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1985至2001年的收入分配

合集下载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收入分配政策的演变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收入分配政策的演变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收入分配政策的演变湖南省委直属机关党校伍湘[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城乡居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新中国的收入分配政策演变大致经历了两个时期:一是从1949年建国到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29年,这个时期制度演变的趋势是生产资料的公有化和生活资料占有的平均化;二是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的31年,这个时期制度演变的趋势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多样化和生活资料占有的差距扩大。

[关键词]收入分配政策演变收入差距新中国成立以来,城乡居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连年战争留下的满目疮痍,党和国家带领人民迅速恢复生产,并在很短的时间内改善了居民的吃饭穿衣问题,广大居民安居乐业;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居民收入的大幅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连续跨越几个台阶,从基本消除贫困,到解决温饱,再到实现总体小康,正在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迈进。

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今,中国的收入分配制度和政策大致经历了两个时期:一是从1949年建国到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29年,这个时期制度演变的趋势是生产资料的公有化和生活资料占有的平均化;二是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的31年,这个时期制度演变的趋势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多样化和生活资料占有的差距扩大。

一、改革开放前我国收入分配政策的演进1949年新中国建立以及完成“没收官僚资本”和“土地改革”后,在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发展的基础上,实行了“公私兼顾、劳资两利”、“低工资、多就业”和“劳动致富”的收入分配政策。

1953年以后,在中国共产党“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导下,我国开始向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的社会主义过渡。

到1956年底,我国就基本上完成了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

在城市,建立了以国营经济、集体经济为主体包括少量个体经济的所有制结构,绝大多数就业居民变成了国家企事业单位的职工或集体企业职工,其收入完全被纳入国家统一规定的工资体系和级别中。

建国后的薪酬改革历史

建国后的薪酬改革历史

薪酬改革背景及原因
(三)改行货币工资制 为了统一和改进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生活待遇制度,贯彻 “按劳取酬”的社会主义社会分配原则,谁劳动愈好,工作 得愈好,谁获得的报酬就愈多,同等的工作就能获得同等的 报酬;督促人们从物质利益上关心自己的劳动成果,将个人 的利益和国家的整体利益正确地结合起来;同时,考虑到当 时全国物价已经稳定,工资分所含的五种实物已不能完全包 括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生活的实际需要,而且工资分本身也存 在着其他缺点,1955年8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国家机关工 作人员全部实行工资制和改行货币工资制的命令》。
2006 岗位绩效和分级分类 管理的收入分配制度
2009 绩效工资
事业单位薪酬制度改革 主要针对事业单位的薪酬改革有: 1985年:职务工资为主的结构工资制 1993年:正常晋升工资档次制度 2006年:工资制度改为能体现岗位绩效和分级分类 管理的收入分配制度 2009年:绩效工资
事业单位薪酬Biblioteka 革背景及其原因薪酬改革背景及原因
(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全国统一的等级工资制度逐步建立
它把党政机关工作人员自上而下分为29级,工资随级别而定, 不以当时尚不稳定的货币为结算单位,而以实物为基础进行 折算,称为“折实单位”,又称“工资分”,也即老同志常 说的“工分”。工资分由伙食分、服装分、津贴分三部分构 成,按粮、布、油、盐、煤5种实物的数量进行折合。经过三 年的努力,恢复国民经济的任务胜利完成,财政经济状况好 转,物价稳定。为使国家工作人员的工资制度进一步的统一、 合理和使供给(包干)制工作人员的待遇逐步过渡到工资制, 并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提高工作人员的待遇,中央人民政 府政务院对当时的工资制度和供给标准进行了一系列的修订 和调整。(薪酬管理)
事业单位薪酬现状及其问题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现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持续高速增长,但差距逐渐拉大。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字,2007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3.3:1 。

20多年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经历了由迅速缩小到逐渐扩大,由逐渐扩大到逐渐缩小,再由逐渐缩小到加速扩大的发展过程。

1978年城乡居民收入比为 2.57:1(以农村居民收入为1),1985年达到历史最低点,为1.8:1 , 1994年达到顶峰,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86:1,超过了改革开放前的水平。

1997年达到新的谷底,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47:1,小于改革开放前的水平。

1997年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开始加速扩大,2001年突破历史最高点,城乡居民收入比扩大到2.90:1,2002年继续扩大到3.11:1,2003年扩大到3.24:1,呈持续扩大态势。

根据曾国安的五等分统计法来看,最贫困的20%的人口占有全部收入的5.5%(而同期美国为4.27%),最低的40%的人口收入比重为15.4%,最高的10%的人口收入比重为30.9%,最高的20%的人口收入比重为47.5%(而同期美国为44.6%),10万亿元存款中20%的富人占有80%的份额。

基尼系数1995年为0.455(基尼系数在0.3以下为平均水平,0.3~0.4之间为中等不平均状态,0.4以上则为差距悬殊状态)。

和其他国家相应阶段相比,我国的贫富差距太大(主要是城乡差距过大),而且产生了所谓“富的更富,穷的更穷”的马汰效应。

(基尼系数——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进行不平均分配的那部分收入占总收入的百分比。

)另外,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收入分配课题组分别于1988年、1995年、2002年展开三次全国范围的住户调查,在最近完成的调查报告中得出如下结论:中国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出现一个先上升后扩大的过程。

按照国家统计局的个人收入概念计算,从1994年开始,城乡之间收入差距出现了下降的趋势,从1997年起又逐步扩大,2001年城镇居民的人均收入几乎是农村居民的三倍。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收入分配状况及政策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收入分配状况及政策

四、几点启示
公平收入分配是政府的主要 职能之一。 合理的收入分配机制是兼顾 效率与公平的关键。 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并非是由 于市场机制的引入,而是由 于分配机制不完善。
GDP和职工平均工资增长
1000 800 600 400 200 0 1985 1990 úÄ ¹ ÚÉ ú² ú× ÜÖ µ 1995 1996 1997
(二)改革的第二阶段(1984至1992年)
改革的第二阶段是以城市为重点推进全面改革。 直接影响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变动的改革举措有两 项: 一是企业承包制的推广,拉开了企业内部职工 之间、企业之间和部门之间的收入差距。 二是允许和鼓励非公有经济的发展。这一举措 的直接效应也是双重的: 它一方面导致了非国有部门内部的收入差异明显 化,出现了一些高收入职业和人群; 另一方面也拉开了国有和非国有部门之间的收入 差距。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二、社会分配不公造成的影响
有悖社会公平的要求; 导致腐败、社会冲突等一系列社会后 果; 对经济增长、经济结构和经济运行产 生负面影响; 因此,政府应采取有效手段,将收入 分配的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三、近期政策
个人所得税在解决社会分配不公方面有其他税种 不可替代的作用。 1999年国家调整了收入分配政策,其主要内容包 括: 提高国有企业下岗职工以及低收入阶层收入 水平。 恢复征收个人存款储蓄利息税,用于对低收 入层的补助。 实行储蓄实名制,在一定程度上调整了社会公平 尺度。
(三)改革的第三阶段(1992——今)
改革的第三阶段是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相对应的分配制度。 在此期间,城镇经济中的所有制结构发生了明显 变化: 非国有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与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经济结构相对应,在分配领 域也存在着多种不同的分配形式。 中国居民收入分配的结果呈现高低不同的阶梯状 分布。 随经济不断增长,居民间的收入分配差距也就不 断在扩大。

我国经济增长中的收入分配问题

我国经济增长中的收入分配问题

我国经济增长中的收入分配问题改革开放30多年来,尤其是本世纪头10年,我国经济迅速增长,先富群体快速扩大,社会各群体收入有了较大幅度增长,为先富帮后富、走共同富裕道路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目前我国收入分配领域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须理清头绪、妥善应对。

一、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地区间差距扩大、行业间的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等,贫富分化加剧。

1990年城乡居民收入之比为1:2.2,1995年为1:2.71,2001年扩大到1:2.9;2000年,东部地区人均收入是西部的2.26倍,最高的省与最低的省差距超过3倍;90年代中期最高行业人均收入与最低行业之比为2.23:1,2000年又上升到2.63:1。

(二)财产的集中度越来越强,居民家庭财产的差别越来越大。

据调查统计显示,10%的富裕家庭占城市居民全部财产的45%。

最低收入10%的家庭其财产总额占全部居民财产的1.4%。

与此同时,城市居民户均金融资产最多的20%家庭拥有城市居民家庭金融资产总值的比例目前约为66.4%,在最低的20%的家庭中,户均拥有的金融资产只有居民金融资产总额的1.3%。

(三)制约机制缺失,对收入差距的调节不力。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按照对生产的贡献在各类生产要素之间进行收入分配,就必然会造成生产要素所有者之间的收入差距。

政府主要通过向富人征税并向穷人进行转移支付的方式来调节收入差距,然而,我国的所得税和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健全,限制了其调节收入分配功能的发挥。

二、造成收入分配问题出现的原因。

(一)多种因素驱使着中国的收入差距不断上升。

中国当前贫富分化,收入分配悬殊,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

其中,既有体制的因素,也有政策的因素;既有市场竞争的因素,也有行政垄断的因素;既有历史积累的因素,也有当前阶段的因素。

虽然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确立了一套市场经济的社会分层机制,社会结构正日趋合理和平等开放,但是,种种因结构转型而形成的不合理、不平等的制度和结构因素仍然对人们的社会经济地位有重要影响。

中国所有制结构演变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中国所有制结构演变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内容提要: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在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普遍提高的同时,我国居民的收入差距日益扩大。

笔者认为,最根本的原因是改革开放以来所有制结构的演变,我国所有制结构的演变对收入分配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现阶段所有制结构的调整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居民收入普遍增加;所有制结构的多元化使居民收入差距全面拉开并逐渐扩大;多种经济成分并存、所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带来了居民收入来源和收入分配方式的多样化。

关键词:所有制结构的演变,收入分配,影响一、现阶段我国所有制结构的调整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居民收入普遍增加改革开放前由于在所有制问题认识上的误区造成了我国单一的所有制结构,如1975年我国的所有制结构是:在工业总产值中,国家所有制占81.1%,集体所有制占18.9%;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国家所有制占56.8%,集体所有制占43%,个体所有制占0.2%。

这种畸形的所有制结构严重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我国自1978年以来展开的对畸形的所有制结构的改革成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根本举措。

20多年的改革实践已经证明,随着“一主多元”所有制结构的逐渐形成,我国各个地区、行业的生产力得到了迅速发展,全社会居民收入得到普遍增加。

相关资料表明,自1978年以来,我国居民收入的增长不仅是大幅度的,而且是与现阶段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变革相适应的,其增长也是分阶段的。

第一阶段:1978―1984年,即快速增长阶段。

由于在农村普遍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这一阶段农村居民纯收入年均增长18.2%,为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最高水平,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3.7%。

第二阶段:1985~1997年,即曲折中的缓慢增长阶段。

由于反复曲折,这一阶段我国居民收入年均增长 6.5%,低于同期经济增长率3.2%,也是现阶段我国居民收入增长最慢的时期。

论1978年以来中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演变_现状与调整对策

论1978年以来中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演变_现状与调整对策
(一) 中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演变的总体描述 国民收入创造出来之后 ,经过初次分配和再分 配形成政府 、企业 、居民的初次分配收入和可支配收 入 。相应地 ,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可以划分为初次分 配格局和再分配格局 。 11 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格局的演变趋势及原因 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注重效率 ,初次分配是在生
(3) 第三阶段 (2000 年至今) : 政府初次分配收 入比重非常稳定 ,保持在 14 %左右 ,但企业和居民 初次分配收入比重波动较大 ,企业初次分配收入比 重上升了 10. 8 个百分点 ,居民初次分配收入比重相 应地下降了 10. 8 个百分点 。
随着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顺利推进和建立现代
企业制度步伐的加快 ,企业产权更为明晰 、企业负担
74
1 、图 2) 。国民收入再分配注重效率 。再分配是通 过国家预算 、价格 、税收 、保险等经济杠杆在国民经 济各部门之间进行的分配 。
图 1 中国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格局
图 2 中国国民收入再分配格局 1978 年以来 ,中国国民收入再分配格局的总体 变化趋势为 :20 世纪 90 年代以前三者比例波动较 大 ,90 年代以后三者比例相对稳定 ,其演变趋势也 可分为三个阶段 。 (1) 第一阶段 (1978 - 1990 年) :政府可支配收入 占 GDP 的比重大幅度下降 ,企业可支配收入占 GDP 的比重有所提高 ,而居民可支配收入占 GDP 的比重 持续上升 ,国民收入分配向居民倾斜 。 这一阶段 , 政府 、企业 、居民三者分配比例由 1978 年的 31. 6 ∶19. 1 ∶49. 3 变 为 1990 年 的 14. 5∶ 23. 8∶61. 7 。其中 ,政府可支配收入所占比重下降了 17. 1 个百分点 ,企业可支配收入所占比重小幅上升 了4. 7个百分点 ,而居民可支配收入所占比重大幅上 升了 12. 4 个百分点 。原因在于 :1978 年以来的经济 体制改革有力推动了经济发展 ,国民收入分配向个 人倾斜使居民收入水平显著提高 ,企业收入也有所 增加 ,相应地 ,政府收入比重降低 。首先 ,这一时期 农村普遍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国家多次提 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 、控制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 并放开了农民的生产经营自主权 ,农业高速发展 ,农 村居民收入迅速增加 。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由 1978 年的 133. 57 元增加到 1990 年的 686. 31 元 ,增 长了 5. 14 倍 ,其中 1979 - 1985 年为农村居民收入高 速增长时期 ,年均增长率高达 15. 8 % ,1986 - 1990 年年均增长率为 2. 97 % ; 其次 ,1985 年以后经济改 革的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 ,国家通过普调升级增加 了职工基本工资并恢复了奖金制度 ,实行经营承包 和工效挂钩等新政策使城镇居民收入呈现多元化 、 奖金化等特征 ,城镇居民收入水平提高 。1978 年城 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 343. 4 元 ,1985 年达 到 739. 1 元 ,1990 年进一步增加到1 510. 2元 ,1986 1990 年城镇居民收入年均增长率为 4. 31 % ( 曾国 安 ,2002) ;再次 ,为了搞活企业 ,国家相继推行了企

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分析_基于泰尔指数的分解_王红涛[1]

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分析_基于泰尔指数的分解_王红涛[1]
持续高速的经济增长,从而使得经济中可分配 的 “蛋糕”越来越大,城乡人民的生活水平都有了 很大的提高。从图1可以看到,1990年城镇居民的 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分别为 1510.2、686.3元,2000年增至6380、2253.4元,到 2007年再次增长到13785.8、4140.4元,按可比价格 计算分别增长了89.04%、83.42%,年均增长率为 5.23%、4.92%%。
化。由于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城乡经济呈现出显 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计算的结果如表1
著的二元结构,农村人口占有绝对大的比重,因此这 所示。
一度量方法不能准确衡量我国的城乡收入差距。泰
图3是1990~2007年我国城乡总体收入差距以
尔指数不仅考虑到城乡居民绝对收入的变化,而且 及各组成部分的泰尔指数的走势。1990年城乡总体
农村人口、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农
村 人 均 纯 收 入 , 时 间 跨 度 为 1990 ~
2007年。
三、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总体特 征描述
图2 1990~2007年全国城乡收入比的变化
1.人均GDP和城乡收入的变化。 自80年代初开始的包括收入分配体制在内的整个经 济体制改革,给中国的经济注入了强大的活力,使 中国经济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开始 从低收入国逐渐步入中等收入国的行列,如图1所 示,从1990~2007年,按照当年价格计算人均GDP 从1990年的1644元增加到2007年的18934元,按可 比 价 格 计 算 增 加 了 11.52 倍 , 年 均 增 长 率 约 为 5.37%。
图3 1990- 2007年城镇、农村、城乡之间、城乡总体的泰尔指数
乡个人收入比率在1997年降至
最低2.47,相对于1994年下降

李嘉图收入分配理论的现代价值研究

李嘉图收入分配理论的现代价值研究

李嘉图收入分配理论的现代价值研究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步打破了高度集中的单一分配制度,确立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然而,由于存在一系列制度壁垒,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迅速扩大,居民基尼系数超过国际警戒线。

中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势在必行。

通过对李嘉图收入分配理论的研究,以期对中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供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关键词:李嘉图;收入分配理论;现代价值中图分类号:f01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6-0022-02一、李嘉图收入分配理论的总体回顾(一)李嘉图收入分配理论产生的背景分析1.社会背景。

李嘉图处于阶级矛盾发生激烈冲突的英国产业革命高潮期。

这一时期存在两大主要冲突:一是经济力量日益壮大但政治权利处于弱势地位的资产阶级与政治上仍处于优势地位的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二是资产阶级与经济上与政治上遭受双重压迫的无产阶级的矛盾。

两大阶级矛盾反映在政治利益上的诉求则表现为《谷物法》与《济贫法》的存废争议。

2.理论基础。

亚当·斯密的劳动价值论以及马尔萨斯人口理论和地租理论,对于李嘉图理论的形成起到了关键性的影响。

首先,李嘉图对斯密的劳动价值论的批判与完善,形成了自己的劳动价值论。

其次,李嘉图的地租理论是建立在马尔萨斯两个基本观点的基础之上的,即人口只能维持在最低生活水平,及土地生产力递减规律。

(二)李嘉图收入分配理论的主要内容李嘉图认为,政治经济学的主要问题是研究土地产品在社会三大阶级之间分的配法则。

因此,总的来说,李嘉图的收入分配理论可分为三个部分:地租理论、工资理论和利润理论。

1.地租理论。

李嘉图首先提出了地租的性质和定义,认为“地租是为使用土地原有和不可摧毁的土壤生产力而付给地租的部分产品”;并且由于不同原因,表现为两种形式:级差地租的第一形态和级差地租的第二形态。

在上述基础上,李嘉图考察了地租涨落的规律。

他指出,谷物价格上涨并不是由于支付了地租,然而支付地租却是因为谷物价格昂贵,因此,地租的上涨是资本积累和人口增加的结果。

中国历年国民总收入分析及相关数据

中国历年国民总收入分析及相关数据

中国历年国民总收入(国民生产总值)增长情况大致可把60年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分为五个时期:①1949-1956年: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国民经济顺利恢复和发展;②1957-1966年:开始全国社会主义建设,国民经济曲折前进;③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使国民经济遭受巨大损失,但仍取得进展;④1977-1992年: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民经济稳步、迅速而健康发展;⑤1993年至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国民经济进入一个新的快速发展,国家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经济总量即将跃居世界第二位。

1949-1952年,是三年经济恢复时期。

1949年比过去最好年份,工业总产值下降50%,农业总产值下降20%,原煤下降48%,原油下降62%,钢下降83%,电力下降28%,棉布下降32%,粮食下降24.5%,棉花下降48%。

1949年农业总产值为326亿元,1952 年达到461亿元,高于解放前最高年份的1936年(408亿元);1949年工业总产值为140亿元,1952年达到349亿元,超过了解放前最高年份的1936年(281亿元)。

1952年,中国工农业总产值为810亿元,比1949年增长77.5%,比解放前最高水平的1936年增长20%,在三年中年平均增长率为21.1%。

1952年现代工业在中国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仅为26.6%,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只有35.5%。

1952年中国许多重要工业产品的人均产量,不仅远远落后于工业发达国家,而且也落后于印度,如钢产量中国为2.37公斤,印度为4公斤(为1950年数字,下同),美国为538.3公斤;发电量中国为2.76度,印度为10.9度,美国为2949度。

因此,为了改变中国工业基础,特别是重工业基础极其薄弱的状况,第一个五年计划极重要的基本任务之一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与此相适应,在投资方面也突出了重工业。

计划规定,五年中用于基本建设的投资总额是427.4亿元,其中工业投资为248.5亿元,占58.2%,在工业投资中重工业又占88.8%。

中国财政收入分析

中国财政收入分析

中国财政收入分析一财政收入概述财政收入,是指政府为履行其职能、实施公共政策和提供公共物品与服务需要而抽泣的一切资金的总和。

财政收入表现为政府部门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为一个财政年度)所取得的货币收入。

财政收入是衡量一国政府财力的重要指标,政府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范围和数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财政收入的充裕状况。

财政就是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弥补市场失灵,以国家为主体参与的社会产品分配活动。

它既是政府的集中性分配活动,又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

二财政总量规模分析改革开放近三十年来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财政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我国财政收入保持着较高的增长幅度。

1978—2005年,我国财政实力不断增强,不含债务的财政收入从1132.26亿元增加到31649.29亿元,按现价的可比口径计算,增长了25倍左右,年均增长15%左右。

特别是1994年财税体制改革以来,财政收入实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1994—1997年,财政收入年均递增18.8%,年均增加额超过1000亿元。

随着国家财力的不断增强,财政对国家政权建设以及经济建设的保障能力不断提高。

1978 —2005年,不含债务的财政支出从1122亿元增加到33930.28亿元,同口径比较,增长了25.2倍,年均增长15.7%。

国家财政通过资金投入和制定实施相应的财政政策,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有力地支持了国家重大改革措施的出台和重要方针政策的实施,促进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表一我国历年财政收入总额以及增长速度单位:亿元资料来源:《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规模长期保持较快的增长水平(见表一),为我国社会经济的长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奠定了十分重要的基础,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我国财政快速增长是中央和地方共同作用的结果,改革开放以后中央财政收入增速从总体来讲是快于地方的(见表二)。

中国历年国民总收入分析报告及相关大数据

中国历年国民总收入分析报告及相关大数据

中国历年国民总收入(国民生产总值)增长情况大致可把60年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分为五个时期:①1949-1956年: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国民经济顺利恢复和发展;②1957-1966 年:开始全国社会主义建设,国民经济曲折前进;③1966-1976 年:“文化大革命”使国民经济遭受巨大损失,但仍取得进展;④1977-1992年: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民经济稳步、迅速而健康发展;⑤1993年至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国民经济进入一个新的快速发展,国家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经济总量即将跃居世界第二位。

1949-1952年,是三年经济恢复时期。

1949年比过去最好年份,工业总产值下降50%,农业总产值下降20%,原煤下降48%,原油下降62%,钢下降83%,电力下降28%,棉布下降32%,粮食下降24.5%,棉花下降48%。

1949年农业总产值为326亿元,1952 年达到461亿元,高于解放前最高年份的1936年(408亿元);1949年工业总产值为140亿元,1952年达到349亿元,超过了解放前最高年份的1936年(281亿元)。

1952年,中国工农业总产值为810亿元,比1949年增长77.5%,比解放前最高水平的1936年增长20%,在三年中年平均增长率为21.1%。

1952年现代工业在中国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仅为26.6%,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只有35.5%。

1952年中国许多重要工业产品的人均产量,不仅远远落后于工业发达国家,而且也落后于印度,如钢产量中国为2.37公斤,印度为4公斤(为1950年数字,下同),美国为538.3公斤;发电量中国为2.76度,印度为10.9度,美国为2949度。

因此,为了改变中国工业基础,特别是重工业基础极其薄弱的状况,第一个五年计划极重要的基本任务之一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与此相适应,在投资方面也突出了重工业。

计划规定,五年中用于基本建设的投资总额是427.4亿元,其中工业投资为248.5亿元,占58.2%,在工业投资中重工业又占88.8%。

我国收入分配现状

我国收入分配现状

我国收入分配现状、造成原因以及解决方案报告我国经过近30年的改革开放和年均9%以上高速经济增长,我国经济总量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

但随着CPI系数的增长,我国居民的实际收入却呈现出负增长的趋势。

出现了社会成员间、城乡居民间、不同行业间、不同地区间收入差距日益扩大的现象,使得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陷入了一个困难的局面,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已成为一个凸显的社会矛盾。

一、当前我国收入分配的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扩大:国际上,经济学家们通常用基尼指数来表现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财富分配状况。

这个指数在0和1之间,数值越低,表明财富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越均匀,反之越不均匀。

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差距的“警戒线”。

我国国家统计局2000年对全国4万个城镇居民家庭收入情况的调查显示,目前20%的高收入者拥有42.5%的国民财富;2004年,占城市总人口10%的高收入者占有45%的城市财富。

专家计算,我国基尼系数从1981年的0.31提高到2001年的0.45,2002年的0.46,2006年的0.50,到了2008年基尼系数又上新高,已达到了0.65,显著超过通常所说的警戒水准(0.4),并且差距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而西方一般发达国家的基尼系数在0.24到0.36之间,我国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在世界范围的比较中也处于很高水平。

2、城乡居民之间收入差距扩大:根据国际劳工组织发布的1995年36个国家的资料,绝大多数国家的城乡人均收入比都小于1.6﹕1,只有3个国家超过了2﹕1,我国是其中之一。

国家统计局2001年的统计资料显示,当年度我国农民人均收入为2366元,这其中包括40%的实物收入,实际的现金收入在1800元左右。

在这1800元当中,还有20%的现金要备来年生产资料之需,这么下来,农民手中真正用来购买消费的现金只有1500元左右。

而当年城市居民人均收入是6860元,是农民可支配现金收入的近5倍。

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演变

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演变

(一)从建国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制度
从1949 年到1978 年的29 年间,受生产力 水平发展较低,物质财富匮乏严重,不能较大 程度地保证人民群众日常生活需要的国情的影 响,以及对马克思的分配制度片面、错误地理 解为“社会主义的分配制度必须是“纯而又纯” 的按劳分配”,使得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演变的 趋势是生产资料的公有化和生活资料占有的平 均化。,这个阶段的分配制度实际上就是一种 平均主义的分配制度。在这种绝对平均主义的 收入分配制度安排下,人们生产的积极性全凭 一腔热情,衡量标准被扭曲为单一的劳动时间。
PART 分配政策缺位导致高低 04 收入群体收入差距两极
分化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 展,一方面依靠诚实劳动勤劳致富者大量增 加,另一方面因条件不足、能力不济、机会 不均等而难以摆脱困境的现象也屡见不鲜。 同时,由于税收调节不到位,社会保障机制 不健全,过高的个人收入得不到有效调控, 过低收入者得不到基本生活保障。不仅如此, 在经济转轨过程中,法制建设滞后和监督机 制不健全,使得少数人“钻政策空子”,获 取大量非法收入,拉大了收入差距。
“4台空调、3台液晶电视和一台洗衣机全都不见了。”就算是被烧毁至少也会留 有残骸,房主对此感到十分怀疑,而消防在事后起火原因调查的过程中也发现了人为 纵火的痕迹。随后,房主沈某报警,公安机关介入调查。难以置信 纵火人竟是闺 中密友,通过调取小区监控录像和摸排走访,民警很快锁定了一名重要嫌疑人,她就 是房主沈某的闺蜜,20岁的大二学生贺某。
结合现阶段个人收 入分配制度和按劳 分配的理论,对现 实积极生活中个造成收入分配不合理的原因 • 收入差距所造成的有社会危害的事例 • 如何正确看待收入分配差距 • 怎样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差距
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 演变

城市居民收入及消费水平的变化

城市居民收入及消费水平的变化

城市居民收入及消费水平的变化一中国城市居民收入水平变动特征从1978年开始,中国的经济改革已经进行了33年。

在这一过程当中,国民经济保持了快速增长,居民的收入水平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消费能力大大增强,这30多年的发展成就了中国的经济奇迹。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城市居民的生活也经历了一系列的改变,多年的高速经济增长使得居民生活有了较大的改善,但同时社会变革也给老百姓带来了诸如住房、医疗以及教育等压力。

在中国“十二五”规划中,已明确提出关于居民收入的政策导向:加快城乡居民收入增长。

健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调节体系,合理调整国家、企业、个人分配关系,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明显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持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努力扭转城乡、区域、行业和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扩大趋势。

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居民收入及消费的变化,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给城镇居民带来持续的收入增加,但居民收入占国民经济的比率逐步下降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民经济总量实现了持续、快速、稳定增长。

从1978年至2011年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国内生产总值是衡量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它的持续提高说明中国的综合国力正在不断增强。

“十一五”期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2%,到2010年达到39.8万亿元(折算为58793亿美元),已超过日本同年54742亿美元的GDP数值,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1]经济增长带来了居民收入的持续增加,人民的生活水平与富裕程度显著提高。

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343元提高到2009年的17175元,扣除价格因素,是1978年的5.59倍,年均增长8.54%。

在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增长10.7%,转移性收入增长12.8%,经营净收入增长12.1%,财产性收入增长20.5%,由此可以看出财产性收入在城镇居民收入中所占比重迅速提升。

探析我国收入分配差距问题的政府原因及其调节

探析我国收入分配差距问题的政府原因及其调节

探析我国收入分配差距问题的政府原因及其调节摘要:现阶段,我国收入分配差距呈现持续扩大的趋势。

收入分配差距的拉大与政府行为的失当有着密切的关系,政府的错位、缺位和越位加剧了收入分配差距。

因此,必须重视基于政府层面的调节:在引入现代治理理论的基础上对收入分配差距问题实施有效的政府治理;政府积极介入再分配领域,调整再分配机制,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完善法律法规,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关键词:收入分配差距;政府原因;调节。

一、对我国收入分配差距问题的理性认识。

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出现有其客观必然性,它是市场经济、分配方式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从一定层面上看,收入分配差距的存在有其正面效应,有利于打破平均主义,调动人的积极性,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

但差距的存在必须是合理的,并控制在一定的度之内,否则就弊大于利。

目前,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出现了持续扩大的趋势,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收入分配差距过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城乡收入差距。

从1997年至今,我国的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城乡收入比在2000年为2.79:l,2001年为2.90:l,2004年为3.21:l。

到2009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7175.0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为5153.0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为3.3:1。

如果把医疗、教育、养老、失业保险等非货币因素考虑进去,这一数字还可能高得多,有可能达到四、五倍甚至六倍。

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城乡差距最高的国家之一。

(二)地区收入差距。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地区间的收入差距总体上呈现出不断拉大的趋势。

以三大区域地块划分的东、中、西部地区间居民收入差距的绝对值和相对值都在不断扩大。

东、中、西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由1978年的1.1:l:l.01扩大到2005年的1.52:1:0.99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之比由1978年的1.09:l:0.91扩大到2005年的1.6:1:0.8。

2009年,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在城镇居民年人均收入方面,最高的上海市已经比最低的青海省高出两倍多,东部地区的收入水平远高于其他地区。

我国的分配制度

我国的分配制度

01 我国分配制度的历史变迁
改革开放初到党的十三大前 (1978 年 — 1987 年)
效实 率行 二按 者劳 兼分 顾配 的, 原公 则平
在农村普遍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明确规定了国家、集体和农
民家庭之间的分配关系,在多劳多得、少劳少得的极大刺激下,激 发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不断地提 高,极大地解放了农村劳动生产力,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在城市主要是对职工工资制度的改革,主要通过建立以承包为主的 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责、权、利相结合,国家、集体、个人利 益相统一。
无自有住房,且3年内无住
房交易记录的,可申请购买
申请大学毕业生租赁房。
1套大学毕业生安居房。
03 武汉市对大学生的优惠政策
收入
领先我国同类城市,远高于全武汉市最低标准
薪酬水平是大学生选择就业城市和工作岗位最为关注的问题
之一。武汉在全国率先出台大学毕业生指导性最低年薪标准,直 面该问题,展现出建设“大学生最友好城市”的最大诚意。接下 来,武汉将倡议推动用人单位积极执行最低年薪标准,并支持市 属国有企业作出表率。
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拓宽居民劳动收入和财产性收
入渠道。履行好政府再分配调节职能,加快推进基本公共 服务均等化,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01 我国分配制度的历史变迁
共同富裕——不患寡而患不均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
“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十三五”规划建议指出:“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必须坚 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 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 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1985至2001年的收入分配Ximing Wu and Jeffrey M. Perloff*摘要:我们通过利用公开可得的区间汇总统计数据,采用一种新方法来估计中国的收入分配。

我们检验了从1985年到2001年农村、城市和全部的收入分配。

我们直接显示了分配如何改变,同时检验不平衡的趋势。

通过使用总体非平衡的跨期分解方法,我们认为农村和城市部门不平衡性的增加,以及不断拉大的城乡收入差距是过去二十年总体不平衡的重要原因。

尽管如此,城乡差距在近年来愈演愈烈。

我们同时显示,城市消费的不平衡性也应重视。

一、前言根据分组的汇总性统计数据,并采用新方法估算收入分配,我们展示由于城乡地区增长不平衡以及日益扩大的城乡收入差距,中国从1985年到2001年收入不平衡性持续上升。

我们发现中国快速的经济增长—自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5倍的经济增长和4倍的人均收入增长—格外的偏好城市地区和富裕地区。

我们同样显示,农村和城市收入分配沿着不同的路径演化,而这种差别显著影响不平衡性的总体水平。

虽然一些文章已经指出在过去二十年中国收入不平衡性快速扩大,但由于缺乏持续可靠的跨期收入分配数据,它们都没有精确指出这种不平衡性有多大。

中国政府只提供随机几个年份的基尼系数,采用不明确的数据来源、收入定义和方法,因此它的不平衡性计算不能随时间直接比较(Bramall,2001)。

而且基尼系数只是反映了潜在收入分配的某些方面,大量的信息被丢弃。

因为具有同样基尼系数值的两条洛伦兹曲线可能具有不同的形状,所以对比基尼系数(或其它汇总统计)的福利影响可能是模糊的。

因此,我们不仅仅对整个收入分配进行可靠估算,而且报告了几个汇总统计指标。

这篇文章有4个贡献。

首先,当只能获得区间的而非整个分配过程的汇总统计数据,我们使用Wu和Perloff的新方法(即将出版)估算弹性收入分配函数。

基于中国年度的全国住户调查,采用收入汇总统计数据,我们估算农村、城市以及全国围1985-2001年每年的收* 2004年3月12日收稿,2005年2月10日同意发表。

作者分别为Texas A&M大学,以及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感谢Peter Lanjouw, Shaohua Chen和James Galbraith特别有益的评论,以及感谢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司住户调查主任YoujuanWang,为我们解释了中国城市调查的许多特点。

Ximing Wu还要感谢加拿大社会科学和人类研究委员会的资金支持。

入分配。

基于这些估算的收入分配数据,应用单一相容的数据来源、方法和定义集,我们最先提供了中国跨期可比较的收入不平衡性序列。

其次,我们展示了农村、城市以及全国收入分配如何在不同时期的演化,而非仅仅展示一个任意选取的汇总统计如何变化,比如基尼系数。

我们展示了农村和城市的收入分配沿着不同的路径演化。

我们采用两条分配曲线交叠的简单新方法,交叠部分都属于两个密度函数的区域。

第三,我们分解了中国城乡部门总体的不平衡性,探究随着时间收入增长、城乡收入差距和城市化的分配效应。

我们说明在农村和城市部不断增加的不平衡性、不断扩大的城乡收入差距以及城乡人口流动是总体不平衡性的原因。

我们说明,不断拉大的城乡收入差距扮演着重要角色。

在我们的样本期,城市化对城乡部不平衡和城乡部门之间不平衡影响显著,但是这些影响是相互抵消的。

第四,我们检验了城市地区消费的不平衡性。

消费不平衡性是经济福利的一个可选指标。

我们发现消费的不平衡性在中国同样急剧上升。

第二部分讨论中国总体不平衡性增加的可能原因。

第三部分描述可获得的数据。

第四部分使用分组数据,介绍估算最大熵密度的方法。

第五部分估算中国1985-2001年的收入分配和不平衡性。

第六部分介绍总体不平衡性与城乡不平衡性的关系。

第七部分介绍城市地区消费不平衡性测量。

最后一部分总结研究、得出结论。

二、不平衡性增长的原因已有文献(Khan & Riskin,1998;Gustafsson& Li,2001;Yang,1999;Li,2000;Meng,2003)认为收入不平衡在中国最近年份显著增加。

Khan and Riskin (1998) 和Li (2000)同样提供证据说明中国城乡收入存在差异和不同增长率。

我们将提供证据说明中国整体不平衡的扩大是由于部不平衡的加大,农村部门和城市部门部的不平衡,以及这两者之间的不平衡,这些不平衡是由城乡部门之间平均收入水平差异引起的。

库兹涅茨曲线假设和结构理论对比了将来不平衡的影响,而我们的解释是这两种流行解释的一般化。

Kuznets (1953)强调了不同时期城乡之间不平衡在解释总体不平衡性演变的问题。

他假设如果城乡之间不平衡大于每个部门部不平衡性,那么最初总体不平衡将随着人们从低收入(农村)部门移向高收入(城市)部门加大。

接着,当大部分人口稳定于高收入的城市部门,不平衡性将下降。

这种在不平衡与收入水平之间转化的倒U型关系被称为库兹涅茨曲线。

如果这种假设是正确的,发展中国家在城市化进程中不平衡性增加可能是一个过程,同时不平衡性将在城市化进程结束时减少。

Chang (2002)认为“……这个问题的治疗方法是在短期加速城市化进程,在长期促进城市部门增长。

但是,这种政策在短期可能会进一步扩大可计算的收入差距。

”尽管如此,中国城市部门不可能够吸收大量剩余的农村劳动力[根据Chang (2002)达1.5亿],所以中国可能将在一个长期维持收入不平衡。

基于同样前提的相似解释,认为城乡收入差距是总体不平衡性增加的动力,但由于长期人口结构和制度结构导致科兹涅茨所描述的调整不会在中国发生。

根据这种解释,中国人口分属于农村和城市两个独立的经济体。

某种程度上,来自农村地区的迁徙者可能在城市里找到工作,但中国严格的户籍制度常常阻止他们获得城市居民地位(同时获得城市居民所享有的社会福利、津贴和较高工资)。

比如Yang (1999)利用1986年、1992年和1994年静态的外部分析,认为城乡收入差异是引起中国总体不平衡增加的主要原因1。

他认为城市偏向的政策和制度是长期城乡分割和近年来不平衡拉大的原因。

如果迁徙障碍不变,不平衡性在未来不可能减少。

这两个假设都强调了城乡差距是不断拉大的总体不平衡性的首要原因。

这个因素当然部分解释了不断增加的不平衡性,但总体情况远为复杂。

我们将展示证据说明,过去20年城乡之间和部的不平衡性实际上增加了总体不平衡性。

而且我们认为如果把城市化考虑进来,城乡之间和部的不平衡性同等重要的影响了总体不平衡性(对比静态分析的传统结论,它认为城乡之间不平衡性是主要原因的)。

三、数据我们依靠大量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住户调查样本。

中国国家统计局(NSB-正式为SSB)(实际应为NBS—译者注)每年在农村和城市地区开展大规模住户调查,该调查覆盖了30个省份,包括30000-40000个城市家庭和60000-70000个农村家庭。

国家统计局采用分为两层的样本框,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人口随机样本。

每个家庭样本连续三年参与调查,记录收入和支出的记录。

由于我们不能获取国家统计局所有地区和所有年份每个样本调查数据,我们只能采取公开可获得的汇总统计来估算农村和城市的收入分配。

不幸的是,国家统计局并没有提供整个样本的汇总统计,而只是提供了各种收入区间。

这种城市和农村地区的区间汇总统计公布于《中国统计年鉴》(以下简称年鉴)。

年鉴将家庭收入定义为年度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

我们1因为Yang的分析局限在两个省份和一个短期,他的结果与我们的结果不能直接比较。

的样本覆盖1985-2001年,这个时期的年鉴提供了一致数据。

年鉴有区别的汇总农村和城市地区收入分配。

农村收入分配被划分为固定几个区间,收入区间上下限及其家庭分配都是明确的,它是总体分配的平均收入。

年鉴1985-1994年间报告12个收入区间,而1996年是11个,1995年、1997-2001年是20个。

而对城市地区来说,年鉴只报告了第0-5,第5-10,第10-20,第20-40,第40-60,第60-80,第80-90和第90-100等收入分配百分位点的条件均值,但没有收入区间的上下限。

我们利用公开可获得的分组数据估算潜在的收入分配,并根据估算的收入分配进行不平衡推测。

农村和城市收入都根据年鉴的相关消费价格指数(CPI)消除通货膨胀影响。

四、分组数据的最大熵密度估算很多先前研究(比如Gastwirth&Glauberman,1976;Kakwani & Podder,1976;Chen,Ravallion,&Datt,1991)采用了分组数据估算不平衡性和贫困。

这些文章集中估算洛伦兹曲线和相关的不平衡指数。

相比之下,我们采用由Wu 和 Perloff(即将发表)发展了的传统最大熵密度方法,通过分组数据估算一般收入密度函数。

在此情况下我们推测洛伦兹曲线和各种福利指数,并能够检验整个收入分配及其随时间变化的形状。

最大熵密度(Jaynes,1957)原理是根据部分信息给概率分布赋值的一般方法。

这种方法表述为,人们应该选择与给定约束一致的概率分布,并最大化Shannon的熵。

传统上这种最大熵密度来自最大化的Shannon信息熵。

整个分布围服从于已知的K矩条件我们能够利用拉格拉日方法解决最优化问题,从而得出唯一的总体最大熵值(Zellner & Highfield,1988;Wu,2003)。

这种方法的形式是这里λi是第i个力矩约束的拉格朗日乘数。

这种最大化熵的方法等价于似然方程被定义为一致有效指数分布的最大似然法。

从Golan,Judge和Miller(1996)的文章可明白这两种方法是对偶的。

所有有名的分布都能描述为服从于简单矩约束的最大熵密度,我们下面将统称为特征矩。

这些特征距足以统计指数化家庭,而整个分布可以汇总为特征距。

当只公布分组汇总统计,我们可以通过联合分组信息作为部分距估算最大熵密度。

假设一个确定的分布,我们只知道分组的M 个区间汇总统计,并知道区间围[ l 0,l 1,…l M ]和每个区间的J 条件距其中v m ,1是第m 个区间的比重,并且1v M 1m m,1=∑=。

定义分布p(x)的第m 个区间的第j 个部分距为假如潜在的密度函数为,我们利用部分距条件2计算p(x)。

将p(x)代进部分距条件,我们获得一个M ×J 方程组,每个方程构成矩阵matrix(1)的一个条目,我们能够通过迭代更新解决拉格朗日乘数问题其中。

J 矩阵(M ×J )与M 子矩阵G (m )(J ×J )一致被置于另一个的顶部。

如下当区间围不知道,估计过程就越复杂,因为我们不知道条件均值该在哪个围被估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