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14绪论

合集下载

温病绪论

温病绪论
特点: 1.对温病有了初步的认识。 1.对温病有了初步的认识。 2.但温病学尚无专门的著作,有关温病病名、 2.但温病学尚无专门的著作,有关温病病名、 病因、症状、治疗、预防的记载,均散见 于中医历代文献之中。 3.与温病学有关的著作:《内经》、《难 3.与温病学有关的著作:《内经》 经》、《伤寒论》等 伤寒论》
宋——金元时期小结 ——金元时期小结 对温病的认识有较大提高 逐步摆脱伤寒学说的束缚 为温病自成体系奠定了基础 因此,这一阶段为温病在理、 因此,这一阶段为温病在理、法、方、药 上开始有突破, 上开始有突破,特别是在治疗学方面有了 新见解。 新见解。
(三)成熟阶段(明清时期)
特点: 1.理论日臻完善 1.理论日臻完善 2.治疗不断丰富 2.治疗不断丰富 3.总结了一套比较完整的辨证论治理论和方 3.总结了一套比较完整的辨证论治理论和方 法。
3、《伤寒论》有关论述: 伤寒论》 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太阳病,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对温病的概念和特点已有初步的认识。 阳明病治疗的白虎汤、诸承气汤等在温 病治疗运用也很普遍
4、晋.王叔和《伤寒例》的论述 、晋.王叔和《伤寒例》 王叔和《伤寒例》 王叔和《伤寒例》提出:寒邪“中而 即病为伤寒, 即病为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 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的观点,提出 的伏寒化温说对后世医家影响很大。 提出“时行之气”概念,即非时之气, 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对后世创立新感温 病和瘟疫学说很大影响。
(三)明清时期(1 (三)明清时期(1) 明代医家汪石山提“新感温病” 明代医家汪石山提“新感温病”之说, 认为除了“冬伤于寒,春必病温” 认为除了“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的伏气 温病外,尚有“ 温病外,尚有“不因冬月伤寒而病温 者…… 此新感之温病也。” 此新感之温病也。”

温病学-1 绪论

温病学-1 绪论
(1)病名:《内经》中记载了温病的病名 )病名: 内经》 (2)病因: )病因: I、伏寒化温说 、 II、感受厉气说 厉气说 、感受厉气
(3)证候表现: )证候表现: 突出邪热亢盛的证候特点 突出邪热亢盛的证候特点 邪热亢盛 强调与伤寒的不同 热象重, 与伤寒的不同: 强调与伤寒的不同:热象重,易 伤津
(二)宋金元时代—成长阶段 宋金元时代 成长阶段
—突破了《伤寒论》的一些框框 突破了《伤寒论》 突破了
1、治疗学上的新突破
(1)主张灵活运用经方 ) (2)强调治疗热病应以寒凉药为主 )
2、理论上的新进展 、理论上的新进展
划清了温病与伤寒的界限
(三)明清时期——形成阶段 明清时期 形成阶段
其主要的标志有: 其主要的标志有:
2、著名温病学家及其著作思想 、
(1)吴又可 )吴又可——《温疫论》 《温疫论》
本书成书于崇祯末年,为我国第一部温疫专著。 本书成书于崇祯末年,为我国第一部温疫专著。其主 第一部温疫专著 要贡献如下: 要贡献如下:
杂气” 病 因:创“杂气” 说。 无问老少强弱,触之者即病。 流 行:“无问老少强弱,触之者即病。” 感染途径:邪自口鼻而入。 感染途径:邪自口鼻而入。 受邪部位:邪伏膜原。 受邪部位:邪伏膜原。 治 疗:以逐邪为第一要义。
2、版
重印了大批古代原著 新编了多种温病专著 出版了各类温病学教材
3、对温病学诊治理论的现代研究 、
卫气营血实质的研究 舌苔变化生理、 舌苔变化生理、病理学的研究 辨证分型规律的探讨 治法方药作用机制的实验室研究
4、大力开展对温病治法方药的研究 、
其主要贡献是专门系统阐述了湿热 病的因证脉治 论述较深刻, 因证脉治, 病的因证脉治,论述较深刻,辨证较 详尽,特别是对湿热之邪在上 详尽,特别是对湿热之邪在上、中、 下三焦的辨治进行了系统的论述 的辨治进行了系统的论述, 下三焦的辨治进行了系统的论述,丰 富了温病学的内容。 富了温病学的内容。

温病学课件:绪论

温病学课件:绪论
温 病学
教学要求
【掌握】明清时代吴又可、叶天士、薛生 白、吴鞠通、王孟英等医家对温病 学的主要学术贡献。
【熟悉】温病学发展简史,尤其是近现代研 究与发展的概况。
【了解】温病学的概念和任务。
人类历史上 重大传染病
SARS
一、温病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温病学是研究温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诊 断和防治的一门临床学科。
(三)明清时期
薛生白《湿热病篇》• 是专论湿热性温病 的病因病机和辨证 论治的著作,进一 步丰富了温病学内 容。
(三)明清时期
吴鞠通 《温病条辨》
▼总结创立了三焦辨证纲领 ▼系统论述了多种温病的传
变和证治 ▼总结或创立了许多治疗温
病的有效方剂。
(三)明清时期
王孟英《温热经纬》: 以轩歧仲景之文为经,
叶天士--《温热论》、《临证指南医案》 名桂,号香岩。为临床家,其著作不多,但对后 世影响甚大,被称为“温病大师”,是建立温病 其主要贡献有: 指明新感温病病因是温邪
阐明了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 创立了温病卫气营血辨证纲领 发展丰富了温病的诊断方法 确立了温病各阶段的治疗大法 《温热论》为温病学奠基之作

叶薛诸家之辩为纬”,
除了辑录了《内经》、
《伤寒论》的有关原文
外,重点选编了温病学
的代表著作,并作了较
深刻的阐。
明清时期小结
吴有性 叶桂
薛雪
《温疫论》 《温热论》 《湿热病
篇》
吴瑭
《温病条 辨》
王士雄 《温热经 纬》
第一部温 病专著, 温病学雏 形
创卫气营血 说,阐明温 病机理,指 导辨治
立湿热专 论,丰富 温病理论
订新方-制双解散、防风通 圣散等表里双解剂

《温病学》教学大纲

 《温病学》教学大纲

南京中医药大学《温病学》教学大纲总学时63学时开课对象中医、中西医结合、针灸推拿专业前言温病学是一门研究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诊治方法的临床学科。

温病学的理论和诊治方法具有指导临床工作的实际意义。

温病学是中医专业的必修课,是中医学的理论和诊治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温病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诊治温病的基本技能,为诊治温病和其他有关疾病打下基础。

本课程的内容主要由二个部分组成:其一是温病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主要介绍温病学的发展史、温病的概念、病因发病、辨证、诊法、治疗和预防等;其二是讨论主要温病,包括风温、春温、暑温、湿温、伏暑、秋燥、大头瘟、烂喉痧等病的病因病理、传变规律、辨证论治。

教学目的要求和内容上篇第一章绪论【目的要求】(一)了解温病学的定义、学习温病学的意义。

(二)了解温病学的发展概况,明确温病学是在对外感热病认识不断深入的基础上,为适应医疗实践的需要而形成的。

(三)了解对温病学形成发展有重大影响的著作如《内经》、《难经》、《伤寒论》、《千金要方》等和医家如朱肱、刘河间、郭雍、王安道等人对温病学发展的主要贡献,熟悉主要温病学家如吴又可、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王孟英等人的学术成就及其代表著作。

【教学内容】一、温病学的定义。

二、温病学研究对象和任务。

三、温病学的发展概况(一)战国~晋唐时期(介绍该阶段对温病的认识及《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肘后方》、《千金要方》等著作对温病的主要论述)(二)宋~金元时期(介绍朱肱、刘河间、郭雍、王安道等主要学术思想及代表著作)(三)明清时期(介绍张凤逵、吴又可、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王孟英等人的主要学术思想和代表著作)(四)近现代温病学理论的发展四、温病学教材的主要内容和学习研究方法第二章温病的特点、范围和分类【目的要求】(一)明确温病的概念。

(二)掌握温病的特点。

(三)了解温病的范围及命名依据。

(四)熟悉温病的分类。

1温病学绪论2012.5 (1)

1温病学绪论2012.5 (1)
白陪
丰富和发展了温病学的诊断内容。 确立了温病不同阶段的治疗原则。
3. 薛生白——《湿热病篇》
薛生白(1681--1770) 名雪,江苏吴县人,博览群 籍,精于医术,著有《湿热 病篇》《医经原旨》,被后 世誉为“医之不朽者也”。
《湿热病篇》主要学术贡献
立湿热病专论 系统论述湿热性温病的病因病机 辨证论治。
讨论
正确评价寒温之争 学术争鸣 温病学与伤寒论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四) 近现代研究与发展
何廉臣《重定广温热论》,《全国名医验案 类编》 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 吴锡璜《中西温热串解》 丁甘仁《喉痧证治概要》、《丁甘仁医案》
提高阶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 1 温病学理论广泛用于临床 2 理论研究 3 教育 4 古籍整理 5 实验研究
《温疫论》
1.明末 吴又可 第一部传染病
专著《温疫论》 专论温病之先河,立杂气致 病学说, 创疏利透达之法。
《温疫论》的主要学术贡献
病因: 杂气说: “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 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 病机:邪从口鼻而入、始客膜原、九 传说
治疗: “以祛邪为第一要义” , 创疏利透达,制 达原饮
温病学的主要内容
三部分: 总论---概念、病因、辨证、诊法、治法 各论---各种温病的辨证论治 附篇---原著选读
学习方法: 突出重点精讲难点 联系临床拓展应用 指导自学提高能力 熟读背诵原著
温病学发展对策:
进一步加强临床研究,规范中医对感染性疾 病的诊断、辨证、治疗标准 挖掘针对病原体特异性的治疗 深化温病学理论的基础研究,创立新的学术 理论 加强温病学理论的临床拓展应用研究

温病学-绪论

温病学-绪论
• 与温病学有关的著作:《内经》、《难经》、 《伤寒论》等
1、《内经》有关论述
• 温病病名最早见于 《黄帝内经》
•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 “初之气,地气迁,气乃
大温,草乃早荣,民乃厉, 温病乃作”。
(1) 关于温病的病因: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冬伤于寒,春必病温”。
此为伏气温病—最早的理论依据。
崇河间”之说。
(二)宋—金元时期(5)
• 元代王安道进一步将温病与 伤寒区分开来。
• 提出“温病不得混称伤寒”
• 故清代医家吴鞠通称其“始 能脱却伤寒,辨证温病”

庞安时 朱 肱

刘完素

王安道
变通仲景治法 创新论 反对墨守经方 立新法
制新方
温病不能混称 伤寒
变革前期
变革仲景法 力争脱却伤寒
温病渐从伤寒体系中分离
宋—金元时期小结
• 对温病的认识有较大提高 • 逐步摆脱伤寒学说的束缚 • 为温病自成体系奠定了基础
(三)明清时期(1)
特点:
• 理论日臻(zhen-)完善 • 治疗不断丰富 • 总结了一套完整的辨证论治理论和方法
(三)明清时期(2)
➢明代医家汪石山提出 “新感温病”之说
➢认为除“冬伤于寒,春必 病温”的伏气温病外
《灵枢.热病篇》:“泻其热而出其汗,实其阴以补 其不足。” —对温热病的治疗具有普遍意义,尤其治温病祛邪 为先,补阴为要的原则对后世具有重要影响。
(6)有关治则的论述—《素问•至真要大论》
“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 “热淫于内,治于咸寒,佐以甘苦”
“湿淫于内,治以苦热,以苦燥之,以淡泄之” “热者寒之”;“燥者濡之”等。
2、《难经》有关论述

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  绪论

小 结 温病理论源《 温病理论源《内》、《难》, 成长阶段在金元。 脱却伤寒王安道, 寒凉先河刘河间。 明代又可《温疫论》 明代又可《温疫论》, 发病学说破旧藩。 叶氏吴瑭论温病, 卫气营血三焦添。 薛氏孟英湿热研, 理论体系臻完善。
2、汉代:伤寒论
《伤寒论》:提出清 伤寒论》 攻下、养阴等法、 热、攻下、养阴等法、 方为温病理论的形成 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其辨证方法也为后世 卫气营血辨证提供了 依据。
3、晋 唐
《诸病源候论》: 诸病源候论》 提出温病是因“ 提出温病是因“人感乖戾 之气而生病” 之气而生病”。 肘后备急方》 《肘后备急方》、唐代的 千金要方》 《千金要方》、《外台 秘要》 秘要》记载了一些防治 温病的方剂:如黑膏方、 温病的方剂:如黑膏方、 萎蕤汤、大青汤及犀角 萎蕤汤、 地黄汤等。 地黄汤等。
(二)某些急性感染性疾病:
如:肺、肝胆、泌尿、消化等系统的感染。
(三)非传染及感染的某些发热性疾病:
如中暑、亚败、急白等。
(四)目前尚无定论的某些发热性疾病。
1999年全国第6 1999年全国第6次传染病年会上将 中华医学会传染病协会改为感染 病协会为标志,正式将传染病与 感染病的内涵与国际接轨。
三、温病学的概念
(一)概念
温病学是 研究温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诊治和预防方法的
临床 学科
(二)学科性质 临床学科( 1.临床学科(√) 经典学科( 2.经典学科(×) 基础学科( 3.基础学科(√) 临床基础学科( 4.临床基础学科(?)
四、温病学的地位
(一)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温病发病率仍较高, (二)目前温病发病率仍较高,是严重 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类不可忽视的疾病 (三)抗菌素不能解决所有的温病问题 (四)是指导临床其它学科的别:鉴别 4.用:应用

高等教育出版社《温病学》名词解释

高等教育出版社《温病学》名词解释

高等教育出版社“十二五”规划教材《温病学》名词解释一览第一章绪论1、寒凉派金元时代医学上的学派之一,其代表人物是刘完素,认为疾病多因火热而起,倡“六气皆从火化”之说,治疗上主张以寒凉药为主,后世称为寒凉派。

2、温病学温病学是研究温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预防和诊治的一门学科。

3、广义伤寒把伤寒作为所有外感热病的总称,如《难经五十八难》中说:“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

”4、戾气明代吴又可提出的温疫病因,认为温疫并非风寒暑湿等六气所感,而是自然界中独特的致病物质“杂气”所致,其中致病暴戾的称为“戾气”。

第二章温病概念1、温疫指温病中具有强烈传染性并可引起流行的一类疾病。

2、天行指病名,即流行病,也叫时气、时行。

3、时行之气出自王叔和《伤寒例》,是指非其时而有其气的反常之气。

4、新感温病凡感受当令之邪,感而即发,初起病发于表,以表热证为主的温病。

5、伏邪温病凡感受外邪,过时而发,初起病发于里,以里热证为主的温病。

6、新感引动伏气温病初起即见里热症状,又有表证者。

传统认为这是原有伏邪内伏,又感受时令之邪而发,故称为新感引动伏气。

7、温病是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

8、温毒一为病因,系指温热毒邪而言;一指病名,指感受温热毒邪而引起,除具有一般急性热病的临床见证外,还具有局部红肿热痛、溃烂或肌肤有显著斑疹等特征。

第三章温病病因与发病1、温邪指外邪中具有性质属热、致病迅速、病位有别等特点的一类病邪。

包括风热、暑热、湿热、燥热病邪以及温毒、戾气等。

2、伏寒化温根据《素问》中“冬伤于寒,春必病温”,认为冬感寒邪,伏于体内,郁久化热而形成的温热性质的温邪。

3、天受见于《温疫论》,指通过空气传染。

4、传染见于《温疫论》,指通过接触传染。

5、邪伏少阴是伏气温病的一种类型,一般指冬伤于寒,寒伏于少阴,而有少阴亏虚者。

6、邪舍营分是伏气温病的一种类型,一般指营分素虚而邪伏于营分,因新感外邪引动而致内伏营分之邪外发。

温病条辨绪论

温病条辨绪论
某些病原体产生了抗药性
– 结核病耐药菌株严重流行,结核病每年造成300 余万人死亡。
整理ppt
8
WHO警告!——新的不治之症不断出现
近25年来又确认了38种新的病原微生物和传染 病。(病毒20,细菌9,寄生虫、立克次体及 相关感染病9)
– 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IV )引起爱滋病(1983) – 感染人数已达2400万,其中400万人已死亡。
整理ppt
19
宋前混沌期
《难经》将温病纳入广义伤寒之中
– 五十八难: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 湿温,有热病,有温病。
– 为后世温病不能从伤寒中脱颖而出设 置了理论上的障碍;
整理ppt
20
宋前混沌期
《伤寒论》
– “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 “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 – “太阳中热者,暍是也”
– “风温,湿温等温病,误作伤寒发汗者,十死无一 生”。对温病的治疗有初步的新认识。
整理ppt
24
宋前混沌期
对温病的病因、病机病理、临床表现、诊断与 鉴别诊断、治疗、预后、预防等概念还十分模 糊;
资料零星地散在医籍中; 其医家及医籍对温病尚无明确认识,仍宗伤寒
一派,一花独放。
整理ppt
25
金元萌发期——尚未将温热病从伤寒病单 列出来
的基础; 《温热经纬》集诸家之长,上溯《素问》、《灵枢
经》、《伤寒论》,下集明清吴中温病学家学说之 大成。
整理ppt
30
近代温病
孟河学派—江苏武进孟河丁甘仁为代表 的温病学家,《丁甘仁医案》、《喉痧 证治概论》;
何廉臣--《全国名医验案类编》、《重订 广温热论》
整理ppt
31
现代

1.温病学绪论

1.温病学绪论

时代背景


战国至两汉时期,由于大小战争接连不断,社 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因为战争屠杀,使大批 劳动者死亡;社会动乱,劳动人民也无法安心 生产;加之统治者要维持战争,就要尽量搜 括,赋役繁重。 所以,一向为经济文化中心的黄河流域,已经 变成了比较落后的地区,使中国经济文化中心 进一步转移到长江流域的中国南方。


王履,字安道号畸叟, 又号抱独老人、奋翁, 约生于公元1332~1391 年。元末明初画家,医 学家。江苏昆山县人, 学医于朱丹溪,是其门 人,尽得朱氏之学。 著有《医经溯洄集》对 后世温病学影响较大。
46

《古今医统》称王安道“学究天人,文章冠 世,极深医源,直穷奥妙”。《四库全书提 要》称其“实能贯彻源流,非漫为大言以夸 世者”。充分说明王氏之学于医学理论颇有 造诣,其探讨医理强调对临床实践的指导作 用,治学严谨,立论有据。著有《医经溯洄 集》、《百病钩玄》、《医韵统》等,现唯 有《医经溯洄集》行于世,是其代表著作。


黄河流域“天下犹未平,洪水横流,泛滥于 天下,草木畅茂,禽兽繁殖,五谷不登,禽 兽伤人,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孟子 ·滕文公上》)。 《管子·度地》篇中已提到水、旱、风雾雹 霜、疠(疫病)、虫等害。 《礼记》 “孟春行秋令,则民大疫”

两汉、新莽、魏晋、南北朝:旱、水、虫、 饥、雹、风、疫、地震八灾搔扰。 东汉王充,字仲任,生活于公元27~97年, 会稽上虞人。《论衡·命义》中说:“饥馑 之岁,饿者满道,温气疫疠,千户灭门。”
“温病不能混称伤寒”


吴氏在《温病条辨·自序》中说:“至王安 道,始能脱却伤寒,辨证温病。”王安道第 一个从理论上突破了《伤寒论》用辛温解表 法治疗温病的框框,阐明了温病的辨证与治 法。 吴氏也指出“惜其论之未详,立法未备。”

第14课温病的辨证(上)

第14课温病的辨证(上)

第14课温病的辨证(上)1.卫气营血辨证(上)①卫气营血的生理概念(1)气上节课呀,咱们讲了气的生成、分布和它的功能。

可以看出来呀,咱们所指的气,实际上都是指的一身之气,不过从它不同的功能,从不同的角度,又可以给它命以不同的名称,实际上起作用的,还是一身之气。

那么这个一身之气,它和脏腑之间是什么关系?气和脏腑之间是什么关系?因为中医理论是以五脏为核心,通过经脉联系六腑和体表组织、器官相联系,是这么个大系统。

那么,脏腑是核心,它和气是什么关系?可以说,一身之气,叫产生,叫来源,都行。

一身之气是不是来源于脏腑?如果没有脏腑这些有形脏器,它就不可能有气了。

那么这些脏腑它们的功能活动要不要依赖气?要。

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就可以说,人体的脏腑,既是气(一身之气)所产生的基地,因为气来源于脏腑。

同时反过来说,它又是一身之气各种功能活动的具体体现。

这气,它的功能体现在哪些方面呢?体现在各个脏腑的功能活动方面。

它推动血液运行,这就是心气嘛,它通过心脏,通过这个实质脏器来完成的。

这主一身之气,要通过肺的宣发肃降,是通过肺脏这个实质脏器来完成的。

没有实质脏器,气不可能完成它的功能,也不可能产生。

但是没有气,也就不可能有脏腑。

气没有了,脏腑的功能活动也就停止了。

所以它们之间是这种辩证的关系,(一身之气——脏腑),互相依存,谁也离不开谁。

是这么一种辩证的关系。

咱们回到咱们的题目来。

那么叶天士为什么用卫气营血辨证,而且卫气营血里边主要是气和血?为什么用气来辨证呢?也就是说,外感热邪可以导致各个脏腑、经络功能失调。

它不仅涉及到某一个脏腑。

为什么不用脏腑辨证?用脏腑为什么辨不了温病?脏腑辨证、八纲辨证,早就有啊!当然了,你用卫气营血辨证也离不开脏腑。

但是它为什么不用脏腑辨证?又来一个卫气营血?因为这个气的概念非常广啊,这涉及的范围很广,它可以包括所有脏腑的功能。

那就是说,外感热邪导致人体脏腑功能的失调,统称都叫“气分证”,都叫气病。

温病学知识点新.

温病学知识点新.
阴重的特点。
八、温毒病邪和疠气的概念,致病特点。 (1)温毒病邪的概念、形成。(2)温毒病邪主要致病特点。 温毒病邪能引起局部红肿热痛或溃烂、斑疹的特点。
九、疫疠病邪及其致病特点 (1)疫疠病邪的概念、形成特点。(2)疫疠病邪主要致病特点。(3)疫疠病邪具有强烈传染性,并能引起疾病播散、流行 的特点。十、温病病因学的实际意义。
临床辨证求因、审因论治。
十一、体质因素在温病的区分及其意义。
体质因素对于人体抵抗温邪能力的影响。十二、新感温病和伏邪温病的概念、临床意义。
新感温病和伏邪温病初起证候和传变的不同。以风热病邪和伏寒化温病邪所致温病的初起证候表现为例,说明温病有发于表和 发于里的区别。
第三章温病的辨证本章为温病的核心理论,重点突出温病的传变规律,临床辨证思维方法。一、卫气营血辨证与三焦辨证理论 的源流。 与《内经》“营卫气血”和“三焦”概念的联系与区别。 二、卫气营血辨证 1.卫分证的概念、病机、证候表现、辨证要点。 (1)卫分证的概念。(2)卫分证的主要证候类型。(3)卫分证的病理特点和辨证要点。(4)不同温邪所致卫分证证候表 现。(5)卫分证所处的病变阶段和转归。 2.气分证的概念、病机、证候表现、辨证要点。 (1)气分证的概念。(2)气分证形成来路。(3)气分证涉及的脏腑和主要证候类型。(4)气分证的病理特点和辨证要
2.中焦的证候及其病机、辨证要点。 (1)阳明热炽的主要证候、病理及其辨证要点。(2)阳明热结的主要证候、病理及其辨证要点。(3)湿热困阻脾胃证的主 要证候、病理及其
辨证要点。(4)区分中焦燥热证和中焦湿热证的脏腑病位和病机要点。 3.下焦的证候及其病机、辨证要点。 (1)足少阴肾的主要证候及其辨证要点;(2)足厥阴肝的主要证候及其辨证要点。(3)肾阴耗损证和阴虚动风证的病理; (4)下焦证的邪正 对比和在温病发展过程中所处的阶段。温病“心中憺憺大动”机理。 4.上焦证、中焦证、下焦证病机的联系和相互传变。 四、卫气营血与三焦辨证的意义

温病学复习要点

温病学复习要点

温病学复习要点温病学复习要点名词解释:1.新感温病:简称"新感”,是指感受当令病邪实时⽽发的⼀类温病。

初起病变多在表,⼀般⽆⾥热证,发病以发热、恶寒、⽆汗或少汗、头痛、咳嗽、苔薄⽩、脉浮数等卫表证候为主。

病情较伏邪温病轻,病程短。

2.伏邪温病:⼜称伏⽓温病,简称“伏邪”。

是指感邪后未实时发病,邪⽓伏藏,逾时⽽发的温病。

阴精不⾜的体质易患伏邪温病,即所谓:“藏于精者,春不病温。

”习称冬不藏精,春必病温。

病发初期即显现出⼀派⾥热证候,若⽆外感引发,⼀般⽆表证。

以⾼热、烦燥、⼝渴、尿⾚、⾆红等⾥热内郁证候为主要表现。

病情较重,病程较长。

3.分消⾛泄:是指针对病在上、中、下三焦⽓机郁滞、痰湿内阻的病机特点,⽤⾟开苦泄之品宣展⽓机,清化三焦⽓分痰热或湿热的治疗⽅法,适⽤于邪留三焦,⽓化失司,所致痰热、湿浊阻遏的证候。

代表⽅如温胆汤加减,或以叶天⼠所说的杏、朴、苓之类为基本药。

4.暑厥:暑热炽盛时,适逢⼈体正⽓虚弱,尤期在⼩⼉稚阴稚阳之体,暑热可直中⼼包⽽猝然神昏肢厥。

5.暑风:亦称“暑痫”,指暑热直⼊肝经⽽突发痉厥。

6.暑瘵:指暑热炽盛犯及肺,甚⾄损伤肺络,⽽骤然咯⾎、衄⾎、咳嗽⽓促。

7.伏暑:是夏季感受暑湿病邪,伏藏体内,发于热冬季节的急性热病。

其特点是初起即有⾼热、⼼烦、⼝渴、脘痞、苔腻等暑湿郁蒸⽓分证,或为⾼热、烦躁、⼝⼲不甚渴饮、⾆绛苔少等热炽营分见证。

8.⼤头瘟:是感受风热时毒所致的急性外感热病。

其特点为初起见邪犯肺卫和热毒壅盛证候,临床常见憎寒壮热,头⾯或咽喉红肿热痛表现。

本病多发⽣于冬春两季。

9.烂喉痧:是感受温热时毒引起的急性外感热病。

其临床特征为咽喉肿痛糜烂,肌肤密布。

.本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易引起流⾏;多发⽣于冬春两季。

10.湿热疫:是由湿热性质的疠⽓所引起的急性外感热病。

其特点为初起以疠⽓遏伏膜原的表现为主要证候,临床常见寒热交作,苔⽩厚腻如积粉,脉不浮不沉⽽数等表现。

11.暑燥疫:是由暑燥淫热之疠⽓所引起的急性外感热病。

《温病学》总论 PPT课件

《温病学》总论  PPT课件
医学课件 28
病变部位—认为其内不在脏腑,外不在体表经络, 即半表半里,膜原是也,伏于膜原之邪或外出于 表,或入于里,有九传之说 病邪性质—具有强烈传染性,种属、脏腑选择性 “是氣也,其來無時,其著無方,眾人觸之 者,各隨其氣而為諸病焉。” “某氣專入某臟腑經絡,專發為某病,故眾 人之病相同,非關臟腑經絡或為之證也。 “牛病而羊不病,雞病而鴨不病,人病而禽 獸不病,究其所傷不同,因其氣各異也”
医学课件 16
(二)宋—元代(公元960—1368年)成长阶段 韩祗和《伤寒微旨论》 庞安时《伤寒总病论》 郭雍《伤寒补亡论》 朱肱《类证活人书》 刘完素 王安道《医经溯洄集》
医学课件
17
《伤寒论》对温病学发展的推动作用
• 六经辨证学说对后世创立的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 辨证有很大的启发 • 《伤寒论》中许多治法方剂,如清热(白虎汤)、 攻下(承气汤)、养阴(竹叶石膏汤)等法等法 为后世温病的治则治法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医学课件 12
《伤寒论》提到了温病这一名称,但与现在温病涵 义不同,为伤寒误汗后的坏证。
《伤寒论》的六经辨证学说对后世创立的卫气营血 辨证和三焦辨证有很大的启发 《伤寒论》中未提出温病的具体治法方药,但许多 治法方剂,如清热(白虎汤)、攻下(承气汤)、 养阴(竹叶石膏汤)等法为后世温病的治则治法发 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医学课件 22
王安道《医经溯洄集》 “傷寒即發於天令寒涼之時,而寒邪在表,閉 其腠理”;“溫病、熱病後發於天令暄熱之 時……無寒在表”。因此强调“溫病不得混稱 傷寒”。 ——真正把狭义伤寒和温病分开,并从病 因学角度把温病与伤寒予以区别。认为伤寒与 温病的发病机理迥然不同,温病属里热外发, 即使有表证亦多为里热郁表所致。 ——吴瑭称其“始能脫卻傷寒,辯證溫病”

《温病学》教学大纲

《温病学》教学大纲

《温病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温病学(中文)课程编码:学时与学分:4学分/72学时先修课程: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伤寒论、金匮要略等适用专业(方向):中医学五年制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温病学是中医临床基础学科的重要课程,它研究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诊治和预防方法,对指导温病的诊治有很强的临床实用性,同时,温病学的理论和诊治方法在中医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临床各科发热性病证的诊治也有指导意义。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以“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为核心的温病理论体系和常见温病的诊治技能,培养学生治疗温病注重病证结合、以证为主的临床思辩能力;了解明清时代主要温病医家的学思想及近代本学科的学术动态。

它的任务在于揭示温病的本质,研究对临床各种发热性病证的辨证论治方法。

教学内容分为总论、各论和附篇三大部分:从绪论至第六章的总论部分为温病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主要介绍温病学和温病的概念、历代医家对温病病因与发病的认识以及现代研究概况、温病辨证纲要和防治方法;从第七章至第十章的各论部分为常见温病的辨证论治,主要介绍各种温病的病因病理、传变过程、诊断要点、辨治原则、病证归类和辨证治疗以及临床运用;从第十一章至第十三章的附篇部分选讲《温热论》、《湿热病篇》和《温病条辨》,主要介绍温病名家的主要学术思想,加深对温病理论精华的理解。

根据本学科的特点,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个环节:1.加强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

2.注意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和比较。

3.本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可结合临床见习。

4.适当运用投影、视频图片、幻灯等手段进行多媒体教学。

二、基本教学内容和学时安排绪论2学时目的要求【掌握】明清时代吴又可、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王孟英等医家对温病学的主要学术贡献。

【熟悉】温病学发展简史,尤其是近现代研究与发展的概况。

【了解】温病学的概念和任务。

教学内容1.温病学的研究对象、任务;明确温病学的性质及其在中医学中的地位。

不可不学的中医四大经典之一《温病学》

不可不学的中医四大经典之一《温病学》

不可不学的中医四大经典之一《温病学》第一单元绪论1、温病名称的最早记载――《素问·六元正纪大论》2、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认为温病的致病原因主要是感受“厉气”3、明末吴有性编著了我国医学史上第一部温疫病专著――《温疫论》4、清代温病四大家:叶桂(叶天士),薛雪(薛生白),吴瑭(吴鞠通),王土雄(王孟英)5、叶天士蓍《温热论》,被誉为“温热大师”,提出了“卫气营血”的辨证论治理论和“辨舌验齿、”“辨斑疹白培”6、薛生白蓍《湿热病篇》,对湿热之邪在上、中、下三焦的辨证和治疗进行了系统论述。

7、吴鞠通蓍《温病条辨》,形成以“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论治体系。

8、王孟英著《温热经纬》9、清代喻昌(字嘉言)蓍《尚论篇·详论瘟疫以破大惑》第二单元温病的概念一、温病――是由感受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多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

二、范围:风温,温热,温疫,温毒,暑温,湿温,秋燥,冬温,温疟《温病条辨》三、分类:1、温热类温病:风温、春温、暑温、秋燥、大头瘟、烂喉痧、暑燥疫治疗应以清热保津为原则湿热类温病:湿温、伏暑、湿热疫、霍乱治疗重在化湿透热。

2、根据发病特点分:新感温病和伏邪温病四、温病特点:1、有特异的致病因素――温邪2、多具传染性、浒性、季节性、地域性3、病程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4、临床表现具有特殊性第三单元温病的病因与发病一、病因:感受了外来的温邪1、共性:从外感受;性质属热;致病迅速;季节相关;病位有别2、各性(1)风热病邪:多发生于冬春季节,先犯肺卫;易伤肺胃阴津;病情变化迅速(2)暑热病邪:发病可径犯阳明;易于耗气伤津;易致闭窍动风;夹湿邪为患(3)湿热病邪:起病较缓,传变较慢,病势缠绵,易于复发;病位以脾胃为主;易困遏清阳,阻滞气机(4)燥热病邪:病位以肺为主,初起以肺卫见症为主;易致津液干燥,在病之初起时即可有较明显的津液干燥的表现(5)温热病邪:病初即导致里热证;病情较重而易闭窍、动风、动血;易耗伤阴液,后期多肝肾阴伤。

第1章 温病 绪论

第1章    温病 绪论

吴鞠通评“ 观其议论宏阔,实有发前人所未发,细查 其法,未免支离驳杂,大拟功过两不相掩。” 吴又可及他的《温疫论》表作成为明清时期温病学 的两大主流学派之一“疫性温病学说”的代表人物和代 表作。
病因:感受疠气
感邪途径:从口鼻而入
吴又可编撰温疫第一部专著 《温疫论》
部位:邪气伏于膜原 治法:祛邪为主 方剂:创制达原饮、三消散 考辨了几个字


3.在总结前人经验和自己丰富的临床经验基础上,创造性地发 展了温病的诊断学。 4. 确定了温病立法用药的基础 “ 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 气,…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 《幼科要略》为叶氏手定,对春夏秋三季伏气与新感温病作了 论述,内容精辟,切合实用,清代名医徐洄溪给予高度评价: “此卷议论和平精切,字字金玉,可法可传,得古人之真诠而 融化之,不仅名家,可称大家矣!敬服!敬服!”


王安道使温病从伤寒中分化出来,结束温病隶属伤寒的历史。 成为温病学自成体系的开端。完成了温病学史上的第二次飞 跃。
(三)形成阶段-明清时期
这一时期对温病的认识更加深化,理论上 日臻完善,治疗上不断丰富,创造性地总结出 比较完整的辨证论治理论和方法,使温病学成 为独立的学科体系。
涌现出一大批温病学家 刊印了大量温病学专著
(一)萌芽阶段(战国-晋唐)
这段时期温病学无专门的著作,有关温病病 名、病因、症状、治疗、预防的记载,均散见 于中医历代文献之中。温病学理论尚较简朴, 概念上温病与伤寒未有明确划分,仍是将温病 隶属于伤寒范围。
《黄帝内经》

病名: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民乃厉,温病乃 起。” 病因病理: 《素问·生气通天论》:“冬伤于寒,春必病 温。” 季节: 《素问·热论》:“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 者为病温,后夏至者为病暑。” 传染性: 《素问•刺法论》:“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 大小,病状相似。”

温病学--绪论 ppt课件

温病学--绪论 ppt课件
正气严重虚衰 是温热病死亡的原因
➢ 《素问ㆍ玉版论要》提出“病温,虚甚死”。
饮食不当是疾病愈后复起的原因
➢ “遗证”:《素问ㆍ热论》指出:“病热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 治疗当“视其虚实,调其逆从,可使必已”。
(7)预防
既强调正气御邪作用,又重视避免直接接触病邪:
➢预防原则:
《素问ㆍ刺法论》曰:“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不施救疗,如何可得
(一)治疗学上有了新突破:
(1)主张灵活运用经方
➢ 推阐仲景之旨: “张机正伤寒之法,而通之于春夏伤寒,更通之于冬月伤寒”。
➢ 变通其法,不泥于古方: 抨击对仲景方“竟不更张毫厘”的习俗, 主张“别立方药而不从仲景方”。
宋至金元时期
此时期对温病在理、法、方、药诸方面都有重大发展,促进了温病渐从伤寒体系中分化出来。
温病学--绪论
第一章 绪 论
湖北中医药大学 中医临床学院 温病教研室
一、温病学的定义与性质
(一)温病学 ?
研究对象
研究内容
性质
研究 温病 发生发展规律及其预防和诊治方法的 一门中医 临床 基础学科。
温者,热也
病因、病机 病理变化
预防、诊 断、治法
中医四大经典之一 (1)完整的理论体系 (2)全面的临床辨证论治方法
不相移易者?┅ ┅不相染者, 正气存内, 邪不可干, 避其毒气”。 ➢预防方药:
《备急千金要方》列出辟温方30余首,其剂型有药酒、丸、散、熏烧、搐鼻、 粉身、洗浴、佩带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难经》对温病的认识
➢对外感热病进行了分类:
《难经·五十八难》指出“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 病、有温病,其所苦各不同”。

温病14绪论

温病14绪论
了解温病学的定义、学习温病学的意义。 了解温病学的发展概况,熟悉主要温病学家如吴又可、叶天 士、薛生白、吴鞠通、王孟英等人的学术成就。
第一章 绪论
一、温病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1、定义:温病学是一门研究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预
防和诊治方法的一门学科。 温病发生发展规律(病因、病理、传变)
2、对象: 防治手段(诊断、治疗、预防)
强调寒温有别,伤寒与温病的病因病机截然不同, 不可混淆 温病学派 认为《伤寒论》“详于寒,略于温”,承气、白虎 虽可治温病,但远远不能概括温病的治疗。因而极 力主张“跳出伤寒圈子。” 创新论以“羽翼伤寒。”
(2)怎样理解温病学与《伤寒论》的关系
《伤寒论》是温病学形成的基础 温病学又是《伤寒论》的发展和补充
傷寒傷營脈浮緊, 頭疼身痛惡寒風, 無汗而喘巳未熱, 嘔逆麻黃湯發靈
中風浮緊遍身痛, 頭疼發熱惡寒風, 乾嘔無汗兼煩躁; 傷寒身重乍時輕, 浮緩嘔逆無汗喘, 頭疼發熱惡寒風, 煩躁而無少陰證, 營衛同病大青龍. .
针灸经络腧穴歌诀 手太阴肺经穴歌 手太阴肺十一穴,中府云门天府列, 次则侠白下尺泽,又次孔最与列缺, 经渠太渊下鱼际,抵指少商如韭叶。
来诊时症见:恶寒消失,发热不退,朝轻暮重,神 识模糊,似清似睐,时有谵语,不思饮食,小便色黄, 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滑数。 (要求:作出诊断、辨证、分析证候,拟出治法及方药)
三、温病学与五个字
温病 温病学 温、热、火、暑、毒
温病学多媒体教学课件
— —绪论
承德医学院 中医临床基础教研室
主讲:王莉
【要求】
其主要的学术思想有: a.瘟疫的治疗应根据上、中、下三焦病位,后以逐秽解
毒为主(《尚论篇》)
b.秋燥的性质与病证的诊断治疗(《医门法律》、《秋燥 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因此,当时对温病的认识还比较笼统、朴素,把所 有的外感热性病均称为伤寒,温病只是伤寒范围里的一 种类型。
(二)宋至金元时期--成长阶段
1、治疗学上的新突破-突破了伤寒论的一些框框
客观上病种的增加 促使医家探求新的治法
主观上认识的深入
(1)主张灵活远用经方 宋朱肱提出,使用经方必须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变化。
来诊时症见:恶寒消失,发热不退,朝轻暮重,神 识模糊,似清似睐,时有谵语,不思饮食,小便色黄, 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滑数。 (要求:作出诊断、辨证、分析证候,拟出治法及方药)
三、温病学与五个字
温病 温病学 温、热、火、暑、毒
温病学多媒体教学课件
—பைடு நூலகம்—绪论
承德医学院 中医临床基础教研室
主讲:王莉
【要求】
二、辨证论治能力的培养
李某,男,28岁,工人,于1992所4月23日就诊。 病史:患者五天前,因野外作业,淋雨后当晚起病。
初为恶寒少汗,身体微热,午后较重,头身酸重,肢倦 乏力,胸闷脘痞,不欲饮食。在当地就诊,按“感冒”论治。 投以中药辛温之剂及西药“百服宁”口服治疗。药后汗出, 发热曾一度消失,但第二天又复如是,病情日渐加重。
傷寒傷營脈浮緊, 頭疼身痛惡寒風, 無汗而喘巳未熱, 嘔逆麻黃湯發靈
中風浮緊遍身痛, 頭疼發熱惡寒風, 乾嘔無汗兼煩躁; 傷寒身重乍時輕, 浮緩嘔逆無汗喘, 頭疼發熱惡寒風, 煩躁而無少陰證, 營衛同病大青龍. .
针灸经络腧穴歌诀 手太阴肺经穴歌 手太阴肺十一穴,中府云门天府列, 次则侠白下尺泽,又次孔最与列缺, 经渠太渊下鱼际,抵指少商如韭叶。
创新论--六气皆从火化,六经传变皆是热证 立新法--治以寒凉为主,法当表里双解 订新方--制双解散、防风通圣散等表里双解剂
(4)预后: 《素问·玉版论要篇》:“ 病温,虚甚死 。”
(5)治疗: 《素问·至真要大论》:“热者寒之”、“温者清之” 《伤寒论》:提出清热、攻下、养阴等法为温病治疗学
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晋代的《肘后备急方》、唐代的《千金要方》、《外
台秘要》记载了一些防治温病的方剂:如黑膏方、萎蕤汤、 大青汤及犀角地黄汤等。
关上土衰兼木旺,尺中搜便不流通
色诊 青主寒痛瘀惊风,赤主热火戴阳证。 黄湿脾虚白虚寒,黑肾虚饮寒痛瘀。
诊断歌诀 表寒证:伤寒恶寒身发热,鼻塞无汗咳紧浮。
中分恶风脉浮缓,头项强痛自汗出。
表热证:表热热重恶寒轻,微渴有汗咽肿红。 咳痰粘稠脉浮数,舌红苔黄银翘通。
伤寒心法要诀 中風傷衛脈浮緩, 頭項強痛惡寒風, 病即發熱汗自出, 鼻鳴乾嘔桂枝功.
了解温病学的定义、学习温病学的意义。 了解温病学的发展概况,熟悉主要温病学家如吴又可、叶天 士、薛生白、吴鞠通、王孟英等人的学术成就。
第一章 绪论
一、温病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1、定义:温病学是一门研究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预
防和诊治方法的一门学科。 温病发生发展规律(病因、病理、传变)
2、对象: 防治手段(诊断、治疗、预防)
3、任务:
揭示温病的本质 研究有效的防治措施
二、温病学的地位
1、是中医学理论的主要组成部分 病因、发病、辨证方法、诊治手段
2、能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 历史及现实中的作用
3、是进行中医科研的重要内容 急诊、传染病及感染性疾病的诊疗方面
三、温病学发展概况
——源于《内经》、发展于《伤寒论》、形成于明清
(一)战国至隋唐时期--萌芽阶段 1、对温病的因证脉治有了初步认识 (1)病名: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所说“温病乃起”是温病名称的 最早记载。“其病温厉大行,远近咸苦”、“民乃厉,温病乃 作”。
(2)病因:
I、伏寒化温说 《素问·生气通天论》提出“冬伤于寒,春必病温”。
II、感受厉气说 《肘后备急方》 :“岁中有厉气,兼夹鬼毒相注,名曰
温病”。 《诸病源候论》:提出温病是因“人感乖戾之气而生病”。
他认为运用《伤寒论》辛温发散的经方治疗外感疾病不 能一成不变,而必须根据发病地区,发病季节和病人平 素体质的差异而灵活变化。
(2)强调热病治疗应以寒凉药为主,法当表里双解
金元时代随着医学界学术争鸣的兴起,温病学才有 了新的发展,在温病的理法方药方面有了重大突破。其 中贡献最大的医家是金元四大医家之一的刘河间, 其贡 献主要表现为:
(6)预防: 《素问·刺法论》:“正气存内”、“避其毒气”。 《千金要方》: “天地有斯瘴疠,还以天地所生之物防 备之”。
晋唐以前的医学文献中主要是把温病隶属于伤寒之 中。
《素问·热论篇》:“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 《难经·五十八难》:“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 温,有热病,有温病。”
中诊 浮脉 浮脉,举之有余。按之不足(脉经)。如微风吹鸟背
上毛。厌厌(微弱)聂聂(轻貌)。如循榆荚(素问)。如水漂 木(崔氏)。如捻葱叶(黎氏)。 [体状诗] 浮脉惟从肉上行,如循榆荚似毛轻。
三秋得令知无恙,久病逢之却可惊。 [相类诗] 浮如木在水中浮,浮大中空乃是芤。
拍拍而浮是洪脉,来时虽盛去悠悠。 浮脉轻平似捻葱,虚来迟大豁然空。 浮而柔细方为濡,散似杨花无定踪。 [主病诗] 浮脉为阳表病居,迟风数热紧寒拘。 浮而有力多风热,无力而浮是血虚。 寸浮头痛眩生风,或有风痰聚在胸。
一、背诵原文的重要性
中药 明朝龚延贤的药性歌括四百味
1. 人参味甘,大补元气,止咳生津,调容养卫。 2. 黄芪性温,收汗固表,托疮生肌,气虚莫少。
金元时期《药性赋》 诸药赋性,此类最寒。 犀角解乎心热;羚羊清乎肺肝。
方剂 辛温解表 麻黄汤:
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 发热恶寒头项痛,喘而无汗服之宜。 桂枝汤: 桂枝汤治太阳风,芍药甘草姜枣同, 解肌发表调营卫,表虚自汗正宜用。 九味羌活汤: 九味羌活用防风,细辛苍芷与川芎, 黄苓生地加甘草,发汗祛风力量雄。
以上的病因认识对后世有重大的影响。
(3)证候: 当时的文献中对温病的证候表现都指出了热的特点。
《灵枢·论疾诊尺篇》:“尺肤热盛,脉盛躁者病温也。” 《素问·评热论》:“有病温者汗出辄复热,而脉躁疾不
为汗衰,狂言不能食。” 《伤寒论》:“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可见,当时已经强调了温病热象偏重的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