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
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
![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7c097641fe4733687e21aa20.png)
2.物料守恒
原理:溶液中某一组分的原始浓度应该等于它在溶 液中各种存在形式的浓度之和。 即加入的溶质组成中存在的某些元素之间的特定比 例关系,由于水溶液中一定存在水的H、O元素,所以 物料守恒中的等式一定是非H、O元素的关系。 例:NH4Cl溶液:
得到H+
得到H
HS-
得到H+
H 2S
+
H2O
+
H3O+( H+)
即c(OH-)=c(H+)+c(HS-)+2c(H2S)
方法② :利用物料守恒和电荷守恒推出
质子守恒式没有必要死记硬背,可通过前面学的 物料守恒和电荷守恒推出 。 如NaHCO3溶液 中的质子守恒: 2 + 先写出物料守恒式: c(Na ) = c(CO 3 +HCO 3 +H2CO3) 再写出电荷守恒式: 2 + + c(Na )+ c(H )= 2c(CO3 )+ c(HCO 3 )+ c(OH-)
如碳酸氢钠溶液(NaHCO3):溶液显碱性,所以把氢氧根离子 浓度写在左边,其次。判断出该溶液直接电离出的离子是钠离子 和碳酸氢根,而能结合氢离子或电离氢离子的是碳酸氢根。其次 以碳酸氢根为基准离子(因为碳酸氢钠直接电离产生碳酸根和钠 离子,而钠离子不电离也不水解) 。减去它电离之后的离子浓度, 加上它水解生成的离子浓度。便是: 2 c(OH-)=c(H2CO3)-c(CO 3 )+c(H+)
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
![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daf73114bb68a98271fefa2f.png)
水溶液中微粒浓度的大小比较
① 电离是微弱的 抓住两个“微弱” ② 弱离子的水解是微弱的 ① 电荷守恒 抓住三个“守恒” ② 物料守恒
③微弱的:电离粒子的浓度大于电离生成粒 子的浓度。
如: NH3 ·H2O 溶液中:c (NH3 ·H2O)
NaHS 溶液中:
电离方程式 水解方程式
物料守恒
NaHS == Na+ + HS– HS– S2– + H2O HS– + H2O H+ + S2– HS– + OH–(忽略) H2S + OH–
c (Na+) : c (S) =1 : 1
因此:c (Na+ ) == c ( S2–) + c (HS–) + c (H2S)
总体思路: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无论是哪类型的题目, 解题时一定要认真分析溶液中的微粒种类,然后分析 这些微粒的水解和电离情况,如果比较大小用电离和 水解分析,如要求相等关系用三大守恒分析 1、如等号一端全是阴离子或阳离子或题目提示溶液 呈中性、pH=7应首先考虑电荷守恒; 2、若等号一端各项中都含有同一种元素,首先考虑 这种元素的原子守恒; 3、若出现等号但既不是电荷守恒也不是原子守恒, 则可考虑质子守恒或将两者进行合并处理
>
c (OH–)
2、水解理论:
① 弱离子由于水解而损耗。
如:KAl(SO4)2 溶液中:c (K+)
> c (Al
3+)
② 水解是微弱:水解离子的浓度大于水解生成粒子 的浓度。
如:NH4Cl 溶液中: c (Cl–)
>
c (NH4+)
巧解水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问题
![巧解水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267c235b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e0.png)
巧解水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问题摘要:将水溶液中的微粒分成三类:大量、少量、微量,在每一类中再进行离子浓度大小比较。
关键词:大量少量微量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笔者依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系统梳理各种题型,分析总结出一个简单的解答策略及解题方法,能将此类知识进行简单的处理,并将复杂的内容简化。
一、解决策略根据鲁科版和人教版课本分析很容易知道,不论是弱电解质的电离还是盐类的水解,它们的电离程度和水解程度都是非常小的,因此我们可以将溶液中的微粒进行初步简单的处理,将各种微粒分成大量、少量、微量三种。
分类标准如下表。
浓度关系一定满足:大量>少量>微量。
二、题型分析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的相对大小比较的题目虽然非常多,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类型:单一溶质溶液的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混合溶液的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不同溶液中同一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针对每种类型,利用刚才的解题策略进行简单分析。
1单一溶质的溶液的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
【典型例题1】在(MmO1∕1NH3∙H2O溶液中,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c(NH3∙H2O)>c(OH-)>c(NH4+)>c(H+)B.c(NH4+)>c(NH3∙H2O)>c (OH-)>c(H+)C.c(NH3∙H2O)>c(NH4+)=c (OH-)>c(H+)D.c(NH3∙H2O)>c(NH4+)>c (H+)>c(OH-)根据解题策略分析,首先将溶液中的各种微粒进行分类,结果表格如下:根据浓度关系,我们很容易得到:c(NH3∙H2O)>[c(0H-),c(NH4+)]>c(H+)。
我们发现少量的微粒有两种,下面将少量的微粒进行比较,难点就会迎刃而解。
因为水还电离出OH-,所以少量的微粒中C(0H-)>c(NH4+),故本题答案选A。
2.混合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的相对大小比较。
此类题型首先要看是否反应,若不反应,微粒数目仅仅增加,比较方法如1。
专题十二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第六、七课时离子浓度大小比较
![专题十二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第六、七课时离子浓度大小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ddb2f1d27f1922791688e8b0.png)
专题十二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第六课时离子浓度大小比较【课堂目标】1.养成首先分析电解质溶液中存在的微粒种类的习惯2.正确书写及判断电荷守恒式、物料守恒式3.根据两个守恒式书写新的等式4.熟练判断离子浓度大小【基础梳理】活动一:快速判断相应守恒式的正误辨析:(若有错误的指出错误并改正)( )①NaHCO3溶液中:c(Na+)+c(H+)=c(HCO3-)+c(OH-)( )②Na2CO3溶液中:c(Na+)=2c(CO32-)+c(HCO3-)+c(H2CO3)( )③Na2S溶液中:c(Na+)+c(H+)=c(OH-)+c(HS-)+c(S2-)( )④K2CO3溶液中:2c(K+)=c(CO32-)+c(HCO3-)+c(H2CO3)活动二:书写电荷守恒式和物料守恒式【讨论】常温下,用 0.100 mol·L-1NaOH溶液滴定20.00mL0.1000 mol·L-1CH3COOH溶液所得滴定曲线如图:1.反应方程式:。
2.点③处:溶质为。
(1)写出溶液中存在的电离及水解的离子方程式a.电离:。
b.水解:。
(2)写出溶液中存在的守恒式a.电荷守恒式:。
b.物料守恒式:。
c.结合a、b写出c(CH3COOH)、c(H+)、c(OH-)等式关系。
3.点①处:溶质为,及比例关系。
(1)写出溶液中存在的电离及水解的离子方程式a.电离:。
b.水解:。
(2)写出溶液中存在的守恒式a.电荷守恒式:。
b.物料守恒式:。
c.结合a、b写出:c(CH3COO-)、c(CH3COOH)、c(H+)、c(OH-)等式关系。
小结:(1)电荷守恒需要关注。
结合上述等式及图像,比较相应点的离子(微粒)浓度大小(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1)点③:由题意可知c(H+) c(OH-)再推出c(Na+) c(CH3COO-)总的顺序是。
(2)点②:由题意可知c(H+) c(OH-)再推出c(Na+) c(CH3COO-)总的顺序是。
溶液中粒子浓度大小比较
![溶液中粒子浓度大小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660d2e294b35eefdc8d333ed.png)
溶液中粒子浓度大小比较1.理论依据(1)电离理论发生电离的微粒的浓度大于电离生成微粒的浓度。
例如,H2CO3溶液中:(多元弱酸第一步电离程度第二步电离)。
(2)水解理论发生水解的微粒的浓度大于水解生成微粒的浓度。
例如,Na2CO3溶液中:(多元弱酸根离子的水解以为主)。
【思考与讨论1】根据电离和水解理论,说明H2S溶液和K2S溶液中微粒浓度大小关系。
2.电解质溶液中的守恒关系(1)电荷守恒: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的电荷总数与阴离子的电荷总数相等。
如NaHCO3溶液中:(2)物料守恒(原子守恒):电解质溶液中由于电离或水解因素,离子会发生变化变成其它离子或分子等,但离子或分子中某种特定元素的原子的总数是不会改变的。
如NaHCO3溶液中(3)质子守恒:电解质溶液中分子或离子得到或失去质子(H+)的物质的量应相等。
如NaHCO3溶液中【思考与讨论2】说明K2S溶液中上述的三个守恒关系:【思考与讨论3】同浓度的NaHCO3溶液和Na2CO3溶液等体积混合,对于上述的三个守恒有应该是怎样的:3.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1) 多元弱酸溶液根据多步电离分析,如:在H3PO4溶液中,(2) 多元弱酸的正盐溶液根据弱酸根的分步水解分析,如:Na2CO3溶液中:多元弱酸的酸式盐溶液如:NaHCO3溶液中:多元弱酸的酸式盐溶液如:NaHSO3溶液中:【思考与讨论4】以电离为主的酸式盐有哪些?以水解为主的酸式盐有哪些?(3)不同溶液中同一离子浓度的比较要看溶液中其他离子对其产生的影响。
例如,在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溶液中:①NH4NO3溶液,②CH3COONH4溶液,③NH4HSO4溶液,c(NH4+)由大到小的顺序是pH 在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溶液中①NH 4HSO 4 , ②(NH 4)2SO 4 , ③NH 4Cl , ④NH 4Al (SO 4)2, ⑤NH 4HCO 3 ,⑥ (NH 4)2CO 3 , c(NH 4+)由大到小的顺序是【思考与讨论5】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NH 4HSO 4 (NH 4)2SO 4 , NH 4Cl 溶液pH 的大小关系是若上述三溶液中的pH 相同那么三溶液的浓度大小关系是若上述三溶液中的pH 相同那么三溶液中c(NH 4+)的大小关系是(4) 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比较要进行综合分析,如电离因素、水解因素等。
离子浓度大小比较
![离子浓度大小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e7cf63382f60ddccda38a0bc.png)
粒子浓度大小比较离子浓度大小比较一般分为以下两种情况:1.不等式关系2.等式关系物料平衡是元素守恒:要明晰溶质进入溶液后各离子的去向。
由于水溶液中一定存在水的H、O元素,所以物料守恒中的等式一定是非H、O元素的关系。
⒈含特定元素的微粒(离子或分子)守恒例如:在0.2mol/L的Na2CO3溶液中,根据C元素形成微粒总量守恒有:c(CO32-) + c(HCO3-)+ c(H2CO3) = 0.2mol/L。
⒉不同元素间形成的特定微粒比守恒例如:在Na2CO3 溶液中,根据Na与C形成微粒的关系有:c(Na+) = 2[c(CO32- ) + c(HCO3- ) + c(H2CO3 )]分析:上述Na2CO3 溶液中,C原子守恒,n(Na) : n(C)恒为2:13.混合溶液中弱电解质及其对应离子总量守恒例如:相同浓度的HAc溶液与NaAc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混合溶液中有:2c(Na+ )=c(Ac-)+c(HAc)分析:上述混合溶液中,虽存在Ac-的水解和HAc的电离,但也仅是Ac-和HAc两种微粒间的转化,其总量不变。
质子守恒规律:水电离的特征是c(H)=c(OH-),只不过有些会水解的盐会导致氢离子、氢氧根可能会有不同的去向,我们需要把它们的去向全部找出来。
例如:NaHCO3溶液,初始H+ 来源于HCO3- 和H2O的电离,c初(H+) = c(CO32- ) + c(OH- );伴随着的水解的发生,一部分H+转化到H2CO3中,因此,c初(H+) = c现(H+) + c(H2CO3 ),从而得出,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关系如下:c(CO32- ) + c(OH- ) = c(H+) +c(H2CO3 )对同一溶液来说:质子守恒=电荷守恒-物料平衡快速书写质子守恒的方法第一步:确定溶液的酸碱性,溶液显酸性,把氢离子浓度写在左边,反之则把氢氧根离子浓度写在左边。
第二步:根据溶液能电离出的离子和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来补全等式右边。
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讲解
![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b4bb4d200b1c59eef8c7b4df.png)
2.在0.1 mol/L的NH3·H2O溶液中,NH3·H2O、 NH4+、 OH-、 H+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C(NH3·H2O)>C(OH-)>C(NH4+)>C(H+)
(2)水解平衡理论:
弱离子(弱酸根离子、弱碱的阳离子)的水 解一般是微弱的。
如:CH3COONa溶液中存在如下关系: c(Na+)>C(CH3COO-)>c(OH-)>C(CH3COOH)>c(H+)
均增大
2.(2009四川卷12).关于浓度均为0.1 mol/L的三 种溶液:①氨水、②盐酸、③氯化铵溶液,下列
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c(NH4+):③>① B.水电离出的c(H+):②>①
C.①和②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
c(H+)=c(OH-)+c(NH3·H2O) D. ①和③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
方法规律总结
电荷守恒: 1.溶液中离子要找全 2.分清离子浓度和电荷浓度
物料守恒: 1.某元素守恒
2.等量代换。
质子守恒: 1.明确溶液中那些微粒结合H+(或OH-), 结合的数目; 2.那些微粒电离出H+(或OH-)电离的数目
二、常见题型和对策
1、单一溶质溶液:根据电离、水解情况分析 (1)弱酸溶液:
0.1mol/LKHC2O4溶液中,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c(K+) +c(H+)=c(HC2O4-)+c(OH-)+ c(C2O42-)
B. c(HC2O4-) + c(C2O42-) =0.1mol/L C. c(C2O42-) >c(H2C2O4)
( CD )
比较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大小的关键
![比较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大小的关键](https://img.taocdn.com/s3/m/3a1e93c29e314332396893a1.png)
高考热点难点离子浓度大小排序破解之法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的关键内容提要:某些盐在水溶液中,由于发生了电离或水解等复杂的变化,导致溶液中粒子种类发生了变化,从而离子浓度也发生改变。
比较离子浓度大小的问题是历年高考的热点和难点,突破此问题是高三化学教师历年探究的重点。
笔者在多年教学实践中总结出突破此种题型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离子浓度排序方法一.电离产生的离子浓度要比被电离的离子(或分子)的浓度小;二.水解产生的离子浓度要比被水解的离子的浓度小;三.正确运用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四.若是混和溶液则判断是电离为主或是水解为主。
五.举例如下:1.如、NaHSO4 只电离不水解显强酸性。
Na2CO3只分步水解显碱性。
2.如、NaHCO3、 K2HPO4、NaHS是水解为主,电离为次,显碱性。
3.如、NaH2PO4、NaHSO3 KHSO3 、NH4HSO3是电离为主,水解为次。
显酸性。
4.如、H2CO3分步电离,且第一步是主要的。
H2CO3H++HCO3-HCO3-H++CO32-有:C(H+)>C(HCO3-)>C(CO32-)>C(OH-)5.Na2CO3溶液的离子浓度大小顺序Na2CO3===2Na++CO32- CO32-+H2O HCO3-+OH-HCO3-+H2O H2CO3+OH- H2O H++OH-电荷守恒C(Na+)+C(H+)===C(OH-)+C(HCO3-)+2C(CO32-)物料守恒C(CO32-)+C(HCO3-)+C(H2CO3)===1/2C(Na+)两式合并C(OH-)===C(H+)+C(HCO3-)+2C(H2CO3)有:C(Na+)>C(CO32-)>C(OH-)>C(HCO3-)>C(H+)6.Na2S溶液的离子浓度大小顺序Na2S===2Na++S2- S2-+H2O HS-+OH-HS-+H2O H2S+OH- H2O H++OH-电荷守恒C(Na+)+C(H+)===C(OH-)+C(HS-)+2C(S2-)物料守恒C(S2-)+C(HS-)+C(H2S)===1/2C(Na+)两式合并C(OH-)===C(H+)+C(HS-)+2C(H2S)有:C(Na+)>C(S2-)>C(OH-)>C(HS-)>C(H+)7.NaHCO3溶液的离子浓度大小顺序NaHCO3===Na++HCO3- H2O H++OH-HCO3-H++CO32- HCO3-+H2O H2CO3+OH-电荷守恒C(Na+)+C(H+)===C(OH-)+C(HCO3-)+2C(CO32-)物料守恒C(CO32-)+C(HCO3-)+C(H2CO3)===C(Na+)C(OH-)===C(H+)+C(H2CO3)—C(CO32-)C(H+)===C(OH-)+C(CO32-)—C(H2CO3)当NaHCO3的浓度很稀时C(OH-)>c(CO32-)有:C(Na+)>C(HCO3-)>C(OH-)>C(H+)>C(CO32-)一般是不比较c(CO32-)的浓度的大小有:C(Na+)>C(HCO3-)>C(OH-)>C(H+)同理KHCO3溶液的离子浓度大小顺序同上。
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
![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08ddcab3a58da0116d17495e.png)
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电荷守恒 c(H+)+c(Na+)=2c(CO32-)+c(HCO3-)+c(OH-) 正负电荷相等相等关系:物料守恒 c(Na+)=2c(CO32-)+2c(HCO3-)+2c(H2CO3) C原子守恒(以Na2CO3)质子守恒 c(OH-)=c(H+)+c(HCO3-)+2c(H2CO3) H+离子守恒离子浓度比较:①多元弱酸 H3PO4 c(H+)>c(H2PO4-)>c(HPO42-)>c(PO43-)②多元弱酸形成的正盐 Na2CO3 c(Na+)>c(CO32-)>c(OH-)>c(HCO3-)>c(H+)大小关系:③不同溶液中同一离子浓度浓度0.1mol/L的①、NH4Cl ②、CH3COONH4③、NH4HSO4则c(NH4+) ③>①>②④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 0.1mol/LNH4Cl与0.1mol/LNH3·H2O混合则:c(NH4+)>c(Cl-)>c(OH-)>c(H+)1、掌握解此类题的三个思维基点:电离、水解和守恒电荷守恒:溶液中阴、阳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总数相等,即电解质溶液呈电中性。
物料守恒:电解质溶液中某一组分的原始浓度应等于它在溶液中各种存在形式的浓度之和。
质子守恒:电解质溶液中无论是水的电离、弱酸的电离还是盐类的水解,都可以看成是质子的传递过程。
2、水解规律:有弱才水解,无弱不水解;越弱越水解,都弱都水解;谁强显谁性,等强显中性正盐溶液:①强酸弱碱盐呈酸性②强碱弱酸盐呈碱性③强酸强碱盐呈中性④弱酸碱盐不一定题型一:单一溶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例1]在氯化铵溶液中,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C(Cl-)>C(NH4+)>C(H+)>C(OH-) B.C(NH4+)>C(Cl-)>C(H+)>C(OH-)C.C(Cl-)=C(NH4+)>C(H+)=C(OH-) D.C(NH4+)=C(Cl-)>C(H+)>C(OH-)[例2]在0.1 mol/l的氨水溶液中,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C(NH3·H2O)>C(OH-)>C(NH4+)>C(H+) B.C(NH4+)>C(NH3·H2O)>C(OH-)>C(H+)C.C(NH3·H2O)>C(NH4+)=C(OH-)>C(H+) D.C(NH3·H2O)>C(NH4+)>C(H+)>C(OH-)练习:⑴Na2S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教案
![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55cab0079563c1ec5da71f4.png)
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教案
1、溶液中的守恒关系
⑴物料守恒(原子守恒):溶液中某组分的起始浓度等于它在溶液中的各种存在形式浓度之和。
以1mol·L-1CH3COONa为例:
CH3COONa===CH3COO-+Na+H2O H++OH-
CH3COO-+H2O CH3COOH+OH-
c(CH3COO-)+c(CH3COOH)=1mol·L-1
c(Na+)=c(CH3COO-)+c(CH3COOH)
Na2CO3溶液:NaHCO3溶液:
小结:等号的一端都含有某种元素,一般为物料守恒。
⑵电荷守恒:溶液呈中性,即溶液中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相等。
例:CH3COONa溶液:Na2CO3溶液:NaHCO3溶液:小结:等号一端全为阳离子或阴离子,一般为电荷守恒。
⑶质子守恒:溶液中c(H+)水=c(OH-)水称为质子守恒。
例:CH3COONa溶液:Na2CO3溶液:NaHCO3溶液:小结:等号一端为c(H+)或c(OH-),一般为质子守恒。
注意:质子守恒=物料守恒—电荷守恒
作业:写出Na2S溶液和(NH4)2SO4溶液的三个守恒关系
2、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
⑴单一溶液离子浓度的比较
①多元弱酸溶液离子浓度的比较:例:H3PO4
②多元弱酸盐溶液离子浓度的比较:Na2CO3
③多元弱酸的酸式盐溶液离子浓度比较:NaHCO3
④一样乳酸盐溶液离子浓度比较:例:CH3COONa
练习:NH4Cl 、NaHS
⑵混合溶液离子浓度的比较
①强酸与弱碱混合
②弱酸与强碱混合。
高考中“水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规律”总结
![高考中“水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规律”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f70ae6ecaaedd3382c4d306.png)
高考中“水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规律”总结“水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规律”在高考中经常用到,本文对高考中这部分内容出现过的情况进行了总结,并举出一个典型案例以供参考。
一、酸碱溶液:酸溶液中h+ 浓度最大,碱溶液中oh_ 浓度最大:其它离子根据电离度的大小确定。
1.强酸强碱溶液:例如盐酸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 h+ )> c( cl- ) > c( oh_ ),naoh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 oh_ )>c( na+ )>c( h+ )。
2.一元弱酸弱碱溶液,例如hac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 h+ )>c( ac_ )> c( oh_ );nh3?h2o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 oh_ )>c( nh4+ )> c( h+ )。
3.多元弱酸弱碱溶液,多元弱酸以第一步电离为主,例如h2s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 h+ )>c( hs_ )>c( s2- )> c( oh_ );多元弱碱电离方程式一步写到位,但离子浓度大小关系容易判断,例如fe(oh)3 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 oh_ )>c( fe3+ )> c( h+ )。
二、盐类溶液:1.强酸强碱盐的溶液不水解,离子浓度不变,例如na2so4 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2c( so42- )=c( na+ )> c( h+ )= c( oh_ );再如nahso4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 h+ )> c( so42- )= c( na+ )> c( oh_ )2.一元弱酸或弱碱形成的盐溶液,因为水解导致某些离子浓度变小,例如nh4cl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 cl- )>c(nh4+ ) > c( h+ )> c( oh_ );naac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 na+ )>c(ac_ )> c( oh_ )> c( h+ )。
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的方法和规律
![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的方法和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bc2525a7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9fb3912.png)
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的方法和规律
离子浓度是指单位体积内离子的数量,是描述溶液中离子含量多少的重要参数。
对于化学实验和工业生产来说,准确测定离子浓度大小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和规律来比较离子浓度大小。
首先,离子浓度的比较可以通过电导率来实现。
电导率是溶液中离子传导电流的能力,通常用电导率计来测量。
在相同条件下,电导率越高,溶液中离子浓度越大。
因此,通过比较不同溶液的电导率,可以初步判断出它们的离子浓度大小。
其次,离子浓度的比较还可以通过离子色谱法来实现。
离子色谱法是一种利用离子交换树脂将离子分离的方法,通过检测分离后的离子浓度来比较不同溶液中离子的含量。
这种方法对于测定微量离子浓度非常有效,能够准确地比较不同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
另外,离子浓度的比较还可以通过PH值来实现。
PH值是描述溶液酸碱性强弱的指标,通常与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密切相关。
一般来说,PH值越低,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越大;PH值越高,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越小。
因此,通过比较不同溶液的PH值,也可以初步判
断它们的离子浓度大小。
最后,离子浓度的比较还可以通过离子选择电极来实现。
离子选择电极是一种专门用于测量特定离子浓度的电极,通过测量电极的电位来比较不同溶液中特定离子的浓度大小。
这种方法对于测定特定离子浓度非常有效,能够准确地比较不同溶液中特定离子的含量。
综上所述,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和规律来实现,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范围和优势。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进行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溶液中微粒浓度大小比较原则 离子浓度比较
![溶液中微粒浓度大小比较原则 离子浓度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81377ee6e009581b6bd9eb79.png)
溶液中微粒浓度大小比较原则1. 电中性原则在电解质溶液中,由于溶液呈电中性,各种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数的总和等于各种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数的总和。
该原则适用于溶液中所有阴、阳离子间浓度大小的比较的题型。
例:在溶液中存在如下关系:2. 物料守恒原则电解质溶于水时,某一组分的原始浓度,应始终等于它在溶液中各种存在形式的浓度之和。
该原则适用于溶液中某些特定元素组成的微粒间浓度大小比较的题型。
例:在溶液中存在如下关系:3. 电离程度小原则该原则主要是指弱酸、强碱溶液的电离程度小,产生的离子浓度也就小。
适用弱电解质的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的题型。
例:0.1 mol·L-1的溶液中存在如下关系:4. 水解程度小原则该原则主要是指含一种弱酸根离子的盐溶液水解程度一般很小,水解产生的离子浓度一般较小,此原则适用于含一种弱酸根离子的盐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的题型。
例:在0.1 mol·L-1的溶液中,由于离子水解程度小,有如下关系:5. 以电离为主原则该原则是指一元弱酸(HA)与该弱酸的强碱盐(NaA)等体积等浓度混合时,因HA的电离程度及A-的水解程度均较小,在式中和几乎相等,故,当时,,溶液呈酸性,以电离为主。
(弱碱强酸盐也适用)。
亦适用弱酸的酸式盐如。
因的,故,又由于,,故,以电离为主,显酸性。
同理可推知以电离为主显酸性。
例:的与的等体积的混合液中有如下关系:而在的的溶液中则有如下关系:6. 以水解为主原则当某弱酸、弱碱很弱,其远远小于时,该酸与其强碱盐等体积等浓度混合时,由原则“5”的方法可推知:,以水解为主显碱性。
也指除、以外的多元弱酸强碱的酸式盐以水解为主,显碱性。
的与的的混合液中有如下关系:7. 物料、电荷守恒结合原则该原则是指同时运用电荷守恒、物料守恒比较溶液中复杂的离子分子浓度关系的题型。
可通过两守恒式加减得新的关系式。
例:在的溶液中,据电荷守恒可得:(1)据物料守恒可得(2)(2)-(1)得:8. 离子效应影响原则该原则是指由于与平衡有关的离子的存在,导致平衡移动的程度的差异,决定了离子浓度的大小,适用于通过平衡移动的程度比较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题型。
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专题
![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专题](https://img.taocdn.com/s3/m/04b81cfb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3f.png)
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专题一、基本知识在盐溶液中存在着水的电离平衡,可能还有盐的水解、电离平衡,所以就有下列关系:1.c(H+)与c(OH-)的关系:中性溶液:c(H+)=c(OH-)(如NaCl溶液)酸性溶液:c(H+)>c(OH-)(如NH4Cl溶液)碱性溶液:c(H+)<c(OH-)(如Na2CO3溶液)恒温时:c(H+)·c(OH-)=定值(常温时为10-14)2.电荷守恒:依据电解质溶液电中性原则,溶液中所有阳离子所带有的正电荷总数与所有的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相等。
如NH4Cl溶液中:c(NH4+)+c(H+)=c(Cl-)+c(OH-)如Na2CO3溶液中:c(Na+)+c(H+)=2c(CO32-)+c(HCO3-)+c(OH-)3.物料守恒:某一组分的原始浓度等于它在溶液中各种存在形式的浓度之和。
如0.1 mol/L NH4Cl溶液中:c(NH4+)+c(NH3·H2O)=0.1 mol/L如0.1 mol/L Na2CO3溶液中:c(CO32-)+c(HCO3-)+c(H2CO3)=0.1 mol/Lc(Na+)=2【c(CO32-)+c(HCO3-)+c(H2CO3)】4.质子守恒:溶液中水电离出的H+(质子数)等于OH-数。
如Na2CO3溶液中,用图示分析如下:由质子守恒可得:c(OH-)=c(H+)+c(HCO3-)+2c(H2CO3)。
又如CH3COONa溶液中由质子守恒得:c(OH-)=c(H+)+c(CH3COOH)。
二、解题方法和步骤1.判断水解、电离哪个为主。
(1)盐离子不水解不电离:强酸强碱盐,如NaCl、Na2SO4等。
(2)盐离子只水解不电离:强酸弱碱或弱酸强碱形成的正盐,如NH4Cl、Na2CO3等。
(3)盐离子既水解又电离:多元弱酸形成的酸式盐,以水解为主的有NaHCO3、NaHS、Na2HPO4等;以电离为主的有NaHSO3和NaH2PO4等。
溶液中离子浓度的比较
![溶液中离子浓度的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8ea127fcba0d4a7302763a5c.png)
• 等体积等浓度的MOH强碱溶液和HA弱酸 溶液混和后,混和液中有关离子的浓 度应满足的关系是 A.[M+]>[OH-]>[A-]>[H+] B.[M+]>[A-]>[H+]>[OH-] C.[M+]>[A-]>[OH-]>[H+] D.[M+]>[H+] =[OH-]+[A-]
(2)若两种物质混合后能发生反应,则应考虑反应后的 生成物和剩余物的电离. 若溶液中含有等物质的量浓度的 CH3COO-和CH3COOH, NH4+和NH3.H2O等两种或两种以上溶质时,一般来讲可以 只考虑弱电解质的电离,而忽略“弱离子”的水解,特 殊情况则应根据题目条件推导.
• CH3COOH与CH3COONa等物质的量混合配制成稀溶液,PH 值为4.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CH3COOH的电离作用大于CH3COONa的水解作用 B、CH3COONa的水解作用大于CH3COOH的电离作用 C、CH3COOH的存在抑制了CH3COONa的水解 D、CH3COONa的存在抑制了CH3COOH的电离 如: CH3COOH与CH3COONa等物质的量混合配制成稀溶液:
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
判断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一般思路
(1)若溶液中只含有一种溶质,首先考虑电解质的电 离——将其电离成离子,然后考虑“弱离子”的水解, 综合分析得出: c(不水解离子)> c(水解离子)> c(显性离子)> c (隐性离子) 注:所谓“显性离子”是指使溶液表现酸碱性的离子; “隐性离子”则与之相反,如酸性溶液中的显性离子为 H+,隐性离子为OH-如: NH4Cl溶液中 CCl- > CNH4+ > CH+ > COH-
详解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判断
![详解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判断](https://img.taocdn.com/s3/m/1d07158d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22.png)
CD
D.c(K+) = c(H2C2O4)+ c(HC2O4-) + c(C2O42-)
多元弱酸酸式酸根旳水解与电离旳区别:
⑴ NaHCO3 ① HCO3– + H2O ② HCO3– + H2O
H2CO3 + OH – CO32– + H3O +
> 程度:① 水解 ② 电离 ∴溶液呈碱 性
⑵ NaHSO3 ① HSO3– + H2O ② HSO3– + H2O
AD
(3)强碱弱酸旳酸式盐溶液—既电离又水解
【例3】草酸是二元弱酸,草酸氢钾溶液呈酸性,在
0.1mol/LKHC2O4溶液中,下列关系正确旳是
A.c(K+) +c(H+)=c(HC2O4-)+c(OH-)+ c(C2O42-)
B.c(HC2O4-) + c(C2O42-) =0.1mol/L C.c(C2O42-) >c(H2C2O4)
0.1 mol·L-1旳Na2CO3溶液中
电荷守恒: c(Na+ ) +c(H+ )= c(HCO3— ) +2 c(CO32— )+ c(OH— )
物料守恒: c(H2CO3 )+ c(HCO3— )+c(CO32— )=0.5 c(Na+ ) =0.1 mol·L—
1
质子守恒:
c(OH— )= c(H+ )+ c(HCO3— ) +2 c( H2CO3)
【现学现用】
写出CH3COONa 、Na2S、 NaHCO3溶液中旳电荷守恒式。
CH3COONa溶液中: n (Na+)+n (H+)= n (CH3COO-) + n (OH-) C (Na+)+c (H+)= c (CH3COO-) + c (OH-)
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
![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bcd0122ebd64783e09122b7c.png)
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是高考的一个热点问题,也是学生学习电解质溶液知识的一个难点,可从溶液中存在的平衡确定离子的来源以及主次的角度分析,使各种关系具体化、清淅化。
一、理论依据1.两个平衡理论: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理论和盐的水解平衡理论2.三个守恒关系:(1)电荷守恒:溶液总是呈电中性,即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相等。
关键是找全溶液中存在的离子,并注意离子所带电荷数。
(2)物料守恒:即原子个数守恒,即存在于溶液中的某物质,不管在溶液中发生了什么变化,同种元素各种存在形式的和之比符合物质组成比。
(3)质子守恒:在任何水溶液中,水电离出的H+和OH-的量总是相等。
注:由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可以导出质子守恒例1.写出1.0 mol/L Na2CO3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和三个守恒关系式。
解析:c (Na+) > c(CO32-) > c(OH-) >c(HCO3-)>c(H+),c(Na+)>2c(CO32-)。
电荷守恒:c(Na+)+ c(H+)=2c(CO32-) + c(OH-) +c(HCO3-);物料守恒:由于n(Na+)=2n(C),又由于CO32-能水解,故碳元素以CO32-、HCO3-、H2CO3三种形式存在,所以有c(Na+)=2(c(CO32-)+c(HCO3-)+c(H2CO3))。
质子守恒:c(OH-)=c(H+) +c(HCO3-) +2c(H2CO3),(一个CO32- 结合两个H+形成H2CO3)分析溶液中存在有哪些平衡时要注意,弱电解质电离出的离子不需要再考虑水解,如氢硫酸中的HS-、S2-;弱酸根离子水解出的离子不需要再考虑电离如Na2CO3溶液中的HCO3-。
练习1:写出0.1 mol/L NaHCO3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和三个守恒关系式。
二、常见题型1.同浓度的不同溶液中,同种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首先,我们应明确强电解质的完全电离产生的离子的浓度比弱电解质的不完全电离产生的离子浓度要大;弱电解质的电离或离子的水解程度均很弱。
高中化学-第三课时 离子浓度大小比较-三大守恒11
![高中化学-第三课时 离子浓度大小比较-三大守恒11](https://img.taocdn.com/s3/m/f7b3005b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90.png)
对于弱酸、弱碱,其电离程度小,产生的离子浓度 远远小于弱电解质分子的浓度。
2
一、水溶液中微粒浓度的大小比较: (考点)
2、水解理论:
① 弱离子由于水解而损耗。
> 如:KAl(SO4)2 溶液中:c (K+) c (Al3+)
c(Na+) > c(OH-) > c(HCO3-) > c(H+) C. Na2CO3 溶液:
c(OH-) - c(H+) = c(HCO3-) + 2c(H2CO3) D. 25 ℃时,pH = 4.75、浓度均为0.1 mol/L 的
CH3COOH、CH3COONa混合溶液: c(CH3COO-) + c(OH-) < c(CH3COOH) + c(H+)
①若电离程度小于水解程度,溶液显碱性,如
NaHS、Na2HPO4、NaHCO3等: ②若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溶液显酸性,如
NaH2PO4 、NaHSO3、 NaHC2O4等。
三、离子浓度大小比较——混合溶液型
规律: 混合反应的溶液内(恰好完全反应型、PH为7型、
反应过量型)浓度的比较先反应后分析。
D. 0.1 mol/L的硫化钠溶液中: c(OH-) = c(H+) + c(HS-) + c(H2S)
2、下列溶液中微粒的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C)
A. 室温下,向0.01 mol/L NH4HSO4 溶液中滴加 NaOH 溶液至中性:
c(Na+) > c(SO42-) > c(NH4+) > c(OH-) = c(H+) B. 0.1 mol/L NaHCO3 溶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单一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
(1)氯化铵溶液
①先分析NH4Cl溶液中的电离、水解过程。
电离:
水解:
判断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有
②再根据其电离和水解程度的相对大小,比较确定氯化铵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2)醋酸钠溶液
①先分析溶液中的电离、水解过程。
电离:
水解:
判断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有
②再根据其电离和水解程度的相对大小,比较确定氯化铵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3)碳酸钠溶液
①分析Na2CO3溶液中的电离、水解过程:
电离:
水解:
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有
②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4)碳酸氢钠溶液
①分析NaHCO3溶液中的电离、水解过程:
电离:
水解:
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有
②由于HCO-3的电离程度HCO-3的水解程度,所以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5)亚硫酸氢钠溶液
①分析溶液中的电离、水解过程:
电离:
水解:
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有
②由于HSO-3的电离程度HSO-3的水解程度,所以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2.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
(1)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NaOH溶液、NH4Cl溶液等体积混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H4Cl+NaOH===NH3·H2O+NaCl;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有
;其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2)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NH4Cl溶液、氨水等体积混合
混合后不发生反应,溶液中的溶质为,由于NH3·H2O 的电离程度NH+4的水解程度,所以溶液呈性;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有;其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3)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CH3COONa溶液和NaClO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中的溶质为,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有,由于ClO-的水解程度CH3COO-的水解程度,所以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4)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中的溶质为,由于CO2-3的水解程度
HCO-3的水解程度,所以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3.水解平衡中的三个守恒关系
1.醋酸钠溶液中存在的平衡有CH3COONa+H2O==CH3COOH+NaOH、H2O==H++OH-,存在的离子有
(1)电荷守恒:溶液呈电中性,所以溶液中n(正电荷)=n(负电荷)
即:n(Na+)+n(H+) n(CH3COO-)+n(OH-)(两边同时除以体积)
即:
(2)物料守恒:CH3COONa固体中,n(Na+) n(CH3COO-),但在CH3COONa 溶液中,因为CH3COO-水解,所以n(Na+) n(CH3COO-),即c(Na+)
c(CH3COO-);根据CH3COONa固体中,n(Na+) n(CH3COO-),所以该溶液中n(Na+) n(CH3COO-)+n(CH3COOH),(两边同时除以体积)即:
(3)质子守恒:将上述两式相加得到以下关系:c(OH-)=。
根据水电离出的c(OH-)=c(H+),溶液中的H+或OH-虽与其他离子结合而以不同的形式存在,但其总量相同。
2.NH4Cl溶液中存在:
(1)电荷守恒:
(2)物料守恒:
(3)质子守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