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振铎《猫》课堂实录
《猫》课堂实录

《猫》课堂实录《猫》课堂实录猫是一种乖巧、可爱的动物。
作家郑振铎家里就养过三次猫。
今天咱们就一起来聆听他们家养猫的故事。
以下是《猫》课堂实录,以供参考!一、课堂实录(课前模仿“幸运52”电视节目中的搭档猜词游戏,猜“常见动物”和“动物成语”。
猜出“大象、熊猫、蛇、袋鼠”“惊弓之鸟、闻鸡起舞、井底之蛙、对牛弹琴”等词。
)师:上课!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写动物的课文。
(板书课题“猫”,生齐读课题。
)师:我们都知道“猫”这个字是一个形声字,大家看,哪一部分表义,哪一部分表音呢?(众生答:反犬旁表义,苗字表音。
) 师:古人为什么用“苗”来表音呢?生:因为猫的叫声是“喵——喵——”的。
(生学猫叫。
)师:多可爱的小猫呀!同学们的推测还是有些道理的。
对“猫”这个字还有一种说法:宋代有个叫陆佃的人说(课件出示):“鼠善害苗,而猫能捕鼠,去苗之害,故猫字从苗。
”看了这段资料,再看看这个“猫”字,你想说什么呀?生:古代人们就知道猫可以为民除害。
生:因为猫可以为民除害,所以我们要保护它。
师:你看!这种说法里还寄托着古人对猫的喜爱之情呢!你看,咱们中国的汉字多有趣啊。
很多作家写下了一篇篇有关猫的文章,请同学们翻开书,说说预习时,你发现这一课都有哪些作家写的“猫”啊?(生答:有老舍、周而复和夏硏尊写的猫。
)师:这可是三位著名作家啊!让我们先来认识老舍先生笔下的猫。
(板书“老舍”)谁想来读读课文?请四名同学接读课文。
在他们读的时候,我们注意一边听一边想,文中有两个能概括课文内容的句子,看谁能发现?(四生接读课文,师正音。
出示词卡“屏息凝视”“枝折花落”,指导多音字“屏”和“折”的读法。
)师:课文都读通顺了,谁来读读你找到的能概括课文内容的句子。
生:第一句是,“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第二句是“小猫满月的时候更可爱,腿脚还不稳,可是已经学会淘气。
”师:大家同意吗?(生:同意)来交流一下,(课件出示上述两个句子)为什么找这两个句子呢?生:因为第一句话概括了1、2、3自然段的内容,都讲的是猫的性格古怪,第二句话概括了第4自然段的内容,讲的是小猫满月的时候更可爱、更淘气。
郑振铎《猫》教学实录

郑振铎《猫》教学实录郑振铎《猫》教学实录猫讲述了我(作者)家三次的养猫经历,表达了我和家人对猫的喜爱之情。
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郑振铎《猫》教学实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教学目标:1、了解三只猫的不同外形、性情及在家中的地位2、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及蕴涵的人生哲理。
4、形成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3、揣摩生动的细节描写。
4、形成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请同学们欣赏几幅小猫的图片。
看后你想说些什么?生:小猫太可爱了。
师:猫因为它的活泼乖巧被许多人喜爱,但它们也和人一样各有各的性格。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郑振铎先生的散文《猫》,去感受他养猫过程中的快乐与酸辛,也希望同学们能从他的文章中领悟一些生活哲理。
二、问题再现先检查一下同学们的预习情况。
1、师:生词朗读(1-3组同学每人一行);齐读两遍注意错音。
生读:2、师:请两位同学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文章的主要内容。
生:课文讲了作者三次养猫的经历,其中有快乐也有酸辛和难过。
生:文章讲了“我”三次养猫又三次失猫。
3、师:同学们说的很好,那你们能分别讲讲三只小猫的故事吗?生:第一只小猫是三妹从隔壁要来的,花白的毛,很活泼,全家人都很喜欢它,但后来却病死了,三妹最难过,我心里也很酸楚。
生:第二只小猫是母亲从舅舅家抱来的,黄色,更有趣更活泼,还会抓老鼠,成了一家人的宠物,但后来被陌生人抱走了,一家人既为失去小猫而怅然,又恨那夺人所爱的人。
生:第三只猫是从门口捡的,很难看而且不活泼,后来被“我”误会吃了芙蓉鸟,挨打之后,死在邻居家的屋顶上。
师:同学们概括时不仅抓住了故事的核心,还讲得很生动。
这只是我们对三只小猫大致的了解,下面我们再结合课文,深入了解一下这三只小猫。
三、知识拓展(一)默读整篇课文,分析三只小猫各自的特点师:请你默读课文勾画相关语句,然后用“读,我看到了一只的猫。
”这一句式说话。
(要求:认真听同学的发言,不重复别人的答案,有自己的见解。
《猫》(郑振铎)课堂教学实录优质课一等奖x

03
知识点梳理与讲解
Chapter
重点词汇及短语解析
忧郁
忧伤愁闷。
丰腴
形容身体丰满。
重点词汇及短语解析
蜷伏
01
弯着身体卧着。
怅然
02
因不如意而感到不痛快。
06
总结回顾与作业布置
Chapter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01
作家郑振铎的生平 和文学成就
02
《猫》的创作背景、 主题和文学价值
03
文本中猫的形象塑 造及其象征意义
04
文本中运用的写作 技巧和修辞手法
针对性作业布置及要求说明
01
02
03
04
阅读郑振铎的其他作品,如 《家庭的故事》、《取火者的
逮捕》等,并写下读书笔记
作品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过描绘猫的日常生活和性格特点,表达了作者对 猫的喜爱和对生命的敬畏之情。
《猫》不仅是一篇优美的文学作品,也是一部具有深刻 思想内涵的文化经典。
郑振铎及其文学成就
郑振铎(1898-1958),现代著名文学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新文化运动的倡 导者之一。
他的文学作品涉及小说、散文、诗歌、翻译等多个领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深 刻的思想内涵。
惩戒
03
通过处罚来警戒。
重点词汇及短语解析
若有若无
形容事物不清晰或关系不亲密。
凝望
目不转睛地看;注目远望。
句子成分与语法结构分析
主语
通常由名词或代词充当,表示句子 的主要对象。
谓语
《猫》课堂教学实录

《猫》课堂教学实录.一、导入〔课前30秒欣赏动物动画,触发学生爱的情感。
〕师:同学们喜欢这些小动物吗?生:喜欢师:那平时与小动物相处时有没有冤枉过他们呢?生:(有的说有,有的说没有)师:如果有,你怎么办?生:(有的思考,有的小声嘀咕)师:但若是永远没有机会呢?你的心情如何?生1:遗憾生:伤心师:今天我们要学的小说《猫》就讲了一只猫被人冤枉的故事,我们看看那个冤枉它的人是什么反应?怎样的心情?(教师板书:猫郑振铎duo)师:快速默记作者二、接龙朗读,整体感知课文。
师:请同学们用推火车的方式把文章读一遍,把握文章内容。
注意:读的同学,读出感情,注意语速语调;听的同学作好标记,并标出不理解的字词或你认为重要的字词。
从哪排开始?生:(纷纷举手)师:(选定一排)生:(一人一段读)……师:(对严重读音错误即时实行纠正)师:同学们读的各有千秋,那同学们有没有不理解的字词或你认为重要的字词有哪些?(生稍微准备一会儿)生1:惩戒、畏罪潜逃、妄下断语生2:怂恿、忧郁……(学生说的绝大部分是重点词语,对于个别简单不懂的词语师生即时给以解答)师:老师也找了一些重点的词语,对照你所找的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出示课件——词语解释部分)(词语、解释依次在屏幕上出现,教师鼠标控制,学生抢答,教师即时给以评价)如:师:(屏幕上出现“惩戒”)什么意思?生1:通过惩罚来警戒。
师:准确,再看下一个……(共六七个)师:(最后)好下面快速默记。
生:(自发的实行抄录记诵)三、讲故事,把握文意,理解主题。
师:通过阅读,我们知道了“我”先后养了三只猫,那么这三只猫各有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请你自选一只猫用第一人称的方式把它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先看一下要点提示。
(屏幕显示:“我”是怎么来的——有什么特点——生活的怎样——结局如何?背景是三只不同特点的猫)好,你能够抓住文中的重要词语,想好之后,先讲给身边的同学听,然后讲给大家听,准备5分钟。
(师到学生中指导点拨)生:(有的思索、准备,有的互相交流,场面积极活跃)师:(约5分钟之后)下面请同学们把你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6课《猫》课堂教学实录

怜尔蠢然物,却令我心哀——《猫》课堂教学实录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师:今天的课要从一封80多年前的信说起。
1925年,郑振铎先生收到了一封热心读者的来信,信中是这样写的:“振铎先生:本期《文学周报》登载大作《猫》一篇,拜读一过,深受启发。
但文中以家庭中所养之三只猫为主要叙写对象,标题若拟作《我家的三只猫》岂不更契文意。
存疑于心,望先生赐教。
”乍一看,郑振铎先生的《猫》这个题目平淡无奇、大而化之,缺少耐人深思的文学味儿,也没有点出写作对象——“三只猫”。
热心读者的这个疑问是否有一定道理呢?同学们,如果你是郑振铎先生,你将如何回应这位热心读者?生1:我觉得这位读者的说法有一定的道理。
像我们平时写猫,就要写那只猫的习性、习惯等。
《我家的三只猫》,更为具体。
生2:我也觉得《我家的三只猫》作为标题要好一些,因为这里主要讲的是他们家三只猫从得到到亡失,然后由这三只猫带给他的感受。
师:看来,你们都认同热心读者,是吗?生3:我觉得用“猫”更好,因为作者说的是自己冤苦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他就是想以自己最深刻体验的事情来告诉人们,要爱护动物,不要误解。
师:看来同学们对这个问题都有自己的理解,但是否能真正解决这个问题呢?我相信经过这堂课的学习,大家一定能对这个问题理解得更深刻更透彻。
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郑振铎先生的《猫》。
二、填写表格,初读文本师:正如热心读者所说,本文的确写了家庭三只猫的故事,他们形貌各异、性格迥然、特征鲜明,遭遇的不同给作者带来的内心震撼也不同。
下面我们先进行第一个学习板块,“找一找•妙眼寻猫”,通过快速浏览课文的相关信息,找出三只猫的不同之处。
老师将你们按照座位作为分成三个大组,请你们在各自所代表的“猫”的段落里筛选信息。
老师还给你们准备了一个策略小贴士,“尽量摘用原文中的词语,适度概括”。
找到的同学可以立刻上来填写,余下的同学帮忙矫正。
(约两分钟后,生上台填写表格。
待同学基本填完表格。
)师:表格已经填完,我们来看一下三大组的完成情况。
郑振铎猫名师教学实录

郑振铎猫名师教学实录郑振铎猫名师教学实录(通用7篇)《猫》是郑振铎写作的一篇散文,主要讲述了我(作者)家三次的养猫经历,表达了我和家人对猫的喜爱之情。
郑振铎猫名师教学实录是什么?相信很多人都想知道吧?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郑振铎猫名师教学实录相关资料,欢迎阅读!郑振铎猫名师教学实录篇1一、导入(联系学生生活,让学生对新课产生亲切感)。
(师):哪些同学家里养过猫?谁来说说你印象中的猫?(生):猫很调皮、贪吃、小猫很可爱。
(生):我奶奶家有一只猫很贪吃。
有一次吃饭,爬进我奶奶家的锅里了。
(生):猫有时候很可爱,有时候也令人讨厌。
有一次,把家里东西都偷吃光了。
(师):猫有时候贪吃、调皮,但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欢乐。
有一位著名的作家,名字叫老舍,他非常喜欢猫,还特地为猫写了一篇文章呢!我想你学了课文,一定会喜欢猫的。
二、整体感知(师):同学们已经自学了字词,我们一起把这课的词语读一读。
生齐读词语。
(师):词语读得整齐、响亮。
那课文你会读吗?自己读读课文,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想一想:课文哪些自然段写了大猫,哪些自然段写了小猫。
给课文分段。
学生汇报。
三、教学第一段(师):自由朗读第一段,想想你读懂了什么?(一)了解大猫性格古怪(生):我读懂了猫很老实。
/有时候猫很贪玩。
/猫捉老鼠时很尽职。
/猫很古怪,高兴时温柔可亲,不高兴时一声不出。
/猫很胆小,又很勇猛。
(加粗字为教师板书)(师):同学们真了不起,一下子把猫的性格全找出来了。
老师请你选择一个或两个猫的性格读一读,注意动脑筋,把句子读好,读美,读出自己的感受。
开始吧!学生自由朗读后,教师请学生个别读。
结合教师、优秀学生范读,重点词语的理解,让学生读好、读美句子。
(师):看黑板上的板书,老舍先生写出那么多的猫的性格(齐读),你有什么话想说吗?(生):这些词语的意思都有些矛盾。
(生):每一行中的两种性格的意思是相反的。
(师):看看课文上是怎么把这些性格联系起来的。
《猫》(郑振铎 )课堂教学实录 优质课一等奖

《猫》(郑振铎)课堂教学实录优质课一等奖一、图片导入:师: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几幅图片,(边展示图片边描述)草地翻滚的猫,含情脉脉的猫,钻到花瓶的猫,攀爬高树的猫,与花蜜语的猫,性情忧郁的猫。
大家喜欢猫吗?生:喜欢。
师:你知道猫怎么叫吗?拿出手,做个动作,模仿一下好吗?生:喵……(生模仿猫叫,笑)师:模仿得像极了。
猫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一种小动物。
很多家庭因为猫惹人喜爱而养它。
我国著名作家郑振铎先生家,也曾经养过三只小猫。
从养这三只小猫的过程中,他领悟到了一些生活的哲理和做人的道理。
究竟是什么样的哲理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郑振铎先生的《猫》(师板书课题作者)请同学们打开课本195页。
二、速读,知猫故事师:在同学们读课文之前,先来读准下面这些字:一生读:忧郁污涩怅然蜷伏惩戒凝望诅骂怂恿叮嘱师:这位同学发音准,读很正确,是这节课第一个勇于回答问题的学生,让我们把掌声送给他吧!(生鼓掌)师:下面请同学们带着大屏幕上出示的这几个问题,速度课文。
读完后,你能用第一人称讲述一下这三只猫的故事吗?(大屏幕出示:——速读,知猫故事作者一共养了三只猫,他们的外形、性情各有什么特征?“我”和家人对这几只猫的态度怎样? 这几只猫的结局怎样?)师:不动笔墨不读书,我发现班里的同学读书习惯非常好,边读边标注、勾画问题。
(学生默读课文,勾画相关问题。
)师:谁能用第一人称介绍这三只猫的故事吗?(猫的自述表演,给学生戴上老师制作的猫头饰)生一表演:喵,我是郑家养的第一只猫,花白的毛,很活泼。
我的老家是主人家的隔壁。
来到新家,我也很喜欢,常在阳光下打滚,还扑来扑去地和主人的三妹做游戏。
主人们都很喜欢我,活泼可爱。
可是不久,我的生命活力渐渐褪去了。
两个月以后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主人们。
生二:喵,我是郑家养的第二只猫。
我是从舅舅家抱回来的,穿着黄色的毛茸大衣,比第一只猫更加活泼可爱,我会爬树,还会去晒太阳。
我不怕生人,而且有时还会去捉蝴蝶。
猫郑振铎课堂实录

我们上节课看到了老舍先生满月时候的小猫,今日啊,小花猫长 成了大花猫。你想知道大花猫的什么呢?〔生说〕
我把大家的想法总结了一下〔出示〕 读课文指名接读课文,师指导 师:课文都读通顺了,说说这三个自然段是围绕那一句话写的。 生:第一句猫的性格实在奇怪既是中心句也是总起句。师:你很 会读书,她读懂了课文主要写的是猫的性格是,一起说 生:奇怪 前三自然段是围绕第一句话写的。 师:自己先来读读课文,猫的性格到底有多奇怪。 生读 师:读完了,我们来沟通一下。 生:我是从第一自然的第四句话读出来,〔读句子〕一般的猫玩 一会就回来,这只猫玩一夜都不回来,像个野猫子一样
了〔用折断粉笔来演示〕,“she”是断却没有掉下来〔用教室前养的
文的重点句、中心句和总起句,读懂了课文,理清了文章记叙的顺序, 花作比〕。
魏
第 3 页 共 11 页
本文格式为 Word 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师:谁也选了这一句?也来体会一下好吗? 生:〔个体、小组进行此语段的品读〕 生:我喜爱的是“满月的小猫更可爱,腿脚还不稳,可是已经学会 淘气。一根鸡毛,一个线团,都是他们的好玩具,耍个没完没了。”〔板 书:没完没了〕 生:〔个体、小组进行此语段的品读〕 生:我喜爱的是“一玩起来,它们不知要摔多少跟头,但是跌倒了 马上起来,再跑再跌。它们的头撞在门上、桌腿上,彼此的头上,撞疼 了也不哭。” 生:〔个体、小组进行此语段的品读〕 师:真是一窝特别可爱的猫!大猫性格奇怪,小猫活泼淘气,文中 猫的可爱就在于它的独特鲜亮。其实猫也是特别有灵性的动物,对于我 们今日的表现它会如何评价呢? 〔出示一幅画:淘气的猫口衔玫瑰,手捧珠宝〕生大呼猫对他们的
你的词用得好!
生:我还知道猫的骨头很软,从高处摔下来也没有关系。
师:那么你们觉得文章可以分成几个部分呢?
郑振铎《猫》课堂实录

生:全文第一句话,“我家养了好几次猫,结局总是失踪或死亡。”
师:我对待三只猫亡失的态度又是怎样的呢?(先概括再从文中找句子)
生:第一只猫——酸辛,课文第2段
生:第二只猫——怅然,课文第13、14段(学生齐读这句话,重读“好久”、“不”)
生:我喜欢第二只猫,是因为它活泼可爱,看第3段“它在园中乱跑……晒太阳”
师:齐读这几句话,注意动词“跑、跳、晒”
生:我喜欢第一只猫,是因为它也很漂亮,很活泼,看第1段“白雪球似的”
师:有没有同学喜欢第三只猫的呢?
生:没有
师:那我们来看看作者一家人对这三只猫的态度是怎样的?
生:作者一家人对第一只猫是喜欢的
师:这也就是作者写这篇文章真正的目的,也就是这篇文章的主旨,对人性的反思。
师:文中所写的不只是一只猫,在生活中类似的猫的人也很多。你在生活中有类似的经历吗?误解别人或被别人误解吗?谈谈感受。
学生发言
板书:
猫
郑振铎
“我”三次养猫的故事
1 2 3
态度:喜欢更喜欢不喜欢
情感:酸辛怅然难过、自责
做事不能主观臆断。要弄清事实
师:我为什么要去打它?
生:冤枉、误解
师:第三只猫得死责任在我,所以第三只猫得亡死,我心里更难受
师:那为什么会造成冤案呢?联系猫的动作以及我对猫的态度思考
生:第17段,“凝望”,本来作者就不怎么喜欢这只猫,所以更会怀疑了
师:如果是第一只猫、第二只猫的话,第一反应可能不是这样,“一定是它”说明作者对第三只猫存在偏见。
师: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生:从文章第1段。从一家人对它的关心可以看出一家人对它的重视、喜爱
《猫》课堂实录及评点

《猫》课堂实录及评点展开全文《猫》课堂实录及评点师:猫是一种乖巧、可爱的动物。
作家郑振铎家里就养过三次猫。
今天咱们就一起来聆听他们家养猫的故事。
请同学们把书打开。
今天咱们学习这篇课文,采用的方法是说读。
(板书:说读)什么叫说读呢?就是说说你的阅读感受。
咱们就是采用这种边说边读的漫谈式的方法,来了解课文。
咱们说读的话题主要有三个,分别是:说猫、说人、说文。
(板书:说猫、说人、说文)咱们首先来说第一个话题:说猫。
说猫的什么呢?说猫的生命之美和命运之悲。
(板书:生命之美和命运之悲)怎么说呢,老师先举个例子:“第一只猫是我们从隔壁抱来的,它很活泼可爱;它在阳光下打滚,还扑来扑去地和三妹做游戏。
可是不久,它的生命活力渐渐褪去了,我们眼睁睁地看着它在两个月以后离开了我们”。
同学们看,老师在说这段话的时候交代了这只猫的来历,介绍了这只猫的个性特点——活泼,还交代了它的结局。
咱们就按照这样的方法来说,好不好?(学生认真浏览课文,准备说话)生:第二只猫是从舅舅家抱回来的,它比第一只猫更加活泼可爱,晚上还帮作者捉老鼠,但是它最终还是被别人抱走了。
师:他简单地说了猫的来历,说了猫的特点,还说了一件小事——帮作者捉老鼠,当然啦,他说第二只猫还遗漏掉了一些信息,还可以补充什么内容?生:它还会爬树,还会去晒太阳。
师:你读书就比较仔细,会爬树,还会去晒太阳,可见,我们在平时读书的时候要关注细节。
生:它不怕生人,而且有时还会去捉蝴蝶。
师:很好!同学们,经过这样的补充,咱们说第二只猫的时候就显得全面了,下面谁来说第三只猫?生:第三只猫是冬天在我家门口被捡到的流浪猫,而且它也没前两只猫那么活泼。
师:没有前两只猫那么活泼,那么可以用一个什么词来修饰呢?生:忧郁师:不是很好嘛,课文中现成的很好的词语,它很忧郁,请继续。
生:有一次我误会了它,还打了它,然后两个月之后它死在了邻居家门口。
师:说得很好,前因后果都交代清楚了,他说到了误会了它,还打了它,后来它死在了自家的屋檐下。
《猫》(郑振铎)课堂教学实录优质课一等奖

《猫》(郑振铎)课堂教学实录优质课一等奖本节课的主题是“猫”,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习有关猫的知识,了解猫的习性和特点,增强学生对生物的了解和兴趣。
一、导入环节教师通过图片和文字提示,呈现一些猫的形态特征,如头部、身体、四肢等,并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二、知识讲解1. 猫的起源及分类:教师介绍猫的起源、演化过程以及它们的分类种类。
2. 猫的生活习性:教师引导学生了解猫的食性、睡眠时间、性格、逃避等生活习性的知识。
三、案例分析教师为学生展示两只猫的影片,一个活泼好动、喜欢玩耍;另一个则较为沉静,喜欢安静地在床上躺着。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两只猫的行为,从中分析出不同的猫性格。
四、搭建情景教师模拟一场“猫语对话”,其中学生分别扮演猫和人的角色,模拟猫与人之间的对话,理解猫的行为和语言意图。
五、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有关猫的知识和技能。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学习体会,反思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之处。
六、作业布置教师布置有关猫的综合作业,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绘制一幅猫的图画,或者写一篇有关猫的作文。
总体而言,本节课效果较好,学生们在教师的引导下,了解了猫的学科知识、了解了其实际情况,同时也增强了对生物的兴趣,促进了学生个性和思辨能力的发展。
本节课的设计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同时,满足学生对猫的好奇心,提高学生对生物学的认识。
首先,在导入环节中,教师以图片和文字的形式,呈现了猫的形态特征,引起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参与讨论。
在这一环节中,学生们积极表现出他们所了解的猫的习性,使得课堂氛围更加轻松和融洽。
其次,在知识讲解环节,教师讲解猫的演化过程和分类种类。
由于学生们还太小,对于分类学知识和演化过程存在较大的认知难度。
因此教师采取了图表等形式的教学,帮助学生更图像化的了解猫的分类情况。
此外,为了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猫的生活习性,教师设计了具体的案例分析环节。
通过在小组内讨论,学生们发现猫的性格有所不同。
郑振铎《猫》课堂实录

《猫》公开课教案(教学实录)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现动物特点的描写方法教学重点:1.学会真实、具体的表达方式2.第三只猫的特点、遭遇和结局教学难点:1.对本文主题思想的理解教学方法:谈话法讨论法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教师:猫,是一种温顺、活泼的动物,非常讨人喜欢,你能否讲一讲你和它之间的小故事?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听了同学们的故事更让我们加深了对猫的了解,(播放猫的图片)郑振铎先生和猫之间也发生了很多小故事,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他养猫的经历和感受请大家自由朗读文章,你又结识了几只小猫,你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一只?(15分钟左右的时间)学生自主阅读文章,小组间进行合作交流生:四只猫,写到了我三次养猫的经历和感受教师:请同学们用下列句式进行交流: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第只猫,从文章第段的“ ”这句话中看出,它是一只的猫学生: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二只猫,我从文章第3段的“它在园中乱跑,又会爬树,有时蝴蝶安详地飞过时,它也会扑过去捉它似乎太活泼了,一点儿也不怕生人,有时由树上跃到墙上,又跑到街上,在那里晒太阳”看出,它是一只活泼有趣、顽皮可爱的猫师:齐读这几句话,注意动词“跑、跳、晒”生:我印象深刻的是第一只猫,我从第1段“花白的毛,很活泼,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常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这句话中看出,它也是一只很漂亮,很活泼的猫生:我印象最深刻的也是第二只猫,从文章第3段的“有一次,居然捉到一只很肥大的鼠”这句话中看出,它是一只能干的猫生:我印象深刻的是第一只猫,从文章第1段的“三妹常常取了一条红带,或一根绳子,在它面前来回地拖摇着,它便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看出,它非常的活泼、顽皮生:我印象深刻的是那只黑猫,从文章第29段“一只黑猫飞快地逃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可以看出它身手非常敏捷师:大家都谈了自己的看法,集中谈到了前面两只活泼可爱的小猫,还有的同学谈到了那只作为凶手的黑猫,有没有同学喜欢第三只猫呢?生:没有师:为什么?生:它既不好看,又不活泼,更谈不上有什么过人的本领,谁会喜欢这样一只猫?师:同学们既谈到了自己喜欢的猫,又说了自己喜欢的理由,就连不喜欢理由也很具体,大家谈得很全面,很有自己的见解那我们来看看作者一家人对这三只猫的态度是怎样的?生:作者一家人对第一只猫是喜欢的师: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生:从文章第1段比如“三妹想着种种方法逗它”和“我们都很替它忧郁”,可以看出一家人对它的重视、喜爱师:那第二只猫呢?家人对它的态度如何?生:更喜欢师: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生:从文章第3段“一天都要查问个好几次”、“忙乱地在寻找”中可以看出来师:那第三只猫呢?生:不喜欢从文章第15段可以看出来生:连三妹那样爱猫的,对于它都不加注意,所以家人对第三只猫是不喜欢的师:作者家养的三只猫,有喜欢的、有不喜欢的,但它们的结局如何?用原文回答生:全文第一句话,“我家养了好几次猫,结局总是失踪或死亡”师:“我”对待三只猫亡失的态度又是怎样的呢?(先概括再从文中找句子)生:第一只猫——酸辛,课文第2段生:第二只猫——怅然,课文第13、14段(学生齐读这句话,重读“好久”、“不”)生:第三只猫——伤心,课文第30段生:第三只猫——内疚,因为作者打了猫,良心受到谴责(学生齐读最后五段)师:哪句话更可以看出作者的情感?生:第34段,“自此,我家永不养猫”——愧疚、自责(重读“永不”,读得果断,齐读)师:从这几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第三只猫的结局的态度无比歉疚,因为冤屈了这只不会辩诉的动物,平时不曾关爱过它,与它沟通太少刚才大家也谈到自己对第三只猫的看法是不喜欢,因为它外形丑陋、性格忧郁、生性懒惰,似乎是一家人对它也不大喜欢的主要原因,难道这种结果仅仅是由于第三只猫的性格造成的吗?生:不是它自己还有其他人吗?师:咱们暂且撇开这只猫,看看大家都喜欢的前两只猫,它们真的“幸福”吗?!众生惊愕!师:我们在文中找一找,这两只猫在作者家中的地位如何?生:“小侣”、“亲爱的同伴”,难道这样还不幸福吗?师:未必,在与它们生活的过程中,作者一家都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才会关注到这两只猫呢?生:第一只猫“我坐藤椅上看着他们,可以微笑着消耗过一两个小时的光阴,那时太阳光暖暖地照着,心上感着生命的新鲜与快乐”,第二只猫“饭后的娱乐,是看它在爬树”生:它们不是很快乐吗?师:请注意它们出现的时间,是我们娱乐的时间,而其他时间我们是否会关注到它,这是个未知数生:它是我们娱乐的工具师:你的用词很残酷但很准确,它们也是生命却在充当人类的玩偶生:不会吧,我们也非常关心它呀!第一只猫“不知怎的忽然消瘦了”,“三妹想着种种办法逗它”,“我们都很替它忧郁”,“三妹特地买了一个很小很小的铜铃,用红绫带穿了,挂在它颈下”……生:是呀,一家人那么关心它,它肯定很幸福师:三妹替它买铜铃的目的是要挂在它的颈下,目的是什么?生:丁丁当当的响,让我们开心生:是呀,最终的目的还是要我们自己开心生:丁丁当当猫也应该很开心师:或许它也很开心,我们不是它,真的不能代它体会第一只猫最后病死了,我们全家确实很伤心,可这个生命逝去后我们是否一直在怀念它而不能自拔?生:没有吧隔了几天,我们又抱了第二只猫回来,全家很快又被它吸引去了师:你们对课文研究得很仔细,这时还有丧失第一只猫的伤痛吗?没有了!生:死去还有替代者师:第二只猫更加活泼可爱带给我们的欢乐也更多,当它亡失后,我们一家人表现又如何?生:愤恨、诅骂那个夺去我们所爱东西的人师:因为它再也不能带给我们快乐了,那这种伤心又维持了多久呢?生:好久师:是很长时间,但“第三只猫还是在这年的冬天来到了我家”生:丢了就丢了呀!师:对,它们在活着时是我们娱乐的工具,丢了大家可以了无牵挂,死去可以有替代者,它们幸福吗?生:未必呀!师:那么第三只猫的命运是由它自己造成的吗?生:噢——,原来它们是否幸福完全取决于养它的人呀!师:对,人靠自己的主观臆断就可以决定一个生命的命运,这就是弱小生命的悲剧!《猫》最初发表在1925年在此之前郑振铎等人发起成立了文学创作团体——文学研究会他们的创作大都以现实人生问题为题材,郑振铎主要探究的是自由平等、个性解放等问题,他在小说中毫不讳饰地表达了自己同情弱小、无辜,谴责专制、强权,弘扬公道、民主、博爱的思想和心情大家认为郑振铎先生想通过这三只猫的遭遇表达一种什么思想呢?生:关注弱小的生命,好好对待它们师:大家总结得很准确!我们也注意到第三只猫无论外表、性格还是能力都无法与前面两只相提并论,在它悲楚的“咪呜”的叫声中你听出了什么?请大家跳读17-34自然段,思考这个问题给大家10分钟左右的时间阅读思考生:我是冤枉的!生:真正的凶手是那只黑猫,“嘴里衔着一只黄鸟”生:我没有咬死芙蓉鸟,我“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是因为我想和它交朋友生:你老婆血口喷猫“留心猫,它会吃鸟呢”,“不是这猫咬死的还有谁?它常常对鸟笼望着,我早就叫张婶小心了”,都是无端猜测生:我“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我动动嘴招谁了!生:张婶你为什么不为我辩护?老实人要帮老实人呀!生:我长相不帅,性格懒惰可我不是坏猫,就凭这些你们就把我送上西天,天理何在!生:主人,你就是再难过,再写上一篇悼《猫》,也无法弥补我心灵的创伤!师:就像大家所说所想,一篇文章永远不能和一个生命划等号,第三只猫的死责任在“我”,所以第三只猫的亡死,“我”心里更难受,这种心情作者用了五个小节文字进行详细描述,请大家齐读30-34节,体会作者的这种心情师:第三只猫的冤死与作者有着直接的关系,那其他人就没有责任吗?生:有,妻子和张婶,如果没有两人在旁边添油加醋我也不会贸然断定第三只猫的罪状师:两个月后,第三只猫悲苦地死去这真是一只“可怜猫”,它来得可怜(在冬天的早晨它被人遗弃,无家可归它不活泼,不像别的小猫那样喜欢顽游,对于它不加注意,仍不活泼,仍不改它的忧郁性,不去捉鼠),去得更可怜(受了冤苦,遭我毒打而屈死),让我们用一颗宽容的心,一起关爱生活中的“可怜猫”!师:妻子与张婶也有责任,那么她们对于自己的过失有没有像作者这样进行深刻的反省生:好像没有师:从中你可以看出作者是个怎样的人?生:能认识到自身的缺点并勇于进行自我反省师:大家用词很准确,他是一个勇于自责、富有良知的知识分子我们所接触过的作家中大家发现还有哪位与他很相像?生:鲁迅,《风筝》中的鲁迅,因为年轻时踏坏了小兄弟的风筝一直念念不忘并勇于反省自己的武断和专横师:对,大家可以从这一代作家研究中发现:他们都勇于自责,敢于承担并能把自己的目光投放到一直被这个社会所忽略的小人物,关心他们的喜怒哀乐,探索拯救国民灵魂的方法,把这种人文关怀写入作品并投放到社会现实中,读他们的作品就是在读一颗颗充满爱的灵魂师:对于对文中的“我”、猫、妻、周家丫头,你想说点什么,请用下列句式尽情发挥“对于,我想说:”学生讨论、交流,按句式说话:“对于,我想说:”生:对于作品中的“我”,对于“我”妄下断语打死可怜猫的事件,我想说:凡事不能单凭印象,主观臆断,更重要的是弄清事实;对人对事不存偏见私心,要宽容、要仁爱,要同情弱小者生:对于作品中的猫,我想说:在不合理的社会中,弱小者总是饱尝着生活的不幸,不受欢迎的人往往会成为冤案的牺牲品人的个性需要自我完善,才能避免不幸生:对于周家丫头我想说:人不能太自私,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如果不是你的冷漠,第二只猫也不会走失,你也会有需要帮助的一天师:大家都说得非常感人动情,看得出大家已经深深体会到作者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感情这节课我们不仅再次认识了三只性格各异的小猫,更体会到作者巧妙地借物抒情,曲折地表达了同情、怜爱弱小者的思想感情,更让我们真切地走近郑振铎先生,感受了他敢于解剖自己,勇于自责的勇气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郑振铎敢于把自己人性的弱点赤裸裸地展现在大家面前,这一点让老师特别佩服,或许他做得还不够,但在他所生活的时代已经是难能可贵的了,我希望这根人文关怀的接力棒能一代代不断传递下去,这样我们的社会才会更美好!。
猫 课堂实录

《猫》课堂实录一、说说猫的故事。
二、作品中的三只猫,你更喜欢哪一只?理由?看来同学们更多的喜欢第二只猫,郑振铎先生也尤其喜欢第二只,你是如何看出来的?所以他就在文中大量描写(翻页)了前两只猫:可爱,能干,活泼可惜这两只猫的结局不太好。
但他又是在不自觉的情况下养了第三只猫,那么第三只猫的命运是怎样? 冤死.文中直接写小猫受到冤枉的是第几自然段?(27自然段)翻页请一位同学读一下(几个需要加重音的词)因为第三只猫是拾来的,因为它长得不好看,因为它性格天生忧郁,因为它的地位若有若无,所以,他的罪状就从“似乎”“好像”变成“一定”了。
你们受到过冤枉吗?受到冤枉你最想干什么?猫能说话吗?真是有苦不能言,说不出的悲苦.大家酝酿一下感情,齐读一下这一部分,读出这种悲苦来.这真是一出猫的悲剧呀!翻页翻页:问题:为什么全家人都这么断定是这只猫呢?(经你一分析还真发现这只猫有犯罪嫌疑.)全家人那么喜欢猫,为什么会对第三只猫不太在意? 忧郁\懒惰,并不漂亮(板书)如果是第二只猫吃了鸟,你觉得作者会怎样?相比较之下我们发现第三只猫的性格不太好,好像是由于他的性格导致了他的悲剧,前两只猫死亡或亡失都不是由于性格造成的,于是就有同学说了这是一篇关于”性格”的悲剧.(名言)看来好的性格是幸福的基础,郑振铎先生想通过这篇文章告诉我们要想有好的性格就要塑造好自己的性格,大家都认同这种观点吗?这真的是这样吗?(翻页)如果真是这样,那么他的死就是他性格造成的,和我无关,我为什么更难过呢?因为我冤枉了他。
所以就有同学说了这是一篇有关“愧疚”的小说。
30段直接表现愧疚。
齐读。
难道他愧疚的仅仅是像大家反反复复所讲的那样冤枉了这只猫这一件事情吗?我们再来追本溯源看看这只猫的来历?(翻页)15自然段。
通过刚才的分析我们感受到了这是一只可怜的、弱小的、地位卑微的流浪猫。
老师也想问问大家,你们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如果这样一只流浪猫来到家里最想得到什么?关爱。
《猫》课堂实录

《猫》课堂实录教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猫的图片,谁来谈谈你们对图片上猫的感受?学生:这些猫好呆萌啊!学生:我喜欢这些漂亮、乖巧的猫。
学生:猫很温顺、活泼。
我喜欢它们。
教师:这三位同学都表达了自己对猫的喜爱之情。
猫,是一种温顺、活泼乖巧的动物,因而被许多人所喜爱。
可是,著名作家、学者郑振铎却见不得猫,再也养不得猫。
这是为什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近郑振铎,一起解读《猫》,去探个究竟。
教师:请全班同学齐读今天的教学目标。
1、2齐:1.默读课文,用圈点勾画法把握三只猫的故事。
2.以读促品的方式,品味作者语言,学习铺垫写作手法。
3.体会作者对第三只猫的悔恨之情,思考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教师:很好,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课文,默读课文4分钟,边读边画出与猫有关的外形、来历、性情、结局以及和主人之间感情的句子。
然后请以猫的口吻,来说一说后两只猫在作者家的经历。
老师以第一只猫为例:大家好,我是美丽花白公主(外形),我是主人从邻居家请回来的(来历)。
我天生活泼可爱(性情),主人一家都很喜欢我,可是我体弱多病,不多久就香消玉陨了(结局)。
主人视我为相伴两月的小侣(感情),为我婉惜。
教师:同学们都阅读完了,下面请1、3、5排的同学往后传身,跟自己的小组成员交流讨论。
教师:同学们都交流、讨论好了。
哪个小组代表来分享一下你们本组的讨论结果?好这位同学来说说。
学生:大家好,我是一只浑身黄色的王子(外形),我是主人的母亲从舅舅家要回来的(来历)。
我比第一只猫更活泼更有趣(性情),主人一家都很喜欢我,可是我被一个过路人捉走了(结局)。
主人一家都为我感到惋惜。
(感情)教师:介绍得还是很准确。
第二只猫失去后,作者一家对养猫这件事情有什么变化?这一组成员一起回答我。
学生: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
教师:这句话在第几自然段?哦!第14自然段。
请把它画下来,这是文章的一处文眼。
哪位同学来介绍一下第三只猫?好!你来。
学生:大家好,我是花白的猫(外形),我是主人家的仆人捡回来的(来历)。
猫课堂实录

《猫》课堂实录(共4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猫》课堂实录转2009-05-10 11:23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师:请同学们欣赏一段猫的生活画面(出示课件1,30秒左右)。
学生观看,兴致很高。
师:请同学们谈谈看后的感受,好吗(指名回答)生:活泼、可爱、有趣。
师:大家喜欢这些活泼可爱的小猫吗生齐答:喜欢。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跟猫有关的文章,看看文中的小猫是不是同样的活泼可爱呢下面我们学习郑振铎的小说《猫》(课件2出示课题)来聆听一段感人肺腑的养猫的故事,体会一段养猫的快乐与伤悲。
二、检查预习(出示课件3)师:下面老师要检查同学们的预习作业,哪位同学能读一读大屏幕上的生字学生举手,老师指名读,学生纠错。
师:哪一位同学能解释下面的词语呢学生举手,教师指名回答,给予肯定。
三、整体感知。
师:给同学们一分钟时间快速理清课文内容,准备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出示课件4)生积极准备,教师点名回答并板书。
生1:全文共写了三只猫,重点写的是第三只。
生2:第一只猫活泼可爱,第二只猫更活泼、更可爱,第三只猫忧郁、可怜。
四、引导学生学习抓住特点,作细节描写的写法及作用,并体会“我”的感情。
师:刚才我们看了有关猫的生活画面,通过视觉直接诉诸于我们活泼、可爱的猫的形象可是人家郑振铎更了不起,他是通过文字为我们塑造了各不相同而又活灵活现的猫的形象。
下面呢我们一起来学习郑振铎抓住特点,作细节描写的写法。
(出示课件5)师:作者郑振铎就是因为抓住了猫的特点,进行细节描写,所以把猫写活了。
在写第一只猫时就有这样的细节描写,同学们看大屏幕上的句子中哪些词语用的好呀生齐答:扑、抢。
师:这些词用得多好呀!它们引发了我们的想象,和作者一起共同创造出了一只活泼、可爱的猫形象。
(课件5出示细节描写的作用)可是如果我们不抓住特点进行细节描写,只是笼统的说:“三妹逗它玩,它好玩极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猫》公开课教案(教学实录)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现动物特点的描写方法教学重点:1.学会真实、具体的表达方式2.第三只猫的特点、遭遇和结局教学难点:1.对本文主题思想的理解教学方法:谈话法讨论法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教师:猫,是一种温顺、活泼的动物,非常讨人喜欢,你能否讲一讲你和它之间的小故事?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听了同学们的故事更让我们加深了对猫的了解,(播放猫的图片)郑振铎先生和猫之间也发生了很多小故事,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他养猫的经历和感受请大家自由朗读文章,你又结识了几只小猫,你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一只?(15分钟左右的时间)学生自主阅读文章,小组间进行合作交流生:四只猫,写到了我三次养猫的经历和感受教师:请同学们用下列句式进行交流: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第只猫,从文章第段的“ ”这句话中看出,它是一只的猫学生: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二只猫,我从文章第3段的“它在园中乱跑,又会爬树,有时蝴蝶安详地飞过时,它也会扑过去捉它似乎太活泼了,一点儿也不怕生人,有时由树上跃到墙上,又跑到街上,在那里晒太阳”看出,它是一只活泼有趣、顽皮可爱的猫师:齐读这几句话,注意动词“跑、跳、晒”生:我印象深刻的是第一只猫,我从第1段“花白的毛,很活泼,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常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这句话中看出,它也是一只很漂亮,很活泼的猫生:我印象最深刻的也是第二只猫,从文章第3段的“有一次,居然捉到一只很肥大的鼠”这句话中看出,它是一只能干的猫生:我印象深刻的是第一只猫,从文章第1段的“三妹常常取了一条红带,或一根绳子,在它面前来回地拖摇着,它便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看出,它非常的活泼、顽皮生:我印象深刻的是那只黑猫,从文章第29段“一只黑猫飞快地逃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可以看出它身手非常敏捷师:大家都谈了自己的看法,集中谈到了前面两只活泼可爱的小猫,还有的同学谈到了那只作为凶手的黑猫,有没有同学喜欢第三只猫呢?生:没有师:为什么?生:它既不好看,又不活泼,更谈不上有什么过人的本领,谁会喜欢这样一只猫?师:同学们既谈到了自己喜欢的猫,又说了自己喜欢的理由,就连不喜欢理由也很具体,大家谈得很全面,很有自己的见解那我们来看看作者一家人对这三只猫的态度是怎样的?生:作者一家人对第一只猫是喜欢的师: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生:从文章第1段比如“三妹想着种种方法逗它”和“我们都很替它忧郁”,可以看出一家人对它的重视、喜爱师:那第二只猫呢?家人对它的态度如何?生:更喜欢师: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生:从文章第3段“一天都要查问个好几次”、“忙乱地在寻找”中可以看出来师:那第三只猫呢?生:不喜欢从文章第15段可以看出来生:连三妹那样爱猫的,对于它都不加注意,所以家人对第三只猫是不喜欢的师:作者家养的三只猫,有喜欢的、有不喜欢的,但它们的结局如何?用原文回答生:全文第一句话,“我家养了好几次猫,结局总是失踪或死亡”师:“我”对待三只猫亡失的态度又是怎样的呢?(先概括再从文中找句子)生:第一只猫——酸辛,课文第2段生:第二只猫——怅然,课文第13、14段(学生齐读这句话,重读“好久”、“不”)生:第三只猫——伤心,课文第30段生:第三只猫——内疚,因为作者打了猫,良心受到谴责(学生齐读最后五段)师:哪句话更可以看出作者的情感?生:第34段,“自此,我家永不养猫”——愧疚、自责(重读“永不”,读得果断,齐读)师:从这几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第三只猫的结局的态度无比歉疚,因为冤屈了这只不会辩诉的动物,平时不曾关爱过它,与它沟通太少刚才大家也谈到自己对第三只猫的看法是不喜欢,因为它外形丑陋、性格忧郁、生性懒惰,似乎是一家人对它也不大喜欢的主要原因,难道这种结果仅仅是由于第三只猫的性格造成的吗?生:不是它自己还有其他人吗?师:咱们暂且撇开这只猫,看看大家都喜欢的前两只猫,它们真的“幸福”吗?!众生惊愕!师:我们在文中找一找,这两只猫在作者家中的地位如何?生:“小侣”、“亲爱的同伴”,难道这样还不幸福吗?师:未必,在与它们生活的过程中,作者一家都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才会关注到这两只猫呢?生:第一只猫“我坐藤椅上看着他们,可以微笑着消耗过一两个小时的光阴,那时太阳光暖暖地照着,心上感着生命的新鲜与快乐”,第二只猫“饭后的娱乐,是看它在爬树”生:它们不是很快乐吗?师:请注意它们出现的时间,是我们娱乐的时间,而其他时间我们是否会关注到它,这是个未知数生:它是我们娱乐的工具师:你的用词很残酷但很准确,它们也是生命却在充当人类的玩偶生:不会吧,我们也非常关心它呀!第一只猫“不知怎的忽然消瘦了”,“三妹想着种种办法逗它”,“我们都很替它忧郁”,“三妹特地买了一个很小很小的铜铃,用红绫带穿了,挂在它颈下”……生:是呀,一家人那么关心它,它肯定很幸福师:三妹替它买铜铃的目的是要挂在它的颈下,目的是什么?生:丁丁当当的响,让我们开心生:是呀,最终的目的还是要我们自己开心生:丁丁当当猫也应该很开心师:或许它也很开心,我们不是它,真的不能代它体会第一只猫最后病死了,我们全家确实很伤心,可这个生命逝去后我们是否一直在怀念它而不能自拔?生:没有吧隔了几天,我们又抱了第二只猫回来,全家很快又被它吸引去了师:你们对课文研究得很仔细,这时还有丧失第一只猫的伤痛吗?没有了!生:死去还有替代者师:第二只猫更加活泼可爱带给我们的欢乐也更多,当它亡失后,我们一家人表现又如何?生:愤恨、诅骂那个夺去我们所爱东西的人师:因为它再也不能带给我们快乐了,那这种伤心又维持了多久呢?生:好久师:是很长时间,但“第三只猫还是在这年的冬天来到了我家”生:丢了就丢了呀!师:对,它们在活着时是我们娱乐的工具,丢了大家可以了无牵挂,死去可以有替代者,它们幸福吗?生:未必呀!师:那么第三只猫的命运是由它自己造成的吗?生:噢——,原来它们是否幸福完全取决于养它的人呀!师:对,人靠自己的主观臆断就可以决定一个生命的命运,这就是弱小生命的悲剧!《猫》最初发表在1925年在此之前郑振铎等人发起成立了文学创作团体——文学研究会他们的创作大都以现实人生问题为题材,郑振铎主要探究的是自由平等、个性解放等问题,他在小说中毫不讳饰地表达了自己同情弱小、无辜,谴责专制、强权,弘扬公道、民主、博爱的思想和心情大家认为郑振铎先生想通过这三只猫的遭遇表达一种什么思想呢?生:关注弱小的生命,好好对待它们师:大家总结得很准确!我们也注意到第三只猫无论外表、性格还是能力都无法与前面两只相提并论,在它悲楚的“咪呜”的叫声中你听出了什么?请大家跳读17-34自然段,思考这个问题给大家10分钟左右的时间阅读思考生:我是冤枉的!生:真正的凶手是那只黑猫,“嘴里衔着一只黄鸟”生:我没有咬死芙蓉鸟,我“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是因为我想和它交朋友生:你老婆血口喷猫“留心猫,它会吃鸟呢”,“不是这猫咬死的还有谁?它常常对鸟笼望着,我早就叫张婶小心了”,都是无端猜测生:我“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我动动嘴招谁了!生:张婶你为什么不为我辩护?老实人要帮老实人呀!生:我长相不帅,性格懒惰可我不是坏猫,就凭这些你们就把我送上西天,天理何在!生:主人,你就是再难过,再写上一篇悼《猫》,也无法弥补我心灵的创伤!师:就像大家所说所想,一篇文章永远不能和一个生命划等号,第三只猫的死责任在“我”,所以第三只猫的亡死,“我”心里更难受,这种心情作者用了五个小节文字进行详细描述,请大家齐读30-34节,体会作者的这种心情师:第三只猫的冤死与作者有着直接的关系,那其他人就没有责任吗?生:有,妻子和张婶,如果没有两人在旁边添油加醋我也不会贸然断定第三只猫的罪状师:两个月后,第三只猫悲苦地死去这真是一只“可怜猫”,它来得可怜(在冬天的早晨它被人遗弃,无家可归它不活泼,不像别的小猫那样喜欢顽游,对于它不加注意,仍不活泼,仍不改它的忧郁性,不去捉鼠),去得更可怜(受了冤苦,遭我毒打而屈死),让我们用一颗宽容的心,一起关爱生活中的“可怜猫”!师:妻子与张婶也有责任,那么她们对于自己的过失有没有像作者这样进行深刻的反省生:好像没有师:从中你可以看出作者是个怎样的人?生:能认识到自身的缺点并勇于进行自我反省师:大家用词很准确,他是一个勇于自责、富有良知的知识分子我们所接触过的作家中大家发现还有哪位与他很相像?生:鲁迅,《风筝》中的鲁迅,因为年轻时踏坏了小兄弟的风筝一直念念不忘并勇于反省自己的武断和专横师:对,大家可以从这一代作家研究中发现:他们都勇于自责,敢于承担并能把自己的目光投放到一直被这个社会所忽略的小人物,关心他们的喜怒哀乐,探索拯救国民灵魂的方法,把这种人文关怀写入作品并投放到社会现实中,读他们的作品就是在读一颗颗充满爱的灵魂师:对于对文中的“我”、猫、妻、周家丫头,你想说点什么,请用下列句式尽情发挥“对于,我想说:”学生讨论、交流,按句式说话:“对于,我想说:”生:对于作品中的“我”,对于“我”妄下断语打死可怜猫的事件,我想说:凡事不能单凭印象,主观臆断,更重要的是弄清事实;对人对事不存偏见私心,要宽容、要仁爱,要同情弱小者生:对于作品中的猫,我想说:在不合理的社会中,弱小者总是饱尝着生活的不幸,不受欢迎的人往往会成为冤案的牺牲品人的个性需要自我完善,才能避免不幸生:对于周家丫头我想说:人不能太自私,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如果不是你的冷漠,第二只猫也不会走失,你也会有需要帮助的一天师:大家都说得非常感人动情,看得出大家已经深深体会到作者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感情这节课我们不仅再次认识了三只性格各异的小猫,更体会到作者巧妙地借物抒情,曲折地表达了同情、怜爱弱小者的思想感情,更让我们真切地走近郑振铎先生,感受了他敢于解剖自己,勇于自责的勇气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郑振铎敢于把自己人性的弱点赤裸裸地展现在大家面前,这一点让老师特别佩服,或许他做得还不够,但在他所生活的时代已经是难能可贵的了,我希望这根人文关怀的接力棒能一代代不断传递下去,这样我们的社会才会更美好!。