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最新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五课《藤野先生》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
一、温故导入
方案一、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与他人的因素,而老师又是其中很重要的角色。大家所熟悉的鲁迅先生也是这样。之前通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们认识了鲁迅先生三味书屋中的启蒙老师——寿镜吾
今天,我们再通过鲁迅先生的文字一起认识一下鲁迅先生的另一位老师藤野先生。去看看这位老师给了鲁迅怎样的印象和影响。
方案二、对于自己的老师,鲁迅只写过三个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儿时的启蒙老师寿镜吾;《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章太炎,再有就是《藤野先生》——藤野严九郎。今天我们一起学习鲁迅先生的一篇回忆性的叙事散文《藤野先生》。
二、文体知识
【资料链接】
散文的分类:叙述散文、抒情散文、写景散文、哲理散文
散文的特点:形散神聚(形散:是指取材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神不散:是指中心必须明确)即:无论散文内容多么广泛,表现手法如何灵活,都必须为中心服务。
叙事散文:以写人记事为主的散文。这类散文对人和事的叙述和描绘较为具体、突出,同时表现作者的认识和感受,也带有浓厚的抒情成分,字里行间充满饱满的感情。
三、作者及写作背景介绍
课文写于1926年,回忆了1902—1906年留学日本的片段。鲁迅本想以学医来救国救民,但后来却弃医从文了,我们在本课的学习中会认识到作者思想变化的原因。
四、预习检测:
听写本课的重点字词。
绯(fēi)红油光可鉴(jiè) 标致寒颤颤 (chàn) 扒手(pá) 订正落第解剖(pōu) 畸(jī)形裹(guǒ) 不逊(xùn) 匿(nì)名诘(jié)责托辞杳(yǎo)无音信瞥(piē)见抑扬顿挫深恶(wù)痛疾掌故教诲(huì)
五、话题一:理清文中的事件。
本文从体裁上来讲,是鲁迅先生一篇回忆性散文,是为怀念他在日本学医期间的老师藤野先生而写的。结合我们自己的写作经验:写人离不开叙事,请同学们一边默读,一边找出课文中所写的事件,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屏显:课中活动一:概括文中的事件
【预设】:
1、清国留学生的辫子很“标致”;(或:评论清国留学生的辫子)
2、清国留学生学跳舞;
3、在从东京去往仙台的路上对“日暮里”、“水户”这两个地名记忆尤深。
4、作者在仙台求学(学费、食宿)受到优待;
5、初见藤野先生;(直接描写,展现藤野先生的形象。)
6、留级生介绍藤野先生;(侧面描写,丰富藤野先生的形象。)
7、藤野先生为“我”添改讲义;(突出藤野先生的认真负责)
8、教“我”改解剖图;(要求严格,严谨求实)
9、担心“我”怕鬼;【或:关心我的解剖实习】
10、问“我”中国女人裹脚之事;(求实问理,关心中国病患的疾苦)
11、匿名信事件;
12、看电影事件
13、“我”与藤野先生惜别;
14、回国后,时时忆起藤野先生;
15、丢、寻藤野先生添改过的讲义
屏显:课中活动二:事件分类
问题一:根据这15件事与刻画人物的关系,按要求将其分为三类,说明其归类理由,并分别说说不同类别事件的作用。
【预设】:
事件5——10属于第一类。写藤野先生其人,直接为刻画人物服务。
事件5:(6-8)初见藤野先生,从外貌描写中可见学者形象。(学生只要答出重点写藤野先生的外貌即可。)
事件6(9—10)、留级生介绍藤野先生;(或:留级生讲述藤野先生逸事),属于侧面描写,既增加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了解,又使写法灵活多变。
事件7(11—15)藤野先生为我添改讲义。
事件8(16—19)藤野先生为我纠正解剖图。
事件9(20-22)藤野先生关心我的解剖实习,担心我不肯解剖尸体。
事件10(23)藤野先生向我询问中国女人裹脚的事。
合作探究:
结合课文,谈谈从上述件事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藤野先生?(归纳其人物形象。)
偏见的良师形象。人物形象地塑造,主要借此完成。
板书:第一类:以事写人,使人物立体鲜活。
第二类:写作者离开藤野先生及对藤野先生的怀念,感激之情。
聚焦第二类事件:
事件13(32-35):“我”与藤野先生惜别;
事件14(36-37)回国后,时时忆起藤野先生;
事件15(38)丢、寻藤野先生添改过的讲义
【设问】浏览32—38自然段,结合具体事件,体会作者与藤野先生真挚的师生情谊。
【教师点拨】:如果说第一类事件是通过叙事让藤野先生的形象更加丰满鲜活。那么第二类事件中“我临别时善意的谎言”;回国后“总骇时时记起他”;丢失讲义后的寻找无一不饱含鲁迅对恩师无言的感激与思念。因此叙事不仅是为刻画人物服务,变可饱含深情,抒发情感,从而直奔主题,使主题含蓄深刻而又令人回味无穷。
【预设】示例:1、在“师生惜别中”,作者告诉藤野先生,他将不学医,并且离开仙台时藤野先生的表情:“他的脸色仿佛有些悲哀,似乎想说话,但竟没有说”——先生欲言又止中饱含着对学生的理解和尊重。同时作者因不忍老师伤感而对他说了“要去学生物学”这个善意的谎言也是出于对老师的安慰。两人惺惺相惜。再如:先生送给我题有“惜别”二字的照片,叮嘱我将来照了照片也寄给他。体现了先生对我离去的不舍。
2“回国后,时时回忆起藤野先生”表达了对先生伟大人格的无限崇敬之情。(组织学生朗读)
3、“丢、寻讲义”。“丢”后的心情:从“不幸”、“恰巧”可以看出作者的自责和遗憾。从“责成”可以看到寻讲义的诚恳,也是生对师情深的间接表现。
板书:以事抒情,使情感含蓄深刻
第三类:字里行间并末写藤野的事件
【预设】
事件1(1):评论清国留学生的辫子
事件2(2):清国留学生学跳舞;
事件3(4):在从东京去往仙台的路上对“日暮里”、“水户”这两个地名记忆尤深。
事件4(5):作者在仙台求学(学费、食宿)受到优待;
事件11(24-28):匿名信事件;
事件12(29):看电影事件;
【合作探究】这六件事末写藤野先生,是否是多余之笔?
【插入社会背景】(幻灯片展示)
鲁迅于1902年被公派留日就读东京弘文学院学习,而鲁迅对洋务运动维护清朝统治的实质看得非常清楚,故离开东京前往仙台。鲁迅学医,既是因为想促进“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又是因为对洋务运动的失望。而后弃医从文则因为发现救助国人的灵魂比救助国有的身体更重要。否则,“尽管体格健壮,也只能作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令鲁迅弃医从文的直接原因即为文中提到的看电影事件。
【预设】
第1~4件事虽末写藤野先生,但为“我”离开东京去仙台学医见到藤野先生做了铺垫。
第11~12件事也末写藤野先生,但讲清了告别藤野先生的原因。这也是作者弃医从文的原因。
所以,第三类事件的作用亦明朗化了。作者从东京到仙台求医是因为爱国,离开仙台回国,弃医从文也是因为爱国。虽然未写到藤野先生,但与文章的暗线相合。
四、话题二:理清文章的线索
1、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预设:
明线:以藤野先生其人为线,全文写见藤野先生的原因——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与藤野先生惜别——别后忆藤野先生。
暗线:以爱国的情感为线索,学医为爱国,弃医从文也是爱国。(如果学生不能一眼看出文章的暗线,那么就请学生在文中标出转化的地名)
五、课堂小结:
本文是一篇以写人物为主的散文,生动形象地记述了一位正直热诚的日本学者如何对待自己的教学工作以及耐心的对待一个异国学生;并深刻地写出作者自己思想历程上的重要选择。表达了作者对先生的怀念和佩服之情。时隔20年,作者仍“时时记起他”,足见藤野先生对他的人生的影响之大。一位优秀的教师就象一盏不灭的灯,会长久的照耀着人们,给人以精神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