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的产生实验报告单之欧阳学文创编之欧阳家百创编
授权管理十大案例之欧阳学文创编之欧阳家百创编
![授权管理十大案例之欧阳学文创编之欧阳家百创编](https://img.taocdn.com/s3/m/94643fc8c281e53a5902ff0e.png)
授权管理十大案例欧阳家百(2021.03.07)今天,在企业管理当中出现者种种的问题,方方面面的,挤压着我们,如何从中突围?如何轻松面对职场,应对管理?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如何从之前的企业案例中得到启发,著名领导力培训专家谭小芳老师总结了授权管理十大案例:一、谈管理者授权某公司某车间岗位设置如下:车间主任一名;工人若干名。
车间主任,大学本科学历,29 岁,正规院校相关专业的毕业生。
工作态度端正,尽职尽责,管理有思路,外围员工也认为这个车间的工作尚可。
但是,本车间人员却始终不能认可这位主任,甚至与他格格不入,对他一肚子意见,车间整体工作受到阻碍。
通过调查了解,虽然这位主任吃苦耐劳,工作尽心尽力,但是员工最不满意的地方,即他的管理方法上存在的一些问题——授权问题。
这位主任在日常工作中大事小事,事必躬亲,有什么工作不知道安排布置,而是自己干,惟恐出现差错,过分强调了基层管理人员“身体力行”作用,弄得工人倒手足无措。
不知道授权,导致形成了“领导干,工人看”的局面,造成了员工一致的抵抗情绪。
从以上案例中,可以看出一个简单的问题,作为管理人员,要给自己一个合理的定位,根据自己的管理需要,恰当的授权可以促进工作进步,如果不懂得授权,反而会影响工作。
管理是一门学问,而授权是管理中的艺术,是通过别人来实现自己目标的艺术。
作为一名管理者,尤其是高层管理者,若想真正通过下属实现你的预期目标,唯一要做的就是学会授权。
据有关材料显示,在中国,至少有80%以上的管理者不懂得授权。
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他们看来,下属的能力永远不如自己,授权给他们惟恐把事情办砸,所以大事小事,事必躬亲,整天忙得不亦乐乎,成效却不甚显著,甚至会遭到下属的反对或抵触。
二、没有自由的信息,就没有授权管理在AES公司的业务发展部经理是一名叫做Flora Zhou的人,在去年被任命为公司在越南的业务负责人,他当时正汇总各种意见准备向越南政府投标——该项目涉及到向越南某个地区提供大约700M 瓦的电力,合同期为20年。
产生声音的实验报告
![产生声音的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4fb2b8d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9a.png)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声音的产生原理;2. 掌握观察声音产生的方法;3. 分析不同物体振动产生声音的特性。
二、实验器材1. 音箱;2. 麦克风;3. 录音笔;4. 线路连接线;5. 电脑;6. 玻璃杯;7. 橡皮筋;8. 小锤子;9. 钢尺;10. 纸张;11. 水盆;12. 蜡烛;13. 橡皮擦。
三、实验步骤1. 观察音箱发声:将音箱打开,观察音箱振动情况,并用麦克风录制音箱发出的声音。
2. 振动发声实验:将橡皮筋固定在玻璃杯上,用小锤子敲击橡皮筋,观察玻璃杯振动情况,并用麦克风录制发出的声音。
3. 钢尺振动发声实验:将钢尺一端固定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用手指弹击钢尺,观察钢尺振动情况,并用麦克风录制发出的声音。
4. 纸张振动发声实验:将纸张揉成团,用力扔出,观察纸张振动情况,并用麦克风录制发出的声音。
5. 水盆振动发声实验:将水倒入水盆中,用手指敲击水面,观察水面振动情况,并用麦克风录制发出的声音。
6. 蜡烛振动发声实验:点燃蜡烛,用橡皮擦轻轻摩擦蜡烛火焰,观察火焰振动情况,并用麦克风录制发出的声音。
7. 分析实验数据:将录制到的声音分别进行播放,观察不同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特性。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观察音箱发声:音箱在播放音乐时,振动情况明显,录音中可以听到音箱发出的声音。
2. 振动发声实验:橡皮筋、钢尺、纸张、水面、蜡烛火焰振动时,均能产生声音。
其中,橡皮筋和钢尺振动产生的声音较为明显,纸张和水面振动产生的声音较小,蜡烛火焰振动产生的声音最微弱。
3. 分析声音特性:不同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具有不同的特性。
音箱发出的声音音量大,音质较好;橡皮筋和钢尺振动产生的声音音质较高,但音量较小;纸张、水面和蜡烛火焰振动产生的声音音质较低,但音量较大。
五、实验结论1.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2. 不同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具有不同的特性;3. 观察声音产生的方法可以通过麦克风录制声音,并进行分析。
六、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通过观察音箱、橡皮筋、钢尺、纸张、水面、蜡烛火焰等物体振动产生声音的过程,了解了声音的产生原理。
音的产生实验报告
![音的产生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a3ace7f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712267e.png)
一、实验目的1. 理解声音的产生原理。
2. 掌握声音传播的条件。
3. 通过实验验证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二、实验原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通过介质(如空气、水、固体)传播,最终被耳朵接收。
声音的音调由振动的频率决定,而响度则与振动的振幅有关。
三、实验器材1. 扬声器2. 音频播放器3. 纸盆4. 真空罩5. 电铃6. 抽气机7. 音叉8. 乒乓球9. 刻度尺10. 固体(如桌子)11. 手机四、实验步骤1. 观察扬声器发声将扬声器连接到音频播放器,播放一段音乐。
观察扬声器纸盆的振动情况,并用纸盆接触纸片,观察纸片的跳动情况。
2. 声音传播的介质将扬声器放入真空罩中,逐渐抽出罩内空气,观察电铃的响度变化。
3. 声音的产生原理敲击音叉,用乒乓球接触音叉,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情况。
4. 响度与振幅的关系用不同大小的力敲击音叉,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高度变化。
5. 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将手机调至震动模式,用手机拨打实验者的电话,将手机放在固体(如桌子)上,观察固体的振动情况。
五、实验现象1. 扬声器播放音乐时,纸盆不断振动,纸片跳动明显。
2. 真空罩内抽出空气后,电铃的响度逐渐减弱。
3. 敲击音叉时,乒乓球被弹开,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4. 用不同大小的力敲击音叉,乒乓球被弹开的高度不同,说明响度与振幅有关。
5. 手机放在固体上时,固体振动明显。
六、实验结论1.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无法传播声音。
3. 响度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4. 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
七、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注意安全,避免误伤。
2. 实验过程中保持安静,避免外界干扰。
3. 观察现象时,注意观察细节,以便得出准确结论。
八、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声音的产生原理和传播条件。
实验结果表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传播需要介质,响度与振幅有关。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注意保护听力,避免长时间处于高噪音环境中。
声母、韵母、音序表之欧阳学文创编之欧阳家百创编
![声母、韵母、音序表之欧阳学文创编之欧阳家百创编](https://img.taocdn.com/s3/m/8587555acc22bcd127ff0c47.png)
1、声母:23个
欧阳家百(2021.03.07)
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y w
2、整体认读音节:16个
zhi chi shi ri zi ci si yi wu yu ye yue yuan yin yun ying
3、韵母:24个(其中——单韵母:6个,复韵母:9个,前鼻韵母:5个,后鼻韵母:4个。
)单韵母:6个复韵母:9个
a o e i u üai ei ui ao ou iu ie üe er
前鼻韵母:6个后鼻韵母:9个
an en in un ün ang eng ing ong
4、音序字母表:26个(同英文26个字母写法一样,读法不同。
)
Aa Bb Cc Dd Ee Ff Gg Hh Ii Jj Kk Ll Mm Nn Oo Pp Qq
Rr Ss Tt Uu Vv Ww Xx Yy Zz
注:音序指音节的第一个字母的大写。
音节是指整个拼音(包括声母、韵母以及声调)。
﹡例:①山shān音序:S 音节:shān ②安ān音序:A 音节:ān
汉字偏旁名称
二画
偏旁名称例字偏旁名称例字偏旁名称例字二二字头元云亏八八字头分公兮亠点横水京高夜十十字头支南真人人字头今伞全冫两点水冷次准
三画
四画
五画
六画
七画
八画以上。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实验报告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481cd7b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96.png)
3.纸屑开始“跳动”,可以听到。
步骤
成绩
12Βιβλιοθήκη 34实验结论:
声音是由物体的产生的。
自由发挥
自由发挥:
正确填写
报 告
2)用橡皮锤敲击音叉。(2分)
3)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2分)
4)在鼓面上撒些纸屑,用橡皮锤用力敲击鼓面,观察现象并记录结果。(2分)
5)自由发挥1分钟 (贴近主题即可)。(1分)
6)正确填写实验报告。(1分)
7)整理实验器材。(1分)
观察到的现象:
1.用橡皮锤敲击音叉,叉股开始,音叉发出了声音。
三年级科学实验——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实验报告
探究实验操作测评报告单
学校 _____________ 四年级_____班 学生姓名___________
组号测评时间月____日
实验名称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实验仪器
及 药 品
音叉、橡皮锤、盛有水的容器、鼓,纸屑等。
实验步骤:
1)检查实验器材是否齐全并向测评老师报告结果。(1分)
声音的产生实验报告单
![声音的产生实验报告单](https://img.taocdn.com/s3/m/1d3e6cfbe518964bce847c97.png)
学校
唐城小学
年(班)级
四年级
实验小组
教师
元淑霞
课题
声音的产生
实验名称
声音产生的原因
实验目的:探究声音的产生的原因
实验器材:尺子、小鼓、鼓槌、豆粒尺子,另一手弹拨。
3.在鼓面上放几颗豆粒,用鼓槌把鼓敲响,观察现象。
4.空瓶里放些细盐,吹瓶口。
年月日
5、整理实验器材。
实验现象:1.弹拨钢尺,手有(麻麻)的感觉,尺子在(上下颤动);不弹拨,尺子(不发声,振动停止),手没有(麻)的感觉。
2.鼓槌敲鼓,发出声音,鼓面上豆粒(上下跳动),不击鼓,鼓不发声,豆子也不(会跳)。
3.吹瓶子发声时,瓶中的盐会(上下跳动),不吹(不响),盐(不会上下跳动)。
实验结论: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有振动就有声音;振动停止,声音就消失。
2020年声音的产生实验报告单(实用)
![2020年声音的产生实验报告单(实用)](https://img.taocdn.com/s3/m/15b93dd4a300a6c30d229f9c.png)
声音的产生实验报告单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月日
学校年(班)级
级
班
实验
小组
教师课题7 声音的产生
实验名称声音的产生
实验目的:探究声音的产生的原因
实验器材:去掉盒盖的空纸盒、橡皮筋、小鼓、鼓槌、豆粒、音叉、烧杯、水
实验步骤:1.检查实验器材是否齐全。
2.把橡皮筋紧绷在去掉盒盖的空纸盒上,用手随意拨动橡皮筋,使它发出声音,观察现象。
3。
在小鼓鼓面上放几颗豆粒,用鼓槌把鼓敲响,观察现象。
4.安装好音叉,用鼓槌敲击音叉,观察现象;敲击音叉后用手握住音叉,感受一下;再次敲击音叉后,用音叉接触水面,观察现象。
5。
得出实验结论。
6。
整理实验器材。
实验现象:1。
拨动空盒上的皮筋,发出声音,皮筋在( ).
2.鼓槌敲鼓,发出声音,鼓面( ),豆粒上下跳动。
3.敲击音叉后发出声音,音叉在( ),用手握住音叉,有( )的感觉;音叉接触烧杯水面,有( )溅起。
实验结论:声音是由( )产生的. ...谢阅...。
声音是怎么产生的
![声音是怎么产生的](https://img.taocdn.com/s3/m/7452d91c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32.png)
研究 的物 体
不发声
发声时观察到的现象
时物体 的状态 听到得 看到的
摸的感 受
发声时物 体的状态
我的结论
小鼓
静止 咚咚声 鼓面上下颤动 麻、痒 鼓面在振动 鼓声是有鼓面的 振动产生的
钢尺
静止 嗡嗡声 钢尺上下抖动 麻、痒 钢尺在振动 钢尺发声是由钢 尺的振动产生的
橡皮筋
静止
嘣嘣声 皮筋左右晃动 麻、痒
2、再请敲鼓的同学和摸鼓的同学互相交换, 体验感受。
3、完成鼓声是如何产生的实验报告单。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实验报告单
研究 的物 体
不发声
发声时观察到的现象
时物体 的状态 听到得 看到的
摸的感 受
发声时物 体的状态
我的结论
小鼓
静止 咚咚声 鼓面上下颤动 麻、痒 鼓面在振动 鼓声是有鼓面的 振动产生的
钢尺
(3)认真观察实验现象,互相交流,填写实 验报告单。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实验报告单
研究 的物 体
不发声
发声时观察到的现象
时物体 的状态 听到得 看到的
摸的感 受
发声时物 体的状态
我的结论
小鼓
静止 咚咚声 鼓面上下颤动 麻、痒 鼓面在振动 鼓声是有鼓面的 振动产生的
钢尺
静止 嗡嗡声 钢尺上下抖动 麻、痒 钢尺在振动 钢尺发声是由钢 尺的振动产生的
振动一旦停止, 声音 也就停止了。
声音的世界
风儿呼呼,是空气在振动; 流水哗哗,是河水在振动; 蜜蜂嗡嗡,是翅膀在振动: 青蛙呱呱,…… 心跳咚咚,…… …… ,…… 啊,声音!正听,说一说
闭上眼睛静静听录音,然后说说你 听到了那些声音。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我们的猜想:
声音的产生实验报告单.
![声音的产生实验报告单.](https://img.taocdn.com/s3/m/43236f66ed630b1c58eeb511.png)
学生实验报告单
学校班级姓名组序实验名称声音的产生
实验目的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
实验器材空纸盒橡皮筋小鼓鼓槌、塑料小球(豆粒)、音叉、水槽、烧杯、水、气球
1、检查实验用品是否xx
2、把橡皮筋紧绷在去掉盒盖的空纸盒上,用手随意拨动橡皮筋,使它发出声音,观察现象。
实验步骤
3、在小鼓鼓面上放一部分塑料小球(豆粒),用鼓槌把鼓敲响,观察现象
4、安装好音叉,用槌敲击音叉,观察现象;敲击音叉后用手去握住音叉,感受一下;再次敲击音叉后,用音叉接触水面,观察现象
5、将气球吹满气,突然松手,观察现象;再把气球吹满气,松手时,用手捏住气球口的一半,感受一下
6、得出实验结论。
7、整理实验器材
实验现象
1、拨动空盒上的皮筋,发出声音,皮筋在振动
2、鼓槌敲鼓,发出声音,鼓面振动,塑料小球(豆粒)上下跳动
3、敲击音叉后发出声音,音叉在振动用手握住音叉,有发麻的感觉;音叉接触烧
杯水面,有水珠溅起
4、
4、吹满气的气球,松手时有声音,气球口在振动实验结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声音的产生实验报告单
![声音的产生实验报告单](https://img.taocdn.com/s3/m/456ccf9b2af90242a995e51c.png)
实验现象:
1、发“啊······”时,喉部(),终止发音,喉部()。
2、敲击音钹发声,音钹(),停止振动,音钹()。
实验结论:声音是由于( )产生的。有振动就有声音;振动停止,声音就消失。
年月日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校
唐城小学
年(班)级
四年级
实验小组
教师
元淑霞
课题
声音的产生
实验名称
声音产生的原因
实验目的:验证声音是有振动产生的。
实验器材:钹()
实验步骤:1.检查实验器材是否齐全。
2、用手摸喉部,发出“啊······”的声音。终止发音后,你有什么变化?
3、敲击音钹,然后轻轻按住,你有什么感觉,为什么?
声音的产生实验报告单
![声音的产生实验报告单](https://img.taocdn.com/s3/m/3a017178a32d7375a417806a.png)
4.安装好音叉,用鼓槌敲击音叉,观察现象;敲击音叉后用手握住音叉,感受一下;再次敲击音叉后,用音叉接触水面,观察现象。
5.得出实验结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6.整理实验器材。
实验现象:1.拨动空盒上的皮筋,发出声音,皮筋在( )。
2.鼓槌敲鼓,发出声音,鼓面( ),豆粒上下跳动。
3.敲击音叉后发出声音,音叉在( ),用手握住音叉,有( )的感觉;音叉接触烧杯水面,有( )溅起。
实验结论:声音是由( )产生的。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月日
学校
年(班)级
级班
实验小组
教师
课题
7 声音的产生
实验名称
声音的产生
实验目的:探究声音的产生的原因
实验器材:去掉盒盖的空纸盒、橡皮筋、小鼓、鼓槌、豆粒、音叉、烧杯、水
实验步骤:1.检查实验器材是否齐全。
2.把橡皮筋紧绷在去掉盒盖的空纸盒上,用手随意拨动橡皮筋,使它发出声音,观察现象。
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实验报告之欧阳文创编
![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实验报告之欧阳文创编](https://img.taocdn.com/s3/m/7c8bf7c552d380eb63946dbc.png)
组别
八年级班
第组
时间
组员
实验目的
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
实验
器材
开水、冷水、烧杯、温度计
实验
步骤
1测量开水的温度和冷水的温度.
2观察体温温度计和常温温度计的不同,从而决定了各自不同的使用方法
你想到了哪些不同?
3同样的度数为什么有不同的度数为什么?读数偏大还是偏小,能找出规律吗?
观察到
的现象
或结论
1测量之前要做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
指导
教师:
王典晏
评定等级
探究声音能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的实验报告
班级
组别
八年级班
第组
时间
组员
实验目的
声音能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
实验
器材
空盒、喇叭、小纸屑、电池、音叉、薄膜板、支架、小锤
一对简单的绳电话
实验
步骤
1、喇叭与薄膜板相距约3CM,电池连接到喇叭上并做通断操作,是喇叭纸盘不断振动发声,观察吊在薄膜面上的小乒乓球在动吗?
2测量时,要注意哪些事项?
3如果不是垂直读数度数会如何变化?
归纳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
指导
教师:
王典晏
评定等级
探究蒸发、升华与凝华的实验报告
班级
组别
八年级班
第组
时间
组员
实验目的
蒸发是否吸热、升华与凝华的现象
实验
器材
酒精、烧杯、温度计、一套碘升华与凝华实验器材
实验
步骤
一、1将温度计置于空气中,记下读数
2烧杯中倒入酒精,将温度计插入酒精中,记下读数。
3温度计在酒精中取出后读数怎样变化?最低温度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欧阳家百(2021.03.07)
年月日
学校
年(班)级
级班实验小组教师来自课题7声音的产生
实验名称
声音的产生
实验目的:探究声音的产生的原因
实验器材:去掉盒盖的空纸盒、橡皮筋、小鼓、鼓槌、豆粒、音叉、烧杯、水
实验步骤:1.检查实验器材是否齐全。
2.把橡皮筋紧绷在去掉盒盖的空纸盒上,用手随意拨动橡皮筋,使它发出声音,观察现象。
3.敲击音叉后发出声音,音叉在( ),用手握住音叉,有()的感觉;音叉接触烧杯水面,有()溅起。
实验结论:声音是由( )产生的。
3.在小鼓鼓面上放几颗豆粒,用鼓槌把鼓敲响,观察现象。
4.安装好音叉,用鼓槌敲击音叉,观察现象;敲击音叉后用手握住音叉,感受一下;再次敲击音叉后,用音叉接触水面,观察现象。
5.得出实验结论。
6.整理实验器材。
实验现象:1.拨动空盒上的皮筋,发出声音,皮筋在()。
2.鼓槌敲鼓,发出声音,鼓面(),豆粒上下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