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环境
第三章行政环境

3、行政运行文化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
4、行政公共关系文化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
(三)我国现行政文化环境的基 本特点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
1、管制型行政总体价值观向服务型行政总体价值观的转变及 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 2、全能普化型行政功能文化向有限分工型行政功能文化的转 变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 3、自律本位型行政运行文化向法律本位型行政运行文化的转 变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
(3)意识形态使行政组织的政治和经济利益目标更加鲜明。
(4)行为规范决定了政府如何与其他社会组织以及公民个 人打交道。 (5)道德传统使行政组织能够不依靠强制力而自愿扮演既 定社会角色,发挥角色功能。
4、人口、民族、历史等社会环境因素
人口问题与社会的各个领域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 制约的密切关系。 民族问题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它要求政府必 须正确处理民族矛盾,尤其对民族语言、风俗习惯、宗
国际的社会环境会影响一个国家的政府管理,
国际的自然环境也会影响一个国家的政府管理。在
这样的背景下,无论是国际的社会环境问题,还是 国际的自然环境问题,都需要各国政府相互协作, 采取共同措施,促进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的国际环境 的形成。
பைடு நூலகம்
(二)行政环境与行政职能的辨证关系
行政环境决定、制约着政府职能,是政
2、宏观、中观与微观行政环境
3、国际环境与国内环境
(三)行政生态模式(重点)
弗里德· 雷格斯的《行政生态学》:“融合—棱 柱—衍射的行政模型” 1、融合行政模式(农业社会的行政模式) 2、衍射型行政模式(工业社会的行政模式) 3、棱柱型行政模式(过渡社会的行政模式)
第二节
简述行政环境的特点

简述行政环境的特点一、行政环境,就是处于特定系统边界之外的,能够对系统的存在、运行与发展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各种事物与情势的总和。
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1、行政环境是针对具体行政系统而存在的。
2、行政环境通过边界与行政系统相区分。
3、行政环境构成成分的关键属性在于能够对行政系统的存在、运行与发展产生影响。
4、行政环境因素既包括有形的事物,也包括无形的情势。
二、行政环境的特点1、广泛性:由于公共行政系统极为庞大,作用范围极为广泛,与其构成有机联系的环境因素也因之具有极为广阔的范围。
公共行政生态是行政系统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外部要素的总和。
因此,凡是作用于行政系统的外部条件和要素,从地形分布、山川河流,到气候特征、自然资源;从人口数量、民族状况,到阶级状况、历史传统;从文化教育、科学技术,到社会制度、经济状况,乃至人际关系、道德水准等,这些自然的、社会的种种因素都属于(纳入到)公共行政生态的范畴。
2、差异性:构成公共行政生态的综合要素,(各个要素作用的向度、力度和维度是有差别的)对于行政主体来说,没有一个是完全相同的;行政主体对于公共行政生态的反应也是有差异的。
各个地区的自然环境千差万别,经济状况、风土人情以及文化习惯也不相同。
各种不同管理体制、管理机制的形成与发展,正是这种差异性的具体表现和产物。
3、复杂性:公共行政生态环境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系统,它对公共行政的影响和作用不仅具有广泛性,更具有复杂性。
众多的外部生态环境条件和要素本身,以及这些要素之间,构成纵横交织的复杂关系网络。
4、可变性:一方面是公共行政生态自身发生变化,另一方面是公共行政生态在公共行政活动的引导下发生改变。
公共行政生态中最活跃的因素是社会环境中人的因素。
人是在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就是人的组合,而自然环境也会被人为活动在一定程度改变。
只要人是活跃的,公共行政生态就会不断变化。
5、互动性:行政环境各要素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途径作用于行政管理;行政组织通过各种行政管理方式、途径反作用于外部环境因素,从而改造客观世界。
名词解释行政环境

名词解释行政环境
行政环境是指一个国家和地区政府、组织、公众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环境,包括政治、法律、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多个方面。
政治环境是行政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政治环境的稳定和有序对行政环境的形成和运作至关重要。
政府的合法性和权威性、政治体制的稳定性和民主程度、公民参与和政治参与度等因素都会影响行政环境。
法律环境是行政环境的基础。
法律的制定和执行是保障行政公正和有效的重要保障。
法律的透明度、公正性和有效性,以及对违法行为的惩罚和制裁,都会影响到行政环境的稳定和有序。
经济环境是行政环境的重要方面。
经济状况的平稳和繁荣对行政环境的形成和运作有很大的影响。
政府的经济政策、税收政策、货币政策等因素都会影响行政环境的稳定和有序。
社会文化环境是行政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文化环境的流行和变化对行政环境的形成和运作也有很大的影响。
政府的行为方式、政策制定和执行方式、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等方面的政策措施,都受到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
行政环境是一个复杂而多维的环境,政府的政策和行为受到多个方面的影响。
因此,政府在制定和执行政策时,需要考虑到行政环境的各种因素,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以促进行政环境的改善和发展。
行政环境的特点是

行政环境的特点是行政环境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总体状况和特征。
它直接或间接影响着行政机关的运行和决策,对行政环境的准确分析和把握,对于行政机关的工作和决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以下是行政环境的一些特点:1.多样性:行政环境的多样性是其最显著的特点之一、行政环境涉及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每个领域都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相互之间又存在着复杂的交织关系,从而形成一个复杂多变的整体。
行政机关在面对复杂多样的行政环境时,需要具备灵活的应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动态性:行政环境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其特点是动态性。
政治、经济、社会等因素都在不断发展和变化,这就要求行政机关及时跟进和适应环境的变化,灵活地制定政策和采取行动。
只有与时俱进,才能保持良好的行政效能。
3.不确定性:行政环境的不确定性是其较大的特点之一、政治、经济、社会等因素具有复杂性和波动性,各种不确定因素会对行政机关的决策和运行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行政机关需要具备较强的预见性和应变能力,及时调整策略和做出适应性的决策。
4.相互关联性:行政环境各个领域之间存在着相互关联和相互依赖的关系。
政治环境可以影响到经济环境,经济环境又会对社会环境产生影响,各个环境之间互为因果,相互作用。
行政机关需要对这种相互关系有清晰的认识,从整体上把握环境的特点和趋势。
5.多层次性:行政环境具有多层次性,包括国际、国家、地区等多个层面。
不同层面的行政环境对行政机关的决策和工作产生着不同的影响。
行政机关需要在各个层面上进行充分的分析和研判,做出相应的行动。
总的来说,行政环境的特点是多样性、动态性、不确定性、相互关联性和多层次性。
对这些特点的准确把握和理解,对于行政机关的决策和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只有充分认识行政环境的特点,才能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提高行政效能。
行政的具体环境名词解释

行政的具体环境名词解释
行政的具体环境是指政府机构和行政管理体系所处的环境和条件,包
括以下几个方面:
1.政治环境:政治环境是指国家政治体制、政治文化、政治制度等方
面的环境因素,政治稳定与否、政治文化传统和政治制度的完备程度都会
对行政管理产生影响。
2.经济环境:经济环境是指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经济政策、市场竞争、资源利用和分配等方面的环境因素,经济环境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行政管
理的方针、政策和措施。
3.法律环境:法律环境是指国家法律体系、法律法规、法律制度等方
面的环境因素,法律环境的完备与否、司法体系的独立和公正性等方面的
因素会直接影响到行政管理的效果。
4.文化环境:文化环境是指国家文化传统、教育体制、人才培养、公
民意识等方面的环境因素,文化环境的多元性与否、人才培养的品质和公
民意识的素质都会对行政管理产生影响。
5.社会环境:社会环境是指国民生活质量、社会秩序、社会道德、社
会风气等方面的环境因素,社会环境的稳定与否、安全环境和公共服务水
平都会对行政管理产生重要的影响。
行政管理中的行政环境分析

行政管理中的行政环境分析一、引言行政环境是指行政管理活动所处的外部环境,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法律等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
行政环境分析对于行政管理的有效实施和决策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政治、经济、社会、法律等不同角度对行政环境进行深入分析。
二、政治环境分析政治环境是指国家政治制度、政府政策、政治关系等因素对行政管理活动产生的影响。
政治环境的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行政管理的运行效果和可持续发展。
政府的政策取向、法规制度等都会对行政管理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首先,政治环境的稳定是行政管理的基础。
国家政权的稳定和转型都会对行政管理产生重要影响。
稳定的政治环境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法治环境,推动行政管理体制机制的完善和创新。
其次,政府的政策取向对行政管理具有导向作用。
政府决策的政策目标、政策方向等都会直接影响到行政管理的重点和方向。
政策的明确与否、时效性等因素都会影响到行政管理的决策制定和执行效果。
三、经济环境分析经济环境是指国家经济发展的整体状况和经济政策对行政管理活动的影响。
经济环境的好坏和稳定性对行政管理的效能和运行产生巨大影响。
首先,经济的发展水平对行政管理的要求提出了更高的挑战。
经济的发展状况决定了行政管理所需的资源和支持。
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社会需求的增加、企业的发展壮大都对行政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压力。
其次,经济政策对行政管理的调节起到重要作用。
政府的经济政策对于行政管理的运行和发展至关重要。
不同的经济政策会导致行政管理的框架、目标和重点发生变化,因此需要根据经济政策的变化来调整行政管理的策略和方法。
四、社会环境分析社会环境是指社会因素对行政管理活动的影响,包括社会文化、价值观念、社会需求等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
社会环境对行政管理的活动范围、方式和效果都起到决定性的影响。
首先,社会文化的多样性对行政管理提出了挑战。
不同地区、不同群体的社会文化差异会导致行政管理的方式和方法的差异。
因此,在进行行政管理时,应充分考虑社会文化因素,制定相应的策略和措施。
行政环境

一、行政环境的含义
行政环境是行政系统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外部条件的总和,也即各 种直接或间接地作用和影响行政活动的外部客观因素的总和 ;
二、行政环境的特征:
1、广泛性 :气候、资源、人口、民族,阶级、传统、科技; 2、复杂性 :要素之间交叉,关联复杂;
3、差异性 :国家间、地区间、部门间的差异;
行政系统的产生、 性质、运作目标和方式
政治环境:
主要是指作用于行政系统的国家政治制度、如 国家政权的性质和组织形式、阶级关系、政党 制度及立法、司法、军事、监督等方面的制度。 其中尤以政权性质、政党制度和立法制度对行 政系统的作用最为直接。
文化环境:
主要是指作用于行政系统的科学技术、文化教 育、思想意识形态、宗教、道德、社会心理等。
(3). 棱柱型(Prismatic Model)的过渡行政模式 A.同时具有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行政形态的一些特征; B.政府的制度、法规不能实际起到约束和规范作用,传统社会的行 政特性仍具有很大影响力 ;
C.传统结构与现代结构重叠存在 ;
第二节
行政环境与行政管理
一、行政环境决定、制约行政管理
1、适应政治环境的性质
自来水水源及鱼体内均检出致突变阳性结果,有导致癌 症、畸形儿以及形形色色原因不明的疾病的可能。几年 前,据吉林省报道,专家从第二松花江吉林段测得有机 物317种,其中甲基汞含量与日本发生水俣病时的含量 相近。 研究表明,农业面源的污染已成为水资源的污染大 户。据了解,我国化肥的平均施用量是发达国家安全施 肥上限的两倍。我国污水灌溉主要集中在中东部地区, 该地区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地占污灌面积的20%。全国畜 禽养殖污染物的产生量是工业固体废弃物的两倍多。 2000年,16个省会城市蔬菜批发市场的监测表明,农 药总检出率为20%~60%,总超标率为20%~45%。
行政环境名词解释

行政环境名词解释行政环境是指围绕行政管理主体并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行政管理活动的客观因素的总和,以下是由我整理关于什么是行政环境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行政环境的含义行政环境是指直接或间接影响,作用于行政系统的各种因素的总和.影响行政系统运行的因素包括两大部分,一是行政系统之外的环境,如政治,经济,社会,法律,文化,教育,科技,人口,资源,自然环境等;二是行政系统内部环境,如行政体制,职能,领导者,人际氛围等等.在此,我们着重阐明行政系统与外部环境间的相互影响关系.随着行政学研究的深入发展,对行政环境与行政系统相互作用的研究已发展成为一门学科——行政生态学.它把行政系统视为生物有机体,把行政环境看作生态环境,借助生态学的有关理论来研究行政问题,给人们提供了许多重要启示.行政环境的主要特点多样性与复杂性行政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中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有社会的,也有自然的;有有形的,也有无形的;有国内的,也有国际的.如此众多的因素构成了行政环境的不同门类,不同层级,它们从不同角度对行政活动产生程度不同的影响。
差异性行政环境在国家间,地区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国家间在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方面存在众多差异.一国内部的不同行政区域之间,往往也存在着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差异.环境的差异决定了行政风格与模式的不同,行政特色随之产生.变异性环境因素,尤其人文环境因素一直处于变化之中,只不过变化程度是否显著而已.环境的重大变化往往对行政系统产生重大影响,这时行政系统常常要进行改革或重大调整,以适应变化了的环境.一般而言,伴随社会环境重大变化而来的往往是行政改革的进行.关联性环境因素,尤其是社会环境因素往往不是孤立存在的,相互间存在着连带关系.其中某一因素的变化会引起连锁反应,使众多环境因素发生相应变化.环境的这一特征要求行政系统对环境进行综合把握,同时,对环境施加影响必须慎重,必须考虑到由此而来的系列变化.行政环境的主要分类行政环境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体系,按不同的标准,可以进行不同的分类。
第二章 行政环境

第三节 政治环境
一、政治环境及其构成 (1)广义与狭义的行政政治环境(区别在于是 否包括法律制度); 广义:政治环境包括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两个 方面。 狭义:法律应该独立开来。(作者赞同)
第三节 政治环境
(2)政治环境的主要因素(内涵与特点): ① 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及其实际运行状况 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国家权力的排列组合方式——国家权 力在政府横行各部门及纵向各层级间具体划分方式、 互相关系及其制度体现。 ② 政党制度 政党是指在某种政治体系中,通过控制或影响政府决定, 以期取得和行使政治权力的社会组织。 ③ 社会团体发达程度以及社会流通性 社会团体是两个以上的社会成员基于自愿,为实现某种共 同利益要求而结成的一种社会组织。其发展情况体现 该社会的公民结社与自治能力的发达程度。 社会流通性:社会民众参与政治生活的可能性及其程度。
第二章
行政环境
第一节 行政环境的特点与类型
一、环境 环境就是指处于特定系统边界之外的一切因素
的集合。 二、行政环境 1. 识记: (1)行政环境的含义:处于特定行政系统边 界之外的,能够对该系统的存在、运行与发展 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各种事物和情势的总和。 (2)行政环境的基本属性:复杂性、相关性 与综合性、层次性、动态性
第一节 行政环境的特点与类型
三、行政生态模式 (1)弗雷德· 雷格斯的1961年《行政生态学》行政 生态学模式理论的基本内容: 当今各国社会有三种存在形态:农业社会、工业社 会以及处于二者之间的一个“中间的”或可称之为 “过渡型”的社会形态。 三种社会形态的差别主要体现在社会结构的分化程 度及其功能的实现程度。(社会分工) 农业社会:融合型、缺乏明确分工、人情取向; 工业社会:明确细致的分工、专业化程度高,讲求 效率和科学,社会交往普遍主义或者说平等理性;
第二章行政环境

行 政 环 境
第一节行政环境 概 述
一、行政环境的含义、类型和特点
• 1、环境和行政环境的含义 • (1)环境:围绕某一主体的外部境况。 • (2)行政环境:指直接或间接作用、影响 行政系统的各种要素的总和。 • (3)行政生态学:研究行政环境和行政系 统的相互作用的学科。
行政生态学
• A、形成历史 • a、1936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高斯发表《美 国社会与公共行政》,提出行政环境与行 政管理之间关系的问题; • b、1961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里格斯出版 《公共行政生态学》,创立了运用生态方 法研究行政管理的新的学科,成为行政生 态学的代表作。
B、行政生态学的内容:
社会环境的研究;
文化环境的研究; 心理环境的研究; 生理环境的研究。 C 、行政生态学的发展模式:
a、融合型
• 农业社会的行政形态 • 特点: • 经济基础是农业生产力;政治与行政不分,权利 来源于君主;政府与民众很少沟通。 • 行政管理的主要问题: • 维持行政的一致和统一。
2、行政环境的特点
• (1)多样性与复杂性 • (2)广泛性与差异性: • (3)互动性与变易性
3、行政环境的类型
• (1)从总体范围上划分:国际环境;国内环境。 • (2)从内容上划分:自然地理环境;政治法律环境; 物质经济环境;文化教育环境。 • (3)从社会环境层次上划分: • 一般社会环境:对一切社会组织都产生作用的各种素。 • 主要有:政治、法律、经济、科技、教育、文化、人 口、自然资源等。 • 特定社会环境:对行政组织有直接影响的工作环境。 • 团体社会环境:行政组织之外的各种团体对行政组织 产生和影响的因素。
2、经济环境与行政管理
• • • • • • (1)经济环境的含义 指对行政活动有更大影响的各种经济因素的总和。 (2)经济环境对行政系统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和影响 A、生产关系决定行政的性质。 B、经济体制的变革是推动行政改革的基本动力。 C、生产力与科技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行政发展现 状。 • 行政工作肩负着对经济活动进行有效监控的责任。
行政环境

• 可持续发展的涵义 •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特征 • 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总体目标和实施计划
• 三、行政的国际环境
• 涵义
• 指一个国家与世界各有关国家、地区间在政治、经济、文化、自然地理方面的相 互关系及其国与国之间的交往关系。包括国际自然环境和国际社会环境
• 当前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呈现出的特点 • 从政治上看
里格斯的行政生态学
• 光谱分析模型
•农业社会 •(白色光线混杂一体)
•(融合型)
•过渡社会 •(折射过程)
•(棱柱型)
•工业社会 •(折射完成)
•(衍射型)
• 三、研究行政管理环境的意义
• 是正确认识制定行政管理目标的依据; • 是建立科学的行政管理系统,实现行政管理高效化的重要前提; • 是正确认识行政管理职能,深入进行行政改革的基础; • 是发展现代行政管理学的需要,它弥补了传统行政管理理论的不足,
• 从社会环境上看
• 国际性的人口爆炸,资源不断消耗,局部战争不断发生,社会贫富不均,社会就业不足,社会中的 犯罪与社会秩序不稳定等问题,仍是国际社会环境中的困境。
• 从自然环境上看
•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各国工业化过程,全世界的生态环境的恶化,已对人类的生存造成巨大威胁。
第三节 行政管理与行政环境的关系
•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 世界原两极格局已经终结,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 从经济上看
• 经济竞争日益激烈;
• 科学技术的特别是发展高科技,成为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 • 国际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进一步加剧 。
• 从文化上看
• 国际文化具有丰富性和多样性的特点; • 国际上各友好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日益发展; • 发展教育,培养人才已成为许多国家的基本国策。
行政环境

(2)行政管理反作用于行政环境(即对象和客 行政管理反作用于行政环境( 体)
二、中国行政环境及其变化
1、行政环境的分析因素
国内环境
政治环境:权力体制、 政治环境:权力体制、行政体制等 经济环境:经济发展、生产力、 经济环境:经济发展、生产力、所有制 等 文化环境:意识形态、价值观念、 文化环境:意识形态、价值观念、伦理 道德等
—— by Robert Dahl(罗伯特 达尔) 罗伯特•达尔 达尔)
文化因素使地球这一角的公共 行政与另一角的公共行政截然不同。 行政与另一角的公共行政截然不同。
The Administrative State
—— by Dwight Waldo(德怀特 沃政如想有效, 公共行政如想有效,“必须适 合一个国家, 就像个人量体裁衣; 合一个国家 , 就像个人量体裁衣 ; 因此, 对费城好的东西可能对巴黎 因此, 是坏的, 对圣彼得堡则是荒谬的。 是坏的 , 对圣彼得堡则是荒谬的 。 ”
立法组织
中国的立法机构: 中国的立法机构:全国人民代表大 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 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组成。 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组成。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 机关。 机关。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最基本的 政治制度。 政治制度。
司法机构
司法机构包括审判、监察等组织。 司法机构包括审判、监察等组织。司 法机构通过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依法对政 府机关、 府机关、政府官员是否遵守宪法和法律实 行监督(司法监督)。 行监督(司法监督)。 司法监督:法纪监督(非法拘禁、 司法监督:法纪监督(非法拘禁、玩 忽职守、危害公共安全等); );经济监督 忽职守、危害公共安全等);经济监督 走私、贪污等);行政监督。 );行政监督 (走私、贪污等);行政监督。
第二章行政环境-第一章行政环境

6、国际环境对行政管理的影响
国际经济环境总的趋势是:国际分工和国际 交换正朝着高度和深度发展
国际政治环境的主题:和平与发展 国际文化环境:多元文化与相互影响 国际自然环境的现状是:污染和破坏情况令
政府行为、管理方式受到严重 的挑战。
对公务员制度的挑战。
了新的契机。
经济全球化的负面效应
影响中国长期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两大威胁,主要来自于两大挑 战:一是对国家安全的挑战,这些挑战属于外部冲击,具有随 机性、不确定性和短期性的特点,不构成长期性的主要矛盾; 二是对人类安全的挑战,来自于中国社会变革与经济转型及各 种内部关系的矛盾与冲突,是最严重的长期的挑战。联合国开 发计划署《人类发展报告》明确提出了人类安全(Human Security)的概念。如果说人类发展(Human Development)是指 人们选择范围的扩大和选择质量的提高,那么人类安全则是指 人们能够安全而自由地实现这些选择。在中国,人类不安全已 经非常严重,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期的一种行政模式。
6、行政系统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 的基本形式
输入——转换——输出。
输入是外部环境对行政系统的要求、支持、反对。当 外部环境对行政系统的要求、支持和反对等各种信息 进入行政系统后,就会引起行政变化,甚至产生和改 变行政的部分功能。
转换是政府根据外部环境输入的各种信息,对政府内 部包括功能、组织建设、活动方式、行政体制等进行 调整,改变和修定的活动,使之与外部环境更加和谐 与协调,以取得外部环境更大的支持。转换是一个关 键环节。
行政环境

15
行政环境对行政的影响
• 行政环境是行政系统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外部条件 的总和。行政系统存在于行政环境之中,不可避 免地要受到它的直接或间接的作用和影响。什么 样的系统受环境的影响更大?复杂的系统还是简 单的系统?复杂的系统受环境的影响更大,系统 越复杂越不稳定,简单的系统会更稳定。现代社 会就比前工业社会存在更大的不稳定,它的风险 更大,一个地区的不稳定可以影响全球。但我们 不希望停留在简单的系统上,虽然它很稳定。所 以,在环境的影响下,我们要在发展和稳定之间 取舍(trade off), 找到系统的一个平衡点,也就是 实现行政生态平衡。
12
一般行政环境与公共行政
2、社会环境与公共行政 (1)政治环境与公共行政 (2)经济环境与公共行政 (3)文化环境与公共行政 (4)国际环境与公共行政
13
具体环境与公共行政
1、具体环境的概念与内容 具体环境也叫组织环境,是指具体而直接地影响和作用于公共组织、 行政行为和组织凝聚力的公共组织的内部与外部环境的总和。它包括 组织文化、组织结构、组织的规章制度、组织的凝聚力、管理对象等 。 组织环境一般是比较稳定并比较确定的。公共组织的机构、职 权、职能、人员、规章制度和组织文化等一旦形成,处于比较稳定状 态,不仅不会轻易改变,而且要改变也是十分困难的。这些管理要素 的稳定性保证了公共行政的有序性。。 组织环境的影响和作用涉 及到组织的效率和工作人员的士气。 组织环境虽然受一般环境的 影响,但是一旦组织环境形成自身的特点以后,却能够抵御一般环境 的压力,保持组织环境的特性。 组织环境是一种约束力量和整合 力量。组织环境是一种没有形成规章制度的规章制度,是一种没有制 度化的制度。它是一种无形的组织规则和组织压力。
简述行政环境的特点简答题

简述行政环境的特点简答题行政环境是指在日常行政管理活动中存在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等多种因素的总和。
简单来说,行政环境就是政府和社会互动的环境。
行政环境的特点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需要管理者们多方面的考虑和对其变化的敏感度。
行政环境的主要特点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长期性。
行政环境的变化总是一个长期性的过程。
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等各方面因素的改变都需要时间来体现,行政管理的环境同样需要长时间才能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因此,管理者们必须关注环境的长期发展趋势,以应对未来的挑战。
二、不确定性。
行政环境的特点之一就是不确定性。
政治环境、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等在不同的时间段中都会发生变化,其变化趋势是难以预测的。
因此,管理者们需要时刻跟进环境变化,并采取灵活的应对措施,以便适应不断变化的行政环境。
三、复杂性。
行政环境的特点之一就是复杂性。
这涉及到政府和社会的多重互动关系,以及各种政策、法律等的相互作用。
同时,在一个地区内,行政系统与不同政企事业单位之间,或市场之间,也都存在着互动,这些复杂的关系体系构成了本地的行政环境。
面对这样的复杂性,管理者需要时刻保持沟通,以建立有效的合作关系。
四、多样性。
行政环境的特点之一就是多样性。
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不同制度、不同发展水平都会造成行政环境的多样性。
这些多样性的存在会对行政管理带来不同的影响,因此管理者需要根据环境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措施。
五、动态性。
行政环境的特点之一就是动态性。
行政环境中的各种因素都在不断变化,从而影响到行政管理的各个方面。
因此,管理者必须能够及时识别、评估和应对变化,从而保证行政管理的顺利进行。
六、相对性。
行政环境的特点之一就是相对性。
环境的不同因素之间存在着相对关系,每一种因素都需要相对主观的评判。
而这些评判的结果都会影响到行政管理的决策和执行。
因此,管理者需要了解不同因素之间的相对关系,以便制定正确的行政决策。
总之,行政环境具有长期性、不确定性、复杂性、多样性、动态性和相对性等多重特点。
行政环境

行政环境的分析方法行政环境的分析方法-SWOT
S- Strength W- Weakness O- Opportunity T- Threat
六、创建良好的外部环境
1、创建良好的经济环境 巩固、发展和完善社会的基本经济结构 建立、健全符合本国国情的经济体制 充分调动一切人财物力,发展生产力,提 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2、创建良好的政治环境 积极稳妥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实现行政系统民主化、科学 化与法治化 自觉地接受人民代表大会的领导和监督,让人民群众的意 志和利益在国家行政管理中得到充分体现 自觉地接受共产党的领导,重视发挥人民政协、各民主党 派、人民团体的作用,保证社会主义方向 大力推动法治建设
3、创建良好的文化环境 树立民主意识 树立法律意识 树立双向沟通意识 树立政绩意识 树立新的行政道德意识
民族环境对行政系统的影响
民族环境影响政府的民族政策及相应的行 政机构设置 民族环境影响着行政系统的体制 民族环境制约行政系统权力的行使 民族环境关系着行政系统的凝聚力大小 中国的民族环境对政府行政系统的影响
宗教环境对行政系统的影响
宗教制约行政系统的机构设置和职权行使 宗教推动或妨碍行政系统的管理活动
1、物质生产与人口生产的发展状况对行政系统的 影响 生产力发展状况决定行政系统的存亡和性质 生产力发展状况制约行政系统功能和部门设置 生产力发展状况提供了行政系统运行的物质基础 人口的发展状况影响着行政系统的发展战略和人 口管理功能
2、生产关系与具体的经济体制对行政系统 的影响 基本的生产关系直接决定行政系统的性质 和变化 具体的经济体制影响行政系统的功能配置 和运行模式
二、行政管理对行政环境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可以改造行 政环境,要么使之变好,要么使之变坏。a、行政管理对行政环 境有巨大的改造作用。b、改造作用有正负之分。 如果就行政系统的反映情况和主动程度来看,行政管理对行政环 境的改造可以分为积极和消极两种状况。
行政环境

三、行政环境的理论发展
融合模式
棱柱模式
衍射模式
四、研究行政环境的意义
(一)研究行政环境是发展现代行政学的需要; (二)研究行政环境是认识和改造环境的需要; (三)研究行政环境是提高公务员管理水平的需 要; (四)研究行政环境是创造良好环境想需要。
第二节 行政环境的内容 一、政治环境 (一)国体与政体 (二)政党制度 (三)法律制度
四、行政管理和行政环境相互作用的基本内容
主要表现为行政环境的需要和行政管理 对这种需要的满足。 行政环境与行政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正 是围绕着需要提出和需要满足以及二者的循环 往复而展开的。
第四节 我国现阶段行政环境的主要特点 一、以和平发展为主题的国际环境 所谓和平是指世界相对和平,局部战 争虽然不断,但无世界大战;所谓发展是指 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成为世界各国的主流, 社会制度的变革退居次要位置。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一)在政治环境方面表现为政治稳定、民族 团结 (二)在经济环境方面表现为经济的发展和进 步 (三)在文化环境方面表现为传统与现代融合
第三章
思考题
1. 行政环境概念及特征。 2. 行政环境的内容是什么? 3. 行政环境和行政管理的关系。 4. 当前我国行政环境的特点是什么? 5. 行政生态模式的类型。
二、经济环境 (一)物质技术力量 (二)经济制度 三、文化环境 四、其他社会环境 五、自然环境
六、国际环境 (一)政治环境 (二)经济环境 (三)文化环境 (四)自然环境
第三节 行政环境和行政管理的关系
一、行政环境决定、制约行政管理 行政环境决定、 二、行政管理是对行政环境的利用和改造 三、行政管理和行政环境的平衡 (一)综合平衡 (二)宏观平衡 (三)暂时平衡
第三讲 行政环境

期延续。
如,美国 两次世界大战的战火均未烧到美国本土,对行政系统的连 续性和稳定性有重要意义。
(二)自然资源和国土面积影响各国综合国力的强弱,从 而制约其行政系统的财力基础与功能发挥
国土面积大小一般与自然资源的丰裕程度成正比。
(三)自然资源环境影响各国经济发展的方向与结构,从 而制约其行政系统部门设置与功能体系
一是人体一刻也不能离开的物质, 二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
三是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生物质能及其他用品。
(一)地球环境影响人类文明形成与发展,制约行政系统 的发展模式
如,中国 内陆河流密布、土壤肥沃,适合耕作,使中国成为农业
大国的前提。而东部的太平洋、西部的高山、高原与沙漠又制约其对
外交往,使中国长期成为封闭、半封闭的国家,助长了封建专制的长
一是行政系统之外的环境,如政治、经济、社会、法律、 文化、教育、科技、人口、资源、自然环境等;
二是行政系统内部环境,如行政体制、职能、领导者、 人际氛围等等。
2021/10/10
2
(二)行政环境的特点:
1、复杂性 2、约束性 3、特殊性 4、不稳定性 5、互动性
2021/10/10
2021/10/10
12
案例分析:
随着和平与发展转换成为时代的主题,战后兴起的新技术革命和 新工业革命浪潮,深刻地改变了当代经济社会和世界面貌。世界 范围的竞争,从过去的军事转向经济实力和以高科技为基础的综 合国力的较量上。
邓小平站在时代的高度,敏锐地把握时代的变化,并对之作出科 学的分析,及时而正确地回应了时代主题转换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他提出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和理论都与此有关。例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行政环境学习要求:1、理解行政环境的基本内涵、类型。
2、了解行政生态学的兴起,掌握行政生态学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
3、明确行政环境的因素,特别是当代中国的行政环境,能正确认识和分析当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及自然环境。
学习重点:1、掌握行政环境的类型。
2、行政生态学的代表人物与主要观点。
3、掌握我国当代的行政环境,正确认识与分析当代我国的基本行政环境。
教学难点:1、行政生态学的中国适用性分析2、我国当代的行政环境第一节行政环境概述一、行政环境问题的提出行政环境是行政学的前提、依据和施加影响的对象,行政环境与行政管理的有机统一,是行政生态学的基本要求,是应用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行政管理学提出的新课题。
公共行政组织是一个与各种环境因素密切联系的开放性社会系统,它适应环境的需要而产生;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发挥着自己的特殊功能,保持着自己的和谐运行。
公共行政必须与生态环境保持经常性和大体上的平衡。
50年代后,由于人口剧增、环境污染、食物短缺、能源紧张和资源破坏等环境危机的加深,唤起人们对生态环境问题的普遍关注和高度重视。
二、行政环境的基本含义(一)行政环境的概念行政环境是指直接或间接地作用或影响公共组织、行政心理、行政行为和管理方法与技术的行政系统内部和外部的各种要素的总和。
它是行政系统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外部条件的总和。
一般的环境不能称之为行政环境,只有那些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和作用公共行政系统和行政行为的环境,才能称之为行政环境。
对行政环境有不同的分类方法,这里将行政环境分为一般行政环境和具体行政环境;一般行政环境是指行政系统外部的宏观环境,具体行政环境是指组织内部的环境。
一般行政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和文化环境;具体行政环境包括组织文化和管理对象等。
(二)行政环境的特点1、复杂性。
行政环境是多种多样的,是多层次、多结构的,是非常复杂的。
同时,这些公共行政环境要素不是孤立的,它们往往是互相交织一起,互为因果,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和各种环境要素交织在一起,有时很难把这些环境看成是单一的要素,甚至也很难分清公共行政环境的类型。
如果把公共行政环境的多结构性和多层次性加上人为的因素,就使公共行政环境的就更加复杂,更加难以确定。
认识了行政环境的复杂性特点,才能认识行政管理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2、约束性。
行政只能在行政环境所提供的空间和各种条件下进行,不能超越它所提供的各种限制条件,必然受到行政环境的约束。
行政环境有历史性的限制条件,意识形态提供的价值和行为的约束条件,传统文化所提供的约束条件等,它们共同对行政产生影响。
公共管理不能超越历史和现实所能够提供的各种条件。
3、特殊性。
行政环境的特殊性首先表现在各种行政环境之间的差异性上。
其次,这种多特殊性还表现在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区的行政环境的差别。
4、不稳定性。
如果行政环境的变化幅度比较小,比较稳定的,是渐变的,可以称之为稳态环境;如果行政环境的变化幅度比较大,可以称之为动态环境。
动态环境的特点就是它的不确定性。
一般来讲行政环境是比较稳定的。
但是,行政环境有时也是不稳定的。
行政环境的不稳定性可以分解为两个维度:复杂程度和变化程度以及不可预测的突变性特点。
(三)行政环境的作用行政环境作用主要表现在它与行政之间的相互的关系上。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互相适应、互相作用的关系,是输出与输入的关系。
行政环境决定、限制和制约行政,行政必须适应行政环境。
同时,行政对行政环境也有能动作用,它可以影响和改造行政环境。
行政环境对行政的作用有的是直接的,如政治环境的作用;有的是间接的,如传统文化的影响。
行政环境作用并影响行政组织、行政心理、行政行为和管理方法与技术。
这种作用和影响不仅仅来自行政系统的外部环境,同时也来自行政系统的内部环境。
1、行政环境决定、限制与制约行政。
行政环境是行政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宏观形态,是行政产生、生存和发展的土壤和行动的空间。
有什么样的行政环境就有什么样的行政。
2、行政必须适应行政环境。
如果行政不适应行政环境,也就是政府没有适应环境的能力,那么就无法进行有效的行政管理。
3、行政环境的发展变化必然导致行政的发展变化。
4、行政对行政环境也有反作用。
行政的能动作用是研究行政环境的重要原因之一。
行政可以利用行政环境提供的实际条件和要求,选择切合实际的行政目标,确立科学的行政关系。
通过达成行政目标而达到改善行政环境的目的。
三、行政环境的类型行政环境是行政系统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外部条件的总和。
凡是作用于行政系统、并为行政系统反作用所影响的条件和因素,都可能属于行政环境的范畴。
从地域上可以分为国内环境与国际环境;按环境内容可以分为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从社会结构环境上可以分为物质经济环境、政治法律环境和精神文化环境;从影响范畴可以分为宏观环境、微观环境与中观环境。
其中宏观行政环境是指对公共行政活动影响范围最广、规模最大、层次最高,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影响公共行政的总体活动和方向,(即国情)它包括国际的社会和自然环境以及国内的社会和自然环境。
它是行政环境的基础,对行政活动有决定性的作用。
中观行政环境是指行政系统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情况,包括结构是否合理、职权划分是否明确、沟通是否顺畅、制度是否健全等,它对行政活动有比较直接的影响。
微观行政环境是一般指行政组织所处的工作环境,指一个行政机构内部甚至一个行政领导班子内部的具体情况,它对行政活动的影响是最直接的。
四、行政生态学的兴起对行政环境的研究形成了一门新学科叫行政生态学。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高斯最先提出对行政环境问题进行研究。
1936年他发表了《美国社会与公共行政》,提出了行政与行政环境之间的关系问题。
1947年他发表了《政府生态学》,更加强调行政环境对公共管理的作用。
但是,作为一门新学科并没有形成。
二战以后,美国狂热地推销其价值观、社会制度和行政模式。
他们乐观而盲目地认为发展中国家只要采取美国政府体制就能够管理好国家。
但事实并非如此,这引起了美国一些学者的反省和深思。
他们看到了行政环境对行政的制约作用。
1957年哈佛大学教授里格斯发表了《比较公共行政模式》,1961年又发表了《公共行政生态学》,这是行政生态学的代表作,开以生态学方法研究行政的风气之先河。
里格斯以经济要素、社会要素、沟通网、符号系统和政治架构这些因素将行政分为三种模式:一是融合型行政模式(Fused Model),是农业社会的行政模式,它的主要特点是行政是建立在自给自足经济基础上的家长制,任人惟亲,实行等级森严的世卿世禄制度,经济基础是农业生产力;行政活动以地域为基础,土地的分配和管理是政府的重要事务;官僚的职位重于行政政策本身;行政风范带有浓重的亲族主义色彩;流行世卿世禄的行政制度;政治与行政合一,行政官吏在政治和经济上自成特殊的阶级;政府与民众沟通较少;行政的主要问题是维持行政的一致和统一;二是衍射型行政模式(Diffracted Model),是工业社会的行政模式,它的主要特点是建立在大工业生产方式基础上的民主行政,官员依法任命,依法行政;经济基础是美国式的自由经济或前苏联式的管制经济;民众有影响政府决策的渠道,政府与民众关系密切;行政风范体现平等主义、成就导向和对事不对人原则;沟通渠道发达;社会高度专业化,行政的主要问题是谋求专业化基础上的协调和统一;三是棱柱型行政模式(Prismatic Model),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的行政模式,它既有农业社会的行政的某些特点,也有工业社会行政的某些特点,是两者混合体;政府的制度、法规不能实际起到约束和规范作用,传统社会的行政特性仍具有很大影响力;传统结构与现代结构重叠存在。
(讨论:我国属于哪种行政模式?)第二节行政环境与行政管理的关系一、行政管理与行政环境的辨证统一关系行政管理是由环境的需要而产生的,行政管理必须适应环境,行政环境的发展变化必然导致行政管理的发展变化,行政管理也不是被动的,对行政环境有能动作用。
行政环境对整个行政活动具有很强的制约性。
良性行政环境可以为行政活动提供有利的条件,恶性的行政环境则会对行政管理起阻碍和抑制作用。
行政管理在适应行政环境的同时,又积极地利用和改造行政环境。
二、自然地理环境与行政管理自然地理环境是指一个国家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状况。
自然状况包括地形、土壤、山林、水系、气候、矿物、动植物分布及所能够提供的各种资源。
在不同的自然地理条件下,不仅产生了不同种族,而且产生了不同的语言文化,不同的宗教信仰,不同的政治体制,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不同的风俗习惯等。
自然地理环境不仅对民族的形成和对政府的塑造有重要影响,而且能行政管理提供物资资源,对确立行政目标和进行行政决策有很大的影响,有时甚至有决定性的影响。
同时,行政也能够破坏自然环境。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政策决定了一个国家对国家自然资源的利用。
如果采取可持续发展政策,科学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那么,既可以保护生态平衡,又可以充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发展经济。
现代行政必须注入绿色行政理念。
三、社会环境与行政管理1、政治环境与行政管理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政党制度、阶级状况、法律制度、政治文化等构成了这个国家行政的政治环境。
政治环境决定并制约行政。
政治体制决定行政体制,决定政治与行政两者的关系,决定权力的制衡关系,决定行政权力的划分与运行方式。
一个国家是专制制度还是民主制度,决定了行政在这个国家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
在专制制度下,行政、法律制度、司法制度都没有独立性。
行政往往会成为政治寡头实现个人野心或小集团利益的工具。
在民主制度下,公民参政议政,监督政府行为。
行政有独立的地位和作用,以实现公共利益为目标。
政党制度是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政治是阶级的政党,是代表不同社会集团利益的政党。
因此,政党制度对行政有巨大的影响。
不同的政党制度对行政的影响也不同。
法律制度比较完备并且有法律传统的国家,一般能够做到依法行政。
行政是非人格化的法治行政;而那些人治传统十分悠久的国家,即使制定了法律,也要经过比较漫长的时间,才能变人治为法治。
如果一个国家的政治法律制度不健全,不完善,那么行政体制、行政目标、行政决策、行政运行方式等都不可能有规范、有秩序地进行,往往有人为的色彩,它势必危及政府的合法性。
2、经济环境与行政管理经济环境对行政有决定性的影响。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作为上层建筑重要组成部分的政府必然由经济基础决定,从而决定了行政的性质、目标和原则。
无论什么性质的国家,经济环境决定行政体制、行政目标、行政行为、行政方法和手段。
行政不可能超越经济环境所提出的要求和所提供的各种条件,尤其是政府职能的确定和行政目标的选择,更是如此。
3、文化环境与行政管理文化环境是由意识形态、道德伦理、价值观念、社会心理、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要素的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