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声音理论研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影声音理论研究

北京电影学院博士研究生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

《电影声音理论研究》课程论文

任课教师:黄英侠

导师:黄英侠

系别:录音系

研究方向:电影艺术创作理论

学生:王红霞

完成时间:2010年12 月12日

电影声音理论研究

成绩:

评语:

前言

电影声音理论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随着有声电影的出现,声音作为不可驱逐的电影创作元素成为电影理论家,电影创作者的研究对象。早期的电影声音理论以认识声音的属性,声音的功能性为主要讨论内容,随着电影理论的发展,声音理论也有了新内容,新视角。

然而,电影声音的理论研究一直都处于视觉主导的压制下。无论是经典电影理论时期还是现代电影理论时期,有视觉中心建立起来的理论框架一直限制着声音理论的发展。当然这种状况不仅仅是视觉感觉是否更重要的问题,而是无论在视觉理论的积累还是人们对电影画面和声音的观念上,声音都明显处于劣势,再加上声音理论研究需要更多的专业性,使得电影声音理论的发展速度迟缓。直至20世纪90年代,电影声音理论在里克·阿尔特曼 Rick Altman ,米歇尔·西昂 Michel Chion ,克劳迪亚·高曼 Claudia Gorbman等致力于电影声音研究的几位学者的带领下,艰难的续写着。

本论文以电影声音理论中出现的几个重要议题为线索,以各自议题的发展为脉络,力求将电影声音理论的研究状况做一个概括。

一、声画关系——一个永久的理论议题

从历史的角度,声音的出现被无声电影制作者们看作是一个威胁,特别是在对同步声,对话的态度上,几乎所有电影理论家和电影创作者都持排斥的态度。他们认为同步的使用声音,特别是对白,使电影面临回到舞台的阴影。其实,这种担忧首先源自于这些理论家对声音晚于画面进入到电影的创作中,声音是

被“添加”到画面之中的,因此,在对有声电影的分析中,声音作为一个后来者,成为了一种画面的补充,可以由画面自由取舍。这种对电影声音地位人为的压制,导致了电影声音被忽视,电影声音理论受到冷遇。而后,电影理论进入了电影本体论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一个错误的电影本体论的推论版本,声称电影是一个视觉媒体,其中影像必定是电影意义和结构的主要承载者。在有声电影的早期已经处于不利地位置的声音,在这一时期更是达到了顶峰,特别是爱因汉姆“新的拉奥孔”和克拉考尔的《电影理论》,他们认为有声电影只有在视觉占主导的情况下才能显现出电影这种媒介的精神活力。画面的首要性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例如詹弗兰科.贝泰蒂尼(Gianfranco Bettetini)的话:“电影的本质,基本上是视觉的,声音的每一次介入都应该将其自己限制在合理的、需要的、表现性的整体行为之中”1。

这种电影中影像比声音更重要的观念,一直影响着电影声音理论的发展,影像为主导的状况使得电影声音理论体系中的术语都是与摄影机有关的。景别,拍摄视角,横移,焦距,还有一些词汇集中于电影视觉部分,非摄影机方面。而和电影声音相关的词汇基本上对应的都是音频词汇,话筒的种类和布置方法,录音技巧,声音的工艺方式,扬声器的种类等,这些是很有限的专家才能够熟悉的领域。而对电影声音的研究却只能在这种电影影像所建立起来的语言体系中蹩脚前行。另外,在电影理论的发展过程中,对视觉的研究非常深入。我个人认为这源自于西方绘画理论,视觉感觉理论的深厚基础,包括现代电影理论中精神分析、意识形态等主体论的理论框架,也都是建立在视觉感知的基础上的。而声音本身的模糊性,不确定性,在物理属性上的专业性,也相应的制约了电影声音理论发展。尽管声音和画面的地位一直处于一个不平等的状态,电影声音理论中对声画关系的讨论一直没有停止过。

除了讨论如何避免对白将电影拖回舞台剧,早期的电影理论家对声音属性的研究也开始起步,但是非常感性。基本上停留在现实生活中声音的表现形式,人们对声音的理解或者说认知过程,声音的形象性和象征意义。这些针对实践的理论研究最终都落实到了声画关系上。声画同步的方式——同步还是永远应该非同步?经过声音技术的发展,声音创作经验的积累,对声画同步关系的讨论已经不再围绕是否应该同步这个早期的议题,而是在不同的同步方式中,寻找电影意义表达的新方式。其实,现实生活中,声画的同步是基本属性,而视野的局限性,听觉的全方位,造成了视听在内容上的差别,从而在电影创作上才有了不同步的概念。这样看来,是声音表现能力太强大了,这反而成为了声音的罪过。

声音的空间特性对电影画面中空间的表现非常重要,这一点,早期的电影声音理论也有了相关的论述。宽银幕电影将电影画幅的宽高比重新定位,录音技术中磁性录音和降噪器的使用,使得声音对空间的表现力更加强大。电影声音理论的研究内容中,对声音透视关系的讨论由来已久,但是对声音方位的研究就凤毛麟角了。

20世纪90年代后,电影声音理论中,对声画同步方式,声画空间的研究已经较少涉及功能性方面的研究,而是寻找新的电影声音和画面的读解方式。如,以声音录制过程中,话筒与声源的距离和电影中最终呈现出来的景别之间的差异,讨论声音在空间传播过程的意义传达;以及放弃对声音进行工艺学方式的分类,研究声音整体和画面之间内在联系;影片中通过声音所建立的视点和空间等。法国电影理论家米歇尔·西昂 Michel Chion在他的声音理论著作中对声

音和画面的熔合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并对声音和画面熔合后产生的增值意义进行了阐释.

总而言之,现在的电影声音理论中对声画关系的研究涉及的角度更多样了,更具有独立性,同时还引入了一些社会学和哲学的研究方法,使得其更前沿,更有争议。

二、电影录音技术与电影声音理论研究

“实践努力寻找的是通过‘非真实化’的录音和混录的方式,制造一个更加真实的声带,它的最终作品被标识为一个产品。”2电影录音技术在电影声音发展过程中对创作观念产生了重要影响,几次电影录音技术的革新——现代录音工艺的确立(20世纪40年代),环绕立体声,数字音频技术,都为电影声音理论研究添加了新内容。

现代录音工艺的确立使电影声音在制作的过程中有了分轨录音,后期混录的制作过程,声音可以被分割,这时候,电影声音就真的是被“制作”出来的了,而这个真实就成为了“非真实化”的真实。电影声音理论围绕着“去真实”、“心理真实”、“超真实”等概念进行过深入的讨论。

环绕立体声技术是电影声音空间创作的重要手段,环绕声产生的空间感,包容感可以带给观众强烈的感官体验。而数字音频技术使得电影中声音的设计更大胆,制作能力更强大,可以充分得完成创作的主观想象。但遗憾的是电影声音理论在这两个方面的研究还不是很系统,很充分,目前所能看到的是对个别技术的讨论,主要集中于技术本身带来的经济利益,和电影市场的关系,可以说还没有形成理论框架。

其实,电影录音技术的发展在成就了电影声音创作的想象的同时,也造就了电影声音外在的形式或者说风格。如,现代录音工艺的确立成就了《公民凯恩》声音创作的可能,多轨录音技术成就了《纳什维尔》、《陆军医院》等一系列阿尔特曼电影中多人物场景中纷杂的声音样式,当然这样的声音处理是有其内在含义的,数字环绕立体声造就的科幻大片强烈的刺激着观众的感官,而对其声音风格样式的研究还非常欠缺。

我个人认为,作为电影声音理论,在这个方面值得深入研究,只是在选择讨论的切入点上,应力求理论化而非实践化。

三、听觉主体

电影声音的理论工作近些年来分布于几个基于符号学、心理学途径,或是唯物主义的和技术工业化的分析模型周围。现象学,人类学、认知心理学、大众传播以及现代性社会学理论也开始逐渐被一些社会批评家,电影理论家展开。另外,有一些论文在声音和主观性、听觉以及听的方式上采用理论导向的研讨,这些理论涉及包括女权主义理论、批判种族理论以及文化研究。

电影声音理论从麦茨开始就有了建立听觉主体的意识。在麦茨的电影语言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