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高危妊娠管理流程图
高危妊娠管理护理妇产科ppt
第二节 高危妊娠的处理原则及护理
【处理原则】
(一)一般处理
1、增加营养 2、卧床休息:左侧卧位
(二)病因处理 (三)产科处理
1、提高胎儿对缺氧得耐受力
10%葡萄糖500ml+维生素C2g 间歇吸氧:每日3次,每次30分钟
2、预防早产:硫酸镁 3、终止妊娠:肾上腺皮质激素
第二节 高危妊娠的处理原则及护理
【胎儿窘迫】——临床表现
胎心音改变 胎动异常 羊水胎粪污染
第三节 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的护理
【胎儿窘迫】——处理原则
宫口开全者 宫口未开全者 缩宫素因素者
第三节 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的护理
【胎儿窘迫】——护理要点
左侧卧位、间断吸氧 做好术前准备、新生儿抢救准备 心理护理
【胎儿窘迫】——病因
母体因素 胎儿因素 脐带、胎盘因素
第三节 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的护理
【胎儿窘迫】——病理生理
心血管 系统
中枢神 经系统
泌尿 系统
胃肠 系统
呼吸 系统
代谢 系统
缺氧
胎心率变化
脑水肿、 肾功
坏死
能不
全
胎粪 排出
呼吸 窘迫 综合 征
酸中 毒
第三节 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的护理
l 孕妇能接受现实情况,配合治疗。
第二节 高危妊娠的处理原则及护理
【护理措施】
(一)心理护理 (二)一般护理
营养、休息、个人卫生、环境
(三)健康指导
提供信息、指导监护技巧
(四)检查及治疗配合
母 生命体征、活动耐力、异常征兆 儿 胎心、胎动、羊水
第二节 高危妊娠的处理原则及护理
【结果评价】
护理对象得高危因素得到有效控制。 母子平安,出院时不存在并发症。 住院期间孕产妇/护理对象主动配合诊治
高危孕产妇管理制度及工作流程
高危孕产妇管理制度及工作流程一、目的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孕产期保健工作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加强高危孕产妇管理,提高孕产妇医疗保健水平,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率,制定本制度。
二、定义本制度所称高危孕产妇,是指在孕期、分娩期和产后可能发生严重并发症或死亡的孕产妇。
三、组织机构1.成立高危孕产妇管理领导小组,负责本制度实施的领导和监督。
2.设立高危孕产妇管理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和协调工作。
四、工作流程1.筛查与评估(1)各级医疗机构对首次就诊的孕产妇进行妊娠风险筛查,了解孕产妇的基本情况、既往病史、家族病史等,填写《孕产妇妊娠风险筛查表》。
(2)对筛查结果为阳性的孕产妇进行妊娠风险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对孕产妇进行分级,填写《孕产妇妊娠风险评估表》。
2.信息报告(1)各级医疗机构应将高危孕产妇的信息及时上报高危孕产妇管理办公室。
(2)高危孕产妇管理办公室对上报的信息进行汇总、分析,并及时反馈给各级医疗机构。
3.妊娠风险管理(1)对低风险孕产妇,提供常规孕产期保健服务。
(2)对较高风险孕产妇,加强监测和随访,必要时转诊至有条件的上级医疗机构。
(3)对高风险孕产妇,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和急救预案,确保母婴安全。
4.产后风险评估与管理(1)对产后孕产妇进行常规访视,了解产后恢复情况,填写《孕产妇产后风险评估表》。
(2)对产后出现并发症的孕产妇,及时采取措施,确保母婴安全。
五、质量控制1.各级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高危孕产妇管理制度,确保工作落实到位。
2.高危孕产妇管理办公室应定期对各级医疗机构进行督查,确保高危孕产妇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3.各级医疗机构应定期对高危孕产妇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业务水平。
六、附则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原有相关规定与本制度不符的,以本制度为准。
本制度的解释权归高危孕产妇管理领导小组。
附件:1.孕产妇妊娠风险筛查表2.孕产妇妊娠风险评估表3.孕产妇产后风险评估表4.高危孕产妇专案管理记录5.高危孕产妇随访登记表6.高危孕产妇专案管理流程图七、工作职责1.高危孕产妇管理领导小组负责本制度实施的领导和监督,定期对高危孕产妇管理工作进行总结和分析。
高危孕产妇抢救流程图
死亡
产科住院பைடு நூலகம்
手术室
相关科室住院 转院
接诊科室主管或主治医师填 写《死亡医学证书》《死亡病 例报告卡》
产科住院总填写《孕产妇 死亡报告卡》和/或《围产 儿死亡登记》
高危孕产妇就诊
急诊生命体征监测
请妇产科及其他相关科室会诊
接到通知后 10 分钟内妇产科二线到场救治,其 他相关科室二线到场救治,急诊科住院总配合
如需抢救,由妇产科二线负责通知本科室主任及医政部门,组织 相关科室会诊要求会诊医师具有相关专业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
报告医务科 周一至周五 10:00-19:30 夜班、周六周日及节假日: 行政总值班
高危孕产妇急诊抢救流程高危孕产妇就诊急诊生命体征监测请妇产科及其他相关科室会诊接到通知后10分钟内妇产科二线到场救治其他相关科室二线到场救治急诊科住院总配合如需抢救由妇产科二线负责通知本科室主任及医政部门组织相关科室会诊要求会诊医师具有相关专业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报告医务科周一至周五10
高危孕产妇急诊抢救流程
高危妊娠孕产妇急诊流程图
危重病人抢救
1 分钟
5 分钟
10 分钟
30 分钟
妇产科住院 相关科室住院 转上级医院
时限要求
高危妊娠孕产妇急诊服务流程图
高危孕产妇就诊
1 分钟 5 分钟 10 分钟
分诊护士立即通知急诊值班医生 急诊科医护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必要时吸氧,建立静脉通道
立即拨打妇产科会诊电话,通知后 10 分钟内妇产科医生到达 急诊科,立即进行救治,急诊科医生配合救治。
如需抢救,妇产科医生立即通知妇产科主任到现场主持抢救, 会诊医生和急诊医护配合抢救
30其他各相关科室二线班到达急诊科配合抢救
送妇产科 住院
送相关科室 住院治疗
转上级医院 进一步治疗
高危孕产妇
生命体征 急诊分诊
快速评估
建立静脉通 道、给氧
通知医务科或总值班 协调相关科室二线班 到急诊科会诊、抢救
急诊科
妇产科会诊、抢救
高危妊娠管理工作职责及流程_1ppt课件
村、乡、县及管理高危孕产妇流程
1、村级发现高危孕产妇时应及时报告乡(镇)卫 生院;乡(镇)卫生院负责管理全乡(镇)高危孕 产妇,及时将评分在10分以上者报县级妇幼保健院, 并建议评分在10分以上者到县级以上医疗保健机构 分娩。
2、对于分娩后出院仍有高危因素的产妇,需 填写“助产机构高危孕产妇转诊登记表”
(附件3),电话通知产妇居住地的乡卫生院。 同时填写“高危孕产妇出院转诊单”(附件4) 一式两份,一份报同级妇幼保健院,一份由 产妇带回交予当地村保健员,村保健员及时 将“高危孕产妇出院转诊单”交乡妇幼专干, 乡妇幼专干及时对该产妇进行产后访视。
4、负责转运高危孕产妇的医务人员应具备在转运 途中初步急救的能力。转诊时转诊单位要填写 《高危孕产妇转诊及反馈通知单》(附件5)与病 人一同交予上级接诊单位。上级接诊单位要及时 向下级单位反馈转诊病人的诊断、治疗、处理、 结局等信息,评价转诊是否及时和延误,并指导 和纠正不正确的处理方法,提高转诊效率。
胆道疾病病人护理化工企业本质安全 理论实 践及方 法内科 护理学 呼吸系 统总论 概论脾 胃病常 见症状 及治疗 经验偏 瘫截瘫 康复训 练手册 偏执性 精神障 碍品管 圈实践
5、对每一位住院分娩 的《母子保健服务手 册》进行质控,并将质控结果填写在《孕 期保健控制表》(附件7)上。将此表每月 上报统计妇幼保健院。
高危妊娠管理-PPT课件
监护措施(一)
1、人工监护: 确定孕龄、宫高及腹围、 高危妊娠评分、 胎动记数
家庭自我监护:胎动、胎心、远程胎儿 监护
2、妊娠图 3、仪器监护:B超、胎心听诊、胎儿心
电图监测、羊膜镜检查、电子胎心监护 (内/外监护)
电子胎心监护
胎心率 (fetal heart rate,FHR) 的监测: 基线胎心率 (baseline heart rate BHR) 周期性胎心率(periodic change of FHR)
辅助检查(二)
胎儿心电图监测 羊膜镜检查 雌三醇测定:血/尿雌三醇测定 羊水检查:卵磷脂/鞘磷脂比值;肌酐、
胆红素类、淀粉酶及脂肪细胞出现率; 甲胎蛋白(AFP)测定
心理社会评估
早期:流产、畸形 中晚期:早产、胎死宫内 恐惧、焦虑、无助、悲哀、失落 应对机制、心理承受能力 社会支持系统
生理状况
身高,体重,步态 宫高,腹围,胎儿大小 血压,心脏功能,阴道出口 胎位,胎心,胎动 分娩情况:有无胎膜早破、羊水
辅助检查(一)
实验室检查 B超 电子胎心监护: 胎心率(FHR)的监测: 基线胎心率; 周期
性胎心率(PFHR); 减速:早期减速/变异减速/晚期减速 无负荷/应激试验(NST) 宫缩张力试验(CST)/催产素激惹试验(OCT)
胎儿因素:畸形或心血管系统功能障碍 脐带、胎盘因素
临床表现:胎心音改变、胎动异常、羊水胎 粪污染(3度)
处理原则: 如宫口开全,胎先露已达坐骨棘平面以下
3cm,尽快阴道助产 宫口未完全扩张,不严重者可吸氧,左侧卧
位,观察 如因催产素使宫缩过强引起,应立即停药 上述处理无效,立即手术
胎儿缺氧
预测胎儿宫内储备能力
1)无负荷/应激试验(non-stress test, NST) 20分钟内至少3次胎动伴FHR加速>15次/分
高危妊娠管理ppt课件
要时输血、预防感染。
4、产褥感染:住院治疗。
初筛:提供孕产期保健服务的医疗保健机
构,要对所有孕妇在早孕初诊时,通过详 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常规化验等进行 高危因素筛查,对筛出的高危孕妇要在孕 妇保健手册上作特殊标志,以引起各级医 疗机构医务人员的重视。
复筛:高危妊娠复筛一般在孕中期、孕
晚期各进行一次,但对每次产前检查发 现新的高危因素要及时评定。对高危妊 娠可适当增加产前检查次数和必要的辅 助检查,并在保健手册上详细记录治疗、 用药情况及转归过程。
8、过期妊娠:住院引产,加强胎儿监测,及 早发现胎儿窘迫,必要时剖宫产。
9、妊娠合并性病:孕期监测、治疗,避免胎 儿新生儿感染。 10、胎动窘迫:入院吸氧、监测,必要时剖 宫产,做好新生儿抢救准备。
1、胎膜早破:预防母儿感染、脐带脱垂,适时终止
妊娠,对胎肺不成熟的应促肺成熟。 2、产程延长:寻找病因、对因处理,必要时产钳助 产或剖宫产。 3、产后出血:寻找病因,对因处理,纠正贫血、必
+ 孕早期高危因素的处理原则
1、年龄<18岁或>35岁:常规产前检查, >35岁进行绒毛或羊水或脐血染色体检查。 2、骨盆异常如漏斗骨盆、身高<1.40米:常 规产检。
+ 3、内科合并症生长受限、感染; ② 心脏疾病:孕早期心功能3-4级等不宜妊娠的 终止妊娠,可继续妊娠的加强产前检查,及早发 现早期心衰,预防及治疗,在综合医院住院,避 免心衰、预防感染;③ 肝脏疾病:加强产前检查, 转专科医院,避免加重肝损害,保肝;④ 急病期 如发烧等:转入综合医院。
2、高危妊娠筛查。通过对孕妇既往妊娠 史、本次妊娠史、家庭史及全面体格检 查和产科检查,筛查有无对妊娠结局、 母婴健康的不利因素,以其严重程度分 严重、一般高危,并加以系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