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高考古诗词专题训练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高中古诗考试题库及答案

高中古诗考试题库及答案

高中古诗考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春望》?A.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B.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C.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D.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答案:A2.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哪位诗人的作品?A. 李白B. 王维C. 杜甫D. 高适答案:A3.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哪位诗人的《水调歌头》?A. 苏轼B. 辛弃疾C. 李清照D. 柳永答案:A二、填空题4. 请填写《静夜思》中的诗句:“举头望明月,________。

”答案:低头思故乡5.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下一句是“________。

”答案: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三、简答题6. 请简述《将进酒》中“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意境。

答案:这两句诗描绘了黄河浩荡的气势,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不可逆转,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把握当下的感慨。

7. 请解释《望岳》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含义。

答案: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立志要攀登至高峰,从而俯瞰所有其他山峰,比喻着诗人的抱负和决心,以及对成就的渴望。

四、翻译题8. 将《江雪》中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翻译成英文。

答案:Thousands of mountains with no birds flying, ten thousand paths without human traces.五、论述题9. 论述《滕王阁序》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艺术特色。

答案:这两句诗运用了对仗和排比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落日余晖与孤鹜飞翔的景象,以及秋水与长天相映成趣的景色,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受和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结束语:通过本次高中古诗考试题库的练习,同学们不仅能够加深对古诗文的理解,而且能够提高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日常学习中不断积累,提高自己的古诗文鉴赏能力。

2024高考分类训练:名校模考古诗词鉴赏精编(附答案解析)

2024高考分类训练:名校模考古诗词鉴赏精编(附答案解析)

2024高考分类训练:名校模考古诗词鉴赏精编(附答案解析)1.(2024年2月湘豫名校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园中归戏作①陆游醉里来寻涧上花,已飘残雪散余霞。

曲生②也解欺人老,风伯无端妒物华。

不恨童心伴蜂蝶,但愁病眼厌风沙。

归来隐几东窗下,一卷黄庭③送日斜。

【注】①此诗写于淳熙十四年(1187年)春,诗人时年63岁,在严州任上。

②曲生;酒的别称。

③黄庭:指《黄庭经》,道教的经典著作。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次句看似写雪飘霞散的自然环境,实则是表明涧上花凋残的景象。

B.颔联中“欺”和“妒”运用了拟人手法,风“妒”物华暗示出花凋残的原因C.颈联指出诗人是与儿童一起出行寻花,看到有蜂蝶相伴,感到不遗憾。

D.尾联写诗人游园归家后,伴着夕阳,在东窗下几案边阅读《黄庭经》。

【答案】C【解析】C项“诗人是与儿童一起出行寻花”理解错误,应该是诗人有与蜂蝶相伴的童心。

(2)有人说,此诗虽题为“戏作”,却反映了希望与现实的矛盾。

请简要分析。

(6分)【答案】①诗人希望在春天看到美丽的涧上花,但花此时已被风吹得凋残。

②诗人出行赏景过程中,因年老不胜酒力,且在患有眼疾的情况下遭遇风沙,难以继续出行。

③诗人美好的希望在现实中难以实现,回到家中读道家经典自慰。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寓言三首(其一)陆游济剧人才易,扶颠力量难。

为谋须远大,守节要坚完。

气与秋天杳,胸吞梦泽宽。

方知至危地,自有泰山安。

【注】①本诗作于宋宁宗嘉泰元年(1201),诗人已七十七岁,在故乡山阴(今浙江绍兴)。

②济剧:治理繁杂的事务。

剧,纷繁。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题“寓言”指有所寄托的话,诗人虽年迈仍不忘国事,希望有人扶持艰危。

B.首联运用对比手法,指出担负繁重事务相对较易,国救颠危国运最是艰难。

C.颔联中,诗人分别从才、德两个方面展开议论,对心中的人才提出了要求。

2023年高考古典诗词鉴赏真题(共7套)附答案解析

2023年高考古典诗词鉴赏真题(共7套)附答案解析

2023年高考古典诗词鉴赏真题(共7套)附
答案解析
本文档共包含七套高考古典诗词鉴赏真题,每套试卷均附有答案及解析,考生可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练。

在备考阶段,通过多做题可以提高鉴赏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有助于应对高考中的古诗文阅读部分。

以下是七套试题的简要概述:
第一套
此套试题共分三部分,包括古文阅读、词语解释和古诗鉴赏。

诗鉴赏部分包括三篇古诗,难度适中。

第二套
此套试题共分两部分,包括古文阅读和古诗鉴赏。

诗鉴赏部分包括四篇古诗,难度稍高。

第三套
此套试题共分三部分,包括古文阅读、词语解释和古诗鉴赏。

诗鉴赏部分包括三篇古诗,难度适中。

第四套
此套试题共分两部分, 包括古文阅读和古诗鉴赏。

诗鉴赏部分包括四篇古诗,难度较高。

第五套
此套试题共分三部分,包括古文阅读、词语解释和古诗鉴赏。

诗鉴赏部分包括三篇古诗,难度较高。

第六套
此套试题共分两部分,包括古文阅读和古诗鉴赏。

诗鉴赏部分包括四篇古诗,难度适中。

第七套
此套试题共分三部分,包括古文阅读、词语解释和古诗鉴赏。

诗鉴赏部分包括三篇古诗,难度稍高。

希望以上试题及答案解析对考生备战高考古诗文阅读部分有所帮助。

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题(含答案)

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题(含答案)

古诗词鉴赏专题全国Ⅰ卷(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陆龟蒙虽失春城醉上期,下帷裁遍未裁诗。

因吟郢岸百亩蕙,欲采商崖三秀芝。

栖野鹤笼宽使织,施山僧饭别教炊。

但医沈约重瞳健,不怕江花不满枝。

【注】①袭美,即陆龟蒙的好友皮日休。

②下帷:放下室内悬挂的帷幕,指教书。

裁诗:作诗。

③《楚辞·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比喻培养人才。

④商崖:这里泛指山崖。

⑤沈约,南朝诗人,史载其眼中有两个瞳孔。

这里以沈约代指皮日休。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作者写作此诗之时,皮日休正患病居家,闭门谢客,与外界不通音讯。

B. 由于友人患病,原有的约会被暂时搁置,作者游春的诗篇也未能写出。

C. 作者虽然身在书斋从事教学,但心中盼望能走进自然,领略美好春光。

D. 尾联使用了关于沈约的典故,可以由此推测皮日休所患的疾病是目疾。

15. 请简要概括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全国II(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5.(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读史王安石自古功名亦苦辛,行藏终欲付何人。

当时黮闇犹承误①,末俗纷纭更乱真。

糟粕所传非粹美②,丹青难写是精神。

区区岂尽高贤意,独守千秋纸上尘。

【注】①黮闇:蒙昧,糊涂。

②糟粕:这里用来指代典籍,也作“糟魄”,《庄子天道》:“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已夫。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从大处着眼,并非是针对某个具体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而作。

B.历代高人贤士一世奔忙,建立功业,但无法避免身后湮没无闻的可能。

C.历史人物在其所处的时代已经难免被误解,在世俗的传言中更会失真。

D.颈联的上下两句反复陈说,表明诗人的观点,堪称这首诗的警策之语。

(2)这首诗阐述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对我们有何启示?全国Ⅰ卷(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全国高考语文古诗词默写训练的综合高考真题汇总及详细答案

全国高考语文古诗词默写训练的综合高考真题汇总及详细答案

全国高考语文古诗词默写训练的综合高考真题汇总及详细答案一、高中语文默写训练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的部分。

(1)《荀子·劝学》中曾形象地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韩愈则在《师说》中将这种认识直接表述为“ ________,________”。

(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运用了刘裕父子的典故,刘裕是“ ________”的气概,刘义隆却是“________”的狼狈结局。

(3)在《曹刿论战》,鲁庄公认为自己祭祀神灵时从不虚报祭品的数目,做到了诚实可信,曹刿却认为:“ 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2)气吞万里如虎;赢得仓皇北顾(3)小信未孚;神弗福也【解析】【分析】试题分析: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

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吞”“赢”“仓皇”“孚”“弗”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

现在新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故答案为:⑴(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⑵气吞万里如虎;赢得仓皇北顾;⑶小信未孚;神弗福也【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名篇名句的默写的能力。

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

平时长积累,边读边写。

答题时笔画要清晰,答完后要检查,避免低级错误。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孟子《鱼我所欲也》表现仁人志士在面临“生”与“义”抉择时,勇于献身正义的崇高精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论语〉十则》中以水不停奔流的习性来勉励人们不断学习、不断进取的精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美国失去在联合国人权委员会上的席位,证明了借“人权”干涉别国内政是不得人心的,也证明了孟子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是合乎英明论断的。

2024届高考诗歌专题训练:咏雪诗(含解析)

2024届高考诗歌专题训练:咏雪诗(含解析)

诗歌专题训练-------咏雪诗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雪罗隐细玉罗纹下碧霄,杜门颜巷①落偏饶。

巢居②只恐高柯折,旅客愁闻去路遥。

撅冻野蔬和粉重,扫庭松叶带酥烧。

寒窗呵笔寻诗句,一片飞来纸上销。

【注】①颜巷:指颜回所居的陋巷,后用以指简陋的居处。

②巢居:谓上古或边远之民于树上筑巢而居。

犹隐居。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篇紧扣诗题,用“细玉罗纹”作比,写出了雪花的晶莹剔透,形象生动。

B.颔联写风雪中居住环境的艰苦,并用“旅客愁闻”侧面突出风雪之大。

C.诗人本想寒窗赏雪来寻诗作句,却不曾想被落纸不见的雪花打扰而诗意难觅。

D.本诗以“雪”为纽带将咏物和诗人自身的感触巧妙联系起来,意蕴丰富。

2.这首诗体现了诗人积极的人生态度,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组元代套曲,回答小题。

咏雪白朴【大石调】【青杏子】空外六花翻,被大风洒落千山。

穷冬节物偏宜晚。

冻凝沼沚,寒侵帐幕,冷湿阑干。

【归塞北】貂裘客,嘉庆卷帘看。

好景画图收不尽,好题诗句咏尤难。

疑在玉壶间。

【好观音】富贵人家应须惯,红炉暖不畏初寒。

开宴邀宾列翠鬟,拼酡颜,畅饮休辞惮。

【幺篇】劝酒佳人擎金盏,当歌者款撒香檀。

歌罢喧喧笑语繁,夜将阑,画烛银光灿。

【结音】似觉筵间香风散,香风散非麝非兰;醉眼朦腾问小蛮,多管是南轩蜡梅绽。

3.下列选项中对于这组套曲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A.曲中大雪纷飞、寒凝大地的景象,暗示着元代统治者对汉族人民的欺压,揭示了社会矛盾。

B.“疑在玉壶间”写出了夜雪澄净无瑕的特点,其中“疑”字写出了人物身置美境的恍惚之感。

C.风雪肆虐与宴饮欢歌的场景,与杜甫诗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异曲同工,讽刺辛辣。

D.本套曲由同一宫调的五支曲子组成,每支曲子单独押韵,曲调不同,但都围绕“咏雪”展开。

4.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白朴这组套曲是怎样“咏雪”的。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咏雪奉呈广平公黄庭坚连空春雪明如洗,忽忆江清水见沙。

2024届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鉴赏 专练(含答案)

2024届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鉴赏 专练(含答案)

古代诗歌鉴赏阅读下面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盖少府新除江南尉问风俗郎士元①闻君作尉向江潭,吴越风烟到自谙。

客路寻常随竹影,人家大底傍山岚。

缘溪花木偏宜远,避地衣冠②尽向南。

惟有夜猿啼海树,思乡望国意难堪。

【注】①郎士元,唐代诗人,安史之乱时避难江南。

②避地衣冠:西晋末年天下混乱,中原士人大举南迁,史称“衣冠南渡”。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仅向友人介绍了自己熟悉的江南风景,认为吴越风光他到任后自然熟悉。

B.诗歌使用“竹影”“山岚”“花木”等意象,写出了江南的自然和建筑的特点。

C.颈联对句借典故从历史渊源角度赞美江南风景,意在表明此地社会环境安定。

D.尾联作者刻画夜晚“猿啼海树”的画面,所营造的意境氛围与前面有所差异。

2.清人毛张健在《唐体肤诠》中评价此诗“不是劝驾,乃是催归”,请结合诗歌内容谈谈该如何理解这个评价。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雪后黄楼寄负山居士①陈师道林庐烟不起,城郭岁将穷。

云日明松雪,溪山进晚风。

人行图画里,鸟度醉吟中。

不尽山阴兴,天留忆戴公②。

【注】①黄楼:楼阁名。

负山居士:作者友人张仲连的别号。

②戴公:指戴逵。

王徽之居住在山阴时,一日忆及戴逵,就冒雪连夜前往,到了之后却不登门拜访,而是返舟回去,并说:“本乘兴而来,兴尽而返,何必访戴?”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登上黄楼,看到林中房舍没有缭绕的炊烟,表达了自己岁暮途穷的悲伤无奈之情。

B.雪后,日光透过薄薄的云层,映照着松枝上的积雪,描绘了一幅清白交映的松雪图。

C.“山”为“溪山”,“风”是“晚风”,“进”字联结,画面富有动感,令人如闻风声。

D.尾联用典,表达自己对友人的长久思念之情,既照应雪后的环境,又切合寄友的诗题。

4.“情景交融”是这首诗的主要艺术特点,请就此赏析“人行图画里,鸟度醉吟中”。

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下面小题。

窗前[宋]赵崇嶓窗前寻丈地,种得一株梅。

2024届高考诗歌专题训练诗人篇(杜牧)(含解析)

2024届高考诗歌专题训练诗人篇(杜牧)(含解析)

诗歌专题训练------诗人篇(杜牧)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①杜牧日暖泥融雪半消,行人芳草马声骄。

九华山②路云遮寺,青弋江③村柳拂桥。

君意如鸿高的的,我心悬旆正摇摇。

同来不得同归去,故国逢春一寂寥。

【注】①本诗作于开成4年(839),当时杜牧在宣州为官,即将离任回京;在宣州任判官的裴坦中进士不久,要前往舒州。

②九华山:在池州青阳西南,为宣州去舒州的必经之处。

③清弋江:长江下游支流,在宣州城西。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联色调明快,笔触简洁,交代了送行时间和环境,可谓“春郊送别图”。

B.颔联“云遮寺”是诗人想象友人路上情景,“柳拂桥”为眼前送别场景。

C.颈联“君意如鸿”“我心悬旆”,写出了友人与诗人分别时相同的心境。

D.这首诗歌语言平实质朴,明白晓畅,颇能体现杜牧诗歌清健俊爽的风格。

2.诗人的情感体现在“寂寥”词上,请结合全诗分析“寂寥”之情是如何表现的。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早雁①杜牧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

仙掌②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

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

【注】①唐武宗会昌二年(842年)八月,北方回鹘率兵南侵,边民纷纷逃亡。

杜牧时任黄州刺史,闻此而忧之,因写下此诗。

②汉武帝在建章宫神明台设金铜仙人舒掌托承露盘以求仙。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中以“金河”代指北方地区,“长门”代指皇宫,对应着大雁的行踪。

B.“惊”“散”“哀”三字,以视听结合的方式描绘出雁四处逃散的场景。

C.诗人目睹胡骑都在的现实,联想到大雁来年能否北归的命运,由实入虚。

D.诗人最后对话大雁,以“菰米”和“莓苔”劝慰征雁不妨暂时安居潇湘。

4.李清照《声声慢》中也借“雁”的意象抒发了情感,但与本诗有所不同,请结合诗句分析。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八月十二日得替后,移居霅溪馆,因题长句四韵①杜牧万家相庆喜秋成,处处楼台歌板声。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古诗词鉴赏 专项练习题汇编(含答案)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古诗词鉴赏 专项练习题汇编(含答案)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项练习题汇编(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6小题,20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9题。

送徐子与谳狱①江南杨继盛②寥落白云司半虚,看君此去更何如?西曹月满幽人榻③,南国星随使者车。

塞雁不堪行断夕,秋风况是叶飞初。

秣陵④故旧如相问,为道疏狂病未除。

注:①谳狱,审问案情。

徐子与奉旨将赴江南。

②杨继盛(1516~1555):长期做官南京,后至京师,因弹劾奸臣严嵩而入狱,本诗为其狱中所作。

③西曹句:西曹是刑部的别称,幽人,幽居之人,此处指囚徒。

④秣陵:古县名,治所在今江苏南京。

14.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诗既有送别友人的感伤,又有狱中明志的慷慨,柔情宛转而又不乏执著。

B.如今白云司中寥落半虚,诗人对友人寄予厚望,希望友人南下可以改变此种局面。

C.诗人借想象中的月色和星光,描摹友人星夜兼程,奉旨前往江南审案的画面。

D.“塞雁行断”表达深重的别愁,“况是”二字强调此别后心境将日益萧瑟的悲情。

【分析】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的能力。

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

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

【解答】C.“诗人借想象中的月色和星光,描摹友人星夜兼程,奉旨前往江南审案的画面”说法错误。

“西曹月满幽人榻,南国星随使者车”,月色实写,星光虚写。

故选:C。

【点评】诗词单项选择题的解题方法:要通读诗词,整体把握诗词内容主旨和思想情感,在此基础上,回归诗词,寻找答题点;最后精读相关句子,看所给选项的内容是否能在诗词中找到依据,或者是否能根据诗词内容合理地推断出选项内容。

桂州腊夜戎昱①坐到三更尽,归仍万里赊。

雪声偏傍竹,寒梦不离家。

晓角分残漏②,孤灯落碎花。

二年随骠骑③,辛苦向天涯。

[注]①戎昱:唐代诗人,荆南(今湖北江陵)人,少试进士不第,唐大历初年被镇守荆南的卫伯玉辟为从事,后漫游湘桂间。

高考古诗词试题及答案

高考古诗词试题及答案

高考古诗词试题及答案1. 下列关于《春望》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诗中“国破山河在”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破碎的沉痛之情。

B. “城春草木深”描绘了春天城中草木茂盛的景象,反衬出战乱后的荒凉。

C. “感时花溅泪”中的“感时”指的是诗人对时局的感慨,而“花溅泪”则形象地描绘了花朵因春天的到来而流泪。

D. 整首诗通过描写春天的景象,抒发了诗人对战争带来的破坏和对和平的向往。

答案:C2. 请根据《登鹳雀楼》这首诗,回答以下问题:(1)诗中“白日依山尽”一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2)“黄河入海流”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答案:(1)“白日依山尽”描绘了夕阳西下,阳光依偎着山峦逐渐消失的景象,形象地表现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壮丽。

(2)“黄河入海流”表达了诗人对黄河奔腾不息、气势磅礴的赞叹,同时也隐喻了人生的奋斗和追求,以及对广阔天地的向往。

3. 《出塞》这首诗中,“秦时明月汉时关”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答案:这句诗运用了对仗的修辞手法,通过将“秦时”与“汉时”相对,强调了历史的变迁和时间的流逝,同时“明月”与“关”相对,既描绘了边塞的景色,又暗示了边关的孤寂和守卫的艰辛,增强了诗句的意境和表现力。

4. 阅读《赤壁》这首诗,回答问题:(1)诗中“折戟沉沙铁未销”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自将磨洗认前朝”中的“自将”和“认前朝”分别指什么?答案:(1)“折戟沉沙铁未销”表达了诗人对历史遗迹的感慨,以及对过去战争的沉思和对英雄的缅怀。

(2)“自将”指的是诗人自己,而“认前朝”则是指通过观察和思考,辨认出这些遗迹属于哪个朝代,从而引发对历史的联想和感慨。

5. 《江雪》这首诗中,“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请简要分析。

答案: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冬日江面上的景象,其中“千山鸟飞绝”表现了山中鸟儿因寒冷而不再飞翔,而“万径人踪灭”则描绘了大雪覆盖了所有的道路,使得行人的踪迹消失,整个画面显得空旷、寂静,传达了诗人对孤独和清冷的深刻感受。

高考古诗词鉴赏训练及答案(十八篇)

高考古诗词鉴赏训练及答案(十八篇)

高考古诗词鉴赏训练及答案(十八篇)孤山寺端上人①房写望林逋底处②凭阑思渺然?孤山塔后阁西偏。

阴沉画轴林间寺,零落棋枰③葑上田④。

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

迟留更爱吾庐近,只待重来看雪天。

[注]①端上人:一个名叫端的和尚。

②底处:何处。

③枰:棋盘。

④葑上田:又称架田,古人将木框浮于水面,框内充满葑泥,水涨水落而架田不颠覆。

(1)诗人在诗中描写了哪些意象?(2)请对颔联作简要的赏析。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悲秋南宋·黄公度万里西风入晚扉,高斋怅望独移时。

迢迢别浦帆双去,漠漠平芜天四垂。

雨意欲晴山鸟乐,寒声初到井梧知。

丈夫感慨关时事,不学楚人儿女悲。

[注]诗人黄公度因反对朝廷推行的投降求和政策,被扣上“讥谤”国事的罪名,贬为肇庆府通判。

(1)请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2)颈联中“山鸟”和“井梧”是带有喻意的艺术形象,指出“山鸟”和“井梧”分别喻指哪类人?(3)黄公度的这首《悲秋》格调高致,请结合诗歌内容作简要分析。

3.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列试题。

叹疆场隋代民歌闻道行人至,妆梳对镜台。

泪痕犹尚在,笑靥自然开。

到家[金]刘汲三载尘劳虑,翻然尽一除。

园林未摇落,庭菊正扶疏。

绕屋看新树,开箱检旧书。

依然故山色,潇洒入吾庐。

(1)这两首诗所写内容的共同点是什么?试分别概括两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2)试对“依然故山色,潇洒入吾庐”两句进行赏析。

4.阅读下面的隋诗和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人日思归薛道衡(隋)蜀道后期张说(唐)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两年。

客心争日月,来往预期程。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秋风不相待,先至洛阳城。

注:人日:正月初七。

(1)试对薛诗前两句中的虚词作简要赏析。

(2)薛诗的三、四句和张诗的三、四句在写法上有何异同,试做简要分析。

5.阅读下面两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澄迈驿通潮阁①二首苏轼【问题】倦客愁闻归路遥,眼明飞阁俯长桥。

贪看白鹭横秋浦,不觉青林没晚潮。

高中古诗词考试题及答案

高中古诗词考试题及答案

高中古诗词考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杜甫的《春望》中,描写战乱后长安城荒凉景象的名句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2.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表达对远方亲人思念之情的名句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3.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抒发诗人壮志豪情的名句是“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4. 李清照的《如梦令》中,描绘雨后清新景象的名句是“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5. 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中,表达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感慨的名句是“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6. 王勃的《滕王阁序》中,描绘滕王阁壮丽景象的名句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7. 李白的《将进酒》中,表达人生短暂、及时行乐的名句是“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8.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表达诗人忧国忧民情怀的名句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9.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中,描绘江南水乡美景的名句是“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10. 李煜的《虞美人》中,表达对故国的无限眷恋之情的名句是“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哪位诗人的作品?()A. 杜甫B. 李白C. 王维D. 王安石2.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出自哪位诗人的作品?()A. 张九龄B. 王之涣C. 李白D. 杜甫3.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出自哪位诗人的作品?()A. 苏轼B. 辛弃疾C. 叶绍翁D. 李清照4.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出自哪位诗人的作品?()A. 陆游B. 王安石C. 苏轼D. 范仲淹5.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出自哪位诗人的作品?()A. 王维B. 李白C. 杜甫D. 王之涣6.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出自哪位诗人的作品?()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王之涣7.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出自哪位诗人的作品?()A. 王维B. 李白C. 杜甫D. 王昌龄8.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出自哪位诗人的作品?()A. 李商隐B. 杜甫C. 王维D. 李白9.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出自哪位诗人的作品?()A. 杜牧B. 王维C. 李白D. 杜甫10.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出自哪位诗人的作品?()A. 张继B. 王之涣C. 杜甫D. 李白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请简述李白的《将进酒》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古诗词预测练习(共十大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古诗词预测练习(共十大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高考语文古诗词预测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 题。

西河·和王潜斋①韵曹幽今日事,何人弄得如此!漫漫白骨蔽川原,恨何日已!关河万里寂无烟,月明空照芦苇。

谩哀痛,无及矣。

无情莫问江永。

西风落日惨新亭②,几人堕泪!战和何者是良筹,扶危但看天意。

只今寂寞薮泽里,岂无人、高卧间里,试问安危谁寄?定相将③有诏催公起。

须信前书言犹未?【注】①王潜斋:南宋爱国词人,遭劾无奈隐居乡间。

②新亭:东晋初过江人士齐聚新亭,周侯叹道:“风景不殊,举目有山河之异。

”众人相视流泪。

后世称之为“新序对泣”。

③相将:将要。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整首词,运用了直抒胸臆、借景抒情等多种抒情方式,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强烈情感。

B.词作开头以极度愤激的语气高度概括了从北宋灭亡到作者写作此词之间的历史变故。

C.新亭对泣与南宋姜夔《扬州慢》的黍离之悲,均借助典故表达了对时势的悲痛之情。

D.“战和何者是良筹,扶危但看天意”,意在劝诫统治者不要急于决定,应顺势而为。

16.此词是对王潜斋词作《西河》(天下事)的和作。

请结合本词内容及相关信息,推测《西河》(天下事)表达的主体情感内容,并列明推测依据。

(6分)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江州①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刘长卿生涯岂料承优诏,世事空知学醉歌。

江上月明胡雁过,淮南木落楚山多。

寄身且喜沧洲近,顾影无如白发何。

今日龙钟人共老,愧君犹遣②慎风波。

【注】①江州:今江西省九江市,地处淮南。

诗人此时由原贬地南巴奉诏转往新贬地—较近的睦州。

在途经江州时,创作了此诗。

②遣:叮嘱。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醉歌,常常作为古代文人消减心中愁苦的一种方式。

诗人也是如此,借醉歌来遣愁。

B.领联和《登高》一诗都选用了“落木”这一特定意象来表达对个人遭际的深沉感慨。

C.颈联上句与首句呼应,表达了将转贬到较近之地的喜悦之情,提升了全诗情感格调。

高考语文古诗鉴赏题含答案

高考语文古诗鉴赏题含答案

高考语文古诗鉴赏题(含答案) 高考语文古诗鉴赏题(含答案)「篇一」水调歌头·游览(宋)黄庭坚瑶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③。

溪上桃花无数,枝上有黄鹂。

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霓。

祗恐花深里,红路湿人衣。

坐玉石,倚玉枕,拂金徽④。

谪仙何处,无人伴我螺杯。

我为灵芝仙草,不为朱唇丹脸,长啸亦何为?醉舞下山去,明月逐人归。

[注释] 此词大约写于被贬官时期。

‚瑶草:仙草。

③武陵溪:出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④金徽:瑶琴。

7、下列对这首宋词上阕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瑶草一何碧”运用比兴手法,赞美瑶草(仙草)像碧玉一样可爱,激起读者兴趣,把读者引进仙境中去。

B、“溪上桃花无数,枝上有黄鹂”承接“春入武陵溪”,表现了“桃花源”仙境的清丽澄净,幽静脱俗。

C、“我欲穿花寻路”三句表达了作者对此境的喜爱,满怀喜悦规划着自己的行程,渴望有更美的发现。

D、“祗恐花深里,红路湿人衣”故意正话反说,说仙境里花深露重,怕会打湿衣服,实际表现了词人对仙境的深深喜爱和依恋。

参考答案:选CD。

解题说明:本体考查的是诗歌内容和艺术手法的分析与鉴赏能力。

本词实际上是化实为虚,运用想象,以虚衬实,以理想仙境之虚衬托现实黑暗、作者内心不满之实。

C 项,“我欲穿花寻路”三句虚写想象、以虚衬实,写词人幻想能找到一个自由施展才能的理想世界,含蓄地表示对现实的不满。

D项“祗恐花深里,红路湿人衣”承接前三句,写词人担心仙境里花深露湿,沾湿人衣,既写现实的游览,又曲折地表现他对纷乱人世的厌倦但又不甘心离去的矛盾。

所以D错。

8、结合下阕内容,简要分析词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6分)参考答案:词人想象“坐玉石、倚玉枕、拂金徽(弹瑶琴)”表现他的志行高洁、与众不同。

‚接着说李白不在,无人陪他饮酒,是说他缺乏知音,感到异常寂寞,同时曲折地表达出他对现实的不满。

③词人说自己到仙境探索是为了得到灵芝仙草,不是为了得到像“朱唇丹脸”一样的桃花,即使得不到又何必长啸呢?以象征性的语言说明自己不必去为得不到功名利禄而忧愁叹息。

(完整版)高中语文古代诗词鉴赏专项练习(带答案)

(完整版)高中语文古代诗词鉴赏专项练习(带答案)

(完整版)高中语文古代诗词鉴赏专项练习(带答案)本份练共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诗词填空、诗词解析、古代诗词赏析和诗词鉴赏题。

以下是每个部分的题目和答案:诗词填空1.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2.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3.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4.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黄昏酒醒处,却道奈何?诗词解析1. 脱句。

「纵是晴天白日,山花不会为谁而开。

」是对世事无常的反思。

2. 脱名。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是《青玉案·元夕》中的句子。

3. 脱作者。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句话描绘了追求更高境界的精神。

4. 脱题。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当筵宴罢琵琶歇,乐思极妙不可别。

不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凄凉别骸听已久,却下笔、泪翻乱,却把笳头扣碎花。

」这首诗是李白创作的《琵琶行》。

古代诗词赏析1.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2.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3.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4. 坐而论道斜阳晚,舟弄月明碧泠泠。

风抛树叶天苍苍,人间月世水茫茫。

诗词鉴赏题1. 请简要分析这首诗表达的主题和意境。

2. 解释「若"不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中的不辞意思。

3. 这首诗中的「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是表达了什么样的形象?4. 展开解释「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中的意象和感情。

以上是高中语文古代诗词鉴赏专项练习的完整版答案。

唐诗宋词高考试题及答案

唐诗宋词高考试题及答案

唐诗宋词高考试题及答案一、唐诗篇1. 【题目】请判断以下句子是属于唐代哪位诗人的作品?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A. 杜甫B. 王之涣C. 白居易D. 李白【答案】B. 王之涣2. 【题目】以下哪首古文化诗人是唐朝状元?A. 白居易B. 杜牧C. 李白D.贺知章【答案】C. 李白3. 【题目】请判断以下句子是属于唐代哪位诗人的作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A. 王昌龄B. 孟郊C. 杜牧D. 杜甫【答案】D. 杜甫4. 【题目】以下哪位是唐代女诗人?A. 王昌龄B. 孟郊C. 李白D. 杨玉环【答案】D. 杨玉环5. 【题目】请补全以下唐代诗人的作品名:“静夜思”()?A. 杜甫B. 王之涣C. 李白D. 白居易【答案】C. 李白二、宋词篇1. 【题目】请根据以下句子选择正确的宋词词人。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A. 杨万里B. 蘇轼C. 辛弃疾D. 苏洵【答案】C. 辛弃疾2. 【题目】请判断以下句子是属于宋代哪位词人的作品?当时只道是寻常,茅檐古道边,千斛万斛只鸭蛋。

A. 李清照B. 秦观C. 杨万里D. 方千里【答案】B. 秦观3. 【题目】请判断以下句子是属于宋代哪位词人的作品?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A. 李清照B. 蘇轼C. 辛弃疾D. 苏洵【答案】B. 蘇轼4. 【题目】以下哪位是宋代女词人?A. 杨万里B. 蘇轼C. 李清照D. 方千里【答案】C. 李清照5. 【题目】请补全以下宋代词人的作品名:“如梦令”()?A. 李清照B. 蘇轼C. 辛弃疾D. 苏洵【答案】B. 蘇轼以上是唐诗宋词高考试题及答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祝你学业进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古诗词专题训练题(表达技巧)L.D.W
从军行陈羽
海边风吹冻泥裂,梧桐叶落枝梢折。

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1)联系全诗,说说一、二两句环境描写的作用。

答:
(2)三、四句意在写人却说“不见人”,说说作者是怎样来写人的?
答:
(3)第四句中“直上”两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答:
宿甘露寺曾公亮
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

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

注:甘露寺是我国一座著名的佛寺,始建于三国吴时,在江苏省镇江市北固山上,面对长江,相传建寺时露水适降,因而得名。

(1)、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答:
(2)这首诗在表达技巧的运用上很有特色,请结合具体诗句谈谈你感受最深的一点。

答:
村居张舜民
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
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

(1)一、二两句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答:
(2)动静结合的写法是这首诗的特点,请结合诗歌简要赏析。

答:
明发房溪二首(其一)杨万里
青天白日十分晴,轿上萧萧忽雨声。

却是松梢霜水落,雨声那得此声清。

⑴诗中哪一个字能概括全诗的意境特点?为什么?
答:
⑵这首诗的叙写曲折有致,请作简要分析。

答:
浣溪沙秦观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1)这首词表现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这种情感是如何表现出来的?
答:
(2)“自在飞花轻似梦”一句是个比喻句,今人沈祖棼在《宋词赏析》中将其称为“奇喻”,请你说说,这个比喻“奇”在何处?
答:
虞美人宜州见梅作①黄庭坚
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

夜阑风细得香迟,不道晓来开遍向南枝。

玉台弄粉花应妒,飘到眉心住②。

平生个里愿杯深,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

注:①此词为黄庭坚被贬至地处西南的边地宜州后所作。

②《太平御览.时序部》:“宋武帝女寿阳公主卧于含章殿檐下。

梅花落公主额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


(1)这首词写梅花很有层次,请结合上阕简要分析。

答:
(2)请简析下阕“玉台弄粉花应妒,飘到眉心住”两句所运用的表达技巧。

答:
(3)作者“老尽少年心”了吗?为什么?请结合全词说明理由。

答:
临江仙晏几道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

去年春恨却来时。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

琵琶弦上说相思。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鹧鸪天晏几道
彩袖殷勤捧玉钟。

当年拼却醉颜红。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从别后,忆相逢。

几回魂梦与君同。

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1)两首词在时序安排上是否相同?请作简要分析。

答:
(2)两首词抒发的情感有何不同?请作简要分析。

答:
(3)简析“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两句词所运用的表现手法及表达效果。

答:
绝句石柔①
来时万缕弄轻黄,去日飞球②满路旁。

我比杨花更飘荡,杨花只是一春忙。

【注】①石柔,宋朝人,他一生远离故土,辗转仕途,曾任密州教摇。

②飞球:杨树籽
(1)联系诗意,谈谈诗人抒发了什么情感。

答:
(2)对这首诗的艺术特色,选你感受最深的一点结合诗歌简要赏析。

答:
高考古诗词专题训练题答案(表达技巧)L.D.W
从军行参考答案:
(l)一、二句对环境的描写,突出了自然环境的恶劣,用浓重的氛围映衬从军将士无所畏惧的精神风貌。

(2)作者用“横笛”、“红旗”来指代人,先写“横笛闻声”,后写“红旗直上” ,在壮美的背景上凸现行军将士的昂扬斗志。

(3)“直上”两字,是动态描写,使画面显得生机勃然,显示了将士们高昂的士气,一往无前的精神。

宿甘露寺参考答案:
(1)作者以甘露寺所处的地势为立足点,描绘了山川的雄伟壮阔。

开头写小小的枕头却装着浩然的云气,而由于云气,遥远的千山万峰也近在身边了;低矮的木床下面却响着松涛之声,而由于松声,仿佛千沟万壑的风声也都响在耳边了,这表现了崇山峻岭的雄伟。

至于“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更是突发奇想的神来之笔,以写“银山拍天”浪之大,以“开窗放入”写江之汹涌。

作者正是以这样开阔的境界、宏大的气势抒发作者豪迈、进取的情怀。

(2)虚实结合。

前两句弥漫山巅云气直入枕中是实写,然而这却让人觉得好像千峰在侧,松涛就在床下轰鸣,让人觉得如临万壑之中,这是虚写。

在这里,千峰万壑给人艺术体验之真,把人带入惊心动魂的艺术境界。

诗歌后两句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塑造了一种豪壮、崇高之美。

为了欣赏那银山般的浪涛壮观,领略那拍天而来的江河气势,索性打开窗子放长江入室,以荡涤心胸。

村居参考答案:
(1)描绘了流水绕田,青竹绕篱的宁静的田园风光和榆钱落尽,槿花残存的冷寂的清秋景象。

表达了诗人悠闲宁静而又略带清愁的心境。

(2)一、二两句主要描写绿水、田地、翠竹、屋篱、榆树、槿花等静景,三、四两句主要描写了行步迟迟的老牛,悄立牛背的寒鸦等动景,前后动静结合,烘托出了宁静平和的氛围。

明发房溪二首(其一)参考答案:
⑴“清”。

一个“清”字,不但晶莹澄澈,而且还带着泠泠清韵,呈现出清幽澄明的境界。

⑵晴天突然听到雨声,意外转折引起悬念。

诗人却把晴日雨声的谜底在第三句直接挑明,然后又在这基础上,回过头去将“霜水”声与一般的“雨声”作比较,引出第四句来。

这就使诗意多了一层曲折,诗境也显得更为深邃。

浣溪沙参考答案:
(1)第一问:淡淡的忧愁。

第二问:是通过“轻寒”“晓阴”“淡烟”“丝雨”“如梦的飞花”
等这些词语(或物象)表现出来的;通过轻浅的色调、幽渺的意境表现出来的。

(2)它的奇,可以分两层说。

第一,“飞花”和“梦”本来不相似,无从类比。

但词人却发现了它们之间有“轻”和“美”这两个共同点,就将两样原来毫不相干的东西联成一体,构成了既恰当又新奇的比喻。

第二,一般的比喻,都是以具体的事物去形容抽象的事物,或者说,以容易捉摸的事物去比喻难以捉摸的事物,但词人在这里却用倒喻反其道而行之。

他不说梦似飞花,而说飞花似梦,也同样很新奇。

虞美人宜州见梅作参考答案:
(1)作者先边地宜州看到梅花含苞欲放,接着写夜晚微风中传来梅花幽香,最后写早晨梅花开满枝头。

由“梅破”到“梅香”再到“开遍”,作者很有层次地描写了梅花。

(2)展开想像,化用寿阳公主的典故以拟人手法表现梅的姿容。

(3)没有,从三方面可以看出,一是上阕传达了边地见到梅花的喜悦之情,二是下阕化用典故表现自己的浪漫情怀(寄托自己的美好理想),三是末两句主要抒发了诗人失意后的豁达之情。

临江仙参考答案:
(1)不同,《临江仙》上片写现时“春恨”,下片追忆当年初见小蘋及“当时”的情景,采用的是倒叙;《鹧鸪天》采用的是顺叙,上片写当年佳会,过片写别后思念,结尾写别后重逢。

(2)《临江仙》表现的是词人苦恋之情、孤寂之感,同时抒发了人世无常,欢娱难再的淡淡哀愁。

《鹧鸪天》上片表现当年欢聚时豪情欢畅,逸兴飞扬。

下片表现的是重逢后的惊喜之情。

(3)反衬。

在微雨落花清美的景色中,以燕子双飞来反衬愁人独立,无情之燕犹得双飞,有情之人反而独立,令人惆怅不已,从而构成了一个凄艳绝伦的意境。

绝句参考答案:
(1)诗人借杨花的随风飘荡,不能自主,抒发自己离别家园,往来仕途而生活不得安定的感慨。

或:诗人借残春飘荡的杨花,抒发了自己辗转仕途的无奈和乡思。

(2)在借物(景)抒情、对比烘托、通感上任选一点赏析即可。

①诗人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借杨花的随风飘荡,不能自主,比喻自己离别家园,往来仕途不得安宁。

将旅愁离情融合在具体形象之中,贴切感人。

②对此烘托:“来时”与“去日”的对比,更突出了驻留时间的短暂,奔波的辛劳。

杨花“一春忙”与我“更飘荡”的对比,更加显得深沉感人。

③通感:颜色无轻重,但能在人们心中有轻重感。

浓重的颜色会使人感到沉重。

而杨花的黄色淡到若有若无时,便给人“轻飘飘”的感觉。

诗人运用通感的手法,用触觉来描写视觉感受,突出杨花随风飘荡的不能自主的无奈。

(或答:此处的“黄”借代杨花。

杨花随春风飘荡,给人一种轻飘飘的感觉。

一个“轻”字便可体现出这样的一种感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