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幅调制解调及混频习题

合集下载

高频电子线路第6章振幅调制解调及混频

高频电子线路第6章振幅调制解调及混频

Pmax Pc (1 m)2 Pmin Pc (1 m)2
(6―14)
《高频电路原理与分析》
第6章振幅调制、 解调及混频
2.
在调制过程中,将载波抑制就形成了抑制载波双边 带信号,简称双边带信号。它可用载波与调制信号相乘 得到,其表示式为
uDSB (t) kf (t)kf (t)uC 在单一正弦信号uΩ=UΩcosΩt调制时,
uAM(t)=UM(t)cosωct=UC(1+mcosΩt)cosωct (6―5)
上面的分析是在单一正弦信号作为调制信号的情
况下进行的,而一般传送的信号并非为单一频率的信号,
例如是一连续频谱信号f(t),这时,可用下式来描述调
幅波:
uAM (t) UC[1 mf (t)]cosct
(6―6 )
u
0
t
uC
(a)
0
t
(b) u AM (t)
mUc
m< 1
Uc
0
t
(c) u AM (t)
m= 1
0
t
uAM (t)
(d)
m> 1
0
t
(e)
《高频电路原理与分析》
u
0
t
uC
(a)
0
t
(b) u AM (t)
mUc
m< 1
Uc
0
t
(c) u AM (t)
m= 1
0
t
uAM (t)
(d)
m> 1
0
t
图6―1 AM调制过程中的信号波形
Um(t)=UC+ΔUC(t)=UC+kaUΩcosΩt
=UC(1+mcosΩt)

通信电子线路习题(2)

通信电子线路习题(2)

第六章振幅调制、解调与混频6.1某调幅波表达式为u AM(t)=(5+3cos2π×4×103t)cos2π×465×103t (v)1、画出此调幅波的波形2、画出此调幅波的频谱图,并求带宽3、若负载电阻R L=100Ω,求调幅波的总功率解:1.2.BW=2×4kHz=8kHz3.Ucm=5 m a=0.6Pc=U2cm/2 R L=125mWPΣ=(1+ m2a/2 )P c=147.5mW6.2 已知两个信号电压的频谱如下图所示,要求:(1)写出两个信号电压的数学表达式,并指出已调波的性质;(2)计算在单位电阻上消耗的和总功率以及已调波的频带宽度。

解:u AM=2(1+0.3COS2π×102t) COS2π×106t(V)u DSB=0.6 COS2π×102t COS2π×106t (V)P C=2W;P DSB=0.09W;P AM =2.09W;BW=200HZ6.3 已知:调幅波表达式为u AM(t)=10(1+0.6cos2π×3×102t+0.3cos2π× 3×103t)cos2π×106t (v) 求:1、调幅波中包含的频率分量与各分量的振幅值。

2、画出该调幅波的频谱图并求出其频带宽度BW。

解:1.包含载波分量:频率为1000kHz,幅度为10V上边频分量:频率为1003kHz,幅度为1.5V kHz5V1.5V 1.5V469465461上边频分量:频率为1000.3kHz ,幅度为3V 下边频分量:频率为997kHz ,幅度为1.5V 下边频分量:频率为999.7kHz ,幅度为 1.5V2.带宽BW =2×3=6kHz6.4 试用相乘器、相加器、滤波器组成产生下列信号的框图(1)AM 波;(2) DSB 信号;(3)SSB 信号。

振幅调制习题

振幅调制习题

振幅调制习题例1 已知已调幅信号的频谱图如图所示。

1) 写出已调信号电压的数学表达式:2) 计算在单位电阻上消耗的边带功率和总功率以及已调波的频带宽度。

解:1) 根据频谱图知10.30.322a mo a o m U Vm V V ⎧=⎪⇒=⎨⎪=⎩ 1000c Z f KH = 0.1100Z Z F KH H ==60()(1cos )cos 2(10.3cos 2100)cos 210o m a c u t U m t t t tV ωππ=+Ω=+⨯⨯2)载波功率:22m0o L 112==2221U P W R =双边带功率:22m01L 1()10.3222==0.0921a DSBSB m U P P W R ==22110.320.09()22DSB a oT P m P W ==⨯⨯= 总功率:AV o DSB =20.09 2.09P P P W =++= 已调波的频带宽度22100200DSB Z B F H ==⨯= 2、何谓频谱搬移电路?振幅调制电路有何作用?解:能将有用信号的频谱沿频率轴不失真搬移的电路,称为频谱搬移电路。

振幅调制、解调和混频电路都属于频谱搬移电路,其频谱搬移是利用电路中的非线性的相乘作用来实现的,即相乘器可以实现频谱搬移。

振幅调制电路的作用是:实现低频调制信号对高频载波振幅进行控制,把调制信号的频谱不失真地搬移到载频的两侧,即实现将调制信号的信息“装载”到高频载波中,以满足信息传输的需要。

3、说明振幅调制、振幅解调和混频电路的作用,它们的电路组成模型机基本工作原理有哪些共同点和不同点。

解:振幅调制与解调、混频、频率调制与解调等电路是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电路。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将输入信号进行频谱变换,以获得具有所需频谱的输出信号。

振幅调制:用待传输的低频信号去控制高频载波信号的幅值。

振幅解调:从高频调幅信号中还原出原调制信号。

混频:将已调信号的载频变成另一载频。

通信电路基础第五章答案

通信电路基础第五章答案

第五章振幅调制与解调习题参考答案5- 1有一调幅波,载波功率为100W,试求当与时,每一对边频功率就是多少?[参考答案:,]解:因为边频功率,所以当时,当时,5-2试指出下列两种电压就是什么已调波?写出已调波表示式,并指出它们在单位负载上消耗得平均功率及相应得频谱宽度。

⑴⑵[参考答案:(1),(2)]解:⑴为标准调幅波频谱宽度(2)为双边带调幅波5-3如图P5—3所示用频率1000kHz得载波信号同时传送两路得频谱图(1) 求输出电压表示式。

(2) 画出用理想模拟相乘器实现该调幅框图。

(3) 估算在单位负载上平均功率与频带宽度。

图P5 —3解:(1) 图P5 —3所示得频率图就是两路已调波作为调制信号对载波进行二次调制即对载波=103kHz而言,它得调制信号就是由两个调幅信号合成。

第一个调幅信号得载波频率为=10kH z,第二个调幅信号得载波频率为=3X104kH z,且它们得调制频率均为3X0kHz。

合成后得已调波为v V Cm 1 M a1(1 cos Q t)cos 1t M a2(1 cos Q t)cos 2t cos C t由图5—1可知6 4 4C 2 n 10 rad/s, 1 2 n 10 rad/s, 2 6 n 10 rad/s,v 10 1 0.8(1 cos Q t)cos -f. 0.6(1 cos Q t)cos 2t cos C t⑵ 实现调幅得方框图如图P5- 3J 所示。

(2) 为普通调幅(AM)波,波形与频谱图如图P5 - 4J2所示图P5-3J ⑴(3) 负载上平均功率应为所有分量功率之与,故V 21 F a v -C m4 1.524 222 322 421 02W 87.5W2R L 2频带宽度为5-4试画出下列三种已调波电压得波形与频谱图。

(1) (2) (3)解:(1)为双边带(DSB)波,波形与频谱图如图P5-4J1 所示。

(b)频谱图图 P5 -4J1⑶为单边带(SSB)波,波形与频谱图如图P5—4J3所示5 -5如图P5—5所示,试画出它们得频谱图。

[精品]振幅调制解调及混频习题

[精品]振幅调制解调及混频习题

第六章振幅调制、解调及混频思考题与练习题6-1已知载波电压为uC =UCsinωCt,调制信号如图p6-1,fC>>1/TΩ。

分别画出m=0.5及m=1两种情况下所对应的AM波波形以及DSB波波形。

图p6-l6-2某发射机输出级在负载RL =100Ω上的输出信号为uo(t)=4(1+0.5cosΩt)cosωCt(V)。

求总的输出功率Pav、载波功率PC 和边频功率P边频。

6-3试用相乘器、相加器、滤波器组成产生下列信号的框图;(1)AM波;(2)DSB信号;(3)SSB信号。

6-4在图p6-2所示的各电路中,调制信号uΩ=UΩcosΩt,载波电压u C=U C cosωC t,且ωc>>Ω,Uc>>UΩ,二极管 VD1、VD2的伏安特性相同,均为从原点出发,斜率为 gD的直线。

(1)试问哪些电路能实现双边带调制?(2)在能够实现双边带调制的电路中,试分析其输出电流的频率分量。

图p6-26-5试分析图p6-3所示调制器。

图中,Cb对载波短路,对音频开路;uC =UCcosωCt,uΩ=UΩcosΩt。

(1)设UC 及UΩ均较小,二极管特性近似为i=a0+a1u+a2u2,求输出电压uo(t)中含有哪些频率分量(忽略负载反作用)?(2)如UC >>UΩ,二极管工作于开关状态,试求uo(t)的表示式。

(要求:首先,分析忽略负载反作用时的情况,并将结果与(1)比较;然后,分析考虑负载反作用时的输出电压。

)图p6-36-6调制电路如图p6-4。

载波电压控制二极管的通断。

试分析其工作原理并画出输出电压波形;说明R的作用(设TΩ=13T C,T C、TΩ分别为载波及调制信号的周期)。

图p6-46-7在图p6-5所示桥式调制电路中,各二极管的特性一致,均为自原点出发、斜率为gD的直线,并工作在受u2控制的开关状态。

若设RL>>RD(RD=1/gD),试分析电路分别工作在振幅调制和混频时u1、u2各应为什么信号,并写出uo的表示式。

(完整版)振幅调制与解调习题及其解答

(完整版)振幅调制与解调习题及其解答

振幅调制与解调练习题一、选择题1、为获得良好的调幅特性,集电极调幅电路应工作于 C 状态。

A .临界B .欠压C .过压D .弱过压2、对于同步检波器,同步电压与载波信号的关系是 CA 、同频不同相B 、同相不同频C 、同频同相D 、不同频不同相3、如图是 电路的原理方框图。

图中t t U u c m i Ω=cos cos ω;t u c ωcos 0= ( C )A. 调幅B. 混频C. 同步检波D. 鉴相4、在波形上它的包络与调制信号形状完全相同的是 ( A ) A .AM B .DSB C .SSB D .VSB5、惰性失真和负峰切割失真是下列哪种检波器特有的失真 ( B )A .小信号平方律检波器B .大信号包络检波器C .同步检波器6、调幅波解调电路中的滤波器应采用 。

( B )A .带通滤波器B .低通滤波器C .高通滤波器D .带阻滤波器7、某已调波的数学表达式为t t t u 63102cos )102cos 1(2)(⨯⨯+=ππ,这是一个( A )A .AM 波B .FM 波C .DSB 波D .SSB 波8、AM 调幅信号频谱含有 ( D )A 、载频B 、上边带C 、下边带D 、载频、上边带和下边带9、单频调制的AM 波,若它的最大振幅为1V ,最小振幅为0.6V ,则它的调幅度为( B )A .0.1B .0.25C .0.4D .0.610、二极管平衡调幅电路的输出电流中,能抵消的频率分量是 ( A )A .载波频率ωc 及ωc 的偶次谐波B .载波频率ωc 及ωc 的奇次谐波C .调制信号频率ΩD .调制信号频率Ω的偶次谐波11、普通调幅信号中,能量主要集中在 上。

( A )A .载频分量B .边带C .上边带D .下边带12、同步检波时,必须在检波器输入端加入一个与发射载波 的参考信号。

( C )A .同频B .同相C .同幅度D .同频同相13、用双踪示波器观察到下图所示的调幅波,根据所给的数值,它的调幅度为 ( C )A .0.2B .0.8C .0.67D .0.114、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 C )A . 同步检波器要求接收端载波与发端载波频率相同、幅度相同 CB . 同步检波器要求接收端载波与发端载波相位相同、幅度相同C . 同步检波器要求接收端载波与发端载波频率相同、相位相同D .同步检波器要求接收端载波与发端载波频率相同、相位相同、幅度相同15、模拟乘法器的应用很广泛,可以用作除以下哪种之外的电路 ( C )A .振幅调制B .调幅波的解调C .频率调制D .混频16、调幅信号经过混频作用后, 将发生变化。

(完整版)高频电子线路第5章习题答案

(完整版)高频电子线路第5章习题答案

第5章 振幅调制、振幅解调与混频电路5.1 已知调制信号()2cos(2π500)V,u t t Ω=⨯载波信号5()4cos(2π10)V,c u t t =⨯令比例常数1a k =,试写出调幅波表示式,求出调幅系数及频带宽度,画出调幅波波形及频谱图。

[解] 5()(42cos 2π500)cos(2π10)AM u t t t =+⨯⨯54(10.5cos 2π500)cos(2π10)V t t =+⨯⨯20.5,25001000Hz 4a m BW ===⨯= 调幅波波形和频谱图分别如图P5.1(s)(a)、(b)所示。

5.2 已知调幅波信号5[1cos(2π100)]cos(2π10)V o u t t =+⨯⨯,试画出它的波形和频谱图,求出频带宽度BW 。

[解] 2100200Hz BW =⨯=调幅波波形和频谱图如图P5.2(s)(a)、(b)所示。

5.3已知调制信号3[2cos(2π210)3cos(2π300)]Vu t t Ω=⨯⨯+⨯,载波信号55cos(2π510)V,1c a u t k =⨯⨯=,试写出调辐波的表示式,画出频谱图,求出频带宽度BW 。

[解] 35()(52cos2π2103cos2π300)cos2π510c u t t t t =+⨯⨯+⨯⨯⨯3555353555(10.4cos2π2100.6cos2π300)cos2π5105cos2π510cos2π(510210)cos2π(510210)1.5cos2π(510300) 1.5cos2π(510300)(V)t t tt t t t t t =+⨯⨯+⨯⨯⨯=⨯⨯+⨯+⨯+⨯-⨯+⨯++⨯- 3max 222104kHz BW F =⨯=⨯⨯=频谱图如图P5.3(s)所示。

5.4 已知调幅波表示式6()[2012cos(2π500)]cos(2π10)V u t t t =+⨯⨯,试求该调幅波的载波振幅cm U 、调频信号频率F 、调幅系数a m 和带宽BW 的值。

第6章--振幅调制解调及混频

第6章--振幅调制解调及混频
移相法是利用移相网络,对载波和调制信号进行适当的相移,然后相加,从而将其中的一个边带抵消掉而获得SSB信号。
2. 移相法
(1)其依据如下:
可写为:
同理有:
(2)移相法产生SSB调制信号原理框图
6.2 调幅信号的解调
振幅解调方法可分为包络检波和同步检波两大类。
一. 调幅解调的方法
(三). SSB调制电路
SSB信号是将双边带信号滤除或抵消掉一个边带形成的。主要有滤波法和移相法两种。
1.滤波法
带通滤波器
上/下边带通滤波器:中心频率为:(fc±Fmax/2) , 带宽为略大于或等于Fmax。
下边带
上边带
由于0>>min, 上、下边带间的 距离很近,要想 通过一个边带而 滤除另一个边带, 就对滤波器提出 了严格的要求。
(b) 同步检波器:主要用于双边带和单边带信号(DSB/SSB)的解调
它们都需要用同步的恢复载波信号ur进行解调。 同步检波又可以分为乘积型和叠加型两类。
2 .工作波形图
二、二极管峰值包络检波器
1.原理电路
RC电路:
二是作为检波器的负载,在其两端输出已恢复的调制信号。
(a) 集电极调幅电路
集电极调幅的原理分析:
(b) 基极调幅电路
基极调幅的波形
(1)二极管电路
(a) 单二极管调制电路
(b) 平衡二极管调制电路
(2) 利用(单)差分对电路产生普通调幅波
(3)利用模拟乘法器产生AM信号电路
2.低电平AM调制
(a) 单二极管调制电路
一是起高频滤波作用。
故必须满足:
式中:ωc为输入信号的载频,在超外差接收机中则为中频ωI Ω为调制频率。 即在理想情况下,RC网络的阻抗Z应为

振幅调制解调及混频

振幅调制解调及混频

第六章 振幅调制、解调及混频6-1 已知载波电压u c =U C sin ωC t ,调制信号如图所示,f C >>1/T Ω。

分别画出m=0.5及m=1两种情况下所对应的AM 波波形以及DSB 波波形。

题6-1图解6-1,各波形图如下6-2 某发射机输出级在负载R L =100Ω上的输出信号为u 0(t)=4(1-0.5cos Ωt)cos ωc t V 。

求总的输出功率P av 、载波功率P c 和边频功率P 边频。

解6-2显然,该信号是个AM 调幅信号,且m=0.5,因此22L C C 22av C av C R U 4P 0.08W 22100m 0.5P P 10.0810.09W22P P P 0.090.080.01W===⨯⎛⎫⎛⎫=+=+= ⎪ ⎪⎝⎭⎝⎭=-=-=边频6-3 试用相乘器、相加器、滤波器组成产生下列信号的框图(1)AM 波;(2) DSB 信号;(3)SSB 信号。

解6-36-4 在图示的各电路中,调制信号u Ω(t)=U Ω cos Ωt ,载波电压u C =U C cos ωc t ,且ωc >>Ω,U C >>U Ω,二极管V D1和V D2的伏安特性相同,均为从原点出发,斜率为g D 的直线。

(1)试问哪些电路能实现双边带调制?(2)在能够实现双边带调制的电路中,试分析其输出电流的频率分量。

题6-4图解6-4X++X滤波器u ΩCu AMu u ΩXu ΩCu Xu ΩCu DSBu SSBu AMu Cu 常数(直流)()()()12120()()()()()()44cos cos 3......cos cos 3cos()cos()211cos(3)cos(3).....33La Lb D c c D c c D c c D c c c c c c D c c i i i i i i g K t u u g K t u u g K t u u g t t U t U t t t g U t t ΩΩΩΩΩΩΩΩΩΩ=-==+=ω+-ω-π+'=ω+⎛⎫=ω-ω+ω+ω ⎪ππ⎝⎭ω+ω+ω-ω⎡⎤⎢⎥=⎢⎥π-ω+ω-ω-ω+⎢⎥⎣⎦+22221cos 2cos 4......33D c g U t t ⎛⎫+ω-ω+ ⎪π⎝⎭()12()()()()()()()()()44cos cos 3......cos cos 3cos()cos()21cos(33Lc D c c D c c D c c D c c c D c D cD c c D c c c c D i i i g K t u u g K t u u g K t K t u g K t K t u g K t u g u g t t U t g U tt t g U ΩΩΩΩΩΩΩΩΩ=-=ω+-ω-π-=ω-ω-π+ω+ω-π⎡⎤⎡⎤⎣⎦⎣⎦'=ω+⎛⎫=ω-ω+ω+ω ⎪ππ⎝⎭ω+ω+ω-ωπ-ωcos 1)cos(3).....3D c cc c g U tt t ΩΩ⎡⎤⎢⎥+ω⎢⎥+ω-ω-ω+⎢⎥⎣⎦所以,(b )和(c )能实现DSB 调幅而且在(b )中,包含了ωc 的奇次谐波与Ω的和频与差频分量,以及ωc 的偶次谐波分量。

高频电子线路习题10(含答案)

高频电子线路习题10(含答案)

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高频电子线路》模拟考试试卷十班级姓名学号题目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总分得分得分评分人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小信号调谐放大器按调谐回路的个数分和。

2.高频功率放大器主要用来放大高频信号,为了提高效率,一般工作在丙类状态。

3.电容三点式振荡器的发射极至集电极之间的阻抗Z ce性质应为,发射极至基极之间的阻抗Z be性质应为,基极至集电极之间的阻抗Z cb性质应为。

4.振幅调制与解调、混频、频率调制与解调等电路是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电路。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将输入信号进行,以获得具有所需的输出信号,因此,这些电路都属于搬移电路。

5.调频波的频偏与调制信号的成正比,而与调制信号的无关,这是调频波的基本特征。

6.在双踪示波器中观察到如下图所示的调幅波,根据所给的数值,它的调幅度应为。

7.根据干扰产生的原因,混频器的干扰主要有、、和四种。

8.无论是调频信号还是调相信号,它们的ω(t)和φ(t)都同时受到调变,其区别仅在于按调制信号规律线性变化的物理量不同,这个物理量在调相信号中是,在调频信号中是。

9.锁相环路由、和组成,它的主要作用是。

得分评分人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括号内)1.为了有效地实现集电极调幅,调制器必须工作在哪种工作状态()A.临界B.欠压C.过压D.任意状态2.石英晶体谐振于并联谐振频率fp时,相当于LC回路的()A.串联谐振现象B.并联谐振现象C.自激现象D.失谐现象3.判断下图是哪一类振荡器()A.考毕兹电路B.哈特莱电路C.西勒电路D.克拉泼电路4.谐振功率放大器与调谐小信号放大器的区别是()A.前者比后者电源电压高B.前者比后者失真小C.谐振功率放大器工作在丙类,调谐放大器工作在甲类D.谐振功率放大器输入信号小,调谐放大器输入信号大5.如下图a、b、c、d所示电路。

R、C为正常值,二极管为折线特性。

能完成检波的电路是()。

6.石英晶体振荡器的主要优点是()A.容易起振B.振幅稳定C.频率稳定度高D.减小谐波分量7.无线通信系统接收设备中的中放部分采用的是以下哪种电路()A.调谐放大器B.谐振功率放大器C.检波器D.鉴频器8.若载波u C(t)=U C cosωC t,调制信号uΩ(t)= UΩsinΩt,则调相波的表达式为()A.u PM(t)=U C cos(ωC t+m P sinΩt)B.u PM(t)=U C cos(ωC t-m P cosΩt)C.u PM(t)=U C(1+m P sinΩt)cosωC t D.u PM(t)=kUΩU C cosωC tsinΩt9.某超外差接收机的中频f I=465kHz,输入信号载频fc=810kHz,则本振信号频率为()A.2085kHz B.1740kHz C.1275kHz D.1075kHz10.无论是调频信号还是调相信号,它们的ω(t)和φ(t)都同时受到调变,其区别仅在于按调制信号规律线性变化的物理量不同,这个物理量在调频信号中是()A.ω(t)B.φ(t) C.Δω(t) D.Δφ(t)11.关于间接调频方法的描述,正确的是()A.先对调制信号微分,再加到调相器对载波信号调相,从而完成调频B.先对调制信号积分,再加到调相器对载波信号调相,从而完成调频C.先对载波信号微分,再加到调相器对调制信号调相,从而完成调频D.先对载波信号积分,再加到调相器对调制信号调相,从而完成调频12.放大器的噪声系数N F是指()A.输入端的信噪比/输出端的信噪比B.输出端的信噪比/输入端的信噪比C.输入端的噪声功率/输出端的噪声功率 D.输出端的噪声功率/输入端的噪声功率13.鉴频特性曲线的调整内容不包括()A.零点调整B.频偏调整C.线性范围调整D.对称性调整14.某超外差接收机接收930kHz的信号时,可收到690kHz和810kHz信号,但不能单独收到其中一个台的信号,此干扰为()A.干扰哨声B.互调干扰C.镜像干扰D.交调干扰15.调频信号u AM(t)=U C cos(ωC t+m f sinΩt)经过倍频器后,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该调频波的中心频率、最大频偏及Ω均得到扩展,但m f不变B.该调频波的中心频率、m f及Ω均得到扩展,但最大频偏不变C.该调频波的中心频率、最大频偏及m f均得到扩展,但Ω不变D.该调频波最大频偏、Ω及m f均得到扩展,但中心频率不变得分评分人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

第6章振幅调制解调及溷频1154页

第6章振幅调制解调及溷频1154页

调幅方法
集电极调幅 高电平调幅
基极调幅
《高频电路原理与分析》
第6章振幅调制、 解调及混频
1.定义
fo–fs =fi
高频放大 混频
fs
fs
中频放大 检波 低频放大
fi
F
F
fo 本地振荡
从振幅受调制的高频信号中 《高频电路原理与分析》还原出原调制的信号。
第6章振幅调制、 解调及混频
《高频电路原理与图分6析.1》.1 检波器的输入输出波形
1. 调制的原因 便于不同电台相同频段基带信号的同时接收
c1
c2
频谱搬移
《高频电路原理与分析》
第6章振幅调制、 解调及混频
2. 调制的方式和分类
调制
调幅 连续波调制 调频
调相
振幅调制 脉冲波调制 脉宽调制
脉位调制 编码调制
《高频电路原理与分析》
第6章振幅调制、 解调及混频
3. 调幅的方法
低电平调幅
n)t
n
1 2
mn
c
os(c
n)t
信号带宽 B2Ωmax
调制信号
载波
Ωmaaxx
调幅波
《高频电路原理与分析》
ωc
下边带
上边带
ωc-Ωmax
c
ωc+Ωmax
第6章振幅调制、 解调及混频
33)33 3)调幅波的功率
u (t) U c(1 m acΩ o)c sto c ts
Uc
如果将普通调幅波输送功率至 电阻R上,则载波与两个边频将分别
即:
U m (t) U c( 1 k U a V c co t)s U c( 1 m aco t)s
式中ma为调制度,

第五章 振幅调制、解调及混频自测题

第五章 振幅调制、解调及混频自测题
二.单项选择题 1、 要使调幅波避免产生严重失真,就必须要求调幅系数______。
(1)等于 0 (2)等于 30% (3)小于 100% (4)大于 1 2、 已知某调幅信号电压为:u(t)=(8+5cos2000πt)cos2π×106t(伏),其调幅系数为
______。
(1)8 (2)5 (3)1.6 (4) 0.625 3、 已知某信号电压为:u(t)=(8+5cos200πt)cos4000πt(伏),试判断:它属于______
(1) 50Hz (2)6000Hz (3)100Hz (4)12KHz
10、 高电平调幅电路的特点是______。
(1)整机效率高
(2)有功率放大功能
(3)只能产生大功率的 AM 调幅信号 (4)以上各点都对
11、 集电极调幅时,谐振功率放大器工作在______。
(1)欠压状态 (2)过压状态 (3)临界状态 (4)甲类状态
量。单边带调幅信号(SSB 信号)和双边带调幅信号(DSB 信号)却分别 只有_______和_________信号,抑制了________分量。 7、 与普通调幅信号相比,双边带调幅信号中没有________分量,单边带调幅 信号中只有________________分量。 8、 设 ma=1 时,则普通调幅波中,有用的边频功率之和只占总的平均功率的 ______,而无用的载波功率却占总的平均功率的________,所以普通调幅制 的广播系统发射机的功率利用率很________。 9、 某单音频调制的普通调幅波信号中载波功率为 1000W,当调制系数 ma=0.8 时普通调幅波的平均功率为________,两个边带功率为_______。 10、 某单音频调制的普通调幅波信号中载波功率为 1000W,当调制系数 ma=0.5 时普通调幅波的平均功率为________,每个边带功率为_______W。 11、 调幅信号电压 u(t)=1.2cos1600πt +1.2cos2400πt(伏),它属于________调幅 信号。调制信号频率为________,载波信号频率为_______,单位电阻上消 耗的总功率为________,调幅波频率宽度 BW=__________。 12、 调幅信号电压 u(t)=(8+5.6cos5.024×103t)cos9.42×107t(伏),它属于________ 调幅信号,调制信号频率为________Hz,载波信号频率为_______Hz,调幅系 数为__________。 13、 信号电压 u(t)=5cos1000πtcos107t(伏),它属于________信号。调制信号频 率为________,载 波信 号频率为_______ ,单位电阻上消耗的总功率为 ________,频率宽度 BW=__________。 14、 广播电台调幅广播所允许占用的带宽为________,这就要求调制信号的最 高频率限制在________Hz 以内。 15、 常用的低电平调幅电路是模拟乘法器和晶体二极管平衡电路,它们的特点 是电路_________,容易抑制_________分量,因此更适应于________调幅和 _______调幅。 16、 低电平调幅考虑的主要问题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17、 二极管平衡相乘器能够有效地抑制_________分量,产生_________调幅 波信号。

振幅调制解调及混频习题课

振幅调制解调及混频习题课

uDSB (t ) kUCU cos t cosct g(t )cosct
kUUC 2
cos(c
)t
kUUC 2
cos(c
)t
2. 特点:是一种线性的调幅-调相波,由已调信号的包络和
相位共同反映原始信息。
6
第 6章 振幅调制、解调及混频
u 0
uC 0
uDSB (t) 0

(a)
(b) U(t)=U cost
P 1
2
uA2 M (t RL
)
dc
t
1 2 RL
UC2 (1
m cos t )2
Pc (1 m cos t )2
Pmax Pc (1 m)2 Pmin Pc (1 m)2
5
第 6章 振幅调制、解调及混频
b. DSB调制 1. 概念
uDSB (t ) kf (t )uC
在单一正弦信号uΩ=UΩcosΩt调制时,
u 0
1 2
(2 -1 )
1 2
(1 +2 )
t
uSSB (t) 0
(a)
1 2
(2 -1 )
c+
1 2
(1 +2 )
t
(b)
0
f
F1 F2
等幅 双音调 制信号 频谱
0
fc+F1 fc+F2
f
SS B信号 频谱 (c)
双音调制时SSB信号的波形和频谱
9
第 6章 振幅调制、解调及混频
Ⅱ 振幅调制电路 Ⅱ-1.AM (1) 高电平调制:在高频功率放大器中利用其‘调制特性’实

0
f
F
fc
2fc
3fc
uc

第7章_振幅调制、解调及混频2

第7章_振幅调制、解调及混频2

u s( fc )
混频器
u I( fI )
u L( fL ) 0 t (a) f 0 t
0
fc fL fI (b)
0
f
0
f
混频器的功能示意图
混频器的电路模型
u s( fc ) 混频器 u I( fI )
us uL
uo
u L( fL )
带通滤波器
uI
0
t (a)
0
t
(a) uo
0
fc fL fI (b)
(2) 混频的几种形式 用fI、 fC、 fL称分别表示中频、输入信号频率(高频)和 、 、 称分别表示中频、输入信号频率(高频) 本机振荡频率,则 本机振荡频率, 若取和频: 若取和频:则 fI=fL+fc 若取差频: 若取差频:则 ,fI=fL-fc 或 ,fI=fC-fL 常用的中频有 常用的中频有:465KHz(455KHz), 500KHz,10.7MHz, , , , 37MHz等 37MHz等 实际的混频器分为两大类: 实际的混频器分为两大类: A、混频:由单独的振荡器提供本振信号。 、混频:由单独的振荡器提供本振信号。 B、变频:本机振荡与混频由同一非线性电路完成。 、变频:本机振荡与混频由同一非线性电路完成。
3.混频器的主要性能指标
1)混频增益 混频增益 变频电压增益定义为变频器中频输出电压振幅 定义为变频器中频输出电压振幅U 变频电压增益定义为变频器中频输出电压振幅 Im 与高频输入信号电压振幅U 之比,即 与高频输入信号电压振幅 sm之比 即 U
பைடு நூலகம்
g0 =
2 g∑ = g0 + n2
Avo = −
n1 n2 Y fe g∑
uo ( t ) = kd | Avo | ×U im ( t ) = 0.833 × 15.8 × 100(1 + 0.4cos 3140t ) ≈ 1316(1 + 0.4cos 3140t )mV

振幅调制、频率调制、解调及混频

振幅调制、频率调制、解调及混频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将一个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括号内1.二极管峰值包络检波器适用于哪种调幅波的解调(C)A.单边带调幅波B.抑制载波双边带调幅波C.普通调幅波D.残留边带调幅波2.某调频波,其调制信号频率F=1kHz,载波频率为10.7MHz,最大频偏Δf m =10kHz,若调制信号的振幅不变,频率加倍,则此时调频波的频带宽度为(B)A.12kHz B.24kHz C.20kHz D.40kHz3.某单频调制的普通调幅波的最大振幅为10v,最小振幅为6v,则调幅系数m a为(C)A.0.6 B.0.4 C.0.25 D.0.14.以下几种混频器电路中,输出信号频谱最纯净的是(C)A.二极管混频器B.三极管混频器C.模拟乘法器混频器5.鉴频的描述是(B)A.调幅信号的解调B.调频信号的解调C.调相信号的解调6.混频电路又称变频电路,在变频过程中以下正确叙述是(C)A.信号的频谱结构发生变化B.信号的调制类型发生变化C.信号的载频发生变化7.二极管峰值包络检波器,原电路正常工作。

若加大调制频率Ω,会引起(A)A.惰性失真B.底部切割失真C.惰性失真和底部切割失真8.AGC电路的作用是(C)A.维持工作频率稳定B.消除频率误差C.使输出信号幅度保持恒定或仅在很小的范围内变化9.同步检波器要求接收端载波与发端载波( C )A.频率相同、幅度相同B.相位相同、幅度相同C.频率相同、相位相同D.频率相同、相位相同、幅度相同10.属于频谱的线性搬移过程的有(A)A.振幅调制B.频率调制C.相位调制D.角度解调11.双边带(DSB)信号的振幅正比于(C)A.UΩB.uΩ(t)C.|uΩ(t)|12.自动增益控制简称( A )A.AGC B.AFC C.APC13.调幅波的信息包含在它的( B )A.频率变化之中B.幅度变化之中C.相位变化之中14.调频收音机中频信号频率为( A )A.465kHz B.10.7MHz C.38MHz D.不能确定15.惰性失真和负峰切割失真是下列哪种检波器特有的失真(B)A.小信号平方律检波器B.大信号包络检波器C.同步检波器16.调制的描述(C)A.用载波信号去控制调制信号的某一个参数,使该参数按特定的规律发生变化。

振幅调制解调与混频电路习题解答

振幅调制解调与混频电路习题解答

4-1如图是用频率为1 000 kHz的载波信号同时传输两路信号的频谱图。

试写出它的电压表达式,并画出相应的实现方框图。

计算在单位负载上的平均功率P av和频谱宽度BW AM。

解:(1)为二次调制的普通调幅波。

第一次调制:调制信号: F = 3 kHz载频:f i = 10 kHz,f2 = 30 kHz第二次调制:两路已调信号叠加调制到主载频f c = 1000 kHz上。

令门=2- 3 103rad/s41 =2 寸.二10 rad/s42= 2汎:3 10 rad/s6c= 2汎:10 rad/s第一次调制:V1(t) = 4(1 + 0.5cos「t)cos 1tV2(t) = 2(1 + 0.4COS i」t)COS,2t第二次调制:V o(t) = 5 cos -c t + [4(1 + 0.5cosi」t)cos 1t + 2(1 + 0.4cos'」t)cos,2t] cos c t =5[1+0.8(1 + 0.5cos '」t)cos 1t + 0.4(1 + 0.4co< ]t)cos 2t] cos c t⑵实现方框图如图所示。

(3)根据频谱图,求功率。

①载频为10 kHz的振幅调制波平均功率V m01 = 2V , M a1 = 0.51 2 1 2P01 =—V m01 =2W ;Pav1 =2P°1(1 +—M a1)=4.5W2 20 f2 = 30 kHzV m02 = 1V , M a2 = 0.41 2 丄1 2P02 = —V m02 =0.5W;P av2 =2P02(1 +—M a2)=1.08W2 2③主载频f c = 1000 kHz V m0 = 5V1 2P oV mo =12.5W 2总平均功率 P av = P o + P av1 + P av2 = 18.08 W 的 BW AM由频谱图可知F max = 33 kHz 得BW AM = 2F = 2(1033 -1000) = 66 kHz4'2试指岀下刘电压是什么已调信号?宵出己调信号的电压表示式,并搭出它们在单 仗电阻上消耗杓平均功率P 战及相应的频谱宽度°(1) ^0(O = 2t?os4X]0^£ +0, 1OTS 39?6X 1(^^ +0. lct»4O04x (V); (2) = 4oc*s2^X 106 t + 1 +召co^2ir(]0* + IQ 5 )t I 0. 4ms2ir{ lCV 4 10^ ) £ + L6cce2^'(10^ -10J )t 十心40^2^(12 ~ IF10001D10 1050 Qkliz 1 MT iDB 1 027 1033黄 P4-1(3) v (j (£) = 5oos( u>o * 仙 + ) t “ 5oos(<yt )f UJ i ~ d ) f + 5cos(艸 + 阴-+ 5oos(+ G j h 十 4cos(<y 0 十彳 04 + 4ccm(cuo -OJI ~ fl ; )f + 4<is((wtj + tuj - n 2 )r 卜 4oos (如<i - ti>2 1 灯2)’(刃式中 2 = 2JT x 1OUa (V$,鲫=2?t x 101 n<J/s r叭-2F X 3 X l 『ra4/s, j = P- — 2nX 103rad/s(答:(1)宀二2 0】W h 用甫峽=4 kHz ; (2)^^- 10,72 W T -20 kHz ; (3)P_-82 W, £1^=62kHz J解:(L) V(>{^为单音调制的释通调幅信号血畑(门一2[1T {}. lcos(4?r X ]0>/>kas(47i X IO*5 /) V V iVl - 0 L,fi- 4-X 10J_ii ^x H>f ,rjl^.rmi*■■%: M ;卜2HI \¥・〃压\林一2厂一对kHz£ /2VL VO.SV 0 2V 02V1 $0 5VO.i V j[>970967973u.5 >LL 990 9S7 993点中 所以P” 4(2)叭"〉为双音调制的許逋调幅信号/叭& ) ~ 4\\ 十 0.^(COS 2K X 10s r ) + 0”2(血缶 X 10"/) COS (2TT X 10° z)其中 匕 mi ■ 4 \ 一U” X * — 0. 2, J !1 L ~ 2 盘匚 1『rati .'' s , fl , ~ 2z : X 1(}T rac/s t所以= VV;…g = 8 W;) = 10.72 W,ZiW AM -2F ,-20 从缶(3; %"}为二次调制的我边帶调制信号©%( £ )二 出此可得BW^=5匕副載频g 的边带福度V…3-4 V.filfU 巴宀(护 V ;! +y X «2 W ;ffi 皓分别如图N P4-2(ft ) Jb) J c)所示&4-3试画出下列三种已调信号的波形和频谱图。

第5章 振幅调制、解调答案

第5章 振幅调制、解调答案

第5章 振幅调制、解调及混频5.1有一调幅波的表达式为625(10.7cos 250000.3cos 210000)cos 210u t t t πππ=+-(1)试求它所包含的各分量的频率与振幅;(2)绘出该调幅波包络的形状,并求出峰值与谷值幅度。

解:(1)此调幅波所含的频率分量与振幅为(2)此调幅波的包络为:()25(10.7cos250000.3cos210000)25(10.7cos 0.3cos2)m U t t t ππθθ=+-=+-令利用高等数学求极值的方法求解出包络的峰值与谷值:当180θ︒=时,包络的谷值为0;当54.3θ︒=时,包络的峰值约为37.6。

5.2有一调幅波,载波功率为100W 。

试求当1a m =与0.3a m =时每一边频的功率。

解:设调幅波载波功率为c P ,则边频功率为214c u a c l P P m P P ==。

(1)1a m =时,1110025(W)44u l c P P P ===⨯= (2)0.3a m =时,2110.30.09100 2.25(W)44u l cP P P ==⨯⨯=⨯⨯=5.3一个调幅发射机的载波输出功率为5kW ,70%a m =,被调级的平均效率为50%。

试求: (1)边频功率;(2)电路为集电极调幅时,直流电源供给被调级的功率; (3)电路为基极调幅时,直流电源供给被调级的功率。

解:设调幅波载波功率为c P ,则边频功率为214u a c l P m P P ==。

(1)∵214u la c P P m P == ∴22110.75 1.225(kW)22a c P m P ==⨯⨯=边频(2)集电极调幅时:50%o c D D P PP P η===∴510(kW)0.5cD P P η=== (3)基极调幅时:50%oDP P η==,而5 1.225 6.225(kW)o c u l P P P P =++=+= ∴ 6.22512.45(kW)0.5oD P P η===5.4载波功率为1000W ,试求1a m =与0.7a m =时的总功率和两边频的功率各为多少?解:设载波功率为c P ,则1000W c P =,边频功率为214u a c lP m P P ==,总功率为212(1)c ua c P P P m P =+=+,因此5.6图题5.6示出一振幅调制波的频谱。

第6章 振幅调制、解调及混频

第6章 振幅调制、解调及混频

Um (t) UC ΔUC (t) UC kaUΩ cos t UC (1 m cos t)
(6-3)
式中,ΔUC(t)与调制电压uΩ成正比,其振幅ΔUC=kaUΩ与载 波振幅之比称为调幅度(调制度)
m ΔUC kaUΩ
UC
UC
(6-4)
第6章 振幅调制、解调及混频
第6章 振幅调制、解调及混频
振幅调制是由调制信号去控制载波的振幅,使之按调制 信号的规律变化,严格地讲,是使高频振荡的振幅与调制信 号成线性关系,其它参数(频率和相位)不变。这是使高频振荡 的振幅载有消息的调制方式。振幅调制分为三种方式: 普通的 调幅方式(AM)、抑制载波的双边带调制(DSB-SC)及抑制载 波的单边带调制(SSB-SC)方式。所得的已调信号分别称为调 幅波、双边带信号及单边带信号。为了理解调制及解调电路 的构成,必须对已调信号有个正确的概念。本节对振幅调制 信号进行分析,然后给出各种实现的方法及一些实际调制电 路。
2 C
2RL
(6-9)
第6章 振幅调制、解调及混频
在负载电阻RL上,一个载波周期内调幅波消耗的功率为
P 1 2π
π π
uA2 M(t) RL
dct

1 2RL
U
2 C
(1

m cost)2
Pc (1 m cost)2
(6-10)
第6章 振幅调制、解调及混频
由此可见,P是调制信号的函数,是随时间变化的。上、下
第6章 振幅调制、解调及混频
第6章 振幅调制、解调及混频
6.1 振幅调制 6.2 调幅信号的解调 6.3 混频 6.4 混频器的干扰 思考题与习题
第6章 振幅调制、解调及混频

高频复习题 第6章 振幅调制、解调与混频

高频复习题 第6章 振幅调制、解调与混频

第5章频谱的线性搬移电路本章与第六章整合,参见第六章第6章振幅调制、解调与混频6.1自测题6.1-1调制是。

6.1-2调幅过程是把调制信号的频谱从低频搬移到载频的两侧,即产生了新的频谱分量,所以必须采用才能实现。

6.1-3 产生单边带信号的方法有和。

6.1-4大信号检波器的失真可分为、、和。

6.1-5大信号包络检波器主要用于信号的解调。

6.1-6 同步检波器主要用于和信号的解调。

6.1-7混频器的输入信号有和两种。

6.1-8变频电路功能表示方法有和两种。

6.1-9为了抑制不需要的频率分量,要求输出端的带通滤波器的矩形系数。

6.2思考题6.2-1为什么调制必须利用电子器件的非线性特性才能实现?它和小信号放大在本质上有什么不同之处?6.2-2写出图6.2-2所示各信号的时域表达式,画出这些信号的频谱图及形成这些信号的方框图,并分别说明它们能形成什么方式的振幅调制。

图6.2-26.2-3振幅检波器一般有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作用如何?6.2-4下列各电路能否进行振幅检波?图中RC为正常值,二极管为折线特性。

图6.2-46.2-5 变频作用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一定要有非线性元件才能产生变频作用?变频与检波有何相同点与不同点?6.2-6如图思6.2-6所示。

设二极管的伏安特性均为从原点出发,斜率为g d的直线,且二极管工作在受u L控制的开关状态。

能否构成二极管平衡混频器?求各电路输出电压u0的表示式。

图6.2-66.2-7.某混频器的中频等于465KHz,采用低中频方案(f1=f s+f i)。

说明如下情况是何种干扰。

(1)当接收有用信号频率f L=500KHz时,也收到频率为f M=1430KHz的干扰信号。

(2)当接收有用信号频率为f s=1400kHz时,也会收到频率为f M=700kHz的干扰信号。

(3)当收听到频率为f s=930kHz的信号时,同时听到f M1=690KHz,f M2=810kHz两个干扰信号,一个干扰信号消失另一个也随即消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振幅调制、解调及混频
思考题与练习题
6-1已知载波电压为u C=U C sinωC t,调制信号如图p6-1,f C>>1/TΩ。

分别画出m=0.5及m=1两种情况下所对应的AM波波形以及DSB波波形。

图p6-l
6-2某发射机输出级在负载R L=100Ω上的输出信号为uo(t)=4(1+0.5cosΩt)cosωC t(V)。

求总的输出功率Pav、载波功率P C和边频功率P边频。

6-3试用相乘器、相加器、滤波器组成产生下列信号的框图;(1)AM波;(2)DSB信号;(3)SSB信号。

6-4在图p6-2所示的各电路中,调制信号uΩ=UΩcosΩt,载波电压u C=U C cosωC t,且ωc>>Ω,Uc>>UΩ,二极管 VD1、VD2的伏安特性相同,均为从原点出发,斜率为 g D的直线。

(1)试问哪些电路能实现双边带调制?(2)在能够实现双边带调制的电路中,试分析其输出电流的频率分量。

图p6-2
6-5试分析图p6-3所示调制器。

图中,Cb对载波短路,对音频开路;u C=U C cosωC t,uΩ=UΩcosΩt。

(1)设U C及UΩ均较小,二极管特性近似为i=a0+a1u+a2u2,求输出电压uo(t)中含有哪些频率分量(忽略负载反作用)?(2)如U C>>UΩ,二极管工作于开关状态,试求uo(t)的表示式。

(要求:首先,分析忽略负载反作用时的情况,并将结果与(1)比较;然后,分析考虑负载反作用时的输出电压。


图p6-3
6-6调制电路如图p6-4。

载波电压控制二极管的通断。

试分析其工作原理并画出输出电压波形;说明R的作用(设TΩ=13T C,T C、TΩ分别为载波及调制信号的周期)。

图p6-4
6-7在图p6-5所示桥式调制电路中,各二极管的特性一致,均为自原点出发、斜率为gD的直线,并工作在受u2控制的开关状态。

若设RL>>RD(RD=1/gD),试分析电路分别工作在振幅调制和混频时u1、u2各应为什么信号,并写出uo的表示式。

图p6-5
6-8在图p6-6(a)所示的二极管环形振幅调制电路中,调制信号uΩ=UΩcosΩt,四只二极管的伏安特性完全一致,均为从原点出发,斜率为gD的直线,载波电压幅值为U C,重复周期为T C=2π/ωC的对称方波,且U C>>UΩ,如图p6-6(b)所示。

试求输出电压的波形及相应的频谱。

图p6-6
6-9差分对调制器电路如图p6-7所示。

设,。

(1)若ωC=107rad/s,并联谐振回路对ωC谐振,谐振电阻RL=5kΩ,U EE=U CC=10V,R E=5kΩ,
u C=156cosωC t(mV),uΩ=5.63cos104t(V)。

试求uo(t)。

(2)此电路能否得到双边带信号?为什么?
图p6-7
6-10调制电路如图p-8所示。

已知uΩ=cos103t(V),u C=50cos107t(mV)。

试求:(1)uo(t)表示式及波形;(2)调制系数m。

图 p6-8
6-11图p6-9为斩波放大器模型,试画出A、B、C、D各点电压波形。

图p6-9
6-12振幅检波器必须有哪几个组成部分?各部分作用如何?下列各图(见图p6-10)能否检波?图中R、C为正常值,二极管为折线特性。

图p6-10
6-13检波器电路如图p6-11。

us为己调波(大信号)。

根据图示极性,画出RC两端、Cg两端、Rg两端、二极管两端的电压波形。

图p6-11
6-14检波电路如图p-12,其中us=0.8(l+0.5cosΩt)cosωCt(V),F=5 kHz,fC=465kHz,rD=125Ω。

试计算输入电阻Ri、传输系数Kd,并检验有无惰性失真及底部切割失真。

图p6-12
6-15在图p6-13的检波电路中,输入信号回路为并联谐振电路,其谐振频率f0=106Hz,回路本身谐振电阻R0=20Ω,检波负载为10kΩ,C1=0.01μF,rD=100Ω。

(1)若is=0.5cos2π×106t(mA),求检波器输入电压us(t)及检波器输出电压uo(t)的表示式;
(2)若is=0.5(1+0.5cos2π×103t)cos2π×106t(mA),求 uo(t)表示式。

图p6-13
6-16并联检波器如图p6-14所示。

输入信号为调幅波,已知C1=C2=0.01μF,R2=1KΩ,R2=5KΩ,调制频率F=1kHz,载频fC=1MHz,二极管工作在大信号状态。

(1)画出AD及BD两端的电压波形;(2)其它参数不变,将C2增大至2μF ,BD两端电压波形如何变化?
图p6-14
6-17图p6-15为一平衡同步检波器电路,us= Uscos(ωC +Ω)t,ur= Urcosωrt。

,Ur>>Us。

求输出电压表达式,并证明二次谐波的失真系数为零。

图 p6-15
6-18图p6-16(a)为调制与解调方框图。

调制信号及载波信号如图(b)。

试写出u1、u2、u3、u4的表示式,并分别画出它们的波形与频谱图(设ωC>>Ω)。

图p6-16
6-19已知混频器晶体三极管转移特性为:ic=a0+a2u2+a3u3
式中,u=Uscosωst+ ULcosωL t,UL>>Us。

求混频器对于(ωL-ωs)及(2ωL-ωs)的变频跨导。

6-20设一非线性器件的静态伏安特性如图p6-17所示,其中斜率为a;设本振电压的振幅UL=E0。

求当本振电压在下列四种情况下的变频跨导gD:
(1)偏压为U0;(2)偏压为U0/2;
(3)偏压为零;(4)偏压为- U0/2。

图p6-17
6-21图p6-18为场效应管混频器。

已知场效应管静态转移特性为i D=I DSS(l-u GS/V P)2,式中,I DSS=3mA,V P=-3V。

输出回路谐振于465kHz,回路空载品质因数Q0=1O0,R L=1 kΩ,回路电容C=600pF,接入系数n=1/7,电容C1、C2、C3对高频均可视为短路。

现调整本振电压和自给偏置电阻Rs,保证场效应管工作在平方律特性区内,试求:
(1)为获得最大变频跨导所需的UL;
(2)最大变频跨导gC和相应的混频电压增益。

图p6-18
6-22 N沟道结型场效应管混频器如图p6-19所示。

已知场效管参数 I DSS=4mA,V P=-4 V,本振电压振幅U L=1.8V,源极电阻Rs=2 kΩ。

试求:
(1)静态工作点的g mQ及变频跨导g C;
(2)输入正弦信号幅度为1mV 时,问漏极电流中频率为ωs 、ωL 、ωI 的分量各为多少?
(3)当工作点不超出平方律范围时,能否说实现了理想混频而不存在各种干扰。

图p6-19
6-23 一双差分对模拟乘法器如图p6-20,其单端输出电流
0560121tanh()tanh()22222I T e T
I i i I u u u i U R U -=+≈- 试分析为实现下列功能(要求不失真):
(1)双边带调制;(2)振幅已调波解调;(3)混频。

各输入端口应加什么信号电压?输出端电流包含哪些频率分量?对输出滤波器的要求是什么?
图p6-20
6-24图P6-21所示为二极管平衡电路,用此电路能否完成振幅调制(AM、DSB、SSB)、振幅解调、倍频、混频功能?若能,写出u1、u2应加什么信号,输出滤波器应为什么类型的滤波器,中心频率f0、带宽B如何计算?
图p6-21
6-25图p6-22为单边带(上边带)发射机方框图。

调制信号为(300~3000)Hz的音频信号,其频谱分布如图中所示。

试画出图中各方框输出端的频谱图。

图 p6-22
6-26某超外差接收机中频fI= 500kHz,本振频率fL<fs,在收听fs=1.501MHz的信号时,听到哨叫声,其原因是什么?试进行具体分析(设此时无其它外来干扰)。

6-27试分析与解释下列现象:
(1)在某地,收音机接收到1090kHz信号时,可以收到1323kHz的信号;
(2)收音机接收1080kHz信号时,可以听到540kHz信号;
(3)收音机接收930kHz信号时,可同时收到690kHz和810kHz信号,但不能单独收到其中的一个台(例如另一电台停播)。

6-28某超外差接收机工作频段为(0.55~25)MHz,中频fI=455 kHz,本振fL>fs。

试问波段内哪些频率上可能出现较大的组合干扰(6阶以下)。

6-29某发射机发出某一频率的信号。

现打开接收机在全波段寻找(设无任何其它信号),发现在接收机度盘的三个频率(6.5MHz、7.25MHz、7.5MHz)上均能听到对方的信号,其中以 7.5 MHz
的信号最强。

问接收机是如何收到的?设接收机fI=0.5 MHz, fL>fs。

6-30设变频器的输入端除有用信号(fs=20MHz)外,还作用着两个频率分别为fJ1=19.6MHz,fJ2=19.2MHz的电压。

已知中频fI=3MHz,fL>fs,问是否会产生干扰?干扰的性质如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