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原理报告
汽车发动机结构原理认知实验报告

本科生专业技能拓展训练项目实验报告活塞连杆组和曲轴飞轮组等组成ii配气机构:根据发动机的工作顺序和工作过程,定时开启和关闭进气门和排气门,使可燃混合气或空气进入气缸,并使废气从气缸内排出,实现换气过程iii燃料供给系统:根据发动机的要求,配制出一定数量和浓度的混合气,供入气缸,并将燃烧后的废气从气缸内排出到大气中去•iv润滑系统:是向作相对运动的零件表面输送定量的清洁润滑油,以实现液体摩擦,减小摩擦阻力,减轻机件的磨损。
v冷却系统:用是将受热零件吸收的部分热量及时散发出去,保证发动机在最适宜的温度状态下工作.Vi点火系统:气缸内的可燃混合气是靠电火花点燃的,为此在汽油机的气缸盖上装有火花塞,火花塞头部伸入燃烧室内.vii启动系统:发动机由静止状态过渡到工作状态,必须先用外力转动发动机的曲轴,使活塞作往复运动,气缸内的可燃混合气燃烧膨胀作功,推动活塞向下运动使曲轴旋转4、汽车发动机工作原理5、常用的汽车环保技术 i 通过氧传感器对喷油量进行闭环控制。
应用车型:所有的电喷发动机都采用此技术ii 采用缸内直喷技术(FSI )。
应用车型:迈腾、宝马760Li 。
iii 对点火提前角进行控制•应用车型:绝大多数电喷发动机都应用了此技术,做的比较 好的是宝马。
iv 曲轴箱通风.应用车型:全部车型。
v 二次空气喷射。
应用车型:绝大部分车型。
vi EGR 废气再循环控制。
EGR 废气再循环控制。
vii 汽油蒸汽排放控制(EVAP )。
应用车型:所有车型。
诚 减速断油控制。
应用车型:所有车型。
ix 可变正时和可变气门升程。
应用车型:应用此技术的车型很多,典型的是本田雅阁(VTEC )。
6收获与总结;通过这次小学期的大学生技能训练拓展,是我增长了很多知识。
由于选择了考研,所以势必会进气行程压缩过程 做工过程 排气过程导致很多限选课没有办法及时到场,但是老师很体贴我们,让我们选择了感兴趣的几节课去上了,在没有耽误考研复习的同时,也拓展了知识。
发动机原理实验关于万有特性的

西华大学实验报告开课学院及实验室:交通与汽车工程学院内燃机实验室 实验时间: 2011 年 月 日1、实验目的2、实验设备、仪器及材料3、实验内容3.1 一般实验(非上机实验):3.1.1实验方案设计与选择(设计性、创新性实验需写该项内容) 3.1.2实验原理及实验步骤(实验工作原理或实验的主要操作过程) 3.1.3实验记录(核心代码及调试过程)3.2 上机实验:3.2.1上机实验的内容及要求 3.2.2算法设计思想与算法实现步骤3.2.3程序核心代码,程序调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3.2.4 程序运行的结果注解:理工科实验需记录实验过程中的数据、图表、计算、现象观察等,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其它如在计算机上进行的编程、仿真性或模拟性实验需记录程序核心代码以及程序在调式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记录程序执行的结果。
4、实验总结4.1实验结果分析及问题讨论 4.2实验总结心得体会注解:实验总结的内容根据不同学科和类型实验要求不一样,一般理工科类的实验需要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并且对实验过程中问题进行讨论;在计算机上进行的编程、仿真性或模拟性实验需要对上机实践结果进行分析,上机的心得体会及改进意见。
其它实验应总结实验过程写出心得体会及改进意见。
说明:各门实验课程实验报告的格式及内容要求,请按照实验指导书的要求手工书写。
一、实验目的和任务1、进一步掌握万有特性曲线意义2、掌握发动机万有特性曲线的测定和绘制方法3、了解万有特性曲线的用途负荷特性、速度特性只能表示某一油量控制机构位置固定或某一转速时,发动机参数间的变化规律,而对于工况变化范围大的发动机要分析各种工况下的性能,就需要在一张图上全面表示出发动机性能的特性曲线,这种能够表达发动机多参数的特性称为万有特性。
广泛应用的万有特性用n为横坐标,用平均有效压力Pme为纵坐标,在图上画出许多等油耗率曲线和等功率曲线。
根据需要,还可以在万有特性曲线上绘出等节气门开度线、等排放线、等过量空气系数线等。
航空发动机原理范文

航空发动机原理范文首先,进气阶段是航空发动机的第一步。
在飞机飞行过程中,大气通过飞行器外壳的进气道进入发动机。
进入发动机之前,空气必须被滤净以避免杂质对发动机的损坏。
进入发动机后,空气经过旋转的风扇或压气机进行进一步的压缩。
第二,压缩阶段是航空发动机的一个关键步骤。
在压缩阶段,空气被送入到多级压气机中,从而被加压到高压状态。
压缩空气会经过多层叶片和驻涡器,逐渐提高空气的压力和密度。
通过这个过程,压缩阶段将空气压缩到一定的程度,为后续的燃烧阶段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第三,燃烧阶段是航空发动机的核心步骤。
在燃烧室中,压缩的空气与燃料混合并点燃。
点燃后,燃料会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燃烧气体。
这些燃烧气体的高温高压能源将驱动涡轮,推动发动机的运转。
同时,燃烧产生的废气也会通过喷流推动发动机向前行进,产生推力。
最后,排气阶段是航空发动机的最后一个步骤。
在排气阶段,燃烧后的废气会通过喷嘴排出。
由于喷嘴的设计,排气的喷射速度比空气的速度快,从而产生了一个后向的喷流。
通过喷流的反作用力,发动机向前产生了推力,推动了整个飞机向前。
除了上述的工作阶段,航空发动机还有一些辅助的系统,如燃油系统、冷却系统和起动系统等,用于支持发动机的正常运行。
燃油系统提供燃料以供燃烧;冷却系统冷却高温的发动机部件;起动系统将发动机启动。
总结起来,航空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可简单概括为进气-压缩-燃烧-排气的循环过程。
通过将空气压缩、燃烧和排气,航空发动机能够产生高温高压的燃烧气体,推动涡轮并向前产生推力。
这种原理使得飞机能够以高速飞行,并实现长时间的飞行任务。
航空发动机的不断改进和创新也推动了飞机的性能提升以及航空业的发展。
发动机工作原理实训报告

一、实训目的通过本次实训,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发动机的基本工作原理,熟悉发动机各个组成部分的结构、作用及工作过程,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二、实训内容1. 发动机概述发动机是汽车的动力源,其主要作用是将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转化为机械能,推动汽车运行。
发动机按照工作原理可分为四冲程发动机和二冲程发动机,按照燃料类型可分为汽油机和柴油机。
2. 发动机结构及工作原理(1)四冲程汽油机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过程包括进气、压缩、做功和排气四个冲程。
1)进气冲程:活塞从上止点向下止点运动,进气门开启,排气门关闭。
空气和汽油混合气被吸入气缸。
2)压缩冲程:活塞从下止点向上止点运动,进气门和排气门关闭。
混合气被压缩,压力和温度升高。
3)做功冲程:火花塞点火,混合气燃烧产生高温高压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
4)排气冲程:活塞从下止点向上止点运动,排气门开启,进气门关闭。
燃烧后的废气被排出气缸。
(2)四冲程柴油机四冲程柴油机的工作过程与汽油机类似,但在做功冲程中,柴油通过喷油器喷入气缸,在高压下自行燃烧。
1)进气冲程:活塞从上止点向下止点运动,进气门开启,排气门关闭。
空气被吸入气缸。
2)压缩冲程:活塞从下止点向上止点运动,进气门和排气门关闭。
空气被压缩,压力和温度升高。
3)做功冲程:柴油通过喷油器喷入气缸,在高压下自行燃烧,产生高温高压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
4)排气冲程:活塞从下止点向上止点运动,排气门开启,进气门关闭。
燃烧后的废气被排出气缸。
3. 发动机各个组成部分(1)曲柄连杆机构:将活塞的直线运动转化为曲轴的旋转运动,输出机械能。
(2)配气机构:控制进气门和排气门的开启与关闭,使气缸内气体流动正常。
(3)燃油供给系统:将燃油雾化后喷入气缸,与空气混合燃烧。
(4)点火系统:汽油机通过火花塞点火,柴油机通过高压喷油器自行燃烧。
(5)冷却系统:将发动机产生的热量散发出去,保持发动机正常工作温度。
汽车发动机原理范文

汽车发动机原理范文首先是进气冲程,气门打开,活塞向下运动,汽缸内的活塞腔体积变大,气缸与汽缸外部形成负压环境,空气通过进气门进入气缸。
然后是压缩冲程,气门关闭,活塞向上运动,汽缸内的活塞腔体积变小,压缩空气使得空气的温度和压力都提高,使得燃油更容易燃烧。
接下来是工作冲程,当活塞达到顶点时,高压电火花在燃油喷嘴附近产生,在点燃火花后,燃料和空气混合物爆炸燃烧,产生的高温物质推动活塞向下运动。
然后,曲轴上的连杆将活塞的直线运动转换为曲柄运动。
最后是排气冲程,排气门打开,活塞向上运动把燃烧产物排出到排气管中,在活塞下行运动时,曲轴也将连杆和活塞带回到起始位置,准备进行下一个工作循环。
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可以通过燃料拉载火箭原理来解释。
燃料的燃烧产生的气体通过喷嘴喷出,喷射出去的反向力就会推动火箭向前运动。
汽车发动机和火箭发动机类似,都是通过燃料的燃烧产生高温高压气体,然后通过气缸和活塞的运动将这种能量转换为机械能,从而推动车辆行驶。
发动机的性能主要通过功率和扭矩来衡量。
功率是发动机单位时间内所能输出的功率,通常用千瓦表示,扭矩是发动机产生的旋转力矩,衡量发动机的强度和动力性能。
当然,在实际应用中,发动机还需要通过冷却系统、润滑系统和排气系统来提供冷却、润滑和排放功能。
冷却系统通过循环水冷却发动机以控制发动机温度;润滑系统通过润滑油保持发动机内部各部件间的润滑,并减少磨损;排气系统则通过排气管将废气排放到大气中。
总的来说,汽车发动机是实现汽车动力传动的核心部件,是汽车的动力源。
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燃料的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推动活塞运动,从而通过曲柄连接活塞的线性运动转换为曲轴的旋转运动,最终提供动力驱动汽车行驶。
发动机 工作原理

发动机工作原理
发动机是一种将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主要用于推动汽车、飞机、船舶等运输工具。
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燃烧燃料产生高温高压气体,以驱动活塞作往复运动,再将活塞运动转化为旋转运动,从而推动车辆或机器。
发动机的工作过程分为四个基本循环:进气、压缩、燃烧和排气。
首先,在进气阶段,发动机的活塞下行,气门打开,使燃料和空气混合物进入燃烧室。
接着,在压缩阶段,活塞向上运动,气门关闭,将混合物压缩成高压状态。
然后,在燃烧阶段,引火系统引燃混合物,形成火焰,火焰的热能使气体放出高温高压气体。
最后,在排气阶段,活塞再次向下运动,将高温高压气体排放到排气系统中。
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是基于能量守恒和热力学原理的。
燃料在燃烧室中燃烧时释放出的热能转化为气体的内能,使气体的压力和温度增加。
活塞运动将这部分能量转化为机械能,并通过连杆和曲轴传输到输出轴,推动车辆或机器的运动。
发动机的效率取决于燃烧过程的充分程度、压力比、温度比及排气阻力等因素。
提高发动机效率的方法包括提高压缩比、改善点火系统、减少燃料损耗和排气阻力等。
总之,发动机通过燃烧燃料产生高温高压气体,以驱动活塞作往复运动,并将活塞运动转化为旋转运动,从而将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推动车辆或机器的运动。
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是基于能量守恒和热力学原理的。
发动机原理及拆装实训报告

一、实训目的本次实训旨在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掌握汽车发动机的基本原理、构造及拆装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巩固课堂所学理论知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实训内容1. 发动机原理及构造(1)发动机概述发动机是汽车的动力源,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驱动汽车行驶。
根据燃料不同,发动机可分为汽油发动机、柴油发动机和混合动力发动机等。
(2)发动机基本构造发动机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1)曲柄连杆机构:将活塞的往复运动转化为曲轴的旋转运动。
2)配气机构:控制气门的开闭,实现进气、排气过程。
3)燃油供给系统:将燃油喷入气缸,与空气混合燃烧。
4)冷却系统:为发动机提供冷却,防止过热。
5)润滑系统:为发动机各运动部件提供润滑,减少磨损。
6)点火系统:点燃混合气,使发动机工作。
7)排放系统:减少发动机排放的污染物。
2. 发动机拆装(1)发动机拆装步骤1)发动机的分解首先,将发动机放置在安全、平整的工作台上。
按照以下顺序进行拆卸:①拆卸分电器、火花塞;②拆卸化油器总成;③拆卸进气歧管;④拆卸排气歧管;⑤拆卸发动机皮带和正时带、法兰盘等,水泵总成等;⑥拆卸气缸盖罩;⑦拆卸凸轮轴;⑧拆卸汽缸盖;⑨拆卸气门组;⑩拆卸机油滤清器、真空阀等附件;⑪拆卸油底壳;⑫拆卸机滤器、机油泵;⑬拆卸活塞连杆组;⑭拆卸曲轴飞轮组。
2)零部件的解体根据拆卸顺序,对各个零部件进行解体。
例如,水泵的解体(了解内部结构)、配气机构的解体(观察气门、挺柱、气门座等)、机油泵的解体、活塞连杆组的解体等。
(2)发动机的组装1)零部件的检查与清洗在组装前,对拆卸下来的零部件进行检查,确保无损坏。
对需要清洗的零部件进行清洗,去除油污、灰尘等。
2)发动机的组装按照拆卸的相反顺序,将零部件进行组装。
注意各部件的装配关系,确保装配正确。
三、实训心得1. 通过本次实训,我对汽车发动机的原理、构造及拆装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
2. 在实训过程中,我学会了正确使用拆装工具和仪器,掌握了发动机各零部件的拆卸、检查和组装方法。
航空发动机原理与构造实验报告

航空发动机原理与构造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小型轴流式压气机实验授课班级:100146C授课教师:姓名:学号:一、实验目的:1、加强对压气机流量特性的理解。
2、进一步提高动手能力。
二、实验内容:包括压气机相关参数的测量、计算以及流量特性曲线的绘制。
三、基本概念:压气机特性:压气机的性能参数增压比和效率随工作参数流量;转速;进入压气机空气的总温;总压的变化规律称为压气机特性。
压气机的流量特性:在进入压气机空气的总温和总压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压气机的增压比和效率随进入压气机空气的流量和压气机转速的变化规律称为压气机的流量特性。
四、试验台部件:1、进口导流盆。
2、可调进口导流叶片。
3、转子叶轮。
4、出口导流叶片。
5、动力系统。
、6、进口整流罩和出口整流锥。
7、出口节流阀。
8、试验台支架。
五、实验原理:压气机在任何转速下工作,在一定的流量范围内,随着流量下降,增压比上升;随着流量继续下降,增压比开始下降。
当减小到一定程度时,压气机进入不稳定工作。
这是由于气流量减小,气流轴后速度减小,气流的正攻角增大。
气流在叶背的分离将更严重,压气机的效率降低,增压比下降。
六、数据处理:数据如下表:Pt0(Pa)Tt0(K)P1(Pa)Pt4(Pa)P4(Pa)Mass(K/S)(度)20 99864 300.32 99828 99953 99917.13 1.78630 99876 300.33 99846 99992 99968.54 1.66540 99889 300.36 99867 100058 100035.13 1.39445 99895 300.37 99876 100083 100066.35 1.29050 99898 300.38 99886 100046 100044.24 1.048七、特性曲线绘制:通过得到静压升作为纵坐标。
把流量作为横坐标可得到流量特性图。
流量特性图八、实验总结:由流量特性图可以看出:初始阶段,随流量下降,增压比上升;达到峰值以后,随流量继续下降,增压比开始下降。
发动机研究报告

发动机研究报告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对于交通工具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而发动机作为交通工具的核心组成部分,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交通工具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因此,对于发动机的研究和改进,一直是汽车制造商和科学家们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从发动机的基本原理、现有技术的优缺点、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大家提供一份全面的发动机研究报告。
一、发动机的基本原理发动机是将燃料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可概括为四个步骤:进气、压缩、燃烧和排气。
其中,进气和排气是通过气门控制的,压缩和燃烧则是通过活塞和点火系统实现的。
发动机的工作效率主要由以下因素决定:1. 燃料的质量和热值:燃料的热值越高,其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能力就越强。
2. 气缸的数量和排列方式:气缸的数量越多,每个气缸内的燃料燃烧就越充分,从而提高了发动机的效率。
3. 活塞的尺寸和形状:活塞的面积越大,其对气体的压缩就越充分,从而提高了发动机的效率。
4. 点火系统的质量和稳定性:点火系统的质量越好,点火的时机和能量就越准确,从而提高了发动机的效率。
二、现有技术的优缺点1. 汽油发动机汽油发动机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发动机之一。
其优点是功率大、噪音小、加速快、排放少等。
但是,汽油发动机的缺点也很明显,比如油耗高、环保性能差、维护成本高等。
2. 柴油发动机柴油发动机的优点是燃油效率高、动力强劲、维护成本低等。
但是,柴油发动机也存在一些缺点,比如噪音大、排放污染物多、启动困难等。
3. 混合动力发动机混合动力发动机是汽油发动机和电动机的结合体,其优点是燃油效率高、排放少、动力强劲等。
但是,混合动力发动机的成本较高、重量较大等缺点也不容忽视。
4. 燃料电池发动机燃料电池发动机是利用氢气和氧气进行化学反应产生电能,从而驱动发动机工作的一种新型发动机。
其优点是环保性能好、燃料效率高等。
但是,燃料电池发动机的成本高、储氢技术尚未成熟等问题也需要解决。
三、未来发展趋势未来发动机的发展趋势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新能源发动机的研究和应用: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新能源发动机的研究和应用将成为未来的主流趋势。
发动机实验报告

发动机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发动机的性能参数进行测试和分析,掌握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为进一步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数据支持。
二、实验原理。
发动机是一种能够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其工作原理主要包括进气、压缩、爆燃和排气四个过程。
在发动机工作时,气缸内的活塞做往复运动,通过连杆和曲轴将活塞的往复运动转化为旋转运动,驱动机械设备工作。
三、实验内容。
1. 测量发动机的转速和扭矩曲线;2. 测量发动机的燃油消耗率和排气温度;3. 测量发动机的功率和热效率。
四、实验步骤。
1. 将发动机连接到测功机上,测量发动机在不同转速下的扭矩曲线;2. 使用燃油消耗量计和排气温度计,测量发动机在不同工况下的燃油消耗率和排气温度;3. 根据测得的数据,计算发动机的功率和热效率。
五、实验数据处理。
1. 根据测得的扭矩曲线和转速曲线,绘制发动机的动力性能曲线;2. 根据测得的燃油消耗率和排气温度,分析发动机的燃烧效率和排放特点;3. 计算发动机的功率和热效率,并进行数据对比和分析。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
通过实验测得的数据和曲线分析,得出了发动机在不同工况下的性能特点和燃烧特性。
发动机的动力性能曲线表现出了明显的峰值,燃油消耗率和排气温度也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
通过计算得出的功率和热效率数据,可以直观地反映出发动机的工作状态和性能表现。
七、实验结论。
本实验通过对发动机的性能参数进行测试和分析,全面了解了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
实验结果表明,发动机在不同工况下具有不同的性能表现,燃油消耗率和排气温度也受到一定的影响。
通过对发动机的功率和热效率进行计算和分析,可以更好地评估发动机的工作状态和性能指标。
八、实验改进与展望。
在今后的实验工作中,可以进一步完善实验方案,增加更多的参数测量和分析,以更全面地了解发动机的性能特点和工作状态。
同时,也可以结合实际应用,对发动机的性能进行优化和改进,提高其工作效率和环保性能。
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引言概述:发动机是现代交通工具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负责产生动力以驱动车辆运行。
了解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对于驾驶员和机械工程师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包括燃烧过程、气缸循环、燃油供给、点火系统和排气系统。
一、燃烧过程1.1 空气和燃料混合发动机的燃烧过程始于空气和燃料的混合。
空气通过进气道进入发动机,同时燃料由喷油器喷入燃烧室。
混合物的比例对燃烧效率和动力输出有重要影响。
1.2 压缩混合物被活塞压缩,压缩过程中空气和燃料分子之间的碰撞增加,使混合物的温度和压力升高。
压缩过程中,发动机的缸体和活塞起到密封作用,确保混合物不会泄漏。
1.3 燃烧点火系统引燃混合物,产生火花,使混合物燃烧。
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转化为机械能。
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会通过排气系统排出。
二、气缸循环2.1 吸气冲程活塞从上往下运动,通过进气门将空气吸入气缸。
进气门在活塞下行时打开,活塞上行时关闭,确保空气只能进入气缸而不会泄漏。
2.2 压缩冲程活塞从下往上运动,将进入气缸的空气和燃料混合物压缩。
压缩过程使混合物的密度增加,为燃烧提供更好的条件。
2.3 工作冲程燃烧过程推动活塞向下运动,产生机械能。
活塞下行时,排气门打开,废气通过排气系统排出。
活塞上行时,进气门关闭,确保混合物不会泄漏。
三、燃油供给3.1 燃油系统燃油系统负责将燃料从油箱输送到发动机燃烧室。
它包括燃油泵、喷油器和燃油滤清器等组件。
燃油泵将燃料从油箱抽取,并将其送入喷油器。
喷油器根据发动机的工作状态和负荷需求,以适当的压力和时间将燃料喷入燃烧室。
3.2 燃油喷射喷油器将燃料以细小的液滴喷入燃烧室。
喷油器的喷射方式和时间根据发动机的工作要求进行调整,以确保燃料的充分燃烧和燃油经济性。
3.3 燃油过滤燃油滤清器用于过滤燃料中的杂质和污染物,以防止其进入发动机,保护发动机的正常工作。
定期更换燃油滤清器有助于保持发动机的性能和寿命。
发动机原理实验报告1

院(系):交通学院; 班级:13 级能源与动力工程;小组:第三组; 姓名:陈婷婷 实验名称:发动机负荷特性实验 实验时间:2016 年 6 月 22 日 一、 实验目的与要求: 1、通过实验教学,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认识,掌握发动机负荷特 性测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了解和掌握发动机实验系统的组成和性能实验方法。 3、熟悉和了解进行本实验所需的测试设备和仪表的名称、作用、原理、操 作及调整。 4、初步具备对发动机负荷特性实验结果进行数据处理和理论分析的能力。 二、实验内容与方法: 1、完成实验准备并了解实验操作规程后,即可起动发动机进行预热,观察 是否有漏水、漏气、漏油等不正常现象。待水温、机油温度升至 70℃以上,即可 开始实验。 2、调节测功机自控系统,设定至所选定的发动机转速,在转速不变的条件 下,分别从小负荷至大负荷测定负荷改变时(即移动喷油泵齿条或拉杆位置,改 变每循环供油量 gb)发动机的经济性指标 B、be 随 Pe(或 Ttq、Pme)的变化关 系。实验中,一般做 6—8 个工况点,为确保找到最低油耗点,在油耗经济区域 应增加 1-2 个实验点,在小负荷区域可减少 1-2 个实验点。 3、实验期间,每一实验工况稳定 1 分钟后,测量和记录下列参数:转速 n、 功率 Pe、扭矩 Ttq、小时耗油量 B、比油耗 be、冷却水 Tw、机油温度 To、机油 压力 Po,排气温度 Tr 等数据。实验开始和结束时,分别记录大气压力 Pa(观测 值) ,环境温度 Ta(进气温度)和相对湿度。 4、实验进行中,应在坐标纸上同步对实验工况点绘制实验监督曲线,其横 坐标为 Pe(或 Ttq、Pme) ,纵坐标为 be,以监督实验数据曲线的各点连线是否平 滑和符合规律,如发现实验点明显脱离规律,应在全部实验点结束后补测该点。 5、实验完成后,逐渐减少发动机负荷,怠速运转 5 分钟后停车。 三、撰写实验报告: 1、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发动机负荷特性曲线;试验曲线中横坐标为有效转 矩 Ttq(N•m) ,纵坐标为燃油消耗率 (g/kW•h) 、燃油消耗量 (kg/h) 。 2、分析发动机负荷特性的变化规律; 3、对实验中出现的规律与理论有差别时,要求进行分析; 4、根据实验结果,进行该发动机负荷特性的性能评价。 四、实验数据处理与整理: 表格如下所示:
发动机实践教学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发动机实践教学,使学生深入了解发动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发动机的拆卸、组装、调试和维修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水平。
二、实验原理发动机是汽车的核心部件,其工作原理是利用燃料在气缸内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推动活塞做功,从而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
发动机主要由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冷却系统、润滑系统、点火系统、燃油系统等组成。
三、实验内容1. 发动机拆卸(1)观察发动机外观,了解各部件的名称和位置。
(2)按照拆卸顺序,依次拆卸发动机各部件。
(3)注意拆卸过程中各部件的标记和位置,以便后续组装。
2. 发动机组装(1)根据拆卸时的标记和位置,依次组装发动机各部件。
(2)注意组装过程中各部件的间隙和配合要求。
(3)组装完成后,检查发动机各部件的紧固情况。
3. 发动机调试(1)对发动机进行磨合,消除各部件之间的间隙。
(2)调整气门间隙,确保气门开启和关闭的准确性。
(3)检查发动机的供油、供气、点火系统,确保其正常工作。
4. 发动机维修(1)根据故障现象,分析故障原因。
(2)针对故障原因,进行相应的维修。
(3)维修完成后,对发动机进行试车,检查维修效果。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1)了解发动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熟悉实验器材和工具的使用方法。
(3)掌握实验步骤和安全注意事项。
2. 发动机拆卸(1)观察发动机外观,了解各部件的名称和位置。
(2)按照拆卸顺序,依次拆卸发动机各部件。
(3)注意拆卸过程中各部件的标记和位置,以便后续组装。
3. 发动机组装(1)根据拆卸时的标记和位置,依次组装发动机各部件。
(2)注意组装过程中各部件的间隙和配合要求。
(3)组装完成后,检查发动机各部件的紧固情况。
4. 发动机调试(1)对发动机进行磨合,消除各部件之间的间隙。
(2)调整气门间隙,确保气门开启和关闭的准确性。
(3)检查发动机的供油、供气、点火系统,确保其正常工作。
5. 发动机维修(1)根据故障现象,分析故障原因。
发动机原理及构造

发动机原理及构造
发动机是一种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
它的主要构造部分包括气缸、活塞、曲轴、气门、进气道、喷油器、点火系统等。
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是循环的,被称为四冲程循环。
这意味着在四个行程内,发动机会完成进气、压缩、燃烧和排气这四个过程。
在进气行程中,发动机通过开启进气门,使气缸内进入大量的空气。
然后,在压缩行程中,活塞向上移动,将空气压缩到气缸顶部。
接下来,在燃烧行程中,喷射器会喷入燃料,并由点火系统点火引燃混合气体。
混合气体的燃烧会产生高温和高压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
最后,在排气行程中,排气门会开启,将燃烧产物排出气缸。
发动机的构造是基于上述原理而设计的。
气缸是发动机的核心部件,用于容纳活塞和产生燃烧室。
气缸上有气门,用于控制气体的进出。
活塞连接着曲轴,一起完成压缩和燃烧过程。
曲轴通过转动将活塞的上下运动转化为旋转运动,最终驱动车辆前进。
进气道和喷油器用于将空气和燃料引入气缸。
点火系统则用于在燃烧行程中点燃燃油混合物。
发动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可以根据不同类型的发动机而有所不同,如汽油发动机、柴油发动机和电动发动机等。
不同类型的发动机在燃烧过程、燃料供应和点火方式等方面有所区别,但基本原理和构造仍然遵循相似的规律。
发动机电控原理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工作原理,掌握电控发动机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2. 掌握电控发动机传感器的原理、类型、工作特性及检修方法。
3. 掌握电控发动机执行器的原理、类型、工作特性及检修方法。
4. 熟悉电控发动机ECU(电子控制单元)的原理、组成、功能及检修方法。
5. 通过实验,提高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二、实验原理发动机电控系统是一种利用电子技术对发动机进行控制的技术,它通过传感器、执行器和控制器(ECU)的相互作用,实现对发动机工作状态的精确控制。
以下是发动机电控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工作原理:1. 传感器:传感器将发动机的工作状态转换为电信号,输送给ECU。
常见的传感器有空气流量传感器、曲轴位置传感器、发动机转速传感器、节气门位置传感器、氧传感器、爆燃传感器等。
2. 执行器:执行器根据ECU的控制指令,实现对发动机工作状态的调整。
常见的执行器有电动燃油泵、喷油器、怠速控制(ISC)阀、废弃再循环(EGR)阀等。
3. ECU:ECU是电控系统的核心,负责接收传感器信号、处理数据、生成控制指令,并通过执行器实现对发动机的精确控制。
ECU主要由中央处理器(CPU)、随机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输入和输出接口电路、驱动电路和固化在ROM中的发动机控制程序等组成。
三、实验内容1. 传感器实验:观察传感器的外观、结构,了解其工作原理和检修方法。
以空气流量传感器为例,实验内容包括:(1)测量空气流量传感器的电阻值,判断其是否正常。
(2)检测传感器信号输出波形,分析其工作状态。
2. 执行器实验:观察执行器的外观、结构,了解其工作原理和检修方法。
以电动燃油泵为例,实验内容包括:(1)测量电动燃油泵的电流、电压,判断其是否正常。
(2)检测电动燃油泵的启动、停止功能。
3. ECU实验:观察ECU的外观、结构,了解其工作原理和检修方法。
实验内容包括:(1)检测ECU的电源、接地情况。
(2)读取ECU中的故障代码,分析故障原因。
汽车发动机结构原理认知实验报告

汽车发动机结构原理认知实验报告
汽车发动机是汽车车辆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将燃料的能量转换成机械能,以
驱动车辆行驶。
汽车发动机的结构原理是,将燃料的能量转化为机械能,它由发动机电路,传动系统和发动机内部部件构成,通过控制气缸里压力,发动机电路会向发动机内部供应
进气、燃油和点火电压,如此一来,发动机中的气缸内会产生有力的气体推动,发动机中
的活塞下压作用,它们将全部的机械能释放到混合的气体中,随后的活塞上升作用把空气
混合物抽出,完成了燃烧过程。
汽车发动机的传动系统会通过一系列的传动带机构、减速
齿轮以及发动机的驱动力将引擎动力输送到车辆的轮子上,从而带动车轮运动,发动机内
部部件包括发动机活塞、活塞活塞销和活塞环、连杆和连杆活塞销、曲轴和气缸盖等,它
们有助于发动机的正常运行。
以上就是汽车发动机的结构原理,其中发动机电路起着向发动机内部供应进气、燃
油和点火电压的作用,传动系统能将发动机动力转化到车轮上,发动机内部部件负责发动
机正常运行。
总之,汽车发动机的结构原理十分重要,很有必要对它深入研究,以便更好
地理解这辆车是如何驱动的。
发动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发动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是汽车的动力源。
它由多个部件组成,每个部件都有着特定的功能,共同协作来实现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本文将详细介绍发动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一、发动机的组成1.1 缸体:发动机的主体部分,用来容纳活塞和气缸套。
1.2 活塞:位于气缸内,通过连杆与曲轴相连,实现往复运动。
1.3 曲轴:将活塞的往复运动转换为旋转运动,驱动汽车前进。
二、发动机的工作原理2.1 进气过程:气缸内活塞下行,气门打开,进入混合气体。
2.2 压缩过程:活塞上行,气门关闭,混合气体被压缩。
2.3 燃烧过程:火花塞点燃混合气体,产生爆炸推动活塞向下运动。
三、发动机的冷却系统3.1 散热器:通过水冷或风冷方式,将发动机产生的热量散发出去。
3.2 水泵:循环冷却液,保持发动机温度在适宜范围内。
3.3 散热风扇:在低速行驶时,辅助散热器散发热量。
四、发动机的润滑系统4.1 机油泵:将机油从油底壳抽送到各个润滑点。
4.2 机油滤清器:过滤机油中的杂质,保持机油清洁。
4.3 油底壳:储存机油,保持发动机内部润滑。
五、发动机的点火系统5.1 点火线圈:将12伏电压转换为数千伏高压电流,点燃混合气体。
5.2 火花塞:通过高压电流产生火花,引燃混合气体。
5.3 电子控制单元(ECU):控制点火时机,确保发动机正常运转。
总结:发动机是汽车的核心部件,由多个部件组成,各部件协作完成进气、压缩、燃烧、排气等过程。
同时,冷却系统、润滑系统和点火系统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确保发动机正常运转。
深入了解发动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保养和维护汽车,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实训报告发动机的认知

一、引言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是汽车的动力源泉。
通过本次发动机实训,我对发动机的构造、工作原理以及维修保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以下是我对发动机的认知总结。
二、发动机的基本构造1. 发动机的组成发动机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气缸:气缸是发动机的主要部分,负责燃烧燃料产生动力。
(2)活塞:活塞在气缸内运动,将燃烧产生的能量转化为机械能。
(3)曲轴:曲轴将活塞的运动转化为旋转运动,输出动力。
(4)凸轮轴:凸轮轴控制气门的开闭,实现进气和排气。
(5)气门:气门负责控制进气和排气,使燃烧过程顺利进行。
(6)燃油系统:包括燃油泵、喷油器等,负责将燃油喷入气缸。
(7)点火系统:包括点火线圈、火花塞等,负责点燃混合气体。
(8)冷却系统:包括水泵、散热器、风扇等,负责冷却发动机。
(9)润滑系统:包括机油泵、机油滤清器等,负责润滑发动机各部件。
2. 发动机的分类根据燃料的不同,发动机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汽油发动机:以汽油为燃料,广泛应用于小型汽车。
(2)柴油发动机:以柴油为燃料,广泛应用于大型汽车和重载车辆。
(3)混合动力发动机:结合了汽油发动机和电动机的优点,提高燃油效率。
三、发动机的工作原理1. 进气行程:进气门打开,活塞向下运动,气缸内形成负压,吸入混合气体。
2. 压缩行程:进气门关闭,活塞向上运动,压缩混合气体,提高温度和压力。
3. 燃烧行程:火花塞点燃混合气体,产生高温高压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
4. 排气行程:排气门打开,活塞向上运动,将燃烧后的废气排出气缸。
四、发动机的维修保养1. 定期更换机油:机油是润滑发动机的关键,定期更换机油可以保证发动机的正常运转。
2. 更换空气滤清器:空气滤清器可以过滤空气中的杂质,减少发动机磨损。
3. 更换火花塞:火花塞负责点燃混合气体,更换火花塞可以提高发动机性能。
4. 检查冷却系统:冷却系统负责冷却发动机,检查冷却液、散热器、水泵等部件,确保冷却系统正常工作。
实训报告发动机总体结构

一、引言发动机是汽车的核心部件,它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为汽车提供动力。
本实训报告主要介绍了发动机的总体结构,包括机体、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润滑系统和冷却系统等部分,并对其工作原理进行了简要分析。
二、发动机总体结构1. 机体机体是发动机的基础,主要由气缸体、气缸盖、曲轴箱和油底壳等组成。
气缸体是发动机的骨架,其内部设有若干气缸,用于容纳活塞及其运动。
气缸盖安装在气缸体顶部,用于密封气缸,并安装进排气门、喷油器等部件。
曲轴箱位于气缸体下方,用于容纳曲轴、轴承等部件。
油底壳位于曲轴箱下方,用于储存润滑油。
2. 曲柄连杆机构曲柄连杆机构是发动机的动力输出部分,主要由活塞、连杆、曲轴和轴承等组成。
活塞在气缸内做往复运动,通过连杆将活塞的往复运动转换为曲轴的旋转运动,从而输出动力。
3. 配气机构配气机构负责控制进气和排气过程,主要由气门、气门弹簧、气门导管、凸轮轴、挺柱、摇臂等组成。
进气门在凸轮轴的驱动下打开,使新鲜空气进入气缸;排气门在凸轮轴的驱动下打开,将废气排出气缸。
4. 润滑系统润滑系统负责为发动机各运动部件提供润滑油,降低磨损,延长使用寿命。
润滑系统主要由机油泵、机油滤清器、机油冷却器、油底壳等组成。
机油泵将机油从油底壳抽出,经过机油滤清器过滤后,通过机油道输送到各运动部件。
5. 冷却系统冷却系统负责为发动机散热,防止发动机过热。
冷却系统主要由散热器、水泵、节温器、风扇、冷却液等组成。
冷却液在冷却系统中循环流动,吸收发动机产生的热量,通过散热器散热。
三、发动机工作原理1. 进气过程:进气门打开,活塞向下运动,气缸内部形成负压,新鲜空气通过进气门进入气缸。
2. 压缩过程:进气门关闭,活塞向上运动,将气缸内的空气压缩。
3. 燃烧过程:压缩后的空气与燃油混合,在火花塞的点火作用下燃烧,产生高温高压气体。
4. 排气过程:排气门打开,活塞向下运动,将气缸内的废气排出。
5. 循环过程:完成一个工作循环后,活塞回到起始位置,准备进行下一个工作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