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性建筑保护改造汇总
历史建筑保护案例分析
历史是一个城市的根,无言的建造所浓缩和留存的,正是历史沧桑的印痕,正是这些历史的建造形成为了城市的多样性和独特性,是真正的城市特色与个性之所在,保留下来的近代历史建造的保护修复,存在整体技术逻辑性的薄弱而造成修复破坏的现状,并从保护理念、劣化分析、拆除加固、保护修复等技术层面,详细说明了保护应该遵循一定保护伦理的技术方法。
历史建造保护环境原真性风格性劣化分析保护修复一、近代历史建造保护的环境在南京这样一个有着丰富历史积淀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经过几百年世代文化传承和中西文化融合形成的独特而又富有创新精神文化,更多的是体现在被誉为“万国建造博览会”之称的近代历史建造上。
随着南京城市建设新一轮的开发与发展,被视为建造遗产的近代历史建造的保护修复实践也越来越多。
南京历史文化风貌街区包括了各个历史时期、各个国家、各种有代表性的建筑风格几乎都可以在南京的近代建造中找到。
从古埃及、古希腊和罗马的建造样式、拜占廷式、俄罗斯东正教式、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巴洛克式、古典主义和新古典主义式,到现代建造各个流派的风格、中国古典的传统宫殿式建造和民间传统建造等,可谓包罗万象、海纳百川。
二、近代历史建造保护修复的现状历史是一个城市的根,无言的建造所浓缩和留存的,正是历史沧桑的印痕。
漫长的岁月,磨损了建造的棱角,折磨了建造的躯体,却沉淀下了历史文化的厚度。
正是这些历史的建造形成为了城市的多样性和独特性,是真正的城市特色与个性之所在,一个重要的事实是这些本应该得到切实保护的历史风貌在城市化经济建设中以各种理由或者被空置颓败、或者干脆以拆了之,终能够保存下来的也被无知无畏者们的设计、施工公司改造得面目全非。
近代建造的破坏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南京近代历史建造保护修复技术1. 使用性破坏使用者缺乏对历史建造的保护意识,对近代历史建造不合理的使用而造成无法挽回的破坏。
随意改变建造室内的原有平面布局和结构体系,在拆除和加建的过程中将历史建造的原有风貌特色毁坏殆尽。
建筑艺术设计中的建筑物历史建筑保护规范要求
建筑艺术设计中的建筑物历史建筑保护规范要求在建筑艺术设计中,保护历史建筑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历史建筑作为文化遗产,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其保护要求在建筑设计中具有特殊性。
本文将介绍建筑艺术设计中的建筑物历史建筑保护规范要求。
1. 建筑物的历史研究与调查在进行任何建筑艺术设计工作之前,对于历史建筑必须进行充分的研究和调查。
这包括建筑物的原始设计、建造材料、建筑风格等方面的了解。
只有了解其历史背景和特点,设计师才能更好地保护和继承其价值。
2. 建筑物的复原和修复在设计过程中,如需要对历史建筑进行复原或修复,必须遵守相关的规范要求。
这包括保持建筑物原有的风格和外观,尽量使用与原材料相似的材料进行修复,并且遵循传统的施工技术和方法。
修复过程中应避免使用破坏性的手段,尽量保留原始构件和细节。
3. 建筑物的改造和扩建当需要对历史建筑进行改造和扩建时,必须遵循建筑物保护规范要求。
改造过程应尊重原有的建筑风格和结构,保持建筑物的整体性。
扩建时应采用与原建筑相协调的设计手法,避免对历史建筑造成过大的影响。
4. 建筑物的维护与修缮历史建筑的维护与修缮是建筑艺术设计中的重要环节,需要定期进行。
维护过程中应检查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修复受损的构件和装饰,保持建筑物的原有风貌。
维护和修缮工作应与原有材料和技术相一致,避免出现不协调的现象。
5. 建筑物的环境保护历史建筑的环境保护是建筑艺术设计中的一个重要任务。
建筑物周边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应与建筑物相协调,尽量减少对历史建筑的不利影响。
建筑物周围的景观设计和绿化要符合建筑风格,并且能够提升建筑物的价值和品质。
综上所述,建筑艺术设计中的建筑物历史建筑保护规范要求涵盖了研究调查、复原修复、改造扩建、维护修缮和环境保护等方面。
只有遵守这些规范要求,才能有效地保护和传承历史建筑的价值和意义。
建筑师在设计中应具备对历史建筑的敬畏之心,以专业的技术和细致的态度,为历史建筑保护做出积极的贡献。
国外历史保护建筑改造案例
国外历史保护建筑改造案例一、巴黎奥赛博物馆。
1. 建筑原本情况。
这建筑以前是个火车站,叫奥赛火车站。
想象一下,那是19世纪末的大火车站,有着超级宏伟的建筑外观,大玻璃屋顶,钢铁架构啥的,就像一个钢铁巨兽站在那。
但是随着铁路运输的发展,这个火车站渐渐不适应新的需求啦,就被闲置了。
2. 改造理念和过程。
有人就灵机一动,这么美的建筑不能浪费呀。
于是决定把它改造成博物馆。
改造的时候,可小心啦。
保留了原来建筑的那些超美的元素,像那个大玻璃屋顶,让阳光可以洒进来,就像以前火车进站时的那种明亮感。
然后在里面巧妙地布置了各种展览空间。
那些钢铁架构也没有拆,反而成了一种很有工业风的装饰,和那些古典的油画、雕塑放在一起,有一种奇妙的混搭感。
3. 改造后的效果。
现在的奥赛博物馆可牛了。
它成了世界上收藏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画作最重要的博物馆之一。
游客们走进来,既可以欣赏到莫奈、梵高这些大师的画作,又能感受到建筑本身的历史魅力。
就像走进了一个艺术和历史交融的大宝藏。
二、美国高线公园。
1. 建筑原本情况。
高线以前是纽约的一条货运铁路线,架在半空中。
后来随着公路运输的兴起,这条铁路线就被废弃了。
那时候的高线就像一个城市里的大伤疤,破破烂烂的,到处是生锈的铁轨和野草。
2. 改造理念和过程。
可是纽约人就是有创意。
他们想把这个废弃的铁路线变成一个空中花园。
在改造的时候,保留了原来的铁轨,把它们变成了一种独特的景观元素。
然后在铁路线的两边种上各种各样的植物,从野花到高大的树木都有。
还设置了一些散步的小道、观景台啥的。
3. 改造后的效果。
现在的高线公园可受欢迎啦。
纽约人可以在这个空中花园里散步、遛狗、晒太阳。
游客们也能从空中俯瞰纽约的街景,看到那些高楼大厦和熙熙攘攘的街道。
这就像是把一个废弃的、冰冷的工业遗迹变成了一个充满生机的绿色走廊,是城市里的一片小绿洲呢。
三、英国泰特现代美术馆。
1. 建筑原本情况。
这建筑以前是个发电厂,叫班克赛德发电厂。
后工业时代中国产业类历史建筑遗产保护性再利用
后工业时代中国产业类历史建筑遗产保护性再利用一、概述产业类历史建筑及地段的保护性改造再利用是我国当今城市发展建设面临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科学问题。
随着城市社会经济的产业布局、类型、结构的重构和转型,大量产业类历史建筑与地段成为城市更新改造的主要对象。
这些建筑和地段正面临着被拆毁废弃和改造再利用两种不同的命运,其中以拆毁废弃的情况较为普遍,导致我国的产业遗产正遭受着严重的破坏和毁灭。
对产业类历史建筑及地段的保护性改造再利用进行研究,提出具有现实技术针对性的改造设计方法、评估原则和技术规范要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后工业时代的背景与特点后工业时代,通常指的是工业化进程完成后,以服务业、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为主导的社会发展阶段。
这一时代的特点在于,经济结构从以制造业为主转向以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生产方式从大规模标准化生产转向灵活多变的小批量生产,社会结构和文化也随之发生深刻变化。
中国的后工业时代发展具有其独特性。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经历了快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全球化的深入,中国逐渐从以制造业为主导转向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这一过程中,许多传统工业区逐渐衰退,留下了大量的工业遗产。
后工业时代对城市空间和社会结构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方面,传统工业区的衰退导致了城市空间的重组,许多工业建筑和设施被闲置或废弃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多元化,人们开始重新审视这些工业遗产的价值,将其视为城市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对后工业时代中国产业类历史建筑遗产的保护性再利用显得尤为重要。
这不仅是对历史和文化的尊重,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通过合理规划和创新设计,这些工业遗产可以转化为新的文化、商业或居住空间,从而实现历史与现代的和谐共生。
后工业时代的中国,面对着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挑战和机遇。
这一时期的背景和特点,不仅塑造了中国的城市面貌,也为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同济大学文远楼改造工程历史保护建筑的生态节能更新
S‘时代建筑Time+觚h吒ectu陀2008,2
钱锋 魏崴 曲翠松 QIAN Feng,WEl w苟,QU Cui-song
同济大学文远楼改造工程
历史保护建筑的生态节能更新
PreserVed B u.Iding RenoVation with New Ene喑y Efflcient
J_
乙onCept
中图分类号:TU-86(25 J):TUl8 文献标识码:A
China}t waS used aLs teaChing bu¨ding.Du—ng 文章编号:1 005·684x(2∞8)02.∞56—06
I文远楼项目的背景情况 座落于同济大学校园东北角的文远楼(建筑
师:哈雄文,黄毓麟)建于195来自年,总建筑面积 5050m2。这幢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建筑属于国际包豪 斯风格,其平面布局自由,功能流线合理.立面简洁 平整,是。现代主义建筑在中国的第一栋”,也是同 济建筑规划设计的一座精神财富的殿堂。1993年获得
2历史保护建筑更新的方法探索 若将一幢著名的历史保护建筑进行绿色和节能技
术改建,无疑提出了非常具有挑战性的课题,这要求 以更严谨的科学态度.更慎重的技术遴选,更严整的 技术整合,更多方面的专家组合,但其结果将具有重 大突破性意义。这为下一步探索大规模现存的高能耗 建筑的节能化和生态化改建.走出一条针对中国各地 大批历史建筑的绿色节能技术运用的途径和方法,作 出试验和实践。
旧城改造之历史性旧建筑的再利用设计
旧城改造之历史性旧建筑的再利用设计作者:宋梁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26期摘要:历史性旧建筑是历史的见证,其经济价值和文化意义使建筑的保护问题逐渐受到普遍关注。
本文通过对历史性建筑再利用的概念,原因,意义,方式的分析,结合“798”艺术工厂为例,思考历史性建筑如何成功改造和再利用,并期望将保护对象由单纯的旧建筑扩展为更大范围,实现整体的旧城改造。
关健词:旧城改造;历史性建筑;建筑遗产;改造性再利用中图分类号: I026 文献标识码: A旧建筑改造是旧城改造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我们通常是对其进行保护并通过各种方式对其加以利用,例如可以把它作为标本或标识,像博物馆中珍贵的藏品那样仅供人们的瞻仰和研究;对其室内空间进行改造使其纳入发展变化的现实场景之中;可以对它维护、重建、扩建、缩建、移地;可以做旧也可以出新。
除了对历史性建筑本身进行改造的这些思考,我们还能做什么去更好地解决历史建筑在新时代的演绎是本文试图探索的重要内容。
1.概念辨析:1.1 历史性建筑大自然是一个有限的容器,新陈代谢是世界发展不可抗拒的规律。
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对一切濒死的建筑进行保护和再利用,那么如何科学地鉴定历史性建筑呢?“历史性建筑”就是历史上留存至今的建筑及其历史环境。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给出了“建筑遗产”的提法,所谓“建筑遗产”就是那些对人类文明进程具有纪念性意义的“历史建筑”。
所以,从该原则上说,判断一个建筑或人为环境是否值得保护与再利用显得十分简单,就是看它是否是包含了纪念价值的历史建筑。
1.2 历史性建筑保护历史性建筑根据保护的程度,可以分为文物建筑保护与一般性历史建筑的保护改造。
前者可采取确定的方式或法律手段对相对确定的对象加以保护,而后者则是那些已经存在较长时间,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积累了当时的技术手艺,反映一定历史文化背景,有较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精神意义的建筑,但其还没达到“文物性建筑”的标准,不能被相关法律保护。
探讨古建筑面临的问题及改造措施
探讨古建筑面临的问题及改造措施古建筑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历史瑰宝,它们不仅代表了丰富的文化遗产,还承载着传统建筑技艺和智慧。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城市发展的加速,古建筑面临着诸多问题,例如老化、腐蚀、破损等,因此需要一系列改造措施来保存和传承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
古建筑面临的问题:1. 老化和腐蚀:古建筑由于年代久远和环境影响,往往会出现木材老化、砖石腐蚀等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建筑本身的稳定性,还可能影响其观赏价值和文化性。
2. 修缮困难:许多古建筑依照古代建筑工艺和技术建造,修缮工作需要以相同的技艺进行,而这些技艺可能已经失传或者难以复原。
3. 城市化进程: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古建筑所在地区的土地价值不断攀升,部分古建筑被用作商业开发,或者面临被拆迁的危险。
4. 知识普及:许多古建筑缺乏科学的保护和管理,缺乏专业知识的保护者,导致可能出现误操作或无法科学地进行修缮和保护。
改造措施:1. 研究与保护:对古建筑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掌握其历史、结构和材料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保护方案。
保护人员需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对古建筑进行科学的维护和修缮。
2. 制定政策和法规:政府需要出台相关的政策和法规,规范古建筑的保护和利用,对于破坏古建筑的行为进行严厉惩处,同时对保护古建筑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
3. 利用现代科技: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如激光扫描、材料科学等,进行古建筑的保护和修缮。
可以利用3D打印技术来制造古建筑所需的特殊材料,从而提高修缮的效率和质量。
4. 国际合作:跨国合作,学习和借鉴国外的古建筑保护经验和管理模式,充分利用国际经验和资源,提高我国古建筑保护的水平。
5. 教育与宣传:加强对公众的教育宣传,提高人们对古建筑的认识和保护意识,鼓励人们积极参与古建筑的保护和传承。
6. 活化利用:将古建筑与现代生活和产业相结合,进行生态、文化、旅游等多元化的活化利用,使古建筑成为一个有活力的文化载体。
实例分析历史建筑保护与更新
实例分析历史建筑保护与更新近几年,上海提出了一系列保护历史建筑的方案,并且首先以最急需改造的工业建筑为基础,为城市形成了第一批创意产业区,为破旧的房屋注入了时尚的元素,使旧建筑在保留其底蕴的同时,也跟上了城市的發展,变为现代城市新景象。
1 历史建筑的概念历史建筑是从英文“historic building”翻译而来,对于历史建筑的首次定位是在十五世纪意大利,而在十九世纪以后该词经常被用来指建筑遗产,其作为在人类历史上曾经记载历史性事件、活动的物质载体,是人类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历史建筑的五种特征,分别是记录性、不可复制性、完整性、继承性和多元性。
2 历史建筑保护与更新的原则(1)整体性原则主要体现在保留历史街区的各种建筑遗迹;完整保护历史街区空间格局;完整保护历史街区原有邻里关系和延续街区生活;完整承接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当地艺术。
(2)延续性原则延续性是指不改变历史街区中居民原有的生活方式、邻里关系和社会结构等,并保持街区的风貌特征,只对建筑做一些修复工作。
(3)保护与更新互动原则历史建筑需要通过不同方式进行保护与更新,替换原有建筑功能能,可以开发为旅游圣地,或更新为办公场所等。
针对历史街区的实际情况,可以将历史街区内群体建筑的保护与更新分为以下三种主要模式:内部功能置换、使用方式回归和延续历史风貌,完善居住功能。
3田子坊改造项目研究(1)田子坊概况田子坊作为上海创业产业集聚地,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各种各样的建筑形式以及街道中丰富的互动空间和多样的社区活动,成为时尚设计、人文艺术和创意人才的汇集之地。
对于上海而言,田子坊作为城市文化的载体是不可或缺的。
田子坊位于泰康路210弄,在原来刚建成时并不叫田子坊而叫志成坊,由著名画家黄永玉据《庄子》中的田子方篇而改,相传田子方是中国最早的画家,春秋战国人物,是孔子学生子贡的学生。
田子坊位于卢湾区中西部,靠近徐汇区,被四条路所包围,分别为泰康路、思南路、瑞金二路和建国中路。
博物馆建筑案例汇总
主题体现:
1、材料: 均采用文革时期通用的清水红砖,以表现一种单一、极端、纯粹、狂热的 特殊时代氛围。 2、空间(感受声音、光影与时间): 1)钟展区中心圆形院落不置一物,仅有光影(古时计时元素)。 圆形空间特有的声学特殊性,形成“回音壁”和“中心聚焦”等特殊建筑 声学现象, 2)方圆之间高而狭窄的间隙中,在凹入处的壁面上满布壁龛,形成四面钟 墙。 3)神圣性
第一组
一、四川安仁建川博物馆(聚落)文革之钟博物馆
刘家琨
“钟”展区: 平面为方圆相套,方圆之间高而狭窄的间隙中,在凹入处的壁面上满 布壁龛,形成四面钟墙。 钟展区中心圆形院落不置一物,仅有光影。使人在经过迷宫般曲折回 绕的路径后突然进入静谧封闭的声学空间,形成极大的空间张力,为 整个展区高潮。
游览路径 空间张力(空间高潮)
墙:在入口广场、在新建
纪念馆屋顶的 两侧、在纪念公园的水池 旁,都设计了长长的墙体。 这些墙体或以文字、或以 浮雕、或以其扭曲转折的 形态、或以其围合的绝望 封闭的空间来无声诉说这 块土地上发生过的悲剧故 事,传递当年遇难者无处 逃避的绝望心情。
伤痕:新建纪念馆的开窗方式采用了
类似伤痕的处理手法,既符合纪念建筑独 特的采光需要,也突显了场所精神中的杀 戮主题。
烛之路:沿着墓道般的入口,
进入以烛光之路为主题的冥想厅。 相对而立的两面巨大的镜子让漂 浮于水面上的烛光无限延伸,仿 佛世人沿路洒下的无数滴祈祷的 泪。
万人坑
新馆巧妙结合地上地下空间,由地上延伸到地下,上下共3层,其中地上1层,地下2层。展馆地上部分为尖刀 造型,东端最高处离地面18m。地下斜型的展馆设计增大了地下展览馆的空间,营造出不平常的氛围。
游客们在与公园相邻的下客区便开始了他们的参观行程。他们首先听到和看到的全都是孩子们在公园里嬉戏 玩耍、与家人在公园里野餐时传来的阵阵欢声笑语以及运动的场景。由于这栋建筑的部分结构建造在草木繁 茂的公园景观之下,因而当参观者们进入这栋建筑中、沿着长长的下坡道行进时,仍然需要在视听方面营造 一种与公园相连的、平缓的变化过程。当游客进入建筑时,便可以感受到这种转变过程的顶点——从充满乐 趣的、自由自在的公园氛围转变为一系列孤立的空间中,这里充斥着影像档案记录。
青岛优秀历史建筑的改造与修复
青岛优秀历史建筑的改造与修复张宁炜1车姗2徐峰21.青岛理工大学建筑学院2.青岛理工大学建筑学院2.青岛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摘要:青岛素以“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称而闻名于世,是我国近代建筑遗存最多的八个城市之一,青岛的历史建筑具有很好的观赏性和使用价值,以及很高的美学和史料价值,战争期间遗留下了不少于24个国家的建筑痕迹。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对于这些老建筑的去留就是建筑师的必修课。
本文通过对青岛优秀历史建筑改造及修复的经典范例分析(迎宾馆、东莱银行等),挖掘其形成的基本原因以及更深层次的社会人文原因,避免其他历史建筑的毁坏与拆除,保护更多的历史建筑,为青岛未来的城市建设活动提供基本依据。
关键词:青岛历史建筑、改造、修缮、建筑保护青岛,是一座坐落在中国土地上,却有着诸多异域风格特别是欧洲建筑风格的海滨城市,其中不乏那些与海天一色的自然风光相媲美的历史建筑,她们错落有致,疏密排列,远远望去片片红屋点缀在青山绿水之间构成了青岛最典型优美的画卷:红瓦绿树、碧海蓝天,交织相融、美不胜收。
但是在改革开放初期这种美景却被破坏了。
由于重新规划的城市建设,其中一些不可多得的具有历史代表性的老建筑,却惨遭毁坏,甚至是拆除。
与此同时,全国各地的老建筑也有共同的遭遇。
直到后来通过舆论界,包括民间长期不懈的努力呼吁:要求政府、相关部门保护我们的历史建筑、历史街区、老城墙,因为这些都是城市自身的文化底蕴,城市建筑的精华沉淀,城市发展的历史命脉,盲目的拆除以及违法搭建都是对城市的破坏。
于是全国开展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包括调查研究老建筑、修缮老建筑、保护老建筑,甚至开放老建筑。
将一批不完全具备全国重点文物单位却又具有典型性、历史性的老建筑,划分为优秀历史建筑。
在青岛这些异国风格的建筑中有不少经典作品,例如:德国设计师毕娄哈设计的基督教建筑——天主教堂,该教堂始建于1932年,位于市南区浙江路北端,采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装饰形式,是青岛地区最大的哥特式建筑,也是我国唯一的祝圣教堂。
历史性建筑改造
历史性建筑改造【摘要】评述历史性建筑的含义、改造意义及必要性,结合国外经验,分析当代历史性建筑改造应该具备的原则和改造方法,并提出中国历史性建筑改造的建议。
【关键词】历史性建筑改造;古旧建筑1.历史性建筑概述1.1历史性建筑的含义“历史性建筑改造”包含保护与再利用两层含义,是指历史性建筑为适应新的功能需要而进行的,对建筑体量、结构、外观及室内设计等方面的改造与调整。
改造的内容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建筑肌体的加固、修缮等;二是改建、增建等、三是已有肌体在新建筑中的循环利用。
1.2历史性建筑改造的意义及必要性历史性建筑有丰富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并且具有生态意义,对历史性建筑的改造利用就是资源的再利用。
在我国,有大批具有少量历史文化含量的文物建筑在大规模的城市改造中被清荡殆尽。
上海是我国近代建筑遗产最丰厚的地方,却仅仅存留398处各级保护建筑,而截止1989年,英格兰登录的保护性建筑是我国的7.4倍。
由此可见,对历史建筑保护与再利用的迫切和必要。
1.3历史性建筑改造的类型古建筑的修复和保护由于被保护建筑的自身历史价值、历史地位、建筑质量、被损程度和人文历史环境等因素的不同,一般采取三类修复方式。
第一类是修旧如旧,即尽可能地恢复被保护建筑的原有风格,甚至使其焕然一新,这种做法一般用在寺庙和名人的故居等,原有的用途未被改变或作为参观等使用;第二类是新旧对比:强调修缮的时代痕迹,使得修缮的部位可以明显地区别于原有部分,这种方式在欧洲的古老建筑中比比皆是,但在国内较少被采用;第三类是用现代的空间艺术语言与已存在的历史建筑进行对话,这种方式已越来越被普遍地接受,尤其在古建筑扩建、改建的过程中使用得较为广泛,如罗浮宫的扩建工程。
2.历史性建筑改造原则2.1“以人为本”的原则中国古建筑的结构形式、空间布置、城郭形式都是讲为人服务的。
无论是北方的四合院还是南方居所,亦或是紫禁城。
建筑都是围绕不同人的需要和为了人的不同需要展开的,以人为本是贯穿其中的。
老旧建筑的现代化改造与保护
老旧建筑的现代化改造与保护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历史悠久的老旧建筑逐渐显露出其独特的文化和历史价值。
然而,这些建筑在现代化的浪潮中也面临着很多挑战,包括功能滞后、结构安全等问题。
因此,如何对老旧建筑进行现代化改造与保护,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就这一主题展开探讨,分析老旧建筑改造的重要性、面临的挑战,以及成功案例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老旧建筑的重要性老旧建筑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承载着一个地方的记忆与故事,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许多老旧建筑代表了特定时期的建筑风格和艺术特点,例如民居、大厦和教堂等。
因此,对这些建筑进行妥善的保护与改造,不仅有助于维护城市的历史风貌,也能提升城市形象与吸引力。
另外,老旧建筑在现代城市空间中,也往往具备地理位置优越、社区资源丰富等优点。
通过合理改造,可以有效利用这些资源,促进城市的发展与更新。
例如,将老旧厂房改造成艺术空间或商业设施,让文化与经济有机结合。
二、现代化改造面临的挑战尽管老旧建筑具有上述重要性,但在实际改造过程中,却面临诸多挑战。
1. 结构及安全问题许多老旧建筑因年久失修,其结构安全性不容小觑。
墙体开裂、地基沉降等问题在不少老旧建筑中普遍存在,这就要求在进行改造时,首先要确保其基本结构的安全。
对于严重受损的部分,需要进行修复或重建,这在技术及资金上都可能带来较大压力。
2. 功能适应性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空间功能的需求不断变化。
许多老旧建筑由于设计理念上的局限,无法满足现代人的生活与工作需求。
例如,原本设计为居住用途的房屋,可能面临户型不合理、水电管线老旧等问题。
因此,在进行现代化改造时,如何对空间功能进行合理再定义,是一项亟待解决的问题。
3. 文化内涵与历史价值在改造过程中,如何平衡现代化需求与保护历史价值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单纯追求功能性或美观,不禁会抹去建筑所承载的历史痕迹。
因此,在设计阶段,需要充分考虑如何在引入现代元素的同时,保留原有建筑的文化特征。
南京明故宫地区的历史性建筑保护与更新
第23卷第l期2007年3月金陵科技学院学报JOURNAL0FJINLINGINSTITUTEOFTECHNOLOGYVoi.23,No.1Mar..2007南京明故宫地区的历史性建筑保护与更新韩颖1一,王海英2,戴军2(1。
赢寒东零大学建筑学藏,江苏摩衷210096;2。
金凌科技学浣建筑工程擘院,江苏南京2l∞01)绱要:鞠敌富缝区已彩藏一条南东东太曩城市辘线懿舞变支诧簸麓謦,继遗楚被遂路分割,蕊得整令臻境不完憝。
通过对明故宫地区历史性建筑的保护与更新,使其重塑一个有丰富文化内涵的综合性历史旅游区。
美键谲:掰史幢建筑;骥敬宫魇变地段;保护;受薪;文纯诱惑力中圈分类号:G12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755X(2007)Ol一005l—05HistoricBuildingProtectionandRenoVationofNaIljingMingPalaceDistrict}壬ANYin91一,WANG}{ai—yin92,DAIjun2(1.southeaStu通versity,Nanjin92l0096,china;2.jiIllingInStituteofTechnol。
gy,Na啦ing21000l,china)Abs量rac毛:Na蛹i芏lgl蠖i|lg至)a}acedis专riethasdevebpedaeityaxiswithhisto蠢c鑫lcult娃rallandscapeofNanjingeastentrance.Ho、vever,thedistrictispartedbytheroadsthatmakesthewholeenViron一辙ent泌∞mp论te.Wesh∽琏reb畦il鑫a∞mpre魏鞠sivehiSt黻ict。
娃rareawithc珏lt联ralintensionbypI.otectingthehistoricbuildingandmakingtheuseoftraditionalenvironment.Keywords:historicbuilding;Ming壬)alacehist。
建筑遗产保护改造成功案例
建筑遗产保护改造成功案例
建筑遗产是一个国家或者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见证和物质载体。
保护和修缮建筑遗产,不仅可以延续历史文脉和传承文化基因,还可以提高城市文化品位和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下面列举几个成功的建筑遗产保护改造案例。
1. 北京南锣鼓巷
南锣鼓巷原名鼓子胡同,是北京市老城区最为经典的胡同之一。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南锣鼓巷经历了从破败到繁华的蜕变。
2010年,北京市政府启动了南锣鼓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改造项目,对南锣鼓巷的街面、建筑、景观、商业等进行了全面的修缮和改造。
现在的南锣鼓巷已经成为了北京市民和游客们喜爱的文化旅游胜地。
2. 上海新天地
新天地位于上海市黄浦区,是一片集文化、商业、娱乐、餐饮为一体的休闲街区。
新天地的建筑保持了原有的街区文脉和历史风貌,同时也加入了现代建筑元素,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城市空间氛围。
新天地目前已经成为了上海市的文化地标和旅游胜地。
3. 广州荔枝湾
荔枝湾是广州市的一个历史文化名区,曾经是广州市最具代表性的商业、文化、艺术中心之一。
1990年代,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荔枝湾面临着严重的破败和消失的风险。
广州市政府启动了荔枝湾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改造项目,对荔枝湾的建筑、街区、景观等进行了全面的修缮和改造。
现在的荔枝湾成为了广州市的文化街区和商业街区。
以上三个案例都是成功的建筑遗产保护改造案例,它们不仅保持了原有的历史文化风貌,还加入了现代元素,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城市空间氛围,成为了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
上海黄浦路106号历史保护建筑改造项目托换顶升隔震设计
上海黄浦路106号历史保护建筑改造项目托换顶升隔震设计苏骏;周建龙;周健;吴江斌;刘健强
【期刊名称】《建筑结构》
【年(卷),期】2022(52)9
【摘要】黄浦路106号历史保护建筑“红楼”为三层砖木结构,根据周边规划要求,需整体提升6m,底部增加一层。
介绍了针对这些改造所采取的特殊应对措施及其设计方法,包括:采用桩基础整体托换主动保护方案,解决建筑局部倾斜的问题;整体顶升为增层提供条件,增层下设置隔震层,减小原砌体结构各层层间剪力,使其小于顶升前后砌体结构各层层间剪力以及小于原有砌体结构各层水平抗剪能力,从而实现改造同时提升历史保护建筑的整体受力和抗震性能的目标。
【总页数】8页(P139-146)
【作者】苏骏;周建龙;周健;吴江斌;刘健强
【作者单位】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242.9
【相关文献】
1.古建筑顶升托换钢梁力学行为分析
2.优秀建筑保护平移及顶升——上海音乐厅整体平移顶升工程
3.虚拟现实技术在城市建筑环境设计中的应用——以Quest3D 在上海思南路历史风貌保护区规划改造项目为例
4.城市街区改造中历史建筑的保护与更新——以南京升州路两栋民国建筑为例
5.桥梁调坡顶升工程中桥台托换改造技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同济大礼堂保护性改建设计
保护性改建的设计过程
保护大礼堂结构体系及形象记忆
主(东)立面: 侧(南北)立面:
原立面
保护性改建的设计过程
保护大礼堂结构体系及形象记忆
背(西)立面: 侧(南北)立面:
原立面
保护性改建的设计过程
保护大礼堂结构体系及形象记忆
背(西)立面:
原立面
保护性改建的设计过程
保护大礼堂结构体系及形象记忆
背(西)立面:
保护性改建的设计过程
保护大礼堂结构体系及形象记忆 —— 对资料的采集与整理 三维扫描
保护性改建的设计过程
—— 对资料的采集与整理
三维扫描
保护大礼堂结构体系及形象记忆
保护性改建的设计过程
保护大礼堂结构体系及形象记忆 —— 对资料的采集与整理 三维扫描
保护性改建的设计过程
保护大礼堂结构体系及形象记忆 —— 对资料的采集与整理 三维扫描
图纸回放
原始放映口阀门大样、正立面粉刷、装修详图
保护性改建的设计过程
保护大礼堂结构体系及形象记忆 —— 对资料的采集与整理
图纸回放
原始放映面装修构造
保护性改建的设计过程
保护大礼堂结构体系及形象记忆 —— 对资料的采集与整理
图纸回放
原始葡萄架大样、音响室、舞台活动地板大样
保护性改建的设计过程
保护大礼堂结构体系及形象记忆 —— 对资料的采集与整理
同济大礼堂保护性改建设计
同济大学大礼堂概述
剧场的发展史及功能设计
1 历史概况 2 现存状况 3 存在的问题 4 改建的目的
同济大学大礼堂概述
1 历史概况
同济大学大礼堂历史悠久,曾是远东最大的礼堂。 大礼堂建于1961年,大厅宽40米,长56米,结构净宽40米,外跨 54米,为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拱型网架薄壳结构,大厅内无柱体, 大厅拱型网架组成的棱形网络,因其韵律感和简洁的造型被列入“建 国50周年上海经典建筑”。 该大礼堂由同济设计院的建筑师黄家骅、胡纫茉和结构工程师俞 载道、冯之椿承担设计。
老建筑的“新生”——对历史建筑保护与更新的思考
到真正意义上的“ 新生 ” 。 然而 , 贝隶铭 、 奥 、 马 库辛勒 、 福斯特 、 赫尔佐格和德梅隆等大师解 决了这个难题 , 如巴黎罗浮宫美术馆 、 诸 博洛尼 都市情报展厅 、 国柏 德 林同会大厦 、 泰勒现代 美术馆这些建筑作 品的出现 , 志着用全方 位的 标
随着全球 经济和城 市化进程的加速 , 我们 的社会在 经历着一场深刻 的变革。我们 的城市在经过前几年的大拆大建 的旧区改造 , 市面貌发 城
在这个 问题上所谓f 者见f 智 者见智 。 人认 为, _ _, 有 新增的建筑体量不能 破坏 史场所原有的气氛 ,这就要求它必须延续原有建筑 的风格体 系, 或者做得足够消隐 , 之不至于埘原有建筑风格产生大 的冲击 。事实上 使
老 建 筑 的 “ 生” 新
对历 史 建 筑保 护 与更 新 的思 考
金 煜 宁波大学建筑工程 与环境学院 3 5 1 1 2 l
[ 摘
要] 历史建筑的保 护与更新是近年来建筑界 比较 关注的一个话题。我们的城 市在经历 了疯狂的大拆 大建之后逐渐回 归理性。人们也开始认
识 到 历 史建 筑 的保 护 和 更新 的 重 要 性 。 本 文 试从 各 个观 点 的 角度 对 历 史 建 筑及 街 区 的保 护和 更 新 做 一 次 简要 的探 讨 。 [ 关键 词]重生 保护与更新 场所精神 改造 重塑 中图分类号: U- 文献标识码: T 0 A 文章编号 :0 9 4 6 (0 0)- 1 1 0 10-072 1 100— 2 -
新 旧关系探讨的是新增建筑形体 以何种形态介入历史场所 的问题 。
( 上接 10页) 0 首先 , 私营企业主政治参与 日标 的功利性 。私营企业 主很难靠近权利运行的核心 , 明私营企业主政治参 与的 目标层次是低 说 下的。主要表现在私营企业主政治参 与动机一般是以功利 件为主 的利 己 性政治参与 , 而公益性 的利他型政治参与相对较少。采取个体参与和参 加社川组织的政 治参 与方式 ,一般只针 对某 些具体的利益关 系参 与政 治, 很少触及一些战略性 、 整体性的社会 发展 的大政方 针。一般而言 , 个 体政治参与的社会影响力很有限 ,由于私营企业主的来 自不同行业 , 加 上其与原有 的丰 会关系圈并没有完全分离, 十 所以他 们往 往具有不同的政 治意识及 利益关 系, 这会在一定程度上抵 消他们政 治参 与的效能。许多 私营企业 主参 与政治的 目标并不是推进我 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进程 , 多 更 的是将人大代表 、 政 委员等看作 是丰 会地位 和政 治地位的象征 。 加 十 把 入社会 团体及党组织视 为政治上 的一种保护伞 , 巾此来规避一些政府职 能部 门的 侵 权 行 为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阿姆斯特丹老证券交易所
内部加建法
玻璃音乐厅
建筑内部的玻璃音乐厅
玻璃音乐厅
沈阳金融博物馆外观
内部恢复法
沈阳金融博物馆内部
纽约新阿姆斯特丹剧院
剧院更新中,对原有历史要素进行了严格修复,恢复了ART DECO风格的特征。
美国国家博物馆改造
上海外滩18号(原麦加利银行)
上海外滩18号内部
体量协调法
原横滨正金银行本店外观
加建部分的材质、构图和立面划分与 老建筑保持同质性
萨布肯城堡 新老部分形式上的同构
保护模式4—新老隔离
新老隔离就是保证老建筑在空间与结构上的相对独立性和完整性, 用过渡区域作为新老建筑之间连接部分的处理模式。这种处理模式 的优点在于新老建筑之间互不干扰,且对历史建筑的干涉度很低, 有利于历史建筑原有各种价值的保护。
波士顿证券交易大楼加建
新老延续法
湖广会馆
新老延续法
表皮拼贴法
表皮拼贴法
表面加固与现代结构技术
在1989年日本海上火灾保险公司横滨支店的加建中,建筑师 用钢骨架加固法保证了存留下来的老建筑外墙的完整性。
原有历史性花岗石贴面被保留下来 原川崎银行横滨支店改造后外观
环境协调法
改造后原川崎银行横滨支店与周围历史环境相协调
施工中的加州银行总部
新建建筑悬挑在老建筑上方
改造后的加州银行总部
10.2 历史建筑保护设计手法解析
10.2.1空间的同化与异化 1、空间同化手法:空间形态符合逻辑的扩展或延伸 材料反射同化方法(布雷德福羊毛交易所) 空间虚化同化方法(大英博物馆扩建工程、卢浮尔宫扩建工程) 元素协调同化方法(伦敦LPL)
外观
由建筑侧面清晰可见新老并置关系 建筑内部的新老结合处
27层的老楼,通过新建14层高的中庭与加建68层的塔楼结合
连接过渡法
多伦多Scotia广场
外观
局部
对比协调法:(材料质感的对比,形态的协调)
渥太华加拿大银行
内部
镶嵌并置法
原多伦多自治领银行
原多伦多自治领银行并置加建后的外观
新建部分如在材质、体 量感和立面划分等要素 上与老建筑保持同质性, 则相异风格的新老建筑 一样可达到较好的结合 效果。
筑的归属感
元素协调同化方法
保留历史建筑的本体要素,新建 元素与老建筑巧妙结合,以丰富 老建筑的空间层次和空间效果。
Kunsthulle LPL,伦敦
10.2.1.2空间异化手法
•将老建筑空间完全并入新建筑空间、或保存老建筑的局部界面,老建筑本体 是新建筑的一部分,并且有自身较高的价值。
内部加建法(阿姆斯特丹老证券交易所)
内部恢复法(沈阳金融博物馆)(注意可识别
性,防止以假乱真)
新功能植入法(伦敦斯温顿)
阿姆斯特丹老证券交易所的内部加建中,新建的玻璃音乐厅以一种极简且高技化的 形态出现,完全消解于老建筑之中。通过当代技术手段,用视觉的通透性和形式、 材质上的对比强化了老大厅原有的历史感。
新功能植入法:伦敦斯温顿
10.1.3 保护模式3—新老并置 新老并置一般是指新老建筑通过连接体的方式,将其构筑成整体形态或整 体建筑环境。
新老并置方法:
1、连接过渡法(多伦多Scotia广场) 2、对比协调法(渥太华加拿大银行) 3、镶嵌并置法(多伦多自治领银行) 4、体量协调法(横滨正金银行)羊Biblioteka 交易所外观材料反射同化方法
羊毛交易所外观
玻璃反射构成的空间同化效果
羊毛交易所内部
空间虚化同化方法
通过虚化的空间手段,使新的空间融入旧建筑原有的空间之 中,这是空间同化手法中较为成功的模式。
伦敦大英博物馆加建
新建元素虚化的处理手法使新老元素既有联系又不 至于形成不协调的对比,强化了新建空间对于老建
保护方式:
平移隔离保护法(多能多招商银行) 原址隔离保护法(原蒙特利尔银行)
平移隔离保护法
原招商银行的现存部分与艾伦凯瑞拱廊在结构隔离的情况下,展现出新老交织的特征
原招商银行保留部分
原址隔离保护法 原蒙特利尔银行采用原址保护方式
三藩市加州银行总部所在历史街区的原有风貌
改造前的加州银行总部
以历史建筑的价值为核心采取不同的保护改造方式,首先要剖 历史建筑的特色价值,在此基础上研究保护改造方案
历史建筑的价值特征: 历史延存价值:建筑建造年代;建筑历史用途;历史关联程度 建筑技术价值:建筑功能设计;施工技术水平;维护利用程度 社会发展价值:社会象征意义;社会生活习俗;社会关系反映 文化艺术价值:建筑文化风格;建筑艺术表现;建筑地方特色
历史建筑保护性改造与再 利用设计策略
浙江工商大学 建筑系(筹)
10.1历史建筑保护模式的类型
1、历史建筑保护的重点 建筑的 历史价值:含科学价值和情绪价值 艺术价值:艺术历史价值、艺术质量价值、艺术作品价值 建筑价值:建筑艺术价值、城市规划价值、 •保护模式的基本类型有四种: •老并入新 •新融于老 •新老并置 •新老隔离
10.1历史建筑保护模式的类型
•保护模式的基本类型有四种: •老并入新: •新融于老 •新老并置 •新老隔离
10.1.1保护模式1—老并入新 老建筑在体量上或结构上被新建筑涵盖,成为新建筑的 组成部分 特点:老建筑的文物价值不高;或者本身严重残损而修 复可能性小。 保护手法: 立面保存法(格拉斯哥) 表皮拼接法(澳门大西洋银行改扩建工程) 新老对比法(波士顿证券交易大楼) 新老延续法(湖广会馆) 环境协调法(川崎银行横滨支店) 嵌入保护法(千叶美术馆)
立面保存法
格拉斯哥
斯温顿
立面保存法
格拉斯哥某建筑
表皮拼贴法:新建筑立面采用弧形玻璃
幕墙,采用表皮拼贴的方式衬托出了老建筑 立面的丰富细节,具有鲜明的可识别性。
澳门大西洋银行改扩建工程,1996
原始建筑 内部空间
局部表层保留
纽约赫斯特大厦加建项目
新老对比法
老波士顿证券交易所建于1896年,系 文艺复兴风格。改造方案的加建部分 是一座高层办公大楼,新老建筑之间 用五层高玻璃中庭和广场连接。
千叶美术馆·中央区政府大楼外观
嵌入保护法
透过柱廊可见原川崎银行千叶分行保留部分
平移后原川崎银行千叶分行局部 平移后原川崎银行千叶分行细部
10.1.2 新融于老
此种方式包括老建筑内部加建或是恢复老建筑某 些损坏的部分并进行内部更新。这种保护模式实 际上是以既有历史建筑为主导,将老建筑的某些 结构或是空间和美学要素扩展为新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