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14绪论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任务:
揭示温病的本质 研究有效的防治措施
二、温病学的地位
1、是中医学理论的主要组成部分 病因、发病、辨证方法、诊治手段
2、能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 历史及现实中的作用
3、是进行中医科研的重要内容 急诊、传染病及感染性疾病的诊疗方面
三、温病学发展概况
——源于《内经》、发展于《伤寒论》、形成于明清
(一)战国至隋唐时期--萌芽阶段 1、对温病的因证脉治有了初步认识 (1)病名:
以上的病因认识对后世有重大的影响。
(3)证候: 当时的文献中对温病的证候表现都指出了热的特点。
《灵枢·论疾诊尺篇》:“尺肤热盛,脉盛躁者病温也。” 《素问·评热论》:“有病温者汗出辄复热,而脉躁疾不
为汗衰,狂言不能食。” 《伤寒论》:“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可见,当时已经强调了温病热象偏重的特点。
(4)预后: 《素问·玉版论要篇》:“ 病温,虚甚死 。”
(5)治疗: 《素问·至真要大论》:“热者寒之”、“温者清之” 《伤寒论》:提出清热、攻下、养阴等法为温病治疗学
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晋代的《肘后备急方》、唐代的《千金要方》、《外
台秘要》记载了一些防治温病的方剂:如黑膏方、萎蕤汤、 大青汤及犀角地黄汤等。
创新论--六气皆从火化,六经传变皆是热证 立新法--治以寒凉为主,法当表里双解 订新方--制双解散、防风通圣散等表里双解剂
关上土衰兼木旺,尺中搜便不流通
色诊 青主寒痛瘀惊风,赤主热火戴阳证。 黄湿脾虚白虚寒,黑肾虚饮寒痛瘀。
诊断歌诀 表寒证:伤寒恶寒身发热,鼻塞无汗咳紧浮。
中分恶风脉浮缓,头项强痛自汗出。
表热证:表热热重恶寒轻,微渴有汗咽肿红。 咳痰粘稠脉浮数,舌红苔黄银翘通。
伤寒心法要诀 中風傷衛脈浮緩, 頭項強痛惡寒風, 病即發熱汗自出, 鼻鳴乾嘔桂枝功.
他认为运用《伤寒论》辛温发散的经方治疗外感疾病不 能一成不变,而必须根据发病地区,发病季节和病人平 素体质的差异而灵活变化。
(2)强调热病治疗应以寒凉药为主,法当表里双解
金元时代随着医学界学术争鸣的兴起,温病学才有 了新的发展,在温病的理法方药方面有了重大突破。其 中贡献最大的医家是金元四大医家之一的刘河间, 其贡 献主要表现为:
傷寒傷營脈浮緊, 頭疼身痛惡寒風, 無汗而喘巳未熱, 嘔逆麻黃湯發靈
中風浮緊遍身痛, 頭疼發熱惡寒風, 乾嘔無汗兼煩躁; 傷寒身重乍時輕, 浮緩嘔逆無汗喘, 頭疼發熱惡寒風, 煩躁而無少陰證, 營衛同病大青龍. .
针灸经络腧穴歌诀 手太阴肺经穴歌 手太阴肺十一穴,中府云门天府列, 次则侠白下尺泽,又次孔最与列缺, 经渠太渊下鱼际,抵指少商如韭叶。
中诊 浮脉 浮脉,举之有余。按之不足(脉经)。如微风吹鸟背
上毛。厌厌(微弱)聂聂(轻貌)。如循榆荚(素问)。如水漂 木(崔氏)。如捻葱叶(黎氏)。 [体状诗] 浮脉惟从肉上行,如循榆荚似毛轻。
三秋得令知无恙,久病逢之却可惊。 [相类诗] 浮如木在水中浮,浮大中空乃是芤。
拍拍而浮是洪脉,来时虽盛去悠悠。 浮脉轻平似捻葱,虚来迟大豁然空。 浮而柔细方为濡,散似杨花无定踪。 [主病诗] 浮脉为阳表病居,迟风数热紧寒拘。 浮而有力多风热,无力而浮是血虚。 寸浮头痛眩生风,或有风痰聚在胸。
因此,当时对温病的认识还比较笼统、朴素,把所 有的外感热性病均称为伤寒,温病只是伤寒范围里的一 种类型。
wk.baidu.com (二)宋至金元时期--成长阶段
1、治疗学上的新突破-突破了伤寒论的一些框框
客观上病种的增加 促使医家探求新的治法
主观上认识的深入
(1)主张灵活远用经方 宋朱肱提出,使用经方必须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变化。
了解温病学的定义、学习温病学的意义。 了解温病学的发展概况,熟悉主要温病学家如吴又可、叶天 士、薛生白、吴鞠通、王孟英等人的学术成就。
第一章 绪论
一、温病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1、定义:温病学是一门研究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预
防和诊治方法的一门学科。 温病发生发展规律(病因、病理、传变)
2、对象: 防治手段(诊断、治疗、预防)
一、背诵原文的重要性
中药 明朝龚延贤的药性歌括四百味
1. 人参味甘,大补元气,止咳生津,调容养卫。 2. 黄芪性温,收汗固表,托疮生肌,气虚莫少。
金元时期《药性赋》 诸药赋性,此类最寒。 犀角解乎心热;羚羊清乎肺肝。
方剂 辛温解表 麻黄汤:
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 发热恶寒头项痛,喘而无汗服之宜。 桂枝汤: 桂枝汤治太阳风,芍药甘草姜枣同, 解肌发表调营卫,表虚自汗正宜用。 九味羌活汤: 九味羌活用防风,细辛苍芷与川芎, 黄苓生地加甘草,发汗祛风力量雄。
来诊时症见:恶寒消失,发热不退,朝轻暮重,神 识模糊,似清似睐,时有谵语,不思饮食,小便色黄, 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滑数。 (要求:作出诊断、辨证、分析证候,拟出治法及方药)
三、温病学与五个字
温病 温病学 温、热、火、暑、毒
温病学多媒体教学课件
— —绪论
承德医学院 中医临床基础教研室
主讲:王莉
【要求】
二、辨证论治能力的培养
李某,男,28岁,工人,于1992所4月23日就诊。 病史:患者五天前,因野外作业,淋雨后当晚起病。
初为恶寒少汗,身体微热,午后较重,头身酸重,肢倦 乏力,胸闷脘痞,不欲饮食。在当地就诊,按“感冒”论治。 投以中药辛温之剂及西药“百服宁”口服治疗。药后汗出, 发热曾一度消失,但第二天又复如是,病情日渐加重。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所说“温病乃起”是温病名称的 最早记载。“其病温厉大行,远近咸苦”、“民乃厉,温病乃 作”。
(2)病因:
I、伏寒化温说 《素问·生气通天论》提出“冬伤于寒,春必病温”。
II、感受厉气说 《肘后备急方》 :“岁中有厉气,兼夹鬼毒相注,名曰
温病”。 《诸病源候论》:提出温病是因“人感乖戾之气而生病”。
(6)预防: 《素问·刺法论》:“正气存内”、“避其毒气”。 《千金要方》: “天地有斯瘴疠,还以天地所生之物防 备之”。
晋唐以前的医学文献中主要是把温病隶属于伤寒之 中。
《素问·热论篇》:“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 《难经·五十八难》:“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 温,有热病,有温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