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与地理环境专题复习
人口与环境 高考地理考试易错题(全国通用)
易错题【02】不会分析人口分布与迁移的原因
【要点明晰】
生态移民指原居住在 自然保护区、生态环 境严重破坏地区、生 态脆弱区以及自然环 境条件恶劣、基本不 具备人类生存条件的 地区的人口, 搬离原 来的居住地, 在另外 的地方定居并重建家 园的人口迁移。
变式 训练
易错题【02】不会分析人口分布与迁移的原因
高考一轮复习
人口与环境
不会描述人口现状
易 错
不会分析人口分布与迁移的原因
题 理不清经济发展与人口之间的关系
人口统计图怎么读?
易错题【01】不会描述人口现状
易错题【01】不会描述人口现状
0.2人/平方千米 人口密度 2人/平方千米
稀
稠
疏
密
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人/平方千米)
人口密度=
时间
F村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 1992年市场经济
从收入来 1990年以前
看,这个 村子经济 对外依存
1991~1997年 1998~2009年
度非常高, 2010年至今
木材、木柴、木炭等 茶叶、笋干、山核桃等 观光旅游型农家乐 休闲养老旅游服务
体制确立。在党 的政策指导下, 发展有序的市场 经济;走共同富 裕的道路
易错题【02】不会分析人口分布与迁移的原因
生态移民:自然环境恶化导致人口搬离, 在另外的地方重建家园的人口迁移。
过度放牧导致那 曲草原退化。生 态移民,让草原 植被自然恢复。
易错 典题
易错题【02】不会分析人口分布与迁移的原因
俄罗斯是全球人口生育率最低的国家之一,对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产生较 严重影响。2007年,俄罗斯政府推出了“母亲基金”(为生育第二个和更 多孩子的俄罗斯家庭提供补贴)项目。截至2021年1月1日,俄罗斯的常住 人口为1.4624亿人,比2020年1月1日的数据(1.4675亿人)减少了51万人, 创下了自2005年以来的最大降幅。图示意2000~2020年俄罗斯总人口增减 情况。1.2010~2017年,俄罗斯人口变化特点的主要原因是( ) A.外来移民迁入 B.人口出生率提高 C.延迟退休政策 D.人口死亡率降低 2.2020年俄罗斯人口增长特点对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表现在( ) A.养老产业快速发展 B.城镇化问题更突出 C.人口抚养负担增大 D.经济发展速度提高
高中地理学考复习8人口与地理环境练习含答案
训练8人口与地理环境一、单项选择题(2023·浙江杭州期末)2022年,我国总人口呈现负增长状况,同时人口迁移的地区差异显著,对各省级行政区的发展带来不同影响。
下图是2022年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常住人口增长数量的统计图。
据此完成1~2题。
1.图示区域部分地区人口数量减少,主要影响因素有()①人口容量②产业结构③自然资源④工资水平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2.常住人口变化对图示地区带来的影响是()A.降低江苏第二产业的产值B.降低上海服务业产值占比C.促进部分小城市产业升级D.降低浙江省城镇化的水平“田亩饱和度”是指同一区域历史时期纳税田亩与1949年纳税田亩的数量之比,不同的“田亩饱和度”决定了不同的移民容量。
下表示意明代与1949年福建长汀、江西信丰、广西永福三县的人口与田3.表中所示明朝时期,长汀、信丰、永福三县中有大量人口迁入的可能是()A.长汀B.信丰C.永福D.三县都是4.与1393年相比,1451年永福县“田亩饱和度”下降的原因最可能是()A.人口增长B.水土流失C.洪涝灾害D.战乱频发人口抚养比是指非劳动年龄人口与劳动年龄(15~64岁)人口数之比。
下图示意1980—2030年我国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的变化趋势(含预测)。
读图,完成5~6题。
5.2015年前后我国老年抚养比变化明显,主要的影响因素是()A.性别比例B.医疗水平C.受教育程度D.年龄结构6.随着我国人口抚养比的变化,2025年后可能出现()A.人口迁移加剧B.劳动力渐不足C.人口分布不均D.社会负担减轻河南省是我国人口大省。
下图为河南省三大产业就业人口结构变化曲线图。
据此完成7~8题。
7.与2010年相比,2020年该省()A.农业产值降低B.工业发展缓慢C.产业结构优化D.就业压力加大8.河南省人口就业结构变化说明该省人口()A.由农村向城市迁移B.向外省迁移量减少C.空间分布趋向分散D.城乡分布趋向均衡安徽省和湖南省是我国目前人口流出大省(以外出务工为主),但人口外出去向省份有所差异,如下图所示。
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二部分 第一章 人口与环境 第一讲 人口增长模式与人口合理容量课件 湘教版
2.(2014·全国卷Ⅰ)右图显示某国移 民人数及其占总人口比例的变 化。读图,完成(1)~(2)题。
(1)下图所示的①②③④四幅图中,符合该国人口增长特征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该国人口自然增长数量最多的时段为
()
A.1910~1930年
B.1930~1950年
国家
日本 美国 中国 刚果民主共和国
平均年龄中位数 44.9 37.2 34.8
17
(1)四个国家中 A.日本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 B.刚果民主共和国男性年轻人最多 C.日本比中国老龄人口多 D.美国人口平均年龄为37.2岁 (2)有关年龄中位数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其变化只反映人口数量的变化 B.向上移动反映了人口老龄化的过程 C.年龄中位数随时间而减小 D.美国年龄中位数增加速度比中国快
(2)按照本预测,香港人口数量增长最多的时段是 ( )
A.2010 年~2020 年
B.2020 年~2030 年
C.2030 年~2040 年
D.2040 年~2050 年
解析:第(1)题,依据概念可知,总人口数量=65 岁以上老
年人数量/65 岁以上老年人比例,据图中数据可计算出①曲
线符合。第(2)题,在上题基础上,分析①曲线反映的人口
与劳动年龄(15~64 岁)人口数之 比。如图示意 1980~2030 年我国 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的变化
趋势。读图回答(1)~(2)题。
(1)2015 年前后我国老年抚养比变化明显,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性别比例
B.医疗水平
C.教育程度
D.年龄结构
(2)随着我国人口抚养比的变化,2025 年后可能出现 ( )
新教材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一章人口与地理环境 知识点考点重点难点归纳总结
第一章人口与地理环境知识点总结第一节人口分布 (1)第二节人口迁移 (6)第三节人口容量 (12)第一节人口分布一、世界人口分布1.衡量:人口密度。
2.特点:极不平衡。
(1)表现①从世界上看:在占地球陆地面积10%的土地上,大约居住着世界90%的人口。
②从各大洲看:世界人口在各大洲的分布状况差异很大,亚洲占比最大。
③从各国看:目前,中国人口最多,其次为印度,13个国家人口超过1亿。
④从城乡看:总的趋势是城镇人口比例逐渐上升,乡村人口比例逐渐下降。
(2)规律世界人口集中分布在北半球中低纬度近海平原地区。
1.自然地理条件(1)气候:人口主要分布在温带和亚热带的湿润、半湿润地区。
(2)地形:人口主要分布在平原和丘陵地区,山区人口较为稀少。
(3)水资源: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很大。
一般来说,沿河、沿湖地区人口稠密,干旱地区的绿洲人口集中,农牧业发达。
(4)土壤:更多的是通过农业发展间接地起作用。
(5)矿产资源:开发吸引人口聚集。
2.人文地理环境包括经济、社会、历史、文化和科技等因素。
其中,经济因素对人口分布具有决定性影响。
(1)采集—狩猎社会和农业社会,人口分布表现出相对分散而均衡的特点。
(2)农业社会以后,人口分布格局呈现点、轴集中态势。
(3)国际贸易的发展,使海岸带人口变得稠密。
世界人口分布特点世界人口分布的基本特点是人口分布地区不平衡,人口稠密区绝大部分位于北半球中低纬度的近海平原地区。
其分布特点分析如下:[归纳提升]1.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当今世界的人口分布状况,是自然和人文两方面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1)自然地理条件综合思维:分析评价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包括自然地理条件和人文地理环境。
自然地理条件主要指气候、地形、水文、土壤、植被等。
其评价性语言是:凡气温适宜、降水适中、河湖众多、水源充足、地势低平、土壤肥沃的地区,人口数量多,人口密度大。
人文地理环境包括经济发展水平、交通、政治、科技、历史、宗教、军事等。
人口与地理环境知识点
人口与地理环境知识点
以下是 6 条关于人口与地理环境知识点:
1. 人口分布那可是跟地理环境有好大关系呀!你看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就像那大平原一样,多适合居住和发展呀,所以人口往往就比较密集。
就好比东北平原,那可是有好多人生活在那里呢!
2. 气候对人口的影响可太重要了!温暖湿润的地方多吸引人呀,谁不喜欢舒适的环境呢?像南方的一些城市,气候宜人,不就吸引了大量的人前往吗?难道不是这样吗?
3. 水资源也是关键呀!没水咋生活呢?像那些靠近大江大河的地方,水充足得很,人口也会相对较多。
就像黄河流域,孕育了多少生命和文明呀!这不是很明显的例子嘛!
4. 地形也在左右人口分布呢!山区交通不便,发展就会受限,人也就相对少一些。
可是平原就不一样啦,交通方便,发展机会多,人口自然就多起来啦。
你想想那些大山里和城市的对比,不就清楚了嘛!
5. 经济发展和人口也相互影响呢!经济发达的地区,就像有魔力一样,能吸引好多人去闯荡。
比如那些沿海的大城市,发展机会多,人们都趋之若鹜,这不是能很好地说明问题吗?
6. 环境的好坏对人口也有影响呀!污染严重的地方,人们可能就不太愿意待啦。
相反,环境优美的地方,谁不想去享受享受呢?那些生态好的小镇,不就挺让人向往的嘛!
我的观点结论:人口和地理环境真的是紧密相连,相互作用,了解这些知识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个世界上的人口分布和变化呢!。
地理人口专题试题及答案
地理人口专题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
A. 中国
B. 印度
C. 美国
D. 印度尼西亚
2. 人口密度是指()
A.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总人口数
B.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增长速度
C. 每平方公里的人口数
D.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减少速度
3. 以下哪个因素不是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
A. 气候
B. 地形
C. 政治制度
D. 水源
二、填空题
4. 根据联合国的数据,截至2021年,世界人口已超过 ________ 亿。
5. 人口增长过快可能会导致 ________、________、环境污染等问题。
三、简答题
6. 请简述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7. 描述一下城市化进程中可能出现的人口问题。
四、论述题
8. 论述人口老龄化对社会发展可能带来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答案:
一、选择题
1. A
2. C
3. C
二、填空题
4. 77
5. 资源短缺、就业困难
三、简答题
6. 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包括经济机会、战争与冲突、自然灾害、教育和医疗条件、家庭团聚等。
7. 城市化进程中可能出现的人口问题包括城市人口过剩、住房紧张、交通拥堵、社会安全问题、环境污染等。
四、论述题
8. 人口老龄化可能导致劳动力短缺、养老负担加重、医疗资源需求增加、经济增长放缓等问题。
解决策略包括提高退休年龄、鼓励生育、发展老年教育和娱乐、改善医疗保健系统、推动科技创新以提高生产效率等。
地理专题复习七 人口、资源和环境
地理专题复习七人口、资源和环境一、知识整合(一)人口1.发展中国家人口问题及对策(1)问题:人口增长过多过快,给资源和环境带来巨大压力,造成人均资源减少、就业困难、生活水平下降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等问题,制约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2)措施:实行计划生育,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
2.澳大利亚人口集中于东南部的原因(1)气候温和湿润,地形平坦,利于耕作。
(2)交通便利,多优良港湾,工业发达。
(3)欧洲殖民者最早到达这里,开发历史较早。
3.人口流向城市的影响(1)有利影响:①人口流动给城市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为城市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②促进了城市商业的发展,增加城市的收入;③改变城市的经济结构,为城市经济结构体制改革深化发展作出贡献;④促进城市第三产业发展;⑤促进城市周围地区的农、牧、渔、副业的发展。
(2)不利影响:①大量流动人口的涌入,增加城市的住房、交通等压力;②加剧城市的环境污染;③给城市的社会治安管理带来问题;④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
【例1】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与2000年的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10年增加7 390万人,年平均增长0.57%,比1990~2000年的年均自然增长率下降了0.5%。
这表明()A.计划生育将不再是我国的基本国策B.我国人口总数将呈明显减少趋势C.我国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继续得到有效控制D.统计数据出现了较大的错误(二)资源1.资源的类型(1)分类:可再生资源(土地、水、生物、气候等)和非可再生资源(矿产)。
(2)土地:耕地(水田与旱地)、林地、草地、建筑用地等。
(3)气候:光、热、水等。
(4)能源:根据形成分为来自太阳的能源(煤、油、气、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能)、来自地球内部的能源(地热和核能)、来自天体引力的能源(潮汐能)。
根据利用地位分为常规能源(煤、油、气等)和新能源(太阳能、风能、生物能、核能)。
高考地理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练习题含答案
考点29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考点热度★☆☆☆☆]一、知识整合1.环境承载力2.环境人口容量⑴实质:某地环境承载力的直接反响.⑵制约因素:资源、科技开展水平以及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等3.人口合理容量⑴实质: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提示]我国谋求人口合理容量的重要举措:限制人口数量,提升人口素质;开展科技,提升资源利用率, 使人口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二、重点考向考向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分析1.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及特点2.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关系最大的人口、经辨规模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区别内涵最大人口数量最适宜人口数量参考角度自然资源的承载力自然资源的承载力,经济、社会开展,消费水平意义生存开展人口数量大小共同点制约因素不确定,历史时期不同,制约因素发生变化,使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但在具体时期, 制约因素相对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对人口容量进行相对定量估计,即具有相对确定性环境人口容垃环境人口容置贾源状况、科技开展水平、经济兴旺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抱区开放程度祐度的人口、经济视模生活病费水平-410 -【典例引领】1 .青海、西藏的环境承载力远远低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主要原因不包括A.地势高、气候严寒 C.自然资源丰富2 .西藏的人口合理容量正在减小,原因可能是①消费水平迅速上升③青藏铁路的开通,增强了西藏与外界的联系A.①②④B.①③④ [答案解析]1. C 2. A 第1题,结合表中内容和西藏、青海地区的自然环境可知,该地区环境承载力小 的原由于海拔高、气候严寒,生态环境脆弱,生物资源少;自然资源丰富可以提升环境人口容量.应选C. 第2题,人口合理容量的影响因素要从消费水平、生态环境及地域的开放程度等方面考虑,开放程度越高, 人口容量越大,③错.应选A.-411 -B.生态环境脆弱 D.生物资源少②生产活动破坏了生态环境 ④自然灾害的增多 C.①②③D.②③④考点29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对点练习[考点冲关]不同地区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环境人口容量.以下图为不同因素在不同时期对应的人口规模变化图.读 图完成1〜2题.环境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能持续供养的最大人口数量,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以下图为某省区 环境人口容量“木桶效应〞示意图.读图,完成3〜5题.3 .图示省区环境人口容量主要取决于-412 -1 .甲、乙、丙、丁四个要素对应正确的选项是A.甲:自然资源B.乙:生活消费水平2 .要提升我国东部地区环境人口容量,可行的举措是A.扩大耕地面积B.加大住房建设C.丙:社会生产力D.T:人口迁入C.人口大规模迁出D.增强科技应用 A.矿产资源B.水资源 4 .推断该省区最可能是A.新疆B.湖北C. 土地资源 C.山东 5 .提升该省区环境人口容量的可行性举措是 A.大力开采地下水B.加快矿产资源开发C.提升植被覆盖率D.生物资源D.广东D.迅速扩大耕地面积以下图示意某个时期宁夏局部县级行政区的环境人口容量〔单位:万人〕.读图,答复6〜7题.105中6.影响图中宁夏各县级行政区环境人口容量的最主要因素是A.矿产资源B.淡水资源C.地形地势D.科技水平7.宁夏南部地区今后一段时间人口开展的正确做法是A.放宽生育政策,鼓励生育8.增加人口密度,接纳宁夏北部地区的移民C.垦荒拓耕,向宁夏东部地区迁入局部人口D.提升水资源利用率,同时向宁夏北部地区迁入局部人口兰州市地处黄土高原、蒙新高原、青藏高原三大高原的交界处,位于两山中间,黄河穿城而过.下表为兰州市人口容量总结表〔单位:万人〕.据此,完成8〜9题.测算方法适度人口容量最大人口容量基于国内生产总值311 338基于人均建设用地指标207 344基于生态环境标准227 3458.综合各种测算方法,兰州市适宜人口容量〔万人〕和最大人口容量〔万人〕分别是A. 311; 345B. 207; 344C. 227; 338D. 207; 3389.为增大人口容量,兰州市可采取的最有效举措是A.挖掘土地潜力,提升容积率B.治理污染,改善环境质量C.跳出河谷,开发新的城市用地D.开展科技,提升开放程度-413 -10.以下图是N、M两国人口年龄金字塔结构图,关于两类国家人口合理容量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年龄年龄A.N类国家因环境人口容量潜力大而人口增长快B.M类国家因人口数已超过环境人口容量而导致人口萎缩C.N类国家因资源十分丰富所以环境人口容量大D.M类国家因经济、科技兴旺所以环境人口容量较大我国西北地区海拔高,地势上下起伏,降水稀少、气候枯燥,植被大局部为荒漠,是目前我国沙尘暴的发源地.西北地区面积占全国陆地面积的30%,但人口只占全国的4%,同时西北地区经济开展较为落后. 分析材料答复11〜12题.11.有关西北地区环境承载力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西北地区面积广阔,矿产资源丰富,环境承载力应该很大B.西北地区地势起伏大,交通不便利,因此它成为环境承载力小的关键因素C.西北地区降水稀少,使得气候枯燥,植被为荒漠,因此,它成为环境承载力小的关键因素D.西北地区经济落后,社会开展落后,它是环境承载力大小的最关键因素12.有关西北地区合理人口容量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西北地区合理人口容量小,原因只在于自然条件恶劣B.西北地区合理人口容量小,原因在于自然条件因素,也有社会经济因素C.西北地区合理人口容量小,原因在于经济开展落后D.西北地区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都不好,因此它的合理人口容量会永远很小-414 -[直通高考]1. 〔2021•上海卷〕人口地理研究对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决策和开展具有重要意义.水资源和耕地资源是制约一个地区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根据下表数据,假设不考虑其他条件,我国四省中,人口容量最小的省份可能是甲省乙省丙省丁省水资源总量〔亿立方米〕778.5 914.3 283.4 1799.4耕地面积〔万公顷〕588.31 528.18 814.07 414.95A.甲省B.乙省C.丙省0.丁省〔2021•上海卷〕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能够容纳的享有合理生活水平的人口数量,由于地理位置与自然地理条件的差异,图示的四个市的人口容量也不同.2.有人口学家采用以下公式估算理论人口容量,理论人口容量=aXb/c,其中a为耕地面积,b为熟制,c 为每年人均粮食消费所需的耕地面积.假设图示四市耕地面积、年人均粮食消费量均大致相同,根据该公式估算,四市理论人口容量最大的是3.在各种自然资源中,对人口容量影响最为明显的是水资源.据以下图判断,四市中人口数量尚未到达人口最大容量的城市代码是A.①B.②C.③D.④A.①②is -B.②③C.①④D.③④-415 -[—| K尚心HUQ餐□人啕刑本.■[~~|人其正厩用东止整日人闾II:国展用【参考答案】[考点冲关]1.A 此题考查人口容量及其影响因素,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水平.据图可知, 甲、乙两因素与人口规模成正比,丙、丁两因素与之成反比.四个要素中,人口规模与资源成正比、与生活消费水平成反比、与人口迁入成正比、与人口迁出成反比、与社会生产力成正比应选A.2.D 我国东部地区人口密集,土地开发程度已经很高,扩大耕地面积和人口大规模迁出不现实;住房的建设对环境人口容量影响不大,反而会因占用耕地而使得环境人口容量减小;增强科技应用会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和生产效率,应选D.3.B 根据木桶理论,容量由短板决定.图示省区水资源能够供养的人口最少,相当于木桶的短板,环境人口容量主要取决于水资源,B对;其他资源较多,不是最主要制约因素,A、C、D错.应选B.4.C 该省区水资源短缺,矿产、土地、生物资源丰富,最可能是山东省,C对.新疆水资源、生物资源短缺,A 错;湖北、广东的水资源充足,B、D错.应选C.5.C 提升该省区环境人口容量的可行性举措是提升植被覆盖率,提升修养水源的水平,C对.大力开采地下水,会引发地面沉降等问题,A错;加快矿产资源开发、迅速扩大耕地面积不能促使水资源增加,会加快矿产资源枯竭,可导致土壤荒漠化加重,B、D错.应选C.6.B 宁夏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且从图中可以看出靠近黄河的城市环境人口容量相对较大,由此可以判断影响其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是淡水资源.应选B.7.D 宁夏南部受水资源短缺的影响,环境人口容量小,放宽生育政策,鼓励生育会导致人口过度膨胀,超出当地环境人口容量,对当地脆弱的生态造成破坏;从图中可以看出北部靠近黄河,水资源较为丰沛,环境人口容量较大,可以适当接纳南部的人口迁移;水资源是限制当地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而当地水资源的利用较为粗放,应提升水资源的利用率.应选D.8.D 根据“短板〞原理,兰州市适宜人口容量和最大人口容量分别是各测算方法的最小值.应选D.9.C 兰州市人口数量已远远超过最大人口容量,主城区已无潜力可挖;因而跳出河谷是兰州市未来开展的主要战略.应选C.10.D据图可以判断N为开展中国家,少年儿童所占比例大、人口增长迅速、人口压力大、环境人口容量小; M为兴旺国家,老年人所占比例大,由于人口增长缓慢,人口缩减,经济科技兴旺,故环境人口容量较大. 应选D.11.C资源是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西北地区降水稀少,使得气候枯燥,植被为荒漠,因此,它成为环境承载力大小的关键因素.应选C.12.B影响合理人口容量的因素很多,如资源的丰富程度、科技水平、经济兴旺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及消费水平等,西北地区环境人口容量小,原因在于自然条件因素,也有社会经济因素.应选B.[直通高考]1.C 影响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资源,尤其是资源的短板;丙省单位面积水资源量是最少的,因此丙省的人口容量最小.应选C.2.D 根据题目表达:理论人口容量=aXb/c,其中a为耕地面积,b为熟制,c为每年人均粮食消费所需的耕地面积.四市耕地面积、年人均粮食消费量大致相同,但是由北向南农作物由一年一熟变为两年三熟到一年两熟,④市熟制最高,人口容量最大.应选D.3.C 人均用水总量低于人均水资源总量的城市,说明人口数量尚未到达人口最大容量.结合图例信息,读图可知,四市中人口数量尚未到达人口最大容量的城市代码是①④.应选C.-416 -。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单元 人口与地理环境试题
第一单元 人口与地理环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18世纪产业革命后,世纪人口增长速度加快的原因是( )A.出生率升高B.死亡率降低C.死亡率升高D.出生率降低 2、关于人口增长速度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差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产业革命后人口增长最快 B.“二战”后人口增长最快C.经济发达国家或地区人口增长速度最快D.气候温暖湿润地区人口增长速度最快 3、有关人口增长加速阶段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具有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特征B.世代更替快C.人口年龄结构呈老龄化D.是第一次生产力大发展的结果 4、下图中所示a 国家可能是( )A.印度B.韩国C.美国D.英国 5、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根本原因是( )A.自然环境状况改善的结果B.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C.出生率明显降低造成的D.两次社会大分工及现代科学技术的进 6、下图中,与上图中阶段(4)一致的是()A B C D.不能确定 7、有关人口老龄化问题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发达国家普遍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的问题 B.人口老龄化会导致社会劳动力的不足 C.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的问题D.鼓励生育、接纳海外移民可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不利影响 8、决定人口数量多少的主要因素是A.死亡率B.出生率C.自然增长率D.人口密度9、人口低速增长阶段的主要特征是“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形成这种特征的主要原因是A. 文化教育的发展和社会、家庭观念的转变B.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C. 国家人口政策D.农业的丰收 10、关于人口迁移概念的理解,正确的说法是( )A .凡人口在两地区间的空间移动,均称为人口迁移B .参与国际旅游属于人口迁移范畴C .我国大学生赴欧美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属人口迁移D .属人口迁移范畴的迁移人口,其空间移动距离在1000千米以上 11、在人类社会早期,影响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是( )A .自然条件B .经济条件C .自然灾害D .河流变迁 12、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都是人口迁入地的是( )A .欧洲B .拉丁美洲C .北美D .非洲 13、当前发展中国家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是( )A .农村到城市B .城市到农村C .农村到农村D .城市到城市 14、下列现象属于人口流动的是( )A .三峡库区移民B .“安史之乱”引发我国北方人民大规模南迁C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民工流”D .老城区的拆迁户乔迁新居 15、关于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正确的叙述是( )A .人口迁移是影响气候的重要因素B .人口迁移对迁出地利大于弊。
一轮复习 人口与地理环境
拉丁美洲 由人口迁入地区变为迁出地区 亚洲和非洲 仍然是人口的迁出地区
二、人口流动 1、概念
通常是指因工作、学习、旅游、探亲等原因或短 期离开原居住地外出活动,而不变更户籍(不改变定 居地)的人口移动现象。包括周期性流动(季节流动) 和往返流动(每日流动)。
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是人口移动的两种基本形式
一、世界人口的分布
世界人口分布主要规律:世界人口分 布不均匀,具体表现在:
* 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人口分布较稠密; * 沿海地区人口分布较稠密;
* 平原、低地人口分布较稠密;
问题:1.读上图找一找人口分布密集的地区,这些地区主要在哪里? 2.试运用所学知识解释这些地区人口稠密的原因。
人口分布密集的地区主要有: 1.
影响 人口迁移的 主要因素
社会 经济 因素
政治 因素
政策 政治变革 战争
人口迁移基本原因:人口、生活资料在地
区、数量上的不平衡,以及生存环境的差别。
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人口迁移的基本原因是不同地区的人口和生活资料在 数量上的不平衡,地区的生存环境有很大差别。 气候 1、自然 环境因 淡水 逐水草而居是人类早期最基本的迁移方式 素对人 土壤 口迁移 的影响 矿产资源 在矿产资源基础上形成的工业城市
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人类的生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源状况,资源 越多,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当然越多。
哪些因素影响了环境人口容量?
重要制约因素 ——科技发展水平:
(正相关)
科技水平的提高,必然带来人类获取和利用资源
在手段、方法等方面的改变,从而带来环境人口容量
的变化。
哪些因素影响了环境人口容量?
地区开放程度越高,外部资源和其他条件、技术利用 的就越多,其环境人口容量就会比封闭时大很多。如 日本。
专题八 人口与地理环境(测试)(教师版) 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专题八人口与地理环境测试卷时间:7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共25*2分)(23-24高三上·云南楚雄·期中)在老龄化和流动迁移活跃的双重推动下,老年流动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异地养老与家属随迁是两类典型的老年人口流动原因。
异地养老指老年人离开原本的居住地,流动到另一地区,明确以养老为目的的流动方式;家属随迁指以照顾孙辈为主要目的而流入子女家庭所在地。
这两类老年群体在迁入地的居留意愿存在一定差异(如表)。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异地养老家属随迁城市规模人数占比1%居留意愿/%人数占比1%居留意愿/%小城市18.480.512.658.0中等城市9.888.49.271.0大城市43.878.033.869.0特大及超大城市28.184.844.467.81.总体来看,异地养老的老年群体在迁入地的居留意愿高于家属随迁老年群体,其主要取决于()A.自身消费观念B.迁入地医疗条件C.自身经济能力D.迁入地人口政策2.异地养老群体中,流入特大及超大城市的居留意愿比流入中等城市的低,可能是因为()①特大及超大城市定居成本高②特大和超大城市人均资源少③中等城市亲朋好友多④部分中等城市环境质量好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3.为提升老年人在迁入城市的居留意愿,建议()A.全面放开老年人群体落户条件B.创造适合老年人的就业创业机会C.推动城市之间养老服务共建共享D.禁止用社会资金发展养老产业【答案】1.C2.D3.C【解析】1.由材料可知,异地养老指老年人离开原本的居住地,流动到另一地区,明确以养老为目的的流动方式,可推断选择异地养老的老年群体通常自身收入水平较高,思想观念较为开放,能够接受在自己所喜欢的异地养老定居,C正确;家属随迁受家庭等观念影响大,与消费观念关系不大,A错误;异地养老迁入的城市也有不同的等级类型,未必医疗条件都比原住址好,B错误;迁入地的人口政策不会区别对待异地养老和家属随迁这两种类型的老年人,D错误。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模块二第一单元人口与地理环境第二讲人口迁移学案含解析鲁教版
第二讲人口迁移一、人口的迁移与流动(1)概念:人口在地区之间迁出或迁入,而发生居住地的永久性或长期性改变的人口移动现象。
(2)世界人口迁移的阶段划分及特点:阶段影响因素特点人类社会早期(原始社会)自然条件经常迁移流动古代农业社会土地开垦、逃避灾荒、战乱、宗教迫害等15~19世纪地理大发现、新航线开通与殖民主义扩张由“旧大陆”流向“新大陆”,由已开发地区向未开发地区迁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兴城市的出现,旅游业的兴起,政治避难,地区经济差异等永久性定居移民比例减少,迁移形式趋于多样化[名师注解]【记】人口迁移是指一段时间内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一般具备三个条件:【注1】每年春节期间,我国大量的“民工流”不属于人口迁移。
“民工流”虽然在地理空间上发生了位置变动,但绝大多数人的居住地并没有发生“长期性”或永久性改变。
【注2】在影响人口迁移的诸多因素中,经济因素往往起主导作用。
在某种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
(3)国际难民与环境移民:2.人口流动(1)概念:因某种原因临时或短期离开原居住地外出活动,而不变更户籍的人口移动现象。
(2)主要形式:民工流和外籍劳工。
,二、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及其影响1.人口迁移的原因(1)最主要原因: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别。
(2)其他原因:地区间距离、国家政策、文化背景等。
2.人口迁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对环境的影响:①迁出地:缓解当地的人地矛盾。
②迁入地:会对自然和生态环境产生深刻的影响。
(2)对社会经济的影响:①建立起一批以移民为主体的国家。
②促进了经济发展。
③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考点一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主旨把握]1.主要因素:经济因素(表现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2.其他因素(1)自然环境因素(气候、地形、水和矿产资源等),有时自然灾害也会起作用。
(2)社会文化因素(文化教育、婚姻家庭、宗教信仰等)。
(3)政治因素(国家政策、政治变革、战争等)。
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人口与环境 专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
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人口与环境专题练习题汇编一、单选题百度人口热力图是对手机用户地理位置数据进行密度分析处理后,用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热力度并在地图上可视化,某区域热力度越高,表示人口越密集。
某课题组对2019年4月某一周武汉市中心城区的百度人口热力图进行赋值得到热力值最大的区域(高热区),绘制了该周中心城区工作日和周末休息日高热区面积随时间的变化图,如下图所示。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工作日9:00~10:00中心城区高热区面积快速增大,主要是因为人口( )A.从工业区向住宅区聚集B.从休闲区向办公区聚集C.从住宅区向办公区聚集D.从商业区向住宅区聚集2.中心城区高热区面积变化表明,工作日较休息日( )A.高度聚集时间更长B.高热区面积峰值出现时间更晚C.晚出晚睡特征明显D.商业娱乐功能中心使用强度大下图示意2000—2016年我国某地区流动人口数量变化。
据此完成问题。
3.上图表示的地区最有可能是( )A.京津唐都市圈B.川渝地区C.广东地区D.江浙地区4.2000—2016年,人口流动导致该地区农业( )A.种田大户增多B.种植结构复杂化C.机械化率下降D.田间管理精细化下图表示人口密度与海拔、降水量的关系示意图。
完成下面小题。
5.下列关于两图的解读,正确的是( )①左图中的纵坐标为海拔,右图中的纵坐标为人口密度②两图的纵坐标都为人口密度③左图中的横坐标为海拔,右图中的横坐标为年降水量④左图中的横坐标为年降水量,右图中的横坐标为海拔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6.据图推断正确的是( )A.随海拔升高,人口密度均匀递减B.随着年降水量减少,人口密度均匀增加C.自然环境条件影响人口密度分布D.人口密度分布与气候条件最密切7.下列关于图中各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图中A点可能位于青藏高原②图中C点可能位于四川盆地③图中E点可能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④图中D点可能位于东北平原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人口的分布状况受自然和人文两方面多种因素影响。
初中地理《人口》专题复习专题辅导
初中地理《人口》专题复习一、专题概要1.重点:世界和中国人口增长情况。
人口分布特点。
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密度的计算。
人口增长带来的问题、如何控制、控制的目标等。
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问题。
2.难点: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人口增长带来的问题等。
3.热点:人口增长的特点、分布的特点。
人口增长问题、迁移问题等。
4.要点:人口增长特点、分布特点、迁移、计算、人口问题等。
二、知识结构(一)人口增长1.1999年10月12日世界人口达到()亿;2000年我国人口达到()亿。
2.18世纪以前人口增长的速度十分(),18世纪以后,尤其是20世纪以后人口增长的速度才大大(),预计到2050年世界人口将达到()亿。
中国人口在1578年以后迅速增长,特别是()年以后,人口直线增长,20世纪末人口增长的速度(),这是()政策实施的结果。
(二)人口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率-人口()率。
人口密度=人口数量/这些人口所在面积(三)人口分布1.不管是中国还是世界人口分布上的最大特点就是分布()。
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区在欧洲、亚洲()、南部、北美洲东部。
中国人口分布东多西少。
2.在自然条件较差的地方人口就稀少。
(四)人口迁移从农村迁往城市:原因是城市里有更多更好的发展机会,有较好的()条件,较好的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条件,农村人多地少生活困难。
(五)人口问题1.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交通堵塞、居住条件差、就业困难、饥饿贫困等。
控制人口的措施是实行(),使人口的增长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2.人口增长过慢带来的问题:()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社会上用于老年人养老、退休的费用增加,老年人生活孤单困苦。
三、典型例题例1下列关于世界人口增长的说法,正确的是()A.人口增长得越快越好B.人口增长得越慢越好C.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D.人口的增长是不可控制的〈解析〉本题从表面上看是说人口的增长,实质是考查由于人口增长带来的人口问题方面的知识。
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专题《人口与地理环境》高频选择题50题及解析
专题13 人口与地理环境精选高频考题50题·选择题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分析,澳大利亚人口集中分布在()A.中部平原B.西部高原C.大分水岭D.东南沿海2.影响该国人口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A.地形B.气候C.河流D.资源【答案】1.D 2.B【解析】1.澳大利亚的东南沿海地区,气候适宜,海陆交通便利,开发历史悠久,矿产丰富,因此,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部南部沿海地区,D正确;中部平原和西部高原地区气候较干旱,人口分布较少,AB错误;大分水岭处地势较高且起伏较大,地形条件差,人口分布较少,C错误。
故选D。
2.南回归线穿过澳大利亚的中部地区,澳大利亚有大面积的热带沙漠气候,在澳大利亚的东南沿海地区主要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适宜人口居住,所以说决定澳大利亚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是气候因素,B正确;地形、河流、资源对人口分布也有影响,但不是澳大利亚人口分布最主要的因素,排除ACD。
故选B。
【点睛】澳大利亚人口地域分布不平衡,约90%人口分布在自沿海至内地的120千米沿海岸范围;其他地区人口稀少。
悉尼、墨尔本、珀斯、布里斯班、阿德莱德等十几个城市集中了全国人口的70%。
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我国人口数量及人口容量进行了预测,表中内容为一些学者的预测数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表中反映的我国人口合理容量是()A.约8~9亿B.约15~16亿C.15.1或16.6亿D.约14~15亿4.下列不属于影响我国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是()A.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B.国家人口政策C.科技水平和消费水平D.地区开放程度【答案】3.A 4.B【解析】3.人口合理容量是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的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我国人口合理容量是依小康消费水平最适宜供养的人口数量,应是约8亿~9亿,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高考地理知识点之人口城市和环境
高考地理知识点之人口城市与环境考点归纳一.人口的增长与问题1.世界人口发展的概况:<1>自人类出现的最初二、三百万年间,人口增长非常缓慢。
<2>18世纪工业革命后,人口的发展速度大大加快。
<3>二战以后,人口迅猛增长,出现了"人口爆炸"。
<4>70年代以来,由于许多国家实行控制人口增长,人口增长速度出现下降的趋势。
2.世界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①发展中国家,以亚洲,非洲,拉美的国家为代表,由于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进步等使人口出生率提高,死亡率下降,人口增长很快;②欧洲,北美洲等发达国家,由于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等原因,人口增长缓慢,有些国家的人口已停止增长或负增长。
3.我国的人口增长:我国历来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由于人口基数大,所以既使很小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也会有很大的人口数量的增加。
1997年我国人口约有12.6亿人。
占世界总人口数的22%左右;自70年代以来,国家实行计划生育,人口增长速度有所下降,但每年净增加人口仍有1400万人之多。
4.人口增加引起的社会问题:人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
人口的发展要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相适应,同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由于人口过快增长,自然资源大量浪费,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给人类社会带来许多问题。
二.人口的分布1.世界人口的分布:世界人口的分布极不平衡,<1>从大洲看:亚洲人口最多,占一半以上,亚洲连同非洲和拉丁美洲,那么占世界人口的70%以上。
<2>从地区看:人口最密集的地区是东亚、南亚、西欧和美国东北部队;世界上人烟稀少的地区是北美和亚洲的高山和寒冷地带,撒哈拉、中亚和澳大利亚的沙漠地带,亚马孙河,刚果河流域的湿热地带,南极洲印度尼西亚,巴西、俄罗斯、日本、孟加拉国、尼日利来和巴基斯坦。
2.我国的人口分布:我国地域广大,各地区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差别大,人口的地区分布也不平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范围越小,人口 密度越真实反映 人口分布
天津分街镇人口密度图
北半球中低纬度人口数量多
降水适中地区人口密度大
平原地区人口数量多
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恒河平原人口密集
古代文明发祥地都源起于河流的中下游两岸
自然因素(气候、地形、水源等)对人口分布 有巨大影响,但它只是提供了人口分布的可能性。 自然条件相同的地区,因为人文条件的不同,人口 数量会有显著差异。
涉及人口部分的题目多以示意图、区域图为载体,考查获取、解 读信息的能力,以及不同类型地理数据之间、地理数据与地理图表之 间的转换能力。
复习时要强化对图表信息获取能力、解读能力及分析社会现象 能力的提升。
二、课标解读
课标要求
行为条件
1、运用资料,描述人口分布、迁移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并结合实例,解释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 2、理解世界人口问题及其影响,形成正确的人口观。 3、理解我国的人口政策
(2019)12.(18 分)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宁夏中南部一些地区气候干旱,资源贫乏,生态环境恶劣。为了使当地居民摆 脱贫困,政府采取了“生 态移民”的举措,将部分贫困人口迁至本自治区北 部。 (3)安置“生态移民”的迁入地应具备哪些条件?(6 分)
•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是两个不同而又有密切联 系的概念。
• 区域资源环境对人口数量的支持能力是有一个的如限度(或阈值)的。人 口数量如果超越这一限度,就会造成资源和环境问题。
• 人类社会要持续发展,就应该追求达到“人口合理容量”这目标。 • 区域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是计算区域可承载人口规模的重要参数。 • 人类可以通过自然资源贸易、技术进步、经济发展等努力,区域人口容
• 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生产力水平不同,社会产方式不同,人口分布 的特点也不同。农业社会以个体业生产为主,人口主要分布在农业发达地 区。工业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得到空前发展,工业占据主导地位,工业企业 集中在城镇,导致人口向城镇聚集。在一些工业发达的地区,形成了人口
密集的城市带。
变化
• 经济发展水平影响着人口分布的状况。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
更好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
题。
概念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人口合理容量
某区域在既定的对外联系,经 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既定的对外联系、经
济技术水平、社会文化条件下, 济技术水平、社会文化条件下,人们要达
由本地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的 到健康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不妨碍后代生
短板所决定的人口规模。
活质量的人口规模。
地 促进商品流通和经济的发展。促进第三产业 压力以及公共设施的负担和城市
的发展。
管理的难度。
促进城市化。有利于不同地区文化交流
迁 加强了与外界社会的经济、科技、文化等联 人才外流,劳动力不足,从而
出 系,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影响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地 缓解当地人地矛盾,保护生态环境。
出现儿童抚养、老人赡养问
素质问题
结构问题 如老龄化问题
数量问题
人口问题
人口增长问题
迁移问题
人口 问题
如城市化问题
人口问题
• 人口问题包括人口的数量问题、素质问题、结构问题、迁移问 题等。
• 人口数量过多和增长过快及其带来的影响,是我国这个人口大 国的首要的人口问题。
• 目前从我国人口问题的实际出发,人口老龄化问题(结构问题) 和城市化问题(迁移问题)也成为人口问题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估算的角 从自然资源和环境的角度估算
度
的 最大 抚养人口数量
根据现有的消费水平,参照可预见的生活及生 产力水平、资源储量和消费量变动情况,估算 的 最适宜 的人口规模
意义
体现的是人口生物学意义上的 体现了人口“发展”层面上的意义,更具有现
“生存”,是一个警戒值
实意义,是一个合理值
大小关系 某一地区的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大于) 人口合理容量
劳动力、兵源不足;青壮年、社会福利负 担过重
题 解决人口问 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完善 采取鼓励生育的政策,接纳来自海外的移民
题的途径 社会保障体系
四、典例剖析
例1人口分布
右图表示H市人口密度在15年间的变化。读图回答下题。
(2015天津文综,6,4分)结合图
中信息推断,该市人口状况发
生的变化是( )
• 人口分布,主要是指人口数量在不同尺度区域的分布状况,而 不同尺度的区域,可以选择全球尺度和国家尺度等。
• 人口分布的状况可以用人口密度表示。 • 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是多元的,自然地理条件、地表长期积累
的人类建造、历史事件等。如自然条件影响人口分布,自然条 件优越的地区,平原地区、沿江沿海地区,人口密度比较大。
口问题。从我国人口问题的实际出发,人口老龄化问题(结构问题)和城市化 问题(迁移问题)也成为人口问题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 理解我国的人口政策:人口数量多,出现老龄化,对我国社会经济环境形成 巨大压力。
人口 与
环境
人口数量 人口增长变化 人口分布 人口迁移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人口合理容量 人口问题
口分布的两个特点。
攀枝花市人口统计图
能力要求: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 解题过程;读图提取有效信息,迁入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区和西区,北部和南部以祖籍人口为主, 迁入人口少。从人口总量和区域面积整体看,西区和东区人口密度大,其他区域人口密度较小。
答案:人口密度差异大(人口分布不均); 1965年后迁入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区和西区,其他区域迁入人口少。
1 因素、景 人口 人口
问题
德国 观 分布 年龄
一
和美 1 二 结构
国人
2
口分
布
二
人口 迁移 原因 一
人 人 人 人 人口
口 口 口 口 迁移
分 增 迁 分 原因、
布 长、移、 布 人口
描 人 人 描 迁移
述 口 口 述 迁入
1 流 迁 一 地条
动移
件1
影原
一
响因
1 1一
一
“一”综合题;“1”选择题;“人口”干扰项
人口迁移(人口变换常住地的空间移动) • 从空间来看,有国内人口迁移和国际人口迁移。 • 从时间来看,人类不同历史阶段人口迁移的特征不同,早期的人
口迁移主要受自然环境的影响;现代的人口迁移则主要受经济发 展水平的影响。 • 根据“推拉理论”,可以将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分为两类:“推力 因素”和“拉力因素”。前者将人口从本区域向外推,后者将人 口吸引到本区域。自然、社会、经济、文化与推力和拉力均有关。 推力和拉力取决于人们对一个区域的价值判断。
高三复习
人口与地理环境
天津市第四十一中学 宋瑛
一、考情探究 二、课标解读 三、知识构联 四、典例剖析
一、考情探究
• 人口是人文地理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是高中生学习人 文地理基础的起点。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为学习聚落、 产业、交通运输、环境与发展提供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
• 人口、资源、环境、发展关系中,人口是关键因素。 • 人口与资源环境这一对矛盾中,人口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 地球的资源环境到底可以承载多少人口?
人口持续增长直到超过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最终将因 饥荒、疾病、污染、资源耗竭导致人口大量减少,最后使得 人口回落到接近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水平。在这种情況下。区 域资源环境承载力有可能因为大范围的环境破坏而变得更低。 換言之,如果不阻止对区域资源环境的破坏,区域可能无法 支持它原本可容纳的人口。
三、知识构联(结构化关联)
人
口 问
劳动力
题
世界人口分布的基本规律:世界人口分布不平衡,人口稠密区绝大 部分位于北半球中低纬度的沿海平原地带。
亚洲人口分布图
“胡焕庸线”直观地展 示出中国东南部人口榈 密、西北部人口稀疏的 状况。当时,这条线东 南部面积占全国陆地面 积的43.7%,人ロ占全 国总人ロ的94.4%;西 北部面积占全国陆地总 面积的56.3%,人ロ仅 占全国总人ロ的5.6%。
在后工业化时代,生产增长更多地依靠科技进步。例如:机器人的广泛使 用,降低了对廉价劳动力的依赖;交通运输条件的不断改善,使人口更多地向 消费地、交通运输枢纽和科技创新中心聚集。
突飞猛进的科学技术,大幅度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越来越多的劳动力从 繁重的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打 エ,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从乡村向城市汇集,人口空间分布表现 为从分散到集聚。
A.西北部人口增加的数量最多
B.全市人口密度增加
C.市中心的人口密度有所降低 D.东部人口增长较慢
H市人口密度变化示意图
B
例2人口分布
[2018天津文综,13(3),6 分]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攀枝花市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 随着矿产资源的开发,由乡村 发展起来的工业城市。 据图中信息,概括攀枝花市人
距离因素 自然灾害因素 气候因素 资源因素 生态环境因素 自然因素
人口迁移影响因素 人文因素
个人意愿 战争因素 经济因素 政治因素 社会文化因素
人口迁移的影响
人口迁移对迁入地与迁出地产生的影响
有利影响
不利影响
迁 人才流入,节约教育和培训费用。
大量人口迁入,增加了就业
入 提供大量廉价的劳动力,缓解劳动力短缺。 、住房、交通、教育、环境等的
人口基数大,出生率较低,老龄化;一孩——二孩
天津近年地理高考试题相关部分统计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人 人口 人 环境 人口 人口 人口
种 分布 种 人口 迁移 增长 增长
分 社会 分 容量、统计 变化 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