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低碳经济
第五章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目标、途径、模式及策略
第五章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目标、途径、模式及策略1、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长远目标(1)确立全社会低碳经济发展的能效目标。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们不可能照搬发达国家的能源消费模式和节能发展道路,必须从实际出发,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科学合理的能源消费模式和节能路子。
从能源消费结构和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来看,以构建合理的社会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为基础,确立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总体目标,引导社会能源消费行为,对于构建低碳经济、低碳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调查研究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建立可持续的能源需求和能效变化预警指标体系。
同时,把总量控制目标科学分解为各地区和各个产业部门具体的能效技术经济目标,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低碳经济总体要求转化为可操作、数量化的具体工作任务。
(2)强有效地推进能源供应保障体系建设,保障国家的能源安全。
石油储备是稳定供求关系,平抑市场物价,应对突发事件,保障经济安全的有效手段。
尽快建立我国石油战略储备体系,可以减少经济代价,有利于我国在国际政治,经济活动中处于主动地位。
除了要建立战略石油储备之外,还要规定最低的商业储备。
维持国内石油的备用产能,是一项昂贵的政策选择。
为了建立备用产能,需要在国内石油供应链上的许多环节进行重复建设,包括钻井、采油、输油管线和炼油厂等。
(3)到本世纪末,建立环境友好、人居和谐的低碳社会。
低碳社会的特征是碳的排放已经大幅度的降低,环境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民众生活在无污染,或污染度极低的自然环境当中。
建立这样的低碳型社会,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原油化石能源即将耗尽,难以继续为人类经济发展提供能源保障的必然要求。
建立这样的低碳型社会,绝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从许多层面多策并举。
一方面大力提高原有化石能源的利用效率,淘汰耗能高、污染重的落后产业,从碳源上遏制碳排放的增长;另一方面,积极开发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替代原油化石能源,比如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等。
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路径
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路径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不断加剧和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低碳经济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之一。
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低碳经济发展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路径,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能源结构调整能源结构是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的基础。
目前,中国的能源结构仍然以煤炭为主导,这导致了大量的碳排放和环境污染。
因此,为了实现低碳经济的发展,中国需要加快能源结构的转型。
首先,应大力推进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政府可以通过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鼓励企业和民众使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其次,应加强能源的高效利用。
通过智能电网建设、能源管理技术的应用等手段,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浪费,实现低碳发展的目标。
二、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结构是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的另一个关键要素。
目前,中国的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高能耗、高污染的传统产业,这导致了严重的能源浪费和环境破坏。
为了实现低碳经济的发展,中国需要积极推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型。
首先,应加大对绿色产业的支持。
政府可以制定相应政策,鼓励企业在清洁能源、环保技术等方面的研发和生产,培育壮大绿色产业。
其次,应加强传统产业的改造。
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提高传统产业的能效和环保水平,减少碳排放,实现低碳经济的转型。
三、节能减排政策的实施节能减排政策是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政府应加强对节能减排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积极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
首先,政府可以通过制定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对能源消耗和碳排放进行限制和监管,推动企业和个人采取节能减排措施。
其次,政府可以提供财政和税收支持,鼓励企业投资和使用低碳技术,减少碳排放。
此外,政府还可以加大对新能源和清洁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力度,降低低碳经济发展的成本,提高其竞争力。
四、推动国际合作低碳经济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需要各国共同努力。
中国应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共同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
低碳经济现状及问题分析
2007年6月,中国政府发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 案》,确定了中国长期应对气候变化的框架,同时科技部等 13 个部门联合发布了《应对气候变化科技专项行动》,以落 实国家方案: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 “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 力建设,为保护全球气候作出贡献。 ”同年 11 月,中国启 动“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国际合作计划” 。2008 年 10 月 29 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政策与行 动白皮书》,阐明了气候变化与中国国情、气候变化对中国 的影响、应对气候战略目标、减缓气候变化的政策和行动、 提高全社会应对气候变化意识、加强气候变化领域国际合作 、应对气候变化的体制机制等重大问题的原则立场和各种积 极措施。2009 年 4 月,国家发改委宣布,国家已着手制定《 推进低碳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此后,全国各地都在探索 适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的道路模式,纷纷制 定低碳经济发展规划,并以低碳经济理念来指导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规划。
而技术瓶颈的存在也使得清洁能源替代火电还有很长 的路要走。交通部门通过制定尾气排放标准来限制汽 车CO2排放,各大汽车企业加紧研制新能源如混合动 力汽车还普遍存在成本较高和推广困难,其中最大的 制约因素是技术成本问题,虽然在许多情况下,中国 通过国际技术市场购买、引进,但大量的引进费用是 一个沉重的负担,也是制约中国由“高碳经济”向“ 低碳经济”转移的关键。
节能减排的任务仍然艰巨 节能减排是指减少能源浪费 和降低废气排放 国家要求“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 生产总值能耗降低 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 少10%。但由于我国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 变,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靠大量消耗资源来实现, 不仅浪费大,污染严重,而且资源利用率低。2006年 全年万元GDP能耗实现自2003年以来首次下降,主要 污染物排放增幅减缓,全年全国未能完成年初确定的 节能减排目标。虽然 2007 年两项主要污染物二氧化 碳和化学需氧量的排放量同比下降,但在经济增长情 况下,完成节能减排任务艰巨紧迫。2009 年初,面对 世界金融危机,国家出台了保经济增长、促就业的政 策,很多地方重工业建设的势头仍然强劲,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问题与对策低碳经济是指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减少二氧化碳和其他有害气体排放,促进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
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低碳经济发展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新的趋势和要求。
但是,我国低碳经济发展中仍存在不少问题,需要采取更加有效的对策。
一、低碳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1. 能源利用效率低下:我国现有经济发展模式主要依赖于高耗能、高污染的生产方式,导致能源利用效率低下。
据统计,我国消耗一单位能源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是发达国家的两倍以上。
2. 大部分企业低碳能力弱:当前,我国企业大部分缺乏低碳意识和技术,无法有效减少能源消耗和排放,难以迅速适应节能减排的要求。
3. 能源结构不合理:目前我国能源结构仍处于以煤炭等传统能源为主的状态,利用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比重较小。
这使得减少碳排放的难度加大。
4.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矛盾:当前我国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矛盾与冲突。
许多地方为了吸引投资、刺激经济发展,盲目扩大了高污染和高能耗的产业,使得环境污染严重。
二、低碳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1. 制定国家能源政策:制定国家能源政策,调整能源结构,加大清洁能源和新能源的投入,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加强大气、水和土壤环境保护,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 支持低碳技术创新:政府应当鼓励和支持低碳技术创新,推广低碳技术和装备的应用,降低低碳技术成本,提高企业低碳环保意识和能力。
3. 完善环境法规制度:建立健全环保法规制度,加强对环保领域的执法力度,将环境保护纳入各级政府的绩效考核体系,压实地方政府环境保护责任。
4. 对高污染和高能耗产业进行限制:政府应该对高污染和高能耗产业采取限制措施,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要推动发展绿色产业,支持环境友好型企业的发展。
5. 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政府应该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鼓励和引导企业开发和利用低碳技术,将低碳环保设备纳入国家节能补贴名录,鼓励使用低碳环保产品。
低碳经济——中国经济新起点
低碳经济——中国经济新起点什么是低碳经济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
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低碳经济”提出的大背景,是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
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不止是烟雾、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等的危害,大气中二氧化碳(CO2)浓度升高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业已被确认为不争的事实。
在此背景下,“碳足迹”、“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世界”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应运而生。
而能源与经济以至价值观实行大变革的结果,可能将为逐步迈向生态文明走出一条新路,即,摈弃20世纪的传统增长模式,直接应用新世纪的创新技术与创新机制,通过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作为具有广泛社会性的前沿经济理念,低碳经济其实没有约定俗成的定义。
低碳经济也涉及广泛的产业领域和管理领域。
低碳经济概念的发展“低碳经济”最早见诸于政府文件是在20__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
作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先驱和资源并不丰富的岛国,英国充分意识到了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的威胁,它正从自给自足的能源供应走向主要依靠进口的时代,按目前的消费模式,预计20__年英国80%的能源都必须进口。
同时,气候变化已经迫在眉睫。
20__年,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牵头做出的《斯特恩报告》指出,全球以每年GDP1%的投入,可以避免将来每年GDP5%—20%的损失,呼吁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
20__年7月,美国参议院提出了《低碳经济法案》,表明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有望成为美国未来的重要战略选择。
论我国低碳经济现状及发展障碍
论我国低碳经济现状及发展障碍论我国低碳经济现状及发展障碍随着社会的发展,环保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低碳经济被视为解决环保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我国近年来也在积极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并取得了一些进展。
但是,目前我国低碳经济仍面临诸多障碍,本文就我国低碳经济现状及发展障碍进行论述。
一、低碳经济的概念和特征低碳经济是指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基础上实现经济增长、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经济模式。
低碳经济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要求减少能源的使用和产生的废弃物,使用更加环保的方式生产和运输;第二层是改善环境和生态系统,抵消温室气体排放,保护生态环境;第三层是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提高工人工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以及环保由此带来的经济收益。
低碳经济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创新和技术进步,才能实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协调。
低碳经济是以衡量碳排放为准绳,通过科技创新,产业转型和生产过程改善,提高资源效益和降低能耗,推进经济发展。
二、我国低碳经济的现状随着近年来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壮大,我国的节能减排等环保技术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和深入推广,更多的企业加入到低碳经济的队伍中,建立了核心的低碳经济政策与机制。
但是,我国低碳经济仍面临很多不利因素,例如:1、能源消耗排放持续升高,能源利用效率低下。
我国的能源结构仍然是以化石燃料为主,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资源较为丰富,导致我国的能源消耗量持续增加。
目前,我国的能源利用效率较低,能源总消耗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GDP 的增长速度,能源效率低下,能源消耗排放无法有效控制。
2、制约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和市场限制。
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面临政策和市场的多种限制,政策方面缺乏全面的制定,收效不大,且每年介入税收等工作存在于市场个人行为等需要的问题。
3、低碳经济发展规划制定和管理偏离现实。
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仍依附于传统的经济体系,缺少有效管理策略和科学技术管理制度,导致能源消耗、浪费和污染在区域和产业结构上存在着不平衡,且管理效果较差。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现状与趋势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现状与趋势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重,低碳经济模式已经成为了全球范围内的热门话题。
作为人口和经济规模都位居世界第一的中国,低碳经济发展也已经成为了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我国低碳经济的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一、我国低碳经济现状目前,我国的低碳经济仍处于起步阶段,但是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首先,我国已经成功地制定了一系列的低碳政策,比如《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若干意见》和《关于促进“十二五”清洁能源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等。
这些政策的制定为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保障。
其次,我国也在大力发展低碳产业,比如风电、太阳能、水电等清洁能源产业以及新能源汽车、LED照明等领域。
在这些产业中,我国已经成为了全球领先的生产和消费市场,为实现低碳经济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此外,我国在推动低碳城市建设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目前,我国已经建设了一批低碳示范城市,并且正在逐步推广低碳城市建设的经验。
这些城市的建设可以有效降低城市的碳排放量,为建设低碳经济提供了重要的经验。
二、我国低碳经济未来发展趋势随着全球能源和环境压力不断加大,我国低碳经济未来的发展趋势也将更加明显。
具体来说,未来我国低碳经济发展可能会呈现以下几个趋势:1. 清洁能源的广泛应用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不断降低,清洁能源的广泛应用将成为未来低碳经济的主要发展方向。
特别是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未来将有更多的清洁能源投入生产和消费领域,进一步降低碳排放量。
2. 数字经济与低碳经济的融合数字经济是一个新的经济形态,它将信息、网络、技术等与传统经济生产、流通和消费等紧密结合。
数字经济的发展将为低碳经济提供有力的支持。
未来数字经济与低碳经济将逐渐融合,通过信息化和数字化技术来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
3. 绿色金融的发展绿色金融是指以满足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金融活动。
随着社会对环保意识的提高,绿色金融在未来将得到进一步发展。
低碳经济与中国的发展路径
• 在2030-2040年间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达 到峰值。但是其人均排放的峰值不仅低于 工业化国家历史峰值,而且低于美国2030 年的排放水平(根据美国目前的减排承诺 预测,2030美国人均二氧化碳排放为1012吨),接近于英国2030年的排放水平。
不同领域对减排的贡献(单位:亿吨二氧化碳)
产业结构调整、物理能效提高减排贡献很大,2020年、2030 年、2050年贡献分别在60%,62%和57%。能源结构优化的 贡献,由2020年的16%逐步提高到2030年的24%和2050年
法国
着力发展可再生能源。2008年11月,法国环境部公布了一揽子旨在发展可再生 能源的计划,该计划包括50项措施,涵盖生物能源、风能、地热能、太阳能 以及水力发电等多个领域。同时,法国宣布建立200亿欧元的“战略投资基 金”,主要用于对能源、汽车、航空和防务等战略企业的投资与入股。
美国
主要国家经济刺激计划中的绿色投资
• 纽约州能源办公室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同样的发电量, 纽约州风力发电企业创造的工作机会要比火电厂多27%, 比天然气电厂多66%。
可再生能源部门的就业
避免碳锁定和路径依赖 避免出现高耗能的工业生产能力和城市基础设施。
主要耗能设施的生命周期
二、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主要途径
中国2050情景构架
Scenario Framework
• 人们越来越关注转型所带来的潜在经济、 社会和政治效益,是获得更好发展的历史 机遇,而不是其成本。
• 到2050年,全球低碳产品的价值每年至少会有 5000亿美元甚至更多(斯特恩报告)。
• 根据国际能源机构的估计,要把二氧化碳浓度控 制在450ppm以下,投资必须比“一切照旧”模 式增加18%,到2050年平均每年要增加1万亿美 元。
低碳经济在中国的发展情况
低碳经济在中国的发展情况低碳经济是指采用低碳技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降低碳排放量,保护环境的经济模式。
在全球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低碳经济是一种必然趋势,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
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碳排放国家之一,如何在低碳经济方面迈出新的步伐,是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
目前,中国正在积极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本文将从政策、技术、企业等多个角度对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
一、政策层面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低碳经济的发展,从中央到地方,都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来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它是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的顶层设计。
方案提出了减少碳排放的目标、实施内容、政策举措和机制保障等方面的内容。
此外,还有《全球气候变化中期战略》、《节能减排规划》等一系列配套政策。
这些政策的出台,极大地推动了低碳经济的发展。
二、技术层面技术创新是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在中国,各行各业都在积极推行低碳技术,积极探索更为环保、节能的生产方式。
以能源领域为例,中国研发出了多项低碳的清洁能源技术,如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
在交通领域,中国推广电动汽车、公共自行车,城市轨道交通等低碳交通方式。
在建筑领域,中国大力推广绿色建筑、节能建筑等低碳建筑技术。
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污染排放,还为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三、企业层面中国企业在低碳经济的发展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可持续发展作为企业发展的战略方向,并采取各种措施,减少碳排放,推广绿色产品,开展节能减排等活动。
例如,中石油、中石化等国有企业在向清洁能源转型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企业前沿技术的推广也在不断升级。
同时,许多新兴企业也在创新技术、探索新模式,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
例如,共享单车、共享经济等新兴业态就展现出了很好的低碳潜力。
四、挑战与展望虽然中国在低碳经济的推动上已取得一定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阻碍和挑战。
为什么我国政府要积极发展低碳经济
为什么我国政府要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土木0907班赵智兴09231220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发展低碳经济,一方面是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完成国家节能降耗指标的要求;另一方面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益,发展新兴工业,建设生态文明。
这是摒弃以往先污染后治理、先低端后高端、先粗放后集约的发展模式的现实途径,是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然选择。
CO2减排与生态处置问题已成为国际上研究的重点和焦点问题。
《京都议定书》规定工业化国家要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减少全球气候变暖和海平面上升的危险,发展中国家没有减排义务。
到2010年,相对于1990年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全世界总体排放要减少5.2%,包括6种气体,二氧化碳、‘甲烷、氮氧化物、氟利昂等。
到2008年至2012年的五年间,欧盟国家应减少8%,美国7%,日本6%,加拿大6%、东欧各国5%~8%。
各个国家之间可以互相购买排放指标,也可以以增加森林面积吸收二氧化碳的方式按一定计算方法抵消。
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将制定出未来发展中落实低碳排放的切实方案。
减少碳排放各国达成共同协议。
国际CO2减排形势分析:二氧化碳排放增加导致全球变暖,引发冰雪融化,增加洪水的发生的几率,海平面上升严重影响海岸地区的城市及一些小岛国,而在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地区,人畜饮水困难,粮食作物产量下降,而因此受害人群占到全球人口的1/6。
气候变化使生态系统变得异常脆弱,15%一40%的物种面临灭绝,严重危害到人类生存的环境。
中国CO2减排形势分析:(1)中国经济发展国际权威机构认为,中国在世界经济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按市场汇率计算,中国在2005年的GDP占全球的5%,居世界第4位;按购买力平价计算,达到14.5%,居世界第2位。
发展低碳经济对于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和意义
发展低碳经济对于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和意义吴朝彬赣南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一、什么是低碳经济?什么是低碳经济?国内有不同理解,有人狭义地认为是以新能源、可再生能源为重点的能源经济,有人认为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为特色的发展模式。
我更倾向于发展模式,其实质是高能源利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在时代发展的过程中,能源供不应求且价格飞升、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已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鉴于此转变传统高能耗、高污染的经济增长方式,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发展以低能耗、低排放为标志的低碳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
我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能源环境方面的问题尤其突出,而发展低碳经济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必由之路。
二、中国经济发展现状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就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的理念,为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使人们更加关注低碳经济的崛起。
纵观我国经济发展状况,可以总结出三大特点:第一,我国的能源生产及消费呈现出“富煤、缺油、少气”,以及“新型能源短缺”的结构特征。
第二,我国的传统产业和制造业仍然占了大头,在产业结构当中仍然是主体,包括钢铁等高耗能工业。
第三,中国的人均收入水平还不高,对物质享受的追求仍占主体地位.三、发展低碳经济对于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和意义了解了什么是低碳经济以及我国经济发展现状,可以发现发展低碳经济,既顺乎世界潮流又合于中国国情,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发展低碳经济是基于我国煤多油少气不足的现实,是提高能源效率、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要求,是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重要抓手,是应对气候变化、开展国际合作的战略选择。
1.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发展低碳经济,是中国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绿色发展、低代价发展的迫切要求和战略选择。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实现途径和政策建议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实现途径和政策建议国外低碳理论的研究动向低碳理论是建立在自然规律基础上的经济理论.它依据基本的地球物质循环尤其是碳循环和碳平衡的原理,计算各种公共工程和商业活动的碳排放及碳预算收支,同时,通过衍生产品市场机制和“京都机制”使得碳排放权得以自由交易.简言之,低碳经济指的是在发展中排放最少的温室气体,同时获得整个社会最大的产出.人类从根源上重新审视各种经济社会活动,有利于从机制和制度层面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从而使低碳经济理论和模式成为解决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途径.从目前的发展看,世界各国及科学界在碳排放的方式、过程及循环状态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突破,其中人类经济活动对碳排放的影响是研究的热点.当前,国际上有关低碳经济研究的主要内容有:1能源消费与碳排放:包括与碳减排有关的能源消费结构的转换和低碳排放能源系统的建立;2经济发展与碳排放:主要探讨不同经济发展模式、阶段、速度与碳排放的关系;3农业生产与碳排放:包括土地利用变化、农业土地整治、农业生产水平与结构的变化等;4碳减排的经济风险分析与减排对策研究.此外,在研究方法上除了简单的相关分析、区域对比分析之外,一些基于大量数据的综合模型分析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如碳循环能源模型、动态综合评估模型、能源消费—碳减排经济关联模型等.然而,对于产生碳排放基础的内部各要素间能量转换过程及其相互作用和影响尚未获得令人满意的进展.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实现途径发展低碳经济受到不同国家的地理、能源结构和环境资源的影响.对我国而言,煤炭是主要能源,在发展低碳经济时与西方国家主要采用石油的做法和形式不同,技术和实现的途径也有差异.降低煤在国家能源结构中的比例,提高煤炭净化比重即使是在资本和科技积累基础非常雄厚的工业化发达国家,也不能摆脱对矿物燃料的依赖.由于石油和天然气的单位热量消耗的碳排放量较煤炭低10%~30%,因此,加速国家能源消费从传统煤炭矿种为主向现代石油和天然气矿种为主的结构转变是必然选择.这不仅是减少国家碳排放的有效途径,也是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正常趋势.虽然国际油价的波动会给我国通过扩大进口方式改善国家能源消费结构带来很大风险,但与其他减排方式相比,这种政策成功的风险成本依然是最小的.作为最大的能源矿种,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的主导地位还将持续相当长的时期,因此,大力实施煤炭净化技术及加强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将成为我国未来能源消费结构改善的一个基本任务.提高能源效率,重点改善城市的能源消费结构和效率以较少的能源消耗,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不仅对保障能源供给、推进技术进步、提高经济效益有直接影响,而且也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手段.世界主要国家都将提高能源效率作为应对气候变化能源战略的核心目标之一.发达国家的能源战略都将各种新能源的采用、低碳燃料的研发、传统化石燃料的清洁以及先进的发电技术等作为实现低碳经济的关键领域.我国也应注重纤维素乙醇和氢燃料等车用燃料生产技术,清洁煤、核能、太阳能和风能等先进发电技术,先进节能技术,碳捕获和贮存,可再生能源等能源新技术的开发.近年来,我国能源强度有所下降,但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能源强度的下降仍然有很大的空间.目前我国的综合能源效率约33%,比发达国家低近10%.电力、钢铁、有色冶金、石化、建材、化工、轻工、纺织8个行业主要产品单位能耗平均比国际先进水平高40%.钢、水泥、纸和纸板的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比国际先进水平分别高21%,45%和120%.机动车油耗水平比欧洲高25%,比日本高20%.我国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相当于气侯条件相近发达国家的2~3倍.我国矿产资源总回收率为30%,比世界先进水平低20%.此外,应根据国家现代化进程的发展需求,将国家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与城市化燃料供应的改善紧密结合起来.因此,增大石油和天然气消费的目标投向应是最大限度地提高各类城市的气化水平和高质量燃料供应.在城市及区域交通方面,应更多地鼓励建立高效和快捷的共用交通运输系统.充分发挥碳汇潜力通过土地利用调整和林业措施将大气温室气体储存于生物碳库,也是一种积极有效的途径.改进森林管理,提高单位面积生物产量,扩大造林面积可增加森林的碳汇潜力,但由于受自然条件的影响,改进森林管理、提高单位面积生物产量、扩大造林面积等措施的成本可能会很高.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我国每年大量投入资金、劳动力造林,但森林覆盖率仅提高了4%,而且这些造林地段的自然条件还是比较好的.研究表明,每增加1%的森林覆盖率,便可以从大气中吸收固定亿—亿吨碳.考虑到我国1/3的沙漠和1/3的高原土地,未来大幅度提高森林覆盖率的困难非常大.但为了减少我国的碳排放总量,必须有效发挥森林碳汇潜力.参与国际减排活动,加强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碳减排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世界各国的切身利益.未来越来越依赖于对于资源的可持续使用和环境技术来进行竞争,同时也不应该低估低碳经济在创造就业机会和经济发展方面的巨大潜力.为了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共同目标,发达国家有义务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援助和技术转让.国际低碳方面的技术交流是发展中国家获取能源新技术的主要途径.我国应积极参与国际能源技术市场和碳交易市场,通过各种激励机制来促进可持续发展,并为低碳技术、低碳产品的出口提供一定的激励措施.促进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制定清晰的政策目标,依托和整合现有政策体系和手段低碳经济的长期目标,向社会大众表明了政府联合全社会一起实现低排放或零排放的决心.清晰的政策目标并传递成价格信号,可以促使企业和个人都积极融入到低碳经济的框架中来,长期的政策目标也可以给企业以信号和坚持低碳模式的信心.我国应制定与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方案保持一致的新的能源政策,还应做好长期投资的准备.此外,实施低碳经济的政策工具应多样化和相互协调.我国已制定和实施了不少促进节能的法律法规,但多数以行政命令方式推行,经济激励措施的作用还有待加强.尤其是要通过多种政策工具的协同作用向企业发出明确的信号,并通过多种方式帮助企业决策者从更全面、更广阔的视角来认识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其一,通过税收优惠、融资优惠等激励机制,政府和相关企业将会增加对低碳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投入,或者通过对研发资金的重新分配,来推动低碳技术的发展.其二,由于对碳排放的限制,排放温室气体较多的企业不得不增加对低碳技术的需求,一个新兴的低碳技术市场将会形成,这将极大地促进低碳技术产业的发展.其三,由于学习效应,低碳技术的性能在应用中将得到提高而成本却会下降,这反过来增强了技术自身的吸引力,使其市场前景变得更为广阔.分阶段有重点有目标地推进推进低碳经济的相关政策应该逐步纳入国家的规划和政策体系中,循序渐进,使基础设施的正常更新能够承受,避免对经济带来较大的冲击.节约能源、防治污染和减排温室气体之间的政策和措施存在着明显的相互促进、相互支持的关系,例如,如何在有关污染控制治理中考虑到低碳因素,不仅是解决污染排放问题的一个突破口,也是实现低碳经济的非常重要的一个途径.其次,对现有节能技术需要加强向公众、商业和交通领域推广,这些领域的能源消耗不断增加期,正是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的最低成本期.此外,低碳能源资源的选择相当有限,而且这类能源是间歇性的,因此寻找合适的储存方法并实现最终大规模的应用也是亟待研究的课题.为企业提供完整的信息和稳定的减排环境政府通过设定明确的碳排放上限,可以科学界定哪些行业、哪些领域当中还有减排的潜力.低碳经济是基于自然规律的经济模式,因此通过对企业的减排进行实时的监测,摸清其减排程度,并对其应尽的减排义务进行客观评估,可使企业获得明确的信息.另外在减排过程中设立一些税收等政策激励的措施,促使企业寻求更好的节省能源的技术和方法.此外,稳定的政策和市场环境从长远来说非常重要,企业需要长期的稳定感,从而根据政府制定的目标相应地调整自己的发展计划和重点领域.低碳经济的政策要有时间范围,如英国政府就承诺在2015年之前低碳政策维持不变,这样就能给企业发出一个明确的信号;明确的信号可以给企业以稳定感,同时也可以给消费者个人提供更多消费的信心.应最大限度地使用以市场为主的自愿性机制,在完全必要和设计完善的前提下提倡以监管等原则来保障成效.积极参与全球经济,建立低碳领域的技术创新机制伴随京都议定书的执行,相应的减排技术产业及其市场将逐步形成.清洁能源技术和高效能源技术将逐渐成为这一市场上最具竞争力的技术,谁在这个领域的技术创新中取得突破,谁就能够抢先占领这一市场,谁就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优势.此外,更应注重低碳技术创新机制和清洁发展机制的整体战略部署,这不仅会带来非常大的利润,也是非常重要的国际合作领域.低碳经济及其实现方式的若干思考随着国际社会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关注与重视,“低碳”这一新名词承载着人们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新追求,逐渐走进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其理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可以预见,在未来相当长时间内,低碳经济将成为世界经济的新增长点和发展潮流.一、低碳经济的内涵“低碳经济Low-Carbon Economy, LCE”一词最早出现在2003年2月24日英国颁布的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但是该书并没有为“低碳经济”提出明确的内涵;2007年7月,美国参议院提出了低碳经济法案,明确表示将走低碳经济的发展之路;2007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达成一项决议,要求发达国家在2020年前将温室气体减排25%--40%,这一决定为全球进一步迈向低碳经济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2008年7月,G8峰会上八国表示将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其他签约方一道共同达成到2050年把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减少50%的目标;2009年6月,美国政府通过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以法律的形式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在此过程中,普遍民众也认识到大气中浓度过高的温室气体对正在上演的全球气候变暖有直接的作用,并且认识到这些浓度过高的温室气体就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的结果,而在全球范围内倡导低碳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又是避免灾难性气候变化的必要手段,“低碳经济”也就逐渐成为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名词了.现在,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都已经认识到发展模式必须向低碳经济转型,这不但源于气候方面逐渐变暖的压力,同时也是源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日益枯竭、能源需求以及能源价格的不断上升的压力,此外,国际间形成的共识,如京都议定书和哥本哈根协议也推动了低碳经济的发展.尤其是近年来,全球低碳经济发展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未来经济发展的主流当属低碳经济已经毫无疑义.那么,什么是“低碳经济”呢其实,迄今为止低碳经济没有严格的定义,其概念内涵不是很明确,并且在不断地更新发展.目前被广泛引用的是英国环境专家鲁宾斯德的表述:低碳经济是一种正在兴起的经济模式,其核心是在市场机制基础上,通过制度框架和政策措施的制定和创新,推动提高能效技术、节约能源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的开发和运用,促进整个社会经济向高能效、低能耗和低碳排放的模式转型.其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调整和制度创新.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09年发布的中国发展低碳经济途径研究,最终将“低碳经济”界定为:一个新的经济、技术和社会体系,与传统经济体系相比在生产和消费中能够节省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同时还能保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势头.所以,从这个角度看,低碳经济就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技术或经济问题,而是一个涉及到经济、社会、环境系统的综合性问题,“低碳经济”的概念已经成为低碳发展、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等各类经济形态的总称.因此,可以说,低碳经济实际上是涵盖到生产生活方式的每一个方面、每一个角落.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方式,它以“三低”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三高”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为基本特征,以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目的.二、中国将迎来低碳经济时代在全球气候变暖和多国形成低碳发展道路共识的背景之下,转变经济发展模式,从传统的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逐渐提世界各国日程,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毫无疑问将迎来低碳经济的时代.其实,在气候问题上,中国一直是高度重视的,许多年来一直采取积极的行动加以应对.如1990年设立了国家气候变化协调小组、1998年签署并在2002年批准了京都议定书、2007年公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2008年发表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2009年8月1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把应对气候变化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把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和适应气候变化目标作为各级政府制定中长期发展战略和规划的重要依据.”、 2009年8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决议”,从立法的高度指出“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为保护全球气候作出新贡献”、2010年3月中国政府致函联合国批准哥本哈根协议.上述一系列的行动表明,中国已经充分认识到全球低碳经济的大幕即将拉开,并开始以实际行动布局低碳经济,采取有力的政策措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中国的低碳经济,概括起来说就是要做到两点,一是逐步实现高碳产业低碳化,这也是现有产业制度创新的一个重要方向,可以首先在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等高能耗行业进行试点,通过实施低碳化技术,使这些行业成为低碳经济发展的突破领域.二是发展低碳产业,使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在调整中逐步达到低碳的标准,这方面一个有代表性的方向就是新能源产业,其发展潜力十分巨大,对于低碳经济的形成、低碳社会的建设将会产生革命性的影响.三、中国国情条件下发展低碳经济的路径思考虽然中国将毫无悬念地踏上低碳经济发展之路,但是考虑到中国本身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低、生态环境脆弱,面临着发展经济、消除贫困和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多重压力,因此,低碳经济的发展之路有必须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低碳经济的发展只能是贯彻在消除贫困、推进城市化、实现工业化、节能减排等诸多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中一个,而不可能脱离中国的基本国情而简单地使其他目标无条件地服从于低碳目标,而迷失发展的正确方向.其二,在争取国外的资金和技术支持的同时,坚持自主创新的技术路线,掌握主动权、话语权,在此基础上积极进行生产领域的节能减排;实施固碳技术,如碳转化、碳锁定、碳捕捉等,从根本上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其三,把着力点放在新能源的发展上,因地制宜科学地发展包括风能、太阳能、核能、地热、潮汐、生物质能等各类清洁能源,改善能源结构.那么,中国的低碳道路究竟该如何走呢笔者认为,在策略上应该循序渐进,从稳碳到减碳再到低碳,其中,首要的任务是稳碳,完成高能耗向低能耗的转变,逐步将碳排放控制在经济发展与环境相对友好的阶段,然后进一步实行减碳策略,这其中包括碳交易、碳汇等多种可以采用的制度和技术,最终达到低碳的目标.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应处理矛盾的主要方面,具体建议如下:一是要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规范.目前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气候可行性论证管理办法等为数不多的与气候变化相关的法律法规外,我国还没有专门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因此,制定和完善合乎低碳经济发展的法律规章制度是一个基本的前提保障.二是要积极引进和研发低碳技术和低碳产品.一方面积极争取发达国家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先进技术的转让,另一方面着力研发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影响的关键技术,同时扶持和鼓励开发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先进技术,并推广使用.这些重要的技术主要包括节能和提高能效技术、碳替代技术和碳转化技术,通过立体的减排体系的建立,综合减少和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三是以政策倾斜和利益为导向鼓励发展低碳产业.可以通过一篮子的经济金融政策和制度安排激励相关主体增加对低碳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投入,如在全国范围内征收环境税,按不同能源种类的碳排放浓度进行征税,以达到减少化石燃料消耗和二氧化碳的排放;对可再生资源进行直接的经济补贴和税收优惠,进行有计划的扶持和培育,使之逐渐成长能源结构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推广碳排放标志认证,从而促进企业努力生产低排放型产品,并引导市场消费;建立全国统一的碳排放交易制度,利用区域间碳源和碳汇拥有量的差异,通过合理的交易制度安排,形成市场化的交易价格,使低碳产业能够获得市场流动性支撑.四是对某些产业或行业进行有重点的扶持.如新能源汽车产业,中国的汽车市场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市场,这意味着中国正在快速进入汽车社会,而汽车消耗的能源十分巨大,在中国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将是低碳经济发展的最容易见到成效的一个行业;又如建筑和城市规划方面,打造“低碳城市”,以建筑节能、合理的城市规划和布局、交通方案的优化综合推动低碳发展之路.五是引导公众积极参与,普及低碳知识.只有全民参与才能真正使经济实现向低碳模式转变,通过公众的行为方式和消费选择的改变引导企业的供给和政府的决策,逐步在全社会形成低碳消费行为和的共同认识,从根本上促进低碳经济的持续发展.。
2024年低碳经济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低碳经济市场发展现状引言低碳经济是指在减少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的排放的同时,实现经济增长和各个产业的转型升级。
低碳经济市场作为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逐渐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本文旨在探讨当前低碳经济市场的发展现状,并分析其中的挑战和机遇。
低碳经济市场的定义和范围低碳经济市场是指在低碳经济体系下,涉及低碳技术、低碳产品和低碳服务的经济活动所形成的市场。
其范围涵盖了低碳能源、低碳交通、低碳建筑、碳交易等多个领域。
低碳经济市场的发展现状国内2024年低碳经济市场发展现状目前,中国低碳经济市场发展取得了一些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低碳能源市场: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和政策的支持,中国的太阳能、风能等低碳能源市场正在快速增长。
2.低碳交通市场:电动汽车的普及和充电设施的建设,推动了中国低碳交通市场的快速发展。
3.低碳建筑市场:随着绿色建筑理念的普及,中国的低碳建筑市场逐渐兴起,越来越多的建筑项目开始使用低碳材料和技术。
国际2024年低碳经济市场发展现状国际上,低碳经济市场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1.欧洲碳排放交易市场(EU ETS)是目前全球最大的碳市场,为欧洲国家提供了碳排放权的交易平台。
2.美国低碳经济市场发展迅速,尤其是在可再生能源和清洁技术领域。
3.亚洲一些发达国家如日本和韩国也在积极推动低碳经济市场的发展,投资研发低碳技术和推广低碳产品。
低碳经济市场的挑战和机遇挑战1.技术瓶颈:目前低碳技术的研发和商业化仍存在一定的技术难题,需要加大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
2.能源结构调整:低碳经济需要从传统的高碳能源向低碳能源转型,这涉及到能源结构的调整和新能源的开发利用。
3.政策法规:低碳经济市场的发展还需要相关政策和法规的支持和引导,提供市场的可预期性和稳定性。
机遇1.绿色金融机构的兴起:绿色金融机构的发展为低碳经济市场提供了资金支持和金融产品创新的机会。
2.国际合作和经验共享:国际间的经验共享和合作可以加速低碳经济市场的发展,促进资源优势的互补和技术创新的合作。
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背景
低碳发展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背景所谓低碳经济,就是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的减少煤炭等化石燃料的消耗,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近几年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据预测,中国在2020年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将会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大的国家,中国在节能减排问题上将会面临越来越多的国际压力。
这就要求我们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还要根据自身的资源和环境条件,提倡节能减排,避免走很多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子。
二、中国经济发展与能耗现状(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带来了能源消耗量的急速上升在建国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发展历程中,中国经济的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国民经济迅速增长,到现在已经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
经济的快速发展必然带来能源消耗的急剧上升。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近几年的能源消耗总量较七十年代已经增长了近50倍。
这一发展趋势显示出我国能源对外依存度偏高,这严重影响了我国的能源安全。
我国一旦成为能源净进口国,在以后的经济发展中必将处于被动地位,严重影响中国将来的社会经济发展。
(二)中国社会生态环境系统急剧恶化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是以付出巨大的环境为代价的。
局统计数据显示,我国2008年二氧化硫排放量为2321.2万吨,废水排放量为571.7亿吨,工业固体废弃物19亿吨。
与此同时,我国的矿产和水资源利用率只有发达国家综合利用率的25%左右,也就是说我国每单位GDP的资源能耗是发达国家的4倍以上,是发展中国家的2倍以上。
“厄尔尼诺”现象和“反厄尔尼诺”现象等自然灾害频发。
伴随着工业社会的进步发展,人们不断地向自然界强取豪夺,破坏了地球生态循环系统。
1998年长江洪水,200年济南特大暴雨,2008年年初南方雪灾和5月汶川大地震再到近期全国各地各种极端气候和自然灾害频发,这些都是大自然像人们无休止的破坏敲响了警钟。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研究
5、加强政策引导。制定更加具体的政策和措施,引导企业和个人积极参与 低碳经济的发展。同时,加强对低碳经济的监管和管理,确保低碳经济的健康发 展。
三、结论
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共 同努力。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低碳经济的持续发展,推动中国 经济的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总之,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深入研究和探 讨财税政策手段、政策协调、政策评价体系等多个方面的问题,我们将为推动低 碳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在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背景下,我们 期待更多的学者
和研究人员这一问题,共同为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日益加剧,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和社会公众 的共同目标。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大国,积极推进低碳经济发展,既是 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关键,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2、节能减排政策:政府通过实施严格的节能减排政策,推动企业采用先进 的节能技术和设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例如,《“十三五” 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提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15%, 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的目标。
3、循环经济政策:政府通过推行循环经济政策,促进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 环利用,以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例如,《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 划》提出到2020年,主要资源产出率提高20%,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总产值达到3万 亿元的目标。
一、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现状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低碳经济发展,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政策,积极推动低 碳经济的发展。例如,中国政府制定了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计划在2030年前 使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2005年下降20%左右,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
低碳经济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及政策建议
低碳经济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及政策建议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和人类对环境的破坏日益严重,低碳经济成为了全世界国家发展的必然趋势。
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大的国家,中国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有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
一、低碳经济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1. 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低碳经济是一种以节约能源、减少排放为核心的经济体系,可以促进中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在这个经济体系下,中国的能源消费和排放量会持续下降,对全球环境贡献也会逐步增加。
中国的能源产业结构也会更加多样化,能源节约和环保产业的增长也可预见。
2. 增加创新和投资机会低碳经济的发展是需要大量技术和资本投入的,这为大量新兴科技和绿色创新的发展提供了机会。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和出口国,中国可以借助低碳经济的机遇,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智能家居、智慧城市等新兴行业和高科技产业,助力经济发展。
3. 减少能源消费低碳经济的发展可以降低中国的能源消费量,使中国在控制能源消耗增长的同时保持经济增长。
由于中国是一个工业化国家,大量的工业和制造业生产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如何在经济发展的同时降低能源消耗,成为了摆在中国面前的挑战。
二、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建议1. 制定全国性的低碳经济发展规划政府可以根据中国国情制定低碳发展规划,建立低碳发展的基本框架和指标体系,通过强制性的部门自愿减排目标、排放权交易和逐步实行碳税、推广清洁技术等手段激励企业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节能减排水平,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2. 政府和企业合作,建立专项基金和金融机构:政府可以将共享经济、绿色交通、智慧城市、太阳能、风能、健康环保等具有投资回报和市场潜力的领域作为重点开发。
建立由政府与企业共同投资、融资机构、基金,为低碳产业提供反哺的资金渠道。
3. 鼓励绿色创新和技术创新:政府可以鼓励企业开展环保及低碳技术研发,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质押等制度保障,鼓励企业会同高校、科研机构等进行深度合作,优化科技创新的资金和人才配置,建立并落实绿色制造评价标准和绿色供应链体系,推动供需服务精细化和产业互动融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国的低碳经济
摘要: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特征的低碳经济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潮流。
我国也积极践行绿色发展,走上了低碳经济之路,这与我国之前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和谐社会等路线方向基本相同。
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并向世界作出节能减排的重大承诺,因此我国的低碳经济发展更加受到世界各国的瞩目。
结合中国国情,对低碳经济在我国发展的必然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并提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低碳经济的策略及措施。
关键词:低碳经济节能减排能源结构可持续发展
工业革命给人类社会在经济带来了迅猛发展,也遗留下了灾难性的环境问题。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全球气温明显上升,1981-1990年全球平均气温比100年前上升了0.48℃。
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在近一个世纪以来大量使用矿物燃料,如煤、石油等,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等多种温室气体。
发展低碳经济是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提出的新理念,也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低碳经济概述
“低碳经济”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2003年英国发布的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书中首次提出把一国(英国)建成一个低碳经济体。
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
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低碳经济并不是单纯地以碳减排为核心,而是以节能减排为核心,重点是改善能源结构,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发展可再生能源,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二、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必然性
一方是面国际压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水平提高了2
倍多,而我国碳排放量增长了4倍多,并于2007年一跃成为全球碳排放量最多的国家,碳排放量占到全球的21%。
无疑,这些数据让中国在节能减排这个问题上,成为了众矢之的,面临着巨大的国际压力。
温家宝总理在2009年的哥本哈根会议上发表讲话,向全世界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50%。
”不得不说,这是个艰巨的任务,特别是对于中国这样一个还在进行工业化和城市化建设的发展中大国来说,更是任重而道远。
另一方面,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状况也决定了发展低碳经济是刻不容缓的。
从我国自身来讲,我们也早就意识到能源和环境问题的重要性,我国前后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等方针都以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等主题为重点。
而低碳经济这一新理念,将节能减排作为核心内容,将矛头直指能源结构和能源使用效率,
更具有针对性。
对此,我国在“十二五”规划中相应提出了“绿色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新篇章。
所以,我国应该将低碳经济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优化能源结构、开发新能源、调整产业结构、走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道路,使经济发展和节能减排同步前行,相互促进。
三、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可行性
低碳经济在中国是必然要实行的,而且也是可行的。
1、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自然条件优越。
比如我国2/3的国土面积年日照时间在2200小时以上,年太阳辐射总量大于5000兆焦/平方米,属于太阳能利用条件较好的地区。
据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估算,我国风能资源总储量为32.26亿千瓦,陆地lo米高度层实际可开发的风能储量为2.53亿千瓦,近海地区可开发风能储量为7.5亿千瓦,共计10亿千瓦以上。
另外,我国在生物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其他清洁能源方面资源潜力比较大,能够极大地推动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
2、我国的低碳经济建设成本较低。
因为我国还处于快速城市化进程中,还未达到整体城市化的水平,所以使得我国不需要过多的重新建设,从而降低了建设成本。
有数字表明,发达国家每降低1吨二氧化碳气体排放所需的投资在200欧元以上,而在中国仅为发达国家的1/5甚至更低。
另外,通过参与“cdm”( cdm:即清洁发展机制,是《京都议定书》中引入的灵活履约机制之一。
核心内容
是允许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进行项目级的减排量抵消额的转让
与获得,在发展中国家实施温室气体减排项目。
)项目,发展中国家可以获得可观的融资资金,并且引入国际上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理念,截至2009年底,cdm已经为发展中国家带来了超过30亿美元的直接资金。
因为发展中国家到2012年前暂不履行温室气体减排义务。
我国目前是cdm项目第一大国,2012年前我国可以提供全球1/3碳减排量交易,并从中获得10亿美元的收益。
3、我国政府多年来的经济思想为低碳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中国政府多年来提倡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城镇化道路、节能减排、以人为本、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等政策思想,特别是党的十七大更是进一步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和“两型”社会的目标,“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绿色发展”,均反映了我国坚持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协调发展、环境和气候变化问题的一贯立场。
2007年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会议上,胡锦涛主席明确提出了“发展低碳经济”,向世界表达了中国的立场和主张。
4、我国在节能减排的实施上有了一定的基础和经验。
温家宝在哥本哈根会议上的承诺并不是无的放矢,而是有数据支撑的,2020年比2005年碳排放降低40%-45%的目标,是建立在1990至2005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46%的基础上的。
另外,数据显示,“十一五”期间,我国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26%,年均下降5.8%,实现节能量7.5亿吨标准煤,以年均6.98%的能耗
增长支撑了年均11.57%的工业增长。
这说明,中国在节能减排方面正在不断进步,已经迈入低碳经济发展进程。
四、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策略
近年来,尽管我国十分重视低碳经济的发展,但由于技术等因素的限制,使得低碳经济的发展仍然处于低水平状态。
“十二五”期间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要在借鉴国内外低碳经济发展经验和立
足我国实际国情的基础上做好以下几点:
1、正确认识经济发展与节能减排之间的关系。
首先,节能减排和经济发展并不是两相矛盾的,而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中国正处在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不可能放弃经济发展而单论节能减排,也不需要这样做。
事实上,我们要把低碳经济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进一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节能减排并不仅仅是技术的问题,它涉及到经济模式转变、能源结构转换、产业结构调整等重大变革,必须谨慎决策。
2、促进科技创新,大力发展低碳技术。
由于发展中国家普遍引入海外先进技术,延续了“碳锁定”(碳锁定:是指工业革命以来,全球对化石能源系统高度依赖的技术,政治、经济、社会与其结成一个“技术——制度综合体”,并不断为这种技术寻找正当性。
詹花秀《低碳经济的理论与实践》),所以也普遍缺乏低碳技术的研发能力。
为了发展低碳技术,我国应做好几项工作:第一,政府要高度重视低碳技术的发展和创新;第二,加大投入,尤其要加大对碳
捕捉和碳沉降技术研究的资金投入,同时注重各项技术在碳减排过程中的成本控制,提高技术的可行性;第三,重点培养低碳技术人才,激励更多的人才投入到低碳技术研发的队伍中来,更快更有效地研究出适合我国国情的低碳技术;第四,充分利用《京都议定书》的国际合作机制,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低碳技术,并加以吸收和创新。
3、以低碳金融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
所谓碳金融,是指由《京都议定书》而兴起的低碳经济投融资活动,即服务于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等技术和项目的直接投融资、碳权交易和银行贷款等金融活动。
2010年1月28日,兴业银行联合北京环境交易所推出了国内首张低碳主题认同信用卡,此外,兴业银行已经设有节能减排贷款,成为中国首批践行低碳经济的商业银行之一。
将低碳金融项目运用到我国的交通、农业、建筑、能源等领域,可以使我国低碳经济更好更快更低成本地发展,比如重点扶持以农业循环经济为主体的产业化项目,放宽低碳建筑建设贷款和消费者房贷政策等。
4、构建低碳生活理念,倡导低碳生活方式。
低碳经济建设应主张全民参与,让人们也树立起低碳生活理念,构建低碳城市,让“低碳”意识深入人心。
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应做好宣传工作,充分考虑中国人的“跟风效应”、“面子”观念等中国特色因素,将“低碳”塑造成一种高品位、高质量,而非高消费、高能耗的生活方式,以此推荐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
此外,政府可以举办宣传表彰活动,
比如中华环保联合会的“低碳中国突出贡献奖”等,表彰为发展低碳经济作出突出贡献的城市和企业,树立标杆和典范,达到激励的目的。
五、结语
低碳经济发展是一个长期过程,我们要从各个方面来促进低碳发展,从而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同时为全球的生态文明作一份贡献。
参考文献:
[1] 詹花秀,低碳经济的理论与实践[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11,(67)
[2] 毛丽芹,韩国栋.低碳经济模式下我国城市化发展的新思路[j].经济问题,2011,( 2)
[3] 金爱伟,发展“低碳经济”的几点思考[j].商业经济,2011,(1)
[4] 黄琼华,浅谈低碳经济下的发展战略[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1,(1)
[5] 柯健,低碳经济: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