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口红制作方法是用什么做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夏文明的丰富性,有口皆碑。提到口红,依然是丰富无比,像说不完道不尽的唐诗宋词一样,别有一番气韵。那么古时候的口红是用什么制作的呢?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古代口红制作方法,欢迎阅读!!!
古代人的口红是用什么做的
古代称口红为口脂、唇脂。口脂朱赤色,涂在嘴唇上,可以增加口唇的鲜艳,给人健康、年轻、充满活力的印象,所以自古以来就受到女性的喜爱。这种喜爱的程度可以从《唐书·百官志》中看到,书中记:“腊日献口脂、面脂、头膏及衣香囊,赐北门学士,口脂盛以碧缕牙筒。”这里写到用雕花象牙筒来盛口脂,可见口脂在诸多化妆品中有着多么珍贵的地位!
口脂化妆的方式很多,中国习惯以嘴小为美,即“樱桃小口一点点”,如唐朝诗人岑参在《醉戏窦美人诗》中所说:“朱唇一点桃花殷。”
唐朝元和年以后,由于受吐蕃服饰、化妆的影响,出现了“啼妆”、“泪妆”,顾名思义,就是把妆化得像哭泣一样,当时号称“时世妆”。诗人白居易曾在《时世妆》一诗中详细形容道:“时世妆,时世妆,出自城中传四方,时世流行无远近,腮不施朱面无粉,乌膏注唇唇似泥,双眉画作八字低,妍媸黑白失本态,妆成近似含悲啼。”这种妆不仅无甚美感,而且给人一种怪异的感觉,所以很快就不流行了。
唐宋时还流行用檀色点唇,檀色就是浅绛色。北宋词人秦观在《南歌子》中歌道:“揉兰衫子杏黄裙,独倚玉栏,无语点檀唇。”这种口脂的颜色直到现代还在流行着。当然,无论是朱赤色还是檀色,都应根据个人的不同特点,不同条件来适当加以选择使用,千万不能以奇异怪状的时髦为美。
古代口红制作方法
口红在古代又叫口脂
口脂主要是用来防止嘴唇干裂冻裂,起初是用牛髓或牛脂制作,呈油脂状;北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曾经记载过当时的制作工艺,即先制香酒,以丁香、藿香两种香料,拣上好的新收无杂质的洁净棉花中,然后投入事先已烧至微烫的酒中,以热酒吸收棉中的香料之味。吸收的时间为夏日1天1夜,春、秋两季为两天两夜,冬季为3天3夜。浸透到期后,取出棉花和香料,将牛油或牛髓放人此香酒,旺火大烧,滚沸一次加一次牛油脂,数滚之后,撤火微煎,此时慢慢掺人以朱砂研取的红色颜料,并以青油调人,搅拌均匀,灭火后,待其自然冷却,凝成的红脂细腻鲜艳,香气蕴藉,即为妇女喜爱的饰唇用品了。到了唐代,则时兴甲煎口脂,甲煎是一种人工制作的复合香料,是当时制作高档口脂相当复杂的工艺,而且动用了甘松香、艾纳香、苜蓿
香、茅香、藿香、零陵香、上色沉香、雀头香、苏合香、白胶香、白檀香、丁香、麝香、甲香十四种不同的香料,其中大多数属于昂贵的进口香料,制成口脂香气浓郁。也有不加红颜料和香料的口脂,多为男士所用,唐宋的皇帝在冬天还赐给官吏防冻的口脂面脂作为福利。 女性用的口脂还有一种“胭脂”,原料是名叫“红蓝”的花朵,它的花瓣中含有红、黄两种色素,花开之时被整朵摘下,然后放在石钵中反复杵槌,淘去黄汁后,即成鲜艳的红色染料。除红蓝花外,制作胭脂的原料,还有重绛,石榴、山花及苏方木等等。
古代口红的历史
我们经常在电视剧中,看到女子出嫁时,都会用嘴怋一种红色的纸,而达到涂口红的效果,这种纸就是我们常听到的胭脂。可能有人会问胭脂不是涂在脸上的吗?其实胭脂是面脂和口脂的统称,这里的口脂就是那个红色的纸。
其实早在先秦时期,口红就已经存在了!当时的口红,主要成分就是朱砂,这种矿物质染料,用作唇妆,不仅颜色不鲜艳,还特别不持久,如果当时的女孩子像现在一样口红掉了就要补的话,估计一年能吃掉10斤朱砂。当时的朱砂可是很贵的,一般人根本吃不起。
秦汉时期,女孩子们受够了吃朱砂的日子,她们在原有的口红基础上,加入了动物脂肪来增加口红的持久性,以及湿润度,值得一提的是,直到现在动物油脂依然是口红的重要材料。
魏晋时期的女孩子把香料和朱砂一起放入酒中熬煮,最后再加入牛油,经这样制作出来的口红,女孩子涂上之后,还能起到香水的作用。
但是并不是只有女子才会用口红,唐朝的时候,男人也开始流行涂口红了,这主要是因为唐朝的大城市,都处在气候干燥的黄河流域,男人涂口红就是为了保湿,甚至皇帝还会把口红当作福利下发给大臣。从唐朝开始口红就开始分色号了,什么姨妈红,诱惑紫,元气橙色,甚至就连黑色都有!不仅如此,第一款棒状口红也是唐人发明的,《莺莺传》中张生送给莺莺的礼物中就有棒状口红,由此可见追女孩送口红,现代古代都适用。
明清时期当时的口红其实就是胭脂,使用时要先用水化开,因为手指太粗,所以一般要用簪子沾着胭脂化唇妆,这种口红补妆实在是太不方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