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大污染控制微生物学真题名词解释
哈尔滨工业大学污染控制微生物学2006真题
![哈尔滨工业大学污染控制微生物学2006真题](https://img.taocdn.com/s3/m/3a66141ecc175527072208b1.png)
9.饮用水中大肠菌群数常用的检测方法有(
1. 厌氧产酸段将大分子有机物转化成有机酸的微生物类群 (A) 发酵细菌群 (B) 产氢产乙酸细菌群 (C) 同型产乙酸细菌群 (D) 产甲烷细菌 2. 若在对数期某一时刻测得大肠杆菌数为 1.0×102cfu/ml,经 400 分 钟培养后增至 1.0×109 cfu/ml,那么该菌的代时为多少分钟? (A) 17 (B) 19 (C) 21 (D) 23 3. 供氧不足时产生有机酸的主要原因
一、名词解释(20 分,每题 2 分) 1、生长因子 2、细菌的特殊结构 3、辅酶 A 6、基因重组 7、遗传密码 10、葡萄糖效应 二、填空(20 分,每空 1 分) 1.霉菌产生的无性孢子有( 子。 2.细胞膜的主要化学组成是( 3.一分子丙酮酸完全氧化可产生( )和( )。 )分子二氧化碳和 )、( )、( )和节孢 4、糖酵解 5、赤潮 9、温和性噬菌体 8、生态平衡
哈 尔 滨 工 业 大 学
第 1 页 共 4 页
二○○六年硕士研究生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污染控制微生物学
报考专业:环境科学与工程、市政工
程
题纸上,并标明题号。答在试题上无效。
题号 分数
一 20
二 20
三 5
四 50
五 15
六 20
七 20
总分 150 分
(
)分子 ATP。 )时期产生 。
4.细菌的荚膜通常在生长曲线上的(
第 2 页 共 4 页
5.原核生物能量产生的部位在( 位在( 和( )。
),而真核生物能量产生的部 )、( )。 )和( )。 )和( ), )、
6.按培养基的用途可分为:基础培养基、( )。 )、( 7.实验室常用的灭菌方法有( 8.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 病毒的检测方法是( 三、单选题(5 分,每题 1 分) )。
哈工大污染控制微生物学历年期末考试题
![哈工大污染控制微生物学历年期末考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08c82814cfc789eb162dc802.png)
哈工大 2003 年 春 季学期污染控制微生物学试卷(A )一、 填空(0.5分×30)1. 微生物一词并非( )的专用名词,而是指所有( )、( ),一般须借助光学显微镜甚至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的低等生物的( ),包括病毒、( )、( )、( )以及( )和( )等。
2. 无论是动、植物病毒或噬菌体,其增殖过程基本相同,大致分为( )、( )、( )、和( )等连续几个阶段。
3. 微生物数量的测定可以采用:显微镜计数法、( )法、()法和( )法等。
4. 原核微生物基因重组的主要方式包括( )、( )和( )。
5. 有机废水的厌氧生物处理,主要依靠( )、( )、()和()等四大类群微生物作用完成的。
试题:班号:姓名:6. 组成RNA的碱基包括()、()、()和()等四种。
7. 有机废水厌氧生物处理中,常见的产酸发酵类型有()、()和()等三种。
二、术语解释(2分×10)1. 异染粒2. 菌胶团3. 培养基4. 固有酶与适应酶5. 呼吸链6. 生态位7. 性状8. 生物修复技术9. Hfr菌株10. 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三、问答题(5分×6)1.微生物的基本特点有哪些?。
2. 在自然环境中,细菌为何带负电?3. 微生物的营养类型及其比较。
4. 无氧呼吸与发酵的区别。
5. 分子遗传学的中心法则。
6. 厌氧生物处理工程中,非产甲烷菌和产甲烷菌的相互关系。
四、实验题(8分×2)1.大肠杆菌和产气肠杆菌都属正常肠道细菌,请设计试验对两者进行区别鉴定。
2.说明革兰氏染色的基本原理及主要操作步骤。
五、综合题(10分)根据微生物群体生长规律,采取怎样的措施可以缩短污泥接种后的迟缓期,以加速废水生物处理系统的启动过程。
六、讨论题(9分)谈谈水体自净对污水处理的指导意义。
2003年秋季污染控制微生物试题A答案二、填空(0.5分×30)1. 微生物一词并非(生物分类学上)的专用名词,而是指所有(形体微小)、(结构较为简单),一般须借助光学显微镜甚至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的低等生物的(统称),包括病毒、(原核生物)、(真菌)、(单细胞藻类)以及(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等。
(完整版)污染控制微生物课后题答案
![(完整版)污染控制微生物课后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ea744d5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d3.png)
(完整版)污染控制微⽣物课后题答案第⼀章绪论1、何谓微⽣物?微⽣物有何特点?微⽣物⼀词并⾮⽣物分类学上的专⽤名词,⽽是指所有形体微⼩单细胞的,或个体结构较为简单的多细胞,甚⾄⽆细胞,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甚⾄电⼦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的低等⽣物的通称。
微⽣物类群⼗分复杂,其中包括不具备细胞结构的病毒,单细胞的细菌和蓝细菌,属于真菌的酵母菌和霉菌,单细胞藻类和原⽣动物、后⽣动物等。
微⽣物具有个体微⼩,分布⼴泛;种类繁多,代谢旺盛;繁殖快速,易于培养;容易变异,利于应⽤特点。
2、何谓原核微⽣物和真核微⽣物?⼆者有何区别?凡是细胞核发育不完全,仅有⼀个核物质⾼度集中的核区,不具核膜,核物质裸露,与细胞质没有明显的界限,没有分化的特异细胞器,只有膜体系的不规则泡沫结构,不进⾏有丝分裂的细胞成为原核细胞,由原核细胞构成为微⽣物称为原核微⽣物。
反之,凡是具有发育完好的细胞核,有核膜,有⾼度分化的特异细胞器(如线粒体、叶绿体、⾼尔基体),进⾏有丝分裂的细胞成为真核细胞,由真核细胞构成的微⽣物称为真核微⽣物。
3、概述微⽣物在环境污染控制中的作⽤。
a、在给⽔⼯程中的应⽤⽔中往往存在致突变污染物,这些物质可以利⽤微⽣物检测出来。
另外,藻类⼤量滋⽣时会堵塞给⽔⼚的滤池,并会使⽔中带有异味和增加⽔的⾊度和浊度等,因此,在给⽔⼯程中应尽可能出去这些微⽣物,以提供符合标准的⽣活饮⽤⽔和⼯业⽣产⽤⽔。
同时,也可利⽤⼯程菌形成固定化⽣物活性炭,来消除⽔中的微量有机物;利⽤微⽣物⽣产⽣物絮凝剂,取代⽆机和有机絮凝剂,以进⼀步提⾼⽔质、b、在排⽔⼯程中的应⽤可以利⽤各种微⽣物的分解作⽤,对废⽔中的污染物进⾏降解和转化,使之矿化且使⽔中的重⾦属得以适当转化。
另外,在受污染⽔体的⽣物修复技术中,微⽣物起着极为重要的作⽤。
c、在⼟壤净化中的作⽤⼟壤环境⽇益恶化,被我污染的⼟壤通过对地下⽔和地表⽔形成⼆次污染和经⼟壤-植物系统由⾷物链进⼊⼈体,直接危及⼈体健康。
6哈工大考研 污染控制微生物本科课堂讲义
![6哈工大考研 污染控制微生物本科课堂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d671f34af242336c1eb95e96.png)
生物小分子合成生物大分子
合成代谢
新
需要能量
物
陈
质
代
能量代谢
代
谢 分解代谢 释放能量
谢
生物大分子分解为生物小分子
特点:生化反应的系列过程;温和条件;调节能力。
微生物的产能方式有多种,能量也有多种,如电能、化 学能、机械能、光能等。而能量的去向大致分为三部分: ①以热的形式散失;②供合成代谢用;③暂时贮存于ATP
微生物的酶和酶促反应
只有活化能大于能阈的分子才有可能发生反 应。
在同一反应中,有催 化剂参与能降低生成过渡 状态分子的能阈,从而所 需的活化能比无催化剂参 与的要少,所以很容易生 成过渡状态分子。酶的作 用就在于降低反应活化能 催化剂的作用示意图 阈,使反应沿着活化能阈 较低的途径迅速进行。
微生物的酶和酶促反应
微生物的酶和酶促反应
①大多数酶存在于细胞内,在细胞内起催化作用,这类酶 称为胞内酶。存在于细胞外的酶称为胞外酶。胞外酶能透过细 胞膜,作用于细胞外面的物质,主要催化复杂的有机大分子水 解为简单的小分子,从而易于被微生物吸收利用。这类酶为水
②大多数微生物的酶的产生与底物存在与否无关。这类在 微生物体内始终都存在着的相当数量的酶,称为固有酶。在某 些情况下,例如,受到了某种持续的物理、化学因素影响或某 种生物存在,微生物会在体内产生出适应新环境的酶,这种酶 称为诱导酶。诱导酶的合成机制信息贮存于细胞DNA中,但其 合成将受操纵子调控。诱导酶的产生在废水生物处理中具有重
污染控制微生物学
第六章 微生物的代谢
新陈代谢是指生物有机体从环境中将营养物质 吸收进来,加以分解再合成,同时将不需要的产物 排泄到环境中去,从而实现生物体的自然更新的过 程。它是生物的最基本特征之一,包括合成代谢和
2016年哈尔滨工业大学875污染控制微生物学考研真题
![2016年哈尔滨工业大学875污染控制微生物学考研真题](https://img.taocdn.com/s3/m/2d38ede5168884868762d6bb.png)
2016年哈尔滨工业大学875污染控制微生物学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
1、TCA循环
2、基因工程
3、米氏方程
4、菌胶团
5、竞争排斥原理
6、水体自净
7、基团转位
8、水华
9、生态位宽度10、限制因子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细菌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和()
2、氧化还原酶包括()和()两种
3、细菌细胞壁内层壁的成分为(),外层壁的成分是()
4、细菌代时最稳定的时期是()
5、常用的湿热灭菌法有()、()和()
6、硝化细菌能利用的碳源是()
7、细菌的营养物质有()、()、()和()
8、化能异养型微生物的产能方式有()和()
9、分离细菌常用的方法有()、()和()
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60分)
1、生物膜法的微生物原理
2、抑制剂降低酶促反映速率的原理
3、说出放线菌产生孢子的两种方式
4、分析种内竞争和种间竞争哪个更剧烈
5、说出细菌形状的表达规律
6、活性污泥进入内源呼吸期的原因
7、废水中污染物经处理的去向
8、厌氧生物处理的主要微生物类群和功能
9、溶解氧对曝气池中污染物的去除有什么影响
10、铁细菌的营养方式
四、实验题(15分)
筛选出用于石油污染海洋的生物修复菌剂
五、论述题(10分)
分析微生物为什么先降解结构简单的有机物
六、综述题(25分)
讨论地表水中外源污染物可能的来源及生物防控措施。
2014哈工大环境工程考研专业课875污染控制微生物学(回忆版)
![2014哈工大环境工程考研专业课875污染控制微生物学(回忆版)](https://img.taocdn.com/s3/m/4b5ed9ba856a561252d36fc9.png)
2014哈工大环境工程考研专业课875污染控制微生物学(回忆版)
一、名词解释(20,每题2分)
1.鉴别培养基
2.连续培养
3.生态平衡
4.顶级群落
5.PCR
6.生态位
7.呼吸链
8.辅酶
9.高斯原理10.氨化作用
二、填空题(20,每空一分)
1.藻类生活所用的碳源(),能源()
2.植物性病毒和噬菌体的核酸分别是(),()
3.实验室用温度杀菌和消毒的方法有(),(),(),()
4.米门方程式的表达式:()
5.异养型微生物在整个生态循环中的作用是()
6.细胞膜的化学组成(),()
7.细菌的全数计数法有(),(),()
8.一对氢分别可与一分子的NADH和FADH生成(),()ATP
9.在分类上,细菌属于()界,酵母菌属于()界,剑水蚤属于()界
三、简答题(60分)
1.竞争性抑制剂对酶抑制的作用机理
2.活性污泥的那个阶段对于处理废水是有利的
3.简述水体自净的作用机理
4.举例说明互生作用
5.细菌生长曲线在迟缓期有什么特点
6.细胞壁的化学组成及其生理功能
7.淀粉的分解代谢途径
8.为什么厌氧生物处理工艺的碳氮比要比好氧工艺高
9.促进扩散及其特点
10.铁细菌的营养方式及其在给水处理中的应用
四、试验(15)
划线分离纯化培养细菌的过程及其注意事项
五、论述题(10)
简述生物量对废水处理生态系统的效能与作用
六、综述题(25)
用微生物生态学原理和微生物生理学原理解释说明驯化能够提高生物性能。
2021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微生物学专业《微生物学》期末试卷B(有答案)
![2021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微生物学专业《微生物学》期末试卷B(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0a107cc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9d.png)
2021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微生物学专业《微生物学》期末试卷B(有答案)一、填空题1、根据鞭毛的数目和着生位置,可将有鞭毛的细菌分为五类,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2、一般地说,动物病毒的核酸类型以______和______为主,植物病毒以______为主,噬菌体以______居多,而真菌病毒则都是______。
3、乙醛酸循环中的两个关键酶是______英文缩写是______和______英文缩写是______,它们可使______和______等化合物源源不断地合成______,以保证微生物正常合成的需要。
4、在用曲法对微生物进行固体培养时,根据培养容器和规模的不同,可把它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形式。
5、蕈菌从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方面来考察,证明它是典型的微生物,其大型子实体相当于其他真菌的______。
6、微生物在其体制等方面具有一系列的优势,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
7、1971年,McCord和Fridovich提出了一个关于厌氧菌氧毒害机制的______学说。
其根据是厌氧菌缺乏______酶,一般也缺乏______酶,因此易受______等的毒害。
8、在菌种资源开发中,筛选菌种的四个步骤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9、限制性酶的命名是根据分离出此酶的______而定的,即取______的第一个字母和______的头两个字母组成3个斜体字母加以表示,遇有株名,再加在后面。
如果同一菌株先后发现几个不同的酶,则用罗马数字加以表示。
10、具有免疫原性和反应原性的抗原称为______,具有______而没有______的抗原称为半抗原。
二、判断题11、鞭毛和细菌的须(菌毛)都是由蛋白质构成,因此两者具有相同的生理功能。
哈工大污染控制微生物学历年真题汇总
![哈工大污染控制微生物学历年真题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1ebe42c049649b6648d74749.png)
污染控制微生物学一、名词解释03: 共代谢二次生长曲线生态位分离菌胶团生物修复裂解量生长因子CoA 氧化磷酸化生态平衡04:质粒菌胶团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灭菌消毒与防腐水华代时中心法则竞争排斥原理酶巴斯德效应05:营养缺陷型NAD PCR 顶级群落基因重组限制因子双名法菌落发酵操纵子06:生长因子细菌的特殊结构辅酶A 糖酵解赤潮基因重组遗传密码生态平衡温和噬菌体葡萄糖效应07:无氧呼吸中体呼吸链指示生物生态位溶原性酶的活性中心生物修复自净容量限制因子08:氧化磷酸化孢子与芽孢裂解量无氧呼吸载体蛋白生态演替基因工程生态幅呼吸与发酵同型分裂09:二次生长现象肽聚糖生长因子连续培养温和型噬菌体顶级群落诱变育种生态位分离电子传递体系内含颗粒10:内源呼吸放线菌呼吸链硫酸盐呼吸基因转位生态位操纵子质粒菌落一步生长曲线11:巴氏消毒法连续培养调节基因异染颗粒溶原性细胞耐性定律同化容量致育因子酶的辅因子竞争性抑制剂13:富集培养基操纵基因异形胞诱导契合学说耐性定律生长因子分批培养蚀斑检验法辅酶A 移码突变14:鉴别培养基连续培养生态平衡顶级群落PCR 生态位呼吸链辅酶高斯原理氨化作用二、简答题031,生物脱氮的原理2,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度有什么影响3,水体自净的过程4,废水处理后污染物的去向5,基因突变的原理6,微生物的营养类型及划分的依据7,生态系统的构成及其中微生物的作用8,脂肪有氧代谢的途径9,举例说明拮抗作用10,配制培养基应遵循哪些原则041,比较呼吸与发酵的异同2,为什么微生物在含多种有机物的环境中有时会出现二次生长现象3,利用操纵子模型说明诱导酶是怎样产生的4,什么是基因重组?基因重组可通过什么方式实现5,生物除磷的基本原理6,生物修复技术的优点7,通常培养条件下细菌表面带哪种电荷,为什么?8,厌氧生物处理中,产酸菌与产甲烷菌的关系9,总结微生物运输营养物质的方式及特点10,微生物有哪些特点051,矿质营养对微生物生长的作用2,同一有机污染物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降解有哪些异同3,分析水体富营养造成藻类大量繁殖后,为什么溶解氧反而下降4,铁细菌在给水处理系统中可能造成的危害5,细胞膜的化学组成及生理功能6,生物脱氮的微生物学原理及主要的微生物类型7,基因工程的主要操作过程8,为什么选用大肠杆菌作为生活饮用水细菌卫生指标之一9,细菌纯培养生长曲线与活性污泥增长曲线的异同10,抑制剂对酶的活性有哪些抑制作用061,比较霉菌与放线菌有哪些异同2,为什么细菌表面带负电荷3,生物脱氮的基本原理4,烈性噬菌体的增值过程5,酶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6,微生物的营养类型及划分依据7,微生物突变的机理8,产甲烷菌的生理特征9,生物修复技术有哪些局限性10,水体自净的过程1,水源水中藻类的生长需要什么条件2,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在细胞结构上有什么区别3,主动运输的过程及特点4,抑制剂对抑制作用的原理5,三羧酸循环的生物学意义6,为什么抗生素对细菌的生长有抑制作用7,描述DNA结构模型8,原生动物在废水处理中的作用9,举例说明微生物之间的正相互作用关系10,细菌纯培养生长曲线对活性污泥系统的运行有什么指导意义081,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区别2,底物浓度与酶促反应速度的关系3,为什么湿热灭菌法的效果优于干灭菌法4,解释由于反硝化作用引起二次沉淀池效果变差的原因5,铁细菌的营养方式及在输水管线中的危害6,发生赤潮的微生物原理7,细胞壁的化学组成与生理功能8,配制培养基应遵循那些原则9,举例说明废水生化处理系统中的竞争关系10,诱变育种的主要过程091,微生物的特点2,抑制剂对酶抑制作用的机理3,病毒的特点4,解释无氧条件下有机污染物去除率较低的原因5,分析有些污染物难以生物降解的原因6,引起胡库藻类爆发的微生物学原理7,细胞膜的化学组成及生理功能8,霉菌的繁殖方式9,分析在废水生化处理系统中的竞争关系及可能导致的结果10,分析氧化塘生态系统的结构101,荚膜的化学组成及生理功能2,酶作用的基本原理3,矿质营养对微生物生长的意义4,同一种有机物在好氧和厌氧条件下转化的异同5,为什么有机物缺乏会影响TN的去除6,利用生态学原理说明制定废水排放标准的原因7,细菌为何出现二次生长现象8,为何要考虑废水中BOD:N:P的比例9,比较细菌纯培养生长曲线和活性污泥增长曲线的异同10,噬菌体在基因重组中的作用1,原生动物的营养方式2,分析氧化塘的工作原理3,生物除磷的原理4,分析富营养化水体生态系统的演替规律5,氧化还原电位对微生物生长有什么影响6,引起DNA突变的原因7,细胞壁的化学组成与生理功能8,放线菌的繁殖方式9,举例说明在废水生化处理系统中的竞争关系10,解释二次生长现象131.细胞壁的化学组成及功能2.生物膜的工作原理3.除磷的原理4.非竞争性抑制剂和竞争性抑制剂的异与同5.霉菌的繁殖方式6.PH 对于微生物生活生存有什么影响7.分心说明为什么有机物共同氧化途径是TCA 循环8.微生物在稳定期时有什么特点9.举例说明生物群落中的正相互关系10.好氧生物处理污染物的准话率和厌氧处理的哪个高,分析说明原因141.竞争性抑制剂对酶抑制的作用机理2.活性污泥的那个阶段对于处理废水是有利的3.简述水体自净的作用机理4.举例说明互生作用5.细菌生长曲线在迟缓期有什么特点6.细胞壁的化学组成及其生理功能7.淀粉的分解代谢途径8.为什么厌氧生物处理工艺的碳氮比要比好氧工艺高9.促进扩散及其特点10.铁细菌的营养方式及其在给水处理中的应用。
(完整word版)哈尔滨工业大学污染控制微生物课后习题总结,推荐文档
![(完整word版)哈尔滨工业大学污染控制微生物课后习题总结,推荐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c60207a65901020206409c40.png)
作业习题绪论1.何谓微生物?本学科的研究对象包括哪些?2.何谓原核微生物和真核微生物?二者有何区别?3.微生物有何特点?4.简述本学科的发展简史。
第一章1.什么是细菌细胞的基本结构和特殊结构?2.细菌细胞各部分结构的化学组成和生理功能?3.革兰氏染色的主要过程和机理。
4.什么是菌胶团?菌胶团的功能有哪些?5.为什么细菌表面带负电荷?6.放线菌由哪几种菌丝构成?各种菌丝的功能?7.放线菌的繁殖方式。
8.鞘细菌、滑动细菌、蓝细菌的形态及营养方式。
9.水华(赤潮)是怎样形成的?10.什么是菌落?细菌、放线菌的菌落有什么区别?第二章1.酵母菌的形态和结构?2.霉菌的形态和结构?3.比较霉菌和放线菌有哪些异同?4.影响藻类生长的因素有哪些?5.原生动物的营养方式?水处理中有哪些常见的种类?6.酵母菌、霉菌、落类、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在污染物治理中的作用?第三章1.什么是病毒?病毒有哪些特点?2.病毒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特点。
3.噬菌体的增殖过程?4.什么是烈性噬菌体?什么是温和性噬菌体?5.裂解量的含义,怎样通过一步生长曲线计算裂解量?6.影响病毒存活的因素有哪些?第四章1.微生物需要哪些营养物质?这些类营养物质在微生物细胞内的作用是什么?2.微生物运输营养物质的方式有哪几种?3.微生物有哪几种营养类型,它们的划分依据是什么?4.什么是培养基?配制培养基应遵循哪些原则?5.按照培养基的用途可分为哪几种培养基?第五章1.简述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的关系。
2.什么是酶?酶有哪些特点?3.酶分为哪几类?什么是全酶、辅酶和酶基?4.转移氢的辅酶有哪几类?5.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有哪些?6.底物浓度与酶促反应速度的关系曲线对废水的生化处理有什么指导意义?7.化能异养型微生物产能代谢的方式有哪些?它们之间的根本区别是什么?8.分析葡萄糖在有氧呼吸过程中能量的产生。
9.三羧酸循环的生理意义?10.硝酸盐呼吸、硫酸盐呼吸、碳酸盐呼吸的底物和产物分别是什么?11.硝化细菌和硫细菌获得能量的方式?12.糖类、脂类、蛋白质有氧代谢的途径。
污染控制微生物学期末试题
![污染控制微生物学期末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cc0daa05eff9aef8941e0638.png)
哈工大2003 年秋季学期污染控制微生物学试题一、填空(0.5分×30)1. 微生物一词并非()的专用名词,而是指所有()、(),一般须借助光学显微镜甚至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的低等生物的(),包括病毒、()、()、()以及()和()等。
2. 无论是动、植物病毒或噬菌体,其增殖过程基本相同,大致分为()、()、()、和()等连续几个阶段。
3. 微生物数量的测定可以采用:显微镜计数法、()法、()法和()法等。
4. 基因重组的主要方式包括()、()和()。
5. 有机废水的厌氧生物处理,主要依靠()、()、()和()等四大类群微生物作用完成的。
6. 组成RNA的碱基包括()、()、()和()等四种。
7. 有机废水厌氧生物处理中,常见的产酸发酵类型有()、()和()等三种。
二、术语解释(2分×10)1. 异染粒2. 菌胶团3. 培养基4. 固有酶与适应酶5. 呼吸链6. 生态位7. 性状8. 水体自净9. Hfr菌株10. 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三、简答(5分×6)1.微生物的基本特点有哪些?。
2. 在自然环境中,细菌为何带负电?3. 微生物的营养类型及其比较。
4. 无氧呼吸与发酵的区别。
5. 分子遗传学的中心法则。
6. 厌氧生物处理工程中,非产甲烷菌和产甲烷菌的相互关系。
四、实验(5分×2)1.大肠杆菌和产气肠杆菌都属正常肠道细菌,请设计试验对两者进行区别鉴定。
2.说明革兰氏染色的基本原理及主要操作步骤。
五、综述题(15分)采取怎样的措施可以缩短污泥接种后的迟缓期,以加速废水生物处理系统的启动过程。
/item.htm?id=12409379225六、自由发挥题(10分)谈谈水体自净对污水处理的指导意义。
2019 年污染控制微生物学考研真题及答案整理
![2019 年污染控制微生物学考研真题及答案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3e464856d5bbfd0a78567313.png)
2019 年污染控制微生物学考研真题作者:天才少年备注:141分上岸前辈亲自整理,绝对超值一、名词解释(每题3 分,共30 分)1、质粒是指独立于染色体外,存在于细胞质中,能自我复制,由共价闭合环状双螺旋DNA 分子所构成的遗传因子。
2、限制因子生境中各种生态因子并不是孤立地发挥作用,而是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从而构成一个综合体,但对于一个特定生境,在诸因子中,必有一个或几个因子在特定条件下起主导作用,即该因子的改变将影响微生物个体的生长、繁殖似及引起生物种群或群落的改变,这种因子可称为限制因子3、厌氧锈蚀作用金属与水溶液相接触的表面会生成生物膜。
由于生物膜内微生物的存在及其生命活动而引起的腐蚀称为微生物腐蚀。
由硫酸盐还原菌引起的微生物腐蚀叫做厌氧锈蚀。
4、生态位分离在特定环境中,不同的种群在同一环境中共存时,必须有各自不同的实际生态位,从而避免了种群长期而激烈的竞争,并有利于每个种群在生境中进行有序而有效的生存。
5、温和性噬菌体当噬菌体侵染细菌后细菌不发生裂解而能继续生长繁殖,这种反应称为溶原性反应,这种噬菌体称为温和性噬菌体。
6、固有酶和适应酶大多数微生物的酶的产生和底物的存在与否无关。
这类在微生物体内始终都存在着的相当数量的酶,称为固有酶。
在某些情况下,例如,受到了某种持续的物理、化学因素影响或某种生物存在,微生物会在体内产生出适应新环境的酶,这种酶称为诱导酶。
7、基因重组基因重组就是指两个不同性状的生物细胞,其中一个生物细胞中的基因转移到另一个生物细胞中,并与这个细胞中的基因进行重新排列。
8、生物修复利用生物特别是微生物催化降解有机物,从而去除或消除环境污染的一个受控或自发进行的过程,称为生物修复。
9、R菌落和S菌落S-菌落:光滑R-菌落:粗糙,菌落又称为群落,集落,是指将细菌接种到固体培养基中,由于单个细胞在局部位置大量繁殖,形成肉眼可见的细菌群体,叫做菌落。
S型细菌的菌体知有多糖构道成的荚膜;R型细菌的菌体无多糖构成的荚膜。
2013哈工大污染控制微生物学真题名词解释
![2013哈工大污染控制微生物学真题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48245e0a0740be1e650e9a28.png)
哈工大历年真题总结一、名词解释1.共代谢:2.双名法:由两个名字组成的命名方法,即一个物种的名字,是由它所属的属名后面加上种名形容词所组成的(属名+种名)3.菌落:将细菌接种在固体培养基中,由于单个细胞在局部大量繁殖,形成肉眼可见的细菌群体,称为菌落4.细菌的特殊结构:指部分细菌所具有的可变结构,包括:荚膜、鞭毛、芽孢5.菌胶团:产生荚膜与粘液层的细菌,相互粘连在一起,形成具有一定形态的细菌集团,具有共同的粘液层,内含许多细菌6.中体:细菌细胞质中的主要膜状结构,由细胞膜以最大量的褶皱内陷而形成的层状、管状或囊状物,常伸入细胞内7.二次生长曲线:当大肠杆菌在含有葡萄糖和乳糖的液体培养基中生长时,大肠杆菌首先利用葡萄糖而不利用乳糖,只有当葡萄糖被利用完后才开始利用乳糖,大肠杆菌呈现二次生长现象8.溶原性:温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后并不立即使细菌发生裂解,而是将其核酸整合在细菌染色质体的一定位置上,并与细菌的染色质体一道复制,随着细菌的分裂传给每个子代细胞;含有温和噬菌体的细菌的这一特性称为溶原性9.温和型噬菌体:当噬菌体侵染细菌后细菌不发生裂解而能继续生长繁殖,这种噬菌体称为温和型噬菌体。
含有这种温和性噬菌体的细胞称为溶源性细菌10.裂解量:每个噬菌体增殖后释放出新的噬菌体的平均数称为裂解量11.营养缺陷型:丧失合成一种或多种生长因子能力的微生物12.生态位分离:是指在稳定的环境中,不同种群在同一生境长期共存时,必须有各自不同的(实际)生态位,从而避免种群间长期而又激烈的竞争,并有利于每个种群在生境内进行有序的和有效的生存。
13.生物修复:有毒有害的有机污染物不仅(由于工业废水的排放)存在于地表水中,而且更广泛地存在于土壤、地下水和海洋中。
利用生物特别是微生物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从而去除或消除环境污染的一个受控或自发进行的过程,称为生物修复14.生长因子:些微生物不能从普通的碳源、氮源物质合成,而只有通过外源供给才能满足机体生长需要的有机物质,称为生长因子15.生态平衡:生态系统发展到成熟的阶段,它的结构和功能,包括生物种类的组成,各个种群的数量比例以及能量的和物质的输入、输出都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状态称为生态平衡16.CoA: 具巯基的辅酶,作为酰基的载体17.质粒:质粒是指独立于染色体外,存在于细胞质中,能自我复制,由共价闭合环状双螺旋DNA分子所构成的遗传因子。
哈工大2007污染控制微生物答案
![哈工大2007污染控制微生物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4d99ee4b8f67c1cfad6b83a.png)
5.动物性营养;植物性营养;腐生性营养;寄生性营养
蒸汽灭菌 7.碳源;能源 8.0.2~0.3 mg / L;0.01 mg / L;10 mg / L。
三、 单选题 1.C 四、 简答题 1.适宜的温度、光照、pH 及 C:N:P 比。 2.原核微生物: 细胞核发育不完全; 没有分化的特异细胞器; 不进行有丝分裂; 真核微生物:具有发育完好的细胞核;有高度分化的特异细胞器,能进行有 丝分裂。或参照表 1.1。 3.过程:载体蛋白与被运输物质结合后,在能量参与的条件下,载体蛋白发生 构型的变化, 从而降低其与被运输物质的亲和力,将被运输物质在膜的另一 侧释放出来。 特点:物质的运输不受被运输物质浓度梯度的制约;需要能量;需要载体蛋 白参与。 4.抑制剂破坏了酶与底物结合的活性中心, 阻碍了酶—底物中间产物的生成或 分解,因此影响了酶活性。可分为不可逆抑制作用和可逆抑制作用。不可逆 抑制剂与酶的某些基团以共价键方式结合,结合后不能自发分解,不能用物 理方法除去抑制作用; 可逆抑制剂与酶的结合是非共价结合, 因而是可逆的。 5.①为细胞合成和维持生命活动提供大量能量;②为细胞合成提供原料;③作 为各种有机物彻底氧化的共同途径。 6.抗生素主要阻止微生物新陈代谢的某些环节,钝化某些酶的活性,不同的抗 生素对微生物的抑制方式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类:①抑制细胞壁的形成;② 影响细胞膜的功能;③干扰蛋白质合成;④阻碍核酸的合成。 7. ①DNA 分子是由两条方向相反的平行多核苷酸链构成的,一条链的 5’末端 与另一条链的 3’末端相对,两条链的糖—磷酸主链都是右手螺旋,有一共 同的螺旋轴, 螺旋表面有一条大沟和一条小沟;②两条链上的碱基均在主链 内侧,一条链上的 A 一定与另一条链上的 T 配对(形成两个氢键) ,G 一定 与 C 配对(形成三个氢键) ;双螺旋直径为 2nm,;③成对碱基大致处于同一 平面,该平面与螺旋轴基本垂直,糖环平面与螺旋轴基本平行,磷酸基连在 糖环的外侧,相邻碱基对平面间的距离为 0.34nm,双螺旋每旋转一周有 10 个碱基对,每转的高度为 3.4nm;④大多数天然 DNA 属双链结构 DNA;⑤双 2.B 3.A 4.D 5.B
2002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微生物学考研真题【圣才出品】
![2002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微生物学考研真题【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47e3a57cce2f0066f4332280.png)
2002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微生物学考研真题一、名词解释:20分1.营养缺陷型2.肽聚糖3.局限性转导4.细菌沥滤5.抗体6.同步生长7.病毒8.抗菌素9.营养10.互生关系二、填空:25分1.微生物学发展史上两位最著名的奠基人是()和(),他们分别是()国和()国的科学家2.检测饮用水大肠菌群数的常用方法是()和()3.化能自养型微生物的碳源是(),能源是通过()的氧化获得的。
它们在自然界中生长缓慢的主要原因是()4.在废水生化处理的研究中,节能型污水处理法主要有()和()等;耗能型处理法主要有()和()等5.实验室中普通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灭菌通常用()方法,其压力、温度、时间分别为()、()、()6.举例说明在你所学过的细菌中,()菌有荚膜,()菌有周生鞭毛,()菌有芽孢并并且厌氧生长,()菌能产生伴胞晶体,()菌具有光合作用7.在自然界氮素循环过程中,微生物可以将大气中的分子态氮还原成氨,称为固氮作用,而氨化作用则是()的过程,硝化作用是()的过程,硝化作用分为()个阶段三、问答题1.利用革兰氏染色方法区分Bacillus subtilis和E.coli,并说明其原理。
5分2.以末端产物乙醇、乳酸和丙酸为例,绘图说明三种发酵类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10分3.列表比较细菌、放线菌、酵母菌和霉菌的形态、最适培养温度和pH值,以及在人工培养基上各自形成的菌落特征。
5分4.细菌纯培养生长曲线的获得及其各阶段的特点。
7分5.试述微生物新陈代谢中的诱导、阻遏和末端产物抑制调节作用。
10分6.试述微生物在消除环境污染中是如何起作用的。
18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哈工大历年真题总结一、名词解释1.共代谢:2.双名法:由两个名字组成的命名方法,即一个物种的名字,是由它所属的属名后面加上种名形容词所组成的(属名+种名)3.菌落:将细菌接种在固体培养基中,由于单个细胞在局部大量繁殖,形成肉眼可见的细菌群体,称为菌落4.细菌的特殊结构:指部分细菌所具有的可变结构,包括:荚膜、鞭毛、芽孢5.菌胶团:产生荚膜与粘液层的细菌,相互粘连在一起,形成具有一定形态的细菌集团,具有共同的粘液层,内含许多细菌6.中体:细菌细胞质中的主要膜状结构,由细胞膜以最大量的褶皱内陷而形成的层状、管状或囊状物,常伸入细胞内7.二次生长曲线:当大肠杆菌在含有葡萄糖和乳糖的液体培养基中生长时,大肠杆菌首先利用葡萄糖而不利用乳糖,只有当葡萄糖被利用完后才开始利用乳糖,大肠杆菌呈现二次生长现象8.溶原性:温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后并不立即使细菌发生裂解,而是将其核酸整合在细菌染色质体的一定位置上,并与细菌的染色质体一道复制,随着细菌的分裂传给每个子代细胞;含有温和噬菌体的细菌的这一特性称为溶原性9.温和型噬菌体:当噬菌体侵染细菌后细菌不发生裂解而能继续生长繁殖,这种噬菌体称为温和型噬菌体。
含有这种温和性噬菌体的细胞称为溶源性细菌10.裂解量:每个噬菌体增殖后释放出新的噬菌体的平均数称为裂解量11.营养缺陷型:丧失合成一种或多种生长因子能力的微生物12.生态位分离:是指在稳定的环境中,不同种群在同一生境长期共存时,必须有各自不同的(实际)生态位,从而避免种群间长期而又激烈的竞争,并有利于每个种群在生境内进行有序的和有效的生存。
13.生物修复:有毒有害的有机污染物不仅(由于工业废水的排放)存在于地表水中,而且更广泛地存在于土壤、地下水和海洋中。
利用生物特别是微生物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从而去除或消除环境污染的一个受控或自发进行的过程,称为生物修复14.生长因子:些微生物不能从普通的碳源、氮源物质合成,而只有通过外源供给才能满足机体生长需要的有机物质,称为生长因子15.生态平衡:生态系统发展到成熟的阶段,它的结构和功能,包括生物种类的组成,各个种群的数量比例以及能量的和物质的输入、输出都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状态称为生态平衡16.CoA: 具巯基的辅酶,作为酰基的载体17.质粒:质粒是指独立于染色体外,存在于细胞质中,能自我复制,由共价闭合环状双螺旋DNA分子所构成的遗传因子。
其相对分子质量较细菌染色体小,每个菌体内有一个或几个,也可能有很多个质粒18.糖酵解:微生物在厌氧条件下,通过氧化还原反应(脱氢)将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并产生可供机体生长的能量的过程,称为糖酵途径19.无氧呼吸:以NO3-、SO4-、CO3-等为最终电子受体的氧化还原过程有氧呼吸:以氧气为最终电子受体的氧化还原过程发酵:呼吸是指底物在氧化过程中脱下的氢或电子不是直接与中间代谢产物相偶联,而是通过一系列的电子传递体最终交给有关无机物的氧化还原过程。
发酵是以有机物氧化分解的中间代谢产物为最终电子受体的氧化还原过程20.氧化磷酸化:物体通过生物氧化所产生的能量,除一部分用以维持体温外,大部分可以通过磷酸化作用转移至高能磷酸化合物ATP中,这种伴随放能的氧化作用而进行的磷酸化称为氧化磷酸化21.呼吸链:有机物在氧化过程中,所脱下来的氢原子,经过以一系列有严格排列顺序的传递体组成的传递体系进行传递,最终与氧结合生成水,这样的氢原子或电子的传递体系叫做呼吸链22.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NO3-在反硝化细菌作用下,被还原为N2 或氮氧化物的过程,称为反硝化作用,在此过程中有少量ATP 生成。
氨态氮在微生物作用下氧化为硝态氮的过程称为硝化作用23.灭菌、消毒与防腐:灭菌就是杀死所有的微生物的方法,包括杀死有芽孢的细菌、放线菌和霉菌等的孢子;消毒就是杀死病原微生物的方法;防腐就是防止或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方法。
24.水华(赤潮):当水体排入大量含氮和磷的物质,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则使蓝细菌过度繁殖,将水面覆盖并使水体形成各种不同色彩的现象,在淡水域称为:“水华”,在海水水域称为赤潮25.代时:细胞分裂一次所需要的时间,在一定时间内菌体细胞分裂次数越多,世代时间越小,即生长速度越快26.竞争排斥原理(高斯定律):(由于竞争的结果,生态位接近的两个种群不可能永久的共存)在一个稳定环境中,同一个生态位不能长时间被一个以上的安定种群同时占据和完全占据27.生态位:每个种群受群落中生态因子限定的空间地位及其功能作用达到新的稳定群落形成,即达到顶级群落30.酶:酶是活细胞的组成成分,由活细胞自身合成的,并能够在细胞内外起催化作用的一种催化剂,故又称为生物催化剂31.NAD:辅酶I,为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P为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存在于几乎一切细胞中,是许多脱氢酶的辅酶,可直接与底物脱氢过程相耦联,参与各种底物脱氢作用32.中心法则:分子遗传学研究指出,贮存DNA上的遗传信息是通过DNA的复制传给子代的,而通过RNA的中间作用来指导蛋白质的合成,这种关于DNA的复制和遗传信息传递的基本规律称为分子遗传学的“中心法则”33.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是一种体外扩增核酸序列从而得到多个核酸拷贝的技术34.基因重组:指两个不同性状的生物细胞,其中一个生物细胞中的基因转移到另一个生物细胞中,并与这个细胞中的基因进行重新排列,称为基因重组35.限制因子:对于一个特定的生境,在诸因子中,必有一个或几个因子在特定条件下起主导作用,即该因子的改变将影响微生物个体的生长、繁殖,以及引起生物种群或群落的改变,这种因子可称为限制因子36.遗传密码:mRNA上三个相联的核苷酸顺序决定一种氨基酸37.操纵子:微生物的DNA上主要包括调节基因、启动基因、操纵基因和结构基因,其中启动基因、操纵基因和结构基因总成为操纵子38.裂解性噬菌体:病毒侵染寄主细胞后,能引起寄主细胞迅速裂解,这种噬菌体称为烈性噬菌体39.指示生物:一些生物对环境中的某些物质(包括进入环境中的污染物)能产生各种反应或信息而被用来监测和评价环境质量的现状和变化,这些生物称为指示生物40.酶的活性中心:蛋白质分子中,由必须基团所组成的、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活性区域41.同化容量:是指在水体正常生物循环中能够同化有机污染物的最大数量42.限制因子:对于一个特定的生境,在诸因子中,必有一个或几个因子在特定条件下起主导作用,即该因子的改变将影响微生物个体的生长、繁殖,以及引起生物种群或群落的改变,这种因子可称为限制因子43.孢子与芽孢:孢子是一种生殖细胞,大多为无性繁殖方式,是由藻类、放线菌及霉菌等产生的生殖细胞;上述生物通过孢子生殖方式生殖。
芽孢是某些细菌发育到某一生长阶段,在营养细胞内部形成一个圆形或椭圆形的,对不良环境有较强抗性的休眠体44.载体蛋白:位于膜上的蛋白质,它可以与营养物质法伤可逆性结合,起着“渡船”的作用,把物质从膜一侧运至另一侧,其本身并不发生变化45.生态演替:是指群落经过一定的发展时期及生境内生态因子的改变,而从一个群落类型转变成另一类型的顺序过程,或者说在一定区域内群落的彼此替代46.基因工程:是指用认为的方法将所需要的某一供体生物的遗传物质——DNA大分子提取出来,在离体条件下用适当的工具酶进行切割后,把它与作为载体的DNA分子连接起来,然后与载体一起导入某一更易生长、繁殖的受体细胞中,以让外源物质在其中“安家落户”,进行正常的复制和表达,从而获得新物种的一种崭新技术47.生态幅:各生物体及其某一生理过程对限制因子所具有的耐性极限范围,称为生态幅48.同型分裂:对于大多数细菌来说,分裂后的两个子细胞大小基本相同,两个子细胞大小不等的,则称为异型分裂49.肽聚糖:肽聚糖是由N-乙酰葡萄糖胺(NAG)和N-乙酰胞壁酸(简写NAM)以及少量短肽链聚合而成的一个大分子复合体,形成多层网状结构50.连续培养:就是在一个恒定容积的反应器中,一方面以一定的速度不断地加入新的培养基,另一方面又以相同的速度流出培养物,从而在流动系统中培养微生物,这种方法可使培养系统中的细胞数量和营养状态保持恒定51.诱变育种:就是利用物理、化学等因素,诱发基因突变,并从中筛选出具有某一优良性状的突变体,一般包括以下主要步骤:①出发菌株的选择;②诱变剂的选择;③诱变剂量的选择;④突变体的筛选52.电子传递体系(呼吸链):在有氧呼吸中,被氧化有机物脱下的质子和电子并不直接传递给氧,而是在多种酶及辅因子的作用下,依次传递,最终传递给氧原子,生成水,能量是在这一电子传递过程中产生的。
电子传递体系又称呼吸链,辅酶NADH 和FADH2 为电子传递体,参与电子传递的各种辅因子称为电子中间传递体,O2 最终电子受体。
呼吸链的分类:根据电子传递体系中的第一电子受体(或受氢体),可将呼吸链分为NADH和FADH2 呼吸链53.电子传递体系磷酸化:当电子从NADH 和FADH2 经电子传递体系(呼吸链)传递给氧形成水的同时,伴有ADP的磷酸化生成ATP,这一生物氧化过程称为电子传递体系磷酸化。
电子(或氢)经NADH 呼吸链可产生3mol 的ATP,经FADH2 呼吸链可产生2mol 的ATP 54.内含颗粒:在许多细菌体内,常含有各种较大的颗粒物,大多系细胞储藏物,如异55.核糖体:是细胞中的一种核糖核蛋白的颗粒状结构,由65%的核糖核酸(RNA)和35%的蛋白质组成,分散存在于细菌细胞质中。
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部位56.异染颗粒:主要成分是多聚偏磷酸盐,因为它被蓝色染料(如甲烯蓝)染色后不呈蓝色而呈紫红色而得名,一般认为它可能是磷源和能源性贮藏物启示:细菌的聚磷现象为废水生物处理的除磷技术奠定了生物学基础57.内源呼吸:在正常情况下,微生物主要利用外界供给的能源进行呼吸,叫外源性呼吸;同时,细胞内有机质也在不断更新,利用内部贮存的能源所进行的呼吸作用称为内源性呼吸,常称做内源呼吸58.放线菌:放线菌是介于细菌与丝状真菌之间而更接近于细菌的一类丝状原核生物,因其菌落成放射状而得名59.硫酸盐呼吸(异化型硫酸盐还原):在无氧条件下,以硫酸根为最终电子受体的氧化还原反应,同理,有些细菌能够以有机物为供氢体,以硝酸盐为最终电子受体的氧化还原反应,称为硝酸盐呼吸60.基团转位:在运输过程中需要能量参加,并且被运输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这种运输方式称为基团转位61.一步生长曲线:将菌悬浮液进行特殊处理后,每隔一定时间取样,接种在敏感性细菌琼脂培养基,通过固体培养基表面噬菌斑的多少,测试噬菌体增值的数目,把培养时间对噬菌斑数的坐标下左图,便绘制出了一步生长曲线,分为:潜伏期和突破期62.巴氏消毒法:采用60-70℃的温度,将食品处理15-30分钟,以除去食品中的微生物,保持食品的营养和风味63.煮沸消毒:将带消毒物品置于水中煮沸30min以上,可杀死细菌的所有营养细胞和部分芽孢64.调节基因:可以指导产生出阻遏蛋白的DNA片段65.耐性定律耐性定律: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对生物都存在最大和最小临界huo,在稳态条件下,当这种生态因子超过某种生物的耐性限度时,就会使该生物收到损伤或不能生存66.致育因子(F因子):是一种质粒,为环状DNA分子,能编码40-600中蛋白质67.R因子:即抗药性因子,能编码的没能使抗生素等化学药物的化学结构发生改变,从而使药物失效68.降解质粒:能够指导降解复杂有机物的相关酶类的形成的环状DNA分子69.酶的辅因子:对热稳定的金属离子或有机小分子,分为:辅酶:与酶蛋白结合较疏松,可用透析等方法去除而是酶活性丧失的辅助因子,辅基:结合较紧密,不易用透析等方法去除的辅助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