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歌德谈话录】有感
歌德谈话录读后感2000

歌德谈话录读后感2000《歌德谈话录读后感》《歌德谈话录》这本书,就像是一位智者在与我面对面地交流,让我受益匪浅。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仿佛置身于歌德的时代,亲身感受着他的思想和情感。
歌德对于文学、艺术、人生的见解,犹如明灯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
歌德强调了经验对于创作的重要性。
他认为,一个作家只有通过丰富的生活经验,才能真正描绘出真实而深刻的作品。
这让我明白了,想要写出有深度、有内涵的东西,不能仅仅依靠想象,而要去亲身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
比如,我们在写作中想要描绘一个人物的内心世界,如果没有对类似情感的亲身经历,就很难写出能够打动人心的文字。
他还谈到了艺术的真谛。
歌德认为艺术应当是自然而真实的表达,而非刻意的雕琢。
这使我反思了当下一些过于追求形式和技巧的艺术作品,它们往往失去了灵魂和生命力。
真正的艺术,应该是从内心深处自然流淌出来的,是对生活、对人性最本真的反映。
就像一幅好的画作,它不仅仅是色彩和线条的组合,更是画家情感和思想的倾诉。
在人生的观点上,歌德的看法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他主张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
他认为,这些挫折并非是命运的捉弄,而是成长和进步的机遇。
这种积极的人生态度,让我在面对生活中的不如意时,不再抱怨和沮丧,而是努力从中寻找转机和希望。
歌德对于创新和传统的关系也有着独到的见解。
他认为创新不能完全摒弃传统,而是要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发展和突破。
这让我联想到我们的社会发展,在追求新技术、新观念的同时,也不能忘记那些经过时间考验的传统价值和智慧。
书中歌德对于人性的洞察也令我印象深刻。
他深知人性的复杂和多面性,既看到了人的善良和美好,也不回避人的自私和贪婪。
这种全面而客观的看法,让我在与人交往中更加理解和包容他人,不再简单地以片面的观点去评判一个人。
通过阅读《歌德谈话录》,我深刻地认识到,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和艺术家,不仅仅是在自己的领域有着卓越的成就,更是能够以其智慧和见解影响着后人的思考和行动。
歌德谈话录读后感

歌德谈话录读后感歌德谈话录读后感1《歌德谈话录》一书,感触颇深。
之前曾听说这本书被挑剔的尼采誉为用德文写出的最重要的散文。
它记录下了歌德晚年最成熟的思想和实践经验,涉及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字里行间透露出歌德对于实践、艺术以及世界的眼光,构成了歌德的智者之言,给人以精神的启迪和提高。
读了这本谈话录,会有一种从内心生出的愉悦感和满足感。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对于谈话录的形式并不了解,读了《歌德谈话录后》,发现谈话录的方式是比较好的,能够进入生活,深入浅出地表达事物,能够吸引读者。
对于歌德的了解,我同样只是模糊不清的,有将近二百年的时间距离,但是他的话语中闪耀着的智慧和学理之光,总给人以跨越时空,穿透历史的感觉。
“对于任何理论来说,实践是试金石。
”歌德借浮士德之口说出了“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常青”的警句,他厌倦脱离实际的一切学问,告诫世人“人必须每天每日去争取生活与自由,才配有自由与生活的享受”,“真理并不是‘上帝’恩赐给你的,而是靠你自己去独立地发现的。
”,他同时指出,“所有时代的科学家都有一种心向,即认识生气勃勃的形成物,在联系中把握它们外在的、可见的和可以触摸的部分,把它们作为内在的东西的预兆加以接受,这样就能通过观察在一定的程度上掌握整体。
”这些一系列的话语尽管我仍然无法透彻了解领悟,但言语中吐露的是一个伟大的人对于世界的评价。
歌德的实践和他艺术的眼光也是密不可分的。
他强调艺术应以自然和现实生活为基矗“诗人要做的事,是根据由现实生活提供的动机,把有待表现的要点组织成为一个优美的、生气勃勃的整体。
”,还特别强调“精灵只显现于完全积极的活动力中。
”从中我们可以明白,天才只有在积极的创作活动中才能发挥作用,否则无异于平凡人。
对于文化传承,前赴后继歌德同样予以重视。
“莎士比亚给我们的是用银盘装的金苹果。
我们通过学习他的作品得到了他的银盘,但我们装入银盘的只是土豆,这太糟糕了,”这个生动形象的比喻使得歌德领略了太多的人生与艺术生命的问题,同时也让我们这些读者去慢慢品位。
歌德谈话录读后感

歌德谈话录读后感《歌德谈话录》是德国文学巨匠歌德的一部重要著作,记录了他与友人们的对话和思考。
这本书以其深刻的思想和精彩的语言而著称,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在读完这本书后,我深受启发,对人生、艺术和文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首先,我被歌德在书中对于人生的思考所感动。
他认为人生是一场旅程,充满了挑战和机遇,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和成长。
他强调了个人的自由和责任,认为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的生活负责,而不是依赖于外部的力量。
这种对人生的积极态度和对自由的追求,深深地触动了我,让我对自己的生活有了新的思考。
其次,我对歌德在书中对艺术和文学的看法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认为艺术是人类精神的表达,是对生活和世界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他强调了艺术家的责任和使命,认为他们应该通过自己的作品来启发和鼓舞人们,让他们对生活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这种对艺术的热爱和对艺术家的崇敬,让我对艺术和文学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最后,我对歌德在书中对于人类社会和历史的思考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认为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和进步的过程,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和奋斗。
他强调了个人的责任和社会的责任,认为每个人都应该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这种对社会的关怀和对历史的思考,让我对人类社会和历史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总之,读完《歌德谈话录》后,我对人生、艺术和文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歌德的思想和语言深深地触动了我,让我对自己的生活有了新的思考,对艺术和文学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对人类社会和历史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这本书不仅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更是一部对人生和世界的深刻思考和感悟,让我受益匪浅,深受启发。
《歌德谈话录》读后感

《歌德谈话录》读后感《〈歌德谈话录〉读后感》读完《歌德谈话录》这本书,我仿佛经历了一场奇妙的心灵之旅。
这本书不是那种干巴巴讲道理的书,而是像和一位睿智的老朋友聊天,轻松又自在。
歌德在书中分享的种种见解,就像是一把把钥匙,打开了我看待世界和人生的新大门。
书中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歌德对于艺术和创作的看法。
他说艺术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
这让我想起了自己的一次绘画经历。
那是一个阳光灿烂的周末,我决定去郊外写生。
我背着画架,带着颜料和画笔,满心期待地来到了一片开满野花的草地。
五颜六色的花朵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向我打招呼。
我找了一个舒适的位置,支起画架,准备开始我的创作。
一开始,我满心欢喜,觉得眼前的美景肯定能被我完美地呈现在画布上。
可是,当我真正拿起画笔时,却发现事情远没有我想象的那么简单。
我想要画出花朵的娇艳,却怎么也调不出那种鲜艳的色彩;我想要描绘出微风拂过草地的动感,可笔下的线条却显得那么生硬。
我着急了,额头上开始冒出细密的汗珠。
我不停地修改,可画面却越来越糟糕。
就在我几乎要放弃的时候,我想起了歌德说的那句话:“艺术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
”我突然意识到,我太过于追求完美地复制眼前的景象,却忽略了自己内心对于这片美景的感受。
于是,我放下画笔,闭上眼睛,深呼吸,用心去感受微风的抚摸,去聆听花朵的低语,去感受阳光的温暖。
当我再次睁开眼睛,拿起画笔时,我不再纠结于每一朵花的形状和颜色是否逼真,而是试着用线条和色彩去表达我内心的情感。
我用轻快的线条勾勒出微风的轨迹,用明亮的色彩涂抹出花朵的生机,用大片的蓝色渲染出天空的辽阔。
渐渐地,画面开始有了灵魂,不再是生硬的模仿,而是充满了我对这片美景的热爱和感悟。
当我完成这幅画的时候,太阳已经快要落山了。
我看着自己的作品,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虽然它可能不如专业画家的作品那么完美,但它却是独一无二的,因为它承载了我那一刻最真实的感受。
通过这次经历,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歌德对于艺术的见解。
2024年《歌德谈话录》读书心得体会

2024年《歌德谈话录》读书心得体会《歌德谈话录》是德国文学家歌德的一部重要著作,也是一本集合了歌德谈话和思考的书籍。
在2024年,我有幸读到了这部经典之作,并发现其中蕴含的智慧和思考对于当代社会依然有着重要的启示和指引。
以下是我对《歌德谈话录》的读书心得体会,希望能够与大家分享。
首先,我深深被歌德的智慧和深思所打动。
《歌德谈话录》记录了歌德与朋友和学生们的对话,其中包含了对生活、艺术、哲学和人生意义等问题的思考和探索。
歌德具备超凡的洞察力和卓越的智慧,在阐述自己的观点时总能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通过阅读这些对话,我深刻认识到了思考和探索的重要性,以及对于生活的深层次理解和体验的追求。
其次,歌德对于艺术和文学的热爱和追求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作为一位伟大的文学家和思想家,歌德对于艺术的热情既体现在他的作品中,也体现在他的思考和谈话中。
他认为艺术是生活的灵魂,是人类对于生活的诠释和表达。
通过艺术,人们可以超越自我,感悟生活的真谛。
在阅读《歌德谈话录》的过程中,我对于艺术和文学的意义和价值有了更加深入和全面的理解。
同时,歌德对于个人成长和人性的思考也给我带来了很多启示。
他强调了个人的独特性和个性的重要性,认为每个人都有独特的才能和潜力,应该积极发掘和实现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这种对于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关注,对于当代社会仍然非常重要。
在今天这个竞争激烈、多样化的社会中,每个人都应该发挥自己的特长和才能,追求个人的奋斗和成长,同时也要尊重和包容他人的不同。
另外,我在《歌德谈话录》中感受到了歌德对于人生意义和生命的思考。
他认为人生是一段无尽的旅程,每个人都应该抓住自己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所在,去探索和追求。
无论是在成功还是失败、喜悦还是痛苦中,人们都应该珍惜和体验生命的每一刻。
这种对于生命的热爱和珍惜,在当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面对快节奏和压力重重的生活,我们应该时刻保持对于生命的热情和激情,珍惜每一天,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
《歌德谈话录》读后感

《歌德谈话录》读后感《歌德谈话录》读后感1《歌德谈话录》是一本让人受益无穷的好书。
在书中,你会了解到精彩的论述和对白,还可以听到歌德对莎士比亚、拜伦、雨果、司汤达等著名诗人、作家的细致评价,以及他对政治、文艺、哲学、自然科学、宗教等多方面的独到见解。
老人的智者之言。
歌德的人道眼光是与他的艺术眼光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当他强调文艺的崇高目的时,是想让人们充分注意到文学艺术对丰富、净化、提升人的精神、智慧的重要意义。
歌德不仅用世界眼光把握文化的开放性,而且用世界眼光预视全球地理文明的发展。
就在1827年,他发下了三大誓愿:一、开凿巴拿马运河,打通从大西洋到太平洋的最近航道;二、把欧洲的两大河流多瑙河与莱茵河连接起来;三、开通苏伊士运河,大大缩短从西欧到印度洋的航程。
他说:“我想经历这三大事件,所以为了它们值得再活几个五十年。
”歌德1832年辞世,未能见到这三大誓愿的实现。
但在他去世三十七年后的1869年,苏伊士运河开通了;又过了四十五年(1914年),巴拿马运河也通航了;就在这期间,多瑙河与莱茵河也由一条运河连接起来。
读这本谈话录,有一种“体味智者之言”的愉快和满足。
歌德那些闪耀着智慧与学理之光的话语,虽说并非句句都是真理,但能时时给我们以精神的启迪、解放、洗礼和提升。
《歌德谈话录》读后感2前几天,我拜读了德国作家艾克曼的经典作品《歌德谈话录》。
这部书记载了歌德晚年的言行思想,将歌德的魅力发挥到极致。
在德国文坛上,歌德是数一数二的人物,他的著名作品有《少年维特之烦恼》,《浮士德》。
歌德是德国古典主义文学的领先人物,在《歌德谈话录》中不难看出其深刻的哲学思想,古往今来,德国人都喜欢经典主义作品,而法国人则喜欢浪漫主义,代表作家如维克多雨果,罗曼罗兰,英国喜欢实用主义文学,即贴近生活,贴近自然。
不同的文学作品也决定了不同的文化内涵,除了英法德之外,欧洲还有其他民族文化,如北欧,有卜易生,安徒生等作家,东欧主要以波兰和俄罗斯文学为主,更重要的是,欧洲诞生了著名的诺贝尔奖,成为全世界学者,知识分子梦寐以求的奖项。
《歌德谈话录》读后感

《歌德谈话录》读后感《<歌德谈话录>读后感》读完《歌德谈话录》这本书,感觉就像和一位智慧的长者进行了一场深入灵魂的对话。
这本书没有那种让人望而生畏的高深理论,反而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和真实的感悟。
在书中,歌德对于文学、艺术、人生的见解,如同繁星点点,照亮了我思维的角落。
他对于创作的看法,让我印象尤为深刻。
他说,创作者不能被外界的声音所左右,要有自己内心坚定的方向。
这让我想起了自己曾经的一次写作经历。
那时候,学校组织了一场作文比赛,主题是“家乡的变化”。
我满心欢喜地投入到创作中,我写了家乡新建的高楼大厦,拓宽的马路,还有越来越多的商场和娱乐设施。
我自认为写得很不错,满心期待能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称赞。
可当我把作文交给老师后,老师却给了我一些让我意想不到的建议。
她说,我的作文虽然描述了家乡表面的变化,但缺乏了对家乡人民内心感受的刻画,没有真正写出家乡变化给人们带来的情感冲击。
这让我一下子陷入了迷茫,我开始怀疑自己的写作能力。
我想按照老师的建议去修改,可又觉得违背了自己最初的想法。
就在我纠结的时候,我想起了歌德的话,创作者要有自己的坚持。
于是,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作文,我决定在保留原有描述的基础上,加入更多关于家乡人民的故事。
我写了隔壁老奶奶从破旧的平房搬进了崭新的小区,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写了小时候一起玩耍的伙伴,因为家乡经济的发展,有了更多的就业机会,能够留在家人身边;还写了村头的张大爷,看着曾经的农田变成了现代化的工厂,虽然有些不舍,但也为家乡的进步感到骄傲。
当我再次把作文交给老师的时候,老师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最终,我的这篇作文在比赛中获得了不错的名次。
通过这件事,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歌德关于创作的观点。
创作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情感的表达和内心的坚守。
歌德还谈到了对于艺术的理解。
他认为艺术应该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这让我想起了一次参观画展的经历。
那次画展展出的大多是一些描绘日常生活场景的作品。
歌德谈话录读后感

歌德谈话录读后感在繁忙的生活中,能静下心来读一本好书,实乃幸事。
最近,我读了《歌德谈话录》,感受颇深。
这本书并非是一部情节跌宕起伏的小说,也不是充满理论阐述的学术著作,而是记录了歌德晚年生活中的思想交流与智慧闪光点。
然而,正是这种真实而又贴近生活的记录,让我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与歌德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歌德,这位德国文学史上的巨匠,他的名字如同一颗璀璨的明星,照亮了德国乃至世界文学的天空。
在《歌德谈话录》中,我看到的不仅仅是他在文学创作上的卓越才华,更是他对人生、对世界深刻而独特的见解。
书中,歌德对于文学创作的观点让我深受启发。
他强调,文学创作应当源于真实的生活体验,作家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刻的感悟力,才能捕捉到生活中的细微之处,并将其转化为动人的文字。
他说:“一个作家所写的东西,即使是虚构的,也应当具有现实的根基,让人读起来觉得真实可信。
”这让我明白了,好的文学作品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扎根于生活的土壤,从生活中汲取养分。
同时,歌德对于艺术的看法也让我眼前一亮。
他认为艺术是对自然的模仿,但这种模仿不是简单的复制,而是要通过艺术家的心灵和创造力,将自然之美升华。
他谈到:“艺术家应当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能够从平凡的事物中看到不平凡,从普通的景象中感受到独特的韵味。
”这使我意识到,艺术并非高高在上、遥不可及,它就在我们的身边,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和欣赏。
歌德对于人性的洞察更是入木三分。
他深知人性的复杂,认为人既有善良、美好的一面,也有自私、丑陋的一面。
在他的眼中,一个优秀的作家应当能够真实地描绘人性的多面性,而不是将人物简单地脸谱化。
这让我在看待他人和自己时,多了一份理解和宽容,明白了不能仅仅从表面去判断一个人的善恶,而要深入了解其背后的动机和原因。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还感受到了歌德对于年轻一代的关怀和鼓励。
他愿意与年轻人交流,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智慧,希望能够帮助他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少走弯路。
他说:“年轻人要有勇气去追求自己的梦想,不怕困难,不怕失败。
《歌德谈话录》读后感

《歌德谈话录》读后感《<歌德谈话录>读后感》读完《歌德谈话录》这本书,我仿佛经历了一场奇妙的思想之旅。
这本书就像是一扇窗户,让我窥见了歌德这位文学巨匠丰富深邃的内心世界。
在书中,歌德对于文学、艺术、人生的见解,犹如繁星点点,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
他的话语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说教,而是像一位亲切的长辈,用平实而富有智慧的语言,与我分享着他的经验和思考。
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歌德对于创作的看法。
他强调创作者要深入生活,从生活中汲取灵感和素材。
这让我想起了自己曾经的一次写作经历。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我决定写一篇关于春天的散文。
一开始,我坐在书桌前,绞尽脑汁地想着各种华丽的辞藻,试图描绘出春天的美丽。
可写出来的东西,总觉得空洞无物,缺乏生命力。
于是,我决定放下笔,走出家门,去真正感受春天。
我来到了附近的公园,一踏入公园的大门,那满眼的春色就像一幅绚丽的画卷展现在我眼前。
嫩绿的小草从土里探出了头,像是在好奇地打量着这个世界。
五颜六色的花朵争奇斗艳,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它们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跳着欢快的舞蹈。
湖边的柳树垂下了柔软的枝条,那嫩绿的叶子就像一片片小小的翡翠。
微风拂过,柳枝随风飘舞,就像姑娘的长发在风中飞扬。
湖面上波光粼粼,一群鸭子在欢快地游来游去,时而把头伸进水里,时而拍拍翅膀,嘎嘎地叫着,好不快活。
我沿着湖边漫步,空气中弥漫着花香和泥土的气息,那是春天特有的味道。
我闭上眼睛,静静地聆听着鸟儿的歌声,感受着阳光洒在脸上的温暖。
在这一刻,我突然明白了歌德所说的从生活中获取创作的灵感。
我不再刻意去追求华丽的词汇,而是用最朴实的语言,把我所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感受到的一切都记录下来。
回到家后,我一气呵成地完成了那篇散文,读起来充满了真情实感。
歌德还谈到了对于艺术的欣赏。
他说,欣赏艺术作品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而要深入去理解作者的意图和情感。
这让我想起了我参观美术馆的一次经历。
那次,我在美术馆看到了一幅名为《希望》的油画。
《歌德谈话录》读后感

《歌德谈话录》读后感《<歌德谈话录>读后感》读完《歌德谈话录》,我仿佛经历了一场精神的洗礼,内心被深深触动。
这本书不是一部普通的文学作品,而是一扇通向伟大诗人、思想家歌德内心世界的窗户。
在书中,我看到了一个真实、鲜活的歌德。
他不再是那个高高在上、只存在于经典著作中的文学巨匠,而是一个有血有肉、有着丰富情感和深刻见解的人。
他对文学、艺术、自然科学乃至人生的种种思考,都如同一盏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
歌德对于文学的见解让我受益匪浅。
他强调文学作品应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真正伟大的作品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作者对生活的深刻观察和感悟的结晶。
这让我明白了,想要创作出有价值的文学作品,就必须扎根于生活的土壤,用心去感受和体验周围的一切。
同时,他也指出了文学创作需要具备独特的个性和风格。
不能盲目地模仿他人,而是要找到属于自己的声音,用独特的方式表达对世界的理解。
这使我反思自己在写作中的不足,明白了只有形成独特的风格,才能在众多的作品中脱颖而出。
在艺术方面,歌德的观点同样给我带来了极大的启发。
他认为艺术是对自然的一种提炼和升华。
艺术家应该有敏锐的观察力,能够捕捉到自然中最美好的瞬间,并通过艺术的手段将其展现出来。
而且,艺术不仅仅是对美的追求,更是一种对真理和人性的探索。
这让我对艺术的内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不再仅仅把艺术看作是表面的形式和技巧,而是一种能够触动心灵、引发思考的力量。
歌德对于自然科学的重视也让我感到惊讶。
在他那个时代,文学与自然科学的结合并不常见,但他却能清晰地看到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他认为自然科学能够为文学创作提供丰富的素材和灵感,而文学又可以以一种更生动、更形象的方式传播自然科学的知识。
这种跨学科的视野让我意识到,知识的领域是相互关联的,不能将它们孤立地看待。
我们应该广泛涉猎不同的学科,以拓宽自己的思维和视野。
除了在专业领域的见解,歌德对于人生的思考也让我深受感动。
他认为人生是一个不断成长和进步的过程,我们应该保持一颗好奇心和求知欲,不断地学习和探索。
歌德谈话录读后感范文大全

歌德谈话录读后感范文大全《歌德谈话录》读后感范文1伴随着头痛,我看完了朱光潜先生翻译的《歌德谈话录》。
最喜欢看朱老先生的后记,看他对歌德的整体评价。
我对这本书的热爱是从后记开始的。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歌德所生活的年代,歌德身边伟大的思想家朋友,还有歌德博览群书,对政治、文艺、科学等广泛的了解。
看歌德的谈话录,仿佛他就在我面前,我们对话,微笑,聊着一些深刻而美好的事情。
也恍惚觉得自己就是他,有着英雄主义情节,现实主义思想。
热爱积极、乐观、富有生命力的强壮的事物,不喜欢沉郁、腐朽、软弱的一切。
我不是在歌颂歌德,像宗白华先生那样不停地讴歌他、赞美他。
我只是在思考,反观自己的想法,有多少与他相似,与他一样。
歌德的学习精神:“歌德对当时欧洲文艺动态是经常密切注视的,一部值得注意的刚出版的新书他往往立即阅读,有时还没有出版他就托人借得原稿来阅读,例如杜蒙的《回忆录》和英国功利主义开山祖边沁的著作就是这样到达他手里的。
他不仅多次高度评价和他同年辈的席勒、法国诗人贝朗瑞、英国诗人拜伦和小说家司各特以及意大利诗人曼佐尼,而且还注意到年辈较晚的法国作家梅里美、司汤达、巴尔扎克和雨果,以及德国青年诗人海涅和普拉顿之间的论争。
这里还没有谈到他同样关心的哲学、科学、建筑、绘画、音乐等方面;也没有谈到他对印度、波斯和中国这些东方国家文艺的向往。
”(p276)歌德对与知识获取并不拘泥于一个专业、一种方向,而是广泛地、包容地、虚心地去学习各种知识。
他对社会思潮、对新近发生的事物、思想总是非常感兴趣。
歌德的“天才论”:“他教导青年,一般不强调天才而强调勤学苦练。
”(p279)歌德固然是像康德一样,觉得一个人的天赋很重要,认为灵性是成就艺术家、诗人、哲学家的最重要的东西之一。
但是他也强调勤学苦练。
我想,他所强调的勤学苦练与一个人要有灵性(人本身是天才)并不矛盾。
即便有天赋和灵性,但如果缺乏必要的训练,也不会成为真正的天才的。
这是一个内因与外因的关系。
歌德谈话录读后感

歌德谈话录读后感歌德谈话录读后感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歌德谈话录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歌德谈话录读后感1前几天,我拜读了德国作家艾克曼的经典作品《歌德谈话录》。
这部书记载了歌德晚年的言行思想,将歌德的魅力发挥到极致。
在德国文坛上,歌德是数一数二的人物,他的著名作品有《少年维特之烦恼》,《浮士德》。
歌德是德国古典主义文学的领先人物,在《歌德谈话录》中不难看出其深刻的哲学思想,古往今来,德国人都喜欢经典主义作品,而法国人则喜欢浪漫主义,代表作家如维克多雨果,罗曼罗兰,英国喜欢实用主义文学,即贴近生活,贴近自然。
不同的文学作品也决定了不同的文化内涵,除了英法德之外,欧洲还有其他民族文化,如北欧,有卜易生,安徒生等作家,东欧主要以波兰和俄罗斯文学为主,更重要的是,欧洲诞生了著名的诺贝尔奖,成为全世界学者,知识分子梦寐以求的奖项。
歌德以其幽默的话语,一语道破当时的社会,歌德不仅是作家,还是一位诗人,并多次指导本书作者艾克曼的诗歌创作,全书包括歌德对德国乃至世界的.经济文化政治的透彻分析,句句话语令人终生受用,其蕴含的深刻思想,不是我一朝一夕能了解知晓的。
优秀的文学作品总能以其特有的思想和言语指引人的进步!歌德谈话录读后感2《歌德谈话录》经过几个月断断续续的读,总算读完了。
这本书购于天津,那是1983年。
没想到读完它却是十年之后的事情了。
然而,十年后还能让人这样有兴趣地读下来,本身就证明了它的价值。
其实还不止于此。
要知道歌德已去世一个半世纪还多,他的言论能够流传下来,并能给人们以启迪,的确是他留给人类的宝贵遗产。
在读的过程中,见到一些至理名言和我认为极为深刻的东西,我就用笔画上记号。
有的是对人生的见解,更多的是关于文艺创作方面的。
特别是关于诗的思维和创作。
也是因为我对这方面特感兴趣。
读这本书,研究歌德有用。
歌德谈话录读后感

歌德谈话录读后感歌德谈话录读后感(精选10篇)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
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歌德谈话录读后感(精选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歌德谈话录读后感篇1歌德说:我的作品并不受一般人的欢迎,但是如果为博得群众喜欢而写作的话就大错特错了,我的作品并不是为了群众写的,只是专为那些追求好作品,并理解这种倾向的少数人写的。
我常常想,歌德所说的一般人是哪帮人,是不懂欣赏只会把马铃薯装在银盘上的粗鄙之人,是索取自然各种材料觉得理所应当的人,还是内心空洞不懂思虑只会嘲笑别人的人?人类在面对未知的,看见自己周围各种不同的对象时,都会暴露犯错的危险,人类观察着他们与自己的关系。
这是理所当然的,因为人类的命运与那些对象是否喜欢或讨厌自己,引诱或叛离自己,对自己有益或有害,有着相当重要的关系,所以人类学会观察,学会犯错,我们的错,有时由上帝操纵,有时由恶魔操纵,从而重叠了无数的错误。
歌德在《浮士德Ⅰ》里面说过,我们内心里住了两个灵魂,这两个灵魂都想离开对方,一个燃烧着激烈的爱欲,另一个则尽可能地遁离尘世。
没错,每个人都活在矛盾之中,想要逃离尘世避开所有繁杂琐屑,可是又放不下许许多多让人或悲或喜的眷恋。
有人喜欢平淡一生,有人就觉得轰轰烈烈才对得起来这世上走的一遭。
不管怎么样,歌德说,只有靠努力不懈才能拯救我们。
没错,就算庸庸碌碌,也是要尽力而为的,在我看来,不努力,会连基本的生活都过不好,生活生活,吃饱穿暖是生,而活,就要看个人努力程度了,过得好,不仅让自己还要让周边的人过得好,才是幸福。
有时候,幸福可以很狭隘,小家的幸福温暖一心,大家的温暖,却是可以温暖一生的。
歌德在《箴言与省察》里说,可以将自己生命的终点与出发点相结合的人,是最幸福的人类。
人类志节高尚,慈悲又善良,人类的最大功绩是尽可能不受外界支配,并尽可能的支配外界。
而这个世界在我们面前,就像大型的采石场在建筑师面前。
2023歌德谈话录读书心得

2023歌德谈话录读书心得2023歌德谈话录读书心得1歌德的思想存在一些偏颇之处,他说:“探测宇宙的活动,非人类的能力所及,理解万物的奥妙,也非人类在小小的空间内所能完成,只是徒浪费努力。
因为人的理性与神的理性,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东西,人根本无法左右神的理性”。
他认为人不可能探测认识宇宙,世间存在着神,人无法左右神,这是一种唯心思想,他的这种思想使我认识到“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的真正内涵。
每个人都有缺点,歌德也不例外,现在流行这样一句话:你的不足就是你没有缺点。
我觉得这很能说明歌德是伟人,但又是常人。
我很崇拜歌德,不仅仅因为他的话语大半都使用的是优美的字眼来修饰,我更爱他的思想。
他曾说:“世界是宽广、美丽的,但是我却由衷地高兴自己拥有一个小庭园,这个庭园虽小,却是自己的庭园,它的土地更不需要园丁的灌溉。
倾心于自己庭园的人,拥有名誉、快乐与喜悦”。
他这简单的百来字却是我一生的追求,我是个容易满足的人,很多时候就在那里想“我不要太多的金钱,不要太高的地位,因为那样也不一定能快乐,同时,人是贪婪的动物,再多的钱和再高的地位也满足不了人的欲望,我只要一个美丽舒适的小庭园,它里面有着喜悦快乐就够了,他的那段话几乎说出了我的心声。
在人的世界里,一切都是那么的平常却有希奇古怪,他们渴望美好乞求神的保佑,但当现实与他们想像相背驰时,一切的一切就会显得那么虚无缥缈、苍白无力。
歌德说:“人真是深不可测,他们希望神对待他们如同自己同辈一样,得到最高的存在。
如果不如他们所愿,神、爱神、善良之神等等,一概不再招呼。
此时,神对人类,尤其是对每日赞美神的圣职人员而言,知识一句空话,徒具其名而已;即使口中仍然赞美神,心中却毫无敬仰之心。
但是,如果能真正深切的感受到神的伟大力量,而嘴巴却不能说话时,也无法以敬畏的口吻称呼神的圣名。
”神---不在于人语言与否,而在于人的内心,它是一种虚幻的形象,是处于迷途中人儿的精神支柱,一种信仰而已。
《歌德谈话录》读后感

《歌德谈话录》读后感《歌德谈话录》读后感1读完《歌德谈话录》,颇受感动,使我全身心的受到一次洗礼,让我的对人生有了一个更新的认识,使我更深切的感悟到爱国、人类`自然、人生`荣辱、宗教`信仰、道德`情操、个人`集体、志向`成才、读书`学习、文学`艺术的真正内涵,其中,最让我震撼的部分有爱国、人生、信仰、文学、艺术。
《歌德谈话录》中提到"还有一点,什么叫做爱国,什么才是爱国行为呢?一个诗人只要能毕生和有害的偏见进行斗争,排斥狭隘观点,启发人民的心智,使他们有纯洁的鉴赏力和高尚的思想情感,此外他还能做出什么更好的事吗?还有比这更好的爱国行动吗?向一位诗人提出这样白费力的不恰当的要求,正像要求一个军团的统帅为着真正爱国,就要放弃他的专门职责,去卷入政治纠纷。
一个统帅的爱国就是他统帅的那个军团。
他只要管直接与他那个军团有关的政治,此外一切都不管,专心致志地去领导他那个军团,训练士兵养成好的秩序和纪律,以便在祖国处于危险时成为英勇的战士,那么,他就是一个卓越的爱国者了。
"他叙述了一位诗人所持的爱国观点,直接而又铿锵地表明了他对爱国思想的理解。
歌德说"在人类的天性中,存在一种不可思议的力量,即使在我几乎绝望的时候,这股不可思议的力量也会为我们准备退路,在我的生命旅途中,曾经数次含泪入梦,届时,梦中会浮现善良的一面,安慰我、鼓舞我,使我在第二天早上又朝气蓬勃、神气活现地再度快乐起来"使我感触很深,他运用那优美的语言,相诗一样的流露到我的心灵深处,他其中的哲理,让我有像啃骨头那样的感觉,越嚼越有味道,是啊,人生自然何尝不是这样。
它不变的速度,吸引人类贪婪的眼睛,但自然往往又展示一种可望不可攀的魅力,而并不是自然的一切表现的都是美的,自然的意图固然总是好的,但是使自然能完全展示出来的条件却不尽是好的。
同时,歌德的思想也存在一些偏颇之处,他说:"探测宇宙的活动,非人类的能力所及,理解万物的奥妙,也非人类在小小的空间内所能完成,只是徒浪费努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歌德谈话录》有感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是德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当然他的作品思想之深邃以至于我们无法全然领会;但我认为读过艾克曼的这本《歌德谈话录》,至少可以拉近一点与大师之间的距离。
《歌德谈话录》中涉及了许多主题,包括文学、艺术、哲学、宗教、政治等,反映了歌德所处时代的文艺思潮和他个人的人格、作品风格、思想等。
艾克曼让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位伟大的作家、诗人,更是一位热爱生活,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老人。
也许歌德的许多作品我们都还看不大懂,譬如《少年维特之烦恼》、《浮士德》等等这些传世名篇。
但是至今我的枕边都放着一本《歌德文集》。
欣赏这些作品需要的不仅仅是一颗向往着文学艺术的心,更重要的是深厚的文学功底,时间的沉淀,和对作品相关文化环境的了解和理解。
或许我们还无法汲取这些伟大作品中的精神内核,但幸运的是,艾克曼的这本《歌德谈话录》让我在歌德的身上找到了简单而极其重要的一些东西,比如要有志存高远而脚踏实地、从小事做起的人生态度;艺术创作和科学研究要从现实出发;对待专业要集中精力、心无旁骛等等。
这些都让我看到歌德虽然生活在早我们几百年的时代里,但他却是如此的清明,有自己的精神追求和独立而伟大人的格。
而我也想说,这本书有太多值得学习的东西。
正如上述的,书中第一次记录就谈到,歌德的热情和蔼令艾克曼无比的幸福和感激。
他说“他的每句话都表现出慈祥和对我的爱护。
”在之后的章节中,艾克曼也多次用“热情”、“和蔼”等词来表达自己
对歌德的敬意。
众所周知,歌德的诗歌是无人不喜,无人不读的。
所以诗歌创作也作为歌德生活的重要内容写进了谈话录中。
其中有一段话是这样说的:“世界是那样的广阔丰富,生活是那样的丰富多彩,你不会缺乏作诗的动因。
但是写出来的必须全是应景即兴的诗,也就是说,现实生活必须既提供诗的机缘,又提供诗的材料。
一个特殊具体的情景通过诗人的处理,就变成带有普通性和诗意性的东西。
我的全部诗歌都是应景即兴的诗,来自现实生活,从现实生活中获得坚实的基础。
我一向瞧不起空中楼阁的诗。
”这段话的意思很容易理解,歌德告诉我们诗歌的创作要从现实生活中的细节出发,诗人不应被诗歌的形式架空,诗人作诗就是要在平凡的事件中见出另一个更深的层面或者说更具意义的层面。
这样的忠告也同样适用于我们每一个人。
他还说过,每个人都自信有自知之明,因此许多人彻底失败了,还有许多人长期在迷途中乱窜。
如果青年人愿意重蹈老年人的覆辙,那老人们的尝试和错误还有什么用处呢?老一辈的错误是可以原谅的,因为他们们原来没有已经铺平的路可走。
但是年轻人就不应该老是摸索和走错路,他们应该马上踏上征途,向前迈进。
向着某一天要达到的终极目标迈步还不够,还要把每一步骤都看成目标,使它作为步骤而起作用。
由此可见歌德对新一代青年人的期望有多高。
在后面论天才和创造力的关系中,他也认为天才多半表现于青年时代,对此他举出了几个例子,有拿破仑,莎士比亚等。
歌德还为年轻一代受摧残而感叹。
但是他始终对年轻一代人充满了希冀。
另一方面,歌德作为魏玛古典主义最著名的代表,在《歌德谈话
录》中,也有很多有关艺术和现实之间关系的讨论。
我们知道,歌德对光和色的自然科学方面的研究十分自豪,艾克曼在记录了他和歌德有关《颜色学》的谈话,以及前篇提到的牛顿关于光和颜色的错误学说等,无不体现了歌德对自然科学的关心程度和他的唯物主义立场。
与此同时歌德还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
歌德提醒艾克曼说,我们对自己学过的东西,归根到底,只有能在实践中运用的上的那一部分才记得住。
在大学中也有过这样的经历,对于教师在讲课是说的话,只记住了按他的时间倾向可以用得上的那一部分,凡是不能在实践中运用的东西全忘了。
这些话体现了在歌德眼中实践的重要性,也使得他在谈论有关文学艺术和自然之间关系的时候,体现出辩证法的特色,即认为文学与艺术是一种主观与客观相对立统一的关系。
他说,艺术家对于自然有着双重的关系,既是自然的主宰,又是自然的奴隶。
在我看来,这段话的大概意思就是说艺术家要凭借自身的修养来使自然成为艺术创造中的可用媒介。
但我并不认为艺术家是自然的奴隶,艺术家的确需要借助自然的物质材料来表现个人的艺术旨趣,但这并不应该称作自然的奴隶。
大自然是客观存在的,人类对其加以合理的运用是无可厚非的,更何况是用作艺术创作上呢。
而《歌德谈话录》中也提到过艺术家与自然的关系问题。
歌德说:“已经发现许多杰作,证明希腊艺术家们就连在刻画动物时也不仅惟妙惟肖,而且超越了自然。
英国人在世界上是最擅长相马的,现在也不得不承认有两个古代的马头雕像在形状上比地球上任何一种马都更完美。
这两个马头雕刻是在希腊鼎盛时代传下来的。
在惊赞这种作
品时,我们不要认为这些艺术家是按照比现在更完美的自然马雕刻成的,事实是,随着时代和艺术的发展,艺术家们对自己的人格已陶冶得很伟大,他们是凭借着自己的伟大人格去对待自然的。
关键在于是什么样的人,才能做出什么样的作品。
但丁在我们看来是伟大的,但是他以前有几个世纪的文化教养。
罗伯特希尔德家族是富豪,但是他们的家资不只是由一代人积累起来的。
这种事情比人们所想到的更深刻些。
我们守旧派艺术家们不懂得这个道理,他们凭着人格的软弱和艺术上的无能去摹仿自然,自以为做出了成绩。
其实他们比自然还低下。
谁想要做出伟大的作品,他就必须提高自己的文化教养,才可以像希腊人一样,把猥琐的实际自然提高到他自己的精神的高度,把自然现象中由于内在弱点或外在阻碍而仅有某种趋向的东西实现出来。
”1828年10月20日(艺术家凭伟大人格去胜过自然)我认为这篇的确非常重要。
原因有二。
一.歌德由衷的赞美英国人和希腊人的行为,让我感觉到艺术的无国界和歌德本人无限宽广的胸怀。
二.说明了歌德关于艺术家人格和自然的关系问题的看法。
他认为艺术家在创作时是在用他们的伟大人格和个人修养来对待自然,这点最为重要。
一个人的个人修养和品格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的未来的发展。
《歌德谈话图》中还有许多有关于宗教和政治的观点,是不容忽视的。
比如1824年2月4日的谈话就记录了相关的谈论,还有之后歌德对《圣经》和基督教的批判,他在其中谈到了近代政治代替了希腊人的命运观。
他说“无论在宗教方面、科学方面,还是在政治方面,我一般都力求不撒谎,有勇气把心里所感到的一切照实说出来。
我相
信上帝,相信自然,相信善必战胜恶,但是某些虔诚的人士认为这还不够,还要我相信三就是一和一就是三,这就违背了我心灵中的真实感,而且我也看不出这对我有丝毫益处。
”他勇敢的说出内心真实的想法,而不是因为教皇的压力就违背自己的真心,这种精神是多么的难能可贵。
对于政治,歌德认为一切革命的责任都应归咎于政府,如果政府办事经常公正和保持警惕,及时采取改良措施来预防革命,不要苟且因循,拖延到非受制于下面来的压力不可,革命就不会发生了。
他还提倡引入适合本国的制度和革命,反对猴子式的摹仿外国的东西。
这些观念都充满了经验和智慧。
在听过歌德的这么多话语之后,我深感信服。
能有这样一位伟大的人的语录流传后世是世界文化的荣幸,这本书对每一个有理想有追求的人来说都是珍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