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时三位数减三位数的退位减法

合集下载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三位数减三位数((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课件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三位数减三位数((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课件

不够减,十位又是0时,是从百位退1当10,再退1到个位当10。

使学生在操作和观察的过程中感知,获得表象,进而内化为算理,明白了算法,培养学生将新知转化为旧知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结合操作和老师的示范,不断修正自己的错误,获得成功的喜悦。

](三)验算1.学生尝试验算。

教师巡视,并找出不同的验算方法请生板演。

2.请板演的学生交流验算的方法。

(课件出示验算过程)预设1:用差加减数看是不是等于被减数?301- 145 =15630 1 1 5 6-1 4 5 验算 + 1 4 51 5 6 3 0 1预设2:用被减数减差看是不是等于减数?301- 145 =1563 0 1 3 0 1- 1 4 5 验算–1 5 61 5 6 1 4 5问:你们更喜欢哪种验算方法?优化:如果在用减法计算时犯了错误,在验算时很容易再犯相同的错误。

所以,一般在对减法计算题进行验算时尽量用加法的验算方法。

[设计意图: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计算复杂容易出错,教学完计算后紧接着教学相应的验算,即分散出现。

这样不仅可以利用验算的教学及时巩固学生刚刚学习的笔算,也有利于学生体会验算的作用,养成检查和验算的好习惯。

]【环节三:联系实际,灵活运用。

】1.打靶游戏——填数。

2.找密码——计算。

624-19=614-19=604-19=计算后再比较三道题有什么区别与联系?3.考考你——按要求编题。

要求在方框里填上合适的数,把算式变成符合要求的题目。

(1)不退位减法题。

(2)只退位一次的减法题。

(3)连续退位的减法题。

[设计意图:设计打靶游戏、找密码、考考你等练习,变枯燥的计算为有趣的活动,增强计算的趣味性。

第一题再次练习突出重点当个位不够减,十位又是0时,是从百位退1当10,再退1到个位当10,十位最后是9来减。

并且最后一题目,让学生逆向思考,已知减数和差,要求被减数,也是对验算方法的巩固。

第二题巩固笔算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通过对比练习感受退位减法的各种情况,完善学生对退位减法的认知结构,提高思维能力。

《三位数减三位数(退位减法)》ppt课件 省一等奖课件

《三位数减三位数(退位减法)》ppt课件  省一等奖课件

谁跑得快?每只动物还要跑多少米才到游泳池?
我已经跑 了90米。
我已 经跑 了70 米。
游泳池 120米 森林
我已经跑 了40米。
森林医生
338 - 195
243
931 - 894
163
526 - 227
309
试一试 (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718-542
285-78
459-181
638+315
525-389
的学校捐书”。
班主任: 我觉得何旋今天取得这样的成绩, 我觉得,很重要的是,何旋是土生土长的北京 二中的学生,二中的教育理念是综合培养学生 的素质和能力。我觉得何旋,她取得今天这么 好的成绩,一个来源于她的扎实的学习上的基 础,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我觉得特别想提的, 何旋是一个特别充满自信,充满阳光的这样一 个女孩子。在我印象当中,何旋是一个最爱笑 的,而且她的笑特别感染人的。所以我觉得她 很阳光,而且充满自信,这是她突出的这样一 个特点。所以我觉得,这是她今天取得好成绩
励学生注重学习的过程。”
曹杨二中高三(14)班学生
班级职务:学习委员
高考志愿:北京 大学中文系
高考成绩:语文121分数学146分
英语146分历史134分
综合28分总分
575分
(另有附加分10
分)
上海高考文科状元--常方舟
“我对竞赛题一样发怵”
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常方舟认为学习的高 效率是最重要因素,“高中三年,我每天晚 上都是10:30休息,这个生活习惯雷打不动。 早晨总是6:15起床,以保证八小时左右的睡
当中,心理素质非常好,是非常重要的。
高考总分:711分 毕业学校:北京八中 语文139分 数学140分 英语141分 理综291分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3课时 三位数减三位数》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3课时 三位数减三位数》说课稿

《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计算》说课稿一、说教材。

本节课是笔算不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估算的计算教学。

是在学生熟练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以及认识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前面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的进一步深化,是后面学习三位数连续进位、退位加减法及相关的解决问题的基础,因此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小学较复杂的计算教学中的一项不可确少的重要内容。

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也是非常重要、必要。

因此本课在本单元乃至本册教材的教学中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3、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教材的特点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本节课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⑴认知目标:学生能够按正确的计算顺序计算不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方法,应用正确的计算解决生活中出现的问题。

⑵能力目标:学生能激发起学习热情和求知欲,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概括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精神能得到发展。

⑶情感目标:学生能主动感受和体会数学美的魅力;提高“学数学用数学”的热情;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

并适时地得到思想教育。

5、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教学重点是:1、笔算要求。

2、计算顺序。

3、约等号的写法及意义。

教学难点是:1、相同的数位对齐。

2、估算的意识。

二、灵活多样说学法、教法1、说教法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由传统意义上的知识的传授者和学生的管理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帮助者;在教育方式上,也要体现出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知识的奴隶。

我主要采用了启发式教学、互动式讨论、研究式探索、反馈式练习等方法进行教学。

从而使学生达到感知新知、概括新知、应用新知、巩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

2、说学法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改的显著特征。

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是这场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

因此在学法指导上,我采取让学生自主探索、观察发现、合作交流的方法。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减)》说课稿(附反思、板书)课件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减)》说课稿(附反思、板书)课件

板块二、探究新知
1.指名读题,提问:你知道哪些信息?要求什么问题?该怎样列式? 指名回答,板书算式:403-158=。 2.和刚才做的第一题比一比,两道算式哪里不同?个位3减8不够减怎么 办?十位上是0,该怎样退1呢? 小组讨论交流,然后学生尝试计算。
同学们提出了各种看法,下面我们一同用拨珠子的方法来研究解决这个 问题。 小组为单位,师生共同讨论并操作。 (1)先在计数器上拨出403。 (2)减去158,个位上3减8不够减,要从十位退1,十位上是0,怎么办 ? (3)启发学生思考:百位上的1颗珠子表示1个百,1个百等于几个十?
一、说教材
《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 四单元的课文内容。针对课程标准,认真挖掘教材资源,紧紧把握住教 学目标,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通过之前对简单减法竖式的学习,有了退 位的思想,从而学会三位数的笔算方法,并且能够正确计算。在教学过 程中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和主体作用的发挥,努力体现新课程的教 学理念,给学生创造了一个学有所获的空间。
(4)百位上拨去1颗珠子,十位上就要拨上10颗珠子,十位上现在有珠子 了,再从十位退1颗珠子,个位上也要拨上10颗珠子,这样个位上现在一 共就有10+3=13颗珠子,从个位上13颗珠子里拨去8颗珠子还剩5颗;十 位退1颗给个位后还剩9颗珠子,再从9颗里拨去5颗还剩4颗;百位上4退1 给十位后还剩3颗,从3颗里拨去1颗还剩2颗。 得出结论:403-158=245。
板块三、课堂练习
新课讲授完以后,出示练习题。
1.口算。
46-17=
87-29= 134-27= 76-38=
100-14= 126-30= 145-55= 105-25=
2.竖式计算。
407-319= 900-786= 600-238=

第3课时 三位数减三位数

第3课时 三位数减三位数

第3课时三位数减三位数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三位数减三位数的算理,掌握万以内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三位数减法的笔算过程,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计算对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作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并能体会学习数学的快乐。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会进行退位的三位数减法的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连续退位减法的算理。

三、教学准备课件等。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1.谈话,引出统计表。

同学们喜欢看动画片吗?我国每年都会生产很多部动画片供同学们观看。

国产电视动画片生产情况统计表2.观察统计表,提出问题。

预设1:2009年和2008年一共生产多少部动画片?预设2:2010年比2011年少生产多少部动画片?预设3:2011年比2009年多生产多少部动画片?预设4:2005年比2011年少生产多少部动画片?……3.选取减法问题,引入新课。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借助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情境,利用统计表提出问题,能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和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1.教学例1。

出示例1中的问题。

2011年比2009年多生产多少部动画片?(1)分析问题,列出算式。

我们已知什么?要求什么?怎样列式?预设:已知2011年生产动画片435部,2009年生产动画片322部,要求2011年比2009年多生产多少部动画片,可列式为435-322。

(2)独立计算,交流算法。

预设1:400-300=100,30-20=10,5-2=3,100+10+3=113。

预设2:竖式计算。

重点交流竖式计算:竖式的书写格式“相同数位对齐”,及计算顺序“从个位减起”。

(3)思考比较:笔算和口算的计算方法,它们有什么关系?2.教学例2。

出示例2中的问题。

2005年比2011年少生产多少部动画片?(1)学生列式,并尝试列竖式计算。

三年级上册数学习题-第3课时 三位数减三位数( 不退位和连续退位) 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习题-第3课时 三位数减三位数( 不退位和连续退位) 人教版
5.填一填。 1100
281 222
提升点 2 解决实际问题
6.双十二购物狂欢节当天,某网店上午接了504个订 单,下午接了418个订单,到下午共发出了246个 订单。
(1)这个网店当天一共接了多少个订单? 504+418=922(个) 答:这个网店当天一共接了922个订单。
(2)这个网店当天还有多少个订单未发出? 922-246=676(个) 答:这个网店当天还有676个订单未发出。
第3课时 不退位减法及连续退位减法
教材习题
1.先说说十位、百位各怎样减,再计算。
.
438
.
392
..
940
.1Βιβλιοθήκη 5-256 -178 - 59 - 42
18 2
21 4
88 1
63
(选题源于教材P44第1题)
说一说略。
2.科技园内上午有游客 892 人,中午有 265 人离 开。下午又来了 403 位游客,这时园内有多少 位游客?
(选题源于教材P44第2题)
892-265=627(位) 627+403=1030(位) 892+103=1295(位)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1
2
3
4
5
6
7
知识点 1 三位数减三位数(不退位)
1.列竖式计算。
845-223= 622 536-124= 412 1、围绕一个意思去写,要把步骤交待清楚。
知识点 2 三位数减三位数(退位)
2.列竖式计算。
475-47= 428
321-158= 163
数位 10
个 1
3.小鸡回家。(连一连)
2、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介绍书的主要内容、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和读书后的感想;欣赏书中有趣的插图、精彩的片段;讲述与书有关的 趣话、故事。(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介绍整本书介绍书的部分,不拘一格) 2、应特别重视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语文教学应把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采用角色表演、游戏、情景对话、等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让学生有是非之分, 能发表正确的观点。

三年级上册三位数减三位数(退位减)

三年级上册三位数减三位数(退位减)

三位数减三位数(退位减)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册教材54-55页(例1及想想做做1-5)。

教材简析:这部分只要教学不需要隔位退位的三位数减三位数的笔算。

由于学生已经账务不退位的三位数减三位数的笔算方法,而且也会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因此教材在这里鼓励学生尝试进行计算,并通过“十位上3-8不够减,怎么办”这一问题奥学生自主探索并理解从百位上退位的处理办法。

试一试部分设计连续退位,原理和例题基本一致,学生计算起来并不太难。

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三位数减三位数(退位减法)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掌握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让学生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减三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连续退位减法的正确计算。

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

今天我们和喜羊羊一起去大森林探险。

首先他先来到一条小河边,准备过独木桥。

10-6 12-5 15-9 13-7 11-4 16-7 14-8全班算,指名算,汇报。

这是我们前面学习的十几减几的口算。

【设计说明:复习十几减几的口算,为竖式计算中某数位退位凑十几减几做好准备。

】二、探索新知1、教学例1过渡:喜羊羊继续往前走,他遇到了一个大木箱子,从箱子里飞出了一张小卡片。

仔细观察这张卡片,你知道了什么?师:根据这些信息我们能提出哪些用减法计算的数学问题?(生汇报,教师出示)(1)儿童小说比民间故事多多少本?(2)民间故事比童话少多少本?(3)儿童小说比童话多多少本?(要求儿童小说比童话多多少本,怎么列式?335-210=这是我们上节课学过的知识,指名上黑板算。

3 3 5- 2 1 01 2 5请你说说计算过程。

回忆一下,列竖式计算时要注意什么?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三位数减三位数的笔算。

出示课题。

1、儿童小说比民间故事多多少本?第(1)个问题:要求儿童小说比民间故事多多少本?怎么列式?生说,师板书:335-185=学生独立计算并和小组探究算法。

《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数学教学PPT课件(6篇)

《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数学教学PPT课件(6篇)

用竖式计算:
(1) 6 4 3 - 580
63
(2) 7 6 4 - 429
335
三位数减三位 数时,个位或 十位不够减怎 么办?
课题引入
三位数减三位数从十位或百位退位的计算方法: 1.相同数位对齐; 2.从个位减起; 3.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1作10再减。
643 - 580
63
764 - 429
用竖式计算643-580 、764-429,并验算。
6 4 3 验算: 6 3
-5 8 0
+580
63
643
7 6 4 验算: 3 3 5
-4 2 9
+429
335
764
笔算减法要注意什么?互相说一说。
相同数位对齐, 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 从个位减起。 要从前一位退1……
返回
三位数的减法笔算(1)
【重点】探索三位数减两、三位数(退位)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难点】掌握三位数减两、三位数(退位)的计算方法。
借出93本,还剩多少本?
要求还剩多少本,怎么列式?
借出93本,还剩多少本?
一共的本数 - 借出的本数=还剩的本数
215-93= ( )
你能用竖式计算吗?先算一算,再和同学交流。
215-93= ( )
2.被减数十位上的10已经退了1,就只有9。
返回
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 三位数的加法笔算(3)
课后作业
补充习题: 第39页
返回
第六单元 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
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
643 - 580
63
764 - 429
335
课题引入 笔算三位数减三位数 (1)643-580= (2)764-429=

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教材分析

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教材分析

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教材分析第一篇: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教材分析《万以内数的减法——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教材分析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22-23页,万以内数的减法——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

学习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万以内一次退位减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生已经对退位这一概念有基本认识。

这节知识的学习将为以后学习更多位数的退位减法打下基础。

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分别是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

1、知识目标:学生能理解和掌握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法则,能准确灵活的运用计算法则进行计算(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位上的数不够减就向前一位借一作十);2、技能目标:通过学习万以内数连续退位减法——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并为以后学习更多位数的退位减法打下基础;3、情感目标:在学习退位减时可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并且在教学中把生活与所学知识联系在一起,让学生更热爱生活热爱学习。

教学重点是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教学难点是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法则,学生要记牢:哪位数头上有一点,要减一后在计算。

为了使学生更容易理解知识,在本节课上采用了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

授课对象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在二年级时就学过两位数的退位减,对退位减法有一定的基础。

第二篇:三位数减三位数退位减法教案三位数减三位数退位减法教案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2~63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探索笔算减法中隔位退位计算方法过程,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进一步发展自主探索以及与人合作、交流的意识,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隔位退位减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隔位退位减的算理。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作好铺垫谈话:我们已经学习了三位数的笔算减法,这里有两道题请你用竖式计算,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两名学生板演计算过程。

)出示:748 212-352-108学生独立进行计算,然后汇报结果。

三年级数学上册《三位数减三位数》教案

三年级数学上册《三位数减三位数》教案

三年级数学上册《三位数减三位数》教案•相关推荐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三位数减三位数》教案(精选8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三年级数学上册《三位数减三位数》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三年级数学上册《三位数减三位数》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被减数中间有0 的退位减法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会对减法进行验算,体会验算方法的多样性,能够用验算检验答案的正确性。

2. 通过自主探究、迁移类推,使学生经历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在共同交流与探究中优化算法。

3、逐步形成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初步形成验算的意识。

体会验算方法的多样性。

二、教学重点:理解三位数减三位数(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算理,掌握算法。

三、教学难点:三位数减三位数(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算理,应用方法正确计算。

四、教学具准备:课件五、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笔算下面各题。

267-189= 783-298=(1)指名板演:说说你的计算过程。

(2)交流方法:笔算减法要注意什么?小结歌谣:数位对齐是第一,要从个位先减起,不够减时要退位,借一当十要清晰,借完以后要少1,认真仔细要牢记。

导入: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减法。

(板书:笔算减法)(二)探究新知1、借助知识迁移,进行试算。

(1)出示主题图(2)你能解答这个问题吗?请学生独立尝试笔算(板书:403—158=)(3)汇报交流:同伴互相说说笔算的过程。

并找出错误原因。

3、小组讨论,对比提升:梳理中间有0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1)对比:这道题与前面所学的算式在计算上有什么不同?今天这道题个位上还是3减8不够减,从十位退1,但是十位是0,怎么办?(红笔描红横式中十位上的0)(2)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3)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我们还是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十位是0 ,就从百位退1,到十位做10用,十位就是10退1剩9,然后用9来继续减。

《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说课稿

《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说课稿

《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连续退位(tuì wèi)减法》说课稿一、说教材(jiàocái)本节课是人教版教材(jiàocái)三年级上册第4单元《万以内(yǐ nèi)的加法和减法(二)》中的第二节“减法(jiǎnfǎ)”(三位数退位减法)的第一课时连续退位减法,属于数与代数领域的知识。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万以内一次退位减法,连续进位加法的基础上来进行教学的,主要是探讨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这是学生学习笔算减法的难点。

学生分析在学习本课内容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以及三位数减三位数一步退位减法,明白了相同数位对齐,哪位不够减从前一位退“1”的道理,如果将多样化的学习情境呈现给学生,学生完全有可能通过知识的综合、迁移,自主学习掌握这一新知识。

设计理念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经验。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二、说教法:⒈为学生创设贴近生活的学习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求知欲。

⒉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能力。

⒊为学生创设从事探索数学活动的机会,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中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初步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⒋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三、说学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本节课主要的学习方法,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经历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和开展小组合作交流活动的过程,获得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体验成功的乐趣。

用本节课学习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觉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年级上数学教案-三位数减三位数(退位)-人教新课标2014

三年级上数学教案-三位数减三位数(退位)-人教新课标2014

三年级上数学教案-三位数减三位数(退位)-人教新课标2014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围绕三位数减三位数(退位)的运算方法进行教学。

通过具体例题,使学生掌握三位数减三位数(退位)的计算步骤,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内容包括:1. 认识三位数减三位数(退位)的运算方法。

2. 掌握三位数减三位数(退位)的计算步骤。

3. 学会检查计算结果的方法。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1. 理解三位数减三位数(退位)的运算原理。

2. 掌握三位数减三位数(退位)的计算方法。

3. 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三位数减三位数(退位)的计算。

4.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1. 三位数减三位数(退位)的计算步骤。

2. 理解退位的运算原理。

3. 避免计算错误。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三位数减三位数(退位)的例题、练习题、计算器。

2. 学生准备:练习本、铅笔、橡皮。

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运算方法。

2. 讲解:教师通过具体例题,讲解三位数减三位数(退位)的计算步骤,强调退位的运算原理。

3. 练习: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计算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共同寻找解决方法。

5. 巩固提高:教师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和练习。

6.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三位数减三位数(退位)的运算方法,强调注意事项。

板书设计1. 三位数减三位数(退位)的计算步骤。

2. 退位的运算原理。

3. 练习题及答案。

作业设计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家长签字,检查学生的计算过程和结果。

课后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

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了三位数减三位数(退位)的运算方法,提高了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教案三年级数学《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教案 1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P22-P23页的例1及相关练习题。

教材分析:本节课内容是学生在二年级已学过的笔算退位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在算理上是一样的,只是被减数连续两位不够减,要连续从前一位退1,在第二次退位后除了加上本位的数还要减去上次退的1,又加又减,计算上思维过程交为复杂,学生容易出错。

没有直观的算法,而是直接呈现口算和竖式计算的方法,引导学生把已有的知识、方法和经验迁移过来,解决新问题。

学情分析:虽然学生之前已学过两位数的退位减法计算,也掌握了一定的算理,但是三年级学生的思维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逻辑思维较弱,在被减数连续两位不够减的情况下应如何进行计算,这是教学中的难点。

因此在教学时,我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准备了课件和配套的画面,以增强教学的直观形象性。

另外,结合学生之前已学过的退位减法计算为基础,通过学生的探究、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

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和掌握笔算减法中连续退位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减法的估算。

3、学生通过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体验连续退位的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及估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连续退位减法的算理。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常规的学习用品。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复习旧知(一)简单描述昌江的`一大旅游景点---棋子湾(二)出示课件:棋子湾从石碌到棋子湾61千米,路途经过乌烈时是38千米,还剩多少千米?1、指名演板,并说说计算过程。

2、师:同学们,你们能说说在做笔算减法时我们应注意什么?(相同数位要对齐;再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就从十位退一当作10来减)3、小组合作探讨问题:“把还剩多少千米?”改为“大约还剩多少千米?”应该怎么解答?[设计意图:把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相结合;以我县的景点为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热情,产生学习动力,为下一个新知做铺垫。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中间有0)课件(共35张PPT)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中间有0)课件(共35张PPT)

再算十位9-5=4。
39 403 - 158 245
最后算百位 3-1=2。 百 十 个
用计数器拨一拨、说一说,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十位上 是0,该怎么退1?
190 403 - 158
百位 十位 个位
用计数器拨一拨、说一说,403减158,怎样笔算?
百位 十位 个位
9 403 - 158 245
517-18= 499 ·· 517
- 18
499
507-18= 489 ·· 507
- 18
489
题中都有两个退位点, 退位的过程一样吗?
课堂练习
517-18= 499 ·· 517
- 18
499
507-18= 489 ·· 507
- 18
489
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 退位减法。
课堂练习
想一想、拨一拨、算一算、说一说。
完成42页例3填空,独立算一算、说一说。
403-158=245(部)
190 403 - 158 245
答:2005年比2004年计划多生产245部动画片。
十位是0不够退1,从 百位退1作10。
课堂练习
517-18=ຫໍສະໝຸດ 507-18=517 - 18
507 - 18
视察:什么变了,什么 不变?
课堂练习
500-268= 232
190 500 -2 6 8 2 32
十位上相减得到 的差为什么是3, 而不是4?
课堂练习
500-268= 232
9 500 -2 6 8 2 32
验 算:
计算是否正确呢?
500 - 268 =232
9 500
9
减法
500

三年级上册数学《三位数的退位减法》教案

三年级上册数学《三位数的退位减法》教案

三年级上册数学《三位数的退位减法》教案教学内容:加减法第3课时(P12~P13),教学目标:1。

在解决用电问题的活动中,经历自主尝试与他人交流三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过程。

2. 会计算三位数的退位减法。

3。

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能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4。

在自主探索、尝试的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会计算三位数的退位减法.教学难点:理解“十位不够减,向百位借一”道理,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自己的算法。

教学流程:一、复习导入:1、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三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复习法则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2、张丽家五一刚搬入新家下面是记录5、6、7、月份用电情况时,电表上显示的数。

1) 你知道电表有哪些作用吗?示几只显示用的电表及相应时间的信息图。

2) 要求学生读出电表上的数,了解信息图中的信息,重点解决“5月份的用电数是多少以及怎么知道的?”二、尝试计算,交流算法1、“计算6、7月份的用电数”的。

先让学生试着用百以内退位减法知识尝试计算。

在交流各自算法时,重点指导“个位不够减,被减数十位上是0,怎样计算。

”特别是计算504-335需要连续退位,重点理解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一,而十位上的数是0,则需要先从百位退一,这样十位上就成了十个十,个位再从十位上退一,十位上就得九个十……2、把算出的结果填在下表中.注意检查学生是否能正确地把结果填入表内.3、读一读统计表,根据表中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三、练一练1、学校有406人参加“十一”联欢会。

其中有380人是学生。

参加联欢会的老师有多少人?2、824—631 470-238 665—158—327495-189 204—132 951—560—1833、在下面的四个数中任选两个数组成一道减法算式。

931 427 831 538。

《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教学设计

《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教学设计

《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教学设计原州第十一小学马斌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22页到23页例1,第23页“做一做”。

教学目标:1、掌握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及减法的估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及估算能力。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并充分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自主探究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连续退位笔算减法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被减数各位上数的变化。

教学准备:主题图等(昆明到丽江的总路程是517千米、昆明到大理348千米)3.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大理到丽江还有多远?)4. 指导学生认识线段图:(1)我们画的从哪到哪的距离?(2)从昆明到丽江有多远?在线段图上如何表示?(3)猜一猜, 大理应该标在图中的那个位置?为什么?(4)现在要解决“大理到丽江有多少千米?”在图上该如何表示?3485175.指导学生列式计算。

师:要求大理到丽江有多远?怎么列式?(517-348)6.探究方法:(1)估算:(2)口算:(3)笔算:7. 比较准备题与例题,补充课题:连续退位减法《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自评稿原州第十一小学马斌本节课是人教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中的第二节“减法”(三位数退位减法)的第一课时连续退位减法,属于数与代数领域的知识。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万以内的数、学习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的基础上教学的,主要是探讨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这是学生学习笔算减法的难点。

在学习本课内容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以及三位数减三位数一步退位减法,明白了相同数位对齐,哪位不够减从前一位退“1”的道理,如果将多样化的学习情境呈现给学生,学生完全有可能通过知识的综合、迁移,自主学习掌握这一新知识。

第四单元5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

第四单元5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

第三课时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教学内容:教材P41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学会分析统计表,并从表中的数据发现数学问题2.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掌握三位数减三位数、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

3.提倡算法多样化,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算、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4.使学生能结合实际情景选择计算策略,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掌握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认真书写、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难点:被减数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

教学策略: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构建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知识结构得到发展。

所以,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应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本课是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到美丽的云南旅游为主线,着重从问题情境、自主学习、信息资源、协作学习环境和学习效果评价等方面进行认真探索。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师:前面我们学习了三位数加三位数的加法,大家学得非常认真,掌握的很好。

今天,老师又带来了一个新的问题,你们想不想帮助老师解决?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1、教学例1.师:下面是国产电视动画片的生产情况统计表,说一说你从中知道了什么。

(出示第41页统计表)(1:我知道了从2004年这几年中,国产电视动画片的数量逐渐增加,2011年的数量最多。

2:在这红国产动画片的数量2004年最少。

3:在这几年的国产优秀动画片中,2011年的数量最多。

……)师:获取这么多有价值的信息,你能解决2011年比2009年多生产多少部动画片的问题吗?自己试一试。

学生尝试独立解答问题,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把你的解答方法跟大家说一说吧!放学同学们要注意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课时——三位数减三位数的退位减法
教学内容:三位数的退位减法
教学目标: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减法的退位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计算。

1、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判断计算结果的对错,逐步养成验算的习惯
2、结合具体情景提出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感目标: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正确的计算三位数减法。

教学难点: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方法:自主探索、小组合作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你们会读电表吗?知道家里每个月用多少度电吗?张丽家是“五一”那天搬进的新房,你们愿意帮忙计算他们家的用电情况吗!
师生齐声:愿意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观察情景图
让学生仔细观察情景图,说说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

2、根据情景图中信息提出问题
(1)、让学生独立思考能提出哪些问题?在班内交流。

(2)、引导学生提出三位数减法问题,师做板书,估计学生会提出:
张丽家5月份的用电数是多少?
6月份的用电数是多少?
7月份的用电数是多少?
3、自主探索三位数的退位减法
(1)估计结果
让学生独立思考解决“6月份的用电数”——133度
(2)学生独立思考解决7月份的用电数。

学生列出算式,师板书:335—183=
班内反馈时重点让学生说出自己是如何计算的,强调十位不够减,该向百位借一再减。

(3)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8月份的用电数。

(4)班内反馈:个位不够减,被减数十位数上是0,要向百位借一再减,十位上的0变成9。

让用竖式计算的学生说说自己做题的过程,特别让学生说清他是如何退位的,师板书退位减法的竖式。

师做小结:在用竖式计算时,如果哪一位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退“1”当十然后再计算。

三、巩固练习、拓展运用
完成用电表。

四、班内总结汇报
1、揭题
说说我们这节课主要学习了什么?三位数的退位减法
师板书:三位数的退位减法。

其精髓在于——低位不够减时,要向高位借一做十再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