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美术下册第11课学画松树优质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美术下册第11课学画松树优质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美术下册第11课学画松树优质教案

最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镇平全兴双语实验学校 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教案 李乐敏

五年级美术教学计划 一.教学总目标 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二..学生情况分析 五年级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非常高,平时就有很多学生平时就爱画画,也有一定的美术知识,所以教师应继续保持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并在此基础上,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让他们接触初步的美术知识的同时感受到美术更大的魅力。 三教材分析 我校采用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教材,该教材紧跟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贴近儿童的心理,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每课的主题都有美术带来的有趣的惊喜。五年级美术教材一共分为16课。每一课都侧重于“造型·表现” 、“设计·应用” 、“欣赏·评述” 、“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中的一个方面。教材的可操作性强,贴近生活,有浓厚的湖乡味。注重在娱乐中让学生体验学习美术的乐趣并掌握最基本的美术知识。 四、教学措施 1、注重对学生造型·表现的培养。在教学中,让学生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 2、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积极为学生创设有利于激发创新精神的学习环境,通过思考、讨论、对话等活动引导学生在美术创作活动中,创造性地运用美术语言。老师鼓励学生在欣赏活动中,开展探究性的学习,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3、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增加文化含量,使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加深对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涵养人文精神。 4、加强教学中师生的双边关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师生间建立情感交流和平等关系。 5、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与探究性学习,加强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调查了解美术与传统文化及环境的关系,用美术的手段进行记录规划与制作;通过跨学科学习,理解共同的主题和共通的原理。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综合探究的能力。 6、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以感受、观察、体验、表现以及收集资料等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 7、教师以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如电影、电视、录像、范画、参观、访问、甚至故事、游戏、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像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8、教师尽可能尝试计算机和网络美术教学,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机设计制作出生动的美术作品,鼓励学生利用国际互联网资源,检索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美术信息开阔视野,展示他们的美术作品进行交流。

小学美术《学画松树》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学画松树教学设计 课题:学画松树 课业类型:绘画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松树的外形特征,并能够学会并掌握国画干笔中锋勾勒及墨色的变化,提高学生国画的鉴赏能力及绘画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照片和国画松树的对比,了解国画松树的表现方法,并通过教师演示,掌握松树的绘画方法及绘画步骤。通过实践,尝试运用笔墨表现松树枝干形态和松针组合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表现国画松树,感受并学习松树身上所体现出来的顽强、挺拔、刚毅的品格,体会松树不屈不挠的精神,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美好愿望。 教学重点:运用墨色变化、用笔方法表现松树的树皮皴法、枝干形态和松针组合特点。 教学难点:巧妙运用各种国画技法表现有创意的松树,并能画出有一定意境。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范画。准备国画颜料、生宣纸、调色盘、毛笔、墨汁,毡子等 国画用具。 学具准备:准备国画颜料、生宣纸、调色盘、毛笔、墨汁,毡子等国画用具。搜集描 写松树的古诗。 教学过程: (明确目标;用基本问题引发对大概念的思考;设计引发学生兴趣的活动;讲解美术知识和技法要求;要有启发、引导思维和创意的提问和讨论;具体的作业要求;注明时间分配): 一、新课导入 接诗游戏。 师:同学们平时都很喜欢读书背古诗,今天老师考考你们,我们一起玩个游戏,叫接诗游戏。我说上句看看同学们能不能猜到下一句。“大雪压青松”,下一句是? 生:“青松挺且直”。 师:你知道这句诗是赞美什么的诗句? 生:“松树”。

师:那这句诗说明松树有什么样的品格呢? 生:顽强、挺拔、刚毅的品格。 师:你还知道哪些写松树的诗? 师: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多 师:同学们知道岁寒三友吗? 生:(松、梅、竹) 师:松树是岁寒三友之一,在风雪中依然挺拔青翠,被称为我们民族的吉祥树,“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松树又被称为常青树,是常青不老的象征松树,因此成为我国古今文人与画家喜欢的创作题材之一。 师:那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用水墨的表现方式画松树。 引出课题——学画松树。(板书课题) 二、观察欣赏 1、多媒体出示黄山松视频。 在出示视频前提出要求:观察感受松树的外部形态特征。边看边思考。 师生交流: 松树形态各异,我们第一课学习《形的魅力》时曾学过直线形和曲线形,我们可以用这种方法对黄山松进行分类。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美术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一、对教材内容的分析 (一)教学重点 1.学习色彩的明度渐变和纯度渐变等色彩知识,体验色彩的表现力,并能有目的地加以运用。 2.能用日记画的形式表现生活中的有趣情境、有意义的事和自己喜欢的人物,表达自己的情感。 用各种瓶子及其它塑造材料,大胆想象并设计制作简单的立体或半立体造型。 (二)教学难点 1.利用多种媒体,如蛋壳、废包装、稻草等材料制作作品。2.欣赏情节性比较强的中外作品,认识该美术作品的艺术特点。3.用水粉、水彩颜料表现周围的事物,表达自己的兴趣与愿望。4.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通过植物籽粒,纤维线材、织物等材料的平面拼贴进行造型设计。 5.能运用紫沙泥等材料进行立体造型,并用水粉颜料加工、装饰。 二、教学任务、目标 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了解基本美术语言和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

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 格。 三、教学资源的开发 1、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教材中设计了许多的插图,形象、直观,切合教材内容,能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在教学中应当充分利用好。 2、合理利用网络资源。教学中围绕教学内容,合理地设计安排,指导学生在网络上查找资料,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丰富知识,拓展视野。 3、积极调动社会资源。提示指导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有助于对知识的理解。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在家长的指导和帮助下,提高预习能力,巩固知识。 四、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应将学习内容与生活经验紧密联系起来,强调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术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 2.多种形式,组织学生认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人类社会的丰富性,并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同时,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热爱,对世界多元文化教育的宽容和尊重。 3.采用多种办法,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以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将创新意识转化为具体成果的能力。通过综合学习和探究学习,引

五年级上册地方课教案

五年级上册地方课教案 【篇一:五年级地方课教案】 五年级地方课教学进度表 1、节约一滴水珍惜一粒粮 教学目标: 1、通过互动学习,使学生懂得浪费粮食、浪费水资源的严重性和节 约粮食、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节俭意识,养成良好生活 习惯。 2、通过学习使学生养成积极主动了解国家大事,关注社会动态,并 能结合实际进行经常性的反思,从而提高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 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养成教育训练点: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反思意识。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课堂前奏 1、同学们,你们平时关注新闻报道吗?你能和老师说说你最近听到 或看到哪些新闻吗? 2、学生自由说自己最近听到的新闻。 新闻前沿 1、下面老师带领大家走进新闻前沿,关注我国民生,了解时事动态。 2、出示西南五省旱灾图片,教师进行新闻报道。 校园视角 1、现在我们再把视角转向我们校园,看看我们的校园发生了什么。 2、出示校园中学生在洗涮时费用水的视频资料。 3、除此之外,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事件? 4、学生自由谈一谈。 畅谈感想 1、刚才老师发现有些同学可能有话要说(学生在观察上面的图片时 可能会发出一些惊叫或是一些笑声,教师可以仔细观察然后引导学 生把看图片时的情形表达出来),那就请你把刚才的情感表达出来吧! 行动在线

1、精打细算 从刚才的图片中,可能有的同学还没有意识到我们节约的重要性, 那们现在老师想请大家算一笔帐。 (1)一毫升的水大约是20滴。一个水龙头滴水,1小时就滴水800 毫升,像这样计算,你知道一个水龙头一年滴水多少毫升吗?(7008000毫升) (2)一个人每天喝水量约为2500毫升,照此计算,这一年的滴水 可以使多少人得以生存一天吗?(约2803人) (3)如果我国13亿人每人每天节约一滴水,可以让多少人生活一 天吗?(约520000人)可以让多少人生活一年?(约1424人)(4)750克的大米可以使一个人生活一天。750大米大约30000粒,照此计算,一人一天节约一粒米,13亿人一天可以节约多少粒大米?可以使多少人生活一天?可以使多少人生活一年? 2、通过刚才的计算,大家觉得我们应该怎么做? 3、学生畅谈节俭做法。 (1)不攀比,以节约为荣,浪费为耻。 (2)盛饭要适量,吃多少盛多少,把碗里的饭吃干净,做到不随便 剩饭剩菜。在学校食堂就餐的同学更是如此,刷了饭卡,打了饭, 就一定要吃完。 (3)提倡饮食均衡,不偏食,不挑食,不吃零食。 (4)跟随家长到饭店吃饭时,点饭点菜不浪费,若有剩余的要打包 带回家。 (5)看到浪费现象勇敢地起来制止,尽力减少浪费。积极监督身边 的亲人和朋友,及时制止浪费粮食的现象。 (6)对垃圾进行分类,尽量减少垃圾排放,减少耕地污染。 (7)积极参加田间劳动,在家中帮助家长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 4、教师小结:节约是一组数据,节约是一种美德,节约是尊重他人 劳动成果的体现,节约更是一种可以让更多的人得以生存的选择。 行动延续 我建议:让我们携起手来发出倡议,用我们的实际行动,让这种节 俭精神得以延续。 教学板书: 1、节约一滴水 珍惜一粒粮

《学画松树》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多媒体欣赏了解松树的构造及组成部分,并能够学会并掌握国画干笔中锋勾勒及墨色的变化,提高学生国画的鉴赏能力及绘画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照片和国画松树的对比,了解国画松树的表现方法,并通过教师演示,掌握竹子的绘画方法及绘画步骤。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表现国画松树,探索用水墨自由创松树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和创造精神。通过画松树,感受并学习松树身上所体现出来的顽强、挺拔、刚毅的品格。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美好愿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松树干、松树麟以及松针的画法。 教学难点:巧妙运用各种国画技法表现有创意的“可爱的动物”并能画出有一定意境。 三、教学策略 通过上堂课写意动物的学习,学生基本了解了国画的基本用笔用墨的方法,但是由于国画这种艺术形式不是一招一式便能掌握的绘画技能,它需要长时间的反复练习巩固,这样就需要一种教学模式让学生更容易,更轻松的掌握其方法和技巧,所以在本册国画教学中我采用“欣赏——演示——尝试体验——小组分析——尝试创作——欣赏提升”这样的教学策略及模式,让学生了解国画课的流程,并从中学会掌握国画用笔用墨技巧方法,为以后创作更多类型的国画做铺垫。 四、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含过程与方法) 设计目的和说明 课前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准备国画颜料、生宣纸、调色盘、毛笔、墨汁,毡子等国画用具。搜集松树的树叶实物或照片。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养成良好课前准备习惯。 导入新课 接诗游戏 师:上课前请同学们和我玩个游戏,叫接诗游戏。我说上句看看同学们能不能猜到下一句“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你知道这句诗是赞美什么的诗句? 生:“松树”。那这句诗说明松树有什么样的性格呢?(顽强、挺拔、刚毅的品格) 师:那今天我们一起用国画的形式画一画松树 引出课题——学画松树 多媒体出示松树照片与国画松树的对比,提出问题:1.现实中的松树与国画松树有什么区别?2.国画松树是怎样表现的? 3.你觉得国画松树的绘画步骤是什么?先画什么?然后呢? 利用真实的松树和国画写意松树做比较,分析其中的区别,让学生了解国画画面是怎样描绘真实实物,初步感受中国画给人们带来的独特艺术魅力。 观察欣赏 2.一般以扇状、车轮状、马尾状来表现同一单元的密集松针。以“品”字形结构合成一组

黑龙江地方课程生命五年级下册教案

黑龙江地方课程生命五年级下册教案杏南学区第三小学教学教案 学科课题生命 1、成长的信息 备课时授课时课课型新授 2.27 3.4--3.8 一课时间间时 能利用曲线图等资料分析出人在生长过程中各时期变化的特点。教学目标 能举实例说明“青春期”自己应注意的生理问题。教学重点 使学生学会适应青春期变化。教学难点 使学生学会适应青春期变化。德育点 教师准备:青春期变化录像带。教学准备 特色教学整体感知—探究强化--巩固拓展模式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 互动场互动。 师: ( 1 )、同学们,找出成长记录袋,根据当时的年龄及相应的身高,体重制成曲线图,看一看,发现了什么, 生:最近,身高、体重增长很快。 ( 2 )、分别将本组数据平均,制成本组生长曲线图,再看一看,发现了什么, 生: 我们画的图不一样。 生: 我身体猛长,去年还 145 厘米、 45 公斤呢,今年就 152 厘米、 50 公斤了。 【通过师生交流,一方面了解孩子的发育水平和认知程度,另一方面引导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青春期自身变化的探索学习,分析青春期变化特点,从中体验成长的快乐。在大家的轻松交流中可以感知青春期身高和体重等方面的显著变化。】

师: 同学们的变化都挺大的。你们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吗, ( 3 )、在我的成长屋聊一聊。 师: 说说自己身体发生了那些变化。 男生: 饭量增加,容易饿。容易疲倦打瞌睡。 1 杏南学区第三小学教学教案 男生 :脸上长出痘痘。 男生 :声音变低沉。 男生 :长胡须。 女生 :身高迅速增长,腋下长毛毛。 女生: 胸部开始突出。 女生 :乳房生长。 师 : 对,因为你们正处在人生的青春期阶段。青春期是继婴儿期后人体的第二个生长高峰期,是从儿童走向成年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如拨节的小麦,似雨后的春笋,生长变化得很快。也是我们俗话所说的“女大十八变”、男孩子“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年龄阶段。 二、探究强化 智慧树 师: 关于青春期,你想知道什么呢,自己小声阅读课文。知道青春期身体变化的秘密, 师: 怎样知道身体变化的哪些秘密, 生: 可以根据身高统计数据知道身高变化的秘密。 生: 可以根据体重统计数据知道体重变化的秘密。 生: 可以根据几年来的身体外部轮廓图发现外形变化的秘密。

最新小松树和大松树教学设计 (2)汇编

《小松树和大松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复习 1、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小松树和大松树》这篇课文。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知道课文中的主人公是谁和谁? 2、这两棵松树,一棵大,一棵小,谁来读读课题?——指名学生读课题。 (1)读后教师做相应的评价:老师听出来了,你心中的小松树不大。 (2)提示学生把“小”字读得轻细,把“大”字读重长。可给予相应评价:小松树是小松树,大松树是大松树,他们之间的大小有区别。你读得真好! 3、课题读得很不错,那下面的这些词语你们能读好吗?(出示词语)学生自读,再指名读--一行一行地来读。 小松树大松树低高回答惭愧(难为情) 风伯伯大山爷爷孩子 摸着低下了头托起来 (1)谁来读第一行?(注意平翘舌音) (2)谁来读第二行?(注意轻声音节) (3)谁来读读第三行?——读了这一行你发现了什么?(前面一个字是表示动作的动词,读时可以加上动作来读) 二、充分诵读,巧破难点,指导朗读。 1、导读第一自然段。 (1)出示图片:大家看,大松树和小松树都长在哪里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课题)——(小松树写在上面,写小点;大松树写在下面,写大点) 小松树 大松树 (2)书上是怎么写的呢?——出示文字:山上有一棵小松树,山下有一棵大松树。 A 谁能通过朗读来告诉老师呢?(指名读)

B我们大家一起学刚才小朋友的样子来读。——齐读。 (3)这一大一小的两棵松树长在了山上和山下,那小朋友看看图上的山,你觉得这座山怎么样? (4)如果你就是这样的一棵小松树,你站在这么高的山上能看到什么?(展开想象练习说话) (5)是啊,小松树站在高高的山顶上,看到太阳公公从东方升起,白云姐姐在天空中自由自在散步,还看见了远处连绵起伏的群山……如果你是这样一棵小松树,看到这些,心里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展开想象练习说话) 过渡:小朋友说得都很有道理,小松树看到了这么美丽的景象,心里就想着:我是世界上长得最高最高的松树了。当它向山下望去的时候,看到了山下有一棵大松树。这时他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呢?请小朋友自己读第二自然段,读完想一想:这是一棵什么样的小松树?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学生自读后交流:你觉得这是一棵什么样的小松树呢?(骄傲、得意、神气……) (2)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句子: “喂,朋友,你看我长得多高哇!我能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你呢?” (3)看,这就是小松树对大松树说的话,小朋友先自己读读,读完想一想,这两句话里的哪些词语最能看出小松树非常骄傲、非常得意?——学生回答:喂、多高哇、很远很远、你呢。 (4)指导读好词语:喂、多高哇、很远很远、你呢,并相应加上点。——逐个读好这几个词语,并进行相应的评价。 A 指导读好“喂” 。 ①老师用“喂”说一句话:喂,把你的铅笔借给我用一用!听到老师这样对你说话,你愿意把铅笔借给我用吗?为什么?(没有礼貌。) ②小松树这样跟大松树说话,你觉得小松树怎样?(没有礼貌。) ③那你觉得这个“喂”应该怎样来读呢?谁愿意来试一试?——指名学生读好这个词的语气。 B 指导读好“多高哇”、“很远很远”。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教学计划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计划 一、对教材内容的分析 (一)教学重点 1.学习色彩的明度渐变和纯度渐变等色彩知识,体验色彩的表现力,并能有目的地加以运用。 2.能用日记画的形式表现生活中的有趣情境、有意义的事和自己喜欢的人物,表达自己的情感。 用各种瓶子及其它塑造材料,大胆想象并设计制作简单的立体或半立体造型。 (二)教学难点 1.利用多种媒体,如蛋壳、废包装、稻草等材料制作作品。 2.欣赏情节性比较强的中外作品,认识该美术作品的艺术特点。3.用水粉、水彩颜料表现周围的事物,表达自己的兴趣与愿望。4.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通过植物籽粒,纤维线材、织物等材料的平面拼贴进行造型设计。 5.能运用紫沙泥等材料进行立体造型,并用水粉颜料加工、装饰。 二、教学任务、目标 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了解基本美术语言和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

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三、教学资源的开发 1、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教材中设计了许多的插图,形象、直观,切合教材内容,能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在教学中应当充分利用好。 2、合理利用网络资源。教学中围绕教学内容,合理地设计安排,指导学生在网络上查找资料,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丰富知识,拓展视野。 3、积极调动社会资源。提示指导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有助于对知识的理解。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在家长的指导和帮助下,提高预习能力,巩固知识。 四、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应将学习内容与生活经验紧密联系起来,强调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术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 2.多种形式,组织学生认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人类社会的丰富性,并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同时,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热爱,对世界多元文化教育的宽容和尊重。 3.采用多种办法,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以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将创新意识转化为具体成果的能力。通过综合学习和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探究与发现,找到不同知识之间的关联,培养学

五年级地方课程教案60996

五年级地方课程教案(安全) 怎样保护自己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应对敲诈、勒索、盗窃等行为 2. 引导学生树立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和防范能力 3. 让学生认识到应对突发事件,不仅需要有效的方法,也需要勇气和智慧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介绍小学生自我保护的科普读物、宣传网站;制作课件,显示教科书有关内容及收集、查阅到的相关资料 学生准备: 收集本校或身边的类似案例,特别是一些自我保护的成功案例 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1. 教师利用身边发生过或学生听说过的案例引入,并出示教材提供的案例,提醒学生要提高预防各种侵害的警惕性,树立自我保护意识,遇到异常情况时机智地保护自己。 2. 引导交流,学生还知道哪些类似的案例,结果如何?有何启示? 二.模拟体验 1. 设定情景,让学生在设定的敲诈、勒索等情境中,通过个人思考、同桌交流等形式进行简单总结和归纳应对、保护的办法,教师根据需要进行点拨。 2.阅读理解,阅读“天天提醒”和“小学生自我保护歌”,了解抢劫易发生的地点及受害人群,理解和掌握正确应对危险的方法。 三.讨论提高 1. 小组讨论:在家里遇到盗窃分子,应该怎么办?

2. 师生共同总结并展示讨论结果,教育学生遇到异常情况,一定要沉着冷静,机智灵活地寻求帮助或自我保护 四.拓展延伸 1. 观察图片,让学生判断有无危险,方法是否得当 2. 讨论正确的处理方法 教后反思: 在这节课中,同学们谈论了发生在本校或身边的类似案例,在听与谈的过程中,尤其是一些自我保护的成功案例学会了遇到异常情况,一定要沉着冷静,机智灵活地寻求帮助或自我保护。 2.远离校园暴力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和了解校园暴力,学会必要的应对措施 2.引导学生认识语言暴力的危害,规范个人言行 3. 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同学之间的矛盾和纠纷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搜集、查阅相关校园暴力的资料等。制作课件,显示相关案例等内容 学生准备: 搜集身边的校园暴力事件 教学注意事项 1. 从学生身边入手,进行正面教育 2. 要让学生认识到:同学之间要和睦相处,不要激化矛盾 教学设计 一.以学生为源,从“我”导入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第1课色彩的对比 教学目标: 1、认识色彩的对比,使学生能利用对比色来装点自己的生活。 2、进行对比色的涂色练习。 教学重点: 认识色彩的对比。 教学难点: 如何运用对比色。 课前准备: 学生:你认为什么是对比色,在生活中哪里能见到对比色? 教学用具: 教师:课件。 学生:水粉颜料,毛笔,调色盘,笔洗,报纸,抹布。 教学思路: 本课首先通过欣赏,使学生感受到对比色的强烈,在观察色轮表发现哪些颜色是对比色,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明白补色的关系,最后通过实践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过程: 1、欣赏: (1)出示课题——“万绿丛中一点红”。 (2)比较: 相同的主体,不一样的背景,两幅图有什么不同. 2、发现: (1)当一种颜色出现在另一种颜色上,人们在视觉上便会比较两种颜色.当两种颜色相差得远时,就会特显出另一种颜色.这就是对比了. (2)观察色轮,发现三原色中任何两色相混所得的间色与另一原色互为对比色,即互为补色关系。 (3)在色相环上,直线相对的两种颜色配合,会产生强烈的对比。如红与绿、橙与蓝、黄与紫都称为对比色。 (4)引导学生欣赏课例,通过欣赏使学生认识到强烈对比使画面响亮,生气勃勃,可以更形象更生动地衬托出主体。 3、实践: (1)用对比色组织一幅画面。(利用生活中的点线面以及和色彩的结合) (2)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4、学生的作品展评:根据本节课的要点开展点评。 教学反思: 学生通过观察色轮表明白了对比色,从作业反馈看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对比色的知识,但还有个别同学在具体的实践中没有很好地运用色彩对比,把几种对比色混合在一起反而没能很好地表现出对比的强烈。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美术下册《学画松树》名师教案

《学画松树》名师教案 教材分析 本课为五年级下册“中国写意画法”小单元中的第三课。教材精选了两幅国画名家描绘松树的作品,以及一幅黄山迎客松的摄影作品。其中,两幅国画作品从不同角度表现了不同的松树形态特征:金农的《百木之长》主要表现松树的苍劲屈曲、姿态优美的感觉,而胡也佛的《迎客松》表现的是松树在贫瘠的山石缝中生长的坚韧、挺拔、舒展的形象。本课的重点就是通过对比、欣赏、实践,引导学生学习用水墨画的形式表现松树。在松树的表现中,知道如何把握枝干的一般表现方法,如何理解“树分四岐”以及如何用“品”字形结构表现松针是很重要的。松针的画法以中锋用笔,运笔方向有向心和离心两种基本方式,这是表现好松树的基础。教材中提供了相关分解图,对用笔方法、用墨方法也有比较明确的引导,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很好的帮助。 学情分析 通过前两课的学习,学生对水墨画的工具、材料的特性有了比较直观的体验与感受,尤其是对用笔、用墨的方法有了基本的了解,具备了进一步表现中国水墨画的能力。但是由于国画这种艺术形式不是一招一式便能掌握的绘画技能,它需要长时间的反复练习巩固。 教学思路 教学目标 1.了解松树的外形特征和精神象征,结合墨色变化、用笔方法学画松树。

2.通过欣赏名家作品,了解如何用笔墨表现松树的枝干、松针等特点,尝试运用笔墨表现松树枝干形态和松针组合特点。 3.体会松树不屈不挠的精神,感受用水墨表现出的松树的美。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运用墨色变化、用笔方法表现松树的树皮皴法、枝干形态和松针组合特点。 教学难点:巧妙地运用墨色的变化和用笔方法表现松树的特征。 教学准备 教师: 课件,准备国画所需要的工具材料。 学生:带齐毛笔、调色盘、墨汁、宣纸等工具。 教学过程 (一)微课导入 1.让学生观看微课并思考。 画面中老师画的是什么?用什么工具材料画的?先画了什么后画了什么? 2. 引入课题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用中国画水墨的方法来画松树。(板书) (二)深入学习 一、对比欣赏 1、出示迎客松图片,分析其造型特点。 2、出示胡也佛《迎客松》,对比迎客松图片有什么区别。 二、学习枝干画法 1.出示一组松树的摄影图片,感受松树的形态特征引导学生观察讨论松树的枝干特点(根部粗分枝细,两边不对称,前后有遮挡,表皮不光滑,有疤结……) 2.观察画家是如何描绘松树枝干形态的 出示松树笔墨作品,师生共同分析讨论总结画法: (1)中锋干笔勾枝干 (2)“树分四岐”,前后有遮挡,左右不对称 (3)侧锋淡墨皴树皮,有虚实变化,中间圆两边长 教师随机示范枝干画法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美术下册《学画松树》教学设计

《学画松树》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通过多媒体欣赏了解松树的构造及组成部分,并能够掌握国画干笔中锋勾勒及墨色的变化,提高学生国画的鉴赏能力及绘画能力。 2.通过欣赏照片和国画松树的对比,了解国画松树的表现方法,并通过教师演示,掌握竹子的绘画方法及绘画步骤。 3.通过欣赏、表现国画松树,探索用水墨自由创松树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和创造精神。通过画松树,感受并学习松树身上所体现出来的顽强、挺拔、刚毅的品格。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美好愿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松树干、松树麟以及松针的画法。 教学难点:巧妙运用各种国画技法表现有创意的“可爱的动物”并能画出有一定意境。 课前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准备国画颜料、生宣纸、调色盘、毛笔、墨汁,毡子等国画用具。搜集松树的树叶实物或照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接诗游戏。 师:上课前请同学们和我玩个游戏,叫接诗游戏。我说上句看看同学们能不能猜到下一句: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你知道这句诗是赞美什么的诗句? 生:“松树”。那这句诗说明松树有什么样的性格呢?(顽强、挺拔、刚毅的品格) 师:那今天我们一起用国画的形式画一画松树。 引出课题——学画松树。 二、观察欣赏 多媒体出示松树照片与国画松树的对比,提出问题:

1.现实中的松树与国画松树有什么区别? 2.国画松树是怎样表现的? 3.你觉得国画松树的绘画步骤是什么?先画什么?然后呢? (1)一般以扇状、车轮状、马尾状来表现同一单元的密集松针。以“品”字形结构合成一组松针。 (2)画松针时用笔要挺劲,有疏密变化,并有浓淡层次感。 三、尝试体验 通过刚刚欣赏教师演示,让学生尝试体验其中用笔用墨的方法。(包括中锋运笔、侧锋运笔,两者相结合的方法。用墨汁调出不同深浅的墨色,焦、重、浓、淡,轻。)教师巡视指导并提出问题。你在尝试中遇到了哪些问题? 你觉得松树哪部分比较适合运用中锋运笔?侧锋运笔呢?(叶子适合中锋干笔,在后面的染色环节可以运用湿笔侧锋来画)。 四、欣赏分析 1.欣赏 师:请同学们欣赏国画作品,小组交流讨论回答下面的问题。 (教师把班级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放置一幅国画松树) 分析所欣赏国画松树的作画流程。 (1)分析运用了哪些松针的表现方法。 (2)画面中还运用了哪些颜色?在你的国画颜料中找一找叫出它们的名字。 (藤黄、花青、曙红、赭石、三绿、酞青蓝等。)学生分析时引导学生可以对照画面举例分析。 2.联想创造 通过前面所学及尝试得到的经验,在生宣纸上临摹或写生一幅松树画面。教师巡视指导。 3.自评互评 教师请学生展示最后完成的绘画作品,并请学生说说对自己作品的想法。其他同学给他好的建议,教师做最后指导评价。

冀教版五年级美术教案

第1课哆来咪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敏锐的感受能力,提高艺术综合素质; 2认识色彩、形体渐变的规律,感受色彩、形体的秩序美; 3学会恰当调配颜色和较均匀地着色的方法; 4掌握立体造型的简单方法。 教学重点: 学习巧妙地将音高、色彩、形体的渐次推移融合在一起,借助音乐旋律感受、体验到生活以及艺术作品中由于形和色渐次变化所产生的一种韵律、节奏的美感。 教学难点: 对形体、色彩渐变韵律有感性认识,并能够调出渐变的色彩 教学准备:玻璃杯7个,颜料等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1.课件出示战国时的编钟欣赏并讲一讲它的历史。 2.学生闭上眼睛一起欣赏优美的编钟乐曲。教师出示渐变色的图片。 3.想一想它为什么能发出不同的音高,形成美妙的旋律? 4.教师小结:因为青铜钟的大小渐次变化,所以敲击不同的音阶产生了优美的旋律。 课件出示关于编钟的图片。 二、分组制作 出示七个透明玻璃瓶、水,并在瓶中随意加入不等量的水,请学生敲一敲瓶子听听声音。 2.思考如何利用水和瓶子做出能敲出渐次变化的音高。讲解规则:七人为一组,小组讨论后,看哪组最快想出一个办法并做好。 3.敲一敲、听一听、调一调,听听音准吗?讲一讲为什么能敲出渐次变化的音高。 4.师生小结:瓶中的水量渐次变化就能产生音高的逐渐变化。相同的物体,空间越小音调越高,空间越大音调越低。 5.请学生在这七个水瓶中加入同等量的色水,看看发生了什么变化?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6.师生小结:因为每个瓶子里的水是渐次变化的,所以加入同等量的颜色后色彩就发生了渐次变化。 三、装饰美化 1.思考如何将这七个能敲出音高变化的水瓶,装饰成漂亮的打击乐器“水瓶琴”。 2.装饰要简单,装饰物过多会影响水瓶琴的发音。每个瓶子所贴的装饰 物要一样多,以免影响水瓶琴音高的准确性。 四、即兴表演 小组同学用“水瓶琴”敲打一首简单的曲子,比一比哪组音最准、曲子最优美,哪组的“水瓶琴”最漂亮。

《挺拔的松树》教案

《挺拔的松树》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图画中的多边形图形。 2.能使用多边形工具绘制各种多边形。 3.能运用多边形工具进行创作。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看书、动手操作、观察演示、倾听讲解以及合作交流等多种学习活动,掌握画图软件中的多边形工具的使用方法,通过创作环节,熟悉多边形在图形表达信息方面的应用,提升用计算机软件工具画图的素养,培养创新意识。 2.通过图画作品的展示和交流,学生对自己和他人作品进行评价等活动,提升学生的交流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2.提倡学生手脑并用,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画图程序中的多边形工具,掌握多边形工具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 运用多边性工具进行图画创作。 教学用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出示图片)老师这里有几副图,大家来看一下,然后想想这些图形都是用什么工具来画的呢? 这些图形都是用多边形工具画出来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多边形工具的使用方法。 二、知识新授 1.学生主动探究,发现问题。

请你们在工具箱中找一找,试一下,看看哪个工具可以画这多边形? 学生尝试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发现为题,提高学习兴趣,主动探究。) 2.教师主导、点拨,加深学生学习印象。 3 许多同学在工具箱中已经发现了“多边形”工具可以画出多边形。但是,我发现有的同学在使用过程中却遇到了一些困难,有的同学认为“多边形”工具不是很“听话”。下面老师为同学们做一次示范,看看怎样才能使“多边形”工具“听话”。 教师演示用多边形工具画一颗挺拔的松树,同时讲述多边形工具的使用方法。教师按课本“跟我来”中的操作步骤,为学生演示画出一颗挺拔的松树。 提问:通过刚才的演示,同学们有没有什么发现? (树形的最后一条边不需要自己画,只要在最后一点出处双击鼠标左键,计算机会自动将最后一条边画好。) 提问:那谁能总结一下多边形工具的使用方法呢? 学生试着用自己的语言,组织回答。 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总结出多边形工具的使用方法:一拖、二点、三双击。 3.学生上机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教师巡视、指导。 三、课堂评价: 教师展示部分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 四、课后小结: 学生结合前面学过的知识,试着画一画课本“做一做”.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集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集 第 1 课 万绿丛中一点红 教学过程: 1 、欣赏: ( 1 )出示课题 ——“ 万绿丛中一点红 ” 。 ( 2 )比较 : 相同的主体 , 不一样的背景 , 两幅图有什么不同 . 2 、发现: ( 1 ) 当一种颜色出现在另一种颜色上, 人们在视觉上便会比较两种颜色. 当两种颜色相差得远时 , 就会特显出另一种颜色

这就是对比了 . ( 2 )观察色轮,发现三原色中任何两色相混所得的间色与另一原色互 为对比色,即互为补色关系。 ( 3 )在色相环上,直线相对的两种颜色配合,会产生强烈的对比。如 红与绿、橙与蓝、黄与紫都称为对比色。 ( 4 )引导学生欣赏课例,通过欣赏使学生认识到强烈对比使画面响亮,生气勃勃,可以更形象更生动地衬托出主体。 3 、实践: ( 1 )用对比色组织一幅画面。 ( 2 )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4 、学生的作品展评:根据本节课的要点开展点评。 教学反思: 学生通过观察色轮表明白了对比色,从作业反馈看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对比色的知识, 但还有个别同学在具体的实践中没有很好地运用色 彩对比,把几种对比色混合在一起反而没能很好地表现出对比的强烈。 教学反思: 第 2

色彩的和谐 教学过程: 1 、引导欣赏: ( 1 ) 播放录象,欣赏生活中的邻近色画面 ( 2 ) 出示课题 ——“ 色彩的和谐 ” 。 ( 3 ) 复习对比色,比较邻近色与对比色的区别。 2 、目标发展: ( 1 ) 什么是邻近色?(出示色轮)

在色环上,相邻近的色彩,称为邻近色。如: 黄 —— 黄绿 —— 绿 红紫 —— 紫 —— 蓝紫 黄橙 —— 橙 —— 红橙 ( 2 ) 寻找邻近色(师生互动) A 、 家居图片 B 、 生活图片 C 、 建筑图片

五年级地方课教案

《节约一滴水、珍惜一粒粮》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互动学习,使学生懂得浪费粮食、浪费水资源的严重性和节约粮食、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节俭意识,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2、通过学习使学生养成积极主动了解国家大事,关注社会动态,并能结合实际进行经常性的反思,从而提高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养成教育训练点: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反思意识。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课堂前奏 1、同学们,你们平时关注新闻报道吗?你能和老师说说你最近听到或看到哪些新闻吗? 2、学生自由说自己最近听到的新闻。 新闻前沿 1、下面老师带领大家走进新闻前沿,关注我国民生,了解时事动态。 2、出示西南五省旱灾图片,教师进行新闻报道。 校园视角

1、现在我们再把视角转向我们校园,看看我们的校园发生了什么。 2、出示校园中学生在洗涮时费用水的视频资料。 3、除此之外,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事件? 4、学生自由谈一谈。 畅谈感想 1、刚才老师发现有些同学可能有话要说(学生在观察上面的图片时可能会发出一些惊叫或是一些笑声,教师可以仔细观察然后引导学生把看图片时的情形表达出来),那就请你把刚才的情感表达出来吧! 行动在线 1、精打细算 从刚才的图片中,可能有的同学还没有意识到我们节约的重要性,那们现在老师想请大家算一笔帐。 (1)一毫升的水大约是20滴。一个水龙头滴水,1小时就滴水800毫升,像这样计算,你知道一个水龙头一年滴水多少毫升吗?(7008000毫升) (2)一个人每天喝水量约为2500毫升,照此计算,这一年的滴水可以使多少人得以生存一天吗?(约2803人)(3)如果我国13亿人每人每天节约一滴水,可以让多少人生活一天吗?(约520000人)可以让多少人生活一年?(约1424人)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案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目录 第1课形的魅力 (2) 第2课形体的组合 (4) 第3课抽象的雕塑 (6) 第4课学构图 (8) 第5课静物写生 (10) 第6课喜怒哀乐 (12) 第7课夸张的脸 (14) 第8课神奇的肥皂粉 (16) 第9课写意蔬果 (19) 第10课写意动物 (21) 第11课学画松树 (23) 第12课十二生肖 (25) 第13课风筝的魅力 (27) 第14课微观世界 (29) 第15课会亮的玩具 (31) 第16课小布偶 (33) 第17课电脑美术——对称图形 (35) 第18课旅游节 (37) 第19课舞台上的布景 (39) 第20课珍爱国宝--古代的青铜艺术 (41)

第1课形的魅力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形状是构成美术作品的基本元素之一。掌握形状的概念和形式,并学会应用各种形状来组成艺术画面。 2、通过学习活动,学生初步在学习中体会造型元素--形的魅力,尝试自己动手,运用构成原理创造各种画面。并从中体会到乐趣。教学重难点: 1、认识形状的概念和形式。 2、学会运用各种造型组成画面。 教具学具:彩纸、挂历纸、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1、欣赏各种平面形状 师问:看了这些形状,你们能给它们归类吗?为什么? 2、导入课题:《形的魅力》 二、发展阶段: 1、《形的魅力》的特点(学生讨论找规律) 展示各种形状。 师问:请找一找它们有什么规律(学生讨论) 师小结:形是构成美术作品的基本元素之一。(点、线、形状、色彩等) 2、形的分类(知识窗内容) 几何形(三角形、正方形、矩形、椭圆形、多边形等)自由形(随手画的形状) 3、形的特点(外形和骨式的变化): 有规则:几何形、几何直线形、几何曲线形、 无规则:不规则形、自由直线形、自由曲线形

五年级美术课教案

第1课《色彩的对比》 教学目标: 1、认识色彩的对比,使学生能利用对比色来装点自己的生活。 2、进行对比色的涂色练习。 教学重难点: 1、认识色彩的对比。 2、如何运用对比色。 教具学具:水粉颜料,毛笔,调色盘,笔洗,作业纸、报纸,抹布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欣赏:(1)出示课题——“万绿丛中一点红”。(2)比较:相同的主体,不一样的背景,两幅图有什么不同。 2、发现:(1)当一种颜色出现在另一种颜色上,人们在视觉上便会比较两种颜色。当两种颜色相差得远时,就会特显出另一种颜色。这就是对比了。 (2)观察色轮,发现三原色中任何两色相混所得的间色与另一原色互为对比色,即互为补色关系。 (3)在色相环上,直线相对的两种颜色配合,会产生强烈的对比。如红与绿、橙与蓝、黄与紫都称为对比色。 (4)引导学生欣赏课例,通过欣赏使学生认识到强烈对比使画面响亮,生气勃勃,可以更形象更生动地衬托出主体。 3、实践:用对比色组织一幅画面。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四、作业展评 五、课后拓展:运用所学色彩知识设计一张贺卡,送给自己的好朋友。

第2课《色彩的和谐》 教学目标: 1、认识邻近色,掌握邻近色的调配规律。 2、用邻近色进行涂色练习。 3、感受色彩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 1、认识邻近色并掌握其调色方法。 2、如何运用邻近色表现出和谐的色彩搭配和完整的画面效果。 教具学具:水粉颜料,毛笔,调色盘,笔洗,作业纸、报纸,抹布。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引导欣赏:(1)欣赏生活中的邻近色画面(2)出示课题——“色彩的和谐”。 (3)复习对比色,比较邻近色与对比色的区别。 2、目标发展: (1)什么是邻近色?(出示色轮) 在色环上,相邻近的色彩,称为邻近色。如:黄——黄绿——绿红紫——紫——蓝紫黄橙——橙——红橙 (2)寻找邻近色(师生互动) A、家居图片 B、生活图片 C、建筑图片 (3)欣赏画家作品,找出邻近色,并说说邻近色在画面中产生的效果:和谐

教案人教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第11课学画松树

教学内容第11课学画松树教学课时总第14 课时第 1 课时 学习目标1、了解松树的外形特征和精神象征,结合墨色变化、用笔方法学画松树。 2、通过欣赏名家作品,学生能够了解如何用笔墨表现松树的枝干、松针等特点,尝试运 用笔墨表现松树枝干形态和松针组合特点。 3、学生能够体会松树不屈不挠的精神,感受用水墨表现出的松树的没。 教学重点运用墨色变化、用笔方法表现松树的树皮、枝干形态和松针组合特点。 教学难点巧妙的运用墨色变化和用笔方法表现松树的特征。 教学准备毛笔、调色盘、墨汁等工具。 教学过程修注栏 一、(引导阶段) 树身:画树身首先要建立圆柱体概念,在写意画中圆柱体概念很重要,概念就 是难点,难点既要重视又可以突破,这就是中国画与西洋画不同,可以自由想象。 画皮要清楚光源和概念,龙鳞可以画在正中,也可以画在一边,主要根据光源的变 化而确定,也可以不太规则,浓淡结合,鳞与点墨结合,这样不呆板。 松针:松针的形态有全开,有半开,有小半开,有扇形。可以由内往外画,也 可以由外往内画,画一朵松针比较容易,画一组松针就比较难,初学者注意避免交 汇黑点,尽量画得自然一些。 出枝:出枝首先是把握枝条向上长的规律,先向上,即使被大量的松针压弯下 来,它的小枝还是向上翘着的,但是像马尾松可以是下垂的。松树出枝与画竹出枝 是一样的,只是竹子出枝是直线三角,而松树出枝是带有弧度的三角。 树根:注意不要对称,树根不是向左就是向右长,不要两边变成等距离,否则 画出来的根就很呆板,姿态就不优美。 一、严谨的教学态度。 龚老师的教学态度非常严谨,课前准备充分,课堂思路清晰,技能技法术语专业, 没有教学遗漏现象;另外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把握得当,课堂结构合理,循序渐 进,层层深入,没有知识性错误,说明龚老师在课前认真透彻地研究过教材,提前 反复研究哪些方法学生更容易接受,哪些范画更适用于教学,并绘制出许多范画供 学生分析,下足了功夫。 二、教学方式具有开放性。 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本节课突出美术课的趣味性,充分发挥美术教学 特有的魅力,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情意和认知特征相适应,呈现活泼多样的形式和 教学方式,改变美术课过去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 对美术课良好的态度,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1、教学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书本上固有的知识,龚老师根据教学需要,绘制更能体现 山石技法的范画,让学生理解的更为透彻,提高视觉感觉能力,激发参与活动的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