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实验思考题

合集下载

生化实验思考题参考答案

生化实验思考题参考答案

生化实验讲义思考题参考答案实验一淀粉的提取和水解1、实验材料的选择依据是什么?答:生化实验的材料选择原则是含量高、来源丰富、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

从科研工作的角度选材,还应当注意具体的情况,如植物的季节性、地理位置和生长环境等,动物材料要注意其年龄、性别、营养状况、遗传素质和生理状态等,微生物材料要注意菌种的代数和培养基成分的差异等。

2、材料的破碎方法有哪些?答:(1) 机械的方法:包括研磨法、组织捣碎法;(2) 物理法:包括冻融法、超声波处理法、压榨法、冷然交替法等;(3) 化学与生物化学方法:包括溶胀法、酶解法、有机溶剂处理法等。

实验二总糖与还原糖的测定1、碱性铜试剂法测定还原糖是直接滴定还是间接滴定?两种滴定方法各有何优缺点?答: 我们采用的是碱性铜试剂法中的间接法测定还原糖的含量。

间接法的优点是操作简便、反应条件温和,缺点是在生成单质碘和转移反应产物的过程中容易引入误差;直接法的优点是反应原理直观易懂,缺点是操作较复杂,条件剧烈,不易控制。

实验五粗脂肪的定量测定─索氏提取法(1)本实验制备得到的是粗脂肪,若要制备单一组分的脂类成分,可用什么方法进一步处理?答:硅胶柱层析,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等。

(2)本实验样品制备时烘干为什么要避免过热?答:防止脂质被氧化。

实验六蛋白质等电点测定1、在分离蛋白质的时候,等电点有何实际应用价值?答: 在等电点时,蛋白质分子与分子间因碰撞而引起聚沉的倾向增加,所以处于等电点的蛋白质最容易沉淀。

在分离蛋白质的时候,可以根据待分离的蛋白质的等电点,有目的地调节溶液的pH使该蛋白质沉淀下来,从而与其他处于溶液状态的杂质蛋白质分离。

实验七氨基酸的分离鉴定-纸层析法1、如何用纸层析对氨基酸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测定?答: 将标准的已知氨基酸与待测的未知氨基酸在同一张层析纸上进行纸层析,显色后根据斑点的Rf值,就可以对氨基酸进行初步的定性,因为同一个物质在同一条件下有相同的Rf值;将点样的未知氨基酸溶液和标准氨基酸溶液的体积恒定,根据显色后的氨基酸斑点的面积与点样的氨基酸质量成正比的原理,通过计算斑点的面积可以对氨基酸溶液进行定量测定。

生化实验思考题

生化实验思考题

⽣化实验思考题1. 氨基酸的纸层析分离1. 什么是纸层析技术是利⽤混合物中各组分物理化学性质差异,使其以不同速度移动的⼀种物理分离⽅法。

2. 什么是分配系数分配系数是指溶质在固定相中的浓度和溶质在流动相中的浓度的⽐值。

3. 层析技术的种类1 吸附层析2 分配层析3 离⼦交换层析4 凝胶过滤层析5 亲和层析6 ⽓象层析7 固相层析8 柱层析9 纸层析10 薄层层析11 ⾼效液相层析4. 影响Rf值的因素有哪些1 纸层析时纸层析时要在密闭仪器中加⼊平衡试剂使纸层析上吸附的溶剂达到饱和.2 滤纸要保持洁净,点样时要适量斑点不能过⼤.3 样品物分⼦结构和极性4 滤纸的厚薄和纤维松紧度不⼀样,结合的⽔量也不⼀样。

2. 酵母RNA的提取和分离1. 试验中为什么选择⼲酵母做实验材料?酵母中RNA含量较⾼(2.67%~10.0%),DNA含量少2. 提取RNA的⽅法有⼏种?稀碱法和浓盐法3. 加⼊酸性⼄醇的⽬的?在碱提取液中加⼊酸性⼄醇溶液可使解聚的核糖核酸沉淀,由此得到RNA的粗制品。

4. 如何鉴定RNA的组分?现象如何?RNA中含有核糖,碱基,磷酸各组分。

核糖与浓盐酸和苔⿊酚共热产⽣绿⾊;嘌呤碱与银铵络离⼦共热⽩⾊絮状嘌呤银化物沉淀;磷酸与钼酸铵试剂作⽤产⽣黄⾊的磷钼酸铵,加硫酸煮沸可使其⽔解,从⽔解液中可以测出上述组分的存在。

3. 球蛋⽩提取及含量测定1. 蛋⽩质沉淀⽅法有哪些?分可逆沉淀法和不可逆沉淀法两种。

其中可逆沉淀法有等电点沉淀,中性盐沉淀法,有机溶剂沉淀法;不可逆沉淀法有加热沉淀,重⾦属盐沉淀,⽣物碱沉淀。

2. 蛋⽩质含量测定的⽅法紫外分光光度计,可见光光度计,双缩脲法,福林酚法3. 分光光度计的使⽤及注意事项1 接电源,打开样品室暗箱盖,预热20min2 调节所需波长3 开盖放⿊⾊⽐⾊⽫,关盖,调T%为0%4 放空⽩对照,放样品液到⽐⾊⽫2/3到3/4处,⽤擦镜纸擦⼲表⾯,在对照组处调T为100%5 调节T%到ABS,分别测各样品分光光度值4. 盐析原理将⼤量盐加到蛋⽩质溶液中,⾼浓度的盐离⼦(如硫酸铵的SO4和NH4)有很强的⽔化⼒,可夺取蛋⽩质分⼦的⽔化层,使之“失⽔”,于是蛋⽩质胶粒凝结并沉淀析出.盐析时若溶液pH在蛋⽩质等电点则效果更好.由于各种蛋⽩质分⼦颗粒⼤⼩、亲⽔程度不同,故盐析所需的盐浓度也不⼀样,因此调节混合蛋⽩质溶液中的中性盐浓度可使各种蛋⽩质分段沉淀.4. 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1. 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有哪些?温度,pH,抑制剂,激活剂2. 唾液淀粉酶的抑制剂,激活剂分别是?激活剂:Cl-;抑制剂:Cu2+3. NaOH对v反应实验,做碘反应实验前为何加盐酸因为碘遇NaOH变NaI和NaIO3,⽽不能与淀粉发⽣反应,所以加⼊盐酸中和氢氧化钠。

生化提高性实验预习思考题

生化提高性实验预习思考题

生化提高性实验预习思考题实验七核算的制备及定量测定(Ⅰ)动物肝脏DNA的提取1、DNA在浓NaCl(1-2mol/L)和NaCl(0.14mol/L)溶液中的溶解度是怎样的?NaCl溶液中加入EDTA-Na有何作用?2、本实验中SDS有何作用?氯仿-异戊醇又有何用途?3、本实验需多次离心,多次离心的目的的分别是什么?4、本实验提取的DNA是否为纯品?5、肝脏行鲜或在4℃条件下保存多天还能否用作实验材料?为什么?6、为什么肝脏匀浆要充分(研磨要充分)?实验八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PAGE)分离血清蛋白质(核黄素—TEMED聚合系统)(Ⅰ)凝胶制备1、胶制备的原理是什么?2、化学聚合和光聚合各有何特点?3、光聚合加入核黄素、TEMED各有何作用?4、氧的存在对凝胶聚合有何影响?如何除去溶解氧?5、凝胶浓度和交联度与孔径大小有何关系?柱状胶是指什么样的胶?6、凝胶制备时在制胶架凹槽中滴1—2滴蔗糖液的作用是什么?7、在称量Acr、Bis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在制胶时应注意哪些问题?8、如何判断凝胶(浓缩胶、分离胶)聚合是否完成?9、T、C值的含义?如何根据T值计算出C值及Acr、Bis的用量?实验九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PAGE)分离血清蛋白质(核黄素—TEMED聚合系统)(Ⅱ)电泳分离1、电泳的原理是什么?2、盘状电泳的过程有哪三种物理效应?3、电泳基质的四个不连续时指的是什么?4、本实验中样品液应如何制备?样品胶通常可用什么代替?5、安装凝胶管时应注意哪些问题?6、如何确定电泳终点?剥胶时应注意哪些问题?7、为什么电极缓冲液的下槽液不能用于上槽?8、剥出的凝胶条通常需固定,为什么?固定往往与哪个操作可同时进行?实验十蛋白质分子量测定—凝胶过滤层析法(Ⅱ)分子量测定1、凝胶层析法的原理是什么?2、加样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3、恒流泵的转速如何矫正?4、核酸蛋白检测仪,部分收集器、记录仪应该如何使用?5、蛋白质分子量标准曲线如何制作?6、试分析:如果只给你层析柱和凝胶,而没有核酸蛋白检测仪和部分收集器,也没有记录仪,此实验能否完成?如何完成?实验十一琼脂糖凝胶电泳法分离LDH同工酶及血清LDH 总活力的测定(Ⅰ)LDH同工酶分离1、什么是同工酶?LDH催化发生什么样的反应?2、琼脂糖凝胶板如何制备?3、本实验的滤纸桥与醋酸纤维薄膜电泳的滤纸桥的搭法有何异同点?4、显色是非常关键的操作步骤,显色时应注意哪些问题?5、为什么叫酶专一性染色?试分析之。

中国农大生化试验淀粉酶预习思考题参考答案要点

中国农大生化试验淀粉酶预习思考题参考答案要点

1、酶活力测定实验的总体设计思路是什麽?实验设计的关键你认为是什麽?酶活力的测定其总体思路就是在最适条件下测定酶促反应的初速度(底物消耗小于5%)。

据此具体实验设计是底物过量的情况(一般[S]≧10K M),于酶的最适pH、温度等条件下测定某种酶作用产物的生成速度以表征酶的催化能力。

所以本实验在保证以上要求下,以麦芽糖的生成量来表征淀粉酶的活力,并严格定义了酶活单位。

在这个总体思路的指导下,我们首先必须关注的是:材料自身、原本就存在的被测定产物的含量!具体到本实验即是麦芽中自身已经存在的麦芽糖。

这部分酶作用产物是必须要精确刨除的,否则我们实验的最终定量便无法准确。

而这就是“对照管”要完成的任务。

所以,所有的酶活力测定实验中都有所谓“对照管”的设计,其作用就是刨除所有非指定酶促反应测定时间段内的待测产物!以保证最终结果的可信准确。

这是酶活力测定中最关键的设计。

2、实验最易产生误差的操作是哪个步骤?如何尽量减少误差?酶促反应的启动和终止是操作中最需要精确控制的,以保证酶促反应时间的准确和平行管的相关性。

即:本实验中测定管中加入淀粉和NaOH;同步加入或计算好时间差。

同步加入是最完美的操作,所以由此类实验需求,进一步改进发明了“排枪”。

3、α-淀粉酶活性测定时70℃水浴为何要严格保温15分钟?保温后为何要立即于冰浴中骤冷?α-淀粉酶的耐热也是有限度的,15分钟即保证了β-淀粉酶最大程度的钝化,又保证了α-淀粉酶活性的不受损伤。

而立即冰浴冷却是为阻止β-淀粉酶的复性。

4、pH5.6柠檬酸缓冲液的作用?各管于40℃水浴准确保温15分钟的作用?pH5.6是本实验条件下酶的最适反应pH环境,酶促反应前保温15分钟是保证达到反应的最适温度,但酶促反应的最适温度并非酶的最适保存温度,所以时间过长则酶又会有失活的危险。

5.众多测定淀粉酶活力的实验设计中一般均采取钝化β-淀粉酶的活力而测α-淀粉酶和测总酶活力的策略,为何不采取钝化α-淀粉酶活力去测β-淀粉酶活力呢?这种设计思路说明什麽?对于实验设计而言,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理论上的可行性必须通过实际中的可操作性来实现。

生化实验思考题总结

生化实验思考题总结

生化实验思考题总结1.蛋白质定量测量的方法有哪些?简要说明其原理。

答:a.紫外吸收,在280nm处有最大吸收峰。

b.定氮法,利用蛋白质中氮元素含量为16%固定比例来测定。

c.分光光度计法,利用OD值和蛋白质浓度成正比的原理。

显色剂为考蓝。

d.双缩脲法。

也是利用显色反应。

e.Folin酚法。

2.如果凝胶过滤层析分离的蛋白质样品中含有多种蛋白质,在各蛋白质分子量已知的情况下,如何判断哪一种蛋白质时所想要的?答:现在假设有三种蛋白质a b c,分子质量a>b>c。

那么,a最先流出,在体积V1处有一个洗脱体积,对应的a的溶液浓度在V1处也最高,就会有一个OD值的峰值。

b c同理。

由不同的OD峰值,对应不同的洗脱体积,就可以筛选出想要的蛋白质。

如果想要b,那么在第二个吸收峰的时候,找到相应的洗脱体积,然后在其附近的所接到的溶液进行选取。

就会得到想要的蛋白质。

3.如果盐析后的样品不经脱盐处理便上样电泳,对其结果有何影响?答:如果没有去除清蛋白里面的盐分,则会使电泳速度下降。

原因在于溶液离子强度太大,蛋白质表面的电荷减少,所以导致电泳速度下降,甚至无法泳动。

4.对电泳所得的结果如何进行定量分析?答:将电泳完毕的样品(凝胶),按条带宽度的分布剪下,分别把每个小块样品用NaOH溶液漂洗,再将漂洗过的溶液进行OD值的测量。

5.使SDS-PAGE具有高分辨率的三个因素是什么?答:浓缩效应。

电荷效应。

分子筛效应。

6.实验所得的各点数据中,哪些易出现较大的误差?答:有两个点。

第一个,在三十秒的点,反应速度太快,时间如果掌握不准,容易出现误差。

另一个,在3min的点,反应速度很慢,斜率小,则倒数大,所以时间掌握不好,也容易出现大误差。

7.假如把碱性磷酸酶对底物的亲和力提高十倍,实验方案该如何修改?答:把底物和酶的浓度都降低。

8.请举出三种提取质粒的方法,并简要说明其中一种方法的原理。

答:碱裂解(要求原理,书上有);一步法(见书上46,47页有关TELT试剂的内容);SDS法;煮沸法。

生化考试的实验思考题

生化考试的实验思考题

X9 肌糖原的酵解A)人体和动植物体中糖的存储形式是什么?实验时,为什么可以用淀粉代替糖原?人体中糖的储存形式为肌糖原与肝糖原,植物体中为淀粉。

因肌肉糜中含有可以酵解淀粉与糖原的酶类,最终在无氧条件下分解生成乳酸,参与显色反应。

B)试述糖酵解作用的生理意义?糖酵解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供能途径,但其释放的能量不多,而且在一般生理情况下,大多数组织有足够的氧以供有氧氧化之需,很少进行糖酵解,因此这一代谢途径供能意义不大,但少数组织,如视网膜、睾丸、肾髓质和红细胞等组织细胞,即使在有氧条件下,仍需从糖酵解获得能量。

在某些情况下,糖酵解有特殊的生理意义。

例如剧烈运动时,能量需求增加,糖分解加速,此时即使呼吸和循环加快以增加氧的供应量,仍不能满足体内糖完全氧化所需要的能量,这时肌肉处于相对缺氧状态,必须通过糖酵解过程,以补充所需的能量。

在剧烈运动后,可见血中乳酸浓度成倍地升高,这是糖酵解加强的结果。

又如人们从平原地区进入高原的初期,由于缺氧,组织细胞也往往通过增强糖酵解获得能量。

在某些病理情况下,如严重贫血、大量失血、呼吸障碍、肿瘤组织等,组织细胞也需通过糖酵解来获取能量。

倘若糖酵解过度,可因乳酸产生过多,而导致酸中毒。

X10 脂肪酸的β-氧化A)为什么说做好本实验的关键是制备新鲜的肝糜?新鲜的肝糜中酶的活性高,所以生成丙酮的量才高如果不新鲜,酶的活性太低了,丙酮的量太低甚至没有,那实验就会失败B)什么叫做酮体?为什么正常代谢的产生的酮体量很少?在什么情况下血中的酮体含量增高,而尿中也能出现酮体?答:1、乙酰乙酸、β-羟基丁酸及丙酮,三者统称为酮体;2、因为代谢正常的情况下,血糖能够供给人体足够的能量,满足机体的需要。

这时就不需要脂肪大量分解来提供能量。

酮体的生成就是来自于肝内脂肪酸的分解。

脂肪不大量分解,自然没有大量脂肪酸分解成酮体。

3、但若人体血糖量不足,为了维持血糖稳定,就会促进脂肪的分解,生成一定的能量供给人体正常需要。

生化试验思考题

生化试验思考题

生化实验思考题比色测定的操作要点是什么?方法的基本原理是什么?答:一、1.用相同型号的比色管.2.配制等体积的系列标准样品.3.配制待测样品(与标准样品等体积).4.对比,找出相同的浓度.二、比色分析是基于溶液对光的选择性吸收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分析方法,又称吸光亮度法。

有色物质溶液的颜色与其浓度有关。

溶液的浓度越大,颜色越深。

利用光学比较溶液颜色的深度,可以测定溶液的浓度。

根据吸收光的波长范围不同以及所使用的仪器精密程度,可分为光电比色法和分光亮度法等。

比色分析具有简单、快速、灵敏度高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微量组分的测定。

通常中测定含量在10-1~10-4mg·L-1的痕量组分。

比色分析如同其他仪器分析一样,也具有相对误差较大(一般为1%~5%)的缺点。

但对于微量组分测定来说,由于绝对误差很小,测定结果也是令人满意的。

在现代仪器分析答:72型分光光度计的基本依据是朗伯—比耳定律,它是根据相对测量原理工作的,即先选定某一溶剂作为标准溶液,设定其透光率为100%,被测试样的透光率是相对于标准溶液而言的,即让单色光分别通过被测试样和标准溶液,二者能量的比值就是在一定波长下对于被测试样的透光率。

如图所示,白色光源经入射狭缝、反射镜和透光镜后,变成平行光进入棱镜,色散后的单色光经镀铝的反射镜反射后,再经过透镜并聚光于出射狭缝上,狭缝宽度为0.32nm。

反射镜和棱镜组装在一可旋转的转盘上并由波长调节器的凸轮所带动,转动波长调节器便可以在出光狭缝后面选择到任一波长的单色光。

单色光透过样品吸收池后由一光量调节器调节为适度的光通量,最后被光电电池吸收,转换成电流后由微电计指示,从刻度标尺上直接读出透光率的值。

注意事项(1)【诺顶仪器】为了防止光电管疲劳,不测定时必须将试样室盖打开,使光路切断,以延长光电管的使用寿命。

(2)取拿比色皿时,手指只能捏住比色皿的毛玻璃面,而不能碰比色皿的光学表面。

(3)比色皿不能用碱溶液或氧化性强的洗涤液洗涤,也不能用毛刷清洗。

生化实验思考题

生化实验思考题

思考题实验:糖的颜色反应、蛋白质及氨基酸的呈色反应P521、鉴别蛋白质的方法有哪些?简述其原理。

(1).灼烧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是蛋白质。

(2.)遇浓HNO3变性产生黄色不溶物是蛋白质。

原理:蛋白质中含有苯环的氨基酸遇硝酸硝化。

(3.)磨浆过滤,取滤液,先加NaOH,再加入双缩脲试剂,出现紫色反应,就为蛋白质。

原理:铜离子在碱性条件下与两个酰胺基或两个直接连接的肽键,或能过一个中间碳原子相连的肽键发生反应,生成紫色络合物。

2、能否利用茚三酮反应可靠鉴定蛋白质的存在?为什么?不能,和茚三酮反应的除了蛋白质外还有胺和氨基酸类等,它不是蛋白质的专一试剂。

实验:蛋白质沉淀反应P541、用蛋清作为铅或汞中毒的解毒剂的依据是什么?铅和汞是重金属,会使蛋白质变性,而人体组织中蛋白质是必不可少的组成成分,比如胃、食道等组织。

误服铅或汞后,吞入大量鸡蛋清(鸡蛋清中含有大量蛋白质),可使铅与汞先与蛋清反应,减少与机体组织的接触,进而减轻毒性。

2、在蛋白质的沉淀反应里,哪些是可逆的,哪些是不可逆的?不可逆:重金属盐沉淀蛋白质,乙醇沉淀蛋白质,生物碱试剂沉淀蛋白质。

可逆:蛋白质盐析作用。

实验:卵磷脂的提取和鉴定P301、卵磷脂提取的过程中,加入热95%的乙醇的作用是什么?增加溶解度2、卵磷脂的生物学功能有哪些?是生物膜的重要组成成分;促进脂肪代谢,防止出现脂肪肝;促进体内转甲基代谢的顺利进行;具有免疫调节功能;促进神经传达。

实验:酵母RNA的提取与鉴定P1261、加热提取RNA后为什么要加乙酸中和至微酸性?乙酸能不能多加?为什么?.加热后中和至微酸性可以除去蛋白质、多糖等杂质,不能多加,否则RNA会酸水解。

2、加乙酸后进行离心分离,上清液及沉淀物中各主要含什么物质?上清液主要为RNA,沉淀物中主要含蛋白质、多糖等杂质。

3、除了稀碱法外,还有没有其他提取RNA的方法?他们各有何优缺点?1、苯酚法;2、去污剂法、3、盐酸胍法。

2022生化思考题详细答案解析(医学本科生适用)

2022生化思考题详细答案解析(医学本科生适用)

生物化学思考题1、叙述L-α氨基酸结构特征,比较各种结构异同并分析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结构特点:氨基酸是较酸分子的a-氢原子被氨基取代直接形成的有机化合物,即当氨基酸的氨基与殁基连载同一个碳原子上,就成为a-氨基酸。

氨基酸中与竣基直接相连的碳原子上有个氨基,这个碳原子上连的集团或原子都不一样,称手性碳原子,当一束偏振光通过它们时,光的偏振方向将被旋转,根据旋转的方向分为左旋和右旋即D系和L系,L-a-氨基酸再被骗争光照射时,光的偏正方向为左旋。

R为侧链,连接-COOH的碳为a-碳原子为不对称碳原子(除了甘氨酸)不同的氨基酸其R基团结构各异。

根据测链结构可分为:①含煌链的为非极性脂肪族氨基酸,如丙氨酸;②含极性不带电荷的为极性中性氨基酸,如半胱氨酸;③含芳香基的为芳香族氨基酸,如酪氨酸;④含负性解离基团的为酸性氨基酸,如谷氨酸;⑤含正性解离基团的为碱性氨基酸,如精氨酸。

2、简述蛋白质一级结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四级结构基本概念及各结构层次间的内在关系。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就是蛋白质多肽链中氨基酸残基的排列顺序,也是蛋白质最基本的结构。

主要化学键是肽键,二硫键也是一级结构的范畴。

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是指多肽链中主链原子的局部空间排布即构象,不涉及侧链部分的构象。

主要化学键为氢犍。

蛋白质的多肽链在各种二级结构的基础上再进一步盘曲或折迭形成具有一定规律的三维空间结构,称为蛋白质的三级结构,蛋白质三级结构的稳定主要靠次级键,包括氢键、疏水键、盐键以及范德华力等。

具有二条或二条以上独立三级结构的多肽链组成的蛋臼质,其多肽链间通过次级键相互组合而形成的空间结构称为蛋白质的四级结构,其中,每个具有独立三级结构的多肽链单位称为亚基。

层次之间的关系:一级结构是空间构象的基础,决定高级结构;氨基酸的残基影响二级结构的形成,二级结构以一级结构为基础;在二级结构的基础上,肽链还按照一定的空间结构进一步形成更复杂的三级结构;具有三级结构的多肽链按一定空间排列方式结合在一起形成的聚集体结构称为蛋白质的四级结构。

生化思考题答案

生化思考题答案

第一章绪论1.生物分子之间的作用力有哪些?2.分子识别?1、范德华力、氢键、盐键、疏水作用力、芳环堆积作用、卤键都属于次级键(又称分子间弱相互作用2、分子识别是指分子选择性的相互作用,例如抗原与抗原之间、酶与底物之间、激素与受体之间。

分子识别是通过两分子各自的结合部位来实现的。

识别要求:要求两分子各自的结合部位结构互补;要求两个结合部位有相应的基因,相互作用之间能够产生足够的作用力,是两个分子能够结合在一起。

糖链、蛋白质、核酸、脂质之间相互之间都存在分子识别。

第二章糖类化学1.是不是所有的糖都有变旋现象?为什么?2.是否一切糖都是还原糖?什么样的糖是还原糖?3.举出几例重要单糖衍生物及生理作用? 4.淀粉、糖原组成及结构特点?二者的异同点?5.环糊精的结构特点及应用? 6.淀粉糊化?淀粉凝沉?变性淀粉?变性淀粉在纺织工业上的应用。

1:不是,糖分子当中必须有游离的醛基和酮基或者游离的半缩醛羟基.所有寡糖都有旋光性,但是并非所有寡糖都有变旋性,蔗糖由于分子中不存在半缩醛羟基,因此不具有变旋性,除二羟基丙酮外,单糖都,是旋光性物质2:不是,糖里面含有醛基和酮基的具有还原性。

单糖都是还原糖3:(1)取代单糖----氨基糖决定血型和细菌的细胞壁;(2)糖醇和糖酸:重要的工业产品;糖苷:多种中药的有效成分,糖醇(常见的有甘露醇和山梨醇):可防止龋齿的发生,可抑制血糖的发生,;抗坏血酸(山梨醇制造):可以保护蛋白质中的半胱氨酸。

山梨醇:甜味剂、保湿剂、防冻剂、防腐剂等使用,同时具有多元醇的营养优势,即低热值、低糖、防龋齿等甘露醇:利尿剂,降低颅内压、眼内压及治疗肾药、脱水剂、食糖代用品,无吸湿性,干燥快,化学稳定性好,爽口的甜味,用于麦芽糖、口香糖、年糕等食品的防粘,以及用作一般糕点的防粘粉。

4:淀粉是由许多a-D-葡萄糖分子以糖苷键连接而成,天然淀粉(淀粉粒状存在)有两种类别一种是溶于水的直链淀粉,一种是不溶于水的支链。

生化思考题

生化思考题

生化实验思考题总汇请学生听从老师安排准备思考题,要求每位同学必须参与。

请组长分配全组同学准备,每个人将思考题做成ppt,将文件发到公用邮箱中或者放在网上,上课提前10分钟到实验室,下载到讲台计算机桌面指定文件夹中,上课时由该位同学讲解。

一般情况下不允许优盘拷贝。

Biochemistry_1@,密码120_122ppt文件名格式为:实验名(汇报人姓名)思考题目录一、总论┄┄┄┄┄┄┄┄┄┄┄┄┄┄┄┄┄┄┄┄┄┄┄┄┄┄┄┄┄┄┄┄┄┄┄ 1二、谷胱甘肽转硫酶的制备及动力学研究1(亲和层析分离纯化)┄┄┄┄┄┄┄┄┄┄┄2三、谷胱甘肽转硫酶的制备及动力学研究2(考马斯亮蓝微盘比色法测定蛋白质浓度)┄┄2四、谷胱甘肽转硫酶的制备及动力学研究3(酶活力、米氏常数、最大反应速度)┄┄┄┄2五、细胞色素c的制备及其含量测定┄┄┄┄┄┄┄┄┄┄┄┄┄┄┄┄┄┄┄┄┄┄┄ 3六、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3七、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 ┄┄┄┄┄┄┄┄┄┄┄┄┄┄┄┄┄┄┄┄┄┄┄┄┄┄ 3八、酶联免疫吸附测定(间接法)┄┄┄┄┄┄┄┄┄┄┄┄┄┄┄┄┄┄┄┄┄┄┄┄ 4一、总论——实验前需要了解的实验技术1.层析技术:亲和层析,吸附层析,凝胶过滤层析,离子交换层析,了解各种层析技术的原理,使用的仪器2.离心技术:低速离心,高速离心,离心应注意的问题3.可调式移液器的使用:操作及注意事项4.分光光度计的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可见分光光度计,酶标仪5.酶活力,米氏常数,最大反应速度,比活力的概念及常用的测定方法6.测定蛋白质浓度的几种常用方法,了解其原理及其优缺点7.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原理、分类、介质、染色方法等8. 生物大分子提取制备技术:盐析,盐溶,等电点沉淀,有机试剂沉淀,透析等,了解其原理及操作9. 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及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的原理二、谷胱甘肽转硫酶的制备及动力学研究1(亲和层析分离纯化)1. 了解谷胱甘肽转硫酶。

生化分离实验思考题

生化分离实验思考题

生化分离实验思考题(仅供参考)1. 为什么可以采用乙醇或自来水提取栀子黄色素?栀子黄色素的乙醇提取和水提取工艺的异同点如何?答:①栀子黄色素的主要成分是类胡萝卜素的藏花素和藏花酸,还含有环烯谜萜苷类的栀子苷以及黄酮、绿原酸、葬花素和葬花酸是少有的水溶性类胡萝卜素,其中葬花素、葬花酸及栀子苷均是水溶性的极性分子,实验证明栀子黄色素在水和乙醇中的溶解性很高,所以可以采取乙醇和水浸泡的办法来提取色素。

②水浸取法浸取的栀子黄色素杂质多,浓缩时粘度大、难过滤、纯度低、色泽差。

水-乙醇浸取温度提高有利于浸取率的提高,但受水-乙醇体系共沸点限制,栀子黄色素热不稳定,因此,温度过高反而降低浸取率和纯度,一般50~60℃为宜。

2. 要提高栀子黄色素的色价或纯度,该采取哪些有效的方法?请提出一个合理的改进措施。

答:大孔吸附树脂的吸附率与树脂的表面极性、比表面积、孔径等有关。

可以通过静态吸附与解析实验、动态吸附实验等筛选出吸附容量最大、树脂的再生能力越强、选择性最佳的树脂来精制色素,提高栀子黄色素的色价或纯度。

可采用空隙较小些的树脂,比如凝胶树脂和离子交换树脂,可提高栀子黄色素的纯度,但经济上不合算,故只供研究用;可通过降低提取转速而增加其提取时间;可采用冷冻干燥技术;提取前先浸提和浓缩,在采用大孔吸附树脂吸附课提高提纯效率;如果要得到色价更高的栀子黄色素,我们可以适当提高洗脱杂质的乙醇浓度,但这样是要以损失产率为代价的,只要洗脱杂质用的乙醇浓度不要太大,产率也不会降得很多。

3. 栀子黄色素为什么要避光保存?答:由于分子中存在多个共轭双键,栀子黄色素对光有一定的不稳定性。

但暗处理对色素的影响较小,所以栀子黄色素要避光保存。

4. 栀子黄色素在保藏或使用过程发生褪色或绿变,该如何解决?答:藏花酸、藏花素分子本身含有多个不饱和共轭双键,易受亲电试剂破坏,逐渐变为饱和烃,色素吸收峰向紫外区飘逸,即发生褪色,可以通过添加色素稳定剂(如EDTA二钠),避免与金属离子接触,调整色素所在体系的酸碱度等方向课有效防止褪色。

【精品】生化思考题

【精品】生化思考题

【关键字】精品临床生化检验第六章掌握:➢酶活性的国际单位定义:酶活性单位1、惯用单位:常由发明者自行命名,结果无可比性;(20世纪50年代).2、国际单位: 在特定条件下,1分钟能转化1微摩尔底物(µmol/ min)的酶量为一个“国际单位” :(76年); 63年是25℃及最适条件下.3、Katal单位:在规定条件下,即每秒钟转化1个摩尔底物(mol /s)的酶量➢酶活性测定的连续监测法和定时法的概念定时法:将酶与底物在特定条件(缓冲液、温度等)下孵育,经过一定时间后,用终止液终止反应,通过化学或生物化学的方法测出底物或产物的总变化量,除以时间即可计算出底物消耗速度(-d[S]/min)或产物生成速度(d[P]/min),将速度换算为µmol/ min便是以国际单位表示的酶活性。

连续监测法:将酶与底物在特定条件(缓冲液、温度等)下孵育,每隔一定时间(2s∼60s)连续测定酶促反应过程中某一底物或产物的特征信号的变化,从而计算出每分钟的信号变化速率。

连续监测法是在多个时间点连续测定产物生成量或底物消耗量,选取线性期的速率来计算酶活性,又称速率法。

➢连续监测法的计算和分类;计算:分类:➢酶活性测定最适条件的概念和意义;最适条件(optimum condition):是指能满足酶发挥最大催化效率所需的条件1.合适的底物和最适底物浓度2.理想的缓冲液种类、最适离子强度和反应液的最适pH3.最适反应温度4.合适的辅因子、激活剂浓度5.酶偶联反应还需要确定指示酶和辅助酶的用量6.合理的测定时间,延滞期应尽量短暂并有足够的线性期7.合适的样品与反应试剂的比例及足够的检测范围8.尽量去除各种抑制剂➢ALT、AST、ALP、GGT、LD、CK、AMY、ChE的测定方法。

ALT:1.测定谷氨酸以酶电极法作代表,因需特殊仪器不适合临床检验2.测定丙酮酸①以赖氏法为代表的定时法②以IFCC推荐法为代表的连续监测法③偶联丙酮酸氧化酶法CK:1.比色法2.连续监测法3.荧光法4.化学发光法熟悉:血清酶变化的病理机制;酶动力学参数的含义;电泳法和免疫抑制法测定同工酶的原理。

生化试验思考题总结

生化试验思考题总结

生化实验思考题总结1.蛋白质定量测量的方法有哪些?简要说明其原理。

答:a.紫外吸收,在280nm处有最大吸收峰。

b.定氮法,利用蛋白质中氮元素含量为16%固定比例来测定。

c.分光光度计法,利用OD值和蛋白质浓度成正比的原理。

显色剂为考蓝。

d.双缩脲法。

也是利用显色反应。

e.Folin酚法。

2.如果凝胶过滤层析分离的蛋白质样品中含有多种蛋白质,在各蛋白质分子量已知的情况下,如何判断哪一种蛋白质时所想要的?答:现在假设有三种蛋白质a b c,分子质量a>b>c。

那么,a最先流出,在体积V1处有一个洗脱体积,对应的a的溶液浓度在V1处也最高,就会有一个OD值的峰值。

b c同理。

由不同的OD峰值,对应不同的洗脱体积,就可以筛选出想要的蛋白质。

如果想要b,那么在第二个吸收峰的时候,找到相应的洗脱体积,然后在其附近的所接到的溶液进行选取。

就会得到想要的蛋白质。

3.如果盐析后的样品不经脱盐处理便上样电泳,对其结果有何影响?答:如果没有去除清蛋白里面的盐分,则会使电泳速度下降。

原因在于溶液离子强度太大,蛋白质表面的电荷减少,所以导致电泳速度下降,甚至无法泳动。

4.对电泳所得的结果如何进行定量分析?答:将电泳完毕的样品(凝胶),按条带宽度的分布剪下,分别把每个小块样品用NaOH溶液漂洗,再将漂洗过的溶液进行OD值的测量。

5.使SDS-PAGE具有高分辨率的三个因素是什么?答:浓缩效应。

电荷效应。

分子筛效应。

6.实验所得的各点数据中,哪些易出现较大的误差?答:有两个点。

第一个,在三十秒的点,反应速度太快,时间如果掌握不准,容易出现误差。

另一个,在3min的点,反应速度很慢,斜率小,则倒数大,所以时间掌握不好,也容易出现大误差。

7.假如把碱性磷酸酶对底物的亲和力提高十倍,实验方案该如何修改?答:把底物和酶的浓度都降低。

8.请举出三种提取质粒的方法,并简要说明其中一种方法的原理。

答:碱裂解(要求原理,书上有);一步法(见书上46,47页有关TELT试剂的内容);SDS法;煮沸法。

思考题(课前设疑)

思考题(课前设疑)

3.超声波处理法
多用于微生物材料,处理的效果与 样品浓度、使用频率有关。用大肠杆菌 制备各种酶时,常用50~100mg/L菌体 的浓度,在1KHz~10KHz(千赫兹)频率 下处理10~15min。对于其他细菌,则 视具体情况而定。操作中注意避免溶液 中气泡的存在,制备对超声波敏感的一 些核酸、酶,要慎重使用。
二、物理法
1.反复冻融法 1.反复冻融法
把待破碎的样品冷至-15~-20℃, 使之凝固,然后缓慢地溶解,如此反 复操作,大部分动物性的细胞及细胞 内的颗粒可以破碎。
2.冷热交替法 2.冷热交替法
在细菌或病毒中提取蛋白质和 核酸时可用此法。操作时,将材料 投入沸水中,在90℃左右维持数分 钟,立即置于冰浴中,使之迅速冷 却,绝大部分细胞被破坏。
思考题(课前设疑) 思考题(课前设疑)
1.如何保持生化物质的生物活性?一般 生化物质在碱性条件下容易变性,还是 在酸性条件下容易变性? 2.一般从天然生物材料制作生化物质的 过程大体可分为几个阶段? 3.在制备生化物质前应如何选择原料?
4.什么叫动态吸附和静态吸附?它们在 应用上有何区别? 5.对酸性物质的提取,常在什么条件下进 行?对碱性物质的提取,常在什么条件 下进行?对两性物质的提取,常在什么 条件下进行? 6.以细丙为例解释提取制备每步的基本 原理?
6.从简化提纯步骤着手
如从鸽肝中提取乙酰化酶,需 将动物饥饿后取材,可减少肝糖 原,以简化纯化步骤。
7.对生物技术产品宿主菌或细 胞的要求
选择生物技术产品的宿主受体菌或 细胞也应考虑到后处理的问题。如用 大肠杆菌表达,由于其不能将所表达 的蛋白质分泌到体外,故提取时必须 破壁,增加了提取的困难,而且还可 能含有毒素类有害因子;用枯草杆菌

天津科技大学生化实验思考题参考答案

天津科技大学生化实验思考题参考答案

实验原理见讲义思考题(只是给出了简单答案):1、大孔吸附树脂法分离纯化果蔬花青素1.1一般提取率随提取温度的升高而提高,但是温度提高色素受到的破坏也增加。

1.2 因为色素易溶于水和在酸性条件下稳定。

1.3 防止色素被空气氧化,影响测定结果。

2、植物组织中DNA和RNA的提取和鉴定2.1 因为在核酸提取分离过程中是使用浓的高氯酸来提取RNA,而小分子物质一般多是酸溶性的,所以要在分离核酸时用冰冷的稀三氯乙酸或高氯酸溶液将小分子物质去掉。

此外,核酸中如果混有小分子或者脂类物质或者其他杂质都是有可能对后续步骤产生影响,比如说使限制酶失活或者改变特异性,所以还要在分离核酸时用有机溶剂如丙酮、乙醇去除脂溶性的磷脂类物质。

2.2 不能2.3苔黑酚法可快速鉴别RNA,二苯胺法可快速鉴定DNA。

3、碱性蛋白酶活力的测定3.1 碳酸钠作用是使反应体系为碱性。

三氯醋酸的作用是使反应体系为酸性。

3.2在碱性条件下福林-酚试剂不稳定,能被酪氨酸中的酚基还原,生成钼蓝、钨蓝的混合物,所生成的蓝色化合物才可以用比色法测定。

40℃则是加速反应的进行。

3.3 不能,酶是蛋白质,放置久了会发生降解导致变质。

4、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蛋白质4.1 凝胶系统的不连续性,即上层胶的孔径大,下层胶的孔径小;缓冲体系的不连续性,即上层胶pH为6.7-6.8,下层胶pH为8.9。

4.2 浓缩效应,分子筛效应,电荷效应,怎样造成的答案详见讲义。

4.3可以,缓冲液在电泳过程中的一个作用是维持合适的pH。

电泳时正极与负极都会发生电解反应,正极发生的是氧化反应,负极发生的是还原反应,长时间的电泳将使正极变酸,负极变碱。

但电泳结束后,将上下槽缓冲液混合在一起后只要具有缓冲能力就可以再次使用。

4.4 主要目的是增加溶液的粘稠度,加样的时候更加容易操作。

4.5 30%丙烯酰胺贮液配制时要注意:将丙烯酰胺和N,N’-亚甲双丙烯酰胺要溶于热水中,并验证其pH值不大于7.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氨基酸的纸层析分离1. 什么是纸层析技术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物理化学性质差异,使其以不同速度移动的一种物理分离方法。

2. 什么是分配系数分配系数是指溶质在固定相中的浓度和溶质在流动相中的浓度的比值。

3. 层析技术的种类1 吸附层析2 分配层析3 离子交换层析4 凝胶过滤层析5 亲和层析6 气象层析7 固相层析8 柱层析9 纸层析10 薄层层析11 高效液相层析4. 影响Rf值的因素有哪些1 纸层析时纸层析时要在密闭仪器中加入平衡试剂使纸层析上吸附的溶剂达到饱和.2 滤纸要保持洁净,点样时要适量斑点不能过大.3 样品物分子结构和极性4 滤纸的厚薄和纤维松紧度不一样,结合的水量也不一样。

2. 酵母RNA的提取和分离1. 试验中为什么选择干酵母做实验材料?酵母中RNA含量较高(2.67%~10.0%),DNA含量少2. 提取RNA的方法有几种?稀碱法和浓盐法3. 加入酸性乙醇的目的?在碱提取液中加入酸性乙醇溶液可使解聚的核糖核酸沉淀,由此得到RNA的粗制品。

4. 如何鉴定RNA的组分?现象如何?RNA中含有核糖,碱基,磷酸各组分。

核糖与浓盐酸和苔黑酚共热产生绿色;嘌呤碱与银铵络离子共热白色絮状嘌呤银化物沉淀;磷酸与钼酸铵试剂作用产生黄色的磷钼酸铵,加硫酸煮沸可使其水解,从水解液中可以测出上述组分的存在。

3. 球蛋白提取及含量测定1. 蛋白质沉淀方法有哪些?分可逆沉淀法和不可逆沉淀法两种。

其中可逆沉淀法有等电点沉淀,中性盐沉淀法,有机溶剂沉淀法;不可逆沉淀法有加热沉淀,重金属盐沉淀,生物碱沉淀。

2. 蛋白质含量测定的方法紫外分光光度计,可见光光度计,双缩脲法,福林酚法3. 分光光度计的使用及注意事项1 接电源,打开样品室暗箱盖,预热20min2 调节所需波长3 开盖放黑色比色皿,关盖,调T%为0%4 放空白对照,放样品液到比色皿2/3到3/4处,用擦镜纸擦干表面,在对照组处调T为100%5 调节T%到ABS,分别测各样品分光光度值4. 盐析原理将大量盐加到蛋白质溶液中,高浓度的盐离子(如硫酸铵的SO4和NH4)有很强的水化力,可夺取蛋白质分子的水化层,使之“失水”,于是蛋白质胶粒凝结并沉淀析出.盐析时若溶液pH在蛋白质等电点则效果更好.由于各种蛋白质分子颗粒大小、亲水程度不同,故盐析所需的盐浓度也不一样,因此调节混合蛋白质溶液中的中性盐浓度可使各种蛋白质分段沉淀.4. 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1. 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有哪些?温度,pH,抑制剂,激活剂2. 唾液淀粉酶的抑制剂,激活剂分别是?激活剂:Cl-;抑制剂:Cu2+3. NaOH对v反应实验,做碘反应实验前为何加盐酸因为碘遇NaOH变NaI和NaIO3,而不能与淀粉发生反应,所以加入盐酸中和氢氧化钠。

4. 温度如何影响酶活性?一般来讲,每种酶的酶活性有最适温度,在此温度下,其活性最高,偏离此最适温度时,温度越低,或者温度越高,其活性越小.而且,温度过高会导致酶失活以及变性.5. 植物组织中丙酮酸含量的测定1. 本实验中氢氧化钠的作用?丙酮酸与2,4-二硝基苯肼发生反应,生成的丙酮酸-2,4-二硝基苯腙,在碱性条件下显红色,因此氢氧化钠作用是提供碱性环境。

2. 本实验中所加试剂为何不能颠倒?因为本实验中所用的丙酮酸与三氯乙酸均为酸性,而2,4-二硝基苯肼与丙酮酸的反应需要在碱性条件下显色;三氯乙酸的作用是除去蛋白质,使之沉淀,如果后加,试验结果可能会被其他蛋白质干扰。

3. 制作丙酮酸标准曲线时为什么以8%三氯乙酸为空白对照?因为本实验所用提取液是8%三氯乙酸溶液,所用丙酮酸均溶解于该溶液中。

4. 测定丙酮酸含量的基本原理植物样品组织经三氯乙酸除去蛋白质后,所含丙酮酸与2,4-二硝基苯肼发生反应,生成的丙酮酸-2,4-二硝基苯腙,在碱性条件下显红色。

测定样品吸光度,与丙酮酸标准曲线相比较即可得丙酮酸含量。

06.DNA的提取及含量测定1.DNA提取中各试剂中英文名称及作用●SDS:十二烷基硫酸钠,使蛋白质变性及破坏脱氧核酸降解酶●CHCl3:氯仿,使蛋白质沉淀被除去●乙醇:使DNA呈纤维状沉淀出来●Na2EDTA: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抑制DNA酶活性,与Mg2+结合,保护DNA●NaCl:使蛋白质溶解●CH3CHO:乙醛,提高反应灵敏度2.加入氯仿后出现什么现象?溶液分三层,上层为DNA溶液,中层为蛋白质沉淀,下成为有机层3.DNP与RNP在盐溶液中溶解度有什么不同?DNP和RNP在盐溶液中的溶解度受盐浓度的影响而不同。

DNP在低浓度盐溶液中,几乎不溶解,如在0.14 mol/L的氯化钠溶解度最低,仅为在水中溶解度的1%,随着盐浓度的增加溶解度也增加,至1mol/L氯化钠中的溶解度很大,比纯水高2倍。

RNP在盐溶液中的溶解度受盐浓度的影响较小,在0.14mol/L氯化钠中溶解度较大。

因此,在提取时,常用此法分离这两种核蛋白。

4.定糖法测定DNA含量的原理DNA分子中2-脱氧核糖残基在酸性溶液中加热降解,产生2-脱氧核糖并形成ω-羟基-γ-酮基戊酸,后者与二苯胺试剂反应产生蓝色化合物,其反应如下图。

蓝色化合物在595nm处有最大吸收,且DNA在40µg ~400µg范围内时,吸光度与DNA浓度成正比。

在反应液中加入少量乙醛,可以提高反应灵敏度。

7.植物过氧化物同工酶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1. 什么是电泳,同工酶,等电点?● 在溶液中,蛋白质分子会由于氨基酸的解离而带电荷,电场中蛋白质带电粒子会向与自身电荷相反的电极泳动,这就是电泳。

● 指生物体内催化相同反应但分子结构不同的一组酶● 氨基酸分子静电荷为零时的PH2. Acr,Bis,AP,TEMED各自中文名称及作用?Acr:丙烯酰胺,作为单体;Bis:甲叉双丙烯酰胺,交联剂;AP:0.15%过硫酸铵,化学聚合催化剂;TEMED:四甲基乙二胺,加速剂3. 过氧化物酶的底物是什么?H2O24. 溴酚蓝的作用?指示电泳前沿:溴酚蓝分子带负电,比蛋白质小迁移速度快,总是位于蛋白质之前。

5. 本实验使用的缓冲溶液是什么?写出各自的名称,PH● 提取液缓冲液:PH=8.0● 电极缓冲溶液:PH=8.3● 上样缓冲溶液:PH=8.98.蔗糖酶米氏常数的测定1. 为什么说Km是酶的特征常数?什么是Km?单位是什么?一个酶对一个特定的底物有一个特定的Km与之对应;Km是酶促反应最大速度1/2时的底物浓度;单位:mol/L、m mol/L2. 双倒数作图法求Km值,横纵坐标分别是什么?横:1/【s】;纵:1/v。

(【s】是底物浓度)3. NaOH作用?使酶失活,反应停止4. 涉及化学反应:蔗糖水解为葡萄糖;3,5﹣二硝基水杨酸与葡萄糖加热反应生成棕红色的3﹣氨基﹣5﹣硝基水杨酸9.胰蛋白酶活性的测定1. 酶活单位如何定义?一个酶活力单位是指在最适条件下,在一分钟内能转化1μmol底物所需要的酶量2. 紫外分光光度计使用方法•设置波长:【Goto WL】键设置波长•【T%/ABS】:按【T%/ABS】可在透光率(T%)和吸光度(ABS)之间切换。

•保存参数:可将当前参数保存在内存或数据包内。

•测量屏幕:确定参数后按【样品测定】或【START/STOP】键的同时进行第一次测量,每按一次得到一个数据。

•自动调零:当需要空白校正时,在测量前设置好空白样品,然后按【AUTO ZERO】键,此时的光度值设定为0ABS(100%)3. BAEE,BA中文名BAEE:N﹣苯甲酰﹣L﹣精氨酸乙酯BA:N﹣苯甲酰﹣L﹣精氨酸10.植物体内游离脯氨酸含量的测定1. 植物体内游离脯氨酸有何意义?● 植物在正常条件下,游离脯氨酸含量很低,但遇到干旱、盐碱、低温等逆境时,游离脯氨酸便会大量积累,并且积累指数与植物的抗逆性有关。

因此,脯氨酸可作为植物抗逆性的一项生化指标。

● 脯氨酸是水溶性最大的氨基酸,具有很强的水和能力,其水溶液具有很高的水势。

其疏水端可与蛋白质结合,亲水端可与水分子结合,蛋白质可借脯氨酸束缚更多的水,从而防止渗透胁迫条件下蛋白质脱水变性。

因此脯氨酸在植物的渗透调节中起重要作用。

2. 当改变萃取剂时比色应做哪些改变?如何选择最佳的萃取剂?● 当萃取剂发生改变时,测定光密度的波长应当改变,具体如何改变,根据实验而定。

● 萃取剂选用原则:a.萃取机和原溶剂互不相容b.萃取剂和溶质互不发生反应c.溶质在萃取剂中溶解度远大于在原溶剂中溶解度。

11.植物基因组DNA的提取与纯度测定1.CTAB的作用?使核糖体解体,蛋白质和多糖沉淀,DNA溶解2.CTAB溶液中组分有哪些?●CTAB: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Tris-HCl(pH=8.0):提供一个缓冲环境,防止核酸被破坏●EDTA螯合Mg2+和Mn2+:抑制DNA酶活性●NaCl:提供高盐环境,使DNA充分溶解,存在于液相当中●β-硫基乙醇:抗氧化剂,有效防止酚被氧化成醌,避免褐变,使酚容易去除基因组DNA。

3.DNA提取方法有哪些?CTAB法,玻璃珠法,超声波法,研磨法,冻融法,异硫氰酸胍法,碱法,酶法4.DNA纯度鉴定方法OD260/OD280(紫外分光光度法)、电泳5.OD260/OD280值大于1.8及小于1.8的原因等于1.8时表示DNA纯度极高,大于时表示提取物混有RNA,小于时表示混有蛋白质。

12.基因组DNA的酶切及琼脂糖凝胶电泳1.什么是限制性内切酶?分为哪几种?是可以识别特定核苷酸序列,并在每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进行切割的一类酶。

●能识别特定的核苷酸顺序,并在识别点附近进行切割,但切割的核苷酸顺序无专一性,是随机的。

●能识别专一的核苷酸顺序,并在该顺序内的固定位置上切割●能识别的顺序是回文顺序,可切成粘性末端也可形成平末端。

2.酶切的原理,EcoRI的酶切位点G 〡AATT CC TTAA〡 G限制性内切酶识别特定核苷酸序列,并在每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进行切割3.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核酸的原理DNA在高于等电点PH的溶液中带负电荷,在电场中向正极移动。

由于糖-磷酸骨架在结构上的重复性质相同数量的双链DNA几乎带等量的静电荷。

因此能以同样的速度向正极方向移动。

在一定电场强度下,DNA迁移速度取决于分子本身的大小与构型,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DNA泳动速率不同。

4.电泳点样时,加样孔在哪个电极附近,为什么?负极。

DNA在高于等电点PH的溶液中带负电荷,在电场中向正极移动。

13.植物总RNA的提取与检测1.常用RNA提取方法苯酚法,阴离子去污剂法,Licl-尿素法,改良Gomez法,异硫氰酸胍法,CTAB法,热硼酸法,Trizol试剂快速提取法2.Trizol试剂提取RNA理论上有几条带?分别代表什么?四条.5SrRNA,5.8SrRNA,18SrRNA,28SrRNA3.Trizol试剂提取RNA原理TRIZOL是一种新型总RNA抽提试剂,其含有苯酚、异硫氰酸胍等物质,能迅速破碎细胞并抑制细胞释放出的核酸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