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性味归经功效(整理)
常用中药的常用剂量
132种常用中药性味归经剂量功效简表邵忠民品名性味归经剂量功效解表药1.发散风寒药麻黄辛、微苦,温。
归肺,膀胱经。
3-10g 发汗解表,平喘止咳,利水退肿。
桂枝辛、甘,温。
归肺、心肾、肝经。
3-10g 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紫苏辛,温。
归肺、脾、胃经。
5-10g 发散风寒,行气宽中。
荆芥辛,微温。
归肺、肝经。
5-10g 祛风解表,止痒,透疹,炒炭止血。
防风辛、甘,微温。
归肺、肝、脾经。
5-10g 祛风解表,祛风湿,止痛。
羌活辛、苦,温。
归肺(膀胱)经。
3-10g 发散风寒,祛风湿,止痛。
2.发散风热药薄荷辛、凉。
归肺、肝经。
3-6g 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
牛蒡子辛、苦、寒。
归肺、胃经。
6-12g 疏散风热,透疹利咽,解毒消肿。
蝉蜕甘、寒。
归肺、肝经。
3-10g 疏散风热,利咽开音,透疹,明目退翳,息风止痉。
桑叶甘、苦,寒。
归肺、肝经。
5-10g 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抑肝阳,清肝明目。
菊花辛、甘、苦,微寒。
归肺、肝经。
5-10g 疏散风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清热解毒。
柴胡苦、辛,微寒。
归肺、肝、脾经。
3-10g 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阳举陷。
葛根甘、辛、凉。
归肺、脾、胃经。
10-15g 解肌退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
清热药1.清热泻火药石膏苦、辛、甘,大寒。
归肺、胃经。
15-60g 清热泻火(清气分、肺胃实热),煅后收湿敛疮。
知母苦、甘,寒。
归肺、胃、肾经。
5-15g 清热泻火(清气分实热,清肺胃实热)滋阴润燥。
栀子苦,寒。
归心、肝、胃、肺经。
5-15g 泻火除烦,凉血止血,清热解毒,清利湿热。
夏枯草苦、辛,寒。
归肝经。
10-15g 清泻肝火,解毒散结。
2.清热燥湿药黄芩苦,寒。
归肺胃胆、大肠膀胱经。
5-15g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凉血止血,(除热安胎)。
黄连苦,寒。
归心、胃、大肠、肝经。
2-10g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黄柏苦,寒。
归肝胆、大肠肾膀胱经。
6-10g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虚热。
50种常用中药材性味归经、功效应用、用法用量、用药禁忌。
50种常用中药材性味归经、功效应用、用法用量、用药禁忌。
序号名称性味归经功效应用用量用法用药禁忌1老鹳草味辛、苦,性平;归肝、肾、脾经具有祛风湿,通经络,清热毒,止泻痢的功效。
主治风湿痹证,泄泻,痢疾,疮疡。
内服:煎服,9-15g;或熬膏、酒浸服。
外用:适量。
注意事项:脾胃虚寒者忌用。
2败酱草味辛、苦,性微寒;归胃、大肠、肝经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祛瘀止痛的功效。
主治肠痈肺痈,痈肿疮毒,产后瘀阻腹痛。
内服:煎服,6-15g。
外用:适量。
注意事项:脾胃虚弱者慎用。
《本草汇言》:“久病胃虚牌弱,泄泻不食之症,一切虚寒下脱之疾,咸忌之。
”3木通味苦,性寒;归心、小肠、膀胱经具有利尿通淋,清心火,通经下乳的功效。
主要用于热淋涩痛、水肿、口舌生疮、心烦尿赤、经闭乳少、喉痹咽痛、湿热痹痛等。
内服:煎汤,3-6g;或入丸、散。
饮食禁忌:1、忌食油腻生湿之物。
2、忌食酸辣刺激性食物,如烈酒、原醋辣椒、酸味水果李、杏等。
注意事项:孕妇慎用。
4荠菜味甘、淡,性凉;归肝、脾、膀胱经具有利水消肿,明目,止血的功效。
主治水肿证、肝热目赤,目生翳膜、血热出血、淋证、崩漏等。
内服:煎汤,15-30g;鲜品60-120g;或入丸、散。
外用:捣汁点眼。
注意事项:孕妇禁用。
5臭梧桐味辛、苦、甘,性凉;归肝经具有祛风湿,通经络,平肝的功效。
主治风湿痹证,风疹,湿疮,头痛眩晕。
内服:煎服,5-15g;研末服,每次3g。
外用:适量。
用于高血压病不宜久煎。
注意事项:臭梧桐经高热煎煮后,降压作用减弱。
6荷叶味苦,性平。
归肝、脾、胃经主要有清热解暑,升发清阳,散瘀止血的功效。
3~10g。
荷叶炭3~6g。
注意事项:《本草从新》:“升散消耗,虚者禁之。
”7生铁味辛,性凉;归肝、心经具有平肝镇惊的功效。
主治肝郁火盛之怒狂阳厥证所致癫狂,热病痰内服:煎服,30-60g。
或入丸、散剂。
外用:研末调敷。
注意事项:肝虚及中焦虚寒者慎用。
落壅发狂,头痛;易惊善怒,失眠,疮疡肿毒,关节酸痛或扭伤疼痛等。
中药性味、归经、功效整理
柴胡:苦、辛、微寒,归肝、胆经。
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
升麻:辛、甘、微寒,归肺、脾、胃、大肠经。
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阳举陷。
淡豆豉:辛、甘、微苦、凉,归肺、胃经。
解表除烦。
清热药清热泻火药石膏:辛、甘、大寒,归肺、胃经。
生用: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煅用:收敛生肌。
知母:苦、甘、寒,归肺、胃、肾经。
清热泻火,滋阴润燥。
天花粉:苦、微甘、寒,归肺、胃经。
清热生津,清肺润燥,消肿排脓。
栀子:苦、寒,归心、肺、胃、三焦经。
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消肿止痛。
夏枯草:苦、辛、寒,归肝,胆经。
清肝火,散郁结,降血压。
芦根:甘、寒,归肺、胃经。
清热生津,除烦,止呕,排脓,利尿。
淡竹叶:甘、淡寒,归心、胃、小肠经。
清热除烦,利尿。
决明子:甘、苦、微寒,归肝、肾、大肠经。
清肝明目,润肠通便。
竹叶:甘、辛、淡,寒。
归心、胃、小肠经。
清热除烦,生津,利尿。
清热燥湿药黄芩:苦、寒,归肺、胆、胃、大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黄连:苦、寒,归心、肝、胃、大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黄柏;苦、寒,归肾、膀胱、大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虚热。
龙胆草:苦、寒,归肝、胆、胃经,清热燥湿,泻肝火。
苦参:苦、寒,归心、肝、胃、大肠、膀胱经。
清热燥湿,杀虫止痒,利尿。
清热凉血药生地黄:甘、苦、寒,归心、肝肾经,清热凉血,养阴生津,润肠玄参:苦、甘、咸寒,归肺、胃、肾经,清热凉血,滋阴降火,解毒散结,润肠牡丹皮:苦、辛、微寒,归心、肝、肾经,清热凉血,活血散瘀。
赤芍:苦、微寒,归肝经,清热凉血,祛瘀止痛。
水牛角:咸、寒,归心、肝、胃经。
清热、凉血、解毒。
清热解毒药金银花:甘,寒。
归肺、心、胃经。
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连翘:苦,微寒。
归肺、心胆经。
清热解母肖痈散结,疏散风热。
大青叶:苦,大寒。
归心、肺、胃经。
清热解毒,凉血消斑。
板蓝根:苦,寒。
归心、胃经。
清热解毒,凉血利咽。
青黛:咸,寒。
归肝、肺经。
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清肝泻火。
中草药药性味归经剂量功效总表
解表药
清热药
3清热解毒药
泻下药
无
无
祛风湿药
1祛风湿散寒药
化湿药
利水渗湿药
2利尿通淋药
温里药
理气药
消食药
驱虫药
止血药
1凉血止血药
活血化瘀药
化痰止咳平喘药
安神药
1重镇安神药
1养心安神药
平肝息风药
开窍药
补虚药1补气药
收涩药
无
解表药
1发散风寒药
2发散风热药
清热药
泻下药
1润下药
无
无
祛风湿药
化湿药
利水渗湿药
温里药
理气药
消食药
驱虫药
止血药
1温经止血药
活血化瘀药
化痰止咳平喘药1温化寒痰药
3止咳平喘药
安神药
平肝息风药
开窍药
补虚药
1补阳药
收涩药
无
3固精缩尿止带药。
200种常用中药材性味归经、功效应用、用法用量、用药禁忌。
200种常用中药材性味归经、功效应用、用法用量、用药禁忌。
序号名称性味归经功效应用用量用法用药禁忌1鹿角味咸,性温;归肾、肝经具有补肾阳,益精血,强筋骨,行血消肿的功效。
主治肾虚腰脊冷痛,阳痿遗精,崩漏,白带,尿频尿多,阴疽疮疡,乳痛肿痛,跌打瘀肿,筋骨疼痛。
内服:煎汤,5-10g;研末,每次1-3g;或入丸、散。
外用:适量,磨汁涂、研末撒或调敷。
熟用偏于补肾益精,生用偏于散血消肿。
注意事项:1、阴虚火旺者禁服。
2、《本草经疏》:无瘀血停留者不得服,阳盛阴虚者忌之,胃火齿痛者不宜服。
3、《得配本草》:命门火炽,疮毒宜凉者,并忌之。
2白芍味苦、酸,性微寒;归肝、脾经具有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的功效。
主治肝血亏虚,月经不调,肝脾不和,胸胁脘腹疼痛,四肢挛急疼痛,肝阳上亢,头痛眩晕等。
内服:煎汤,5-12g;或入丸、散。
大剂量可用15-30g。
平肝阳宜生用;养肝柔肝宜炒用。
1、中药配伍禁忌:恶芒硝、石斛,畏鳖甲、小蓟,反藜芦。
2、中西药配伍禁忌:(1)不宜与降血压药合用,以防出现直立性低血压等。
(2)不宜与强心苷药物合用,药效累加,增加毒性。
(3)与肝素、华法林、阿司匹林等药物合用可增加出血倾向。
(4)茶碱可以减弱白芍对肠收缩的抑制作用,不宜同用。
注意事项:1、白芍属寒凉之品,凡外感风寒、内伤生冷,脾胃虚寒、肾阳虚衰等证不宜单味药大量服用。
妇人月经不调属虚寒者不宜单味药大量服用;气虚自汗,阳虚汗出者忌用。
2、白芍酸寒收敛,伤寒病在上焦之阳结、疹子忌用。
3、白芍有中枢神经抑制作用,昏迷患者忌用;婴幼儿、老年人不宜大量长期服用。
4、孕妇产后不宜单味药大量服用。
3黄芪味甘,性微温;归脾、肺经具有健脾补中,升阳举陷,益卫固表,利尿,托毒生肌的功效。
主治脾气虚证,肺气虚证,气虚自汗证,气血亏虚,疮疡难溃难腐,或溃久难敛等。
内服:煎服,10-20g,大剂量30-60g。
固表止汗、托疮排脓、生肌敛疮、利水退肿宜生用,补脾益气升阳宜炙用。
2中药学 表格打印版_性味_归经_功效_应用
第一节
药名 性味 辛、甘,大寒 肺胃 苦、甘,寒 肺胃肾 甘,寒 肺胃 甘、微苦,微 寒,肺胃 甘淡寒, 心胃 小肠 苦,寒,心肝 肺胃三焦 功效 生用清热泻火,除烦止 渴。煅用收敛生肌,收 湿,止血 清热泻火,生津润燥 清热泻火,生津止渴, 除烦,止呕,利尿
清热泻火药
临床应用
石膏
1、温热病气分实热证 2、用于肺热咳喘 3、用于胃火牙痛,头痛, 实热消渴 4、用于疮疡溃后不敛,湿疹瘙痒,水火烫伤,外伤出血 1、用于热病烦渴 2、用于肺热燥咳 3、用于内热消渴 4、用于骨蒸 潮热 5,肠燥便秘 1、用于热病烦渴 2、用于胃热呕吐 3、用于肺热咳嗽,肺痈咳吐脓 血 4、用于热淋涩痛
甘、辛、淡, 清热除烦,生津,利尿 寒。 心胃小肠 辛肝凉, 肝胃 甘微寒,肝 苦微寒,肝 苦寒,心肾 苦寒, 肝胆心 甘苦寒, 肺胃 膀胱 咸寒, 心胃肾 疏散风热,明目退翳 清肝养肝,明目退翳。 清肝明目,退翳 清心安神,涩精止血 清热解毒,清肝明目, 息风止痉 清热泻火,解毒利水 清热泻火
第二节
中药学性味 归经 功效 应用 第一章 解表药
凡以发散表邪、解除表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解表药,又谓发表药。
第一节
药名 性味 功效
发散风寒药
临床应用
麻黄 桂枝 紫苏 生姜 香薷 荆芥 防风 羌活 藁本 白芷 细辛 苍 耳 子 辛夷 *葱白 *胡荽 *柽柳 *鹅不 食草
辛、微苦,温。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肺膀胱 经 利水消肿 辛、甘,温 肺心膀胱 辛,温, 肺脾 辛,微温, 肺脾 辛,微温, 肺胃脾 辛,微温 肺肝 辛甘微温, 膀胱 肝脾 辛苦温, 膀胱肾 辛温,膀胱肝 辛,温,肺胃 发汗解肌,温经通脉 助阳化气 解表散寒,行气宽中 解鱼蟹毒 解表散寒、温中止呕 温肺止咳,解毒 发汗解表,化湿和中 利水消肿 祛风解表,透疹消疮, 止血 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 痉 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 痛 祛风散寒,除湿止痛 解表散寒,通窍止痛 消肿排脓,燥湿止带
132种常用中药性味归经剂量功效简表
132种常用中药性味归经剂量功效简表
文档作者标注:邵忠民,根据2006版张廷模主编>制作,小编排版整理后方便大家在微信中收藏浏览,谨供参考。
左下角阅读原文为WORD版。
解表药1发散风寒药品名性味归经剂量功效麻黄辛、微苦,温。
归肺,膀胱经。
3-10g发汗解表,平喘止咳,利水退肿。
桂枝辛、甘,温。
归肺、心肾、肝经。
药圈3-10g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紫苏辛,温。
归肺、脾、胃经。
5-10g发散风寒,行气宽中。
荆芥辛,微温。
归肺、肝经。
5-10g祛风解表,止痒,透疹,炒炭止血。
防风辛、甘,微温。
归肺、肝、脾经。
5-10g祛风解表,祛风湿,止痛。
羌活辛、苦,温。
归肺(膀胱)经。
3-10g
发散风寒,祛风湿,止痛。
50种常用中药材性味归经、功效应用、用法用量、用药禁忌。
50种常用中药材性味归经、功效应用、用法用量、用药禁忌。
序号名称性味归经功效应用用量用法用药禁忌1垂盆草味甘、淡、微酸,性微寒;归心、肝、胆、小肠经。
具有利湿退黄,清热解毒的功效。
主治黄疸,痈肿疮疡,喉痛,蛇伤,烫伤。
内服:煎服,15-30g。
鲜品250g。
注意事项:脾胃虚寒者慎服。
2大蓟味甘、苦,性凉;归心、肝经。
具有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的功效。
主治吐衄、咯血、崩漏等血热出血证,肠痈、肺痈等火热毒盛的痈肿疮毒。
内服:煎汤,5-10g;鲜品可用30-60g。
外用:捣敷。
用于止血宜炒炭用。
注意事项:脾胃出血,脾胃虚寒者禁服。
3花椒味辛,性温;归脾、胃、肾经具有温中止痛,杀虫止痒的功效。
主治中寒腹痛,寒湿吐泻,虫积腹痛,湿疹瘙痒,妇人阴痒等。
内服:煎汤,3-6g;或入丸、散。
外用:煎水洗或含漱;研末调敷。
1、中药配伍禁忌:杏仁为使;畏款冬、雌黄、附子、防风、麻仁;恶瓜蒌。
2、饮食禁忌:得盐良,可同用;畏凉水,忌同食。
少食寒凉生冷之物。
注意事项:1、阴虚火旺者禁服。
2、孕妇慎服。
4红豆蔻辛,温。
归脾、肺经功能:散寒燥湿,醒脾消食。
主治:用于脘腹冷痛,食积胀满,呕吐泄泻,饮酒过多。
3~6g。
注意事项:《本草纲目》:若脾肺素有伏火者,切不宜用。
5山萘温;辛;归胃经行气温中,消食,止痛。
用于胸膈胀满,脘腹冷痛,饮食不消。
内服:煎汤,6~10g;或入丸、散。
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捣敷;或搐鼻。
禁忌:阴虚血亏及胃有郁火者禁服。
6沙棘味甘、酸,性温,归脾、胃、肺、心经具有健脾消食,止咳祛痰,活血祛瘀的功效。
主治脾虚食少,咳嗽痰多,瘀血证。
内服:煎服,3-9g。
注意事项:尚不明确。
7竹茹味甘,性微寒;归肺、胃、心、胆经具有清热化痰,除烦,止呕的功效。
用于痰热咳嗽,胆火挟痰,惊悸不宁,心烦失眠,中风痰迷,舌强不语,胃热呕吐,妊娠恶阻,胎动不安。
内服:煎服,6-10g。
清热化痰宜生用,清胃止呕宜姜汁炙。
注意事项:寒痰咳嗽、胃寒呕逆及脾虚泄泻者禁服。
17 种药食同源中药材性味归经、功效应用、用法用量、用药禁忌
17种药食同源中药材性味归经、功效应用、用法用量、用药禁忌。
序号名称性味归经功效应用用量用法用药禁忌1丁香辛、温,脾、胃、肾经1、温中降逆:主治胃寒呕吐呃逆;或中焦虚寒,吐泻食少,每与温中止呕药同用。
2、温肾助阳:适用于肾阳不足,下元虚冷,男子阳痿尿频,女子寒湿带下等。
2~5克畏郁金;热症及阴虚内热者忌用。
2八角茴香辛、甘、温。
归肝、肾、脾经。
1、具有散寒,理气,止痛的功效。
2、主治寒疝腹痛,腰膝冷痛、胃寒呕吐,脘腹疼痛,寒湿脚气。
内服:煎汤,3-6g;或入丸、散。
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3刀豆味甘,性温;归脾、胃、肾经1、具有温中下气,益肾补元的功效。
2、主治虚寒呃逆,肾虚腰痛。
内服:煎汤,9-15g;或烧存性研末。
4小茴香味辛,性温;归肝、肾、膀胱、胃经1、具有温肾暖肝,行气止痛,和胃的功效。
2、主治寒疝腹痛,睾丸偏坠,脘腹冷痛,食少吐泻,胁痛,肾虚腰痛,痛经。
内服:煎汤,3-6g;或入丸、散。
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炒热温熨。
5小蓟味甘、苦,性凉;归心、肝经具有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的功效。
主治衄血,吐血,尿血,血淋,便血,崩漏,外伤出血,痈肿疮毒。
内服:煎汤,5-10g;鲜品可用30-60g,或捣汁。
外用:捣敷。
6山药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具有益气养阴,补脾肺肾,固精止带的功效。
主治脾虚食少,倦怠乏力,便溏泄泻,肺虚喘咳,肾虚遗精,带下尿频,内热消渴等。
内服:煎汤,15-30g,大剂量60-250g;或入丸、散。
外用:适量,捣敷。
补阴宜生用;健脾止泻宜炒黄用。
1、中药配伍禁忌:恶甘遂。
与海螵蛸、龙骨、牡蛎、瓦楞子等碱性药物合用降低药效。
2、中西药配伍禁忌:(1)慎与维生素C及烟酸、谷氨酸、胃酶合剂等酸性较强的药物联用,可使上述药物分解,药效降低。
(2)慎与降糖药同用。
7山楂味酸、甘,性微温;归脾、胃、肝经。
具有消食化积,行气散瘀的功效。
主治饮食积滞,泻痢腹痛,疝气痛,瘀阻胸腹痛,痛经。
中药性味归经大全
中药性味归经大全辛——肺--白色甘-----脾--黄色酸——肝--青色苦——心--赤色咸——肾--黑色发散药性味辛温,其气芳香,作用升浮。
一.解表药发散风寒药麻黄——辛、微苦,温。
归肺、膀胱经。
桂枝——味辛、甘,性温,归肺、心、膀胱经。
紫苏——辛,温。
归肺、脾经荆芥——味辛;微苦;性微湿,归肺;肝经防风——味辛、甘,性微温。
归膀胱、肺、脾、肝经细辛——辛,温。
有小毒。
归心、肺、肾经生姜——辛,微温。
归肺、脾、胃经葱白——辛,温归肺、胃经发散风热药薄荷——味辛;性凉。
:归肺、肝经蝉蜕——甘、咸,性凉。
归肺、肝经葛根——甘、辛,性凉。
归肺、胃经柴胡——苦,微寒。
归肝、胆经升麻——辛、甘,微寒。
升麻归肺、脾、大肠、胃经败酱——凉,味辛、苦。
归肝、胃、大肠清热药清热泻火药石膏——辛、甘,大寒。
归肺、胃经知母——苦、甘,寒。
归肺、胃栀子——苦,寒。
归心、肺、胃、三焦经。
夏枯草——辛、苦,寒。
归肝、胆经决明子——甘、苦,微寒。
归大肠经清热燥湿药黄岑——苦,寒。
归肺、胆、胃、大肠经黄连——:苦,寒。
归心、胃、肝、大肠经黄柏——:苦,寒。
归肾、膀胱经...龙胆草——苦,寒。
归肝、胆经苦参——心、肝、胃、大肠、膀胱经清热解毒药金银——甘,寒。
入肝经连翘——苦,微寒。
归肺、心、胆经大青叶——苦,大寒。
归心、肺、胃经板蓝根——苦,寒。
归肺、胃、心、肝经贯众——苦,微寒。
归肝、肺经鱼腥草——:辛,微寒。
归肺经紫花地丁——:苦、辛,寒。
归心、肝经射干——苦,寒。
归肺经马齿苋——:寒,酸。
归肝、大肠经重楼——。
有小毒。
归肝经清热凉血药地黄——:甘、苦,寒。
归心、肝、肾经玄参——:苦、甘、咸、寒。
归肺、胃、肾经。
牡丹皮——:苦、辛,微寒。
归心、肝、胃经赤芍——:苦,微寒。
归肝经。
水牛角——苦、咸,寒。
心、肝、胃三经紫草——甘,寒。
归心、肝经。
清虚热药青蒿——:苦、辛,寒。
归肝、胆经。
地骨皮——甘、淡、寒。
归肺、肝、肾经白薇——:苦、咸,寒。
中药性味归经功效适应证及注意事项+
巅顶头痛之要药
2
表 3】辛凉解表药材:
药名 薄荷
蝉蜕 桑叶 菊花 葛根 柴胡
升麻
性味归经
功效
适应证
用量 备
注
辛、凉。 疏散风热 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头痛、发热、微 3 - 10 不宜久煎
归 肝 、肺 经 。
恶寒者
克
清利头目 风热上攻所至目赤头痛
适应证
用量
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身疼痛,鼻 塞无汗脉浮紧等表实证。 风寒外束,肺气雍遏【不宣】所致的
5- 10 克
喘咳证。
水肿而兼有表证。
风寒表虚有汗;风寒表实无汗
3-
外感风寒,头痛发热,恶寒
10
风寒湿痹、肩背肢体疼痛、经寒之月 克
经不调、痛经、闭经
阳虚停水之痰饮或蓄水证
胸痹作痛、阳虚心悸、脉结代之证
归肺、脾经 温中止呕 胃寒呕吐 温肺止咳 风寒客肺的咳嗽
10 克
辛、凉。归 和脾行水 水肿
3-10
肺、脾经
克
温,辛、苦。 通鼻窍, 鼻渊,头痛、不闻香臭、时流浊涕等 3 -
归肺经
祛风 湿 , 风湿痹痛,四肢拘挛等证
10
止痛
克
温,辛。归 散风 寒 , 外感风寒,头痛鼻塞,鼻渊头痛、鼻 3-10
肺、胃经 通鼻窍 塞、香臭不闻流涕等
寒。归心包
口苦、咽干、目眩
10
经、肝、三 舒肝解郁 肝气郁结,胁肋胀痛,或头痛,月经不 克
焦、胆经
调,痛经等证
升举阳气 气虚下陷所致的脱肛、子宫脱垂以及短
气、倦乏。
辛、甘、微 发表透疹 外感风热所致的头痛,及麻疹初起,疹 3 -
中药性味归经表
辛温解表药水牛角苦,寒。
归心、肝、胃经。
凉血止血,清心安神,泻火解毒。
麻黄辛、微苦、温。
入肺膀胱经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紫草甘,寒。
入心、肝经。
凉血活血,解毒透疹。
桂枝辛、甘、温。
入心、肺膀胱经。
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白茅根甘,寒。
入肺、胃经。
凉血止血,清热利尿。
防风辛、甘、微温。
入膀胱肝脾经。
祛风发表,胜湿解痉。
清热燥湿药荆芥 辛、温。
入肺、肝经。
祛风解表,止血。
黄连苦,寒。
入心、肝、胃、大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紫苏辛、温。
入肺、脾经。
发表散寒,行气和胃。
黄芩苦,寒。
入肺、胆、大肠经。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安胎。
细辛辛、温。
入心、脾、肾经。
发表散寒,祛风止痛,温肺化痰。
黄柏苦,寒。
入肾、膀胱、大肠经。
清湿热,泻火毒,退虚热。
白芷辛、温。
入肺、胃经。
祛风止痛,消肿排脓,通鼻窍。
龙胆苦,寒。
入肝、胆。
膀胱经。
清热燥湿,泻肝火。
辛夷辛、温。
入肺、胃经。
散风寒,通鼻窍。
苦参苦,寒。
入心肝胃、大肠膀胱经清热燥湿,祛风杀虫,利尿。
苍耳子甘、苦、温。
有小毒。
入肺经。
发汗通窍,散风祛湿。
胡黄连苦,寒。
入心、肝、胃、大肠经清热燥湿,退湿热,杀虫。
生姜辛、微温。
入脾、肺、胃经。
发表散寒,温中止痛,解毒秦皮苦,寒。
入肝、胆、大肠经。
清热燥湿,清肝明目。
辛凉解表药 清热解毒药薄荷辛、凉。
入肺、肝经。
疏散风热。
清利头目。
金银花甘,寒。
入肺、胃、大肠经。
清热解毒。
柴胡苦、微寒。
入肝胆心包三焦经和解退热,疏肝理气,升举阳气。
连翘苦,微寒。
入心、肺、胆经。
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升麻 甘辛微寒。
入肺脾,胃,大肠经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阳举陷。
紫花地丁苦、辛,寒。
入心、肝经。
清热解毒。
蝉蜕甘、咸,寒。
入肺、肝经。
散风热,退目翳,定惊痫。
蒲公英苦、甘,寒。
入肝、胃经。
清热解毒,散结消肿。
葛根甘、辛,凉。
入脾、胃经。
发表解肌,生津止渴,升阳止泻。
板蓝根苦,寒。
入心、胃经。
清热解毒,凉血,利咽。
桑叶苦、甘,寒。
入肺、肝经。
106种药食同源中药材性味归经、功效应用、用法用量、用药禁忌(2024年最新)
106种药食同源中药材性味归经、功效应用、用法用量、用药禁忌序号名称性味归经功效应用用量用法用药禁忌1丁香辛、温,脾、胃、肾经1、温中降逆:主治胃寒呕吐呃逆;或中焦虚寒,吐泻食少,每与温中止呕药同用。
2、温肾助阳:适用于肾阳不足,下元虚冷,男子阳痿尿频,女子寒湿带下等。
2~5克畏郁金;热症及阴虚内热者忌用。
2八角茴香辛、甘、温。
归肝、肾、脾经。
1、具有散寒,理气,止痛的功效。
2、主治寒疝腹痛,腰膝冷痛、胃寒呕吐,脘腹疼痛,寒湿脚气。
内服:煎汤,3-6g;或入丸、散。
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无3刀豆味甘,性温;归脾、胃、肾经1、具有温中下气,益肾补元的功效。
2、主治虚寒呃逆,肾虚腰痛。
内服:煎汤,9-15g;或烧存性研末。
无4小茴香味辛,性温;归肝、肾、膀胱、胃经1、具有温肾暖肝,行气止痛,和胃的功效。
2、主治寒疝腹痛,睾丸偏坠,脘腹冷痛,食少吐泻,胁痛,肾虚腰痛,痛经。
内服:煎汤,3-6g;或入丸、散。
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炒热温熨。
无5小蓟味甘、苦,性凉;归心、肝经具有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的功效。
主治衄血,吐血,尿血,血淋,便血,崩漏,外伤出血,痈肿疮毒。
内服:煎汤,5-10g;鲜品可用30-60g,或捣汁。
外用:捣敷。
无6山药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具有益气养阴,补脾肺肾,固精止带的功效。
主治脾虚食少,倦怠乏力,便溏泄泻,肺虚喘咳,肾虚遗精,带下尿频,内热消渴等。
内服:煎汤,15-30g,大剂量60-250g;或入丸、散。
外用:适量,捣敷。
补阴宜生用;健脾止泻宜炒黄用。
1、中药配伍禁忌:恶甘遂。
与海螵蛸、龙骨、牡蛎、瓦楞子等碱性药物合用降低药效。
2、中西药配伍禁忌:(1)慎与维生素C及烟酸、谷氨酸、胃酶合剂等酸性较强的药物联用,可使上述药物分解,药效降低。
(2)慎与降糖药同用。
序号名称性味归经功效应用用量用法用药禁忌7山楂味酸、甘,性微温;归脾、胃、肝经。
具有消食化积,行气散瘀的功效。
主治饮食积滞,泻痢腹痛,疝气痛,瘀阻胸腹痛,痛经。
中药(性味归经、药用作用表格整理)
苦、寒
肺胃大肠小肠经
清热解毒、燥湿
半边莲
甘、淡、寒
归心小肠、肺经
清热解毒、利水消肿
半枝莲
辛、苦、寒
归肺、肝、肾经
清热解毒、散瘀止血、利水消肿
山慈菇
辛、寒有小毒
归肝、胃经
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漏芦
苦、寒
归胃经
清热解毒、消痈、通乳
白花蛇舌草
苦、甘、寒
胃大肠、小肠经
清热解毒消痈、利湿通淋
红藤
苦、平
归大肠、肝经
解表药
发散风寒药
麻黄
辛、微苦、温
归肺、膀胱经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桂枝
辛、甘、温
归肺心、膀胱经
发汗解肌、温经通脉、通阳化气
紫苏
辛、温
归肺、脾经
发汗解表、行气宽中、解鱼蟹毒
生姜
辛、微温
归肺、脾经
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
香薷
辛、微温
归肺、胃、脾经
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
荆芥
辛、微温
归肺、肝经
归膀胱经
祛风湿、通筋络、消痰水、治骨鲠
秦艽
苦、辛、微寒
归胃、肝、胆经
祛风湿、舒筋络、退虚热、清湿热
络石藤
苦、微寒
归心、肝经
祛风通络、凉血消肿
木瓜
酸、温
归肝、脾经
舒筋活络、除湿和胃
蘄蛇
甘咸、温、有毒
归肝经
祛风通络、定惊止痉
乌梢蛇
甘、平
归肝经
祛风通络、定惊止痉
豨仙草
苦、辛、寒
归肝、肾经
祛风除湿、通经活络、清热解毒
雪莲花
微苦、甘、温
新版中药的性味、归经、主治、功效
甘遂
苦,寒;有毒
肺、肾、大肠
泻水逐饮,消肿散结
1.水肿,鼓胀,胸胁停饮2.风痰癫痫3.疮痈肿毒(入丸、散,0.5-1g)
京大戟
苦、寒;有毒
肺、脾、肾
泻水逐饮,消肿散结
1.水肿,鼓胀,胸胁逐饮2.痈肿疮毒,瘰疬痰核(煎服1.5-3g,入丸1g)
芫花
苦、辛,温;有毒
肺、脾、肾
泻水逐饮,祛痰止咳,杀虫疗疮
1.风热感冒,温病初起2.风热头痛,目赤多泪,咽喉肿痛3.麻疹不透,风疹瘙痒4.肝郁气滞,胸闷胁痛
牛蒡子
辛、苦,寒
肺、胃
疏散风热,宣肺祛痰,利咽透疹,解毒消肿
1.风热感冒,温病初起2.麻疹不透,风疹瘙痒3.痈肿疮毒,丹毒,痄腮,喉痹
蝉蜕
甘,寒
肺、肝
疏散风热,利咽开音,透疹,明目退翳,息风止痉
1.风热感冒,温病初起2.麻疹不透,风疹瘙痒3.目赤翳障4.急慢惊风,破伤风证
清热解毒,消痰,利咽
1.咽喉肿痛2.痰盛咳喘
山豆根
苦,寒;有毒
肺、胃
清热解毒,利咽消肿
1.咽喉肿痛2.牙龈肿痛
马勃
辛,平
肺
清热解毒,利咽,止血
1.咽喉肿痛,咳嗽失音2.吐血衄血,外伤出血
木蝴蝶
苦、甘,凉
肺、肝、胃
清肺利咽,疏肝和胃
1.喉痹音哑,肺热咳嗽2.肝胃气痛
白头翁
苦,寒
胃、大肠
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紫花地丁
苦、辛、寒
心、肝
清热解毒,凉血消肿
1.疔疮肿毒,乳痈肠痈2.毒蛇咬伤
野菊花
苦、辛,微寒
肝、心
清热解毒
1.痈疽疔疖,咽喉肿痛2.目赤肿痛,头痛眩晕
中药性味归经功能表
A缬草——【性味归经】味辛苦,性温,有微毒。
入心、肝二经。
【功效禁忌】洽心神不安,胃弱,腰痛,月经不调,跌打损伤。
体弱阴虚者慎用。
艾叶——【性味归经】苦辛,温。
入脾、肝、肾经。
【功效】理气血,逐寒湿;温经,止血,安胎。
B巴戟天——【性味归经】味辛,甘; 性微温。
归肾,肝经。
【功效】补肾助阳,祛风除湿,强筋健骨。
白花蛇——【性味归经】甘、咸,温;有毒。
归肝经。
【功效】祛风,通络,止痉。
白蒺藜——【性昧归经】苦辛乎,入肝经。
【功用】平肝解郁,祛风明目。
白石英——【性味】甘、微温。
【功效】益气、安神、止咳、降逆、除湿痹、补五脏、利尿。
白术——【性味归经】苦、甘,温。
归脾、胃经。
【功效】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
白芍——【性味归经】苦酸,凉。
入肝、脾经。
【功效】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
白鲜皮——【性味归经】苦,寒。
归脾、胃、膀胱经。
【功效】清热燥湿,祛风解毒。
白芷——【性味归经】辛,温。
归肺、胃经。
【功效】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消肿排脓,燥湿止带。
百部——【性味归经】甘、苦,微温。
归肺经。
【功效】润肺下气止咳,杀虫。
白蔹——【性味归经】苦,微寒。
归心、胃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痈散结。
用于痈疽发背,疔疮,瘰疠,水火烫伤。
斑蝥——【性味归经】辛,热;有大毒。
归肝、胃、肾经。
【功效】破血逐瘀消漱,攻毒散结。
半夏——【性味归经】辛,温,有毒。
入脾、胃经。
【功效】能行水湿,降逆气,而善祛脾胃湿痰。
萆薢——【功效】利水药,渗湿利尿。
【性味归经】苦,平。
归肝、胃、膀胱经扁豆——【性味归经】味甘、性平。
归、胃经。
【功效】健脾、和中、益气、化湿、消暑。
冰片——【性味归经】辛、苦,微寒。
归心、脾,肺烃。
【功效】开窍醒神,清热止痛。
槟榔——【性味归经】气微,味涩而苦。
入脾、胃、大肠经。
【功效】杀虫,破积,下气,行水。
薄荷——【性味归经】辛,凉。
入肺、肝经。
【功效】疏风,散热,辟秽,解毒。
柏子仁——【性味归经】甘,平。
中药性味归经与功效
肺 , 胃 , 祛风通络,化痰解毒 肝 祛风通络,行水消肿 肝 肝,大肠 祛风除湿,舒筋活血 祛风除湿,舒筋活络,解毒止痢
肝 , 胃 , 祛风活络,利水,通经下乳 膀胱 肝,肺 肝 肝,肾 肝,肾 肝,肾 肝,肾 祛风除湿,活血通络,化痰止咳 祛风湿,通经络 祛风湿,强筋骨,利尿 祛风湿,益肝肾,强筋骨,安胎 祛风湿,补肝肾,强腰膝 祛风湿,强筋骨,止痹痛
夏枯草 决明子 谷精草 密蒙花 青葙子 黄芩 黄连 黄柏 龙胆 苦参
辛,苦,寒
甘 , 苦 , 咸 , 微 肝 , 肾 , 清肝明目,润肠通便 寒 大肠 辛,甘,凉 甘,微寒 苦,微寒 苦,寒 苦,寒 苦,寒 苦,寒 苦,寒 肝,胃 肝 肝 疏散风热,明目退翳 清肝养肝,明目退翳 清肝明目,退翳
清热燥湿药
中药性味归经与功效
肝 肺,心 肺 肺 胃 肺 大 肠 心 清热解毒,清肝明目
中药性味归经与功效
苦,涩,寒 辛,微寒 苦,微寒 苦,寒 甘,淡,寒 辛,苦,寒 辛,寒;有小毒 苦,寒 苦,甘,寒 苦,平 辛,苦,微寒 甘,淡,平 苦,辛,微寒 苦,寒 酸,寒 苦,寒;有小毒 苦,涩,寒 苦,涩,凉 苦,辛,平 苦,寒 苦,寒 辛,平 甘,酸,平 甘,酸,涩,凉 苦,寒 苦,辛,凉 苦,甘,凉 苦,酸,平 甘,寒
肺 , 胃 , 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 脾 肺,肝 祛风解表,透疹止痒,止血 膀 胱 , 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 肝,脾 膀胱,肾 膀胱,肝 肺,胃 发散风寒,胜湿止痛 祛风散寒,胜湿止痛 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消肿排脓,燥湿止带
肺 , 肾 , 祛风散寒,散寒止痛,温肺化饮,通窍 心 辛,苦,温,有 肺 祛风解表,宣通鼻窍,除湿止痛 小毒 辛,温 辛,温 辛,温 辛,平 肺,胃 肺,胃 肺,胃 发散风寒,宣通鼻窍 发汗解表,散寒通阳 解表透疹,健脾消食
中药性味归经功效适应证及注意事项+
表 1】 发散风寒【辛温解表】与发散风热【辛凉解表】方药的比较
类别 发散风寒方药
发散风热方药
相同点
不同点
味辛、发散外邪、 性温、发散风寒之邪、发汗力较强、可治风寒表证、症见发热恶
用于表证
寒、头痛、身痛、无汗、舌苔薄白、脉浮紧
性凉、发散风热之邪、发汗力较弱、可治风热表证、症见发热重、
肝经风热,目赤肿痛、羞明多泪及目生翳膜 6-15 克
肝热目赤肿痛、羞明、多眵多泪及目昏生翳等 证 肝火上炎,目赤肿痛、目生翳膜、视物昏花等 证
6-10 克 3-15 克
风热或肝热目赤肿痛、怕光多泪 热结肠燥便秘 高血压头痛、肥胖
3-15 克
鲜品加倍、或 更大剂量、或 捣汁服用 栀子 炭 止 血、 消肿止痛宜生 用、捣烂醋或 蛋清调敷。 制成注射液能 引产、孕妇忌 用
3- 10 克
6- 12 克 3- 10 克 10 -1 5克 3- 10 克。
药物 麻黄 桂枝 荆芥
防风
桑叶 菊花
表 4】常用解表药的比较
相同点
不同点
辛温解表之主药、发汗解表、常相须配伍、治 发汗力强、主入气分、重在宣肺、以平喘、利水
疗外感风寒发热无汗。如麻黄汤
桂枝发汗力次之、兼入血分、善能温经通阳。
脾胃虚寒者慎 服
夏天鲜品煎汤 作凉茶饮料
泄泻和低血压 不能使用
5
表 2】清热燥湿药:
药名 性味归经 功 效
适应证
用量
黄芩 苦、 寒 。 清热燥湿 湿温、暑湿、湿热、症见胸闷黄疸泄痢淋痛 3-10 克
归 肺 、胆、 泻火解毒 热病烦渴、肺热咳嗽、少阳寒热、症见咽痛目
胃、大肠
132种常用中药性味归经剂量功效简表(全)之欧阳数创编
苦、辛,微寒。归肺、肝、脾经。
3-10g
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阳举陷。
葛根
甘、辛、凉。归肺、脾、胃经。
10-15g
解肌退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
清热药
1.清热泻火药
石膏
苦、辛、甘,大寒。归肺、胃经。
15-60g
清热泻火(清气分、肺胃实热),煅后收湿敛疮。
知母
苦、甘,寒。归肺、胃、肾经。
5-15g
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
肉桂
辛甘,热。归肾、脾、心、肝经。
1-5g
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经通脉。
吴茱萸
辛苦,热。有小毒。归肝脾胃经。
1-5g
散寒止痛,疏肝下气,燥湿。
理气药
陈皮
辛、苦,温。归脾、胃、肺经。
3-10g
行气调中,燥湿,化痰。
枳实
辛、苦,微寒。归脾胃、大肠经。
3-9g
破气消积,化痰除痞。
清热解毒,凉血,利咽。
②治热毒疮疡药
蒲公英
苦、甘,大寒。归肝、胃经。
10-30g
清热解毒,消痈散结,清利湿热。
鱼腥草
辛,微寒。归肺经
15-30g
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
③治热毒泻痢药
白头翁
苦,寒。归大肠经。
6-15g
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④治咽喉肿痛药
射干
苦,寒。归肺经。
6-10g
清热解毒,祛痰,利咽。
6-15g
利湿退黄,清热解毒。
金钱草
甘淡,微寒。归肝胆肾、膀胱经。
15-30g
除湿退黄,利尿通淋,解毒消肿。
虎杖
苦,寒。归肝、胆、肺经。
9-15g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表药辛温解表药麻黄: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
发汗、平喘、利水。
桂枝: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
解表助阳,温通经脉,通阳利水,温中散寒。
紫苏:辛、温,归肺、脾经。
发汗解表,行气宽中、安胎,解鱼蟹毒。
生姜:辛、微温,归肺、脾经。
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
荆芥:辛、微温,归肺、肝经。
祛风解表,透止痒、止血。
防风:辛、甘、微温,归膀胱、肝、脾经。
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
羌活:辛、苦、温,归膀胱、肾经。
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细辛:辛、温,有小毒,归肺、肾经。
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
白芷:辛、温,归肺、胃经。
散风解表,通窍止痛,燥湿止带,消肿排脓,止痒。
香薷:辛、温,归肺、胃、脾经。
发汗解表,和中化湿,利水消肿。
藁本:辛、温,归肝、膀胱经。
发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苍耳子:辛、苦、温,有小毒,归肺经。
散风寒,通鼻窍,除湿止痛,止痒。
辛夷:辛、温,归肺、胃经。
散风寒,通鼻窍。
辛凉解表薄荷:辛、凉,归肺、肝经。
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
牛蒡子:辛、苦、寒,归肺、胃经。
疏散风热,宣肺利咽,解毒透疹,消肿疗疮。
蝉蜕:甘、寒,归肺、肝经。
疏散风热,透疹止痒,明目退翳,息风止痉。
桑叶:苦、甘、寒,归肺、肝经。
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肝明目,凉血止血。
菊花:辛、甘、苦、微寒,归肝、肺经。
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
葛根:甘、辛、凉,归脾、胃经。
发表解肌,解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
柴胡:苦、辛、微寒,归肝、胆经。
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
升麻:辛、甘、微寒,归肺、脾、胃、大肠经。
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阳举陷。
淡豆豉:辛、甘、微苦、凉,归肺、胃经。
解表除烦清热药清热泻火药石膏:辛、甘、大寒,归肺、胃经。
生用: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煅用:收敛生肌。
知母:苦、甘、寒,归肺、胃、肾经。
清热泻火,滋阴润燥。
天花粉:苦、微甘、寒,归肺、胃经。
清热生津,清肺润燥,消肿排脓。
栀子:苦、寒,归心、肺、胃、三焦经。
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消肿止痛。
夏枯草:苦、辛、寒,归肝,胆经。
清肝火,散郁结,降血压。
芦根:甘、寒,归肺、胃经。
清热生津,除烦,止呕,排脓,利尿。
淡竹叶:甘、淡寒,归心、胃、小肠经。
清热除烦,利尿。
决明子:甘、苦、微寒,归肝、肾、大肠经。
清肝明目,润肠通便。
竹叶:甘、辛、淡,寒。
归心、胃、小肠经。
清热除烦,生津,利尿。
清热燥湿药黄芩:苦、寒,归肺、胆、胃、大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黄连:苦、寒,归心、肝、胃、大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黄柏;苦、寒,归肾、膀胱、大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虚热。
龙胆草:苦、寒,归肝、胆、胃经,清热燥湿,泻肝火。
苦参:苦、寒,归心、肝、胃、大肠、膀胱经。
清热燥湿,杀虫止痒,利尿。
清热凉血药生地黄:甘、苦、寒,归心、肝肾经,清热凉血,养阴生津,润肠玄参:苦、甘、咸寒,归肺、胃、肾经,清热凉血,滋阴降火,解毒散结,润肠牡丹皮:苦、辛、微寒,归心、肝、肾经,清热凉血,活血散瘀。
赤芍:苦、微寒,归肝经,清热凉血,祛瘀止痛。
水牛角:咸、寒,归心、肝、胃经。
清热、凉血、解毒。
清热解毒药金银花:甘,寒。
归肺、心、胃经。
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连翘:苦,微寒。
归肺、心胆经。
清热解母肖痈散结,疏散风热。
大青叶:苦,大寒。
归心、肺、胃经。
清热解毒,凉血消斑。
板蓝根:苦,寒。
归心、胃经。
清热解毒,凉血利咽。
青黛:咸,寒。
归肝、肺经。
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清肝泻火。
贯众:苦,微寒;有小毒。
归肝、脾经。
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杀虫。
蒲公英:苦、甘,寒。
归肝、胃经。
清热解毒,利湿。
紫花地丁:苦,寒。
归心、肝经。
清热解毒,消痈散结。
野菊花:苦、辛,微寒。
归肺、肝经。
清热解毒。
鱼腥草:辛,微寒。
归肺经。
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
白花蛇舌草:苦、甘,寒。
归胃、大肠、小肠经。
清热解毒消痈,利湿通淋。
败酱草:辛、苦,微寒。
归肝、胃、大肠经。
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祛瘀止痛。
土茯苓:甘、淡,平。
归肝、胃经。
解毒除湿,通利关节。
白蔹:苦、辛,微寒。
归心、胃经。
清热解毒,消痈敛疮。
白头翁:苦,寒。
归大肠经。
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鸦胆子:苦,寒;有小毒。
归大肠、肝经。
清热解毒,止痢,截疟,腐蚀敖疣。
射干:苦,寒。
归肺经。
清热解毒,利咽祛痰。
山豆根:苦,寒。
归肺、胃经。
清热解毒,利咽消肿。
胖大海:甘,寒。
归肺、大肠经。
清热利咽,润肺开音,清热通便。
绿豆:甘,寒。
归心、胃经。
清热解毒,消暑,利尿。
清虚热药青蒿:苦、辛,寒。
归肝、胆、肾经。
清虚热,凉血,解暑,截疟。
地骨皮:甘,寒。
归肺、肝、肾经。
清虚热,清热凉血,清肺降火。
泻下药攻下药大黄:苦,寒。
归脾、胃、大肠、肝、心经。
泻下攻积,清热泻火,止血,解毒,活血祛瘀,清泄湿热。
芒硝:咸、苦,寒。
归胃、大肠经。
泻下,软坚,清热。
润下药火麻仁:甘,平。
归脾、大肠经。
润肠通便。
郁李仁:辛、苦、甘,平。
归大肠、小肠经。
润肠通便,利水消肿。
松子仁:甘,温。
归肺、肝、大肠经。
润燥滑肠,润肺止咳。
峻下逐水药甘遂:苦,寒;有毒。
归肺、肾、大肠经。
泻下逐饮,消肿散结。
京大戟:苦、辛、寒;有毒。
归肺、肾、大肠经。
泻下逐饮,消肿散结。
芫花:辛、苦、温。
有毒。
归肺、肾、大肠经。
泻水逐饮,祛痰止咳,杀虫疗疮。
牵牛子:苦、寒;有毒。
归肺、肾、大肠经。
泻下,逐水,去积,杀虫。
巴豆:辛,热;有大毒。
归胃、大肠、肺经。
峻下冷积,逐水退肿,祛痰利咽,外用蚀疮。
祛风湿药独活:辛、苦,温。
归肾、膀胱经。
祛风湿,止痹痛,解表。
防己:苦、辛、寒。
归膀胱、肾、脾经。
祛风湿,止痛,利水消肿。
川乌:辛苦,热;有大毒。
归心、脾、肝、肾经。
祛风除湿,散寒止痛。
蚕砂:甘、辛,温。
归肝、脾、胃经。
祛风除湿,舒筋活络,化湿和中。
威灵仙:辛、咸,温。
归膀胱经。
祛风湿,通经络,消痰水,治骨鲠。
秦艽:苦、辛,微寒。
归胃、肝、胆经。
祛风湿,舒筋络,退虚热,清湿热。
木瓜:酸,温。
归肝、脾经。
舒筋活络,除湿和胃。
蕲蛇:甘、咸,温;有毒。
归肝经。
祛风通络,定惊止痉。
乌梢蛇:甘,平。
归肝经。
祛风通络,定惊止痉。
丝瓜络:甘,平。
归肺、胃、肝经。
祛风通络,化痰解毒。
2楼路路通:辛、苦,平。
归肝、胃、膀胱经。
祛风活络,利水,通经下乳。
祛风湿强筋骨药五加皮:辛、苦,温。
归肝、肾经。
祛风湿,强筋骨,利尿。
桑寄生:苦、甘,平。
归肝、肾经。
祛风湿,益肝肾,强筋骨,安胎。
狗脊:苦、甘,温。
归肝、肾经。
祛风湿,补肝肾,强腰膝。
芳香化湿药广藿香:辛,微温。
归脾、胃、肺经。
化湿,解暑,止呕。
佩兰:辛,平。
归脾、胃、肺经。
化湿,解暑。
苍术:辛、苦,温。
归脾、胃经。
燥湿健脾,祛风湿,发表。
厚朴:苦、辛,温。
归脾、胃、肺、大肠经。
燥湿,行气,消积,平喘。
砂仁:辛,温。
归脾、胃经。
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
白豆蔻:辛,温。
归肺、脾、胃经。
化湿行气,温中止呕。
草豆蔻:辛,温。
归脾、胃经。
燥湿行气,温中止呕。
利水渗湿药利水消肿药茯苓:甘、淡、平。
归心、脾、肾经。
利水渗透,健脾安神。
猪苓:甘、淡,平。
归肾、膀胱经。
利水渗透。
泽泻:甘、淡,寒。
归肾、膀胱经。
利水渗湿,泄热。
薏苡仁:甘、淡,微寒。
归脾、胃、肺经。
利水渗湿,健脾止泻,清热排脓,除痹。
赤小豆:甘,平。
归心、小肠经。
利水消肿,解毒排脓,利湿退黄。
冬瓜皮:甘,微寒。
归肺、小肠经。
利水消肿。
玉米须:甘,平。
归膀胱、肝、胆经。
利水消肿,利湿退黄。
利尿通淋药车前子:甘,寒。
归肾、肝、肺经。
利尿通淋,渗湿止泻,清肝明目,清肺化痰。
滑石:甘、淡,寒。
归膀胱、胃经。
利尿通淋,清热解暑,祛湿敛疮。
关木通:苦,寒。
归心、小肠、膀胱经。
清热利水通淋,通经下乳。
海金沙:甘,寒。
归膀胱、小肠经。
利尿通淋。
石韦:苦、甘,微寒。
归肺、膀胱经。
利尿通淋,清肺止咳,凉血止血。
萆薢:苦,平。
归肾、胃、膀胱经。
利湿浊,祛风湿。
利湿退黄药茵陈:苦,寒。
归脾、胃、肝、胆经。
清利湿热,利胆退黄。
金钱草:甘、淡,微寒。
归肝、胆、肾、膀胱经。
除湿退黄,利尿通淋,解毒消肿。
虎杖:苦,微寒。
归肝、胆、肺经。
利胆退黄,清热解毒,活血祛瘀,祛痰止咳。
温里药附子:辛、甘,大热;有毒。
归心、肾、脾经。
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
肉桂:辛、甘,热。
归肾、脾、心、肝经。
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经通脉。
干姜:辛,热。
归脾、胃、心经。
温中散寒,回了通脉,温肺化饮。
吴茱萸:辛、苦,热;有小毒。
归肝、脾、胃、肾经。
散寒止痛,疏肝降逆,助阳止泻。
丁香:辛,温。
归脾、胃、肾经。
温中降逆,散寒止痛,温肾助阳。
小茴香:辛,温。
归肝、肾、脾、胃经。
散寒止痛,理气和中。
花椒:辛,热。
归脾、胃、经。
温中止痛,杀虫止痒。
高良姜:辛,热。
归脾、胃经。
散寒止痛,温中止呕。
胡椒:辛,热。
归胃、大肠经。
温中止痛,下气消痰。
荜茇:辛,热。
归胃、大肠经。
温中散寒。
理气药陈皮:辛、苦,温。
归脾、肺经。
理气健脾,燥湿化痰。
青皮:苦、辛,温。
归肝、胆、胃经。
疏肝破气,消积化滞。
枳实:苦、辛,微寒。
归脾、胃、大肠经。
破气消积,化痰除痞。
木香:辛、苦,温。
归脾、胃、大肠、胆经。
行气,调中,止痛。
香附:辛、微苦、微甘,平。
归肝、三焦经。
疏肝理气,调经止痛。
乌药:辛,温。
归肺、脾、肾、膀胱经。
行气止痛,温肾散寒。
沉香:辛、苦,温。
归脾、胃、肾经。
行气止痛,降逆上呕,温肾纳气。
檀香:辛,温。
归脾、胃、肺经。
理气调中,散寒止痛。
川楝子:苦,寒;有小毒。
归肝、胃、小肠、膀胱经。
行气止痛,疏肝泄热,杀虫疗癣。
玫瑰花:甘、微苦,温。
归肝、胃经。
行气解郁,活血止痛。
薤白:辛、苦,温。
归肺、心、胃、大肠经。
通阳散结,行气导滞。
消食药山楂:酸、甘,微温。
归脾、胃、肝经。
消食化积,行气散瘀。
神曲:甘、辛,温。
归脾、胃经。
消食和胃。
麦芽:甘,平。
归脾、胃、肝经。
消食和中,回乳消胀。
谷芽:甘,平。
归脾、胃经。
消食健胃。
莱菔子:辛、甘,平。
归脾、胃、肺经。
消食除胀,降气化痰。
鸡内金:甘,平。
归脾、胃、小肠、膀胱经。
消食健办,固精止遗,化坚消石。
止血药凉血止血药大蓟:苦、甘,凉。
归心、肝经。
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
小蓟:苦、甘,凉。
归心、肝经。
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肿。
地榆:苦、酸,微寒。
归肝、胃、大肠经。
凉血止血,解毒敛疮。
槐花:苦,微寒。
归肝、大肝经。
凉血止血,清肝明目。
侧柏叶:凉血止血,祛痰止咳。
白茅根:甘,寒。
归肺、胃、膀胱经。
凉血止血,清热利尿。
苎麻根:甘,寒。
归心、肝经。
凉血止血,安胎,清热解毒。
化瘀止血药三七:甘、微苦,温。
归肝、胃经。
化瘀止血,消肿定痛。
茜草:苦,寒。
归肝经。
凉血止血,活血通经。
蒲黄:甘、微辛,平。
归肝、心经。
化瘀,止血,利尿。
五灵脂:苦、甘,温。
归肝、脾经。
化瘀止血,活血止痛。
收敛止血药白及:苦、甘、涩,微寒。
归肺、胃、肝经。
收敛止血,消肿生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