD BE AB BD BE ⋅=+⋅=︒+=,202cos AD BE AD AD θ⋅==,20AD =,204BD ==. 184233ABCD V =⨯⨯=2、解:(1)以点B 为原点建立坐标系,得下列坐标:(0,0,0)B ,(1,0,0)A ,(0,0,1)C ,(1,1,0)F,,0,1)M -,,0)N .。
最新北师大版高中数学选修2-1课时同步讲义(全册 共312页)
最新北师大版高中数学选修2-1课时同步讲义(全册共312页)目录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1命题(一)§2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3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3.1全称量词与全称命题3.2存在量词与特称命题§4逻辑联结词“且”“或”“非”4.1逻辑联结词“且”4.2逻辑联结词“或”第二章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1从平面向量到空间向量§2空间向量的运算(一)§2空间向量的运算(二)§3向量的坐标表示和空间向量基本定理(一)3.1空间向量的标准正交分解与坐标表示3.2空间向量基本定理3.3空间向量运算的坐标表示§4用向量讨论垂直与平行第1课时用空间向量解决立体几何中的平行问题第2课时用空间向量解决立体几何中的垂直问题§5夹角的计算§6距离的计算第三章圆锥曲线与方程§1椭圆1.1椭圆及其标准方程1.2椭圆的简单性质(一)§2抛物线2.1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3双曲线3.1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3.2双曲线的简单性质§4曲线与方程4.1曲线与方程§1 命 题(一)学习目标 1.理解命题的概念.2.能判断命题的真假.3.了解命题的构成形式,能将命题改写为“若p ,则q ”的形式.4.了解四种命题的概念,会写出所给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和逆否命题.知识点一 命题的概念及分类思考 下列语句有什么共同特征?(1)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2)单位向量的模为1.(3)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答案 共同特征是:都是陈述句,都可以判断真假.梳理 (1)命题的概念:在数学中,我们把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叫作命题.(2)命题定义中的两个要点:“可以判断真假”和“陈述句”.我们学习过的定理、推论都是命题.(3)分类命题⎩⎪⎨⎪⎧ 真命题:判断为真的语句,假命题:判断为假的语句. 知识点二 命题的结构(1)命题的一般形式为“若p ,则q ”.其中p 叫作命题的条件,q 叫作命题的结论.(2)确定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时,常把命题改写成“若p ,则q ”的形式.知识点三 四种命题四种命题的定义如下表所示1.命题均能判断其真假.(√)2.我们所学习过的定理均为命题.(√)3.命题:若函数f (x )为区间D 上的奇函数,则f (0)=0,为真命题.(×)4.命题:若sin A >sin B ,则A >B ,其逆命题为真命题.(×)类型一 命题的概念及真假判断命题角度1 命题的概念例1 判断下列语句是不是命题,并说明理由.(1)π3是有理数; (2)3x 2≤5;(3)梯形是不是平面图形呢?(4)若x ∈R ,则x 2+4x +5≥0;(5)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一定是负数;(6)若a 与b 是无理数,则ab 是无理数.考点 命题的定义及分类题点 命题的定义解 (1)“π3是有理数”是陈述句,并且它是假的,所以它是命题. (2)因为无法判断“3x 2≤5”的真假,所以它不是命题.(3)“梯形是不是平面图形呢?”是疑问句,所以它不是命题.(4)“若x ∈R ,则x 2+4x +5≥0”是陈述句,并且它是真的,所以它是命题.(5)“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一定是负数”是陈述句,并且它是假的,所以它是命题.(6)“若a 与b 是无理数,则ab 是无理数”是陈述句,并且它是假的,所以它是命题.反思与感悟 判断一个语句是不是命题的三个关键点(1)一般来说,陈述句才是命题,祈使句、疑问句、感叹句等都不是命题.(2)语句表述的结构可以判断真假,含义模糊不清,无法判断真假的语句不是命题.(3)对于含有变量的语句,要注意根据变量的取值范围,看能否判断真假,若能,就是命题;否则就不是命题.跟踪训练1 下列语句是命题的是( )①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②2>3;③一个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④x >2;⑤这座山真险啊!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①②⑤D .②③⑤考点 命题的定义及分类题点 命题的定义答案 A解析 依据命题定义,得①②③为命题.命题角度2 命题真假的判断例2 给定下列命题:①若a >b ,则2a >2b ;②命题“若a ,b 是无理数,则a +b 是无理数”是真命题;③直线x =π2是函数y =sin x 的一条对称轴; ④在△ABC 中,若AB →·BC →>0,则△ABC 是钝角三角形.其中为真命题的是________.考点 命题的真假判断题点 命题真假的判断答案 ①③④解析 结合函数f (x )=2x 的单调性,知①为真命题;而函数y =sin x 的对称轴方程为x =π2+k π,k ∈Z ,故③为真命题;又因为AB →·BC →=|AB →||BC →|cos(π-B )=-|AB →||BC →|cos B >0,故得cos B <0,从而得B 为钝角,所以④为真命题;②中,若a =-2,b =2,则a +b =0,是有理数,故②是假命题.引申探究1.本例中命题④变为:若AB →·BC →<0,则△ABC 是锐角三角形,该命题还是真命题吗?解 不是真命题,AB →·BC →<0只能说明∠B 是锐角,其他两角的情况不确定.只有三个角都是锐角,才可以判定三角形为锐角三角形.2.本例中命题④改为:若AB →·BC →=0,则△ABC 是________三角形.答案 直角解析 由AB →·BC →=0,得∠B =90°,故该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反思与感悟 一个命题要么为真命题,要么为假命题,且必居其一.欲判断一个命题为真命题,需进行论证,而要判断一个命题为假命题,只需举出一个反例即可.跟踪训练2 (1)下列命题中假命题的个数为( )①多边形的外角和与边数有关;②如果数量积a ·b =0,那么向量a =0或b =0;③二次方程a 2x 2+2x -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④函数f (x )在区间[a ,b ]内有零点,则f (a )·f (b )<0.A .1B .2C .3D .4考点 命题的真假判断题点 命题真假的判断答案 C解析 因为Δ=4+4a 2>0,故③正确,而①②④都错误,均可举出反例.(2)下列命题中为真命题的是( )A .若ln x <1,则x <eB .若向量a ,b ,c 满足a ∥b ,b ∥c ,则a ∥cC .已知数列{a n }满足a n +1-2a n =0,则该数列为等比数列D .在△ABC 中,设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若满足a cos B =b cos A ,则该三角形为等腰三角形考点 命题的真假判断题点 命题真假的判断答案 D解析 对于A ,需满足x >0;对于B ,若b =0,其结论不成立;对于C ,若a n =0,则结论不成立. 类型二 命题的结构形式例3 将下列命题写成“若p ,则q ”的形式.(1)末位数是0或5的整数,能被5整除;(2)方程x 2-x +1=0有两个实数根.考点 命题的结构形式题点 改写成标准的若p 则q 形式解 (1)若一个整数的末位数字是0或5,则这个数能被5整除.(2)若一个方程是x 2-x +1=0,则它有两个实数根.反思与感悟 将命题改写为“若p ,则q ”形式的方法及原则跟踪训练3将下列命题改写成“若p,则q”的形式,并判断其真假.(1)正n边形(n≥3)的n个内角全相等;(2)负数的立方是负数;(3)已知x,y为正整数,当y=x-5时,y=-3,x=2.考点命题的结构形式题点改写成标准的若p则q形式解(1)若一个多边形是正n边形,则这个正n边形的n个内角全相等,是真命题.(2)若一个数是负数,则这个数的立方是负数,是真命题.(3)已知x,y为正整数,若y=x-5,则y=-3,x=2,是假命题.类型三四种命题的概念及真假判断命题角度1四种命题的概念例4(1)命题“两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是命题“矩形是两条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的() A.逆命题B.否命题C.逆否命题D.等价命题答案 A(2)写出命题“若抛物线y=ax2+bx+c的图像开口向下,则集合{x|ax2+bx+c<0}≠∅”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考点四种命题的概念题点四种命题定义的应用解逆命题:若集合{x|ax2+bx+c<0}≠∅,则抛物线y=ax2+bx+c的图像开口向下.否命题:若抛物线y=ax2+bx+c的图像开口向上,则集合{x|ax2+bx+c<0}=∅.逆否命题:若集合{x|ax2+bx+c<0}=∅,则抛物线y=ax2+bx+c的图像开口向上.反思与感悟四种命题的转换方法(1)逆命题:交换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所得命题是原命题的逆命题.(2)否命题:同时否定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所得命题是原命题的否命题.(3)逆否命题:交换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并且同时否定,所得命题是原命题的逆否命题.跟踪训练4写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1)实数的平方是非负数;(2)等底等高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考点 四种命题的概念题点 四种命题定义的应用解 (1)逆命题:若一个数的平方是非负数,则这个数是实数.否命题:若一个数不是实数,则它的平方不是非负数.逆否命题:若一个数的平方不是非负数,则这个数不是实数.(2)逆命题:若两个三角形全等,则这两个三角形等底等高.否命题:若两个三角形不等底或不等高,则这两个三角形不全等.逆否命题:若两个三角形不全等,则这两个三角形不等底或不等高.命题角度2 四种命题的真假判断例5 写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并判断其真假.(1)若a >b ,则ac 2>bc 2;(2)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则该四边形是圆的内接四边形.考点 四种命题的概念题点 判断四种命题的真假解 (1)逆命题:若ac 2>bc 2,则a >b .真命题.否命题:若a ≤b ,则ac 2≤bc 2.真命题.逆否命题:若ac 2≤bc 2,则a ≤b .假命题.(2)逆命题:若四边形是圆的内接四边形,则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真命题.否命题:若四边形的对角不互补,则该四边形不是圆的内接四边形.真命题.逆否命题:若四边形不是圆的内接四边形,则该四边形的对角不互补.真命题.反思与感悟 若原命题为真命题,则它的逆命题、否命题可能为真命题,也可能为假命题.原命题与逆否命题互为逆否命题,否命题与逆命题互为逆否命题.互为逆否命题的两个命题的真假性相同. 在原命题及其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要么是0,要么是2,要么是4.跟踪训练5 已知命题“若2m -1<x <3m +2,则1<x <3”的逆命题为真命题,则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考点 四种命题的概念题点 判断四种命题的真假答案 ⎣⎡⎦⎤13,1解析 其逆命题为若1<x <3,则2m -1<x <3m +2.该命题为真命题,需满足⎩⎪⎨⎪⎧2m -1≤1,3m +2≥3,解得13≤m ≤1, 故m 的取值范围为⎣⎡⎦⎤13,1.1.下列语句为命题的是()A.2x+5≥0 B.求证对顶角相等C.0不是偶数D.今天心情真好啊考点命题的定义及分类题点命题的定义答案 C解析结合命题的定义知C为命题.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命题“a,b,c中至少有一个等于0”的否命题是“a,b,c中没有一个等于0”B.命题“若x>1,则x2-1>0”的否命题是“若x≤1,则x2-1<0”C.命题“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全等”的否命题是“面积不相等的三角形不全等”D.命题“若x=-4,则x是方程x2+3x-4=0的根”的否命题是“若x1≠-4,则x不是方程x2+3x-4=0的根”考点四种命题的概念题点按要求写命题答案 B解析由否命题的定义知B是错误的.3.命题“若a≥b,则a+b>2017且a>-b”的逆否命题是()A.若a+b≤2017且a≤-b,则a<bB.若a+b≤2017且a≤-b,则a>bC.若a+b≤2017或a≤-b,则a<bD.若a+b≤2017或a≤-b,则a≤b考点四种命题的概念题点按要求写命题答案 C解析将原命题的条件与结论互换的同时,对条件和结论进行否定即得逆否命题.“若a≥b,则a+b>2 017且a>-b”的逆否命题为“若a+b≤2 017或a≤-b,则a<b”.故选C.4.命题“函数y=log2(x2-mx+4)的值域为R”为真命题,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_____.考点命题的定义及分类题点由命题的真假求参数的取值范围答案(-∞,-4]∪[4,+∞)解析由题意可知,满足条件时,需方程x2-mx+4=0的判别式Δ≥0,即(-m)2-4×4≥0,解得m≤-4或m≥4.5.命题:3mx2+mx+1>0恒成立是真命题,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考点命题的定义及分类题点由命题的真假求参数的取值范围解“3mx2+mx+1>0恒成立”是真命题,需对m进行分类讨论.当m=0时,1>0恒成立,所以m=0满足题意;当m>0,且Δ=m2-12m<0,即0<m<12时,3mx2+mx+1>0恒成立,所以0<m<12满足题意.综上所述,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0,12).1.根据命题的定义,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是命题.命题的条件与结论之间属于因果关系,真命题需要给出证明,假命题只需举出一个反例即可.2.任何命题都是由条件和结论构成的,可以写成“若p,则q”的形式.含有大前提的命题写成“若p,则q”的形式时,大前提应保持不变,且不写在条件p中.一、选择题1.命题“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的条件是()A.两个平面B.一条直线C.垂直D.两个平面垂直于同一条直线考点命题的结构形式题点区分命题的条件和结论答案 D解析所给的命题可以改为“如果两个平面垂直于同一条直线,那么它们互相平行”,故选D.2.下列命题为假命题的是()A.若a·b=0(a≠0,b≠0),则a⊥bB.若|a|=|b|,则a=bC.0是偶数D.5>3考点命题的真假判断题点命题真假的判断答案 B解析结合向量的有关知识知A为真命题,B为假命题.C,D显然是真命题.3.命题“若x2>1,则x<-1或x>1”的逆否命题是()A.若x2>1,则-1≤x≤1B.若-1≤x≤1,则x2≤1C.若-1<x<1,则x2<1D.若x<-1或x>1,则x2>1考点四种命题的概念题点按要求写命题答案 B解析结合逆否命题的定义知B正确.4.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A.若ab=0,则a2+b2=0B.若a>b,则ac>bcC.若M∩N=M,则N⊆MD.若M⊆N,则M∩N=M考点命题的真假判断题点命题真假的判断答案 D解析A中,a=0,b≠0时,a2+b2=0不成立;B中,c≤0时不成立;C中,M∩N=M说明M⊆N.故A,B,C均错误.5.已知a,b为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为两个不同的平面,且a⊥α,b⊥β,则下列命题中的假命题是() A.若a∥b,则α∥βB.若α⊥β,则a⊥bC.若a,b相交,则α,β相交D.若α,β相交,则a,b相交考点命题的真假判断题点命题真假的判断答案 D解析D中如果α,β相交,a和b可以相交,也可以异面.6.对任意平面向量a,b,下列关系式中不恒成立的是()A.|a·b|≤|a||b| B.|a-b|≤||a|-|b||C.(a+b)2=|a+b|2D.(a+b)·(a-b)=a2-b2考点命题的真假判断题点命题真假的判断答案 B解析设向量a,b的夹角为θ,因为a·b=|a||b|cosθ,所以|a·b|=|a||b||cosθ|≤|a||b|,A成立;由向量的运算律易知C,D成立.故选B.7.设m,n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γ是三个不同的平面,给出下列四个命题:①若m⊥α,n∥α,则m⊥n;②若α∥β,β⊥γ,则α∥γ;③若m⊥α,n⊥α,则m∥n;④若α⊥γ,β⊥γ,则α∥β.其中为真命题的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考点命题的真假判断题点命题真假的判断答案 D解析结合线面、面面位置关系易知①③为真命题.8.对于原命题“正弦函数不是分段函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否命题是“正弦函数是分段函数”B.逆否命题是“分段函数不是正弦函数”C.逆否命题是“分段函数是正弦函数”D.以上都不正确考点四种命题题点四种命题的判断答案 B解析否命题为“不是正弦函数的函数是分段函数”,所以A错误;B正确;C不正确,故选B.二、填空题 9.有下列命题: ①22340能被5整除;②不存在x ∈R ,使得x 2+x +1<0; ③对任意的实数x ,均有x +1>x ; ④方程x 2-2x +3=0有两个不等的实根. 其中假命题有________.(填序号) 考点 命题的真假判断 题点 命题真假的判断 答案 ④解析 易知①②③为真命题,④中Δ=4-12<0,方程x 2-2x +3=0无实根,因而④为假命题.10.命题“当a >0,a ≠1时,若函数f (x )=log a x 在其定义域内是减函数,则log a 2<0”的逆否命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 四种命题的概念 题点 按要求写命题答案 当a >0,a ≠1时,若log a 2≥0,则函数f (x )=log a x 在其定义域内不是减函数.11.已知p :关于x 的不等式x 2+2ax +4>0对一切x ∈R 恒成立,q :函数f (x )=-(5-2a )x 是减函数,若p ,q 中有且只有一个是真命题,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考点 命题的真假判断题点 由命题的真假求参数的取值范围 答案 (-∞,-2]解析 p 为真命题时,Δ=4a 2-16<0, 解得-2<a <2.q 为真命题时,5-2a >1, 解得a <2.当p 真q 假时,⎩⎪⎨⎪⎧-2<a <2,a ≥2,a ∈∅.当p 假q 真时,⎩⎪⎨⎪⎧a ≤-2或a ≥2,a <2,即a ≤-2.故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2]. 三、解答题12.把下列命题改写成“若p ,则q ”的形式,并判断命题的真假. (1)当ac >bc 时,a >b ;(2)当m >14时,mx 2-x +1=0无实根;(3)当ab =0时,a =0或b =0. 考点 命题的结构形式题点 改写成标准的若p 则q 形式,并判断命题的真假 解 (1)若ac >bc ,则a >b .∵ac >bc ,c <0时,a <b ,∴该命题是假命题. (2)若m >14,则mx 2-x +1=0无实根.∵Δ=1-4m <0,∴该命题是真命题.(3)若ab =0,则a =0或b =0,该命题是真命题.13.判断命题“已知a ,x 为实数,若关于x 的不等式x 2+(2a +1)x +a 2+2≤0的解集非空,则a ≥1”的逆否命题的真假. 考点 四种命题的概念 题点 判断四种命题的真假解 其逆否命题:已知a ,x 为实数,若a <1,则关于x 的不等式x 2+(2a +1)x +a 2+2≤0的解集是空集. ∵a <1,∴Δ=(2a +1)2-4×(a 2+2)=4a +1-8=4a -7<0, 即不等式x 2+(2a +1)x +a 2+2≤0的解集是空集, ∴原命题的逆否命题是真命题. 四、探究与拓展14.命题“ax 2-2ax +3>0恒成立”是假命题,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A .a <0或a ≥3 B .a ≤0或a ≥3 C .a <0或a >3 D .0<a <3考点 命题的真假判断题点 由命题的真假求参数的取值范围 答案 A解析 若命题“ax 2-2ax +3>0恒成立”是真命题,当a =0时,3>0符合题意,当a ≠0时,则a >0且Δ<0,解得0<a <3,综上可知,当0≤a <3时,命题“ax 2-2ax +3>0恒成立”是真命题,故当a <0或a ≥3时,命题“ax 2-2ax +3>0恒成立”是假命题.15.写出命题“当2m +1>0时,如果m +32m -1>0,那么m 2-5m +6<0”的逆命题、否命题和逆否命题,并分别指出四种命题的真假. 考点 四种命题的概念 题点 判断四种命题的真假解 由2m +1>0,得m >-12.由m +32m -1>0,得m <-3或m >12,又m >-12,所以m >12.由m 2-5m +6<0,得2<m <3, 又m >-12,所以2<m <3.由此可知,原命题可变为“如果m >12,那么2<m <3”,显然原命题是假命题.逆命题为“当2m +1>0时,如果m 2-5m +6<0, 那么m +32m -1>0”,即“如果2<m <3,那么m >12”,它是真命题.否命题为“当2m +1>0时,如果m +32m -1≤0,那么m 2-5m +6≥0”,因为⎩⎪⎨⎪⎧2m +1>0,m +32m -1≤0,所以⎩⎨⎧m >-12,-3≤m <12,所以-12<m <12,由⎩⎪⎨⎪⎧2m +1>0,m 2-5m +6≥0,得⎩⎪⎨⎪⎧m >-12,m ≤2或m ≥3,即-12<m ≤2或m ≥3,所以否命题可表述为“如果-12<m <12,那么-12<m ≤2或m ≥3”,它是真命题.逆否命题为“当2m +1>0时,如果m 2-5m +6≥0, 那么m +32m -1≤0”,则逆否命题可表述为“如果-12<m ≤2或m ≥3,那么-12<m <12”,它是假命题.§2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学习目标 1.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的定义.2.会求某些简单问题成立的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3.能够利用命题之间的关系判定充要关系或进行充要条件的证明.知识点一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1)“若p ,则q ”为真命题,是指由p 通过推理可以得出q .这时,我们就说,由p 可推出q ,记作p ⇒q ,并且说p 是q 的充分条件,q 是p 的必要条件.(2)若p ⇒q ,但q ⇏p ,称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若q ⇒p ,但p ⇏q ,称p 是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知识点二 充要条件思考 在△ABC 中,角A ,B ,C 为它的三个内角,则“A ,B ,C 成等差数列”是“B =60°”的什么条件? 答案 因为A ,B ,C 成等差数列,故2B =A +C ,又因为A +B +C =180°,故B =60°,反之,亦成立,故“A ,B ,C 成等差数列”是“B =60°”的充要条件.梳理 (1)一般地,如果既有p ⇒q ,又有q ⇒p ,就记作p ⇔q ,此时,我们说,p 是q 的充分必要条件,简称充要条件.(2)充要条件的实质是原命题“若p ,则q ”和其逆命题“若q ,则p ”均为真命题,如果p 是q 的充要条件,那么q 也是p 的充要条件,即如果p ⇔q ,那么p 与q 互为充要条件. (3)从集合的角度判断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和充要条件.的充分不必要的必要不充分的必要条件其中p :A ={x |p (x )成立},q :B ={x |q (x )成立}.1.q是p的必要条件时,p是q的充分条件.(√)2.若p是q的充要条件,则p和q是两个相互等价的命题.(√)3.q不是p的必要条件时,“p⇏q”成立.(√)类型一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的判定例1下列各题中,试分别指出p是q的什么条件.(1)p:两个三角形相似,q:两个三角形全等;(2)p:一个四边形是矩形,q: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3)p:A⊆B,q:A∩B=A;(4)p:a>b,q:ac>bc.考点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判断题点充分、必要条件的判断解(1)∵两个三角形相似⇏两个三角形全等,但两个三角形全等⇒两个三角形相似,∴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2)∵矩形的对角线相等,∴p⇒q,而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不一定是矩形,∴q⇏p,∴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3)∵p⇒q,且q⇒p,∴p既是q的充分条件,又是q的必要条件.(4)∵p⇏q,且q⇏p,∴p是q的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反思与感悟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两种判断方法(1)定义法①确定谁是条件,谁是结论;②尝试从条件推结论,若条件能推出结论,则条件为充分条件,否则就不是充分条件;③尝试从结论推条件,若结论能推出条件,则条件为必要条件,否则就不是必要条件.(2)命题判断法①如果命题:“若p,则q”为真命题,那么p是q的充分条件,同时q是p的必要条件;②如果命题:“若p,则q”为假命题,那么p不是q的充分条件,同时q也不是p的必要条件.跟踪训练1指出下列各题中,p是q的什么条件?(1)p:ax2+ax+1>0的解集是R,q:0<a<4;(2)p:|x-2|<3,q:6x-5<-1;(3)p :A ∪B =A ,q :A ∩B =B ;(4)p :⎩⎪⎨⎪⎧ α>2,β>2,q :⎩⎪⎨⎪⎧α+β>4,αβ>4.考点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判断 题点 充分、必要条件的判断 解 (1)当a =0时,1>0满足题意;当a ≠0时,由⎩⎪⎨⎪⎧Δ=a 2-4a <0,a >0,可得0<a <4.故p 是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2)易知p :-1<x <5,q :-1<x <5, 所以p 是q 的充要条件.(3)因为A ∪B =A ⇔A ∩B =B ,所以p 是q 的充要条件.(4)由⎩⎪⎨⎪⎧ α>2,β>2,根据同向不等式相加、相乘的性质,有⎩⎪⎨⎪⎧α+β>4,αβ>4,即p ⇒q ,但⎩⎪⎨⎪⎧ α+β>4,αβ>4⇏⎩⎪⎨⎪⎧α>2,β>2,比如,当α=1,β=5时,⎩⎪⎨⎪⎧α+β=6>4,αβ=5>4,而α<2,所以q ⇏p ,所以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类型二 充要条件的探求与证明 命题角度1 充要条件的探求例2 求ax 2+2x +1=0至少有一个负实根的充要条件是什么? 考点 充要条件的概念及判断 题点 寻求充要条件解 (1)当a =0时,原方程变为2x +1=0,即x =-12,符合要求.(2)当a ≠0时,ax 2+2x +1=0为一元二次方程,它有实根的充要条件是Δ≥0,即4-4a ≥0,∴a ≤1.①方程ax 2+2x +1=0只有一个负根的充要条件是⎩⎪⎨⎪⎧Δ≥0,x 1x 2<0,即⎩⎪⎨⎪⎧a ≤1,1a<0,∴a <0.②方程ax 2+2x +1=0有两个负根的充要条件是⎩⎪⎨⎪⎧Δ≥0,x 1+x 2<0,x 1x 2>0,即⎩⎪⎨⎪⎧a ≤1,-2a<0,1a >0,∴0<a ≤1.综上所述,ax2+2x+1=0至少有一个负实根的充要条件是a≤1.反思与感悟探求一个命题的充要条件,可以利用定义法进行探求,即分别证明“条件⇒结论”和“结论⇒条件”,也可以寻求结论的等价命题,还可以先寻求结论成立的必要条件,再证明它也是其充分条件.跟踪训练2已知数列{a n}的前n项和S n=(n+1)2+t(t为常数),试问t=-1是否为数列{a n}是等差数列的充要条件?请说明理由.考点充要条件的概念及判断题点寻求充要条件解是充要条件.(充分性)当t=-1时,S n=(n+1)2-1=n2+2n.a1=S1=3,当n≥2时,a n=S n-S n-1=2n+1.又a1=3符合上式,∴a n=2n+1(n∈N+),又∵a n+1-a n=2(常数),∴数列{a n}是以3为首项,2为公差的等差数列.故t=-1是{a n}为等差数列的充分条件.(必要性)∵{a n}为等差数列,则2a2=a1+a3,∵a1=S1=4+t,a2=S2-S1=5,a3=S3-S2=7,∴10=11+t,解得t=-1,故t=-1是{a n}为等差数列的必要条件.综上,t=-1是数列{a n}为等差数列的充要条件.命题角度2充要条件的证明例3求证: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有一正根和一负根的充要条件是ac<0.考点充要条件的概念及判断题点充要条件的证明证明充分性(由ac<0推证方程有一正根和一负根),∵ac<0,∴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判别式Δ=b2-4ac>0,∴原方程一定有两不等实根,不妨设为x1,x2,则x1x2=ca<0,∴原方程的两根异号,即一元二次方程ax 2+bx +c =0有一正根和一负根. 必要性(由方程有一正根和一负根推证ac <0), ∵一元二次方程ax 2+bx +c =0有一正根和一负根, 不妨设为x 1,x 2,∴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得x 1x 2=ca <0,即ac <0,此时Δ=b 2-4ac >0,满足原方程有两个不等实根.综上可知,一元二次方程ax 2+bx +c =0有一正根和一负根的充要条件是ac <0.反思与感悟 对于充要条件性命题证明,需要从充分性和必要性两个方面进行证明,需要分清条件和结论. 跟踪训练3 求证:方程x 2+(2k -1)x +k 2=0的两个根均大于1的充要条件是k <-2. 考点 充要条件的概念及判断 题点 充要条件的证明 证明 必要性:若方程x 2+(2k -1)x +k 2=0有两个大于1的根,不妨设两个根为x 1,x 2,则⎩⎪⎨⎪⎧Δ=(2k -1)2-4k 2≥0,(x 1-1)+(x 2-1)>0,(x 1-1)(x 2-1)>0,即⎩⎪⎨⎪⎧k ≤14,(x 1+x 2)-2>0,x 1x 2-(x 1+x 2)+1>0.即⎩⎪⎨⎪⎧k ≤14,-(2k -1)-2>0,k 2+(2k -1)+1>0,解得k <-2. 充分性:当k <-2时,Δ=(2k -1)2-4k 2=1-4k >0. 设方程x 2+(2k -1)x +k 2=0的两个根为x 1,x 2.则(x 1-1)(x 2-1)=x 1x 2-(x 1+x 2)+1=k 2+2k -1+1=k (k +2)>0. 又(x 1-1)+(x 2-1)=(x 1+x 2)-2=-(2k -1)-2=-2k -1>0, ∴x 1-1>0,x 2-1>0,∴x 1>1,x 2>1.综上可知,方程x 2+(2k -1)x +k 2=0有两个大于1的根的充要条件为k <-2. 类型三 利用充分条件、必要条件求参数的值(或范围)例4 设命题p :x (x -3)<0,命题q :2x -3<m ,已知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考点 充分、必要条件的综合应用 题点 由充分、必要条件求参数的范围答案 [3,+∞)解析 p :x (x -3)<0,即0<x <3; q :2x -3<m ,即x <m +32.由题意知p ⇒q ,q ⇏p ,则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如图所示,则m +32≥3,解得m ≥3, 即实数m 的取值范围为[3,+∞).反思与感悟 (1)在有些含参数的充要条件问题中,要注意将条件p 和q 转化为集合,从而转化为两集合之间的子集关系,再转化为不等式(或方程),从而求得参数的取值范围. (2)根据充分条件或必要条件求参数范围的步骤 ①记集合M ={x |p (x )},N ={x |q (x )};②若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M ?N ,若p 是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则N ?M ,若p 是q 的充要条件,则M =N ;③根据集合的关系列不等式(组); ④求出参数的范围.跟踪训练4 设A =⎩⎪⎨⎪⎧⎭⎪⎬⎪⎫y ⎪⎪y =2x 2x +1,x ∈R,B =⎩⎨⎧⎭⎬⎫y ⎪⎪y =13x +m ,x ∈[-1,1],记命题p :“y ∈A ”,命题q :“y ∈B ”,若p 是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则m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___. 考点 充分、必要条件的综合应用 题点 由充分、必要条件求参数的范围 答案 ⎝⎛⎭⎫13,23解析 由题意知A ={y |0<y <1}., B =⎩⎨⎧⎭⎬⎫y | m -13≤y ≤m +13,依题意,得B ?A ,故⎩⎨⎧m -13>0,m +13<1,∴13<m <23.1.“x >0”是“x 2+x >0”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考点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判断题点 充分、必要条件的判断答案 A解析 由x 2+x >0⇔x <-1或x >0,由此判断A 符合要求.2.对于非零向量a ,b ,“a +b =0”是“a ∥b ”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答案 A解析 当a +b =0时,得a =-b ,所以a ∥b ,但若a ∥b ,不一定有a +b =0.3.“关于x 的不等式x 2-2ax +a >0,x ∈R 恒成立”的一个必要不充分条件是( )A .0<a <1B .0≤a ≤1C .0<a <12D .a ≥1或a ≤0 考点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概念及判断题点 充分、必要条件的判断答案 B解析 当关于x 的不等式x 2-2ax +a >0,x ∈R 恒成立时,应有Δ=4a 2-4a <0,解得0<a <1.所以一个必要不充分条件是0≤a ≤1.4.设p :1≤x <4,q :x <m ,若p 是q 的充分条件,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用区间表示) 考点 充分条件的概念及判断题点 由充分条件求取值范围答案 [4,+∞)解析 因为p 为q 的充分条件,所以[1,4)⊆(-∞,m ),得m ≥4.5.设p :|x |>1,q :x <-2或x >1,则q 是p 的__________条件.(填“充分不必要”“必要不充分”“既不充分又不必要”“充要”)考点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判断题点 充分、必要条件的判断答案 充分不必要。
高中数学选修1-2第二章课后习题解答
高中数学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数学选修1—2第二章课后习题解答第二章 推理与证明2.1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 练习(P30)1、由12341a a a a ====,猜想1na=.2、相邻两行数之间的关系是:每一行首尾的数都是1,其他的数都等于上一行中与之相邻的两个数的和.3、设111O PQ R V -和222O P Q R V -分别是四面体111O PQ R -和222O P Q R -的体积,的体积, 则111222111222O PQR O P Q R V OP OQ OR V OP OQ OR --=××. 4、略. 练习(P33)1、略.2、因为通项公式为n a 的数列{}n a ,若1n na p a +=,p 是非零常数,则{}n a 是等比数列;是等比数列; …………………………大前提…………………………大前提又因为0cq ¹,则q 是非零常数,则11n n nna cq q a cq ++==;……………………小前提……………………小前提 所以,通项公式为(0)n n a cq cq =¹的数列{}n a 是等比数列.……………………结论……………………结论 3、由A D B D >,得到ACD BCD Ð>Ð的推理是错误的. 因为这个推理的大前提是因为这个推理的大前提是“在同一“在同一个三角形中,大边对大角”,小前提是“AD BD >”,而AD 与BD 不在同一个三角形中. 4、略.习题2.1A 组(P35) 1、2(1)n -(n 是质数,且5n ³)是24的倍数.2、21n a n =+()n N *Î. 3、2F V E +=+. 4、当6n £时,122(1)n n -<+;当7n =时,122(1)n n -=+;当8n =时,122(1)n n ->+()n N *Î.5、212111(2)n n A A A n p++³-(2n >,且n N *Î). 6、121217n n b b b b b b -=(17n <,且n N *Î).7、如图,作DE ∥AB 交BC 于E . 因为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因为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因为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又因为AD ∥BE ,AB ∥DE . 所以四边形所以四边形ABED 是平行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因为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因为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因为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 DEBAC(第7题)又因为四边形ABED 是平行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所以所以AB DE =.因为与同一条线段等长的两条线段的长度相等,因为与同一条线段等长的两条线段的长度相等,因为与同一条线段等长的两条线段的长度相等, 又因为AB DE =,AB DC =, 所以DE DC = 因为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是相等的. 又因为△DEC 是等腰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 所以DEC C Ð=Ð 因为平行线的同位角相等因为平行线的同位角相等 又因为DEC Ð与B Ð是平行线AB 和DE 的同位角的同位角, , 所以DEC B Ð=Ð 因为等于同角的两个角是相等的,因为等于同角的两个角是相等的, 又因为DEC C Ð=Ð,DEC B Ð=Ð, 所以B C Ð=Ð习题2.1B 组(P35) 1、由123S =-,234S =-,345S =-,456S =-,567S =-,猜想12n n S n +=-+.2、略.3、略. 2.2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练习(P42)1、因为442222cos sin (cos sin )(cos sin )cos 2q q q q q q q -=+-=,所以,命题得证. 2、要证67225+>+,只需证22(67)(225)+>+, 即证1324213410+>+,即证42210>,只需要22(42)(210)>,即证4240>,这是显然成立的. 所以,原命题得证.3、因为、因为222222222()()()(2sin )(2tan )16sin tan a b a b a b a a a a -=-+==, 又因为又因为 sin (1cos )sin (1cos )1616(tan sin )(tan sin )16cos cos ab a a a a a a a a a a +-=+-=×22222222sin (1cos )sinsin161616sin tan cos cos aa aa a a aa-===,从而222()16a b ab -=,所以,命题成立.说明:进一步熟悉运用综合法、分析法证明数学命题的思考过程与特点.练习(P43)1、假设B Ð不是锐角,则90B г°. 因此9090180C B Ð+г°+°=°. 这与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矛盾. 所以,假设不成立. 从而,B Ð一定是锐角.2、假设2,3,5成等差数列,则2325=+.所以22(23)(25)=+,化简得5210=,从而225(210)=,即2540=, 这是不可能的. 所以,假设不成立. 从而,2,3,5不可能成等差数列. 说明:进一步熟悉运用反证法证明数学命题的思考过程与特点.习题2.2A 组(P44) 1、因为、因为(1tan )(1tan )2A B ++=展开得展开得1tan tan tan tan 2A B A B +++=,即tan tan 1tan tan A B A B +=-. ① 假设1tan tan 0A B -=,则cos cos sin sin 0cos cos A B A B A B -=,即cos()0cos cos A B A B += 所以cos()0A B +=.因为A ,B 都是锐角,所以0A B p <+<,从而2A B p+=,与已知矛盾.因此1tan tan 0A B -¹.①式变形得①式变形得 tan tan 11tan tan A BA B +=-,即tan()1A B +=. 又因为0A B p <+<,所以4A B p+=.说明:本题也可以把综合法和分析法综合使用完成证明. 2、因为PD ^平面ABC ,所以PD AB ^. 因为AC BC =,所以ABC D 是等腰三角形. 因此ABC D 底边上的中线CD 也是底边上的高,也是底边上的高, 因而CD AB ^ 所以AB ^平面PDC . 因此AB PC ^.3、因为,,a b c 的倒数成等差数列,所以211b ac =+.假设2B p<不成立,即2B p³,则B 是ABC D 的最大内角,的最大内角,所以,b a b c >>(在三角形中,大角对大边),从而从而 11112a c b b b +>+=. 这与211b a c =+矛盾.所以,假设不成立,因此,2B p<.习题2.2B 组(P44) 1、因为、因为 1tan 12tan aa-=+,所以12tan 0a +=,从而2sin cos 0a a +=.另一方面,要证另一方面,要证3sin 24cos2a a =-, 只要证226sin cos 4(cos sin )a a a a =-- 即证即证 222sin 3sin cos 2cos 0a a a a --=,即证即证 (2s i n c o s )(s i n 2c o s a a a a+-= 由2sin cos 0a a +=可得,(2sin cos )(sin 2cos )0a a a a +-=,于是命题得证.说明:本题可以单独使用综合法或分析法进行证明,但把综合法和分析法结合使用进行证明的思路更清晰.2、由已知条件得、由已知条件得2b ac = ① 2x a b =+,2y b c =+ ②要证2a cx y +=,只要证2ay cx xy +=,只要证224ay cx xy +=由①②,得由①②,得22()()2ay cx a b c c a b ab ac bc +=+++=++, 24()()2x y a b b c a b b a c b c a b a c b c=++=+++=++, 所以,224ay cx xy +=,于是命题得证.第二章 复习参考题A 组(P46)1、图略,共有(1)1n n -+(n N *Î)个圆圈.2、333n 个(n N *Î).3、因为2(2)(1)4f f ==,所以(1)2f =,(3)(2)(1)8f f f ==,(4)(3)(1)16f f f ==………… 猜想()2n f n =.4、如图,设O 是四面体A BCD -内任意一点,连结AO ,BO ,CO ,DO 并延长交对面于A ¢,B ¢,C ¢,D ¢,则,则1O A O B O C O D A A B B C C D D ¢¢¢¢+++=¢¢¢¢ 用“体积法”证明:用“体积法”证明: O A O B O C O DA AB BC CD D¢¢¢¢+++¢¢¢¢ O B C D O C D AO D A B OA B C A B C D BC D A CD AB D A B CV VV V V VVV --------=+++1A B C D A B C DVV --==5、要证、要证(1tan )(1tan )2A B ++= 只需证只需证 1tan tan tan tan 2A B A B +++=即证即证t a n t a n 1t a n t a A B A B +=- 由54A B p +=,得tan()1A B +=. ①又因为2A B k p p +¹+,所以tan tan 11tan tan A BA B+=-,变形即得①式.所以,命题得证. 第二章 复习参考题B 组(P47)1、(1)25条线段,16部分;部分; (2)2n 条线段;条线段;(3)222n n ++部分. 2、因为90BSC Ð=°,所以BSC D 是直角三角形.A BCDA'B'D'C'(第4题)在Rt BSC D 中,有222BC SB SC =+.类似地,得类似地,得 222AC SA SC =+,222AB SB SA =+ 在ABC D 中,根据余弦定理得中,根据余弦定理得2222cos 02AB AC BC SA A AB AC AB AC+-==>××2222cos 02AB BC AC SB B AB BCAB BC+-==>×× 2222cos 02BC AC AB SC C BC ACBC AC +-==>×× 因此,,,A B C 均为锐角,从而ABC D 是锐角三角形. 3、要证、要证cos 44cos 43b a -= 因为因为 cos 44cos 4cos(22)4cos(22)b a b a -=´-´ 2212sin 24(12sin 2)b a =--´-222218s i n c o s 4(18s i n c o s )b b a a =--´-222218s i n (1s i n )4[18s i n (1s i n )]bb a a=---´-- 只需证只需证 222218sin (1sin )4[18sin (1sin )]3b b a a ---´--= 由已知条件,得由已知条件,得 sincos sin2q q a +=,2sin sin cos b q q =,代入上式的左端,得代入上式的左端,得 222218sin (1sin )4[18sin (1sin )]b b a a ---´-- 2238sin cos (1sin cos )32sin (1sin )q q q q a a =---+-2238sin cos 8sin cos 2(12sin cos )(32sin cos )q q q q q q q q =--+++-222238s i n c o s 8s i nc o s 68s i n c o s 8s i nc o sq q q q q q q q =--++-+ 3= 因此,cos 44cos 43b a -=。
高中数学选修2-1知识点 (1)包括必修二要看的内容
高二数学选修2-1第一章:命题与逻辑结构 知识点:1、命题: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 真命题:判断为真的语句.假命题:判断为假的语句.2、“若p ,则q ”形式的命题中的p 称为命题的条件,q 称为命题的结论.3、对于两个命题,如果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另一个命题的结论和条件,则这两个命题称为互逆命题.其中一个命题称为原命题,另一个称为原命题的逆命题. 若原命题为“若p ,则q ”,它的逆命题为“若q ,则p ”.4、对于两个命题,如果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恰好是另一个命题的条件的否定和结论的否定,则这两个命题称为互否命题.中一个命题称为原命题,另一个称为原命题的否命题. 若原命题为“若p ,则q ”,则它的否命题为“若p ⌝,则q ⌝”.5、对于两个命题,如果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恰好是另一个命题的结论的否定和条件的否定,则这两个命题称为互为逆否命题。
其中一个命题称为原命题,另一个称为原命题的逆否命题。
若原命题为“若p ,则q ”,则它的否命题为“若q ⌝,则p ⌝”。
6、四种命题的真假性:原命题 逆命题 否命题 逆否命题 真 真 真 真 真 假 假 真 假 真 真 假 假 假假假四种命题的真假性之间的关系:()1两个命题互为逆否命题,它们有相同的真假性;()2两个命题为互逆命题或互否命题,它们的真假性没有关系.7、若p q ⇒,则p 是q 的充分条件,q 是p 的必要条件. 若p q ⇔,则p 是q 的充要条件(充分必要条件).8、用联结词“且”把命题p 和命题q 联结起来,得到一个新命题,记作p q ∧.当p 、q 都是真命题时,p q ∧是真命题;当p 、q 两个命题中有一个命题是假命题时,p q ∧是假命题. 用联结词“或”把命题p 和命题q 联结起来,得到一个新命题,记作p q ∨.当p 、q 两个命题中有一个命题是真命题时,p q ∨是真命题;当p 、q 两个命题都是假命题时,p q ∨是假命题.对一个命题p 全盘否定,得到一个新命题,记作p ⌝.若p 是真命题,则p ⌝必是假命题;若p 是假命题,则p ⌝必是真命题.9、短语“对所有的”、“对任意一个”在逻辑中通常称为全称量词,用“∀”表示. 含有全称量词的命题称为全称命题.全称命题“对M 中任意一个x ,有()p x 成立”,记作“x ∀∈M ,()p x ”. 短语“存在一个”、“至少有一个”在逻辑中通常称为存在量词,用“∃”表示.含有存在量词的命题称为特称命题.特称命题“存在M 中的一个x ,使()p x 成立”,记作“x ∃∈M ,()p x ”.10、全称命题p :x ∀∈M ,()p x ,它的否定p ⌝:x ∃∈M ,()p x ⌝。
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修2-1第二章椭圆及其标准方程精讲讲义
当 PF1 PF 2 2a F1F 2 时, P 的轨迹为 以 F1、F2 为端点的线段
2.椭圆的方程与几何性质:
标准方程
x2 y 2 1(a b 0) a2 b2
参数关系
性
焦点
(c,0), (c,0)
质
焦距
范围
| x | a,| y | b
a2 b2 c2 2c
y2 a2
x2 b2
举一反三:【变式 1】两焦点的坐标分别为 0,4,0,- 4,且椭圆经过点(5,0)。
【变式 2】已知一椭圆的对称轴为坐标轴且与椭圆 x 2 y 2 1有相同的焦点,并且经过点(3, 94
-2),求此椭圆的方程。
2
类型三:求椭圆的离心率或离心率的取值范围 例 3.椭圆 x 2 y 2 1(a>b>0)的半焦距为 c,若直线 y=2x 与椭圆的一个交点的横坐标为 c,求 a2 b2
(Ⅰ)求以 A、B 为焦点,且过 C、D 两点的椭圆的标准方程;
5:直线与椭圆问题(韦达定理的运用)
弦长公式:若直线 l : y kx b 与圆锥曲线相交与 A 、 B 两点, A(x1, y1), B(x2 , y2 ) 则
弦长 AB (x1 x2 )2 ( y1 y2 )2 (x1 x2 )2 (kx1 kx2 )2 1 k 2 x1 x2
5
举一反三【变式 1】已知直线 l:y=2x+m 与椭圆 C: x2 y2 1 交于 A、B 两点 54
(1) 求 m 的取值范围
(2) 若|AB|= 5 15 ,求 m 的值 6
例 9、已知椭圆 C: x2 y2 1 ,直线 l:y=kx+1,与 C 交于 AB 两点,k 为何值时,OA⊥OB. 4
(转)高二数学选修2-1、2-2、2-3知识点小结
中间变量对自变量的导数。
6. 定积分的概念,几何意义,区边图形的面积的积分形式表示,注意确定上方函数,下方函数的
选取,以及区间的分割.微积分基本定理
b a
f (x)dx F (x) |ba F (b) F(a) .
物理上的应用:汽车行驶路程、位移;变力做功问题。
7. 函数的单调性
(1)设函数 y f (x) 在某个区间(a,b)可导,如果 f ' (x) 0 ,则 f (x) 在此区间上为增函数;
面面垂直: n1 n2
4. 夹角问题
线线角 cos | cos a,b | | a b | (注意异面直线夹角范围 0 )
| a || b |
2
线面角 sin | cos a, n | | a n | | a || n |
二面角
|
cos
||
cos
n1, n2
|
| n1 n2 | n1 || n2
线线平行: a / /b a / /b 线面平行: a / / a n 或 a / /b , b 或 a xb yc(b,c 是 内不共线向量)
面面平行: // n1 / /n2
3. 垂直
线线垂直: a b a b a b 0
线面垂直: a a / /n 或 a b, a c (b,c 是 内不共线向量)
① 直线具有斜率 k ,两个交点坐标分别为 A(x1, y1), B(x2, y2 )
AB
1 k2 x1 x2
(1 k2 ) (x1 x2 )2 4x1x2
1 1 k2
y1 y2
② 直线斜率不存在,则 AB y1 y2 .
(3)有关对称垂直问题,要注意运用斜率关系及韦达定理,设而不求,简化运算。
选修2-1圆锥曲线全章节
问题1:解析几何与坐标法. 我们把借助于坐标系研究几何图形的方法叫做坐标
法. 在数学中,用坐标法研究几何图形的知识形成的学 科叫做解析几何.因此,解析几何是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 问题的一门数学学科.
问题2:平面解析几何研究的两个基本问题. (1)根据已知条件,求出表示平面曲线的方程; (2)通过曲线的方程,研究平面曲线的性质.
说明:一般情况下,化简前后方程的解集是相同的,步骤(5)可以 省略不写,如有特殊情况,可适当予以说明. 另外,也可以根据情况 省略步骤(2),直接列出曲线方程.
例2.已知一条直线l 和它上方的一个点F,点F到l 的距离是2. 一条曲线也在l 的上方,它上面的每一点到F的距离减去到l 的距离的差都是2,建立适当的坐标系,求这条曲线的方程.
x+2y-7=0. ①
我们证明方程①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的方程. (1)由求方程的过程可知,垂直平分线上每一点的坐
标都是方程①的解;
(2)设点M1的坐标(x1,y1)是方程①的解,即 x1+2y1-7=0, x1=7-2y1.
点M1到A,B的距离分别是
所以 | M1A || M1B | 即点M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 由(1)、(2)可知,方程①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的方程.
例3.已知曲线C的方程为 x 4 y2,说明曲线C是什 么样的曲线,并求该曲线与y轴围成的图形的面积.
解:由 x 4 y2 ,得x2+y2=4,又x≥0, 所以方程 x 4 y2 表示的曲线是以原点为圆心,2为半径 的右半圆,从而该曲线C与y轴围成的图形是半圆, 其面积 S 1 4 2
第二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
2.1 曲线与方程
1.理解曲线与方程的概念、意义.(重点、难点) 2.了解数与形结合的基本思想.(难点)
人教版A版高中数学选修2-1课后习题解答
高中数学选修2-1 课后习题答案 [ 人教版 ]高中数学选修2-1 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1.1命题及其关系练习( P4)1、例:(1)若x2x 2 0,则 x 1;(2) 若x 1,则x2x 20 .2、(1)真;(2)假;(3)真;(4)真.3、(1)若一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则这个三角形两边上的中线相等. 这是真命题 .(2)若一个函数是偶函数,则这个函数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 . 这是真命题 .(3)若两个平面垂直于同一个平面,则这两个平面平行. 这是假命题 .练习( P6)1、逆命题:若一个整数能被 5 整除,则这个整数的末位数字是0. 这是假命题 .否命题:若一个整数的末位数字不是0,则这个整数不能被 5 整除 . 这是假命题 .逆否命题:若一个整数不能被 5 整除,则这个整数的末位数字不是0. 这是真命题 .2、逆命题:若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则这个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 这是真命题 .否命题:若一个三角形有两条边不相等,这个三角形有两个角也不相等. 这是真命题 .逆否命题:若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不相等,则这个三角形有两条边也不相等.这是真命题 .3、逆命题:图象关于原点对称的函数是奇函数. 这是真命题 .否命题:不是奇函数的函数的图象不关于原点对称. 这是真命题 .逆否命题:图象不关于原点对称的函数不是奇函数. 这是真命题 .练习( P8)证明:证明:命题的逆否命题是:若 a b 1,则 a2b22a 4b 3a2b22a 4b 3 (a b) (a b) 2 (a b )2b当 a b 1时原式 a b 2 2 b 3 a b 10所以,原命题的逆否命题是真命题,从而原命题也是真命题.习题 1.1 A组(P8)1、(1)是;(2)是;(3)不是;(4)不是.2、(1)逆命题:若两个整数 a 与b的和a b 是偶数,则 a,b 都是偶数 . 这是假命题 .否命题:若两个整数a,b 不都是偶数,则 a b 不是偶数 . 这是假命题 .逆否命题:若两个整数 a 与b的和a b 不是偶数,则a, b 不都是偶数 . 这是真命题 .高中数学选修2-1 课后习题答案 [ 人教版 ] ( 2)逆命题:若方程x2x m 0 有实数根,则 m 0 . 这是假命题 .否命题:若 m 0 ,则方程 x2x m 0 没有实数根 . 这是假命题 .逆否命题:若方程x2x m 0 没有实数根,则m 0 . 这是真命题 .3、(1)命题可以改写成:若一个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则这个点到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逆命题:若一个点到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则这个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这是真命题 .否命题:若一个点到不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则这个点到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不相等 .这是真命题.逆否命题:若一个点到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不相等,则这个点不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这是真命题.( 2)命题可以改写成:若一个四边形是矩形,则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逆命题:若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则这个四边形是矩形. 这是假命题 .否命题:若一个四边形不是矩形,则四边形的对角线不相等. 这是假命题 .逆否命题:若四边形的对角线不相等,则这个四边形不是矩形. 这是真命题 .4、证明: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边所对的角相等,根据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且这两条边是等腰三角形,也就是说这两条边相等. 这就证明了原命题的逆否命题,表明原命题的逆否命题为真命题. 所以,原命题也是真命题.习题 1.1 B组(P8)证明:要证的命题可以改写成“若p ,则 q ”的形式:若圆的两条弦不是直径,则它们不能互相平分 .此命题的逆否命题是:若圆的两条相交弦互相平分,则这两条相交弦是圆的两条直径.可以先证明此逆否命题:设AB,CD 是O 的两条互相平分的相交弦,交点是E,若 E和圆心 O 重合,则 AB,CD 是经过圆心 O 的弦, AB,CD 是两条直径 . 若 E 和圆心O 不重合,连结AO, BO ,CO 和DO,则OE是等腰AOB,COD的底边上中线,所以,OE AB OE CD.,AB 和 CD 都经过点 E ,且与 OE 垂直,这是不可能的 . 所以, E 和 O 必然重合 . 即 AB 和 CD 是圆的两条直径 .原命题的逆否命题得证,由互为逆否命题的相同真假性,知原命题是真命题.1.2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练习( P10)1、(1);(2);(3);(4).2、(1). 3(1).4、(1)真;(2)真;(3)假;(4)真 .练习( P12)1、(1)原命题和它的逆命题都是真命题,p 是 q 的充要条件;(2)原命题和它的逆命题都是真命题,p 是 q 的充要条件;(3)原命题是假命题,逆命题是真命题,p 是 q 的必要条件 .2、(1) p 是 q 的必要条件;(2)p是q的充分条件;( 3) p 是 q 的充要条件;(4)p是q的充要条件.习题 1.2 A组(P12)1、略 .2、( 1)假;(2)真;(3)真.3、(1)充分条件,或充分不必要条件;(2)充要条件;(3)既不是充分条件,也不是必要条件;(4)充分条件,或充分不必要条件.4、充要条件是 a2b2r 2 .习题 1.2 B组(P13)1、(1)充分条件;(2)必要条件;(3)充要条件.2、证明:( 1)充分性:如果 a2b2c2ab ac bc ,那么 a2b2c2ab ac bc0 .所以 (a b)2(a c)2(b c)20所以, a b 0 , a c 0 , b c0 .即 a b c ,所以,ABC 是等边三角形 .( 2)必要性:如果ABC 是等边三角形,那么 a b c所以 (a b)2 (a c)2 (b c)2 0所以 a2 b2 c2 ab ac bc 0所以 a2 b2 c2 ab ac bc1.3简单的逻辑联结词练习( P18)1、(1)真;(2)假.2、(1)真;(2)假.3、(1) 2 2 5 ,真命题;(2)3不是方程x290 的根,假命题;(3) ( 1)21,真命题 .习题 1.3 A组(P18)1、(1) 4 {2,3} 或 2 {2,3} ,真命题;(2)4{2,3} 且 2 {2,3} ,假命题;(3)2 是偶数或 3 不是素数,真命题;(4)2是偶数且3不是素数,假命题.2、(1)真命题;(2)真命题;(3)假命题.3、(1) 2 不是有理数,真命题;(2)5是15的约数,真命题;(3) 2 3 ,假命题;(4)8715 ,真命题;(5)空集不是任何集合的真子集,真命题.习题 1.3 B组(P18)(1)真命题 . 因为 p 为真命题, q 为真命题,所以 p q 为真命题;(2)真命题 . 因为 p 为真命题, q 为真命题,所以 p q 为真命题;(3)假命题 . 因为 p 为假命题, q 为假命题,所以 p q 为假命题;(4)假命题 . 因为 p 为假命题, q 为假命题,所以 p q 为假命题 .1.4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练习( P23)1、(1)真命题;(2)假命题;(3)假命题.2、(1)真命题;(2)真命题;(3)真命题.练习( P26)1、(1)n0Z, n0Q ;(2)存在一个素数,它不是奇数;( 3)存在一个指数函数,它不是单调函数.2、(1)所有三角形都不是直角三角形;(2)每个梯形都不是等腰梯形;(3)所有实数的绝对值都是正数.习题 1.4 A组(P26)1、(1)真命题;(2)真命题;(3)真命题;(4)假命题.2、(1)真命题;(2)真命题;(3)真命题.3、(1)x0N , x03x02;(2)存在一个可以被 5 整除的整数,末位数字不是0;(3)x R, x2x 1 0 ;(4)所有四边形的对角线不互相垂直.习题 1.4 B组(P27)( 1)假命题 . 存在一条直线,它在y 轴上没有截距;( 2)假命题 . 存在一个二次函数,它的图象与x轴不相交;( 3)假命题 . 每个三角形的内角和不小于 180 ;( 4)真命题 . 每个四边形都有外接圆 .第一章复习参考题 A 组( P30)1、原命题可以写为:若一个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则此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相等.逆命题:若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相等,则此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是真命题;否命题:若一个三角形不是等边三角形,则此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不全相等. 是真命题;逆否命题:若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不全相等,则此三角形不是等边三角形. 是真命题 .2、略 .3、( 1)假;(2)假;(3)假;(4)假.4、(1)真;(2)真;(3)假;(4)真;(5)真.5、(1)n N ,n2 0 ;(2)P { P P 在圆 x2 y2 r 2上}, OP r (O 为圆心);(3)( x, y) {( x, y) x, y是整数 } , 2x 4y 3 ;( 4)x0 { x x 是无理数}, x03 { q q 是有理数} .6、(1) 3 2 ,真命题;(2) 5 4 ,假命题;( 3)x0 R, x0 0 ,真命题;(4)存在一个正方形,它不是平行四边形,假命题.第一章复习参考题 B 组( P31)1、(1) p q;(2) ( p) ( q) ,或( p q) .2、(1)Rt ABC , C 90,A, B, C 的对边分别是 a, b, c ,则 c2 a2 b2;(2)ABC ,A, B, C 的对边分别是a b c a, b, c ,则.sin A sin B sin C第二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2.1曲线与方程练习( P37)1、是 . 容易求出等腰三角形 ABC 的边 BC 上的中线 AO 所在直线的方程是 x 0 .2、 a 32 , b 18 .25 253、解:设点 A, M 的坐标分别为 (t,0) , ( x, y) .(1)当 t 2 时,直线 CA 斜率 k CA2 0 22 t2 t1 t 2所以, k CB2kCA由直线的点斜式方程,得直线 CB 的方程为 y2 t 2 ( x 2) .2令 x 0 ,得 y 4 t ,即点 B 的坐标为 (0,4 t) .由于点 M 是线段 AB 的中点,由中点坐标公式得xt, y 4 t .t4 t ,22由 x得 t 2x ,代入 y2 2得 y42x,即 x y 20 ⋯⋯①2( 2)当 t 2 时,可得点 A, B 的坐标分别为 (2,0) , (0,2)此时点 M 的坐标为 (1,1) ,它仍然适合方程①由( 1)( 2)可知,方程①是点 M 的轨迹方程,它表示一条直线.习题 2.1 A组( P37)1、解:点 A(1, 2) 、 C (3,10) 在方程 x 2xy 2 y 1 0 表示的曲线上;点 B(2, 3) 不在此曲线上2、解:当 c 0 时,轨迹方程为 xc 1;当 c 0 时,轨迹为整个坐标平面 .23、以两定点所在直线为 x 轴,线段 AB 垂直平分线为 y 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得点 M 的轨迹方程为 x 2y 24.4、解法一:设圆 x 2 y 2 6x 5 0 的圆心为 C ,则点 C 的坐标是 (3,0) .由题意,得 CMAB ,则有 k CM k AB1 .高中数学选修 2-1 课后习题答案 [ 人教版 ]所以,yy 1 (x 3, x0)x 3x化简得 x 2y 2 3x 0 (x 3, x 0)当 x 3 时, y0 ,点 (3,0) 适合题意;当 x 0 时, y0 ,点 (0,0) 不合题意 .解方程组x 2 y 2 3x 0, 得 x5, y2 5x 2y 26x 5 033所以,点 M 的轨迹方程是 x2y 2 3x0 ,5x 3.OCM 是直角三角形,3解法二:注意到利用勾股定理,得 x 2 y 2 ( x 3)2 y 2 9 ,即 x 2 y 2 3x0 . 其他同解法一 .习题 2.1 B 组( P37)1、解:由题意,设经过点P 的直线 l 的方程为 xy 1 .a b因为直线 l 经过点 P(3,4) ,所以34 1 因此, ab 4a 3ba b由已知点 M 的坐标为 (a,b) ,所以点 M 的轨迹方程为 xy4x 3y 0 .2、解:如图,设动圆圆心 M 的坐标为 (x, y) .y由于动圆截直线 3x y 0 和 3x y 0 所得弦分别为BAB , CD ,所以, AB8 , CD4 .过点M 分别CMF E作直线 3xy 0 和 3x y 0 的垂线,垂足分别为 E ,DF ,则 AE4, CF 2 . A3x y3x yME, MF10 .10Ox连接 MA , MC ,因为 MAMC ,(第 2题)22CF 22 则有, AE MEMF所以, 16 (3 x y)24 (3 x y) 2 ,化简得, xy 10 .10 10因此,动圆圆心的轨迹方程是xy 10 .高中数学选修2-1 课后习题答案 [ 人教版 ]2.2椭圆练习( P42)1、 14. 提示:根据椭圆的定义,PF1 PF2 20 ,因为 PF1 6 ,所以 PF22、(1)x2y2 1;(2) y2 x2 1;(3) x2 y2 1,或 y2 x2 16 16 36 16 36 163、解:由已知, a 5 , b 4 ,所以c a2 b2 3.(1)AF1 B 的周长 AF1 AF2 BF1 BF2.由椭圆的定义,得 AF1 AF2 2a , BF1 BF2 2a .所以,AF1B 的周长4a20 .(2)如果 AB 不垂直于x轴,AF1B的周长不变化 .这是因为①②两式仍然成立,AF1B 的周长20,这是定值.4、解:设点 M 的坐标为 ( x, y) ,由已知,得直线 AM 的斜率y(x 1) ;kAMx 1直线 BM 的斜率y(x 1) ;kBMx 1由题意,得kAM2 ,所以y 2 y (x 1, y 0) k BM x 1 x 1化简,得 x 3 ( y 0)因此,点 M 的轨迹是直线 x 3 ,并去掉点 ( 3,0) .练习( P48)yB2 1、以点B2(或B1)为圆心,以线段OA2 (或 OA1)为半径画圆,圆与 x 轴的两个交点分别为 F1 , F2. A 1 F1O点 F1 , F2就是椭圆的两个焦点.B 1 这是因为,在 Rt B2OF2中, OB2 b , B2 F2 OA2 a ,(第 1题)所以, OF2 c . 同样有 OF1 c .2、(1)焦点坐标为( 8,0) , (8,0) ;14 .1.F2A2x( 2)焦点坐标为 (0,2) , (0, 2) .3、(1)x 2 y 21;( 2) y2x 2 1 .36 3225 164、(1)x 2y21( 2) x2y21 ,或 y 2x 2 1. 94100 64100645、(1)椭圆 9x2y236 的离心率是22 ,椭圆 x 2y 2 1 的离心率是 1 ,316 12 2因为221,所以,椭圆x 2y 2 1 更圆,椭圆 9x 2y 2 36 更扁;3216 12(2)椭圆 x29 y236 的离心率是22 ,椭圆 x 2y 2 1 的离心率是10 ,36105 因为2210,所以,椭圆x 2y 2 1 更圆,椭圆 x 2 9 y 2 36更扁 .356106、(1) (3, 8) ; (2) (0,2) ; (3) ( 48 , 70) .7、82 . 5 3737 7习题 2.2 A组( P49)1、解:由点 M (x, y) 满足的关系式x 2 ( y 3)2 x 2 ( y 3) 2 10 以及椭圆的定义得,点 M 的轨迹是以 F 1(0, 3) , F 2 (0,3) 为焦点,长轴长为 10 的椭圆 .它的方程是y 2x 2 1.25 162、(1)x 2y 21; ( 2)y 2x 21 ;(3) x2y 21 ,或 y 2x 21.36 3225 9494049403、(1)不等式 2 x 2 , 4 y 4 表示的区域的公共部分;(2)不等式 25 x2 5 , 10 y10表示的区域的公共部分 .图略 .334、(1)长轴长 2a8,短轴长 2b 4 ,离心率 e 3 ,2焦点坐标分别是 ( 2 3,0) , (2 3,0) ,顶点坐标分别为 ( 4,0) , (4,0) , (0, 2) , (0,2) ;(2)长轴长 2a18 ,短轴长 2b6 ,离心率 e2 2 ,3焦点坐标分别是 (0, 6 2) , (0,6 2) ,顶点坐标分别为 (0, 9) ,(0,9) , ( 3,0) , (3,0) .5、(1)x2y2 1 ;(2) x2 y2 1,或 y2 x2 1 ;8 5 9 81 9(3) x2 y2 1,或 y 2 x2 1 .25 9 25 96、解:由已知,椭圆的焦距F1F2 2.因为PF1F2的面积等于1,所以,1F1F2 y P 1,解得y P1. 2代入椭圆的方程,得x2 1 1 ,解得 x 15 .P5 4 215 l所以,点 P 的坐标是1) ,共有 4 个 .( ,2 QA 7、解:如图,连接 QA . 由已知,得 QA QP . O所以, QO QA QO QP OP r .又因为点 A 在圆内,所以OA OP(第 7题)根据椭圆的定义,点 Q 的轨迹是以 O, A 为焦点,r为长轴长的椭圆 .8、解:设这组平行线的方程为y 3 x m .2把 y 3 x2 y21 ,得 9x2 6mx 2 18 0.x m 代入椭圆方程92m2 4这个方程根的判别式36m2 36(2m2 18)( 1)由0 ,得 3 2 m 3 2 .当这组直线在 y 轴上的截距的取值范围是( 3 2,3 2) 时,直线与椭圆相交. ( 2)设直线与椭圆相交得到线段AB ,并设线段 AB 的中点为 M (x, y) .则 x x1 x2 m .2 3因为点 M 在直线 y 3 x m 上,与 x m联立,消去 m ,得3x 2y 0 .2 3这说明点 M 的轨迹是这条直线被椭圆截下的弦(不包括端点),这些弦的中点在一条直线上 .高中数学选修2-1 课后习题答案 [ 人教版 ]x2y29、3.5252 2.87521.10、地球到太阳的最大距离为 1.5288 108 km,最下距离为 1.4712108 km. 习题 2.2 B 组( P50)1、解:设点 M 的坐标为 ( x, y) ,点 P 的坐标为( x0, y0),则 x x0,y 3y0 . 所以 x0 x ,y0 2 y ⋯⋯① .2 3因为点 P(x0 , y0 ) 在圆上,所以 x02 y02 4 ⋯⋯②.将①代入②,得点 M 的轨迹方程为 x2 4 y2 4,即 x2 y2 19 4 9所以,点 M 的轨迹是一个椭圆与例 2 相比可见,椭圆也可以看作是由圆沿某个方向压缩或拉伸得到.2、解法一:设动圆圆心为P( x, y) ,半径为 R ,两已知圆的圆心分别为 O1, O2.分别将两已知圆的方程x 2 y2 6x 5 0 , x2 y2 6x 91 0配方,得(x 3)2 y 2 4 , ( x 3)2 y2 100当 P 与O1: ( x 3)2 y2 4 外切时,有O1P R 2 ⋯⋯①当P 与O2:( x 3)2y2100内切时,有O2P 10 R⋯⋯②①②两式的两边分别相加,得 O1P O2 P 12即, ( x 3)2 y2 (x 3) 2 y2 12 ⋯⋯③化简方程③ .先移项,再两边分别平方,并整理,得 2 (x 3)2 y2 12 x ⋯⋯④将④两边分别平方,并整理,得3x2 4 y2 108 0 ⋯⋯⑤将常数项移至方程的右边,两边分别除以108,得x2y2 1 ⋯⋯⑥36 27由方程⑥可知,动圆圆心的轨迹是椭圆,它的长轴和短轴长分别为12,6 3 . 解法二:同解法一,得方程( x 3)2 y2 ( x 3)2 y2 12 ⋯⋯①由方程①可知,动圆圆心P(x, y) 到点O1( 3,0)和点O2(3,0) 距离的和是常数12,第11页共38页。
高中数学选修2-1第二章第9课时同步练习§2.3.2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2)
§2.3.2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2)1、双曲线的实轴长为 ;虚轴长为 ;焦距为 ;2、双曲线22221(0,0)x y a b a b -=>>的渐近线方程为 ;双曲线2222(0,0,0)x y k a b k a b -=>>≠的渐近线方程为 ;渐近线方程为0x ya b±=的双曲线方程为 ; 3、已知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43y x =±,并且焦点都在圆22100x y +=上,则此双曲线的方程为 ; 4、已知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12y x =±,焦距为10,则双曲线方程为 ; 5、以椭圆221259x y +=的焦点为焦点,离心率为2的双曲线方程为 ;6、1F 、2F 是双曲线的左右焦点,P 是双曲线上一点,且01260F PF ∠=,12F PF S ∆=又离心率2e =,则双曲线方程为 ;7、双曲线虚轴的一个端点为M ,两个焦点为1F 、2F ,012120FMF ∠=,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A B C D8、在双曲线中,c a =,且双曲线与椭圆224936x y +=有公共焦点,则双曲线的方程为( )A 、2214y x -=B 、2214x y -=C 、2214y x -=D 、2214x y -= 9、已知双曲线22221(0,0)x y a b a b-=>>的左右焦点分别为1F 、2F ,点P 在双曲线的右支上,且12||4||PF PF =,则此双曲线的离心率e 的最大值为( ) A 、43 B 、53 C 、2 D 、7310、已知0a b >>,1e 、2e 分别是椭圆22221x y a b +=和双曲线22221x y a b-=的离心率,则12lg lg e e +的值( )A 、一定是正数B 、一定是负数C 、一定是零D 、以上答案均不正确11、双曲线2214x y k+=的离心率为e ,(1,2)e ∈,则k 的取值范围是( ) A 、(,1)-∞ B 、(3,0)- C 、(13,0)- D 、(60,12)-12、过双曲线2212y x -=的右焦点F 作直线l 交双曲线于A 、B 两点,若||4AB =,则这样的直线有( )条A 、1B 、2C 、3D 、413、点(,)M x y 到定点F 的距离和它到定直线x =点M 的轨迹方程。
高二数学 人教版选修2-1习题 第2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 2.4.1 Word版含答案
第二章 2.4 2.4.1一、选择题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到点(1,1)和直线x +2y =3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 )A .直线B .抛物线C .圆D .双曲线[答案] A[解析] ∵点(1,1)在直线x +2y =3上,故所求点的轨迹是过点(1,1)且与直线x +2y =3垂直的直线.2.过点A (3,0)且与y 轴相切的圆的圆心的轨迹为( )A .圆B .椭圆C .直线D .抛物线[答案] D[解析] 如图,设点P 为满足条件的一点,不难得出结论:点P 到点A 的距离等于点P 到y 轴的距离,故点P 在以点A 为焦点,y 轴为准线的抛物线上,故点P 的轨迹为抛物线,因此选D.3.抛物线x 2=4y 上一点A 的纵坐标为4,则点A 与抛物线焦点的距离为( )A .2B .3C .4D .5[答案] D[解析] 解法一:∵y =4,∴x 2=4·y =16,∴x =±4, ∴A (±4,4),焦点坐标为(0,1), ∴所求距离为42+(4-1)2=25=5.解法二:抛物线的准线为y =-1,∴A 到准线的距离为5,又∵A 到准线的距离与A 到焦点的距离相等.∴距离为5.4.抛物线y 2=mx 的焦点为F ,点P (2,22)在此抛物线上,M 为线段PF 的中点,则点M 到该抛物线准线的距离为( )A .1B .32 C .2D .52[答案] D[解析] ∵点P (2,22)在抛物线上,∴(22)2=2m ,∴m =4,P 到抛物线准线的距离为2-(-1)=3,F 到准线距离为2, ∴M 到抛物线准线的距离为d =3+22=52.5.已知抛物线y 2=2px (p >0)的准线与圆x 2+y 2-6x -7=0相切,则p 的值为( )A.12 B .1 C .2 D .4[答案] C[解析] 抛物线的准线为x =-p2,将圆方程化简得到(x -3)2+y 2=16,准线与圆相切,则-p2=-1,∴p =2,故选C.6.设抛物线y 2=8x 上一点P 到y 轴的距离是6,则点P 到该抛物线焦点的距离为( )A .12B .8C .6D .4[答案] B[解析] ∵点P 到y 轴的距离为6,∴点P 到抛物线y 2=8x 的准线x =-2的距离d =6+2=8, 根据抛物线的定义知点P 到抛物线焦点的距离为8. 二、填空题7.抛物线y =ax 2的准线方程是y =2,则a 的值为________.[答案] -18[解析] 抛物线方程化为标准形式为x 2=1a y ,由题意得a <0,∴2p =-1a ,∴p =-12a ,∴准线方程为y =p 2=-14a =2,∴a =-18.8.沿直线y =-2发出的光线经抛物线y 2=ax 反射后,与x 轴相交于点A (2,0),则抛物线的准线方程为________(提示:抛物线的光学性质:从焦点发出的光线经抛物线反射后与轴平行).[答案] x =-2[解析] 由直线y =-2平行于抛物线的轴知A (2,0)为焦点,故准线方程为x =-2. 三、解答题9.若抛物线y 2=2px (p >0)上一点M 到准线及对称轴的距离分别为10和6,求M 点的横坐标及抛物线方程.[解析] ∵点M 到对称轴的距离为6, ∴设点M 的坐标为(x,6). 又∵点M 到准线的距离为10,∴⎩⎪⎨⎪⎧62=2px ,x +p 2=10.解得⎩⎪⎨⎪⎧ x =9,p =2,或⎩⎪⎨⎪⎧x =1,p =18.故当点M 的横坐标为9时,抛物线方程为y 2=4x . 当点M 的横坐标为1时,抛物线方程为y 2=36x .10.求顶点在坐标原点,对称轴为坐标轴,过点(-2,3)的抛物线的标准方程.[解析] ∵点(-2,3)在第二象限,∴设抛物线方程为y 2=-2px (p >0)或x 2=2p ′y (p ′>0), 又点(-2,3)在抛物线上,∴p =94,p ′=23,∴抛物线方程为y 2=-92x 或x 2=43y .一、选择题1.若动点M (x ,y )到点F (4,0)的距离比它到直线x +5=0的距离小1,则点M 的轨迹方程是( ) A .x +4=0 B .x -4=0 C .y 2=8xD .y 2=16x[答案] D[解析] 依题意可知M 点到点F 的距离等于M 点到直线x =-4的距离,因此其轨迹是抛物线,且p =8,顶点在原点,焦点在x 轴正半轴上,∴其方程为y 2=16x ,故答案是D.2.O 为坐标原点,F 为抛物线C :y 2=42x 的焦点,P 为C 上一点,若|PF |=42,则△POF 的面积为( )A .2B .22C .2 3D .4[答案] C[解析] 抛物线C 的准线方程为x =-2,焦点F (2,0),由|PF |=42及抛物线的定义知,P 点的横坐标x P =32,从而y P =±26,∴S △POF =12|OF |·|y P |=12×2×26=2 3.3.已知抛物线y 2=2px (p >0)的焦点为F ,点P 1(x 1,y 1)、P 2(x 2,y 2)、P 3(x 3,y 3)在抛物线上,且2x 2=x 1+x 3,则有( )A .|P 1F |+|P 2F |=|FP 3|B .|P 1F |2+|P 2F |2=|P 3F |2C .2|P 2F |=|P 1F |+|P 3F |D .|P 2F |2=|P 1F |·|P 3F |[答案] C[解析] ∵点P 1、P 2、P 3在抛物线上,且2x 2=x 1+x 3,两边同时加上p , 得2(x 2+p 2)=x 1+p 2+x 3+p2,即2|P 2F |=|P 1F |+|P 3F |,故选C.4.已知抛物线方程为y 2=4x ,直线l 的方程为x -y +4=0,在抛物线上有一动点P 到y 轴的距离为d 1,P 到直线l 的距离为d 2,则d 1+d 2的最小值为( )A.522 B .522+1 C.522-2D .522-1[答案] D[解析] 设抛物线焦点为F ,过P 作P A 与准线垂直,垂足为A ,作PB 与l 垂直,垂足为B ,则d 1+d 2=|P A |+|PB |-1=|PF |+|PB |-1,显然当P 、F 、B 三点共线(即P 点在由F 向l 作垂线的垂线段上)时,d 1+d 2取到最小值,最小值为522-1.二、填空题5.已知点A (0,2),抛物线y 2=2px (p >0)的焦点为F ,准线为l ,线段F A 交抛物于点B ,过B 点作l 的垂线,垂足为M ,若AM ⊥MF ,则p =________.[答案]2[解析] 由抛物线的定义可得BM =BF ,F (P2,0),又AM ⊥MF ,故点B 为线段F A 中点,即B (p 4,1),所以1=2p ×p4⇒p = 2.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点B 与点A (-1,0)关于原点O 对称.点P (x 0,y 0)在抛物线y 2=4x 上,且直线AP 与BP 的斜率之积等于2,则x 0=________.[答案] 1+ 2[解析] ∵点B 与点A (-1,0)关于原点O 对称,∴B (1,0),根据题意,得y 20x 20-1=2,又y 20=4x 0,∴2x 0=x 20-1,即x 20-2x 0-1=0,解得x 0=2±82=1±2,舍去负值,得x 0=1+ 2. 三、解答题7.求适合下列条件的抛物线的标准方程:(1)过抛物线y 2=2mx 的焦点F 作x 轴的垂线交抛物线于A 、B 两点,且|AB |=6; (2)抛物线顶点在原点,对称轴是x 轴,点P (-5,25)到焦点的距离是6.[解析] (1)设抛物线的准线为l ,交x 轴于K 点,l 的方程为x =-m2,如图,作AA ′⊥l于A ′,BB ′⊥l 于B ′,则|AF |=|AA ′|=|FK |=|m |,同理|BF |=|m |.又|AB |=6,则2|m |=6. ∴m =±3,故所求抛物线方程为y 2=±6x .(2)设焦点F (a,0),|PF |=(a +5)2+20=6,即a 2+10a +9=0,解得a =-1或a =-9.当焦点为F (-1,0)时,p =2,抛物线开口方向向左,其方程为y 2=-4x ;当焦点为F (-9,0)时,p =18,抛物线开口方向向左,其方程为y 2=-36x .8.一辆卡车高3 m ,宽1.6 m ,欲通过断面为抛物线型的隧道,已知拱口宽恰好是拱高的4倍,若拱口宽为a m ,求使卡车通过的a 的最小整数值.[解析] 以隧道顶点为原点,拱高所在直线为y 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则B 点的坐标为(a2,-a 4),如图所示,设隧道所在抛物线方程为x 2=my ,则(a 2)2=m ·(-a 4),∴m =-a ,即抛物线方程为x 2=-ay . 将(0.8,y )代入抛物线方程,得 0.82=-ay , 即y =-0.82a.欲使卡车通过隧道,应有y -(-a 4)>3,即a 4-0.82a >3,由于a >0,得上述不等式的解为a >12.21,∴a 应取13.。
21-2.高中数学选修2-1知识总结--圆锥曲线与方程.doc
21-2.高中数学选修2-1知识总结--圆锥曲线与方程21-2.高中数学选修2-1知识总结--圆锥曲线与方程高中数学选修2-1知识点总结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装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本章知识结构:圆锥曲线的实际背景本章知识要点:标准方程简单的几何性质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简单应用订2.1曲线与方程一、曲线与方程一般地,在直角坐标系中,如果某曲线C(看作点的集合或适合某种条件的点的轨迹)上的点与一个二元方程f(x,y)0的实数解建立如下的关系:(1)曲线上的点的坐标都是方程的解;(2)以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是曲线上的点.那么,这个方程叫做曲线的方程;这个曲线叫做方程的曲线.二、求曲线的方程1.解析几何:用坐标法研究几何图形的知识形成的学科叫做解析几何.解析几何研究的主要问题是:(1)根据已知条件,求出表示曲线的方程;(2)通过曲线的方程,研究曲线的性质.2.求曲线方程的步骤:(1)建立适当的坐标系,用有序实数对(x,y)表示曲线上任意一点M的坐标;(2)写出适合条件p的点M的集合PMp(M);(3)用坐标表示条件p(M),列出方程f(x,y)0;第1页共6页※※※※※※※※※※※※线※※※※※※※※※※盘点知识夯实基础逐步提高(4)化方程f(x,y)0为最简形式;(5)说明以化简后的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在曲线上.简言之:①建系、取点②列式③代换④化简⑤证明.2.2椭圆一、椭圆的定义:平面内与两个定点F1、F2的距离的和等于常数2a(其中2aF1F2)的点的轨迹叫做椭圆.这两个定点叫做椭圆的焦点,两焦点间的距离叫做椭圆的焦距.椭圆的定义可用集合语言表示为:PMMF1MF22a,2aF1F2.注意:当2aF1F2;当2aF1F2时,表示线段F1F2时,轨迹不存在.二、椭圆的标准方程与几何性质:标准方程当椭圆焦点在x轴上时当椭圆焦点在y轴上时x2y221(ab0)2aby2x221(ab0)2ab图形范围对称轴对称中心axa,bybaya,bxbx轴、y轴坐标原点O(0,0)x轴、y轴坐标原点O(0,0)第2页共6页高中数学选修2-1知识点总结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装长轴短轴顶点坐标焦点坐标离心率长轴长2a,短轴长2b长轴长2a,短轴长2b(a,0),(0,b)(c,0),其中c2a2b2ec(其中0e1)a(0,a),(b,0)(0,c),其中c2a2b2ec(其中0e1)a※※※※※※※※※※※※注意:1.a、b、c、e的几何意义:a叫做长半轴长;b叫做短半轴长;c叫做半焦距;a、b、c之间满足a2b2c2.e叫做椭圆的离心率,e的扁平程度,e越大,椭圆越扁,e越小,椭圆越圆.c且0e1,e可以刻画椭圆a2.点P是椭圆上任一点,F是椭圆的一个焦点,则PFmaxac,PFminac.3.点P是椭圆上任一点,当点P在短轴端点位置时,F1PF2取最大值.4.椭圆的第二定义:当平面内点M到一个定点F(c,0)(c0)的距离和它到一条定直线订※※※※※※※※※※※※线ca2l:x的距离的比是常数e(0e1)时,这个点的轨迹是椭圆,定点是椭圆的ac焦点,定直线叫做椭圆的准线,常数e是椭圆的离心率.x2y25.椭圆方程221(ab0)常用三角换元为xacos,ybsin.ab三、点与椭圆位置关系※※※※※※※※※※x2y2点P(x0,y0)与椭圆221(ab0)位置关系:abx02y02(1)点P(x0,y0)在椭圆内221(含焦点)ab(2)点P(x0,y0)在椭圆上x0y012222abx02y02(3)点P(x0,y0)在椭圆外221ab第3页共6页盘点知识夯实基础逐步提高四、直线与椭圆位置关系(1)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及判定方法位置关系相交相切相离(2)弦长公式:设直线ykxb交椭圆于P1(x1,y1),P2(x2,y2)2x1x2,或|PP则|PP12|1k12|1公共点有两个公共点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无公共点判定方法000直线与椭圆方程首先应消去一个未知数得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1y1y2(k0).k22.3双曲线一、双曲线的定义平面内与两个定点F1、F2的距离的差的绝对值等于常数2a(其中2aF1F2)的点的轨迹叫做双曲线.这两个定点叫做双曲线的焦点,两焦点间的距离叫做双曲线的焦距.双曲线的定义可用集合语言表示为:PMMF1MF22a,2aF1F2.注意:当2aF1、F2为端点的两条射线;当2aF1F2时,表示分别以F1F2时,轨迹不存在.二、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与几何性质:标准方程当双曲线焦点在x轴上时当双曲线焦点在y轴上时x2y221(a0,b0)2aby2x221(a0,b0)2ab图形第4页共6页高中数学选修2-1知识点总结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装范围对称轴对称中心实轴虚轴顶点坐标焦点坐标渐近线离心率xa,或xaya,或yax轴、y轴坐标原点O(0,0)实轴长2a,虚轴长2bx轴、y轴坐标原点O(0,0)实轴长2a,虚轴长2b※※※※※※※※※※※※(a,0)(c,0),其中c2a2b2xyb0,即yxabace(其中e1)a(0,a)(0,c),其中c2a2b2yxa0,即yxabbce(其中e1)a订注意:1.a、b、c、e的几何意义:a叫做半实轴长;b叫做半虚轴长;c叫做半焦距;a、※※※※※※※※※※※※线b、c之间满足c2a2b2.e叫做椭圆的离心率,e张口就越大.c且e1.e越大,双曲线的a2.实轴和虚轴等长的双曲线叫做等轴双曲线,其离心率e2.3.双曲线的第二定义:当平面内点M到一个定点F(c,0)(c0)的距离和它到一条定ca2直线l:x的距离的比是常数e(e1)时,这个点的轨迹是双曲线,定点是双ac曲线的焦点,定直线叫做双曲线的准线,常数e是双曲线的离心率.4.直线与双曲线位置关系同椭圆.特别地,直线与双曲线有一个公共点,除相切外还有当直线与渐进线平行时,也是一个公共点.※※※※※※※※※※x2y25.共渐近线的双曲线可写成22(0);abx2y221(b2a2).共焦点的双曲线可写成2ab第5页共6页盘点知识夯实基础逐步提高2.4抛物线一、抛物线的定义:平面内与一个定点F和一条定直线l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叫做抛物线.点F叫做抛物线的焦点,直线l叫做抛物线的准线.注意:当定点F在定直线l上时,点的轨迹为过点F与直线l垂直的直线.二、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与简单几何性质:标准y22px(p0)y22px(p0)x22py(p0)x22py(p0)方程图形焦点坐标准线方程范围对称性顶点离心率注意:1.p的几何意义:p表示焦点到准线的距离.2p表示抛物线的通径(过焦点且垂直于轴的弦).22.若点M(x0,y0)是抛物线y2px(p0)上任意一点,则MFx02p(,0)2px2x0(p,0)2px2x0p(0,)2py2p(0,)2py2y0y轴y0y轴x轴(0,0)e1x轴(0,0)e1(0,0)e1(0,0)e1p.23.若过焦点的直线交抛物线y2px(p0)于A(x1,y1)、B(x2,y2)两点,则弦长ABx1x2p.第6页共6页扩展阅读:21-2.高中数学选修2-1知识总结--圆锥曲线与方程椭圆一、椭圆的定义:平面内与两个定点F1、F2的距离的和等于常数2a(其中2aF1F2)的点的轨迹叫做椭圆.这两个定点叫做椭圆的焦点,两焦点间的距离叫做椭圆的焦距.椭圆的定义可用集合语言表示为:PMMF1MF22a,2aF1F2.注意:当2aF1F2时,表示线段F1F2;当2aF1F2时,轨迹不存在.二、椭圆的标准方程与几何性质:当椭圆焦点在x轴上时当椭圆焦点在y轴上时2标准方程xy21(ab0y2x2a2b2)a2b21(ab0)图形范围axa,bybaya,bxb对称轴x轴、y轴x轴、y轴对称中心坐标原点O(0,0)坐标原点O(0,0)长轴、短轴长轴长2a,短轴长2b长轴长2a,短轴长2b顶点坐标(a,0),(0,b)(0,a),(b,0)焦点坐标(c,0),其中c2a2b2(0,c),其中c2a2b2离心率eca(其中0e1)eca(其中0e1)1.a、b、c、e的几何意义:a叫做长半轴长;b叫做短半轴长;c叫做半焦距;a、b、c之间满足a2b2c2.e叫做椭圆的离心率,eca且0e1,e可以刻画椭圆的扁平程度,e越大,椭圆越扁,e越小,椭圆越圆.2.点P是椭圆上任一点,F是椭圆的一个焦点,则PFmaxac,PFminac.3.点P是椭圆上任一点,当点P在短轴端点位置时,F1PF2取最大值.当平面内点M到一个定点F(c,0)(c0)的距离和它到一条定直线l:xa24.椭圆的第二定义:c的距离的比是常数eca(0e1)时,这个点的轨迹是椭圆,定点是椭圆的焦点,定直线叫做椭圆的准线,常数e是椭圆的离心率.三、点与椭圆位置关系P(xx2y2x22点0y00,y0)与椭圆a2b21(ab0)位置关系:(1)点P(x0,y0)在椭圆内a2b21(2)点P(xy22(3)点P(xx220y00,0)在椭圆上x0y0b210,y0)在椭圆外a2a2b21四、直线与椭圆位置关系(1)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及判定方法位置关系公共点判定方法相交有两个公共点0直线与椭圆方程首相切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0先应消去一个未知数得一元二次方程相离无公共点0的根的判别式(2)弦长公式:设直线ykxb交椭圆于P1(x1,y1),P2(x2,y2)则|PP12|1k2x1x2,或|PP12|11k2y1y2(k0).双曲线一、双曲线的定义平面内与两个定点F1、F2的距离的差的绝对值等于常数2a(其中2aF1F2)的点的轨迹叫做双曲线.这两个定点叫做双曲线的焦点,两焦点间的距离叫做双曲线的焦距.双曲线的定义可用集合语言表示为:PMMF1MF22a,2aF1F2.注意:当2aF1F2时,表示分别以F1、F2为端点的两条射线;当2aF1F2时,轨迹不存在.二、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与几何性质:当双曲线焦点在x轴上时当双曲线焦点在y轴上时2标准方程xy21(a0,y2a2b2b0)a2x2b21(a0,b0)图形范围xa,或xaya,或ya对称轴x轴、y轴x轴、y轴对称中心坐标原点O(0,0)坐标原点O(0,0)实轴、虚轴实轴长2a,虚轴长2b实轴长2a,虚轴长2b顶点坐标(a,0)(0,a)焦点坐标(c,0),其中c2a2b2(0,c),其中c2a2b2渐近线xayb0,即ybyxaaxab0,即ybx离心率eca(其中e1)eca(其中e1)1.a、b、c、e的几何意义:a叫做半实轴长;b叫做半虚轴长;c叫做半焦距;a、b、c之间满足c2a2b2.e叫做椭圆的离心率,eca且e1.e越大,双曲线的张口就越大.2.实轴和虚轴等长的双曲线叫做等轴双曲线,其渐近线为yx离心率e2.a23.双曲线的第二定义:当平面内点M到一个定点F(c,0)(c0)的距离和它到一条定直线l:xc的距离的比是常数eca(e1)时,这个点的轨迹是双曲线,定点是双曲线的焦点,定直线叫做双曲线的准线,常数e是双曲线的离心率.4.直线与双曲线位置关系同椭圆.特别地,直线与双曲线有一个公共点,除相切外还有当直线与渐进线平行时,也是一个公共点.2.4抛物线一、抛物线的定义:平面内与一个定点F和一条定直线l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叫做抛物线.点F叫做抛物线的焦点,直线l叫做抛物线的准线.注意:当定点F在定直线l上时,点的轨迹为过点F与直线l垂直的直线.二、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与简单几何性质:标准方程y22px(p0)y22px(p0)x22py(p0)x22py(p0)图形焦点坐标(p2,0)(p2,0)(0,p2)(0,p2)准线方程xpppp2x2y2y2范围x0x0y0y0对称性x轴x轴y轴y轴顶点(0,0)(0,0)(0,0)(0,0)离心率e1e11e1e1.p的几何意义:p表示焦点到准线的距离.2p表示抛物线的通径(过焦点且垂直于轴的弦).2.若点M(x2p0,y0)是抛物线y2px(p0)上任意一点,则MFx02.3.若过焦点的直线交抛物线y22px(p0于)A(x1,y1)、B(x2,y2)两点,则弦长ABx1x2p.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21-2.高中数学选修2-1知识总结--圆锥曲线与方程》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21-2.高中数学选修2-1知识总结--圆锥曲线与方程: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1第二章椭圆及其标准方程(二)(共19张PPT)教育课件
圆上运动时,线段 PD 的中点 M 的轨迹是什 么?为什么?
解 设点 M 的坐标为(x,y),点 P 的坐标为(x0,y0),
则 x=x0,y=y20.因为点 P(x0,y0)在圆 x2+y2=4 上,
之前有个网友说自己现在紧张得不得了 ,获得 了一个 大公司 的面试 机会, 很不想 失去这 个机会 ,一天 只吃一 顿饭在 恶补基 础知识 。不禁 要问, 之前做 什么去 了?机 会当真 就那么 少?在 我看来 到处都 是机会 ,关键 看你是 否能抓 住。运 气并非 偶然, 运气都 是留给 那些时 刻准备 着的人 的。只 有不断 的积累 知识, 不断的 进步。 当机会 真的到 来的时 候,一 把抓住 。相信 学习真 的可以 改变一 个人的 运气。 在当今社会,大家都生活得匆匆忙忙, 比房子 、比车 子、比 票子、 比小孩 的教育 、比工 作,往 往被压 得喘不 过气来 。而另 外总有 一些人 会运用 自己的 心智去 分辨哪 些快乐 或者幸 福是必 须建立 在比较 的基础 上的, 而哪些 快乐和 幸福是 无需比 较同样 可以获 得的, 然后把 时间花 在寻找 甚至制 造那些 无需比 较就可 以获得 的幸福 和快乐 ,然后 无怨无 悔地生 活,尽 情欢乐 。一位 清洁阿 姨感觉 到快乐 和幸福 ,因为 她刚刚 通过自 己的双 手还给 路人一 条清洁 的街道 ;一位 幼儿园 老师感 觉到快 乐和幸 福,因 为他刚 给一群 孩子讲 清楚了 吃饭前 要洗手 的道理 ;一位 外科医 生感觉 到幸福 和快乐 ,因为 他刚刚 从死神 手里抢 回了一 条人命 ;一位 母亲感 觉到幸 福和快 乐,因 为他正 坐在孩 子的床 边,孩 子睡梦 中的脸 庞是那 么的安 静美丽 ,那么 令人爱 怜。。 。。。 。
(完整word版)高中数学选修2-1第二章课后习题解答编辑版
新课程标准数学选修2—1第二章课后习题解答第二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 2.1曲线与方程 练习(P37)1、是. 容易求出等腰三角形ABC 的边BC 上的中线AO 所在直线的方程是0x =.2、3218,2525a b ==.3、解:设点,A M 的坐标分别为(,0)t ,(,)x y . (1)当2t ≠时,直线CA 斜率 20222CA k t t-==-- 所以,122CB CA t k k -=-= 由直线的点斜式方程,得直线CB 的方程为 22(2)2t y x --=-. 令0x =,得4y t =-,即点B 的坐标为(0,4)t -.由于点M 是线段AB 的中点,由中点坐标公式得4,22t tx y -==.由2t x =得2t x =,代入42ty -=,得422xy -=,即20x y +-=……①(2)当2t =时,可得点,A B 的坐标分别为(2,0),(0,2) 此时点M 的坐标为(1,1),它仍然适合方程①由(1)(2)可知,方程①是点M 的轨迹方程,它表示一条直线. 习题2.1 A 组(P37)1、解:点(1,2)A -、(3,10)C 在方程2210x xy y -++=表示的曲线上;点(2,3)B -不在此曲线上2、解:当0c ≠时,轨迹方程为12c x +=;当0c =时,轨迹为整个坐标平面. 3、以两定点所在直线为x 轴,线段AB 垂直平分线为y 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得点M 的轨迹方程为224x y +=.4、解法一:设圆22650x y x +-+=的圆心为C ,则点C 的坐标是(3,0). 由题意,得CM AB ⊥,则有1CM AB k k =-.所以,13y yx x⨯=--(3,0)x x ≠≠ 化简得2230x y x +-=(3,0)x x ≠≠当3x =时,0y =,点(3,0)适合题意;当0x =时,0y =,点(0,0)不合题意.解方程组 222230650x y x x y x ⎧+-=⎪⎨+-+=⎪⎩, 得5,33x y ==± 所以,点M 的轨迹方程是2230x y x +-=,533x ≤≤.解法二:注意到OCM ∆是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得2222(3)9x y x y ++-+=, 即2230x y x +-=. 其他同解法一. 习题2.1 B 组(P37)1、解:由题意,设经过点P 的直线l 的方程为1x ya b+=. 因为直线l 经过点(3,4)P ,所以341a b+= 因此,430ab a b --=由已知点M 的坐标为(,)a b ,所以点M 的轨迹方程为430xy x y --=. 2、解:如图,设动圆圆心M 的坐标为(,)x y .由于动圆截直线30x y -=和30x y +=所得弦分别为AB ,CD ,所以,8AB =,4CD =. 过点M 分别作直线30x y -=和30x y +=的垂线,垂足分别为E ,F ,则4AE =,2CF =.ME =,MF =连接MA ,MC ,因为MA MC =, 则有,2222AE ME CF MF +=+所以,22(3)(3)1641010x y x y -++=+,化简得,10xy =. 因此,动圆圆心的轨迹方程是10xy =.2.2椭圆 练习(P42)1、14. 提示:根据椭圆的定义,1220PF PF +=,因为16PF =,所以214PF=. 2、(1)22116x y +=; (2)22116y x +=; (3)2213616x y +=,或2213616y x +=. 3、解:由已知,5a =,4b =,所以3c ==. (1)1AF B ∆的周长1212AF AF BF BF =+++.由椭圆的定义,得122AF AF a +=,122BF BF a +=. 所以,1AF B ∆的周长420a ==.(2)如果AB 不垂直于x 轴,1AF B ∆的周长不变化.这是因为①②两式仍然成立,1AF B ∆的周长20=,这是定值. 4、解:设点M 的坐标为(,)x y ,由已知,得直线AM 的斜率 1AM yk x =+(1)x ≠-; 直线BM 的斜率 1BM y k x =-(1)x ≠; 由题意,得2AM BM k k =,所以211y yx x =⨯+-(1,0)x y ≠±≠ 化简,得3x =-(0)y ≠因此,点M 的轨迹是直线3x =-,并去掉点(3,0)-.练习(P48)1、以点2B (或1B )为圆心,以线段2OA (或1OA 为半径画圆,圆与x 轴的两个交点分别为12,F F . 点12,F F 就是椭圆的两个焦点.这是因为,在22Rt B OF ∆中,2OB b =,22B F =所以,2OF c =. 同样有1OF c =. 2、(1)焦点坐标为(8,0)-,(8,0); (2)焦点坐标为(0,2),(0,2)-.3、(1)2213632x y +=; (2)2212516y x +=. 4、(1)22194x y += (2)22110064x y +=,或22110064y x +=.5、(1)椭圆22936x y +=的离心率是3,椭圆2211612x y +=的离心率是12,因为132>,所以,椭圆2211612x y +=更圆,椭圆22936x y +=更扁;(2)椭圆22936x y +=,椭圆221610x y +=,因为35>,所以,椭圆221610x y +=更圆,椭圆22936x y +=更扁.6、(1)8(3,)5; (2)(0,2); (3)4870(,)3737--. 7、7.习题2.2 A 组(P49)1、解:由点(,)M x y 10=以及椭圆的定义得,点M 的轨迹是以1(0,3)F -,2(0,3)F 为焦点,长轴长为10的椭圆.它的方程是2212516y x +=. 2、(1)2213632x y +=; (2)221259y x +=; (3)2214940x y +=,或2214940y x +=. 3、(1)不等式22x -≤≤,44y -≤≤表示的区域的公共部分;(2)不等式x -≤≤,101033y -≤≤表示的区域的公共部分. 图略.4、(1)长轴长28a =,短轴长24b =,离心率2e =,焦点坐标分别是(-,,顶点坐标分别为(4,0)-,(4,0),(0,2)-,(0,2);(2)长轴长218a =,短轴长26b =,离心率3e =,焦点坐标分别是(0,-,,顶点坐标分别为(0,9)-,(0,9),(3,0)-,(3,0).5、(1)22185x y +=; (2)2219x y +=,或221819y x +=; (3)221259x y +=,或221259y x +=. 6、解:由已知,椭圆的焦距122F F =.因为12PF F ∆的面积等于1,所以,12112P F F y ⨯⨯=,解得1P y =.代入椭圆的方程,得21154x +=,解得x = 所以,点P的坐标是(1)2±±,共有4个. 7、解:如图,连接QA . 由已知,得QA QP =. 所以,QO QA QO QP OP r +=+==. 又因为点A 在圆内,所以OA OP <根据椭圆的定义,点Q 的轨迹是以,O A 为焦点,r 为长轴长的椭圆. 8、解:设这组平行线的方程为32y x m =+. 把32y x m =+代入椭圆方程22149x y +=,得22962180x mx m ++-=. 这个方程根的判别式 223636(218)m m ∆=-- (1)由0∆>,得m -<< 当这组直线在y轴上的截距的取值范围是(-时,直线与椭圆相交. (2)设直线与椭圆相交得到线段AB ,并设线段AB 的中点为(,)M x y .则 1223x x mx +==-. 因为点M 在直线32y x m =+上,与3mx =-联立,消去m ,得320x y +=.这说明点M 的轨迹是这条直线被椭圆截下的弦(不包括端点),这些弦的中点在一条直线上. 9、222213.525 2.875x y +=.(第7题)10、地球到太阳的最大距离为81.528810⨯km ,最下距离为81.471210⨯km. 习题2.2 B 组(P50)1、解:设点M 的坐标为(,)x y ,点P 的坐标为00(,)x y ,则0x x =,032y y =. 所以0x x =,023y y = ……①. 因为点00(,)P x y 在圆上,所以2204x y += ……②. 将①代入②,得点M 的轨迹方程为22449x y +=,即22149x y += 所以,点M 的轨迹是一个椭圆与例2相比可见,椭圆也可以看作是由圆沿某个方向压缩或拉伸得到.2、解法一:设动圆圆心为(,)P x y ,半径为R ,两已知圆的圆心分别为12,O O .分别将两已知圆的方程 22650x y x +++=,226910x y x +--= 配方,得 22(3)4x y ++=, 22(3)100x y -+=当P e 与1O e :22(3)4x y ++=外切时,有12O P R =+ ……① 当P e 与2O e :22(3)100x y -+=内切时,有210O P R =- ……② ①②两式的两边分别相加,得1212O P O P +=12= ……③ 化简方程③.先移项,再两边分别平方,并整理,得 12x =+ ……④ 将④两边分别平方,并整理,得 22341080x y +-= ……⑤将常数项移至方程的右边,两边分别除以108,得2213627x y += ……⑥由方程⑥可知,动圆圆心的轨迹是椭圆,它的长轴和短轴长分别为12,12= ……①由方程①可知,动圆圆心(,)P x y 到点1(3,0)O -和点2(3,0)O 距离的和是常数12, 所以点P 的轨迹方程是焦点为(3,0)-、(3,0),长轴长等于12的椭圆.并且这个椭圆的中心与坐标原点重合,焦点在x 轴上,于是可求出它的标准方程. 因为 26c =,212a =,所以3c =,6a =(第4题)所以236927b =-=.于是,动圆圆心的轨迹方程为2213627x y +=. 3、解:设d 是点M 到直线8x =的距离,根据题意,所求轨迹就是集合12MF P M d ⎧⎫==⎨⎬⎩⎭由此得12=将上式两边平方,并化简,得 223448x y +=,即2211612x y += 所以,点M 的轨迹是长轴、短轴长分别为8,. 4、解:如图,由已知,得(0,3)E -,F 因为,,R S T 是线段OF ,,R S T '''是线段CF 所以,(1,0),(2,0),(3,0)R S T ;933(4,),(4,),(4,)424R S T '''.直线ER 的方程是33y x =-;直线GR '的方程是3316y x =-+.联立这两个方程,解得 3245,1717x y ==.所以,点L 的坐标是3245(,)1717.同样,点M 的坐标是169(,)55,点N 的坐标是9621(,)2525.由作图可见,可以设椭圆的方程为22221x y m n +=(0,0)m n >> ……①把点,L M 的坐标代入方程①,并解方程组,得22114m =,22113n =. 所以经过点,L M 的椭圆方程为221169x y +=. 把点N 的坐标代入22169x y +,得22196121()()11625925⨯+⨯=,所以,点N 在221169x y +=上. 因此,点,,L M N 都在椭圆221169x y +=上. 2.3双曲线 练习(P55)1、(1)221169x y -=. (2)2213y x -=. (3)解法一:因为双曲线的焦点在y 轴上所以,可设它的标准方程为22221y x a b -=(0,0)a b >>将点(2,5)-代入方程,得222541a b-=,即22224250a b a b +-= 又 2236a b +=解方程组 222222425036a b a b a b ⎧+-=⎪⎨+=⎪⎩ 令22,m a n b ==,代入方程组,得425036mn m n m n +-=⎧⎨+=⎩解得 2016m n =⎧⎨=⎩,或459m n =⎧⎨=-⎩第二组不合题意,舍去,得2220,16a b ==所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2212016y x -=解法二:根据双曲线的定义,有2a =.所以,a = 又6c =,所以2362016b =-=由已知,双曲线的焦点在y 轴上,所以所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2212016y x -=. 2、提示:根据椭圆中222a b c -=和双曲线中222a b c +=的关系式分别求出椭圆、双曲线的焦点坐标.3、由(2)(1)0m m ++>,解得2m <-,或1m >- 练习(P61)1、(1)实轴长2a =,虚轴长24b =;顶点坐标为-;焦点坐标为(6,0),(6,0)-;离心率4e =. (2)实轴长26a =,虚轴长218b =;顶点坐标为(3,0),(3,0)-;焦点坐标为-;离心率e =(3)实轴长24a =,虚轴长24b =;顶点坐标为(0,2),(0,2)-;焦点坐标为-;离心率e =(4)实轴长210a =,虚轴长214b =;顶点坐标为(0,5),(0,5)-;焦点坐标为;离心率5e =2、(1)221169x y -=; (2)2213628y x -=. 3、22135x y -= 4、2211818x y -=,渐近线方程为y x =±. 5、(1)142(6,2),(,)33-; (2)25(,3)4习题2.3 A 组(P61)1、把方程化为标准方程,得2216416y x -=. 因为8a =,由双曲线定义可知,点P 到两焦点距离的差的绝对值等于16. 因此点P 到另一焦点的距离是17.2、(1)2212016x y -=. (2)2212575x y -= 3、(1)焦点坐标为12(5,0),(5,0)F F -,离心率53e =; (2)焦点坐标为12(0,5),(0,5)F F -,离心率54e =;4、(1)2212516x y -=. (2)221916y x -=(3)解:因为ce a==222c a =,因此2222222b c a a a a =-=-=.设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 22221x y a a -=,或22221y x a a -=.将(5,3)-代入上面的两个方程,得222591a a -=,或229251a a-=. 解得 216a = (后一个方程无解).所以,所求的双曲线方程为2211616x y -=. 5、解:连接QA ,由已知,得QA QP =. 所以,QA QO QP QO OP r -=-==. 又因为点A 在圆外,所以OA OP >.根据双曲线的定义,点Q 的轨迹是以,O A 为焦点,r 为实轴长的双曲线.6、22188x y -=. 习题2.3 B 组(P62)1、221169x y -= 2、解:由声速及,A B 两处听到爆炸声的时间差,可知,A B 两处与爆炸点的距离的差,因此爆炸点应位于以,A B 为焦点的双曲线上.使,A B 两点在x 轴上,并且原点O 与线段AB 的中点重合,建立直角坐标系xOy . 设爆炸点P 的坐标为(,)x y ,则 34031020PA PB -=⨯=. 即 21020a =,510a =.又1400AB =,所以21400c =,700c =,222229900b c a =-=.因此,所求双曲线的方程为221260100229900x y -=. 3、22221x y a b-=4、解:设点11(,)A x y ,22(,)B x y 在双曲线上,且线段AB 的中点为(,)M x y .设经过点P 的直线l 的方程为1(1)y k x -=-,即1y kx k =+-把1y kx k =+-代入双曲线的方程2212y x -=得 222(2)2(1)(1)20k x k k x k ------=(220k -≠) ……①所以,122(1)22x x k k x k +-==- 由题意,得2(1)12k k k -=-,解得 2k =.当2k =时,方程①成为22430x x -+=.根的判别式162480∆=-=-<,方程①没有实数解.所以,不能作一条直线l 与双曲线交于,A B 两点,且点P 是线段AB 的中点.2.4抛物线 练习(P67)1、(1)212y x =; (2)2y x =; (3)22224,4,4,4y x y x x y x y ==-==-.2、(1)焦点坐标(5,0)F ,准线方程5x =-; (2)焦点坐标1(0,)8F ,准线方程18y =-;(3)焦点坐标5(,0)8F -,准线方程58x =; (4)焦点坐标(0,2)F -,准线方程2y =;3、(1)a ,2pa -. (2),(6,-提示:由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求出准线方程. 由抛物线的定义,点M 到准线的距离等于9,所以 39x +=,6x =,y =±.练习(P72)1、(1)2165y x =; (2)220x y =;(3)216y x =-; (4)232x y =-. 2、图形见右,x 的系数越大,抛物线的开口越大. 3、解:过点(2,0)M 且斜率为1的直线l 的方程 为2y x =-与抛物线的方程24y x =联立 224y x y x=-⎧⎨=⎩解得1142x y ⎧=+⎪⎨=+⎪⎩2242x y ⎧=-⎪⎨=-⎪⎩ 设11(,)A x y ,22(,)B x y,则AB ===4、解:设直线AB 的方程为x a =(0)a >.将x a =代入抛物线方程24y x =,得24y a =,即y =±. 因为22AB y ==⨯== 所以,3a =因此,直线AB 的方程为3x =.习题2.4 A 组(P73)1、(1)焦点坐标1(0,)2F ,准线方程12y =-;(2)焦点坐标3(0,)16F -,准线方程316y =;(3)焦点坐标1(,0)8F -,准线方程18x =;(4)焦点坐标3(,0)2F ,准线方程32x =-.2、(1)28y x =-; (2),或(4,-3、解:由抛物线的方程22y px =(0)p >,得它的准线方程为2px =-. 根据抛物线的定义,由2MF p =,可知,点M 的准线的距离为2p . 设点M 的坐标为(,)x y ,则 22p x p +=,解得32px =. 将32px =代入22y px =中,得y =. 因此,点M的坐标为3()2p,3(,)2p.4、(1)224y x =,224y x =-; (2)212x y =-(图略)5、解:因为60xFM ∠=︒,所以线段FM所在直线的斜率tan 60k =︒=. 因此,直线FM 的方程为1)y x =-与抛物线24y x =联立,得21)142y x y x ⎧=-⎪⎨=⎪⎩L L L L将1代入2得,231030x x -+=,解得,113x =,23x =把113x =,23x =分别代入①得1y =,2y = 由第5题图知1(,)33-不合题意,所以点M的坐标为.因此,4FM ==6、证明:将2y x =-代入22y x =中,得2(2)2x x -=,化简得 2640x x -+=,解得3x =± 则321y ==± 因为OB k =,OA k = 所以15195OB OA k k -⋅===-- 所以 OA OB ⊥7、这条抛物线的方程是217.5x y = 8、解: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设拱桥抛物线的方程为22x py =-, 因为拱桥离水面2 m ,水面宽4 m 所以 222(2)p =--,1p =因此,抛物线方程为22x y =- ……①水面下降1 m ,则3y =-,代入①式,得22(3)x =-⨯-,x =这时水面宽为 m.习题2.2 B 组(P74)1、解:设垂线段的中点坐标为(,)x y ,抛物线上相应点的坐标为11(,)x y .根据题意,1x x =,12y y =,代入2112y px =,得轨迹方程为212y px =. 由方程可知,轨迹为顶点在原点、焦点坐标为(,0)8p的抛物线.2、解:设这个等边三角形OAB 的顶点,A B 在抛物线上,且坐标分别为11(,)x y ,22(,)x y ,则 2112y px =,2222y px =. 又OA OB =,所以 22221122x y x y +=+即221212220x x px px -+-=,221212()2()0x x p x x -+-= 因此,1212()(2)0x x x x p -++= 因为120,0,20x x p >>>,所以12x x = 由此可得12y y =,即线段AB 关于x 轴对称.(第8题)因为x 轴垂直于AB ,且30AOx ∠=︒,所以11tan303y x =︒=. 因为2112y x p=,所以1y =,因此12AB y ==.3、解:设点M 的坐标为(,)x y由已知,得 直线AM 的斜率 (1)1AM yk x x =≠-+. 直线BM 的斜率 (1)1BM yk x x =≠-.由题意,得2AM BM k k -=,所以,2(1)11y yx x x -=≠±+-,化简,得2(1)(1)x y x =--≠± 第二章 复习参考题A 组(P80)1、解:如图,建立直角坐标系,使点2,,A B F 在x 轴上,2F 为椭圆的右焦点(记1F 为左焦点).因为椭圆的焦点在x 轴上,所以设它的标准方程为22221(0)x y a b a+=>>.则 22a c OA OF F A -=-=63714396810=+=,22a c OB OF F B +=+=637123848755=+=解得 7782.5a =,8755c =所以 b ===用计算器算得 7722b ≈因此,卫星的轨道方程是2222177837722x y +=. 2、解:由题意,得 12a c R r a c R r -=+⎧⎨+=+⎩, 解此方程组,得1221222R r r a r r c ++⎧=⎪⎪⎨-⎪=⎪⎩因此卫星轨道的离心率21122c r r e a R r r -==++. 3、(1)D ; (2)B .4、(1)当0α=︒时,方程表示圆.(2)当090α︒<<︒时,方程化成2211cos y x α+=. 方程表示焦点在y 轴上的椭圆. (第1题)(3)当90α=︒时,21x =,即1x =±,方程表示平行于y 轴的两条直线.(4)当90180α︒<≤︒时,因为cos 0α<,所以22cos 1x y α+=表示双曲线,其焦点在x 轴上. 而当180α=︒时,方程表示等轴双曲线. 5、解:将1y kx =-代入方程224x y -=得 2222140x k x kx -+--= 即 22(1)250k x kx -+-= ……① 222420(1)2016k k k ∆=+-=-令 0∆<,解得2k >,或2k <- 因为0∆<,方程①无解,即直线与双曲线没有公共点,所以,k 的取值范围为k >k < 6、提示:设抛物线方程为22y px =,则点B 的坐标为(,)2p p ,点C 的坐标为(,)2pp -设点P 的坐标为(,)x y ,则点Q 的坐标为(,0)x .因为,PQ y ==2BC p =,OQ x =.所以,2PQ BC OQ =,即PQ 是BC 和OQ 的比例中项.7、解:设等边三角形的另外两个顶点分别是,A B ,其中点A 在x 轴上方.直线FA 的方程为 )32py x =-与22y px =联立,消去x ,得 220y p --=解方程,得 12)y p =,22)y p =把12)y p =+代入)2p y x =-,得 17(2x p =+.把22)y p =代入)32p y x =-,得 27(2x p =-.所以,满足条件的点A 有两个17((2))2A p p +,27((2))2A p p -.根据图形的对称性,可得满足条件的点B 也有两个17((,2))2B p p +-+,27((,2))2B p p --所以,等边三角形的边长是112)A B p =,或者222(2A B p =. 8、解:设直线l 的方程为2y x m =+.把2y x m =+代入双曲线的方程222360x y --=,得221012360x mx m +++=.1265mx x +=-,2123610m x x += ……①由已知,得 21212(14)[()4]16x x x x ++-= ……②把①代入②,解得 3m =±所以,直线l 的方程为23y x =±9、解:设点A 的坐标为11(,)x y ,点B 的坐标为22(,)x y ,点M 的坐标为(,)x y .并设经过点M 的直线l 的方程为1(2)y k x -=-,即12y kx k =+-.把12y kx k =+-代入双曲线的方程2212y x -=,得 222(2)2(12)(12)20k x k k x k ------=2(20)k -≠. ……①所以,122(12)22x x k k x k +-==- 由题意,得2(12)22k k k -=-,解得4k = 当4k =时,方程①成为 21456510x x -+=根的判别式25656512800∆=-⨯=>,方程①有实数解. 所以,直线l 的方程为47y x =-.10、解:设点C 的坐标为(,)x y .由已知,得 直线AC 的斜率 (5)5AC yk x x =≠-+ 直线BC 的斜率 (5)5BCy k x x =≠-由题意,得AC BC k k m =. 所以,(5)55y y m x x x ⨯=≠±+- 化简得,221(5)2525x y x m-=≠± 当0m <时,点C 的轨迹是椭圆(1)m ≠-,或者圆(1)m =-,并除去两点(5,0),(5,0)-; 当0m >时,点C 的轨迹是双曲线,并除去两点(5,0),(5,0)-;11、解:设抛物线24y x =上的点P 的坐标为(,)x y ,则24y x =.点P 到直线3y x =+的距离d ===当2y =时,d. 此时1x =,点P 的坐标是(1,2).12、解:如图,在隧道的横断面上,以拱顶为原点、拱高所在直线为y 轴 (向上),建立直角坐标系.设隧道顶部所在抛物线的方程 为22x py =-因为点(4,4)C -在抛物线上 所以 242(4)p =--解得 24p =-为24x y =-.设0.5EF h =+. 则(3, 5.5)F h -把点F 的坐标代入方程24x y =-,解得 3.25h =. 答:车辆通过隧道的限制高度为3.2 m.第二章 复习参考题B 组(P81)1、12PF F S ∆=2、解:由题意,得1PF x ⊥轴.把x c =-代入椭圆方程,解得 2b y a=±. 所以,点P 的坐标是2(,)b c a -(第12题)(第4题)直线OP 的斜率21b k ac =-. 直线AB 的斜率2bk a =-.由题意,得2b bac a =,所以,b c =,2a c =. 由已知及1F A a c =+,得 105a c +=+所以 (12)105c = 5c =所以,10a =,5b =因此,椭圆的方程为221105x y +=. 3、解:设点A 的坐标11(,)x y ,点B 的坐标22(,)x y .由OA OB ⊥,得12120x x y y +=.由已知,得直线AB 的方程为25y x =-+. 则有 12125()250y y y y -++= ……①由25y x =-+与22y px =消去x ,得250y py p +-= ……② 12y y p +=-,125y y p =- ……③ 把③代入①,解得54p = 当54p =时,方程②成为245250y y +-=,显然此方程有实数根. 所以,54p = 4、解:如图,以连接12,F F 的直线为x 轴,线段12F F 的中点为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对于抛物线,有176352922922p=+=, 所以,4584p =,29168p =. 对于双曲线,有2080529c a c a +=⎧⎨-=⎩解此方程组,得775.5a =,1304.5c = 因此,2221100320b c a =-=.所以,所求双曲线的方程是221601400.31100320x y -=(775.5)x ≥.因为抛物线的顶点横坐标是 (1763)(1763775.5)987.5a --=--=- 所以,所求抛物线的方程是 29168(987.5)y x =+ 答:抛物线的方程为29168(987.5)y x =+,双曲线的方程是221601400.31100320x y -=(775.5)x ≥. 5、解:设点M 的坐标为(,)x y由已知,得 直线AM 的斜率 (1)1AM yk x x =≠-+ 直线BM 的斜率 (1)1BM yk x x =≠-由题意,得2AM BM k k +=,所以2(1)11y yx x x +=≠±-+,化简,得21(1)xy x x =-≠±所以,点M 轨迹方程是21(1)xy x x =-≠±.6、解:(1)当1m =时,方程表示x 轴;(2)当3m =时,方程表示y 轴;(3)当1,3m m ≠≠时,把方程写成22131x y m m +=--. ①当13,2m m <<≠时,方程表示椭圆; ②2m =时,方程表示圆;③当1m <,或3m >时,方程表示双曲线.7、以AB 为直径的圆与抛物线的准线l 相切.证明:如图,过点,A B 分别作抛物线22(0)y px p =>的准线l 的 垂线,垂足分别为,D E .由抛物线的定义,得 AD AF =,BE BF =.所以,AB AF BF AD BE =+=+.设AB 的中点为M ,且过点M 作抛物线22(0)y px p =>的准线l 的垂线,垂足为C .显然MC ∥x 轴,所以,MC 是直角梯形ADEB 的中位线. 于是,11()22MC AD BE AB =+=.因此,点C 在以AB 为直径的圆上.又MC l ⊥,所以,以AB 为直径的圆与抛物线的准线l 相切. 类似地,可以证明:对于椭圆,以经过焦点的弦为直径的圆与相应的准线相离; 对于双曲线,以经过焦点的弦为直径的圆与相应的准线相交.(第7题)。
新课标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修2-1教案
新课标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修2—1教案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1。
1命题及其关系1.1.1 命题(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命题的概念和命题的构成,能判断给定陈述句是否为命题,能判断命题的真假;能把命题改写成“若p,则q”的形式;2、过程与方法:多让学生举命题的例子,培养他们的辨析能力;以及培养他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的参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命题的概念、命题的构成难点:分清命题的条件、结论和判断命题的真假教具准备: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资料。
教学设想:通过学生的参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过程学生探究过程:1.复习回顾初中已学过命题的知识,请同学们回顾:什么叫做命题?2.思考、分析下列语句的表述形式有什么特点?你能判断他们的真假吗?(1)若直线a∥b,则直线a与直线b没有公共点.(2)2+4=7.(3)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4)若x2=1,则x=1.(5)两个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6)3能被2整除.3.讨论、判断学生通过讨论,总结:所有句子的表述都是陈述句的形式,每句话都判断什么事情。
其中(1)(3)(5)的判断为真,(2)(4)(6)的判断为假。
教师的引导分析:所谓判断,就是肯定一个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不能含混不清。
4.抽象、归纳定义:一般地,我们把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叫做命题.命题的定义的要点:能判断真假的陈述句.在数学课中,只研究数学命题,请学生举几个数学命题的例子.教师再与学生共同从命题的定义,判断学生所举例子是否是命题,从“判断”的角度来加深对命题这一概念的理解.5.练习、深化判断下列语句是否为命题?(1)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2)若整数a是素数,则是a奇数.(3)指数函数是增函数吗?(4)若平面上两条直线不相交,则这两条直线平行.(5)=-2.(6)x>15.让学生思考、辨析、讨论解决,且通过练习,引导学生总结:判断一个语句是不是命题,关键看两点:第一是“陈述句”,第二是“可以判断真假”,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均不是命题.解略.引申:以前,同学们学习了很多定理、推论,这些定理、推论是否是命题?同学们可否举出一些定理、推论的例子来看看?通过对此问的思考,学生将清晰地认识到定理、推论都是命题.过渡:同学们都知道,一个定理或推论都是由条件和结论两部分构成(结合学生所举定理和推论的例子,让学生分辨定理和推论条件和结论,明确所有的定理、推论都是由条件和结论两部分构成).紧接着提出问题:命题是否也是由条件和结论两部分构成呢?6。
人教版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新课标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修2-1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选修2-1知识点总结第一章 常用逻辑用语1、命题: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 真命题:判断为真的语句. 假命题:判断为假的语句.2、“若p ,则q ”:p 称为命题的条件,q 称为命题的结论.3、若原命题为“若p ,则q ”,则它的逆命题为“若q ,则p ”.4、若原命题为“若p ,则q ”,则它的否命题为“若p ⌝,则q ⌝”.5、若原命题为“若p ,则q ”,则它的逆否命题为“若q ⌝,则p ⌝”.()1两个命题互为逆否命题,它们有相同的真假性;()2两个命题为互逆命题或互否命题,它们的真假性没有关系.原命题 逆命题 否命题 逆否命题 真 真 真 真 真 假 假 真 假 真 真 真 假 假假假7、p 是q 的充要条件:p q ⇔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q p ⇒,p q ≠> p 是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p q q p ⇒≠>,p 是q 的既不充分不必要条件:,q p ≠>p q ≠> 8、逻辑联结词:(1)用联结词“且”把命题p 和命题q 联结起来,得到一个新命题,记作p q ∧.全真则真,有假则假。
(2)用联结词“或”把命题p 和命题q 联结起来,得到一个新命题,记作p q ∨.全假则假,有真则真。
(2)对一个命题p 全盘否定,得到一个新命题,记作p ⌝.真假性相反9、短语“对所有的”、“对任意一个”在逻辑中通常称为全称量词,用“∀”表示. 含有全称量词的命题称为全称命题.全称命题“对M 中任意一个x ,有()p x 成立”,记作“x ∀∈M ,()p x ”. 短语“存在一个”、“至少有一个”在逻辑中通常称为存在量词,用“∃”表示. 含有存在量词的命题称为特称命题.特称命题“存在M 中的一个x ,使()p x 成立”,记作“x ∃∈M ,()p x ”.10、全称命题p :x ∀∈M ,()p x ,它的否定p ⌝:x ∃∈M ,()p x ⌝.全称命题的否定是特称命题. 例:“a=1”是“0,21ax x x∀>+≥”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第二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1、椭圆定义:平面内与两个定点1F ,2F 的距离之和等于常数(大于12F F )的点的轨迹称为椭圆.这两个定点称为椭圆的焦点,两焦点的距离称为椭圆的焦距.3、平面内与两个定点1F ,2F 的距离之差的绝对值等于常数(小于12F F )的点的轨迹称为双曲线.这两个定点称为双曲线的焦点,两焦点的距离称为双曲线的焦距.5、实轴和虚轴等长的双曲线称为等轴双曲线.6、平面内与一个定点F 和一条定直线l 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称为抛物线.定点F 称为抛物线的焦点,定直线l 称为抛物线的准线.7、过抛物线的焦点作垂直于对称轴且交抛物线于A 、B 两点的线段AB ,称为抛物线的“通径”,即2p AB =.8、焦半径公式:若点()00,x y P 在抛物线()220y px p =>上,焦点为F ,则02p F x P =+; 若点()00,x y P 在抛物线()220y px p =->上,焦点为F ,则02pF x P =-+;若点()00,x y P 在抛物线()220x py p =>上,焦点为F ,则02pF y P =+;若点()00,x y P 在抛物线()220x py p =->上,焦点为F ,则02pF y P =-+.9、抛物线的几何性质:解题注意点:1、“回归定义” 是一种重要的解题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时 双曲线的几何性质及应用学习目标 1.理解直线与双曲线的位置关系.2.会求解弦长问题.知识点一 直线与双曲线的位置关系思考 直线与圆(椭圆)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则直线与圆(椭圆)相切,那么,直线与双曲线相切,能用这个方法判断吗?答案 不能.梳理 设直线l:y=kx+m(m≠0),①双曲线C:x2a2-y2b2=1(a>0,b>0),②把①代入②得(b2-a2k2)x2-2a2mkx-a2m2-a2b2=0.(1)当b2-a2k2=0,即k=±ba时,直线l与双曲线C的渐近线平行,直线与双曲线相交于一点.(2)当b2-a2k2≠0,即k≠±ba时,”=(-2a2mk)2-4(b2-a2k2)(-a2m2-a2b2).”>0⇒直线与双曲线有两个公共点,此时称直线与双曲线相交;”=0⇒直线与双曲线有一个公共点,此时称直线与双曲线相切;”<0⇒直线与双曲线没有公共点,此时称直线与双曲线相离.知识点二 弦长公式若斜率为k(k≠0)的直线与双曲线相交于A(x1,y1),B(x2,y2)两点,则|AB|= 1+k2[x1+x22-4x1x2]= (1+1k2[y1+y22-4y1y2].(1)若直线与双曲线交于一点,则直线与双曲线相切.(×)(2)过点A(1,0)作直线l与双曲线x2-y2=1只有一个公共点,这样的直线可作2条.(×)(3)直线l:y=x与双曲线C:2x2-y2=2有两个公共点.(√)类型一 直线与双曲线位置关系例1 已知双曲线x2-y2=4,直线l:y=k(x-1),试确定满足下列条件的实数k的取值范围.(1)直线l与双曲线有两个不同的公共点;(2)直线l与双曲线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3)直线l与双曲线没有公共点.考点 直线与双曲线的位置关系题点 直线与双曲线的位置关系解 联立 {x2-y2=4,y=kx-1,消去y,得(1-k2)x2+2k2x-k2-4=0.(*)当1-k2≠0,即k≠±1时,”=(2k2)2-4(1-k2)(-k2-4)=4×(4-3k2).(1)由{4-3k2>0,1-k2≠0,得-233<k<233且k≠±1,此时方程(*)有两个不同的实数解,即直线与双曲线有两个不同的公共点.(2)由{4-3k2=0,1-k2≠0,得k=±233,此时方程(*)有两个相同的实数解,即直线与双曲线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当1-k2=0,即k=±1时,直线l与双曲线的渐近线平行,方程(*)化为2x=5,故方程(*)只有一个实数解,即直线与双曲线相交,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故当k=±233或±1时,直线与双曲线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3)由{4-3k2<0,1-k2≠0,得k<-233或k>233,此时方程(*)无实数解,即直线与双曲线无公共点.反思与感悟 (1)解决直线与双曲线的公共点问题,不仅要考虑判别式,更要注意二次项系数为0时,直线与渐近线平行的特殊情况.(2)双曲线与直线只有一个公共点的题目,应分两种情况讨论:双曲线与直线相切或直线与双曲线的渐近线平行.(3)注意对直线l的斜率是否存在进行讨论.跟踪训练1 已知双曲线x2-y24=1,过点P(1,1)的直线l与双曲线只有一个公共点,求直线l 的斜率k.考点 直线与双曲线的位置关系题点 直线与双曲线的位置关系解 当直线l的斜率不存在时,l:x=1与双曲线相切,符合题意.当直线l的斜率存在时,设l的方程为y=k(x-1)+1,代入双曲线方程,得(4-k2)x2-(2k-2k2)x-k2+2k-5=0.当4-k2=0时,k=±2,l与双曲线的渐近线平行,l与双曲线只有一个公共点;当4-k2≠0时,令”=0,得k=52.综上,k=52或k=±2或k不存在.类型二 弦长公式及中点弦问题例2 过双曲线x2-y23=1的左焦点F1作倾斜角为π6的弦AB,求|AB|的长.考点 直线与双曲线的位置关系题点 直线与双曲线相交弦长与三角形面积解 易得双曲线的左焦点F1(-2,0),∴直线AB的方程为y=33(x+2),与双曲线方程联立,得8x2-4x-13=0.设A(x1,y1),B(x2,y2),则x1+x2=12,x1x2=-138,∴|AB|=1+k2· x1+x22-4x1x2=1+13×(122-4×(-138=3.反思与感悟 解决中点弦问题常用判别式法和点差法,注意所求参数的取值范围问题.跟踪训练2 设A,B为双曲线x2-y22=1上的两点,线段AB的中点为M(1,2).求:(1)直线AB的方程;(2)△OAB的面积(O为坐标原点).考点 直线与双曲线的位置关系题点 直线与双曲线相交弦长与三角形面积解 (1)显然直线AB的斜率存在,设直线AB的方程为y-2=k(x-1),即y=kx+2-k.由{y=kx+2-k,x2-y22=1,消去y,整理得(2-k2)x2-2k(2-k)x-k2+4k-6=0.设A(x1,y1),B(x2,y2),则1=x1+x22= k2-k2-k2,解得k=1.当k=1时,满足”>0,∴直线AB的方程为y=x+1.(2)由(1)得x1+x2=2,x1x2=-3,∴|AB|=2· x1+x22-4x1x2=2×4+12=42.又O到直线AB的距离d=12=22,∴S△AOB=12|AB|·d=12×42×22=2.类型三 直线与双曲线位置关系的综合问题例3 直线l:y=kx+1与双曲线C:2x2-y2=1的右支交于不同的两点A,B.(1)求实数k的取值范围;(2)是否存在实数k,使得以线段AB为直径的圆经过双曲线C的右焦点F?若存在,求出k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考点 直线与双曲线的位置关系题点 直线与双曲线的其他问题解 (1)将直线l的方程y=kx+1代入双曲线C的方程2x2-y2=1,整理得(k2-2)x2+2kx+2=0,①依题意,直线l与双曲线C的右支交于不同的两点,故 {k2-2≠0,Δ=2k2-8k2-2>0,-2kk2-2>0,2k2-2>0,解得k的取值范围为-2<k<-2.(2)设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x1,y1),(x2,y2),则由①式,得{x1+x2=2k2-k2,x1x2=2k2-2.假设存在实数k,使得以线段AB为直径的圆经过双曲线C的右焦点F(62,0,则FA⊥FB,∴(x1-62(x2-62+y1y2=0,即(x1-62(x2-62+(kx1+1)·(kx2+1)=0,(1+k2)x1x2+(k-62(x1+x2)+52=0,∴(1+k2)·2k2-2+(k-62·2k2-k2+52=0,化简得5k2+26k-6=0,解得k=-6+65或k=6-65(舍去),可知k=-6+65使得以线段AB为直径的圆经过双曲线C的右焦点.反思与感悟 解决综合问题时,可以仿照椭圆的处理思路,借助于方程思想,将问题进行化归,然后利用直线与双曲线位置关系进行求解.跟踪训练3 已知双曲线C:x2a2-y2b2=1(a>0,b>0)的一条渐近线的方程为y=3x,右焦点F到直线x=a2c的距离为32.(1)求双曲线C的方程;(2)斜率为1且在y轴上的截距大于0的直线l与双曲线C相交于B,D两点,已知A(1,0),若DF →·BF→=1,证明:过A,B,D三点的圆与x轴相切.考点 直线与双曲线的位置关系题点 直线与双曲线的其他问题(1)解 依题意有ba=3,c-a2c=32,∵a2+b2=c2,∴c=2a,∴a=1,c=2,∴b2=3,∴双曲线C的方程为x2-y23=1.(2)证明 设直线l的方程为y=x+m(m>0),B(x1,x1+m),D(x2,x2+m),BD的中点为M,由{y=x+m,x2-y23=1,得2x2-2mx-m2-3=0,∴x1+x2=m,x1x2=-m2+32,又∵DF→·BF→=1,即(2-x1)(2-x2)+(x1+m)(x2+m)=1,∴m=0(舍)或m=2,∴x1+x2=2,x1x2=-72,M点的横坐标为x1+x22=1,∵DA→·BA→=(1-x1)(1-x2)+(x1+2)(x2+2)=5+2x1x2+x1+x2=5-7+2=0,∴AD⊥AB,∴过A,B,D三点的圆以点M为圆心,BD为直径,∵点M的横坐标为1,∴MA⊥x轴,∴过A,B,D三点的圆与x轴相切.1.双曲线x24-y212=1的焦点到渐近线的距离为( )A.23 B.2 C.3 D.1考点 双曲线的几何性质题点 求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答案 A解析 ∵双曲线x24-y212=1的一个焦点为F(4,0),其中一条渐近线方程为y=3x,∴点F 到3x-y=0的距离为432=23.2.“直线与双曲线有唯一交点”是“直线与双曲线相切”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考点 直线与双曲线的位置关系题点 直线与双曲线的位置关系答案 B3.直线y=x-1被双曲线2x2-y2=3所截得的弦的中点坐标是( )A.(1,2) B.(-2,-1)C.(-1,-2) D.(2,1)考点 直线与双曲线的位置关系题点 直线与双曲线的位置关系答案 C解析 将y=x-1代入2x2-y2=3,得x2+2x-4=0,由此可得弦的中点的横坐标为x1+x22=-22=-1,故选C.4.过点A(3,-1)且被A点平分的双曲线x24-y2=1的弦所在的直线方程是________.考点 直线与双曲线的位置关系题点 直线与双曲线的其他问题答案 3x+4y-5=0解析 易知所求直线的斜率存在,设为k,设该直线的方程为y+1=k(x-3),代入x24-y2=1,消去y得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1-4k2)x2+(24k2+8k)x-36k2-24k-8=0,∴-24k2+8k1-4k2=6,∴k=-34,∴所求直线方程为3x+4y-5=0.5.过双曲线x2-y22=1的右焦点F作直线l交双曲线于A,B两点,若|AB|=4,则满足条件的直线l有________条.考点 直线与双曲线的位置关系题点 直线与双曲线相交弦长与三角形面积答案 3解析 设A(x1,y1),B(x2,y2),当直线l的斜率不存在时,其方程为x=3,由{x=3,x2-y22=1,得y=±2,∴|AB|=|y1-y2|=4,满足题意.当直线l的斜率存在时,设其方程为y=k(x-3),由 {y=kx-3,x2-y22=1,得(2-k2)x2+23k2x-3k2-2=0.当2-k2≠0时,x1+x2=23k2k2-2,x1x2=3k2+2k2-2,|AB|=1+k2 x1+x22-4x1x2=1+k2(23k2k2-22-12k2+8k2-2=1+k2 16k2+1k2-22= 41+k2|k2-2|=4,解得k=±22.故满足条件的直线l有3条.双曲线的综合问题常涉及其离心率、渐近线、范围等,与向量、三角函数、不等式等知识交汇考查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1)当与向量知识结合时,注意运用向量的坐标运算,将向量间的关系,转化为点的坐标问题,再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将所求问题与条件建立关系求解.(2)当与直线有关时,常常联立直线与双曲线的方程,消元后利用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根与系数的关系构造相关关系求解.一、选择题1.双曲线C与椭圆x29+y24=1有相同的焦距,一条渐近线的方程为x-2y=0,则双曲线C 的标准方程为( )A.x24-y2=1B.x24-y2=1或y2-x24=1C.x2-y24=1或y2-x24=1D.y2-x24=1考点 由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求方程题点 渐近线为条件求双曲线的方程答案 B2.已知双曲线x2a2-y25=1(a>0)的右焦点为(3,0),则双曲线的离心率等于( )A.3414B.324C.32D.43考点 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题点 求双曲线的离心率答案 C解析 由题意知a2+5=9, 解得a=2,e=ca=32.3.(2018届浙江东阳中学期中)已知椭圆C1:x213+y2=1,双曲线C2:x2a2-y2b2=1(a>0,b>0).若以椭圆C1的长轴为直径的圆与双曲线C2的一条渐近线交于A,B两点,且椭圆C1与该渐近线的两交点将线段AB三等分,则双曲线C2的离心率是( )A.3 B.3 C.5 D.5答案 A解析 由已知得|OA|=13,设OA的方程为y=kx(k>0,x>0),所以可设A(x0,kx0),进一步可得1+k2x0=13,得A(131+k2,13k1+k2,所以AB的一个三等分点坐标为(1331+k2,13k31+k2,该点在椭圆上,所以(1331+k2213+(13k31+k22=1,即1+13k2=9(1+k2),解得k2=2,从而有b2a2=2,b2=2a2,解得e=ca=a2+b2a2=3.4.(2017·嘉兴一中期末)过双曲线C:x2a2-y2b2=1(b>a>0)的右顶点A作斜率为1的直线l,分别与两渐近线交于B,C两点,若AB→=2AC→,则双曲线C的离心率为( )A.210 B.10 C.102 D.103答案 B5.已知双曲线x2a2-y2b2=1(a>0,b>0)的焦距为25,且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与直线2x +y=0垂直,则双曲线的方程为( )A.x24-y2=1B.x2-y24=1C.3x220-3y25=1D.3x25-3y220=1考点 双曲线的几何性质题点 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答案 A解析 由题意得c=5,ba=12,则a=2,b=1,所以双曲线的方程为x24-y2=1.6.斜率为2的直线l过双曲线C:x2a2-y2b2=1(a>0,b>0)的右焦点,且与双曲线的左、右两支都相交,则双曲线的离心率e的取值范围是( )A.[2,+∞) B.(1,3)C.(1,5) D.(5,+∞)考点 双曲线的离心率与渐近线题点 双曲线离心率的取值范围答案 D7.设P为双曲线C:x2-y2=1上一点,F1,F2分别为双曲线C的左、右焦点,若cos∠F1PF2=13,则△PF1F2的外接圆半径为( )A.94 B.9 C.32 D.3考点 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题点 由双曲线方程研究其他问题答案 C解析 由题意知双曲线中a=1,b=1,c=2,所以|F1F2|=22.因为cos∠F1PF2=13,所以sin∠F1PF2=223.在△PF1F2中,|F1F2|sin∠F1PF2=2R(R为△PF1F2的外接圆半径),即22223=2R,解得R=32,即△PF1F2的外接圆半径为32,故选C.二、填空题8.两个正数a,b的等差中项是52,一个等比中项是6,且a>b,则双曲线x2a2-y2b2=1的离心率e=________.考点 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题点 求双曲线的离心率答案 133解析 由{a+b=5,ab=6,解得{a=2,b=3或{a=3,b=2.又a>b,∴a=3,b=2,∴c=13,∴e=ca=133.9.已知双曲线C:x24-y2m=1的开口比等轴双曲线的开口更开阔,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考点 双曲线性质的应用题点 以离心率或渐近线为条件的简单问题答案 (4,+∞)解析 ∵等轴双曲线的离心率为2,且双曲线C的开口比等轴双曲线更开阔,∴双曲线C:x24-y2m=1的离心率e>2,即4+m4>2,∴m>4.10.已知双曲线C的离心率为3,焦点为F1,F2,点A在双曲线C上,若|F1A|=3|F2A|,则cos ∠AF2F1=________.考点 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题点 由双曲线方程研究其他问题答案 33解析 设双曲线的方程为x2a2-y2b2=1(a>0,b>0).设A为右支上一点,F1,F2分别为双曲线C的左、右焦点,且|F2A|=m,由题意可得|F1A|=3m,由双曲线的定义可得|F1A|-|F2A|=2a,解得m=a,又e=ca=3,可得c=3a.在△AF1F2中,|F1A|=3a,|F2A|=a,|F1F2|=23a,可得cos∠AF2F1=a2+12a2-9a22×a×23a=33.11.已知直线l与双曲线C:x2-y24=1交于A,B两点,且线段AB的中点为M(2,1),则直线l 的方程是_________________.考点 直线与双曲线的位置关系题点 直线与双曲线的其他问题答案 8x-y-15=0解析 设A(x1,y1),B(x2,y2),可得x21-y214=1,x22-y224=1,两式相减可得,(x1-x2)(x1+x2)- y1-y2y1+y24=0,由M(2,1)为AB的中点,得x1+x2=4,y1+y2=2,可得直线AB的斜率为k=y1-y2x1-x2= 4x1+x2y1+y2=4×42=8,即直线AB的方程为y-1=8(x-2),即8x-y-15=0.将y=8x-15代入双曲线的方程x2-y24=1,可得60x2-240x+229=0,即有”=2402-4×60×229=240×11>0,故直线l的方程为8x-y-15=0.三、解答题12.已知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y=±2x,且过点(-3,42).(1)求双曲线的方程;(2)若直线4x-y-6=0与双曲线相交于A,B两点,求|AB|的值.考点 由双曲线的几何性质求方程题点 渐近线为条件求双曲线方程解 (1)设所求双曲线的方程为x2-y24=»(»≠0),把(-3,42)代入方程,得9-324=»,所以»=1,所以所求双曲线的方程为x2-y24=1.(2)直线方程4x-y-6=0可变形为y=4x-6,把y=4x-6代入x2-y24=1,得3x2-12x+10=0,则x1+x2=4,x1x2=103,所以|AB|= 1+k2[x1+x22-4x1x2]= 1+16×(42-4×103=21023.13.设A,B分别为双曲线x2a2-y2b2=1(a>0,b>0)的左、右顶点,双曲线的实轴长为43,焦点到渐近线的距离为3.(1)求双曲线的方程;(2)已知直线y=33x-2与双曲线的右支交于M,N两点,且在双曲线的右支上存在点D,使OM →+ON→=t OD→,求t的值及点D的坐标.考点 由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求方程题点 已知双曲线的焦距、实虚轴求方程解 (1)由题意,知a=23,所以一条渐近线为y=b23x,即bx-23y=0,所以|bc|b2+12=3,所以b2=3,所以双曲线的方程为x212-y23=1.(2)设M(x1,y1),N(x2,y2),D(x0,y0),则x1+x2=tx0,y1+y2=ty0.将直线方程代入双曲线方程,消去y得x2-163x+84=0,则x1+x2=163,y1+y2=12,所以{x0y0=433,x2012-y203=1,所以{x0=43,y0=3.由OM→+ON→=t OD→,得(163,12)=(43t,3t),所以t=4,点D的坐标为(43,3).四、探究与拓展14.已知椭圆C1:x2a21+y2b21=1(a1>b1>0)与双曲线C2:x2a22-y2b22=1(a2>0,b2>0)有相同的焦点F1,F2,点P是两曲线的一个公共点,e1,e2又分别是两曲线的离心率,若PF1⊥PF2,则4e21+e22的最小值为( )A.52 B.4 C.92 D.9考点 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题点 由双曲线方程研究其他问题答案 C解析 由题意设焦距为2c,令P在双曲线的右支上,由双曲线的定义,知|PF1|-|PF2|=2a2,①由椭圆定义,知|PF1|+|PF2|=2a1,②又∵PF1⊥PF2,∴|PF1|2+|PF2|2=4c2,③①2+②2,得|PF1|2+|PF2|2=2a21+2a22,④将④代入③,得a21+a22=2c2,∴4e21+e22=4c2a21+c2a22= 4a21+a222a21+a21+a222a22=52+2a22a21+a212a22≥52+22a22a21·a212a22=92,当且仅当2a22a21=a212a22,即a21=2a22时,取等号,故选C.15.已知双曲线的中心在原点,离心率为2,一个焦点为F(-2,0).(1)求双曲线的方程;(2)设Q是双曲线上一点,且过点F,Q的直线l与y轴交于点M,若|MQ→|=2|QF→|,求直线l的方程.考点 由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求方程题点 已知双曲线的焦距、实虚轴求方程解 (1)由题意可设所求的双曲线方程为x2a2-y2b2=1(a>0,b>0),则有e=ca=2,c=2,所以a=1,b=3,所以所求的双曲线方程为x2-y23=1.(2)因为直线l与y轴相交于点M且过焦点F(-2,0),所以l的斜率一定存在,设为k,则l:y=k(x+2),令x=0,得M(0,2k).因为|MQ→|=2|QF→|且M,Q,F共线于l,所以MQ→=2QF→或MQ→=-2QF→.当MQ→=2QF→时,x Q=-43,y Q=23k,所以Q的坐标为(-43,23k,又因为点Q在双曲线x2-y23=1上,所以169-4k227=1,所以k=±212,所以直线l的方程为y=±212(x+2).当MQ→=-2QF→时,同理求得Q(-4,-2k),代入双曲线方程,得16-4k23=1,所以k=±352,所以直线l的方程为y=±352(x+2).综上,直线l的方程为y=±212(x+2)或y=±352(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