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中一轮复习:6.1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PPT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精品课件:专题6-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专题6 │ 使用建议
6.要从电极名称的判断、电极材料的性质、离子的 放电顺序等方面去复习电解池,利用电子守恒法解决相 关的计算问题。 7.注意这部分内容以社会热点,例如能源危机问题、 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以及科技前沿动态为背景,以身 边的生活经验为情境命题是一个明显的动向,也是近几 年高考命题的重点,需要特别注意。
专题6 │ 使用建议
3.原电池与电解池的知识理论性、规律性较强,并且 概念较多,容易混淆,需要在加强理解的基础上准确记忆概 念的定义和实例。 4.新型燃料电池、熔融盐电池、二次电池的原理,电 极反应式和总反应式的书写都是高考中常常涉及的知识,是 重点也是难点。金属的析氢腐蚀和吸氧腐蚀的电极反应式的 书写或正误判断是常见的命题采分点,要注意从原理上去分 析掌握,并了解金属保护的方法。 5 .电解池的工作原理、电解的规律、电解的应用(包 括氯碱工业、铜的精炼、电镀、电冶金)等知识点较多,经常 与氧化还原反应、热化学方程式、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计 算等多个知识领域联合命题。
第18讲 │ 要点探究 要点探究
► 探究点一 反应热 焓变 【知识梳理】 1.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的比较
判断依据 反应物总能量与生成 物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放热反应 吸热反应
E反应物______ E生成物 >
E反应物______ E生成物 <
与化学键的关系
生成物分子成键时 生成物分子成键时 释放出的总能量 释放出的总能量 大于 反应物分子 ________ 小于 反应物分子 ________ 断裂时吸收的总能量 断裂时吸收的总能量
专题6 │ 使用建议
4.常见的化学电源的题目命题主要落脚点放在正负极材 料、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总反应式的书写上。而对于金属的 腐蚀与防护主要是放在了原电池的构成水膜的性质以及正极 反应式的不同上。 5.在电解池的编制中,重点对电解的原理与应用、电化 学的解题思路等进行了比较、分析与归纳,特别重视规律的 总结和方法的归纳,体现理论内容的系统性、逻辑性。 6.本专题最后设置了一套滚动卷,滚动范围是专题5、6。
第一轮复习第6章第1节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4. H2O2 和 H2SO4 的混合溶液可溶出印刷电路板金属粉末中的铜。 用 已知: Cu(s)+2H (aq)===Cu2 (aq)+H2(g) ΔH=+64.39 kJ· mol 2H2O2(l)===2H2O(l)+O2(g) ΔH=-196.46 kJ· mol 1 H2(g)+ O2(g)===H2O(l) 2 ΔH=-285.84 kJ· mol
(1)化学反应表现为吸热或放热与反应开始是否需要
点燃 加热无关,需要加热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如 C+O2=====CO2, 为放热反应),不需要加热的反应也不一定是放热反应。 (2)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均指化学反应。 ①浓 H2SO4、 NaOH 固体溶于水放热, 但不是放热反应; ②NH4NO3 溶于水时溶液温度降低,也不属于吸热反应。 (3)物质的能量(焓)越大,键能越小,越不稳定。
生成 2mol H2O(l) 3.书写 时要 释放571.6 kJ 的能量。
(1)注明反应条件:反应热与测定条件(温度、压强等)有关。
绝大多数反应是在25 ℃、101 kPa下进行的,可不注明。 (2)注明物质状态:常用 s 、 l 、g、 aq 分别表示固热
-1 -1 -1 -1
由此判断,正丁烷的燃烧热是( A.2 878 kJ·mol-1 C.1 746 kJ·mol-1
) B.2 658 kJ·mol-1 D.1 526 kJ·mol-1
解析:燃烧热的定义是1 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放出的
热量。本题中的稳定氧化物指的是CO2(g)和H2O(l),故A项正确。
得的结果偏低。
四、能源
五、盖斯定律 1.含义 不管化学反应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是相同的, 它只与反应体系的 始态 和 终态 有关,而与反应途径无关。 2.应用 间接计算某些反应(反应热无法直接测得)的反应热。 3.举例
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讲义】6.1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焓变反应热1.反应热和焓变(1)反应热是化学反应中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2)焓变是化学反应在恒压条件下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3)化学反应的反应热用一定条件下的焓变表示,符号为ΔH,单位为kJ/mol,定义式ΔH=H(生成物)-H(反应物)。
2.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1)从能量高低角度理解放热反应吸热反应对于放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总能量+放出的热量;对于吸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总能量-吸收的热量。
(2)从化学键角度理解热化学方程式1.定义表示参加反应物质的量和反应热的关系的化学方程式。
2.意义热化学方程式不仅能够表明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也能表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如2H2(g)+O2(g)===2H2O(l)ΔH=-571.6 kJ·mol-1:表示在25 ℃、101 kPa条件下,2_mol_H2(g)和1_mol_O2(g)生成2_mol_H2O(l)时放出571.6_kJ的热量。
3.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只表示物质的物质的量,化学计量数增大1倍则反应热也增大1倍。
1.易误诊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伴随着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2)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都是化学能和热能间的相互转化()(3)C(石墨,s)===C(金刚石,s)ΔH>0,说明石墨比金刚石稳定()(4)2H2O(l)===2H2(g)+O2(g)的焓变ΔH>0()(5)所有的燃烧反应都是放热反应,所以不需要加热就能进行()(6)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一定不能发生反应()(7)H2(g)+12O2(g)===H2O(l)ΔH1和2H2(g)+O2(g)===2H2O(l)ΔH2中的ΔH1=ΔH2()(8)H2(g)+12O2(g)===H2O(g)ΔH1和H2O(g)===H2(g)+12O2(g)ΔH2中的ΔH1=ΔH2()【答案】(1)×(2)×(3)√(4)√(5)×(6)×(7)×(8)×2.(1)1 mol CO气体完全燃烧生成CO2气体,放出283 kJ的热量,其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1节考点3盖斯定律反应热的计算课件
ΔH1<0 ΔH2<0
(3)两个有联系的不同反应相比 C(s)+O2(g)===CO2(g) ΔH1<0 C(s)+12O2(g)===CO(g) ΔH2<0 则 ΔH1____ΔH2。
【答案】(1)> (2)< (3)<
2
考点突破
利用盖斯定律计算反应热★★★★★
1.(2015·重庆卷,6)黑火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其爆炸的热化学方程
A.3a+b-c
B.c+3a-b
C.a+b-c
D.c+a-b
【答案】A
【解析】碳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①C(s)+O2(g)===CO2(g) ΔH1=a kJ·mol- 1,将另外两个热化学方程式进行编号,②S(s)+2K(s)===K2S(s) ΔH2=b kJ·mol- 1,③2K(s)+N2(g)+3O2(g)===2KNO3(s) ΔH3=c kJ·mol-1,运用盖斯定律,①×3 + ② - ③ 得 S(s) + 2KNO3(s) + 3C(s)===K2S(s) + N2(g) + 3CO2(g) ΔH = (3a + b - c)kJ·mol-1,则x=3a+b-c,故A正确。
①C4H10(g)===C4H8(g)+H2(g) ΔH1 已知:②C4H10(g)+12O2(g)===C4H8(g)+H2O(g) ΔH2=-119 kJ·mol-1 ③H2(g)+12O2(g)===H2O(g) ΔH3=-242 kJ·mol-1 反应①的 ΔH1 为______kJ·mol-1。
04
配套训练
1
夯实考点
【知识梳理】
1.盖斯定律及其应用 (1)内容:化学反应不管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是相等的,即化 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__始__态__和__终__态__有关,而与__反__应__的__途__径__无关。 (2)本质:盖斯定律的本质是__能__量__守__恒____定律。 (3)意义:间接计算某些反应的反应热。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名师新课标通用版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ppt课件
纠
返回目录
第17讲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提升 在有关反应热大小的比较与判断中要注意反应过
程中物理变化中的热效应。如物质溶解时的热效应:硝酸铵 溶于水时吸热,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时放热,浓硫酸稀释时 放热等。此外,弱电解质的电离以及盐类的水解要吸收热
❖ 典 量,若以醋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来测定中和热,则醋酸电 型 离吸收热量导致测量值偏小。 易 错 必 纠
第17讲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________(O2不限量)
►第1探7讲究考化向学三反应盖中斯的定3Δ能律.量H及变=反举化应_例热Δ_的_:H_计1_如算+__Δ_H2 。
返回目录
第17讲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考 向 互 动 探 究
—— 核心突破 ——
反应热的计算 1.依据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能量计算 ΔH=E 生成物-E 。 反应物
返回目录
第17讲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考 向
—— 核心突破 ——
互
动 探
反应热的本质
究 1.从微观的角度说,是旧化学键断裂吸收的热量与新
化学键生成放出的热量的差值,在图6-17-2中:
返回目录
第17讲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考 向 互 动 探 究
a表示断裂旧化学键吸收的热量。 b表示新化学键生成放出的热量。 c表示反应热。 2.从宏观的角度说,是反应物自身的能量与生成物的
解反应;②C和CO2、C和H2O(气)在高温下的反应; ③Ba(OH)2·8H2O与NH4Cl反应。
(2)放热反应:反应物总能量___>_____生成物总能量。该过 程中__化__学____能转化为___热_____能。常见的放热反应:①所有 的__燃__烧____反应;②酸碱中和反应;③金属与酸反应。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PPT
23
•
第一次作业∶p5Ex3(1)、(2)、(3)、(4)、(5)、(6)、 Ex4(1)、(2)、
•
作业布置∶
24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9
观察下列示意图:
HH
4 3 6 k J /m o l Cl Cl
2 4 3 k J /m o l
H
H
+
+
Cl
Cl
H Cl 4 3 1 k J /m o l
H Cl
➢ 你从图中发现了什么?
1、……
2、……
3、……
10
•反应热 焓变
都可以热量(或转换成相应的热量)来表 述,叫做反应热,又称为“焓变”。
小结∶
生成物的关系,而且表示了反应的热
•
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应注意∶
效应。
• 1、需注明反应的温度和压强。如在多少度,多少千帕;
如在常温(250c)、常压(101kpa)下,可不注明温度和
压强的条件;
• 2、应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固体一s,液体一l, 气体一g;
• 3、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不表示分子个 数。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对于相同的 反应,当计量数不同时,其△H不同。
A、 2CH4 ( g )+4O2 ( g ) = 2CO2 ( g ) + 4H2O ( l ) ΔH = +890 kJ/mol
B、 CH4 +2 O2 = CO2 + H2O C、 CH4 ( g )+2 O2 ( g ) = CO2 ( g ) + 2 H2O ( l )
(新课标)2015届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讲义 第六章 第1讲 化学能与热能课件
(× ) (√ ) (× ) (× )
(5)Na 转化为 Na 时,吸收的能量就是该过程的反应热 ( × )
解析 是物理变化过程,其能量变化不能称为反应热。
(6)水蒸气变为液态水时放出的能量就是该变化的反应热 ( × )
解析 是物理变化过程,其能量变化不能称为反应热。
(7)同温同压下,反应 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 件下的 ΔH 不同 ( × )
热能
、光能、电能等。通常
热效应
。
kJ/mol
。
3.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1)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相对大小的角度分析,如图所示。
吸
放
(2)从反应热的量化参数——键能的角度分析
(3)记忆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放热反应:①可燃物的燃烧;②酸碱中和反应;③大 多数化合反应;④金属跟酸的置换反应;⑤物质的缓 慢氧化。 吸热反应:①大多数分解反应;②盐的水解和弱电解 质的电离;③Ba(OH)2· 8H2O 与 NH4Cl 反应;④碳和 水蒸气、C 和 CO2 的反应。
D.此图中逆反应的热效应 ΔH= E1- E2<0, 所以逆反应为放热反应
题组一
1
2
题组二
解析
3
4
2.(2011· 海南, 11 改编)某反应的 ΔH= +100 kJ· mol ,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 叙述正确的是 ( )
-1
A.正反应活化能小于 100 kJ· mol-1 B. 逆 反 应 活 化 能 一 定 小 于 100 kJ· mol-1 C.正反应活化能不小于 100 kJ· mol-1 D.正反应活化能比逆反应活化能小 100 kJ· mol-1
题组一
1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6.1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课件新人教版
答案
-19基础(jīchǔ)梳
理
考点突破
3.(2016湖北武汉调研)二氧化碳的回收利用是环保(huánbǎo)领域
研究的热点课题。
(1)在太阳能的作用下,以CO2为原料制取炭黑的流程(liúchéng)如图所示。其
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CO2 经过催化氢化合成低碳烯烃。其合成乙烯的反应为
2CO2(g)+6H2(g)
第1节 化学反应(huàxué fǎnyìng)
与能量变化
第一页,共53页。
考纲要求:
1.了解化学(huàxué)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及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2.了解化学(huàxué)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了解吸热反应、放热反
应、反应热等概念。
3.了解热化学(huàxué)方程式的含义,能正确书写热化学(huàxué)方
kJ·mol-1
2.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fànɡ rè fǎn yìng)
(1)从化学键的角度分析。
第三页,共53页。
<
<
>
>
。
-4基础(jīchǔ)梳
理
考点(kǎo diǎn)
突破
(2)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比较。
类型
比较
定义
能量
关系
表示
方法
吸热反应
放热反应
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
∑E(反应物) <
∑E(生成物)
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
∑E(反应物) >
∑E(生成物)
ΔH>0
ΔH<0
图示
第四页,共53页。
-5基础(jīchǔ)梳
理
考点(kǎo diǎn)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